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兴趣范文

2024-05-21

音乐学习兴趣范文(精选8篇)

音乐学习兴趣 第1篇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06-07学年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不是短时间所能凑效的,也不是单方面能够达到的,这需要广大的音乐教师抓实课堂教学的诱惑力,抓好课外活动的吸引力,以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才有保证。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育要把培养兴趣爱好作为重要理念”。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爱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兴趣比知识更重要。作为教师该怎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对音乐教师感兴趣。

在每上一节音乐课之前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地,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设积极的学习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的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让学生对音乐教师感兴趣,首先,音乐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巧技能,比如:乐理知识,声乐水平,舞蹈及舞蹈编排,乐器演奏等。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展现知识技能,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一定要注意有度的把握,不要把自己的展现变成表演,要是这样,就把教学的真正目的舍弃了;同时还要具备与音乐有关的知识技能,比如:文学、哲学、心理、历史、地理等等。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被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所折服。

二、让学生对音乐课堂感兴趣。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程的安排必须合理,课堂操作运行灵活多变,重点、难点要合理搭配,有所侧重点地安排好教学内容,“炒活”音乐课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a、让教学内容有“新鲜”感,使学生兴趣倍增。

b、突出高潮的“华彩乐段”,有个精彩的结尾。

2、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不会自发产生,它有赖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靠几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国外各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再根据我国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创造出一些适用的新方法。

三、让学生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1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发展。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校园音乐阵地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外音乐活动这个阵地。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与教师、同学合作,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素质修养。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起大多数学生参与,这就是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让学生发现和体验课外这个大舞台。

课外也是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实践的途径,它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现音乐人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萌发学习音乐的感召力。课外是个广阔的大课堂。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课外教学可以通过许多生动形象,趣味妙生的景物直接影响着学生,去丰富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去发现美,接纳美。配套的媒体设备,如广播、校园电视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欣赏音乐主要是用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我们还可以定期讲座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并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课外教学是学生用音乐知识去实践的环境,去发现和体验课外这个大教室的魅力,陶冶情操,是补充课堂教学欠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个性。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音乐课外教学的第一和含义就是组织课外活动,它包括建立文艺队、开展课外辅导等,同样给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锻炼的环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好时机。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课外,定期开展歌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区演出、比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还提高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教师在组织的时候应做到使学生全体、全面、全程、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做到了这几点,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天地,才能让学生喜欢参与,积极参与,从而得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音乐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要能充分地挖掘校园内其他能有效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育阵地,给他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促使他们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健康成长。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的。

音乐学习兴趣 第2篇

一、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营造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愉快的迈进音乐的殿堂,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大鹿》这一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根据歌词情景再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有学生扮演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利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进行创编和表演。这个环节使全体学生在充满兴趣而愉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所以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是引导孩子喜欢音乐课、对音乐课感兴趣的环境基础。

二、抓住学生好奇心,创设感兴趣的音乐意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他们天生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我们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等创设好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景,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挥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与兴趣,让他们自然的参与体验,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例如:《新疆好》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穿着新疆服迎接学生,学生都好奇的看着老师:“老师穿的是什么衣服啊?好漂亮。”有同学就迫不及待的说“我知道,是新疆服。”播放背景音乐《新疆好》。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到新疆去玩呢?老师先就带同学们去哪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然后出示课件。同学们热心沸腾,议论着“他们的服装真漂亮;舞蹈真好看;帽子和辫子真美;他们爱吃羊肉、抓饭、奶茶„„”采用这些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激趣导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

导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好的导课设计,可以更好的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故事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看图导入法,意境导入法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蜜蜂》的教学中,以猜谜导入新课。“一生勤劳忙,专飞百花中,回来献一物,香甜盛过糖。”经启发学生一致认为是蜜蜂。

再如:欣赏课《美丽的春姐姐》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提问、看图、意境、故事四种导入法。师:“有一个可爱的小花籽在找春天姐姐,可是春天姐姐到那里去了呢?一会请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多媒体图片各种图片展示。(冰雪融化、小河流水、万物苏醒„„)生:“我听到了流水和小鸟的声音;我听到了冰雪融化的声音;我听到了泉水丁冬的声音;我看到了万物苏醒,春天来了„„”

四、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堂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要把整堂课思路清晰地完整地串成一条线,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富于创新精神的音乐意境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音乐课的质量,我们还得把音乐与“视、听、唱、奏、动、写、记、创”等要素结合起来。如:游戏、舞蹈、美术、文学、自然等等。让学生当起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奏的奏、跳的跳、演的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拥有愉快的情绪。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活泼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如:《金孔雀轻轻跳》的教学中,我就融入了舞蹈的元素,使学生感受傣族音乐和舞蹈的柔美。在《小青蛙找家》的教学中,我把音乐与游戏结合,都收到不错的效果。把美术、音乐、文学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课外郊游时,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当然,我们不仅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占有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拉近师生的距离,做到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善于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美的音乐去感染他们的心弦,与孩子的心灵靠近。教师的教态应自然、亲切、有亲和力、吸引力,教学应充满激情、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要丰富多彩。除重视教师的音乐教学基本功外,尤其是教师的人格、态度、方法、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都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学习兴趣培养探究 第3篇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越发认识到兴趣在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去引发、培养、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用兴趣呢?带着这些思考,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引导兴趣,培养道德情感

引趣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诱导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创造出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兴趣。

(1)注重音乐教室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设置。可在音乐教室楼道内的墙上张贴几位音乐大师的画像,如贝多芬、肖邦、冼星海等,并配上他们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受到音乐的启迪。同时,室内的布置应更加有吸引力:正面墙上挂着电教黑板,上方书写十分美观大方且醒目的“音乐小世界”几个字,这几个字由变形的高音谱号带出,充满了童趣;后面墙上稍加美化,写上冼星海“音乐是一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名言,几句话加上洁净的室内外环境和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用具,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使情感和心灵都受到了陶冶。

(2)注重个性差异,抓住学生心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个性特质必定存在着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唱歌,有的学生喜欢听音乐,有的学生喜欢舞蹈,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喜好及喜爱形式、学习的方法等。因此,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课,笔者都会做一项调查“写出你想怎样上音乐课,想在音乐课上学哪些知识,喜欢怎样的音乐活动,对音乐教师有什么要求”等,然后再对这些想法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特点,笔者尝试在课堂上搭建各种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尽情地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大家会发现每位同学都有各自的特长,不论大小都有可以挖掘的潜力,既培养了兴趣,也提高了自信心。

二、发展兴趣,学科融合

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对于任何事物也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教学时,如果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不行的,应在音乐的内容和含义上进行一些更宽泛的探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1. 音乐与文学融合。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可把台湾余光中的《乡愁》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这样,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情感上也得到了升华。又如,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可以引用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争中面临失去的焦虑和儿女情长都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2. 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正是以开拓学生思维活动空间,愉悦学生的感受,使其积极参与体验、创造、表现为出发点,从而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信息技术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一张嘴、一架琴、一支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信息技术融合于音乐课程,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借助这些,教师可以把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

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常常鼓励学生结合电脑信息技术学科中所学的知识技能,上网查找、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音乐知识;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综合归纳、积累课内外音乐知识,建立个人音乐知识库,制作文字、图片、音响融为一体的音乐软件,使各科知识触类旁通,相互促进、提高。

3. 音乐与美术融合。

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但借助于色彩、图形、画面,就可以有效表达音乐的情绪、结构以及音乐所特有的意境,同时,也可通过运动着的视觉图像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运动过程。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兴趣中享受音乐。

三、提高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对教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因此,笔者一方面注意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一方面,也注意给孩子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在开学第一课时,笔者就以礼物埋下伏笔,让学生们猜猜会送他们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在学生们都进行了猜测后,笔者告诉他们,要把一首歌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这样就有效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成为了学生们的朋友。

兴趣是孩子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诱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应建立多层模式来引发学生兴趣,再从开展以兴趣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快乐的音乐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学习音乐源于兴趣 第4篇

时代在呼唤,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音乐课堂上当“主角”的感觉,那么作为教师应怎样溶入到学生的圈子当中,和学生零距离接触?

教师和学生之间虽然是教与学的关系,但在现在的小学中,还是有学生惧怕老师,试想惧怕老师,怎么可能喜欢老师上的课呢?所以说用心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在轻松的心境下,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尤为重要。

在培育孩子幼小心灵的时候,不仅需要将音乐的种子播入孩子的心中,更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音乐不是一种无生命的缥缈,而是一种有生命的跳动。作为老师,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把音乐从头到尾一句不落的灌输给学生,机械的运作往往只能导致孩子的一脸茫然;而应该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考虑如何将音乐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的东西去把握,也就是说如何把音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

一堂音乐课如果不停的教唱,再教一些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的乐理,我想不用说孩子们,我都不会喜欢,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 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 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我们的音乐课,也可以让孩子们展开他们的想像力,为歌曲伴舞。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是无穷的,即兴表演时,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经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又体会到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愉快。

“参与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培养其能力的重要手段。音乐这门课改革后,课堂上擂台赛形式的每个环节都能让每位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音阶练习也能让学生在趣味教学形式中愉快地练习,比如:《音乐之声》的主题曲《哆来咪》,我由七位学生代替歌曲中的七个基本音符,每人一句以“接龙”的游戏形式依次唱完这首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阶中七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仿佛歌曲中的每个音符都具有了表情性,惟妙惟肖,生动之极。在这种游戏的教学中,同学们不仅自身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切身的体会到了音乐课的快乐,也在快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既训练了音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有趣”为前提,学生“乐”在其中。

师生互动和探究性学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歌曲教学最大的目的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学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积极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让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引导学生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歌声才能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只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第一册《火车开啦》时,由于学生大多没有坐过火车,想象不到歌曲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想坐坐火车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在真情的歌唱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音乐学习兴趣 第5篇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过去十年来的音乐教学中,我深深感到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重乐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从而使许多感性重于理性的小学生对音乐课始爱终弃。所以,我认为要培养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必须从调整教学计划,革新教学方法入手。我个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平时音乐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唤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乐趣。

例如,我在《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的教学导入时,先是用慈爱的表情、期盼的眼神、温和的语言编讲《游子吟》故事,并配以计算机制作的幻灯片,创设母子情深的意境,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入角色,用心灵去感受、触摸诗歌中妈妈的爱,真正体验歌曲意境中所蕴涵的艺术美。其次,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日常生活中妈妈慈爱的神情、妈妈轻柔的歌声、妈妈温柔的爱抚、妈妈温暖的怀抱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达到精神境界上和谐共鸣,进而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我还鼓励学生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奇,上课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在教学中我还较多的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把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提高为

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器乐课教学中,我极力主张学生把自己的头、口、手、脚作为课堂上的教辅工具,通过有节拍的摆头、拍手、跺脚、吹口哨等形式参与课堂活动,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歌曲教学中,歌词记忆一直是低段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切实有效地突破这个难点,我常常采用在黑板上画简笔图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构想图画内容,然后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做到了音乐与美术的整合,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此之外,我还常常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记忆歌词,例如在教学《上学歌》、《拉拉钩》等歌曲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手摸演出红太阳、白云彩、花、小鸟、生气、小指头等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帮助记忆歌词,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枯燥无味的歌词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采用适时的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几乎每节课我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随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摸摸孩子的头或亲亲他的额头,或在孩子的课本目录上画上红五星。有时侯我还会把受到表扬的学生姓名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并号召其他同学向

《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第6篇

课题开题报告

西街学校 蔡爱芬

一、课题名称

《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可是,我们现在的学校设备限制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只有一架电子琴和一台录音机,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单调、枯燥。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时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乱”的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由此可见,新课堂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了教学最基本的要件。在这种形式下,我提出了本课题。

在教学中,研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方法,通过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寻找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在进行这一选题之前,先翻阅了部分刊物和查阅了相关的教育网站,应该说在这一选题研究方面,很多人士的立场、观点都不尽相同。主要参考文献:近期主要翻阅的相关书籍和文章有:

《动·趣·乐——小学高年级音乐创新教学尝试》 无锡市广勤路中心小学万爱薇

《引发学生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佳手段》 邢玉荣 94年“中南六省音乐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兴趣三步曲》 杜媛梅 湖南省常德市工农小学《中国音乐教育》 1999年第2期P18—20 《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新浪亲子中心 《育儿生活·家庭教育》 2005年8月19日

《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音乐幼儿园黄莉莉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心理学》 伍棠棣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第3版 《探究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岳荣 《用生活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子》 徐洪进 2003年4月15日

近5年的《幼儿教育》杂志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包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思路、结构等)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的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上的学习,如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追求的音乐性,也是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学习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所以,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教学应重视唱歌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让音乐与兴趣在教学中一同插上翅膀,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课上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二)、实践意义

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进行识谱教学了,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初步培养学生能用视唱法独立视唱新歌。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针对小学生来说要用一些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对学习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基础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健康的校园音乐氛围能给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场所,也能给学生一个美的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总会感到有种富有生命的、奋发向上的东西,不断撞击着心灵,使之兴奋、感动,使之不由自主地要将体会到的美给表达出来。在此,学生的创造性,善于进取,勇于奋进等品质都得到了培养。

(二)管理者的素养

音乐教育是爱的教育,研究者热爱学生,把爱渗透在音乐教育实践工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既温柔体贴又不失严格要求,既宽容理解又不失原则,既关注学习又关心生活,时刻想着学生需要从音乐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得到什么,需要从老师身上得到什么。牢记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六、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曾得到过国外教育界人士的赞赏和认可。但就我个人的理解,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赞赏中国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做得扎实。但就艺术教育而言,中国的艺术教育尚有自己的缺憾。很多时候,人们会将艺术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方式联系在一起,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育,而忽略了被教育主体的切身感受。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与美术课统称为艺术课,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对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历来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但就运用到每一具体的学科、年龄层次等方面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有所区别的。作为小学音乐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设想将自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在如何实施和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这一论题进行明确和透彻的阐释。希望能与各位教育界的同仁进行交流和阐释。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没有将这一论题进行更细致的年龄段的划分,是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虽有很大的变化,但就年龄而言,仍属于童趣无限的阶段。因此,没有做更详细的划分。从设计这个方案的初衷来考虑是辐射到整个小学阶段的。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研究目标】

音乐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学生实施艺术熏陶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现有各种条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使音乐老师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更好地在另一个侧面提高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从而让音乐老师为师生都喜欢的“音乐课”,成为能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教育课程。【研究内容】

本课题围绕兴趣这一中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音乐教育与兴趣培养的基本问题研究

音乐教育渗透美育的研究

唱歌教学与兴趣培养的研究 【过程】

1、准备阶段(2009.5~2009.7):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09.8~2010.3):主要开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课堂教学研究。

3、总结阶段(2010.4~2010.5):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思路,并为下阶段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方法设计】

1、实践法:集体备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律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

3、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4、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5、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1、时间保证:课题研究者,长期从事一线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确保课题研究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保证高效准确的完成该课题的研究任务。

2、通过网络搜索,整理相关的资料课件,网络成果,学习教程,进行组内研讨,交流提高。

3、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多与外界加强协作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素质与研究水平。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设备,创设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5、经费保证:学校负责投入足额资金,努力为本课题提供设备、设施、资料以及提供外出学习,进行交流的物质条件。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的研究报告

2、专题论文

3、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特色方案集

4、课堂教学活动全程资料:备课、说课的活动记录、精品教案;设计思路、课后评价记录;反思笔记

论怎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7篇

摘要: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真正的“动”起来,使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要使小学音乐课堂生动、学生感兴趣却又能够有序的进行,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事先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管理工作。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小学教学实例浅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关键词:教学

音乐

感情体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能够很好的使学生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音乐教师要以身育人、循循善诱从而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怎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一)集中学生注意力

如今的小学生普遍比较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比较好,但是自我控制的约束能力比较弱、注意集中能力较短暂。如果我们还是采用以往一味要求学生在静态教学中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了,这就好像用绳子捆绑了学生的手脚、用牢笼关住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中“动”起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心动不如行动,让学生自己在行动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情感,愉快的自主的学习。

比如在上小学低年级学唱歌曲《洗手绢》这是一首很多小朋友都比较熟悉的歌曲,歌曲简单很快就学会了,这时学生就会不怎么感兴趣,唱起来也很没劲儿,这时就会出现有学生不守纪律的现象。这时再继续上下去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相互的折磨。当这种情况出现后我们可以把它设计为一堂综合课,从帮助妈妈洗手绢引题,再深化主题以热爱劳动为主线贯穿始终,组织孩子亲身体验劳动并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学生兴致便会很高,接下来的课程进行便会很顺利的完成了。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每个小学生的领悟和感知能力是不相同的,比如同样的一首曲子,有些天赋稍好一点的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一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稍弱一点儿的可能一节课甚至很长时间也学不会,这时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差一点的学生不要放弃并且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不然这些差一点的学生就有可能失去学习音乐的信心,在课堂上感到无聊,从而影响课堂纪律。因此作为小学的音乐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应该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恢复自信,教育学生遇到困难敢于面对。老师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引导之外,还要创造机会,让那些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学会勇于表现自己。大胆的让孩子去做,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参与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乐器、舞蹈、表演等,让孩子亲身参与可以使孩子们直接的感受音乐,充分发现孩子们的艺术潜能,让孩子们自己树立起学习音乐的信心。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扩大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拥有自信。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过,小学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有意识的培养一些少数精英和音乐家,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小学音乐教育培养众多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要把每一个孩子提升到能够拥有一颗纯洁高贵的心灵和完美人格的优秀程度,这也是最理想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

记得我实习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个刚转过来的学生,上课总是低着头,也不爱看黑板,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偶然机会我听到他在唱《大海啊!故乡》。在有一次上歌曲欣赏与扩展的时候,我特意指明让他来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刚开始他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还很不情愿上台,于是我鼓励他说:没有关系、不用害怕,自己要有信心,来试一试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在我们全班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他走上了讲台,完整的唱完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虽然整个过程中他的声音都在颤抖,我们还是认为他就是我们班的小歌星。此后,他在不断地鼓励下,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又能够主动的学习,独立的完成作业了。这也为其它学生树立了榜样,使其它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敢于展现自己。所以,在整个音乐教学的课堂上,应该多创造一些让孩子们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那些对音乐兴趣不太浓,音乐感知能力也不强的学生,多数对自己音乐潜能不被发觉,长此以往,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兴趣不是被其他学科所淹没,就是自己对音乐能力欠缺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充分发掘他们的音乐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参与音乐创造,从而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

马克思·范梅男教授说“我们也可以看一看课堂氛围是怎样的,师生的关系是否疏远到亲近,学生活动是否由个人活动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人际交往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些观察可以看出情感教育的一些效果。”曾经有人调查得出结论: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位居各种教学方法之首。上好音乐课堂上的游戏环节有助于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的,做好充分的教学活动准备,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游戏教学。

如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打花巴掌》,这首歌词源于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儿童游戏,是一段非常压韵的顺口溜,很容易就使学生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之上,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相互配合、游戏来学习歌曲。使这一过程贴近生活,也使整个课堂进入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成功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游戏中,老师要融入到学生的世界成为学生的伙伴,促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对音乐教学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更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营造出欢乐、融洽的氛围,这也就达到了愉快课堂的效果。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征,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游戏中创造”,愉快课堂的同时也喜爱音乐。

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有利于形成有时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学”,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生动活跃的音乐课堂,会让孩子身心愉悦,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课堂变“要他唱”为“他要唱”的愉快氛围。

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教师上课的语言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生产生共鸣,那就要看老师上课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是否风趣、幽默。风趣幽默的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像是一种调剂品,使人心情愉悦,给人带来无比的放松和欢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如在小学生学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时,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会唱了,但是声音却是软绵绵的,没有气势,整个课堂气氛萎靡不振。这时有一位上课老师故做诚恳的说:“在我们这个英勇威武的解放军队伍里,有几位身负重伤的伤病员,他弓着腰,低着头,双目无神,虽然全身无力.但仍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开双腿,吃力向前挺进”,你们看敌人要是真的打来了看见你们这样岂不是要笑话咱们祖国吗?老师说完便稍带夸张的学唱他们的声音和唱歌状态,整个班的孩子都乐开了花。随后老师又问道我们班的同学是不是伤员?生:“不是”师:“那我们班的同学拿出气势来把敌人赶到后方去好不好”?学生兴致高昂、异口同声的说“好”。这时再让孩子们来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便气势高昂、声音状态有了很大改观。所以说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我们老师一个很好的助手,能够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将知识细化融入到歌曲教学中,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知识,这正是古人提到“润物细无声”的另一个意思。

四、重视感情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感情体验,培养学生优良的审美感,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使这种学习的热情能转换为学生强烈的求知动力,自己去理解探究。同时在音乐教学实施的课堂中,老师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地理解、消化吸收、综合与创新。培养学生兴趣应该重视音乐对于学生的艺术感染,淡化技能的学习,因为小学的音乐课程安排比较少,每周只有1~2节,根本无法操作太多的技能训练,与其如此,倒不如把重点放在音乐的感染力上,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内在美,千万不要因为那些太过繁难的技术技巧练习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广西艺术学院陈玉丹老师设计的小学中年级歌曲《云》:在发声练习中让学生唱“u”用启发想象的方法使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一朵云彩在天空飘„„教师紧接着展示不同的画面启发学生练声,月光下的云用轻柔的“呜”声,阳光下的云用明亮、流畅的“啦”声,带着夏雨点的云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老师在结合歌曲进行发声练习的同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产生兴趣,避免了以往单一枯燥的发声练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正确发声练习,通过不同画面感知对自我进行音准、音色、音量等的调控。总之,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因此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老师要主动地走进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喜欢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果实,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音乐课程标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合著:《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谢嘉辛、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激发 第8篇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敬佩博学多才的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适时在学生面前“露一手”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如在教五年级第一单元的《爱之梦》时, 我问:“同学们, 想听听老师给你们现场演奏这首钢琴独奏曲吗?”顿时, 教室里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演奏完,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 你真厉害!”“弹得真好听!”“再来一首。”我没有拒绝学生的请求, 给他们又演奏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雪橇》。看着孩子们的眼神, 我知道已陶醉在我的琴声中了。除此以外, 还要注意尽量少惩罚学生。记得有一次, 我刚走进教室有位同学举手告诉我:课间季强同学在琴上乱弹。我一听气就上来了,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低着头, 我看看他那副恐惧的样子, 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柔声问道:“季强, 你是想体验一下弹钢琴的感觉吗?”他小声的回答道:“是的。”“那你现在就给全班同学说说你的感受吧。”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钢琴的键很多, 弹起来感觉很重……”我微笑的点点头说:“说的很好, 看样子有体验才会有感受。其实钢琴并不难弹, 贵在坚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怕困难, 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同学们纷纷点点头。我庆辛自己没有狠狠的批评那位同学, 给他们反思纠正错误的余地, 从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2. 生动活泼的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 关键看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主动。所以我经常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设计。比如讲故事、游戏……如教唱《劳动最光荣》一课时, 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 鸟儿们都在忙绿着, 小喜鹊再造新房, 小蜜蜂在采蜜糖, 可是, 小蝴蝶却在玩耍, 不学习也不劳动。同学们你们知道最后小蝴蝶改好了吗?要想知道最后结果怎样了, 请同学们模仿一下这几只小鸟是怎么飞的, 老师再告诉你们。班上顿时热闹起来了。这样激发起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欲望。再例如节奏训练时, 我把节奏X X比作走;XX XX比作跑:比作跳;比作马奔跑;比作战士射击等等,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把游戏和节奏有机的融为一体, 较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学习《木瓜恰恰恰》一课时, 我根据歌曲的体裁形式安排了一个叫卖市场。让学生模仿菜市场上的叫卖声“卖小白菜咯!”“新鲜刀豆两块一斤。”“”“卖小黄鱼, 新鲜的小黄鱼!”……然后师生互动做吆喝接龙游戏, “小白菜”“一块五一斤”;“炸鸡”“十五元一只”;“鸡蛋”“四块一斤”;……最后让学生根据歌曲表演。让学生在生活化、游戏化的课堂中学会歌曲, 理解歌曲。

3. 及时合理的教学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教学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 建立自信心, 促进音乐的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所以, 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如学完《好朋友》这首歌后, 我问:“这首歌曲, 我们除了拍手, 还可以怎样表现节奏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说跺脚, 有的说拍肩……有个调皮的孩子说:“拍屁股!”我一听就来了气, 但一想发火不是好办法, 于是我就让那孩子上来表演, 那孩子上来边唱歌曲半拍屁股。唱完, 我肯定了他的演唱说:“虽然把节奏型拍出来了, 可惜不太雅观了, 同学们说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然后我对刚才的同学说:“回到座位上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 想出来在介绍给大家, 好吗?”教师合理的评价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氛围。再如教《我爱我的家乡》这首歌时, 我请学生们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编成歌词, 填到歌曲中唱给大家听。有个同学这样唱道:“我的家乡是个好地方, 东靠宽阔的大海, 面临滚滚的长江, 那里有纺织品市场, 那里有纺织品工业园区, ……”当他唱完后, 我马上边为他鼓掌边评价道:“很精彩, 把我们家乡的特色都表达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为他鼓掌!”这种激励的评价帮学生树立了创作自信心, 因此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创作。

4.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开展活动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学生跳一些民族舞、儿童舞的基本动作, 学会用简单乐器为集体歌唱伴奏, 开展卡拉OK赛、讲音乐故事等。由于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 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通过以上活动不但能增进友谊, 还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正如张肖虎先生所说的:“如果说课内是偏重课堂集体统一学习个人完成, 而课外是培养重视艺术效果, 培养创造力, 参加社会实践的集体协作。”由此可见,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特长不可缺少的部分。

上一篇:农财科工作情况下一篇:财务经理转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