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

2024-07-13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精选6篇)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实施背景

新颁布的20__版课程标准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评价目标与方法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使得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不在适应也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目标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决定在全校二年级和五年级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五年级数学为主,二年级数学为辅助实验年级进行课改实验,在有了初步经验和成果后全面铺开。

二、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中过分束缚学生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20__版课程标准为纲领,以“尝试教育理论”和“生本教育理论”为依据,以“智慧数学,生命课堂”为目标,力求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使教师由“教会”发展到“会教”,使学生由“学会”发展为“会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全面打造“智慧数学、生命课堂”品牌。

三、具体实施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用来给学生们来展示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口算比赛、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或者诵读数学公式和定律等等形式多样。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通过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带给学生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组织的好的话会成为师生的最爱。

第二个环节:前置性作业

“智慧数学、生命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也就是课前要完成的前置性作业。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好的前置性作业的话,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前置性作业”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智慧数学、生命课堂”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

教学流程是: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2、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4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

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不要让一个问题没完没了扩展出去,注意收局)“放”(比如有些重点或难点可以拓展)“引”(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注意力往本节课想要达成的目标方面作点拨)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提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口述式、文字式、评“星”式、称号式等,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第六个环节:自我挑战

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当然,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程也可以在上述的流程中根据课型的不同进行删减,但“智慧数学、生命课堂”的核心部分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有环节。作业批改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又是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1、作业种类

可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错题本。

2、作业数量

(1)数学课堂作业本。配合每天课堂教学布置有代表性的有层次性的作业,要求课堂上留出10分钟时间当堂完成。

(2)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原则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45分钟。

课外作业应当能使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把学过的理论知识跟完成实践作业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比较——这些积极思维活动应当贯穿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

(3)错题本。每个同学都要有一个错题本,把每天做错的题写在上面,并及时改正,老师要做到当天批改。

3、作业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重视系统训练,体现梯度,做到题量适当,难易适度,并注意分层要求,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适当的必做题作业和选做题作业。

4、作业格式、书写用笔

(1)学生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如有作图、制表、横线必须使用直尺画。

(3)1-4年级作业一律用铅笔书写,5-6年级作业要用碳素笔书写,要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5、作业的批改

(1)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适当加入批语,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字迹要工整。

(2)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错题本应全批全改,当天的作业做到当天批改。

(3)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且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工整。批改符号大小要适中(2厘米左右)。

(4)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帮助,对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要给予鼓励。批改他们的作业要侧重于面批面改,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使其增加信心,不断进步。

(5)作业要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要做好摘记,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讲评并予以纠正。对好的作业要加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个别辅导。

五、实施步骤

为了在全校扎实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全面打造“智慧数学,生命课堂”,避免只是形式上适应,缺少实质上的改变,准备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一)准备阶段(9月中旬---10月中旬)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尝试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理论等知识,做到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清晰理念。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做到对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心中有数,并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课堂改革的实施打下基础。

(二)实施阶段(20__、10——20__、6)

在实验班级尝试应用“智慧数学、生命课堂的六环节教学法”,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并逐步改进完善。

(三)阶段性总结(学期末)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验证效果,和兄弟学校间交流,制定改进措施,以便向其他年级和学科推广。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 第2篇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对我校重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校和本人实际,20_年上学期,本人将以校本研修为主平台,以“送教下乡”为契机,开展“科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认真探究教材教法”为主题,以探讨新课程教学模式为重点的小学数学研修活动。以求实、创新、发展为研修理念,扎实有序地开展研修工作,全面提高个人素养,为服务于小学数学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奋斗。

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具体计划

㈠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每周利用周三教研时间参与集体教研,其余时间可以随时教研。

㈡进行有实效性的备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弄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目标;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备可能生成的问题(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㈢主要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①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②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工作要点,结合本学科实际,努力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求得新发展。以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工作。研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学习,掀起研究高潮,引领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提高研究、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要点

1、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实际和教师队伍现状,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实验新课程的能力。

2、认真总结上学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监测的成绩和问题。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以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率为切入口,努力缩短城乡教学质量差距。

3、组织兼职教研员参加教学工作专题性研究活动,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发挥网络教研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4、继续关注各小学新课程改革。继续开展送课下校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课改理念,使课程改革深入课堂、深入边远学校。

5、监控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组织过程性教学质量评估和必须的测试、命题,对测试结果处理、评价要有工作总结。

6、课题驱动,形成教研氛围。我市23所小学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我们依托课题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区域研究,为促进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是要求各校每学期有阶段小结,二是统一参加教学质量测评,并写好测评分析,三是参与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四是以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说课、议课、教学反思、理论思考等专题,相互交流。市小课题成员每半月一次,利用周末时间在一起研究学习,平时还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7、视导跟进,服务校本教研。通过集体视导和分散指导结合,努力做好服务校本教研工作。每到一所学校,除听课、与教师交流外,还根据学校条件,指导校本教研,如城区学校如何开展网上教研,乡镇学校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学教研,课题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8、务实课改,抓好质量监测。各学校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丰富中心学校教研活动,通过抽查、调考等形式,抓好学校教学质量监测,并通过测量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诊断研究。

三、主要活动安排表(后附)

小学数学学科20xx年下学期教研工作一览表

20xx.2月份

主 要活 动 安 排

参加人员

形式

3

小数四年级监测年级试卷分析研讨会

全市四年级全体教师

集中

小数六年级监测年级试卷分析研讨会

全市六年级全体教师

集中

召开小数学科骨干教师网络教研会议

小数部分骨干教师

集中

4

小数兼职教研员调研

专职教研员和部分兼职教研员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小数学科送课下乡及观摩研讨活动

部分学科活动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5

小数五下教学设计评比

各中心小学选派的五年级教师

集中

召开小数毕业班复习研讨会

毕业班全体教师

集中

6

召开小数网络教研研讨会

部分小数教师

集中

小数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

部分青年教师

集中

7

小数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小数工作总结

总之,20xx年是教学质量年,是奋进努力的一年,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研方式,不断学习,努力使全市小学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4

为了更好的让知识走进课堂,教育学习所获的校能及学习所得,也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这次的校本研修中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我根据学习任务及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个人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一)个人读书。

1、精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着,充实自己。

2、制订个人研修计。

3、根据业务学习内容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4、做好学科知识的更新。

5、结合“教案反思与研究,写一篇自己的感受

6、每学期完成学习笔记不少于6次。

(二)听评课。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有机会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观摩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反思,在学习中补充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的完整。

(三)公开课:

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学习讲课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应用。

二、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进一步了解新课改中备课的内涵,量体裁衣地做好自己的教学设计;

2、能深度建构教学法内容生成教学过程;

3、力求课堂教学实效性,并能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逐渐完美。

三、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3、远程教育资源应用。

通过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整合与选择好的课件,引入自己的课堂,让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有助于学生从感官上更直接的了解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参加学习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研修。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5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小学各年级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论小学数学新课改 第3篇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 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无意注意占主导, 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 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 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 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 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 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 按一定的规律观察。

例如, 在教学“数一数”时, 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和热闹场面吸引住, 非常高兴, 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 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 我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学生的兴趣被引到数学上, 带着问题观察, 注意力也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 自觉地按我的要求观察, 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 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 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 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 再按要求深入观察, 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 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 学生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 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 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 我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 并且不作统一要求, 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 再同桌互相说, 这样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教学内容。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课本P17的“比大小”时, 我先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 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有的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回答, 我都给予肯定。然后我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 我问:“谁多谁少?”学生齐声说:“一样多。”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 我又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说:“猴子多, 香蕉少。”最后我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 学生马上说:“猴子少, 梨多。”这时, 我问:“刚才你们说猴子多, 现在又说猴子少, 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 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 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 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 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 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 梨比猴子多;梨最多, 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 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这样一节课下来,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 又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 从而提出了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 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 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 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 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 创设操作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 我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 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师:“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 很快学生就得出不同种分法, 有的说:“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 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 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 充分利用学具, 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手脑并用, 培养技能、技巧,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 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 在操作中激起了智慧的火花, 进行了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分类”第二课, “按不同标准来分”时, 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 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 集中在一起, 摆放在桌子上, 组内先观察, 再讨论, 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 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如:1.按铅笔的颜色分;2.按铅笔的长短分;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有棱分;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 出乎我的意料, 也确实让我惊叹。

这样教学, 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朱建华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江苏无锡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队伍要在教育目的、教师角色、教育活动、师生关系等方面重塑教育理念, 在革除教师职务终身制和建立教师质量评估系统两大基本点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师职培训加强名师建设, 通过教学和专业科研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过程中, 教师始终是达成最终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也是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教师的发展, 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 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富有创见、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之举。

一、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队伍建设要重塑教育理念

如今, 我国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其成败的关键还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更新。结合新课程的标准要求, 笔者认为当代的教师首先具备以下教育新理念。

(一) 培养现代人才的教育目的理念。

教师要认识到:在新世纪, 教育的本质在于拓展人的价值,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焕发人的生命活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生存智慧的、自主发展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和独创的品质, 最终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这是教育的根本, 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二) 指导型、研究型的教师角色理念。

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 教师是以知识的权威者、传递者和真理的拥有者出现在学生面前, 主要职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恩赐真理。而现在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和主角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探索活动中的“平等首席"。

(三)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理念。

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教育在学生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变化和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持有信心, 不能太重视学生现实状态的评价 (如按学习成绩把他们归结为好、中、差) , 把学生看死、定型化。另一方面, 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 为学生发展可能的实现提供各种舞台;要在日常教育中, 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的, 仅仅表现为“希望”、“喜欢”状态的新苗子, 即可能性。只要这种“苗子”状态具有积极的、创造的、独特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教师就应该扶植它, 使它从“苗子”长成“大树”, 从“潜在”变为“现实”。

(四) 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活动理念。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教学行为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讲授, 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传递上而不是放在关注学生的学习上, 课堂成了讲堂。而现在, 教师要尽量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 多创设问题情境和融洽的气氛, 在师生、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共同研究和探索知识的意义和问题的解决办法, 共同分享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也共同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挫折的滋味,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经验的共享、情感的共鸣、心灵的融合和生命与人格升华的过程,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五)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一改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要求学生服从、要求学生听话的旧的师生关系, 而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基本内涵可以为师生的相互尊重、师生的相互理解、师生的交互作用, 等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改革师资队伍的两个基本点

新课程背景下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必须在坚持两个基本点上进行, 否则一切的努力都将流于形式。

(一) 革除“终身制”。

教育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其中缘由人事制度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弊端, 已成为一种“瓶颈”, 遏制了教育改革的深化。而教师管理中的三种“终身制”, 已成为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绊脚石”, 必须排除。

(二) 建立教师质量评估系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以教育对象的心理、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的学校教育必然是动态化的,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教师教学水平、道德情操进行经常性的评估。

通过全面评估, 管理者收集自己教学的大量信息, 全面诊断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 准确掌握教师队伍状况。根据教育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对教学状况作出系统分析, 判断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 从而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 采取重大的教学改革及对教师奖惩等措施, 建立竞争机制, 促进教师队伍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改进教学工作, 从而达到学校育人效益的最大化。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计划 第4篇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今新课改的推出进一步证明了实行有效的小学数学的重要性。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则必须告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型的建立一套适合新课改要求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回应,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认真备课

努力做好备课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师要多方面浏览各种教学资料,选取最优最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并且最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吸收的材料,另外,教师通过课堂认真地对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处理,选取最优的教学方式,还会对教师进行教学有利,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认真备新课程标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更多地掌握课本知识就是达到了目的,在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实行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水平,认真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展开教学,认真研究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等等,要综合各方面选取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为实现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能够在遇到新问题时可以自己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认真备教材。教材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引领教学方向的引子,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搜集各方面信息,综合源自各方的教学资料然后再展开教学。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对教材展开深入的研究,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划分,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哪些知识会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当中会重点用到的,以及哪些知识是要求学生在目前这一阶段只需要了解的等等。此外,教师要注重对教材中内容的整体把握,注重教材的前后关联,打破数学各章节的独立性,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的特殊性,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好奇心,爱自己探索等习惯,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软肋,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体的每个器官都能够调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那么怎样才可以让学生自发的对学习产生兴趣呢?这是我们所有教师所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课前导入的方式,比如说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从小故事中引出这堂所要讲述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得到有效的激发,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或者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选择一个可以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完成时间最短最短、并且回答正确的小组获胜,给获胜的小组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能够永远站在顶峰的人都是具有一定创新型的人才,并且新课改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灌输,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如今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最匮乏的资源之一,教师的责任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就需要认真备课,对新课程标准和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对数学的学习。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一代新型的人才。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第5篇

东王营乡中心小学:王海菊

从本学期实行“五步三查”教学法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我就这一教学法在学习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一些建议做以下汇报:

一、课改中取得的经验:通过开学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的课堂已经可以熟练完成‘五步三查’的各个流程,对于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自主检测以及三查各环节的掌控已经相当熟练,现就我们数学组在课堂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1.课堂模式的灵活运用,现在,数学课堂,我们可以按照课堂的需要进行环节的灵活调整,从而掌控课堂。

2.课堂的角色转化处理: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到新课堂教师的‘让位’。

3.课堂时间的优化问题处理:经过多次实践,我们除了熟悉课堂的每个环节外,还从课堂的每个细节出发,预设课堂,结合对导学案的三查,研究哪里可以挤出时间让学生多展示、多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和数学本学科的特点,在实行新教法时,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一些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交流;

(2)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思路完全错误;

(3)独学时,导学案总是被忽略;

(4)解题没有按照格式书写。

针对以上问题,数学老师们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学生工作。例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抓住一切机会表扬学生的小优点,经常为学生进行个别的知识辅导,鼓励学生上讲台参与课堂;书写格式的问题,我们更是日日点,时时提,手把手教学生进行格式书写。此外,导学案我们除了进行三查外,很多老师还进行了导学案的再整理的检查。除此之外,我们还存在以下问题:

1、新课堂要求教师‘让位’,根据我们目前的学情,数学课堂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师应该怎么引导?

2、展示的同学讲解自己的,倾听的同学做自己的事情。

3、检测环节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落实。

4、数学课堂的展示单

一、枯燥乏味。

5、如何刺激学生,使其对每一堂课都保持学习热情?

三、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1、建立适应课改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更不等于自由”,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要重视教师的指导。

2、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和材料。

3、边实践、边学习。一方面我们进行课堂实践;另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以提高教师素质。

4、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5、加强数学学科实验总结。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总结要实,总结要细。

我们也看到:尽管新教法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但最终的回归点还是那张试卷,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说,一些先进的理念还过于抽象和概括,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还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和误区。

我们应该实施开放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我们平时的训练必须让数学信息应尽可能开放,“让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现

在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适度引进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开放题,为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计划 第6篇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我校师资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2、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4、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5、全面推广互助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6、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实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出成果。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借鉴较好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5.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

继续参加 “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改进教法,提倡探究性教学。

“授人以渔”的思想早已为人所知,但真正落实到教育中并非易事。新教材中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可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数学活动课多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去商场、银行、野外等地方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7.进行阶段性的单元考,要加入适量的开放性试题,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互相竞争。期末做好实施新课标、改革学科教学的总结、汇报工作.8.改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到具体的能力层面可以概括为:有一手好字,有一口好话,有一篇好文章,有一个好的思维习惯。本学期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及学科特点,共同制定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计划,进而形成阶段性重点培养目标。可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习惯的培养,利用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写字等方面的习惯培养,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9.继续构建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本学期我还将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尝试,更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建立教师学习成长记录袋,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定,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

上一篇:留守儿童我爱我家作文下一篇:学习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