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2024-07-17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精选9篇)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1篇

《围城》中方鸿渐被家乡中学校长邀请去学校演讲,校长想必是个大有学问的,预先给他出了个演讲题目《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演讲时却因穿错了衣服没有带演讲稿,方鸿渐上了讲台没有摸到演讲稿,惊慌的忘记了演讲稿里都写了什么,情急之下暴露了思想真相,原来一脑子鸦片和梅毒。小说里这样写一个原因可能是小说整体就这风格,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个题目本身并不容易说清楚,而是回避了正面解释这个问题。现在将这题目拿回来再来看,那么钱钟书原本对这问题究竟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钱钟书自然是知道的,他后半生百万字的著述《管锥篇》,以及整部《围城》其实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一是要先回答什么西方文化是什么?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理解不对路,那么所得到的答案也肯定不对路。首先就来看看中国文化是什么?不就是所谓的国学吗?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王小波基本是完全否定了国学的价值。王小波的想法典型,也很普遍。王小波是比较极端的,就是鲁迅这样极端的人说话也不敢把话说死,在《拿来主义》也只是谈论鸦片可以治病的理论。《拿来主义》的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滑头主义。

胡适的思想口头上比较西化,他主张全面西化,但是他的学问却相反是标准的国学,问题变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做的学问却是国学呢?他自己可能也无法说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五四时期文人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满世界折腾一圈子,最终还是都抱起了古籍,就是鲁迅也研究起中国小说史。王小波可以将话说死,说了痛快,看了舒服,因为他自己是不做文学问的。要做学问就避不开要谈论这些东西,因为需要一个叙述的载体,当然可以更简捷的认识问题,一句话色既是空,其他什么都不说全世界都概括进去了。钱钟书则比较高明他不明说,他不肤浅的做愤青。从《围城》中的戏说,却隐约可以看出他的倾向,他的内心或者说本能中有些抵制西方文化的情绪,但并不是明确的反对西方文化,一些问题实在是不可以定论。

象王小波这样认识是比较痛快,但是一些事是没有办法痛快的。对于中国学人或者一般的学生,学本国历史,就要比美国学生累太多,历史比较长啊。一个美国历史专家大概也要比中国历史专家轻松很多。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了,不过也是一种现实。但美国历史也许变的非常细致,估计一个特别点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写进历史。在美国电影《国家宝藏》中,编剧能想出来的美国最重要的文物只是《独立宣言》原件。有一个词叫做博古通今,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什么样才能叫博古。谁要是能写个《四库全书通考》那他一定可以算是一个博古的人,这还是玩笑了,《四库全书》现存的有79000卷,不要说写个通考,就是看一偏,估计没有成为一个博古的人,肯定就成了一个废人。没看过谁敢做评断呢?谁敢象王小波那样说呢?

王小波没有直接说他喜欢西方文化,他说他喜欢法拉利,怎么弄点铜丝绕吧饶吧,就能弄出电磁,太神奇了,换句话说他喜欢科学,这也是西方文化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科学和民主本来关系不大没有直接的关系,极少有那种严谨的学术体系将这两概念放一起研究的。“五四”时期用了两个非常蹩脚的比喻:“德”先生和“塞”先生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浓缩成西方文化的精华,被极力的倡导。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不说,先说对文人的影响,却教会了中国文人假装没有民主自由,为什么可以假装没有自由呢?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词意思没理解,所以只能假装没有。这个词的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也不去说,其实所谓民主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面子,所谓的人权也就是面子。有面子就是有民主了,就有人权了,要死要活的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到底在要什么?面子和民主本质是一个东西,但是有人既想要民主,却反对要面子,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科学的态度,圣人也是有态度的,孔子说“君子不肖小艺。”这个小艺的艺就是指科学。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传统教育和西化教育的差别还可以做一个直观的比较,在红楼梦中十三四的小孩的情商和智商,是现在二十岁的大学生很难达到的。请你自问你在二十岁的时候,是不是有林黛玉十三岁时候的才情,你三十岁的时候人际交往能力是否达到薛宝钗十五岁时候的水准。你也许说那她们数理化是不行的,其实你要是和林黛玉现在是同学成绩能比她好吗?这种假设不可以实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情商和智商不高的人学什么都不能学通透。《红楼梦》中也许有虚构的成分,这个比较也许太特别不具有普遍性,至少可以看出读《五经四书》的结果不是想象的那样把人读成书呆子。但这种现象也还是十分令人费解,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的西式教育将人教傻了。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2篇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

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

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西方国家在饮食,音乐,电影甚至是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电影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现在许多中国人喜欢看美国大片,现在许多中国青少年崇尚非主流,喜欢跳街舞,其实这些都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的音乐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现在许多的中国人喜欢听起源于美国的摇滚乐以及爵士乐,而对于中国的戏曲则没有一点兴趣,而有些人则干脆连中文歌都不听了。这还是很可以理解的,这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古典音乐有些不符合现代人的趣味,其节奏太慢,实在让现代人难以接受,而中国的流行乐又大多是抄袭外国的音乐,所以说实在难以让人产生极大兴趣。

西方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比较,面对西方情人节的冲击,土生土长的传统七夕节遭遇着尴尬却总是不声不响。七夕节虽然历史悠久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它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似乎并不大。人们已经把七夕节还给了古老的历史。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情侣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也许是故意,也许是不经意,总之人们在追捧“洋节”的同时,冷落了本土传统的节日。纯美的七夕就是这样渐渐地被遗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其实本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西方节日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方面,星座占卜方面,以及文字方面。他的到来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不是灾难性的,而是在中华文化强大的再生能力面前壮大了我们民族文化,如拼音的运用、电脑知识的运用,以及《周易》文化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就像元朝、满清的文化,反而维护了我们民族文化一样,强大的易理哲理会令更多的西方人叹为观止。同时,也通过和西方文明的碰触,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和善”在精深的文化中的继续发展,和她产生的古老渊源。也在和西方文明的撞击中,让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研究、学习、使用古文化的行列中。虽然有些懒惰的人不愿费脑子去研究中国的古文化,随意写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对中华文化来说这无伤大雅,因为众多的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在一代代崛起并影响着一代代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外国的汉语热也将逐步升温,中华文化正在上升至一个新的格局,绝不会轰然倒塌。

终上所述,中华文化在和西方文化的交往中不会失落,而且正是上升的大好机会。崇拜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比我们现在发达,所以在文化互相碰撞的时候,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优势文化。文化的优势是不可小视的。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是自己的文化却传承了希腊的东西。抱着学习态度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从洋务运动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对于这种优势文化的学习对我们自己本民族的进步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传统,不要崇洋媚外。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西方文化的确是对中国青少年有许多不良,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是一种侵蚀,但是全盘否定西方的一切也是不正确的,毕竟西方有许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并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们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保存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们应该像日本学习如何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韩国利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

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第3篇

一、饮食理念的改变

中西饮食思想在中西方餐饮进入对方的“地盘”后, 不断地发生碰撞和融合, 融合与互补, 有利好也有弊端。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 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在广告媒体的冲击下, 西方快餐连锁行业的兴起, 就连素食者的鼻祖国印度, 也迫不急待的跟随现代化的步伐, 向速食肉食文化看齐。现在的年轻人看不起传统食物, 他们被西方传媒教导要吸烟、喝啤酒、吃快餐和摄取充足的营养 (其实是过剩) , 才算跟得上潮流。可见, 西方文化也整影响中国的饮食状况。

二、饮食搭配的改变

(1) 中餐食物忽略搭配: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 我们是高纤维素, 低脂肪糖的食品。主张“食饮有节”、膳食全面而均衡。特别是作者主张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在营养方面就很先进, 我们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的具体比例, 没有先进的科学设备, 也交不出具体的营养分析。

(2) 西方注重搭配:在他们看来, 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因此, 只要营养充足, 他们就毫不介意食物的单一、味道的贫乏西餐极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 充分考虑人体对各种营养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对于烹饪食物, 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 从时间、空间、温度、湿度等细微入手, 烹饪出从物理、化学角度都营养、美味的食物。

(3) 西方文化对中餐营养方面的影响:例如牛排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 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 而在西方人看来, 不完全熟透的牛排, 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 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中餐厅也引进不熟透牛排的煮法, 并且越来越受中国人们的欢迎。我国人民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渐要求吃好、吃得营养健康、吃得有文化有品位, 认为越西方化的食物越是注重生活质量的表现到处可见。具有微观具体, 定量监测等特点的西方现代营养学进入中国, 与传统的食治养生学说并存, 为菜点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三、饮食制作的影响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中国饮食制作奇多:烧、氽、溜、焖、、酥爆、炒、砂锅、拔丝等。菜肴让人眼花缭乱。还极重刀工、火候, 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各种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不同的。西方的烹饪方法简单的多, 他们只注重食物的营养, 而不重视饮食烹饪带来的乐趣。烹饪的方法以煎、炒、蒸、冷拼为主, 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大块的, 然后生吃。西方文化的影响, 我们从电视剧、网络等媒介发现, 越来越多的“小资”派喜欢追求像西方文化所崇尚的简便, 常常能看到电视上一位年轻的白领在家捧着沙拉看电视, 也能看到时尚有专门的烹饪版面教读者如何简便地做一道英国或者法国餐。这样的烹饪方式, 崇尚材料简便, 制作简便, 携带简便, 已经慢慢渗透到中国的餐饮中去, 连小区的大婶们也学着如何简便地做一道沙拉, 而不是挑选精品的面粉, 和面擀面做一道煎饼了。

四、饮食习惯的改变

1、餐具

中国家庭越来越多人用叉子吃面或者夹食物, 不同的食用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 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2、礼仪的改变

跨文化交际学家爱得华·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 即“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化”。在中国的西餐馆, 往往也被营造了一种气氛---迟到不礼貌, 而不再是迟到等于“姗姗来迟”。等人的人, 不再是打牌喝茶消闲, 而是尴尬地坐在一角。迟到的人不再是理所当然无所谓, 而是也尴尬地面对西餐厅要求准时的气氛。虽然这是在西餐厅, 但是在中国国内慢慢地渗透, 影响年轻一代的生活, 这也是希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观念的一种影响。

五、结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 中国人对有着快捷, 方便, 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此外, 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中西方文化正互相、立体地影响着对方的餐饮。

摘要: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不仅能增加对其文化的理解, 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本文探析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以增进了解, 促进交流。

关键词:西方文化,中国饮食,跨文化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4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企业文化构建;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5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的灿烂文化,理应成为中国企业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洋务运动”、“西体中用”到后来“五四运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变革图强的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渗透乃至侵略的大门。这种渗透乃至侵略导致一部分企业,特别是涉外经营企业,认为中华文化落后,不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常常照搬西方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观、价值观,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产品设计参照西方标准,产品生产仿造西方产品,忽视东方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在失去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失去了企业经营的自信,导致企业创新能力降低,竞争力下降,甚至成为西方企业的附庸。

一、西方文化的入侵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开始了入侵中国的步伐。从教会、买办企业到不平等条约,从官方到民间,西方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基本上所有技术先进的物品都被冠上“洋”字,西方先进,中国落后的观念逐步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

现代中国虽然已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上的成功并未带来文化上的自信,中国政府虽然通过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来宣扬、推介中华文化,但一部分人心中中华文化过时、落后的观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各国也加强了文化上对中国的影响和渗透。西方文化的侵袭正步步紧逼。

(一)思想观念的入侵。基于中国落后的现状,中国积极从西方寻求救国图强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良莠不齐的一齐涌入中国。很多人抛弃中华传统的“仁爱”、“礼、义、廉、耻”等思想,遵循西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片面追求西方的民主、自由,实用主义,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很多企业只重自身利润的获取,忽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忽视公平正义,违背企业道德造假贩假,破坏环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生活方式的影响。(1)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各自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中餐重色、香、味、意、形,西餐讲求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可以相互交融和补充,给人们的生活增加选择,使人们的饮食更健康。但一部分人出于崇洋的心理,过度放大中餐的缺点、褒扬西餐的优点,以吃牛排为时尚,以喝洋酒为高档,片面认为西餐是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2)日常礼仪。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中华传统的“拱手礼”基本消失,西方的单膝跪拜礼、钻戒已成为中国年轻人必备的求婚方式,白纱代替了红盖头,西装、领带成为中国人的正装,日常交往礼仪弥漫着西方文化的气息。(3)节日文化。节日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韩国把首都“汉城”更名为首尔,把中医称为“韩医”,抢注“端午”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想摆脱汉文化的影响,保护自身拥有的文化,树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心。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中国人过“洋节”蔚然成风,不记得“二十四节气”大有人在,不记得“情人节”、“愚人节”和“圣诞节”人绝无仅有。

(三)文化产品的输出。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侵略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垄断。从西方的歌曲、书籍、影视剧到各种娱乐活动,西方文化产品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资金实力和宣传能力,占领了很大的中国文化产品领地。很多人不读《论语》、《诗经》,却必读西方名著,不看内地影视剧,却对欧美电影、韩国电视剧晶晶乐道。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出,西方的语言、文字、思想理念、道德观、价值观便随之影响着我们。

二、西方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

(一)物质文化的影响。(1)企业标识的影响。中国很多企业的标识仅仅是把西方很多企业的商标的字母或图形换个方向和形状。(2)员工形象的影响。企业管理阶层和车间工人之间已经严格按西方的白领和蓝领在着装、待遇、甚至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和西方保持一致。(3)建筑和环境影响。西方建筑风格在中国企业已很常见,很多企业一味向西方靠拢,甚至出现了很多仿西方标志性的建筑和很多奇形怪状的楼房。

(二)制度文化的影响。(1)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学习了西方来源于古代制约王权为目的的法治思想,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吸收了利益为主,多方参与、相互制衡的思想。在这种体制特征下,公司的事务常常采用委员会模式来决定。这种体制模式固然保证了公司决策由多数人、大股东决定,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由于相互制衡的影响,企业的执行力低下。(2)组织结构的影响。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人员素质与西方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盲目的学习西方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造成了管理层对下级部门影响力降低、控制权减弱,影响了企业经营行为的效率。(3)员工行为规范的影响。受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位、金钱观和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企业在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时,弱化集体的观念,重视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鼓励员工个性的释放,鼓励员工之间的竞争,虽然对有利于提高工作业绩,但对员工之间的关系和团队的凝聚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精神文化的影响。(1)企业哲学。企业管理强调理性,强调制度管理,压迫人性,抑制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功利主义广泛应用,员工个性得到发挥,冒险行为增加,给企业带来风险。(2)企业价值观和道德观。西方文化重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功利的道德观念,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只重企业利益,忽视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违背道德,排污破坏环境,造假坑害顾客,只重眼前,不管以后,给企业长远经营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3)企业精神。对西方文化简单的“洋为中用”,导致西方企业精神的水土不服。“理性优先”的精神虽然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有了很大的保证,但同时这种精神强调规则、秩序与逻辑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忽视人际情感需求。“个人主义”虽然也刺激了员工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积极创新,但也有员工恃才放旷,不服管理,频频跳槽,影响企业稳定。

总之,由于国情和企业员工素养的不同,中国企业简单的照搬西方文化来构建企业文化可能在短期会使得企业获得发展,甚至扩大对外经营规模,但从长远来看,从新时期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以西方文化为主要来源构建的企业文化并不能适应中华文化大环境,不利于企业构建自身的特色并形成企业在文化上的优势,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中华文化为主要来源,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益的因素。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出仿造之路、造假之路,走上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自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涂明详.从东西方文明差异看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J]. 经济问题探索.2002.05.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5篇

浅析西方的文化霸权及其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是当今第三世界国家共同面对的一种文化殖民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建立其文化霸权作为谋求世界霸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种在新形势下所呈现的被人们称为“软战争”的西方文化霸权之战,我们首先应该对文化霸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全球化语境下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中国应该理性面对文化权的现状,积极着手于文化权的重塑.

作 者:钟晶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刊 名:剑南文学英文刊名:JIAN NAN WENXUE年,卷(期):“”(9)分类号:G04关键词: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 萨义德 葛兰西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6篇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 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

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书 本,其用意也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力倡导差异性、多样性、多元性,其目的就在于对抗形而上学的同性总体化、极权化的僵化的理论模式。

2.倡导创造性。后现代思想家最推崇的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最推崇的人生是创造性的人生,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活动的人。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思潮极力倡导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创建生活的价值意义,在社会关系领域内创造多样性、有差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3.力主平等。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二元论、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文思和批判,指出:现代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二元论,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男性主义,实际是强调人与人的不平等,证明人对自然的优越性,男性对女性的优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正在极速变化的信息化和高品化的高科技社会。

在全球化的今天,处在跨国文化的语境中的中国,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性,强调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提倡创造性和平等,从而使得和谐对话逐渐取代文明冲突,以创建和谐富足的社会。

三、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摧残的严历控拆,对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所带来的实际成就的深重优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之可靠性的深刻怀疑。”①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政治危机相对缓和,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商品化逻辑无限扩张,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后现代已经包围着中国人。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流行音乐、排行榜、卡拉OK、通俗文学、畅销书、电视小品、连续剧甚至肥皂剧、武打片、言情片等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艺术、理想、品德、情操、权威、价值等崇高的意义已经悄然引退,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正在打破,无论政治还是文化,诸多领域已经渗透着资本的逻辑,甚至理论也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大众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温床。

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染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其次,文化传承的弱化,和文化自信的削弱。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电影、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的出现,意味着不仅是对物质的复制也是对精神的复制,的确,后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它不仅是可以复制在胶片、磁带、激光唱盘上的批量生产的商品,而且它的类型、风格、模式,甚至语音也是复制出来的。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发展,靠什么来得到保障?而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几件力作、经典的文化产品推出,那么,它的文化建设无疑是很不成功的。虽然,后现代主义也追求“独创性”,但这类“独创”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以时尚的胡闹来博取轰动的新闻效应。这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后现代艺术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真理去战胜谬误,而决不是听任或追随谬误去战胜真理。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落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最后一点,国家、民族认同的弱化。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既有促使大众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的存在与价值的积极一面,也有影响到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生成的消极一面。民族精神表现的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情感、信念与责任,而情感、信念与责任等都建立在对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存方式,淡化了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弱化。

当代的社会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宽松,人们享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元的选择。他们既希望得到国家和他人的帮助,又不希望受到国家和他人的干扰。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时,由于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过分推崇,容易淡化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畅通无阻,渗透于宽松的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果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它将迅速地同化中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因此,在这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众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四、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她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尤其是对于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要正确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我们既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切忌把传统文化极端商业化、粗俗化。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当今现实生活中,应做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从而推陈出新,不断创新。

因此,在中国国情下,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时代需要。

【注释】

①张国清.《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4): 10,P65.【参考文献】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7篇

化解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之道-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谈起

“东学西渐”研究在我国的逐渐展开和结果表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涉及从器物层面到社会制度形成与变革直至哲学观念等各个层次.中西哲学文化的互补性及所遵循的共同发展规律说明,无论是西方哲学文化还是中国哲学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全球化时代取代、更新、补缺是正确处理中西哲学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这才是我们化解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之道.

作 者:杨永庚 Yang Yonggeng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 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2 关键词:中国哲学文化   西方哲学文化   合法性危机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8篇

一、明清时期茶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 中国和欧洲文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可谓史无前例, 出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的过程中, 欧洲天主教的传教士们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一方面, 出于传教的目的, 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翻译并引入中国, 使中国的王宫贵族们获得了对“西学”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 他们又通过书信往来和翻译中国著作, 把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理念介绍到西方, 致使当时欧洲出现了一种“中国热”现象。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首的欧洲传教士们大多博学多才, 他们学习中文、身穿“儒服”, 利玛窦所写的文章和书籍已经开始将中西思想文化相融合, 试图将自己所传教义建立在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之上, 在他之后的艾儒略等人也照此效仿。这样, 从欧洲来华的传教士们找到了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结合点, 从此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得以在和平的方式下进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在各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都发挥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传教士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传入欧洲的同时, 随着海道的畅通和中西方海上贸易的不断扩大, 欧洲商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玉器、屏风、扇子、家具、茶叶等大量带入欧洲, 欧洲人被这种东方情调和东方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正如德国学者利奇温在他的《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中写道:“开始由于中国的陶瓷、丝织品、漆器及其他许多贵重物的输入, 引起了欧洲广大群众的注意、好奇心与赞赏, 又经文字的鼓吹, 进一步刺激了这种感情。商业和文学就这样结合起来了。 (不管他们的结合看起来多么多么离奇) 终于造成一种心理状态, 到十八世纪前半叶, 使中国在欧洲风尚中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正是基于这种心理, 在17、18世纪的欧洲, 上流社会开始热衷于中国趣味, 历史学家们将这种热潮称为“中国式风格”。

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咖啡和可可统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从前2700多年开始, 中国人就开始饮茶。在众多文人墨客的推崇下, 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几千年来, 以茶为载体, 产生了大量的茶诗、茶联、茶经、茶谱、茶艺等文化作品。而中国人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传播着这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使它融入到不同的历史时期, 推动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 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 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 属“中介文化”。茶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而孕育产生的。在中国古代, 茶叶可以作为皇家贡品, 佛教把茶叶列为专用滋补品。权贵人家把茶作为身价的象征, 作家诗人把以茶待客奉为最高礼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有茶叶“人家不可一日无”之说。

茶文化具有的安宁、高雅、深沉的特性, 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和民族风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嗅出茶文化的气息, 品茶已成为人际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被中外普遍接受, 从而使得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经久不衰。茶文化不仅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优秀思想和文化的浓缩, 也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三、明清时期茶文化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茶叶传入西方, 是从17世纪中国明朝末年开始的, 当时的海上强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1610年, 荷兰人将第一批茶叶从澳门运到了欧洲。整个明清时期, 荷兰始终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荷兰是欧洲最主要的茶叶转运国, 欧洲最古老的茶叶市场就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那里的茶叶拍卖闻名于欧洲。

因此, 中国茶文化首先影响的是荷兰的社会生活。茶叶传入荷兰伊始, 由于供不应求, 价格十分昂贵, 只有皇室和贵族的人才有能力享用, 是上流社会用于社交的奢侈饮料, 当时的茶叶甚至与药品一同销售。当时的荷兰人认为, 喝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于是, 茶文化很快风靡了整个上流社会。由于人们对炫耀身份、显示品味的追求, 饮茶之风在荷兰的上层社会中发展到几近狂热的程度, 许多贵妇都对饮茶情有独钟, 她们组织了很多饮茶俱乐部, 整日沉浸在饮茶的社交礼仪中, 甚至对家事置之不理。18世纪初, 一部名为《茶迷贵夫人》的喜剧, 就真实而生动地演绎出了当时的饮茶风尚, 同时说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17、18世纪就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到了17世纪下半期, 随着茶叶输入量的增加, 茶叶的价格开始下降, 中国的茶叶开始在荷兰的食品店里销售, 饮茶之风开始在整个社会普及, 中国茶文化开始比较全面地影响荷兰大众的生活, 荷兰人开始形成喝早茶、午茶、晚茶的习惯, 各种茶室、茶座也应运而生。达官显贵们则在自己的家中专门设立一间茶室, 用来放松或待客, 这一生活方式像极了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 他们也非常喜爱在茶室中享受清静饮茶的乐趣。同时, 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荷兰人还非常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就座、敬茶、品茶, 到寒暄、送别, 都遵循严谨的礼节, 这充分体现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融合。

在荷兰之后, 英国是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程度最深、范围最广的国家。早在17世纪30年代, 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文化从荷兰传入了英国。1662年,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公主的陪嫁中有许多当时非常珍贵的红茶和砂糖, 她每天都要饮用这种加了糖的红茶, 就这样她将葡萄牙的饮茶和茶会习俗带进了英国王室, 整个17世纪下半叶茶叶都成为了英国宫廷新的生活方式。后来, 英国不满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所有茶叶贸易, 便悍然发动了对荷战争。最终英国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从此, 英国就夺取了荷兰在亚洲的茶叶贸易权, 并以中国福建厦门为根据地开始了茶叶贸易。17世纪末, 中国的茶叶开始直接被通过海运送到英国。因此, 到了18世纪, 英国城市中茶馆林立, 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爱上了饮茶, 饮茶成为了人们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茶会”的惯例也从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开始一直沿袭至今。作为一种社交方式, 英国人通过参加茶会扩大交际、获取信息、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英国人是欧洲人中最早用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茶文化的。英国茶商托马斯·加尔威1600年就写过一本名为《茶叶的种植、质量与品德》的书。在英语中茶最初就叫cha, 到了19世纪下半期, 在法国人的影响下, 英国上流社会才按中国福建方言的发音将茶称做Tea。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讲究“以茶助文思”, 这一文化理念也在英国文坛有所反应。据说18世纪的英国著名作家赛缪尔·约翰逊获得写作灵感的方式就是每天都饮一杯茶。同样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诗歌界的代表人物乔治·戈登·拜伦曾写过一首名为《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的诗, 对当时饮茶之风盛行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 长期以来, 茶一直是英国人的主要饮料之一, 同时茶文化在英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的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都是毋庸置疑的。

从中国明清时期开始, 中国茶文化远播欧洲, 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茶的传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和贸易, 同时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用餐习惯。最重要的是, 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丰富了欧洲各国的文化内涵。随着饮茶在欧洲盛行, 中国茶文化逐渐融入欧洲的本民族文化之中, 欧洲人形成了适应本土的饮茶习俗和自己独特的茶文化。饮茶还对拓宽欧洲人的社交生活和丰富他们的娱乐活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 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也是饮茶之风盛行的反映。

摘要:明清时期, 中国茶叶大量外销到欧洲, 促进了中西方经济交流, 也将中国茶文化带入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本文试图分析从明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茶文化如何逐渐进入西方人的生活, 以及中国茶文化对欧洲人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西方文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陶德臣.论清代茶叶贸易的社会影响[J].史学月刊, 2002 (5) .

[2]杨静萍.17—18世纪中国茶在英国[D].浙江师范大学, 2006.

[3]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英文演讲稿 第9篇

关键词:汉语 英语借词 西方文化

引言

有很多学者致力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语言和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语言是对文化进行反映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会反过来对文化的发展造成影响。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当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时候,其实也将外来语言背后的文化引入了。从汉语中借用的英语词汇可以看出,随着英语在汉语中的应用,西方文化也在这些语言中传递,与此同时也引进了这些外来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其他的语言体系,不同的语言之间会产生交汇。对汉语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英语逐渐融入进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汉语中对英语的借用,其实是借用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变通。本文尝试着将汉语借用英语词语现象置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探讨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语借用英语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语词语主要是通过五种途径进入汉语中的,在这几种途径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入也十分明显。

一、媒体中的英语借词透露的西方文化分析

(一)电影和电视节目

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传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英语的普及。英美电影的制作,无论是题材本身的内涵,还是各种电影技术的应用,都领先其他地区,因此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电影和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都十分广泛。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英语的普及。另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电视也是一种十分经济地获取信息的方式,电视节目中英语新闻、娱乐节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他们在观看电影以及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英语,学习了英语语言中的文化。这些文化以及艺术方面的词汇是结合了汉语和英语产生的一种新词。

(二)通过新闻和媒体进行文化渗透

新闻是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世界新闻领域,英美新闻也处于垄断地位,比如美联社、路透社等英美主要新闻机构,每天都在向全世界传输大量的时事消息,这些消息的覆盖面也十分广泛,涵盖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另外,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消息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在互联网上,如果想要获得更多其他国家的信息,则必然会接触到英语,因此,在英语的传播过程中,文化也蕴含在其中。

(三)消費文化的渗透

除了通过媒体、电视节目、电影等进行文化渗透之外,西方的一些国家也在极力推销自己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模式,一些国外的产品品牌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几乎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比如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这些外国的公司在推销自己的商品的时候,也将他们的文化推销给中国人。虽然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中文,但是在使用中文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会结合英文,借用一些英语词汇,也成为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

二、粤语中的英语借词体现出的西方文化分析

我国的语言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地域辽阔,我国的语言种类很多,五十六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粤语受到英语的影响最为深刻。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主要阵地,有资料记载,早在1637年英国就派出商船来到广州,而且在广州设立了相关的办事处,此后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密切,很多广东籍的华侨以及定居在香港的同胞在与家乡的人民进行交流的时候,英语就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英语的影响也渐渐深入到每家每户,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多语言的环境,广东与香港之间的距离很近,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很大。居住在香港的居民几乎都会英语、汉语和粤语,加上改革开放的影响,使得很多广东人开始像香港人一样,在讲粤语的时候也会夹杂一些英语,并且渐渐地将这些英语使用得十分流利和顺畅。对于广东人而言,这并不是为了追求一种时尚,更多的是为了减少语言的隔阂,使得交流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而且这种语言方式也已经渐渐成为人们使用语言的一种习惯。随着香港的回归和广东经济的发展,粤语对普通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粤语中的英语借词现象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很多有特色的英语词汇也渐渐在大陆的其他地区开始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词汇,比如巴士就是借用英语单词“bus”,的士就是借用英语的“taxi”。在“的士”这个外来词的应用过程中,还产生了很多其他的词汇,比如“的哥”、“的姐”、“面的”、“摩的”等,分别指代的是开的士的人、以小型面包车作为的士的人、以摩托车作为的士的人。

三、中外交流中的英语借词体现出的英语文化分析

在古代,我国就已经与西方的一些国家有交流和沟通,近代以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背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个过程中,民族矛盾之间的激烈碰撞,也为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中西方的交流逐渐增多,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在汉语中借用英语词汇,使得汉语的词汇量不断增加,从侧面推动了汉语的发展。比如“丽丽穿上今年最in的迷你裙和同学一起去看芭蕾。但是到了剧场之后发现演出取消了,因此两个人只好去附近的跳蚤市场血拼,两人又去麦当劳买了一杯可乐和一支冰激凌,去网吧玩了会电游,网上聊天认识了一个GG,发了一个伊妹儿,拜拜之后各自回家。”在这段中文文字中,就有很多由英语词汇派生出来的汉语语汇。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时尚的借词,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使用这些词汇,这些词汇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些文化的传递。以这段话为例,这些词语在汉语中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英文的传入,使得这些词汇开始普及,随后便产生了相应的中文对应词,渐渐对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也进行了接受。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也与各种书籍、文学作品等内容的翻译有关,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一大批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的科技、经济著作进行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英语借词。后来,这种翻译又延伸到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词语。这些英语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这样的词汇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都有可能会顺便附带几个英文单词,让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而且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加深。

结语

“文化全球化”指的是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一个重要过程,包括很多方面。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英语是一种最为广泛的语言,所以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自然会选择英语作为首选的交流载体,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使得英语所代表的文化也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在汉语的使用过程中借用英语词汇的现象较多,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借用英语的情况将越来越多。随着当前世界文化交流逐渐增多,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融合使用也越来越多,比如很多人会在使用汉语的时候也夹杂使用一些英语单词,汉语在借用英语的过程中,也传递了很多西方文化,这些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以及语言的发展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冀宏.英语中借自汉语的外来词[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01).

[2]张泽芬,刘丽丽.汉语和英语连词语序对比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3]杨惠芳,郑奕.英语中国化的趋势及模式[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韩怀伟,赵宏凌.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

[5]郑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6]朱琴.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临时词义缩小与扩大的语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7]周志培,冯文池.英汉语的相互影响——汉语的英语化与英语的汉语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1).

[8]黄鸣.从淡化洋节说开去——也谈“文化侵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上一篇:寒假医院检验科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美国法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