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2024-06-07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精选9篇)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1篇

让快乐走进课堂

汝州市焦村乡邢村小学

二○一六年十一月

李红帅

让快乐走进课堂

最近有幸拜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我相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如我一样,希望自己的课堂成为愉快的课堂,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成,这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呢?

一、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快乐滋润智慧的花朵。

在学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改善心态使其获取快乐、体会快乐、提高学习质量。快乐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而搞好课堂教学的症结是师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绪、态度、师生双方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学的方法。那么,如何打开症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发展能力呢?

(一)教师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使自己有阳光。”的确,要想学生“乐学”,首先自己得“乐教”,使“乐教”与“乐学”和谐共振!首先,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愉快氛围的关键。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就像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渗透学生的心田,画为手段,把学生带入教材描绘的情境,很快就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2.学会赏识、善用鼓励。孟子曰:“用人者,去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学生奇迹的发生源于教师对学生积极期待和热切的关爱。记得我在批阅一个差生的作业时写到:慢慢来,老师看到你每天都在进步。果然,那个学生像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原先歪歪斜斜的字也慢慢工整了,课堂上也慢慢敢举手发言了,脸上的笑容慢慢也多了。我知道,他是快乐的!

3.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还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西雅图美景,学生会更理解课题的含义。

(三)注重成功教育在愉快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学习热情被唤起,学习信心倍增。比如,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阶梯性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尽力让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构建平等、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舞台,让孩子拥抱快乐。

二、健康有趣的实践活动,快乐陶冶美好心灵。

在儿童的眼里,快乐与玩耍是孪生兄弟,会玩的儿童是健康的,快乐的。具有游戏倾向的快乐活动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独特的隐性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教孩子懂得感恩。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私、霸道、感恩之心严重缺失。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所以,我设计了“传递快乐——感恩行动”这一活动,排练了一场家庭生活剧《今天我当家》。让学生扮演爸妈的角色,体验大人的生活,例如:有的洗衣服累得把背捶得咚咚响,有的给孩子喂奶粉忙乱得打翻了热水瓶,有的切洋葱时辣的直流泪„„夸张的动作,诙谐的对白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每次活动后,我都要求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记下来。好多学生都在日记中表达了他们快乐的感受,但是对快乐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了,感恩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教孩子懂得关爱别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小女孩为一只被荆棘弄伤的蝴蝶拔掉了刺,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请你许个愿吧!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想说:“我希望快乐。”仙女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便飞走了。后来,这个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而这个快乐的秘密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于是我们开展了“寻找快乐,牵手

课堂的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快乐,享受快乐。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带着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2篇

杨锦梅

作文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提起作文,孩子们就会“谈虎色变”。有的学生不会写,照着作文书一通猛抄。有的学生虽然写了,但不是寥寥数笔,应付了事,就是空洞无物,枯燥无味。怎样才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快乐,让小学作文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呢?我在作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是我在《春天来了》这一节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在《春天来了》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实现快乐作文。

一、走进生活,引起兴趣。

细心留意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学生之所以写作时无话可说,或写得空洞无物,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细心观察好习惯。其实,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是获取作文素材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的方法。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去感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们的身边都存在丰富的写作材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尽情地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前,我布置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寻找春天的痕迹:解冻的小河,发芽的小草,早开的花朵,柔软的柳枝,飞舞的蝴蝶,清脆的鸟鸣,天空的风筝„„我让学生把自己所见、所听、所闻、所想、所

悟以日记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孩子们兴味盎然,观察得很认真,动用了身体的各个器官,这个看看,那个摸摸,一会儿侧耳听听,一会儿用鼻子闻闻。观察日记也写得生动详尽,各有特色。然后,我又布置孩子们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学唱歌颂春天的歌曲。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引导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积累写作的素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写作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语言,形成文字的活动。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作文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所以,教师要注意创设真实有效的写作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尽可能回归常态,还原生活,真实自然地进行写作,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投入、主动动笔,提高写作质量。

课中,我通过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孩子们听“春之声”。让孩子们在哗哗的流水声中发现春天,在响亮的蛙鸣声中认识春天,在婉转的鸟鸣声中享受春天。

赏“春之景”。通过欣赏春天的视频,走近春天。去看看粉红的桃花,嫩绿的小草,勤劳的蜜蜂,忙碌的农民……知道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季节。

绘“春之图”。把作文课上成美术课,在孩子们生动地描述中,我利用剪贴画,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幅美丽的“春之图”。再让孩子们把自己心中的春天说出来,赞“春之美”。寓教于乐,使他们与春天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他们想说,会说,敢说,乐说。

三、方法指导,发展兴趣。在孩子们对春天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指导孩子们有顺序、有重点地描写自己心中的春天,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快乐愉悦的状态下,快快乐乐的写,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3篇

一、挖掘快乐的教学内容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是提升语文素质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1、找准教材中快乐的突破口。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疱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如语文十二册《向往奥运》的教学,我曾设计过多种教学导入方案,一是听歌曲导入;二是谈话法导入;但总觉得都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之后,我选择了学生在课前了解奥运常识,让他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奥运明星的姓名、国籍、专长、成绩和最喜欢他(她)的理由。在交流中实现对教学的扩展,学生感到有滋有味,很快进入“乐中学”、“学中乐”的境界。再如《草船借箭》一文,其切入点在课题。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突破口,引导学生读题思考,激发学生质疑,一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2、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中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匆匆》一课,运用了鲜明生动的语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对这些语言材料的感悟与领会,有助于学生对时间来去匆匆的理解,而要获得良好的理解与感悟,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进行读、演、说、评,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二、构建快乐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语文课程的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学习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他们在宽松和谐中提高学习兴趣。一是营造快乐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整理和利用黑板报等方式。二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2、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可牵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要实现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时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教案,而应该是学生。因此,首先是要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提问。门槛过高的教学提问,只能构成学生思维的障碍,只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痛苦,反之,只有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境界。其次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疲劳时,在学习精力分散开小差时,我们应采取的不是大声训斥,而是因势利导,将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快乐有效的教学动力。如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那是一节公开课,正在聚精会神学习的学生被外面低空飞行的飞机轰隆声吸引,学生们有的低声议论,有的下位趴窗而望……,性急的老师大声呵斥学生,将学生一个个拉到座位上,可是拉了这个又跑了那个,整个课堂一塌糊涂。试想,如果执教老师冷静一些,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设计,趁机让学生观察飞机,通过谈话让学生在快乐中回到课堂,相机设计其他教学活动来化解教学危机,岂不更好?

三、感悟快乐的朗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会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只有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读出波澜起伏,读出原汁原味,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

1、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情味。如《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朗读这些语句时,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在教学时,紧紧抓住“光复”一词,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含义基础上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自豪感情。

2、抓住人物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将相和》一文时,教师让学生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句话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语气要读得稳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都知道,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要用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指导,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已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从阅读中去感悟读书的快乐。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以学定教、发扬民主、以情感人、强化语感、引导质疑、敏于点拨、鼓励创见”。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教材是快乐的,读书是快乐的,课堂是快乐的。关键是快乐在于发现,在于创造,更在于感受。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心理学》(钟为永著1998年8月第一版)

[2].《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4篇

一、让学生当演员

语文课本中选编的例文,有的具有极强的故事性,趣味性,无论是传统讲述授课法还是现行的高效课堂授课法,都不如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那么直观及影响深刻。所以鼓励学生演课本剧再好不过了。实施过程:提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读熟、读懂课本,使他们大胆想象、联想,编写剧本,课外排练,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出比赛。这就给了学生自学的机会,也使写作、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苦学变为乐学,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我教《鸿门宴》一文时,两个平行班,采用不同方式授课。一种为高效法。即老师事先编写好导学案,首先自学,诵读、识字、解词、归纳文言现象、依据导学案解疑答惑。然后分组学习讨论,集中观点或疑问,再分组展示成果并质疑,最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共用三课时,课后检查背诵及其他,能全文背诵且对答如流的寥寥无几。另一种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表演课文内容,点评剧本及演出情况,最后再让他们质疑,师生共同讨论,集体探讨答案,两课时结束。我轻松自如,大部分同学能背诵全文,对课文理解也较为透彻,尤其是参与编剧,演出的同学表现更为出色。

二、让学生当老师

现行语文课本编排的特点是,每单元三到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后面是自读。单元学习的知识点及要掌握的重、难点,在讲读课中已涉及。但自读课文又不能真正“自读”,可选择语文功底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老师(或自愿)。当然教师可为“老师”提供尽可能的资料,包括多媒体条件,当好课外顾问就行。老师还要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展示、质疑、答惑。让学生面对面,在平等的条件下学习,学生会更轻松愉快,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学生没有了平日对老师的防范与拘束,积极性很高,还提出了许多问题,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亦主动发言。例如学习《陈情表》时,一位神情忧郁的小男生突然哭泣起来,讲课的“老师”走向他,亲切地说:“我能帮点什么吗?”他慢慢停止哭泣。原来是触景生情,想起三年前就得了痴呆症的奶奶。我们聆听了他的诉说,大家纷纷表示周末、假日到他家帮助单亲的妈妈,照顾有病的奶奶。由李密之孝感染到普通百姓之孝的感动,再到幼小爱心的传播,若我上课或许就都省了,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让学生当老师,先锻炼的是胆量,再是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获得知识就不在话下了,最为重要的是心灵被感化。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师生间平等的和谐气氛,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快乐而又所获。

三、用演讲代解答

我上《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时,让学生以“我心中的鲁迅”为题即兴演讲。瞬间,一双双手举起。原想一两个同学发言,然后再集中学习全文,六十名学生,要求演讲的超过半数,没想到他们的积极性如此之高。我临时决定放弃我努力准备的教学案,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机会。演讲中,学生有不少独到见解,也有较为新颖而贴近现实的观点。一位同学说鲁迅如果不弃医从文,他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医生,他的医术亦肯定胜过扁鹊、华佗,他的名气必定大于白求恩了,那么他赚的钱或许多过比尔·盖茨,或者他之寿命亦将延长,贡献当然也就更大。

尽管学生因为经历、年龄、知识结构所限,只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鲁迅先生,但他们大胆、主动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借此发问:“那么,鲁迅先生到底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呢?”同学们很快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民族责任感。这样一下把他们引入课文中。当然我亦被聪明,还有点稚气的他们震撼——经济时代,有钱就有一切的思想已经萌芽,缺少的正是鲁迅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我便顺势进行思想教育,好使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前行,既教了书,又育了人。

有了这次尝试与经验,我试着用类似的方法,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让学生以“我是梁先生”为题阐述、表演。有人甚至租借长袍,稍做化妆,像模像样的扮演起梁先生来,孩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有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演讲辞或传记,他们中大都是中学生有所接触、又有兴趣更多了解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无不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通过这样的切身参与与学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汲取人生经验,充实他们稚嫩的心田。

四、以节日当教材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了不少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写下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活脱脱的教材挖掘出来,充分发挥生活教材的作用,能使孩子们在欢度节日的气氛中,在不知不觉之间既愉悦心情,又很乐意的吸纳书本以外的知识。如清明节,可允许学生就近祭扫烈士陵园,师生联手收集有关此节的诗词及故事,以讲故事、作文、板报等形式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端午节到了,当地人们有带荷包、吃粽子、插柳条的习惯。教师可抓住这些机会,叫学生讲讲自己家人怎么过节,可以展示节日食物及礼物的制作过程,或写成文字。

宁夏是回族的聚居区,回族有“古尔邦节”“开斋节”等特殊节日,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同学详细讲述此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这就使不同民族同学之间增进了解,和睦相处,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更牢固了。

五、引“天时”进课堂

我们是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纯洁、求知欲强的孩子,不是机器。教师如果只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而不顾事实情况进行教学,势必适得其反,若能根据实际状况随机应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早晨第二节课,我和往常一样带着精细心设计好的《小橘灯》教学方案走进教室。天阴沉沉的,乌云仿佛压在楼顶,上课还不到五分钟,室外倾盆大雨便下了起来。同学们没了听课的兴趣,我索性不讲课,马上放他们走出教室,观赏雨景。

我们学校面对的是小城中最有名的栖凤山,放眼眺望,山在雨中朦朦胧胧,真是美不胜收。一会儿,雨渐渐小了,我让他们把刚刚看到的情景用比喻句描写下来。不久,他们用一个个贴切的比喻句把一副优美的雨景图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出来:“大雨扯天扯地倾泻而来,仿佛没有界限的雾纱,雾笼青山烟笼纱之美”;“象断了线的珍珠”;“质地优良的帷幔,把栖凤山乃至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象万马奔腾,有一泻千里之势,我仿佛听到了栖凤山上松柏嬉戏的欢悦,贪婪吮吸雨水的声响……”等到同学们都交流了自己的佳句后,我便说:“如果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遇到不测,或者家里有急救病人怎么办呢?”同学们纷纷想出了不少方法。这时我又进一步诱导:“有位仅有八、九岁光景的小姑娘,她妈妈下大雨那天病的很厉害,小姑娘该怎么做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冰心先生的《小橘灯》一文中寻找答案。我特别强调文中关于小姑娘衣着的描写,知道小姑娘并不比在座各位年纪大,而生活环境又是那样恶劣。我再次提出假设:“就现在,假如我们的亲人病了,家里又没别的人,我们该怎么办?我让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出来。孩子们的办法还真不少:求助邻居、拨打110、叫出租车送医院……而那时的小姑娘就没有这些条件,这时候,课文内容他们领会了,想象力培养了,遇事的应急措施也有了,从小为他人着想的美德在他们的心田里也产生了,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语文学习在本质上应是享受的,情感、精神、心灵的享受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所以,教学所提供的东西应让学生作为一件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一种艰辛的任务要他们负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提高课堂的文化品位,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艺术境界。

让快乐作文走进学校课堂 第5篇

提起写作文,学生怕学,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于是,社会上的作文辅导班在全国各地“全线飘红”。多年以来,似乎只有向社会办学单位求助,才能解决学生作文、奥数、英语等学科的辅导问题。我一直在想,难道学校老师真的是对此束手无策吗?他们跟我们这些社会作文教学的专业辅导老师就不能走到一起吗?这些年来,我一直为此而努力着,并且看到了希望。

从1999年开始,我不仅在社会办学单位执教小作家作文速成班,还想尽办法走进各个学校,令人欣慰的是,我与各个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不仅根本没有成为对立面,而且全部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却正是各个学校迫不及待的追求,老师们以极其宽容的态度和真诚的热情欢迎我这个“圈外人”的到来,他们虚心跟着学生们听我的课,认真做着笔记,还不断与我交流心得,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每一次讲课和座谈会结束,我也仿佛被重新充了一次电。逐渐地,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圈外人”了,甚至变得比圈内人还圈内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大批资深的专家学者不仅没有排斥我这个“圈外人”,而且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指导、批评和鼓励。在北京,有张定远、顾之川、张伯华、王有声、袁志勇等全国闻名的顶尖级专家给我把脉、评点,并提出了很多很尖锐的意见,让我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在江苏,有长期实践在语文教研第一线的杨清生、范超、刘德文、沈旭东、刘道方、高新光等老一辈专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还有祝瑞松、马欣、张艳山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我一起备课,执教小作家班。尤其是祝瑞松老师,他是南京市南湖一小副校长,是一个热心教授孩子快乐作文教学法的好老师。他将我的一系列快乐作文秘方加以细化,编成了教案和课件,用于自己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南京市教委组织的语文教改实验课验收活动,在教育系统内部受到了好评。安徽宣城古泉小学丁延清老师对作文教学研究的冲劲也是可圈可点的。他自费近万元到南京、北京、成都等许多地方参加教研活动。他光是听我的课,总时数已达到100小时,其中随堂听课六七十小时,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三十四小时。当我了解到,他是忍着强直性脊柱炎的巨大病痛到南京、芜湖听我上课时,我甚是感动。凭着这股热爱教育事业的顽强精神,我相信丁延清一定会在作文教学领域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可喜的现象正在消除很多老师的一些担心,如“你储老师可以做的事我们做不了”、“你敢那么教,我们怎么敢?”、“学校课程设置和传统体制束缚了我们,叫我们怎么改革?”等等,同时,似乎沉闷的校园里也不断传出“另类老师的故事”,一开始还是新闻,久而久之敢于突破的人总在创造奇迹,别人也似乎无话可说了。而新闻媒体则对创新教育不断推波助澜,让“另类”成为“正道”和“时尚”。

“减负”以后,各个学校不能再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我的一系列快乐作文书藉虽然受到很多学校领导的欢迎,但很难进入学校。为此,我拿出了相当多的稿酬自费购买自己的作文书和阅读书捐赠给南京市三牌楼小学、铁路二小、洪武路小学、群立小学、珠江路小学六十七中学、十三中分校,淮安丁集希望小学等几十所学校。同时,向全国各地前来求教的老师提供教材,这样,快乐作文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承认并采用。一些地区的教委和学校也主动为学生订购了《从此不怕写作文》等书籍,提供给学生。教育系统一些单位和学校还主动邀请我前去讲课。其中,南京市沙洲中心小学、十三中分校、珠江路小学,苏州的碧波小学,淮安少年宫等,甚至希望我能够在他们那里开设实验班,担当长期教学工作。

让快乐教学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第6篇

东安县白牙市镇一小 唐亚琴

快乐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思考,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快乐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通过教师的快乐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这种教学艺术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我在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围绕快乐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措施和运用,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融合“美”与“乐”的艺术教育课程,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小学生天真、纯朴,不受观念的束缚,能够无拘无束地想象,能让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飞向广阔的艺术天空。因此,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允许失败、独立思考和大胆创造,鼓励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的快乐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置身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1、课堂巧布置。室内教学,课桌摆放往往整齐规范,学生之间由于课桌这道天然的屏障,使得他们被自觉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阻碍了同学间思想交流、学习资源共享。教师可尝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时可设计成半圆形;有时不用课桌,学生坐成小组围坐式等等形式不拘一格,完全打破课堂座位的常规摆法。这样做,改善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封闭的关系,增加了学习间的信息交流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协作精神。同时,教师可把学生的绘画或手工作品布置在教室内,设计美工作品展,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殿堂。学生置身其中,会满足其自豪感,激发其再创作欲望。

2、课外更广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愿意创造、乐于创造。我县名胜古迹众多,风光秀美。在教学《家乡古建筑》时,我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游览了新吴公塔、广利桥,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家乡古建筑的独特,热爱家乡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纷纷认真地设计草稿,兴趣异常浓厚,教学效果甚佳。此外,课余时间还可带领学生踏入快乐的美术世界,积极开展校内外美术活动,带着学生去装点学校的板报、橱窗,让他们的创作设计得到赞赏,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

3、话语暖人心。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和颜悦色,话语轻柔,以真诚信任的态度巡视辅导,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会激发其爱老师、爱美术的相应情绪。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就会始终保持良好的愉快心理状态,师生情感默契,共同创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展现快乐的教学主题

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学生美术活动表现和表达的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快乐美术活动融入主题,使他们本来就具有的大胆、新异思维被最大限度的激活,情之所至他们会信手涂绘,用稚嫩的点、线、面、色来表达目之所及、心之所想,抒发心中的快乐感受。

1、贴近生活,表现所见。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你的家 我的家》时,我让学生课前细致观察自家、同学家及周边建筑特点,基于自己所见,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风格,学生都乐于用画笔表现出喜爱的楼房、瓦房、城堡„„优秀作业异彩纷呈。

利用学生身边美的内容本身蕴藏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以愉悦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上《花样》一课时,我展示了事先准备的民族服饰花样、背包花边作品,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让他们找一找身边的花样,说说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由此学生对花样的了解更为直观,理解更加深刻。学生喜爱这些花样,都跃跃欲试,快乐地设计了一件件新颖的作品。

2、因课制宜,表达所想。美术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涉及到人类、动物、植物、交通工具、自然景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绘画课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在《春天的色彩》中,要求学生用色彩的结合来表现春天,但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单纯的以色彩作画的形式很难理解,当然也难以下手。此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康定斯基的画作,介绍画家和他的艺术作品,用他的抽象的色彩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支点,他们会迸发出无限创新的可能。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给喜欢的诗词配上插图。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根据这句诗,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该怎样构图才会有诗情画意呢?同学们配出了不同的插图:有的画上了两个黄鹂靠在一起鸣叫,加上几丝垂柳,画面显得生动活泼;有的画一个黄鹂在柳树上,另一只却在柳树旁的地面上,一高一低画面显得错落有致;还有的画上了三只黄鹂,其中有一只小黄鹂紧紧的靠在妈妈的身边,老师问为何这般画,该生回答这是黄鹂一家甜蜜无比。

三、运用快乐的教学方式

美术教学活动要运用快乐、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彩线连彩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个有趣的课件,将歌曲《找朋友》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开始跃跃欲试,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式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在教学设计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参与美术活动。课上,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轻音乐,讲故事,读儿歌,演小品,跟同学漫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鲜艳的色彩,动人的音乐,形象的姿态,有趣的故事均充满了神奇的变化。儿童非常喜欢新奇,由于他们的喜新厌旧才处处体现出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老师便乘势捕捉他们的作画灵感,及时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创作。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7篇

田锋

教研活动已经结束,这次教研活动以快乐走进课堂为新的理念,教师之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现给我的是教学理念的碰撞,课程观念的更新,还有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新的气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无不向我提出了新的挑战:建构充满活力的科学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快乐走进科学课堂!

一、设计体现“快乐”的教学内容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挖掘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

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到有滋有味,很快进入“乐中学、乐中求发展”的境界。教学时,我们抓住这个突破口,引导学生思题,激发学生质疑,一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2.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

科学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且枯糙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善于创造,它同样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成为开发科学课堂活力的火花。

二、建构体现“快乐”的教学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科学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三、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快乐

实验是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

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本学期教研组的教课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教研组的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或因估计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记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的老师面前开课,所以特别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结果课上下来还是很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实验交流时,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在听,自顾自的。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

总之,挖掘科学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的快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赵庄小学

让快乐走进化学课堂 第8篇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新课改要求, 化学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 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 应利用自身优势, 发挥特长, 使学生喜欢老师, 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这样, 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 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爱化学学科。因此, 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 将欢乐带给学生, 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 爱上这门课。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 消除心理压力, 感觉到上课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情。

二、自主学习, 得到快乐

学好化学的另一点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如:试卷分析教学时, 把时间交给学生, 让其自己讲解, 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 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对新课的教学, 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 讲解、评价, 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同时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化学的快乐。实验课的教学, 是学习化学的重点,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 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 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 让学生不仅玩出门道来, 而且玩得更高兴更有趣。

三、探究与实验, 感受快乐

化学, 即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道理。也就是说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绝大部分化学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初中学生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 做好化学实验, 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四、作业设计中体会快乐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智力和个性差异, 让学生自设作业, 或者按一定的梯度进行作业的布置。主动找他们辅导, 既提供了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也让同学体会到老师的温暖悄悄送到他的身边, 何乐而不为呢?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9篇

关键词 学生 语文课堂 快乐学习

语文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作为教师首先要表现出对语文的极大热情,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们怀着欣喜的心情踏上语文学习之旅,创设一个和谐、快乐、开放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倾情挥洒,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掌声对学生的成功或进步给予鼓励和赞赏

例如:每节课前三分钟安排一名学生讲演,讲演水平无论高低全体师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学习和品德差的学生却常常被掌声冷落,从他们为别人喝彩时激动的神情中,我觉察到了掩藏在其心灵深处的一丝失落和对掌声的渴望。我班有个男同学课堂上从来不敢大声朗读,每次叫学生读课文时他都不举手,甚至头都不敢抬。课下我了解情况后才知道他说话有点磕巴,读书怕同学笑话,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一字一句领他读,纠正其错误发音。等到上课时我让他读了一小段课文,没想到的是不但没有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相反同学们都很惊讶。这时我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并带领全部同学为他鼓掌,面对着空前未有的掌声,他的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笑得那么甜蜜,那么灿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尝试成功的愉悦,领略成功的快乐。

二、激情导入是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办法

例如:在《颐和园》这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你去过公园吗?当你被公园的美景所吸引时是否流连忘返?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一个构思精巧、高雅别致的大公园,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它有着许多著名的景观,有一道七百多米的长廊,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举世闻名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一颗闪亮的珍珠,它就是位于我国首都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听着我的介绍学生们仿佛走进了美不胜收的园林,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乐于求知的迫切心情。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快乐旅游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愉快之旅中尽情去欣赏,去感悟,去聆听。旅游中,我与孩子们同喜同乐,孩子们如临其境,也乐在其中。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执着探索。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我鼓励学生质疑,在阅读、质疑、解疑、生疑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在教学环节上提倡学生“异想天开”。如在讨论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时我鼓励学生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组,从而产生了创造性的新设想,让学生在快乐的想象中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提问,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发现并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程度和遗漏

委婉提醒式的提问,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完成。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精心设计出妙趣横生、意境深远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把学生的思想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和激励中真实体现,学生就能以自己的经验感受着语文课堂的快乐;活泼风趣,生动幽默的问题,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既能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观潮》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古诗《浪淘沙》,我先朗读古诗让学生用心体会,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江潮的气势,然后放映大潮录像配上合适的音乐,从录像中学生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惊心动魄奇异壮观,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在快乐欣赏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我把自己对课文、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他们快乐地度过了一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

六、作文课是小学生比较头疼的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会变难为易,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能使学生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成的氛围,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讨论身心愉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快乐课堂使孩子们赏得舒心,学得开心,玩得尽心,整个课堂其乐融融。

上一篇:文明单位创建交流会发言材料下一篇: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