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24-06-0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精选6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1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广博、善于思考的人才。而数学本身的特点就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为特征的封闭的演绎体系,人们获取或发现数学知识都是思维的结果。思维需要数学,数学离不开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伴随着相关知识的教学而产生相关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必将为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利条件。

新课标强调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能力,例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一比中就给学生创设了小动物搬家的具体情境,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依据。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小学数学教学是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来表达,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阶段。新课标中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学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2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逻辑学和心理学都研究思维,但它们的侧重面有所不同。逻辑学主要从思维的结果(或产物)如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来研究,而且着重研究正确思维的规律及形式,以及这些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则主要从思维过程本身来研究,着重研究思维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导致形成某些认识结果的内在的隐蔽的原因。由于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心理学与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也要紧密联系,并且相互补充。我们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也同样要注意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紧密联系这一特点,忽视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人类思维发展的阶段

思维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特点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直观行动思维:这是婴儿期(1岁以后)的思维特点。这个阶段的思维是在对物体的感知、动作中进行的。婴儿离开动作就不能进行思考,也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或预见动作的`结果。这阶段婴儿只能概括事物的一些外部特征。以后长到成人,直观行动思维继续发展成操作思维。例如运动员的技能就需要操作思维。

(二)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期的思维特点,一般从3岁延续到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时可以摆脱对动作的直接依赖,而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具体形象的联想(即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这阶段儿童能进行一些初步概括,但概括出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形式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它是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形式逻辑思维:简称逻辑思维。它是以同一律为核心规律,进行确定的、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思维。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概念必须是确定的。例如,A就是A,不能既是A又是非A。在小学数学中每一个概念也都必须是确定的。例如教学约数、倍数时,把0排除,否则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也要包括0了。

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主要是从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上进行思维。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也称为普通思维,形式逻辑也称普通逻辑。一般地说,10―11岁是过渡到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这时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了较显著的变化。

2.辩证逻辑思维:简称辩证思维。它是以对立统一为核心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它着重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概念的矛盾运动来进行思考。它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联系起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进行思考。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据心理学家研究,9―11岁学生的辩证思维才开始萌芽。

从个体发展来说,上述几种思维活动虽然是分阶段逐步发展的,但每发展到后一阶段时,前一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3篇

一、激发求知兴趣,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兴趣来源于实际需要, 需要与否及其程度, 决定兴趣的有无及浓厚程度。 当一个人对他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他就会积极主动且执著地探索。 所以,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为前提。 因此,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由机械接受知识变为有思考、有选择地接受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 充分开发思维潜能和情感潜能, 从而激发创造的欲望。

与此同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教师首先要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并致力于发现, 研究、探索, 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 当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 才能自觉地从挖掘教材资源上, 从组织教学形式上, 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 自然就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 从而更好地感染学生, 激发其学习、研究的兴趣和欲望。

二、丰富学生的感官, 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就是对文章所表达的某种事物、某种现象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如果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 则很难用语言文字向学生描绘清楚;即使说清楚了, 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所有学生都没有去过桂林, 缺乏具体感受, 就可以利用电化教学变虚为实。 让学生在轻松、优雅的音乐声中看一段桂林山水的视频。 让学生耳听音乐、眼看画面, 全身心地聆听和观察, 脑海中浮现出“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的画面。看完视频, 让学生各抒己见, 说说漓江的水怎么样? 桂林的山怎么样? 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的气氛中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

任何教学活动, 都是在特定的心理氛围中进行的, 开展创新教育, 就要形成促进创新的心理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 才有真正的创新教育。

若想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就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 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上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 师生共同商量, 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 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 把问题提给学生, 同时将学生编为规模不等的群体,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研究。 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 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得到诱发和补偿,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调动。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 使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在集体中解决, 能解决的找到便捷的方法, 圆满的答案, 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做好以下工作,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飞扬。

首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的空间, 避免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在我们备课时设置好的教案框架里, 从而抹杀学生的想法, 束缚其思维的发展。 我们要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状态中, 使其不断地处在热情、活跃、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中。 所以, 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 并借鉴与尊重他人的观点。

其次,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预设之外的问题出现。 所以,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这些新的或突发信息, 迅速判断其价值, 并及时而有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新的教学情景, 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从而不断为学生挖掘新的学习良机。尤其是不要漠视那些在学生中闪耀的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想, 并努力促进、及时鼓励那些“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行为, 培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次,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和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这样的课堂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沃土。 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 自己制订方案计划, 自行探索和研讨问题, 使学生真正处在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及自由交流与合作的氛围中。 若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前提是, 教师要花费更多心思研究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应该如何提出问题及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尤其是在适当的时刻不断提出具有争论价值的问题, 既适合学生学习的适当难度, 又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并努力逐步将其引导到更高水平。

四、在矛盾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展示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 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狱中联欢》这篇课文, 学生读了课题后, 我就问他们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其中有一位问:“监狱是受人管治的地方, 怎么可以联欢呢? ”听了这个问题, 有不少同学点了点头。 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积极思考, 但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 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恍然大悟, 其实“监狱”和“联欢”并不矛盾。 从中反映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我就利用学生心中的疑问, 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个矛盾迎刃而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管理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才竞争加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倍显突出,而在教育领域,也更加强调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应的,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样一种高层次领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学者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要做的,已经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和传递信息,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角色的改变,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索之心和学习热情,从而建构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长效发展做出铺垫和努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始终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带有吸引性、独特性、创造性的一种新型思维模式,它不仅能够揭露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别出心裁的思维产物。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学习中,就是要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主动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旧出新,发现新鲜知识和新鲜理论。这种思维“体操式”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敏感性,同时也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在这一时期,从学校开始、从课堂教学着手,对他们进行相关思维能力培养,显得十分必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这样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二、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发掘实际问题,引发质疑,引导探索

1. 树立“引导者”和“领航员”的角色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当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和“领航员”,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对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学会去猜测,去想象,去表达自己的疑问,去抒发各自的意见,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各种区别,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只有疑问,才能碰撞出各种思维的火花。

2. 寻找数学反例和特殊情况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习惯于在错误命题中找到突破点,要让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习惯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重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能够自己举出一些自己所了解或学习过的反例和特殊情况,能够明辨哪些是正确的命题,哪些是错误的命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也正是这种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的引导工作。

3. 采用一些实用的数学“道具”

比如说,教师在讲述等量替换数学规则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实用的“道具”,比如老师借助人民币、美元、欧元三者之间的替换,告诉学生一定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成不同种类的其他外币,虽然他们的货币数字不同,但却表示的却是一样的购买力,然后根据人民币和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之间的换算,可以得出欧元和美元之间的换算比率。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对等量替换有了客观地理解,也对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切身的感受。

(二)打开智力视野,开拓多方视角,培养观察力,激发想象力

1. 從观察和分析入手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曾说过:“任何的思维,不管它有多么抽象和理论,首先都是从观察分析开始的”,因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开智力视野,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时候不仅要看它的表面,更要看其本质,对一个问题不能急于下结论,而是要从多方视角去审视和体味。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多加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洞悉能力。

2. 从知识储备中提炼出新的知识

丰富的想象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并结合自己的思维路线,来提出一些独特的创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摆脱干扰性、无效性因素的影响,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将各种问题形成知识串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有利于在遇到新情况时,及时调动各项知识元素。

3. 从直觉中去想象、去发现

比如说,在看到各种平面图形的时候,学生们就要去想象,如何通过拉升缩放,互相互转换,才得到这些图形?这些不同的图形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在计算相关量的过程中又有什么简便方法?这一系列的问题,一开始都需要教师去激发和引导,而通过这种思维能力的不断锻炼,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创设情景,创造思维环境

1. 抓住学生眼球,调动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学会使用一些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具有生活趣味的小故事和小例子来辅助教学。这种情景的创设,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的道具,它们往往能使学生对一个陌生问题的感知、认识、理解更加深刻,并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信息反馈。

2. 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学生潜力

简单来说,如对待一个低年级的应用解答题,老师要启发学生们要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问题的实际发生情况,经过了怎样的一个过程,达到了怎样的一个结果,以及最后的问题与这些过程有怎样的关系?这些思考过程,可能对于刚迈入小学大门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合理地运用一些学生们易于理解接受的数学故事和数字情景来帮助他们,将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善于总结归纳,善以温故知新

思维能力经常是以火花的形式闪现在学生们的脑中,所以对这些智慧的成果,要善于收集和整理。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不应当是松散和零星的,对于这些思维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总结和归纳,将他们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思维火花通过实在的验证去形成一定的模型和理论成果。只有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总结归纳,才能在此基础上“温故而知新”,对旧有的发现总结出一定的思维路线,从而有利于形成新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链接,以利于学生在高年级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新的知识联系,发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拓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尤其重要的。教师在数学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发现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对自身思维发展的益处,教学要格外注意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改变思维角度,探索新鲜问题,尽可能地拓宽思维领域,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以培养学生长效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广富.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08(24).

[2]吕应洁. 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教学[J]. 陕西教育(行政),2010(1).

[3]钟明福. 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 科教文汇,2007(15).

[4]东曙光. 谈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数学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进而达到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二、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教学时每次提供的学习素材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例如:“表内除法

(二)”的教学,第一节课就是在“欢乐的节日”背景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布置联欢会 的会场时“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的问题。又如“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的教学,在“参观鸟岛”背景下要解决的是如何乘船的问题。

(二)在计算教学中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习惯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保护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学求商的方法。“12个桃,每只小猴分三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怎么算?”有的是减法计算。减了几次就是几个小猴。有的是乘法口诀算。三

(四)十二,商就是4。让学生了解并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就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还是教学新知识,还是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

识的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给出试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事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

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想加,再同第一个数想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35+27+33)中去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四、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例如:△=〇+〇,△+〇=18。如果把题目内容用语言来表达: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一个三角形加一个圆形等于18。即就是圆形的3倍是18。很快得出圆形是6,三角形是12。这样使学生既加深了倍数关系的理解,又巩固了学生对文字题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6篇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也叫求异思维或放射思维、多向思维。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所谓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进行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而发散思维则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也叫求异思维或放射思维、多向思维。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

一.要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会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6,第二根截去1/6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然后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并说明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这时,再让学生讨论: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1/2等于1/3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②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1/2大于1/2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③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1/2小于1/2米,所以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通过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具体数量”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老师就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小学生能较顺畅地完成了这样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5+5+5+5+4,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5+5+5+5+4=5×5-1=5×4+4=4×6„„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三.转换角度思考,注重对问题进行引伸和推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加以引伸和推进,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一条水渠,甲单独修要8天完成,乙单独修要6天完成,现在甲先修了4天,剩下的让乙修。乙还要几天可以完成?学生都能按照常规思路作出(1-1/8×4)÷1/6解答,教师要求用别的方法解答,学生一时想不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得出了:6×(1-1/8×4),6-1/8×4÷1/6,教师精细地诱导他们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并记上优分以资鼓励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的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又如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显著形式。逆向就是反着原来的或规定的方向,在数学教学中也就是让学生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框架和知识。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当学生总结出第一个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后,教师可提出“根据这个结论,反过来想一想可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上提问打破了学生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在教师的引导、示范的影响下,让学生养成对问题加以引伸和推进的良好习惯,其发散思维必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一题多解

提倡一题多解,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相关知识相互沟通,从而克服学生解题思路狭窄,解法单一等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甲绳长3.4米,乙绳长2.8米,两绳平均长多少米?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可以给出多种不同解法,如:(3.4+2.8)÷2(3.4-2.8)÷2+2.8 3.4-(3.4-2.8)÷2 3.4÷2+2.8÷2 通过比较,学生不仅知道哪种法最优,还加深了对平均问题的认识。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能使学生解题思路敏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应用题解题中,从多角度进行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二)、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以点带面。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了这样一题“发散思维训练”: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①.如果余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吃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吃了几分之几,谁吃的多?为什么?

③.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你会怎样分这块蛋糕?

从知识技能的角度看,这一练习充分挖掘了题目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一目标。就人文精神来讲,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尊敬长辈、人文关怀等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三)、一题多议

有的题目,是同一个式子,有不同的表述意义: 例如:算式56÷7,就有许多种表述。

1、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2、56里包含几个7? 3、7除56,所得的商是多少? 4、56是7的几倍? 5、7与一个数的乘积是56,求这个数?

6、多少个7相加的和是56?

7、我有56块糖,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人得到多少块? 这样就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式子的意思了。

(四)、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就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不同结构应用题解答的训练。通常采用题组进行训练。例如:

1、一根钢管长18米,截去1/3,还剩几米?

2、一根钢管长18米,截去1/3米,还剩几米?

题组中的两题的情境相同,结构相似,数据也基本相同,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比较、分析,才能发现它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上一篇:鲁宾逊漂流记小学读后感400字下一篇:白银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