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家创业事迹

2024-08-19

优秀企业家创业事迹(精选6篇)

优秀企业家创业事迹 第1篇

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吉达饲料厂,从吉达饲料厂到现在的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总经理于畅的带领下,企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资产从建厂之初的几千元增加到现在的三千多万元,年产值由创业初期的几百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2亿元,企业员工也从当初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几百个人,公司的业务由原来的单一的饲料生产、销售发展到现在的集饲料生产、销售、畜禽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于一体的中型规模企业,与公司长期签订养殖回收协议的农户1000多户,覆盖了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和公主岭市等县市的几十个乡镇,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真正形成了“公司农户”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企业。公司从2001年到2004年连续四年被中共长春市委授予“先进私营企业”的称号。公司总经理于畅从2001年到2003年连续三年被长春市授予“先进个体工商户”荣誉称号,2004年被共青团农安县委评为农安县首届“创业、创新、创效”杰出青年之星,2008年被评为长春市“十大进城务工青年”,同年还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

一、把握机遇,勇做创新

每当提起创业时的艰辛,作为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的于畅就有无限的感慨。于畅出生于农安县合隆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心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无论干什么都想争第一。1994年,刚刚从农安师范学校毕业的于畅,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下,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放弃了教师这个当时在人们眼里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主动下海经商,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可当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创业之初,首先摆在于畅面前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一个行业进行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于畅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了饲料行业。发展的项目确定了,但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前提下,要在当时饲料生产厂家林立的市场中立足,谈何容易!然而,于畅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无资金,他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又求亲告邻,千方筹措;无场地,他就租借了别人闲置的院落;无经验,他虚心请教,向市场学习,向高手学习。为做好营销工作,他吃的苦、受的罪,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就这样,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吉达饲料厂建成并投产了。办厂初期,由于企业规模和产量都很难与大企业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并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一道严峻的课题摆在年仅22岁的于畅面前。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的调查,他认为诚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所以,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作为办厂的宗旨。正是凭借这样的人生信条和经营理念,他大胆探索改变传统饲料产业的经营方式,从企业正式投产开始,他主动联系养殖大户,与养殖农户订立诚信合约,把自己的产品先无偿的提供给养殖农户,帮助养殖农户解决购买饲料的前期投资难题和畜禽的后期销售风险,在养殖农户有了自己的收入后,再交付购买饲料的款项。正是这种大胆的“诚信经营战略”,使企业从一起步便与养殖农户建立了互信互利,忠实可靠的合作关系,既推动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也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诚实做人,守信经商”已经成为吉达饲料公司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和企业文化。

吉达饲料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中站稳了脚,并在当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利润也逐年增加,于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但是,于畅并没有满足,他要的不仅仅是使自己身边的市场,他要把吉达饲料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于是,新的一场战役打响了,在于畅的带领下,经过吉达饲料厂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经过六年的拼搏,吉达牌饲料不仅在吉林省市场中打出了一片天下,而且在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拥有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一席之地。

面对运行良好的企业和逐年增加的利润,于畅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成绩。此时的饲料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代已经尘埃落定,大起大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微观的调整还在继续。如何为企业发展选择新的突破口,成为此时摆在于畅面前新的课题。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于畅发现,现阶段饲料生产企业和厂家都采取了同一种销售模式,即厂家—销售商—农户。对于厂家来说,“厂家—销售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可以使企业减少经营风险,市场维护工作做得也比较容易,而且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对经销商来说,“厂家—销售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可以保障自己所经营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内的独占性,保证自己所获得利润。在调研中,于畅感到,“厂家—销售商—农户”销售模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已经习惯了这种销售模式,在没有大的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想在这种销售模式下打开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是十分困难的。

优秀企业家创业事迹 第2篇

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学校科研的跨越式发展,为吉林省的医疗卫生、劳动保障、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在医疗保险基金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将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基金管理与决策,避免了以往的信息管理系统丢失大量医疗保险基金的状况,保证了广大参保人员的利益。他作为第二届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和第六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不仅自身成功创业,而且投入资金建立吉林省万易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以及配套服务,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不断的实践着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就业战略。从自我创业到为大学生“造工作”。

一、青年教师走上科技前沿

在2000年7月,××*成为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他积极认真的准备各种教学资料,在指定的教学课本外,他还收集整理相关领域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当前学术领域的最前沿的技术问题,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研究开发工作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单单停留在书本知识里,而是能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降低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他还组织多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进入他所研究的课题领域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大缩短了学生在参加工作后适应岗位的时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就业方面的竞争力。2009年他创办的长春市万易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共青团中央的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为吉林省内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体验,在提高大学生工作技能的同时,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基于他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科学严禁的治学作风,他多次被评为长春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春理工大学先进个人,长春理工大学科研先进个人。

二、历经磨练,从文人初踏商业泥泞路到布局全国又创产学研结合新典范

××*在作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响应国家科研产业化的号召,积极探索将科研成果予以产业的道路。

2002年1月,针对国家各项医疗保险参保政策的出台,为了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减少由于参保人数增加通过手工处理大量数据而导致数据错误、基金丢失、参保人员报销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他组织计算机学院的学术专家开发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系统》。并于2003年7月签下了第一单医疗保险系统集成项目。该项目的实施获得吉林省劳动厅的好评,应用该系统医疗保险中心也在当年省劳动厅进行的市县级医疗保险信息化的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老师们的辛勤努力终于结出了新鲜的硕果。因为身为高校教师,除了科研任务外还有艰巨的教学任务,不允许老师过长时间的离开工作岗位,而一个医疗保险系统的施工,因为涉及的保险基金动辄上千万,而各地的医疗保险政策又明显存在差异,在以前开发的平台基础上的后续开发工作通常任务艰巨,而且医疗保险系统施工由于各地医疗保险中心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老师们还要承担一个任务就是要教会这些工作人员使用电脑,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每个医疗保险项目的施工都在两个月以上,而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为客户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他成立了长春市万易科技有限公司,以一个书生气十足的高校教师挑战复杂如战场的商场。几年来经过商场的一次次洗礼,也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名书生气十足的“商人”。而《基于web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系统》于2006年获得吉林省教育科研一等奖、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新产品项目。《城镇居民住院保险系统》在吉林省内所有市县第一时间推出,并获得客户的好评,且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取得省内十几个市县的合同,并获得2008吉林省教育科研一等奖;《基于web的城镇医疗保险系统》获得2008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180万元。截止到2009年《城镇医疗保险系统》已经在吉林省内的21个市县以及黑龙江省、河南省、山西等在内的40多家医疗保险中心使用该系统,总计发卡300多万张,累计涉及医疗保险基金50多亿。

三、医疗保险系

统的成功推广使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使他初偿了经商的艰辛与喜悦。

如果说医疗保险系统让他经历了商场的洗礼,那么中央组织部的《领导干部考试系统》使他的项目从省内走向了中央,也让他明白了作为商人信用是第一位的。在向卫生信息化领域进军的同时,他还向金融领域信息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且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长春市万易科技有限公司已经

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软件提供商,而且与国内第一家区域性再担保机构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结成信息化战略联盟伙伴,致力于打造再担保业务的信息化。2006年,针对国家大力提倡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政策方针,各地政策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以及私营融资担保机构的成立,急需一套信息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他果断的作出决定,公司开始进行《协同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的研究开发,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内、辽宁、湖南、河南省等300家担保公司使用。并且该软件系统已经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长春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共获得基金支持120万元。而与东北再担保公司合作的《东北再担保公司信息化运营平台》项目总投资2100多万,服务对象为再担保公司总部与五家分支机构以及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的五百余家担保机构。再担保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开发进一步巩固了他所带领的公司作为国内信用担保机构信息化软件系统知名提供商的地位。

五年来,他所研究的系统除了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客户的认同度以外,还获得了国家各部委以及省各厅局的支持。《疾病防护与儿童免疫信息系统》通过了吉林省省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吉林省卫生厅的联合论证,被评为2005年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获得国家基金支持20万元;2007年,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公司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供,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日程上来,敏锐的政策及商业头脑使他迅速捕捉到这个信息,迅速研究开发出第一代的《社区卫生智能决策支持平台》,该平台获得2007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基金项目基金支持100万元,以及吉林省2007信息产业厅电子基金支持10万元。

为了取得公司的长远发展,他认为必须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大对公司产品的宣传并基于公司产品的特殊性为客户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服务,为此2007年,公司已经在北京上地软件园、河南郑州中部软件园建立公司,达到扩展中部地区市场业务的目的,并立足北京推向全国宣传推广公司产品,同时在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了办事处对当地的客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技术支持服务。

四、创业先锋不辱使命,带大学生从找工作到“造”工作

作为第二界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他不仅自身成功创业,而且投入资金建立吉林省万易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以及配套服务,引领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希望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

经过四年多的创业,虽然有无数的成功和喜悦鼓舞和激励着他,但是他深深的明白创业的艰辛以及对各种帮助的需求和渴望。他充分的了解到初踏创业之路的在校大学生或者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时面临的各种困难,2008年他投入巨资建立吉林省万易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分为蜂巢区和幼蜂区分别为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三年以内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

蜂巢区中的创业试验区配备完善的办公设备,主要服务于有创业激情,想积极创业,但未确定创业项目,且毫无创业经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正式创办企业之前将在该区域内进行创业体验,成立虚拟企业,并确立企业内部的部门以及人员分工确定内部管理事宜;并且通过在此过程中与对外的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创办企业所应履行的行政手续;并且积极开展对外客户联络,初步体验创办企业的市场开拓方面的感受。在蜂巢区进行创业体验过程中,创业园不收取任何费用。

蜂巢区的创业区主要用于经过创业园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的初步评估,能够直接创办企业的大学生,可以直接选取房间,自行配备办公用品进行创业实践;对于经过蜂巢区创业体验的大学生,如果成功度过体验期,也转入创业区继续进行创业。创业园只收取适当的管理费,而且可以按季度交付,这样大大的减少了大学生企业初创时的投入,而且能够使大学生企业能够成为合法运营的企业。创业园的幼蜂区主要服务于毕业三年以内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创业园通过租金补贴,创业企业只需要交纳部分租金。租金等费用低于同等地段相同面积的其他写字楼办公室所需费用。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园从2008年6月份至今接受咨询人数1523人,收到申请352份,成功入园在孵企业39家,解决就业527人。(其中创业体验区有9家)。创业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含盖软件开发、物流、设计、培训、房地产营销中介等多个行业的企业。

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和建设受到了省市领导的支持和认可,2009年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炎志一行,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谢忠岩石先后来到大学生创业园进行视察,并对创业园及园内企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大学生创业园的设立也取得了广大在校学生的欢迎与认可,未来将有更多的大学生在这里体验创业艰辛、享受创业的成功。

优秀企业家创业事迹 第3篇

赤子之心, 志在报国, 倾力民族工业发展

侯立尊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企业家。20世纪30年代他曾饱尝我国东北沦陷的屈辱, 从16岁时进入日本在东北开办的焊条厂开始即萌生强国梦, 一生勤奋钻研, 致力于焊材事业。由于他对天津市乃至我国焊材事业的杰出贡献, 曾被推举为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科技界) , 两次被评选天津市劳动模范, 三届天津市人大代表。

几十年来, 由于他在焊条制造的原材料开发、设备研制、工艺革新、配方设计等领域的发明创造而蜚声大江南北, 在全国同行业中形成“南陈北侯”之说 (我国焊材行业权威, 上海陈武卿、天津侯立尊) 。1955年侯立尊研制成功“焊条压涂机” (螺旋机) , 从此使我国电焊条生产由手工生产变为机械生产。上世纪60年代初, 为打破外国禁运, 利用国内资源“钛铁矿”研究成功“还原钛铁矿”, 用它代替进口的“金红石” (焊条主要原材料) , 成果通过了国家科委技术鉴定, 此材料已被全国同行业广泛采用;研制成功“焊条隧道窑烘干炉”、“自动链条烘干炉”, 又摸索出大量生产工艺参数, 实现了焊条生产的连续化;1959年“钛钙渣系”电焊条配方研究成功, 代表产品为T—50, 这个渣系配方到目前仍为全国各焊条生产厂家普遍采用;1958年, 钛型渣系焊条的研制成功, 如MT—12产品, 开创了我国出口电焊条的历史。钛钙型焊条MT—20、J422在1979年、1980年全国评比中获“国家质量奖”金牌、银牌并获得天津市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一等奖;MT—20、J422焊条在1979年首次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英国劳埃德船级社质量认证, 1981年又获得英、美、德、法等七国船级社质量认证, 当时轰动全国同行业。

1986年, 侯立尊由天津市电焊条厂原任技术副厂长、总工程师退居二线。具有强烈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情怀的侯立尊, 以振兴我国民族焊材工业为己任, 在步入花甲之年后, 没有选择颐养天年在家休闲, 而是考虑要“在有生之年一定为国家焊接材料事业做点事, 先进国家有的我们也要有, 要为国家争口气”。于是, 当年5月, 在有关方面领导的支持帮助下, 毅然决然地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中外合资企业——天津金燕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简称“金燕公司”) , 从而展开了他一生中一个更加辉煌的岁月。

自强不息, 百折不回, 成就金桥焊材大业

改革开放之初,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一片盐碱滩。1986年已年届63岁的侯立尊要在这片荒芜的盐碱滩上创办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其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当时, 不仅有的投资方资金未能足额到位, 需要侯立尊多方联系贷款, 筹措注册资金, 而且建设用地、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安装设备、组建生产营销队伍, 全得他一人操办。当时工作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数九寒冬, 他带领十几个创业人员吃住在结冰的活动板房里。无钱购置设备, 就自己动手用砖垒砌土炉子代替链条式焊条烘干炉。一位天津市工商联原副主委、公司董事在回忆这段往事时, 曾动情地说, “当初我们很关心这个企业, 困难时一片荒地, 什么都没有, 搭个小窝铺。”“我们几个人到这来, 到处找不到侯总 (侯立尊时任金燕公司总经理) , 在院里看到侯总正站在很高的地方砌炉呢!”

正是凭借着自己优异的焊材技术和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侯立尊克服了重重困难, 赢得各级领导和方方面面的支持, 使企业于1987年5月提前投产, 并于当年就取得了收益。然而, 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面对销售、人才、资金、产品各方面的激烈竞争, 侯立尊从1993年起, 根据焊材市场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打破常规, 创造条件, 先后创办、发展了五六家分别主营销售、研发、生产、出口的焊材企业, 终于走出困境, 开创出企业发展的新局面。2002年9月, 为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 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侯立尊又适时地整合相关的几家公司组建成立了民营企业——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 (简称“金桥集团”) 。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型焊材企业集团, 开始出现在渤海之滨。

金桥集团创建以后, 不仅加快了在天津的发展步伐, 而且陆续在江苏无锡、江西萍乡、新疆石河子等地设立了分公司或生产基地,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排名第321位;年销售焊材达到86.2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35.4亿元, 其中出口5.7万吨, 创汇3139万美元, 实现利润1.9亿元, 上缴税金1.63亿元, 资产总额12亿元, 成为我国最大的焊材生产企业。2008年, 焊材销量85万吨, 占全国总销量的22.4% (其中, 出口5万吨, 占全国焊材出口量的1/3) , 实现销售收入46亿, 利润总额3.6亿, 上缴税金2.6亿。连续十几年企业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出口创汇、劳动生产率、综合效益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2009年,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 许多企业遭遇了困难。金桥集团逆势发展, 全年销售额仍突破100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一, 出口9万多吨, 创汇6000多万美元, 也比上一年有较大增长, 企业利润也超过2008年, 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焊材生产企业。

开拓进取, 应势求变, 深化制度管理创新

由于侯立尊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所有制、不同生产规模焊材生产企业的实践, 因此不仅积累了精湛的技术, 也熟知不同管理体制的特点和优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大胆创造, 不断探索深化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 既拓宽了企业经营的思路, 也闯出了一条企业成功发展的新路。

创办金燕公司时, 他以专有的焊条生产核心技术为依托, 联合投资各方, 摆脱旧有国营模式, 构建新型中外合资企业;金燕公司发展遇到障碍时, 他采纳有关方面的建议, 动员职工个人入股, 率先创办“合资合劳”的股份制企业, 以企业制度创新留住人才、稳定队伍, 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加剧, 企业迫切需要增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形势下, 他又以战略家的眼光、企业家的胆识, 适时整合相关公司创建了焊材集团, 为打造天津市乃至全国焊材行业“旗舰”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进入耄耋之年的侯立尊, 仍在潜心研究, 如何确立一种有助于融合企业现有优势、有利于金桥集团“步向百年”的企业制度模式。

与此同时, 侯立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指导制定了金桥公司《基本法》。该法共5章84条, 明确将“发展民族工业, 振兴我国焊材事业”作为企业的宗旨, 制定了包括经营理念、销售策略、用人标准、社会责任、经营谋略等多项内容, 并由此建立了一套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把精神力量的传导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和物质利益的考量作用, 也就是精神、物质、责任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了具有金桥集团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使企业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两年还引进了ERP, 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集于一体的德国SAP公司资源管理系统, 从而使金桥集团的制度、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自主研发, 创新品牌, 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创业的艰辛使侯立尊深知, 市场的竞争首先是产品的竞争。从创办企业开始, 侯立尊就始终把产品研发放在首位。他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 带领、指导技术人员开发研制技术含量高、水平先进的产品;一方面以优厚的待遇引进吸纳优秀人才, 自主研发创新焊材品牌。多年来, 公司研制的高强耐候钢焊条、超低碳不锈钢焊条、超低氢高强钢焊条, 金属粉型气电立焊等高端气保护药芯焊丝、不锈钢、双拑钢等药芯焊丝均成为优质产品;研制的用于造船和机械制造的“气保护药芯焊丝”、用于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管道焊接和高速铁路钢轨对接的“自保护药芯焊丝”等许多产品, 都属于国内高端产品。目前, 公司研制的九大类300多个品种中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许多品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保护、全位置、高韧性药芯焊丝X70、X80等已申报十几项发明专利。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 侯立尊还带领和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制造多种关键生产设备, 自行设计制造了碱性焊条连续烘烤生产线、包装称量自动计量装置、高速滚切机等多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设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992年焊条生产粉尘超标成为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进行生产的问题, 而当时焊条生产配粉粉尘超标, 国内尚未解决, 引进国外设备, 价钱又非常昂贵。侯立尊经过反复思考, 决定企业自主研发。1993年开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 仅用两年时间一套全封闭式电脑自动配粉设备即正式投产使用。不仅解决了粉尘作业问题, 给企业创造了生存条件, 而且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全封闭式电脑自动配粉设备经过不断完善, 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强, 技术水平和产品研发水平高, 金桥集团被评为天津市市级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锅炉、桥梁、机车车辆、输油管线、军工等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金桥集团也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海内外焊材市场, 产品除占国内销量1/4以上, 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赢得客户的普遍好评。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获得中国 (CCS) 、英国 (LR) 、美国 (ABS) 、法国 (BV) 、挪威 (DNV) 、德国 (GL) 、韩国 (KR) 、日本 (NK) 等八国船级社认证,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互利互惠, 海纳百川, 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侯立尊从创办金燕公司到组建金桥集团过程中, 多次表示, “创办企业是为振兴国家焊材事业, 但我必须给股东们高的回报。我搞企业绝不是给儿孙卖老命, 我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干企业首先让国家受益, 让销售商受益, 让供应商受益, 让员工受益。四方受益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多年来, 侯立尊始终把让多方受益共赢放在首位, 使其成为金桥集团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准则。

金燕公司创办之初, 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但是侯立尊千方百计排除万难, 第二年即给企业各方股东分红。先期各股东将每年分得的红利除偿还银行贷款外, 均转为追加投资, 几年间公司注册资本即由300万元增加到960万元。不仅增强了金燕公司的实力, 实现了资本扩张, 而且使各方股东获得了更大收益。从1987年至2009年23年间, 各股东方共分得红利6511.16万元, 为原投资额的将近22倍。

在给股东们高额回报的同时, 侯立尊从金燕公司创办以来, 始终坚持依法纳税, 回报社会。自1987年起到2009年, 金燕公司、金桥集团共销售焊材650.99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255.84亿元, 出口焊材45.23万吨, 出口创汇2.66亿美元、实现利润 (税前) 21.71亿元, 实缴税金14.31亿元, 成为天津市焊材行业利税大户。

由于侯立尊办企业讲诚信, 坚持“首先让销售商受益”的原则, 因此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 虽然销售工作竞争不断加剧, 金桥集团仍能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 不断开拓、培育、发展新客户。二十几年来, 形成了覆盖大江南北的庞大国内销售网络, 国外也有50多个国家的200多户金桥焊材的可靠销售商, 从而推动了企业的生产, 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为让员工们受益, 侯立尊不仅注意不断增加员工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 还曾大胆创办“合资合劳”的股份制企业, 让职工个人入股, 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多方受益共赢, 使企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以人为本, 厚德载物,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从多年的创业实践中, 侯立尊深刻领悟到, 企业家要有哲学家的思维、政治家的气魄、军事家的果断, 同时要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有慈善家的社会责任感。20多年来, 不论是艰苦创业时期, 还是企业蓬勃发展时期, 他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厚德载物, 关爱职工, 尊重劳动;知恩感恩, 回报社会, 承载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 侯立尊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吃饭穿衣简单朴素, 不仅他的董事长办公室显得有些寒酸, 甚至和老伴一直居住的地方, 也是由旧厂房改造成的简单住室。在他的影响下, 公司办公纸也要两面用。生产电焊条的自动配粉生产线, 进口一条需800万元, 在他的鼓励下, 仅用60万元就研制成功。尽管如此, 他却投入大量资金为职工盖集体宿舍、建职工蔬菜基地和新建工厂食堂与工人俱乐部, 千方百计想办法改善员工生活、工作条件。随着企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 增加职工的福利, 努力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从金燕公司创办到金桥集团成立, 侯立尊所创办的企业共吸纳劳动就业员工5000多人。同时, 下力量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职工培训, 不断地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经过多年努力, 已为企业培养出一支300多人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公司副总经理, 有的成了总经理助理或各部门部长, 成了公司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

多年来, 侯立尊热心公益事业和养老事业, 已成为天津市知名的慈善家。最近10年, 他多次向养老、助学、救灾、助残等公益事业捐款, 捐出总额累计达7000多万元。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 2009年玉树大地震, 金桥集团的捐献均居津门前列。2008年出资创立“鹤童侯立尊百万慈善助学金”, 培养和鼓励护理专业大中专学生投身养老护理事业;2010年侯立尊又捐资3500万元, 资助天津中医药大学建设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以培养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国家和社会始终没有忘记侯立尊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善事, 为表彰他的无私奉献, 为慈善事业所作的贡献, 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多次评选他为“中华慈善之星”, 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授予他“中国富有责任感企业家”称号, 天津市红十字会给他颁发了“博爱”奖章。

襟怀博大, 志向高远, 行业树旗世界领先

金桥集团在侯立尊孜孜不倦、坚韧执著的努力和领导下, 秉承“发展我国的焊接材料事业, 创民族品牌, 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的信念, 依靠自己专有的技术, 不断创新, 大胆改革,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焊材行业具有显著优势的龙头企业, 拥有5家大型焊材制造企业, 21.7亿元资产的民营“航母”。“金桥焊材”不仅是“中国驰名商标”, 而且已经成为畅销海内外的中国品牌。然而, 侯立尊并未就此满足, 他襟怀博大, 志向高远, 为实现中国人在世界焊材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创出民族品牌, 实现产业报国的愿望, 虽已步入88岁高龄, 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立志要让中国“在世界焊材领域里不仅是大国, 而且是强国”。

金桥集团的快速崛起, 不仅引起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 而且使国际焊材巨头垂涎三尺。由于焊材生产关系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国外某焊接业巨头为进占中国焊材市场, 先是提出要购买金桥集团的焊条生产线, 遭到拒绝后, 又提出要出资2亿美元收购金桥集团。侯立尊考虑, 金桥集团倘被国外企业收购, 日后岂不受制于人?于是表示坚决不干。他的回答是“我不能丢了金桥焊材这个民族品牌”, “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 我也不卖!”

金桥集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全的焊材生产基地, 近年来, 为国家的三峡大坝、西气东输、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秦山核电站等工程以及30万吨油轮船体、高速列车CC707箱体、号称亚洲之最的广州电视塔等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扬创业精神争做优秀企业家 第4篇

企业家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最为重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没有企业家们的创业行动和管理企业智慧的展现,就没有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社会各界在关注企业家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更应重视企业家们的特殊作用和对企业发展、员工生活、社会进步的贡献。一个国家企业家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和受重视的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最近,由陕西省企业家协会等有关部门和专家评选审定的十四位“第一届陕西省创业企业家”,他们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职工和社会中赢得了广泛赞誉,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重。

发扬企业家创业精神,目的是让全社会更真切地了解企业的发展,体现企业家们的奋斗历程和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形成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第一届陕西省创业企业家,无疑是当前全省工业战线上杰出的佼佼者,是“保先”教育活动的典型代表。他们所在的企业都是经过市场洗礼的。在他们上任前,有的亏损半亏损,在市场上走下坡路;有的是二次创业,从零开始;有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职工人心涣散;有的甚至濒临倒闭……但他们上任后,不畏艰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身正气,知人善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改制或重组,发挥人的优势,不找市长找市场,走产学研联合之路,实施科技兴企、名牌战略,注重自身学识修养的提高,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推行利润经营模式和自负盈亏机制,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几年时间下来,企业产品产销两旺,企业蒸蒸日上,员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企业大都成为行业的排头兵,有的更成为国内、国际上的知名企业。

当然,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生存和发展,惟有不断超越自我、创新求变。目前,我省企业正处于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进”战略,产业西移都是很好的时机。同时,企业又面临着更为复杂和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要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进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形成能适应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而且,必须考虑如何将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问题,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一艘艘新型的现代化的航空母舰,能抵抗市场中的大风大浪,还可扬帆远航。这必须下大力气不可,须发挥创新创业精神,发挥各方面人才作用,须加强企业文化学习建设,须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培育出能抗击各方面风险的能力。

有人把企业家比作“经济增长的国王”,或称赞为“新英雄”。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里,企业家是推动时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果说人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则是灵魂中的灵魂。第一届陕西省创业企业家的评选和推出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展“保先”教育活动的典型事例,是带动陕西企业发展的先锋。因此,三秦大地的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十四位企业家为航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创新创业精神,争做优秀企业家,把企业做强做大做精,为陕西经济大发展做出贡献。

优秀厂长创业事迹 第5篇

邵伙军同志1965年12月入伍,转业之前是部队的团政委,1986年初转业到九江玻璃纤维厂工作,他先后担任厂党委副书记,副书记兼副厂长、厂长、厂长兼厂党委书记等职,XX年工厂进行资产重组后被巨石集团聘任为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总经理至今。

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九江玻璃纤维厂,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16家大中型玻璃纤维企业之一。在他1990年担任厂长后工厂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取得过“生产年年长,工资年年加,房子年年盖”的优异成绩;在实行市场经济后,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企业步入了没有钱发工资、没有钱购买原材料、没有钱交纳水电费、没有钱交纳银行利息、没有钱缴纳“三金”的“五无”境地。尽管我们也进行过多次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企业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困境。XX年他在九江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抓住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重组,年年迈大步,并实现了由“五无”到“五不欠”即:不欠员工工资、不欠银行利息、不欠原材料款、不欠社保“三金”、不欠水费电费的巨大转变。巨石九江公司的广大员工盛赞邵伙军同志是员工的贴心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带头人,是党的好干部,是军转干部的楷模,XX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下面将他坚持以人为本,锐意改革创新的事迹介绍如下。

一、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是体现党的宗旨,也是他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无论是之前的改革还是在XX年的改制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于九江玻璃纤维厂是一个办了几十年的老厂,职工严重超编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在资产重组的谈判中,中化建从重组后的效益角度出发,不愿意全数接收工厂原先的2440多名职工。他在当时参加谈判时坚持说:“这些职工多少年来都是和我并肩战斗的战友,过去企业困难发不出工资,为了多数职工的整体利益,有的同志办了‘两不找’的停薪留职手续,已经为工厂的整体利益作出了牺牲。现在有的职工已经是接近退休年龄了,有的是一家几口,老的老小的小,都要靠他们养活,现在马上要进行资产重组了,工厂发展有希望了,我不能再把他们拒之门外了,只要有一个职工进不了中化建这个笼子重组就免谈”,集团公司的领导看到他对职工的感情这样深厚,态度又这样坚决,最后同意将九江玻璃纤维厂的2440多名职工全部如数接收。

在资产重组完毕后,有不少过去下岗的职工迫切地要求回来上班,他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暂时还不能回来,企业刚刚改制,生产规模还没有扩大,如果又都立即回来上班,跟以前有什么区别,刚刚出现的一点生机不又要回到老路上去吗”。经过他耐心地做工作,这些同志都愉快地回去了。随着工厂生产的不断发展,他又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安排过去下岗的职工回来上岗,在他的亲自过问下,过去300多名下岗的职工,凡愿意回来上岗的全部都回来上班了。后来不仅人人有班上,有工资发,而且工资水平还年年有提高。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全体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过去由于企业困难中断了几年,兼并之后,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接上,通过他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工厂中断了几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先后都接轨了,现在是在职职工有班上,退休职工有保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前程丝锦,柳暗花明。

二、改革必须发扬“四不怕”精神

改革必须发扬“四不怕”的精神,这是他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进行改革的深刻体会。因为改革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尝试,其实质是利益的再分配,在改革中不可能不触及一部份人的利益,不可能不得罪一些人,作为改革者也不可能不承担着改革失败的风险,同时也会遭到一些人的污蔑和人身攻击,甚至是报复,这是不足为奇的。在XX年的资产重组中,邵伙军同志的“四不怕”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第一是“不怕丢面子”。“面子是一个人尊严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不要面子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作为改革者,首先是要“不怕丢面子”。他担任了10多年的厂长,在九江市乃至于在全国同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政治荣誉上讲,从中央到地方的奖励他都得过,荣获过全国模范军转干部殊荣、当过多届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委候补委员、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现在进行改制,工厂被别人兼并了,这个面子往那里搁?但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职工有班上、生活有保障,他把个人的“面子”抛到了一边,毅然坚持改革,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是“不怕掉帽子”。邵伙军同志在部队工作20余年,他从一个士兵干到团政委,又从厂党委副书记提拔到厂长兼党委书记,这顶帽子来得确实很不容易,他也很珍惜。改制之初他也曾想过,兼并之后如果要他干的话可能还是厂长,如果不要他干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是了。但是,他想他个人的这顶帽子和全厂职工的切身利益比起来又显得何等渺小!只要2400多名职

工生活有着落,只要这种改革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参与;只要改制能够成功,无论对市委、市政府还是对全厂职工都有一个圆满的交待,他就心满意足了。

第三是“不怕当儿子”。在工厂召开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改制问题时,有很多职工代表对改制存在种种顾虑,说我们现在是企业的主人,改制后就成了别人的“打工仔”、成了别人的“儿子”了。针对这种思想观念,他耐心工给职工代表做工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要说改制失落感最大的应该是我这个当厂长的,现在我什么都可以说了算,到时候我可能什么都说了不算,要说当‘打工仔’的话,首先是我这个当厂长的当‘打工仔’,要说当‘儿子’首先也是我这个当厂长的当‘儿子’,只要2400多名职工有班上,有工资发,生活有保障,别说是当“儿子”,就是当‘孙子’我也认了”。由于他有这种“不怕掉帽子”的精神,参加会议的148名职工代表一致同意工厂进行改制。

第四是“不怕出乱子”。改革必然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也必然会冲击相当一部分人滞后的观念。如在XX年的改制开始时,中化建投巨资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在折除陈旧设备时,一些老工人看到新设备还没有进厂,陈旧的设备被当作废旧物资卖了,担心旧的卖了,新的不进来怎么办?有的人甚至还流眼泪;又如,在改制前,退休工人的工资都是由工厂代发,改制后,他们怕以后工厂说了不算数,要求实行社会化发放,一时还没有协调好,几百名退休工人就到厂里来闹;再如,工厂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在改制前也签过。改制后,为了理顺劳动关系,工厂将劳动合同发到职工手上而且内容也和以往的差不多,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就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新合同,对新合同说三道四,加之有些个人利益在改革中受到冲击的人在幕后挑拨扇动,最后还出现了后道工序几百人罢工的问题,有的人直接对邵伙军同志个人进行人身攻击。在这些问题面前,他始终坚信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哲理,坚持忍辱负重,不回避、不退缩,而是直面职工群众做工作,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三、改革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

“检验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要看企业的生产力发展了没有,经济效益提高了没有,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没有,员工工资收入增长了没有”。这是他评判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在XX年底邵伙军同志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关于九江玻璃纤维厂改制情况时说:“九玻厂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如果再不改制,结果只能是国家多一堆死资产,银行多一笔死债务,九江多一支上访队伍,社会多一份不安定的因素”。实际情况也确实是如此,如果不是及时抓住改革的机遇,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果断的决策,九江玻璃纤维厂可能是早已关门走人了。

改制成功后,中化建迅速投巨资对企业原有设备进行改造,生产能力有了巨大提高,当年就实现产值两亿多元,实现利润700多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当年受益。改制后的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不断扩大,8年来,巨石总投资金5亿余元,改造了1条生产线,建造了2座池窑,年产能由兼并时的0.6万吨提到了8万余吨,累积完成玻纤纱38.5万吨,实现利润3.1亿元,上交税金2.1亿元,已形成了年产8万吨玻璃纤维生产能力,是改制前的十多倍。

九玻厂始建时离市区较远,是九江市的工业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这里与市区连成一片,成为比较集中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工厂生产时所产生的粉尘、烟尘、污水和噪音,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和环境。所以,巨石集团高层响应九江市政府的号召,退城进园,这既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国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这一善举将使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美,使我们居住的环境更好!同时让巨石九江有限公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011年巨石集团适时作出重大决策,巨石九江有限公司实行“退城进园”,整厂搬迁,并投资47亿元建设35万吨玻纤生产基地。目前,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土建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相信巨石九江公司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

优秀厂长创业事迹 第6篇

在九江市,提起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伙军的名字,无论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市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的名字是和九江玻璃纤维厂的成功改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他的“四不怕”的改革精神在市民中广为传颂的。

邵伙军同志1965年12月入伍,转业之前是部队的团政委,1986年初转业到九江玻璃纤

维厂工作,他先后担任厂党委副书记,副书记兼副厂长、厂长、厂长兼厂党委书记等职,2001年工厂进行资产重组后被巨石集团聘任为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总经理至今。

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九江玻璃纤维厂,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16家大中型玻璃纤维企业之一。在他1990年担任厂长后工厂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取得过“生产年年长,工资年年加,房子年年盖”的优异成绩;在实行市场经济后,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企业步入了没有钱发工资、没有钱购买原材料、没有钱交纳水电费、没有钱交纳银行利息、没有钱缴纳“三金”的“五无”境地。尽管我们也进行过多次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企业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困境。2001年他在九江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抓住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重组,年年迈大步,并实现了由“五无”到“五不欠”即:不欠员工工资、不欠银行利息、不欠原材料款、不欠社保“三金”、不欠水费电费的巨大转变。巨石九江公司的广大员工盛赞邵伙军同志是员工的贴心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带头人,是党的好干部,是军转干部的楷模,2005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下面将他坚持以人为本,锐意改革创新的事迹介绍如下。

一、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是体现党的宗旨,也是他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无论是之前的改革还是在2001年的改制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于九江玻璃纤维厂是一个办了几十年的老厂,职工严重超编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在资产重组的谈判中,中化建从重组后的效益角度出发,不愿意全数接收工厂原先的2440多名职工。他在当时参加谈判时坚持说:“这些职工多少年来都是和我并肩战斗的战友,过去企业困难发不出工资,为了多数职工的整体利益,有的同志办了‘两不找’的停薪留职手续,已经为工厂的整体利益作出了牺牲。现在有的职工已经是接近退休年龄了,有的是一家几口,老的老小的小,都要靠他们养活,现在马上要进行资产重组了,工厂发展有希望了,我不能再把他们拒之门外了,只要有一个职工进不了中化建这个笼子重组就免谈”,集团公司的领导看到他对职工的感情这样深厚,态度又这样坚决,最后同意将九江玻璃纤维厂的2440多名职工全部如数接收。

在资产重组完毕后,有不少过去下岗的职工迫切地要求回来上班,他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暂时还不能回来,企业刚刚改制,生产规模还没有扩大,如果又都立即回来上班,跟以前有什么区别,刚刚出现的一点生机不又要回到老路上去吗”。经过他耐心地做工作,这些同志都愉快地回去了。随着工厂生产的不断发展,他又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安排过去下岗的职工回来上岗,在他的亲自过问下,过去300多名下岗的职工,凡愿意回来上岗的全部都回来上班了。后来不仅人人有班上,有工资发,而且工资水平还年年有提高。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全体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过去由于企业困难中断了几年,兼并之后,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接上,通过他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工厂中断了几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先后都接轨了,现在是在职职工有班上,退休职工有保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前程丝锦,柳暗花明。

二、改革必须发扬“四不怕”精神

改革必须发扬“四不怕”的精神,这是他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进行改革的深刻体会。因为改革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尝试,其实质是利益的再分配,在改革中不可能不触及一部份人的利益,不可能不得罪一些人,作为改革者也不可能不承担着改革失败的风险,同时也会遭到一些人的污蔑和人身攻击,甚至是报复,这是不足为奇的。在2001年的资产重组中,邵伙军同志的“四不怕”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第一是“不怕丢面子”。“面子是一个人尊严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不要面子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作为改革者,首先是要“不怕丢面子”。他担任了10多年的厂长,在九江市乃至于在全国同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政治荣誉上讲,从中央到地方的奖励他都得过,荣获过全国模范军转干部殊荣、当过多届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委候补委员、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现在进行改制,工厂被别人兼并了,这个面子往那里搁?但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职工有班上、生活有保障,他把个人的“面子”抛到了一边,毅然坚持改革,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上一篇:房地产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剑指涉农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