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2024-07-25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精选8篇)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1篇

一、学情分析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1、认读字的字音记不准,例如:“召集”的“召”字应读去声,因此在选择字音时选阴平声而选错。 2、识写字的字形记不准,例如:“睡觉”的“睡”字写成下面写成“土”字底。 3、积累在本册中所占比重较大,一些学生存在会背不会写的现象,因此出现的错别字较多。

(二)阅读部分缺乏方法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1、 学生缺乏良好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造成总结不全面或语言欠通顺。 2、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不理解题意,还有的因为读文的习惯较差,回答的问题不能与原文衔接。

二、复习时间 :1月4日——1月21日,共二周多。

三、复习方法和步骤:

(一)单元复习:按照课文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进行复习。力求做到:

1、对课文内容简单讲解和梳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细致分析。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或语段,并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结构等。

(二)归类复习: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个部分。

1、基础知识:1)汉语拼音: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2)汉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形近字、同音字的组词(辨认、换偏旁、改正错别字);查字典的复习,判断字义。 3)词语:ABB式、AABB式、ABAC式、AABC式词语的积累;四字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分类;选词填空。 4)句子:了解基本句式,照样子写句子(句式改变、把字句、被字句、换种说法);造句(好词、关联词);修改病句(成分残缺、意思重复、矛盾);扩句。 5)标点符号:逗号、句号、感叹句、问号、冒句、双引号的用法。

2、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重点讲方法,学会自己分析短文,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阅读问题,培养认真读题、认真思考的习惯。锻炼学生初步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总结短文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A. 分层、归纳层意,主要内容。 B. 分段。 C. 画出重点句、总起句。 D.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E. 照样子写词语。(AABB、ABB、ABAC) F. 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G. 在文中填写出适当的话。 H. 画出有关的句子。(比喻、拟人等) I. 划出文中不正确的字或词语。 J. 从文中找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K. 造句。 L. 回答问题。3、写作:写动物、记事(活动)、围绕某个中心写想象作文,一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习作的要求和所有提示4、其它复习内容: A. 古诗默写。 B. 按原文填空。(三)综合复习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进行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各个类型的知识。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2篇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得 分

一、我会填。

(1、2、3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练习本厚约3()。

妈妈身高165(),体重62()。

黄河大约长5464()。

一头鲸鱼重约40()。

王强跑50米用时8()。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0()。

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60(),载货量为4()。

2.300秒=()分

4厘米=()毫米

1分30秒=()秒

2吨=()千克

500厘米=()米

4千克80克=()克

()毫米=9分米

8000米=()千米

85分=()时()分

3.56是()的8倍,()的2倍是8,9的7倍是()。

4.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秒;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小时。

5.一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10:00结束,从()时()分开始上第二节课。

6.小亮下午4:50开始写家庭作业,到下午5:30才写完,小亮写家庭作业用了()分钟。

7.在306、603、511、506、389、404、497、395中,接近400的数有(),接近500的数有()。

8.奶奶家养了4只小白兔和12只鸭,养鸡的只数是小白兔的8倍。奶奶家养了()只鸡,养鸭的只数是小白兔的()倍。

9.学校环形跑道长250米,()圈是1千米。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千克。

10.两个数的和是920,其中一个加数是362,另一个加数是()。

11.一辆山地自行车的价格是800元,王叔叔只带了636元,还差()元。

二、我会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

2.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

3.小明家与东方广场相距9000米,小明从家出发去东方广场乘公共汽车去比较合适。

()

4.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6倍,明年妈妈的年龄还是小红的6倍。

()

5.1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三、我会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1秒我们可以做完的事情是()。

A.跑1千米

B.做10道口算题

C.眨一下眼

2.三个同学赛跑,跑完相同的路程,甲用100秒,乙用1分25秒,丙用90秒,()跑得最快。

A.甲

B.乙

C.丙

3.一根铁丝长600米,第一次用去了368米,第二次用去了129米,现在铁丝比原来短了()米。

A.103

B.113

C.497

4.一根2米长的木棒,把它平均截成4段后做成凳子的腿,这个凳子大约有()高。

A.5分米

B.5厘米

C.5毫米

5.一列火车7时30分从南京开往上海,到达上海需要2小时,在路上晚点25分钟。这列火车()到达上海。

A.7时55分

B.9时30分

C.9时55分

四、我会算。

(26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86+45=

43-17=

370+130=

284+455=

980-72÷9=

90-27=

3×8+74=

(436-388)÷8=

489+368≈

756-239≈

537+311≈

840-269≈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4分)

83+359=

961-783=

☆243+678=

☆706-567=

530-84=

647+459=

3.脱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378-49+251

472-72÷8

(245-189)÷7

五、动手操作。

(1题2分,2题3分,3题2分,共7分)

1.画一条比5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2.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及经过的时间。

3.按要求画一画。

(1)画○,使○的个数是☆的3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使□的个数是△的3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

(5题5分,2、3题每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33分)

1.欢欢要乘坐8:00的火车去奶奶家,她到火车站后,上车共需要25分钟。欢欢最晚什么时候到火车站才能赶上火车?

2.有28人需要租车,每辆面包车限乘客6人,租金50元;每辆小汽车限乘客4人,租金40元。

(1)

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

(2)

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3.周末,英英一家去商场购物,妈妈想买下面的一套衣服和鞋。

(1)妈妈大约应准备多少钱?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4.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都在北川路上,小明家距学校625米,小刚家距学校278米,小明家距小刚家多少米?

5.小亮今年8岁,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8倍,爷爷今年多少岁?去年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几倍?

6.舞蹈队有40名女生,9名男生。摆一个造型,女生的人数必须是男生的4倍。如果男生人数不变,需要减少几名女生?

7.乐乐和哥哥一起乘长途汽车去看望外婆,途中要走268千米。他们上午7:30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上午10:30能到达吗?

答案

一、1.毫米

厘米 千克 千米 吨 秒 分钟 千米

2.5 40 90 2000 5 4080 900 8 1 25

3.7

4.25 5 5.9 20 6.40

7.389、404、395 511、506、497

8.32

9.4

10.558

11.164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A

5.C

四、1.131 26 500

739

972

98 6

860

520

850

570

2.442

178

921

139

446

1106(验算略)

3.580

463

五、1.略

2.10分 1:30

20分 1:50 30分

2:20

3.(1)○○○○○○○○○○○○(2)△△△

六、1.8时-25分钟=7时35分

2.(1)方案一:6×4+4×1=28(人)

租4辆面包车和1辆小汽车。

方案二:6×2+4×4=28(人)

租2辆面包车和4辆小汽车。

方案三:4×7=28(人)

租7辆小汽车。

可以租4辆面包车和1辆小汽车,或租2辆面包车和4辆小汽车,或租7辆小汽车。

(2)方案一:50+50+50+50+40=240(元)

方案二:50+50+40+40+40+40=260(元)

方案三:40+40+40+40+40+40+40=280(元)

240<260<280

租4辆面包车和1辆小汽车最省钱。

3.(1)378+169+189≈380+170+190=740(元)

(2)378+169+189=736(元)

4.625+278=903(米)或625-278=347(米)

5.8×8=64(岁)(64-1)÷(8-1)=9

6.9×4=36(名)40-36=4(名)

7.10时30分-7时30分=3小时

80+80+80=240(千米)

240<268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3篇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

第一, 分析试卷。 (1) 统计与分析。教师应对考试情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准确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 尤其要统计每生每题失分情况。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 对普遍失分的试题认真分析原因, 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 研究学生试卷, 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 归纳造成学生考试错误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及时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 以便总结出答错的原因, 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薄弱环节。 (2) 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矫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提升各种能力。因而, 失分率低的题目可略讲, 重点讲解和分析普遍做错的题目。 (3) 确定自己的讲评思路、课堂步骤和讲评方法, 编写行之有效的教案。每次试卷讲评都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 采用专题式的讲评模式进行精讲。此种做法可避免讲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避免平均用力、详略不当所产生的不良结果。

第二, 分析学生。每个学校生源素质不同, 每个语文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不同, 试卷讲评课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 由于种种原因, 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生源的数量减少, 质量下降, 语文素质普遍低下。因而, 试卷讲评宜采用“易题精讲”方法, 以达到强化双基德尔目的。同时, 教师也要从成绩和实际做题中找到不同分数段学生答题的闪光点, 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 学生准备

第一, 学生阅读试卷中的失分题, 分析失分的原因, 并使用工具书, 查阅课本, 尝试修改错误。尤其是要提醒他们注意对近期常出错的题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并且把以前做过的同类型的题拿出来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鉴别, 找出问题的症结。

第二, 完成“失分统计表”的填写, 明确试卷各部分失分情况和提升成绩存在的潜力空间。

二课堂讲评

1. 巧妙总结考试成绩, 营造民主课堂氛围

讲评课伊始, 教师可对学生检测成绩及试卷的难易程度及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再将统计好的班级平均分、本班在同年级其他班级中的位置及各分数段的情况告诉学生, 使每一位学生都了解自己在这次考试中所处的“位置”。教师既要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鼓励其再接再厉, 再创佳绩;更要对成绩一般的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激励其继续努力;同时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基础入手, 奋起直追。千万不可将成绩全部公布, 它可能严重挫伤部分后进生的自尊心, 影响其情绪。

2. 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将试卷答案参考示例及评分标准分发给学生, 学生自主阅读, 核对失分题答案, 找出差距, 探究原因, 并将不理解的题目做记号。强调务必把失分题答案划出来, 以备课后反思, 强化落实。尤其是强化语言表达和答题格式, 这是语文基础薄弱学生急需解决的关键所在。

3. 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 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 学会宽容和沟通, 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要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解题的规律, 收获成功的喜悦。学生将自己无法理解的失分题提交小组讨论, 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师生互动

经小组讨论后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教师讲评时可安排几道题目由学生来介绍解题思路,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一些学习成绩不够好, 而在某些题的解答上却做得很好的学生, 应让他们有选择地讲解一些题, 这样既能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给其他成绩虽不好却有上进心的学生以鼓励。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积极反思自己的解题得失, 总结解题技巧,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通过教师的启发式讲评,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促使学生讲出与众不同的思路与方法, 做到有创新地解题。这些包括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是什么, 从哪个角度以哪种方式考查的;解答的思路与方法应是怎样的;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怎样提升答题能力;怎样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拓展思维空间等, 从而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让学生在复习中既有理论的升华, 更有实践的提高, 使解题有法可依, 有规律可循, 使复习的实效性、针对性更上一个台阶。

5. 学生自主总结

第一, 总结亮点, 给自己信心。第二, 总结失败的原因, 鞭策自我。

总之, 中考语文复习试卷讲评课, 是需要教师统计分析, 师生精心准备, 学生个人自主钻研, 生生、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教师启发引导, 归纳技巧, 举一反三, 延伸发散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效率, 从而提高中考语文复习的整体效果。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4篇

试卷以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主要依据,以2012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为重要参照,确保了由“旧”向“新”的平稳过渡。全卷六个大题23个小题,考查内容、题型和赋分以及试卷排序的变与不变都在预期之中,既延续了“旧”高考试卷的特点和优势,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变化。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文学常识。共15分,5小题。

第1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同音字、近音字的辨析,难度较低。其中包括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灵”“磷”“玲”“聆”;多音字的辨析,“担”;平翘舌音的辩证,“宿”“诉”“夙”“素”,“咨”“滋”“芝”“孜”。平时复习注意多音字及近音字的正确读音,答对这道题并不困难。

第2题,考查的是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词语、成语中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渺茫”“寥廓”“萧索”都源自课本,且生活中常见,难度较低。熟记词语、成语的意思,从词源的角度来辨析,平时注意词语、成语的正确书写,对于选对这道题很有帮助。

第3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可从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法、语境等角度来分析。该题主要从词语搭配、语境的角度分析。第1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就可以排除A、C、D三项。第4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第4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病句题,高考主要考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本题考查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三种类型。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C项缺少谓语“有”;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第5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这是今年《考纲》中的新题型。

2012年湖北卷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无论是从题型还是从题量来说,都沿袭了历年高考的传统,可以说变动不大。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增设的文学常识题,也在大家的备考预料之中,因此对基础题,考生们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同时,基础题难度不大,字音字形都没有偏僻字、陌生字,考查的都是常用字;词语选择题迷惑性较大,但只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用排除法就能较快得出答案;病句的考查也是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者搭配不当,难度较小;文学常识的考核有一定难度,不少考生可能对意识流小说把握不准,但《孔乙己》是考生熟悉的篇目,对其内容应该熟稔于心,从而得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设题时,注重增强与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第1、2题中考查字音、字形的词语大都出自课文,如《荷塘月色》《沁园春·长沙》《古都的秋》,第5题的文学常识,或源于教材注释、知识短文,或源于名著导读。

第二部分,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共9分,3小题。

第6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善于准确地筛选、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第7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梳理文章的材料、弄清文章的结构,能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8题,考查的是归纳、分析、概括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能归纳内容要点,能确认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依据等。

这一部分一般可以分为学术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两类,湖北卷2010年的《中国古代天文》、2011年的《中国建筑的文法》都是学术论文类,今年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仍然是学术论文类作品。选文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又特别彰显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考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有裨益。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7小题。

文言文考查,选文由刘义庆《世说新语》选段和刘孝标的注解组合而成。《世说新语》为古代笔记小说的范本,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所写人物性格独特,气韵生动。刘孝标注亦为传世之作。命题文本选取二者组合为一,形式新颖别致,内容相得益彰。

第9题,考查的是实词解析,要求考生有一定文言文实词积累和迁移能力,要能把文言文实词放回原文,确定其符合上下文意思的正确解释。

第10题,考查的是文章信息筛选能力。此题先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注意查找信息要求,有效排除。题目要求找出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全部选项,②④是家人对王湛的了解,⑥为武皇帝的玩笑话。

第11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章分析概括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把握文章要点要注意逐字逐句查找比对。

第12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注意翻译规范。

此题考查了“因”“叹”“故”“具”“辄”“调”六个文言实词的翻译,没有考查虚词和句式,较往年文言文翻译题,更注重考纲对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要求,难度略有下调。

第13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是今年新增的题型,为了平稳导入新增考点,控制试题的难度,命题选择了一段与前面文言文阅读选文有关联的材料,叙述的是与王湛同时代的另一位名士魏舒的故事,篇幅简短,表意相对独立和完整,便于考生联系上文来把握这段文字的意思,更易入题。

第14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的鉴赏评价。

该题选择了一首唐诗作为命题材料,选材难易适度,设题自然合理又独具匠心;设题梯度合理,设问角度清楚,考点明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与教材的联系。

第(1)题,概括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第(2)题,赏析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考查了诗歌人物形象评价、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分析,是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而题干中的“贾岛注重用字推敲”一句,又与必修5第44页的《“推敲”的来历》相互应和,充分体现了湖北卷关注教材、回归教材的特点。

第15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所选的几句符合考纲中关于“常见名句”的要求,其中前六道题是高中所学内容。后两道题是今年考纲中新加入的初中课文。

第四部分,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4小题。

散文《耳边杜鹃啼》人文蕴涵丰富,探究点较为密集。命题以文末“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作为切入点,切口虽小但可以洞察全文。题干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探究原因”。考生只要细读全文,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多向度解读杜鹃被美化的原因。这样的设计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定探究视角,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这一部分包括内容梳理、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深化探究四个方面的考查。

第16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和内容的把握。B项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的分析和C项中关于作者介绍杜鹃鸟的分析,涉及文章的细节内容,是容易设错的地方。

第17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作用的分析,文段的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模式:内容上的作用+主旨情感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一方面是丰富文章内容,从文章中心来看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另一方面是为下文做铺垫。

第18题,考查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鉴赏能力。要把握在整篇文章中的结构作用,梳理文章脉络,结合内容分析。“杜鹃啼”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梳理文章的脉络,先写了杜鹃啼叫的传说,再写了杜鹃啼叫的真相,最后写出文学赋予杜鹃啼叫的美好意义,文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19题,考查学生的文学阅读探究能力。这道探究题正体现出2012年湖北省语文高考考纲加大了对探究能力考查的要求,与考纲吻合。该题可以从主体意蕴、文章内容、文章主题和情感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对原因进行分析梳理概括,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第五部分,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语言运用题往往是我省高考命题专家们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推出一些鲜活的语言运用试题。这些试题,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既强调回归教材,又重视把握时代脉络,取材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题目内蕴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突出湖北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20题要求为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写阅读宣传语,关注当代生活,富有地域特色,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传递了“书香荆楚,文化湖北”的文明新风。第21题要求用对偶句描述“宝黛初会”的情景,第22题为漫画“题诗或配文”,结合考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浓郁的“语文味”。

第六部分,写作,共60分,1小题。

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展示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一段关于“书信”的试题材料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议论的出发点,从老师的感慨开始,以学生的讨论结束,将考生的生活实际及语文学习实际紧密联系。

话题中心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在悄然改变。”

材料以“改变”为中心,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度展开。谈“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因果等等,或者阐述“为什么要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怎样改变”“怎样防止改变”都是符合题意的。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见解为话题,联系现实生发议论,记叙经历抒发情感,也是符合题意的。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

该题有效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审题难度不大,考生有话可讲。

根据今年湖北卷的试卷特点,在2013年高考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注意:

1.回归课本

近几年湖北高考的命题原则是试题材料来自课外,考点出自课内。很多题目都能从课本的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应该把相关的课本认真扎实地复习一遍,重新拾起遗忘的知识。这包括:①拼音、字形、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积累。②名篇名句、文学常识的背诵识记。③文言基础知识(常用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掌握。④选修课本知识点的落实。⑤作文素材的准备。

2.回归知识点

重视学习的成效。全面复习,知识点覆盖面要广,要全面、扎实、到位。可以参考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把重要考点与知识点加以梳理,并对照知识点,寻找知识盲点查漏补缺,清理自己的弱项重点突破,再回归到题目。

3.加强文本阅读

要养成良好的文本阅读习惯。要关注文本的思路,关注文章的语言,在阅读的过程中勤动笔,把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圈点勾画出来。特别要关注文本的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关键词、句。

4.善于归纳总结

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结束后或考试结束后,应该对自己的练习题或试卷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每类题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摸索解题的思路、认真审清题目、寻找切人点、抓住关键句等,对于准确答题都是很有好处的。

5.重视作文

作文备考要训练审题。要自觉进行排除非智力因素干扰的训练;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材料的习惯,冷静琢磨、客观分析、全面理解材料;要学会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培养找提示语的能力和方法。

作文备考要训练构思。要弄清文章主要“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意图”,然后把这个构思写下来,定型下来。再对文章的布局作个大概谋划:怎么开头,中间分几段,详略在何处。

作文备考要训练表达。要突出记叙文的细腻、议论文的严谨,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让文章字字句句都得分,避免离题的“垃圾”文字出现在文章里。要学会掌握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各种艺术手法,如语言的艺术、修辞的艺术、过渡照应的艺术、画龙点睛的艺术,等等。

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把写过的一篇作文修改成精品,比多写几篇作文更重要。另外,还要重视书写,清晰、公正的书写可以给作文加分!

语文期中复习试卷解析 第5篇

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4分)

1.选出加粗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恶劣(lüè)松驰(chí)讨乞(qí)滔滔不绝(jüé)

B.薄弱(róu)热衷(zhōng)遗撼(hàn)慷慨无私(sī)

C.折腾(zhé)丞相(xiàng)脑筋(jīn)名列前茅(máo)

D.伺侯(cì)歧途(qí)急躁(zào)再接再厉(lì)

2.下列短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伤心病狂 惨不忍睹 相提并论 适逢其会

B.无可厚非 大声急呼 牵强附会 司空见惯

C.无懈可击 匠心独运 望文生义 偃旗息鼓

D.不记其数 自欺欺人 为民请命 前仆后继

3.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________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那么,____________十分疲倦和劳苦,________应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________困难重重,________决不灰心丧气,________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

A.既然 虽然 但 虽然 但 但

B.因为 不即 也 不管 也 而

C.只有 即使 又 即使 又 也

D.如果 即使 也 即使 也 而

4.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历史的无知,而是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

B.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

C.你看,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扣旅人的心扉……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苏轼也善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竖、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6.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邻居对于他很不友好。

B.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启发很大。

C.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二、成语填空(16分)

1.大声()呼

2.劳而无()

3.炉火()青

4.误入()途

5.浅尝()止

6.辨()去()

7.不攻()破

8.自以为()

9.()守成规

10.运()全局

11.高谈()论

12.如()重负

13.平()青云

14.灵丹()药

15.()然纸上

16.()()众生

17.深居()出

18.痛心()首

19.()外之音

20.()羊补牢

三、阅读(26分)

(一)(12分)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①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②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③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④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里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语文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促使他成功的无疑是那两位贫贱的名人。

⑤从他们这一类人的故事中,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造化有时会把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着卑贱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领域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的甚至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微的肉体,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选自《知音》 作者:佚名)

1.这篇文章可分为两层,用“|”在文中分层并说明理由。(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第①②段父亲的答话里有两个重要的修饰语:“连妻子都没娶上的”“鞋匠的”。试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3.阅读文章第⑤段,使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这样一段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第⑤段“从他们这一类人的故事中……”一句中“这一类人”具体指哪些人?(2分)

5.细读文章第⑥段,据文意将下面的句子填充完整,使之构成一组排比。(2分)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章内容,从怎样做人的角度自行设计一条“人生格言”。(2分)

(二)(14分)

(1)据专家讲,桂林山水中有不少绝妙的石钟乳,是岩石滴水的杰作,经千千万万年聚集而成的。(2)由此,我想到了求知和治学。(3)有的同志有求知欲望,但苦于事务繁忙,没有整块的时间读书,欲学又止。(4)其实,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是完全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关键在于有恒。(5)徐特立靠日积月累成了大学问家,他学《说文部首540字》,每天只读两个字,不到一年就学完了。(6)他43岁始学法文,有人劝他,年纪大记忆力差,算了吧。(7)他却说,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就是360,7年就可学通法文。(8)果然,不到50岁,徐老就可阅读法文书籍了。(9)法国的福楼拜也是靠日积月累而成为大作家的,他常常是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其写作速度却慢得惊人。(10)有时,他一星期只写两页,有时六个星期写25页,有时两个月写27页。(11)有一次,他用四个月写了一幕剧,他为这破例的高速度而激动、庆幸。(12)他写得太慢了吧,但他有恒,就是靠着一点点地积累,福楼拜一生写了好几部长篇小说,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13)鲁迅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14)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15)总之,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耐心和恒心,就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成绩。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这里的“站”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这段文字共15句话,如果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该怎样划分?(4分)

4.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30分)

以“让我做了一回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抒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C 5.A 6.D

二、1.疾 2.功 3.纯 4.歧 5.辄 6.伪 7.妄 8.自 9.墨 10.筹 11.阔 12.释 13.步 14.妙 15.跃 16.芸芸 17.简 18.疾 19.弦 20.亡

三、(一)《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1.①②③④|⑤⑥ 前叙后议

2.突出了他们的贫贱。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伊东·布拉格、梵高、安徒生。

5.略 根据实况评改,如: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不应该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更不应该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

6.略 根据实况评改,如:苦难是一所大学,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

(二)1.第(15)句

2.不写不做 不怕做得慢,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就行,不要停滞不前

3.(1)~(4)句;(5)~(14)句;(15)句。

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6篇

fǎngfúqīrǔxiàngjiāobōtāoxiōngyǒng

()()()()

2、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8分)

塑料()渺小()熟悉()睁开()困扰()燃料()教诲()贪婪()

3、把两组词语中意思相反的用线连起来(8分)

风平浪静精力充沛粗糙淡薄

博大胸怀惊涛骇浪纤细细腻

坚持不懈心胸狭窄萧条粗壮

筋疲力尽半途而废浓厚繁华

4、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2分)

____()____()____()

喝称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横扇角

____()____()____()

5、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琼珊不能放弃活下去的信念。(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积累(4分)

(1)解释下列诗句中字的意思。(3分)

故人具鸡黍具:

开轩面场圃轩:

还来就菊花就:

(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1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月光曲》片段后,回答问题。(20分)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显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边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真妹妹,月光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急忙跑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依原文填空。(5分)

2、从最后1段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写在括号里。(4分)()()

3.你认为贝多芬的曲子好听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弹的《月光曲》的调子如果用文字来表达是怎么的呢?

(用——线在文中画出)(4分)

5.这个片段既写了实在事物,有写了由这些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哪些是盲姑娘的联想呢?找出来画上~~~~线。(4分)

三、写作(30分)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7篇

a o e i u ü

2、给下面的字母分类。(9分)

ai b zhi yuan ui f yin r ei yun ci h l o ang er yue yu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3、我能把音节补充完整。(4分)

l—üè→()j—()—ɑn→juɑn h—u—ó→()

q—ǘn→()()—inɡ→minɡ x—ü—ǎn→()

ch—én→()ɡ—u—()→ɡuànɡ

4、我会连。[10分]

电话 sōng shǔ 礼物 lǐ wù

松鼠 tái dēng 知道 zhī dào

报纸 luó bo 飘落 piāo lu

萝卜 bào zhǐ 告诉 gào su

菜园 cài yuán 漂亮 piào liang

二、字、词、句。

1、我会读拼音写汉字。[8分]

kāi xīn fēnɡ yún jīn nián ɡōnɡ zhènɡ

diàn chē yǔ yī zhōnɡ wén mǎ shànɡ

2、读拼音写笔画,再写出带有笔画的汉字。(4分)

shù gōu shù wān gōu

héng piě shù zhé zhé gōu3、按要求填空。[6分]

“皮”共有()画,笔顺:,第三画是()。

“火” 共有()画,笔顺:,第二画是()。

“出” 共有()画,笔顺:,第三画是()。

4、比一比,写一写,我给生字找朋友。[10分]

走()手()生()木()两()

足()毛()升()目()雨()

来()几()巾()有()东()

米()儿()今()又()车()

5、我会写反义词。[3分]

大——()进——()黑——()

短——()多——()左左——()

6、把下面的字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6分)

灭()王()人()

日()禾()生()

三上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第8篇

一、回归教材

在为期近一年的高三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对高考模拟试卷的训练和讲解中,试图以题海来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而课文教学则以减省为上,甚至将教材置之一旁,这种做法无疑是舍本逐末,我认为语文复习教学有必要引导学生重新回归教材。

1. 回归教材基本篇目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对课文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进行回顾与复习,尤其要重视教材中的基本篇目(主要指现代作品中的讲读课文和所有的古代作品)。教师在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编写的顺序按单元依次复习,也可按照文学(文体)知识系统展开复习。

例如,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2题为“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作为现代文压轴题,通常需要考生结合阅读内容,联系教材内容或社会现实拓展理解。如要答好这道题,学生就要对高一课文《蒹葭》的内涵和意蕴有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把握。

2. 回归教材古诗文篇目的背诵、理解和运用

近年来的高考语文第一篇文言文阅读题型比较稳定,前三题分别为四个词语解释、一道选择题(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和两句翻译。例如,2011年的第18题词语解释“秋冬则劝民山采”的“劝”解释为“勉励”,课文《劝学》的“劝”即此用法。“民不知所从”中“所从”的结构与初中课文《桃花源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所闻”相同。而“民皆乐其生”中“乐”的意动用法在高中课文中也比较常见。第24题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关键要理解“其”的用法,这里的“其”表示祈使语气,与《伶官传序》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相同。由此可见,古诗文的复习除了背诵名句外,还要注重词句的解释和内容的翻译。

此外,背诵名句除了可以应对默写填空题之外,还可以在写作中作为论据来表达观点,营造意境来抒发情感等。如针对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高中教材中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赤壁赋》《告别权力的瞬间》《草莓》《相信未来》《<宽容>序言》《兰亭集序》等多篇作品都可以提供学生重要的思想生发点,从而展开针对社会、历史、文明、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联想和开掘。可以说,语文教材是学生作文的思想源泉、语言基石和文化宝库。

二、构建系统

高三复习的过程应该是不断“结网”的过程。面对零散的语文知识与答题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整合。

1. 构建文学(文体)知识系统

尽管高中教材篇目数量有限,但由于其选文的经典性和代表性,可以通过作品了解相应时代的文学特征与风格。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朝代不同体裁的文学发展特征。以诗歌为例,可以让学生结合高一第二学期《诗赋论(节选)》一课,从时代、代表作家的作品、诗歌体裁及其特点进行列表,这样的整理可以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诗歌体裁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体裁的风格特征,在诗歌阅读(尤其是对该类体裁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考查中能从容应对。

2011年第14题考查对诗歌体裁的识别,第15题考查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果学生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运用的比兴手法比较熟悉,则不难回答。

此外,不同文体的阅读题有不同角度与侧重的考法,叙事记人类文本通常要考人物形象的概括,第20题即“概括孙叔敖的性格特征”;议论类文本通常要考论点的归纳、论证的方法和论据的作用,如第26题“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因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文体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答题程序系统。

2. 构建答题程序系统

答题程序反映了常态的阅读过程,表现为答题的表述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经过一定量的题型训练后总结规范的答题程序,这不仅便于阅卷教师批改,也能帮助学生加强文章和题意理解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写了什么”,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涉及考点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等;二是“怎么写”,即文章写作形式(包括语言与结构)与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的关系,涉及考点有“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三是“为什么写”,即文章对时代与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考点为“揭示写作意图”,多以拓展阐述题的形式出现。

第一类题目如第2题“第⑥段画线词语‘年轮’的含义”,第4题“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这类题型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类词语含义题的指向,区分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第21题“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则需要从文中孙叔敖的具体做法来概括其策略。.

第二类理解题如第9题“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考查修辞的表达效果、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及与标题的关系。这一类的题目在回答时不能简单套用术语,而是要联系文章内容。

又如第16题“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语言),答案的组成部分依次为诗中所写的“我”的动作——这些动作反映的“我”的状态——“我”的状态所表达的情感——“我”产生情感的原因或情感的表达对象。这四部分内容正对应我们阅读诗歌从揣摩词句、把握意象到体验情感、理解思想的过程,这同样也就是诗歌鉴赏题的答题程序。

第三类题目需要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回答。第6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方面体现了‘家园城市’的要素,试举一例加以阐述”,需要学生对世博会比较熟悉,才能找到其中体现的相应要素。这一类答题程序一般为“举例(世博会)——分析(体现的要素)”。

三、拓展积累

在作文应考准备阶段,教师切不可以押题等方式误导学生。一方面如果题目范畴完全出乎意料,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紧张;另一方面即使侥幸猜到了与考题相关的内容,学生如果不仔细理解题目的独特性,一时兴奋而盲目套题,恐怕会得不偿失。不过,教师针对高考作文依然可以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和积累,具体包括思想积累与素材积累。

1. 思想积累

2011年高考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逻辑上是互为矛盾的否命题,且语句出处又不相干,然而在一定范畴下两句都存在充分的合理性:“一切都会过去”属于现实和客观物质层面,体现了达观、释然、淡泊等心态;“一切都不会过去”指向历史和主观精神维度,体现了铭记、继承、责任等意义。针对这两句具有普遍哲学价值和思辨色彩的铭文,作文题目表述中还明确出现“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的提示语,意在引导考生对诸如“变与常”“铭记与忘记”“当下与永恒”“历史与未来”等人生问题进行思考,很好地起到了考查学生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个体的生命成长到人类的文明发展等问题展开思考,对于诸如“东方(民族)与西方(世界)”“传统(古典)与现代(后现代)”“流行(通俗)与经典(高雅)”“统一(和谐)与多元”“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等文化论题,都应有全面而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积累,逐步提升自己的审题立意水平和辩证思考能力。

2. 素材积累

上一篇: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辞职感慨下一篇:第1章配电网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