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展华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12

深圳展华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深圳展华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

第二期赴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学习心得

丰乐镇中心小学教师:张 纯

2013年11月20日

在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一周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回想一周来忙碌而充实的跟班学习,感慨万千。

一、感动于学生的聪明、乖巧、积极向上。

展华小学在校生4800多人,小学部3000多人,平均每班学生50名左右。孩子们每天早上准时进校,没有迟到、无故旷课、打架、说脏话等违纪现象;他们讲究卫生,无论是教室、走道、还是操场,都没有发现随手扔下的垃圾;个个衣着整洁,精神面貌可佳;见到老师都主动问好,并积极、热情地和我们三都老师交谈,用语极其礼貌。

孩子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勤动手动脑,都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我梦境里优秀学生的样子,终于在展华学校里得到了印证,于是我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做不到?很多方面比他们差那么远?一个可怕的、但不愿承认的实事跃然脑海: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待转变。

二、感慨老师们的敬业精神。

老师们每天准时7:20前打卡签到,5:30签退(但许多老师都是6:30后才下班)。

每天从学生进校至下午送学生出校门,一路都有老师的陪伴。早操和学生一起做,午餐和学生一起在教室或学生食堂吃,中午午休在教室里或午休间照看学生,放学时,举着班牌带领学生至校门交给家长,直到送走每一个学生,后又回到办公室批改当天的学生作业和准备着第二天要上的课。

老师们备课认真、详细。每学期至少有2本以上备课教案,每堂课都精心准备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较直观、容易地接受新知。课堂氛围非常的轻松、活跃,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耐心地辅导后进生,确保每一位学生不掉队„„

从教师们面带的微笑和迈着轻盈的步伐,我感动了,也默默地敬佩着。

三、敬佩于学校领导的管理。

“以德立校,以孝育人”,是展华实验学校的德育特色,“和谐快乐,儒雅文明”是展华实验学校的优良校风,“崇善求真,成才报国”,是展华实验学校的校训。一周里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一一得以证实,高悬于教学大楼墙上的“大字”是那样的真,那样的实。学校里的每一项工作制度,都以此为准绳来制定并开展。

学校制度健全,并层层落实,按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因此,4800多个学生,30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每日常规工作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开展。

领导们以身作则的榜样无处不在地引领全体师生,学生们学习努力、遵守纪律、朝气蓬勃,老师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家长们积极配合、默默支持,学期中学校安全事故0记录。体现了展华实验学校“低进高出,逐年攀升” 的教学特色。

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确实是一所让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优质学校!

三都老师(第二期)赴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

学习心得丰乐镇中心小学教师:张 纯

2013年11月20日

深圳展华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2月13日—21日,在临洮县教体局初中教研室主任师银芳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2人(主要是城区初中骨干教师),历时9天,赴深圳龙岗区参加培训学习。短短几天时间里,我直观感受到了发达城市究竟有多发达?我们和他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我们该做的事究竟有多少?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更好?确实感慨很多,收获颇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具体谈一下:

一、学习培训的基本情况。

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我们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参观了深圳市龙岗区平岗中学、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等,参加他们的班主任例会、家长会、观摩公开课,参与评课,参观校园文化,与师生促膝交流,尤其有幸的是我们参加了“深圳市‘教师’巡回分享活动”龙岗区专场。(有必要先说一下这个活动:这是深圳市率先在全国首创的活动—评选“教师”,据说美国有这个活动,每年在全美国评出一位“教师”。深圳市这次是先在11个区评出11位,然后11进6,再6进1,评出1位深圳市“教师”,其他5名为深圳市“教师”提名奖获得者。)我们这次有幸聆听了今年评出的首位“教师”王雪娟的演讲和另外5名获提名奖教师的演讲。让我们近距离的领略了发达地方名师的风采,从他们的演讲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的巨大差距。

二、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

1、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

龙岗实验学校都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以满意理念为先导,以素质推进为表征;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特色开发为攻略;以精细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提高绩效为目的。

1、突出一个主题:追求卓越。

2、把握两条主线:常规与改革。

3、树立三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实施四大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平冈中学将教育教学中的真实而有价值的小问题进行整理提炼,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研究课题,展开行动研究。美术和篮球教育是学校的两大特色和品牌,竞赛和高考均成绩斐然。学校还把 “篮球节”、“英语文化节”等作为学校每年的固定节日,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

平安里学校虽然从开办之初就承担起教育局蓄水池的任务、接收了高比例的农民工子女,但自开办以来以良好的校风孕育出优秀的教职工队伍,全体教职人员秉承不放弃、不抛弃的教育理念,以更强的爱心关爱该校的每一位学生,学生整体呈现出低进高出的态势。学校班子不断设定新目标,以美好的愿景和清晰的路径引领学校从成熟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辉煌。

2、学校规划建设科学合理为学生营造有效的空间 我们参观的几个学校,从学校的建设方面都可以看出其设计规划的艺术。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体现了建筑的艺术与实用性的结合。各学校将各栋楼用走廊相连,楼梯分布较多,走廊作为学生活动的区域,各个角落摆放书架,放置各种课外图书以及学习资料书,处处是一种学习的氛围、教育的氛围。身处这样的学校环境中,让人感觉时时、处处被知识包围着、熏染着、陶冶着。

3、灵活使用的“学讲练”是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导学案是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辅助工具。将各部分知识点挖掘细致,在龙岗实验学校我们所听到的语文、数学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学讲练的使用突出了教学的灵活性,像我们在龙岗实验学校听的生物课,这门课并没有使用学讲练,生物备课组的老师们认为,这门课并没有必要使用学讲练。这就体现出了教学的多样性,而课堂上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也让听课的老师们拍手称赞。

同时,各个学科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他们的思维导图类似于我们画的知识树,但是个专门的软件,可以在每条的后面链接很多条,链接视频等等,梳理知识非常方便。据说,这个软件正版的要一万多,也有盗版的,用上一个月,就得重新下载,装一次。

4、广泛的师生阅读奠定了师生较高的人文素质

作为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才能在教学的课堂中游刃有余。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个教师阅读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其次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如读《红楼梦》,从故事情节、《红楼梦》里的隐语、《红楼梦》里的服饰文化等做专题交流;读《毕淑敏散文》,师生都在书上就注音、成语、感想等做批注,并且要做专题交流。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另外,课外书籍在走廊书架的展现,也更加方便了师生的阅读。

5、校园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和办学特色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龙岗实验学校,校门口的喷绘展示了家长委员会的义工行动,走廊中对古代、近代、当代的一些科技成果进行分类的展示。楼道里也对学生的绘画、剪纸等作品进行展示。平岗中学的浮雕墙更是高端大气,对历史名人进行展示,从而增强学生对科技、文学的重视,和对文化名人的了解。“思想就是力量”、“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等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并且激发学生向往科学、自由,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草根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把“活”字推向高潮。黑板、墙壁、走道、花园、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天花板以外的地方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张贴学生照片、宣传校友风采、表扬优秀小组、展示学生习作、分享名言警句、汇集学生感悟、再现已学知识、推介教师荣光、提示生活细节,每走一步都有看的,每看一处都有让眼睛一亮的,校园文化氛围催人奋进、让人留恋。

6、注重习惯养成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成长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低年级更是如此。在听过的几节课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环节精彩的设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生物老师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更快得出结论”,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再通过倾听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对其它小组进行指导。不仅使种子萌芽的实验开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提供范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习惯养成上,学生书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各个学校重视学生书写,从基础抓起,从个体抓起。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九年级,有专门的书法课,每天有至少15分钟的练字时间,有全校性的书法竞赛,作品展示,从而营造了很好的注重写字的氛围,学生的书写普遍漂亮,作业、试卷一眼看去,就给老师很好的感觉。

7.校本培训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技能的有效措施。他们的教师进修学校对新入职的教师要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学校对新调入的、新入职的教师进行粉笔字、演讲、理论知识、上一节课等方面的基本功大赛;每学期每位老师都必须上一节经过多次打磨的示范课等等,这些都算培训,这对一个教师的快速成长很有帮助作用。

8.重视激发学生特长、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学生是个性化的、主观能动的,每个学生都有其可塑之处。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可塑之处,是可塑之处转化为可用之才、大用之材。我们所参观学习的几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特长发挥,课外活动、兴趣活动十分丰富,学生才艺展示的平台很多,展示十分灵活。每隔几周,有才艺的学生排练好一个节目后,报给班主任,再上报年级音乐老师,就会组织学生在中午午休时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能力。

三.我认为我校今后可借鉴的地方: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取彼之长,可以补己之短。在培训学习、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以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人才为理念,人格本位,学生至上,构建了科学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学习了深圳的先进经验,我认为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可以借鉴。具体为:

1、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对学校办学起着定向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几所学校那些充分体现其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办学理念,很好的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根本转变。因此,作为一个学校,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并以这个办学目标为核心,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然后用自己的办学思想去统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使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深入每个教师心中,为实现办学目标团结奋斗,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办学目标才会得以实现。

2、必须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所好的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都能办出鲜明的特色。从学校的管理层到每一位教师,都对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深刻理解并予以践行,追求办学个性化、特色化是靓点,也是学校走向辉煌的关键所在。在参观考察中,我们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座标,形成自己的特点,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当然,每个学校的特色是唯一的,他们学校文化精神养成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客观实际,创立特色。

3、必须重视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都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每间教室、每个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启示和熏陶。办学理念在校园中随处得以体现:无论是展览室,还是学校的每一栋教学楼,处处体现着学校的文化积淀,厚厚的底蕴让人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文化犹如师生生长的空气,为师生成长提供氧气,不但能保证师生的肌体生存,更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个性张扬。校园文化是有形的,它包括学校的各种设施以及设施的巧妙布局。校园文化又是无形的,它存在于师生的精神世界之中,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4、谁拥有了一批好教师,谁就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就等于拥有了教育的明天。

学校发展涉及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其中关键因素首先应该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拥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才有教学质量的保障,教育改革才可能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几所学校校长很重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努力将每一位教师引向教育科研的幸福路,以此造就了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群体。他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默默做教育”。学校注重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并将教师个体的研究、学科组的研究以及学校层面的研究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科研,争做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机制,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5、学校要重视对课程的管理和师生阅读的培养

多年来,在管理岗位上更多的是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觉得这就是天经地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作了很多工作。细思量,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使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文化更加适合校本,更加有效服务于学校的育人追求和办学特色,课程的功效才能更加突出。那么近期,我们应该研究和实践的,就是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发挥各个教研室的功能,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同时,学校要研究怎么样为师生阅读创设条件、环境,怎么样使师生阅读切实落实去的实实在在成效。

6.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特别是书写习惯的养成。

这些年来,受电脑的影响,普遍不重视书写习惯养成,导致学生书写习惯很差,这是基本技能和素养,是综合素质的要件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学生(有必要从老师做起)的书写训练,在各个年级开设书写课,聘请专业老师,并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项目。同时,学校要多开展师生三笔字竞赛等活动,在考试中也设置卷面分,引领书法教学,形成气候。

深圳展华学习心得体会 第3篇

一、学习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和目标

(一)“学习型城市”理念的产生及其内涵

随着后工业时代到来,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在我国,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演变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两个概念,全国多个城市正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也不断被人们所熟悉和认同并付诸实践。至今为止,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并无统一的权威论断。笔者认为,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可定义为始终以知识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为重要手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通过整合学习资源,建立多层次的终身教育和学习体系,构建多形式的学习平台,使每个人的学习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学习机会平等,以知识的更新来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二)学习型城市的特征

第一,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广泛共识。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贯穿城市发展战略全过程,尤其是城市决策者自始至终将终身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将学习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个人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不分阶段、不分年龄,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第二,学习兴趣得到不断激发。人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渐增强,民众可以便捷地获取资讯,随时将兴趣转化为获取知识的行动;也可以被有效地激起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收知识。第三,学习障碍得到突破。通过开拓多样化的学习渠道,逐渐扫除制约人们获取学习资源的障碍。无论是谁,都能通过某种途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想要的知识。第四,学习型组织蓬勃发展。政府、社会兴办学习型组织的积极性高,学习型组织数量得到提升,学习型组织的类型多样,提供的教育服务种类繁多,包括学习型家庭、[1]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等,能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

(三)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目标

构建学习型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从宏观和长远看,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使学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个体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微观和近期看,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做好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促进相互衔接和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等学习型组织;加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载体保障和经费保障;提高公众满意度,形成一批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成果。

二、台湾、香港、深圳创建学习型城市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台湾创建学习型城市情况及主要做法

20 世纪80 年代,台湾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各行业面临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人们必须持续学习,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于地狭人多、自然资源有限的台湾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最有利资本。同时,台湾地区教育改革蓬勃发展,对自身教育问题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尤其重视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问题。2000 年,台湾地区首度实现政党执政轮替,政治环境变得宽松,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对终身学习立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台湾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上有以下主要做法:

1.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保障

首先,1980 年公布的《社会教育法》要求“以实施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为宗旨”“终身教育”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其次,1998 年推出《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对终身学习的意义、内容、策略和具体方法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是年被定为台湾的“终身学习年”。再次,2002 年正式颁布《终身学习法》,作为台湾终身教育的最高法律准则,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法制层面上的保障。

2.探索开放多元的学习方式

一是终身学习机构多元。除了大学院校、职技学校、中小学、社区大学外,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机构也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终身教育模式开放。通过成人教育和回流教育,增设多种开放课程,向民众提供随时返校进修的机会,与校外学习型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可以积累、转移和确认学分的各种课程。三是终身学习内容丰富。台湾开设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公务人员更新知识培训,兼职就业等各种培训。

3. 营造全民化社会化的学习氛围

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向民众灌输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社会营造终身学习氛围,让终身学习成为民众的自觉需求,奠定台湾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如推动“终身学习列车活动”,积极发挥社区大学作用,核发、认证公务人员终身学习“护照”,举办全民英语能力分级检定测验,鼓励全民学习英语,推出“农民终身学习计划”,充实农业教育工作。

4. 打造现代化网络化的学习载体

现代化网络化的教学方法是台湾终身学习的鲜明特点。近年来,在终身学习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开设空中大学,用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教学,实现“人人有书读,处处是教室,时时可学习”的理想。

(二)香港创建学习型城市情况及主要做法

香港回归后与大陆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效地实施“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使香港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其中,香港教育统筹局积极制订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做法,在终身学习方面功不可没。[2]香港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201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达到30%。为维持经济增长保持国际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香港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对劳动力进行知识和技能培养。另外,不断涌现的新行业、高科技、新经营策略和善于创新的各类人才,已成为香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这也推动了香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不断发展完善。香港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有以下主要做法:

1. 强化顶层设计

1999 年和2000 年分别出台了《21 世纪教育蓝图—教育制度检讨: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检讨:教育改革建议—终身学习、自强不息》《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等咨询文件,把终身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进人21 世纪,香港明确把终身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强调提升学生的整体知识与能力水平,培养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基础。

2. 建立经费保障

1999 年,特区政府拨50 亿港元的低息贷款给社区大学办学者,作为基础建设资金。2002 年,设立了总额50 亿港元的“持续教育基金”,为18—65 岁市民提供最高限额1万元的继续教育资助,同时可以返还80% 的相关课程费用,还可以将进修费用作为免税项目在个人应缴税项中扣减。2007 年,免税上限额度从每年4 万元增加到6 万元。[3]

3. 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完善,从而以实现深入贯彻市民终身学习理念。如在家庭教育上,提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强调幼儿教育是让儿童在愉悦的环境下,参与群体性生活学习,引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知识,为终身学习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出在终身学习社会里,高等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机会,而不再严格限制在正规大学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上,且应为更多人选择进修提供便利,提升个人素质和潜能。[4]

4. 构建灵活的学习方式和认证机制

香港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是通过电脑和网络实施远程教育,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机会,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香港,终身学习的认证主要是资历架构的建立,课程共分为7 级资历级别,以资历级别来反映学习内容和难易程度。课程采用学分制,修完36 个学分可以颁发证书,修满120 个以上学分、完成第三级或以上的课程可以颁发文凭。任何级别的课程,结业级别的学分达到72 个学分或占课程总学分的60%,可颁发该级别的资历。资历架构是香港终身学习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5]

(三)深圳创建学习型城市情况及主要做法

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人口结构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大。2011 年深圳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74.4%,达到778.85 万人。[6]二是外来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深圳非户籍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1.2%,已严重制约深圳的城市发展,提升外来人口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创建学习型城市刻不容缓。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深圳先后出台30 多个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活跃社区文化为主的社区教育体系、以技能等级培训和职业资格为主的行业与企业教育体系、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文化素质为主的业余和闲暇教育体系,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 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广泛覆盖

首先,深圳将完善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核心内容。截至2012 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865 所,在校生151.84 万人。[7]其次,深圳将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主要特色。目前,深圳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达330 家,年培训近120 万人次。[8]最后,深圳将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中不可替代的角色。2012 年底,深圳已建成各级社区(培训)学院达64 所,在全市约600 个社区中开展教育培训活动。[9]

2. 品牌活动丰富多样,载体平台渠道多元

2000 年起,深圳每年举办“读书月”活动,目前已成为深圳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特色品牌。2004 年,深圳首次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并启动每年举办“百万市民讲外语”活动等。2011 年,深圳拥有公共图书馆643 个,2012 年设立200 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读者135 万人次,外借文献105 万册次,处理文献227万册次,配送图书91 万册。[10]

3. 政策制度和政府投入稳步推进

积极探索鼓励终身学习的制度,建立宣传发动机制、全民参与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以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持续加大政府经费投入。2012 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340.1 亿元,同比增长23.93%,是2001 年的5.9 倍,另外市、区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专项投入,年均超过6 亿元。[11]

4. 高等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1983 年深圳建立了深圳大学,并陆续启动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中国内地和香港一流大学的合作。1999 年,深圳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建设深圳虚拟大学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建设深圳大学城,为深圳不断培养和集聚高层次人才提供条件。

5. 企业大学模式逐步形成

深圳建立由企业出资,以一流的商学院教授、专业培训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师资,运用案例研讨、实战模拟、互动教学等教育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人才和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为目的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截至2012 年,深圳共建成包括华为大学、腾讯学院、比亚迪汽车商学院等市级企业大学22 所。[12]

6. 外来劳务工素质不断提升

深圳以开展“外来青工文化节”“圆梦计划”、开设青工书屋和劳务工图书馆等方式,推进外来劳务工的素养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2012 年起,以“新工人、新市民,大培训、大提升”为主题,连续三年投入共计近2 亿元全面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2013 年第六届“圆梦计划”提供了多达1,000 个大学帮扶学位和1,000 个职业技能培训学位。目前,全市劳务工图书馆藏书80 余万册,年接待读者200 余万,年外借图书33 万余册。[13]

三、台湾、香港、深圳创建学习型城市比较

(一)台湾、香港、深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相同点

1. 重视顶层设计

台湾、香港、深圳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都非常注重顶层制度、体制建设。台湾颁布《终身学习法》作为台湾地区终身教育实施的最高指导原则。香港从加强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台一系列咨询文件和教育报告,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深圳自1994 年起出台建设学习型城市政策、文件30 余个。

2. 政府强力推动

台湾颁布《台北市建构学习型城市推动计划》,从学习型城市内涵、理念、目标、发展困境、组织架构、具体措施等各个方面,对学习型城市构建做了全面、详尽的部署。香港历来强调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推动终身教育的重要性。2013 年,梁振英在施政报告的开篇就提出:“鼓励终身学习,进一步提升香港人口的素质和竞争力,发展知识型社会”。2004 年,深圳首次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之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强力推进终身教育发展。2010 年,深圳又提出了“加快发展终身教育,推动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建设”。

3.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台湾通过多元的终身学习机构、开放的终身教育模式、丰富的终身教育内容、多渠道的终身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发展完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香港注重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即“资历架构”,形成灵活可行的学习认证机制。深圳从基础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出发,打造终身教育链条,确保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效衔接。

4. 发动全民参与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深度转型发展,前提是要让全体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台湾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社区,充分发动各行各业人员和各级各类群体广泛参与。香港将终身学习理念写入政府施政报告,扩大影响力。深圳擦亮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通过提升终身学习的吸引力,增强市民参与度。

5. 平等的学习机会

台湾通过建立回流教育制度、设立社区大学、开设远程教育等途径,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香港着力消除学习的年龄限制障碍,持续推动老年人终身学习,大力推行“老有所为活动计划”,即使是年迈的老人,也可以获得同等的学习机会。深圳通过开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终身学习项目,着力使每一位来深建设者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6. 多元的学习载体

台湾实现了终身学习网络全覆盖,通过政策及经费支持,鼓励电子媒体参与教育性质节目的制作,构建空中学习平台,建立社会学习资源网站等。香港继续教育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以互联网为主的远程学习模式成为香港继续教育的新型平台。深圳终身教育方式包括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品牌学习活动载体、公共图书服务等,市民终身学习网分为社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主题资源四大板块,涵盖数百种课程,为市民提供免费教育服务。

(二)台湾、香港、深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差异点

1. 政治背景不同

2000 年之后,台湾执政党轮替,使得民主政治蓬勃发展,言论表达渠道更加畅通,良好的政治基础对推动台湾终身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1997 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政策使香港拥有高度自治权,推动教育政策法规取得长足进展。深圳一直以来承担着先行先试、为国家改革破题探路的重任,敢于改革、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也推动了深圳终身教育快速发展。

2. 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20 世纪80 年代,台湾开始进入转型升级,整个社会的就业模式,各行业的职业技能要求都发生了剧变,迫切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香港随着“新型工业化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人力资源结构已没办法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想尽快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更适应社会和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制度,从而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当前,深圳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对此深圳提出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目的就是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要,为市民提供多样的学习成才路径和机会,最终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3. 推进机制不同

台湾主要以法律推动,出台《终身学习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了终身学习,推动了终身教育,也使台湾成为世界上第6 个专为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立法的地区。香港主要是发动全社会参与推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共识,以及港人的奋斗目标,并且已经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个人、文化团体的联合,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分别承担了责任,共同推进终身学习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圳主要以政策推动,已出台了30 多个规范性文件,基本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各类成人需求的继续教育制度等的终身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4. 经费来源不同

台湾用法律形式规定政府为投入主体,各级政府要补助办理成人教育的民营机构、私人或者民间团体,同时对公立私立成人教育机构实行免税等。民间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也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方面。据统计,2004 年经许可设立的教育基金会共有634 个,总额达413 亿新台币。香港于1999 年提出学习美国经验,建立社区学院,鼓励终身学习发展,为办学者发放低息贷款。2002 年香港又建立“持续教育基金”,为市民提供继续教育资助,以鼓励市民终身学习。深圳以政府投入为主,将此项活动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该项经费随着深圳经济发展逐年稳步增加。

5. 社会参与度不同

台湾和香港在社会参与度方面都比较高,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全民参与,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两地在政府统筹规划、强力推动下,各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协调配合,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终身学习活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公民综合素质大大提升,形成了“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按需选学、终身在学”的良好局面。目前,深圳学习型城市建设仍以政府推动为主,社会参与度还不高,未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氛围。

6. 法制建设不同

台湾和香港对终身教育的法制建设都早于深圳,也卓有成效。台湾早在1980 年就从法律层面提出终身教育,并始终以立法助推终身教育发展。香港在大量的政策文件和咨询文件中明确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深圳专门的终身教育政策文件却几乎没有,在法律层面上也还没有实现突破。

7. 人口结构和受教育水平不同

当前,台湾和香港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11% 和13%,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 年,深圳人口平均年龄约30 岁,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8.28 万人,仅占常住人口的1.76%。2011 年底,台湾15 岁以上人口的教育程度,大专以上者占38.2%,达753 万人。2010 年,香港15 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达到30%。2011 年,深圳的非深户籍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11.2%。

四、对深圳及其他内地城市的启示

(一)抢抓机遇,列入城市发展战略

深圳要实现经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加快转型,调整战略布局,将构建学习型城市上升至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学习型城市首先注重提升人综合素质,将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其次注重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将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运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促进人的现代化,有力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

(二)贴近需求,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构建学习型城市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因此,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构建学习型城市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强化学习型城市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尽快培养一批技术人才,扭转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学习型组织建设,激发市场活力,逐步形成多元的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

(三)准确定位,构建目标明确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习型城市创建,关键是要在教育上下功夫,重点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要完善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终身学习方法。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完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类教育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要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健全社区教育制度,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区环境。

(四)立法先行,提供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

从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建设学习型城市经验看,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是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把终身学习上升到法的高度来认识,就意味着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同时终身学习也要成为每个公民受法律约束而必须履行的义务。与台湾、香港等立法起步较早的城市相比,深圳等内地城市,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立法层面相对薄弱。为此,需要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统领性政策、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终身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五)搭建平台,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终身教育

一是搭建以社区教育为主阵地的公民素质教育平台;二是搭建以各职业院校为主阵地的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开展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种职业与成人教育活动;三是搭建以电视大学为主阵地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和服务平台,指导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四是搭建以社会培训机构为主阵地的择业能力与专业能力选修平台,建立信息公告制度,完善社会培训机构审批制度,完善收费管理办法等。

(六)营造机制,激励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深圳虽然出台了一批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但涉及到鼓励政策、激励措施的几乎没有。台湾地区终身学习政策的推动,主要以奖励补助的方式来鼓励个人和各机构、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组织相关终身学习活动,从而扩大实施的成效。香港对于特区政府资助的培训计划或课程,由各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政府予以补贴。因此,深圳等地必须提高对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特别是在今后制定终身学习政策时,要进一步完善。

(七)发动社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当前,深圳及内地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经费保障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发动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投入方面还不够。因此,对深圳等城市而言,积极发动社会参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构建政府与社会共同投入的经费保障体系是关键。

(八)扩大宣传,营造学习型城市建设良好氛围

台湾、香港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见解,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这正是当前深圳等内地城市所缺乏的。因此,要推动学习型城市不断向前,就必须促进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共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注释

1[1]张丽丽.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创建: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2]Anderson,J.Public Policymaking[M].Boston:Houghton Miffl in,1990:99-110.

3[3][4]香港教育改革进展报告[EB/OL].[2010-10-20].http://sc.edb.gov.hk/gb/www.edb.gov.hk/index.aspx?node ID=677&langno=2.

4[5]胡洋.香港继续教育:五分之一的背后[EB/OL].http://www.sce.tsinghua.省略/publication/qhjx_htm/0504/12.htm.

5[6]李兴敏.深圳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措施[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27,(1):41.

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第4篇

今年6月24日至6月30日,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区第xx期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前往深圳经理进修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在此次体验式学习中,我们集中学习了两会热点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城市更新与相关政策、对新一轮文化热的冷思考、公务人员媒介素养提升和城市营销与投资推广等课程,并先后对深圳花园式园林式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概貌、深圳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深圳文化产业园和东部华侨城进行了参观考察。通过参加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我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些体会和感受。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场,也承担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探索前人尚未涉足的盲区。作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探索者,这座城市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创新、务实,这也是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率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合理定位的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使之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自主创新洪流。创新对于每一个深圳人来说,都是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里的人即敢想、敢说、也敢做,就是因为他们有一股强烈的“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与许多内地城市存在的不敢超前、不敢创新、因循守旧的观念形成了显明的对比。深圳是一座流动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移民城市,在总人口1800万中,有1520万是流动人口,只有280万是户籍人口。流动使这座城市不断产生新的就业机会,流动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都市风景线。但大量外来人口也使这座城市的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通过建立700个社区服务中心,划分10045个网格,推行以卡管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和以业管人的模式,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落下来、稳下来、富起来、融进来”的新理念,促进了由移民城市向和谐城市的转变。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可以说没有什么历史文化底蕴,然而深圳却敢于打文化牌,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口号,他们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通过努力,如今的深圳已经拥有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一是金融业、二是it业、三是物流业、四就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深圳学习期间,参观了深圳文化创意园,印象最深的就是参观研成控股旗下的红岁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自主创新的品牌基因体系提升传统产业、用文化创意打造的高端红茶品牌,凭借“文化+品牌”、“文化+创意”、“文化+国粹”的理念,为解决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立不住、站不稳、走不远”的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文化决定品牌价值的价值观。东部华侨城作为国家级文化产

业示范园区,提出了“拥有一定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的发展战略,以“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配套齐全,城区环境优美,风尚高尚文明,管理规范先进”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目标,展示东部华侨城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科普文化、演艺文化和茶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

作为一名刚刚上任的副局级领导干部,有幸成为此次培训班中的一员,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充分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当前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措施,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为我局圆满完成安全生产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工作。篇二: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组织安排,本次参加深圳考察学习,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参观考察,确实使我开拓了视野,深受启发,感触很深,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体会一:工作效率高,在深圳工作准时,工作时都在干活,就如一个就餐,在学院培训班学员多,如果同时就餐,那餐厅就无法容纳,但通过学院调整了就餐时间,大家就感觉不到拥挤。充公整合教育资源,授课大部分教师都是一些部门或企业家,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体会三:城市建设此次参观地方虽然不多,但深圳城市建设与我们本地差距很大,深圳地价比我们本地高得多,但深圳绿化率高、道路宽敞、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体会四:观念更新 这次赴深圳考察学习的时间虽短(上课学习的时间只有9个课时),参观考察的地方不多(考察了深圳有名的南岭村、盐田港、华侨城旅游景区和莲花山公园景区)。但是通过这次赴深圳参观考察学习,确实使我开阔了视野,大开了眼界,看到了内地和沿海的差距,取得了一些真正的收获,的确体会颇深,感触良多。

我们之所以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是因为我们的历史证明:思想封闭,就要受苦受累,思想解放,就会天宽地广,一个地方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地方的进程史,平静的水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骄子。现在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效益社会、服务型政府。况且,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的转型期,如何使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首先我认为要树立几种意识:一是要学习深圳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深圳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占据90%以上的经济发达城市,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都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二是要学习深圳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如深圳在空间发展,环境治理,环境绿化经营理念,投资环境,城市规划和建设上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要树立强烈的以人为本意识,如深圳在生态环境、市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处在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关心民众之上。并且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对人才非常尊重。

其次,要实现四个转化,即:把考察学习的成果和经验转化为

推动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转化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具体方案,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城镇管理的具体决策。第三,要有提高解放思想的观念认识。

我们很多次认为,思想解放了这么多次,也解放了很多思想,应该解放得差不多了,用不着小题大做了,这种认识很可怕,处理不好,会遗误开放的大局,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思想解放走过了初级阶段,不是低层次的解放了,我们更应该大胆地去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不能缺乏认识,因而不知不觉,无动于衷,不知道要解放;不能唯书唯上,退避三舍,绕道而行,不敢去解放,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求无过,明哲保身,不愿去解放;不能隔靴搔痒,“穿袜洗脚”,不认真去解放;不能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孤芳自赏,损残导缺,不屑去解放;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认为没必要去解放,不能认为学习不够,视野不宽,水平不高,不会去解放,长此以往,忧患意识日衰,自省意识日弱,认真态度日差,进取精神日减,大局观念日淡,自我意识日浓,太平思想日重,中庸之道日重,凡此种种,思想解放的尾巴还很长很长。所以,认

识问题是关键,“一脉不顺,周身不畅”,思想问题无小事,不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改革就会有梗阻,开放就会受掣时,发展就会受影响,更何谈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因此,没有不断解放的思想,就没有不断的扩大开放,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有经济的大发展。

第四,认清解放思想的努力方向。一是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简单化。解放思想就是净化思想,就是使思想变得简单、纯洁,思想单纯,为人单纯,干事单纯。不谋人,只谋事。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年轻化,人年轻就有激情,有激情,人就变得年轻。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需要热情,更需要激情。其

一、要培养宽广的胸怀,使人始终保持年轻。其

二、要追求宽广的政治胸怀,使人始终充满激情。其

三、解放思想就是始终要使思想现代化。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标新立异,而是超越实践的真知灼见;解放思想不是脱离群众形单影只,而是集体智慧升华的结晶;不是脱离路线背道而驰,而是沿着既定方向探索新路;不是萧规曹随,而是继往开来;不是朝令夕改,而是与时俱进;不是另搞

一套,而是推陈出新。

第五,要注重解放思想的实际效果。

一是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要的就是一个干事环境。要有包容办事的人文环境。解放思想要的就是放得开手脚,要的就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得了事,干得快事,更干得好事的干事环境,人事环境。二是解放思想要的就是一个办事效率,改进思想方法、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要破除“四论”,破除“唯条件论”;破除“唯程序论”;破除“中庸论”,破除“是非论”。三是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要的就是一个认识秩序,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要的就是思有所得,想有所成,就是在不断的思和想的过程中澄清认识,转变认识,从而缩小认识上的差距,最终达成认识的一致,认识能统一固然好,但是(转载于:深圳学习心得体会),生活中往往不是一种声音,一种认识,而是认识有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不能统一,但可以兼容,达到各有不同,却可以存异,可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有时往往要的就是一个认识秩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协调而不混乱,实际上更多的时候要的是认识统筹而不是认识的统一。如深圳现在提倡节约用地,乃至全国也是如此。都能认识到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用地,篇三: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有感于“深圳行的学习”

深圳一行的学习,开阔了我的眼见,丰富了我的阅历,更重要的是震撼了我的心灵。总以为“书中自有优教法,书中自有强设计”,谁知,实践中的真知远比书本来的更实际。为期四天的学习在紧张有序中匆匆结束,如白驹过隙,但留下的不是“水过地皮湿的痕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我有了以下几点的沉思: 1.把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在第一天的参观学习中,荔园外国语小学的柳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的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童真,他们不喜欢约束,喜欢挑战。不喜欢责骂,喜欢赞扬。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满和谐与尊重。经常听到家长说:“老师,我们的孩子不怕你”,这时的我,总会无奈!为什么“怕”的教育才是人们眼中好的教育。在荔园外国语小学,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自由,虽然学生们讨论的喋喋不休,争的面红耳赤;虽然交流的过程中,坐没坐相,站没站姿,但老师一声轻柔的呼唤,总能让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喜欢这种动静结合的教育方式,紧张、活泼、有效。2.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在荔园外国语小学的宣传栏上,在每个教室外面的墙上,到处都张贴着学生们的个性化作业,图文并茂,色彩斑斓的展示着孩子们的各方面的才能。有阅读故事的观后感,有数学万花筒的几何图形设计,也有对英语单词的妙想分享。可以说,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力在潜移默化中日渐提高起来。3.三人行,必有我师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外出学习,让我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了差距。语文教学重在阅读,曾经的我不以为然。当看到一个四年级学生滔滔不绝的向班内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书时,我的内心撼动了。的确,词语的拓展离不开阅读,言语的表达离不开阅读,作文的书写也离不开阅读??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长久的坚持阅读呢?终于,我明白了?? 此次深圳之行,让我更了解到了教育的深层含义,让我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感谢教育局给我们一线年轻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感谢对我们苦心栽培的学校领导,我一定不负众望,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篇四:参加深圳经理学院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深圳经理学院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从5月17日至5月26日我在深圳经理学院参加深圳对口支援毕节的经济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学习,以理论学习结合实地考察的学习方式,主要学习了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工作经验及发展思路、深圳市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拥有1400多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其许多地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借鉴深圳发展经验,加快毕节试验区的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理清了工作思路。通过对专题的理论学习,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使我们再次理清了思路,牢固树立了项目意识,把抓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调优产业结构,以产业项目增强后劲。认真总结深圳市成功发展的经验,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理念和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积极创新毕节开发模式。使我感到毕节的发展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相结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投融资、政府服务、人才服务等各类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人才集聚、流动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创新政策措施,一方面做好政策对接工作,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制定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政策的集成效应。加快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毕节试验区发展所处的战略地位、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在提升整体实力、完善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发展、强化与周边地区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二、紧抓发展战略机遇,加大科学开发力度

毕节如何把潜在的、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显性的、动态的发展优势,以优良的载体支撑开发开放,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为引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的投入、大项目的聚集,形成合理的产业群。要抓住国发2号文件出台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有利时机,充分合理科学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推动农业大开发、大突破。要按照又好又快发

展的要求,主动策应政策支持,不断优化发展要素,着力突破制约瓶颈,切实增强内生动力,转换常规思维,选择科学路径,实施科学开发,高起点走出一条具有毕节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拓宽知识面,更加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新了思想观念。通过对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经济工作经验、发展思路等知识的学习,使我提高了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认识,充分感受到无论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要充分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能盲目追求、盲目崇拜、更不要搞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的政绩工程,要科学地、严格地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使的各项经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毕节要发展,就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积极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统筹发展水平。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毕节发展的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坚持开发和开放相结合,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和增创智力优势相结合,坚持增强内生动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充分激发本地区发展活力。坚决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四、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这次深圳学习,让我的感触最大、体会最深的就是深圳市经济所揭示的发展规律,我认为: 深圳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抓发展不动摇,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篇五:深圳十大观念心得体会

学习《深圳十大观念》心得体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深圳的快速掘起,对中国的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促动,那么深圳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学习了《深圳十大观念》,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触动很大。每一个观念的背后,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每一个观念的传播,都伴随着自觉的口口相传。工作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更可以在身边发现一个个真实的深圳故事,也许并不惊天动地,却可以在大家的心中激起共鸣——那是属于深圳人的生动故事、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暖片段,点点滴滴,汇聚成海,让我们看到了观念的蓬勃力量。

从两方面领悟十大观念:一方面,牢记使命,勇于实践,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不断增创新优势,走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创造了世人称道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创新观念,引领实践,培育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观念,喊出了时代强音,振奋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斗志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它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堵哓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敢为天下先”1992年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讲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分别以“猴年八评”和“八论敢闯”的社论形式连续发表。“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2005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热爱读书,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独特理念,深圳人耳熟能详。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后来广为传播,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一种深深的对归属感的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赴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深圳一行的学习,开阔了我的眼见,丰富了我的阅历,更重要的是震撼了我的心灵。总以为“书中自有优教法,书中自有强设计”,谁知,实践中的真知远比书本来的更实际。为期四天的学习在紧张有序中匆匆结束,如白驹过隙,但留下的不是“水过地皮湿的痕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我有了以下几点的沉思:

1.把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在第一天的参观学习中,荔园外国语小学的柳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的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童真,他们不喜欢约束,喜欢挑战。不喜欢责骂,喜欢赞扬。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满和谐与尊重。经常听到家长说:“老师,我们的孩子不怕你”,这时的我,总会无奈!为什么“怕”的教育才是人们眼中好的教育。在荔园外国语小学,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自由,虽然学生们讨论的喋喋不休,争的面红耳赤;虽然交流的过程中,坐没坐相,站没站姿,但老师一声轻柔的呼唤,总能让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喜欢这种动静结合的教育方式,紧张、活泼、有效。2.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在荔园外国语小学的宣传栏上,在每个教室外面的墙上,到处都张贴着学生们的个性化作业,图文并茂,色彩斑斓的展示着孩子们的各方面的才能。有阅读故事的观后感,有数学万花筒的几何图形设计,也有对英语单词的妙想分享。可以说,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力在潜移默化中日渐提高起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外出学习,让我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了差距。语文教学重在阅读,曾经的我不以为然。当看到一个四年级学生滔滔不绝的向班内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书时,我的内心撼动了。的确,词语的拓展离不开阅读,言语的表达离不开阅读,作文的书写也离不开阅读„„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长久的坚持阅读呢?终于,我明白了„„

上一篇:痛苦话题作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