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2024-08-31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精选8篇)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第1篇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对社会各层面的传播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传播层面之一的文学传播,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政治文明、道德建设和淳厚民风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揭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是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推动历史文化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为了说明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之间特殊的关系,我们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表现作概略性说明,以及对这些现象从传播学角度来作以论析,从而更加细致的理解古代文学传播在大众传媒中的价值所在。现在我们从二个方面来阐述下古代文学传播。

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从传播学所规定的一般传播方式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传播方式。

1.比乐弦歌。即是将诗、词、曲之类的文学作品配上乐谱,通过乐器相伴的演奏或演唱而传播开去,例如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就主要是凭借这种方式实现传播的,它是由人们吟唱而进行的文学传播。而到了战国时代,屈原所写的《九章》、《九歌》等作品也都是可以歌唱的祭祀文学。以比乐弦歌方式来传播文学,到汉代以后主要凭借“乐府”这一国家机关来实现,再到后来时代,就逐渐发展出词、诸宫调、杂剧和南戏等专门靠比乐弦歌来传播的文学样式,如宋代柳永所创作的词就主要通过唱来传播。

2.吟。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说,主要有行吟与吟游。限于发表和传播媒介及传播技术水平,先秦时代的文学往往通过作者自己进行传播,行吟便是主要方式之一。当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用的就是“行吟泽畔”方式。行吟作为传播方式到后来演化为诗人在游历中以文学来发布自己的感受,这可称为吟游。唐代李白的大多数诗就是通过该方式传播的。与李、杜大约同时,唐代还有一个壮游塞外的诗人群落,他们以诗歌咏唱边塞风光、军中苦寒和个人壮志,形成其时的边塞诗派。该派绝大多数作品,也是通过吟游进行传播的。

3.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这主要是散文传播所凭借的方式。中国古代散文的传播就以这种方式进行着。春秋战国之际,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为发布和传播自己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意见,大多采取聚徒讲学或周游列国的方式,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其中的代表,而孔子和墨子更为突出。如果说周游列国与行吟方式的共同遗传,造成了后来的吟游;聚徒讲学则是拓展出一个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它们都共同地为后来的文学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4.传抄与印刷。前者是后者的原始方式,后者是随着科技进步出现的新传播方式,它出现于宋元,至明代而大盛。文学在传抄中获得传播自不待言。到了明代末年,印刷技术有了大的发展,大量的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小说和戏剧作品,通过书坊印刷出来,越到后来,这种以印刷为传播方式的情况越普遍,并成为文学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5.刻石与题壁。古代中国在印刷技术尚未展开时,由于文学作品发表阵地极少,有一些作品便通过刻石或题壁的方式进行传播。前者以李斯的泰山石刻为代表,同时还包括大量的碑刻;后者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典型。

二.古代文学传播的类型

1.单一传播。此亦可称为自我传播,即是作家个体对作品的创作、加工和欣赏,以及价值肯定。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古代文学史上,因为文学的自觉相对晚,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并非出于广泛传播目的,而是更多地在于自娱和自我欣赏,另外,有些作家在创作之后尽管也说些“留之名山,传之后人”的话,但对于这种遥遥无期的许诺我们是不可轻信的,他们的真实心态还是以自我宣泄为主。

2.线性传播。亦可称为纵向传播,即是通过口口相传或代代相传的方式,将文学作品流传下去,从而在文学的传播中形成了一条向前的直线。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传播中表现得最突出。

3.非线性传播。亦可称之为横向传播,即是一篇文学作品在同一时代,得到广泛传播。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在其时“省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苏轼的创作也在当时广为人知。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4.放射性传播。是以文学群体为放射原点,向四外扩散传播,其形状有如射线。此种传播类型在文学史上表现颇多,南朝的宫体诗、宋初的西昆体、明初的台阁体和茶陵体都曾作为放射原点而体现过这种放射性传播特征。

三.辅助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要素

站在传播学立场,以传播学基本理论提供的视角考察,还可以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辅助性要素:

1.作家人品与政治地位。这是影响文学传播的最重要辅助性因素之一。中华民族是个道德至上的民族,故对于人的品格极其看重,甚至是崇尚。为此一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在文学传播中,作品传播的范围是与作者品格的高度成正比:品格越高尚,其作品也就传播越广。孔子的著述成为经典而千古流传、屈原的《离骚》至今传唱;与此相近,作家的政治地位有时也与其作品的传播成正比。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意识非常浓厚,身居高位的作家之作品有时便因其政治位势而得到较广传播。

2.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古代中国文学的传播还与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及故事情节有密切的关系。就前者说,作品的艺术形象越鲜明、丰富和生动,越具有深广的文化蕴涵,其被传播的范围就会越大、被传播的时间就越加久远。与此相近,作品的故事情节也与本作品传播有密切关系。一部作品如果其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并有深刻的美学、社会学意义,该作品就有可能被广泛传播。

3.统治者喜好。一般说来,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往往就是统治的思想。将此观点引申到文学传播上也有其启示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往往与统治者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一种文学题材或形式,如果被统治者所喜欢,则会有较大范围的传播。

4.语言与修辞。文学的传播还与作品的语言和修辞手段有一定关系。通俗的语言,巧妙的修辞往往是一部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的前提。魏晋南北朝时代骈体文的流行在很大方面就取决于作品的修辞之精美。

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传播的方式和各种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古代文学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比之当今,是比较有限的。其一,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形式是很少的。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在古代文学传播中,音乐、吟唱以及自身的游说等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是及其普通的形式。其二,大众传播的类型是比较有限的。正是因为此,它限制了古代文学传播的广度,一定限度阻碍或延缓了文化传播。

但是透过这些因时代而导致的局限性,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众传媒对古代文学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大众传媒为古代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媒介,以保证文学内容准确、真实、迅速的传播和延续,从而为我们当今进行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其次,大众传媒对古代文学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大众传媒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实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历史上的文化盛事。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第2篇

论文摘要: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 信息 大众传媒 传播现状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发布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发布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发布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发布”、“网上展厅”、“农技推JL-,“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发布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权威性。农产品信息的准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政府应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农业信息产品中多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提供。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要建立信息合作的常规机制,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创造便利。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第3篇

一、大众传媒推动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纵观媒介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脉络, “人类的传播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中国儿童文学最初是以童谣等形式进行口头传播。在文字出现以后, 人类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手抄传播阶段, 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才改变这一切。人类掌握印刷术之后, 中国由于处在封建社会时期, 受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有作为。而西方国家, 经过工业革命的推动, 发明了印刷机, 从而近代报刊由此诞生。中国人对儿童文学最早的接触是近代通过一些传教士在华办的报纸。在“五四”运动之后, 大量的报纸及杂志的发行, 为儿童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和载体。1919年《新青年》刊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开启了中国儿童文学之路, 各杂志也渐渐由单篇的文章发表过渡到开办儿童文学专栏, 如《妇女杂志》、《小说月报》等。以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可谓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但在这一时期, 中国儿童文学仅仅局限于改写古代作品和翻译外国作品, 而儿童文学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只做到这一步是不够的。随后, 在很多支持并热心于儿童文学事业的传播者和大众传媒组织的努力下, 儿童文学创作逐渐发展起来。传播者的代表人——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其著作中的儿童形象对儿童文学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而谈及大众媒介组织对儿童文学的推动, 则不能不提到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二者均创刊了儿童刊物, 前者为《儿童世界》, 后者为《小朋友》。二者发刊的宗旨也基本相似, 即站在受众儿童的立场考虑, “启发儿童的兴趣, 弥补儿童读物的不足”。著名学者贝雷尔森曾指出人们对书籍的使用除了受年龄、学历、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包含了一定的读书动机。儿童刊物的诞生正是受众儿童需要通过书籍这一媒介, 来满足儿童心理等一系列自身的需求。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开始推动一场新的传播革命, 实现了儿童文学由纸质媒介向动漫、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转型。与此同时, 许多儿童刊物的发行量大幅度下降。但电子媒介又以多种形式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存在形式, 拓展了儿童文学的传播渠道, 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多元的传播平台。在这之前, 儿童文学主要通过插图和连环画等图像形式丰富自身的传播渠道, 这对受众儿童来说无疑是影响巨大的。但从整体上看, 文字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图像只是对文字的一种补充或说明, 而且在呈现方式上也较为平面和单一。有了电子媒介后, 通过广播有了听觉上的享受;视觉上, 无论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都设有儿童频道, 即便是综合频道, 也会根据儿童一天生活的流程安排儿童节目时间。这些儿童节目无疑是传媒的一个缩影。以中国之声的儿童节目“小喇叭广播”为例, 以声音的形式传播着国内外儿童文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很大一部分儿童文学被改编为动漫、电视剧、电影。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个时期, 媒介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已经不止停留在儿童文学呈现的形式上。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 就其性质而言, 跟其经营目标、宣传目标和公共性与公益性密切相关, 因而对儿童文学的传播必须面对市场, 其中包含儿童文学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层面。

二、新媒介时代下儿童文学传播的转变

近年来, 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新媒介永远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其涉及的领域宽广, 但无疑网络技术给儿童文学带来了新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人类步入网络时代, 有了新的语境。面对各种新型媒介的兴起, 受众的选择不再单一化, 进而对儿童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通过网络等新媒介把纸质生产的儿童文学作品电子化处理, 用网络的渠道进行传播, 受众的获取方式从而变得更为快捷、简易, 即在网上便可阅读或下载。对儿童文学的不同呈现形式也是新媒介传播有别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主要表现。此外, 新媒介传播更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在一个虚拟、巨大的平台上, 传播者即作家可以通过文学创作和传播活动来实现与读者互动。眼下最为流行的非微博莫属, 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开通了博客及微博, 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 儿童文学网站以及论坛也成了互动阵地, 如“中国儿童文学网”、“小飞鱼儿童文学网”、“太阳鸟儿童文学沙龙”、“纯真年代论坛”等。

相对于大众传媒平台对儿童文学的传播, 网络平台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改变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除了网络儿童文学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之外, 通过传统纸质儿童文学的电子转化, 儿童文学的传播进入更多元共享的广阔传播空间。电子阅读也成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新潮流, 通过网络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而且“各类儿童文学的编辑出版机构也可以建立各自的网站、网页发布各类出版信息、图书资讯, 促进创作、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当下, 对于儿童文学传播来说, 网络已经成为儿童文学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 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网、灯光网站已经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阵地, 很多儿童文学的销售名列前茅。但不得不说, 儿童文学是净化儿童身心、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高度繁荣, 儿童文学传播滞障越来越多, 优秀的儿童文学越来越少, 传播环境越来越差, 导致当下儿童“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越来越匮乏, 理论界甚至传出儿童文学即将消逝的声音。如何改善儿童文学传播环境, 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花朵们”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改善“祖国未来”的精神“营养”, 是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关怀的一个命题。

三、儿童文学传播趋势产业发展经验

以往, 传播儿童文学主要以书籍、杂志、报纸等形式出现, 随着媒介的发展, 儿童文学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可以说, 当下的儿童文学在媒介时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播趋势产业发展经验。

首先, 儿童文学实现了跨媒介传播, 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通过改编的方式, 儿童文学的影视化不仅优化了儿童文学的影响力, 更成为推动儿童文学发展的源泉。“2000年有人做了‘现代受众了解文学作品的途径调查’, 调查者曾挑选了100部中外文学名著。结果表明, 有60.5%的人是先从电视、电影、广播、戏剧等非文字传播渠道了解这些作品的。其中18.5%的人在影视等媒体上看了以后再去看原著, 而其余的人看了影视、戏剧之后, 就不再看原著了。”由此可见, 当代社会, 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的主导优势已不在, 而影视等媒介形态更受青睐。尽管纸质媒介的儿童文学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但这并没有使儿童文学的传播就此止步, 更多的传播者或传播组织积极应对, 力求为儿童文学寻求生存路径, 以在市场上打开儿童文学的突破口。将儿童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更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文学书籍的热销。纵观当下市场, 可以说每一部由儿童文学改编成的电影都有着较好的票房, 如《暮光之城》、《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爱丽丝漫游奇境》等, 对儿童文学的改编也更注重其教育性及核心价值观的打造。以《爱丽丝漫游奇境》为例, 影片热映后带动了相应的儿童文学畅销, 甚至各网站、各书店一时出现了缺货、补货现象。目前, 在一系列网站上其销售总量仍居排行前列。很多国家将儿童文学改编为动漫及动画片, 如日本的《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 中国的《神笔马良》, 迪士尼系列《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青蛙王子》、《长发公主》。在西方, 则更偏向以童话及其民间故事为蓝本进行影视创作, 如《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白雪公主与猎人》以及同样由童话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童话镇》。不可避免的是, 在这样的大众文化下,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渐渐失落, 并向着成人化发展。儿童文学影视终究逃离不了商业市场, 它需要更多的受众。“所谓儿童文学者, 即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组成之文学, 由儿童的感官可以直接诉于其精神的堂奥者。换言之即明白浅近, 饶有趣味, 一方面投儿童心理之所好, 一方面儿童可以欣赏的文学”, 这是对儿童文学最早的定义。但当下的儿童文学影视的主题及其人物形象等都偏向成人化。往往以儿童世界为中心的文学作品, 在影视作品中增添了成人的爱情、暴力、血腥等元素。在韩剧《秘密花园》和《清潭洞爱丽丝》中, 都对儿童文学《爱丽丝漫游奇境》进行了改编:带领爱丽丝进入树洞的怀表兔子在电视剧中变为引领女主角进入富人区的一个工具;《白雪公主与猎人》里充满欢乐的森林变为能洞悉人心的黑暗森林, 整个电影围绕复仇、战争展开。再看人物形象, 变得更为复杂化。如今, 儿童文学的受众不仅仅只限于儿童, 更多的成人也成为受众之一。但不能否认, 儿童文学影视成人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其次, 在传媒时代下, 儿童文学产业拓宽了其传播范围。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指出, 现代科技的发展, 缩小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时空距离。在原始社会, 人们主要靠语言进行传播, 广范围的传播需花较长时间, 在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 尤其是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 人与人之间距离大大缩小, 传播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就儿童文学传播而言, 偏远地区的小孩也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读物, 看到喜欢的动画片;有条件的家庭, 甚至不用带小孩出门也能观赏到儿童文学影片。当然, 儿童文学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 在中国, 很多外国儿童文学也是家喻户晓, 如《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等。同时, 儿童文学电影的改编也有了国界的跨越, 宫崎骏的动漫《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编自英国作家玛丽诺顿《借东西的地下小人》, 中国的《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都被迪士尼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最近很火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也引用了美国作家凯特·迪卡米洛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电子传媒改变了整个社会乃至世界, 它能突破时空带来的传播局限, 让人们无论身处何方、有无阅读能力, 都能接受到各种信息。

最后, 儿童文学相关产业传播不再使用单一的媒介, 更多的是通过媒介的相互融合。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 例如, 报纸仅供阅读, 广播仅供收听, 电视虽然可以声像文字并茂, 但人却不能用它进行信息传输或处理。关于媒介融合, 人们最初的定位是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而当下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实现了丰富多样且将传播功能融于一个系统。根据最新的定义, “所谓多媒体, 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成一体, 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可以说, 媒介的融合对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更为深远。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儿童文学传播不得不呈现向数字化整合的趋势, 可以在各种不同媒介形态下轻松实现转换, 从而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选择。

综上所述, 近年来, 飞速发展的新兴媒介对儿童文学的传播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在这一新语境下, 儿童文学传播面临着重重考验与挑战。面对不断扩张的传媒, 儿童文学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媒介形式, 而应以理性、开放的姿态直面媒介对儿童文学带来的危机, 利用媒介这一平台, 转危机为机遇, 扩大儿童文学的影响力、传播范围, 进一步推动儿童文学发展。

摘要:在媒介迅速发展的当下, 儿童文学面临各种冲击, 但其积极应对实现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媒介, 儿童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其内容资源, 有效扩展了其传播渠道, 繁荣了儿童文学。本研究以大众传媒时代为背景, 回顾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并探析新媒介时代下儿童文学传播的转变, 总结当下儿童文学传播趋势产业发展经验。

关键词:大众传媒,儿童文学,发展,传播,传播趋势产业

参考文献

[1]吴其南.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存在论上的危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1 (4) .

[2]《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儿童文学概论[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

[3]胡丽娜.大众传媒视阈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转型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4]赵抗卫.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J].文艺理论研究, 2000 (5) .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第4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传播;大众传媒

【作者单位】金丽娜,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那些长篇幅的经典著作。英美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受到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历史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因此,很难进行有深度的英美文学原著作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的出现对英美文学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可以说,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一、大众传媒的主要优势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媒介传播形式,有其自身的很多优势:

1.先进而独特的传播方式

每种传播媒介都有自身的优势,但是往往缺乏持久的传播效果,所能保持的传播效果会随着受众关注视角的偏移和淡化而慢慢减弱。因而,媒体的传播方式不能够一直单一地使用文字、声音和图像这几种方式中的一种传播方式,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广大的读者或者听众能够享受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可以采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将一些深邃的文学理论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一些高雅的文化,并逐步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

2.广泛的涵盖范围

大众传媒是目前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使用的非常广泛的媒介形式。大众传媒是建立在专业技术基础上的平台交流的模式,完全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距离上的限制,而且极大地缩短了整个交流的过程,使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而快捷。大众传媒主要涵盖了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形式。大众传媒不仅能够起到信息搜集和消息发布的作用,还能起到传承文化和监督的巨大作用。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不同类型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

3.是一种与文学传播相契合的媒介

大众传媒承载了大众所需的各种文化和信息内容,包括国外文学作品内容。很多国外文学作品的思想和内容都比较深刻,但是往往由于与中国的文化、语言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相互之间的文化理解和传播比较困难,甚至出现很多障碍。大众传媒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可以通过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轻松地阐述一些作品包含的深刻哲理和其中所蕴含的文学思想。大众传媒的使用可以把文学作品变得更加通俗和流行。它可以采用多种处理信息的方式,通过语言、文字、视频画面等多种方式来解读文学经典,例如,将《简·爱》《廊桥遗梦》《飘》等很多英美文学拍成中文电影,或者将作品改编成一些生动的故事,以广播的形式供大众欣赏,帮助大众感受作品文学价值的同时,还能推进大众去细心体会外国文学所真正具有的内涵与所要传承的文化魅力。

二、英美文学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助推作用

在大众传媒还没有真正被广泛使用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很多文学上的经典著作都是通过纸质书籍的形式来传播的,而且通常情况下,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的对象大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或者社会精英。这极大地束缚了经典文学在社会上的传播范围。大众传媒的使用,在英美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很强的助推作用,给英美文学的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使英美国家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始逐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1.大众传媒在英美文学传播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助推功能

大众是由一个个不同的社会个体所构成的,每个个体自身的文学基础和文学涵养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评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英美文学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理解方面的障碍。大众传媒有效地解决了文化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冲破了文化传播的束缚。大众传媒可以进行统一的符号处理,解决不同个体之间在文化交流上存在的障碍。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也极大地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文学作品之间的传播不再受到语言以及文化等方面差异的限制,也能够充分彰显不同类型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在作品内容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色。由于大众传媒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是大众非常认可和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因此,也更加有利于传播和解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以埃德加·爱伦·坡为例,他是美国文坛上一位追求独特的唯美主义的作家,他首先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经典理论,在当时整个英美文学史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且他也是第一个提出要将短篇小说发展成为独立文学体裁的人。他在诗歌的创作方面更加注重诗歌的语言和诗歌的表現形式。他强调诗歌要讲求一种韵律之美,注重对这个诗歌作品感情基调的奠定。他的很多小说作品,由于积极探求人思想的最深层次的内容,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例如,在柯南·道尔的小说《福尔摩斯侦探集》中有一篇《跳舞的人》,就是根据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金甲虫》的相关内容而进行改编的,这些都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文学作者之间的交流碰撞。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很多埃德加·爱伦·坡的优秀作品被先后传到法国,影响了很多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开创现代科幻小说的儒勒·凡尔纳,由于受到了经过大众传媒传播过来的文学作品《汉斯·普法尔不平凡的冒险》的影响,创作了《乘气球的一次旅行》这篇小说。虽然会发现这篇小说中有借鉴的意味,但是新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创作元素,由此,也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时期文学的发展和创新。正是由于大众传媒在文学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才会使得埃德加·爱伦·坡的很多经典作品传到了法国,也影响了很多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学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还被改编成很多不同的电影,如《威廉·威尔逊》《该死的托比》《门泽哲斯坦》《红与黑》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使用对英美文学的传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一些主流媒体对作品的解读和品评工作,更是加深了大众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再则,电影《乌鸦》的影片内容讲述了埃德加·爱伦·坡的个人生活经历:他被过继到爱伦家族里,又与弗吉尼亚结识,相恋并走入婚姻的殿堂,而在婚后他大量酗酒,并由此而产生创作上的灵感,写成了诗歌《乌鸦》并闻名于世。经过大众传媒的电影表现形式加工以后,我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作者贫困潦倒的生活以及整个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故事情节。这些电影表现形式无不让作品中的文字描述鲜活起来,极大地加深了大众对作品本身的印象。很多根据埃德加·爱伦·坡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而拍摄的电影作品,让观众对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电影以更加直观的表现方式,让观众充分体会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nlc202309031014

2.大众传媒在英美文学传播中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形式,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慰藉,读者通过品读文学作品里面细腻的情感和文字描述,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心灵震撼与灵魂的洗涤。文学是没有任何国界、民族、地域和种族之分的。优秀的作品,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文章结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所使用的叙事技巧等,都会让读者感同身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正能量,并且能够将这样一种能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引导人们的生活。通过大众传媒的形式,中国的作家也可以借鉴英美文学作品中关于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等主要文学体裁的表现艺术,在一些基本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形成新的符合社会发展与大众心理需求的作品。当下,大众传媒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给大众需要的知识信息,对社会起到一种正面的导向作用,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和社会风气。例如,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在文学作品中创作的很多人物形象和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带给大众很多丰富的思考,让大众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围绕美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以他的这些作品为英美文学的代表,论述了大众传媒这种方式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在文学作品传播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大量的文学资源也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规模和影响力都十分大的传播媒介,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英美文学作品,为大众提供了更多了解英美文学的途径和平台,极大地缩小了我国文学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差距。

[1]覃春华. 以实例探析英美文学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助推作用[J]. 湖北經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08-109.

[2]朱国春.论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助推作用——以美国爱伦·坡为例[J]. 中国报业,2013(12):111-112.

[3]王中锋. 论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助推作用[J].新闻战线,2014(5):132-133.

[4]赵敏. 大众传媒在经典文学传播中的作用[J]. 武警学院学报,2005(3):76-77.

[5]陈秀云. 当代大众传播对文学传播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2006(5):215-219.

[6]赵允芳. 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J]. 传媒观察,2007(2):44-46.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 第5篇

——浅析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大众传媒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文学色彩似乎逐渐从现实生活中褪去。除了专业的研究者,对纯文学感兴趣或者愿意阅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文学工作者也无法回避地开始思考文学以何种形式何种状态才能够更加适应大众的趣味,怎样才能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得到生存发展,而且文学也的确开始在各方面受到当下文化氛围的影响,开始通过其自身的变化来适应大众的需要。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涌起使得浮躁成为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情绪,影响着为了生存为了赚钱而烦恼焦虑的每一个人。现代人顶着巨大的压力到处奔波,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作为纯粹的读者安坐于书桌前阅读一部纯文学作品,人们更多地是在追求在疲惫工作之余能够愉悦身心的东西。读者的接受与否在市场深入人类生活的今天对于文学来讲甚至比文学自身的优秀程度更加重要。文学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中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开始放弃其学术性及专业性,开始做出迎合大众的改变。而且文学的其它表现形式开始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慢慢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主流。

电影至今已经诞生百年了,作为新生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强烈的视觉观感与影像形式成为吸引大众的重要原因。而且,电影与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普遍意义上来讲,一部好的电影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电影剧本,近些年来,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成为电影界的一种时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艺谋的早期代表作《红高粱》改编自当代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苏童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被改编成为具有浓厚中国民俗气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妇女生活》被改编为《茉莉花开》,直到近期德国作家聚思金德的作品《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被搬上银屏并广受好评,李安导演的张爱玲作品《色戒》,甚至被认为比原作品还要好。还有连续拍摄了七八年之久的系列电影《哈里·波特》系列,而且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成为大获成功的范例,成为当代的经典神话。中国最近兴起的古装大片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张艺谋的《满城近代黄金甲》几乎“抄袭”了《雷雨》的所有细节,冯小刚的《夜宴》在情节上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几乎一模一样。在引起大众舆论的关注及各种贬褒不一的言论发表的同时,也引起一股文学经典重读重拍的热潮。

电影是最为复杂和最为昂贵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电影的形式决定它具有讲述极强的讲述故事的能力,能够以更形象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作品的精华,通过电影的剪辑与拼贴表达概念或是情绪。电影替代了部分文学的功能,并且以更为快捷的方式给人们以愉悦或警醒,这对于时间如金钱时间如生命的现代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相对于阅读长篇巨著的文学作品,看电影更为直接更为节省观众或读者的时间,而获得的精神享受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没有差别的。戴锦华老师在讲座中常常说,一部好的电影,能够使人们看完电影之后,有勇气再活一周。这样的结论虽然包含有浓重的黑色幽默气息,但也说明今天的大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电影院里的两个小时能够让在社会与生活的压力中彷徨焦虑的现代人放下所有,让全部精神沉浸在眼前的画面和情节中感受别人的故事。这对于现代人几乎是最有效的放松,电影中保留的文学性究竟有多少?电影能否带动文学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这是一个存疑的话题。很多人对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情节津津乐道却未必知道作品的文学形态是什么,正如很多人热爱张艺谋却未必知道莫言苏童是谁。而电影与文学还是有相互促进方面,电影强烈的视觉效果可能会强化文学作品中的某种特质或者将其中隐含的东西表面化,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优于文字的表达,也常常激起观众们对于原来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电影的书写提供着新的可能。

“读图时代”一词作为形容当下朱德庸、几米的漫画流行,人们生活离不开电视互联网的状况是非常形象的。为了迎合这种潮流,文学做了不自觉的调整与变化,不再和现代文学阶段的文学作品一样热衷于表现人性的焦虑或冲突,而是更加强调历史感,在前后贯通的历史中对于对历史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重新解读与重新书写。这种重读不仅仅是文学意义上的再创造,也是在当下重建历史观的大时代之下在文学领域一种新的尝试。不仅仅如此。文学作品的画面感空前的加强,作家们吝啬地将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复杂的东西隐藏在对话及行为中,成为不言而喻的表达。所以很多作品几乎不需要如何改编就能够作为剧本上演。这也是导演们热衷于将当代作家作品搬上银幕的原因之一。

在当代,诗歌成为了一种在较为狭窄的圈子中传播流行的文学形式,它不再具有曾经一度的辉煌,甚至被人遗忘。但是实际上,诗歌比从前更加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区别仅仅在于诗歌不再以纸媒的形式传播,当然,这种存在形式是否就是诗歌还是需要探讨的。在当代,我们不再叫它诗歌,而是——歌词。

写歌词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能否称之为诗人?歌词是以歌曲为传播载体,其形式自然多样,也不乏精彩的和所谓文学意义上的诗一样优美的文字。在媒体通过电视电台等各种方式的传播下,音乐作品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进一步普及,大众通过他们个性的好恶来进行对于音乐作品的筛选和接受。除了音乐自身的美,歌词在其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受欢迎的歌词往往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很多歌词在描写现代人的情感、复杂心理以及矛盾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好的歌词往往能够打动人的内心,在形式上和内涵上都有独特的美感罗大佑的很多老歌歌词都特别长,而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学气质。《滚滚红尘》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有极吸引人的美感,《现象七十二变》1的歌词具有浓厚的韵律美以及对于生活的无奈以及讽刺。方文山也有很多作品具有极浓的古典文学气息,比如前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东风破》2,极有婉约派的词韵。林夕的词更以其优美和哲理性风靡内地,《流年》3用寥寥几句就描绘出一个奇幻而哀伤的世界,王菲的声线更让此词的特点表达得淋漓。歌曲的流行让诗词这样的文学形式实质上依然存在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为何在今天大众传媒倡导的文学形式会得到很快的流行与接受?文字的不受青睐与电影歌曲的相对流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人压力的增大,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几乎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境关注纯文学,人们需要的是跟的上这个快节奏社会的能够娱乐身心放松精神的东西,对于它们,人们只需要的是无思考地接受而不用费尽心力去想这个东西的意义,甚至仅仅追求一种噱头或是感官的刺激,只要能够让他们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那它们就是有价值的。那些紧张得让人陷入精神紧张甚至分裂的文字是很难受现代人欣赏的,虽然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好。

媒体的巨大的导向作用也成为左右文学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在喧哗且躁动的当下,媒体所宣传的所谓文学往往与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相去甚远。媒体需要的是对于自己有利的文学,是能够对媒体及其物质表现本身带来利润的东西。一旦符合媒体要求的文学作品出现,自然会获得媒体的青睐而通过更加迅速的方式传播。

文学在当今也在一定程度向上这个方面的转变。尤其作家们的转变要比整个学术界的转变要迅速的多。作品能否获得市场被大众接受,作家们已经无法避免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1 《现象七十二变》词曲:罗大佑《东风破》 词:方文山《流年》 词:林夕

已经有很多作家成为媒体导向或过度宣传之下的成功者或牺牲品,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已经出名的80后的写手们,他们几乎每一个新的作品都能够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阅读他们的文字甚至成为青少年中的时尚,虽然郭敬明的“抄袭”**仍未过去,也没有过于影响他在青少年中的读者群。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前几年曾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导致的结果却是以后的参赛作品几乎风格千篇一律地充斥着矫情的哀伤而变得不再具有当初的价值,最终甚至被众人遗忘。

作家的成功已经不仅仅依赖于其写作或才华,而渗入了更多媒体宣传与炒作的意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在得奖前不为人知;《哈利·波特》系列的水平虽然从中期就有走下坡路的意味却依然被抢购并畅销全球;所谓美女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得到一大批“文艺青年”的追捧;不上大学的韩寒和被判决抄袭的郭敬明仍然是广大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当代作家的大名要等到他们的作品被改编为电视电影之后才有可能为人所知;名人出书热一直不止;书架上的畅销书往往不是通过其文学性而是由于宣传炒作而风行一时。青少年似乎更易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而被媒体左右。文学在今天“人尽可夫”,几乎失去自己的本色和气质。

文学在文字上的表现显然已经走入了瓶颈,人们面对难辨优劣的泛滥的出版物,充斥着小资情调而过于浅薄的“八十后”,还有严肃认真的纯文学作品,电影和音乐为载体的文学表达成为他们更优先的选择。影与声已经成为一种当下大众传媒时代更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表达形式。

参考书目

1、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大众传媒对高雅经典文化的传播 第6篇

摘要:大众文化渐渐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主要文化。在这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最为显著。而本应在大众生活中起时代引领作用的高雅文化却相应呈现衰落趋势。本文试图从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来分析高雅文化在当下遭遇的困境和生存趋势。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传媒、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形式,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文化生产形式,因此能够成为被大众广为使用的文化消费形式,大众文化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大众文化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受众,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

大众文化首先是文化,它应当成为当代大众精神文明的象征,然而不可避免的商业化操作介入大众文化,有可能使文化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等同起来,使大众文化偏离文化在社会中的本来位置。大众文化在媒介的大力传播作用下常常以流行的方式蔓延,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也造成不正常的舆论趋同,它的非理性和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膨胀而使消费大众失去冷静。

与此同时,高雅经典文化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规律下的文化消费者面前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真正能够深刻理解或欣赏高雅文化的人毕竟是很少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高雅文化向来都是在高高的“象牙塔”中,只属于一部分精英人士的范围狭小的文化圈子,并没有大规模的主动走下神坛,与广大普通民众进行亲密接触。当前,在艺术上趋向相对的精致化,突出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提供生活理想和精神境界的接受高雅文化渗透的大众文化产品,即文化精品尚且不多,高雅文化产品更是少数,这对于高雅文化在现代大众中的普及是极为不利的。

然而,过去时代“文化应当具有教育意义”的记忆并没有立即忘却。这种记忆,以及习惯性的文化消费的实务态度,往往使人自觉不自觉地从文化作品中映照人生世态,寻找“收获”,挖掘“意义”。因为面对社会的变动,人们希望能够有所把握,希望得到时下境遇、未来前景的说明,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精神依托。娱乐给予的是瞬间的快慰,提升精神境界则是永恒的。人在消遣之外,潜意识里亦需要找寻生存的坐标,需要一种境界,一种恒定的精神寄托,这只能由高雅文化提供。

大众文化的兴起,高雅经典文化的衰落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承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媒介在普及大众文化方面虽然功不可没,也要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被一再放大而造成社会精神灾难承担责任。这就要求媒体在雅俗不同的文化形态当中做出必要的平衡。

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给予普罗大众的自由和权利,人民大众已然成长为了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大众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情趣进行自由选择,不能强迫人们只接受什么或不接受什么。那么在这样的市场中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产品的主要载体,理应认识到并且看清当下普通受众中对于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文化产品的需求,并对这类需求加以引导。例如,《百家讲坛》的改版再推出就是在电视媒体上将原来的高雅经典文化重新包装后在向大众进行传播,将一大批观众吸引到对高雅经典文化的关注上来,掀起了新的国学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另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在大众传媒的舆论当中是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舆论分流的。大众的爱好和情趣是无限多的,不同的舆论会冲谈可能造成的文化“时狂”,文化消费依旧,但消费者多了一分清醒。本身就是一种舆论的引导。现在,主动在媒介上参与文化批评的人多起来了,各种出自他们之手的毫不客气的文章净化着文化市场,对正在流行的文化产品发表各类意见,既显示主导意见,又讨论其思想、艺术方面缺陷,并不寻求最终结论,让人们在感受到一种正确的趋向性意见之时,领悟其他意见的可取之处(《王家卫的映画世界》与《色戒的世界》这两部著作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层次上对这些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剖析,在广大受众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使一部分原来不明所以的观众重新认识了电影艺术)。同时在主流媒体中,报道和评论文化精品为主的内容渐渐多了起来,已经在引导大众追求相对高雅一些的文化享受。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第7篇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始终带动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工具,是现代社会娱乐和教育的提供者,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最广阔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媒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的重要性。而且事物总是有双面性,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它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前提下,才能理清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个人认为,从宏观方面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得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凡事有其利也就有其弊。大众传媒的政治色彩过于隆重,政治力量的介入,影响了新闻内容应该有的中立方向。同一则新闻,不同媒体却用对其有利点去报道,因为传播媒体的混淆可能会是大众丧失原有的判断力。

某些媒体从众心理严重,追求了轰动效应,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留意观察如今林林总总媒体,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跟风雷同,从众心理产生从众效应。媒体自身也存在的“沉默螺旋”现象,导致有些消息要么不报,要么铺天盖地,一 哄而上的架势让大众有了厌倦、逆反心理。尤其使人担忧的是,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猎奇性、轰动性,负信息居高不下,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甚至不惜造假,人为地制造社会心理恐慌。“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时有发生,这些负面影响,直接污染了人的心灵,诱发了人们背弃伦理道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虽然有时会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但是随之引起的问题也不少。不少广告商家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良心的谴责,在报纸上投放大量虚假广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是让民众对广告产生畏惧和不信任的心理。久而久之,广告也起不了它最初的作用了。

三、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与农产品信息传播 第8篇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 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 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 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 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 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 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 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 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 其中, 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 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 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 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 (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 、新媒体 (农业网站) 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 对其在2009年3月发布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 《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 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版面或栏目, 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 每周定期发布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 共16版, 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 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 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 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 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 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 (第3、4版) 刊登的全部15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 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 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 但这些新闻已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 如果再进行报道, 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 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15档节目与“三农”相关, 而这15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 (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 。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 涉农节目总时长为329分钟, 占节目总时长 (975分钟) 的33.7%。可以看出, 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 涉农节目数量偏少, 重播率偏高, 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5个栏目, 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 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 2则图片新闻, 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 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 因为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情况复杂, 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 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 无疑是杯水车薪, 缺乏针对性。

当然, 作为全国性报纸, 《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 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 《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 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 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 并无读者来信来电, 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 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 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 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 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 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 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发布各种供求信息, 门槛低, 信息更新速度快, 覆盖面广, 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 (区、市)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 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 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 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高屋建瓴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 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发布”、“网上展厅”、“农技推广”、“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 专门设有“商务”板块, 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4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 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 截至3月13日12时, 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 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 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 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 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 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 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 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 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1) 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 这两家网站都发布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 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 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 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 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 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 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 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 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 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 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 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 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 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 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 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 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 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 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 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 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 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 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 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 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匮乏。如综合信息多, 科技文献信息少, 实用技术信息少, 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 不成系统。因此, 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 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 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 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 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 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2)

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权威性。农产品信息的准确、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政府应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农业信息产品中多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需要由政府提供。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 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 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 (3) 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要建立信息合作的常规机制, 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创造便利。

深化服务功能。要突破传统的涉农信息服务思维, 实现从“对农民说”到“为农民说”, 再到“让农民说”的转变, 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强化新闻媒体反馈和互动功能, 收集整理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归纳其经验教训, 反映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建议, 并且直接为其创造平台进行交流。在各种网站上普遍设立的“论坛”, 却很少出现在涉农网站上。这固然与农民受众的上网几率较低、文化水平不足有关, 然而, 媒体不够重视也是其直接原因。媒体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另外, 应该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涉农媒体的重点战略。目前农产品网店服务模式过于简单, 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 功能也不够强大, 而且其进入门槛还比较高, 必须缴费升级才可以享受更多的功能, 这就给普通农户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设置了障碍。从长远的眼光看, 中国农产品不仅要搞活国内市场, 也要在国际市场上开拓广阔天地,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离开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市教委2007年优青项目“农产品流通中的媒介角色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受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商务传播学”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J52001)

摘要: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 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 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大众传媒,传播现状

注释

1傅晓、邓保国:《我国农业网站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南方农村》, 2004 (1) 。

2吴爱民、周林杰:《农业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集成整合研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 (10) 。

上一篇: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下一篇:员工餐厅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