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三顾茅庐(3课时)

2024-05-25

8 三顾茅庐(3课时)(精选11篇)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1篇

8三顾茅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的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意。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教学重难点

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一、导入:

1、读过或看过《三国演义》吗?相机简介当时群雄纷争的局面,喜欢谁?为什么?(相机学习生字:诸葛)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三顾茅庐》板书时学写“茅”

3、理解课题“顾”:①看、②照顾、③拜访。选择

(设计意图:从学习和理解“诸葛”、“三顾茅庐”等词语中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下文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铺垫,另一方面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下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打下基础。)

二、初读:

1、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1)读准:

半晌 讨论 草堂 没有见着 茅塞顿开 读好:

蜿蜒起伏的山冈 疏疏朗朗的松林 清澈见底的溪流 青翠欲滴的竹林 秀丽宜人的景色

诚心诚意地邀请 恭恭敬敬地等候

(2)组织分节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如何?)(4)感知课文结构:略写前两次拜访,详写第三次拜访。

(设计意图:明确提出自读要求,使得学生学习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读准和读好中又深化字词的理解,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三、作业布置:

1、写一写本课生字新词。

2、你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刘备,请你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课文内容后,能及时地加以巩固,这对本课的教学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重点品读第三次拜访,通过一“说”、一“行”、一“敲”、一“站”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

2、在读、说、写等拓展性言语实践中,发展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培养以诚待人,诚心实意去做事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

一、复习课文,引出“诚”

1、诸葛亮被称之大贤,想请他出山的人很多,那么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也感动了我们呢?

2、学生交流回答

3、板书:诚

4、小结:刘备诚心相请,一顾茅庐失望而归,二顾茅庐快快而回,直到第三次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相信他的诚心诚意是的确感动了诸葛亮。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来研究刘备的第三次拜访,感受刘备的至真至诚。

(从整体上回顾课文,以“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一问水到渠成引出一个“诚”字,突出了中心,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为下文品读课文作下了铺垫。)

二、读文品句,感受“诚”

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轻读课文中刘备的第三次拜访,用直线画出表现刘备诚心相请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品句交流。(多媒体相机出示句子)

(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A、读句子

B、找出句中“诚”的体现

C、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结合介绍“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D、是呀,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结拜兄弟,这一“说”可见他的“诚”。E、联系课文,配上表情、动作分角色朗读刘备和张飞的对话。(2)离诸葛亮的住地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A、读句子

B、找出句中“诚”的体现:“半里多路”、“下马步行” C、找联系体会“诚”:在电视电影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情况? D、小结:一“行”见诚心!E、引导感情朗读。

(3)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A、读句子

B、“轻轻”一词体现了什么?

C、这一“敲”也见其“诚”,让我们再来轻轻敲一敲,引导感情朗读。

(4)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A、读句子 B、找“诚”的体现

C、品“轻轻”:为什么要轻轻走?

D、品“恭恭敬敬地站”:①刘备可以怎样站着等候?②他又是怎样站的?(请一学生试着站一站)③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刘备为什么要这样站?④全体学生一起试着恭恭敬敬地站一站。⑤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些什么呢?⑥这一站,就站了多久?(引导找到文中两个表示时间的词)

E、引导感情朗读

F、小结:刘备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着,一直到诸葛亮醒来。这一“站”让刘备的诚心更加表露无遗。

(此环节的教学,注重朗读的指导与词句的品析,抓住刘备的一“说”、一“行”、一“敲”、一“站”,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近刘备,直至被刘备感动,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总结升华,赞美“诚”

1、刘备的诚心终于打动了诸葛亮,如果你就是诸葛亮,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请你代诸葛亮写几句赞美刘备的话。

2、学生动笔,师巡视辅导

3、口头交流

(情境创设,引导写话,帮助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情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造语言,使

四、课外延伸,深化“诚” 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力争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顾茅庐》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诸葛亮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打动了诸葛亮的心。因为信中,刘备将自己的一番诚意、仰慕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发挥想像,替刘备写一封简短的信留给诸葛亮。

(像这类历史性题材且选自古典名著的美文,应该引导学生到美的世界中去探索,去创造,让知识内外沟通。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把诚意延伸到课外,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紧密衔接,实现了教学的可持续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你对刘备这个人物有什么认识?课文哪一段作了具体地描述?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人物的印象。)

二、指导背诵:

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交流:说说这一段的内容可以分为哪两层?(景色秀丽和拜访经过)(1)以熟读为基础,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背诵。

(2)第二层指导时,可以抓住方位词进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使他们能轻松地识记课文背诵课文。)

三、片段指导:

1、明确要求:认真读文中描写隆中“景色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2、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朗读后分析:

(1)刘备一行来到隆中,见到哪些景物,请在景物名称下画一横线。(2)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呢?分别朗读写这些景物的语句。(3)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找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看看那里有哪些景物(能说出景物名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学生拟稿。

把写好的短文誊写在小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写作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事,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再进行逐步分析,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板书设计

求贤若渴

8、三顾茅庐 诚

礼贤下士

教学反思:

不同的文体课文,其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体裁特点,依文而教,在对教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按照教材的主题体系,不顾文体知识一味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小说的特点,展开教学。

一、丰富而细腻的人物刻画

在《三顾茅庐》一文中,有一段张飞和刘备的对话。这是在刘备执意第三次到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时,张飞与之意见不一,而引起的争论。读好这段话,学生会对张飞、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

在教学中,我补充介绍了刘备前两次拜访的情节,帮助学生感悟小说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

三、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

环境有两种,一是社会环境,一是自然环境。在课的导入部分,我请已经看过《三国》的学生介绍,为学文打好铺垫。

自然环境是故事情节发展所处的自然现象状况。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开头有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感悟出,文中暗喻诸葛亮将被明君赏识,成就一番伟业。这段环境描写还显示出诸葛亮是个高雅脱俗的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方法,从而为今后学习其他小说打下基础。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2篇

1、简介背景: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你们知道其他三部名著吗?

3、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喜欢里面什么人物?为什么?

二、导入课题,了解文意。

1、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的人和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名将都是谁的手下呢?(刘备)

2、(板书:刘备)看来刘备这个人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刘备的历史故事。(板书:三顾茅庐)“顾”字右边的“竖提”和右边的“撇”要互相穿插,左顾右盼才好看!

3、预习过了,那我就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顾:就是拜访;茅庐:茅草房。】

4、谁能说得更完整呢

5、(板书:诸葛亮)“诸”和“葛”都是是生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

7、“诸葛”是复姓,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8、是的,卧在那里的一条龙。同学们,你们看,读懂题目多重要,我们这么一分析,就知道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诸葛亮)过渡:课文写了他俩之间什么事呢?

三、检查词语,理清文脉。

1、接下来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于本课词语的掌握程度,顺便也了解一下大家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分组出示词语,引导读正确。)第一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蜿蜒起伏:蜿蜒指像蛇那样弯弯曲曲。形容山势险峻。疏疏朗朗:形容树木稀少,不茂盛。

青翠欲滴就是翠绿得要滴下水来,将要滴出来。给予人以生命蓬勃的感觉。形容树叶颜色十 1

分青翠,上面的水像快要滴下来似的。多指植物或之类的十分青翠。欲:将要。

宜:合适的。指(景色、环境等)清秀美丽,合人的心意或需要,就要让人心旷神怡。A理解词语。问: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 B这是描写哪里的景色?

C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第二组: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这组词语说的是谁?从书中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思考:从中看出什么? 第三组: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三分天下

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来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吗?重点理解“纷”、“顿”。群雄纷争:一群英雄纷纷去争夺自己的利益各路豪杰混战在一起,比喻强手间的争夺很激烈。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四、浏览课文,感悟详略

课文是不是把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的情景都写出来呢?再次浏览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首先略写刘备前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接着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最后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亲密友情。2.讨论分段: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第三次请诸葛亮的经过?

3、文章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质疑问题,延伸下节

课文学到这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新的问题产生呢?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带着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外阅读,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3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 认识两个偏旁:竖心旁、目字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创设情境,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 培养语感, 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由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导入, 从“青青草原”引出基本字“青”。

师: (出示喜羊羊图) 认识它吗?

生:认识。

师:那就响亮地叫出它的名字吧。

生: (齐) 喜羊羊。

师:喜羊羊住在 (青青草原) , 它最爱吃的是 (青草) 。它特别特别喜欢生字“青”。

2.追本溯源, 学习“青”字。

师:瞧, 这就是, 会意字, 上面是“生”字, 植物刚长出嫩芽形状, 下面是“丹”字表示颜色。它的本义是像春天刚刚长出的小芽那样的绿色, 比如青草、青山绿水, 有时也表示黑色, 如青丝。你还能用“青”组几个词吗?

生:青豆, 青菜。

师:对, 在这里“青”也表示绿色。

【评析:“青”是本课形声字的主要偏旁, 学习“青”字, 胡老师追溯字源, 让“青”在学生的脑中变成一幅图画, 既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字义,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认识部首, 学习新部首“忄”“目”。

师:生字“青”特别爱交朋友, 今天它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它的部首朋友, 它们是谁呢?谁来说一说?

生1:三点水、虫字旁、日字旁、竖心旁、言字旁、目字旁。

师:这里有两个新部首:一个是目字旁, 不过这个部首我们上学期就认得它了, 是吧?另一个是竖心旁, 你也知道它的名字, 真棒!同学们一起读两遍。

师:你们知道这些部首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氵”表示和水有关, “虫”表示与昆虫有关, “日”表示与太阳有关, “讠”表示与语言有关, “目”表示和眼睛有关, “忄”表示与心…… (生迟疑不确定)

师:你不太确定竖心旁是不是和“心”有关, 对吧?这样吧, 我们一起来看看竖心旁是怎么演变来的? (出示课件, 演示竖心旁的演变过程。)

生: (恍然大悟) 哦, 竖心旁其实是“心”演变来的, 它应该与心情有关。

师:对!不过这个部首的笔顺容易写错。请伸出你们的手, 和我一起写。

师: (边范写, 边口述笔顺, 生跟着书空。) 左点低, 右点高, 长竖贴着右点靠。先写两点, 再写中间的竖, 顺应笔势, 这样写才能又快又好。请大家在生字本上写两个。

(生书写, 师巡视检查, 提醒坐姿和握笔姿势。)

师:今天, 喜羊羊带着“青”还有部首朋友, 要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8》这一课的内容。 (板书课题, 全班齐读。)

【评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导入新课, 并将喜羊羊这一可爱的动画形象贯穿全文, 创设故事情境,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识字。】

二、学文识字, 发现规律

1.学生自由练读。

师:“青”和转盘上的部首手拉手, 它们就组成了一个个可爱的汉字。接下来, 请大家轻轻地打开书第81页, 对照拼音自由轻声地读一读字、词。先自己轻声读一读, 再读给同桌听。同桌读得好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读得不对就请帮助他。

(生自由练读, 同桌互读, 师巡视辅导。)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先带拼音读 (小老师领读, 男女生合作读) , 然后去掉拼音读 (开火车读, 齐读) 。】

3.游戏巩固。

师:看到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 喜羊羊可高兴了。它想和大家玩一个有趣的吹泡泡游戏, 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那好, 小火车开起来———

(游戏:喜羊羊吹泡泡, 每吹一个泡泡, 泡泡里均含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词。生开火车读字词。)

【评析:自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合作读、游戏中读等多种方式, 遵循儿童心理特点, 激发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

4.发现规律, 区别字形。

师:这些字词, 小朋友们读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用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六个字, 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它们都含有“青”, 而且都是左右结构。

师:不错, 你发现了它们字形的特点。

生2:我发现它们的音节很相似。

师:怎么个相似法, 说说看。

生2:清、请、晴、情、蜻的音节都一样, 只是声调不同。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是的, 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 意思都与左边的偏旁有关, 因此“青”是声旁, 而左边的偏旁是形旁。像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 我们叫它形声字。 (课件出示:形声字)

师:这些字长得很像, 读音也很接近, 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它们吗?

生:要根据形旁来区分它们。比如:三点水的是“清”, 因为与水有 关 ; 言字旁的 是“请”, 因为要用语言请别人;蜻蜓是昆虫, 所以“蜻”是虫字旁;晴天有太阳, 所以“晴”是日字旁;“目”就是眼睛, 目字旁的“睛”就是眼睛的“睛”。

师:有道理!那还有一个“事情”的“情”, 为什么是竖心旁呢?

生: (稍思考后) 因为事情做得好不好, 影响心情, 所以与心情有关, 是竖心旁。

师:呵呵, 你是这么理解的呀!你很聪明, 懂得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这些生字。这样记就不容易混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区分这些字, 想知道我的好办法吗?

生:想。

师:我把这些字编成了一首儿歌, 请大家读读看。

太阳出来天放晴, 加个目字大眼睛,

小河流水甜又清, 有了虫旁小蜻蜓,

语言文明要说请, 人人都有好心情。

(生放声齐读, 指名读, 师生合作读。)

师:怎么样, 现在是不是记得更牢了?

生:是。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六个带有声旁“青”的字, 让他们发现构字规律, 并教给识字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5. 巩固练习———转盘游戏。

师:这些字你们都记住了吗?喜羊羊要把大转盘转起来了。请同学们看准字形, 读出生字的音, 并给它组个词。

(师转动转盘, 组成生字, 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6.拓展识记。

师:生字“青”很喜欢交朋友, 你们知道它还会和哪些部首交朋友, 组成什么字吗?

生:我知道“青”和“女”组成“婧”, 我们班的陈婧就是这个“婧”。

师:你很细心, 从我们班同学的名字中找到了“青家族”的生字, 说明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生:我知道“青”加“米”就是“精”, “精神”的“精”。

师:是的, 瞧瞧第二组的同学多有精神!个个小眼亮晶晶的, 腰杆儿笔直笔直的, 真棒!

(其他组的学生闻言, 立刻自觉端正坐姿, 精神饱满。)

(生沉默, 可能一时想不起其他带有“青”字偏旁的字。)

师:这些也是“青家族”的字, (出示:倩、氰、静、靓、猜) 你们认得它们吗?

生:我认得“猜”“静”“倩”, 其他两个就不认识了。

师: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生: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一个“静”字, 我看到了, 就记住了。“猜”是“猜谜语”的“猜”, 我在书上看到过。“倩”在我姐姐的名字里有, 所以我知道。

师:看来“处处留心皆学问”呀!只要我们留心, 可爱的汉字就在我们身边。比如, 课外书中、图书馆里、校园的每个角落, 还有大街上的招牌、标语, 等等, 希望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 留心生活,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师:另外两个字不认识, 是吧?那好, 跟着老师读。这是“氰”, 认真看看它的形旁, 猜猜它的意思。

生:它是表示和气体有关吧。

师:聪明!是的, 它是一种气体。这个字大家应该很熟悉, 中央台曾曝光, 三鹿奶粉里含有———

生: (有几个学生恍然大悟, 脱口喊出) 三聚氰胺。

师:是的, “三聚氰胺”的“氰”就是这个“氰”。“三聚氰胺”可把小宝宝们害惨了, 希望各个部门严查问题奶粉, 让孩子们早日喝上放心奶粉!

师:这个字 (指“靓”字) , 有两种读音, 一个读jìng, 一个读liàng。左边的“青”表示“精华”“最佳部分”, 右边的“见”指 (让人) “睁大眼睛”。“青”与“见”联合起来表示“展示精华部分”“呈现最佳形象”。本义是妆饰、打扮, 引申为俊俏、漂亮。比如, 对面走来一位漂亮的大姐姐, 我们就可以说:“哇, 靓女!”

(生乐, 哈哈大笑。)

师:出来玩了这么久, 字宝宝有些累了, 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生: (热情再次被点燃, 个个兴致勃勃) 能!

【评析: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拓展认识其他带有“青”的字, “学一字带一串”, 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兴趣盎然。】

7.游戏巩固———送字宝宝回家 (选字填空) 。

情请蜻晴睛清

星期天, 我 ( ) 小朋友来家里玩。

妹妹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 () 。

小河里的水真 ( ) 呀!

天气 ( ) 朗, 爸爸妈妈带我去登山。

做事 ( ) 时, 不能三心二意。

( ) 蜓像一架小飞机。

8.观察课文插图, 读儿歌。

师:看着大家玩得这么开心, 小蜻蜓也忍不住飞过来凑热闹了。瞧———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说话, 略。)

师:老师还为这幅图配上了一首儿歌,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读儿歌, 略。)

【评析: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 胡老师设计“吹泡泡”“送字宝宝回家”“转盘游戏”“读儿歌”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初步了解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牢固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三、扎实指导, 规范书写

1. 指导书写“晴”“情”“睛”。

师:小朋友们, 字宝宝回了家, 多开心呀!谢谢大家!现在进入我们最喜欢的写字环节。咦, 是谁在哭啊? (课件出示:哭泣的懒羊羊)

生:懒羊羊在哭。

师:哦, 原来呀, 懒羊羊老写不好这几个字, 急得哭起来了。孩子们, 你们能教教它怎样写好这些字吗?别急, 先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

生: (踊跃举手) 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师: (赞许地点头) 你发现了这三个字最重要的共同点。

生:“青”单个儿写的时候比较胖, 但是变成偏旁以后要写得瘦一些, 给左边的部首让地盘。

师: (竖起大拇指) 非常好,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书写中的“避让”。咱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人与人交往要讲谦让。汉字书写也要谦让, 不仅要注意避让, 还要注意一些笔画的穿插, 这样写字才好看。比如:写“情”, 右边的第三横要穿插到“竖心旁”的右点下, 这样写才好看 (师边说边在投影仪上示范书写“情”) 。“晴”和“睛”的写法和“情”差不多, 请大家自己对照田字格, 每个字写两遍。

2.学生写字。

教师提醒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提示学生写完一个后, 跟例字对照着看一看, 然后再写一个。

3.学生作业展评。

要点: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青”下面的“月”第一笔变成竖, “情”字右部的第三横要穿插到竖心旁下。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本教学环节, 胡老师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胡老师舍得花时间在投影仪上示范书写, 并讲解笔画的避让、紧凑、穿插等技巧, 同时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重点指导“情”的书写, 让学生举一反三, 自主写字, 使学生掌握了书写技巧。】

4.迁移学法。

运用形声 字规律识 记“眼”, 拓展学习带有“艮”的生字“很”“跟”“根”“狠”“恳”“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爱交朋友的“青”, 其实在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偏旁很爱交朋友。

(出示生字:眼) 认识它吗?

生:眼。

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一根”的“根”换成目字旁, 就是“眼睛”的“眼”。

师:你用的是“换一换”的方法, 可以。不过, “眼”这个字其实也是一个形声字, 左边是“目”, 表示———

生:和目有关。

师:是的, 右边这个“艮”像一个人瞪着大眼睛往后看的样子, (出示课件) 它的读音是“gèn”。这个“艮”, 也非常喜欢交朋友, 比如加上木字旁, 就变成了 刚才同学 们说的“根”。大家想一想, “艮”还可以和哪些部首交朋友, 组成哪些字啊?

生1:加上足字旁, 它就是“跟着”的“跟”。

生2:加上双人旁, 就变成“很多”的“很”。

生3:加上反犬旁, 就变成“狠心”的“狠”。

……

【评析: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曾提出组块的概念, 他认为对信息进行组织, 使其成为组块, 会扩大该系统的容量。本课中胡老师依据汉字的系统性, 发挥偏旁部首“举一形而统众形”的作用, 先科学解析偏旁部首, 比如先解析“青”“艮”等的音、形、义, 再识记更多的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然后将这些字统起来成为一个“组块”。这样既利用了汉字的系统化特点, 又遵循了心理学的记忆规律;既提高了识字量, 也使学生理解了汉字的构形特点, 提高了科学识字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迁移学法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三顾茅庐 人物形象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73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2.通过朗读体会刘备和张飞对诸葛亮的不同态度,体会刘备的求贤若渴。

3.学习寓景于情的写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诸葛亮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初步仿写。

4.激发学生对《三国演义》等名著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了解人物故事的积极性。

5.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解读,渗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的品质。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习寓景于情的写法。

2.潜移默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品质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为了实现统一中原的梦想,各路诸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知道,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是对人心和杰出人才的笼络。刘备的谋士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幽禁不得已要离开刘备,临行之际,他拍马而回,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才有了“三顾茅庐”的美谈,才有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上节课,刘备两次去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一般人可能就会埋怨而归,而刘备作为当世的英雄豪杰,他爱慕人才,求贤若渴,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三顾茅庐”。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刘备请诸葛亮时的态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语文教师精彩的语言表述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激情四射、文采飞扬的导入一下子就为学生创设了三国时代各路诸侯逐鹿中原的情境。诸葛亮隐匿在卧龙山间,慧眼识得经天纬地之才,“三顾茅庐”的时代背景,就像一个磁力场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诚心诚意”。

二、过渡

师:是啊,那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去细细地体会。我们一起再来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承上启下的过渡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句段之间,动笔墨眉批正是学生自学领悟的绝佳机会,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的实践,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三、精心研读课文第二部分(学生读书思考)

师:你们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了吗?

师:你们怎样把体会到的东西传达给大家?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想我可以把这种感受说出来;表演也是很好的办法。

师点拨:我们就准备一下,或者读,或者说,当然也可以演,用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表达你们体会到的一些东西,可以一个人准备,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准备,相互提建议,相互提高,好不好?开始!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仅仅是预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提倡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大概念到具体的表达方法,教师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长,自愿组合,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拘一格。

(学生准备)

师:谁先来?

生1:我认为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师:你说具体一点,好吗?

生1: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刘备为了邀请诸葛亮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不顾关羽、张飞的反对,坚持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与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足见刘备的诚心诚意。

师:是啊,我和你一起来读读好吗?(教师朗读张飞的话:“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就用一根麻绳把他捆来!”)

生1:(朗读)“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师点拨:你看到那个感叹号了吗?该怎么读?吸一口气,再读!

(生再朗读)

师:好!谁有兴趣,也来读一读?

(又有两个学生和老师对读)

师:你们注意到刘备说这话前面的提示语了吗?是哪个字词?

生2:“生气地说”。

师:那应该怎么读?同桌互相练读这个对话。哪一组愿意展示一下?

(生展示朗读)

过渡:你们读的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如果不来,我就用一根麻绳把他捆来!”,读出了张飞的鲁莽和无礼、粗暴和率真。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塑造两个人物形象时选择语言的典型性。教师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提示学生注意标点符号和提示语,教会学生朗读注意事项,同时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是学生很喜爱的形式。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使得能力迁移成为现实。

师:你们还能找出其他句子吗?

生3: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门外,诸葛亮却在睡午觉。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师:是呀!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刘备却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外,那可是早春,春寒料峭,寒气袭人。谁来给我们看看恭恭敬敬等候的刘备的样子?(学生表演,教师帮助学生做好动作。)

设计意图:理解对比的妙处,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的品质。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愿意表演,愿意尝试,教师因势利导,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的强烈对比,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

过渡:是呀,刘备等了半晌,诸葛亮翻了个身,又呼呼睡去,刘备又等了半个时辰。谁知道半晌有多久?半个时辰又是多长?

点拨:我们知道等人的人感觉时间过得最慢,最容易急躁。没有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诚心是绝对做不到的。刘备看起来是傻傻地一直站着等,可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些什么?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把学生疏忽的地方和拿不准的地方干净利落地点拨到位,同时,引导学生把课本没有的空白补充出来,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本的空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把学生模糊的地方准确点拨到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会刘备耐心等候的诚意。这就是用足教材和点拨到位的教学理念的实践。

学生可能会答:他会想,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说呢?我怎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我这样诚心诚意而诸葛亮却在睡大觉,他该不会是故意考验我吧?万一我的诚心诚意他就是看不到,还是婉言谢绝我的邀请该怎么办?不,他不会无视我的诚意的,我一定要打动他的心!不是有句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吗?

生1: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师:如果不下马步行就不诚心了吗?

生2:不下马步行,见了诸葛亮,就显得高高在上,不够诚心。

生3: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这就更说明他是真的诚心诚意。

师:诚心诚意还有真有假?(笑声)那叫假心假意。

师:还有吗?

生4: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这说明他怕耽误诸葛亮的时间,迫切想见到诸葛亮。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说明自己的个性解读,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预设仅仅是预设,课堂精彩纷呈的回答可能令我们目不暇接,但是,我们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找出关键句子和词语的基础上深入解读,走进人物内心深处,挖掘教材隐形的东西,帮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品质,可谓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相得益彰,彼此呼应。

师:刘备是什么人?他是皇亲国戚,人称刘皇叔,他这样尊敬诸葛亮,而诸葛亮是什么人?

生1:读书人

生2:普通百姓。

师:用张飞的话说,他是“一个村夫”,用我的话说他就是一介草民。现在,刘备见到诸葛亮后竟然和他同桌吃饭,同榻睡觉,和他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当时刘备有多大?诸葛亮又有多大?诸葛亮才27岁,而刘备已经47岁。一个47岁的皇亲国戚、一方郡守,为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还有半里地就早早地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终于见到诸葛亮后,和他同桌吃饭,同榻睡觉。现在,你是诸葛亮,你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补充有关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理解课文。抓住关键人物的年龄和身份来深入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刘备的诚心诚意,纲举目张,切中要害,效果十分显著。

师: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走上了统一国家大业的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21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课件出示《出师表》节选,师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刘备的诚心诚意感动了诸葛亮,他才一心一意辅佐刘备,无怨无悔。那么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以后,又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课件出示:“我有了先生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诸葛亮出山以后,刘备军团打了哪些著名的胜仗?(生答)

教师点出赤壁之战最有名,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孙刘联军合谋巧定诈降计策,火烧曹营八十万大军,以少胜多,成为千古美谈。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出师表》的朗读成为语文味十足的课堂亮点,诸葛亮亲笔证明正是因为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才使诸葛亮感激涕零,才有了“千里马”誓死效命“伯乐”的二十一年。学生可以在历史资料的华美文字里感受到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意义。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师: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真是一条卧龙啊!文章还有一段文字,也说明了诸葛亮是一位旷世奇才,请大家找出来。

学生找出后,指名朗读,大屏幕出示描写卧龙岗景色的一段文字:“只见卧龙岗蜿蜒起伏,来到……”

师: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松、竹、梅是岁寒三友,文人墨客以它们的精神象征人品的高洁和坚毅。这就是以景写人的方法,希望大家今后在写人叙事的时候不要忘记这种方法。现在就让我们用文章里的“只见……来到……”开头,写一种景物。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给学生适当的引导。教学难点的突破应该顺应文章的学习进程,不必刻意。此处,教师不留痕迹地由朗读到点拨,仿写景物的选取点又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景点,利于学生描写抒情,难易适度。

四、总结积累

刘备用诚心诚意打动了诸葛亮,使诸葛亮成了辅佐汉室的核心力量,这就是课题——“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贤达的人干某事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师点拨:“礼贤下士””求贤如渴””屈身下士”……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题目,积累词语。围绕课题,学生丰富了词语库,同时明确了课题的深意,实现了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

1.读了课文,你对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的故事一定很感兴趣,他们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有详尽的描述。请你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感受更多的人物形象,了解更多的故事情节,一个月后,我们举办“三国故事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几个人分角色来合作读。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把课内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很喜欢活动,课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相得益彰,学生兴致勃勃,效果十分显著。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5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用“嘱咐”造句。

3、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教学重点:学会用“嘱咐”造句。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中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准备重点段落语句等,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总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说法和做法各不相同,它们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二、巡视点拨、自主学习自己读第4节。思考:

1、几种小降落伞分别落到了什么地方?结果有什么的不同。

2、理解词语:茁壮、竞相开放、装点

3、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引导探究、小组交流

再读第4节,说说小降落伞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认真练读第4节。

四、质疑问难、展示汇报

1、准备题

(1)、小降落伞有哪几种不同的结果?(2)、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落在沙漠里的种子被金光闪闪的地方所迷惑,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死去了。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它被波光粼粼的湖面所迷惑,一心想快乐,湖泊里有的只是水,所以它也死去了。落在泥土里的种子不注重外表现象,实是求是,所以他们能茁壮生长。)

1、准备回答:由蒲公英种子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1)、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

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外表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五、指导总结、讨论归纳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各自练习复述

(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课文的前后顺序。嘱咐: 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黝黝

去向: 一颗 另一颗

(百万富翁)(带来欢乐)结果: 干死 淹死 茁壮生长

(2)第一段的顺序是:花辫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3)第二、第三段的总体顺序是“嘱咐——沙漠、湖泊——结果”每一局部大体又是按“沙漠——沙漠、湖泊——泥土”叙述的。因此在脑海里应该有上面的记忆框架:

3、指名当众复述

六、评价激励、达标检测

1、读下面的词语,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一阵阵 黑黝黝 金灿灿

2、多音字组词。

干()泊()数()()()()

板书设计: 8. 蒲公英

沙漠 金光闪闪 早已干死

不要被表面美丽所迷惑 湖泊 银花朵朵 早已淹死。

黑黝黝的泥土

茁壮成长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6篇

1.(2014·大连高一检测)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某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为此,他指出,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工作十分必要且紧迫。推动水资源“费改税”主要着眼于税收的()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多样性

【解析】选C。推动水资源“费改税”主要是为了避免乱收费,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征收对象、税率等都以税法的形式固定下来,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不是税收的基本特征。2.(2014·泰安高一检测)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表现为()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统一于税法,缺一不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①②④是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关系的正确认识,故选D。③表述错误,三者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3.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

D.税收是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解析】选B。本题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识记即可。

4.(2014·益阳高一检测)对右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依法制裁,说明税收具有()A.强制性 C.固定性 B.无偿性 D.返还性

【解析】选A。税收的基本特征都是对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约束。强制性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否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图中行为是偷税和骗税现象,对其依法制裁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选A。

5.(2014·枣庄高一检测)某批发公司2014年4月份购进彩电1 000台,购入价200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

【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规定性,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材料主旨强调通过纳税可以诱发纳税人对国家和税款使用的关切。D项本身表述错误,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是国家的具体职能部门,而非纳税人。

2.下边漫画中老板的行为属于()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解析】选A。漫画中老板的行为是偷税行为,故选A。

3.(2014·衡水高一检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减除费用(个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同时调整了税率。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利润减少→投资过热得到抑制 ②个税起征点提高→收入分配更趋公平→社会更加和谐

③个税起征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出国留学费用降低 ④个税起征点提高→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个税是对个人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个税起征点提高与企业的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①说法错误。个税起征点提高和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没有关系,排除③。

4.“国是篱笆税是桩,拆了桩子篱散光。你添饭来我加桩,国富民强世代昌。”这条税收短信启示我们()A.税的征收是法律规定的 B.税收具有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C.税收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解析】选D。短信的内容主要表达的是税收的重要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选D。短信表达内容与税收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因此,不选A、B、C。

第一步,说明“是什么”。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性质、作用)。概括时要有意识地向相关的知识点上靠,但设问中(或材料中)已有明确表述的,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即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设问中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这一部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原因或现实原因;另一方面是现实意义。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7篇

数学广角

优化

第3课时

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对对策论的应用能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讲。

指名学生讲或教师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赢了齐王?同学们想知道吗?

其实呀,这其中也蕴藏着很深奥的数学问题,那么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能反败为胜。

二、自主探究

1.讨论: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

田忌取胜的策略: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提问设疑。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取胜的办法呢?

(2)田忌到底有多少种可以采用的应对策略呢?结果是怎样的呢?讨论、交流、汇报。

田忌共有6种应对策略: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获胜方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1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2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3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田忌4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田忌5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6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3.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学生众说纷纭,会提到各类比赛)

那么请你们来安排一下,如果有这样的比赛,你们会怎样安排他们的出场顺序?看来呀,一场比赛,我们光水平高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知己知彼,凡事懂得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

4.总结规律。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你们有没有发现对待这样的策略问题,我们有我们的解决技巧呀?(学生试说)

最后总结:最低级的对最高级的,其他的对略低一筹的,这样就会保证胜利。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数学游戏,先弄清游戏规则,再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并思考:如果一人拿9、7、5三张,一人拿8、6、3三张,拿8、6、3这三张的人有可能获胜吗?该按怎样的顺序出牌才能获胜?同桌两人试试。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8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改革开放初期,陈铎作为主持人在《话说运河》中身着夹克衫被认为不严肃而受到批评;当男播音员均穿着西装出镜以后,张宏民在一次不经意间穿着中山装引起外界误会,以为改革开放停止了;现在电视屏幕上,西服与中山装并存,民族服装回归,休闲装大受青睐,时装独领风骚。据此回答1、2题: 1.节目主持人服装的变化说明近年来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文化生活()

A.日趋多样化 B.具有强烈的商业性C.受相应的政治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D.落后腐朽文化蔓延

【解析】选A。“电视屏幕上,西服与中山装并存,民族服装回归,休闲装大受青睐,时装独领风骚。”着装上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文化需求上的日趋多样性,故选A。2.我国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是()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②文化生产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选择 ③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途径④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是对我国文化生活出现多样化的原因的考查。④不符合题目要求,故舍去。

3.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咸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发展经典文化

C.要发展大众文化 D.要发展萝卜史学[来源:学|科|网] 【解析】选C。“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咸宜。”不难看出易中天所讲的史学是面向大众的大众文化。故选C。

4.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关于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流行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B.通俗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

C.高雅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D.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解析】选D。流行的、通俗的文化在形式上可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但不一定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要做具体分析,故A、B舍去。高雅的文化在形式上很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故C项不选。5.漫画《孟母四迁》给我们的启示是()A.网络文化的发展,给人们造成了不利影响 B.孟母的做法不利于孟子的全面发展 C.国家应加强对网络和文化市场的管理 D.孟母不懂得文化具有多样性,其做法偏激

【解析】选C。本题以《孟母四迁》为命题依据,寓意深刻、诙谐生动,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读漫画信息的能力。从题意可知,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为此要求国家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所以C项正确。而A、B、D三项的认识错误,故应排除。

6.“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拿起报纸套话多,看篇文章署名多。”这样评价当前文化市场()

①是片面的观点,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②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主流 ③是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④是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材料中的观点指出了当前文化市场中的问题,但属于片面的观点,故选①③。

7.美国《新闻周刊》一篇关于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的报道,再次引发了频频挑动国内舆论敏感神经的雅俗之争。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自有其合理性,既然他受到一部分群众的欢迎,那就说明这种艺术是有市场需求的,对于他的发展我们就要顺其自然。至于这种表演方式是通俗还是低俗,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上述材料表明的道理不正确的是()A.无论什么类型的表演形式,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先进文化

B.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实践,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为社会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艺作品 C.艺术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特有的规律 D.现阶段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解析】选A。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只要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群众需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二、非选择题(共29分)

8.(14分)在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就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甲方:大众传媒为低俗化的文化推波助澜,助长了中学生狂热的追星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

乙方: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看看电视,读读报刊,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请你根据《文化生活》的知识对甲乙双方的观点进行评析。

【解析】本题以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辩论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大众传媒影响的全面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对双方观点进行辨别,并且利用教材知识解释观点正误的原因。

答案:(1)甲方描述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乙方描述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二者都是片面的。

(2)应全面认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也会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一些不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3)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9.(15分)山东省聊城市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光岳楼雄伟挺拔,气势恢弘。山陕会馆,规模宏伟、布局豪华。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曾藏珍本古籍22万余册、金石书画不胜枚举。《水浒传》、《三国演义》、《老残游记》、《聊斋志异》中有很多故事就是以聊城为背景展开的。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聊城人民的代表,都是聊城的骄傲。这些独特的优势为聊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近年来,聊城市立足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品牌的打造,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发展大众文化?

【解析】本题以山东省聊城市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背景材料,将具体发展措施作为知识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解答本题,既要找准知识,又要联系聊城市的具体做法分析表述。

答案:(1)聊城市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是根据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2)聊城市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案 第9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事物与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描写刘备的神态、语言、动作词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资料,简单了解三国人物性格。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过程

(一)、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谈话导入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2、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

(生补充:《三国演义》)

2、你喜欢《三国演义》里什么人物?(生交流)

3、古人很有趣,除了姓名外,还有字,诸葛亮字—— 刘备字——

张飞字—— 关羽字—— 李白字——

4、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名将都是谁的手下呢?

看来刘备这个人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刘备的历史故事。(板书:三顾茅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谁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说对的要表扬,说错的也要表扬,表扬他的勇气……)

2、解释课题,补充课题。

引导:噢,三、就是三次,顾,就是拜访。茅庐,茅草房。请在课题前加上拜访的原因,在课题后加上拜访的结果,试着说一说。

(生讲述)

过渡:其实,大家所说的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诸葛亮(引导生看字形)

(认识诸葛亮)孔明——卧龙

3、“诸葛”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

(上官、夏侯、司马、玄武……)

4、同学们真不简单,知道这么多,单凭这一点,你做我的老师了,有些姓我还没听过,回去我查查字典。

5、由这个题目你想到过什么问题?通过三遍读课文,解决了吗?还想问自己或问我什么问题呢?(生交流)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及时正音)

7、课件打开生字版指名认读、连词、释意。

(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各自默读课文,明确课文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2、交流讨论。

(四)、播放课件欣赏:动画演示故事、配乐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深层读悟课文。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的教案 第10篇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辅(fu fu)晌(xiang shang)

8 三顾茅庐(3课时) 第11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吴中区临湖第二中心小学 朱红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文中的对比烘托,感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阅读有关描写一处景色的文章。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与片头画面,为学生创设意境,再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三顾茅庐》(指题目,生读题),老师发现大家对文中的四字词语很感兴趣,谁愿意来读读?

2、学生“闯关”,旧知反馈

(出示词语)

美读词语关:

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秀色宜人 群雄纷争

拨开云雾

茅塞顿开

个别读、齐读

(第一行谁来读?第二行呢?第三行?咱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好。)

3、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

三、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1、师:刘备带着两个义弟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但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诸葛亮的面。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这次终于成功了。刘备是凭什么打动了诸葛亮?

(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来打动诸葛亮的,红笔板书:诚)

2、师:那么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去细细的体会。现在就让我们再次用心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提示: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把你深有感触的词语圈出来,在边上写写你的感受,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3、引导交流,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相机出示句子:(这部分内容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变换)

▲ 交流: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1)、生自己读读张飞的话,再读读刘备的话,指名交流各自读后的感受。

相机点红“生气”,就“生气”这个词你们有什么想法?谁来谈谈,谁再来谈谈?体会刘备的诚意)

(2)、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结义兄弟:情同手足、誓死相随)

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一个乡野书生斥责自己誓死相随、桃园结拜的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有诚意呀!

(3)、师: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刘备的话,感受他的赤诚之心。生齐读刘备的话。

(4)、指导感情朗读:谁来做一次“猛张飞”,谁来做一做诚心诚意的刘备?指导学生读出张飞“嚷”时的语气和神态,体会张飞的不耐烦、率直;读出刘备的诚意。

继续交流:你还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 交流: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哪些词语引发了你的感想?你来谈谈。你也来谈谈,谁再来谈谈?

(引导学生通过“半里多路、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词语体会刘.....................备对诸葛亮的耐心、尊敬和渴求,也说明了他的诚心诚意。)

相机给这些词语加点。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个词“半晌工夫”,刘备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着,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你想,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什么?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动笔写一写,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生写后交流,体会刘备的诚意。

师: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哎呀,了不起啊!这时的刘备真是求贤若渴呀!板书:求贤若渴

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表格式内容。)请比较比较当时刘备与诸葛亮的年龄、地位。谈谈你们的感受。相机理解并板书:礼贤下士

齐读这部分。再次体会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渴求,他的一片诚心诚意。小结:刘备为请诸葛亮怒斥张飞,冒着风雪寒冷,三顾茅庐,还有半里地就早早的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赶紧见面„„现在,你是诸葛亮,你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指名交流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刘备如此求贤若渴,那么诸葛亮真的值得刘备如此诚心诚意地去请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思考。

出示:“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谁来说说见面以后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才华?

指名交流,通过 “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不难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从而明白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课件出示“群雄纷争图”。(师指图可补充:当时曹操在北,孙权在南,诸葛亮要刘备 先拿下荆州为家,再夺取西川建立基业,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这就是最后取胜的“隆中决策”。)

四、品悟比喻,领雄才大略

师:从诸葛亮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一位盖世奇才,文中有三个比喻句也能看出来,请大家找一找,划一划。

1、引导交流:出示:

(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号“卧龙先生”)(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雄才大略)(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如虎添翼)

再读读这三句话,谈谈你的感受。(引导体会比喻的前后关系与好处。)

2、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明白此处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与写法。)

3、师: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生接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4、小结全文

师:刘备“三顾茅庐”靠他的诚心诚意请出了诸葛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出山后辅助刘备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三国的故事,它从遥远的三国走来,走过了千年,多少风流人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但在这个时代它给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尊重人才”)

生:待人诚恳,谦虚 ;不要摆架子;对人要尊重„„

师:只有尊重人才,才能成就一番大事。同学们,要想赢得尊重,从现在起让我们首先努力做一个人才吧!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2、3任选一项)

1、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读读《三国演义》,将精彩段落摘记下来。

六、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3、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难点:

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引导学生接答:《三顾茅庐》,已板书好课题)

师:“三顾茅庐”这则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师:汉室皇叔刘备为什么要一请、二请、三请这个一介草民诸葛亮? 师:第三次去隆中,刘备是凭什么打动诸葛亮?

(引导学生说出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来打动诸葛亮的)

(板书:诚心诚意)

教学板块之一

师: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请你仔细读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一)上路之前,责备张飞。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1出示: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师: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

师:刘备为什么要责备张飞?(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师: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师:该怎样读好这两个人的对话呢?谁来做一次“猛张飞”?你说说张飞嚷时是怎样的心情?(生气、讨厌、怎么搞的,又要去请?)

师:“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呀!刘备怎么说的?(齐读)师:让我们配上表情、动作分角色朗读对话。(男生读张飞,女生读刘备)师: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文中还有什么地方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呢?

(二)到隆中,耐心等候。

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

分析:

生: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师:半里是多少米?(250米)“半里多路”就是三百米左右。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前呢?

生:他怕马蹄惊扰了诸葛亮。

师:刘备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这说明他——(他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的老师。)

师: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刘备的诚心诚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生:“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轻轻”敲门说明他怕惊醒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师:噢,抓住了“轻轻”,连敲门声都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诸葛亮。还有哪些地方?

生:“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侍侯。”

师: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生:刘备怕他俩打扰诸葛亮,怕张飞闹堂„„

师:是啊,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 生:一生表演(低头弯腰,双手抱拳)

师:弯腰低头是对一个人的尊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的虔诚和恭敬。

师:看看书上刘备站了多久,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一个时间,半晌是多长时间?“半天”起码也得一个小时,同学们想象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两个时辰„„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们年龄吗?„„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哎呀,了不起啊!

生:还有这里也能体现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封建社会是分等级的。大臣参见皇上的时候是站在阶下,而此时,刘备是首领,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民,刘备却站在阶下,可见他诚意。

读读看,看谁能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谁就是小刘备。

生齐读:“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才悠然醒来。„„” 转折

师:刘备轻轻敲门轻轻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等啊等啊,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等啊等啊,等了半晌,才悠然醒来,刘备先前等得那样耐心,这时刘备怎样?刘备为何那么“快步”?

生:刘备想见诸葛亮。

生:刘备见诸葛亮醒来很兴奋,想马上进去和他讨论国家大事。师:谁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他此刻的心情?(迫不及待)师:同学学得真好!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三)见面后,茅塞顿开。

师:噢,刘备真是求贤若渴,那诸葛亮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读读最后两节。

生:读最后两节。

师:刘备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诸葛亮,想要听他的高见,诸葛亮有何高见?(生回答)师:(出示图片)当时曹操在北,孙权在南,诸葛亮要刘备先拿下荆州为家,再夺取西川建立基业,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最后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隆中决策”。

师:刘备没见到诸葛亮前,他对天下形势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现在呢? 出示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师: “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造句)

师: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这就叫(板书:拔云见日)

生齐读这句话。

师:作者这样描写刘备当时的心理,对表现诸葛亮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雄才大略)

师: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你读了有何体会,刘备为何“三顾茅庐”你看出来了吗?

生:他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水一样,这叫什么成语?(如鱼得水)师:噢,我刘备是条再大的鱼,没有水又有何用啊!

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诸葛亮帮刘打过哪些仗?(出示幻灯片)“火烧赤壁”、“草船借箭”„„

师: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大败夏侯淳,接着又在新野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即“火烧新野”)草船借剑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故事都证实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他——(学生接一些成语)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夸诸葛亮)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诸葛亮辅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竭尽全力,最后战死疆场,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对刘备有多么重要,再读读这句话。

师:(延伸)刘备“三顾茅庐”靠他的诚心诚意请出了诸葛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三国的故事,那今天我们学了这故事又有何作用呢?

生:待人诚恳,谦虚 生:不要摆架子 生:对人要尊重„„

师:诸葛亮用我们现在的说是个什么?

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干一番大事。(板书:尊重人才)

教学板块之二

师:课文有一处秀丽的环境描写,你找到了吗?请看刘备在前往隆中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播放录像)

出示:(生读)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这里又有一句——(生接: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

师: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

师小结: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师:隆中美不美?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美?

生: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写了哪几个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

师小结:山冈蜿蜒、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竹林青翠,这些景象与隐居其中的诸葛亮的品格多么协调啊!因为诸葛亮为人刚毅,执法严明,敢于抗争,从不苟且,正直无私,正好与山冈、松柏、清流、翠竹相媲美;尤其是将山冈的蜿蜒起伏比喻为宛如一条等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又和“卧龙先生”扣合,暗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略。这在写作上叫——(环境烘托)让我们美美地再读这一段文字。

生读,读出美感。(配上画面)师:我们也来写一处景色!

出示:课后练习:认真读读课文中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师:你最想写哪一处景色?

生:学生交流,交流中抓住要点:这一处景色有哪几个重点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后学生习作。

作业:

读少儿版本《三国演义》,一个月后,请你们的班主任搞一个“三国故事”演讲比赛。看谁的故事最能打动人的心。

板书:

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 诚心诚意

雄才大略

尊重

人才

上一篇:汽修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练习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