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6-29

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10篇)

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 第1篇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列举种群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2、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区分种群,探究种群的定义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P60、P62相关内容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常用的样方法:植物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对于许多动物而言,由于它们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举例计算。)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

1、提出问题

在着手调查之前,要明确调查的目的,确定探究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这就需要事先对调查区域有所了解。例如,调查区域的环境情况如何?有哪些生物种类?哪些因素影响区域内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等等。不做到这一点,就难以理解调查结果,也难以与其他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一般需要了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环境类型、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气候因素及其他与研究相关的细节,如人为因素、污染程度等。

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才能真正发现有意义的问题,进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制订计划

本课题的计划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确定“样方”来制订,也即为了获取真正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信息。有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则应该是: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在自然环境下,生物的生长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取样的方式不能单一。

一般而言,取样需要考虑的是:样方的定位、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等问题。就均匀分布的情况而言,只要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即可,因为种群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择机会;而对于其他的分布情况(如系统分布、分层分布、梯度分布等),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未必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为了避免简单随机取样方法的不足,可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即将区域分为若干亚区域,然后在亚区域上进行随机取样。

样方大小应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显然,在森林中对某种树的调查与在草地上对某种草的调查的样方大小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数大样方取样效果更好。

样方的数量越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大。为了提高取样的效率,人们总结了一些系统取样的经验,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等。此外,制订计划还应当包括团队如何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团队合作是开展本项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各组团队合作的情况,对其计划性、协调性、有效性等作出评判。

3、实施计划

在实施调查的过程中,根据植物的分布和地形情况,做到简便、合理地选择样方并统计样方中的个体数量是本项活动的重点。为了便于学生在实地选择样方,教师可以事先将研究的调查区域绘制成平面图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先在平面图上定好样方,再根据既定的方案在实地确定样方。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4、结论

统计好样方中个体数量后,求得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调查区域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应结合调查区域的相关情况,对该估算值作出生物学的解释。

5、总结

(三)、出生率和死亡率 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四)、迁入率和迁出率 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死亡或迁出对种群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一些个体死亡或迁出了,在种群中留下空间让新一代个体更好地成长,这样的种群往往生活力更强。

(五)、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六)、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随机、集群

课堂小结

在本节生物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型教学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述种群的年龄组成时,将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充分意识到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讲述性别比例时,引用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并且从中体会到性别比例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在讲解样方法时,在确定样方大小时,要考虑到调查对象,这样联系实际,对大树作为研究对象样方的面积就不能用1平方米,这样就便于理解。在讲解性别比例时,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如何来减少病虫害,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雄虫,这样来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使得很多雌性害虫得不到交配的机会,这样使害虫的数量大大减少。用这样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好生物知识不但会做题,更主要的是可以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

板书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种群密度

⑴概念 ⑵特点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

2、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迁入率

2、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1)概念(2)类型

2、性别比例(1)概念

五、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随机、集群

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 第2篇

种群的特征 简易教案

生物必修3 种群的特征 简易教案 执教:高二(8)生物班 陈章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种群概念,知道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举例说明哪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密度的变化。 2、能力目标:知道调查种群大小的统计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能对控制有害种群,保护有益种群提出合理建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年龄组成3种类型) 2.教学难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三、【课时安排 】 1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师生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引出种群。 学生活动:物种和种群的概念及其区别。 (完成一道高考题) 〖节引入〗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带问题学本节。 〖板书〗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1、概念 文字描述: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数学公式:种群密度=种群个体数量÷单位面积(或体积)。 (完成一道高考题) 2、如何调查种群密度 学生活动: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经济效益才最好? 〖讲述1〗样方法:例如,假设随机抽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为X1,X2,X3,…Xn,则样方的平均数X=∑Xn/n。 〖讲述2〗标志重捕法: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 (完成一道高考题) 〖板书〗(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概念 (完成一道高考题) 〖板书〗(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完成一道高考题) 〖板书〗(四)、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学生活动(自行根据图形分析)。 (完成一道高考题) 〖思考与讨论〗学生活动:思考、分析、回答一道高考题。 〖板书〗(五)、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小结〗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巩固(解决生活问题)。 (附:简要教学流程:) 旧知识以“问题形式”导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新知识探究(种群) 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特征 学生阅读,特别强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种群有哪些特征, 调种群的概念,区别种群 这些特征如何影响到种群数量的变化” 和物种。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3种类型) 迁入率和迁出率 (调查方法) 性别比率 课堂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种群的特征 第3篇

关键词:种群,种群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双课堂,电子书包,自主学习

【案例概述】

本案例是广东仲元中学高中生物秦磊老师, 2016年1月面向韶关市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展示仲元中学实施电子书包项目的示范课例。

本节课在“双课堂”理念的指导下, 充分借助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平台, 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 以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自主学习为主, 课堂教师针对性的总结深化为辅, 留足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摸索、在实践中提升,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实质。

课前教师利用“网络学案”设计研学问题, 利用“互动讨论”创设主题讨论及在线投票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提出疑难问题;同时, 通过电子书包“在线测试”功能, 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教师通过“双课堂教学平台”收集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 既方便又有效, 也为现实课堂的教学活动做好了准备。

课中教师先是通过展示学生课前学习的成果, 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然后设计了层层深入的学生探究活动:通过本土化材料“番禺人口数量变化”的分析, 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总结种群数量特征, 突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然后, 由任务———调查“种群密度”, 引发对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的认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探究成果, 研究、体会针对种群密度不同调查方法的特点、优势等, 最后, 由教师总结各个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通过解决学生实践活动出现的各种问题, 也将教学内容中关于“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种种误解和认识难点一一突破。

课后学生通过电子书包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过关题组与变式训练, 巩固知识内容, 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教师根据双课堂教学平台统计结果, 收集学生问题, 为补偿教学做准备。

本节课, 在“双课堂”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有效整合双课堂教学平台功能与学科教学, 扩大师生对话的广度和深度, 为学生营造了自由探究、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环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的内容, 在必修2第7章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等知识点;此外, 必修3模块前面三章学习了个体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后面内容教材进一步从群体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种群概念的基础上, 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着重介绍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种群的基本特征, 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学好本节知识, 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实现学习生物学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变, 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并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 也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相对简单, 学生易懂, 但学生缺乏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践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以让学生模拟体验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模拟活动,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体现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模拟活动和标志重捕法计算活动, 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列举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3.情感目标

关注人口问题, 认同国家人口政策。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体验。

2.分析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内在关系。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活动

(一) 课前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60~63内容, 然后完成以下活动。

活动一:重要概念辨析和自主学习检测

设计说明:利用电子书包“投票”功能, 了解学生对“种群”概念的认识, 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通过电子书包“在线测试”功能, 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活动二:在线讨论并收集疑难问题

设计说明:利用电子书包“讨论”功能, 了解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利用生成的“问题”资源, 针对学生困惑, 进行二次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 课中

导入:展示企鹅个体的活动场景, 问:企鹅的生命活动能否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呢?从而引入:只有对种群特征进行研究, 才能进一步了解生命系统的特征。

活动一:基本概念总结

首先, 通过课前“投票”结果, 重新梳理种群概念的内涵;接着, 展示同学通过本土化材料“番禺人口数量变化”的分析, 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总结种群数量特征, 突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结合课前反馈, 强化各个种群特征的彼此关联。

过渡:种群密度是种群特征中最重要的数量特征, 因此学习种群特征一定要学习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 从而引入本节教学内容中第二个重要的探究话题“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活动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设计说明:由“种群密度”调查的任务, 引发对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的认识。针对动植物种群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 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通过模拟实践活动, 体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然后, 进一步总结各个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1.每小组发放“调查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密度”的模拟卡和“黄豆知多少?”体验活动卡各一张, 及实验材料———大烧杯 (盛有黄豆若干) 、小烧杯 (盛有黑豆若干) 。

2.每组同学挑选一份最佳结果, 包括最终调查统计的种群密度的数据, 拍照并上传至电子书包讨论平台供同学互评, 如图九。

3.用黑豆和黄豆情境活动体验“标志重捕法”的基本过程。进一步提问“如何操作?”引导学生总结标志重捕法的一般步骤, 思考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小结、讨论调查种群密度方法的适用范围, 并分析不同情形下, 调查结果的变化情况, 如图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举例让学生判断:草原上的袋鼠、土壤中的蚯蚓、农田中稗草、植株上的蚜虫等种群分别适合用哪种方式调查其种群密度。

(三) 课后

设计说明:通过电子书包的“在线作业”功能, 向学生推送作业, 并提供个性化指导。面向全体同学, 利用网络虚拟空间,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本节课例作为面向韶关市骨干教师展示我校实施电子书包项目的示范课例, 本人深感荣幸, 同时面临不少挑战。整节课完成后, 自我感觉喜忧参半。

【案例评说】

[教学反思]

比较满意的方面:

1.本节内容相对简单, 但常规教学缺乏实践的可能性。本人巧妙引入电子书包, 将传统的教学流程适当调整, 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电子书包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课堂上教师针对性地总结深化, 然后留足时间给予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活动。知识信息量大, 教学节奏紧凑, 传统课堂很难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而学案加电子书包的形式无疑是翻转课堂的“黄金组合”。

2.本节的教学设计理念, 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实质, 要求学生在探索中摸索, 在实践中提升。通过解决学生在实践活动出现的各种问题, 将教学内容中关于“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种种误解和认识难点一一突破。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扩大师生对话的广度和深度, 使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 使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同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和深化。

不满意的方面:

1.电子书包环境下开展教学, 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高。网络运行速度会直接影响师生的使用感受以及课堂的教学实效。教学中有几个环节在需要展示学生作品和学生互动的评论时, 囿于网络速度, 使得评价不及时, 影响教学反馈效果。

2.电子书包作为新生事物, 它的核心价值绝不仅仅单纯服务于教学, 同时作为学生学习工具, 意义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电子书包介入学习活动的时机和方式感觉还是有些突兀, “秀”的影子还在, 甚至有些地方感觉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今后努力的方向:

电子书包作为智慧教育的代名词,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 其显著的功能优势一定会大放异彩。因此我要在电子书包支持学生学习刚性需要, 效益最大化方面做更多的尝试, 探索电子书包支持学生学习的现实途径。

[专家点评]

首先, 秦老师的课设计得非常新颖, 将简单内容交由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针对重要问题, 疑难问题进行有针对的突破, 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果, 有效益。

其次, 作为全新的信息技术设备, 秦老师勇于探索, 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电子书包进课堂这是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的尝试, 谁积累的经验丰富, 谁就会抢先占领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实践的制高点, 这一点广东仲元中学无疑走在同行的前列, 值得嘉许。

另外, 不同人对技术的应用习惯和设计理念一定有所区别, 鼓励大家积极尝试。

最后, 感觉秦老师的语言很有魅力, 很流畅, 课堂驾驭能力强。特别是课堂中实践活动的模拟, 从疑问的探讨, 作品的展示, 成果的总结一气呵成,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凸显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点评人:广东仲元中学生物科组长陈进老师)

【案例实录】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4篇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章学习个体这一层次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宏观﹑群体水平来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本质,即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标志重捕法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及课件中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玉米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五、教学过程

导入种群,前3章我们学习了生物体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只研究生物个体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课件展示几幅种群图片,让学生总结出种群的三要素。接着通过一个选择题进行辨析种群的针对性训练。

问题:1、我们肥城市所有的人算不算一个种群?

2、如果你作为我们肥城市计划生育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关注哪几个方面的问題? 引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那么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课件出示第一个调查对象,即2平方米的范围有5棵蒲公英,求种群密度,学生通过直接计数完全可以轻易求出。

接着出示第二幅长20米、宽10米的草地,如何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这种情况学生就无法很快推出,然后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何利用下发的纸板模拟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分组进行讨论。

之后学生回答思路,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借机引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学生问题的生成情况)问学生在取样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如果有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样方法应当注意的系列问题。

课件展示草原上的绵羊种群,如何测其种群密度?还可以用样方法吗?

(学生如果预习好的话,可以回答出标志重捕法,但是应该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大小烧杯和玉米粒进行模拟实验,初步推测推算方法。

(模拟前,教师进行一定的说明,即涂上黑色的玉米粒在小烧杯中(20粒),此20粒也是取自大烧杯后涂上的颜色,大烧杯剩余玉米全是黄色,没有涂黑色,把这20粒玉米全部倒入大烧杯中,多次摇晃,如何求出此时大烧杯中玉米粒的总数(X)?)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20/X 这一数据。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讨论、总结。

小组回答,教师点评。过渡引出标志重捕法,然后一起解决绵羊种群数量的估算,课件展示过程,进一步强化理解和掌握。

训练题强化巩固。

种群密度是种群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是如果要是关注种群数量的变化还需要研究种群其他的特征,过渡至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系列特征。

1、出生率、死亡率(学生通过地理的学习加之课前的预习,已经比较熟悉,直接出示概念,表示方法)

接下来课件出示几个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情况,并分析中国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推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联系我国情况,说明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降低出生率)

2、迁入率、迁出率

利用候鸟的迁徙引出,然后分析我国东部沿海人口的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总结推出迁入率、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3、年龄组成

利用课件中的材料1引出年龄组成,并解释组成划分,同时出示3种年龄组成情况图,分析讨论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总结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4、性别比例

指出性别比例失调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举例说明农业中的应用。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第5篇

1、知识目标:

(1)列举种群的基本特征。(2)说出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3)举例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4)简述种群四大特征的内在关系。(5)列出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

2、能力目标:

(1)尝试模拟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应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模拟调查种群密度,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3)分析外界环境因素对种群密度的影响。(4)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3、情感目标:

(1)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2)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3)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02

教学重点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03

教学难点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证实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有效性。04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05

教学手段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学。06

教学过程

基本思路: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引申,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的思维状态进入群体水平的思维状态。围绕保护藏羚羊就要了解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这一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来研究种群的特征。从了解现有藏羚羊种群数量,引出种群密度的概念,及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讨论;通过对不同季节同一地区藏羚羊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不同,引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讨论;通过要预测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变化,引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讨论;最后对种群的几个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指出它们之间内在关系。

(1)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个体都是通过自身生命活动调节来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

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单个独立存在的吗?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物的生存会受到生活在一起的同种生物和异种生物的影响。所以,我们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只研究生物个体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把生活在一起的同种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上,我们还需把生活在一起的所有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就是我们在第4章,种群和群落将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这节课我们先探讨,以种群为研究单位能发现哪些新的问题。

(2)教学环节二: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明析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

提问:

同种生物的个体都称为一个种群,此话对吗?

可见,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之间通过互助、斗争、交配等特定的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板书: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3)教学环节三:说出种群密度的概念,模拟调查种群密度实验,证实调查种群密度方法的科学性,明白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播放影视片段,高原精灵——藏羚羊受到威胁。藏羚羊现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假设你是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要去西藏进行藏羚羊的保护工作,你最关心有关藏羚羊种群的什么情况?

可见种群数量是种群的主要特征。

藏羚羊种群主要分布在以可可西里为中心的60 多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这么大的范围我们怎么来调查它的数量呢?

板书: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如某公园的草地上,每平方米内蒲公英的数量,西丽水库中每百立方米水体中鲤鱼的数量等。如果我们知道了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密度,再根据其分布范围就可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所以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那我们怎样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呢?先做一个实验。估算水槽中黄豆的颗粒数。

1、从水槽中取出50粒黄豆,换上50粒黑豆,然后将50粒黑豆放入水槽,充分摇动,使两种豆子混和均匀;

2、闭上眼睛抓豆子,每次抓1粒,放入小烧杯中。依此方法连续抓取20次;

3、数出小烧杯中黑豆数(m);

4、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黄豆数(N): 50:N = m: 20 ;

5、重复测算3次,求平均值;

6、数豆子总数。将水槽中的豆子倒出,数清所有豆子数。将步骤5测出的平均值与这个数值作比较,看是否相近。

这一实验结果,给了你什么启示吗? 这就是所谓的标志重捕法。

在可可西里的卓乃湖周边随机选取一个区域,捕获一部分藏羚羊个体,将这些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藏羚羊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藏羚羊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做标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标志物要无毒,不能影响被标记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否则会因毒害死亡,而降低了被重捕的机会,从而影响调查结果。

2、标志物不能对被标记生物的天敌有吸引力,否则就会增加被捕食的机会,降低被重捕的机会,从而影响调查结果。

3、标志要牢固,不易损坏。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计算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密度。

不久前,有科学家对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为100平方千米,第一次捕获并标记9只藏羚羊,第二次捕获10只,其中有标记的藏羚羊3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100平方千米)。(30只/100平方千米)标志重捕法不仅适用于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也适用于像鲤鱼、鸽、野兔等这样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我们要保护藏羚羊,不仅要关注藏羚羊种群的数量,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食物状况,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所以必须调查可可西里地区牧草的种群密度。我们知道,植物不同于动物,是相对静止的,那我们能否用更为简单的方法获取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模拟实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前放在桌上的图纸。假设这幅图表示的是一块面积为100平方米的草地。图中每个黑色圆点代表一株牧草,白色圆点代表其他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里牧草的数量。(同桌的同学两两讨论进行估算)

请学生说出估算结果,并说出估算的方法。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之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种群密度估算方法。既然是估算,那结果就会有一定的误差?

怎样才能减少误差,使我们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呢?

1、要多选几个样方,然后再取平均值。因为样方数量太少,统计结果的误差就可能较大。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就越接近真实值,但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就能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多个样方我们如何选取呢?

2、应随机取样。因为我们通过样方计数所得的结果,是用来估计整个种群密度大小的,所以我们要让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相等。这样才能保证通过样方法所估算的值更接近真实的值。

随机取样是取样的关键,不能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否则,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常用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近似正方地块),等距离取样法(长条形地块)。

刚才你在数样方内的牧草的株数时,是怎样数的? 展示模拟样方。

3、计数方法要科学。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即计两边及其夹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比标志重捕法更简便。能不能用样方法,调查藏羚羊等这样运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为什么?不能,只适用于调查不活动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很小的生物的种群密度,如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蚯蚓等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4)教学环节四: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

如果在夏天和秋天去可可西里的卓乃湖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结果是否会一定相同呢?为什么?

不一定相同。因为藏羚羊种群会不断地产生新的个体,也会不断地有个体在死亡,有迁入也有迁出。

所以研究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变化,就得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我们先探讨

板书: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根据生活经验指出:藏羚羊的出生率和家蝇的出生率是否一样?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家蝇的出生率比藏羚羊的出生率要高很多倍。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主要和生物的繁殖能力有关,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数量增长就快。虽然我们对大熊猫、东北虎等动物采取人为保护措施,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而田鼠、蝗虫,尽管我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主要是和这些生物的繁殖能力的差异有关。

如果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增长,反之种群数量就会下降,如果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基本不变。可见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没有影响呢?请举例说明。

如在1937年至1949年间,我国由于粮食不足,缺医少药,人口数量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在不断降低,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控制人口怎么办?增加死亡率,不人道,且违法,只能控制出生率。因此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从现在情况来看,我国人口增长较慢,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就是计划生育取得的实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受到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对于藏羚羊种群,除了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如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每到夏季就有很多雌性个体迁徙到卓乃湖等湖周围产羔,而到秋季又回到越冬地。

板书: 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你所熟悉的生物中,有迁入迁出行为吗?请举例说明。秋天,大雁南飞。如果要你预测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将来3年是增加还是减少,你还需获取什么数据?

板书:年龄组成。

前不久科学家对西藏的三个不同地区的藏羚羊种群进行了调查,把不同年龄的个体数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如下3个年龄组成图,请思考与讨论:

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盗猎者经常在雌藏羚羊从产羔地回迁到越冬地的途中,进行猎杀,这会对藏羚羊种群数量产生什么影响?

可见,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影响。所谓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我们能否将这一原理应用于生产实际呢?怎样做?请举例说明。

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大大降低出生率,从而使该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

(5)教学环节五:种群数量特征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植物或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很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标志重捕法主要适用于运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这几项特征并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层次之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几项数量特征都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参数,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6)教学环节六:观察图片,指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无论哪一个种群,无论其个体数量是多是少,他们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里,由于其生存受到无机环境、同种个体、异种个体的影响,因此种群中个体在空间分布上可谓多种多样。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展示图片: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的特征课文教学反思 第6篇

《种群的特征》这节课讲授完毕后给我的感受就是有很大的挫败感。想想自己备课时间长达一星期,期间上网看了几位老师的视频教学,再加上自己还在另外一个班试讲过一遍。但是,在正式上场时却还是不尽如人意,总体上感觉是很失败的。

1、标志重捕法的讲解:

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书上介绍了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但在我备课时发现如果两种方法都讲,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于是将本节课分成2课时,第二课时重点讲解标志重捕法。对于这种调查方法的讲解,我的讲授方法参考了网上视频中一位老师的做法:抓黄豆。但在这个环节,由于自己考虑不够周到,本想让学生体验标志重捕法的过程和该方法得到的结果的可信度,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细节方面没注意(比如换人抓取之前应当将黄豆摇匀),导致结果偏差很大,没有说服力。

2、时间安排:

本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原先设想的方案在正式讲课中都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本想让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讲授为辅,可是做完抓黄豆的实验后,发现时间不够了,就缩减学生看书的时间,自己为了赶进度,加快了讲课速度,但即使这样最后也还是没有按时下课,弄得自己很狼狈。

课后对于这节课内容上的处理,我与组上其他老师讨论后一直觉得以后这样处理更好:仍然分成2个课时讲授,一种方案是第1课时只讲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即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重点让学生得到有关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第2课时再学习其他几种种群的特征;另一种方案是第1课时仍然先处理样方法的有关内容,第2课时先让学生自学其他几种种群的特征,老师再总结,时间大概20分钟,后半节课重点学习标志重捕法,可以开展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 第7篇

摘 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开展教学,注重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过程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种群;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种群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在学生学习个体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通过本节的学习,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将具有明确的认识,为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及人类与环境等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针对教材的特点,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利用教材及补充的图片、资料等,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结合江西省本土资源,创设问题引领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种群及种群密度的概念,说出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

尝试应用样方法实地调查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通过模拟活动领悟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帝企鹅日记》影片的片段。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从分子水平看,体现生命现象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物质;从个体水平看,帝企鹅机体要维持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实现的;从帝企鹅群体水平看,帝企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行为与其他个体间有没有关系呢?任何生物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该影片就是以南极帝企鹅种群为视角展现它们的生命活动。

问题讨论:回忆种群的概念,并判断以下内容哪些是种群?(1)鄱阳湖中的全部鲫鱼;(2)鄱阳湖中的全部鱼;(3)鄱阳湖和洞庭湖中的全部鲫鱼。邀请学生提炼出种群概念的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电影片段,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容易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2.种群的特征

问题引导: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吗?

设计意图: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种群的个体之间通过特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从而将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种群的特征。

3.种群密度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热映影片《阿凡达》的海报和为了呼吁保护热带雨林而制作的西双版纳之“阿凡达”――《望天树?雨林之魂?待觉醒》的海报创设情境,后者是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实景拍摄的,望天树是1975年由中国云南省林业考察队在西双版纳森林中发现的一个新种,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被生态学家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此外,草原的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牛羊,经济效益才最好?农业生产中怎样控制害虫的数量,才能获得大丰收?沿海的渔民该捕捞多少鱼,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又能持续发展?采取保护、防治措施或估算产量的依据是这些生物的种群密度。

学生活动一:让学生扮演林业工作者的角色,分组讨论如何调查望天树的种群密度?分组讨论后,利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学者发表在《植物生态学报》的文章――《西双版纳不同斑块望天树种群的密度、结构和生物量》,引导学生了解林业工作者调查望天树种群密度的科学研究方法――样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联系实际生活,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文献资料,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

学生活动二:分组讨论和交流学校操场上蒲公英数量的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2)样方的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吗?(4)比较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是否相同,如何正确对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学生活动三:游戏活动,利用提供的黑白围棋子、烧杯、布袋等工具,发挥各自的创造能力,估算出白围棋子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对统计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做铺垫。

学生活动四:展示江西省婺源县荷包红鲤的图片,婺源荷包红鲤养殖历史已有800多年,因其形似荷包,故名荷包红鲤,是食用、药用、观赏俱佳的国家级优良淡水鱼种,现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结合图片中的池塘,要求学生估算荷包红鲤的种群密度。讨论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标志重捕法的操作原理,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估算出旁栏“学科交叉”中种群的密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数学学科相渗透,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正确解答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满足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4.提升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合练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进入较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提倡“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线层层推进,把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本课涉及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样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课前的实地调查,亲历探究过程,主动获取和生成新知识。标志重捕法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地调查,本课利用游戏等活动进行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和丰富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 第8篇

关键词:泥蚶;地理种群;形态学标记;微卫星标记;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 S968.31+4;S91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183-04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属于广温广盐性贝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1],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目前人工繁、养殖的泥蚶种质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型,已出现了种质退化等制约泥蚶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迫切需要对泥蚶种质进行改良[2]。杂交育种是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常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杂交,其杂交后代不仅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增加变异性,还有可能产生超越双亲的杂种优势[3]。关于海洋经济贝类良种培育方面,已有不少杂交培育成功的先例,特别是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远距离杂交”。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远距离杂交”可克服种间杂交后代生殖和发育障碍,具有比较明显的性状表达等优点[4],在海洋经济贝类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5]、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6-7]、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8]、文蛤(Meretrix meretrix)[4,9]、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10]、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11]等均开展过不同地理种群的杂交,而关于泥蚶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然而开展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远距离杂交”的前提是找出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判断是否为远距离杂交的良好材料。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形态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低等方面,因此对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差异分析成为开展泥蚶“远距离杂交”的首要任务。

目前,国内外已用形态学标记[1,12]、同工酶[13]、线粒体COⅠ[14]、RAPD[15-16]、AFLP[2,17]等手段对泥蚶不同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但是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还未见报道。本试验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间的表型和遗传差异,可望为下一步开展杂交育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从韩国釜山引进泥蚶种群,从浙江奉化自然海区取本地泥蚶种群,给予同样的养殖环境,同时进行人工繁、养殖。随机选取同批2龄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样品,活体带回实验室,用于形态学分析;每个群体随机各取样30颗,活体解剖取闭壳肌,无水乙醇固定,置于-20 ℃冰箱中保存,用于基因组DNA提取。

SSR分析所选用的引物来自周小龙等[18]、顾晓英等[19]已开发的序列,序列信息见表1。PCR反应所用Taq酶、dNTP、Buffer等购自TaKaRa公司,琼脂糖、聚丙烯酰胺胶等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 bp marker购自美国 Thermo Scientific公司。

3 讨论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评价生物遗传变异的方法也逐步更新,如形态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形态学标记即肉眼可见的或仪器可测量的特定生物外部形态特征,如生物体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杂交特性等表型特征,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类遗传标记[20]。形态特征是生物品种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贝类研究中,如以贝类“壳色”这一重要形态性状为研究对象,培育出“蓬莱红”栉孔扇贝[21]、“中科红”海湾扇贝[22]等。关于泥蚶形态学标记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关报道,如张永普等利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我国山东、浙江、广西和韩国4个地理种群的泥蚶形态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测定了不同群体的壳长、壳高、壳顶宽等9个形态参数,结果表明泥蚶贝壳性状(壳宽和壳高)是决定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主要性状[1];蒋涛涛等定量分析了泥蚶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分别测量了壳长、壳宽、壳高、活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等数据,发现壳宽和壳高是影响泥蚶活体质量、软体部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泥蚶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1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试验利用形态学标记来研究泥蚶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的形态差异,发现韩国种群的壳型比奉化种群更加鼓胀,且韩国种群的软体部含量相对较高,即出肉率高,说明韩国种群较奉化种群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

然而形态学标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生物的形态及表型性状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研究表型变异不能完全或真实地反映遗传变异[20],因此须与其他手段相结合来更真实地反映种群间的遗传差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区分不同的种群或个体,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与形态学标记相比,具有不易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多态性高、分辨率高等优点[23]。截至目前,已相继出现了RFLP、RAPD、AFL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泥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如李太武等[15]、徐义平等[16]用RAPD技术研究了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郑文娟等[14]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技术评价了我国沿海7个泥蚶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姚韩韩等[2]、董迎辉等[17]利用AFLP技术对泥蚶不同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而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来研究泥蚶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与前述几种分子标记相比,SSR标记具有数量丰富、共显性、多态性高等优点[24]。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泥蚶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选用6对高度多态的SSR引物对这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PIC>0.5),种质资源处于良好、稳定状态。从各项遗传参数来看,奉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要稍高于韩国种群,这有可能与韩国种群的引种有关,即引进的韩国泥蚶种群有可能对我国的养殖环境不适应,造成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这2个种群的遗传距离为0.1367,特别在GTG2、TMP18、ETG7等位点中这2个种群的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2个种群的遗传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nlc202309022337

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的遗传变异,对下一步泥蚶优良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韩国种群具有壳型鼓胀、出肉率高等优点,奉化种群遗传多样性稍高且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势,可充分利用这2个种群的优势,进行泥蚶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的杂交选育,以期培育出出肉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泥蚶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

[1]张永普,林志华,应雪萍. 不同地理种群泥蚶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 水产学报,2004,28(3):339-342.

[2]姚韩韩,董迎辉,林志华,等. 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的遗传变异分析[J]. 水产学报,2011,35(3):350-357.

[3]燕敬平,孙慧玲,方建光,等.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1999,20(1):35-39.

[4]董迎辉,林志华,柴学良,等. 文蛤山东种群与江苏种群杂交及自繁子代的遗传差异分析[J]. 水产学报,2009,33(4):557-564.

[5]Hedgecock D,Davis J P. Improving pacific oyster brood stock through crossbreeding[J].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2000,199:614-615.

[6]刘晓林,常亚青,相建海,等. 栉孔扇贝中国种群和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发育[J]. 水产学报,2002,26(5):385-390.

[7]刘晓林,常亚青,相建海,等.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杂交效果的初步研究——Ⅰ. 中国种群与俄罗斯种群的杂交[J]. 海洋学报,2003,25(1):93-99.

[8]张国范,王继红,赵洪恩,等.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1的RAPD标记[J]. 海洋与湖沼,2002,33(5):484-491.

[9]肖国强,林志华,董迎辉,等. 文蛤不同地理群体自繁和互交F1代的早期生长性状[J]. 水产学报,2010,34(2):255-263.

[10]王爱民,丁小雷,邓凤姣,等. 马氏珠母贝大亚湾和三亚野生种群内自繁及种群间杂交一代的RAPD分析[J]. 海洋水产研究,2003,24(4):19-25.

[11]李家乐,董志国,郑汉丰.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J]. 水产学报,2007,31(6):848-852.

[12]蒋涛涛,施育彦,姚韩韩,等.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壳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效果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200-202.

[13]吕振明,李太武,苏秀榕. 泥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高技术通讯,2005,15(12):104-110.

[14]郑文娟,朱世华,沈锡权,等.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探讨泥蚶的遗传分化[J]. 动物学研究,2009,30(1):17-23.

[15]李太武,李成华,宋林生,等. 5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生物多样性,2003,11(2):118-124.

[16]徐义平,孙开练,杨桂梅,等. 温州乐清湾三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2):234-238.

[17]董迎辉,姚韩韩,林志华,等. 泥蚶生长性状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J]. 水产学报,2012,36(6):825-831.

[18]周小龙,董迎辉,林志华,等.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基因组SSR和EST-SSR的开发及比较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3,44(2):467-475.

[19]顾晓英,曾庆国,尤仲杰,等.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6个微卫星引物的分离和鉴定[J]. 海洋与湖沼,2008,39(6):661-664.

[20]朱东丽,林志华,董迎辉,等. 文蛤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2009,33(10):119-123.

[21]包振民,陈 刚,胡景杰,等. 高产抗逆杂交扇贝品种的育成方法:中国,CN1895037A[P]. 2007-01-07.

[22]张国范,刘述锡,刘 晓,等.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和自交效应[J]. 中国水产科学,2003,10(6):441-445.

[23]孙效文,鲁翠云,贾智英,等.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水产科学,2009,15(6):981-990.

[24]董迎辉,姚韩韩,边平江,等. 泥蚶34个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格粗饰蚶中的通用性检测[J]. 水产学报,2013,37(1):70-73.

1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案 第9篇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这是刘翔在

1、传递性

2、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案例1:通知一:我校高一年级将举行一场作文比赛,请准备参加的同学将自己写好的文章用A4纸打印出来,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用A4纸打印出来”,这是因为信息具有依附性,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进行传播和使用。我们所讲的古时候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都是利用载体进行信息的传输,狼烟和书信是信息的载体,狼烟传输了敌军入侵的信息,书信传递的是写信人想要传递的信息;上课的铃声也是信息的载体,它传递了一个上课时间到的信息。

①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②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③ 载体形式多样。

3、共享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可以共享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信息的共享,如广播电视、网络等等。

4、价值及价值相对性

如街口的信号灯对色盲患者是没有价值的无用信息,然而对我们正常人却至关重要。人行道上的盲道对正常人毫无用处,对盲人却起着导行的重要作用。信息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它与个人的能力、修养、阅历等有重要的关系。

5、时效性

我们讲过,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但是信息的价值又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甚至消失。案例4: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浏览,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一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李先生不解,找出报纸一看,发现报纸是8月1日的,此信息已是过时的信息。

由此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具有时效性。

6、真伪性

五、探究:

请分析如下几个实例分别反映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1、孙膑的“减灶退敌”

2、找路时,旧的地图往往误事

3、我国“神州6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件事已人人皆知

种群特征说课稿 第10篇

上午午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关于 “种群的特征”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内容相对独立。主要是因为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在生态学上分属于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内容,研究对象及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本节内容又与前后有一定的联系,种群是建立在同种生物个体的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群落又是建立在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上的,生态系统又建立在生物群落的概念基础之上,因此各部分知识之间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故学好本节课也是为后面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做好铺垫,为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和种群的特征。本节内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种群的延伸,也是继续学习本模块中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的结构的基础;同时这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地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这节内容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二、说学情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种群的概念,性别决定,生物因素中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生物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本节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学生掌握的数学上比例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将数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进行渗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经过前面两个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大多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够积极地动手、动脑参与实际操作。但是学生盲动性较大,观察、取样、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与曲线、提炼其中的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通过本课的详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与思考。”由此,我设立了以下几种方法:

学案引领法

精心设计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讲授演示法 在新课的引入、问题情景的创设、不适宜采用探究法学习的知识点采用讲授演示法有助于学生尽快获得有用信息。启发式教学本节课涉及有探究实验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利用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学法: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完成学案上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探究学习——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探究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课外学习——尝试调查某地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四、说教学设计

导课:图片展示:

1、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多年来,由一对夫妇只能够生育一个孩子,到双独可以生育二胎,再到如今的单独也可以生育二胎,这些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

2、对于某水体中的鱼,捕捞多少,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怎样来了解害虫的数量,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防止虫灾发生? 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要基于对种群的研究。我们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什么叫做种群?由于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及进化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过种群的定义,因此在此可先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让学生互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点评,最终归纳出种群定义的几个要点。

巩固:让成绩中下的学生举例

教师设疑: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

课件展示: 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 2.完成学案第3题,并请同学回答。下列哪些不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

A出生与死亡B年龄C迁出与迁入D性别

E出生率与死亡率 E迁出率与迁入率F性别比例 G年龄组成H种群密度

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引出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认识和把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关心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大熊猫还剩多少只?蝗虫有没有达到成灾的密度?老鼠数量有没有增长?在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来统计这些数据的呢?我们通常是通过统计单位面积或者体积中生物的个体数来反映种群的数量。

1、引出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与种群密度定义相关的题,并请学生回答。

(2)利用问题探讨,分组合作尝试种群密度的估算。学生层次不同,表现有所不同。教师此时要走向学生,了解学生采用的方法,以保证抽取学生的发言有不同观点的代表性。学生的估算方法大致有

1、将图均分成几部分,统计其中一个部分,再通过倍数关系计算出来。

2、将图均分成几部分,统计其中2或3个部分,计算平均值再通过倍数关系计算出来。

3、将图分成若干个小方块分工合作每个同学计算一部分相加

4、选择数量较多处计数

5、选择分布较均匀处计数等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各种统计方法:教师先不给出给出真实值。

教师可以引导: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的差异在哪里?哪一种更好?如果统计的范围很大数量很多,还可以逐一计数吗? 引出样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61——62页,分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讨论题并代表发言。

1、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3、样方大小的选择和调查对象的大小与分布有关系吗? 让学生采用样方法再次统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进行反馈练习: 教师设一疑:1样方法除了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外海适用于哪些生物呢?引出样方法适用的范围

2、对于许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应该怎样来调查呢?引出标志重捕法(让学生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请学生口述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完成练习题,检阅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教师提醒:1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2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3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害。

设疑: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 过渡:种群密度能否反映种群数量的消长?

这一特征反映的是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

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相应的一个国家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只有降低出生率,所以才有了计划生育这项国策的实施。

设疑: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一样吗?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展示资料1:引导学生得出:主要和生物的繁殖能力有关,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呢?展示候鸟迁徙的图片引出迁入率与迁出率

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并展示,教师适度点评

教师设疑:种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会不会影响到种群密度的大小? 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展示自学成果:

归纳: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常常作为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依据。

回到之前的问题:

1、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多年来,由一对夫妇只能够生育一个孩子,到双独可以生育二胎,再到如今的单独也可以生育二胎,这些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 通过习题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进而进行点评: 设疑: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会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资料显示:

引导得出不育药通过改变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的性别比例,引起了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教师介绍性别比例的类型与在生产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归纳5个特征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师简单介绍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三)、进行教学评价:

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并请个别同学分析回答。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精练,没有必要重复ppt已经展示教学的教学知识点,我设计的板书主要是反应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与要点。

六、教学理念与教学反思

1、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课本知识源于生活而又融入生活。

知识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又是为优质的生活服务的,所以在教学中,如果课本知识脱离了现实,只会变成干巴巴的“死知识”,学生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只能够应付性的死记硬背。只有老师联系实际的教,学生才能够联系实际的学,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课导入中,我将计划生育政策的变革、鱼类资源得可持续利用、害虫的防治,这些现实情景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体会到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牢固,使学生觉得学习生物学非常有用。学生在作文中,通常把老师比喻作蜡烛,我想我们不仅仅应该是为学生照亮眼前的蜡烛,更应该是为学生指明人生航向的灯塔。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拥抱明天。

2、高起点低落点,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的成功不是成功教会了个别或者一部分学生,而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收获。但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基础不同、性格各异,要面面俱到,个个兼顾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在这堂课中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设计分层次的问题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问题与练习,让每位同学都有事可做;对于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将问题分解,降低难度,通过设疑进行提示,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或者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并加以激励,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走向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理解情况。一方面可以适时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有利于后面的教学进行。比如,在估算种群密度时,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讨论情况后,教师才能够抽取有各种代表性言论的小组发言。另外,走向学生也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渗透。即使是差生,也有迸发思想火花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适时给予鼓励与肯定。事实上,要让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就融化在依据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中。我想在温情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绝不至于走向心灵的迷失。让我们从课堂做起,让马加爵事件,大学生投毒事件此类的悲剧不再上演。

如果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上,都能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与幸福4 感,内心洋溢着的是学习的快乐,那么我们的这堂课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3、以鱼诱之,授之以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在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位主导者,一位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我们要将传统的“授之以鱼” 转化为“以鱼诱之,授之以渔”的现代教育理念。因为我们教给学生最宝贵的知识不是完成高考高分答卷的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启发、引导等教学方式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借助学案导学等手段变教师讲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体验、分析与交流等过程得出结论,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要“禁言”,在有的问题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不能够解决,或者探究价值不大,教师要适时进行简单的讲授或者补充。比如:本节涉及到的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一个疑惑: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本章的要求是——例举种群的特征,并没有提到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那么是否意味着对于这个知识点高考将不做要求,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再讲。

上一篇:优秀员工工作总结怎么写下一篇:工程部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