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小组范文

2024-08-04

应急小组范文(精选14篇)

应急小组 第1篇

关于成立2014应急管理工作领导

小组的通知 为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经社区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健康路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阿不都热沙克(居委会主任)

副组长:田木尔白克(书记助理)成员:恰谢努尔(综治干事)

库瓦提(社区干部)

买买吐孙(统战干事)

沙依尔(包户干部)

奥热孜白(包户干部)

健康路社区

2014年3月10日

应急小组 第2篇

急诊 急救应急处理方案

目的: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社会与医疗秩序,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方案。

工作原则:我院实行24小时急诊、候诊制度对突发的急诊医疗做到有求必应、应之能来、来之能战。做到早处理、早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健全组织机构:我院成立了“流长乡卫生院急诊、急救领导小组”,由院长、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组成。人员、物资和药品保障:由院长统一领导,药品库房保管负责应急所需药品的采购、保管和储备,实物库房保管负责应急设备的采购、保管和储备。由值班医护人员和抢救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实施抢救处理,根据疾病情况及时作出呼救上级医院的准备。

我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抢救小组成员的电话必须随时畅通。一旦发生急救情况,值班医护人员应立即予以抢救并立即通知院内抢救小组成员,抢救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由一人统一指挥,并对疾病的预后予以预测,告之家属。

预警响应:一旦发生了急诊、急救情况抢救小组成员必须在最短的确时间内到达现场。抢救器械和药品的管理:我院责令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抢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以保证器械和药品的完好、有效,做到用时即有、有就能用,另外我院医护每月都要对抢救药品和器械进行检查。

临床医生负责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并记录,由驾驶员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呼叫。

鉴于孕产妇是社会的高危人群,孕产妇死亡是影响社会发展重要因素,我院又不是接产单位,因此,凡向我院呼救的孕产妇,我院在出诊的同时一定向就近、有接产资格的医疗单位呼叫。呼叫电话77211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疾病种类的不断变迁,宫外孕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凡以急腹症来我院就诊的女性病人应注意检查尿妊娠实验,对于阳性的病

流长乡卫生院 2012年5月6日

人应注意随访。

组 长:马全维(卫生院院长)副组长:袁地江(临床医师)成 员:刘

流长乡卫生院

急诊、急救小组成员

名 单

艳(临床医师)宋启婷(临床医师)杨学伦(药士)刘 玲(护士)鲁小钰(护士)郑钰萍(合医报账员)母先国(驾驶员)流长乡卫生院

应急小组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60个科室600名应急小组人员进行调查, 以了解医院应急小组人员对灾害护理的掌握情况。

1.2 方法

(1) 采用自行设计的应急小组人员对灾害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受调查小组人员的学历、年龄信息, 个人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外伤包扎止血术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2) 发放600份调查表, 回收600份调查表, 回收率100%; (3) 掌握情况分为4个等级, 分数分别为:10分-熟练;7分-一般;3分-差;1分-很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知识掌握情况, 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除“徒手心肺复苏”知识掌握较好以外 (平均分为9.1分) , 其他知识掌握都不太理想, 特别是“灾害医学知识”掌握普遍比较差。

2.2 不同学历对灾害知识掌握情况, 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 基本上学历越高对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2.3 各年龄段对灾害知识掌握情况, 见表3。

统计结果显示, 基本上年龄越大对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以35~40岁年龄段对灾害知识掌握为最好。

2.4 对灾害护理知识的再学习意愿, 见表4。

统计结果显示, 100%的应急小组成员对灾害护理知识学习感兴趣, 绝大部分的人员选择继续学习相关知识。

3 讨论

3.1 调查情况分析

3.1.1 总体情况

根据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 除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以外, 其他方面的整体掌握情况都不是很好, 平均分不到7.5分, 特别对于灾害医学方面的知识刚到6.1分, 所以可以体现出应急小组人员对于灾害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得很不够, 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培训、锻炼的机会, 提升这方面的知识是需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要求的。

3.1.2 学历

结果显示学历越高, 对于灾害护理知识掌握的情况越好, 这得益于在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过程中, 对灾害护理方面的知识会接触的更多 (特别是理论知识) , 所以从侧面反映了提升灾害护理知识的主要途径, 还是在于培训学习。

3.1.3 年龄因素

整体来说, 年龄越大, 接触和了解的更多, 经验积累也就会更丰富。35~40岁属于目前整体护理人员结构中的主力和骨干, 所以综合能力相对比较高一些, 但是还是没有能够避免除了日常运用到的实操外, 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

3.1.4 灾害护理知识的再学习意愿

很高兴看到的是, 受调查的600人之中, 无一例外的都对灾害护理知识的学习很感兴趣, 说明护理人员都能意识到学习这方面知识对于一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 但是因为各自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愿意继续深造学习的比例不是很高, 不到70%, 所以在制定培训策划的时候, 还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一样的培训策略, 以充分的保证学习参与度。

3.2 灾害护理培训的必要性

人口密集、科技进步、交通发达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常引发人为灾害, 同时也助长了自然灾害, 使灾害频发, 而且更加长期化和多样化, 并可能向全球扩散。首先, 护理人员要意识到灾害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危机状况, 还应理解灾害的概念、危害、处理及发生灾害时护理人员的职责。特别是院内的急救小组人员, 必须要理解灾害的知识和信息, 并接受救护训练以养成灾害护理行为习惯, 才能在发生灾害时开展有效救护工作。而灾害护理教育可强化急救小组人员的防灾意识, 并有助于有效地进行灾害护理。第二, 灾害护理教育是将灾害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社区防灾的角度看, 在灾害静止期, 要使居民具有灾害意识, 进行防灾及避难的训练。需要护理人员应首先具备防灾意识及相关的知识与技术, 这样才能对居民进行教育活动。其三, 因灾害涉及人数广, 需要护理人员对受灾者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 以减轻其紧张恐惧的程度, 帮助受灾者心理康复, 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 这就需要社区护理人员掌握灾害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巧。总之, 在人类与灾害的持久斗争中, 护理人员只有采取积极的救灾措施, 才能使灾害带来的健康问题降到最低程度, 因此灾害护理教育非常重要。院内急救小组成员更是灾害护理的先头兵, 所以对灾害护理的培训更是刻不容缓。

3.3 灾害护理的需求情况

文献研究结果表明, 美国在2001年以前, 除参加过人道主义灾难援救的军护外, 极少有护士接受过有关急救准备和灾难应对方面的教育。大部分2001年以前毕业的护士在灾难护理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7]。在遇到突发灾害事件时, 很多护士因为缺乏知识和技能不能充分应对。因此对灾害护理教育存在迫切需求。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护理学院Jennings SA等[3]建议, 在护理教学中, 灾害护理应该作为一门专业。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 在护理教学培训中也增加了灾害护理学相关内容[4]。欧美国家以及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也开展了灾害医学与护理课程[5,6]。在美国医学会的倡议下, 建立了包括医师、牙医、护理人员在内的三种国家继续教育课程,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课程以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为模式, 包括三个水平:核心灾害生命支持 (CDLS) , 基本灾害生命支持 (BDLS) 和高级灾害生命支持 (ADLS) 。研究发现截止2003年, 在美国的护理学校, 护士在灾害准备中所花的时间已经有所增加, 但仍然不足。存在的障碍主要包括:课程本身就超负荷, 缺乏有关灾害护理的学术文章和讲授这些内容的教职工。而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灾害护理学学术组织, 灾害护理学教育培训体系还是空白,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均未涉及灾害护理学内容, 更缺少对灾害护理学有所研究的优秀人才, 绝大多数在岗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灾难医学的培训, 特别是护理人员, 缺乏现场救护的基本技能, 这使我国灾害护理学救援体系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以灾害护理教育在我国是医疗护理教育方面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南裕子.灾害的预防准备及重建:灾害前沿护士的职责[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12) :1061.

[2]Gebbie KM, Qureshi K.Emergency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Corecompetencies for nurses[J].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2002, 102:46-51.

[3]Jennings SA, Frisch N, Wing S.Nursing students'perceptions about disasternursing[J].Disaster Manag Response, 2005, 3 (3) :80-85.

[4]南裕子, 渡边智慧, 张晓春, 等.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263.

[5]Littleton Kearney MT, Slepski LA.Directions for disaster nursing educationin the United States[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 2008, 20 (1) :103-109.

[6]Shih FJ, Liao YC, Chan SM, et al.The impact of the 9-21earthquake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nurses as rescuers[J].Soc Sci Med, 2002, 55 (4) :659-672.

护理应急小组作用初探 第4篇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第5篇

由公司安全部人员组成,安全部部长为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通信联络工作,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工作。发布有关信息,必要时可接受媒体采访,开展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完成领导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2)警戒疏散组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人员疏散、现场交通疏导等工作。(3)抢险抢修组

负责紧急状态下的工艺处理、设备抢修、生产恢复工作。(4)消防灭火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消防灭火、人员救护和财产抢救等工作。(5)交通运输组

保障车辆调配和抢险救援物资运输(6)物资供应组

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器材、个体防护用品的贮备管理和紧急采购工作。运输和应急救援人员的交通车辆安排等工作。负责在应急状态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7)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的现场抢救、处理和转院护送工作。负责对受伤人员及家属进行慰问和安抚,了解伤员救护情况等工作。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副组长)职责⑴及时向总监办、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

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1、项目经理XX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副组长由项目书记XXX刘超、副总工XX担任,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组长不在或授权时,副组长按序行使组长的权力。

2、组长(副组长)职责

⑴及时向总监办、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公司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⑵审定并签发本项目应急预案。

⑶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

⑷下达本项目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⑸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⑹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⑺负责对外联络,向新闻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⑻负责检查监督应急准备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培训教育及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审批并落实项目应急准备及救援资金。

㈢、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⑴综合协调组。

组长:Z

组员:Z 负责对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各职能小组进行协调指挥,并做好联系社会、市指、公司救援力量的沟通工作。

⑵抢险救援组。

组长:Z

组员:Z

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损失设备的安全转移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

⑶安全疏散组。

组长:Z 组员:Z

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物资转移等工作。接警后,督促所有员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从安全道路有秩序地撤离。员工疏散顺序是先现场人员,再附近工人、村民,最后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并根据各部门负责人提供的工作人数及访客登记资料核查人员情况,承包商与访问客人的疏散由负责接待部门负责人指派专人护送至安全区域。安全撤离后,防止员工未经许可重返事故现场。

⑷现场救护组。

组长:Z 组员:Z

负责抢救和临时处置事故现场伤员,负责护送重伤员到相应医院救治。有权禁止人员进入情况不明的现场,防止人员伤亡事故扩大。

⑸现场警戒组。

组长:ZZ

负责隔离事故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事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协助人员抢救和疏散,防止有人借机偷盗和破坏财物。

⑹善后安置组。

组长:ZZ

应急救援小组名单 第6篇

应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

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员工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特成立本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目的在于本项目施工中的土方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电击、机械伤害、消防、防汛、防暑等救治工作提前做好安排,确保应急职责,识别紧急需要,降低和减少事故对员工的伤害。

一、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张鹏茂

副组长:赵滨冯景明

成员:贾科良孟华尹永顺刘荣巧蒋婷

高江涛刘宏波孙飞程学伟闫盛凯

二、应急救援队伍:20人

队长:贾科良副队长:程学伟闫盛凯

三、应急物资色设备

施工现场急救箱或急救包、急救担架,防护物资,设在办公区,车辆一台(陕AEF597),电话:***

应急对外救助电话:120、消防:119、公安:110

应急预案实施负责人:总指挥:张鹏茂;副总指挥:冯景明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及职责 第7篇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陈 超 盐山南收费站站长 副组长 王杰民 盐山南收费站副站长

崔至丞 盐山南收费站副站长 成 员 么 飞 盐山南收费站办公室主任

李 菲 盐山南收费站票证主管

王 健 盐山南收费站机电班长

张一凡 盐山南收费站一中队中队长

刘正超 盐山南收费站二中队中队长

耿 阳 盐山南收费站三中队中队长 李文典 盐山南收费站四中队中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安全检查资料的汇总、监督工作。

组长:么 飞

成员:刘 睿 吴明媚 王 萱 刘 燕

(二)职责

一、认真执行沧州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高管局及沧廊处有关防汛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二、研究制定防汛应急抢险工作的管理制度;依据职权对防汛抢险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协调和决策;根据权限决定启动和终止盐山南收费站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三、组织指挥盐山南收费站区域防汛抢险工作,确保交通运输畅通。

应急小组 第8篇

案例一:《被压缩的空气》中的拓展活动, 当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提出实验要求:“利用被压缩的空气使汽车开动起来。”话音刚落, 各小组就忙开了, 只见其中一组同学马上就你争我抢起来, 有的抢汽车, 有的抢球……紧接着是“让我先做”“让我先做”的争执声, 争夺了几分钟后, 人高马大的“小霸王”抢到了第一次实验的机会, 而个子矮小的几个不服气, 便在一旁捣乱。

话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合作学习”变“你争我夺”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 谁都没有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更不会去考虑怎样利用空气压缩后有弹力这一原理去设计实验。本来很好的一个活动, 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最后以“你争我夺”的结局收场, 既浪费时间又没效果。这样的“小组合作”有和没有, 在实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单纯的“小组合桌”罢了。

案例二:课正进行着, 教师把一个问题抛出来, 让学生讨论讨论。哗啦一下, 同桌或前后四人抑或一群人立刻聚在一起, 教室里唧唧喳喳。两三分钟后, 老师喊“停”, 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我们小组认为……”

话题:缺乏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变“个人学习”

反思: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 不懂得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而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虽然把学生的桌子拼凑在一起, 给学生穿上合作学习的“新鞋”, 学生其实还是在走独立学习的老路。“小组合作”其实还是“个人学习”。

以上并非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偶尔出现的现象, 而是课堂中反复甚至普遍的现象。虽然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但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并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那么, 我们如何变“小组合桌”为“小组合作”呢?笔者就此谈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组建优质合作小组, 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合理

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都是按照学生个头的高矮来分组的或者前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结果在课堂中我们常发现有的组讨论得热火朝天, 气氛极其热烈, 而有的组则安安静静, 很多活动开展不起来, 组与组之间极不平衡。因此, 我们在建立合作小组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前后排同学的桌子拼凑在一起, 进行讨论, 而是应考虑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改变平时的座位, 把全班学生按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由强到弱1、2、3、4编号, 每组的学生都是1、2、3、4排号。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有利于全班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己组合, 使各组之间由于信任感而畅所欲言。这样的“小组合桌”也许能收到合作的效果。

二、明确分工、角色轮换, 处理好个人与小组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发生案例二的现象外, 我们还常常会发现小组里学生之间闹矛盾的现象:“都是他一人做的, 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他从来都不与我们一起合作。”究其原因, 实际上是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老师任务一布置, 个儿大的、成绩好的就“独霸武林”, 操作、记录、汇报全由他说了算, 而其他成员只有看的份, 有的干脆看也不看, 只顾自己做事。因此,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 小组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 确定每个人在组内的角色和职责, 如组长、观察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协助员等。小组长的职责是:主持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分配、协调小组活动;观察记录员的职责:负责把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产生的各种数据以及小组得出的结论记录下来;材料员的职责:按照要求领取和收回实验材料, 保管实验仪器;汇报员的职责:汇报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协助员:明确注意事项, 督促各成员的操作情况, 并根据实际需要帮助小组中需要帮助的成员。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既可以避免“合作学习”为“你争我夺”, 又可以避免“合作学习”为“个人学习”, 保证小组内的每位成员在探究过程中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而且, 小组内的分割也可以根据需要相互换一换, 以便在一学年里, 每位同学能够担任小组内的各种角色, 获得不同角色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培养多种能力, 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有效引导, 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有效开展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不应“袖手旁观”, 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 在组间巡视, 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 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合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时, 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 个人的发言将代表小组, 个人的成败将与小组成败息息相关, 以增强集体荣誉感, 促使其在今后的小组合作中全力以赴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 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出现, 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 交流才更有效!

四、积极评价, 优化合作竞争的可持续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老师、同学正面、激励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评价机制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并不是某个人在某个环节做得出色就是成功了, 只有大家协同作战, 才能胜利。其次是在操作评价方式上真正贯彻小组总体成绩评价和奖励的策略体系, 可以从学生自评、小组共评来细化评价内容。

应急小组 第9篇

一、合理分组

在教学班内将学生分成6—8个学习小组,将学生按照学力水平和学习成绩分为A(学困)、B(中等)、C(学优)三个层次后,进行平行的“异质分组”,各小组的成员构成要均衡。一般为C层学生1—2名,A和B层学生共3—5名。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我校学习小组构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应该具有差异性;而各个小组之间应该大体均衡。

二、分工明确

小组的分工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设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小组长由小组民主选举和班主任授权,需要一定的权威,并有较强责任心,在小组内有较好人缘,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小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监督员负责维持纪律等。第一发言人汇报完后,第二、第三发言人可进行补充。记录员、监督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由小组其他成员轮流担任,一般一个月轮换一次。

学校有些班级在小组成员分工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如有的小组以学科划分,设置学科组长,负责收发作业、督促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帮助教师检查任务等;有的小组按照功能划分,专门设置纪律委员、清洁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各司其职。

小组组建后要能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默契和较强的认同感,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三、制订小组规范

小组合作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怎样才能使课堂活而不乱,动而不散,这就需要制订有效的小组规范。

1.参考了杭州市某实验学校的小组讨论规则,具体如下:

①每位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该控制好时间,做到言简意赅,不啰嗦;

②当小组某一成员发言时,其他组员应该认真聆听,不插嘴,等到他人发言完毕,才能进行补充、评价;

③每位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做到既能让小组内其他成员听到,又不影响到其他小组的讨论;

④未经允许,不得发言;

⑤不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最容易受影响和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小组规范的形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时非常有耐心,不打断发言,那么学生就会无形中形成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习惯,而在小组中那些不尊重他人的态度就会受到来自组内其他成员的批评。

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1.制订合理的小组目标

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既要使学生在认知上有所发展,即合作学习的学术性目标;也要保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即合作学习的合作性目标。因此,在制订小组目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组的目标分为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两个部分,例如,教师可以将集体目标定为小组内合作氛围的形成、小组在班上的排名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具体的考虑,考察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发展、人际关系情况等。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辅相成,小组的凝聚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2.学习小组绝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团队意识深入人心。

①组建小组后,进行小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情况,依据学生意愿,确定小组名称,还可以设计小组口号、LOGO等。

②在班级事务管理中采取小组形式,如值日、做卫生、办班级板报等,都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换,让学生在日常班级事务中增进了解。

③在校级事务中,尽可能采取小组形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一日志愿者、校运动会、元旦汇演、诗歌朗诵、户外远足等各项活动。

④有意识地安排组织一些拓展活动。例如学校2013级高二(6)班的班主任每月会安排一至两节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拓展活动,“水果蹲”、“松鼠大树”等轻松活泼的小游戏不仅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业之余得到了放松,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小组成员间相互关爱的真挚感情。

五、关注全体,评价多样

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共同发展。

学校制订了学习小组成员课堂学习评价表和学习小组课堂学习评价表,据此可将我校小组评价体系用下图进行示意: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目标,我们要坚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小组合作宗旨指导课程改革,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适合校情的学习小组的建设,以期发挥其最大功效。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卫生防疫应急领导小组 第10篇

为做好木贾小学卫生防疫应急事件处理工作,特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防疫应急工作的领导和指挥,其机构如下:

长:陈

洪(负责总体部署、调控和指挥。)副组长:王

静(负责防病和疫情报告工作。)

吴照华(负责防病和疫情的具体组织协调、处理工作。)

成员:段治垚

曾富贵

刘再贵

刘凯龙

波及各班班主任和各科室人员(负责协助做好防病和疫情宣传、救援、协调及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总务处,吴照华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防病和疫情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刘再贵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兴义市木贾小学

2013年3月2日

兴义市木贾小学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方式向师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师生的预防意识。卫生防疫工作贯彻“以预防为主,及时治疗”的方针,教育广大师生认识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疾病防治意识。

(1)宣传各种消化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消化道传染病的危害,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

(2)教育学生不吃不洁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要保证充足睡眠。(4)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

二、做好预防工作

(1)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做好“除三害”工作。

(2)要加强对饭堂和商店卫生及食品安全的督促检查,防止食物中毒。

(3)学校要加强对季节性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通过办公会、班务会、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加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实际做好全校的卫生消毒工作。

(4)总务处配备消毒药品和器械,负责做好校园卫生、消毒工作。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各项工作。当课

教师要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情况要第一时间通报学校领导并做好妥善的处理。

(5)各班班主任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做好教室、宿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加强对学生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教育。

(6)做好晨检工作,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劳动游戏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做好师生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落实一日一报,有记录。

(7)学校食堂严把进化渠道,注意生熟分开,保证供给师生卫生的食品,每日食物要留72小时饭样。食堂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不带病工作。做好食堂消毒工作。

3.提高应变能力,处理好突发事件。

(1)与卫生防疫部门建立联系,提高处理传染性疾病的能力。(2)发现传染性疾病或疑似传染性疾病患者时: ① 学校分管卫生的领导要到场处理。

② 对患者实施隔离、观察,并迅速送医院进行治疗。③ 对患病者所在的教室、宿舍进行消毒,本班同学、宿舍成员实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扩散,务必堵塞传染源。

④ 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留取有关物品以供检验。⑤向卫生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争取卫生防疫部门支持,确保师生安全。

⑥患者未痊愈应在家休息,完全康复后方能回校上课。

兴义市木贾小学 2013年3月2日

兴义市木贾小学卫生防疫制度

1、学校在卫生防疫工作方面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将卫生防疫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切实开展对师生的卫生防疫知识教育。

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搞好学生个人、教室、处室、宿舍、校内及周边环境卫生,使学生懂得卫生常识,自觉防病防疫,防食物中毒。

3、规范饮食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在校外地摊、学校门面房饮食商店购买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零食和饮料,以防不良疾病发生。

6、学校购买食品应实行规范采购,采购食品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和卫生合格证。坚持“索证索票制”,严禁采购“三无”食品。

7、坚持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及学生近视、弱视、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碘缺乏、艾滋病等学生疾病的预防和矫治工作,建立学生体检档案和疾病档案。

8、开展“灭四害”活动,定期做好厕所、垃圾箱、宿舍、学校门面房饮食商店、厨房周围等地点的消杀工作。按规定到指定地点购买灭鼠、灭蟑螂药物,并提前反复告知、专人投放。每学期要求投放药物1—2次,每季度集中投放灭鼠药一次。

9、建立卫生防疫制度、应急处理机制和卫生事故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食物、饮水中毒,立即做好应急处理,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瞒报或漏报。

10、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开展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发生。

兴义市木贾小学

2013年3月2日

兴义市木贾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机构:

组 长:陈 洪(负责总体部署、调控和指挥。)

副组长:王 静(学校防病及疫情上报人,负责防病和疫情报告工作。)

吴照华(负责防病和疫情的具体组织协调、处理工作。)

成 员:段治垚 曾富贵 刘再贵 刘凯龙 林 波及各班班主任和各科室人员(负责协助做好防病和疫情宣传、救援、协调及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总务处,吴照华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防病和疫情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刘再贵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师、班主任和各科室人员为第一疫情报告人,负责具体工作。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

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坪东卫生院、学校分管领导及校长报告。

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流程:第一发现人→班主任→防病、疫情报告员→学校分管领导和校长→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各科室人员或班主任应及时报告疫情报告人。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向分管领导和校长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各科室人员或班主任应及时报告疫情报告人。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向分管领导和校长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及卫生院报告

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六、严格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学校应在疾病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相应的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

兴义市木贾小学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第11篇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应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永和小学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第12篇

长:颜晓辉 副 组 长:周武顺

员:周洪海 周伟华

潘国其 附

永和小学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分析、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2、组织本校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先期处置。

3、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上级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及时撤离、妥善安置受灾教职工。

5、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

应急疏散及应急逃生 第13篇

应急疏散

无论是正在钻进井、井下作业 (试气) 井、或是正常采气井发生井喷事故, 还是脱硫净化装置、集输管道或站场发生了重大泄漏事故, 都需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应急行动。为避免应急行动过程中出现井喷失控事故, 或是发生其他类型的势态扩大, 在实施抢险救援的过程中, 往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进行应急疏散。需要疏散的人员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生产场所内与抢险救援无关的企业人员, 二是一定范围内的社区民众。

1 应急疏散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 应急疏散半径越大, 安全可靠性就越大。但疏散范围越大, 应急行动的成本就越高, 而且也会给社区乃至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气氛, 同时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 寻找出一个合理的最小的安全疏散半径, 并且保证被疏散者在可伤害浓度到达之前, 拥有足够的时间撤退至最小安全疏散半径以外, 是评判应急疏散工作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无论是应急疏散的组织者, 还是被疏散者, 都希望疏散成功。实际疏散距离必须大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才能保证疏散组织达到避险的目的。即实际疏散距离大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就等于人员生存或健康;反之, 则等于人员死亡或伤害。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被疏散者的实际疏散距离代表的是疏散者到达位置与突发事件发生地之间的空间距离, 而不是被疏散者在疏散过程中所行走的路距。

2应急疏散的一般原则

既然实际疏散距离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之间的比值决定了应急疏散行动的成败, 而在这两个因素中, 最小疏散半径是一个客观因素, 决定于硫化氢的泄漏总量、泄漏强度、风力与风速, 以及地形、地貌等多方面的因素, 那么, 作为应急疏散行动的组织者和被疏散者来讲,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想方设法在硫化氢气体伤害浓度到达之前, 确保实际疏散距离大于最小安全疏散半径。而确保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就是科学掌握疏散时机, 确保每个疏散者在疏散时间内可以到达指定的疏散地点。

(1) 标准中关于应急疏散时机的规定

在石油行业标准中, 有关高含硫化氢气田应急疏散的时间要求基本有两种, 一是以现场硫化氢浓度为决定标准, 其中以《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 5087-2005) 为代表;另一个是以疏散地点硫化氢浓度为决定标准, 其中以《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T 6610-2005) 为代表。两个标准虽然在具体条款上略有所区别, 但实质性内容并无不同, 而且都明确规定了分批、分类、分阶段疏散的要求。 (1) 钻井施工疏散要求:《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 5087-2005) 规定的疏散时间指标分五个层次:一是当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15mg/m3 (10×10-6) 的阈限值时, 井场非作业人员首先撤到井场安全区。二是当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30mg m3 (20×10-6) 的安全临界浓度时, 井场上所有非应急人员撤离井场。三是当井喷事故失控发生时, 立即疏散井口500m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四是当井喷失控发生, 且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150mg/m3 (100×10-6) 的危险临界浓度时, 立即撤离井场包括应急人员在内的现场所有作业人员。五是根据井场势态发展, 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疏散500m范围以外的居民。 (2) 井下作业疏散要求:《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T 6610-2005) 关于井场内部人员的撤离时机要求与《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 5087-2005) 完全相同, 只是对社区居民疏散的时间略有区别, 该标准规定:当井场发生井喷失控事故, 井场硫化氢浓度大于30mg/m3 (20×10-6) , 且井口下风50~100m以远硫化氢浓度达到75mg/m3 (50×10-6) 时, 井场应协助政府做好社区疏散工作, 疏散半径为硫化氢浓度会达到75mg/m3 (50×10-6) 的范围。

(2) 实际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

对于突发事件的现场人员来讲, 上述标准执行起来比较方便, 而对于突发事件周边的民众执行起来就有困难, 这是因为实际疏散时间不等于疏散行动时间, 而是等于疏散通知时间、疏散准备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三者总和。

因此, 疏散决策者在应急疏散时机决定上, 除应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各项条款外, 还应全面考虑疏散通知、疏散准备和疏散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1) 疏散通知时间:疏散指令下达后, 需要通知到疏散半径内的所有应疏散人员。虽然预案已确定了通知办法和联络方式, 但通知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采用有线应急广播或声光报警等通知方式, 也无法确保疏散半径内的所有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听到, 因此应该考虑留有一定时间余量。 (2) 疏散准备时间:不能期盼社区民众会有军人一样雷厉风行的素质和作风, 疏散者接到疏散指令后, 往往会因为多种原因需要一些疏散准备时间。少数安全素质低的人, 甚至会找出“猪没人喂养”、“家没人照看”、“疏散费用如何补助”等理由, 这样会拖延时间。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 会因为身边没有亲人帮助而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 拒绝接受疏散指令。诸如这般情况, 疏散组织者往往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说服动员。 (3) 疏散行动时间:开始疏散行动时, 疏散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容易准确掌握, 因为被疏散的普通社区民众之中, 不可能都是年轻体壮、行动敏捷者, 还有一些老弱病残孕、行动迟缓者, 这些人往往会滞迟整体应急疏散行动的预期速度。另外, 现有交通路网情况也可能成为影响疏散速度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对于山区应急疏散来讲, 道路交通设施相对落后, 很有可能在山间小道某个局部地带形成拥堵而延长疏散时间。对于中国的广大农村, 特别是山区农村来讲, 道路交通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人们在进行应急疏散时, 除了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奔走外, 不可能再有其他道路选择。当进行夜间应急疏散时, 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某评价机构曾对一山区农村作过应急疏散的模拟试验, 发现居民从住宅出来后再沿山间小道走到主干公路时所需要的时间, 竟然占用了总体疏散时间的50%以上。因为有些居民从住宅出来后到达主干路所走的路程, 很多都属于“之”形道路, 会浪费应急疏散许多宝贵时间。

应急逃生

由于硫化氢气体的剧毒性, 决定了高含硫化氢气田应急救援工作的残酷性。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一旦失败, 则意味着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 事故现场的所有人员以及周边社区人员此时别无选择, 只有想方设法尽快逃离现场, 这便是“应急逃生”。

1应急逃生的关键因素

高含硫化氢气田生产作业场所发生突发事件, 如果应急救援抢险工作来不及展开或失败, 事故周边的人员必须选择快速逃生。那么决定逃生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这取决于逃生速度与硫化氢扩散速度的大小。即逃生速度大于硫化氢扩散速度意味着人员生存或健康;反之, 则意味着人员死亡或伤害。

应该提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逃生速度并不完全等同于逃生过程的体能速度, 它还取决于逃生方向、逃生路线和逃生方式等多种因素。逃生方向正确是逃生成功的前提, 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逃生方向,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逃生所做的一切努力, 都将是徒劳无益的。正确的逃生路径是逃生成功的关键, 相对一个泄漏点来讲, 逃生路径通常不只一条, 但总有一条最为便捷、路线最短、最正确的路径, 逃生者应该在众多的路径中选择“之”字型路径最少的路线, 如此才能提高逃生的效率。在满足前两个要素之后, 最重要的便是逃生者个人的逃生方式, 如此才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离事故现场。

2 应急逃生的基本原则

既然应急逃生效果决定于逃生方向、逃生路线和逃生方式等三种因素, 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应急逃生三要素”。

(1) 逃生方向的确定原则

逃生者在确定逃生方向时, 应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与泄漏地点位置关系, 以及当时的风向来确定。逃生方向的确定原则如下: (1) 根据风向决定逃生方向:突发事件发生时, 如果逃生者恰好位于泄漏点位置, 或是恰好处在发生井喷失控事故的现场, 那么最佳的逃生方向就是逆风奔跑。如此无论风力和风速如何变化, 只要逃生时间和速度足够, 一般都能使逃生者安全逃离现场。而且风力愈大, 逃生效果愈佳。风向决定方向只是应急逃生的一般原则。由于风向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在逃生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山区、沙漠地区逃生, 或是在静风 (微风) 状态下逃生应做出正确决策。 (2) 根据所在位置决定逃生方向:突发事件发生时, 位于泄漏点或井喷地点周边地区的人, 选择逃生方向的基本原则就是朝着背离事故现场的方向逃离。但是综合考虑一下风向因素, 选择逃生方向便复杂许多。 (3) 当突发事件出现时, 逃生者所在位置相对于风力方向, 无疑有上风方向、下风方向和侧风方向等三种情况。可以看出, “根据所在位置决定逃生方向”原则最适用于无风天气和位于上风方向的逃生者, 也可以运用于处于侧风方向的逃生者。假如逃生者所在的位置恰恰是风力的下风方向, 逃生时就应该考虑避免顺风逃生, 那么最好的逃生方向应该是风向的垂直方向。

(2) 逃生路线的确定原则

逃生方向确定后, 还要在多个逃生路线上做出选择, 确定逃生路线的原则主要有如下两个: (1) 逃生路径便捷:所谓逃生路径便捷, 就是要确保逃生者每走一步, 都是朝着远离泄漏点的方向, 以提高应急逃生的效率。这就需要逃生者在逃生的过程中, 应尽量选择那些路径最短、路况最好、障碍体最少的路线。特别注意以下5种情况:第1, 在山区或田间小路上逃生时, 应尽量避免走“之”字形或“U”字型路线, 尽可能选择弯道少的路线。第2, 突发险情出现时, 逃生者从家里、集市、田间等不同的场所逃出后, 将陆续汇集到主干逃生路线上, 由于人数众多、车辆众多, 可能会造成主干道路不畅而影响逃生速度。因此, 在主干路线逃生时, 应尽量挑选路况宽直、平坦的逃生道路。第3, 森林茂盛地区易于迷失方向, 应急逃生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林区小路逃生时, 应尽量选择熟悉的路线, 以免由于迷失方向而影响逃生速度, 或是死于密林之中。第4, 夜间逃生时, 野外由于没有照明设施, 往往会使逃生难度增大许多, 而且慌乱之中容易迷失方向。因此, 夜晚逃生最好能够带上手电筒等照明工具, 以帮助选择逃生道路。为防止逃生过程迷失方向, 逃生时应选好具有灯光的参照物;如果没有参照物可借助, 也要注意依靠星斗定位和选择方向。第5, 无论在支线道路上逃生, 还是在主干公路逃生, 都应尽量避开徒步穿越河流、沟坎、溪水等影响逃生速度的天然或人工物体。 (2) 人往高处走:由于硫化氢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故在不考虑气象、风力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时, 硫化氢气体一般是贴近地表呈水平方向扩散。既然是“毒往低处漂”, 那么逃生者就应该选择“人往高处走”,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人往高处走”也是一般性指导原则, 但选择攀登路线时也要考虑个人的体力和年龄因素, 如果个人年纪较高或是不擅长登山运动时, 应该避免选择登高路线, 以免因个人体力不支, 未攀登至安全高度时, 被随后扩散来的有毒气体击倒。即使是擅长攀登者, 也不宜选择过于陡峭的登山路线, 以免影响逃生速度。

(3) 逃生方式优选原则

对于仓促情况下的应急逃生, 逃生者不可能有更多逃生方式选择, 但可以在借用辅助逃生工具和不借用辅助逃生工具这两种方式之间做出选择。借用辅助逃生工具的目的有3个, 一是提高逃生速度, 二是延长可用逃生时间, 三是借助庇护体。 (1) 提高逃生速度方式:人类徒步行进的速度十分有限, 通常, 步行的速度一般只有3~4km/h左右, 即使是部队强行军, 速度也只有6km/h。在应急逃生过程中, 人们不可能像日常散步那么轻松, 有时候是在边走边跑, 因此其速度与部队行军相差不多。由于逃生者的年龄和体力相差较大, 故逃生的速度也大不相同, 年轻力壮者的逃生速度会超过6km/h, 短时间奔跑时会超过l0km/h;而年老体弱者的逃生速度通常不会达到6km/h, 有些只能满足3~4km/h左右。因此, 人们在测算逃生时间时, 通常按平均逃生速度考虑, 即年轻力壮者的平均速度取1.5m/s (5.4km/h) , 老人和小孩的平均逃生速度取0.8m/s (2.88km/h) 。高含硫化氢的天然气本身就属于强扩散性气体, 再加上风力的作用, 其扩散速度是相当快的。影响硫化氢气体扩散的因素较多, 其中与风力和风速关系甚大。高含硫化氢气田钻井、开发、集输和净化等所有生产环节, 大多属于野外开放作业, 一般很少有无风环境, 即使以我们常见的二级风来看, 其速度也可达1.6~5.4m/s。可以看出, 常人的逃生速度不可能高于硫化氢的扩散速度, 因此有必要借助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动设备, 以提高逃生的速度。如果逃生路线状况较好, 即使借助自行车, 也比徒步逃生的效果要好许多。 (2) 延长可用逃生时间方式:对于每一个逃生者来讲, 可用逃生时间并不等于在所选定的逃生路线上所必须的最短逃生时间, 而是这一时间与硫化氢气体扩散时间之和。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加强党小组建设 发挥党小组作用 第14篇

关键词:党员;党小组

党小组是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基础。虽然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但充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对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建工作的深化,企业党小组的建设与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党小组建设的必要性,努力探索加强党小组建设的途径。

该矿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为着力点,积极适应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落实企业党建工作新任务、新目标,以党小组建设推动党支部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活动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科学合理设置党小组

按照“有利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内各项活动、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则,科学设置和调整党小组。同时,根据党员的工作岗位特点和分布情况来划分党小组,把党小组建设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将党小组建在班组上,不断优化党小组设置。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其中必须有1名正式党员),就可以编成一个小组。党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动时,及时调整党小组设置。党支部成员应分别同普通党员编在一个党小组,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和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二、选优配强党小组长

坚持党员和群众推荐、支部考察、支委会任命、党委备案四个程序,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民主选举产生。注重从党性强、作风正派、懂得党的基本知识、善于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威信高的党员中选配党小组长。同时,注重考虑年龄、知识等方面的因素,逐步扩大40岁以下、中专学历以上的党小组长比例,并建立党小组长个人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因工作调动或其它原因造成党小组长缺位时应及时补充。

三、明确党小组工作任务

党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及要求;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指导党员实践党支部的决议,完成党支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党小组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督促党员按时参加党组织的有关活动;围绕党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党小组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健全党小组工作制度

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党小组各项工作制度,实现党内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一是建立定期学习汇报制度。党小组每月组织一次政治或业务学习,建立月度、季度和年度学习台帐,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每名党员每月定期向党小组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预备党员每季度一次书面汇报,同时做好记录。二是规范生活会制度。党小组一般每季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党小组采取走访谈心、党员互助、“三项联系书”等形式积极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及时向党支部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四是完善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协助党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及转正等工作。

五、创新党小组活动方式

各党小组结合本单位、本部门优势,创新党小组活动方式,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着力提高党员素质。一是开展党员服务承诺活动。各党小组组织党员围绕服务单位、服务岗位、服务群众,开展服务承诺活动。同时,不断丰富承诺形式、明确承诺重点、规范操作程序,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活力。二是开展党员政策宣讲活动。各党小组组织党员深入职工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针对当前煤炭行业“新常态”,开展“与企业共命运”形势任务宣讲会,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企业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凝聚发展合力。三是开展党员划分责任区活动。各党小组根据党员分布、岗位实际、党员特长,科学划分党员责任区,通过党员干部与安全薄弱人员、党员技术骨干与普通员工、老党员与青年团员进行“一对一”、“一带多”结对帮带,形成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岗位一个堡垒的良好局面。四是开展党小组示范点创建活动。各党总支、支部围绕“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局”的思路,按照“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四好”标准,选取一个党小组示范点进行典型培育。同时,矿党委将按照“提出申报、创建培育、考核评选、命名表彰”四步流程,全面推进党小组示范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上一篇:大学生刚工作的感想下一篇:青春梦想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