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设计论文

2024-07-22

配合比设计论文(精选11篇)

配合比设计论文 第1篇

浅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混凝土工程的日益增多,及其规模的日益扩大,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详细介绍泵送技术,并结合实例,阐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目前,由于国家大兴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使得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得到充分体现。我国混凝土泵送技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泵送水平和泵送技术日益提高和完善,泵送混凝土的应用正日趋扩大。一些发展泵送混凝土较早的城市,泵送混凝土在混凝土工程量中占的比例和泵送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全国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一、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在普通方法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可泵性要求进行确定。泵送混凝土对其可泵性有特殊的要求,即:要求混凝土具有建筑工程所要求的强度需求,同时要满足长距离泵送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混凝土在达到可泵性要求时应服从于阿布拉姆斯水灰比定则。而且,泵送混凝土的骨料分离系数要尽可能小。换句话说,混凝土要有足够的粘聚性,使其在运输、泵送、施工中不发生分离。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稳定骨料所需骨料用量原则;最大限度密度填充原则;混凝土可泵性原则;骨料离析系数最小原则。

二、配合比设计思路

泵送混凝土除了根据工程设计所需的强度外,还需要根据泵送工艺所需的流动性、不离析、少泌水的要求配制可泵性的混凝土混合料。泵送混凝土具体的配合比设计思路如下:以一定数量的粗骨料(5mm-50mm)形成密布的骨架空间网格,以相当数量的细骨料(小于5mm)最大限度地填充骨架空隙,以胶凝材料浆体最大限度地填满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间隙,并包裹粗、细骨料的颗粒。形成均匀密实的混凝土,以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泵送混凝土对粗骨料有特殊的要求。如125输送管要求可用卵石最大粒径为40mm,碎石为30mm,150输送管要求混凝土所用卵石最大粒径为50mm,碎石为40mm。同时,泵送混凝土对粗骨料的级配也十分敏感。根据以上思路,参考绝对体积设计法,有方程如下:

Ks=(S/rso)/[(1/rso)-(1/1000rg)]·G

a=(W+C/rc+F/rg)/(1000/rso-1/rs)·S

W=K·(C+F)

W+C/rc+S/rs+G/rg+F/rf=1000

F/(C+F)=Kf

联立以上各式求解:

S=1000/[a(1000/rgo-1/rs)+1/rs+1000rg/(1000rg-rgo)·Ksrso]

G=1000S/[(100/rso-1/rg)·Ksrso

C=(1000-S/rs-G/rg)/[K+k·kf/(1-kf)+1/rc+kf/(1-kf)rf]

F=[kf/(1-kf)]·C

W=K·(C+F)

其中,Ks为砂料裕度系数;a为灰浆裕度系数;rso为砂料振实密度,kg/m3;rgo为石料振实密度,kg/m3;rg为石料表观密度,kg/L;rs为砂料表观密度,kg/L;G为石用量,kg/m3;S为砂用量,kg/m3;F为粉煤灰用量,kg/m3;C为水泥用量,kg/m3;Rc为水泥真实密度,kg/L;rf为粉煤灰真实密度,kg/L;W为水用量,kg/m3;K为水灰比;Kf为粉煤灰掺量系数。

三、配合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

区分数理统计及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不同,根据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由施工单位自己历年的统计资料确定,无历史资料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取用(高于C35,σ=6.0MPa)。

根据此公式,以C40混凝土为例,C4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

在正常情况下,上式可以采用等号,但当现场条件与试验条件有显著差异或重要工程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C30及其以下强度混凝土在工程验收采用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时,则应采用大于号。

GBJ107-87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标准的评定方法分数理统计和非数理统计两种。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部位的不同,往往要求不同的评定方法,但很多单位仅按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导致实际试配强度均达不到49.9MPa。

对于一般单位而言,在一个工程中通常只有混凝土配合比,加之管理不到位,也往往用于要求非数理统计的工程部位,结果只能出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后果。

(二)水灰比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除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明显影响外,对泵送粘性阻力也有影响。试验表明:当水灰比小于0.45时,混凝土的流动阻力很大,泵送极为困难。随着水灰比增大粘性阻力系数(η)逐渐降低,当水灰比达到0.52后,对混凝土η影响不大,当水灰比超过0.6时,会使混凝土保水性、粘聚性下降而产生离析易引起堵泵。因此,泵送混凝土水灰比选择在0.45~0.6之间,混凝土流动阻力较小,可泵性较好。在Ⅲ#滑坡体剩余工程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水灰比为0.48。

(三)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及其掺量

湖北某水闸改建工程过程中,用于泵送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是SW1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少水或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同时有利于泵送和夏季施工。

SW1减水剂能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1~3h,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有利。其掺量越多,在一定范围内减水效果越明显;但若掺量过多,会使混凝土硬化进程变慢,甚至长时间不硬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须严格控制掺量。SW1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0.8%,夏季温度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掺量取大值;冬季施工,掺量取小值。SW1减水剂对不同水泥有不同的适应性,当使用的水泥品种或水泥的矿物成分含碱量及细度不同时,减水剂的掺用效果不同,其最佳适宜掺量也不同。

四、小结

在工程实际中,应根据结构设计所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及特殊条件下混凝土耐久性、和易性等技术要求,合理选用原材料及其用量间的比例关系,并设计出经济、质量好、泵送效率高的混凝土。水利工程多为野外施工,施工场地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曹文达,新型混凝土及其应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

[2]赵志缙、赵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0.

[3]胡立峰,高标号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山西建筑[J],,(02).

配合比设计论文 第2篇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其主要的优点就在于施工性能较为良好,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泌水以及离析的情况,而且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而言,其缓凝效果较好,在对其加以运输的过程中,坍落度损失也较小。虽然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都要依赖于良好的配合比设计,只有有效地对于配合比进行设计,才能够更好地保证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性能。所以说在对于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必须要对于原材料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于水泥的种类加以选择,一般来说,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应该和高效缓凝减水剂具有良好的互容性。第二,在对于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对于细骨料而言,必须要对于细骨料的细度有效地加以确定,而粗骨料则应该选用具有连续级配的粒径满足要求的粗骨料;第三,在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置强度能够得到有效地满足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于胶凝材料的使用,而应该保证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低用水量、低水泥用量和适当的水胶比。

1.2 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在进行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正确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只有保证方法的合理,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必须要注重对于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骨料的选择,在对于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采集取样检测出所使用的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一般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所采用的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应该保持在1480Kg/m3左右。比如说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所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那么其水胶比的设计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就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先计算出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有效水胶比,在计算出其有效水胶比之后,再依据有效水胶比来对于混凝土的实际水胶比加以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讨 第3篇

沥青混合料是由作为胶结料的道路石油沥青和砂、碎石、矿粉等矿质原料, 按照一定比例 (必要时也包括纤维等其他填料) 共同组成的, 在沥青胶结料具有适宜粘度时, 将沥青混合料充分拌和后摊铺、碾压成型, 继而成为满足使用要求的沥青路面。为确保沥青路面质量, 首先就应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质量。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关试验, 根据不同面层的功能要求, 对设计结果进行比选, 确定最终配合比, 从而保证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符合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对南方某公路第六标段沥青混合料上、中、下三个面层的配合比设计结果进行试验研究, 意在探讨一些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1 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本项目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依据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

在配合比设计前, 对与本项目情况相似的其他已修或在建项目进行了调查分析, 充分地借鉴成功的经验, 对出现问题的地方在本次配合比设计时加以注意, 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同时, 根据实际, 在路面类型上选择了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AC类) 。此外, 考虑到项目建成后的交通量将较大。因此, 在选择级配类型时, 选择了高温抗车辙能力较好的C (粗) 型级配。

配合比设计时根据进场材料, 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 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 使中等粒径集料较多, 适当考虑SUPERPAVE级配禁区, 形成S型级配曲线, 使之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根据不同层位的功能要求, 保证各层位的功能要求得到满足:

下面层:该层位是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凝土的连接层位, 它不仅将上部传下的荷载向下层传递, 而且还是防止面层雨水下渗至半刚性基层产生水损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此外, 当荷载重复作用超过一定次数后, 在荷载作用下路面产生的应力将会超过强度下降后结构的抗力, 致使路面出现疲劳裂纹, 产生疲劳断裂破坏。因此, 疲劳也是下面层应着重考虑的性能指标。为此, 本层的设计应在满足沥青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前提下, 着重考虑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 抗疲劳性能及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的统一。

中面层:该层位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层位。在功能上要求其提高表面层的结构强度, 同时, 在将交通荷载向下层传递的同时, 不产生永久性变形。此外,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显示, 中面层是车辙产生的重要层位。因此, 本层次的设计重点就是在满足沥青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该层位的抗车辙性能。

上面层:表面层是与行车直接接触的层次, 要求具有抗滑性、降噪性、抗车辙、抗推移;同时, 它必须避免路表水进入沥青混合料的下层, 防止水损坏;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施工和易性, 使沥青混合料易于摊铺和压实, 防止造成严重的离析。

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设计出的配合比进行性能检验, 例如:美国SUPERPAVE的旋转压实。

2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2.1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合温度的确定

规范要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在3%~5%之间, 通过对表1数据的分析, 可以看出当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为175~180℃时空隙率满足规范要求, 故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确定为175~180℃。

2.2 下面层目标配合比

进行下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时, 在室内共设计了4组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 分别进行了试验。从中优选出一组级配于5月17日~31日在路面六标工地试验室进行了再次的体积参数检验, 6月初进行了各项性能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此级配能够较好的满足本地区对下面层的要求。具体级配曲线图及各项参数见图1和表2~表4。

比较上述四组级配, 可知级配四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因此, 选择该组级配作为最终六标下面层的目标配合比:1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中砂:矿粉:消石灰=23:22:23:16:8:6.5:1.5。 (注:由于消石灰现场消解的质量问题, 生产配合比时指挥部要求用水泥代替消石灰) 。

2.3 中面层目标配合比

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全部工作是在路面六标工地试验室进行得。进行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时, 在室内共设计了2组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 分别进行了试验, 从中优选了一组级配, 并进行了各项性能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此级配能够较好的满足本地区对中面层的要求。具体级配曲线图及各项参数见图2和表5、表6。

比较上述两组级配, 可知级配一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因此, 选择该组级配作为最终六标中面层的目标配合比:1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中砂:矿粉:消石灰=8:37:19:19:10:5:2。

2.4 上面层目标配合比

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全部工作是在路面六标工地试验室进行得。进行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时, 在室内共设计了3组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 分别进行了试验, 从中优选了一组级配, 并进行了各项性能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此级配能够较好的满足本地区对上面层的要求。具体级配曲线图及各项参数见图3和表7~表9。

比较上述3组级配, 可知级配一的各项指标最优, 尤其是它的反映高温稳定性的指标远高于规范要求。因此, 选择级配一作为路面六标上面层目标配合比: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中砂:矿粉:消石灰=30:37:18:8:5:2。

3 结语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 根据不同面层的功能要求, 对设计结果进行比选, 确定合适的级配, 从而 (下转第118页) (上接第30页) 保证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符合设计要求, 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为确保沥青路面质量, 首先就应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质量。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关试验, 根据不同面层的功能要求, 对设计结果进行比选, 确定最终配合比, 从而保证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符合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对南方某公路第六标段沥青混合料上、中、下三个面层的配合比设计结果进行试验研究, 意在探讨一些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JTJ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

[2]张肖宁, 等.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粘弹力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浅析 第4篇

关键词:SBS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浅析

聚合物改性沥青属于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颇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它是在用于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沥青原料中掺加聚合物,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噪声,改善道路使用性能,使行车更加安全舒适。

1 SBS改性沥青概述

SBS改性沥青是根据2.5%、3.0%、4.0%的配比要求,将SBS改性剂掺入原有基质沥青(AH-70)原料中,与沥青原料相比,掺入SBS改性剂后,沥青材料的高温粘度、软化点以及路面的高温稳定行、耐久性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对SBS改性沥青进行室内试验,结束生产后在现场直接进行了关于其技术指标的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按照3.0%的比例要求在沥青原料中掺入SBS的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等指标都符合施工规范,可在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中采用这种沥青材料。

2 SBS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材料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等要求设计混合料配比,以确保取得预期的施工效果。

2.1 原材料要求

2.1.1 粗集料

应参照粒径规格及其质量规定选用碎砾石、碎石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基本要求如下:①粗集料的强度、硬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要保持干燥、洁净、无有害杂质、无风化。②颗粒形状要饱满,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必须通过大砾石完成破碎,同时保证破碎面超过两个。③最好选用硬质岩作为抗滑表层粗集料。因为若是以粘接力为准进行比较,硬质岩石和沥青之间的差别很大,而沥青和粗集料的粘附力必须在4级以上。对于3-5mm 石屑部分因为其含量不高,有助于沥青混合料嵌接结构的形成,因此最好采用硬质岩石屑(玄武岩)。

2.1.2 细集料

施工中,可将天然砂或人工砂作为细集料使用。沥青路面面层的细集料最好是人工砂,并确保其干燥、洁净、未掺入有害杂质、不存在风化现象,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多半天然砂都是中粗砂,形状圆滑、质量变化较大,和沥青没有较强的粘附性能,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沥青混合料带来不利影响。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中,所含天然砂最好在20%以下,也可以用规格为0-3mm的石屑粉来替代天然砂。

2.1.3 填充料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所用的填料必须干燥洁净,而且要保证填料的质量。

①强基性岩石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后得到的干燥洁净的矿粉,可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填充料,切记采用混合料生产中干法除尘的回收粉作为填充料。②如果填料为石灰粉和水泥,则其用量最好在矿料总量的2%以下。③不要用混合料生产排放的回收粉作为沥青表面层施工的混合料,如果塑性指没有达到4,且亲水系数在0.8以下,则根据试验可使用一部分,回收粉用量每盘不能大于矿粉总量的四分之一。

2.1.4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针入度25℃,100g,5s(0.1mm) 最小60

针入度指数PI 最小『1』 -0.2

延度5℃,5cm/min(cm) 最小30

软化点TR&B (℃) 最小55

含蜡量(蒸馏法)(%) 最大3

运动粘度135℃(Pa.s) 最大『2』 3

闪点(℃) 最小 230

溶解度(%) 最小 99

离析,软化点差(℃)最大『3』 2.5

弹性恢复25℃(%) 最小 65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4』

质量损失(%) 最大 1.0

针入度比25℃(%) 最小60

延度5℃(cm) 最小20

注:①针入度指标PI由15℃、25℃、30℃等超过3个的温度的针入度,根据公式1Gp=AT+K进行线行回归的计算,然后计算出A通过下式求得,而直线回归的系数R必须大于等于0.997。PI=(20-500A)/(1+50A)②根据公路施工中提到的“沥青粘度测定法(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来测定表中的135℃运动粘度。如果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且温度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则易于泵送、拌和。试验表明,泵送、拌和的温度如果能适当提高,就可以确保改性沥青的质量,且施工起来比较方便,可省去测定这一步骤。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毛细管法对60℃时的改性沥青的动力粘度进行测定。③现场制作改性沥青并马上投入使用,或在贮存时定期搅拌或泵送循环时,可不考虑离析试验指标。④利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方法来开展老化试验,或者进行薄膜加热试验(TFOT),如果采用后者,就要在报告中体现出来,但不能将其视为仲裁结果。

2.1.5 SBS改性沥青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试验样品的取样

开展公路施工时,必须逐车检查进场的改性沥青。检验人员要均匀取样,应该去其中代表性较强的样品进行检测。加热所有试样,所需的试模也要一次浇满,注意不要重复加热使用。浇模最低温度为160℃,浇模以及制备混合料前,试样一定要先搅拌均匀。

②进行软化点试验时,可根据试验要求对试样进行加热,使试样充分流动为止,然后进行试样环的浇筑,而且为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必须采用这种方法浇筑试样环。

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2.1 级配

应采用贝雷法来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选择级配时,AC-13I型混合料不到2.36mm的筛孔通过量可取级配下限以使其密实、嵌挤。

2.2.2 粉料比

含量不足0.075mm的粉料,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及道路使用性能,混合料级配中小于0.075mm的含量一定要将粗集料自身所含粉尘部分作为分析的对象。沥青含量应大于矿粉含量,小于0.075mm部分和沥青含量之间的比值,也就是将粉料比控制在1-1.2的范围,沥青面层混合料矿粉含量不应超过4.5-5%的范围。

2.2.3 混合料技术指标

为进一步改善沥青路面性能,表面层沥青混合料应该符合泌水条件,同时要避免超密现象的产生,所以,应该严格限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以下为详细的数据: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击实次数 (次) 双面各75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以实测法为准

稳定度(KN) >7.5

流值 (0.1mm) 20-40

空隙率AV (%) 3-6

饱和度VFA (%)70-85

矿料间隙VMA (%) 根据最大粒径参照规范

击实温度 (℃)160

残留稳定度(%) >8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2000

2.2.4 注意事项

改性沥青混和料的施工设计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①可参照沥青胶结料的粘温关系曲线及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来确定混和料拌合、击实的温度,拌合温度和击实温度都要和拌合厂拌合和现场碾压的温度相同。温度要求如下所示:

改性沥青的试验和施工温度:

温度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拌合温度 大于等于160℃

初压温度 大于等于150℃

复压温度 大于等于140℃

终压温度 大于等于120℃

②进行试验取样以及现场拌合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沥青胶结料的均匀性施工设计规范,将胶结料制作好以后拌合均匀,然后开始取样及制备混合料。

③测定的混合料体积指标时,得到的结果必须是相同的,同时利用表干法测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

④以下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指标:a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对48h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残留稳定度进行测定,其数值必须在80%以上。b通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对劈裂强度进行测定,强度比至少为80%。

3 结束语

目前,很多施工项目已开始推广应用SBS改性沥青,其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希望通过以上对SBS改性沥青在配合比设计中的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吕伟民.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与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配合比设计论文 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工程也对于施工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混凝土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性能绿色混凝土当前在建筑工程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耐久性、工作性能和强度都较好,所以受到了很多施工企业的青睐。但是高性能绿色混凝土对于配合比以及泵送工艺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者是泵送施工工艺不合理,都将对于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文章主要就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泵送施工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配合比设计论文 第6篇

3.1 环保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施工现场给环境带来的是无尽的污染,因此,在施工途中,最应该保证的就是环境不被污染。 不论是光、声、电还是废物排放,都应该在最初的设计以及技术上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环保的思想。 在设计以及技术应用上,加入环保的思想和原则,创造更加干净无污染的工程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 也就是说,保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相配合的同时,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样一来,不仅为施工工程节约资源,还为周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3.2 质量原则,保证建筑的可靠性。 在建筑物的建设途中,居民最关注的还是建筑物的质量。 要保证建筑物可靠安全,才能满足居民的最基本要求。 建筑物是否安全可靠,主要影响因素是施工设计结构是否合理,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可靠,如果能够保证这两方面是可靠安全的,那么针对恶劣天气的考验也就不在话下,居民就可以安心居住。

3.3 经济原则,满足开发商需求。 土木工程建设不光要考虑居民的基本利益,还应当满足开发商的经济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求高水平,还要求低投入,所谓的低投入就是为开发商节约开支,避免浪费,这就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经济适用,只有经济适用的建筑物,才可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设计理念是创新又经济的,在满足现代人高审美水平的同时,也要保证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配合比设计论文 第7篇

★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 质量保证措施

★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施工质量保证协议书

★ 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论文

★ 公路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 公路施工公告范本

★ 如何做好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资料措施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8篇

(1)掌握设计图纸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要求,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构件截面的尺寸、钢筋布置的疏密等,以便合理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的粒径;

(2)了解施工工艺,如输送、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等,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3)了解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以便确定备用配合比。

2 原材料的选取

2.1 集料

2.1.1 粗集料

优先选择强度高、密度大、针片状少、含泥量小、级配良好的粗集料。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掺配时要在符合级配要求的范围内, 尽可能在二种或三种掺配方案中, 选取其中体积密度较大者使用。

2.1.2 细集料

砂对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要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河砂。中砂的级配比较合理(宜控制在2.5~2.8之间);细砂的表面积大,在同等强度下使用的水泥多,开裂的几率高,不但增加了成本, 而且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粗砂容易引起离析且保水性能差,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2.2 水泥

应根据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选取水泥。优先选取质量稳定, 强度波动小的水泥,对未用过的水泥品种或水泥厂家要进行认真调研。

2.3 外加剂

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使用混凝土外加剂能提高改善混凝土质量;改善施工条件,利于机械化施工;减少养护时间,加速模板周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水泥用量,节约资源。在选用外加剂品种时,应通过混凝土技术性能、施工工艺条件、施工的季节、使用的目的、技术经济来比较确定,不能盲目使用。在使用前首先鉴定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避免产生速凝现象,造成质量事故。

3 配合比的设计

3.1 配合比的计算

3.1.1 试配强度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置强度fcu.o按下式计算:fcu.o=fcu.k+1.645σ

fcu.k—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如无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的统计资料取σ=6.0MPa

3.1.2 水灰比w/c的确定

混凝土的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w/c)= (ɑa×fce) / (fcu, 0+ɑa×ɑb×fce)

ɑa、ɑb—回归系数 (对于碎石分别为0.46和0.07) ;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以上的计算是以鲍罗米公式为依据的,即认为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成线性关系,水灰比越小,强度越高。

3.1.3 用水量的确定

混凝土的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c0=mw0/(w/c)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

3.1.4 砂率βs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范围选取。当粗骨料粒径较大、级配较好、表面较光滑时,由于粗骨料的孔隙率较小,滑动阻力也较小,可采用较小的砂率;砂的细度模数较小时,由于砂中细颗粒较多,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易得到保证,故可采用较小的砂率;水灰比较小,水泥浆稠度较大,易采用较小的砂率;当施工要求流动性较大时,因拌合物易出现离析现象,为保证拌合物的粘聚性,应采用较大的砂率。

3.1.5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

当采用重量法时,按下式计算: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 350~2 450 kg。

3.2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调整。

按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试拌,检查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工作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配合比,一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为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的±0.05,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分别增加或减少1%。如保水性不好、凝结时间过长,可适当减少外加剂的用量及适当提高砂率;如拌合物的稠度过大、坍损较大,可适当增加外加剂的用量或适当降低砂率。如通过以上调整, 混凝土拌和物仍不能满足坍落度和工作性要求时, 则要考虑重新选择水泥或外加剂, 或联系厂家调整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配的试块组数,应尽量满足数理统计和强度检验评定的要求。

3.3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 可不调整;大于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的配合比。

4 结语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首先,应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采用级配良好的集料,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根据这些资料合理地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次,要保证试验仪器的精度,提高试验人员的技能,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将试验误差减小到最小程度。

摘要:从试验检测的角度, 分析了混凝土在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确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原材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参考文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JGJ 55-200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3]王建华, 孙胜江.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浅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9篇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控制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被应用的比较广泛,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文章中笔者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实际分析,具体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配合比要求以及施工控制。

一、混凝土原材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应用较为普遍,混凝土主要是由砂石、水与水泥等材料进行配合而成,为了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

(一)水泥选择 工程施工中所用水泥主要以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为主要指标,其物理性能主要体现为水泥的型号以及水泥的强度等级;水泥的化学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混凝土中水泥分量过高,那么会影响水泥的坍落度,导致其工作性能下降;其二,水泥本身能够吸附外加剂,从而降低外加剂的使用效果,降低外加剂的适应性能;其三,水泥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形成裂缝,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强度[1]。本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泥,采用了标号为PO42.5R的普通硅酸岩水泥,其28天抗折强度达到7.6Mpa。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二)粗集料选择 粗集料最大粒径能够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抗裂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粗集料的粒径较大,那么不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却能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经试验,当粗集料的粒径为76mm,但是粗集料的粘结强度只达到了13mm粒径的1/10。如果粗集料的最大粒径由20mm增加到63mm,那么这时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则会下降30%左右。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如果大于60mm,那么这时混凝土的抗裂性则会下降,同时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加强。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路面施工时,预拌混凝土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大约在16mm到32mm之间,针对不同的粒径进行实践操作。

(三)细集料选择 混凝土中细集料的选择会在其工作性能、抗折性能以及抗裂性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选择细集料主要以持久、干净为主,一般在选择时多选天然砂,并且将所选砂的细度模数掌控在2.6到3.0之间[2]。除此之外,要将砂的过网率进行控制,并且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得知,在选择细骨料时,将砂的过网率控制在20%以上较为适宜,如果混凝土中的沁水量过高,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本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对混凝土抗压性、抗折性等基本性能的保障,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也对施工路面的质量提供了质量保证,由此可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是进行路面施工的主要环节。其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涵盖了明确弯拉强度、选择混凝土坍落度、确定水灰比以及选择砂率等几方面内容。

(一)明确配制弯拉强度 混凝土的配置强度是能够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受设计强度、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两方面影响,传统的强度配置是在设计强度数值乘1.10~1.15之间富余系数,选择系数时以大数值为宜,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很难达到规定系数。计算配置强度时要立足于施工设备的性能、人员的水平,强度不宜过低。

(二)明确碎石级配 根据调查研究得知,碎石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形成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在选择碎石级配时也能够以混凝土的类型与施工具体操作位置为主进行选择,如果调配钢筋混凝土,那么适宜选择4.75~19mm或4.75~26.5mm的连续级配碎石;除此之外,也能够在配制前度的基础上进行碎石选择,通常配制强度为3.5~5.0MPa的混凝土,适宜选择4.75~26.5mm或4.7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

(三)确定水灰比 能够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水灰比,然而影响水灰比的和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工作性要求与减水剂的减水率两点,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得知,当水灰比增加到0.44时,这时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将减小9%左右,所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的前提下,水灰比尽量较小,据相关规定要求,水灰比最好小于0.44。

(四)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单位水泥用量也十分重要,其大小是否合理对耐久性能以及施工成本造成影响,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过高,但混凝土的强度却没有提高,反而呈现下降趋势,那么混凝土自身工作性能则会进行完善。在路面施工时,按照要求规定单位水泥的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最大值不宜超过400kg/m3,通常情况下,单位水泥的用量一般位于340~380kg/m3之间,并且当混凝土强度与工作性能达标的状况下,要求的单位水泥用量较小为好。如果用量过小,那么将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强度造成影响,相反,如果过高,那么混凝土的经济性能将会下降,容易出现裂缝。

(五)确定砂率 砂率的选择会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泌水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当砂的细度模数在2.6~3.0之间变化时,最佳砂率为34%~38%。本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为水泥:砂:大碎石:小碎石=380:673:479:718,水灰比0.40,砂率36%,混凝土设计强度5.0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5.75Mpa,实际设计28天抗折强度6.24Mpa。

总结,能够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造成影响的基本因素和主要为水泥的强度与水灰比两点,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基础是全面控制水泥与混凝土水灰比。水泥标号必须正确,计量不能出现大的偏差。水灰比由水与水泥的比值,当水泥标号和计量都准确了,如果水的用量多或少了。都会严重的影响水灰比,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施工中用水量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中笔者围绕混凝土原材料,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各方面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淑艳.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4,19:142-145.

配合比设计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软装饰;硬装饰;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行各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因此对于房地产的需求也相对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硬装饰和软装饰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两项重要内容,合理的配合使用对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室内设计中软装饰与硬装饰

在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软装饰的主要含义是指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改变其装饰位置和装饰效果的物品,具有可变性和柔性化的特点。室内的软装饰主要包括布制品、陈设品以及植物花卉等几大类。其中布制品有窗帘、沙发上的布罩和抱枕以及床上用品等;这些软装饰品能够起到舒适和保暖的作用。陈设品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灯饰和工艺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室内的装饰风格和生活气息。植物花卉则只主要是指室内的盆栽,能够起到接近自然、净化空气的作用。

与软装饰不同的是,硬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原则上是一次完成后就很难在随意改动的。室内设计硬装饰主要是在房屋或其他建筑物的主体建成以后,为了实现人们生活或工作的基本需要以及满足建筑物的基本外观和功能需求所进行的装饰,主要包括水路和电路管线的设计、墙壁的粉刷、改变房屋的空间结构和布局等。通过硬装饰使整个室内协调统一起来,实现整个空间的功能设计,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求。

2、现代室内设计中将软装饰与硬装饰配合使用的作用

软装饰和硬装饰是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软装饰,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利用软装饰的可移动性,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划分和分隔,如屏风的利用就可以更好的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其二,利用软装的多样性可以有效调节室内装饰效果,例如竖向纹路的装饰品能够在视觉上提高房屋的高度,适当的图案选择还能体现空间的层次感、主次感等。而对于硬装饰而言,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硬装饰直接关系着空间布局、结构以及功能。硬装饰必须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物的本身的基础上,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例如开放的和隐私的空间规划、静态的和虚拟的空间规划等。

正是由于软装饰和硬装饰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得它们在舍内设计过程所体现的装饰效果存在差异。硬装饰主要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对空间进行划分,虽然在实际中具有较强应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美感、略显单调和古板。软装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装饰性较实际应用性更强一些。因此,将软装饰与硬装饰相互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结合各自的优点,共同完成整个室内空间的设计,才能更加符合生活艺术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

3、现代室内设计中软装饰与硬装饰的配合策略

在室内设计中将软装饰与硬装饰进行配合使用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空间方面的配合。硬装饰实现了主要空间划分,在其已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软装饰,如玄关、屏风等隔离装饰,可以再次根据人的喜好来调整空间布局,增加房屋的层次感;还可以通过布制品、灯饰、工艺品等增加硬装饰的活力和生活气息。另外,由于软装饰的可移动性也就减少了其安全感和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硬装饰的辅助来增加其牢固性。

第二,在功能方面的配合。软装饰和硬装饰在房屋功能上的配合是尤为重要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的协调配合,才能完美呈现设计效果。例如,卫生间的硬装饰要达到防漏防滑、便于清洁等功能,而软装饰用来实现卫生间的其他功能;在采光条件不宜的情况下,白色的瓷砖能够提高室内的亮度。

第三,在色彩上的配合。在硬装饰中颜色比较单一,可以通过软装饰来补充这一点,通过一些有颜色、有图案的软装饰物件的使用,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和新鲜感。值得注意的是,软装饰的色彩和风格的选择上应该与硬装饰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增加整个空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给人以和谐的感受。

4、结语

综上所述,硬装饰和软装饰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将其两者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質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住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良好的居住环境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精神层面都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室内设计理念,培养将软装饰与硬装饰配合使用的观念,科学合理的发挥两者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 第11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1

论文摘要: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机械行业的工作岗位,从设计制造工程师到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都必须具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

论文正文: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概念多、名词术语多、公式多、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该课程的特点及各章节内容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性,同时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上好第一节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前,笔者首先认真地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此过程中笔者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同时在教学中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围绕教案进行的陈旧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新的学期,学生看到新的教师、新的课本,对新课总怀有一种好奇心,迫切想知道该课程要讲一些什么内容和它有没有使用价值,对自己以后找工作是否有用等。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第一节课教师要结合专业讲清课程的所用教材、参考书;课程的产生、发展和主要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讲清课程性质、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明确开设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要求达到的目的,最后讲述如何学习及考核方法等。

二、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门课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如何理解这些概念、术语、标准,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第二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中,包含了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度配合、基准制等术语和定义,可以以学生在机加工实习所做的机械零件齿轮轴为载体讲解。首先让学生分析图纸信息,提出图纸中包含哪些尺寸,用什么形式表示,用具体的数值或数值计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接着根据图纸上的公差带代号,介绍有关国家标准,如何查表等内容;最后提出如何选择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还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大胆提出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求得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提问,以考查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重要的知识概念。这样,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中,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展示才干和锻炼胆识的热忱。三、合理选择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学内容内在的联系以及相应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如在讲解形位公差带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笔者选择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模拟、逐步显示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这样,书本上静态的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认清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如上课补充的知识点或例题,学生有时上课来不及抄录,课后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此部分我采用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实践提高能力,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会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对于对公差配合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专门安排一周的公差实训的强化练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了常用计量器具、形位公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和齿轮公差项目的测量等十个实验项目,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强化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课时较少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时序性和层次性。首先应该教会学生看实物,让学生学会看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量块、角度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实物。只有让学生先看,才能让其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看讲结合便于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优化了课堂教学秩序。对于光学仪器的测量,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提出哪些实验是必做的,哪些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的,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2

论文摘要:公差配合是机械工程及近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技术测量是工科学生重要的专业技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公差配合,技术测量

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要求

1.性质与任务

“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介绍尺寸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了解公差配合术语的定义,熟悉尺寸公差配合标注的意义,掌握有关公差表格的查找方法。

2.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具备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的能力。

(2)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3)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调整和使用。

(4)具备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二、本门课程教学中主要问题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一般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对以后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本门课程开始时学生尚未开始学习专业课,也未进行课程设计,所以学生尚未有工程概念。即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了后在实际中有什么用。例如径向圆跳动公差,学生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以及它在实际机器中能起什么作用。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如上的问题。其有如下特点,第一体现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缩短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尽量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第二所选任务是从生产实际中选取。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步骤和生产实际基本一致。学生自然就会“照猫画虎”,充分体现“管用”原则。第三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和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的介绍为主线,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所涉及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具体实施及例子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和编排,只有项目明确、编排合理,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设计项目时,要注意它的特点:1.要有真实性,创设真实任务的问题情景,并完全按照企业产品图纸、被测零件或产品、企业检测环境来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测量操作的真实性。2.要有整体性,项目一般不易太小,太琐碎,要有连贯性。3.要有开放性,任务要涵盖应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4.要有可操作性和适当性,可操作性指任务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按任务来完成;适当性是指任务难易程度要适当。

具体实施采用实物切入法。本课程中是通过展示减速器模型及其零部件,使学生知道我们要测量的零件在整体设备中的作用,还有为什么这个零件要有这个技术要求。

此项目完成之后还可以进行减速器高速轴螺纹参数的检测。这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实验项目都可由5个连续的项目串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过程,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也能理解的更深入。

五、结束语

公差配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结构。结合机械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这样机械课专业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才能教好、学好。

参考文献

1 马丽霞 基于工学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精品课程的开发 20xx.8.11 第351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3

摘要:随着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成阶梯状的成长,传统的手工作坊的茶叶制作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与茶叶的需求,自动化制茶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制茶机中起重要作用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关键词:公差配合;制茶机;应用研究

1制茶机应用的背景

我国自古就是茶叶的生产大国,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前大多数的茶叶作坊加工采用手工式,但随着人们对茶叶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手工茶叶的生产效率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制茶机生产茶叶。现在市场上所常见的制茶机功能多样化,好多制茶机把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功能集于一身,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茶叶的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好,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的研究,解决茶叶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达到提升茶叶质量,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

2制茶机的加工流程

制茶机制茶的步骤一般分为鲜叶—堆放—杀青—揉捏—初烘—干燥—增香等作业。按照其生产流程还可以分为:茶叶的粗加工、茶叶精加工和茶叶深加工。茶叶初加工是指将新鲜茶叶从茶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制成茶叶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茶叶称为毛茶。茶叶初加工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茶叶的经济效益。在茶叶的初加工过程中,要经过炒青、揉捻和烘干三个主要制茶工艺。茶叶种类的不同,茶叶初制的工艺技术也会有所不同。茶叶精加工是对外形、颜色、香气以及味道的深化加工。茶叶初加工制成的毛茶存在着长短不一、大小各异等诸多问题,茶叶精加工将毛茶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从中筛选出各个不同层次的茶叶。茶叶精加工属于物理加工的过程,茶叶精加工后根据分类形成不同质量层次的成品茶。利用多种高新技术将茶叶的副产物进行提取和再加工,得到茶或者含有茶叶内有效成分的衍生品的加工过程即为茶叶深度加工技术。茶叶的深加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也可以丰富市场产品,同时也可以将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页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

3公差配合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原则

3.1公差

为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只要使同一规格零件的几何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即可,这个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范围)称为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在机械设计中,常见的几何参数有直径、长度、宽度和角度等。为了满足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可换零件的尺寸必须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浮动,公差决定了这个标准范围。零件的尺寸制造精度也取决于公差,精度随着公差值的改变而变化,数字越小,公差等级越高,零件允许变动的范围越小,制造越困难。①尺寸公差,在国标中,将公差等级分为20级:IT01,IT0,IT1,IT2……IT18,其中IT5,IT6,IT7是较常使用的高精度等级;IT8是中等精度等级,而IT9,IT10,IT11等是常见的低精度等级。②几何公差是图样中对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大允许变动量,即公差带。它通常具有两个含义:区域性和长度值。在国标中,除线轮廓、面轮廓和位置度外,其余均规定了公差等级,其中将圆度、圆柱度划分为13个等级(0-12级);其余公差项目划分为12级,精度等级随着数字的增大而降低。③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相对运动平面的摩擦与磨损等。公差等级的选则一般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则较低的公差等级,以降低加工成本,因此选择时应注意相关件和相配合零件的精度。

3.2配合

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它决定结合的松紧程度。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配合可分为过盈、过渡和间隙配合三种方式。配合公差是设计人员根据相配件的使用要求确定的,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在实际使用设计中配合方式的选择应视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称量式茶叶投加装置中托盘装在轴上的轮形零件,轴旋转时,轮与轴无相对运动,轮的外廓推动另一构件使其产生往复运动,此时则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3.3公差配合

综上所述,所谓公差配合指的是在间隙、过盈范围内的变动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配合公差影响着配合精度。通过降低配合公差来减小配合间隙,从而提高零件的精确度。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工程中通常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一般只用于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场合和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合采用基孔制的场合。

3.4公差配合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关系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公差配合的主要应用体现在控制零件精度、评估零件表面质量两个方面。在精度控制方面,加工条件的不同会导致零部件几何参数有所不同,因此要选取合理的公差保证零部的精度。通常在行业中较为常用的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在零件表明质量评估方面,主要是分析产品误差。可见,公差配合对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5公差配合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原则

公差配合在制茶机的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差的确定直接影响茶叶质量及成本,若制茶机的公差过大,机器的运动不规则,将会影响成茶后茶叶的颜色和口感。若制茶机的公差过小,影响生产的效率,降低茶叶的产值。制茶机的装调与公差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制茶机功能质量及零件互换性不仅与其尺寸精度有关,而且与制茶机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及整体表面粗糙度的等级密切相关。为了控制制茶机零件几何参数的位置和形状误差,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制茶机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在进行公差配合分析的工作,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公差配合分析的步骤一般分为:第一设定起始公差值;第二根据制茶机零件的实际公差配合的分布特征以及在制茶机装调过程中的装配公差的累积条件进行公差分析;第三要对制茶机装配公差进行可行性检验;第四保证制茶机的安全使用为前提,选择最优经济性能作为制茶机装调的依据。目前茶叶规模的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半自动化,其中,传统的锅式杀青技术因为茶叶表面不净产生黄叶、生产效率低、只能单独作业等问题而逐渐被淘汰。滚筒制茶机是目前绿茶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款制茶设备,它采用了整体式的设计结构,机身中带有一个长柱形金属滚筒,内部装有用于茶叶进出口、翻叶的三段不同角度的螺旋形导叶板和用于控制出叶时间的倾斜角调节机构,底部装有轮子,整机安装移动方便。在进行生产操作之前,需要对制茶机组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和设定,根据不同制茶量的多少,来相应的设置角度值。一般按照燃料的不同,将滚筒杀青机分为电热式和柴煤式杀青机两种。一般煤式杀青机的滚筒底部装有小型助燃鼓风机和铸铁炉栅加热装置,更加利于茶叶温度特点进行分级。绿茶的杀青时间一般按照经验应该掌握在60-120秒为宜。当温度达到85℃时,绿茶中的酶会完全失去催化作用的活性。对于制茶机的滚筒的公差分析,要考虑滚筒内壁的收缩量的影响,同时,在装配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保证其配合性质不变,可以考虑对制茶机滚筒的公差进行必要的修正,可以上移滚筒内孔的最大极限尺寸,或者下移配合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少配合件的公差。制茶机滚筒的在烘干茶叶过程中,也要考虑热变形对于制茶机零件的影响,当制茶机的工作温度保持在80°C—130°C时,制茶机能够安全温度的运行,但是,当工作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时,精度会降低。所以,在对制茶机的公差分析时,也考虑到制茶机中热源的存在和影响,温度是制茶机的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左右着茶叶水分散失的速度。如果工作温度一般会高于标准温度,因此公差分析中准确预测和计算热变形的影响。

4常见制茶机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4.1制茶机出现茶门漏茶的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是由于出茶口有异物产生的,大多数是由于茶门处堆积了茶尘,也有可能是茶门的弹簧失去弹性,亦或者是茶门由于长时间的应力作用,产生了变形。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去除茶门的茶尘(2)更换茶门弹簧(3)更换茶门。

4.2机体振动严重的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一是可能滑套或者导轨磨损,达不到工作时的公差中平行度的要求,无法安全有效的工作。二是制茶机连杆或者销轴磨损,达不到工作时的公差中的定位的要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更换导轨和滑套(2)更换连杆和销轴。4.3温度调节失灵的故障一般出现这种故障一是线路故障;二是电加热管出现故障,三是制茶机的电压出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检查线路,更换有问题的线路(2)更换新的加热管(3)检查电压,确保满足工作电压。

5结语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茶机的功能也越来强大,但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设备装配的主要分析手段,尤其对制茶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茶叶的颜色和成茶的口感,根据制茶机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分析,从制茶机的装配时产生的变形以及受热产生的变形和加工方式等因素考虑,控制制茶机零件的装配精度,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中祥李尚庆等.全自动茶叶杀青理条机的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xx.

[2]郑旭芝等..浅谈泰顺茶叶深加工现状与发展前景[J].茶叶,20xx(2):79-80.

[3]王颖辉.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xx(4):137-139.136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4

论文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实际生产中又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本人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这一课程本身的用途和特点,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以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教学体会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专学校机械类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的前期课程是《机械制图及画法几何》,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既有抽象的理论、概念,又与实际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直接应用和服务于生产活动。学好这门课程,才能读懂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螺纹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掌握好零件的质量指标,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使用量具进行正确的检测。对刚刚入校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理解,如何教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通过教学研究,应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规范要求,注重标准化教学过程

本书中涉及到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标准、螺纹的公差与配合标准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这些机械行业应用广泛,涉及面广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并通过举例,结合实际题目,帮助学生纠正容易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认识到标准的严肃性,注重标准化,并严格按标准的规定去做,从而能减少学生在做作业时出现与标准不符的错误。例如: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尺寸偏差前应有“+”号与“-”号,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前应无“+”号与“-”号,间隙数值前应标“+”号,过盈数值前应标“-”号,画尺寸公差带图时应有零线、合适的绘图比例及相应的标注;形位公差标注时,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线箭头应垂直指在零件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不能与尺寸线对齐,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线箭头应垂直指在零件的中心线上或与尺寸线对齐,当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基准符号应与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平行,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当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对齐;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螺纹的标注等都应按标准的规定执行,否则与标准不符就是错误的。

二、强化对比联系,加强理解,注重术语及定义

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及定义较多,并侧重于术语的解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每次在讲解完基本术语及定义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在提问答疑中解惑;课堂上在叙述基本术语及定义时,要力求做到语言清晰流畅,把握好节奏,解释有关术语时要结合挂图和模型教具,联系生产实际,力求做到生动和形象和准确,不能一擦而过。教学过程中,要把有关术语进行对比,尤其是术语的含义﹑代号﹑表达式及有关图形,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形位公差时,有些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如圆度与径向圆跳动、圆柱度与径向圆径跳动)的被测要素、公差带的形状相同,但形状公差的公差带没有基准的限制,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受基准的限制,这样对比讲解能加强学生对形位公差项目的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三﹑采用图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一书中有许多图形和表格,在讲授有关内容时,要把有关图形与表格相结合进行讲解,举例说明这些图形与表格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图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基本偏差系列图”时,“公差带”仅绘出一端,它的另一端取决于公差等级和这个基本偏差的组合。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Φ20G7,让学生查“基本偏差表”及“标准公差数值表”确定基本偏差值和公差值,并列式计算其上偏差值,然后将计算结果同书后的附表进行对照;在讲解基孔制(基轴制)的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时,教师可配合基本偏差系列图讲解为什么a--h/H(A--H/h)是间隙配合、j--n/H(J--N/h)基本上是过渡配合、p--zc/H(P--ZC/h)是过盈配合,并举例让学生查表绘制公差带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技术测量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类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要竖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操作量具应用与读数实际训练的教学模式。正确使用量具,确定量具读数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及所检验产品的合格率,甚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际中,如何运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正确的测量是保证工件质量合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技术测量知识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技术测量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测量的有关概念、计量器具的种类、测量方法的分类、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测量误差的概念与评定指标、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分类。

(2)注重常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量具的结构和用途、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测量精度和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的知识。五﹑组织参观实习,丰富感性知识

由于本课中有许多知识是比较抽象,所以在适当时候应安排两到三次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通过观察工人师傅加工零件及检测零件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机床精度、加工方法及操作者操作技能间的关系,了解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外圆与内孔的加工方法与尺寸误差的测量方法、形状误差与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内外螺纹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尺寸公差及配合,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有关抽象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参观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车床加工零件时主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情况,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加工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受机床精度的影响。

五﹑及时完成作业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概括、提炼和补充,也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练习,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接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本课中许多抽象知识与测量方法就要通过作业和案例记录去完成,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考虑和构思,优选分量适中的作业,做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要明确作业的要求,作业批改后,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个别问题可以进行单独讲解,让学生每做一次作业就有一次真正的收获,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类专业)》,主编:胡荆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版),20xx年1月

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编:于凤丽,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9月

上一篇:淘宝买家好评句子大全下一篇: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