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内涵的演变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07-09

国学内涵的演变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8篇)

国学内涵的演变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1篇

国学内涵的演变阅读理解及答案

“国学”最早见于周代,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周朝的“礼乐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

进入近代,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国学不再是指国家的教育基地和学校,而是指中国固有学术和文化的总体,其间经历了从“中学”向“国学”转变的过程。19世纪中叶,挟裹着军事经济强势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冲击着中国固有的文化。由此,古代的“华夷之辨”转变成“中西之辨”。在中西文化的抗争中,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实现富强,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以魏源、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及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主张在坚持孔子之道的同时,学习西方的技艺器用,他们的主张后来被提炼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论。其中的“中学”,就是指以孔门之学为主的中华固有的学术,它与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工商法律等知识相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章太炎认为,国学是国家成立的根本,国学亡而国必亡,国学兴而国自立,国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存亡相依。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相对于“中学”,此时的国学已无“以孔门之学为主”的强调。而章太炎的国学观,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知识界对国学的基本看法。

当然,由于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其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因此,说到国学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目的,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派”和以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传统派”便出现了分歧。反传统派心目中的国学内容,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品;而传统派心目中的国学内容,主要是指影响中国人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儒家经典。就学习国学之目的,“反传统派”是要通过清理中国的历史和学术史,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来寻找几点与西方现代学术相契合的“真价值”,以便接引西方的知识,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相反,“传统派”研究国学之目的则很明确,他们相信中国固有学术的道德和精神价值,希望人们熟读儒家经典,体验其中的“活灵魂”,并以之修身践履。

由上可知,国学的概念及其内容不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然而,除“反传统派”外,人们对国学的看法,在不断变化中有一不变的红线:即不论是周代的官学、还是近代的“传统派”,人们把国学当作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载体,它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这就是国学的内核所在。

如果明白了国学的内核,今天我们学国学、读国学,面对的就不是让人畏惧、无处下手的中国学术文化的总体,而是以儒学为主脑,在研习四书五经的基础上,适当可以旁及先秦诸子、佛道之书及诗词文史。

6.下面有关“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

B.“国学”教育自古以来都以周朝的“礼乐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为核心。

C.章太炎提出的“国学”是涵盖“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在内的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称,并将其提升到立国之本的高度。

D.“国学”的概念及其内容是动态的、变化的,但人们大都认为其内核仍是儒学传统。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人们才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国学”一词由此出现。

B.由于对“国学”内容及目的的理解不同,产生了许多派别,但都是与“西学”相对立而存在的。

C.尽管名称从“中学”改变为“国学”,但是它们都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品。

D.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派”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是为了寻找与西方现代学术的契合点,来接引西方的知识,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侧重于对个人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塑造,在充满功利性的现代社会,“国学”前途堪忧。

B.“反传统派”想通过对西方知识的接引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说明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失去了信心,对传统文化持怀疑态度。

C.“国学”自古至今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载体,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因而对它的传承和发扬十分重要。

D.章太炎的“国学”观是根据中国文化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弱势地位提出来的,如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他的观点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6. B【所述内容仅指古代“国学”,外延扩大了。】

7. D【依据第三段内容判断“反传统派”是要通过清理中国的历史和学术史,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来寻找几点与西方现代学术相契合的“真价值”以便接引西方的知识,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A项两个口号提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学”一词出现于周代。B项“反传统派”是寻求与“西学”的融合。C项说“都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品”不全面,不符合原文意思。】

8. C【A项“前途堪忧“不对,社会越是功利,推崇国学的意义越是重大。B项“对传统文化持怀疑态度”不对。D项“不符合潮流”过于绝对,还有部分可取之处。】

国学内涵的演变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2篇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 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参考答案:

1.C【解析】“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修饰语而非中心语,偷换概念。

2.D.“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偷换概念(结果→前提),时间(阶段)错位。

浅论国学思潮的境遇及内涵 第3篇

关键词:国学思潮,国粹学,现代性

近年来“国学热潮”席卷中国, 一时“寻根文学”、“回归中华文化”的提法不断涌现。有关“国学复兴”、“重振国学”的呼声, 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势头威猛。有人赞成这种呼吁, 认为“国学是另一场文化启蒙”;“国学是母乳”;“中国人成了精神流浪汉, 国学帮我们重建文化故乡”;“‘国学’是自由、多元的现代精神文化中人们可以亲近、选择的一种‘故乡的精神文化’”等。也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 认为“在眼下的社会转型期, 各种思潮并立, 尤其是现代文明还没有在我国立稳根基的前提下, 急于呼唤重建国学, 有点不合时宜, 把握不好, 有可能弄巧成拙,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封建思想复辟。”;“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系统, ‘国学’早已被历史的决定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命运”;“国学是一门伪学科, 国学坚持儒家道统, 用传统文化抵制和取代现代文明。这种思想如果付诸实践, 只能延缓中国现代化的步伐。现代性虽然有弊端, 但却不是儒家伦理能够解决的。”对于“国学”,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一.国学思潮的当代境遇

(一) 拥护派

对国学热潮的涌现, 学界流派众多, 论战激烈。在当代中国, 占主流思想的, 仍是拥护派。以赵吉惠、纪宝成、吴光、吴根友等学者为代表, 主张大力振兴国学。理由如下:第一, 以国学传承文化, 接续文脉。认为国学在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不仅源于西学的冲击, 更因为我们在“富国强兵”的现实主义思维下把国学视为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文化“罪魁”, 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条主义、一元文化史观等思想的干扰, 文脉出现了断裂, 延续中国文脉就是要“重倡国学”。第二, 对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思想资源的重新整合, 使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动力, 更好应对现实问题。传统与现代化、国学与西学非二分对立, 而是可统一与互补。中国需要科学与民主, 中国也需要信仰与道德, 而后者是离不开国学的。国学复兴绝不是向适应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的回归, 更不是要回归古代的专制主义, 而是在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复兴”;它是现代人“寻根”的精神之旅。第三, 批评国学教育薄弱, 公众国学素养贫瘠, 把国学复兴看作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 主张以国学提高国民素质,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强化民族国家认同。第四, 国学能够扩大执政的文化基础, 提升执政能力。第五, 以国学建构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认为国学管理是大智慧, 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国学思潮正汹涌澎湃, 学界拥护之者十分多, 各家观点也几近一致, 此文不再一一赘述。

(二) 批判派

在国学热浪潮高涨之时, 发出不同声音的是批判派。以杨春时、舒芜、章立凡、刘梦溪、张绪山等学者为代表, 批判复兴国学。理由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 国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适合编入学科体系。国学的内容都可以纳入现有的学科体系, 没有必要另立“门户”。在当今社科学术分科越来越细、也愈益清晰的情况下, “国学”不适应现代学科体制。第二, 国学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 国学思潮属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和复古思潮, 不适应现代性。“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 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 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完全是顽固保守、抗拒进步、抗拒科学民主、抗拒文化变革这么一个东西。”国学还是一种竭力扼杀科学技术的文化, 是与创造和个性为敌的文化。“凡反对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 其武器都是国学。”因此, 国学里“更多的是愚昧, 而不是科学;更多的是专制, 而不是民主;更多的是禁锢, 而不是自由;更多的是守旧, 而不是创新”。以为“从小灌输中国文化, 特别是儒学精神, 就可以提高国民的教养和素质, 其实是一种虚妄的想法”。第三, 国学早被五四运动送入博物馆, 已经逝去近百年了。“我们所有的研究, 不过是一种考古、一种整理保存。

杨春时先生对“国学”的内涵作了限定, 国学不等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即胡适所谓的“国故学”, 也不同于时下一些人所谓的“大国学”, 而是一种传统学术, 即所谓“国粹学”。他认为国学是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学术上的反映, 具有反现代性本质。首先“国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对象, 是文史哲等混融在一起而未分化的人文学。”其次, “国学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现代的、科学的。它信守儒家观念, 以注解、阐释经书为主要方法, 实际上是以意识形态论证代替了学术研究。现代学术已经独立于意识形态, 把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加以区分, 确立以现代理性指导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后他指出, “作为中国文化研究的‘国故学’的国学, 早已经存在并且分化到各个学科领域, 没有必要再加以单独提出, 因此没有存在的必要;作为坚守儒家立场、方法的‘国粹学’的国学, 早已失去了合理性, 消失在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了, 而它的当代形态, 只是一门伪学科。重建国学, 只是反现代性思潮的一种运作, 而并不具有学术本身的意义。”而刘梦溪、张绪山等学者, 指出国学是当我国近现代历史转型时期应时而生的一个特指名词, 是“一时代的名词”, 是“不甚恰当”的名词, 应该缓行、少行乃至不行。”认为“孔孟之道中包含大量反现代性的政治伦理, 而目前处在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科学化改造关键时刻的中国社会, 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在吸收其有益营养的同时抵制其毒素, 复兴国学必然会给处在现代性改造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 甚至使宏伟的民族振兴事业出现倒退。”

(三) 改良派

国学浪潮成波澜壮阔之势, 除了坚持拥护与理性批判之外, 还有另一批学者主张“改良”国学。即认为总体上认可国学热潮, 但也看到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主张认同学术范围的国学研究, 但应谨慎对待国学、重估国学。具体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种改良观点。其一, 林野王等学者认为学术范围内的国学研究是可行的, 应当在当代推行国学研究, 但是反对具有公共色彩的、以“弘扬国学”为主体的全民国学运动, 提出警示“弘扬国学”范围的扩大化与极端化, 即认为只要国学研究仅局限于学术范围研究, 便能得到此派学者的认同。其二, 彦升、俞兆平等学者认同国学, 但反对国学主导论。提倡国学对今天应该是一种补充, 而不是替代。只有其对现代学术能提供补益的部分才是值得发扬的, 而其与现代社会和学术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则应该让它成为记忆, 即认同学术为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一股有利力量, 但不是主导力量。俞兆平先生即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国学思潮是中国现代性推进的合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种, 在批判中要给予其合理、公允的历史地位。其三, 姜义华等学者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进行适应时代的重新估定, 反对独尊论与复古论, 指出古代的思想文化资源, 外来的思想文化资源, 都需要经由重新估定, 重新构建, 融入新文化的创造中, 方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国学思潮反思

纵观各家观点, 可以看到在当代各名家关于国学思潮的论战激烈, 其原因也正在于对“国学”内涵理解不一。究竟何为“国学”, 学界至今仍无定论。笔者仅以自己的浅见阐明对于“国学”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上文所述及的国学拥护派, 更多地将“国学”理解为“国故学”, 其认同中华文化的立场是正确的, 但过于夸大国学的功用, 无视国学的负面, 甚至走向了国学独尊 (特别是“儒学独尊”) 与国学救国 (特别是“儒教救国”) 的复古主义之路。而国学改良派没有拥护派那种过激的思想与倡导, 其认同国学的态度显得极为温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是不适应现代性的, 无论其如何谨慎、如何重估, “国学”不适应现代性的缺陷始终在实践中显得极为明显。笔者倾向于认同批判派的观点, 虽然其常被攻击为“过激”, 但笔者以为批判派从根本上认识了“国学”的内涵, 指出国学反现代性, 反现代学术的本质特点。批判派并非否定中华文化, 其否定的是“国学”这一学科制及“国粹学”这一学术研究方法, 并认为要传承传统文化, 只有将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学术的范围中才具有意义。

杨春时先生在其《国学思潮批判》一文中, 明确论述了“国学”的几大规定性特征, 笔者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四点。其一, 文化保守。“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延续, 它继承儒家的学统和道统, 因而有别于西方传入的现代学术。国学是以新儒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 因此, 新儒学的特性基本上可以概括国学的特征。虽然新儒学也标榜吸收西学, 但在基本立场上仍然是儒家的, 而不是现代的。”杨先生认为国学“并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文化保守主义, 而是具有学科形态的、更为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其二, 经世致用。“国学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 而是经世致用之学, 有着极其鲜明的实用性, 它的终极目的是‘内圣外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杨先生认为国学要在儒学中寻求中国的现代化资源, 为中国谋求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出路是行不通的。其三, 经学中心。“国学以经学为中心, 是文史哲未分化的人文学科, 而不是进行学科领域划分的现代学术体系。国学沿用注经、解经、训诂、考据等传统研究方法, 而不是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杨先生认为国学未分化学科的研究方法, 不适应现代学术, 是一门伪学科。其四, 拼凑之学。“一些国学派意识到国学的不合时宜, 就企图扩大国学的范围, 把当代的中国文化研究纳入国学之中, 以混淆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的界限, 使国学获得合法性。”当代国学范围被扩大, 既包括传统学术也包括现代学术, 成为内容庞杂的拼凑之学。在《国学思潮批判》此篇文章第一部分结束时, 杨先生特别提出, “胡适就认为国学不是‘国粹学’, 而是‘国故学’, 而国故不同于国粹, 并无保守主义取向, 是用现代学术的观念和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当代的国学派提倡的是‘国粹学’, 而不是‘国故学’, 虽然它也试图包容‘国故学’, 但骨子里是‘国粹学’。‘国故学’与‘国粹学’立场根本不同, 不能混杂在一起都称为国学。我们所批判的, 也是‘国粹学’, 而不是‘国故学’。这一点, 必须分清。”由此可见, “国学”这一名称本身包含着两种立场根本不同的学说, 如果不对其加以区分和限定, 是无法对其最终下定论的。马一浮先生也曾说, “国学这个名词, 如今国人已使用惯了, 其实不甚恰当。照旧时用国学为名者, 即是国立大学之称。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 意思是别于外国学术之谓。此名为依他起, 严格说来, 本不可用。今为随顺时人语, 故暂不改立名目。然即依固有学术为解, 所含之义亦太觉广、笼统, 使人闻之, 不知所指为何种学术。”因此马先生连续给定了两个否定语词, 一曰“不甚恰当”, 二曰“本不可用”, 他的态度是很决绝的。笔者认为批判派观点的正确性正在于分解了“国学”这一词, 区分了“国故学”与“国粹学”, 因此要正确认识“国学”的内涵, 只有对其进行概念限定, 其概念不能被扩大, 扩大了就失去论述的意义。

国学思潮在当代中国正波涛澎湃, 如何正确应对国学思潮, 对于一个初级文学研究者来说犹为重要。笔者认为国学思潮在批判社会流弊、重新重视社伦理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国学思潮可以看作对现代性偏颇的反拨, 而且客观上也可能会起到对西化倾向的某种制约作用, 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保护。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文化之根, 复兴国学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保持我们民族个性, 借鉴历史, 服务当今。然而现时期国学复兴更多表现为大众文化的狂欢, 难免露出其媚俗和苍白的底子。杨春时先生认为, “现代化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的选择, 也是唯一的选择”, 他在《国学思潮批判》一文中提出, “传统学术的消失, 这是历史的进步、文化的进步, 当然也有历史的遗憾、文化的遗憾。对于这种遗憾, 我们只能尽力补救, 也就是把传统学术改造、吸收到现代学术之中。”只是在当今学术与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的中国, 如何将国学研究改造为适应现代学术的研究方式, 如何补救传统学术的消失所带来的遗憾, 仍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6

[2]杨春时.国学思潮批判[J].东南学术2010. (2)

[3]俞兆平.国学思潮是现代性推进的合力之一[J]东南学术.2010. (2)

[4]刘梦溪.论“国学”应该缓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

[5]苏双碧.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反思[N].《北京日报》2006.8.28

贫困定义的演变及内涵 第4篇

关键字:贫困;定义;内涵;演变;分析

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并不是为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所独有,而是普遍发生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或民族之中。贫困是集历史、地域和民族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综合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贫困虽具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具体到每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贫困的程度、特征、成因乃至对其内涵的理解又各不相同。贫困的定义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一、贫困定义的演变

贫困的定义及其衡量尺度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演进中。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贫困的定义,由最初的收入贫困,发展到能力贫困,再扩展到权利贫困。

第一阶段:收入贫困

贫困的定义最初强调经济层面的绝对贫困,侧重从经济水平上来界定贫困。如,"贫困是缺乏生活资料,缺少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或因收入低而仅能维持相当低的生活水平","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即是绝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第二阶段:行为和能力贫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贫困定义的理解逐渐宽泛化,已不再单纯地指经济层面的落后了,而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定义了贫困,发展到了行为和能力层次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关贫困的定义更具广泛性和多元性,是指人类发展缺乏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健康、自由、社会地位、尊重。强调贫困具有多元性,包括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如教育卫生条件、社会福利地位、公民参与发展的能力。这一阶段对贫困定义的角度开始发生转变,从经济层面转向对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的探究。

第三阶段:权利贫困及社会排斥

20世纪末,经济学家逐渐将脆弱性、无话语权和社会排斥等概念引入贫困,把贫困概念扩展到权利贫困,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他们认为贫困不仅指收入水平低下,也指人的发展能力低下,包括在经济、资源和权利上的边缘化。

由此看来,贫困定义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向广义不断扩展的过程。早期的贫困定义将视野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收入的绝对数量,而当下的贫困定义则把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也纳入其中,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

二、影响贫困内涵的基本因素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和地域国界内贫困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要准确把握贫困的内涵,应该把贫困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来阐释。贫困的定义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其内涵也随着定义的演变而变化。贫困作为一个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因素相互影响的概念,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方面阐述其内涵,都应考虑社会历史条件、地域国界范围、民族性差异等因素。

1、社会历史条件

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由于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而不同。因此,要把握其内涵首先要确定所处的时代背景,充分考虑该阶段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贫困内涵的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限制。

2、地域国界范围

确定了时代背景后,要在横向上框定地域范围,一般以国界范围为准。在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国界范围内的发展水平又有所差别,而且受不同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心理认同等影响,人们对贫困的理解不同。

3、民族性差异

在社会历史条件和地域国界范围确定的前提下,要把握贫困的内涵还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民族性差异。在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不论发展程度高低和发展进程先后共同构成了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框架,各民族有自身的文化习俗,有各自喜好的生活模式,其对贫困的理解会因其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同。

贫困的内涵是受历史、地域和民族因素影响的动态概念。要把握贫困的内涵必须运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虑,不能生搬硬套,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我国民族地区致贫具体因素分析

贫困普遍存在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民族中,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贫困做了细致的剖析,丰富了贫困内涵,为深入研究貧困提供了更加宽泛的视野。不同国家对贫困的理解由于受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差别迥异,在借鉴其他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把贫困真正置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中来考虑。

1、政治制度

欧美学者对贫困的理解大多是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上考虑的,即在默许资本主义剥削合法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服务的。从贫困定义的演进可看出,其对贫困根源的挖掘是逐步深入的,由收入贫困转到能力和权利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在致贫过程中的作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数量多寡、发展程度先后都是国家的主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各族人民在国家政权体系下的主人翁地位,并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治目标。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是造成贫困的消极因素,反而成为了引导各族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繁荣的积极因素,并为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反贫治贫提供了政治保证。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按照程度不同,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不管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而这个标准与国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欧美国家的贫困标准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不能简单的把欧美国家的贫困标准或世界平均贫困标准作为衡量本国贫困的标尺,要立足本国实际,充分考虑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项因素,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标准。我国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发展速度惊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

3、民族文化心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部地区的多数少数民族发展较为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较为简单,有些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形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其本身的文化认同和思维模式还未完全转变。飞速发展的60多年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突破性提高,但相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说,或许还处于贫困状态。其自身或许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感到不适应,有些甚至更满意原来的生活状态。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的冲击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模式,幸福指数并没有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反而降低了。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处于贫困中,相反可能更衷情目前的状态。我国的少数民族遍布全国,各自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要准确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的实际,尤其是致贫或影响脱贫的消极文化因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是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复合表现,是源于对未满足需求的评定。贫困既是经济范畴的贫困,受国家地域、政治制度及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又是历史范畴的贫困。

参考文献:

[1]《贫困的定义》[J],黑龙江粮食,2005年第2期

[2]田应奎:《贫困的定义》[J],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5期

[3]郭熙保,罗知:《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4]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新视野--基于文献视角的评述与展望》[J],开发研究,2010年第4期

国学与当代世界阅读及答案 第5篇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

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8.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

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

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

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9.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

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

10.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

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

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

8.C

9.B

国学内涵的演变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6篇

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学科”。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并授予专门学位。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学科”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照理说,前者边界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

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说到底,热衷于谈“国学”的,更多动力来自政界、商界及大众媒体,而币是学院派。

国学必须活在当下。世人所理解的国学,大都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因其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很容易被剔除出去。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国学院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边界划到辛亥革命的缘故。这么一束,国学也就成了“博物馆文化”——很优雅,也很美丽,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最担心的。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是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确实需要有“新视野”。

(选自《文汇报》9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一旦成为口号,就会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他们在没有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之前,我们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B.国学是大学问,其内容极为丰富,很优雅,也很美丽,可是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

C.国学博大精深,不能画地自牢,如果硬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仅理论上不够圆融,就连实际效果也不佳。

D.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兼及雅俗”因接地气而“无往而不在”,那些热衷于谈“国学”的`,其实并不能得到学院派的支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我”对于“国学大师”的头衔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

B.我国应该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

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那种“影响的焦虑”。

C.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

D.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因搞不清楚当下中国的“国学大师”的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国学的得失成败。

B.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作者对此不赞同。

C.世人说起国学都认为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则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D.“国学”需要有“新视野”,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

阅读答案

1.B【解析】题干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错,原文只是说很多大学的做法容易使国学变成“博物馆文化”,只是假设,而非已然;且只是“很多”,而非“所有”。(3分)

2.B【解析】“我国应该恢复”,原文是“除非恢复”。(3分)

“国学”阅读答案 第7篇

该景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距福建省铁路主干线、鹰厦线枢纽站--邵武仅76公里,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金湖的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更加突飞猛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金湖将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到那时,大金湖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大金湖因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而得名。经过亿万年的天地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 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灵光显现;伽蓝菩萨,雄姿焕发;千面罗汉,修身养性;平湖卧佛,怡然自得;菩提达摩,坐禅说法;开心弥勒,教化众生。正所谓“一水藏天踪,千山现佛影”。可以说,整个大金湖就是一座“山水显灵,吉祥汇聚”的水上佛国世界!多少年来,数不尽的善男信女,八方游客,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众多天然大佛的慈祥佑护,许多美好的心愿才得以实现。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福之人,希望今天的金湖之旅能给您带来明天的锦绣前程! 大家请看,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红色山岩,左边叫赤石峰,右边叫馗雷峰。两峰对峙,中间夹有一条瀑布飞流而下。这瀑布高约10米,宽约8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瀑布犹如一串串明亮的珠帘,似乎从天而降,我们称之为“天迹水帘”。靠近这水帘,百米之内便能听到轰雷般的响声,感受到腾腾雾气!而且还会使您产生一种“我欲凌风而去”的感觉。大家看到了吗?在水帘的左侧,有一小巧观音,手持净瓶,云水一身。大家不妨在此做一下深呼吸,感受一下山野的清新空气和水气中的负氧离子,带上水帘观音的吉祥祝福,开始我们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 随着游船缓缓往前行进,我们现在来到甘露寺码头。从这里上岸步行到甘露寺,大约需要10分钟。提起甘露寺,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那个甘露寺。那甘露寺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离我们这儿有千里之遥!而金湖的甘露寺,始建于宋绍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在甘露寺的岩穴上方有块钟乳石,形状像龙头,一年四季间隔滴泉,水质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

大家请看,左边这块红色的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而右边那块岩石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在佛教寺庙中,都有专设钟鼓楼。而在金湖的甘露寺,则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天钟天鼓。正所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轻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梦人”。 金湖的景观大都有移步换景的特点。看!刚才的“天钟”,现在则成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巨大头像。只见他慈眉善目,眺望远方,预示着“如来警示,光明在前”。在如来佛祖面前,卓然挺立着三株千年古松,好象上天赐予的三柱高香,在此替世人进行着亘古不变的朝拜。

走在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会发现有块石壁,刻有巨大的一个“净”字。从石缝中流有一股清泉,涓涓细流注入到池中,这池名叫“净手池”。俗话说“寺庙门前必洗手,抽签许愿方可灵”。在这周围有片竹林,竹身呈四方形,秋天才长笋,有道是“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财”。

登上十几级台阶,我们来到甘露寺山门。这里有块石碑,刻的是南宋状元邹应龙长子,进士出身的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这首诗赞美了甘露寺的建筑风格和四周秋季景色。兰若,就是梵语中家庙的意思。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山水依旧,香火依然旺盛,诗中提到的古枫还在,只是那古松少了几棵,真可谓“古刹千年历沧桑,甘露依旧润游人”。 走进别具一格的山门,眼前豁然开朗。[抬头仰望,一座造型别致的寺庙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甘露寺。只见它建在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的巨大岩穴中,采取了“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具匠心设计,用“T”形斗拱相连接。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高僧重源法师三次入闽,前来甘露寺考察,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 现在请大家抬头仰望,在甘露寺上方,有块黑红相间的岩壁,极像应身佛的身影。只见他左手持佛珠,右手小指微翘,惟妙惟肖!这就是“印身佛影”。在佛教经典中,只有当一座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印身佛”的景象。尽管这种境界千古难寻,然而在灵气汇聚的甘露寺里,有缘之人却可以看到佛祖的印身,感悟到佛祖的存在! 支撑甘露寺那根粗大的柱子,叫“如意柱”。据说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聪明可爱,老人抱了健康长寿。不过,各位若要“如意”的话,还得踏踏实实地登上这101级台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观完甘露寺,回到码头,我们将乘坐16号游船继续游览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说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在金湖得到最真实、生动的体现。

大家请看,前方的大赤壁上赫然印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仙”字,活灵活现,俨然还是隶书体。在它的对面,有座形同寿桃的丹崖,崖面上也隐现着巨大草书的“寿”字!真乃真“仙”高“寿”,仙寿对应,这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可见上天对大金湖的垂爱,在此已表露无疑! 我们现在来到金湖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水上一线天。众所周知,我国有“名山三百,支山三千”,这些名山都有陆上一线天,不足为奇。可是,你可曾听说或领略过金湖水上一线天那别具一格的风景吗?那么前方被誉为“世上少有,国内罕见”的水上一线天,将会使您饱览到这独一无二的稀世奇景。“古窍何年壁,中间别有天”,这是古人所言。“舟行胜似穿三峡,水上还看一线天”,这是游人所说。大自然的天公造物之奇、山水显灵之趣,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神奇的体现。

随着游船缓缓驶进峡谷,远看似乎进不去,近看却可以进去,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感觉。这一景指的就是“水上观音”。 大家请抬头仰望,有块巨大的岩石勾勒出一幅观音菩萨临水而立的侧身像,上面滴下来的串串水珠,似乎是从净瓶里洒下的甘露。这景象宛如大慈大悲的救世菩萨降临人间。据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几千年来,观音以她善良、真诚、慈悲为怀的精神在中国老百姓当中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船到尽头豁然开朗,有一圆形深潭,可容纳几艘游船掉头。抬头仰望,四周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天,顿生“坐井观天”之感,我们成“井底之蛙”了。悬崖上有两条小瀑布绕一圆石倾泻而下,宛如“二龙戏珠”。这四周的悬崖峭壁由五块岩石构成,多像五只大象正围绕观音虔诚朝拜,我们称之为“五象朝圣”。在右边的岩壁上,还有一只巨大的金龟头朝上,正趴在那里,似乎在神情专注地聆听观音菩萨的教诲,这种绝妙的境界,令不少游人叹为观止! 正所谓“金湖水上一线天,甘露遍洒洒满天。观音引入天外天,游人如坐井中天。二龙戏珠水冲天,五象朝圣欲升天。金龟上岸头朝天,水中倒影一线天。” 现在我们来到金湖最开阔的湖面——十里平湖。这里群山环抱,岛屿星罗棋布,水动山浮,令人心旷神怡。

大家请看,正前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是一尊神态安祥的水上卧佛,我们称之为“平湖卧佛”。在卧佛的头部,那座高耸的山峰又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罗汉”,他法力无边,时常爱变幻出不同的形态来逗游客开心。看,现在他又变成了一只昂首曲背、目视远方的金猫,所以又称“金猫观湖”。 大家请看,湖畔有座孤立高耸的丹霞峰柱,它的外形很像一尊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他像谁呢?对了!他就像赫赫有名的“红脸关公”。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关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虽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他那种“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事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不仅被历代皇帝所推崇,更被民间尊奉为驱邪避恶的保护神。有这么一幅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儒、释、道三教中的地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佛教中把关羽称为“伽蓝菩萨”。相传关羽在“大意失荆洲,兵败走麦城”之后,被孙权所擒杀。孙权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谁知曹操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而其身躯,孙权也只好以王侯之礼葬于当阳,所以有“头定洛阳,身困当阳”之说。关羽死后,因其阴魂不散,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普净大师,大叫“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说,你当年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找谁要去?关羽顿然醒悟,便皈依佛门,成了寺庙里的守护神,也就是“伽蓝神”。关平成了其左胁侍,周仓成了其右胁侍。如今关羽成了我们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的守护神,相信在他的佑护下,我们即将结束的金湖之旅定能吉星高照,一帆风顺。

宜居建筑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 第8篇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升,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环境、资源及人口之间矛盾日益加剧。“宜居”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 城市宜居度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与竞争的新主题[1]。宜居城市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 生态景观和谐, 人工环境优美, 治安环境良好, 适宜居住的城市, 此“宜居”仅指适宜居住, 着重于生存的需求;广义的宜居城市指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 经济持续繁荣, 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氛围浓郁, 设施舒适齐备, 适于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此“宜居”不仅指适宜生存, 还包含适宜发展的内容。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 “适宜居住”都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

建筑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实现宜居功能的载体, 其宜居性的提升是城市宜居的关键。然而, 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建筑宜居性的感受及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对建筑师而言, 如何把握“宜居建筑”的内涵, 构建“宜居建筑”的设计技术体系, 并建设符合现代人“宜居观”的建筑, 显得尤为重要。

1. 从社会发展看“宜居”演变

1.1 原始社会的宜居需求

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思维蒙昧,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无法解释, 自然灾祸无法抵御, 只能依附自然, 选择天然的巢穴, 山洞, 树木等, 通过简单的劳动进行修饰建立居住场所[4]。因此, 原始社会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这一时期, 满足温饱、维系生命是人们的主要目的, 追求温饱的欲望高于居住。因此, 在居住方面, 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 仅停留在寻觅一个牢固可靠的可遮风避雨的场所的阶段。建筑的安全性是原始社会居民对建筑的主要需求。

1.2 农业社会的宜居需求

农业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手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5]。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住宅同时具备生活和生产的功能。虽然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 但人们对“居住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较原始社会已经有较大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 (1) 建筑材料:主要是土木砖石, 人们尽可能的利用天然条件建造适宜当地条件的住房; (2) 建筑风貌:建筑设计讲求“天人合一”, 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状况, 地理位置、建材情况等天然条件, 使建筑的区域特色和人类智慧得到较好的体现。如北方地区的四合院、云南等地的吊脚楼等。这一时期, 建筑除抵御严寒、酷暑、风沙等安全性外, 增加了便于工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存放、产品储存加工、家禽家畜养殖、家庭手工业等生产性要求和生意往来等社会交往性要求。

游牧民族是由农业社会开始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 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状态[3]。帐篷和蒙古包是满足游牧民族居住要求的典型建筑, 其优点是易建造和拆卸, 运输很容易, 不易损坏等。帐篷和蒙古包的方便迁移就是为了适应生产场地的流动性, 其本质仍是为了生产的方便。

因此, 农业社会人类对建筑宜居性的要求, 主要包括生活和生产两方面的“安全性”、“方便性”。

1.3 工业社会的宜居需求

工业社会是以社会化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的社会。生产从家庭活动中剥离, 住宅的宜居性主要是生活方面的要求。这一历史时期, 各种思想和科学领域的研究均取得了广泛发展, 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诸多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居住空间遭到压缩, 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 因而居住环境条件对于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开始受到关注。对于居住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较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更高, 在追求更好更适宜的室内环境方面, 开始萌生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的雏形。

因此, 工业社会人类对建筑的要求不仅强调生活的“安全性”、“方便性”, 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性”和“舒适性”。

1.4 现代社会的宜居需求

近代社会, 采暖空调设备的出现, 暖通空调形式的不断演化、各种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和空调中的应用, 都是人类在当前能源、环境危机逐步加剧的背景下, 为满足不断提升的舒适性要求而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努力的结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信息化成果在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高度渗透, 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大部分人工作任务繁重, 长期承受着巨大压力;此外, 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 精神疲劳、情感空虚是多数现代人较为突出的感觉。这一切均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宜居”含义应有其更深层次且与时俱进的诠释。

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建筑的宜居需求主要由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方式决定。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 “住宅为生活空间”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主流特征。虽然部分人 (特别是自由职业人) 以家为工作场所, 使住宅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共用空间, 但此并非现阶段社会生活的主流方式, 本文暂不讨论此情况。

建筑作为为人们提供生活空间的载体, 现代人对建筑宜居存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需求。从“生理宜居”的层面讲, 现代建筑的室外环境必须满足所在地交通方便快捷, 建筑外环境优美宜人, 社区服务设施完善, 社区文化娱乐生活丰富高雅, 建筑本体外观优美实用且功能全面多样等要求;而室内环境则要求在满足安全健康, 节能环保、方便舒适的基础上, 还要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 (甚至个体) 的个性化需求和品位要求。从“心理宜居”的层面讲,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能够缓解工作压力, 弱化紧张生活态度的建筑空间, 它更注重建筑对各种有害于人体心态健康的缓释效果以及对人性的温暖关怀, 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建筑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包容作用, 使得建筑成为一个让人们充分感受安宁、放松, 感到身心愉悦的生活空间。此外, 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还应包含建筑周边的交通便捷性、公共安全性, 开敞空间环境生态性, 生活设施完善性, 周围社会经济发达性以及建筑本体的功能完善性、空间安全性、环境舒适性、节能环保性、环境友好性和社会友好性等。

因此, 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较以前已发生质的飞跃, 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 更注重建筑与时代发展背景的协调统一, 注重依托建筑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注重建筑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 典型现代建筑的宜居性分析

2.1 节能建筑的宜居性分析

建筑节能作为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早已被提上重要日程。近年来, 国家和各地方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等对建筑在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过程中的能耗进行控制, 建筑节能事业已取得了较大发展。我国尤其是我国南方, 建筑节能承担着改善人民居住条件, 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任务。但在能耗降低的同时, 建筑的宜居性却往往被忽视。

以设计为例, 建筑节能要求对建筑的窗墙比、体形系数、建筑朝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等等参数的取值有限制范围, 这些要求对降低建筑能耗作用明显, 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建筑的宜居性产生矛盾。例如, 《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7]对重庆地区的建筑窗墙比做了限制, 使其能充分发挥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理论上讲, 窗墙比越小对降低建筑能耗越有利, 然而窗墙比的降低及建筑封闭性的增强, 却降低了室内空气品质, 降低了室外景观的可视化程度, 阻隔了人与外界环境的交流, 长期在这样的建筑内工作、生活, 容易使人心情烦躁, 精神紧张, 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感觉造成不良影响, 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状态, 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居住条件的要求, 不能实现真正的宜居。

节能性是当代能源形势对建筑的外加性能要求, 也是确保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享有“宜居建筑”的必要条件之一。

2.2 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分析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6]。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节省能源 (通过建筑的合理规划及设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高效设备系统的配置等手段实现) 、节约资源 (主要体现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就地取材、建材的回收利用、节水等方面) 、回归自然 (建筑风貌与周围建筑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的生理健康无害) 。绿色建筑关键在于倚重节约能源, 涉及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更加全面系统。但就其宜居性而言, 绿色建筑在人体对建筑舒适性的心理需求上面, 仍停留在理念层面, 没能良好的具化或体系化标准。

“绿色”是当代环境形势对建筑的外加性能要求, 也是确保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享有“宜居建筑”的必要条件之一。

3 宜居建筑的内涵及设计方法

3.1 宜居建筑的内涵

由社会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人们对社会宜居性、生活宜居性和建筑宜居性的要求均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建筑的宜居性要求, 其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物质层面到物质与精神并重, 从关注建筑本体到建筑本体与周围环境并举, 从为满足人们生活遮风挡雨的基本需求到为促进城市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建筑无论是对人们生活的功能性、作用性还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都重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其他元素。而当今社会的典型建筑虽与“宜居”理念协调统一, 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因此, 根据现代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以及社会发展过程的建筑宜居性演变的总结, 当代社会“宜居建筑”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以人为本”为规划设计本质, 以促进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为规划设计支撑手段, 以节能环保、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为运行管理初衷, 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主流生活模式的主流人群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需求的现代建筑。

3.2 宜居建筑的设计方法

宜居建筑不仅在造型空间艺术上强调要有新时代的气息和文脉, 而且要求体现使用上的舒适、健康和方便, 环境上的协调、环保、美观与合理, 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因此, “宜居建筑”的设计应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 旨在为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一个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 使其满足不同人对环境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和高品质的物质追求。

从生理需求角度看, 主要根据人体的结构尺度、与设计物的比例关系以及人体结构的基本参数等进行设计, 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心理角度看, 根据建筑色彩、线条、空间、形状、声音、气味、肌理等客观因素对人的感情、运动、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从建筑造型、色彩、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见图2) 。

4. 结论

4.1 建筑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见证了人们对建筑“宜居性”需求的不断提升。从最基本的“安全性”, 到“安全性”“方便性”“健康性”“舒适性”, 再到“宜居性”概念的提出;

4.2人类对建筑“宜居性”的要求及评价, 与社会生存发展方式、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

4.3宜居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节能建筑是世界能源危机形势下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是世界环境危机形式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宜居建筑”的内涵, 结合城市及世界的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看, “宜居建筑”将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趋势。

4.4“宜居建筑”理念的实践是城市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是提升居住品质的重要载体, 但其实践需要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做铺垫, 亦需要切实可行的技术体系作支撑。

参考文献

【1】尹罡.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理论探讨.2007.5

【2】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社会学问题.2006.2

【3】胡乔木, 姜椿芳, 梅益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4】傅崇兰, 白晨曦, 曹文明.中国城市发展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那件小事一直激励着我下一篇:五年级军训感受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