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24-06-13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精选8篇)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1篇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我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瞄准镇党委、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勤奋的工作、踏实的作风,谋求工作的新业绩。

文化工作

一、大力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群众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各村加大了各项投入,群众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镇的文化事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抓住契机,积极申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报送2009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增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和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我镇文化站建设,贯彻实施好“富民惠民,关注民生”政策,结合我镇实际,我镇拟建设综合文化站,并上报争取立项建设,目前已完成前期地勘等工作。并推荐了两个体育示范村的建设,目前已启动建设。保证了我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的后续发展。

2、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积极响应农村电影“2131”工程,我镇结合县文化局举办的“送电影下乡”活动,分别在汪家、郑扁、齐心等村委会露天播出10多部关于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影片,每天到场观看电影的观众达300余人次。一年来,经过放映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使我镇的“送电影下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2月份,由我镇文化站牵头,积极组织秧歌队参加了县委、政府开展的“喜迎新春、闹元宵”文化大汇演活动,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并于4月组建成立了三洞桥社区秧歌队,填补了我镇多年来没有相对专业的表演队伍的空白。

3、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

为了巩固和完善村一级的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为汪家、齐心、仁心村配备了书橱、图书等,为我镇“农家书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管理,文化市场逐步规范和稳定繁荣

我们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使我镇文化市场呈现了繁荣有序的发展态势。

1、从严审批,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

按照“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建设要求,同时结合我镇目前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发展现状,我镇严格审批条件、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责任,把好影像制品、书店审批关,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证明材料,使其无法办理相关证照。确保我镇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2、加强监控,从严打击违法经营活动。我镇严格按照市、县文化局有关文件精神,为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开展了打击“黑网吧”和非法音像制品经营的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我镇文化市场。、计划生育工作

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立足家庭和社会,优化计划生育服务。一年来服务站已开展“三查”三次,应查7585人次,已查:7451人次,三查率98.2%,查出妇科病76人,补救人流13人,出生与人流引产比率为0.26,一年内无大月引产。指导育龄夫妇知情选择落实避孕方法,全镇知情选择率、综合避孕措施落实率均达99%以上。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向纵深推进,指导228对新婚夫妇和56对照顾再生一孩夫妇参加优生检测。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做到“四同”,即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维权。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今年新增257名奖励扶助对象。通过一年的扎实有效工作,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表现在:

(一)群众知情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全镇普遍开展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普及率达98%,育龄人群知晓率在98%以上。全年共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免费措施188例,安置宫内节育器78例,取出宫内节育器88例,取出皮埋5例,人工流产17例。

(二)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育龄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计生优质服务,近年来群众满意率均在98%以上。

(三)群众对生活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一系列惠及计生家庭的政策和扶助计生家庭措施的实施,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好评,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劳动保障工作

一、着力加强劳动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与县就业局年初签订的责任书,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做好劳动保障基础数据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并逐项分类,登记造册,掌握了全镇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全镇再就业情况。同时,我们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用工信息,促进了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

二、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社会保险是我国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工作。今年是社会保险扩覆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我镇克服经济不景气、人们参保意识薄弱等不利因素影响,主动出击,扎实做好扩面工作。首先做好调查工作,对全镇范围内的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是否有参保人员、是否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认真完成各项调查情况的上报工作。全面掌握了企业的资料,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摸底调查工作。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推进我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我镇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多措并举,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理及审批上报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92人,“4050”人员保险5人。此外,还认真做好村干部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和医疗保险扩覆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卫生防疫工作

根据夹府发2009(13号)和夹地防办2009(1号)文件精神下达的工作任务。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以镇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灭螺任务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镇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并组建了专业血防队伍,同时对镇干部实行包片负责,确保了全镇血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搞好我镇今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强我镇血吸虫病防治,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消除其危害,巩固达标成果,为2015年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打下基础。分别于5月20日,6月13日,9月11日认真召开了血防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对全镇机关干部及村、社干部进行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同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职责和血防工作的意义。会上血防专家对灭螺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培训。各灭螺、查螺村也分别召开春、秋季专题会议2-3次,并成立了专业队。截至目前,全镇共反复灭螺30.24万?,药物灭螺10.8万?。全镇完成了9个村查螺面积20万?,查病4000人,粪检120人,对象治疗120人。同时,在学校开展了血防健康教育工作。完成了各种灭螺资料的收集上报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我镇的血防工作任务。

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这条主线,狠抓种植养殖和食品生产、加工、消费、群众性聚餐、的检查等环节的管理,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计划,出台了《三洞镇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各村及有关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并制定了预案。今年来,共组织食品安全检查 6次。

教育事业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把教育作为一项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事业,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并制订了分实施计划,大力推进区域内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均衡发展,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初中正常儿童入学率达100 %,中小学全县综合排位不断靠前,成人教育成果不断巩固,杜绝了新文盲产生。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校舍安全和食品安全检查。今年还顺利通过了省教育督导评估。

统计工作

我镇工业统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为确保全镇工作的顺利完成而努力。截至目前,全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GDP全年任务15800万元,已完成14010万元,完成比例88.6%;固定资产投入全年任务1135万元,已完成1335万元,完成比例117%;工业增加值全年任务5800,已完成5239,完成比例90.3%。

一年来本中心全体同志在精心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参与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如省道103线的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办公楼的修建等。

存在问题:

1、文化工作上缺乏活力,对“村村通”工程完成情况不够好。

2、劳动保障工作管理上还比较混乱。

3、统计工作对指标完成情况不够好。下步工作打算:

1、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帮助完成我镇广播“村村通”工程。

2、立争改变我镇文化工作氛围,多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3、劳动就业工作上逐步完善自身管理。

4、提高工作主动性,确保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5、认真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2篇

一、召开一次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会议。三月初召开一次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扩大)会议,讨论09年工作计划及活动开展的方案,邀请有关支部负责同志参加。

二、举办一次“民革企业家座谈会”。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同时更好地服务党员企业家,扩大民革企业家的影响,专委会在四月中下旬举办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号召民革党员企业家响应国家号召,与国家共克时艰。同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一个“爱心基金”,更好地体现民革党员的社会责任心。

三、开展一至两次送医下乡活动。在五月中旬在肥西(或三县)一个乡镇开展一次送医下乡活动,届时准备一些农村常见病防治手册和一些常备药免费发放给农民兄弟,同时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举行座谈,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适时开展一次拥军活动(送防暑药品和水)。

四、积极协助配合庆祝市民革50周年大庆工作。认真筹备50周年庆祝活动,为“五个一”工作提供专委会的资料和信息。

五、积极与三县教育部门联系,建立对口联系单位。借鉴08年在长丰县吴山镇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三县。在各地分别选一个教学质量较为薄弱的学校,由民革一个或两个教育支部与之建立对口联系单位。活动仍然为示范观摩课,同时各支部可以和对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交流。

六、做好捐资助学的联系和服务工作。捐资助学工作一直是专委会的一个重点工作,今年将继续联系有识之士来加入到这个有意义的工作中来,同时为佳通公司和台湾华金公司在三县四区捐助的700名贫困学生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七、努力完成一个专题调研。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今年应该把课题方向定位在农村,力争能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专题调研报告,11月份定稿完成。

市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3篇

1考核标准与方法

1.1标准制定依据

根据省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立足于逐步解决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夯实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工作基础[1,2],从薄弱环节入手,着力推进居民及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立、慢病管理等项目,全面提升我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2主要任务指标

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干预措施效果,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确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9类22项。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的有居民健康建档与慢病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共5类13项。主要指标有60岁以上老人健康建档≥90%,其他人群≥50%,档案动态管理率≥80%,高血压病、糖尿病规范管理率≥90%。健康教育宣传栏每月更新1次,各种宣传咨询活动全年不少于6次,健康知识材料每次入户率100%,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80%,卫生行为形成率≥70%。各种疫苗接种率≥95%,“五苗”覆盖率≥90%。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无迟报、漏报。结核病报告率、转诊率≥95%,转诊到位率与追踪到位率≥85%。

1.3考核方法

卫生局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照标准,统一考核方法,逐镇进行档案资料查阅与实际调查问卷。

2结果

2.1居民健康建档及慢病管理

我县7镇1区,106个社区村委会,总人口410 782人。全县共建档163 635人,建档率为39.83%,其中60岁以上居民60 955人,建档39 771人,建档率为65.25%。高血压病、糖尿病累计建档8495人,规范管理5303人,管理率62.42%。

2.2健康教育

全县共开展各类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咨询活动45次,对镇村医务人员、中小学师生等进行健康教育讲座78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巡回宣传咨询2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1 419份,同时制作各类展板、宣传横幅20块。在城区等4镇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1000余份,经统计,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达88%以上。

2.3计划免疫

全县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接种点的儿童计划免疫门诊17个,服务半径为二三公里,按照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常年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并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经PPS法调查12~24月龄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覆盖率为100%,各苗接种及时率达98%以上,近年扩大免疫规划后的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率为98.57%。另外,2009年开展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48 895人,乙肝疫苗与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共1800余人次,接种率均达95%以上。安全接种率100%。2.4传染病防治各级医疗单位均实行传染病24h网络直报,全年无漏报。年传染病发病数551人,发病率为140.66/10万,较2008年(160.42/10万)下降12.32%,无暴发疫情发生,流行病学调查率98%以上。全年新张贴艾滋病防治知识墙体广告宣传牌580块,基本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对居民有关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作用。2009年全县转诊肺结核病人493例,督导管理702人次,追踪病人5例。县结核病定点医院确诊病人232例,其中阳性99例,新发涂阳84例。根据2008年结核病系统管理情况统计,达到98%(240/245)。另外,全年疟疾血检数为2378份,达到市3‰的指标。

3讨论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是国家和省市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确定。我县从2003年开展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006年又全面开展农民健康工程各项任务的落实。2008年以来,按照省市公共卫生工作部署,我县强化了组织领导,详细制定了工作方案。2年间不断协调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县镇村三级卫生组织网络,保证了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有效落实。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措施。(1)切实加强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组织领导,完善各级管理制度,做到层层落实。(2)三级公卫组织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不断提高了全面的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3)加强队伍建设,将一些优秀人才充实到公共卫生队伍中,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公共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服务能力。(4)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5)加强工作督导与考核,并与核发经费、年度工作绩效挂钩。(6)积极推进我县较薄弱的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居民健康建档和慢病管理等工作。

虽然我县2009年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标准,差距很大[3],以下一些不足还需继续努力。(1)居民建档和高血压病、糖尿病管理还未达到要求,管理团队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2)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卫生防病知识宣传与咨询活动要在质量上达到实际效果。(3)个别儿童计划免疫门诊计算机管理时有不到位现象,有些还未完全达到规范化计免门诊要求。(4)结核病转诊筛查任务完成不平衡,个别镇督导管理措施未落到实处。另外,疟疾镜检血片质量还需要再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徐凌中.我国农村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11):41-42.

[2]刘凤芝,刘海波,李雅娟.我国乡村医生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12):6-7.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文献计量分析法;人大复印资料;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6;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3109

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类生存福利、维持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问题,将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放在重要位置上,可见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重要性。[1]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土壤,社会工作研究能够反映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引领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工作研究,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专著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简称《人大复印资料》)推出了社会工作专题期刊。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09年至2014年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总计722篇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我国社会工作研究进展的分析,其中2009年141篇,2010年125篇,2011年132篇,2012年121篇,2013年114篇,2014年89篇。

选取《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为统计源,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人大复印资料》在我国学术界是最具影响力的二次文献资料之一,被誉为“全国四大索引之一”, 兼具论文的收集和评价功能, 在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水平方面具有客观性、公正性,汇集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历史成果和最新信息。因此, 《人大复印资料》对于论文及期刊的评价,被认为是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评价尺度。[2]第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追踪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前沿,综合反映现阶段社会工作学科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体现了学术界的取向,在中国社会工作学术研究领域起着标杆性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全文转载的诸多特征,对了解国内高水平的社会工作研究动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s Analysis)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文献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统计结果来呈现文献的外部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本文运用Excel和SPSS 软件对《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转载文章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确定的文献研究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阐释其中所包含的结论。[4]

首先,对2009—2014年收录的所有文章从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作者情况等方面进行归纳汇总。

其次,根据统计需要,对初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再处理。参考《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分类标准将论文研究领域分为25项,分别为社工实务、理论探讨、社会政策、专题聚焦、分支学科、国外社工、经验交流、社工方法、社工教育、机构建设、台港澳之窗、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工机构、社会调查、组织建设、本土社工、社工组织、特别推荐、中外比较、社工人才、社工制度、社会组织、研究评述、制度建设;将作者所在地区按省份重新归纳;将作者所在单位按所属一级单位重新归纳。

最后,对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来考察近六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排行;通过对研究领域的统计分析考察近六年研究领域的分布排行;通过对各个年份的关键词、研究领域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重点、研究领域逐年变化的情况;通过对文献作者所在地区、所在单位的统计分析来考察各个地区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以及不同单位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现状。采用频次分析技术和图表分析技术,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社会工作文献的外部特征,通过定性分析来阐述数据外部特征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以全面揭示国内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二、统计结果

(一)研究对象分布情况

首先,将2009—2014年《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载文所有关键词进行归纳汇总;其次,采用SPSS软件频数统计的方法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统计结果;最后,由于不同作者对相同涵义的关键词用词不相同,使得关键词分布较分散,不利于得出科学的统计结果,所以又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重新的划分归类得出新的关键词分布排行,截取排名前二十的关键词得到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 除社会工作以外,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各以62 篇、58篇、49篇分别占到总体的3.4%、3.2%、2.7%。其原因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中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政策,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社会工作才能茁壮成长、稳步发展。

另外, 对农村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救助、本土社会工作、居家养老等对象的研究也较多,这非常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视野, 体现了社会工作研究正在向多元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工作的学科框架。

(二)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参考《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分类标准,并结合统计的实际情况将论文研究领域分为12项,通过对研究领域的频数统计得出近六年研究领域的分布排行情况,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中刊载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占到总数据的972%,其中理论探讨领域的研究论文共196篇,占总数的271%;有关社工实务的研究论文共190篇,所占百分比为263%;社会政策领域的研究居第三位,共99篇,占总数的137%;对国外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借鉴与探讨也占相当的比例,为28%。

理论探讨领域的论文数量所占比例最多,是因为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学习国外的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国外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国外社会工作是中国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研究者必不可少的任务。要汲取国外该学科理论与实务的精华,并挖掘本土社工理念,打好理论基础,更好地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社工实务领域的研究论文位居第二,原因有两个。首先,在中国,社会工作刚起步,研究以往的社工实务对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实务经验的学科,社工实务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石,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对社工实务的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进一步梳理,发现学者们比较关注对老年人、儿童与残疾人的研究较多,同时对社会政策领域的研究兴趣有增无减。社会工作研究的主体情况是宏观研究有余,微观领域的个案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不足;中国的研究较多,国外的研究较少。

(三)不同年份研究重点分布情况

对各个年份的关键词、研究领域分别进行频数统计,得出不同年份的研究重点、研究领域的排行,选取排行前十,归纳统计结果绘成新表,具体统计数据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研究的重点也与时俱进,不同年份的研究重点领域的前三名分布较稳定,均为社工实务、理论探讨、社会政策领域,但研究重点却逐年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在近六年的研究重点中均位居前三位,可见社会福利、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研究者们需要格外关注的对象;从2010年起,社会工作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方面的研究论文日渐增多;随着社会工作者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灾难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也应运而生,占到2010年关键词总数的1.3%。

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理论探讨领域的研究一直都是社会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中国的社会工作刚起步,社工教育、机构建设作为发展社会工作的基础领域,研究者们对其关注度未曾下降;同时,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国外社工、经验交流领域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本土社会工作的挖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2012年开始出现民族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论文。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以2009—2014年各年份排名前三名的关键词为数据源,绘成折线统计图,如图1。

由图1可知,变化趋势较清晰的是关于社会福利、政府购买的研究。自2009—2013年,对社会福利的研究逐年下降,虽在2014年有小幅度的增长,但从总体看,呈下降趋势;而关于政府购买的研究在2009—2013年期间所占比例最少且态势平稳,但从2014年开始快速上升。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2009年至2014年重点研究领域的变化趋势,以2009—2014年各年份排名前三名的研究领域为数据源,绘成折线统计图,如图2。

图2显示,对理论探讨领域的研究所占比例在各个年份均为最高,虽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其总体呈上升趋势;社工实务领域的研究所占比例一直都处在第二名的位置,在2010年有所上升,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关于社会政策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较平稳。

(四)作者所在地区分布情况

通过对文献作者所在地区的频数统计得出统计结果,选取排行前十名地区得到图3。

期刊论文的地域分布不仅反映了期刊的地域分布特征, 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科专业研究在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 反映出各地专业人才储备的状况。[5]《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收录的文献为二次文献, 其原文期刊的地域性即反映了《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收录的地域分布特点。根据统计结果可知,722篇标明期刊所在地的论文中包含了25个省市和地区,说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收录的期刊论文有丰富的来源,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域;从地域分布特征来看, 却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数据结果显示,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位居前三,它们具有三个共同特征。首先,这些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属于我国一线地区,拥有适合社会工作成长的土壤。其次,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众多学术研究基地,其研究队伍和力量远远超出其他地区。最后,北京是首都,是我国的中心城市,上海、广东处于沿海地区,毗邻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完善的地区,交流便利、充分,拥有前沿的社会工作发展的信息与资源,促使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势如破竹,发展迅速,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数据结果显示, 除西藏、青海外, 中国大陆其他省份(自治区)都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专辑转载, 排名靠后的为内蒙古、新疆、贵州,这些地区对外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相应的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基地较少,其发展社会工作的土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也反映了地理位置与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密切联系。

(五)作者所在单位分布情况

通过对载文作者所在单位的频数统计,得出作者所在单位的排行榜,见表5。

作者所在单位的统计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单位的科研水平;单位的地域分布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学术研究的地域分布特征,分布越集中,表明学术的区域发展越不平衡。[6]

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论文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少数单位集聚了较多的作者, 突显了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征。在排名前20位的单位中,有12所是985、211院校,共占作者单位来源的33.7%,充分表明985、211院校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科研能力较普通高校更强。

排名前三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 共占作者单位来源的13%,显现出科研水平的集聚效应。同时,一些科研院所也是作者单位的重要来源,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占到总体的1.2%。

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单位集中在少数几个单位。这一方面,有助于集中优势力量,促进高水平的研究;另一方面,说明普通高校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工作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三、讨论与分析

(一)社会工作热点研究对象分析

在研究对象中,除社会工作以外,最受关注的5个研究对象是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救助及农村社会工作。

第一,众多学者热衷于社会政策的研究,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 必须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 形成公正合理的社会结构,针对居民可能具有的不同社会需要,[7]来进行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这样才能为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努力推进社会政策体系的建设。[8]因此,开展社会政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热点,也成为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对社会福利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原因有二。其一,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其弊端也逐渐凸显,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要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而对社会福利的研究是社会福利改革的必经之路。[9]其二,社会工作是落实社会福利政策的有效方法之一,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关系密切,要发展社会工作,对社会福利的研究必不可少。因此,学者们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到了社会福利领域。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逻辑地位的具体表现见图4。[10]

第三,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国内外以往的经验证明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大力倡导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政府的倡导使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在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建立一支专业和数量巨大的社工队伍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工作已渐渐融入到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同时专业岗位的建设也在这样的融入中日渐完善。另一方面,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利他专业,是协助个体发挥潜能,并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互动的一门技术,要求社会工作者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和专业技能,只有不断努力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11]因此,学者们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热情有增无减。

第四,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实现社会救助,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工作起源于“济贫”,而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舒缓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积极作用。社会救助是社会工作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研究热点。[12]

第五,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从事农业的人群占国家人口总数的56%,[13]“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将是长期面临的问题,农村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研究者们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关注度较高。

(二)微观与宏观并重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我国社会工作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关注具体问题和具体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这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有紧密关系。

纵观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它是发达国家历史文化的产物,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新教伦理和个人主义构成的西方思想。由此,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更多是一种基于个人主义原则的概念和理论。二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多为结构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以一种群体性方式呈现,因此,更加需要一种政策性导向的宏观社会工作。前者致力于专业化且偏向微观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旨在谋求一种“个体性福祉”,而后者则诉诸于本土化,客观上需求一种宏观政策指向的社会工作,旨在满足基本的“群体性福利”。[14] 这也正好解释了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所存在的宏观社会工作有余,微观社会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的研究现状。

当然,这种研究现状除受到国际社会工作宏观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微观社会工作研究不足还有其独特的原因。第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宏观的研究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关注宏观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由于中国有着“家丑不外扬”的传统文化,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有待提高,大多数的人们拒绝将个人、家庭问题暴露在社会工作者面前,使得没有足够的实务经验供研究者研究。第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一线的实务工作者将微观的实务经验升华为研究论述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化之路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会否认社会工作走向国际性的大趋势。甚至有学者指出,国际性社会工作应该被定位为一门专业学科,可以通过国际性社会工作促进跨国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对话,促进平等与正义,共同协作致力于人权与社会发展。[15]

鉴于社会工作国际化的要求,社会工作的国际化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宏观社会问题的解决,也要通过国际社会工作这一平台,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在微观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成功经验,并扎根中国本土现实、总结本土经验、提炼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微观社会工作模式。另外,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中国特色并广受社会关注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迫切需要这种工作模式。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不放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当中的宏观社会工作发展势头较为良好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论、方法和经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四、反思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思考,发现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也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养老、留守儿童服务、残疾人福利、灾后救助等,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研究者密切关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这也是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标志。但是,也必须正视:载文中关于微观领域具体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少。在我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解决社会问题、协助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被认为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社会工作研究者们应当更加关注该方面的研究。[16]

第二,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 对自身发展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在对载文内容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有关社会工作对自身发展研究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社会工作研究综述、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等方面的论文较少,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与专业方法,分析并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论文居多。然而,社会工作对自身发展的研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与指导的意义,因此,学者们也应更加关注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与研究。

第三,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更多还是以从西方传入的社会工作的框架和模式为前提,通过调整、改良与调适使其适应本土社会,在对本土社会工作的挖掘与创造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例如,社会工作教育问题: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经历了至少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教育也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培训发展到后来的“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历教育。中国希望通过引进社会工作来缓解甚至解决本国社会问题,并未仔细检视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也未深入论证社会工作与本土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的契合性和排异性,忽视了本土社会工作的挖掘与创造,在短暂的时间里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大规模地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这背后也潜藏着诸如专业性不足、社会认同偏低、社会工作学生难就业等问题。可见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路径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也应关注本土社会工作,这种研究视角并不排斥专业社会工作,而是要扎根本土、汲取专业社会工作的有利元素,形成“个性化的社会工作”[15]。

第四,由于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的作用, 论文的产出有着地域上的巨大差异, 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社会工作论文地域上极度不均衡的背后,将是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学生就业资源等各项工作发展的不均衡,对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对相对落后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指引与支持,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均衡、健康发展。[6]

[1]冯元,彭华民.治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功能定位[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27-32.

[2]杨宜苗.国内市场营销研究进展分析——基于人大复印资料《市场营销(理论版)》(2008—2013)的数据统计[J]. 中国流通经济,2014(12):84-92.

[3]张晶,周曰卿. 《人大复印资料·体育》(1995—2001)的统计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67-68.

[4]张永保,周学荣. 2001—2005年《人大复印资料·体育》载文情报源的统计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6(4):57-59.

[5]白崇远. 《人大复印资料》(1996—2000)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全文转载状况计量分析[J]. 泰安师专学报,2002(2):103-106.

[6]李勇勤,郑国华,李帅. 近10年《人大复印资料·体育》载文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35-38.

[7]利爱娟. 社区服务视角下的社区居民需求层次研究——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为例[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

[8]尚晓援.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J]. 人民论坛,2010(5):35-37.

[9]方舒. 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 天府新论,2010(6):87-91.

[10]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2.

[11]徐毅.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路向探索[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11):4-8.

[12]胡绍雨. 刍议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运行与完善[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2):47-52.

[13]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14]利爱娟,白萧娟. 小组工作对低收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减压功能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4):17-22.

[15]卫小将. 国际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回顾与前瞻[J]. 学术论坛,2014,12:19-25,96-101.

[16]王国渝.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6):71-75.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5篇

唐守信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我们告别了成绩斐然的2008,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9,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事业部党委和事业部,向广大员工、家属和离退休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兢兢业业的每位员工以及给予矿区服务工作理解和支持的每位员工的家属表示忠心的感谢并由衷的说声“大家辛苦了”!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和气致祥、身体健康、家庭康泰,万事如意!2008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特大雪灾中感受温暖,在3.14事件中表现团结,在5.12地震中学会坚强,在奥运赛场上展示风采,在结石奶的教训中反思不足,在神七飞天中宣告崛起,在金融风暴中体现实力……在灾难与痛苦的煎熬中,在成功与喜悦的雀跃中,中国,一次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世界,一次又一次感受了中华民族的魅力。

2008年也是矿区各项服务长足进步的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持续推进了规范化管理和九项服务工程,成本控制和节能降耗成绩突出,矿区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生活物业更加安全平稳方便快捷,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保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活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小区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矿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矿区“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矿区服务业务实现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这些令人欣喜和振奋的成绩,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得益于我们有一支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得益于我们有一种团结、合作、和谐的工作氛围;这些成绩,是矿区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矿区全体员工智慧、汗水和奉献的结晶。通过这些成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矿区,看见了一个未来更加美好的矿区。

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继往开来的2009年里,我们将迎接更大的挑战和任务,2009年,是事业部练内功、夯基础、促发展关键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不但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还要不断持续整合服务资源,继续加强矿区基层建设。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探索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真情服务”意识;严格管理运行成本控制,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持续创新矿区服务内容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此,我们要力争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力争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方面、力争在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力争在建设节约型企业建设方面、力争在转变工作作风方面有新的突破和新的改变,为建设一流矿区服务品牌,为油田实现“5511”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生活后勤保障。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干部员工团结一心,凝神聚力,真抓实干,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就能实现矿区服务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塔里木矿区服务事业将会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6篇

XX年我镇的农经工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农工办、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中心人员立足本职,发挥部门职能,紧紧围绕“争先创优”为目标,把服务于“三农”放在首位,开展群众满意站所活动,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工作,不断强化农村财务的管理,加大自身考核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XX工作总结

一、强化管理

1、农村经营管理:一是严格控减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政策透明化、负担合理化,做到严格按审批方案分解、统一测算到户、不追加、不提高收费标准,规范填写监督卡,“一卡一书”入户率100%,到户盖章率达95%以上;费用收取与往来结算使用省统一票据及筹劳登记薄;二是建立规范土地流转体制和合同管理,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我们已拟写了鲁垛镇农村承包合同的管理办法,对全镇各村承包合同进行了收交归档,并建立规范的台帐进行登记,对的合同实施进行跟踪。对全镇各村承包合同进行收缴整理归档265份;同时组织学习宣传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并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纠纷,协调分配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三是负责农业产业化指导。建立农民经济人队伍从业台帐,同时做好一站式窗口社会化服务,并完善了相关制度。

2、农村经济管理:一是以开展“三村”联创为抓手,全面推进小康村建设,认真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并进行统计;二是积极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利用“三资”调查统计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鲁垛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是土地流转机制的进一步探索,为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收陈欠往来的有效途径;三是搞好农民增收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农村财务管理:一是规范“双代管”。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有效地促进双代管的正常运转和规范管理。二是严格财务工作“三日制”。即每月28日为结帐日,1-2日为记帐日,5日为财务互审日。三是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取消村级招待费;四是坚持民主理财。理财人员持证上岗,在理财中规范使用统一印制的理财登记簿,对清出的问题逐条登记,认真处理,处理情况公布于众,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五是实行财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做好以“四个一”工程为主的财务公开工作,结合村务公开,重点推行财务公开,在形式上做到村村有公开栏、意见箱,组组有公开榜,基本上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六是认真抓好财务互审中问题的处理。互审后,我们用通报的形式将互审情况反馈给镇领导和各村,对存在的问题当场处理,对不符合报支的费用不得入帐报支,不仅为领导提供掌握各村财务情况,而且促使各村边查边改,有力地杜绝了村级不合理的开支。七是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做好集体资产年检工作。认真开展的集体资产增减年检,有效控制集体资产流失;不断建立和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八是及时上报各类动态信息及有关报表资料;九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十是实行对会计工作的责任考核。针对村主办会计在农村工作的特点制定考核办法细则,使农村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管理趋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围绕中心

1、强化集体债务的管理,促进两项往来的不断下降。为有效遏制我镇的村级债务增长,严格加强票据的管理,借款入帐严格执行由镇党委、政府分管农村负责人审批制度,使村级债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2、围绕经济工作,重点抓好资金上缴。中心人员集中精力,分片分村跟踪服务,定期检查资金上缴完成的情况,切实搞好资金代收分配工作。

3、认真宣传农村税费政策,及时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做好水稻直补资金面积的核实、调查工作;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共处理来信来访20多次,结案率100%,促进了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实施。

4、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年初按县委的统一布置对全镇的劳动力结构、技能、去向进行全面调查。

5、立足部门,关注社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等重大社会捐赠活动。

三、文明服务

优化为民服务环境,提供全天候服务,对来本中心办事人员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扯皮,做到耐心接待,详细记载,规范答复,认真处理。

四、廉洁自律

1、强化中心工作人员政治学习,思想教育。

2、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狠抓目标责任考核。

上述工作,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取得的,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应该看到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

1、村组间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我们的业务指导有待进一步提高。

2、村帐镇管实现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农村合同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上所做工作主要是在县委农工办、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存在的问题,学习先进单位的长处,进一步理清思路,带领一班人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开创农经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XX年工作计划

总的思想以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争先创优”目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提高中心人员的自身素质,做好依法管理,履行服务职能,重点强化“三大管理”,继续抓好“三项工作”及“一个围绕”,树立中心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三大管理:

1、农村经营管理:一是严格控减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政策透明化、负担合理化,做到严格按审批方案分解、统一测算到户、不追加、不提高收费标准,规范填写监督卡,“一卡一书”入户率100%,到户盖章率达95%以上;费用收取与往来结算使用省统一票据及筹劳登记薄;二是建立规范土地流转体制和合同管理,对全镇各村承包合同进行收缴整理归档;三是负责农业产业化指导,积极做好“窗口服务”。

2、农村经济管理:一是以开展“三村”联创为抓手,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认真调查研究、统筹规

划;二是积极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利用“三资”调查统计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搞好农民增收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农村财务管理:一是规范“双代管”,严格财务工作“三日制”,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取消村级招待费;二是坚持民主理财,实行财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强化集体管理,做好集体资产年检工作;四是及时上报各类动态信息及有关报表资料;五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实行对会计工作的责任考核。

三项工作:

一是认真搞好“一站式”窗口的社会化服务及资金代收分配工作。

二是继续扎实开展强化集体债务的管理和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化,促进两项往来不断下降。

三是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织协调和示范引导工作。

一个围绕: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7篇

2011年上半年,质优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在委支部的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半工作任务,现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做好工商执照和其他年审工作

今年的工商执照年审和往年不同,是在网上申报,数据填写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主动请教城镇工商所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现在已经顺利完成了网上申报。

二、业务经营稳健发展

咨询服务中心今年坚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政策,严格在规定范围内,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共编制了内乡县邦泰酒店,年产三万套沙发生产厂等10余份项目申请报告。在做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开拓招标工作,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三、强化管理促服务

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是加快中心发展,积极为业主做好服务的重要保障。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员工的自身结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为业主服务。按照“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成效,服务上高满意度”的目标,定期对员工进行综合培训,着重提高对经济形势的了解,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领会,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政策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构建出一支思想进步,团结进取,素质过硬,工作严谨,求实高效的员工队伍。

2、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我们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规章,对员工的学习、工作、绩效及执行法规等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执行情况适时进行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及时通报和处理,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效率。

3、从严要求,规范运作。我们始终把依法工作、依法服务做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相关法规的规定,要求每个执业人员严以律已,从各个环节,从严把关。同时加强执业道德建设,努力做到依法工作,依法服务。

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9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试点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 以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为突破, 以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抓手, 实行分级负责、分层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扎实深入试点, 努力走出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创新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二、工作重点

下一步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是:紧紧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突破4000元的目标, 把继续深入试点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着力推广试点经验,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

试点工作重点:新一轮试点, 省重点抓试点市和试点县。试点市的工作重点是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把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为工作着力点, 为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路子。试点县的工作重点是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按照“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 加强“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 推进一体化发展, 统一规划建设城乡饮水、道路、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 协调发展各项事业。

面上工作重点:围绕发展项目和推广首批试点村经验加以推进, 着力在完善规划、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和村庄整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重点突出三项工作, 一是搞好规划, 全面完成乡镇和行政村建设规划。二是搞好村庄整治。三是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其它地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着力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推进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三、试点布局

根据我省各地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实际, 选择基础条件较好、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条件的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3个市作为省级试点市, 其他市州分别确定瓜州县、山丹县、民勤县、永靖县、夏河县、会宁县、陇西县、武山县、西和县、泾川县、正宁县等11个县作为省级试点县。

非省上重点抓的市州和县, 根据各地实际, 按照面上工作重点要求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四、试点步骤

拟从2009年1月-2012年8月, 分四个阶段进行新一轮试点:

(一) 准备阶段 (2009年1月-4月) 。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下一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本试点工作意见, 各试点市、县研究制订《试点工作方案》, 明确试点目标、任务、重点措施, 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责任靠实。每个单项农村制度建设创新工作都要制定具体的《试点实施方案》, 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概算、保障措施 (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等。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试点市分管负责同志和县主要负责同志学习培训省委省政府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本试点工作意见, 组织审定各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方案》。

(二) 实施阶段 (2009年5月-2012年6月) 。

试点市、县依据《试点工作方案》, 围绕试点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突出生产发展农民增收,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创新, 因地制宜完成各项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全面推进试点各项建设任务。各项制度建设创新依据《试点实施方案》完成年度任务。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导和调研, 组织观摩考察和学习交流。

(三) 中期检查评估 (2010年8月-10月) 。

由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制定《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评估办法》、《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评估方案》和具体的检查评估表册, 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小组, 总结经验, 纠正不足, 通报评估结果。

(四) 总结阶段 (2012年7月-8月) 。

省、市、县组织力量对试点工作考核, 全面总结试点单位在农村制度建设创新、促进一体化发展、围绕“五句话、二十字”总体要求推进工作等方面取得的做法和经验,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深化试点成果, 推广试点经验。总结工作由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并负责制定《试点工作考核办法》、《试点工作考核方案》以及试点市、试点县考核量化表和群众满意度测评表等表册。

五、试点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试点, 试点市、县农村制度建设创新取得突破, 统筹城乡、促进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有新实现, 形象有明显变化, 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试点市、县之外的地区要把试点经验和面上推进有机结合, 以点带面, 稳步推进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一)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

制定或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率先完成乡镇、行政村村镇建设专项规划。试点市、县公共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布局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 制定公共资源城乡配置同一标准, 深入开展资源整合。试点市城乡产业的关联度更加紧密,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最大程度的连通, 公共事业发展相互衔接, 人力资源市场统一, 社会服务和管理体制得到统筹, 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初见成效,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嘉峪关市率先推进城镇化, 由乡镇、村管理体制向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转变。试点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城乡发展、产业集聚、社区村落分布趋于合理,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

(二) 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有新突破。

全面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 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试点市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形成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新局面, 建立形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试点市、县全面推进农村“六大制度”建设创新, 按照中共甘肃省委《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细划的十三条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力求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村土地、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三) 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试点市、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要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试点市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2家或5亿元以上的2-3家。试点县形成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2家。主导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普遍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5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试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和增长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 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突破口, 推进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的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四) 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下达给试点市、县梯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建设全面完成任务指标;“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全面实施, 农村路网、电网、安全饮水、广播电视、电话通信等基础建设项目, 按服务半径和人口分布达到合理有效配置。实现乡镇通油 (水泥) 路, 乡村道路硬化率达到50%, 70%的行政村通公共汽车, 田间道路通机动车。安全自来水 (清洁窖水) 使用率达到70%以上, 通电率达到100%, 50%以上的农户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洁净新能源, 50%的农户配套卫生厕所 (独立室内) 和洗浴设施, 50%以上的村有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和日用消费品的连锁服务网点。加快“三清四改” (清粪堆、清土堆、清柴堆, 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 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 全面开展废弃宅基地整理复垦, 实施乡村清洁和村镇绿化工程, 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抗震安居工程完成年度任务。牧区试点县实现牧民全部定居。

(五)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城乡学校、卫生院 (所) 、文化站 (室) 按服务半径和人口分布以同一标准合理配置, 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 村村有卫生所、计生服务室、文化室、“两委”办公场所以及文化健身场地。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0%, 特困户救助率达到90%, 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社会养老制度全面建立并逐步完善,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并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完成责任指标。农村消防和农村档案工作得到加强。

(六) 社会管理和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维护农民权益机制以及农村信访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通畅, 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 乡村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危机处置能力得到提高, 宗教事务依法管理, 农村精神文明全面提升,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试点市、县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 (社区) 书记由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轮训1遍, 优先安排每村有1名大学生任村干部或有机关干部挂职。村民自治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进一步加强。

(七)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初步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健全, 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达到“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要求。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增强。

(八) 劳动力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育取得实效。

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人才队伍建设率先完成《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意见》 (省委发[2007]16号) 规定的各项目标。形成省市县联动的就业技能培训体系, 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扶贫资金的10%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职业技能培训, 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以上, 农村适用人才达到10%以上, 农村富裕劳动力稳定输转比重达到50%以上。兰州市形成劳务品牌3个, 劳务中介公司5家;金昌市形成劳务品牌4个, 劳务中介公司2家。

六、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试点市、县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上,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工作, 切实把试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 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建立协调统一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省、市州、县市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主抓试点工作的职责, 做好协调、督导、服务, 做好试点经验的总结推广, 做好自查、核查和考核工作。市、州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试点年度建设任务的落实, 会同财政、扶贫部门严格管理和监督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和报批。各试点单位要主抓工作落实, 谋划、领导和组织实施好试点工作。试点市县要率先加强和完善农村综合部门建设。

(二) 强化政策扶持。

省重点抓好政策制定、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和信息交流工作。省、市州、试点县都要加大对试点的投入力度。省上对试点工作补助资金原则上由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和扶贫专项补助资金两部分构成。省上从2009年起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与专项安排, 每年专列1.1亿元, 对试点工作连续补助四年。试点市要结合财政分税制改革工作, 参照省上对试点县资金补助额度, 根据试点目标任务要求, 专列试点专项补助资金, 加大对试点的投入。试点县要在统筹使用好省上专项补助资金的同时, 多渠道增加对试点的投入, 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 带动农民群众的投入, 形成多种渠道投入机制。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 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都要适当向试点单位倾斜, 整合资源, 统筹实施, 形成合力。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国土、建设、交通、水利、农牧、林业等涉农项目, 要优先安排试点市、县, 对试点市、县确定的试点乡镇、村通村道路建设, 继续由省交通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建设。

(三) 改善金融服务。

各类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中央金融政策, 改善金融服务, 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要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渠道作用, 邮政储蓄银行要不断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各商业银行要到农村建立分支机构, 开展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引导发展农村互助基金组织。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 加快建立农村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四) 开展社会帮扶。

上一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下一篇:英语书信类作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