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精华版)讲稿

2024-08-17

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精华版)讲稿(精选6篇)

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精华版)讲稿 第1篇

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

一、定义:

(一)文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第九章第二点里写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修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懂文化”。那么对文化修养怎么理解呢?我们先来看下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二)修养

什么是修养?“修养”一词,来自于孟子的“修身以养性”。古

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所以我理解,“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知识,增长能力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思想、品行、习惯达到某种境界,所以我理解“养”就是提高。经受锻炼,得以提高,达到某一境界,就是修养。

本节主要从文学修养角度给大家介绍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当然不是说其他修养不重要,如科技修养也很重要,可能大家对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抢盐的**还记忆尤新吧,说不定有些老师家里现在吃的盐都是那时候买的,据报道,有一兰州人抢了三万斤盐。但是如果你有科学常识就知道,吃盐要吃6.6斤才有防辐射的作用,有的说那我吃碘片,碘片也有用,那也是在24小时内。所以,具备常识能够让自己摆脱盲从的心理,对这类突发现象有自己的判断。

个人所得税增收起点也是今年热议的一个话题,人大代表们就纠结于到底是2500呢。还是3000呢。还是3500呢。但是他们都没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行业差异。

所以,从以上的一些案例可以看出,加强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对于我们国民大众,各级领导来说,都十分重要。

除了以上的两种修养,我认为文学修养更为重要。大家在阅读《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以及古代其

他的文学作品时,可以翻看一下作者的小传。你会发现中国古代名诗名文的作者,有官衔(不论官衔大小)的人至少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说,他们的为官大都有文学的翅膀。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翅膀,当官也当得有品位。

本节课我主要以文学修养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即:文学修养的意义、文学修养的途径与方法两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

一、提高领导干部文学修养的意义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重视个人修养问题,强调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养与个人前途、家庭幸福、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研究事物原理要先提高自身修养而后整顿好家庭,整顿好家庭而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而后天下太平。)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修养问题,三代领导人都对此作过重要论述,提出过明确要求。修养的概念很宽泛,主要包括思想修养、品德修养、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等。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文学修养是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

(一)从历史发展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需要。

文人为官,官员作文,自古有之,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以

“文”选官,这个“文”,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科学,而专指文章。所以,古代官员对联、吟诗、作赋,是看家本领。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有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名篇佳作留世。许多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比他从政的成就还要大,最典型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他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他把亡国之痛、离国之思写得沉郁哀婉,感人之深,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使他这个亡国之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即使是改朝换代时期靠一生戎马拼出来的帝王将相,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也抓紧学习文章、著书立说。就是被人们称为“刘项原来不读书”的刘帮、项羽,在诗词写作方面也毫不逊色。刘帮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军队的协同作战。这些军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 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

己 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 兴创作的《大风歌》 ;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见《汉书·高帝 纪》。)

毛泽东评论: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刘邦十六项第一: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10.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1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这是刘邦,好项羽呢?

项羽的《虞姬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使我们看到英雄重义重情,顶天立地,死也悲壮,虽败犹荣!

之所以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的例子,因为他们不仅各自有着自己的文学修养,在用人也就是在领导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

刘邦之所以战胜项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杰出的领导才能。刘邦的领导艺术,具体体现在对一些矛盾关系的辩证处理上。

一、决策者与执行者,我们来看下刘邦和项羽在用人方面的区别。

汉五年(前202),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萧何为汉初三杰之首(另二杰为张良、韩信),是刘邦建汉后第一任丞相和相国,因功封为酂侯。按汉代有两个酂县,一个是南阳郡酂县(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一个是沛郡酂县(在今河南永城市)。),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象猎狗。至于象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刘邦提出“功人”与“功狗”的概念,话虽说得丑,其理甚明

透。刘邦把决策者与执行者区别开来,有利于赋予他们以不同责任,发挥其各自的长处;也有利于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考核他们。刘邦也决不会去做一只“功狗”,他也从来没有像项羽那样身身先士卒地去冲锋陷阵。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是在于“能用人”。

二、放权与收权

权力是领导活动的杠杆。放权与收权是领导者运用权力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放与收本来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但在通常情况下,愈是才高的人愈难驾驭,因此,放权容易收权难。更何况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谁都难保其一旦得势而不自立为王。所以,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刘邦对于称之为“国士无双”的韩信,则敢放敢收,达到了放收自如的境界。

自韩信被拜为大将之后,手中经常握有数万军队。这支军队,均为刘邦所授,至灭楚前已成为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的强大势力。这说明,刘邦的放权是大胆的。但他不能不经常于心中盘算如何有效地控制韩信,使韩信不至于成为自己的对手。而适时迅速地收回军权,则是他可以采取的措施中最根本的一着。刘邦每次收回军权,都是在韩信的军事任务已经完成,或刘邦自己失去军队,处于易受他人控制的危险处境之时,采取突然袭击,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使韩信猝不及防;伴随着收权,总有爵位的升迁或其它处置措施。

以上这些做法,使刘邦每次都成功地达到了目的。而且,似乎

均未引起韩信的不满和疑心。甚至经过项羽的说客的多次策反,韩信依然对刘邦感恩戴德,“不忍背汉”。这与项羽对范增的“稍夺之权,范增大怒”相比,绝然是两种效果。

三、“物质奖励与心理控制”

《汉书•陈平传》陈平说:“项王为人,谦恭有礼爱护他人,具有清廉节操、喜欢礼仪的士人多去归附他。到了论功行赏、授爵封邑时,他却又十分看重,总舍不得给,士人因此又不愿归附他。就使楚军方面存在着可以致乱的因素。大王您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用来施行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使他们产生怀疑之心,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击败楚军是一定的了。”汉王认为陈平说得对,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凭他支配,不过问支出情况。韩信所言: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使知识分子的自我实现失去了物质基础。因而,项羽对人才的凝聚力,终究是虚弱的。刘邦虽然不能尊重知识分子的人格,但能“饶人以爵邑”,给人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就满足了知识分子的物质需要,比项羽更具吸引力。刘

以穷兵黩武著称于世的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ZHAO)歌,欢乐极兮哀愁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成为千古绝唱!

正是由于历代有文学修养的官员们的传承,才使得中国文化如浩瀚海洋,博大精深。从先秦的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些文学丰碑,无不是有文学修养的官员们所为;有些作品既便不是他们所作,也是他们收集、整理、编纂,才得以传世。他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学明珠、巨大的文学宝库,也为我们留下了精美的精神食粮、丰富的思想源泉。古人尚能如此,何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乎?

领导干部加强文学修养,还因为我国的文学宝库中,蕴藏着一些正确的执政理念。比如,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对“民本”思想多有论述,使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富足,您又怎么会不富足呢?百姓不能富足,您又怎么能算上真正的富足呢?)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也忧其忧。”虽然他们的民本思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没有条件实现,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脯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而且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用之与西方“民主”思想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在今天,它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为民”的思想,仍有借鉴意义。

(二)从现实需要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从文学的性质看,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是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这就决定了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正因为如此,文学领域是各种社会思潮、政治观点、文化流派最活跃的领域,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和温度计,也是社会变革的前奏。

我们看到,在奴隶社会即将崩溃、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诸子百家空前活跃;以文学革命为主题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改革开放前夜,手抄文学、天安门诗作,预示了“四人帮”的垮台。这充分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现象,往往同一定时期的政治形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执政的共产党人,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领导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领导意识形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增强对文学现象的敏锐的感受力,时刻关注文学动态(网络文学,网络文化方面举例)、关注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民声民情,通过认识和观察文艺思潮,把握社会思想动向,明辨是非,对于倡导什么,鼓励什么,防范什么,抵御什么,做到思路清晰,头脑清醒。所以说,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事关执政能力。

前苏联作家邦达列夫(详细介绍)曾经这样描绘文学对人的

影响:“当一个人打开书的时候,他可以仔细地端详第二种生活,就像是看到一面镜子的深处,他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寻找着自己的思想答案,并且不由自主地以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气去衡量自己的性格特点,他惋惜,怀疑,懊恼,他笑,他哭,他同情,他参与主人公的活动——书的影响力就在这里产生了”。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读者由欣赏到动情、由动情到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感染,心灵心境得到净化,道德行为得到规范。具体地说,文学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是审美功能,或者叫愉悦功能。文学所以存在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获得审美上的享受。比如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使人在阅读中体验到一种静静的忧伤美。

苏轼的《定**》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其次是认识功能。文学用它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生活,给人们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画卷,使人们增强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理解,具体的认识社会、了解历史,丰富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经验。文学被称为社会历史的“大仓库”,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红学,等等。它溶进了作家的主体精神,揭示一定历史时代、生活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状态。文学虽然不是历史,但它有时却承担了比历史还要更多、更加广泛的功能。

第三是教育功能。文学作品通过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作用。汉代大思想家王充认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就是通过网络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并且通过网络评论,网络讨论来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小悦悦事件也许会引起在座各位对彭宇案的回忆。当然小悦悦事件和彭宇案是分不开的,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再累述。

(三)从个人素质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是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多次建议领导干部多读点书,读点文学作品,主要是名作,包括古典诗文和中外文学名著,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提高业务水平。应该说,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我归纳了一下,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来看,提高文学修养有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一是增长知识和才干。“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聪慧。”领导干部学习一点文学知识,有一些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会更好地认识复杂多彩的世界,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文学是人学”,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做好人的工作,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更应该从“人学”中学习和体验怎样认识人、对待人。

二是增加魅力和风采。文学修养是领导干部人格魅力和风采的一个重要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他们之所以成为举世公认的知识渊博的领袖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蒋介石与毛泽东相比,他也曾是大国领袖,也曾是八百万军队的统帅,除去政治上的成败之外,他的人格魅力就远比不上毛泽东,而人格魅力之差,主要差在人文素质上。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还是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书法家,他在文学艺术上对人类的贡献,不亚于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1945年8月28日上午11时许,毛泽东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同周恩来、王若飞,在蒋介石的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来到延安机场,乘飞机前往重庆。„„

9月6日,毛泽东拜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即结识的老朋友柳亚子。柳欣喜异常,赠诗一首„„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诗作,10月7日,毛泽东在红岩村手书旧作赠送给他,便是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题赠后,不胜赞叹,他

还特意邀来亲朋好友,一齐欣赏,使这首词被人们辗转传抄,不胫而走,很快轰动了重庆山城。后来,在重庆《新晚报晚刊》做副刊编辑的吴祖光读到这首词,当即将其于公开发表,并在词后按语,其心中难以掩饰的推崇、赞许之意,溢于言表。蒋介石看到此词,起先是不信。„„

蒋介石派部下打听到毛诗获众口称赞,大为光火。他向陈布雷征询看法,陈氏由衷钦佩,如实相告:“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这更加剧了蒋介石的焦躁。他大发雷霆,国民党先“批”后“比”,希图组织人马写出比毛泽东更好的词,把共产党人的气势压下去。于是,国民党宣传部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写几首《沁园春》,准备从中选出意境、气势和文笔都能超过毛泽东的。可是,征集上来的词作虽多,奈何均为平庸之作,尽管后来他们又在重庆、上海拉了几位“高手”凑数,终因成绩平平,拿不出手。

最近我注意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一件事:就是2007年10月8日总书记今年春节到甘肃来,除夕早上他到大坪村老党员李彩家,看到女主人在剪窗花,便兴致勃勃地拿起剪刀剪了起来,不一会,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窗花剪好了。这一举动,使总书记亲民、爱民的形象更加完美起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总书记的文学艺术修养之深,运用效果之好。

2007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发表《仰望星空》一诗,全诗四节,上为开头二节。从这首诗,我们可以

读到一位大国总理的所思所想。全诗平白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诗中所透露的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对国家民族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

三是提升品位和情操。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和品位是其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折射其人品官德的高低。健康的生活情趣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正直为人、踏实干事的重要基础,是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群众支持的重要因素。

四、文学修养与修身养性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就是可使人开朗、消怒和化郁,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决心和能力。“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深切体会。著名散文家秦牧总结读书的作用时说:“书中自有妙药”。戏剧电影大师夏衍说得更具体:“不爱动脑,不喜读书,不爱思考的人,很容易得‘老年痴呆症’。”在西方国家,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其中寿命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9岁。在1940年以后已故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80岁以上的有33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6人。美国心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乔治•惠普尔享年98岁。据中华医学会对老人存活率的测定表明,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无职业者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5%、39.6%和28%。

法国图卢兹老年大学的座右铭是:“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

二、领导干部提高文学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五十年代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从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文艺八条”,到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以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等,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文艺方面的体现,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如原来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彭水诗案”,就是因为当地个别领导政策水平有关系的。

2006年8月15日,秦中飞写了一条名为《沁园春•彭水》的短信,这首后来给秦中飞带来牢狱之灾,并且传遍全国的词,应该说不上什么艺术性(马儿跑远,伟哥滋阴,华仔脓胞。看今日彭水,满眼瘴气,官民冲突,不可开交。城建打人,公安辱尸,竟向百姓放空炮。更哪堪,痛移民难移,徒增苦恼。官场月黑风高,抓人权财权有绝招。叹白云中学,空中楼阁,生源痛失,老师外跑。虎口宾馆,竟落虎口,留得沙沱彩虹桥。俱往矣,当痛定思痛,不要骚搞),它只是一个喜好文墨的年轻公务员受另一

条短信内容刺激,在十多分钟内的即兴发挥。

后来的审讯中,秦中飞一直不承认它有公安机关所追查的深意。但它的前三句,嵌进了前任县委书记马平(调任另一县作书记后,因涉嫌受贿“数额巨大”,在秦中飞被传唤的头一天,重庆市人大许可逮捕)、现任县委书记蓝庆华和县长周伟的姓名,语含讥刺。后面的内容,则涉及到本县广受注目的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件。

在以后的几天里,秦中飞把这条短信用手机和QQ向多位朋友发送了。

8月31日,警察搜查了秦中飞办公室的电脑,没收了他的手机。他被带进公安局,当晚铐在二楼值班室。第二天,警察对秦中飞进行了两次审讯,同时搜查了他的家,查收了他的电脑,令他交出QQ号。9月1日晚,公安局决定以涉嫌“诽谤罪”对他实行刑事拘留,转移至彭水县看守所。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警方按照短信里的句子逐条提问。

从9月2日开始,数十位收到过秦中飞这条信息的朋友和同事被传唤到公安机关询问,以追查短信背后的动机。

9月11日,正式执行逮捕。

9月28日,变更为取保候审。总共关押29天。

9月19日,李星辰(彭水籍,住重庆市),在个人博客上记载了这桩公案。消息迅速传开,引起全国舆论哗然。

10月24日,县公安局对秦中飞宣布无罪开释,并表

示道歉。县检察院主动提出申请国家赔偿,仅仅隔了一天,赔偿兑现。这可能创造了中国司法赔偿速度之最。

但就在几个星期以前,县里是把这起“诽谤案”当成大事来抓的,为此开过几次会议。有关领导公开发表意见,认为秦中飞“不是写着玩的”。而县公安局高度重视这起“诽谤案”的理由,却是它“肯定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然而,这个一开始进展得一帆风顺,表面上看不到任何争议的“诽谤案”,却连“被诽谤人”的自诉都没有(法律规定诽谤罪属于“不告不理”类案件)——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该短信提到的前县委书记和现任书记与县长,但他们并没有起诉,而公安机关却迅速提交了起诉意见,检察院也迅速批准了逮捕。

同一个案子,事实简单明确,审讯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新的案情,为什么前抓而后放?错案是如何发生的?官方思路是如何转变的?案件在体制里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开始时县里的党政领导认识一致,公安检察如临大敌,雷厉风行,又在突然间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并积极提出国家赔偿?既然是一个错案,又将如何追究错案责任?

秦中飞在思考诗案

参加两会的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说,发生在重庆市的“彭水诗案”堪称现代版的“文字狱”,是民主法治时代粗暴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令司法公正蒙羞。

重庆市有关部门随即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2006年10月

24日,彭水县政法机关认定秦中飞无罪,撤销此案,并向他道歉、发放国家赔偿金2125•7元。

第一条: 领导干部心胸要开阔,要听得了批评意见,“不是能够听,要听得进。无论他是当面给你提的,还是背后提的,是用严肃的态度提的,还是用调侃的态度提的都应该听。”

第二条: 就是依法治国,任何领导干部,无论是一把手还是二把手,都不能干预司法的正常过程,不能对某一个个案,去提出自己主观指令性的意见。

(二)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读一些文学评论。

一方面通过读文学评论,可以掌握国内外文艺思潮和文学动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简言之,就是要学会看书,学会透过文学所描写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把握其中所揭示的社会本质和人生哲理。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三)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掌握语文知识是提高文化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学又是一门语言艺术,只有很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才能提高文学修养。

(四)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学习和掌握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属于基本的社会常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一定

要研究多深,但一些基本的知识,如古今中外最著名的文学家,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重要的文学流派,文学史上重大的文学事件,中外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成就,常见的文学样式、文学体裁等等,则一定要掌握。大家看到,在电视歌手大奖赛、模特大赛上,如果那个选手把最基本的是文学常识回答不上来,大家就会笑话他,说他素质太差,那么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在某种场合也出现同样的问题,也会闹笑话的。

(五)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多看文学作品。“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名作能够做“灵魂之壮游”、“智慧之攀登”,从而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博大。古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多读文学佳作,益处可大矣。说起读书,包括我在内,都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书。这不能作为不读书的理由。因为我们这些人再忙,也没有毛泽东忙,他在行军打仗的间隙,从来不忘读书。据说,邓小平出差时身边常带一两本《聊斋》或古诗词,抽空就翻翻。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他们出访或出差,也常要带一些唐诗、宋词、元曲,还要带几本世界名著的浓缩本。显然,关键不在忙闲,而在认识,在态度,在于养成习惯。

(六)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亲自写点东西。

领导干部搞创作,不但不难,而且还有优势:一是领导干部政策水平高,对事物的本质把握得比较准;二是领导干部阅历丰

富,有啥可写;三是领导干部见多识广,有感而发。

为什么要提倡领导干部搞点创作呢?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

一是记录人生经历。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历了,如果这些经历只能变成简历而记载在档案里,岂不可惜了?如果用文字的东西把它记录下来、用文学的东西把它表达出来,就会变成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正所谓,“文学是前人留下的脚步。”

二是梳理人生感悟。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事情上,都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感悟,这些正是人的思想精华、人生的闪光点,如果不加以梳理和记载,再亮的闪光点也不会留下痕迹。“书寿长于人寿”,应该让这些东西留下来,即使不能流传于世,也可供自己晚年回味。

三是抒发内心情感。俗话说,“文学是苦闷酿成的美酒”,“诗歌是诗人内心的呐喊”。领导也是人,也有爱意要表达,也有苦闷要渲泄,也有愤恨要呐喊,也有狂喜要高歌。这时候,写文学作品是最好的表达、渲泄、呐喊、高歌的方式。我的许多诗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四是表达思想观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有些观点,可以用会议讲话和发表文章来表达,但这影响力不够,通过文学作品来赞扬美好事物,则感染力更强,用文学作品来针砭时弊,则更象匕首。

五是增加生活情趣。领导干部烦心事特别多,有时也很苦

恼,如果写点诗歌或散文,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排解一下苦恼,也可享受到另外一种成就感。如果应用得当,还可起到调整工作方法的效果。

不要把文学创作看得太神秘,只要是有感而发,就是好作品。

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精华版)讲稿 第2篇

来源:贵州省行政管理学会 发布日期:2009年7月2日 点击:579次

领导干部是公共管理部门的组织者和指挥员。领导工作是人类自党的实践活动之一,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高超的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的法宝,是看不见的标杆和旗帜。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工作效率及创新能力的高低,人心的向背,很多时候都是其部门或单位领导艺术的外化甚至是试金石。因此,我们党的几代领袖都十分重视领导干部领导艺术的提高。毛泽东同志说:“领导人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江泽民同志说:“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古今中外一些好的领导实例,深入地研究领导科学,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胡锦涛同志也说:“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领导艺术”。这些论述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的建立和提高,离不开客观实际与客观事物,离不开对古今中外领导经验的吸取,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党在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离开了这些东西,领导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力。由此可见,领导艺术是领导技能及其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有效性。所谓创造性,是说领导艺术是真、善、美在领导活动中的自由创造与发挥,升华到了艺术的境界。所谓有效性,是说领导艺术必然带来领导绩效,领导实践是体现也是检验领导艺术的标准。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领导艺术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种存在于领导之中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领导艺术只有通过领导干部对被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只有体现出来并被外化了的领导艺术才能显现其特征性。人们在对领导艺术的研究中,发现它有着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特征,主要是:领导艺术因人而异,它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与体现;领导艺术因时因地因条件而灵活运用,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更不千篇一律,它具有随机性和非模式化;领导艺术经过总结、推广,成为一定范围内普遍性的东西,就转化为领导方法,因而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又具有相互贯通和转化性。领导艺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头脑中所固有的,领导艺术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实践得以形成发展和提高的。作为领导干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增强执政能力,团结带领导范围内的广大群众完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才会不辱使命,有所作为。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廉洁奉公的作风;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掌握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不断增强与人沟通的感染力等等。除此之外,针对领导对象的特殊性,要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向部属传递真、善、美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感召部属。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如涓涓细流,浸透在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充分重视和珍惜这份遗产,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精神,挖掘其积极健康的成分,充分做到古为今用,将有效地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法制和德制,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重要手段,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内容丰富,用这些思想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是提高领导艺术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领导干部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就必须做到:

一、学而不厌,不断加大个人优秀传统文化的储量,为提升领导艺术奠定基础。学习是人

获得知识的基本态度和手段,是匡正人生,匡正社会,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因素,使人不断扩充自己的能量,使人性得到弘扬,使假、恶、丑得以抑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使人生获得更大自由,人类社会走向自由王国的强大动力。学习还是人生自我实现的桥梁,是人完成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列宁曾经说过: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孔子对人生学习各个阶段获得的自由和达到的境界做了生动的描述,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为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匡正人生及人生幸福都是大有裨益的。因为端正人生态度需要学习,获得人生自由需要学习,区分人的智能高低需要学习,成就人的美德需要学习,人要为人师表需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架起通向幸福的桥梁,只有学习才能实现理性的世界,只有学习才能满足情感世界的需要,只有学习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世界,只有学习才能明哲理辩真伪、识忠奸,只有学习,才能趋吉避凶、趋利避害,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达到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少成多的效果。为传统文化转化成领导艺术提供必要的能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省身,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修身养性,为提高领导艺术准备条件。“省”身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身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价值,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照社会照人心,净化个人心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省”身说是被前人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的高足曾参提出来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的“省”身说之所以被后人称道和倡导,首先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在儒家学说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与孔、孟和颜回并列的儒家四圣之一,其立身处世为万世楷模,儒学理论修养达到炉火纯青,可见其具有“权威性”。其二是“省”身说提出了关系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课题,从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朋友、对待自己等层面回答了“省”身的内容。它为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具体实在、化抽象为具体、化共性为个性、化模糊为清晰的路。曾子的“省”身说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才能顺利前进。人类自身为了逐步走向更加高度的文明就必须主动自觉地去“省”身,以发现缺点,改正不足,才不至于脱离理性的轨道而走向歧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标准进行“省”身,就是要在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前提下,用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辩证法思想经常对照检查自己,在对人、对己、对事的过程中,是否合乎规范,是否合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有违民心、民意或损害民利。“省”身,要发挥眼睛的作用,眼观六路,要发挥脑的作用,用心去思、去想,明察秋毫,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认真检视,不可大而化之,从而使自己走正道而不入歧途,并从中得到幸福。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讲诚信,对上级、对部属、对同志是否做到心诚,言而有信,说话算数。孔子认为,人如果离开“信”,其人生便无法把握,就像一辆车因缺少关键部位而根本不能行进一样。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夸夸其谈,光说不练,甚至只会说不会做的风气的好恶。善于“省”身,不但“省”其过,还应“省”其功,既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长处,才能达到“省”的正确,“省”的理智,“省”出信心,“省” 出豪情,“省”去包袱,“省”得轻松幸福。

三、乐于思考,以“思无邪”与君子九思的态度,把握从传统文化向领导艺术的转换方法。传统文化和领导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领域,要把传统文化转化为领导艺术,实现从传统文化向领导艺术的融会贯通,只有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达到。孔子明确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认为“思”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关乎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与人性的保持。在这里,“思无邪”是“思”的质的规定性,“思”的最终结果是没有坏处的。但在指出“思无邪”的同时,又提出了君子之“思”,指出:“君

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之所以把“君子”与“九思”联在一起,大概是指修养较高、层次较高之人才可谈“思”,是引导人们把握从共性到个性的思维路线,增强“思”的针对性、具体性。在君子九思中,孔子提出了九思附着的九种行为,即“视”、“听”、“色”、“貌”、“言”、“事”、“疑”、“忿”、“见得”,而这九种行为大体代表了人的知觉、状态、思想行为、心理情绪、利益关系的五个方面。孔子用“九”对人说“思”,就是告诉人们应多思。“思”得宽、“思”得细、“思”得深、“思”得透,不可丢三拉四,不可挂一漏万。乐于思考,就是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而不能少思,思不可无学,在学与思的问题上,要把学摆在第一位。乐于思考,就要像孔子说的那样,“视思明”,用眼睛看世界时应过脑,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得清楚明白;“耳思聪”,在用“耳”接受信息时应将该听的听进去,将不真实的挑出来,将确凿的沉淀下;“色思温”,注意做到表情温和;“言思忠”,注意做到在说话时说实话,而不能说空话、假话;“事思敬”,注意做到做事有一颗虔诚之心,小心翼翼把事情做好;“疑思问”,做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弄不明白不罢休;“忿思难”,注意做到在心中不平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想到会因此带来的麻烦和后果;“见得思义”,注意做到在现实利益已经清清楚楚地摆在了面前,伸手即可得到时,把握住自己,不要忘了“义”,将不该得到的捞到手。总之,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领导艺术,就离不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离不开勤奋的学习与思考。只有多思党的建设发展的安危,多思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和实事,多行善道,方能获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和领导艺术的提高。

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精神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是《人才规划纲要》的一个鲜明特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

神,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规划纲要》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抓好《人才规划纲要》的落实,要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大胆创新,及时研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理论创新,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切有利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进行工作方式创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速人才工作信息化,不断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文化修养与播音主持艺术 第3篇

一、专业素质

近年来, 电台、电视台的新栏目不断地闯入人们的视野, 但成为精品的却少之又少。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精品?首先, 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大家都熟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作为一档关注度极高, 影响很大的央视品牌栏目, 几位播音员的专业素质就是十分过硬的。罗京26年无差错播报已经成了他最光辉的工作写照。这样高水准的播报, 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强大的责任感和过人的工作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在20多年的播报工作中, 罗京和搭档们遇到过无数次“险情”。张颂老师曾经讲过这么一次:曾有一条重大新闻, 开播后稿件才送到演播室, 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当时, 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 罗京在看稿件的同时必须播报出来, 临近结束有一张稿件李瑞英怎么也找不到, 急的满头大汗, 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的最后几句时终于找到。尽管保证了播出新闻的无差错, 但下台后两人都虚脱了。在一次预定稿件直播完成后, 时间还有富余, 为了填满时间, 直播线开始大量采用口播稿。行内的人都清楚, 当口播稿直播超过五分钟的时候, 心理上若还能不慌不乱, 需要的不仅是超人的技术能力, 还需要铁人般的意志和定力。而罗京就是这样十多分, 连续不断地把临时送来的甚至还有画满修改符号的稿件一篇一篇地播读出去。罗京的名字已经泛化为一个新闻传播的符号。罗京26年无差错绝对不是运气, 这是播音员主持人精湛的专业素质的最好诠释。

二、知识底蕴

有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决定着人们对主持人的肯定与否。一名侃侃而谈、有条有理, 讲话尺度拿捏得当的主持人必然会赢得受众的青睐。一位好的主持人是一档精品栏目的重要因素。主持人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表达给人们, 那么这样的语言就像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总会博得人们的信服和赞赏。人们喜欢一档栏目, 往往会说, “我喜欢某位主持人主持的那档栏目。”可以看出, 主持人撑起了一档栏目的门脸。如何撑的起这个门脸, 主持人丰富深厚的文化知识功不可没。在节目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的思想倾向和审美意识更能够得以体现。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的流露更易于感染受众。使人们得到启示和教益。

我比较欣赏记者型的主持人。他们在节目中可以比较深刻、详尽、客观地透析所要表述的观点。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有效的问题, 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这才是有思想的主持。浙江电视台的亚妮, 就是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认识亚妮是通过她的电视节目《亚妮专访》, 看她的节目就像和她一起经历了一次次由她导游的文化之旅。《亚妮专访》以主持人深入各地专访为线索, 关注社会文明变迁, 探寻历史文化渊源, 揭示文化人物命运。亚妮的采访深入、真实, 她对文化的阐述也更生动。这些成果大都归功于她自身文化知识的积淀。有这种素养的主持人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地采访、解说和主持。亚妮在获得许多荣誉后之后依然清醒, 人过三十还背起书包, 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大学充实自己。她孜孜求知的过程和结果便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这种修养包含了一名主持人文化知识的厚度与宽度。《亚妮专访》是文化类节目, 要具有知识性。主持这样一档栏目, 主持人本身就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这样, 观众才会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体会生活的内涵、开阔自己的思路。我们从亚妮的电视节目中感受到了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真善美和历史的恢弘、悠久。这些, 就是一名主持人所应该展现给人们的。

1999年,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反响很大。在2000年3月8日《亚妮专访》播出一个名为魏敏芝“龙门”心说的专题。

采访中, 亚妮虽然说的并不多, 但每次简单的发问却一语破的, 问的坦诚, 问的深刻。她清晰地把握着节目所要反映给人们的善良、朴实, 而且善于引导被采访者的思维, 一点点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 这样让人物自己告诉观众她自己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回答,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想法、有志向的女孩,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山区的孩子、山区的教育。不要忽视主持人在其中这些看似简单通俗的发问, 这些问题是建立在主持人丰富、深厚的背景资料上的。作节目要采访不同的人, 反映不同的文化, 传递给观众明了深刻的感悟与触动, 这些都需要主持人了解方方面面大量丰富的资料, 掌握一些学科知识。丰厚的知识积淀是主持人做好节目的基础。

三、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 是一名主持人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作为一名传播者、一个公众人物, 其言行举止对受众的影响很大。要传播给大众的积极、进步、正确的信息, 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具有征服力。著名播音员罗京,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亚妮, 他们就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光辉典范。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他们为人谦逊、真诚, 正是这些道德操守, 为他们赢得了众多的荣誉。罗京英年早逝, 令人怆然;但他20多年来已经融入国人的生活里。在新闻主播室他的主播座位底下放着一本已经翻烂的《现代汉语辞典》。也有工作人员回忆刚来台时, 与罗京并不熟, 罗京看她是孕妇, 就特别说, “递稿子的事情就让别人来吧, 这里电线很多, 当心绊倒。”“斯人绝然而去, 坊间赞誉鹊起。”罗京受之无愧。同样作为主持人的亚妮, 敬业精神和人文关怀也不得不叫人感叹:“好节目, 好亚妮!”她曾为采访一位聋哑画家, 用大量时间去学哑语, 为的是能更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亚妮的节目, 除了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外, 还充盈着真挚的人文关怀精神。她善于关注社会角落里的弱势群体, 她通过节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一名主持人倍受人们的尊敬与喜爱。我记着白岩松说过这么一句话, “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最后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 当然要有许多条件。但, 扎实的专业素质、深厚的知识积淀以及让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是最重要的条件。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 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任远.名主持人成功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46、158、159

[2]胡戎.亚妮电视作品展北京:台海出版社, 2001:2、245、246、252

[3]辽沈晚报.罗京26年无差错播报成佳话[2009—06—08]http://www.chinanews.com.cn/yl/news/2009/06-08/1725083.shtml

[4]杨禹.罗京之逝是一次不期而至的民调[2009—06—09]http://news.qq.com/a/20090609/000552.htm

[5]田嘉力.罗京早逝, 媒体请节哀[2009—06—08]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0291/9435205.html

浅谈声乐艺术与文化修养 第4篇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声乐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富于感染力。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表达的感受。声乐的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外,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部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三、声乐实践者的“品位”

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

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越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

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 第5篇

审美也是一种行政能力

文化、艺术,看起来它是悠闲阶层创造的,并且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外在的东西。人们只有懂得了它,才能够分享它带来的精神愉悦的享受。

《论语·述而篇》中,孔子对门生的修养期望和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被视为个体修养的全方位的依据。由此可见,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而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也是对国家、企业行政工作者行政管理的要求。

在公务工作中,个体的文化艺术审美修养与公共行政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公众对行政工作者行政能力水平以及风貌的认识。虽然公共行政中的审美要求指向的是个人的审美修养与公共能力的结合,但它也是个人行政能力表现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个人的审美行为。

通过对《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的学习,它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医学工作者,行政管理者能力水平的重要作用。经过优秀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和专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价值观念及其追求目标的多样性,使人们明白物质需要的有限性与精神追求的无限性,可以有效地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疏解和释放压力;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能培养人们交往和平衡的能力,也能培养人们的高尚感。它们不仅可以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更能开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化为医学工作者与行

政管理者的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成为既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又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完善人格的医疗卫生人才与行政管理者,才能承担起守护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任,才能肩负得起职业责任。

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一句话:要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态度,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多阅读好的书,多参加一些名师讲座,不完善自身审美水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升,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医学管理者。

从这书里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投身于医学及其管理能力的信念,它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去探索、前进。

在新形势下,要求医学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政治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要不断适应新的需要与发展,要不断地加强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以适应新医学管理的需求。

签名:

单位: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文化修养与领导艺术(精华版)讲稿 第6篇

一、关于艺术的起源:起源于“模仿”,“游戏”,“模仿”,“巫术”,“劳动”。

(1)“模仿说”是古希腊普遍流行的观点。哲学家德谟克利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从蜘蛛结网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他说所有的艺术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只是模仿所用的媒介、选取的对象和所用的方式不同。他以“模仿说”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诗学体系,并以此来解释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其影响很大。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此外,这种说法也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进步的和合理的内容。(2)“表现说”:从19世纪后期以后,将艺术起源和本质归结为“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并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最终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的“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从符号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史人类情感符号形成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的主观心理感觉、知觉能力,是创作的前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没有这种想象力就没有艺术。情感是整个艺术活动的心理动因。艺术史以情动人,而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和动机是情感体验激发出来的。艺术家具有的情感主要是艺术情感;5.精湛的专业技能技巧:艺术创作的技巧就是一种创造性地把握和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迷人表现生活的逻辑,特别是塑造典型形象的一种特殊本领。技能技巧是艺术家的基本功,是实现艺术作品的必要手段。精湛的技能技巧是艺术家成熟与否的标志,也是艺术家专业与否的标准。

五、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区别:1.两者的性质不一样:艺术品是纯精神产品,他没有实用价值,虽然以物质为载体,但物质不过是表现精神的手段。工艺品的性质首先是实用性的,虽然它具有很大的审美性和装饰性,但没有更深刻的艺术意蕴;2.两者生产的目的不一样:工艺品的生产目的是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它按商品生产规律来生产和操作。而艺术创作的目的首先不是商业性的,而是自我的显现。在市场经济中它可能要受“商品化”的影响,但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按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来认定和交换的。艺术家真正看重的,不是艺术品的价格,而是艺术品的价值。;3.两者生产的过程不一样:工艺品的生产按不同的工序由许多人分工协作来完成,每道工序都需要熟练而精湛的技能技巧,并重复

二、古典主义---莱辛与温克尔曼的争论:古典主义的基本理念是效法古代的经典作品和理论,使之发扬光大。温克尔曼和莱辛抛弃了前人学习古典主义的方法,转而直接研究古代造型艺术的作品以发掘古典精神。温克尔曼的方法是采取纵向分期的方式亚牛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它们的变迁,他认为希腊艺术达到卓越成就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气候的影响,一部分在于希腊人的政治体制和机构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方式;另一方面,他认为只有通过真实地作品,才能知道制造者的生活,从而我们才能愈加接近真正的艺术理论。而莱辛认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其模仿的特征和方法上有本质的。他认为画与雕塑的最高原则既然是“美”,则作者要千方百计地给观众塑造一个美的形象,如果与此相冲突,则要将痛苦的表情淡化以避免扭曲人物的面部,但不是如温克尔曼所谓的服从于伟大的静穆的统一原则。

三、艺术的作用:1.艺术的认识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也是一种世界观,伟大的艺术家同样是伟大的思想家。没有深刻的思想,艺术家就创造不出好的作品。(1)艺术家通过创作活动来认识世界:再现论的艺术家提倡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无非是要认识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需要的东西来,所以“艺术源于生活”的这一表达无疑是正确的,而艺术家看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又有些与众不同,他们看到的东西也许是看到但又视而不见的;(2)艺术家通过创作活动来认识自我:鲁迅先生认为一件艺术品看似一首诗、一幅画,实是艺术家人格的写照,通过对艺术品的理解我们既能认识到作品的时代、故事、人物特征,也能认识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技巧和人格。因此,艺术鉴赏是我们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一种好形式;2.艺术的审美作用:审美性是艺术最根本的特性,反之,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艺术从生活中独立出现后,它便成为审美最高和最集中的形式。艺术品排斥了功利,隐藏了内容,让人们的审美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形式,审美性便成了艺术品的最根本特。而艺术家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就在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品审美价值的大小;3.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艺术原发性的功能,而是社会对它的一种附加。因为艺术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能很好地传递思想和情感,故获得了教育、宣传的社会作用。

四、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修养和能力:1.正确地世界观和深邃的审美观:世界

观是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他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制约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审美观是人对美的理解和评价他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与政治、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艺术作品既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更是艺术家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艺术创作中光有思想而不深刻就会流于肤浅,只认识生活表层而不触及生活的里层会导致作品的平庸,而艺术最忌平庸。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只是照搬生活,而是要揭示生活由表及里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深邃的审美观才能深刻、有力地揭示出生活从初级到次级、较高级的本质,从而发人深省;2.丰富的生活积累: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反应,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评价和态度,是客观现实与主观动机的有机统一体。所以,艺术以创造生动感人、充满独特意蕴的艺术作品为目的,而意蕴仅靠纯粹的想象是创造不出来的,需要作者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积累以及对人生真谛刻骨铭心的体验;3.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额文化底蕴是艺术家创作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使其作品越具有多维立体感和深刻的表现力,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仅需要掌握专业艺术的文化知识、相关的史论及其技能知识,还应具备其它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4.超常的艺术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情感: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感知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是艺术家必备的。观察力是外界客观世界进入艺术家主观心理世界的第一入口,感知力是对客观事物得生产出若干相同的半成品。但艺术品的生产则完全不同。首先,艺术家使用的除必要的物质材料外,主要还是如语言、音响、点、线、面、光、色、情感、想象等艺术符号。其次,创作往往多由艺术家一人来承担,作品就是某人的作品。最后,创作的过程亦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准备、构思、创作都可能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也可能是灵感显现,一蹴而就。

六、古希腊雕塑繁荣的原因:1.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奴隶社会的古希腊,对

每一个城邦来说,战士健全的体魄成为影响战争胜负和城邦生存的重要条件,这就造成了全希腊对健壮人体的崇拜。因此,希腊的所有男子注定要接受最为严格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这导致了全希腊崇尚体育,崇山人体,崇尚裸体,这种对自然人体的崇拜和迷恋是历史上其他民族不曾有过的,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无数创作的素材和模特。而对人体模仿造型的最佳艺术形式就是雕塑;2.对奴隶主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崇尚: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存在和生存斗争必须提倡的,它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城邦公民的传统和共识。战士除了要有健壮有力的体魄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应有不畏死亡、英勇作战的气概。希腊人充分利用了雕塑这种艺术的形式,将英雄的身体与他们的精神永存下来激励人民;3.对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的刻画:神是人对自己理想化和异化的作品,它的人物化形式则是艺术形式。希腊人所创造的的神话也是一个奇迹,他们不仅提倡开放的多神崇拜,而且以丰富的想象赋予诸神世俗的特征,建立一个人神共处的神话体系,这为希腊艺术繁荣提供了又一个肥沃的土地。

七、收集2—3个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代表作品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西方音乐的历史中,只有莫扎特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稀世之才。在短暂的35年生涯,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正是非洲奴隶贸易最猖獗的时期。而莫扎特正好生逢“开明专制”的盛世,皇帝推行改革,在奥地利历史上开始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商品审查。生活在政治上一个比较宽松、比较自由的时期,莫扎特才得以创作了大量古典风格的音乐,激发了18世纪欧洲队古典风格的热烈崇拜莫扎特自六岁起,直到临终,都是一个疾病缠身的人,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生涯都是在疾病缠身的煎熬和拼搏中度过的。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广阔,从粗俗的幽默到高贵的、悲剧性的品质,从民歌的单纯到辉煌壮丽的风格,从温文尔雅到充满自由、天下一家的英雄气概。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等。

贝多芬:他出生在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中,年轻的时候受到波恩统治者的赏识,便恩准他到维也纳从师海顿学习。此时法国的大革命掀起了欧洲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贝多芬英雄性史诗般的交响曲创作,恰恰符合了革命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人民将“乐圣”、“欧罗巴之巅”等名号赋予伟大的贝多芬。贝多芬的创作形式上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题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传统,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理想,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贝多芬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其主要作品包括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

八、舞蹈的艺术特征:1.舞蹈是一门人体艺术:舞蹈是以有生命的运动人体作

为手段,通过舞姿来表达人们内在精神和感情的一门艺术。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语言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有组织、有变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它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具有连续性、具有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2.舞蹈是一门抒情艺术:舞蹈是表情艺术,它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在于模仿现实生活中人物行动,而在于通过奔放舒展、刚柔结合的优美动作,传达相互深刻的情感内容,表达特定人物的思想内容。舞蹈在以动作表达思想概念、内在含意上,虽然不如

语言那样清晰准确,但在感情的丰富、细腻、强烈和对人感染力直接作用等方面,其表现力却往往超过语言的表达能力;3.舞蹈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艺术家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室音乐形象的体现。首先,音乐靠乐声的运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舞蹈靠人的形体变化来表达。其次,音乐和舞蹈都是时间的艺术,都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再次,舞蹈和音乐的个性差异,要求它们结合起来,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

九、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8世纪的欧洲艺术与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走向高度繁荣。”古典主义音乐”正是这一阶段的表现,它包含两大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代表人物有: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后三者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乐句结构,强调更加简洁的和声风格。

十、中国绘画的特点:1.中国绘画以线条和墨色为基本造型语言,这与其独特的工具材料相适应,如南齐谢赫的《画品》,战国时期的楚帛画《龙凤人物图》;2.中国画追求自由、流动的空间,构图方法上利用散点透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宋画家郭熙的《早春图》;3.中国画与试问、书法,繤刻有机结合,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Ⅱ]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心理因素:

1、创作心理:艺术想象、直觉与艺术直觉、艺术中的无意识艺术灵感。2。欣赏心理:感知(一种积极主动的感知活动、感知能力源于艺术经验、错觉在艺术中的意义)、联想、理解(对艺术品形式内涵的理解,对艺术品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对艺术品意义的理解)。

六、关于雕塑:1.中西方雕塑异同:①在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和木属多;②在表现内容题材上,中国人始终保持着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而西方则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③在审美趣味上,西方以再现、模仿、写实取胜,中国则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2.与环境的关系:①其立体形象迫使人们的视觉直接感知它的存在②体积的意义(视觉心理压迫感)③安放位置(自然视觉的中心,即应醒目)

七、古希腊青铜时代与米开朗琪罗和罗丹:

1、中国青铜(红铜、锡、铅合金)时代(夏商周)造型艺术:①艺术性的表现:工具、用具、礼器(鼎)、兵器②举例:殷墟文明、广汉三星堆。

2、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①作品主旨:英雄主义(为教堂宫廷服务却体现现实、浪漫主义)②代表作:大理石《哀悼基督》《摩西》《美第奇礼拜堂》。

3、罗丹——雕塑界的摩西:①西方雕塑界走入迷途原因:对世俗生活的追求、英雄主义的淡出、绘画的兴盛性和形式美,如元代画家钱选的《山居图》;4.中国画偏重写意,注重表现物象的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谢赫的《古画品录序》等。西方绘画的特点:1.西方绘画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基本造型语言;2.西方绘画严格遵循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运用焦点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构筑似真的三维空间,如马萨乔的《神圣三位一体》,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3.西方绘画具有多样的绘制技法,题材广泛,风格多样;4.西方绘画偏重写实,注重逼真再现对象的形貌特征和形式美.。补充:

一、艺术发展:动因①他律性(社会因素)②自律性(自身原因)

1、黑格尔理论:艺术(精神即心灵的创造物)的发展过程(精神超越和脱离物质)经历了象征艺术(人类艺术最初阶段)、古典艺术(精神物质完美结合)、浪漫艺术(精脱离物回到自身)。

2、宏观文化视角:①石器文化(旧石器艺术形式洞穴壁画、人体雕像、饰品;新时期岩画、陶文化及艺术、巨石艺术)②青铜文化③铁器文化(艺术特点:服务于政治、受宗教影响、文学成其重要门类、民族民间艺术相应发展)④工业与科技文化(现代艺术:领域不断扩大,充分利用工业、科技的积极成果;艺术家真正成为社会一种独立高尚的职业、地位提升艺术实践又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普遍内容;题材、内容、技巧、表现手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流派林立,思想标新)

3、微观风格流派(考察艺术发展的标志):①艺术风格:艺术家的一些显著特点,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显现出来。②艺术流派:艺术思想、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们组成的艺术群体。

二、两种传统西方艺术本质论:

1、艺术再现论(20c前)①柏拉图的批评(单纯的再现)②亚里士多德现实主义再现原则③文艺复兴自然主义风格、古典主义(法则:模仿自然、崇尚理性|莱辛、温克尔曼争论)。

2、艺术表现论(20c后,强调艺术的主观因素,≠表现主义)①历史概述(古希腊柏拉图|特征:艺术家的主观作用;重形式而轻内容题材)②克罗齐直觉说(颠覆再现论)③艺术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等创立的心理学理论,论及艺术的发生源于人的潜意识层)④艺术是情感的形式。3.对本质的分析:(1)、多视角一般描述:社会现象、人类实践活动、人类生命力的显现、价值符号;(2)、多视角重点描述: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两段论述(人与动物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艺术是人自由创造本质的对象化显现、在艺术活动中达到“直观自身”;(3)、在文化中的位置:与哲学(认识世界的方式)、与宗教(类似)、与道德(价值目标、真善美统一、艺术推广道德)、与科学(科供艺物质基础技术手段、艺助科扩大视野寻找灵感、都体现人的自由创造)

三、关于艺术品:

1、内容与形式:①内容:艺术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即艺术品或艺术的内涵(规定性: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艺术高于生活)②形式:艺术语言符号/艺术符号、结构形式(艺符组织运用的规律方式)。

2、价值:①存在的意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个性与共性评价的统一)②文化价值(艺术品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审美价值:艺术品自身的定性,即其具有的魅力;社会文化内容积淀成艺术品的历史价值,艺术品是文化历史的载体>③商业价值(不是商品但有商业价值;其市场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

四、关于艺术创作:

1、艺术体验(准备阶段,深入生活,激发动机,储备材料,酝酿感情)的因素:①创作动机的激发(创作原动力、意志力)②创作素材收集储备(物质、精神);

2、艺术构思(中心环节):①审美意象的形成②艺构实质:一种认识活动、艺术典型化的过程;

3、艺术传达(创作完成)①艺术意象的物化(作品化)②表演艺术(形象传达给观众)<特点:直面观众、表演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在时间中进行>。

五、关于艺术心理:[Ⅰ]一般描述:

1、含义:审美心理的分支,以心理为出发点,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心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揭示艺术活动的本质内涵。

2、内容:艺术创作的诸心理因素、艺术欣赏发生方式途径、审美愉悦性的性质内涵。

3、艺术美感(审美愉悦性)的特征:①既是感官的舒适又是心灵的快乐②其核心是情感活动。

4、艺术心理理论:布洛心理距离说、和繁荣;②罗丹(巴黎人)风格:坚持以人体作为雕塑的核心,抓住人体是生命的象征来造型;坚决地将世俗的人、平凡的人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这是雕塑再生的基础;③代表作:《加莱义民》《巴尔扎克》《塌鼻人》。

八、关于音乐:[Ⅰ]概述

1、定义:有组织地运用乐音运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下划线关键词);

2、特征:①基本特征:时间性、运动性②显著特征:表情性③抽象性、形象性。

3、中国古代音乐史:①奴隶社会(核心和主干是宫廷音乐<典庆之乐、侈乐淫乐>,民乐居次)②封建社会(秦至隋的乐府、文人音乐、民歌,乐器丰富发展;唐宋的宫廷音乐<唐>、民间俗乐、市民音乐<宋>;明清的戏曲曲艺、民歌歌舞和器乐合奏,民族乐器基本定型)。[Ⅱ]音乐构成1、要素:乐音音阶、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和弦;

2、原则:连续性、和谐性、对比性、交响性。

九、关于绘画:[Ⅰ]概述绘画:运用纸笔颜料画布等材料及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

1、绘画的审美特征:①基本特征:造型性(塑造形体,绘画基本手段)、直观性(视觉性)、静止性、平面性(二维空间表现形象)。②绘画分类:按体系划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西洋画);按用料和技法划分为水墨、油、蛋彩、湿壁、版、水彩、水粉、丙烯、粉笔画和素描等;按题材内容划分为肖像、风景、静物、历史、风俗、宗教、动物画等;按艺术形式划分为壁、年、连环、宣传、漫画等。[Ⅱ]国画风格与流派创作主体:文人士大夫、高官乃至皇帝(艺术创作是他们从政的余事)。

1、六朝三杰: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和张僧繇;

2、“画圣”吴道子;

3、徐黄“异体”:五代南唐徐熙、五代西蜀黄荃

4、北宋三大家:董源、李成、范宽(、巨然、郭熙);

5、米氏云山: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

6、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7、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

8、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开派,唐寅、仇英为友军;

9、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大家”;

10、四僧:弘仁(渐江)、髡残(石溪)、八大山人、石涛;

11、扬州画派(扬州八怪):金农、黄慎、汪士慎、郑燮、李鱓、李方膺、高翔、罗聘、高凤翰、边寿民;

12、海上画派(海派,清末明初)[Ⅲ]西画风格与流派

1、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威尼斯画派;

2、巴洛克(繁复夸饰激情洋溢气势壮阔):伦勃朗;

3、罗可可(享乐主义,路易十五风格);

4、新古典主义:安格尔《泉》;

5、浪漫主义;

6、现实主义;

7、印象主义;

8、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梵•高;

9、野兽派;

10、立体主义: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勃拉克

十、关于舞蹈:

1、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精神体现了①“中和”的审美理想②中国艺术侧重“抒情写意”的显著特征。

2、宫廷舞蹈(用于祭祀礼仪,表现战争歌功颂德):①周王朝雅乐舞蹈②汉代宫廷民间百戏③唐代汉族西域融合。

3、舞蹈分类:①功能性:日常生活相关的风俗礼节宗教仪式民间娱乐的舞蹈、表演性舞蹈②形象构成:古典、民俗、独、双、三、群、抒情、叙事舞和舞剧。[Ⅱ]原始舞蹈和民间舞蹈:

1、原始舞蹈:①内容:反映生产劳动、性爱、战争及各自相关祈祷、对自然神灵的崇拜②代表:傩舞、东巴舞、萨满舞;

2、民间舞蹈(反映劳动人民):①中国汉族秧歌龙舞狮舞高跷②少数民族朝鲜傣族藏族维吾尔族舞。[Ⅲ]芭蕾舞、现代舞和体育舞蹈:

1、芭蕾(舞台艺术,始于文艺复兴意法宫廷):①法国古典芭蕾《吉赛尔》《葛蓓莉娅》②俄罗斯古典芭蕾《天鹅湖》《胡桃夹子》③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2、现代舞:19-20c欧美兴起的舞蹈流派,“现代舞之母”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

3、体育舞蹈(国际标准交谊舞,即社交舞)包含摩登舞(华尔兹、探戈)、拉丁

十一、关于现代艺术[Ⅰ]产生:

1、社会背景:20c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成熟;

2、思想根源:19c后期兴起的哲学反理性主义思潮[Ⅱ]理论与表现手法:

1、理论:最显著的特征是彻底的非理性化;

2、创作手法:表现、否定、抽象、非现实构图[Ⅲ]认识现代艺术思潮和当代艺术现象: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正确指导;

2、正确认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继承创新关系;

上一篇:关于门市培训心得下一篇:八年级科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