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选择题

2024-07-26

学前教育史选择题(精选6篇)

学前教育史选择题 第1篇

学前教育学试题选择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园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的创办者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张雪门

E.蔡元培 2.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是()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杜威

E.黄炎培 3.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的倡导人是()

A.陈鹤琴

B.张之洞

C.黄炎培

D.张雪门

E.陶行知 4.学前教育中对3~6岁的儿童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是()

A.托儿所

B.托幼园所一体化

C.幼稚园

D.SOS国际儿童村

E.儿童福利院 5.在19世纪40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倍尔

D.蒙台梭利

E.柏拉图 6.学前教育中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化机构是()

A.托儿所

B.托幼园所一体化

C.幼稚园

D.SOS国际儿童村

E.儿童福利院 7.多建于农村、城镇,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托儿所

B.学前班

C.幼儿园

D.幼儿班

E.儿童福利院 8.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福禄倍尔

D.杜威

E.陶行知 9.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张雪门

E.蔡元培 10.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即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张雪门

E.蔡元培 11.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儿教育界有“南陈北张”的说法,是指()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张雪门

E.张之洞 12.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出自他的著作()

A.《大教学论》

B.《母育学校》

C.《世界图解》

D.《爱弥尔》

E.《教育漫话》 13.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

A.《大教学论》

B.《母育学校》

C.《世界图解》

D.《爱弥尔》

E.《教育漫话》 14.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其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母育学校》

C.《世界图解》

D.《爱弥尔》

E.《教育漫话》 15.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母育学校》

C.《世界图解》

D.《爱弥尔》

E.《教育漫话》 16.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帮母亲照管儿童 B.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C.发展儿童智力

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E.促进儿童体制发展

17.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儿童主要在()中接受教育

A.家庭

B.幼儿园

C.儿童公育机构

D.学校

E.学前班 18.学前教育的性质受到()的强烈制约

A.生产力

B.经济制度

C.社会政治制度

D.文化传统

E.文化地理环境 19.能在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A.讨论法

B.复述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

E.活动法 20.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教育运用了()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E.实验法 21.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A.身体

B.心理

C.身心

D.行为

E.习惯 22.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手段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环境

E.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内容 23.个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B.儿童是小大人

C.儿童是父母的财产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

E.儿童是家庭繁衍的工具

2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心理成熟因素

D.教育因素

E.主观能动因素 25.儿童享有哪些权利()

A.教育权

B.生存权

C.发展权

D.赠与权

E.受保护权 26.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格塞尔

C.高尔顿

D.吴伟士

E.华太伦 27.()是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家园协调原则

28.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E.多样性 29.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E.愉快教育 30.()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E.德育为先 31.某次教育活动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E.长期目标 32.()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E.学前教育课程

33.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E.德国教育研究会 34.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环境因素

E.制度环境 35.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育孩子写字,这符合()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36.社会要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E.幼儿园目标 37.()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E.保健人员38.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E.儿童的生活活动 39.活动性原则源自于()的“做中学”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杜威

E.陈鹤琴 40.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

A.初中毕业学历

B.中专学历

C.高中毕业学历

D.小学毕业学历

E.专科学历 41.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完整儿童

E.培养超长儿童 42.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A.合作精神

B.爱心

C.专业素质

D.丰富的知识

E.专业技能 4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保教结合原则 44.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E.想象力 45.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A.美学的知识

B.审美动机

C.表现美的技能

D.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E.表现美的能力 46.下面属于幼儿德育要素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理论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E.道德情感 47.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48.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B.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C.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D.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E.家长文化资本积累 49.下列不属于智育内容的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求知兴趣

C.良好的学习习惯

D.爱祖国的情感

E.环保意识

50.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把重点放在()的形成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E.道德练习

答案:

1.A

2.C

3.B

4.C

5.C

6.A

7.BD

8.D

9.B

10.A

11.AD

12.E

13.C

14.D

15.B

16.A 17.A

18.C

19.A

20.B.21.C

22.B

23.D 24.C

25.ABCE

26.A

27.C

28.D

29.B

30.B 31.C

32.A

33.C

34.A

35.B

36.A

37.C 38.B

39.D

40.A

41.D

42.C

43.A

44.C 45.DE

46.ACDE

47.B

48.A

49.DE

50.C

学前教育史选择题 第2篇

1.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A)。

A.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B.人的心理活动

C.个体的生命过程

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2.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D)

A.人的心理活动

B.个体的生命过程

C.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D.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3.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科学是一种创造;

B.科学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C.科学是知识和信息资料

D.科学是探索的过程

4.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A.方法方面的目标

B.知识方面的目标

C.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技能方面的目标

5.科学游戏旨在:(A)

A.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6.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C)

A.教师的指导

B.获取知识

C.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D.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

7.(C)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A.水、阳光、空气等

B.木、石、土等

C.电脑、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

D.鸡、鸭、羊、狗等

8.“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B)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9.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指:(B)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B)

10.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11.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B)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C)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3.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B)

A.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可自选活动时间

1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A)

A.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

B.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

C.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D.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

15.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这是没有正确理解:(C)

A.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原则

B.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

C.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原则

D.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16.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A)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17.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A)

A.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

B.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

C.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

D.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18.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要:(A)

A.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

B.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

C.反对迷信

D..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

1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D)

A.互动性

B.封闭性

C.自主性

D.开放性

20.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C)。

A.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

B.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

C.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美个性

D.培养学科学的方法

21.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C)。

A.科学概念

B.科学经验

C.初级科学概念

D.想象中的概念

22.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D)

A.探索态度

B.探索过程

C.探索对象

D.探索结果

23.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C)

A.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B.正规性科学活动

C.偶发性科学活动

D.都不是

24.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A)

A.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B.都有固定的场所

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

D.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

25.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D)

A.变色花”实验

B.种子发芽实验

C.蚯蚓翻土实验

D.摩檫实验

二.多选.(共 15 小题,30 分)

26.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包括:A B C D

A.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B.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C.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D.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27.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D

A.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B.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2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A B C D

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B.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

C.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

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29.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评价包括:ABCD

A.教育内容

B.教育过程

C.教育目标和价值

D.教育环境和材料

30.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ABCD

A.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B.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C.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D.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

31.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BD

A.活动经费的准备

B.情感的准备

C.时间的准备

D.空间环境的准备

32.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技能的目标包括:ABCD

A.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B.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C.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力;

D.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33.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ACD

A.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B.结合儿童的生活向儿童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

C.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

D.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

34.幼儿表达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ABC

A.学习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

B.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C.学习用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D.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35.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

A.鼓励幼儿对于自然和科学现象有好奇心

B.启发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C.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的关注

D.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36.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ABD

A.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B.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C.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D.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37.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ABCD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ABCD

A.活动课题的设计

B.活动目标的设计

C.活动材料的设计

D.活动过程的设计

39.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D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启蒙性

40.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ABCD

A.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B.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C.保证儿童的活动机会

D.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三.判断.(共 10 小题,20 分)

41.科学是科学探索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知识信息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是

42.儿童对水的认识,仅仅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即可

43.长期系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短,对儿童观察的持久性要求不高

44.科学教育不能使全体受教育者形成善用科技、善待自然的社会价值观念。

45.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单方面的否

46.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就属于再造的创造水平

47.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48.科学是知识但不是信息资料

49.在幼儿学科学的要素中,探索结果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也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

50.正规性科学活动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学前教育史选择题 第3篇

一、学前儿童学习唱歌的内容

1. 学习歌曲。

通过简单的旋律学习对音乐的乐感, 通过歌词, 提高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例如:《小茶壶》这首儿歌,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 让儿童理解茶壶的作用, 模仿茶壶的形状和水开了的形态, 以此来提高儿童对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2. 技巧学习。

在理解歌曲的同时, 学习简单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知识以及怎样保护嗓子的知识等。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可以激发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启发儿童对事物重新思考和体验已经熟悉的事物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例如:《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 让儿童重新感受妈妈上班的辛苦, 感受爱妈妈的同时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为妈妈拿包、倒水、擦汗等, 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儿童在学完歌曲后去感受。

二、学前儿童学习唱歌的形式

歌唱形式是指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表演方式的总称。在学前阶段, 儿童的歌唱形式主要包括: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歌舞表演唱等。例如:独唱, 就是指由一个儿童独立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过程, 这样的儿童歌曲很多, 如《鸭妈妈和鸡阿姨》;齐唱, 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过程, 如《飞呀飞》这首儿歌;轮唱,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 但不是同时开始演唱, 而是先后相差一拍或一小节, 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如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对唱, 由两个或两组来完成的演唱, 如《四季歌》;合唱, 包括一个声部唱歌词, 另一个声部用相同的旋律衬托或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唱旋律, 另一个声部按节奏朗诵歌词, 或者一个声部唱歌词, 另一个声部唱固定音型或延长音等, 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歌舞表演唱, 即一边歌唱一边做动作的表演形式, 这样的儿歌很多如《上学的“人物神韵”, 即清楚剧情剧理、把握人物情感, 运用程式去准确的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口传”适应第一层面, “心授”适应戏曲的第二个层面。但是“口传心授”能否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则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了, 它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侯喜瑞先生最推崇的韩乐卿先生教学的方法, 就是, 先介绍剧情发生的时代、环境及人物的思想情感, 然后在分析人物的秉性和具体情境中的具体情感。分析完戏情戏理, 再去教唱腔和表演。侯喜瑞先生本人也强调“演戏要演人、歌》等等。

三、学前儿童歌唱水平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歌唱能力的发展与讲话能力的发展是平行的, 在儿童语言不流畅时期, 其唱歌的能力与说话相差不大。1.三岁学前儿童歌唱水平的发展特点:三岁幼儿的发声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 声带短而薄, 音量较小, 但音色较清澈透明, 音域通常情况下可以唱到五、六个音。由于三岁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好, 为此歌词掌握的较为准确, 但有时也会出现个别字咬不清楚。这一时期的幼儿适合演唱音域不是很宽、旋律简单的儿童歌曲, 如歌曲《刷牙歌》等。三岁儿童的肺活量较小, 呼吸短促, 也适合演唱一些“讲话歌曲”, 如歌曲《两只老虎》。这一时期的幼儿对歌唱技巧的掌握难度较大,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三岁幼儿清唱歌曲音准的合格率大约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唱歌的协调一致方面较差, 很难跟着音乐节奏、节拍准确的歌唱。2.四至五岁学前儿童歌唱水平的发展特点:四至五岁学前儿童的音域有所拓展, 音量也适当加大, 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经常会出现喊叫现象。这一阶段的音色保持着柔嫩、明亮的特点, 音域可加宽到八度左右。这一时期的儿童对歌唱技巧的掌握有很大的发展, 能够很好的掌握歌词, 发音比较准确, 但由于理解能力有限, 发错音的现象仍然存在;节奏感明显加强, 可以唱准切分、强弱变化、不同节拍的歌曲;这一时期的儿童能够掌握不同速度的歌曲, 但由于气息短浅, 歌曲演唱过程中要保持勤换气。3.六岁学前儿童歌唱水平的发展特点:这一时期儿童音域较宽, 可以达到十度左右, 音量加大, 音色处于儿童阶段的最佳歌唱时期, 声音像银铃般清脆透明。该年龄段的儿童在歌唱技巧方面变化较大, 可以很好的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 发音较为准确;节奏感较强, 对于歌曲的强弱变化能够较好的控制;可以很好的运用气息、支持力等演唱技巧, 歌唱水平能够较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学前儿童歌曲的选择

1. 歌词方面:

歌词要与生活紧密连接, 生动有趣, 好学易懂, 如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的歌词“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跳呀跳呀, 一二一, 它们在跳圆圈舞呀, 跳呀跳呀, 一二一;2.曲调方面:旋律尽量简单, 音域不要过宽, 音高要适中, 句子尽量短一些, 如歌曲《泥娃娃》。

结语:歌唱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方式, 也是人的童年生活不可或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通过歌唱, 用甜美的歌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的心情, 同时也展现了儿童的能力培养。

第二作者:于艳, 女, 1977年出生于辽宁朝阳, 学士学位, 讲教育系。

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第4篇

【关 键 词】学前教育;“学前性”特征;幼儿园;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75-03

一、当下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

由于社会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以幼儿园为载体的学前教育,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幼儿园大多数属于民办,不少人是冲着赚钱而来,于是匆促上马,条件并未达标,尤其是对学前教育仍处于一种简单、肤浅的低层次认识,以致产生一些认识误区和欠科学的做法。比如:

1.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小孩托管所、留守儿童集散地的收管工作。

2. 有些地方和有些家长,把学前教育窄化为单纯的幼儿园教育,却忽略了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之前这一段的学前教育。

3.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入小学之前的教育,以为是给小学的预备性教育。

于是,在家里,许多父母把小学生才学的东西提“前”教给孩子,还以孩子能认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等作为炫耀的资本——早教的成果。在幼儿园,尤其是那些不规范、欠科学的幼儿园,则完全是按小学课程来上课,还出现了许多“双语课”、“课外兴趣小组”、“特长班”等等,更是把学前教育上成了“小学”甚至带有特色专业型的教育,殊不知作为具有儿童性特征的学前教育,是应该让儿童玩,在玩(游戏)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开发潜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之所以产生那么多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除了目前主办者素质及办学条件等因素以外,还与缺乏对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和实施要求的整体理解与科学操作有关系。为此,务必从理性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尽可能减少认识误区。

1. 从“学前教育”的产生意义来看,学前教育本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因“学前性”而产生的。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儿童在正式入学前的教育,现在一般通称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严格地说,这是一种具有“儿童性”特征、针对人的“幼稚性”阶段的教育,也就是关于人成长的启蒙性教育。一句话,就是一种具有“学前性”特征的教育。

在这里必须明确一点,这里的学前教育的“学前”,并不等于是入小学之前。虽然它要与小学教育相衔接,但是这里的“学前”应该是广义的,是相对于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所有正式学历性学习,以及还可以包括有关学力和技能之类的培训学习等在内的继续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及价值取向都在人的一生身上。民间有一句俗语:“从小知大,三岁看老”。其中有一层含义,就是指包含了开展儿童教育所产生的终生性作用,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学前教育不是因为有小学教育才被附加出来为小学服务的预备性教育,而是人生教育整体中的最初阶段的教育,且形成一种与小学、中学、大学等既互相并列、独立却又循序递进所构建为一条龙教育机制的大教育。

2. 从“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学前教育从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在“学前性”前提下走向进步的。学前教育,最早散见于古代一些著作中,如在《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

在西方,一些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也有过关于学前教育的论述。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儿童从出生起就在专门机构中养育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19世纪后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等通过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实验,认为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

我国到20世纪初,各地先后设置了少数幼儿园。在幼儿园实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后学习欧美,受教会影响较大。当时也有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如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

3. 从“学前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学前性”的,且都在为“学前性”而认真探索。首先,中外教育家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比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最先将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曾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

然后,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来确保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比如,比利时教育家德克罗利的教育体系以3个过程为基础:观察、联想、表现(通过活动,通过口头语言、文字和手工来表示)。他还重视并亲自编订了一些教学游戏。

在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也注意在实践等方面科学地揭示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和规律。例如,对幼儿园一日教育过程的组织,儿童生活护理和身体锻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常识、体育、音乐、美工、计算各科教学法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从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出发,对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实验,撰写了《幼稚教育》等著作。我国另一位著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也积极创办幼儿园,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等著作。这些研究与实验的成果,均为学前教育确保其“学前性”特征而作出了最有效的探索。

nlc202309031944

三、如何坚持和突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为了克服学前教育所产生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不仅从理性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还要在以幼儿园为载体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尽可能把握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并坚持和突出其“学前性”特征。

(一)幼儿教育特别要坚守的“学前性”特征

1. 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做人。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比学知识要重要得多。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2. 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而不是说教。实践证明,说教法不适宜培养孩子,“游戏”法才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二)要准确把握幼儿园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1.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从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来看,处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详见国家制订并颁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

2.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目的和任务。学前教育是学制的第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具体任务,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内容。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包括:

体育。为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保护儿童安全与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智育。发展儿童感知觉、观察、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德育。学前儿童可塑性大,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个性的健全发展有长远的影响,要注重儿童德育的内容、过程及原则等。

美育。培养学前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美感的发展。

4. 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游戏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讲究游戏及其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如何通过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等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要准确把握、坚持: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有区别的教育

虽然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但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1. 幼儿园教育以“教养并重”,小学教育则以“以教为主”。幼儿园教育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育等。

2. 幼儿园教育课程与小学课程,虽然都是以课程形式为主,但幼儿教育的课程以游戏活动型为主。分成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而小学的课程则以学科知识呈现型为主。如,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到了中高年级还增加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最初需要的是对世界总体的最基本认识。

3. 由于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所以教学方法则十分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而小学教育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 要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来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前教育,要注重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实践。为此,务必从理性上和实践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以改变当下学前教育的错误认识与错误行为。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郑慧英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M].1996,8.

[2]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

[3]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1996年3月9日.

学前教育史选择题 第5篇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

应代码涂黑 错涂 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著作是

A.《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B.《普鲁士教育报告》 C.《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D.《各国教育的动力》

2.主张“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 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的教育家是 A.罗素 B.康德尔 C.汉斯 D.施奈德

3.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方法是 A.现场研究法 B.文献法 C.参观访问法 D.分析法

4.19世纪 致力于普及幼儿学校 对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欧文 B.怀尔德斯平C.谢泼德 D.撒切尔 5.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的时间是

A.1816年 B.1825年 C.1913年 D.1919年 6.英国官方首次肯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文献是

A.《哈多报告》 B.《费舍法案》 C.《普洛登报告书》 D.《教育白皮书》 7.1826年,创立法国第一所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A.奥柏林 B.马尔波 C.柯夏 D.德瑞 8.法**育学校的第一目标是

A.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 B.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C.使儿童社会化 D.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9.1855年, 把福禄倍尔方法传入法国的是

A.马尔波 B.凯果玛 C.布雷 D.别劳夫人

10.1924年,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 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法案是

A.《青少年福利法》 B.《教育结构计划》 C.《教育方针法》 D.《先行计划》 11.德国学前教育的指导性课程理论是

A.功能论 B.学科论 C.情境论 D.福禄倍尔教育法 12.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的教育机构是在欧文影响下出现的

A.家庭学校 B.幼儿园 C.幼儿学校 D.公立幼儿园

13.由杜威首创,经米歇尔、佩特和约翰逊的发展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 A.银行街模式 B.直接指导模式

C.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 D.零点计划课程

14.20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确定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B.促使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走向正规化

C.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一体化 D.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15.日本学前教育机构保育所招收的幼儿为

A.0-3岁 B.3-6岁 C.0-6岁 D.2-6岁

16.在瑞典,招收0-6岁儿童, 全年开放, 大部分对儿童进行混合年龄编班的学前教育机构被

称为

A.日托中心 B.托管中心 C.学前教育中心 D.家庭日托 17.巴西教育部设立的下属部门学前教育协调局的主要目标是

A.从事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B.为学前教育制定细致的国家规划 C.培训学前教育师资 D.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18.193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 力图通过幼儿园事业来解决儿童的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成立了

A.高丽夫人儿童中心 B.澳大利亚幼儿协会 C.国家儿童司 D.挽救学校

19.在新西兰,一直保持其独立性, 拒绝为了获取政府基金而由国家控制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幼儿园 B.游戏中心 C.儿童保育中心 D.家庭日托中心

20.《幼儿教育振兴法》 颁布之后, 韩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了二元化领导体制,其中 新村合作幼儿

园 的主管部门是

A.文教部 B.体育部 C.卫生部 D.内务部 21.关于朝鲜的学前教育 正确的说法是

A.过分实施开放政策,照搬西方国家教育理论

B.片面强调集体教育,忽视儿童个性发展 C.重视儿童人格发展的层次性和立体性

D.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全部用美术组织

22.在《人性的稳定与变化》,中 提出了 儿童早期是智力和情感功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早期缺 乏智力刺激的儿童,将永远达不到原来应达到的水平的心理学家是 A.蒙台梭利 B.布鲁姆 C.皮亚杰 D.布鲁纳 23.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工作材料 B.导师 C.有准备的环境 D.内在奖惩

24.皮亚杰认为 在儿童智慧发展过程中 儿童所蕴涵的逻辑是动作逻辑 并且出现了思维 智

力 的萌芽 这一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5.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

A.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B.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 C.语言能力和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数理逻辑能力和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光谱方案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认知发展理论 B.多元智力理论 C.自然教育论 D.蒙台梭利教学法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 还要教他们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互依存。反映了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即 A.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B.注重家园共育 C.注重因材施教 D.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28.在瑞典, 幼儿园、托儿所大部分开支的承担者是 A.中央政府 B.市政府

C.中央政府和市政府分担 D.家长 29.体现瑞吉欧幼教体系主要特色的是

A.生成课程 B.发展性评估 C.儿童的百种语言 D.社区参与管理 30.最近几十年中,加拿大早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是

A.看护服务的需求量下降 B.有照家庭日托中心不断减少 C.幼教师资队伍质量较高 D.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日托中心

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4 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 分 31.问题研究

32.美国“发展适宜性” 课程

33.《儿童权利公约》

34.身体 动觉智力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 分.35.简述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

36.简述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内容。

37.简述澳大利亚父母教育计划的具体做法。

38.简述世界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

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 , 分 共22 分 39.论述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40.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特点并分析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局限。

五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2 分)41.他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在水里, 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压成薄薄的饼 ,又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搓成细条,还是沉下去了。他停下来,开始思考„„ 他这次把橡皮泥扯成一粒一粒的,结果还是沉下去了。他茫然环顾四周。

老师注意到了这一切,走了过来。“我也来试一试。”

老师用的不是橡皮泥,而是用一张纸折成盒子放在水里, 盒子浮在水面上。

他摆弄了一会儿水里的纸盒子, 突然说:“ 我有办法了。”

他把橡皮泥做成薄薄的碗状 , 结果橡皮泥浮起来了,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而,有点悟出了

浮起来的道理。

学前教育史选择题 第6篇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2.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个别物体的观察可在哪个年龄班进行?()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各年龄班均可 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下列选项中属于区角活动中观察阅读类的内容是()。

A.电动玩具 B.地球仪 C.测量工具 D.昆虫标本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1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12.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1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1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A.乌龟、金鱼、娇风、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风、蚕 15.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1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1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

A.简单性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理论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18.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

A.问题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2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2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 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 C.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 D.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 2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内容选编的()要求。

A.地方性 B.启蒙性 C.系统性 D.环境性 24.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萝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A.挑选分类 B.二元分类 C.感知分类 D.多元分类 2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26.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

A.橡皮泥 B.昆虫标本 C.编制机 D.放大镜 2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

A.森林 B.学生家长 C.教育机构 D.博物馆 2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井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29.幼儿园科学教育蔷F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 B.评价——督导 C.反馈——校正 D.校正——督导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A.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B.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 C.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 D.获得结论和表达、联系生活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31.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32.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A.单元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A.季节 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 D.常见植物 34.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5.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3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3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3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39.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A.情景观察 B.情景评价 C.自然观察 D.自然评价 4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41.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广东幼稚园 D.京师同文馆 42.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

A.科学情感方面的教育目标 B.科学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43.在选编“认识人体”这一主题时,小班可以选择认识脸、眼睛、耳;

中班可以选择认识脚和手;

大班则安排认识皮肤、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及其功能等。这是内容选编的()方式。

A.螺旋式上升 B.水平式上升 C.交错式上升 D.直线式上升 4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风、蚕 45.用图像记录方法进行信息交流,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2~3岁 B.3~4岁 C.5~6岁 D.各年龄段均可 4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47.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4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9.下列科学活动中,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

A.制作玩具 B.制作昆虫标本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大雾天气 50.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 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 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5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5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 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 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 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5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

A.地方性 B.启蒙性 C.时代性 D.环境性 5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55.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艺术作品的是()。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5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环境是()。

A.问题情境 B.科学活动室 C.科学学习氛围 D.三个都是 5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A.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B.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 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58.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A.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59.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6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上一篇:小石潭记复习要点下一篇:采桑湖镇中心学校2011年春季开学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