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2024-07-05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1篇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其实人生也是一个曲折而又平淡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当下。训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每次经历过训练之后我们也是会有一点心得体会的。下面的是一篇体验式拓展训练之心得体会,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体验式拓展训练是一个充满竞争、合作、挑战与刺激的代名词,曾多少次听参加过的人描述过拓展的感受与认知,我也曾蠢蠢欲动,想亲自尝试,亲自领悟是否犹如传闻中的神奇功效。20xx年6月23日,公司给予了我们这个培养团队精神与挑战自我的机会,使我深切体会到了其中的大道理,挑战了自己的勇气与信心。 2006年6月23日早晨6点,我们一行15人驱车奔赴300公里以外的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人众人杭州青山湖训练基地”,10:30我们到达了基地,紧接着在教练的带领下选队长,起队名,作队徽,写队歌、队训。经过半个小时的酝酿,充满活力的“海神队”诞生了,队歌则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齐心协力!永往直前!”,队训“齐心协力!永往直前!也!”喊起来更是震耳欲聋、起势如弘。想到要进行五个项目的训练我们每个人都表现得异常活跃和兴奋。

首先我们进行了“背摔”训练,在这项活动中,每位队友都要负起在团队中的一份责任,全力保护好队友。在队友做好配合动作的时候,所做背摔的`队友大喊一声:准备好了吗?队友回答:准备好了!当听到这坚定的声音时,心中有一股暖流穿过,因为有队友做坚强的后盾,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倒吧,感觉背往后倒的刹那,重心失去,但有队友结实的臂膀,那一刻感觉我们的团队真棒。

接下来是“空中断桥”,要求在8米高的木板从这一边跳到另一边,然后再跳回来,其间距由教练调节。我爬上去后,在断桥上停留了很长时间,此间双腿直打颤,最后终于鼓足勇气跳了过去,回到地面时脸色苍白,但毕竟我成功的完成了这个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想退却,到达木板时恐惧想不做了,但是在队友的鼓励下我成功地完成了。想想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坐起来却很难,但只要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困难也不是这么难的,超越只是一步之遥。因此,我想我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如此,面临艰巨的任务或困难时,只要坚定信心,积极努力,付诸于行动,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完不成的工作和任务。

还有在培训第二天的“孤岛求生”,这个项目我认为是考验一个团队在接到任务后高、中、基层员工的相互配合与沟通,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指挥,避免团队出现混乱。从活动中我能够看出,有了竞争机制,为了完成任务,取得胜利,就必须合作,必须建立团队,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要领导有力、部门分工明确,彼此信任、有共同的理想和包容的态度,这样,目标、任务就能够完成得又快又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也应该是这样。

短暂的一天半拓展训练结束了,我觉得在这次拓展训练中我的心胸更开阔了,由原来内心的担心、恐惧到无所畏惧,经历了心理与生理的考验,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更熔炼了我们坚强、团结的“海神队”。我要把拓展训练中得到的启发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潜能,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2篇

为期二天的拓展训练已结束,但我还不时会想

起由鹏鹄拓展培训公司带领的那“惊心动魄”的拓展培训。不管是令我胆战心惊的“跨越断桥”、“高空独木桥”,还是让我感动不已的“领袖风采”、“爬山”……所有情节历历在目,令我难以忘怀,广州鹏鹄拓展培训公司的教练们为我们上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课。4月9日晚饭后我们来到了会议室,60多个人被分成3个团队。我们很快完成了队名、队歌、队呼、队徽的设计和队长的选举工作。我所在的队是“野狼”队,一共有30人,队长是小文,副队长是小行;队歌是《向前、向前、向前》;队呼是“所向披靡,勇者无敌”。

第二天晨跑后,教练把我们带到了断桥底下。从小到大,我一直恐高,跨越断桥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事。站在8米高断桥下,我心里十分紧张、害怕。所以当教练问谁来记时时,我第一个举起手,争着说阿“我来,我来”。我的目的显而易见,既然“逃不掉”,那只想最后一个上。我的队友都很优秀,不论是感觉如履平地的,还是慢慢克服恐惧,勇敢跳过去的,都给我很大鼓舞。当28名队员成功跨过“断桥”后,女队员只剩下我一个没跳。于是队友们让我上,我还

想推托,可经不住队友们的劝说,只好硬着头皮上。队友们围过来把手放在我的头上喊着对呼“所向披靡,勇者无敌”,为我壮胆、加油,在一片欢呼和鼓舞声中,我开始攀登梯子。当我站在断桥上时,我的心狂跳不止,丝毫不敢动,我听见队友们在下面喊:“不要向下看”、“不要往远处看”、“往对面的柱子上看”。我盯着对面的柱子,做着深呼吸,调整紧张、恐惧的心里。然后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挪到断桥边上,我犹豫了一下,听着教练和队友们在下面喊着“一、二、三”,当喊到“三”时,我鼓起勇气一跃,过去了!不加犹豫,接着我又从对面跳回来。成功了!我笑了,来前面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悬崖、峭壁!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你肯跨出第一步,看起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就会向你妥协了。但我知道:如果没有队友们的鼓励,没有前面队友们的榜样作用,我无论如何不可能在8米高的断桥上跳跃,我最终战胜心理的恐惧,我从内心非常感谢给我鼓励与支持的队友们。

有了跳断桥的“经验”,当过独木桥时,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我错了,当我再一次站到8米高的独木桥时,不知怎么回事,我的腿不由自主的发抖,同时感觉整个独木桥也在颤抖,巨大的恐惧一下向我袭来,止不住狂跳的心,头也有点晕,尝试了几次都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3篇

一、德育及其过程

德育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 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本文的德育特指学校德育。从德育的概念不难看出, 德育要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体验, 其实这一点往往是教育者所忽略的, 但是这却是决定着德育有效实施的关键。我们必须明确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教师组织与领导的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重要条件, 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本身。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 它有自己的规律。这些品德发展的规律不是德育过程的规律, 只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 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 才能转化他们的品德。

二、拓展培训及其实质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Development, 又称外展训练 (Outwardbound) , 通常是指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雏形是劳伦斯1942年成立的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现在的拓展训练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相辅相承的体验式教育模式。训练内容主要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 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身体的磨砺等亲身感受方式予以表述和体现, 通过培训师的导引和讲解, 让参训人员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开发潜能、熔炼团队、完善人格”的目的。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陆、海, 空, 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野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 利用各种训练设施。“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是贯穿每项活动的基本环节。由此可见, 拓展训练的实质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

三、拓展训练对德育实践的两点重要启示

1. 拓展训练的操作程序。

拓展训练的环节分为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 (循环往复) 具体内容如下: (1) 体验: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 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 分享:有了体验以后, 很重要的就是, 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3) 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4) 整合:按逻辑的程序, 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 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5) 应用: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

2. 拓展训练对德育实践的两点重要启示。

(1) 拓展训练中学员是主角——德育过程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德育过程一直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 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 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 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 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 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 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就是说, 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 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 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 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那么在德育的教学中就应以学生为中心, 调动学生的内部情思想活动。拓展训练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拓展训练与通常的培训最大的不同是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 学员一直是活动的重心, 学员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活动来感受, 并从中悟出道理。培训师的讲解都是基于所有学员回顾的基础上展开的, 而不是单向的, 充分保证了学员的投入程度。 (2) 拓展训练注重自我教育——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 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 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 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所以说德育过程也是提高学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拓展训练强调的就是一种体验, 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拓展训练实施环节中的“交流”、“整合”、“应用”就对学员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的训练, 这些过程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与过的人在此过程中习得了一种内省的方法, 在以后的实践中会不断地运用此种方法, 以加强自我教育能力。

拓展训练的产生实属偶然而现今的运用也多半在商业领域, 但其实施的程序正符合了德育的许多原理, 尤其是将“体验式”学习贯穿于整个活动当中, 成功的达到了培训的目的。那么, 我们的德育活动若以体验式教学为重, 也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 拓展培训作为一种成功的体验式培训模式, 它的操作方式亦是值得学校道德教育借鉴的。

摘要:从古自今, 许多思想家都是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不言而喻, 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不同于智育, 它有其自身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经验及情感体验, 这是有效德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拓展训练与德育过程的对比分析, 提炼出了值得学校德育实践借鉴的方式方法, 即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德育,体验式,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5) .

论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拓展 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体验式教育理论的比较分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它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提高人的能动性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1.与建构主义思想相区别

建构主义剖析了客观知识结构如何通过与个体交互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强调学习过程个体的主动性、建构性;提倡情境性教学。但忽视社会遗传、社会教育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否认分析和抽象的合理性。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不仅强调实践的客观性、主动性,还从社会性、历史性出发强调认知中遗传、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作用。与建构主义相反,实践中的认识是经过分析和抽象过程的,列宁这样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2]这里的“抽象的思维”包括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分析和抽象过程,弥补了建构主义的不足。

2.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相区别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让体验式教育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被推广应用。实用主义把教育作为“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3]。而“经验”是一种主观体验,“做”和“学”都是经验的整理和本能的探索。这样的体验式教育理论强调认识主体经验的本能和能动性,抹杀了知识的客观性,淡化了“体验”活动的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实践的客观性特征引入,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人与世界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与实用主义区别开来。此外,还指出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递进过程,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的不可知论,解决了实用主义的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了体验式教育的本质

本质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什么是体验式教育本质呢?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分析体验式教育的现代本质,既不是建构主义的“建构”,也不是实用主义的“经验”,而是“实践”。“体验”是教育实践,是实践活动在教育领域具体做法的表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体验式教育本质的提示是对体验式教育又一重大的理论拓展,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育“实践”的根本属性蕴含着三层含义。

1.实践在体验式教育中具有优先地位

实践作为体验式教育的本质,首先强调的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基础地位。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这明确表明了实践在认知活动中的优先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的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4]确立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的优先地位,对于突出体验式教育理论特色,广泛推行体验式教育,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实践出真知”,知识来源于实践

体验式教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表征之一,从“体验”出发的教育活动,其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特征使它成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来源。在“体验”中,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为现实世界。毛泽东形象比喻为“实践出真知。”他在《实践论》里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5]

3.实践诠释了“以人为本”的体验式教育理念

体验式教育目的是培育个体主动、能动地建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重视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包括知识、能力、身心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手段突显了人的位置和价值,其实质是以人为本。认识和创造这两种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和最终目的,体验式教育的实践本质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特征。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拓展体验式教育理论

1.实践是教育的第一需要成为体验式教育理论基础

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从实践的本体论意义来拓宽视野,借助实践范畴,把教育教学中的“体验”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这种感性活动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起点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从此体验式教育的“体验”不再被误解为只是认识的起点、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活动”可有可无,而被看成是教育和教育者的第一需要。尽管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体验”的内容和方法上各不相同,但一定要走实践之路。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知识概念的灌输,忽视个体体验活动即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要站在实践本体论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体验式教育直接的理论基础。

2.实践能动性特征是体验式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野里,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实践活动,就是“以人为本”,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实践能动性特征当成体验式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就是让学习者在种种体验环境中成为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思考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以实践的基本形式来发展体验式教育

实践的形式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具体方式,它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作为体验式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些属于生产实践,有些属于科学实验,但都是这三种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从实践的基本形式出发又不拘泥于形式,广泛推广体验式教育,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验式教育的实践当中来,形成良性的互动。将体验式教育融入课堂里,融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推进到个人教育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被广大教育者所理解和掌握,要充分发挥这一传统和优势,积极推进其作为体验式教育理论,一方面要改变只有西方哲学作为体验式教育理论的情况,另一方面让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发生根本变化。当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有学者片面地认为体验式教育只需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理论依据。不管是建构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都从独特的角度探讨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及其本质,是体验式教育理论的构成要素并依然起着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 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最新团队体验式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第5篇

--------------

团队体验式拓展训练心得体会以前,对于“拓展培训”这个活动仅是耳闻,知道是一项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提升竞争力为目的的集体活动,于是一直非常渴望能参加这样的培训。很幸运,我参加了这次公司组织的户外拓展培训。

两天的培训是有趣的、兴奋的,感人的场面又一幕幕浮现出来,在回忆过程中,感悟也油然而生。

高空抓杆,抓杆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高空抓杆”,要在9米高的铁板上,抓到一定高度和距离的单杆。虽然有距离,100人中100个都能抓到,但当处于高空时,由于周围环境的陌生使我们产生不确定的心理,使我们对很保险的事情也不信任,甚至产生幻觉。这时需要战胜自己的心理障碍,但只要你勇敢跃出去,就会发现,超越恐惧、成功只是一步之遥,不跨出第一步,就达不到成功的彼岸!“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自己退却了,不敢面对,有很多人就因为没

更多免费资料:/pxs 咨询QQ:770621198免费YY网络教室:77062119

--------------

敢向前再跃一步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团队墙——我的肩膀就是你的阶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

“团队墙”是所有参训队员共同完成的最后一项挑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所有人成功翻越一面高约4米的光滑墙壁,在顶端接应的人数只能8人。随着培训师一声令下,我给出我的肩膀,你伸出你的双臂,大家都毫无怨言主动去做人梯,能听到的只有快速行动的刷刷声,能看到的只有一个个有力的肩膀、信任的眼神、一张张憋足了劲而涨红的脸和流淌在红色脸庞上的汗水,每个人都在借助身边人的力量向上爬,群体中的人都是互动的。而这些却更让我感觉到了所有人对于成功的渴望,它就像一组庄严的乐章,但凡身临其境的人,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神奇力量。最后66人仅用了11分钟,就顺利完成了任务。这项挑战的成功,深深地震撼了包括培训师在内的场上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眼里流淌的已分不清是感动的泪水还是汗水。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培训,它让我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滴水穿石”、“众志成城” 的伟大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参加体验式素质拓展培训的心得 第6篇

参加体验式素质拓展培训,由于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活动,因此体验式拓展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内心很动也充满好奇。

这次是第一次来,在教练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众乐拓展培训基地,通过教练的解说,对众乐拓展培训基地的服务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从中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感觉众乐是一个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机构,众乐的服务内容非常丰富,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次的体验式拓展培训为期一天,主要由三个大的活动组成,但是其中很多的细小的东西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在这次培训中,教练带给了我们许多惊喜,教给我们许多带领小组活动的技巧和方法。活动开始时,气氛都比较严肃,教练引导我们成员之间相互按摩,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成员之前的陌生感消除了许多,活动气氛也瞬间活跃起来,但这也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活跃气氛的游戏,教练的引导让我们明白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道理,这对我们社工开展服务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服务对象真正的内在需求,不能主观的以“我以为”“我认为”去提供服务。

在分组进行小组建设的环节,众乐的伙伴们的思维很活跃,很快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点子,虽然和他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感觉我们之间并不陌生,很快就能融为一体,为我们的小组建设献计献策,共同努力。

在急速60秒的游戏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对细节的把握。在这个游戏中我们队用了五次机会最后以54秒的时间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首先取决于我们队良好的规划和分工,在挑战前我们认真讨论规划了我们的挑战策略,每一次的挑战的目的、策略和人员分工都不一样,制定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量和累计的经验来计划和分工。虽然游戏的结果是我们队赢过了另一个队,但是我们中间的失误也非常多,第三次和第四次都是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忽略细节而失败。这个游戏让我们深刻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做事之前进行整体规划,找到目标和目的的重要性以及对细节把握,我们对这些体会的内化不仅有益于我们工作的更好开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大的作用。

惊险倒计时由多个小游戏组成,要顺利完成任务,非常考验团队的分工和协作,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这个过程本身就比结果更加令人获益。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团队核心领导者的重要,体会到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的重要„„

这次培训令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工作中的团队协作方面、沟通交流方面还是对待服务对象的方式方法方面以及生活的做事做人的态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启发。在活动过程中,成员们的积极分享也让我们收获颇多,就像成员们分享到的我们和团队合作做事的时候,往往首先在意的他人有没有做好,而没有注意到自己是否做好了自己的事,这是非常不好的一面,在团队合作时,我们首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和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也非常重要,要时刻了解别人的想法,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这是非常充实而快乐的一天,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都玩得很尽兴、很开心,更重要的是同时也学到许多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态度和方法,教练带领我们进行游戏体验的方法和技巧对我们带领小组活动也有非常大的启发。这一天真正达到了教练说的“玩但不白玩”的目的。

这次的培训让我获益良多,同时对自己工作的开展也得到很多启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提高!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7篇

培训机构:北京明阳天下拓展公司 拓展训练针对企业管理层

领导力训练课程―――领导艺术性培养 拓展训练培训对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高效团队建设课程―――引爆你的团队合力

拓展训练培训对象:“针对要提升和改善团队工作绩效的“部门或部门主管”

拓展训练针对企业员工层

团队建设课程―――提升你的团队情商 拓展训练培训对象:“针对全体员工” 拓展训练针对企业招聘层

企业招聘课程―――情景式招聘方法,近距离的观察,让应聘者尽显本色,练就你识别人才的“火眼金睛”

拓展训练培训对象:“为企业负责员工招聘的人员设计” 拓展训练针对企业新人层

新人融入课程―――助跑你的新人及企业归属感 拓展训练培训对象:“针对企业和组织中的新员工” 拓展训练针对企业销售层

销售人员激励课程―――激发你的销售潜能

拓展训练培训对象:“针对企业和组织中的销售人员” 拓展训练针对企业客户层 客户忠诚度课程―――“把客户变成你团队的一员”

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8篇

“人众人教育”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体验式培训的机构, 是体验式培训的创导者和领航者。人众人教育在1995年将公司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命名为拓展训练。对于其相关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 这当中存在误区和分歧, 下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

户外体验式培训:通过精心设计, 利用崇山峻岭的自然环境, 目的是“磨练意志、熔炼团队”的培训活动。户外体验式培训的课程组成有三类, 分别是野外、水上、场地。[1]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利用大自然的险峻而设计的一些项目, 在应对挑战时让参训者磨练意志、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熔炼团队。[2]

户外体验式培训这一活动具有一些体育活动性质, 主要是使团队获得体验和个人在体能心理暗示方面的突破体验, 并得到相关引申的观念。[3]

2000年前后, 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内容, 本人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本文研究的主旋律, 结合研究, 认为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培训的一个分支, 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其打破, 通过户外活动的形式, 吸收借鉴了MBA案例教学的经验, 根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 以体验项目为导入、经验分享讨论为提升过程, 形成新的教学形式。

2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1 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 (1) 浙江省教育厅在2012年11月对外公布的2011年我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通报中显示, 2011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然堪忧, 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值为72.31, 优秀率为1.05%。其中, 男女生坐位体前屈、男生掷实心球和女生50m成绩均为近5年最低值, 柔韧、力量和速度素质下降明显。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正逐年上升, 2011年我省高校新生正常体重学生比例仅为34.4%, 超重学生比例为3.7%, 肥胖学生比例为5.8%, 较低体重学生比例为45.4%。 (2) 独特的“4+2+1”家庭环境中多出生“90后”, 即4个老人+2个大人+一个孩子, 而这个孩子集各方宠爱在一身, 故对于他们的性格特质描述多为创新力强、特长多、高优越感, 在情感上, 他们很大一部分被认为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吃苦和抗压能力, 受挫能力也较弱。而“90后”入大学校园后, 要独立面对很多问题, 如学业、人际交往、就业压力等, 往往会由优越变成自卑, 在其心理上也逐渐出现如独立性差、依恋家庭、过度自我、不适应人际关系等种种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遭受严重危机。 (3) “90后”生于网络时代, 网络上的交流成了他们的主要交流方式, 但过度的沉溺, 现实中的自我容易迷失, 网络上出现了无话不说, 现实中出现了无话可说的现象。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减少了参加团队活动的机会, 人际关系变淡漠, 现实交往中有障碍, 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终结的高校体育教育, 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改革, 迫切构建新型有利于大学生体质提高的体育课程体系。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正的顺应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较好补充。

2.2 更好地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根据新颁布的高校体育课程标准, 高等院校体育教材采用任选教材的方式, 让教材与实际更符合, 让学生去选取教材,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文化, 并陶冶与娱乐身心[4]。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对传统的教学项目进行改进,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 教学重点是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以体能活动为引导、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完善人格为目的。它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把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改变了“传授型、一刀切、单一型、枯燥型”的旧式教学法, 建立“引导型、个性化、全面型、快乐型”的新式教学法, 使体育课走向生活、走进生态、深入社会。

3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符合当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理念

200 2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中明确规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体育课程目标[5]。因此,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新理念是注重学生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学习结构, 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成学生的帮助者和合作者, 学生和老师相互协作形成学习共同体, 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3.2 高职院校具备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 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 借助已有的场地和器材就可以实现, 有的甚至不用任何道具, 只需要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完成。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比如:背摔、电网、雷阵等项目只要利用固有的设备就可以完成。

3.3 师资具有保障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 教学经验丰富, 具备高学历和对专业知识的储备, 完全可以胜任拓展训练培训师的角色。选出各方面条件合适的教师, 对其进行拓展训练的专业培训, 再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 体育教师能很容易掌握拓展项目的布置和规则, 顺利地组织学生学习。

3.4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具有极强的安全保障

在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中, 安全保障是作为拓展训练的第一重要责任, 各个项目均经过拓展师精心的设计和实验, 保护装置也均使用专业器材, 只要组织合理, 按要求操作, 并时刻保持警觉, 及时控制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 一定能使项目顺利开展。

4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体系设计

4.1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以职业能力为支撑, 培育一线岗位上具有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应当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做为核心目标。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的总思路是以体能活动为引导, 以心理挑战为重点, 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真正契合了现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对于体能的要求不高, 它的焦点和重点更多是放在心理挑战方面, 很好的弥补了传统体育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解决心理问题, 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化。另外,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所采用的是目标管理, 项目设计多是针对人的心理和团队建设,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培训目标和教学目标。所以, 高职教育中的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教学目标应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 教学目标发生改变, 从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其就业有所帮助。

4.2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模式

对于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时不能照搬传统体育课程的模式, 要根据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的特点,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

4.2.1 高职院校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设置基本模式

在贯彻现代体育新课标的教育思想上, 根据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包括三种模式: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和学生社团等。

4.2.2 对于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以确定性、规范性目标进行教学或评价, 这并不适用于拓展训练课程, 应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 应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以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理论和评价学为指导, 合理开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课程考核体系。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 不是简单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移植, 而是将拓展训练的思想贯彻到教学当中。拓展训练项目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的效果, 将体育课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具有理论与实际运用价值。所以把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课引入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是切实可行的。

5.2 建议

拓展训练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的课程, 处于不断的开发和探索中, 建议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拓展训练的理论学习, 积累自身实操经验, 开发创新新型项目。各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 融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条件和专业特点开发拓展训练的校本教材, 丰富教学内容, 使高职体育课堂的拓展训练教学充满活力。

摘要:本文通过以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不断下滑的现状, 从学生的体育需求、拓展训练自身优势、师资保障与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将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融入高职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旨在通过体育课程改革, 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关键词: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必要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

[2]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3]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7.

[4]张剑峰, 高绪秀.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J].体育科研, 2010 (2) :91-93.

上一篇: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下一篇:花店开张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