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2024-09-03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精选8篇)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第1篇

作者通过对领域专家(高校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企业领导人等)深度访谈、实际调查等方式确定了三级层次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第一层评价指标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第二层评价指标分别是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生个体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4部分,其中,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是:课程设置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教学模式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教学理念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是:有创新创业经历教师人数比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人数比率、教师创新成果转化成功比率、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比率、高学历教师人数比率、师资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学生个体发展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为: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创新成果转化成功率、发明专利质量、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是:创新创业孵化遴选机制有效性、孵化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孵化平台经费投入金额。依据上述各层级评价指标建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指标模型如表1所示。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第2篇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对创业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得该专业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逐年提高。本文以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分析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对我国其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即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开设创业课程、资金资助、提供咨询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简而言之,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者的活动。在高校,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技术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同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制订教学计划基本不考虑创业教育的需要,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创业教育,利用实践教学中的有利条件,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行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常州大学在各级领导和多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与相关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构建了较为周详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以来,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一、基于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

1.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

意识影响行动,行动影响结果。因此,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实施创业教育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首先是培育创业情感。通过创业感情培育使学生在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事业的兴趣和爱好。其次,激发创业动机。创业动机的激发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处于积极心理状态的内驱力。第三,树立创业理想。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能够使学生对创业实践的未来奋斗目标有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向往和追求。第四,坚定创业信念。创业信念是学生对创业实践的意见、见解、知识和看法。坚定创业信念以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识为基础,以较为深刻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为心理形式,以力求践行和实现为外部行为表现,是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

2.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

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设置专业课上努力扩大学生的选课面,使学生具有较广博的知识面,力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创造商机、发现商机、把握商机、利用商机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把创业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高效科学组织起来的组织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根据外部的创业环境和已掌握的创业机会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决策能力和协调多方面人际关系,使团队成员密切配合、统一行动的协调能力。通过专业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上述能力,从而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是成功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如专业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教授创业实践活动中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综合性知识时,没有固定的知识范围,一般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其功能指向的核心均是使实践主体及其活动具有社会关系性质。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1.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首先,开展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指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等向学生讲解和展示与本专业或课程有关的基本业务和活动,使学生对本专业或课程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为了更好地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专业老师带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学生不仅参观生产车间,企业员工还现场给学生讲解企业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等,使学生获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衔接指明方向。

其次,增设实验环节。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性。通过实验课程能够使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认识从理论认识上升至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老师主要安排了两项实验环节:一是组织学生对ERP软件中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进行操作,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现有软件的能力,如企业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人员素质测评系统、人员招聘系统、绩效考评系统等。二是沙盘模拟训练。沙盘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融入市场变化,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体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沙盘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实验中,学生学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珍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悟。

第三,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又称角色扮演,是指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情景模拟式教学不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以人为本教学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整体策划、过程组织、应变及处理细节的能力。在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纷纷要求扮演情景中的角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战演习的机会,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运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第四,推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把学生引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多种形式,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提高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多以案例作为导入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培养高素质和应用型人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

教育的价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论争,而在本质上,二者应该并且可以统一在一起。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铺平了道路,是实现教育价值统一的具体载体。多年来,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与用人单位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和各用人单位的认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改革中,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和客观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创新性人才。

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教育。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坚持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一是建立校企对接平台,为教师到企业挂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提供条件,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企业优先安排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不收实习费,厂校双方合作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二是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参与行业协会运作,提供企业咨询、培训等服务,发挥教育在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更新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双方共同组织的科研课题,密切了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组织学生把实践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既融合了基本知识又增长了实际才干。

其次,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教育。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保持与阿里巴巴公司、亚邦物流有限公司、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龙湖地产、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江苏国联薄板有限公司、常州市新华石油化工储运集团、常州美杰医疗器械公司等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加强对经管院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实验平台的使用,以促进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同时,工商管理专业还把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作为基地,进行招聘、人员测评等现场模拟教学。为进一步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交流,向社会输出合格的企业人才,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不断邀请用人单位共同探讨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不断更新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第3篇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 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 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 但是, 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 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 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 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 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 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 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 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 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 (又称胜任力模型) 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 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 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 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 (图1) 在图1中, 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 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 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 具有导向作用, 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思维的基础, 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中, 而且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 就像一个洋葱一样, 最表层的是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由表层到里层, 越来越深入, 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的认知/态度和人格特质, 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因此,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 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 更加要创新创业人格的锤炼和创新创业认知/态度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 课程体系规范化, 课程设置体现“范型过渡”的原则。

课程体系规范化, 即结合高校的实际, 把通识类创业课程和专业化创业课程结合, 采取分层次设置,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 国内高校通用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学科中心范型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按学科的相互承续关系和内在逻辑体系, 全面确定各类、各门课程。“三段式课程”就是其典型结构形态。这是一种“规定性”课程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 则分别从满足学习者活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和培养能力需要, 将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组合形成不同课程 (模块) 和体系。这三种范型都属于“形成性”的课程范型。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吸取以“学科中心范型”的基础, 吸收其他范型 (主要是能力中心范型) 长处的“过渡范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二是采取“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仍然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形式;分为“文化基础知识” (通识课程) 、“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辅助选修知识”四大模块, 穿插安排若干项集中实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灵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应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 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 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并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 注重创新创业人格教育、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 形成特定的教学方式。

(二) 搭建开放式、多途径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课程的主要形式有个体性质的项目活动课程和集体性质的专题活动课程。通过这两种活动课程来培养学生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 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实践课程较少受到时间与场地的限制, 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统一起来, 边理论学习、边实践, 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1、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体悟”活动。学校以“社团组织”、“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等组织为平台,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 锤炼创业者的心理品质, 鼓励学生建立形式多样的创业团队, 成立创业协会和创业俱乐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特质, 包括意志力、创新力、坚韧性、责任心、诚实守信、冒险、挫折承受力等因素。

2、开展创新创业模拟教学。在教师指导下, 将学生划分为合作小组, 以单项模拟训练或综合模拟训练的方式, 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 获取创新创业的直接经验, 认识创新创业的规律, 把握创新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模拟教学, 深入了解了企业面临的问题, 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锻炼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评价的能力, 等等。

3、定期开展“企业家课堂”、“创业论坛”等创业专题活动。邀请校友回母校做创业成功专题讲座等, 包括开办“企业家课堂”, 邀请企业的经理、厂长到学校介绍创业知识、讲授创业经验, 通过专题讲座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案例教育, 特别是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创业精神和创业规律等教育, 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 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

4、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力和成果。形成品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园技能节”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 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在各项赛事中大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 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 培养了创业能力, 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

5、进行创新创业实训项目。以科研训练项目为载体, 吸收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研究;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的需要和特点联系孵化小企业的大学生创业园, 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在创业园创办小企业。创新创业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和欢乐,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磨炼意志、毅力, 培养开拓精神, 积累经营管理的经验。

(三) 大力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

1、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应强调校企优势互补、深入融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使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场所, 建立一些稳定的创业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实习中, 可以感受企业文化, 熟悉新技术、新工艺, 适应工作流程和规范, 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强化岗位实践能力, 发现创业机会。

2、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还离不开创业文化, 高校内外要有一种浓厚的创业文化, 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认知和态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络、橱窗、墙报等舆论阵地, 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措施及目标, 及时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校风、校训和典型的人物及事件, 削弱那种认为稳定的工作比充满风险的创业更可取的传统文化影响, 努力在校园里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环境, 让创业文化植根于大学文化中。

3、在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创新创业。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群体, 又是一个普遍掌握信息技术的群体, 网络创业已日益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途径。通过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网站, 提供网络创业、网络检索、网站管理、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等学习内容, 开展自测训练, 提供创业指导。搭建起自主学习、内外结合、寓教于乐、操作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摘要: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内涵, 并结合素质模型框架设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力图为高校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思路和范例。

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8.

[2]李作战.基于品质和能力培养的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 2009.8.

[3]苏益南, 朱永跃, 陈永清.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第4篇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修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导师制、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左右,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可见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合适的改革建议。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条件落后,方法简单,通常采用“论证性、验证性、演示性”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另外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比例很低,实践环节非常薄弱,有些高校教学计划单列,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产业严重脱节,没能达到企业需要人才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需要的人才既要有理论,又要懂实践,还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这就迫切要求高校要适应社会需要,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修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培养大学生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符合国家、社会、企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加大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创新创业课程的力度,让学生将来就业做放心食品、良心食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01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行“3+1双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原则。坚持优化整合,调整理论与实践学时,增大实践学时的比重,设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块,保证了人才培养要求。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学校将企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前沿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堂,更新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淘汰落后技术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教学比例,增设部分独立实验课程,单独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教学,摆脱实践教学对于理论教学的依赖关系,使其更有独立性、创造性。同时将多门相关、相近、重复的实践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成接近生产的综合性实践项目,让学生组成小组参与方案的制订、仪器的操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工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和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其次,利用教师到企业、现场录制的视频影音文件进行讲解,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像真正进入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一样,改变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这种“灌输式”教育方法。再次,教学仪器设备全部向学生开放,可随时预约各种高精尖仪器的使用。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到课堂,教师再用理论去讲解,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改变了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在下面机械性地操作,死记硬背,缺乏思考的动力,严重影响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现在的教学模式多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讲解和案例讨论分析,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研究证明,学校应开展创新创业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如学校每年举行的“大学生知识竞赛”、“食品科技周”、“食品文化节”等系列活动,让专业教师真正参与其中,使教学从课堂活动引向课外,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有机地连结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真正体验到创新创业过程,激发了创新精神,获得了创业经验。

(五)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过去的实践实验考核往往是通过教师批阅实验报告给予学生一定的分数,动手性较差,创新性不强。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将模拟企业生产产品的工艺操作作为重点,学生自己设计工艺、采购原辅料、生产操作、销售产品,教师对学生生产的产品及操作规范要点考核赋分,并记入期末总成绩。

(六)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导师制

学校邀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经理人、行业协会领导担任兼职导师,对创业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使外界、企业的前沿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科研成果真正能够转化,学生能够了解技术转化的过程,减少弯路,了解创业道路的艰辛。同时学生从大一进入校门开始就实行班导师制,跟随教师的科研项目学习、实践,每名教师可以带5~8名学生,组成小组,不但能够尽早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接触创新领域,对创新有更深的了解。

(七)加强产学研结合

学校在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始终坚持“开放式”办学,不断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积极与国内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深入交流。一方面将学生派到相关单位实习,轮流顶岗,熟悉每个岗位的生产规范,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原辅料采购的标准、生产工艺的参数、影响产品生产因素、配方配料等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使学生掌握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技术要点及管理经验,提高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为自己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八)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学校现有12个实验室、3套生产线,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加大力度对相关实验进行整合,按照专业目录组建成了食品基础实验平台、食品加工工艺实验平台、食品工程设计实验平台、食品营养与安全实验平台,同时借助辽宁省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和辽宁省肉类质量安全控制与研究中心以及学校和企业共建的实验室,将学生放到实验平台之中真枪真刀地实践,提升了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结语

实践教学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改进了本科教学的总体质量,为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庆华,李宗博.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须过三道槛[N].中国食品报,2012-12-7-1.

[2]甘小红.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3).

[3]陈支武,张德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4]董华青,周震,艾宁.融通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第5篇

一、背景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教育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科学和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体系作为保障,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环节,包括不同层次(如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通过课程实验来消化和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构建学生的实践理念。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的培养,构建自己的实践理念,掌握实践的方法,以达到“授之于渔”的目的。

基于此,近20年来,高校的实验教学有很大发展,尤其是2007年以来,高校的实验教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状态,各高校都很重视实验教学,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同时也存在着特色趋同、实验内容单一、能力培养定位模糊等问题。

本研究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分别选取了语言专业及非语言类专业两个专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语言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就是以理论为主,辅助于语音室,强调大量的背诵单词、语法和文章,课堂也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对话为主,没有突出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机能和语言、语境的运用。

而非语言专业的教学也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在实验课上主要是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和实验步骤,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没有学生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情况,必须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校内的实验环境,校外的实践活动,构建适合各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有效促进各学科的协同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原则与思路

1.实验教学研究的原则。实验教学改革的三点原则:一是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二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其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三是实验教学与时俱进,与现代实验技术结合,内容进行了更新,手段和方法先进。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以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2.实验教学研究的思路。今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这就需要高校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围绕“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实验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教学目标,以教学实验资源的整合、共享、开放为基础,以教学实验内容、方法、手段和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核心,以稳定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及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两者统筹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建成语言类专业与非语言类专业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满足学科及相关专业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高校实验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成为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实验教学研究内容

实验教学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语言类高校特色,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重组传统实验体系,构建语言类学科与非语言类学科共享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教学平台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了不同专业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更新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及时引入反映新技术、新成果的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2.改革学生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由一般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性转变,由传统实验向社会实践转变,突出实验的开放性,学生的自主性,项目的应用性;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软件硬件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三种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效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体系涵盖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教学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科研、商业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实验项目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安排适宜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讲义不断改革创新,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课程设计中,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实验体系结合本校办学特色,结合各学科教学的要求,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和自身实践,为体现实验系统性的原则,按照实验的最终目的将整个学科的实验类型按教学层次分为:①演示型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这是目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模式,这种演示型实验类型比较适合低年级的教学,在课堂上,当教师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演示该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②验证型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验证型实验按照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由学生操作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这一阶段在演示性实验阶段之后,为演示性实验的延伸,在这阶段,学生仍是以学习为主,目的就是为学习某个知识点,理解并消化这个知识点。

③综合型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或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或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它是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可以是学科内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综合型实验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知识点的关联、衔接,组合和实践应用能力,完成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对接。强调不同特长学生之间的共同协作。综合型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阶段适合中年级学生。

④设计研究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型实验可以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选择仪器设备(或自行设计、制作)并实际操作运行,以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实验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学科内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撰写科研报告和有关论证报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型实验教学多采取人为设置障碍、改变实验情景,调整实验路径等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对现成的实验质疑问难,对那些反常现象,深入思考本质,激发灵感,开展创新思维,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和解题途径,并能从中优选最佳方案和途径。

⑤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拟选题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的一些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创新型实验应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学科内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撰写科研报告和有关论证报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分析具体学科的教学要求,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选择不同实验类型,设计具体实验框架,实验环节,包括:实验知识准备、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技能设计、实验过程设计与监控、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最终构建出一套适应不同教学阶段的实验教学体系,加深学生知识点的关联、衔接,组合和实践应用能力,完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对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探究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问题 第6篇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问题是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中主要存在着行政管理理念落后、行政管理权力化明显、行政管理过程不科学三大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创新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解读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顺应此趋势,高校只有在行政管理体系中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之要求。“教育创新不仅仅是教学创新,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教育管理创新。”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创新体系对于高校来说是如此之重要。但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目前鲜有学者对其展开研究,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内涵一直处于学术研究的空白地带。笔者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衍生概念,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指的是高校行政部门从高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高校范围内的师生和员工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绩效的总称。而创新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基于此,笔者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指的就是为了顺应不同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改进或创造新的行政管理方式、路径、制度并能获得一定收益行为过程。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问题反思

1.行政管理理念落后

意识决定行动,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坚持的理念直接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行为方式和管理过程。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缺乏服务意识,很多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的理念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没有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其中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依靠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命令,没有以老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进而使得行政管理不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而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

2.行政管理权力化明显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各种学术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其主要定位应该是公益事业。基于此,从我国高校的定位来看,其不属于公共权力单位的范畴。因此,在内部不应该存在行政管理的框架。但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体系来看,无论是在组织架构上,还是内部工作人员的编制匹配上,其基本沿用了政府管理的模式,这使得在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的干涉过多,进而不利于高校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从高校的定位出发,高校行政管理应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要从属于高校行政权力的约束。

3.行政管理过程不科学

在我国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之下,公民对于行政管理过程中规范性、程序性、民主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行政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而言,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教师和学生,这两类群体知识水平较高,对于科学管理的诉求较为强烈。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本都是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其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但从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状况来看,较少高校真正按照民主原则办事,往往是由党委书记或校长做出最后之决策。

三、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策略选择

1.注重管理理念创新

注重管理理念创新,可以为高校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管理理念创新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一是高校管理者要不断淡化传统的“官本位”管理思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树立“人本位”的行政管理理念,去除高校的行政化色彩。二是坚持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在我国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视管理者的资历,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淡化资历管理,引导高校行政管理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2.坚持扁平化管理方式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行政干预对学术研究干预较多的原因就在于高校垂直管理的存在,由此使得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权力集中化。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创新高校扁平化管理方式来解决。为此,高校行政管理应充分发挥学院在这个过程中的优势,将原本集中于学校层面的行政管理权力逐渐下放到学院,将垂直管理演变为扁平化管理。

3.发挥网络资源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网络资源是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建议高校立足于校园网,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积极创新虚拟办公、协同办公、自动化办公等行政办公方式,缩短办公时间,为师生提供更为便利的管理服务。不仅如此,还应积极通过网络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这可以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迟浩勇.浅谈我国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营销,(3):92- 93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7篇

自鸦片烟战争以来,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求的梦想。自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离科技经济强国目标还很远。原因有二:其一,我国人均GDP太低,仅为2600美元,而德国为4万多美元,连韩国都不如;其二,我国GDP主要是由体力劳动所创造,而科技与智力制造太少。原因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太少,转化为经济更少,所以说到底,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太陈旧,不可能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的高科技技术与经济人才所带来的结果。

一、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最根本的任务

(一)从根本上讲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站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的需要。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于20世纪末提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这是一个伟大战略思想,是对世界关于国家民族存亡、兴衰、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对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正反两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全世界各民族、国家存亡、兴衰发展历史的光辉总结。在世界文明史上,曾辉煌于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在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时期,由于实行百家争鸣思想,不断创新,曾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创新型文化人才。大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他们的思想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西方再次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型的大思想家,大理论家如卢梭、赫希利、孟德斯鸠等,提出了“君权民授”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从中世纪开始逐步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发展,到18-19世纪实现工业革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学技术富国强兵的道路。虽然是资本主义,但至今仍在不断创新,故仍能走在世界科技经济、民主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前列。值得我们深思。

四大文明古国,由于长期封建主义思想枷琐,封闭、保守,改革创新很难推行。到了十九世纪几乎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演化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数悲剧。这是值得我们牢记的惨痛教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根本杜绝悲剧重演。因此,江泽民这一观点,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存亡、兴衰、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指导意义,甚至是根本性指导意义。紧接着,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且在全国科技界、企业界都逐步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

但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离开了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不断创新的最根本前提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能否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并且也必定是决定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存亡、兴衰的根本战略大计。因此,可以说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否实现这一体制创新,将决定我们民族、国家未来在世界的地位。

(二)是实现“两个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企业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生产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规模在世界上都占有相当地位和比重。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产增长主要靠不断扩大自然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外延式实现扩大再生产。其二是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式生产来实现,造成污染严重。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程度差,特别是自有知识技术产权少。因此,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核心竞争力差,离世界一流技术和产品还有相当距离,这也是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赶不上2亿人口的日本人和4亿人口的美国所创GDP总量的根本原因。关键是我国技术和生产部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人才太少,创新能力也不高,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生产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今后经济建设的重点要转到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上来”。因而,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提高我国技术和产品世界竞争力的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严重下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更深层次追查,出口大量下滑的大都是玩具服装等技术含量十分低的产品,如服装,出口1亿件才能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相反,如果我们出口的是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是人无我有的,你看他下不下滑。说到底,仍然是我国生产部门,大量外延式扩大和粗放型生产,甚至是贴牌生产的低技术产品,很少自有技术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说到底,仍然是我国高等学校没有为企业造就出一大批富于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所造成的恶果。相反,如果我国大批科技高校每年能创造大量高科技产品出来,取代传统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和产业,又有大批高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相配套,那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自然就实现了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出口的全是自有高新技术产权的产品,何愁出口下滑呢?且我国生产与经济增长规模自然会更大幅度提高,不仅赶超日本,更会赶超美国。

(三)是根本创新我国现有的以培养造就“死记硬背书生型、应试型,以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紧迫需要。世界高等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从过去17世纪欧洲兴起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传授知识为中心”起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进入到 “学生为中心”、“学习创新为中心”、“培养创新力为中心”的“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创新型高等教育新时代。如美国1999年有1100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并且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故高校创立的科技成果总量占全球科技成果总量的60%,其中80%都转化为经济,对美国经济贡献率高达70%。美国科技经济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世界第一位,主要得力于具有创新体制的高校。美国硅谷就是典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工业园区。硅谷60-70%的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创办的,硅谷收入中有一半为斯坦福大学师生公司创造,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公司都是斯坦福最成功的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典范。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价值,造就15万个就业岗位。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典范。

我国的教育制度,从隋朝兴起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开始,直到现在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培训体系,自始至终都是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成绩定优劣”为核心思想,从未把创新、创业作为培训人才的目标和标准。在这一指挥棒束缚下,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十余年为了死记书本考试获得高分,进名牌大学,被关在书斋中,个人兴趣、特长、个性,特别是创新力、创造力全部被淹没,几乎与社会实践隔绝,已造成严重身心扭曲,成为这一应试体系的奴隶。其严重后果比“范进中举”有过之而不及。严重与造就创业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背离,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目前,从根本上讲,中国高等教育仍然以在十七世纪欧洲形成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传授知识中心”和“死记硬背书本的考试分数决定优劣”而建立的培养体系为主。从根本上讲,仍然是科举考试的培养体系的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来。虽然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微不足道,更没有造就出一个称得上世界级的文学家、技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以至于某世界名牌大学教授最近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们中国一些大学生来留学,第一年很好,第二年就差点,第三年就更差,到毕业的时候最差,因为没有创新能力,只知道背书本,这个是没有用的。知识在电脑上查一查就查到了,资料去图书馆一找就找到了,用不着你去背。”这是著名作家金庸拿到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文凭后,传达出的世界名牌大学教授对我国培养体系的评价。由于这一体系已造成数千万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仅是就业难、创业难、创新更难,使他们时时处于心理恐慌状态。这种高教培养体系严重违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的伟大战略思想,也严重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养成相背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背离,更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相背离。不仅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反感这种培养体系,广大家长及教师也深感“教育危机”,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危机边缘。欧、美国家乃至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已基本废除这一体系,可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不仅不去改革创新,甚至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层层检查、评估强化这一体系,真可悲!长此下去,一代一代造就千百万书呆子,担心在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之中,落后、被动、挨打,让近代历史悲剧重演。需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三中心”的培养体系,是根本培养不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凡是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发现发明与创造,都是读书不多而富于好奇心、探索心、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如发明电灯的创新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创新发明100多项专利,他仅是一个订书匠出生;现代科技创新计算机“视窗”的,曾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仅是在斯坦福大学二年级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的大学生。可见,欲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必须整体改革书生型、应试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高校在保持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大学生创业活动,且大多数是模拟型公司活动,是不可能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这就好象在书生型、应试型的千疮百孔的旧衣服上,补几块创新型、创业型的新布,不从根本上创新,只想修修补补,怎么也不能解决“实现两个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型国家”,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紧迫需要。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就业愈来愈难,创新、创业更难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最根本的战略思路,就是从整体上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如何构建,更是大有学问。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高教改革创新,关键是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现状不容乐观

现在高等教育上的改革创新上,大都只在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开展。一是量的扩大,如不断扩大新校舍。表面看起来,校园校舍物质文化真的面孔大大创新,一看校舍校园就很吸引人,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接近2-3千万大学生,教授数量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只是量的增加与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教学改革与创新。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在开展大量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研究,产生课程和教改实际实验成果,还不断评出大量教改优秀成果及论文,奖金也越来越多。这些的确反映了我国学校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最近,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媒体都大量报道了这些事实,但是这些创新最终产品结果如何呢?只要看看报纸,这几年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的一位会长在报上撰文透露,近年几乎已有50%的大学生不能就业。再看高校科技成果对经济的转化率和贡献率。我国高校每年平均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其中只有15-20%转化为经济、形成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对经济贡献率很低很低,2001年统计,重庆23所高校,科技成果当年仅25项转化为经济,收益仅5亿元人民币,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仅1500人,仅占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的1%。创造价值200亿美元的千分之三,根本不可比。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师生的创新力、创造力还是被压抑着的,创新潜力开发前景很大。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忧心忡忡地对温总理讲:“现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铁的事实,就证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效果很差。这正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那位会长撰文所言:“现在的高等学校本来管理体制就不行,现在还要不断用评估去层层加强、强化这一体制,看来中国高等人才培养,只有依靠第二种渠道了。”去年温家宝总理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讲,明年有65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我们首先送大学生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做准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定向培训然后再正式就业。温总理这也是在找第二渠道,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干嘛不改变旧的体制呢?让大学生主动在学习期间就完成这个培训呢?现在还让总理来为大学生就业操心找出路,这也就是基本否定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了。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会到如此不受市场欢迎的境地呢?

(二)中国高等教育落后现状的根本原因

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不受市场欢迎的现状,其根本原因何在?我们还得用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来说明。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的核心精神,就是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遵照: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1+1+1>3的最佳效应,少了一个方面都只能是负效应。这也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理论基础和科学根据也是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的:“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普遍社会发展科学规律,即科学发展观。现在高等教育只在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推进,缺少了高校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同时推进,即只有经济与文化的改革创新,而无政治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要知道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经济基础,精神文化是发展动力,这两者联系的纽带是高校行政体制与管理制度,这大概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制度的产物,奴隶制度只能培养奴隶,封建制度必将培养奴才、工具。要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再漂亮的校园,再好的教学改革成果,由于高等教育没有适合今日市场经济的创新的体制与管理制度,这怎么能培养适应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和技术对人才不断变化的要求呢?这就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的“英国工厂法的教育条款”中就讲过了,马克思用了很大篇幅,首先论证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革命的,大工业的这一本性,就决定了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也就决定了生产的岗位、工种乃至行业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决定了员工的全面流动性,常常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教育应当怎么办才适应这一特点呢?马克思的理想是:在未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里,教育应当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实践劳动时间不能太多,并讲究卫生健康;以造就既有书本知识,又懂生产技术管理实际,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新人;以取代传统教育培养的徒具书本知识,不懂生产实际的片面发展个人。最后他的结论是:只有这种教育制度才能既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可见马克思是主张教育应以“学习与实践为中心”、“学生为中心”、“造就有实际创新能力为中心”,而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如果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创新的,而教育制度是保守的,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那么,这种学校制度培养的人必然遭到淘汰。久而久之,这种教育体制就只有逐步被淘汰。所以,贯彻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当前的关键是体制制度创新。

三、整体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一)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美国建国不过几百年,建国后在很长时间内,无论是教育、科技、工业乃至经济都远不如西欧老牌的工业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后来是怎么快速赶超英、德、法等,成为世界头等科技经济强国的呢?

首先,得归功于20世纪初期,美国出了一个超出欧洲传统教育的“适用主义”教育哲学大师——杜威。正是他看到美国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欧各国,如果按常规去追赶,永远都超不过他们。于是他瞄准了欧洲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培养模式,发现并认定它是一种“注入式”不倡导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且扼杀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少、慢、差、废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要快速赶超西欧,他以为最佳战略,就是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既保证多、快、好、省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又保证美国教育、科学技术、工业、农业等多方面飞速赶超西欧各国。正是从这一远大目标出发,杜威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其名言为“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理论一大堆,不解决问题,宁可不学”。“不能以考试书本成绩衡量学生水平”,“应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由此出发,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激发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呢?他指出,“应当创设现实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用合一,废止“注入式”等,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引导的学习指导方针。紧接着就在学校实验这一套“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校曾一度取销了“课本”用“活页课本”代替,教学过程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出“现实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情景中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碰到困难时,教师只能引导,启示思路,一切让学生自己探索,直到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了问题,会极大地鼓励学生,甚至手舞足蹈,感到成功的愉快,像发明家发现了自然秘密一样地探索发现。实验经过一些曲折,最终还是获得很大成功。由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水平和信心成十倍地提高,使解决问题的学习获得学生、家长、社会乃至政府的极大赞扬,以后又进一步运用到大学生学习中,逐步使大学出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研究机构,师生参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研究与开发,从而实现了大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授对大学生为企业探索、解决问题起到引路、指导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创造乃至创业精神与能力得到十倍、百倍的激发,以至于大学师生为企业、为国家,研究、开发数额巨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项目,大学逐步成为国家新技术的摇篮。到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大学逐步赶超各西欧大学,出现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为学校获得了大量诺贝尔奖,比如芝加哥大学从1907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到现在已获得107项诺贝尔奖,大大超过英国大学。紧接着美国科学技术、工业及经济也逐步赶上和超过西欧各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就全面超过西欧。最有代表的标志,是战后西欧重建,主要依靠美国美元援助。“马歇尔计划到西欧去就是代表”。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大学更创造了全球科技、经济奇迹。首先是上世界9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与上千家企业合作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硅谷”,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先导,造就了闻名全球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次,资产高达300亿美元,一度成为世界首富。他虽然至今仍只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并不妨碍他为世界做出贡献,连胡锦涛主席访美都要去访问他。造就了世界头号计算机企业的“惠普公司”创始人休利特及全球最大网络商google创始人等,引导了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潮流。麻省理工学院与7000家公司合作,更是以全校师生公司每年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的GDP。并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而名震全球,而全美大学师生每年创造的新技术占全球每年新技术总量的60%,这就保证了美国在全球新技术电子、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尖端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其中80%都直接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每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比如美国08年经济增长2万亿美元,其中1.4万亿美元为美国大学师生创造的新技术转化为经济所作的贡献。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二)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有重大战略启示,美国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有如下几点条件保证,对我国有如下几大重大启示:(1)学校是独立的学术团体,没有政府的垄断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法律明文规定“教育部不能干涉学校内部事务”,各个大学都可以进行各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办学实验,办出各种特色,才会出现教育家杜威的全新培养人才模式实验,在各学校和大学实验,独立实施,才可能使美国教育突破欧洲传统教育阶段,进入“现代教育”新阶段。所以杜威被世界称为“现代教育”创始人。(2)教授治校。美国高等教育强国,主要是依靠大学的教授与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实现的。故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大学校长也由教授委员会民主选举,聘任,大学校长也受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大学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全权由教授委员会主管。学校行政与教学科研是分离的,美国大学都普遍实行教授治理教学科研,行政从不插手。这就保证了大学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摇篮。(3)美国大学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并根本废止“三中心”“注入式”,从“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传统制度,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才可能解放被“三中心”“注入式”“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压抑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保证大学生转向企业的问题,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在与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中学习、研究创新,实现“做学用合一”。并进而成立公司,使新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创造巨大财富。并实行“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定学生水平”的新制度,使大学生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人,造就出比尔·盖茨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世界级人才,使大学成为美国新技术创造的摇篮。

(三)中国必须创新高等教育体制

今天的高等教育有两项体制制度六十年从未改革创新。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传统高教垄断体制必须整体创新。

(1)创新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垄断管理体制。

大学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制度完全是垄断计划体制,60年丝毫未改革创新,上千所大学的专业设置都要由教育部统一决定,甚至连课程教材都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这是最影响制约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制度,能否适应市场科技、经济不断变换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体制。一些大学和教授早已看到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想最快设置新专业、培养新人才,但大学还要写申请开设新专业报告到教育部。教育部招生目录没有的就不能招生。教育部批下来已是几年后的事了,现在教育部推行学校就业难的专业就停止招生,这是典型的马后炮,所以企业需要的人,大学没有,企业不需要的人大学又培养一大批,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而美国大学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生产科研部门需求的信息时时都相通,故每年有上千个专业被淘汰,又新增千多个专业,所以美国大学永远能跟上企业的创新需求、创新人才很多。中国现行高教体制只能望洋兴叹了。需知垄断计划的高教体制决不能适应市场科技和企业人才的需求。这一高教计划管理体制,为什么不能创新放权给大学独立决策呢?同时也只有放权让大学自主决策专业、课程、教材和招生权,才能使大学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来。否则,只能是全国大学千校一面、万人同知识结构。这样,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中国分东、中、西部地区,各地和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因此,大学专业也应有别,课程也应有别,才能造就适应地区需要的不同类型与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甚至大学还要大量与企业合办专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不仅保证大学生就业,还为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成为企业创新人才的创新体系的形成,并实现科技向经济的转化。

改革创新过去了三十年,而教育部门至今仍保持垄断计划管理体制。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和社会呢?怎么不造成教育与企业社会的更多矛盾呢?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设置专业和课程教材选用权下放大学自主决策,才能让大学走上各自独特创新的道路,办出特色,办出一流大学。最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特别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过去的集权向分权转化,这是时代大趋势。否则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久而久之还会加剧造成社会矛盾和悲剧。最佳办法是大学实行办学与投资的多元化,国家已在大学欠债2500亿,说明国家无力开办如此规模的大学,故国家只办几十所重点大学,让社会资本投入大学,让大学的产权形式多元化,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办出特色。国家应把更多资金投向普及教育阶段,甚至普及高中教育,应使普及教育城乡更加均衡,又把全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即使不增加投入,其办学成绩还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2008年教育》中一个明确观点。

(2)创新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第二项垄断制度是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制”。学校校长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官员,大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延伸。如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最近所言“学校行政化”太严重,使教师无心做学问,使教授学生处于被动边缘地位,只能唯命是从,教育部的一套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结构,都是通过学校层层行政官员来执行的。甚至教学,科研、后勤全部资源,都全部由大学层层行政官员所掌握,教授、学生只是照规定好的时间去上课听课而已,就决定了教授学生只能是工具而不是主人,特别是大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大学四年只能照课表安排天天去被动上课,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被动接受书本考试。大学生是人生最佳的青年时代,最富创新精神、最富创造才能的时期,可是这样被动压制几年,不仅创造力被压抑了,甚至学习的兴趣热情也完了,导致一部分学生逃课打游戏机、退学的严重后果,哪还有探索创新精神。2007年,据北京市部属市属24所高校调研,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比例高达42.7%和60.3%。浙江一所2万名大学生的学校,一次开学补考人数高达9400人,接近一半,这样的高校办学难道还不算失败吗?怎能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和社会需求呢?虽然今日中国经济迈入世界大国地位,但离世界强国还很远。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美国、日本、德国都还差得远,特别与同在亚洲的日本比,也还相差的远。日本还不如我国一个省的面积大,资源不丰富,可他创造的GDP比一个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多近一半呢?且科技还走在我们前面呢?主要就是日本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上世纪60年代,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就指出:在学习美国期间要模仿,但赶超时期主要靠创新。如日本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乃至企业员工培训,都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已进入培养 “创新和创造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新时代,大中学生及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创造力都大大超过我们,故其创造的科技经济总量必然超过我们。正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产生的学说中所说,“所谓财富不就是充分发挥、无限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吗”的财富观,所以仅2亿人口的日本每年创造的GDP总量比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总量还多近一半,而且还造就出了不少的诺贝尔奖得主,今年就有两位。再看看美国,更不可比。美国4亿人口创造的GDP是我们13亿人口创造的4倍,且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就有几位到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如芝加哥大学就有107位诺贝尔奖得主,可见我国人民还有巨大的创新、创造潜力被抑制着,首先就是高等学校几千万大学生创造潜力被抑制着,我国大学和中小学要再不改革“学校的行政化”使“教师被动”“学生被动”的管理制度。不仅大中小学生甚至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力都受到制约。应当特别强调的是,现代大学生是全额缴学费,购买学校的教育服务,因此,大学生是学校教育市场的主体,学校领导教职工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怎么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学,什么时候学,以及转专业转学校都应当有充分的学习自由选择权,直到学满学分毕业为止,学得好学得快的可两三年毕业,学得慢的可四五年毕业。总之,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校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应特别强调,高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让大学生主动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开展学习与创新创造,高校各个部门应充分为他们服好务。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被动被抑制转向主人、主体,成为具有主动性、创新性、创造力很强的创新型创造性人才,为国家科技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逐步赶超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和经济贡献水平,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四)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概括起来,实现中国高校教育强国之梦,中国高等教育应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如下:

(1)高校自主办学。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新科学、新技术、新创造、新经济、新政治、新管理、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人物的摇篮,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在世界的地位,党和政府应通过高等学校立法,保护这个团体的性质和独立地位,实行自主办学,不受任何干扰和制约,教育行政部门更不能干预其内部事务。1999年的《高等学校法》已明文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现在是兑现的问题。

(2)高校内部实行行政与学术分离。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实行教授治校,一切由教授委员会决策,学校校长,主要管行政,为师生完成教学科研服务,也要受到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和制约。大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与师生公司集群创新、创造、创业服好务。

(3)大学应是学习继承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团体。根本改革创新传统大学是纯粹学习机构,单纯培养人才的性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人,学习、创新、创造、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应当像现代教育创始人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所说的那样,“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要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从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用合一,废止注入式”。教授委员会与行政都要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壮大,创新、创造、创业,创造最优惠的条件。高等学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以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等新制度,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以保证国家成为科技经济世界强国,走在世界最前面。

(4)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并形成企业集群,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以保障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人跟踪研究几十年,发现人的潜力在平常工作下,只用了5-15%,还有85-95%的创造潜力未开发。只要我国高等教育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整体改革创新,必将成十倍的开发大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潜力。大学创造的科技成果总量和转化率、经济贡献率将成十倍数增长。我国2000所大学中有10%的大学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水平,那么,仅以这200所大学,每年创造的GDP就可达到200X200亿美元=4万亿美元水平;仅以2007年已有的3万亿美元GDP量计算,两者相加一起,我国GDP总量可达7万亿美元水平,不仅大大超过日本,而且与美国GDP也进一步接近,不就初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了吗?而且还会新增就业岗位3000万个,能解决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何愁诺贝尔奖得主,何愁科技经济世界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不能实现呢?试问这样好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最近南方科技大学正开展“教授治校、民主选举校长;大学依法办学、学校与政府脱勾”的实验十分好,更要重视大学生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主体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发挥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验,并且能够逐步全国推广,使大学师生创造巨额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经济,大学成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

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之时,是中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日,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梦初步实现之日。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第8篇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科技逐步取代资源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量, 如今在发达国家, 经济增长的80%以上来自科技进步, 在我国经济增长也有40%以上来自科技的贡献。进入21世纪,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各种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竞争力的高低, 但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 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复合性、复杂性越来越强, 因此, 科技创新依赖于科技创新体系。一般认为, 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 其活动是为了创建、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科技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组成。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 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科技创新体系, 以期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我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 之后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大力推动和支持科技创新, 特别是自主创新。

埃特克维兹 (Etzkowitz) 和雷戴思托福 (Leydesdorff) 提出了三重螺旋模型, 认为大学、企业和政府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本要素, 而三者的叠加才是区域创新的核心。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四大子体系中, 高校应在知识创新体系和知识传播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并应在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 科技创新体系是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 需要各要素的协调配合, 高校需要与系统中其他主体积极配合, 方能发挥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功能。

二、国外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启示

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1、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法律和政策来支持和引导高校创新

美国科技立法较早而且完备, 涵盖技术创新、专利保护、技术转移等方面。特别是1980年美国通过了堪称调整学术界和产业界关系里程碑的两个法律, 即《拜-杜法案》 (Bayh-Dole Act) 和《史蒂文森-怀特勒法案》 (Stevenson-Wydl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 , 后者1996年更名为《联邦技术创新法》, 这两个法案的颁布, 标志着美国的技术转移由个别的偶尔所为进入到了国家层面的行为。《拜-杜法案》允许大学、非营利机构与小企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留执行政府合同所产生发明的专利权, 即有权就其完成的联邦资助项目所产生的发明以自身名义申请专利并享有专利权, 而政府只保留一种介入权, 只有当专利权人不采取有效步骤实施发明或政府出于公众健康或安全考虑的情况下, 政府才有权责成专利权人向合理的申请者以实施许可方式转让该项权利。后来美国又陆续出台了多部相关法律, 1982年出台了《小企业创新法》、1984年出台了《商标明确法》、1986年出台了《联邦技术转移法》。除此之外, 美国各级政府还制定了若干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校科技创新。

和美国相比, 日本高校以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并不突出, 但日本政府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的方针, 形成了“官、产、学”合作的科研体制, 制定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高校科技创新。日本政府于1996年7月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把官产学合作进而高校科技创新当作一项基本国策。1997年1月, 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 其中包含了日本政府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实现了大学的教育、学术研究与产业界生产密切的结合。1998年出台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 旨在将大学实验室的成果积极地转移到私营部门。2000年日本以美国的《拜-杜法案》为鉴, 颁布了《促进大学-工业技术转让法》, 该法的目的是通过使大学能够对其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并可以进行转让的方式, 使大学成为整个社会知识创造活动的重要环节。此外, 为了落实各种法律规范, 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各种科技创新计划, 如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等, 大力促进官产学合作。

其他发达国家, 如法国、德国等法制国家也制定了大量完备的相关法律规范, 旨在给高校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支持和引导高校科技创新, 鼓励和推动产学研合作。

2、不断增加研发 (R&D) 经费支持高校科技创新, 特别是基础研究

主要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 (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在3%左右, 在R&D经费总额稳定增长的同时, 各国政府也纷纷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在美国, 联邦政府的研发经费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的科研能力, 改善了办学条件。政府除直接经费资助外, 还采取财政、金融等政策鼓励私人和其他机构增加对大学研究的投资。日本政府确定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基本国策后, 制定了以5年为周期的科技基本计划, 持续加大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投入。

基础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具备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使其经济在新世纪欣欣向荣, 与此相反, 日本在基础研究上的不足使其经济长期疲软。因此,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投入比例在10%~20%的水平。

3、高校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所在

科技创新最根本的还是依赖于大量创新型人才。因此, 各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美、日等国科技的发达就是由大量创新型人才推动的, 印度IT软件业的崛起与印度高校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IT人才是密不可分的。

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行业协会的调查, 在1996至1997年度, 印度软件业只有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 到2000年, 此类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34万人。印度目前每年约有7.3万名大学毕业生成为软件技术人员。美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 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高校高度重视科研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高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近年来还寻求各种合作研究和师生交流, 加强与西方大学的教育交流。英国高校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悠久传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也进行了教育创新,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实施宽口径结合课程教学,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三、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主要成绩

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科研产出、知识传播三个方面。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

(注:资料来源:中国科技部2010年统计数据, 比例系作者根据数据计算所得。)

(注:资料来源:中国科技部2010年统计数据, 比例系作者根据数据计算所得。)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部2010年统计数据汇总所得。)

1、我国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包括科技人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723所, 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3105万人, 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建国以来, 我国高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根据表1可知, 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 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增长幅度加大,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

2、我国高校在科研产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申请和授权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数量、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来反映。因为资料来源限制, 对于发明专利数量只搜集了2006年至2009年的数据。表2显示, 我国高校申请的发明专利总数和所占比例均稳定增长, 高校授权的发明专利总数稳定增加, 但所占比例却在降低。

表3显示, 我国高校公开发表的论文数与其他单位相比是最多的, 其发表的论文总数稳定增长, 所占比例除了2006年为60%以外, 其他年份都在65%以上。

3、我国高校在知识传播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是知识传播的重要体现, 各个高校除了开展全日制统招教学外, 还开展的有各种成人教育, 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除此之外, 我国高校还为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 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策划服务,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制约着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 亟待予以解决。

1、我国支持和引导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

发达国家大都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法律规范得到严格地执行, 这给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土壤, 但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规范缺失。在我国, 目前仅有2008年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第三十条及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二条对产学研合作有直接的规定, 其他则分散在相关法律规范中, 缺乏系统性。支持和引导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主要依赖于若干部门规章, 主要有科技部、教育部于2002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等文件, 级别较低, 影响范围有限。当前, 我国需要一部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的法律, 明确和保护高校发明人的权利, 促进技术转移。在完善我国相关法律规范的同时要严格执行, 否则再多的法律也于事无补。

2、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够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然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够。发达国家几乎包揽各届诺贝尔奖, 而我国虽然人力众多但至今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光靠高校内部的改革显然不能成功, 需要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对学校干预太多, 学校缺乏独立性, 高校严重“行政化”, 缺乏学术氛围。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通过法律规范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类高校的法人地位, 明确政府和高校的关系, 减少政府对高校的干涉, 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真正做到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另外, 高校内部要进行根本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不是模板化的适应工业社会的千篇一律的人才。

3、产学研合作脱节阻碍了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

在我国产学研合作严重脱节, 主要表现在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方面。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法律规范缺失, 主要靠部门规章来规范, 级别低, 影响力有限;二是科技中介机构不足, 科技中介是连接高校和企业的纽带, 中介发育不足必然影响到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三是部分高校教师缺少实践工作经历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使其在选题等方面缺乏实践应用性。因此, 要解决产学研合作脱节问题, 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2) 培育更多优质的科技中介机构。一是信息服务机构, 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培训、咨询等相关服务;二是技术咨询机构和推广机构, 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广泛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理论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三是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机构; (3) 提升教师的实践和科研技能。

4、高校科研经费不足, 科研项目经费利用效率低

发达国家R&D活动的第一执行部门都是企业, 高校是绝大多数国家 (地区) R&D活动的第二大执行部门, 有些国家高校R&D经费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我国R&D活动执行部门前三位分别是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 高校所占的比例偏小。表4显示, 从2007年开始我国高校R&D经费支出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至8.48%, 以后基本稳定在这个比例, 但和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甚大, 和美国、日本等相比, 差距更大。

我国高校R&D经费不足而利用率更低, 我国大多数科研项目立项、结项的评价标准不科学和评审不科学, 导致大量靠跑关系找领导“跑项目”的现象,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混乱, 很多项目经费变成了项目主持人的个人收入, 造成项目经费的大量浪费和利用的低效益,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巨大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改革科研项目评价方式和评审方式, 制定更完善和具有操作性的经费管理办法, 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另外, 基础研究投资大、周期长, 存在“市场失灵”, 因此需要政府进行财政投入并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 高校科研力量雄厚、科研设施齐全, 理应在基础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 如美国大学承担了全国3/5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但我国高校R&D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投入比例在10%~20%的水平, 但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显示, 我国的这个比例2008年为4.8%, 2009年为4.7%, 长期稳定在5%左右, 从总量上来说, 大约只有美国的1/31、日本的1/10, 我国必须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大力开展基础研究, 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摘要:科技创新依赖于科技创新体系,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成绩, 分析了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祖琦、孙晋芳:国外高校与区域的联动发展[J].城市问题, 2009 (1) .

[2]林晓言、陈静:美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0) .

[3]杨文斌:浅谈国外著名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 .

[4]杨思帆: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7) .

[5]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

上一篇:机械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定-工厂设备管理制度下一篇:有关梦想的演讲稿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