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范文

2024-08-10

生本教育理念范文(精选6篇)

生本教育理念 第1篇

《“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一学期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课研工作,品尝提高和喜悦的同时,也看到了失误和教训,为了能积累教学经验,使今后工作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作为《“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的成员,现将本人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期初制定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学期初,我根据课题教研方案,结合中年级学生以及教学实际,制定了课题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本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

二、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一学期来,本人积极参加课题组的集中学习。自己每天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网页,撰写学习心得,钻研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听课、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网络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研究,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功底,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课题研究的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培训,认真笔记。结合理论学习每学期写一篇论文。

三、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1.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一学期来,我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我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本学期,在校内上了研究课,本人认真准备研究课,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课后,我 1 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我根据自己的科研,结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了专题讲座:《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策略》。

三、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做了不少工作,及时整理,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做准备。

四、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

1.研究水平还亟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科研与目前评价机制的差异。

五、课题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效。

1.通过研究,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评课说课中能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点评,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

2.形成并总结出指导小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策略。

短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生本教育理念 第2篇

一、生本教育的宗旨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1、生本教育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让学生主动学,不是教师放手不管,而是教师起主导作用,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不能让学生还没学会走路就撒手不管让他跑步。我们要把学生喜爱学习的天性发挥出来,让他们以最大的自由奔向学习,享受学习,这时,他们不肯下课,他们总是意犹未尽,课堂上风起云涌。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仅要看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而且还要看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也就是说“生本教育”并不是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2、生本教育要求学习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的开放;生本课堂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将问题和任务的结果答案说给学生,也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对答案,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结论。

3、生本教育的实施过程,首先进行学生培训及组长的培养,合理分组,帮扶结对,通过“兵带兵、兵练兵”的形式进行。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准备,学生进行“预习”。在实施“生本教育”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可循,但是模式只是依照,要结合我们自己实际,自己学生认知能力等,学以致用,不能照搬照抄,将“生本教育”理念在各自班级灵活运用。在实施生本教育中,对于一些好的传统教育方法,决不能抛弃,我们不能用“生本教育”理念否定传统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不论在传统教育方法还是在“生本教育”中极力倡导的,如果在实施生本教育中为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讨论、质疑等过程中,老师就是不给予引导、点拔,就让学生自己自学自悟,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收效不一定很好,甚至一些学生就根本没懂,只是课堂上教师完成了这一环节,一些学生在不懂中跟着其他学生瞎“起哄”而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与点拔,才能启发学生去探寻新知,也才能真正领悟所学知识,我也不相信在实施“生本教育”过程中,就反对教师给予学生积极与正面的引导,4、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

在教学中需要热闹的气氛,需要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但是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在这一点上,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增加课堂气氛,不是课堂越乱越好,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5、生本教学要求我们要真正地为学生设计教学,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包括他们对活动对象的兴趣和初始认识水平等等。

二、教研活动安排

1.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二上午为语文,周三上午为数学,周四上午为英语教研活动时间,定期围绕一主题开展听(互听)、座(专题研讨、座谈)、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辅导课)、备(集体备课)等活动。教研组长要提前一周确定下周活动主题及时上报教务处审批,邀请学校领导参加。

生本教育理念 第3篇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引用学者杜比宁的话来说明教育过程中“人”的重要性。“人是地球上物质发展、有机进化过程的最大的成果。人的出现标志着物质运动的新形式即社会形式的产生。只有人才具有认识自己, 认识和改造周围世界的能力。”

是的, 当教育失去了“人”, 教育忽略了“人”, 教育抛弃了“人”, 那么一切教育都会是徒劳, 一切教育也都将失去意义。

可惜, 不能不提及的是, 当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走向失去“人”、忽略“人”、抛弃“人”的一种畸形过程。我们有很多昂贵、先进的教学设备, 我们也有很多注重效率的教导方法, 我们还有很多优质美丽的教学资源,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却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少了“人”。

我们教师平常在“教学技能”方法策略方面越来越精进, 各种各样的课文教案写得越来越好, 各种各样的题目解法做得越来越熟练, 也越来越迷信各种各样的“优秀”“高效”的课堂教学方略。可是现在反思来看, 在那些层出不穷的所谓高效有效优秀的教学技巧方法中, 又有多少是回归到“人”这一个教育关键呢?只要深入去发现一下, 很多当下流行的教法、教案等, 事实上都是脱离开“人”, 自成一种奇怪的操作实践体系, 实践起来自然也是问题不断。

从教十几年来, 接受过的教学培训不下十数种, 也见证了不少“高效”“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从兴起大势到销声匿迹, 甚至有些还是名噪一时、震动大江南北。这些年过去, 回想曾经那些红红火火、纷纷扰扰的教学方法、方略, 虽然有一些确实有一定的短期的教学收效、收益, 可是似乎能够坚持二三年的都屈指可数。

而且我发现, 几乎每过一些年就会有一些教学课堂流派兴起来, 然后过一阵子它们又永远悄声而去。它们大体都是以高考为周期, 一般模式都是一两个学年高考成绩非常靓丽, 然后相应配套的教学教导方法就出来传播, 不能不说有些培训确实是令人感到“学有所获”“信心满满”, 有很多很多的教学实践技巧、问题方案等, 只是等我们“学成”回去一实施, 实质效果却大打折扣, 有一些甚至起到了反效果;然后再开始时候, 我们可能还会热心地想一些补救、补全措施, 可惜时间越久往往效果越差, 最后就不得不全然放弃, 重新又回到以前的那种教学模式上。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是有这种经历, 不过就我个人观察而言, 这应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那些红红火火、声势浩然的东西, 绝大多数事实上都不会扛过四五个高考周期, 这几乎是一种宿命。

在我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 也许是刚刚走上讲台, 确实很喜欢, 也很相信, 很认可一些操作技巧实践上的教学方法方案;很多时候恨不能将那些“高效、有效”的教学方法、方略全盘吸收, 再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及学生身上;外出培训的时候也更多是青睐那些“实战派”“一线派”的技巧、方略。可是很快我就发现那些学习到的诸多教学技巧、方略, 短时期内或许有些新鲜作用与课堂效果, 但到了最后几乎都是“停止”“放弃”了。

碰了一次又一次钉子之后, 我算是真的明白了教学上“实战派”并不是完全靠谱的, 虽然“实战派”的技巧、方略确实可以迅速拿来就上手练练试试, 也令人有一种实用、有用“接地气”的感受, 导致我们比较容易相信其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课堂教学效益, 也确实比较容易去“照猫画虎”“模拟操练”。

只是“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有一个根本难以突破的局限——几乎所有“成功”有“名气”的“操作”实战技巧、方略的教学质效都是在特定的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班的学生群体中, 经历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及相应地改进、提炼方才确切适应, 方能真正凸显其最优的一面, 这一面一般就是“宣传面”, 往往也就是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突出的优异教学成绩。

在这里, 本质上来看, 极可能并非是那些“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有其“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的效益质效, 而最可能是“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适应于教学的对象——特定的学生群体。这些特定的学生群体本身才是造就该种“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优异”教学效益质效的最大决定要素,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同类的“实战派”教学操作技巧、方略下, 在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学届、不同班级的学生群体中, 却取得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的教学效益。

从上面的推理中, 大体也就可以清楚那些“有名气”的“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些异地、异校甚至异班、异届的老师手中, 却根本坚持不了几个回合就得以在现实中“铩羽而归”。根源正是我们根本不具备那群特定的教学对象——我们自己的学生们无法去复制为那些“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下的学生们。

于是, 不论什么“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 操作起来都像“拿来主义”性质的“照猫画虎”, 而且我发觉越是强烈、强势、着急想去“学习”“运用”, 就越会取得“生搬硬套”的质效, 到最后往往也是“瞎折腾”, 累了自己, 累了学生, 更带来职业麻木感、挫败感。注重“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 基本上注定会出现一定的不理想情况, 这点想必已经毋庸置疑。

《教育走向生本》的序言中郭思乐教授高度指出“教育面对的是人”。我想, “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的种种后续问题,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没能回归到教育教学本质, 因此表面上的“实战派”的教学技巧、方略是根本无力推动我们的课堂改革, 这样长期演变下去也势必出现这样那样的棘手问题。而生本教育却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人”这一个根本, 始终不脱离开“人”, 坚定坚守“人”这一关键, 而非侧重“术”这一浅层次, 将教育的核心真正回归到现实中的“人”, 把一切教育教学都置于“人”这一关键要素的基础上。

从上世纪末到今天, 生本教育已经走过18个年头, 但宗旨始终未曾改变, 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教改实践成果, 可以说, 生本教育无疑已经成为当下陷入泥潭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口。

今天, 生本教育的理念及宗旨, 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主流认知观点, 深入教育工作者的心里。我想明天, 我们的教育, 一定会更生本。

摘要:教育面对的是人。当教育失去了“人”, 教育忽略了“人”, 教育抛弃了“人”, 那么一切教育都会是徒劳, 一切教育也都将失去意义。生本教育恰恰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人”这一个根本, 始终不离开“人”, 坚定坚守“人”这一关键, 而非侧重“术”这一浅层次, 将教育的核心真正回归到现实中的“人”, 把一切教育教学都置于“人”这一关键要素的基础上。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学技巧方略,教学效益质,教育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生本教育理念 第4篇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要十分注意用尊重、关爱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后进生因为缺点多,优点少,所以平时很少得到尊重,经常遭到冷言冷语。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状态,表现敏感、多疑、固执、敌对。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用理解尊重来赢得教育契机。作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权利,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后进生自卑心理非常强烈,原因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以为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但是,无论多么差的学生都有优点。因此,在集体活动中我有意让他们发挥出来。能唱歌的,让他登台表演;有体育爱好的,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特长。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用集体的荣誉影响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好学生谁都喜欢,他们往往以积极进取、学习勤奋、人格健全赢得老师的青睐,平时老师对他们也是眼睛盯着,嘴里念着,心里记着。可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些有缺点的学生,在具体工作中,却很难做到或坚持下去。他们因为缺点、缺陷,或平时一些不良行为而被遗忘,被冷落,甚至被反感,因而使他们在教师和同学的冷眼里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失败感,他们未接触社会便过早的承受失败的痛苦,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差生并不缺少批评,而是缺少表扬、关心、鼓励。有一句话说“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老师千万要想方设法的给学生温暖和爱,让学生在温暖和爱里获得发展的动力和自信。人都有被肯定的愿望,教师言而由衷地肯定、鼓励会激发学生的信心,焕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无动于衷的。事实上,人们往往是“投之以桃,抱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问题学生也是一样,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们给他送去温暖;当他们受委屈时,我们给他送去关心;当他们有细微的进步时,我们给他送去鼓励;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们给他宽容、帮他改正。那么,他怎么会不亲近老师呢?我们班曾经有个后进生叫胡小俊,以前,不仅学习不努力,而且散漫不遵守纪律,经常迟到早退逃课,即便在学校也是在课堂上睡觉。老师批评他,他却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话也不讲。许多任课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对他感到很无奈。后来经过了解知道:他父母离异,现在同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生活条件不好,每月生活费经常不能按时寄来,因此每当月末的时候,他的心情都十分不好。得知这种情况后,每当快到月末的时候,我都主动找他了解情况并经常借钱给他。有一次他的脚扭伤了,肿得很厉害,可是他舍不得花钱上医院。看到这种情况,当天下午我就强迫带他到医院看医生,上了药。回来的路上,他的眼里噙着泪水,一句话也不讲。第二天下午的大扫除,他一瘸一拐的,却仍然参加劳动,而且脏活累活抢着干。同学门看了也都很感动,我抓住这个契机,利用班会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这种带伤劳动的积极表现:实际上是心灵美的表现,要求进步的表现。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声中,他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现在他不仅遵守纪律、学习努力,而且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尊重学生,是转化后进学生的前提。学生天真、单纯,容易受到伤害,很多优秀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就是尊重学生。在这种被尊重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希望。从而树立起做一个好学生的信心。后进生一般家庭压力较大,如果老师在家长面前再说学生的不是,无异于在学生伤口上撒盐。老师最好对家长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他提出希望,使他在双重尊重和信任下,树立目标,增强信心。其实,尊重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我班有一个女同学叫李艳霞,平时比较注重穿着打扮,有一天穿了一件很暴露的背心,我看到后,没有马上直截了当的给她指出来。第二日天课间操,她仍然穿着那件背心。我装做无意地对他说:“天这么冷,穿这么少,不冷吗?一会儿快回宿舍套件衣服!再说穿这么少多难看,这件衣服最好留着在家里穿。”听我这样说了之后,她再也没有在学校穿这件衣服。我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求全班同学互相尊重。现在班级已经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良好风气。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行。”比如,每天我都坚持不懈地7点前到学校,那些散漫的同学看到我这样也坚持早到校。班级劳动,我每次都和学生一起干,同学看到老师都这样,那些平时不愿意劳动的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要求同学背的课文,我都先背下来,那些不愿背课文的同学也在老师的影响下,把课文背下来了。我个人平时也是从来不迟到早退,每节课我都提前到班级,每次作业都仔细认真的检查批改,从来不马虎对待。有个同学后来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我原来是一个很懒惰的人,是您的影响使我变勤奋,变得有毅力了。特别是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我真正领悟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和怎样对待生活,这些将使我终身受用。”

生本教育理念学习体会 第5篇

南关学校葛玉琴

近期,读了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及《人民教育》2009年“生本教育”专辑等材料,我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初步感受到了生本教育的本真,开阔了教育的视野,增强了教改的信心。

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让学生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效率低。

在我们固有的认识中认为安静的课堂才是真正学习的场所,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同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达到相同的学习要求,但哪一种是最有效的,最适合学生呢?那当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最能发挥学生智慧的那一种了,那就是郭思乐教授所推崇的“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

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他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

这次生本教育学习考察,我们边听边看边反思。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改革的推进,必须有“兼容并包”的理念,善于吸纳先进的经验。生本教育的很多先进的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生本教育始终强调的三个词语是:快乐,素质,成绩;教学要转变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改变课堂;把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学习者,犹如把土地还给农民;解放教师,让教师成为幸福的人;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问题是学生本能学会的,教师偏偏去教;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让我们一再地感受到那里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有趣,也为那里的学生感到欣慰,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书本上所描述的“生本”课堂,学生们都有所精彩的表现———他们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合群、自信大方、积极向

上,而教师,则是高明的帮学者。反思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必须对教育的本质重新认识,必须确立“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的观念。

二、教育的核心就是激扬生命

广州生本教育的理念,唤起了大家的教育激情,确实对我们触动很大。感受到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育,幸福的教育,要解放教育者,进而要解放被教育者。考察中当我们见到生本实验班的孩子们那样自主、自信、轻松而快乐地学习时,自然就联想到我们这里的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那种苦学苦教、熬时间、拼体力、做不完的作业、批改不完的作业的情景。要彻底改变满堂灌、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模式。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要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把学交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理想也更要有责任去激扬鲜活生命

①、以生命为本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与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者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生本教育是真正把“人”当做“人”的教育,它承认生命的巨大潜能,承认人生来具有向上和向善发展的内驱力,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以充分、自主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库一旦被打开,其潜能就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涌出,生命的神奇也不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自信大方,语言畅达,观点新颖独到,智慧流光溢彩。

②、以生动为本

课堂的生动活泼,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让他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活动中取得进展和提升,整个学习过程就会生动活泼,显现出无穷的乐趣。

③、以生长为本

生本教育理念学习资料 第6篇

首先我们应知道什么是“生本教育“。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的形象诠释吧!几年前,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闪烁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论的智慧之光。我个人体会“3乘以5等于15”是填鸭是灌输,“3乘以5等于什么”有一点启发意味,而“3乘以5等于14”便是激发了。因为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这一段对话可以让我们明确发现师本教育的运行机制与生本教育的运行机制的区别。前者是橡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运转,所以称之为连动式机制;后者是像开动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所以称之为激发式机制。正如一个故事说,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顾了匹马来拉它。这位老人固然可笑,他不知道汽车本身有动力,可以用激发它自身动力的办法去开动。其实我们沿用的教育方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其缺点正是忽视了人自身的动力系统。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学生学得快乐,素质全面提高,又取得良好的成绩呢?也就是说,要找到教育回家的路。教育要回家,路又在哪里?

郭思乐教授经过10年的努力实践,终于找到了一条教育回家的路,那就是——生本教育之路。一句话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指学生、生命、生活、生成,这里的 “本”指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它的操作特征就是: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师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样。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的基本方法就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它的课堂模式有“四个基本流程”,即前置性学习(不固定,比较灵活,可课内也可课外);小组合作学习,4-6人小组交流讨论,这是一个显著特点;班级交流,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引导点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四突出”和“三转变”。“四突出”即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突出合作:4-6人的小组学习是最大特色;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三转变”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正是这种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解放了孩子,激扬了生命,在抱怨多多的教育世界中,风景这边独好。生本课堂的魅力就在于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的综合生成过程,是一种不断发现孩子们新的蕴藏、新的潜能的过程,美妙的是,蕴藏因人而异,于是,作为老师永远有这种目不暇接的风景。

那么到底怎样激发学生?怎样去开启人自身的动力系统?怎样把学习还给学生?这必须有一个抓手,要教给学生一把钥匙,要给予教师一根拐杖。基于此我们编写了“导学练案”,但这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初稿和底稿。每位教师应该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大胆取舍,勇于创新,灵活使用“导学练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成三次备课”:第一次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解读文本,确定学习目标,构思教学创意,设置前置作业(即“导学练案”中的“前置学习”,教师可以取舍增添);第二次指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前置性学习情况,再次明确学习重难点,确定探究新任务,创设探究新方法;第三次指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时,教师依据学情生成,进行动态备课。

二、“上好三种课型”:前置学习课(指导学生完成前置学习);探究展示课(采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展示“前置性学习成果”和完成“学习探究”板块);练习反馈课(学生完成“学以致用”和“延伸拓展”板块,依据学情师生一起反思总结)。

三、“抓好前置学习”: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教师要明白前置性学习的定位: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前置性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前置性学习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前置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以学为根本的地位。所以前置性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决定了学生能否获得学习主动权,能否探究合作的更加深入,因此教师要注重前置作业的设计、学生习惯的培养以及前置作业的落实。

四、“建好一种组织”: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策略。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以48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8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8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把这一类学生也可以命名,如优等生叫阳光组,学困生叫寻惑组,进步大的叫希望组。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最后还要注意小组评价与奖励。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小组奖励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合作学习所迫切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荣誉个人和荣誉小组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五、“坚持一种策略”:有困难找学生。即不管是学习困难还是管理困难,都放手给学生解决。例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育才实验学校的李卫林老师第一次以“生本教育”的方式执教凯斯特纳的《开学致词》。读完课文,他试着问学生:“这篇文章,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不要把老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或是传道的讲坛!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为什么德国人这样看待他们的老师?而我们却不是?”“还有,‘不要过分用功’这跟我们中国人也不一样!”这时李卫林老师提醒说:这些问题,都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学生马上追问:“中西方文化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又是怎么造成的?”这可真是一个大问题。按照“生本教育”的要求,全面依靠学生,于是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角度去查找资料、写作,期限是一个月。结果学生的论文,每篇都有1万多字,角度各异,材料丰富,写得像模像样。有关注中西教育差异的,有关注文化传统差异的,有关注民族精神差异的。这成为李卫林一次难忘的教育经历。再如广州市骏景小学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秋游,按照“生本教育”的原则,应该把老师事无巨细的交代、细致入微的安排,都转化为学生的思考、研究和自

主决定。于是老师们都在班级布置了“研究任务”:要野炊了,请你告诉大家,应该准备些什么?怎样分工?注意些什么?学生们很快行动起来。他们调动自己所有的生活经验,在互相讨论、质疑、补充当中,一份份关于安全、分工、日程等各方面内容的“野炊预案”出台了。“这次野炊,是我们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校长陈武说,从此“生本”理念在他们学校,由课堂教学延伸到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他们把所有能依靠学生学生做的事情,都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尝试着“做自己的主人”,没有了无休止的“说教”和“唠叨”,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健康、和谐与亲密。

践行“生本理念”,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学生。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把教材作为了资源,把教师作为了资源,把多媒体作为了教育的资源,唯独没有把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作为教育的资源。学生一出生就带着知识和力量来到这个世界,再承载着中国最朴素的积极向上的思维模式,所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践行“生本理念”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师。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学生的助手,把学习这件事真真正正的交给学生,当学生需要的时候你才能出现;当学生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或者说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让学生把你当成一个求助的对象。老师就像一本字典,你的价值,你的作用要通过学生的翻阅去实现。

我们虽然处在教育领域,精神领域,但思路和在小苗面前的园丁、农人一样,要防止的问题也是与拔苗助长一样的。我们站在小苗边上,看着那些自己就会生长的小苗,对自己说;比起学生能做的事情来,我们需做的和可做的并不多。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立一个“根”。教师要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要给每一个孩子进步的空间,不拔苗助长,而要静待花开!只有从这样的思维开始,进人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改革才会来临。

《杨子.说符》篇载:“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所以学习“生本”,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要善“泅”,而不被“溺”。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的课堂,也没有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的老师,更没有哪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学“生本”者生,仿“生本”者死!因此,我们所要学的是生本教育的思想精髓,要批判的学,要科学的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活用“导学练案”,在由“照葫芦画瓢”的形似到自我创新的“神似”的过程中成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直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上一篇:入蜀记翻译下一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