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2024-07-21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精选9篇)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1篇

眼科手术是一种临床治疗某些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来讲,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刺激。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其重要性:“眼里不能揉沙子”,可见其敏感性。因此眼科患者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作为一名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1 患者的术前反应

(1)眼科术前患者心情紧张、焦虑、恐惧。患者既对手术寄予很大希望,又担心手术效果不佳或出现意外;(2)由于眼部疾病常引起头痛、头晕、恶心、视物不清等,不仅生活不便,更增加了患者的烦躁情绪;(3)术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剪睫毛、洗眼等引起的不适感,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4)由于眼科手术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因此患者术前常会精神紧张;(5)几乎所有人对疾病都比较担心,甚至害怕不能忍受疼痛,使患者对手术的疼痛有过多的忧虑;(6)睡眠质量差,休息欠佳,产生烦躁情绪。

2 心理护理

(1)将患者安置在一个友善、乐观、安静、整洁、温暖、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中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窗轻、操作轻,让患者安静休息,避免恶性刺激。(2)护理人员应以极大的热忱向患者耐心讲解有关手术及麻醉的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与患者的感情,用疏导法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患者树立信心,取得患者信赖,增加患者的安全感。(3)做各项术前准备前,应先向患者说明、解释,并详细告知可能引起的轻微不适,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情绪。(4)介绍其与同类手术治疗、并逐渐康复的病友相识,使其打消顾虑,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总之,眼科手术对患者来讲,无论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遭受了创伤,易使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高度焦虑和恐惧将使患者产生血压升高等易引起术中出血、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平稳渡过手术期,对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2篇

1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

1.1眼科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是对手术寄予很大的希望又担心手术后效果不佳或出现意外。

1.2由于术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剪睫毛、冲洗结膜囊、滴眼药水、打术前针等护理操作都可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增加了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1.3由于眼部疾病常引起的眼痛、头痛、头晕、恶心、视物不清等不仅生活不便,而且影响患者的睡眠增加了患者的烦躁情绪。

1.4几乎所有的人对疼痛都比较担心的甚至害怕不能忍受,而眼科手术几乎都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的,更使患者对手术的疼痛有过多的顾虑,也增加了患者的精神紧张。

1.5知识的缺乏及对环境和医务人员的陌生,产生不安全感。

2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术前的心理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处于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的最佳心身状态。

2.1首先将患者安置在一个友善、乐观、整洁、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中,针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护理思想交流及心理分析,了解患者的情绪、护理需求及手术顾虑。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帮助,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的简单过程和医生的技术水平及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患者树立信心并取得患者的信赖,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2.2向患者介绍术中的配合要点,告诉患者不必要的紧张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而术中保持平衡的手术姿势,不要讲话、打喷嚏、咳嗽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眼睛不可挽救的损伤。

2.3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将同类手术治疗并逐渐康复的病人介绍给患者,通过现身说法解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身状态配合手术。

2.4术前应教会患者情绪自我调节,如紧张时,可将双手置于身体的两侧,轻闭双眼慢慢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连续4-5次后全身肌肉会慢慢放松,紧张情绪会逐渐消除恢复平静,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做。

2.5术前教会患者配合手术训练,如患者仰卧头保持不动,眼球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及固视状态。如术中欲打喷嚏、咳嗽时可下牙咬上唇或用舌尖顶住上腭,还可以做深呼吸以缓解冲动,如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告诉医生,避免手术意外。

2.6对于老年患者术前应更加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血糖,并嘱患者做好各种思想准备,避免情绪激动引起眼压升高和脑血管意外。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3篇

关键词 心理特征 护理 急诊科 手术

急诊手术多数为意外伤和突发病,多为病情急重、发病时间短、患者术前无心理适应过程,多易出现不良反应,不能很好配合手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故在术前和术中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对126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总结了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手术患者126例,年龄8~58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52例。剖腹产57例。胃穿孔5例。清创缝合9例。眼球摘除术3例。职业:学生、工人、农民、干部等。

术前心理问题: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到多数患者对手术都会产上焦虑、紧张、恐惧、不安、忧郁、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特别是急诊患者,由于起病急,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接受自身疾病,内心惶恐不安,对自己的伤病极为敏感,常会产生过度紧张。患者在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可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变化还可通过下丘脑及由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响免疫功能,从而减低机体对病毒。细菌。过敏物质的抵抗力而致病,同时减低了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了手术后并发症的机会。因此,应该在术前仔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症处理与对因治疗。患者术前究竟对什么感到焦急与恐惧,每一个患者都有不同的原因[1]。

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对术中出现事故的恐惧:由于急诊患者发病急,因此常会担心病情难以控制,患者平时所听到的手术中出现事故的种种传说就会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手术成功与否产生怀疑,甚至有抵触情绪,担心自己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事故,严重者担心事故导致死亡,轻者害怕麻醉效果不好产生疼痛或后遗症。护士应该针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介绍诊断和手术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的,同时耐心仔细地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并且有意识地请已手术过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和悲观情绪,引导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接患者进手术室时,护士应主动、热情、大方,和蔼可亲,并且对患者讲解一些术中配合要点和术后注意事项,同时有意识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麻醉师的情况,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以增加其安全感[2]。

对机体伤残的恐惧: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患者的机体部分缺失,这对于患者,特别是青年患者的打击是巨大的。例如:患者,女,24岁,工人。因工伤致眼球穿通伤行眼球摘除术,开始患者不愿接受该手术,强烈要求医生治好他的眼睛。针对这种情况我向她解释,你的眼睛伤得很重,现在必须摘除,否则会影响全身情况导致不良后果,等伤好后可装假眼而不影响美观。此时,护士应理解患者的心情,对患者抱以极大的同情心,护士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要激发患者的意志,建立起信心,引导患者对手术充满希望,通过上述护理,患者情绪稳定,能较好的配合手术,术后恢复也较好[3]。

对分离的恐惧:有些患者因为手术必须与亲人、朋友、得心应手的工作和习以为常的环境分离,也会产生恐惧。如一产妇,因急性阑尾炎入院,她害怕与20天的儿子分离不愿手术。我就耐心的向他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如不做手术,阑尾会穿孔而导致腹膜炎这样就会更长时间见不到儿子,如及时手术很快就会见到儿子。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得了患者的信赖,得到了患者的支持和合作,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态和愉快的心情接受手术[4]。

对疾病预后的恐惧:由于外伤造成预后效果不好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患者,女,26岁,因车祸而致面部损伤。患者担心手术后脸会留下瘢痕有碍于今后的美观而害怕手术。对这类患者,关心她。尊重她。理解她的处境,要她敢于面对现实,设法消除伤害患者的各种因素,如歧视、害怕丈夫变心等,并积极的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时帮助患者想一些补救措施,如术后有瘢痕可行整形术等,最后,患者自愿手术。

对缺少知识与信息的恐惧:这通常是最为严重的恐惧,患者不仅表现为对手术,对疾病不了解,甚至还会不相信医生、护士,因而很难在手术过程中做好配合。为此就需要护士通过术前指导给与患者足够的信息,以及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对有关手术的知识了解得越多,手术后的行为调节也越容易[5]。

除此之外还有如经济问题,家庭责任问题,就业问题等,使患者增加对手术的顾虑与恐惧。凡此种种恐惧,虽轻重不一,但都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规律,唯有及时解决,才能有效的解除恐惧,取得心理平衡。因此,护士应根据不同病因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作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士自身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患者要有爱心,同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随时处理患者的各种突发情绪,使患者在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从而为患者术后的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讨 论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2 年5 月-2013 年3 月就诊的80 例耳鼻咽喉科患者, 经确诊80 例耳鼻咽喉科患者中, 鼻息30 例, 鼻窦癌25 例, 喉癌15 例, 中耳癌10 例, 其中男38 例, 女42 例。按照单双号法将80 例耳鼻咽喉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76 岁, 平均 (43.25±6.21) 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75 岁, 平均 (44.37±6.23)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的目的、方法, 同意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 并对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和评估后, 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案, 具体如下。

耳鼻咽喉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调查以及评估: (1) 术前恐惧。此类心理障碍发生率较多, 而患者术前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恐惧心理, 对于耳鼻喉科手术一概不知, 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与手术, 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其次是患者经过确诊后, 得知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部位, 并经过一系列的化疗使其身心受到巨大的痛苦。而且进行手术治疗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病变位置的功能, 甚至损害外观容貌, 加之患者对此缺乏一定认识和了解, 因而心理上具有不同程度上的恐惧感。这与患者的文化素质、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有关。 (2) 术前焦虑。部分患者对手术没有心理准备, 害怕手术后影响日后的生活、顾虑手术效果不好、怕有生命危险而紧张、焦虑。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吃饭、睡觉等正常生活。这种负性情绪对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切口愈合、疾病的转归都是不利的。 (3) 悲观失望。患者患上恶性肿瘤, 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落感, 甚至受到严重打击, 想到自己极可能无法正常生活, 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或者心理负担, 因此对待疾病的态度表现为极度焦躁、易怒或者是沉默不语。情绪极度消沉, 甚至有些患者产生抵触、放弃生命念头。 (4) 害怕术中疼痛。对于一些害怕术中疼痛的患者, 也会带有紧张不安的情绪, 本组有部分患者术前害怕手术中疼痛难忍。这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行为反应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2]。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在手术前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以温和、耐心的心态在交流中明白患者的担忧, 理解患者的处境, 使患者把不良情绪及时发泄出来, 对于其担忧的问题及时安慰, 并引导患者朝着乐观的方向去思考。同时, 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以及手术有明确的认识, 解除不必要的担心和疑虑, 逐渐解决焦虑、害怕、睡眠障碍等问题。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 以便较好地配合手术完成。护理人员应深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 通过患者语言、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对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程度进行正确评估。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减轻心理压力, 使患者的心情保持平静或较为平静[3]。 (2) 行为控制。指导患者全身放松, 教患者学会调节自我心理状况的方法, 使患者自我意识调节躯体的生理功能, 从而缓解恐惧感, 身心得到放松。也可给患者播放轻音乐, 增加其舒适感, 缓解激动、不安情绪, 从而解除焦虑感。 (3) 语言安慰。语言安慰是常用的心理安慰, 积极暗示可以治疗疾病。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暗示的方法告知患者手术非常安全、医生技术好、手术成功率高、手术过程无任何疼痛、时间短等减缓患者的不安情绪, 以此来增加患者接受手术的信心和手术的配合程度。患者在足够的心理准备后, 恐惧、悲观的情绪会明显得到缓解, 因紧张产生的不良生理反应和对抗力量也会降低, 从而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 (4) 健康教育。患者在对疾病和手术不了解的情况下易产生紧张和恐惧, 因此, 护理人员应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意义、手术过程, 手术的必要性和成功率, 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积极配合手术[4]。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术前护理后, 对两组患者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初评。并在手术顺利结束后, 在规定时间内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 其标准为, (1) 痊愈:患者无任何症状发生>90%; (2) 显效:患者基本无其他病症发生减少80%~90%; (3) 有效:患者未能完全康复79%~6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检验基准为 α=0.05,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障碍评分对比

护理前, 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62, P>0.05) ; 护理后,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734,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痊愈率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8.498,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术前心理障碍是手术患者一种常有的心理问题,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 其对手术的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患者受到较为强烈刺激的病痛时, 各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5]。大部分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前有恐惧感、焦虑感、担心手术疼痛或失败, 影响今后的生活, 甚至悲观失望。此类问题都会使患者最初的紧张变为恐惧, 将会导致生命体征的不良变化, 不能积极配合手术完成, 也对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组开展对照研究, 经过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术前护理后, 连续对两组有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的患者评分得出护理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62, P>0.05) , 而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心理障碍改善明显,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734, P<0.05) 。而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 规定时间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痊愈28 例, 对照组痊愈15 例, 观察组痊愈率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8.498, P<0.05) 。由此可见, 在术前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 采取心理治疗、语言安慰、控制心理等护理, 具有明显效果, 有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 对耳鼻咽喉科患者术前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 可以消除其心中的不安和疑虑, 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提高手术信心, 并积极配合医生手术, 使手术顺利完成, 有助于患者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1) :137-138.

[2]杨瑞.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5) :117-118.

[3]李春艳, 张艳红.耳鼻喉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防护[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3, 10 (7) :98, 137.

[4]袁霏.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3, 10 (9) :134.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5篇

1 宫产产妇术前的心理特点

由于孕妇的文化素养、经济条件、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①害怕术后疼痛;②担心花钱太多,增加经济负担;③担心胎儿发育畸形;④担心麻醉并发症;⑤担心术后大出血;⑥担心生命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⑦担心医生技术水平;⑧担心影响以后的生育;⑨担心乳汁分泌不足影响母乳喂养。⑩担心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2 护理对策

2.1 心理护理 产妇在手术前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临近手术时,产妇的忧郁心态达到高峰,术前更是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正确及时的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解除思想顾虑、愉快的接受手术[2]。多项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对消除术前病人不良心理反应效果显著[3]。

2.2 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处处为患者的身心健康顾虑,护士应该主动热情的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病区设施、主管医生护士姓名以及医院的先进技术和抢救设备,这样可以使患者减轻恐惧心理,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病区应该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因为良好的休息环境,能使患者拥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理,从而积极配合手术。

2.3 正确术前指导 首先护士要注意自身形象,要做到仪表文雅、端庄、大方、禁忌浓妆艳抹,这样可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护士还可以通过鼓励同病室的病友讲解切身感受,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对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情绪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是护士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仔细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过程,有利于解除患者及家属因为缺乏相关剖宫产的知识而产生的股价、焦虑的不良心理情绪。

2.4 做好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术多陪护,做好生活护理,这样可以患者精神支持及鼓励。但是家属对婴儿性别的不满情绪,会直接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术前护士需要了解家属的心理活动,积极做好家属的宣传工作,家属的积极配合对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变革、发展,心理护理在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操作,还融入了新的角色,即根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以最健康的心理去接受治疗。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4];解除患者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随时以轻松愉快的状态去配合手术;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相处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可以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中,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信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母婴安全;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在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指导避孕方法和性生活方面,给予其健康科学的指导,并强调2年内避免再次妊娠和生育[5]。告知产妇随访的时间和内容,确保产妇和婴儿到院随访。

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耐心、细致、宽容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观察力,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减少医患纠纷,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凤英,600例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7(10):2690.

[2] Edworth S M,Dobkin P L,Clarke A E,etal,Group psycherapy reduces intrusivenes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J Rhemnatol,2003,30(5):1011-1016.

[3] 谢金婵,张燕.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前病人心理反应影响的比较[J].当代护士,2009,2(5):70-71.

[4] 张巧云.剖宫产产妇心理特点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07-109.

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 第6篇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年龄在32~57岁, 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27例, 改良根治术5例。

2心理分析与护理

临床上所有确诊为乳腺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发展受限、人际关系改变、躯体形象和功能受损、对死亡有恐惧、紧张焦虑、抑郁敌对、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排除心理障碍尤为重要。

2.1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 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治疗和休息环境, 合理安排病室, 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

2.2乳腺癌患者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 主要是担忧身体能否康复及产生乳房缺失后的忧虑[1], 并担心自己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从而表现出紧张、烦躁情绪。针对患者的紧张心态, 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 选择合适的话题, 与病人交流, 增强患者的亲切感。以个别交谈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 建立心理档案, 给患者讲解乳腺癌的有关知识, 疾病的发生发展原因及特点、过程、转归及预防等知识, 纠正患者及家属的一些错误认识,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疾病, 取得患者信任,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 以积极地心态配合治疗。

2.3使患者知道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向患者提供治疗的真实信息, 详细讲解生命是第一位的。做好术前指导, 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等, 使其情绪稳定, 主动配合手术。

2.4帮助患者建立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指导配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 鼓励夫妇双方坦诚相待, 使其理解失去一侧乳房比失去生命而言, 代价要小得多。对丧偶及离异的患者, 让其亲属或朋友多关心陪伴患者, 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 为患者提供持续情感支持和照顾。

3结果

心理护理后, 乳腺癌患者的紧张情绪、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明显减少, 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 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 术后仅1例出现并发症。

4讨论

目前, 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病人在术后的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 例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 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2]。乳腺癌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态,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 都是值得同情和理解的, 也是应该设身处地地关心和体贴的。在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时, 必须客观地告诉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 即根治原发癌和区域淋巴结转移。

爱美是人类共有的天性。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应该让患者清楚, 只要不影响根治原发癌, 医生会尽量减少手术破坏, 并根据病情决定保存正常组织与乳房的自然形态与功能。应耐心地对患者讲解手术方式的优越性及安全性, 以消除病人的顾虑。家庭与社会支持可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由于病程长, 需长期治疗、化疗、经济负担重, 所以患者需要家庭、子女、单位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如果得不到多方面的支持, 患者会产生无助、活着无价值的情绪反应, 促使其产生心理障碍。面对这些问题, 医护人员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医疗费用问题, 经常与家属单位联系, 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减轻患者的后顾之忧, 缓解因经济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周华, 庞永坚, 谢惠清.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 12 (13) :1247-1248.

浅谈眼科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第7篇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后前后进行心理疏导,及术后的人性化护理;乙组26例,在手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心理反应的分析,对其区别的进行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甲组进行护理干预心理疏导后的情况明显优于乙组的患者,甲组其焦虑、紧张、恐惧的调整情况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完全缓解20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乙组患者完全缓解7例,显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1.53%。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子宫切除后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其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在术后的心理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配合治疗,有效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的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心理反应 个性化护理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5-01

产科进行子宫切除术是为产科重症、急症的特殊治疗手段。进行子宫全切术是目前进行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出血、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的主要方式。切除子宫给女性患者带来特殊性的心理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医学者们对手术切除子宫后的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为了更好的对已经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区别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致使患者能够正确应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尽量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加速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现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的患者56例,对其进行分组区别进行术后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的患者56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5.5±10.5岁,56例患者均为已婚的女性患者,剔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其中25例子宫腺肌症,9例功能失调性出血,22例子宫肌瘤。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应激性反应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手术后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自卑及恐惧,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采取有区别的人性化的护理干预。

1.2 心理不良反应。56例患者在术后,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2.1 焦虑心理反应。焦虑心理反应是以内心不安、紧张,为预感即将发生压力事件的感觉。严重的焦虑情绪会导致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2 恐惧心理反应。在手术进行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莫名的,不自控的恐惧、紧张、易激惹、多虑、爱挑剔、无法对不同医护进行配合,导致影响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导致术后的心慌、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食欲不振等应激性心理问题的产生,较常发生自身组织脏器的缺失感及术后性功能、生育能力、女性特征,正常的家庭起居生活等的缺失感。

1.2.3 抑郁心理反应。大部分女性患者对子宫的解剖知识,及子宫生理结构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大部分患者,会凭自我意识来进行判断子宫缺失会导致性生活、肥胖、提前衰老发生,进而产生强烈的压抑感、自卑感。日常生活行为上较长时间表现不开心、不愿动、不愿说、易激惹、孤独、睡眠不佳、食欲不振、不愿主动关心其他的人或事及同他人良好的接触等,害怕手术会导致严重后果会对生活、工作、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1.2.4 失望悲观心理反应。较常见于癌症晚期的患者。较长时间的身心折磨,病情程度逐渐恶化加重,对手术治疗的方法丧失信任及自信心,导致绝望的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为悲愤、冷漠、拒绝手术治疗、失望不合作,嚴重心理问题的患者,还会伴有轻生自杀的念头。

2 方法

护理方法。对行子宫切除后的患者甲组采取常规护理,同时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对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反应问题的情况。常规化护理具体化:针对于子宫切除患者的特殊性,在进行入院时给予热情的接待、周到的服务,主动帮助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及主要的设施。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卫生保持干净整洁,适当增加室内温馨提示及人性化的小饰品,以提高患者的视觉感。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增加交流和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增加相互信任度,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手术资料要进行保密措施,不进行大肆宣扬及传播其手术的情况。

3 结果

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甲组进行护理干预心理疏导后的情况明显优于乙组的患者,甲组其焦虑、紧张、恐惧的调整情况明显高于乙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发展。

4 讨论

进行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失去的生育功能,在人群中会存在自卑的心态,所以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及重视,我们应该更加人性化的对待术后的患者,以增加患者的幸福指数,加速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及工作的轨道,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证明,对子宫切除后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其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在术后的心理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配合治疗,有效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的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玲.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人性化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7):814-815

[2] 郭惠仙,卢少红.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6):785-787

浅谈术前的心理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手术患者500例。

1.2 方法

通过护理人员对将要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 询问其心理状况与具体的心理问题, 利用护理的专业知识为其讲解开导, 要求态度温和, 耐心细致, 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2 具体术前心理问题

①对死亡的恐惧:患者担心手术不成功导致死亡。②对疼痛的顾虑:患者担忧手术过程会很疼痛, 或者疑虑麻醉药的功效、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失效。③对医师水平的怀疑:对于医师有某种“名医”情结, 担忧医师手术水平不够, 在手术过程中失误。④对经济负担的压力:一些家庭比较贫困的患者, 对于手术费用与术后住院的费用表示担心, 害怕对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 产生不手术的消极态度。⑤对术后并发症的担忧:患者担忧手术后的并发症, 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 使得手术风险增加。

3 具体方法

3.1 对死亡的恐惧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对病患要进行的手术进行简单明了的介绍, 让患者理解手术的安全可靠性;用成功的手术病例来鼓励患者、增强信心;邀请做过手术的病友来与患者交流手术中的感受, 降低患者对手术的陌生感;与患者的家属一同鼓励患者, 尽量多与其沟通谈话, 用其他话题转移患者对手术的过多忧虑。

3.2 对疼痛的顾虑

与患者讲清楚麻醉药的原理, 说明在手术过程中并不会感到疼痛, 不会感觉到刀片划皮肤, 可以想象自己仅仅是在床上休息, 与平常无异;介绍麻醉师的工作年龄与经手的病例, 消除患者对麻醉师的不信任。

3.3 对医师水平的怀疑

介绍医师的专业学历、工作年龄与成功病例, 向患者保证手术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准;邀请主治医师一同进行心理护理, 医师尽量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 以表示对手术的熟练度足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医师还应当以稳重专业的态度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 与患者建立互信的关系。

3.4 对经济负担的压力

帮患者树立好的心态, 认清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恢复身体健康, 不应当过多考虑经济负担, 过多的担忧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不利于术后恢复, 反而增加了治疗费用;在职责范围内, 帮助患者尽量减少高负担的项目费用;协调家人一同降低患者的思想负担, 用最好的状态进行术前准备, 为手术成功打好基础。

3.5 对术后并发症的忧虑

对不同的并发症进行解释说明, 用具体的病例给出并发症的可能概率;强调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重要性, 目前对并发症的忧虑是无益且不必要的;说明术后针对病患情况, 医师会制定一套科学详细的恢复方案, 医护人员也会尽职尽责照顾患者,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 效果

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大多有了改善, 提高了对手术的信心, 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手术过程配合顺利, 术后患者情绪良好。

5 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用医疗器械对患者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的高费用治疗方法, 与普通吃药有着极大区别, 一些不了解手术的病患难免对手术产生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但是护理人员往往更加关注病患术前的专业护理, 忽视了对病患进行心理治疗, 而在本次实际调查和一些资料显示, 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的病患, 在手术中更加配合医师, 在术后的恢复中都比没有进行心理辅导的患者好。因此更加突显了心理护理的作用与今后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在本次探讨学习中, 通过实际询问调查, 基本上总结出手术患者术前的几个典型心理问题,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做出的解决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患者来说, 术前的心理护理, 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 减少了对手术的心理负担, 提高了对恢复的信心, 同时也和谐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讲, 还在无形中提高了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 也能在今后的治疗中更加信任医院。对护理人员来说, 术前的心理护理不光有助于他们了解患者, 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 也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 具备有更多经验对患者进行护理, 就减少并发症的方面看, 还减轻了护理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2]。对医院来说, 心理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核心的一个重要实践部分, 为创建一个全方位人性化的医院打好了一个敦实的基础, 鼓励医院在更多方面实现人性化, 实实在在办成一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单位、好医院。

综上所述, 术前的心理护理从小方面到大方面都是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后医护人员应该多学习有关心理护理的知识, 在具体的护理中进行实践, 真正做好一名护理人员神圣而艰巨的职责。

摘要:目的 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前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 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心理护理措施, 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 了解患者术前主要的心理忧虑, 给予科学人性的心理护理, 减少由于术前焦虑引起的不利后果, 促使患者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结果 心理护理极大减少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和促进了术后恢复。结论 除了专业技术护理之外, 对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已经成为促进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术前,心理问题,护理

参考文献

[1]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0.

浅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第9篇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41-01

手术是外科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而手术本身对病人的肉体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很对患者对手术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会在手术日期将近时候产生恐惧、悲观、紧张的心理,甚至会拒绝手术,这种心理对手术的进行是一种不利的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更为重要了。就我科开展的胆囊摘除术、阑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疝囊修补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浅谈几点体会。

1 术前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由于术前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手术是否成功,常产生焦虑、恐惧、疑虑以及安全需要的渴求心理。他(她)们害怕麻醉,怕疼痛,担心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手术成功与否及愈后情况如何,术前签字时所介绍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均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一般情况下,术前心理负担女性重于男性,成人重于儿童,初次手术的重于做过手术的。针对上述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我们应做以下几点。

1.1 对患者耐心热忱,积极开展微笑服务 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的态度,可直接在病人思维种形成一种感观印象,决定了病人的可信度多鼓励病人,态度要和蔼,做好入院宣教及卫生指导,讲解疾病情绪联系,举例同种病例的治疗效果。

使他们顾虑,明白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语言技巧在术前护理中的作用 患者做手术都有被告知、尊重的心理。对病人亲切和蔼,减轻病人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让患者住院感受到是家一般的温暖。因为语言可以治病,亦可致病。语言情切和蔼,用科学道理说服人,介绍医生精湛的医术及手术基本过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及术后的不适如何处理,使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乐观的对待疾病,安心接受治疗。 2 术后护理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针对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做相应的心理护理。(1) 患者渴望了解手术效果,患者从麻醉中醒来,首先想到手术是否成功,迫切希望得到的是医护人员的满意答复,所以应尽早告知手术顺利、成功、手术效果好让患者以舒畅的心情接受手术治疗,早日康复。(2) 疼痛导致烦躁。无论何种手术、手术大小,都是一种损伤,当然也就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折磨,加重了身体负担,同时给治疗及手术成功与否产生了怀疑。故在给适量镇痛剂的同时有必要给患者强调疼痛是术后一定发生的症状,经过合理处理后会减轻,并最终消失。(3)对于术中给患者放置的各种引流管及引流条,患者麻醉清醒后会感到极度恐惧,应向患者解释手术中放置各种管道是根据病情选择的,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病情的好转,是可以拔除的,不会留下任何隐患,以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影响术后康复。(4) 对心理严重障碍影响到治疗的患者,要找出原因,动员社会力量,如单位、同事、亲友参与,共同努力,协助解决困难,让病人安心休养。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是通过语言来解释病人的心理反应,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专业技术,但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敏锐的观察力,美好的语言及独立的思维能力。给患者营造一种平衡、安详的心理状态,对术后身体早日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护理模式逐渐转变后,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包玉梅.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刊,2007.7,59-60.

[2] 张晓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2007,7, 37-38.

上一篇:质检半年工作总结会讲话下一篇:着力开发文化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