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散文随笔范文

2024-07-10

手艺散文随笔范文(精选9篇)

手艺散文随笔 第1篇

手艺散文随笔2200字

我居住的小区北边,是个石材交易市场,但在这里交易的石材只有一种------墓碑。也许是快临近清明节的缘故,这两天交易市场的生意异常火爆,路边常停满各地牌照的轿车,从车上下来一拨拨衣着光鲜、神情肃穆的人,一番挑选与讨价还价后,再拿出一张写有碑文内容的纸,细细叮嘱一番,便绝尘而去。

我每日带我的狗狗小贝去遛弯,都会路过这个市场,小贝喜欢在那些躺着或立着的石碑间穿梭奔跑,这里嗅嗅,那里闻闻,在它撒欢的空闲里,我也会去端详那些或刻好或未刻好的石碑。

在这些经营墓碑生意的工匠中,有一对年纪约50岁左右的夫妻,男的负责在碑上刻字镂图,女的负责给刻好的碑文上色。我发现他们做的碑面都有一个很类似的框架:最上边刻一盆盆栽,或是君子兰,或是菊花,或是梅花,依顾客的需要不一而足;然后下边是墓碑主人的名字以及他与立碑人的关系,比如先父、先妣、伯父、长兄等等;墓碑的左下角是立碑人的名字以及立碑时间。但碑文的字体却各不相同,有的是隶书,有的是行书,有的是颜筋,有的是柳骨,我对书法虽是个门外汉,但看着碑文上的笔走龙蛇、铁画银钩,我私下里也暗暗在想,这工匠师傅的书法功底也一定是非常了得的。

一日,我看到碑文上有一个姓“阚”的人名,一时还不敢确定怎么读,便问那个正在刻字的工匠:“师傅,这个字怎么读?”他笑着对我说:“我不识字诶!”然后又加了一句:“我们在这刻碑的人几乎都不识字!”

我惊呆了,他们竟然不识字!

可是,各种字体到了他们手中,在那坚硬的石头上,一笔一划,或如行云流水,或如鸾漂凤泊,在他们看来,却原来都不是字。他们先请人在与墓碑同样大小的白纸上写上碑文的内容,再把这纸分毫不差地沾附在石碑上,然后照着纸上的字,一点一点,用电钻把它打磨出来。是的,他们用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各种规格不一的电钻,其实我也不能准确地说出他们是什么,它们可用来操作的地方是个圆盘似得的砂轮,大小不一,通上电以后,便会飞速地转动,砂轮触及之处,那坚硬的碑石便会变成粉末。工匠师傅会根据字体笔画的变化更换不同的砂轮,或厚而大,或薄而小,然后精准地处理每一个笔画的细微之处,就连每一个笔画间似连非连、似断未断的衔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然后,他告诉我,他们竟然都不识字!

我不死心,便追问他:“你们不识字,怎么知道该从哪一个笔画开始呢?”

“我们不要知道笔画啊,就照着样子,从头到尾磨出来就行了。”

“可是,这笔画的粗细、深浅都是不一样的啊,你们不识字,怎么去判断?”

“这就是我们吃饭的手艺啊,天天都和它打交道,还有啥摸不透的呢?”

手艺?是的,他说的是手艺。原来,在不识字的人眼里,写字也是一门吃饭的手艺。

说到手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小时候走街串巷磨剪子的人,他们大多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上绑着一条长凳子,拖长声音在各个巷道里吆喝:“磨剪子嘞------戗----菜----刀------”一听到这个吆喝声,我们便会飞奔回家,远远地就喊着问:“妈,我们有剪子要磨吗……”有生意的时候,那个磨剪子的手艺人便会在树下,或是墙根,放下他的长凳子,一块磨刀石,一个黝黑的罐子里,一点零星的、同样黑黝黝的水,一把锋利的戗刀,便是他所有的工具。我至今仍记得他们的手,粗壮的骨骼,暴起的青筋,黄的发黑的皮肤,以及嵌进皮肤里的、像枯树皮上的纹理一般纵横交错的、黑色的皱纹。

我记得那些修鞋子的、修车的、建桥铺路的手艺人,都有一双这样的手。在宜兴丁蜀镇,那个几乎家家、人人都会做紫砂壶的地方,常见门庭的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坐着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微驼的背,鼻梁上一副厚厚的老花镜,无论门前是怎样地车水马龙、迎来送往,他只是盯着他的`紫砂壶,绝不抬头看你一眼,他们,也有一双这样的手。苏州的园林里,常在林子的最深处见到同样沉默少言的园林工人,或是正在修剪树枝,或是正在捡拾树下枯败的花叶,我看到过他们的手,也是这样的。

晚上得闲的时候,我有时会去一条老街散步,其实也许称不上是街,只是一条有了年月的石头巷子。巷头是一座拱形的石桥,桥上的青石板被磨得油光发亮,巷子里有许多石砌的房子,低矮的屋檐下,木门上的油漆早已斑驳脱落,但那照射在堂前的白炽灯的灯光,却是和别处的一样刺眼。巷子里有好多加工被胎的手工作坊,只是现在他们都用上了一次性成型的被胎加工机,门口也竖着“立等可取”的牌子,你再也不用为一床被子等上两三天了。但是,不知为什么,每次路过这些作坊的时候,听着里面机器“嗡嗡”的轰鸣声,我总是会想起小时候,那些弹棉花的手艺人,他们背着一张巨大的牛筋弓,“嘣-----嘣-----嘣-----”一下一下,那雄浑厚重的声音里,满满的,都是岁月的味道。

老街商场的入口处,有一个卖鸡蛋饼的小伙子,操着外地口音,用一样的微笑问每一个前来买饼的顾客:要什么口味的?然后便是马不停蹄地擀皮、敲蛋、搅拌、倒油、烙饼、出锅、抹酱、打包,所有的程序一气呵成,几乎没等你的口水滑过嘴角,一张香喷喷的鸡蛋饼就烙好了。那个小伙子的手,因为成天浸在油面里的缘故,光洁得发亮,一如他的笑容,总让你想到春天里,那束最明媚的阳光。

我的母亲也不识字,但她是个极心灵手巧的人,尤其是对女工类的手艺,简直有一种无师自通的神力。母亲不是靠手艺吃饭的人,但她喜欢给孩子们做老虎鞋、老虎枕,给他们做各种卡通面具的拖鞋、棉鞋,也给我们做,母亲还给我们编各种款式的抽纸盒、马桶套、踏脚垫……我常在一旁默默地看她做这些手工品,看着各种五彩的线头或布在她的手里变成这样或那样鲜活的物件。母亲有时扭头对我说:“我教你啊,你识字的,学得一定快!”我便连连摇头,因为我知道的,像这样称得上手艺的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学得会的,你必须把它当成你生命中与吃饭睡觉同样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一定做不到。

鲁迅曾在《**》里写到过,七斤把坏了一个角的碗拿到城里去补,那缺口是用一种特殊的铜钉铆合的,三文钱一个,因为缺口大,一共用了十六个铜钉,共花去四十八文小钱。她的母亲九斤老太心疼得要死,便愤愤地骂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补个碗要花四十八文钱,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外婆的碗柜里看到过这种铆了钉的破碗,粗瓷的,暗黄的,带着淡淡的纹理。外婆已经很少用它来盛饭了,它只是落寞地呆在那个角落,像九斤老太那愤愤的、沧桑的脸,一声声地絮叨着:一代不如一代了,一代不如一代了……

手艺散文随笔 第2篇

一、温暖的老棉裤

小时候,很喜欢冬天。那些结了冰的池塘和小河,铺满厚厚白雪的田野,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喇叭”的屋檐下,都是我们寻找快乐的好去处。但是,那时候的母亲,却不喜欢冬天,常常埋怨冬天的阴冷。

麦子刚一种下去,母亲就着手为我们准备过冬的棉衣了。我们姊妹好几个,需要做的衣服太多了:棉袄、棉裤、棉鞋、棉手套……整夜整夜,母亲就着昏暗的油灯,飞针走线,眼睛熬得通红。在第一场苦霜降临的时候,一切都会安排停当。

说是安排停当,其实棉衣都是只有一套。无一例外,棉袄、棉裤都是将上一年的旧衣服拆开洗净,再接上一截儿而已。我对棉裤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穿那种棉裤,从来没有衬过秋裤,赤条条地,猛一穿上去总是凉飕飕的,禁不住要打几个冷战。不过,它确实很暖和,样式和现在的背带裤有几分相似,从腿到前胸后背,都被紧紧包围着,像一副古代将军的盔甲一样。

有了棉裤的呵护,溜冰,打雪仗,堆雪人……满世界都是我们的脚步和嬉闹声,严冬的寒冷似乎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和冰雪打交道,弄湿衣裤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小心掉到池塘里,融化的雪水浸湿裤脚,或者只顾玩耍来不及解开裤子就憋不住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敢回家,就地找来柴草点着了,小心地进行烘烤。没有经验的我们,常常会把裤脚烤糊。

有时候棉裤湿得太透了,根本没办法烘烤,只好战战兢兢地回家。在母亲担心的责骂声中,躲在被窝里暗自好笑。母亲找来干燥的沙土,一遍又一遍撒在湿淋淋的棉裤上,直到洇干。如果遇到尿湿的时候,还得再拆开洗净。晚上,母亲就把还没有干透的棉裤偎在火炉上。等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热乎乎的棉裤了。许多时候,我并不知道,在漫长的寒夜里,为了不耽误我第二天上学,母亲就着油灯缝棉裤,一直熬到凌晨。

如果说弄湿棉裤有懊悔,那就是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了。听着他们呼唤过我以后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心里的那股滋味真是难受得要命:想睡睡不着,一直想象着大家做的各种游戏。在精神的疲惫里不知不觉入了眠,不时地又会被他们的喊叫声吵醒……

转眼间,一切都变得依稀难辨。现在,我们都不再穿那种老棉裤了,丝棉裤、羽绒裤,又轻便又暖和,做母亲的再也不用为此劳神费力。我一直记得童年的老棉裤,特别是遇到极度的寒冷,我的思念就变得零乱不堪:少不更事的时候,哪里能够体会到母亲为什么不喜欢冬天呢?老棉裤的温暖,是来自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啊!

二、酱豆情深

小时候,各家各户的屋檐下都摆放着两样重要的器皿:一口是装满咸菜的水缸,一只是装满酱豆的坛子。咸菜和酱豆这两样“常年菜”,伴我走过了蔬菜奇缺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也许是习惯使然,一直到现在,我对酱豆都是情有独钟。

盛夏三伏,是酿制酱豆的最佳时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将黄豆进行精挑细选,然后放到地锅里或炒或煮,制作好酱豆的最初原料。对这些熟黄豆,还要均匀地拌上白面,放到阴凉处进行初步发酵。等到那些熟黄豆浑身长满黄色的绒毛以后,再放到太阳底下进行晾晒。经过这些程序以后,就可以等着装坛发酵了。

酿制酱豆的另一种重要原料就是西瓜,出于节俭的原因,母亲要等到西瓜最便宜的时候才开始大量酿制酱豆。但在这之前,总在一只小罐子里提前进行酿制,这可不是什么实验,而是为了满足我们能早日吃上新鲜酱豆的愿望。在正式酿制酱豆的时候,母亲会拿出一杆老木秤,按照比例称好黄豆、西瓜、食盐,然后再和花椒、八角等调味料均匀搅拌,装到坛子里用泥巴密封严实,最后再放到太阳底下进行暴晒。

可是新鲜酱豆的美味总是太诱人,隔三差五的我们就会悄悄地揭开泥封,挖出一小碗提前进行品尝。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挖出来的酱豆只是滴上几滴芝麻香油了事。后来,稍微富裕以后,母亲就把酱豆放到锅里面,加入些食用油,和辣椒、大葱等进行爆炒,滋味就鲜美得多了。每一次新炒的酱豆端上饭桌,我都会狼吞虎咽地吃上好几个母亲做的大馒头,往往撑得肚子发胀。由于吃的酱豆太多,还不得不再喝上两三碗水解渴,但是,我还是乐此不疲。

用炒制的黄豆做酱豆比较麻烦,炒熟后还要放到清水里浸泡,但是这种酱豆吃起来比较筋道,黄豆都是一粒一粒的,小时候我总爱专挑豆子吃。用煮熟的黄豆做酱豆就不需要清水浸泡这道程序了,做出来的酱豆质地比较柔软。无论是哪一种酱豆,我都非常喜欢。记得中学时代寄宿在学校,每个星期一,同学们都会从自己家里带回来一大瓶各种风味的酱豆,一直吃到周末。大家凑在一起相互品尝,总是不亦乐乎。

虽说大家都比较喜欢吃酱豆,也许是太普通的原因,在过去酱豆并算不上一道菜,没有人会拿它们来款待客人。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我和朋友偶尔到一些农家风味饭店,酱豆已经变成了大家必点的一道压轴“大菜”。席间,朋友们总是“啧啧”地赞叹酱豆的独特风味,但是,也许他们并不了解酱豆的前世今生。

现在,超市里各种食品琳琅满目,酱豆也被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货架,而且价格并不便宜。我曾经买来一瓶试着品味,却怎么也找不到母亲酿制出来的味道……

三、母亲的面鱼儿

夏日的大街上,总是时不时地传来卖面鱼儿人悠长的叫卖声:“凉面鱼儿,卖凉面鱼儿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陷入到往事的回忆里,想起母亲亲手做的面鱼儿来。

在家乡豫北,面鱼儿是夏日里一种最常见的凉食,它和捞面条一样,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要做出可口的面鱼儿,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兄弟姊妹比较多,每一次做面鱼儿,母亲都是非常辛苦,那座老式的地锅灶台上,不知流下过母亲多少辛勤的汗水。

夏日的厨房总是热气腾腾,没有人喜欢待在那里。许多时候,母亲都是一个人一边烧火一边做面鱼儿的面糊。如果遇到星期天或者中午放学比较早的话,我就会到厨房烧火,帮母亲一些忙,对那种燥热深有体会。但是,为了能够使一家人吃上可口的面鱼儿,对锅里的面糊,母亲总是寸步不离,并且不停地搅拌,防止发糊变味儿。她的汗水总是像雨中的屋檐落水一样,顺着她的额头和面颊“噼里啪啦”地跌落下来,每次做完面鱼儿,衣服都会变得透湿。

当面糊做熟以后,还要用专门的篦子漏到凉水里。这个时候,是做面鱼儿中的我最开心的阶段:我双手端着篦子,母亲把面糊盛到篦子上面,用锅铲平着压过去,那些面糊就会透过篦子的圆孔均匀地落到下面的凉水里,变成了像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小鱼儿模样的疙瘩。面对这种神奇的技艺,我常常会禁不住年少的好奇和诱惑,动手想翻动它们,母亲就会提醒我注意端好篦子,我也只能强忍着。

面鱼儿做好后,还要浇上韭菜、鸡蛋做成的卤汤,再加上少许蒜汁、老醋、香油,那种鲜美的味道用言语几乎是无法形容的:凉凉的、香香的、酸酸的、辣辣的……每一次,我都会吃上好几碗。但是,母亲从不第一个吃她亲手做出的面鱼儿,当我们姊妹几个狼吞虎咽的时候,她总是静静地坐在旁边亲切地看着我们。当我们把面鱼儿盛到母亲面前的时候,她总是微笑着说:“我凉快一会儿,你们先吃吧!”

做面鱼儿还会产生一种副产品——锅巴。当我们吃完面鱼儿以后,都会争先恐后地往厨房跑去,争着品尝那些美味的锅巴。也许是那时候没有什么零食可以改善我们的胃口,只有锅巴才能时不时满足童年馋馋的嘴巴。现在想来,人们的经济观念真的是无孔不入,锅巴已经被开发出多种口味,琳琅满目地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了。

现在,母亲已经变老了,加上患病落下的后遗症,她已经不能再为我们亲手做面鱼儿了。今年夏天,妻子对我说:“我想吃面鱼儿,可是妈妈不会做了!”

我对遗憾万分的妻子说:“你不会做,可以请妈妈教你啊!”

在母亲的指导下,从洗面、做面糊开始,我和妻子动手做起了面鱼儿。这一次,母亲是第一个品尝者,她一个劲儿地夸奖:“好吃,好吃!”

手艺里的日子 第3篇

那个周末午后在家里闲翻书, 突然听到楼下传来这一声声拖长了尾音的久违了的吆喝, 心间陡然涌起一股温润, 童年的散碎影像便跃动着往眼前跳, 爹娘的年轻笑脸和弟弟妹妹的稚嫩亦柔美地定格在目光的朦胧里……

脚跟着脚的一幢幢高楼, 生生剥离了我们大家曾经的街坊邻里般的熟稔。这其中, 我以为最无趣的, 就是很难再于上学或下班路上的随意一转头里, 看到某个大爷在阳光下专心焊着只洋铁壶的撅嘴憨态, 也难得碰见树荫下修理脚踏车大哥半脸油污半脸汗水的辛勤。还有吹糖人汉子的幽默表情, 弹棉花夫妻一身白毛的可爱样子……我确信, 曾经的日子里, 不少人是把这些景象当成生活的滋味来品咂的, 因为身边的那一个个手艺人曾经为我和您的日子无声地创造过几多方便, 几多温情。我一直固执地认为, 没有了手艺人在某个角落静静忙碌的街市, 是只缺了口的细瓷碗, 无论用它喝水还是吃饭, 都会莫名地有一缕不舒坦闯进心底。

是的, 我们没有拒绝高科技的理由。但是, 我们就真的有理由扔掉那些曾经滋养了我们祖先好几千好几百年的手艺吗?

手艺人曾经扮演着一个个社会圈子的纽带。手艺服务于他人并为自己创造日子质量的同时, 一门技能还传递出思想, 一种哲理, 甚至是一道精神的风景, 那是因为, 手艺的传承中, 耐心、细心、聪慧、悟性、坚强、健康等等多数人需要也渴盼的朴实生命原则, 也必须传承其内核并汲取崭新的养分, 也必须赢得远近客人的心魂。名扬八方的手艺人, 大多都是操守的顽强坚持者, 都是对钱财有节制的大方人, 也都是眼睛里能读出单纯和干净色泽的好心肠。一个上岁数人都知道的准则是:寻常人家的闺女要想过一辈子踏实日子, 不嫁官, 不嫁士, 不嫁豪门, 最该嫁的, 就是手艺人。

一个种族的生命力大小, 我以为是要从各类生活手艺的高低上做一个判断的, 这就跟老年间婆婆评价新媳妇要看女红和厨房能耐一个道理。高科技指引着一些方向, 但芸芸众生中为我们的日子创造情趣和朴实品味的能工巧匠, 也不该落到稀缺的地步。毕竟, 日子是属于我们心灵的, 而心灵的慰藉, 需要我们自己有温度的手来细细打磨。

三个手艺人 第4篇

这是说,人们都习惯于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总认为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是最好的。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总会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最好的,有时会不由自主地争论与争辩,争到最后,每个人会越来越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有些人还会因为意见不同而怀恨他人。所以,作为企业的决策者,还是少用讨论的形式作决策。因为讨论中,有些人会被权威人士的观点所左右。例如,如果总经理认为是这样的,你会敢提反对意见吗?不会,因为你不想得罪这位上司。得罪了上司,你的好处与利益没有了,你在公司的地位也可能会降低。这就是中国媚权、崇权、爱权的传统思想在作祟的原因。而总经理会习惯于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不会管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有些讨论完全流于形式。只有利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所以,企业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决策机制,一种能体现出大多数人意见的决策制度,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习惯于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的弊端。在企业中,生产部门会认为自己部门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营销、采购、质量、研发等部门会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所以,要打破部门的狭隘的自爱观念,所以,在进行工作任务时,要把各职能部门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职能团队的形式来开展工作,这样有利于打破部门利益与自爱观念,并且能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价值中国)

我喜欢手艺人散文 第5篇

还有一位是裁缝师傅,母亲用招待篾匠师傅的礼数招待完裁缝师傅后,就拿出一年来积攒在家的布料,由裁缝师傅根据布料的多少和颜色决定给谁做衣服,谁就满怀喜悦地让裁缝师傅量尺寸。后来我学了“量身定做”这个词,总会想到我家的这个场面。有一块红底玉兰花的布料,是母亲给姨奶奶贺寿时的回礼,我非常喜欢。

裁缝师傅量这块布料时,我就悄悄的挤到他的身边,他果然开始量我的身高,量完后我眼巴巴的盼着他下剪刀,谁知他又开始量姐的身高,我差点要哭了。他计算了一会,对我母亲说:“做两件布料就少了,做一件就多了。”

母亲说:“那就给大妹子做一件吧。”

随着母亲的决定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裁缝师傅看出了我的委屈,拉过我的手说:“满妹子,我再量量,兴许可以做两件呢。”我忙揩了眼泪,站好了让他量。

第二天放学回来,堂屋的晾衣绳挂了两件红底白玉兰的花衣,只是我那件的衣袖和衣领是用母亲衣服剩下的深蓝色布料做的,但更显得精致有变化,我穿了去上学,老师还以为是我母亲从城里买的现成衣呢。

父亲经常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父亲是木匠,大哥是泥瓦匠,二哥是电工,姐姐是裁缝,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手艺生存,不焦虑,不做作,不求人。

浅忆故乡的手艺人散文 第6篇

每次回到故乡,总是会想起当年走村串户的一群手艺人。他们是木匠、泥水匠、竹匠、铁匠、石匠、补锅、裁缝、理发等等。他们大多是祖辈代代相传的土生土长的手艺人,他们用娴熟的手艺,扮靓了乡村人的生活,人们称赞他们是乡村的美容师。

在故乡,做木工活的叫木匠,我所知道的木匠一般分为大木匠和小木匠,他们肩背工具穿乡走村,哪里有活哪里干。我在乡村生活时,目睹了艺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木匠所用的工具就是一把斧头、推刨、凿子、锯子、墨斗、尺,这是他们的家当。

大木匠能够帮助人们用木头建造房屋,凡乡村有人家要造新房子或翻修的,总是少不了他们;小木匠也是木工,但他们一般不会参与用大木梁去造屋,小木匠的活中有雕花木匠的,他们会配合造房人家在屋梁和门窗上做文章,是造房增饰美的高手,所雕刻的花板图案有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燕子双飞和植物花卉等,被誉为是乡村中的花木匠,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用干的树和杉木打造花床、板凳、家具等,是美化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工匠之一。

当时,在我们村里的木匠大宝,其爷爷和父亲都是木匠,他是标准的祖传艺人。他人长得瘦长,看似粗人,但脑子灵活,大木和小木都会做,在年轻的匠人中独占鳌头。干大木匠活的时间大多是在春夏秋季节,冬天结冰下雪,造房起屋的人家较少。到了冬天,大宝就凭借一把斧头、推刨、锯子、墨斗、戳子、木马等工具,在家的一间草屋摆了作坊,制作出各种图案不同的木箱子、木床、五斗橱、板凳、椅子等。在大宝制作出来的家具上,还雕着花鸟鱼虫和龙凤虎豹的图案,栩栩如生。大宝制作了家用物件后,就用木轮拖车拉到小镇上去卖,这样的生活看似艰苦,但过得自由自在,在当年的村里可算是富足的。

当年大宝就是凭借这一手艺,博得了村妹子阿秀的好感。阿秀是村里的“村花”,而大宝脸长得瘦猴似的很难看,这怎么能相配呢?当年有人在背后说:“这阿秀是图个什么呀,嫁给瘦猴不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吗?”

可人家阿秀却说:“他心好,他的手艺和人品一样好。”这年春节,阿秀愉快嫁给了大宝 ,他们婚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故乡还有一位姓赵的兄弟,他做木工是自学成才的,他们心灵手巧,一看就会,被称之为小聪明。他在随大宝干活的两年中,忽然对雕刻有了兴趣,他从雕门窗的花鸟开始又学习微雕,后来他在尺余的象牙上雕出了一幅活龙活现的清明上河图,还在寸红木上雕出仕女夜宴图,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微雕专家,成为家乡木匠中的一大骄傲。

提到木匠,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他们的丰功伟绩。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一些古镇或者古村落里,我们常常会看到木匠们的智慧,在古色古香的大院,总会看到那些迷宫一样的屋子,奇幻的楼阁,天人合一的建筑,这些精美的建筑渗透着多少木匠们的汗水。那些沉稳、端庄、典雅、大气的古村,渗透着多少木匠的淳朴与光芒。无论是故乡的屋子还是庭院深深的古宅,都刻录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在这些村庄的建造中,泥水匠也是功不可没。在故乡,泥水匠也叫做砌砖匠或粉刷匠,他们是造屋、筑墙,修巷、铺石,设戏楼,建杂货店、烧饼摊、面食店、榨油坊、豆腐坊等的能工巧匠……

总之,那里有房子,除木匠外,总有泥水匠的一半功劳。泥水匠的工具很简单,一把泥刀,一个锥形垂吊物,一把粉刷板、小弯钢片和毛刷板,就是泥水匠出工拎的小包。在农村,他们自古以来都吃香,有的泥水匠还会泥塑龙凤屋脊顶,包括砌灶等。

记得八十年代,我叔叔的两个儿子就是村里的著名年轻泥水匠,他们都是十六岁开始当学徒的,二十多岁就独立能够造墙和做复杂的高级龙凤艺术屋顶。那年月,学徒是学三年后再要帮师傅打工三年的,学徒除了吃用由师傅承担外,其他都是义务的,这是当时不成文的土规矩。六年的历练使他们学会了泥水匠所有的本领。后来造房砌墙去立墙角不用直尺吊线。石灰和水泥粉刷墙壁,还有泥雕和垒土灶等什么都会。他们在乡下走村串户地帮人盖房子,挥舞泥刀干活赛如虎,乐在其中。他们二个人另加一个小工作帮手,一天能砌一垛墙。有人测算过,他们二个人一天手里各要经过近二千多块砖,他们粉刷的墙面既直又光滑,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在改革开放中,一个房地产老板看他们水平高,愿出资争着帮助他们培训取得技术证书,开高工资请他们当技术师,但他们谢绝了,依然喜欢在农村,走村穿宅干他们自己喜欢的活。

农村的竹匠也有大小之分。竹匠的工具也简单,一把长长的.厚薄刀就叫做竹刀。这刀可派大用场哩,看似比较粗放,但握在竹匠手中,砍、劈、削等就功能齐全了,配一把竹锯就是他们的主要工具。有水平的大竹匠帮助乡间造房等都不用铁钉子,用竹丝和竹钉就可以建造竹房、竹亭,竹桥等,造房用的脚手架也少不了他们。乡村周围的翘角竹亭、竹桥等等,都留下了他们的手艺和足迹;小竹匠的手艺灵巧,会用竹刀劈成蔑片,用以编制打鱼的篓子,还有人们夏天家用的凉席,家用的筛子等竹器。八十年代初,我有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就拜了村里的一位老篾匠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徒弟。然收徒也要经过考察,老篾匠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后,见他拜师诚实可靠,专心学习,忠心耿耿,后来就开始向他传授真本领。

两年后,我那亲戚学得很实在且又快乐。记得那次我去看他干篾工活时,只见他从河水中捞出一根经水浸过的毛竹,等水凉干后就操起厚脊薄刃的篾刀,三下两下后在毛竹的底部挥刀就劈下,一截粗大的毛竹很快在一声脆响中一分为二。然后用脚踩和用手掰,手一抬,一根碗口粗的数米长的毛竹就裂开了两半。然后锯、刀并下,不多工夫,一根长毛竹已被肢解成长短不一的篾青、篾黄。坐下,双膝上垫一块护皮,一双手、一副灵巧的牙齿,将竹片分离成细如线的篾丝和薄如纸的篾片。看他编竹如女人编织毛衣一样飞针走线,煞是利索。但见篾片随他的双手起舞,哗哗作响,编好的蔑器摊开来既实又光滑。

三年满师后,他就在家里独立干活了,编箩筐、畚箕、竹匾、t子……编好了就拿到小镇上去卖,这簸箕是乡村最有活力的农具之一,家家户户都要用,所以生意十分红火。他不仅成了村里人们的好朋友,而且又成为青年中有名望的竹编匠人。

在故乡,用铁铸造犁铧等农具的人,被称为铁匠。铁匠一般很少时间进村,他们大多把铺子开在老镇的街尾,等到冬天闲季了,铁匠就肩挑风箱火炉穿村走宅,这一副沉重的担子出行时一般是有两人,互相替换挑着火炉和打铁的工具。他们走在村道上,一吆喝就会招来生意。铁匠可以帮助农民现场修理短缺和报废的农具、犁刀、或用铁铸造犁铧等农具。

每到看到乡间的路上有铁匠来了,村里人就乐意出点小钱修补家里的铁器工具,于是他们就把旧的或者磨损的铁锹、铁锄等拿到场院子里。这时,铁匠就停下担子,拿出铁座、火炉,拉起风箱,把铁烧红到一定温度,然后开始制作或增接镰刀、锄头、犁头等,修旧翻新。

如果你走在乡村的石桥,你就会想到石匠。乡村的石匠手握一把铁锤、一把钢凿。他们靠这样的工具,可以将杂乱无章的一堆石头或砖块打造成有棱有角的好料,砌成笔直整齐结实的石头墙和砖墙。

还记得村东有个叫石阿大的,早年跟斧爷在浙江三门的岛屿石头山上开石,练就了一手开石的本领,不管哪块石头,只要经过他的手,就能很快地将石头凿成石块和石条。早年乡下造石桥,只要他一到,再复杂的河道,经他的设计也能造出美丽的平板桥或石拱桥,他是村内外有名的石匠。

他除了造桥外,还会为他人凿石磨、砌垒石墙……还能在石头上雕刻带有鸟兽和花纹的石雕,村口高大的石牌坊上的所有精彩,都流下他的汗水。他还为村里的后生义务凿了锻炼身体的石锁、石担、石杠铃等,受到大家的喜欢。

后来,水泥板和铁器替代了这些石做的器具,石阿大才失去了他忙碌的生计,然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后的院子里,悄悄琢磨他的心事。忽一天,院子里传出钢锥锲石的叮当声,像一首快乐的曲子,人们从小院的墙缝探望,才知道石匠不甘寂寞,在家雕琢了许多精彩的石雕,不仅有狮子和老虎,还有栩栩如生的武将和美女等。吸引了中外众多客商前来购买,成为了乡间雕石的艺术家。

乡村的裁缝师傅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裁缝师傅靠一把尺子、一块画粉、一把交剪、一台缝纫机,齐整一块布,让他量一量,画一画,裁一裁,再上机子踩几下,一件新衣、一条新裤就上身了。

裁缝师傅也喜欢进村,一头挑着缝纫机桌、一头挑着缝纫机头,每年一到秋冬和春天,他们就一路小跑进村了。村妇们看到他们,就会争相招呼着裁缝师傅进屋,帮她们做衣服和裤子。她们会拿出从街上买来的布匹,或者是自己家织的土布交由打理。那时,乡间有二位裁缝师傅很吃香,一个叫晓甫,一个叫小培,他们都是上海大集成公司专门培训过的男裁缝,被乡人称之为金牌裁缝,他们合作得很好,不仅都会裁剪,还会干针线活,包括做盘纽扣,打扣眼,踩缝纫机,就像是村妇灵巧的做着针线活。他们做的衣服式样像城里人一样,适合时代潮流,所以很受乡下人欢迎。凡附近的乡人有人家娶媳妇的、或者是姑娘家出嫁的,所要做的新衣服都少不了他们。

以前的剃头匠,现在也叫理发师。在我的印象中,故乡东村的剃头匠阿生常会拎着手提包经常到村里来,他很勤快,就连宅院子里的狗把他认熟了,摇头摆尾的白鹅也不再拍翅“咣咣”地叫。为了让大家知道,他常在进宅时拖着长音喊一声:“剃头喽――”其实他是知道的,每个月村宅上都有人理发的,年年月月如此,他测算好的时间路是不会走错的。

村子里的人每到听到他的喊声,他们会迎出宅院和理发师打招呼。然后迎进院子。要剃头的在房檐下摆好凳子,剃头匠就坐下来,宅人随时会递上一支烟请他坐下歇歇脚。一矣主人家把洗头水烧热,剃头师傅就让要剃头的坐在长凳上,披上蓝颜色的围布便开始工作。剃头师傅先用温水浇剃头者的头发,再抹上肥皂,然后开始抓搔头皮。他单手慢挠似行云流水,轻重尽随人意。洗完头,顾客会觉得神清气爽,倦意全无。这个时候,凡宅上要理发的男女老少,就开始坐着排好队等着,大家说说笑笑的。随着喀嚓嚓的推剪声响,湿漉漉的头发就像杂草一般直往下掉地上。

修面是阿生的拿手绝活。据说附近的寺庙和奄里的和尚和尼姑也常请他去,他用一把递刀可以把任何硬发或软发者的头剃得十分光滑。在村宅上剃头,他先用热毛巾给敷面,再用小刷蘸上肥皂沫细细涂抹在胡须上,然后右手悬腕执刀,拇指紧贴刀面,食指和中指勾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顶住刀把。剃刀所到之处,须毛纷纷落下,连眼皮、耳背上的绒毛也不放过。修完面后的人脸容光焕发,格外精神。如果有老者要掏耳的,阿生会从竹管里倒出一根金属针似的工具,双眼盯着耳洞,小心翼翼用挖勺将耳垢挖松,然后用镊子将耳垢夹出,据说掏耳也是一种舒坦的享受,是很舒服的。

阿生做人实在,即使给小孩子们剃头,也认认真真,他还会按大人们的要求给小孩剃一些特殊发型,如四面光秃、只在头顶剩块饼状的或月芽儿的黑发,或在颈后方留一小撮小长发,更显乡村孩儿的可爱。

但在一次理发途中,阿生不幸被草丛里的毒蛇所咬,等到有人发现他倒在草丛,已中蛇毒身亡。追悼会那天,上千村民赶去献花,场面感动天地。

故乡村里有个杀猪匠名叫阿根。记得小时候,每年临近年关,村里几乎是家家都要杀猪。这时阿根就忙不过来了。阿根长得五大三粗的,像个屠夫样子。村里家家都会请他,他起早摸黑的一天能杀七八头猪。每当杀猪的时候,他就往人家的猪圈前一站,等主人将猪轰出来,阿根就揉揉衣袖伸手揪猪耳朵,主人就招来家人一起将四只猪脚用绳捆住,然后抬上杀猪前准备好厚实的杀猪凳。高大的杀猪桶抬至屋前的空阔地带,把烧好的热水倒在里面。

一切准备就绪,但见阿根手中的尖刀寒光一闪,阿根已将刀捅入猪的脖子,只见他的手用力抖抖。刀一抽,猪血就喷射在备好的盆装盐水里。于是,那猪就从狂嚎转入沉寂,没声音了。然后就被拖入到热气腾腾的杀猪桶浸泡,然后就是灵动地使用刮毛刀,在泡过的死猪身上来回上推下刮,不消一刻钟猪就被脱毛后拖回案板。然后破肚子、砍骨、割肉、轮番下去……不过二个小时,整头猪已被肢解装入箩筐,由主人扛进屋去准备过年用……

有时逢婚丧嫁娶的,就是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天,阿根也会光着膀子流着热汗干。记得有年盛夏,村里有位老爷子过百岁生日,家里人要为他办酒席庆贺,他被主人请去杀猪。这是一头凶猛的足有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当年轻人将猪抬到杀凳上,阿根正要下手时,那肥猪猛地发力挣脱了脚上的绳想逃跑。说时迟那时快,阿根杀猪很有经验,他发怒地操起刀,人们只见空中一道白光闪过,刀直刺肥猪心胸腔,肥猪边逃边滚,脖子上的血“哗”的一下淌了出来,没一回就倒在草地上。大家都夸阿根刀法精准。从此留下了美名……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能人外,农村里还有补铁锅底的补锅匠,七八十年代,农村土灶的锅大多是生铁浇铸的,容易烧坏漏水。补锅匠补锅时,一边拉风箱,一边用火熬制铁水,然后对准锅坏了的地方浇上生铁水。只见补锅师傅左手用一块铺满土的布垫子堵在漏洞的后面,右手用小勺在置于炭火的坩锅里,舀出融化的火红的铁水,像个蛋黄似的快速地倒在漏洞处,用一个卷成筒状的抹了灰的布墩在滚圆的铁水上一压,待冷却后再用砂布打磨一下,一口坏锅瞬间会焕然一新,又可以继续它的铁锅生涯。

在农村,还有修碗、修缸、修棕床、油漆、弹花、织土布、烧砖等匠人……

然这些年,社会发展了,许多乡村的手艺人大多己经年老,有的己经离世。他们的生活经历大多己写进了乡镇的生活史料,有的匠人的工具被收藏在农家乐的陈列室内,剩下的老手艺人己经不多,他们享受农保的天伦之乐,个别的被请到一些古镇或农家的博物馆作回忆的讲解示范员。现代生活的人们大多己把他们忘记,那些进城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后代,也许已记不起他们的足迹。当我们的生活走向城市化,当我们想起乡村的那些手艺人,常常是会引发遥远的怀想。

手艺散文随笔 第7篇

不可否认,在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本土物流公司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明显劣势,但本土物流企业的机会,正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细分的领域开拓,在过去十年间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超过5亿件,全国快递服务1/3的业务量是由电子商务牵动完成的,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必然经历阵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注定了快递行业还有巨大挖掘空间,在信息化的平台上,结合其他要素的物流业,可能会更有发展前景,如专业运送农产品、家具、化学品和危险品等。

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支柱产业群,它涉及到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管理等多个产业。根据清科历年物流行业投资数据,一半以上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方物流领域。

2.地矿行业

与在写字楼里的白领阶层相比,地矿行业的工作条件确实比较艰苦,但是在世界形势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矿工程充分利用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发展,使这些传统的“老黑难”专业的就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勘探需要背个小帆布包拿个小铁锤翻山越岭去采矿,现在则是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勘测和自动绘图;以前采矿挖煤需要肩扛手刨,现在则是电脑控制机械操作。尤其是被企业视为“手心里的宝儿”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实际上真正在“前线锻炼”的机会并不多。

3.互联网服务行业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尥嫣鬟罹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4.厨师

俗话说,“一技成、天下行”。掌握了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选择学什么技术时,男生们除了要结合自身兴趣外,更应该考虑其行业发展前景。只有选择对了,才能收获理想未来。像现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厨师烹饪行业就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新时代的“黄金行业。而拥有一门精湛厨师技术的人才,更是顺理成章的步入高薪族系列,成为企业哄抢的人才。要学的话,就学川菜,川菜是八大菜系之首,学会川菜,另外的菜系都基本上会做!

5.开网店

开网店,绝对是投资小,收益高的创业方式。

淘宝的出现,造富了很大一批人,随便跟快递聊聊,你都会发觉,原来就在你同小区里,某某家,做淘宝做得相当不错。现在就连实体店的`生意都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店都说现在生意不好,大家都上网买了。

况且,1.在街上开实体店是要店租的,而开网店是免费的。

2.开实体店库存很大,随便进货就是好几万。开网店可以做代销,完全不用库存,不用进货回来,有生意了厂家直接帮你发出去。

3.开实体店得一天到晚坐在店里,开网店可以装个手机旺旺,带着手机就能做客服。

4.开实体店,周边的顾客群就那么大,开网店面对的是全国消费者,有很多网店甚至一年销量好几亿,员工几百人。

6.汽车修理

现在马路上跑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修理的需要也与日俱垢卜埂呦增,因此汽车修理行业急需汽修人才,掌握这门手艺能让自己的工作有着落,而且工资也不低。

优势: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较好;

劣势:相对比较脏、累。

7.理发

学会理发,可以自己开个理发店,收入很客观,理发虽然是服务于他人的,但是现在人们都追求更潮流的发型,对理发师都很尊敬了。

优势:相对来讲工作环境是比较好的,接触的人也会很多;

劣势:皮肤比较敏感的人不建议去学,因为染发的试剂可能会给你造成困扰。

8.老年用品和服务行业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有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待开发。

9.开吊车、铲车

优势:收入相对比较高;

劣势:有一定的风险性存在。

10.教育和培训行业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并且,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对下一代培养都是全力以赴。

留住岩茶手艺 第8篇

岩茶手艺,源远流长。它技艺高超,工序繁复,用时冗长。它能使岩茶固有的优异内质得以充分表现,它的基本原理被当今武夷岩茶机械化制作广泛应用,这是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因此,它于2006年被国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茶叶品种众多、制茶工艺异彩纷呈的泱泱茶叶大国中,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这是武夷山的殊荣。为了弘扬祖国这一文化珍宝,不少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各种武夷茶事的活动都会进行表演。但是,往往只是局限于摇青等几道工序,其中有的还走样了。主要原因是现今已基本上见不到用全套手工技艺来制作岩茶,所以这种靠记忆而口头传承、技巧性很高且非常吃力的手艺,已经很少人会操作。如开青、簸茶等;有的厂房、作坊及制作工具,如烘青楼、马门、高低四脚架等已无从目睹。

鉴此,作者根据自己的手工做茶亲历,花了二三年时间,进行挖掘整理,追溯回忆,把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全面、系统整理成集,取名《岩茶手艺》。

随着制茶机械的普及,和岩茶产量快速发展,岩茶生产方式已经走向规模化、工业化,传统的手工劳动场面及制做工具已无法全部再现,因此本书中的插图均采用线描方式,惟有如此才能全部勾勒出当年茶师们的特有手法及制茶之工具。

本书罗列作茶手艺和工序76项、作坊和工具58处件、绘图168幅。

书中岩茶手工制作的工序、手法及作坊、工具的称谓按民间传统方言叫法,语音与闽南话相似。如:学名“萎凋”“发酵”“杀青”,叫“倒青(读音:多青)”、“炒青”(读音:嚓青)、“走水”(读音:遭追);如把做茶工具中的盛茶青、做青的筛子,叫“水筛”(读音:追苔),意为有“走水”作用,递茶索进焙间的平窗叫“马门”。把做茶的燃料中学“芒其骨”用土话称为“鸡蒙”,等等。

书中制茶工具规格按传统的式样。由于工具系手工制做,所以各厂的大小也不完全一致,但是与当今的相比大多偏小一些,也比较轻巧灵活。如水筛、簸茶箕等。

书中岩茶采摘制作部分,主要是体现岩茶制作手艺和流程,并非完整的岩茶制作技术介绍。

一项高超的手艺是匠师们漫长时间沉淀的智慧结晶、是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具有存在理由及实用性。美国人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和日本人盐野米松《留住手艺》都说到这个意思,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手艺的独特性,它能使“素材的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制出的东西更有个性,按现在的说法是具有文化内涵,所以说手艺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它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没有形态的、无法保存,只能依靠传承。随着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正面临消亡。为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件难事,但又是必须做的事。因此说留住岩茶手艺,也是弘扬武夷文化的一项善举,我们想在这方面点努力。

大霍的手艺 第9篇

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打家具还是不少人家的选择。那时已有成套的家具可买,但通常价格昂贵,且难与尚未改善的住房相匹配。找一处场地,请一位木工师傅,再到郊区的木材市场去选料。接下来,便是短则一月,长则两三月的墨线轻弹,刨花漫卷。我着迷的不仅是一件件被打出的家具,还有看木工师傅从备料到下料,再到穿凿卯榫的过程。

在家用电话尚未普及的时候,约请大霍要靠传口信排队,盯得不紧还可能被插了队,手艺好坏由此可见一斑。我不记得他带着徒弟,他总是一个人干活儿。也不记得他带着图纸,了解完雇主的需求,他即可算出多少条腿、多少方料、多少花费,一切了然于胸。后来知道,这些本事,对于他而言是最基本的。

像大霍这样的能工巧匠总是受人尊敬的。在靠手艺混饭吃的年月,一双长满老茧的巧手就是信用卡,你手艺有多好,信用卡的额度就有多少。但为什么手艺相近的匠人,有的工不暇接,有的门可罗雀呢?

家具有很多样式,即使同一时期在不同地区差别也不小。既能固守传统,又能把握时风,对一般匠人是个挑战,对大霍却是个乐趣。他总是能在求新图变与旧例习惯间找到平衡。是直腿还是弯腿?是圆角还是方角?是凸起道棱还是凹下条槽?都没有一定的法则,完全在他兴之所至。往往只是那一点点变化,就显得与众不同,就透出独特的精神来。他常常信心满满地说:“我打的家具都带‘大霍’两个字,别人学不来。”

特征是手工匠区别彼此的标志,甚至是赖以生存的法宝。所谓行货,也就是大路货,最大的特征就是没特征,不是器型没特征,而是手艺没特征,工业时代的批量制造即如是。批量、标准化等概念早已不止在工业生产上,对手工的影响亦漫漶无边。工业化当然不等于去特征化,但工业化必然消磨“大霍”们的创造。大霍所骄傲的、用以招徕雇主的“别人学不来”,是否有一天会变得一文不值?

手艺的迷人当然不仅在于手艺的特征,匠人在制作过程中倾注的性情与巧思才殊为关键。同一种材质、同一件工具,甚至同一张图纸,为什么最后呈现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奥秘即在于此。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妙处,就如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曲直、向背、明暗、润燥一样,散发着人性的幽光。

最后一次听到大霍的消息大约在十几年前,说是已经转行了。他先是去东北倒腾了几年粮食,后来又去学做裁缝,要开一家服装厂,但都没成功,再后来就没他消息了。推算一下,大霍应该年近古稀了,即使有心,怕也无力重操旧业了。

上一篇: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下一篇: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