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

2024-08-26

新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精选9篇)

新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 第1篇

一、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二、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

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对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生词和不懂的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它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

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四、不要全面预习

预习时,不要—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先预习,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五、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预习时,不能千篇—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预习的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

新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 第2篇

1、重点掌握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知识:

(1)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2)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

2、很多学生以为初中不考语文语法知识,又不是英语语法。但是近年的中考语文题还是或多或少得涉及到语法知识。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阅读题,用语法知识来分析是很管用的。

3、初中阶段的语法重点:

(1)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2)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

“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

“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

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

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高中语文 第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需要, 有关学生的教材被不断的修订, 目前为止, 经过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出版的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一共有5套, 其中的人教版是其一, 并且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其人教版和其他教材相比较, 有广大师生公认的适用之处。在这里, 就结合人教版的相关教材, 谈谈高中语文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 以及对于该如何学好高中语文给出自己的一些薄见。

针对于目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来说,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以书本、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为主了, 而是更注重于对于学生人文意识的有关培养, 以及注意对其阅读理解以及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上来。因而, 高中语文在其学习方面主要呈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在学习高中的相关课文的基础上, 学生还应该有课外扩展的阅读, 能够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文学名著, 丰富其自身的知识面, 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 增加自身的见识, 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美化。

2.考试时, 更多的注重课外, 所谓的课外是指所考察的更多侧重于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创新。不仅学习课内的知识, 而且还要考察对于课外知识的一个运用能力, 考察对于知识的驾驭。

3.无论是初中语文的学习, 或者是高中语文的学习, 其写作还是其最主要的目的, 因而, 在强调创新以及灵活的基础上, 高中阶段的学生所写的作文不应该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寥寥数百字的记事、抒情之上, 更多的应该是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即使是不新颖、不创新、不潮流, 但是是在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之后自身得出的结论以及独到见解。用自己独特之眼光发现身边平凡的人和事, 在一点点的积累当中, 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在对以上谈到的几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那么学生就是要注意在高中的课程当中究竟该如何学习好语文了。针对于高中新生, 其自身应该先要主动了解要学习的高中语文的特点, 在思想、心理、学习方面都有一定的准备, 而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能够掌握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 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学好高中语文, 无外乎三点, 读、说、写。多读, 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的交流中能说, 有话可说, 同时也是为了在写作文的时候有素材可写。因而, 如果要想学好高中语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多读、多写

多读, 是为了扩大自身的知识面, 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很高, 其中的关键点之一就是阅读量不够, 肚子里没有墨水, 没有素材支撑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 因而, 这就要求学生无论是在课内或者是课外一定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读, 可以分为朗读、诵读以及背诵, 并且将这些方面结合到学校当中一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 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 来激发自身对于阅读的兴趣以及对于知识的积累。比如, 在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 对于学生背诵的篇数以及课外阅读量有一定的明确规定, 其阅读推荐篇目也有一定的增加。主要体现在, 规定高中的背诵古文至少20篇, 对于古诗、词、曲要背诵至少50首, 对于课外自读的文学名著等至少是10部, 科普等其他书刊的字数不得少于300万字, 而这些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多读的重要性。

多进行一些阅读, 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培养、材料的丰富、以及文化底蕴的增加。与此同时, 在进行多读的基础上, 就是要写。俗话说, 好记忆不如一个烂笔头, 既使是再好的记忆对于自己读过的、看过的也会忘掉, 因而, 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是其必须的, 将自己所读、所闻一一地记录下来, 并且写上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方面是有助于增加自身的记忆水平, 另一方面是提高了自己对于一些事物看法的能力, 而且写作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不断的积累, 并持之以恒

俗话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这是《劝学》当中的语句, 在古代的时候, 古人就这样告知我们, 积累对于各种事物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亦是如此。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 才能够做到在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积累有很多方法, 一个是单元积累法, 二是考点积累法, 三是易混点积累法。无论是哪一种积累方法, 学生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以及实际情况来有所选择的做。此外, 学生还要做到对于名句、警句、典故、故事的积累, 以期达到出口成章, 写作文时有素材的目的。

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学好书法 第4篇

当你完成所有的学业走进竞争激烈的社会,写得一手好字能使你在生活中更加靓丽迷人,在工作中更加一帆风顺。俗话说的好,字是打门锤。当你去找工作,你填写自己的履历和信息,而你写的字就是向别人传达的第一个信息,你的性格、学识、修养、态度等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反映在你的字上面,对你找工作以及以后工作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都说,一个人的美不全在于外表,而在于一个人心灵的美。然而,练习书法恰好能在很大程度上美化我们的心灵。长期的实践证明学习书法能培养我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独到的观察能力、强烈的节奏感、很高的鉴赏能力、高雅的品位。

上述四种能力都是我们中学生这个人生特殊的年龄段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练习书法对这四种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先讲观察能力。平时老师教作文的时候常常要求学生去注意观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等等。有的同学照做了,可并没有通过观察获得什么。但是练习书法的人就不一样了,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要去看别人的作品,每看一次就会有不同的发现。看一幅作品首先是整个作品带给你的视觉感受,再到每一行、每一字、每一个点画,以及行与行、字与字、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这就是一个用心观察的过程。你去临习古人的作品,要想做到形神具似,就得去观察,感受作品的章法气韵,体会字的结构与点画的方向和粗细,当你经过千百次的重复的练习而每一次又不可能完全一样,在变化中求得形与神的完美,你的观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练得炉火纯青了。

说到节奏感我们都知道跳舞有节奏,音乐有节奏,武术有节奏,读书有节奏,所以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而书法的练习对节奏感的培养很有帮助。书法的节奏感则体现在整幅作品中的每个地方,即气韵、章法、点画都有节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能令观者神思飞扬,其节奏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书法的练习过程中,节奏感会得到充分的训练。自古以来搞书法的人在音乐方面都是很敏感的,特别是对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演奏的曲子情有独钟。那么书法与音乐的相通之处大约也就在于她们丰富而又善于变化的节奏感了。在书法练习过程中培养起来强烈节奏感对将来学习其它如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以及朗诵等都有益处。

还有就是品位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得到高雅文化的陶冶,没有高品位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宁愿用大量的时间去打牌、扯谈、逛街、追星,殊不知人生苦短,靓丽而短暂的青春之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枯落,当他日人生梦醒,方恨自己无所作为,难道不可悲吗?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书法艺术,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确定自己的爱好,培养高尚的情趣,实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可以抵制很多不良习惯的形成。高雅的品位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太重要了,能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取向,眼光的高低。纵然有金玉满堂,身着华贵的服饰也无法掩盖人心灵的虚空。人的精神需要艺术的陶冶,人的灵魂需要美的滋养。

书法这门艺术本身的表现对象就是中国的汉字,我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也对汉字进行了潜意识的学习,对于每个字的形状、读音、写法、含义都会在你的脑海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时会获得瞬间的领悟。

作为一名中学生,对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不了解,不能不有所钻研。我们青少年不继承,难道让那些年过花甲连笔都提不起的人来继承吗?我们国人自己不发扬光大,难道等外国人来发扬光大吗?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既能把握一定的训练难度又没有过重的生活压力,所以中学生学习书法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学生来讲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义务性。作为一个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有义务传承祖国文化。我门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书法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有义务去承袭这优秀的书法文化并努力让她走向世界。

其次是自觉性。我们的民族曾历尽沧桑,祖国的优秀文化曾经在那些苦难的年代里遭受过冷落与打击。然而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应该主动承担起这分责任,积极加入到书法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我们要主动地探索,永远不要被动地接受。

再次是长期性。中国有句古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要想练好字,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在漫长的岁月中去历练,去领悟,或许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追求——她那无眼独化的大美。

新高一如何学好地理 第5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1.初中地理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错,那么你学高中地理一般也不会差了。因为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方法在学高中地理时同样用得上,它会助你一臂之力,使你学起来轻松自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3.死记硬背再也行不通了

如果说在初中死记硬背还可以的话,但是在高中这是万万行不通的。一是高中课程从内容上讲比初中多了许多,背是背不过的。二是现在无论哪一科在高考中命题都以能力立意为主,死记住的知识不会应用是没用的。对记忆来讲,一是要理解,二是记知识框架,三是靠积累。当然死记硬背也比不背强,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地理更需要记忆。

4.题海是苦海,但绝不是死海

在学习时,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背过了也理解了,但一做题还是不会。这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要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主要靠做题来实现。做适量的题目甚至大量的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做题须注意归纳总结,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性题目更好一些。

5.用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理是不同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它有自己的方法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其不同,并用在学习中。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往往把地理事物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说话,另一特点它就是往往借地理图表来说话。大家应该努力提高识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6.不懂就问是个很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7.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的现象。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加深你对地理概念以及原理的理解。我们大家要经常性的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来解释我们河口的、东营的、山东的事情以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做一个有心人──多读报、多看新闻,其次还要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高中地理关于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1、 等温线

(1)水平分布规律: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

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

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

(2)垂直分布规律:

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

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

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2、 等温差线

(1)纬度变化:

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 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 等盐度线

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度两侧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 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 等压线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7、 等震线:

谈如何促进学生学好初中语文 第6篇

培养兴趣, 有了兴趣, 学生才愿意去学习。其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降低, 每次测验, 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 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 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 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 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 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 利用母语激趣, 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 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 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 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 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 既然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 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 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 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 加以梳理设计, 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 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 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 受到熏陶。

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 采用技术加工, 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学范仲淹《岳阳楼记》时, 可设计谜面为“丘”, 猜课文一句 (调头格, 谜底:山岳潜形) , 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 妙趣横生,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 创造性地开发学生思维的空间, 会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 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 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 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学《孔乙己》时, 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 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 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 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 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擦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 而且重要的是艺术地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新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 第7篇

一、关于即兴伴奏学科的学习

要想学好即兴伴奏课程,要求学生的和声、乐理、键盘感觉和乐感都要好。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本人的学习经验。

1.要结合和声与乐理的学习

学科之间是相关联的,要学好即兴伴奏,首先要对乐理及和声知识进行一定梳理。首先要明确调式调性。在熟悉二十四个,大小调的基础上熟悉和声大小调及旋律大小调,并掌握和声功能圈(T、S、D的循环功能)。这个基本功能圈看似简单,却是即兴伴奏中不可或缺的法宝。T、S、D是三个功能性和弦,而T的副三和弦有TSVI和DTIII和弦,S的副三和弦有SII和TSVI,D的副三和弦有DTIII和DVII,扩展的这几个和弦如果应用到和声功能圈里,那么这个功能体系就强大多了。而且我们不用记太多复杂的和弦之间的连接,只要记住这个功能圈,和声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但是即兴伴奏中也有特例,比如,在和声角度,是不允许D到S的进行的,而且是禁止的,但在即兴伴奏中却有这种进行的特例。像《约定》中,64434 6(低音)7(低音)12 这个最后的“2”配的伴奏和弦就是D到S的进行。但这种非常规进行毕竟是少数,要针对实际灵活运用。

2.模 仿

模仿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听流行音乐的伴奏织体,另一种方式可以多弹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两种方式都涉及到流行歌曲呢?我的回答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因此,从流行歌曲切入会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尤其是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效果会更好。无论是听还是弹,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建立自己的和声感觉。可以从最简单的D7到T听起。然后再一点点听或试着弹奏这些和声。

3.实 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拿出一首比较熟悉的歌曲自己配伴奏,然后再用不同风格的曲式、曲风给这首歌曲配伴奏。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因数量的积累而忽略质量,要把一首曲子练熟、练透。其次,要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多参加一些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义演的形式来锻炼自己,例如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学习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学习音乐也一样。多在这种公共场合练习弹即兴伴奏,不但会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而且还会使我们的伴奏能力提高的很快。

二、从欣赏课中积累音乐储备量

很多同学都不重视欣赏课,认为这类课没有意思,其实欣赏课是最容易提高我们音乐鉴赏能力的课程。

1.上课要学会听课,适当记笔记。

每个人的听课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不同的,这样就会有听课效率高低之分。上课记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且我们应该会听课,听课要听重点、记重点。例如,这节课老师讲柴可夫斯基,我们就应该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作曲特点、作曲风格及代表作。这些内容老师上课会讲一部分,也会让同学看影像资料了解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我们应该把主要内容记在笔记上。

2.课后要温故而知新

当堂内容,过后一定要消化。还以柴可夫斯基为例,老师在讲课中提到了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十一月——在马车上》、《天鹅湖》、《第一钢琴协奏曲》、《胡桃夹子》等。在课上老师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同学们一一放录音资料,这样,我们在课后就应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一下有关柴可夫斯基及他的作品和作品创作背景的书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把平时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知识点穿成了线,使知识更系统化。如果这类课程坚持听10节以上,并按照以上方法做了,相信我们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层次。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以后处理曲子上也会收到良好效益。

三、关于英语的学习

学习英语就是听说读写四大块,听说不分家、读写也不分家。08年6月我考过了英语六级考试,下面我根据个人经验浅谈一下英语的学习:

1.读写部分

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要有足够的阅读量。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泛读就是要广泛的读,在平时可以多读英文报纸,我个人比较钟爱《21世纪》。读报纸时,我们不必掌握每个单词的意思,只要大概读懂句子即可。而精读则要求精益求精。如果对4、6级而言,我们可以拿出真题的一篇文章,然后先掐时间做题,做完后再仔细阅读文章,直到读懂,最后再通过字典把所有不熟悉的单词都查出来,最后记录到笔记上。

2.听说部分

听力的学习可以从泛听、精听两个角度来学习。对于泛听,我习惯在走路时听英文歌曲或美国之声。泛听我不建议大家用额外的时间去听。大学里的课程不止英语这一科,因此,我们要节省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精听部分一定要有绝对安静的环境,我建议在图书馆学习。拿听力题为例,我们可以先做题,后精听。每做完一道对话题,可以反复听这道题,直到把意思完全理解甚至可以复述出来,短文的精听可以边听边写,但这也是一个耗时的工程,没有一定毅力是很难完成的。

说的部分,我建议晨读,而且要大声朗读出来,每次读一篇文章甚至要读到能背诵下来的程度,这种方法不但能提高口语能力还能提高英语语感。说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交流。去英语角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口语的场所,大家不妨去体验体验。

此外,理论课如和声、乐理、复调课等,我主张反复看书,然后根据所看内容自己整理笔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给别人讲题。当我们给别人讲题时,也是知识在头脑中又重复一遍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但要在头脑中过一遍还要说出来,这样印象就更深刻了。专业课像钢琴、声乐等,我建议多跟专业老师或在此学科上学的比较好的同学沟通。同学和我们的年龄相仿,所以往往他们说的经验,我们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1

如何从教会到教好学生学好语文 第8篇

一、注重积累, 强化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人在社会上生存, 随时随地都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迅速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呢?必须从资料积累入手,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 没有积累, 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 也毫无意义。

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背多记多摘记的良好习惯。例如, 平日里遇到有好的词句或好的现代文, 我们要把它背下来, 扩大词汇量。把一些名言、警句、格言、熟语、歇后语背得滚瓜烂熟, 就能化为己有, 运用时自然能脱口而出。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 对于熟语和古典诗词的背记, 其积累的意义和作用是很显著的。另外, 还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有好的名言警句、格言熟语, 我们都要把它记下来。只有完成词汇的积累, 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力, 才能培养最基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首先, 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双方既是师生, 又是朋友, 相互信任对方, 老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 学生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 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 积极帮助他们。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点, 也能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

最后,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对有些问题不能畅所欲言, 而是保持沉默, 那将对兴趣的培养极为不利。只有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 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个性品质。

三、创设情境氛围, 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美感

创设情境氛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愉悦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思维比较活跃, 情绪较为亢奋, 注意力比较集中, 学生比较容易处于一种自觉、主动的心理状态中。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 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 从而化难为易, 培养美的情趣, 陶冶美的情操。在学习林海这一课时, 我先组织学生观看《林海》一课的教学录像, 在他们眼前展现大兴安岭那广似海的绿林。随着悠扬的音乐, 一幅幅美丽而又富有动感的画面瞬间嵌入学生们的脑际。在短短的两分多钟时间里, 在学生们的脑海里注进了一个个真实、难忘的信息, 触发了学生内心想象, 触动了他们喜爱和向往大兴安岭的情感。

四、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1. 教会学生阅读的尺度。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必须与课堂阅读教育相结合, 需做到两点:首先, 在课前推荐读物,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书籍是他们对名人、伟人有个初步的了解, 并提供机会, 在课内进行交流介绍, 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其次, 在课后推荐读物, 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 以求“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2.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首先是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 读报先看标题、栏目, 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 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 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详加研究, 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其次是读思相结合。托尔斯泰说:“知识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 才是真正知识。”因此, 要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 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 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后是读记结合。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 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新问题、新知识, 以便以后查阅, 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最基本的教育, 它的独特作用不仅在于它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己任, 还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主要源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引导学生, 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 有着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思索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 而且学好和掌握好知识。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 2001, (02) :72.

[2]叶雪洁.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和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7) :240.

[3]胡存武.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版) , 2007, (01) .

新高一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语文 第9篇

一、让学生知道语文的无穷魅力

热爱语文的人都会感到, 语文魅力无穷。语文的魅力, 在于她的广泛性:上至天文时空, 下至地理人文, 俯瞰芸芸众生, 包罗世间万象。走进语文, 人们会感受到名著文化的熏陶和温馨的人文关怀。品味语文, 丝丝入扣的问候与关怀融化了人的烦恼与忧愁, 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记忆成就了人生的飞跃。走进语文, 触摸每位学习者的欢乐与哀伤, 语文独特的视觉期待着你。一篇散文, 在缠绵悱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一首诗歌, 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一部小说, 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吟一首短诗, 博得满堂喝彩;写一篇美文, 赢得一片青睐;问一个问题, 收获无限精彩。

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和构思, 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所以我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循规蹈矩固然是好, 永远都不会出错, 如果在处理生字时, 永远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 学生低着头在下面记笔记, 那么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乏味的, 对于教师来说更是缺乏创新的。我们不如换一种方式, 比如, 让学生来讲解生字, 讲一讲自己对这个生字的理解, 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又如, 我们在让低年级的学生为生字组词时, 不妨换种问法:“你能为课文中的生字找到好朋友吗?”我想教师这种语言上的新奇和创造也许更能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语文的距离。再如, 我们在处理童话单元时, 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讲童话, 或者动手做头饰结合小组去表演童话, 那么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但帮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又能达到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良好效果。当然,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教师更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教学手段, 来丰富自己的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受, 帮助学生把艰涩难懂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声音图像等等。这样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更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长久不衰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最有益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 才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说明,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 才会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 才能主动学习。所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深切体会语文的课堂趣味, 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用动静结合的画面向学生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 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生动鲜活, 易于学生理解。另外, 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愿学、乐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继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 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人们摆搭石和协调有序过搭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背老人过河的画面。这样不仅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搭石的特征, 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美及乡亲们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这样更能吸引学生, 易于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注重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 处理好组内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学习关系。当然, 教师应当对学困生给予鼓励, 增强其信心, 使其以放松的心态去融入学习小组, 让他们踊跃发言, 摒弃畏惧心理。

例如, 在教授《骄傲的孔雀》一文时, 我就进行了分组学习, 使学生集思广益, 说出自己对孔雀的做法的认识, 让他们懂得孔雀错在哪里, 应当怎样改进, 并将这些道理与学生实际进行了很好的联系。

五、勤练笔

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写作。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品读文本的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有些学生提笔就头疼, 不是没话可说, 就是没得可写。其实要培养写作的兴趣并不难, 就是一定要写真实的生活, 哪怕是一个片段, 一个镜头, 一种心情, 一种想法, 都可以写进作文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话, 写自己的真实想法, 先不要拘泥于形式和格式, 只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即可。这样学生在习惯性的小练笔过程中就能不断地积累写作的素材, 更能通过与教师的不断交流获得更多的写作心得和写作经验, 时间一长, 写作也变得轻松简单多了, 写作的兴趣也会在师生的反馈中得到不断提升。

六、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要及时

当下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都处于一种“三分热度状态”, 有时他们做了好事, 教师没有及时表扬, 就有可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因此, 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及时表扬, 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肯定, 并且要趁热打铁, 伺机鼓励他们做更多的诸如此类的好事情, 强化他们好人好事的意识。表扬要有专门性、针对性。表扬要有专门性, 也就是说表扬要注意时间、地点。恰当的时间地点, 会让学生心中的自豪感更加强烈;表扬要有针对性, 就是表扬要准确, 不能乱表扬, 要把范围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要让被表扬者明白自己是因为做了哪件事而受表扬, 而不是大范围的表扬, 那样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了。表扬还要有延时性。延时性是指被表扬者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被表扬时的那种自豪感, 乃至延伸至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表扬的激励作用要在整个集体中保持着相当长的时间, 让自豪感扩散到每个角落、每个时刻。当然, 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也要适时地批评。批评要有准确性。批评要准确, 就事论事, 不能因为这次犯了点错就连之前的优点也变了味而一起批评。批评要到位, 详细分析阐明其中利害,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争取让被批评者自己主动承认并下决心改正错误。批评要有激励性, 不能伤及自尊。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中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批评应该是激励, 鼓励改正错误, 而不是挖苦甚至变相体罚。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代, 我们要让他们有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另外, 教师还要注意先批评后表扬。有些学生仅仅因为犯了点小错, 或者是根本无意识地犯错, 往往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 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遭到如此“待遇”。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 如此不但不会让他们明白错误, 反而会使他们走向犯更大错误的歧途。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自我见解, 有什么不足之处请谅解。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会一直总结经验和教训, 以达到在思想上提升自己, 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上一篇:丰子恺《图画与人生》阅读答案下一篇:老鼠钻进风箱里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