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2024-07-24

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精选6篇)

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第1篇

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新旧动能接续平稳转换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李克强总理先后在不同场合强调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意义: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克强总理强调要“切实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他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在4月18日“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新动能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趋势,是实体经济发展升级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足见,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只有工业领域新旧动能平稳接续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新旧动能才能平稳接续。

我们认为,工业新动能是“引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既有来自新兴产业创造的新动能,也有来自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释放的新动能”。新动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和长期性,因此在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协同,加强部门协同、地区协同、产业协同、企业协同,以系统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又要精准施策,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乃至不同企业分别制定动能转换方案,最大程度释放新动能。

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但是当前社会各界对新动能以及新旧动能转换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如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也未形成清晰的思路。本文将尝试界定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我国新旧动能发展现状,并对如何推进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背景

1新一轮工业革命是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背景 世界工业发展进程表明,历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演进,本质上就是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带动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以蒸汽机的发明、改良和应用为标志,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快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以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实现了电气化生产,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换为重工业,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及交通运输等部门加速发展,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制造等部门逐渐兴起。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取得重大突破,生产方式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部门飞速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工业化国家纷纷出台旨在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举措,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带动全球工业发展模式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兴起,正加速推动全球经济新旧动能转换。2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是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由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后期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百废待举,优先发展钢铁、机械、电力、煤炭等重工业成为当时的工作中心,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片面发展钢铁等重工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没有处理好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导致经济发展动能之间缺少互动,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我国及时将优先发展重工业调整为加快发展轻工业,轻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轻重工业之间逐步协调发展。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等带动,1998年以来重化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带动整个工业规模突飞猛进,2010年我国制造产出占世界19.8%,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2年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扩张为核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绝对量自2012年出现双重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二是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带动工业生产经营成本逐年上升;三是环境保护压力也不断加大。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劳动力等要素禀赋的变化,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新常态有三个主要特征: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最核心内容,因为动力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带来速度和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新动能(或新旧动能转换)其实就是为解决新常态下的动力转换问题而提出的,只有新动能发展壮大了,才能更快地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才能更好地引领新常态。

3?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从发展历史看,追赶经济体必然会遭遇发展阶段转换问题,能否顺利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从发展趋势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全球范围内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争夺全球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必然选择。从国内实践看,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二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1基本内涵新动能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形成的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新旧动能转换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经济社会等领域广泛深入渗透,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起引领或主导作用的动力发生转换的经济过程。新旧动能转换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是转型升级的过程;是依托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以新经济为引领,以新兴产业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过程。

具体到工业领域,工业新动能是能够引领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既有来自新兴产业创造的新动能,也有来自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释放的新动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实质就是通过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不断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和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优质制造转型,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实现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历史过程。专栏1 国家主要领导人对新经济新动能等的论述

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总的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2013年10月7日,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

我们要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2014年11月9日,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演讲指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2016年4月26日,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同科技人员交谈时强调

我们对新经济要重新认识、高度重视。新经济不仅仅解放了老的生产力,更主要是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中国经济要“爬坡过坎”,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2013年10月31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 ……我们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拐点”,只要让“新经济”壮大起来,把“新动能”培育起来,中国经济就不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柳暗花明又万村”。——2016年2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我们说要发展“新经济”是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等。而且,发展“新经济”,小微企业可以大有作为,大企业可以有更大作为。——2016年3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

新动能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目前在规模上还难以和传统的动能等量齐观,但它在保障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方面,乃至在推动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假以时日,异军突起的新动能必将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天地。——2016年6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新动能向传统产业加速渗透,使许多企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展现出新的活力。中国经济新动能呈现出增量崛起、存量激活、质量提升的态势,对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增加就业的支撑作用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虽然目前新动能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但假以时日,必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挑起大梁。——2016年9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六届中加经贸合作论坛上表示

要切实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与传统动能不可分割。“新动能与传统动能是不可分割的!新经济、新动能不仅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也在推动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2017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发展新动能,一是必须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既要培育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要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促进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二是要推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互促共进,把国内巨大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大力补上短板,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更高水平上供需结构的匹配和优化。三是不仅立足国内市场,也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2017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强调2主要特征

1.工业新动能具有时代性。新动能与新工业革命密不可分,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会产生新的技术,形成新的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因此,新动能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概念。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使企业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等发生全面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工业新动能具有地域性。新动能是能够引领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因地而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阶段,既要避免不切实际地过早“去工业化”,导致经济“脱实向虚”;也要避免盲目跟风、一拥而上地发展“新兴产业”,造成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产能过剩。

3.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长期性。新旧动能转换实质是发展方式转变,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式发展、由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要素储备,其次需要加快体制机制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来提高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此外还需要有畅通的融合渠道来加速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因此,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步步为营,稳步推进。3概念辨析

1.新经济与新动能。新经济孕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就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现阶段我国的新经济主要是指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由于新经济具有高渗透性、高融合性、高成长性等特征,在创造新动能的同时,也加速改造传统经济,使传统经济焕发新的活力。因此,新经济与新动能是一脉相承的,发展新经济是培育新动能、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要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环境,让人才、技术、资金、创意、信息等能够自由充分地聚集到新经济领域,不断壮大新动能。

2.新兴产业与新动能。新兴产业是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但要保证新旧动能平稳接续不能单纯依靠新兴产业,还必须重视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新兴产业能够创造新动能,但这些新兴产业多是“无中生有”,很长一段时期内其规模都难以和传统产业等量齐观;还必须重视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改造,促进“有中生新”,释放新动能。这样通过“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才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3.新增长点与新动能。新增长点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过程中的主要着力点,是支撑经济的高成长性领域。如,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实现“爆炸式”增长,引领汽车行业发展方向,是汽车行业的新增长点,使汽车行业孕育产生巨大的新动能。又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新经济蓬勃发展,引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释放新动能。此外,还有共享单车、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形成新增长点,带来新动能……

专栏2 专家对新经济新动能等的解读

刘世锦(2016)认为:通常意义上的新动力,是指那些新成长起来的增长领域,亦可称之为“新经济”。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新成长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与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制造业中的新技术产业等;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如机器替代人工、绿色发展等;三是创新而产生的新增长点,如网购等“互联网 ”所带动的相关行业。此外,还包括“老经济”加新机制。

李君(2016)认为所有创新活动都必须以培育新动能为核心,而新动能的来源,不仅仅是指新技术、新产业,也包括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新经济”概念在实践上是一个寻求新动能的尝试,而在理论上是一个探索新增长模式合理性的过程,因此,它刻画出的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突破的历史路径,这是一个实践探索和理论尝试同时并举的过程。李伟(2017)认为:培育新动能,有助于保持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然而,稳住增速,并不是培育新动能的唯一目的。培育新动能,还应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风险的化解。换句话说,我们对所培育的新动能,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应从发展所处阶段、经济结构和政府监管能力等多维度认识新动能。倘若如此,就会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有些所谓“新现象”并非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新动能”。我们所培育的新动能,一定要有质量要求。这种新动能不仅应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应成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化解各类风险的动力。4转换表现

1.从供给侧看,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表现为:经济增长动能由要素规模和投资驱动转换为要素质量和创新驱动。一是“人口红利”逐渐转变为“人才红利”。“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动者素质将逐步提升。二是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创新投入看,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19.2%,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0%,比2004年分别提高13个和0.34个百分点。从创新产出看,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为13.6%,比2004年提高2.1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57.4万件,是2004年的18.9倍。

2.从需求角度看,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表现为:经济增长动能由单一的投资驱动转换为消费和出口与投资联合驱动。一是消费品制造业前景看好。“互联网+”重塑产业链,催生新的消费需求;“宽带中国”战略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2017年1-5月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2.5%,比全社会商品零售额高22.2个百分点,新业态带动消费品制造业快速发展。二是工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6年我国企业对国外制造业投资310.6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18.3%,比重较2015年提高6.2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我国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装备企业将大规模高水平地走出去寻求国际产能合作。

3.从产业角度看,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表现为:经济增长动能由传统的高耗能行业和采矿业支撑转换为由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支撑。一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具有高增长性。2013-2016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9.4%和11.3%,领先规模以上工业1.9个和3.8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增强。2016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2.9%和12.4%,比2012年分别提高4.7个和3个百分点,支撑力度明显增强。

4.从区域角度看,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表现为:经济增长动能由东部地区一枝独秀转换为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协同发展驱动。一是地区间工业规模的差距明显缩小。2015年全国31个省(市、区)工业增加值的离散系数为0.86,远低于2005年的峰值0.98,地区间工业发展更趋均衡。二是中西部地区工业支撑作用增强。2015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为40.2%,比2003年的历史低点提高9.5个百分点。三是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2011年以来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有助于形成新的增长极。5转换模式

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引领辐射所创造的新动能,二是通过运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等工具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所释放的新动能。

1.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伴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随着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部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由于技术突破而涌现的新兴产业等多数仍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创新期和增长期,成长性好、带动性强,是工业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主要指劳动密集型、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典型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等,经历过繁荣发展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衰退期的产业。但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向这些传统产业渗透,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趋势愈演愈烈,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等也应运而生,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释放巨大新动能。现阶段,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互联网+等深度融合,来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在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使传统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增长,是我国工业新动能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三我国工业新旧动能发展现状 1新动能培育壮大情况

1.新经济新经济与新动能密不可分,新经济的发展情况能够较为充分地体现新动能的培育情况。虽然目前尚没有国家层面的新经济统计数据,但是部分省市关于新经济的统计已走在前列,为了解我国新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据统计,深圳市新经济逐渐成为重要支柱。2017年一季度深圳市新兴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实现增加值1853.88亿元(已剔除行业间交叉重复),同比增长12.8%,占GDP比重达到40.4%;新业态(主要是房屋租赁业、供应链企业和新增企业)中195家供应链企业创造增加值占GDP的0.8%;新模式(主要是商业综合体及大个体)创造增加值占GDP的2.5%。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936.39亿元,文化创意505.32亿元,互联网260.91亿元,节能环保133.13亿元,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119.52亿元,新能源118.64亿元……这些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速都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2.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因此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目前,国家统计局开始按季度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2017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5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没有较长的历史数据去对比分析,也缺少细分行业的数据,很难及时准确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八大领域与国民经济行业的大类行业进行比对,发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都能体现在以下1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因此,本文仅以这12个工业大类行业来近似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虽不够精确,但对于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判断未来趋势还是很有益的。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部分工业大类行业的生产来看(表1):2017年1-5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都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且增速较去年全年有明显提高;医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中低速增长。这体现出虽然战略性新兴行业整体增长较快,但行业内部分化非常明显。

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部分工业大类行业的投资来看(表2):2017年1-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明显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扭转去年的负增长,保持低速增速;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去年有所提高;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超过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增速较去年大幅回落超过10个百分点。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部分工业大类行业的利润来看(表3):2017年1-5月,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利润增速较去年大幅提高超过1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利润增速较去年回落超过5个百分点。

综合看:2017年1-5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生产、投资、利润增速都较去年全年有不同程度提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利润都出现负增长,且增速较去年全年大幅下滑,但增加值增速仍有所回升;汽车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明显回升,但生产、利润增速出现回落。3.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部位,是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产业支撑。2017年1-4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1/3,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在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的同时也为工业平稳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大类行业的生产看(表4):2017年1-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都在10%以上,只有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从投资看(表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且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有明显提高;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扭转去年的负增长,但增速仍然很低。从利润看(表6),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速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速,且利润增速较去年全年有明显提高;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利润增速较低且较去年全年有所回落。

4.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当代尖端技术来生产高技术产品,研发人员和经费投入都比较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六大类。由于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是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产业支撑。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规上工业的幅度逐年提高。2017年1-4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4个百分点。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5.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在2013年超过二产,在2015年超过50%,产业结构的重大转折意味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我国工业要逐步向服务业制造转型。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属于服务业,但与工业生产密不可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

2015年4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但目前尚没有发布国家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数据。上海市在2013年就确定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与代码》,有较好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数据积累。2014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9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8.6%,占比首次超过工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0%。根据上海市关于《振兴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2017年工作安排》,预计2017年上海市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将达到65%左右。2 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情况

1.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推进和推广智能制造,2015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2015年9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共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涉及38个行业、21个地区。2016年6月28日,公布全国第二批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覆盖45个行业、25个地区,涉及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据初步摸底,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2.9%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8%、运营成本降低19.3%、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6.3%;对于能源利用关注度较高行业的项目,其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1.3%。

2.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方式。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6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61.8%,重点骨干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54%;有33.5%的企业使用云服务,47%的大企业搭建并运营协同创新平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1-4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5753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利润总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10.3%。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使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去产能方面,截至2017年5月中旬,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共退出煤炭产能6897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46%。随着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的不断推进,企业效益出现明显改善。2017年1-4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89.2%和141.5%,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提高。去库存方面,2017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0.4%,增速低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3.1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比上年减少0.7天。去杠杆方面,2017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2017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1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15元。补短板方面,2017年1-4月,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7.9%,高出制造业投资高3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4.2%,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推进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几点建议

一是部门协同。要紧密联合工信、发改、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税、交运、工商、商务、金融、统计等部门,通过部门协同来创新管理优化服务,为加快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供需协同。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实施“三品”战略,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推动工业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通过供需协同,坚定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向。三是地区协同。继续贯彻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大力推进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板块良性互动,通过地区协同培育新的增长极,为工业新动能培育和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四是产业协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产业协同促进新旧产业融合,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五是企业协同。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整合ERP、EHR和OA等信息系统形成企业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同时扩展CRM、SCM等销售服务系统并与内部ERP等系统交互,实现外部产业链协同,通过企业内外部协同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第2篇

为加快推进2018年全县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争效,按照《2018年全县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一企一策”推进方案》要求,重点围绕“三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助推三强企业发展,结合我单位实际,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助推企业升级转型

(一)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培训,满足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的反馈,聘请专业讲师授课,通过仿真模拟、教学演示等方式对我县4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等专业人力资源知识培训,特别对初创集团、顺顺集团、公道印务三家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点培训,并为其购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书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业务水平,帮助企业了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典型模式与基本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开展就业信息畅通工程操作培训,完善企业信息网络。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满 足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信息化服务,搭建就业信息畅通平台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企业端、手机APP的演示操作和到厂现场操作培训。就业信息畅通平台的搭建提高了我县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强化了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基础网络。此智慧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实现企业信息一点发布,全县共享,帮助企业招工,指导企业用工,促进人岗有效对接,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打好企业转型基础

(一)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为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加快发展归雁经济,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阳台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意见》,意见出台后,可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为加快我县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可吸引一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到自己家乡创办经济实体并带回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既给我县经济注入发展的资本和技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良性互动,又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形成人口和生产要素向中小城镇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可促使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解决部分企业招工难问题,缓解企业用工荒。

(二)打造阳台就业一点通信息畅通工程。为加强企业用 工服务,促进求职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弥补就业服务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实施“就业一点通”信息畅通工程,在民间大厦一楼就业服务大厅设立了企业形象展示区、政策宣传区、求职招聘区、求职洽谈区和自助服务区。就业服务大厅、14个乡镇(街道)人社所、部分社区及规模以上企业安装了“自助式招聘求职一体机”, 建立县、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就业信息交互式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的网络互通、实现求职者零距离、即时就业,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的问题。

(三)与多家媒体签订协议,拓宽企业宣传渠道。为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花费5.56万元与阳台广播电视台、今日阳台报、阳台信息港三家媒体签订协议,用于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和展示企业形象,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宣传企业文化、发展历程、生产模式和员工待遇,突出企业形象,促进观看者对企业的了解、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求职者形象感知企业发展现状、增强信任感,吸引求职者到厂应聘,帮助企业引进人才。

三、立足部门职能,服务重点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一)支持阳台等就工具产业园建设。制定阳台集团专项招聘实施方案,成立招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积极发动各乡镇(街道)人社所开展阳台集团招聘工作;人社局安排就业 办主要领导、分工领导和职业介绍科全体工作人员、乡镇(街道)人社所所长参加阳台集团召开的年会,体验了解阳台集团的现状及现有产业技改扩规和新旧动能转化规划“两园一制造”项目,提升工作人员的认知度,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县城各大超市出入口处、汽车站、乡镇(街道)集市等人员聚集的地方设立招聘点,开展宣传和现场招聘;举办 “春风行动”阳台集团招聘专场,扩大宣传范围和招聘力度;花费2万元专门制作阳台集团企业形象展示片,在阳台广播电视台和就业服务大厅播放,展示阳台集团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通过宣传,到阳台集团应聘人数346人,共录用员工101人,有力保障了阳台工具产业园顺利生产。

(二)保障地球山景区顺利开园。白佛山文化产业园由普世南山集团倾力建设,是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文旅项目,是我县引进的重大投资项目,为确保地球山景区如期开园,按照工作职责在阳台电视台、今日阳台、阳台信息港等媒体发布白佛山景区管理及服务人员招聘信息。信息发布仅三天,就有185人前来应聘登记,共录用124人,确保了白佛山景区如期顺利开园。

(三)组织参观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现状与用工需求。主要领导和分工领导带队,组织乡镇(街道)人社所长到阳台集团、萨福印务等重点企业到厂实地参观,通过参观车间生产 实况、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经营现状、企业文化和员工待遇,摸清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第3篇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酝酿突破,世界制造业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目前,我国装备制造总体规模为世界装备制造总量的1/3左右,其中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的60%。2010年以来,我国发电设备年出口总量始终在15GW以上。2014年,我国电力装机达到13.6亿kW,居世界第一位。经过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我国在电力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已经具备规模化产能及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核电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也已具备批量出口的条件。

2 中国工业4.0的行动已展开

2015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签批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它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10年“三步走”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

2015年5月2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把我国的优势产业整体输出国外,助推我国经济进一步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2015年6月18日,国资委在央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会议上指出:中央企业要创新方式和方法,加大联合出海力度,推动高效产能合作,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现合作共赢。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第2个行动是“互联网+协同制造”,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第4个行动是“互联网+智慧能源”,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第11个行动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目前,随着“互联网+智慧能源”路线图的呈现,智能电网打响了能源互联第一枪,电网垄断将进一步打破,像光伏发电企业、电力装备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可进入售电行业,这都与装备制造密切相关。

2015年7月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在《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客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

总之,《中国制造2025》产业革命的到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装备制造智能化”的战略行动,中国工业4.0的行动纲领已启动,建设制造强国的号角已吹响。装备制造研究应顺应历史潮流,趁势而上,运用创新中心平台,与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战略接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打开思路,破除制约研发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瓶颈,充分发挥在非传统产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激发装备企业创新活力,并通过与高校牵手合作,突破“产、学、研、用”结合上的体制机制障碍,填补“制造强国、工业强基”中国梦的中间环节,将创新技术和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3 中国工业4.0与德国工业4.0的不同点

3.1 回顾4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中叶,通过在生产中大规模引入机器设备代替手工作业,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第2次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当时机械化生产线、’电器设备及流水线被广泛应用;第3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90年代,是生产制造领域的一次彻底革命,可编程存储器的应用,使工业生产进入了自动化时代;第4次工业革命是指进入21世纪,与历次工业革命不同之处是,不仅针对产品生产流程和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还针对整个产品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在工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设计、生产、使用,直到回收再利用,机械部分与融入其中的软件成为一体而不能分割。

3.2 中国工业4.0

中国工业4.0即《中国制造2025》,主要任务是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如电力装备);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3.3 德国工业4.0

德国工业4.0的目的是让德国对未来工业的发展做好准备,能在高度量产的产品中实现强烈的个性化,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直接参与经营和增值过程,产品将和优质的服务互联,通过智能监控和决策,使企业和整个供应网络可以近乎实时地控制和优化。德国工业4.0的产品是将通过广泛、准确的信息网络给予工厂平台上的支持,如生产、技术、机器利用、质量和人力资源等工作。未来智能工厂中,生产制造所需的所有要素,包括设计、计划、工艺、质量数据等,都将数字化并进行存储。这些虚拟的数据将通过与设备的联网,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最终转化为产品。德国工业4.0的基础条件是通过软件支持的全自动化生产,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德国工业4.0的研究方向是通过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使所有物品通过软件控制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该过程产生的大数据被看做是创新变革的基础,也是智能工厂的生产制造过程的一种重要原材料。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筛选,智能工厂将拥有创新价值并最终成为产品。

3.4 中国工业4.0与德国工业4.0的异同

德国制造业在全球高端制造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特别关注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及相应标准的制定、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制造技术和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开发新兴商业模式,整合中小型企业生产能力,优化生产过程,物流实现产品的强烈个性化,使客户的需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中,实现从精益生产向智能生产的转变。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许多企业尚处于工业2.0阶段;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4 实施中国工业4.0的行动分析

装备制造研究要建立权威性、公共性、服务性的具有区域优势和行业特色的装备研发平台。本文展开实施中国工业4.0的行动分析。

4.1 实施中国工业4.0的有利因素

紧跟《中国制造2025》行动规划,应对第4次工业革命,以传统技术资源整合后的存量为基础和前提,以非传统技术资源开发的增量为支撑和补充,对一些装备制造企业现有分散的、没有主次的、形不成序列的技术和工艺资源进行跨地域的整合升级,打造未来发展的驱动引擎。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加强“产、学、研、用”联盟,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加强与世界先进制造企业的合作。

4.2 实施中国工业4.0的不利因素

目前,装备制造研究离《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规划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绩效不容乐观。对所处的现状及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审视内、外部现实,装备制造业整体业务发展保持稳定,但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绩效不容乐观。相对滞后的技术、管理与资源现状则较大程度地滞后于持续发展的需求,内部面临经营与管理的挑战,而传统市场外部环境的持续演变亦不乐观。

(2)传统电力市场业务萎缩。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环保压力加大,火电增长空间趋于狭窄,导致装备制造业传统电力市场业务萎缩。未来常规火电依然是电力装机中的主力,但比重将会下降,火电设备的生产能力仍会出现较大的放空,竞争将呈白热化趋势。而传统产品市场容量有限,印度等新兴的海外市场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

(3)业务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激烈。客户要求不断降低能耗成本和采购单价,新竞争者不断进入市场,国外知名企业直接参与国内市场争夺,以及国内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等,这些都使得传统的电力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业务增长乏力。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虽然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但进入其市场的技术和投入壁垒也很高,况且核电产品还需要设计和制造许可证。此外,绿色清洁能源的技术模式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意味着较高的风险与长投资回收周期。

(4)科研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管理。目前,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同质化恶性竞争、产业集中度低等现象,各企业技术部门普遍存在研发能力薄弱、科研投入少、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并且尚未建立统一的科研管理体系,导致科研力量分散,企业各自为政,甚至存在科研项目重复投入的情况。

5 按中国工业4.0行动纲领要求扬帆起航

5.1 加快打造高端装备研发与服务的专业平台

在整合科研力量的同时,加强自身适应新形势的创新驱动建设,提高装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国际高端装备品牌。继续积极参与国家、行业相关产品技术、设计制造等标准的制定,推动装备企业的技术标准向国际水平迈进,努力争取成为国家级的认证中心;通过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建设创新平台和检测中心,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

5.2 加快研究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

实现中国工业4.0的重要基础是建立信息物理系统(CPS)。通过在电厂设备中引入CPS,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在线状态检测、功率预测、设备管理、巡视巡检等功能。

在装备制造过程中,通过在产品中植入CPS或是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利用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测点,控制系统就能确定每个被生产产品的位置、确认其是否通过质量检测。如果没有,控制系统则会根据规则向质量部门发出信息并将产品转移到维修区。与现在企业中应用较多的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相比,CPS不仅整合了企业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企业局域网,整合不同制造者或是企业间的不同系统,提升生产效率。

面对装备产业非传统项目的大力发展,原有生产线和生产流程的设置与新产品的生产是否兼容,能否及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抢占市场高地,成为装备制造研究中心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装备制造研究将加大对生产计划管理类软件及CPS在生产中的应用研发力度,与相关企业合作,尝试使用各类生产模拟软件,研究非传统项目产品生产线的布局,提出合理优化目前生产流程的方案,决心更好地为装备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5.3 加快建设适应中国工业4.0的人才队伍

在工业4.0“互联网+”时代,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发生巨大转变。通过CPS的应用,产品生产能够实现智能化。但是,人们仍将继续研发新产品,继续生产新装备,继续制定新规则和新目标,这些工作CPS做不到。CPS只能在人们事先设定的框架内进行生产操作。未来的工厂内,人们将制定生产战略,监督战略的执行,并在需要的时候接入干预CPS的运作,优化生产流程,并将更多地关注设计、安装、维护和修理CPS及对其进行必要的更新。目前,装备企业虽然拥有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装备企业的生产模式尚处于工业2.0阶段,因此缺乏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的高级人才。装备制造研究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紧跟工业4.0的步伐,提前布局,为装备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6 结语

中国电力装备研究面对《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战略挑战与历史机遇,应加大对工业4.0相关概念的研究,紧密关注德国政府最近根据专家意见发布的有关工业4.0的文献;加大创新动能,紧跟时代步伐,将工业4.0的研究成果结合装备企业的现状,提前做好战略谋划,为应对第4次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面对《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战略挑战与历史机遇,基于对中国工业4.0与德国工业4.0的比较与研究,分析和探讨实施中国工业4.0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构建起一套以信息物理系统应用为特色的研发、服务平台和配套的人才队伍。

补短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第4篇

战略性新兴产业GDP占比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产业链中的短板在哪里?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实质。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对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很重要。

在整个工业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速仍达到约8.9%,这两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幅比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始终高约5%。但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只有11.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更是不足8%。新产业的增长远不能弥补传统产业下滑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都必须加快发展,提升其在GDP中的占比。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涉及到一些关键环节和主体。

首先,要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尤其要重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顶层设计来看,要加强合理规划,包括全国、区域、行业的规划。各地要从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出发,选准主导产业,尤其注重差别化发展,不能什么都搞,以免造成新一轮重复建设。

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在“十三五”规划的总框架下,增加技术改造相关规划,发布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和投资信息,从而增强前瞻性,避免盲目性。抓住重点项目,放开一般性项目,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增强政策支持,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支持技术改造发股票债券。

第三,在此过程中,企业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主体。从企业的层面,要与国际同行对标达标,要分析找准全流程中的瓶颈和短板。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优化、两化融合,消除瓶颈、补齐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当然,实施中也要注意防止假借补短板变相盲目扩能。

加快技术改造 提升“人控机器”水平

技术改造是避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实体经济的业务利润率,促使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经济指标,不仅拉动了需求,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与欧美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要求相比,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仍然偏低,还有很大潜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技术改造的能力和意愿还有待提升。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财税金融等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当前很多地方在推进“机器代人”。“机器代人”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要从分母上减少用人,分子上增加生产附加值。这的确会对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带来影响,但也能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

我建议在“机器代人”后面加个“人控机器”。现在机器人的使用范围更广,包括工业数控机器人、生活服务机器人,这些人工智能的产品都要靠人去制造、维修维护,会带来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并倒逼劳动者提高素质来适应新形势。

发展“互联网+制造业” 打造“中国智造”

当今中国正进入工业化的中后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最应该突出的是“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是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制造业为其他专项行动提供了巨大需求和物质装备的支撑。

现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都取得了突破和明显的成果,但是在“互联网+制造业”上力度还不够。根据中国国情,想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工业化的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发展“互联网+制造业”。

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的过程中,谁是行动主体。我认为被“+”的行业才是行动主体。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金融能够提高金融信息化和效率,物流可以提高物流智能化程度,建设智慧物流和智能仓储、发展电子商务。

由于是行动的主体,被“+”的制造业不应消极等待,而要主动拥抱互联网,要充分肯定互联网的特殊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进行跨界融合。

此外,要注意运用好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另一个手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集成到制造过程中,改变从产品到产业链的制造全流程,提高产品附加值,迈向价值链的高端。现在人们往往只重视互联网,而忽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包括无线通信、电子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

新旧动能转换(推荐) 第5篇

(一)“新旧动能”政策体系产生背景

1.消费和服务业将取代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过去30年,中国平均经济增速为10%,这主要是得益于其成本竞争力(劳动力、土地、环境、汇率等)、改革红利(1979年农村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改革,1998年国企改革和2001年加入WTO)和政府强势主导。如今这种增长模式已经达到了极限:成本竞争力消失,国企效率下滑,杠杆率飙升,最近资产市场震荡也暴露出政府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不足。中国的经济增速从10%降至5%-6%,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是大势所趋,经济结构也将随之深度调整。消费和服务业将取代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图1所示,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开始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支持对经济的贡献超过了资本形成的贡献,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

2.新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支撑力逐步提升 高盛在报告《“新常态”下的“新中国”经济投资》中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以便更好地追踪变革中的中国经济。高盛从143个行业,3636家公司中,进行挑选了30个次级行业的671家公司,作为追踪中国新经济的参照。这些公司来自A股、H股和中概股,市值1.8万亿美元。这些产业遍布卫星光缆、网购、教育服务、影视娱乐、家用耐用品、能源服务、资产管理、生物科技、航天国防、IT咨询等30个领域。相对于传统产业,新经济产业中健康医疗、科技行业的比例大幅提升,合计占到60%以上。过去几年的数据也表明,新经济的表现确实要远远优于传统产业

3.山东省区域性经济风险事件频发,引起中央层面注意。

2017年初,曾经的中国500强企业山东天信集团陷入债务泥潭,7家关联公司天信集团、天圆铜业、天信光伏、天信进出口、天泽物资、天泽物流、澳纳纺织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中负债最多的山东天圆有限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04.52亿元,负债率高达180.77%。这是继山东上市公司中国宏桥、魏桥纺织同时发布延迟刊发2016年全年业绩停牌,长兴集团破产、齐星集团债务危机后,又爆发的一起企业危机事件。一系列的区域性企业债务危机揭示了山东经济的“窘境”:虽然山东省在经济体量方面位居全国前三,但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科技支撑以及民营经济和新兴业态发展等许多方面,和广东、浙江等新经济活跃省份的差距还很大。同时山东省区域性经济风险事件也引起了中央层面的注意,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问题,并于今年4月专程到山东省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情况。

(二)内涵解析

“新旧动能”自2015年开始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讲话和文件中,在2016年在互联网出现的频率逐步提升。2016年末,特别是进入2017年以来,“新旧动能”更是频繁出现在政府相关文件中,内涵也逐渐丰富和完善。“新旧动能”作为政府官方用语,并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但是我们可以从一系列政府文件中和领导讲话中进行理解。

1.发展“新经济”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措施。

在不同时期,“新经济”有不同的内涵,当前新经济主要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新经济形态。而“新动能”的内涵更加广泛,需求端(例如:消费能力提升)和供给端(例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或新产业形态)都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现“新经济”,并将“新经济”和“新动能”联系在一起。报告指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因此,我们可以片面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技术进步,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或模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2.“旧动能”可转换为“新动能”

如果将“新动能”对应“新经济”,那么“旧动能”应该对应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模式,既包括“两高一剩”产业,也包括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下降的对外贸易。对于“旧动能”,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可转换为“新动能”。

3.“新旧动能”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主要特征就是:经济由过去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由过去30年的平均10%下降到如今的6%左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消费和服务业取代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经济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和重要性日益提高,但是传统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旧动能”共同构成新常态背景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力量。

(三)启示

1.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

李克强总理对山东省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给予的高度期望,希望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目前,山东省各地市和各业务部门都在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山东省层面制定引领性政策和规划,各地市都出台了“新旧动能转化”工作计划,青岛市各区(市)纷纷推出了“新旧动能转化”重要工程。这标志着一系列重要工程将会在山东省推进,为我行参与全省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拓展业务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建议总行各部门和各分支行关注和研判山东省和各地市推出的重要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

2.巩固传统优势,提升支撑我行发展的“旧动能”

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将继续在资源分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在金融活动中仍是重要的参与者。政府金融将在未来长时间内成为银行重要的业务。同时,青岛银行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忠诚客户,它们是支撑我行目前发展的基础。继续发挥地方法人银行的优势,巩固与地方政府、原有客户的良好关系,挖掘和提升服务原有客户的能力是目前我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

3.关注“新经济”,培育支撑我行发展的“新动能”

新旧动能转换答案 第6篇

1.哪种思维不属于互联网思维?(2.0分)D.逆向思维

2.以下哪个不属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三个一”?(2.0分)C.一站式服务

3.“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是由哪个公司首先提出来的?(2.0分)B.通用电气

4.哪个省最早提出了“电商换市”?(2.0分)B.浙江

5.德国政府哪一年正式提出了“工业4.0”战略?(2.0分)C.2013年

6.工业和信息化部的3G牌照是在哪一年发放的?(2.0分)B.2009年

7.在中国政府官方文件中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哪一年?(2.0分)D.2016年

8.在中国政府官方文件中提出“互联网+”是哪一年?(2.0分)D.2016年

9.“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最早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2.0分)A.党的十六大

10.截至2017年6月,中国IPv4地址有多少个?(2.0分)A.3.38亿

11.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在哪一年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A.1997年

12.全国第一个出台信息经济发展政策的是哪个省?(2.0分)B.浙江省

13.哪个省最早提出建设一批特色小镇?(2.0分)B.浙江省

14.《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放开搞活哪类标准?(2.0分)D.企业标准

15.山东省第一个质量教育基地在哪个地市?(2.0分)D.聊城

16.美国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增长是哪段时期?(2.0分)B.1991-2000年

17.哪个城市提出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新经济形态集聚区和策源地?(2.0分)

2.0分)(青岛

18.《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是哪一年出台的?(2.0分)A.2010年

19.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多少?(2.0分)C.96.3%

上一篇:小学消防安全培训材料下一篇:彼得潘课外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