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

2024-08-16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精选6篇)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 第1篇

一、 成功导入

二、 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谁为大家来指导】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勤奋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成功自学【目标是灯塔,前进有方向】

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25%,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25%,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20%,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20%,篮球有多少个?

四、成功合作

1、学校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画的数量是蜡笔画的60%,水彩画比蜡笔画少40幅。水彩画和蜡笔画各有多少幅?

提出要求:

⑴、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⑵、理解所求问题。 ⑶、确定单位“1”

2、小明收藏了多少张卡通画片?已知动物画片占卡通画片的40%,人物画】片占卡通画片的30%,动物画片比人物画片多20张。

五、成功量学

运一堆砂石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大卡车运1次后,剩下的用5辆同样的小卡车刚好1次运完。如果小卡车的载重量是大卡车的75%,这堆砂石共有多少吨?

成功示学

海棠花有多少盆?已知太阳花有120盆。茶花的盆数比太阳花多 。海棠花的盆数是茶花的80%。

六、成功示学

海棠花有多少盆?已知太阳花有120盆。茶花的盆数比太阳花多 。海棠花的盆数是茶花的80%。、

七、成功测学【学习要会用,才是真本领】

【一】、填空题

1、甲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5,乙数比甲数少﹝﹞%。

2、比90多20%的数是﹝﹞,90比﹝﹞多20%。

3、一箱饮料,如果喝掉50%后,还剩12瓶。那么,喝掉5瓶后,还剩﹝﹞瓶。

【二】、判断题

1、甲数比乙数少5%,甲数是乙数的95%。﹝﹞

2、甲数的和乙数的75%一定相等。﹝﹞

【三】、解决问题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连环画本数故事书的70%,则连环画有多少本?

八、成功思学

这节课我学会了--------------

九、教师评价:

真棒【   】棒【   】加油【   】

★ 花脸 导学案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 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设计

★ 《陋室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 春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导学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晏子使楚 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古诗两首(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 《散步》导学提纲 导学案(鲁教版六年级上册)

★ 《马说》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 第2篇

第六单元

百分数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了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难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讲情百分数的意义;找准单位“1”,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单元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单元难点:

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教材分析:

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内容。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大量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有些计算,如求种子发芽率、产品合格率等,还孕伏概率统计思想。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百分数的概念,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化为分数、小数来计算,因此,使学生明确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学会它们之间的互化,计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编写特点:

第一,把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列为全单元的教学重点。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尤其是统计和比较,通常使用百分数。人类历史上,百分数是实际应用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数。把百分数的应用作为重点,能充分体现它的教育价值。本单元只教学一步计算的求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包括求合格率、发芽率、出勤率的问题。至于百分数的其他实际问题,将在六年级(下册)里继续教学。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解答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概念是正确应用的前提。因此,把百分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之一,是毫无疑义的。

第二,把“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两个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关百分数的基础知识,包括意义、表示方法以及与小数、分数的改写,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百分数又经常出现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许多统计的问题,尤其是求概率经常要计算百分数。可见,百分数的知识不应局限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教学。教材努力使两个领域相联系,如例1分析统计表里的投篮次数、投中次数和投中的比率,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第101页第7题选择统计表里的百分数,比较大小;第9题从统计图上的已有百分数,联想其他的百分数;例4和例5利用统计图、统计表里的数据求百分率。再如第110页第4题用百分数刻画可能性有多大。这些结合一方面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多样活泼,赋予百分数具体的含义,激发学习热情,加强数概念的教学。另一方面经常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数据信息,培养统计观念。

教材注重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关注结合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教材还非常重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时安排:

、百分数的认识

(1课时)

2、合格率

(2课时)

3、蛋白质含量

(2课时)

4、这月我当家

(2课时)

5、练习六

(2课时)

6、整理与复习

(二)(2课时)

7、数学与购物

(1课时)

8、购物策略

(1课时)

9、包装的学问

(1课时)

《合格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和要求、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重点、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看一看

说一说

出示课本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

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合格率”就是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2、想一想

做一做

让学生自由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

甲牌的合格率:43÷50

乙牌的合格率:52÷60

二、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当学生在比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引导学生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在进行比较。

2.练一练

将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电脑显示)

0.356

0.025

3、说一说

请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如何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然后学生汇报

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教科书“试一试”

引导学生根据成活率的意义,独立解决。

2.生活的百分数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求百分数的例子

比如,计算全班同学的出勤率

四.总结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 第3篇

一、抓量与量之间的比较和内在联系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判断题中谁是单位“1”的量, 谁是比较量。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 是甲数对乙数而言, 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 而甲数是来跟乙数比较的量, 是比较量。

举例:粮店运来大米15吨, 运来面粉20吨, 大米是面粉的几分之几?

分析:教学时先启发学生找出题中关键词句及两个量, 在比较量的下面画“~~~”线, 在单位“1”的量下面画“———”线, 把表示它们关系的词句用符号连接。

板书: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几分之几?

比较量单位“1”

15吨20吨

这样, 学生就很清楚这题是已知比较量和单位“1”的量, 求分率。根据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 用甲数÷乙数, 即用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若把问题改成面粉比大米多几分之几?教学时同样启发学生找出题中的两个量, 引导学生思考因为是用面粉比大米多的数来跟大米比, 所以把问题转化成:

面粉比大米多的吨数是大米的几分之几?

比较量单位“1”

(20-15) 吨15吨

这种判断单位“1”、比较量的方法, 对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极大的辅助作用。求甲数是乙数量的几倍, 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 甲数是跟乙数比较的量是比较量, 用甲数÷乙数也就是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 使学生既弄清了题中的数量关系, 又掌握了量与量间的内在联系, 为学生解分数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把简单应用题转换为较复杂的应用题, 强化找对应分率和对应量

举例: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口答)

举例: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举例: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 吃了, 还剩15千克, 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原题变型: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 第一天吃了, 第二天吃了6千克, 这时这袋大米还剩下, 这袋大米有多少千克?

分析:题中一袋大米的重量是单位“1” (未知) , 题中已知量是第二天吃去的千克数 (比较量) , 要求单位“1”的量。必须先求出和比较量6千克对应的分率, 列式

通过分析对比, 使学生清楚了解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是先求出比较量的对应分率, 然后根据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三、把顺序叙述和逆向叙述的题结合起来, 掌握解题规律

举例:五年级有学生160人, 已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儿童组) 的占75%, 问未达标准的有多少人?

分析:题中160人是单位“1”的量, 75%是体育达标人数对应分率, 本题所求的是未达标人数, 所以必须先求出 (比较量) 未达标人数对应分率 (1-75%) , 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比较量, 列式为160× (1-75%) 。

举例:五年级未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儿童组) 的学生占五年级人数的25%, 已达标人数是120人, 五年级有多少人?

分析:题中五年级人数是单位“1”的量 (未知) , 已知分率25%是未达标人数的对应分率, 要求五年级有多少人, 必须先求出已知达标人数 (即比较量120人) 的对应分率1-25%, 然后根据比较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列式120÷ (1-25%) 。

四、找出解题关键, 培养创造能力

分数复合应用题是由简单分数应用题合并而成。因此, 对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可以这样进行:首先让学生做几道简单分数应用题, 然后再将几道简单应用题复合成一道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使学生对解题关键有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再应用一题多变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条件和问题的变化会导致数量关系的变化, 进而使学生掌握解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先求与比较量直接有关的中间问题。

举例:

(1) 乐武村去年种玉米400公倾, 是小麦的131倍, 种小麦多少公倾?

(2) 乐武村去年种小麦300公倾, 水稻面积是小麦的, 种水稻多少公倾?

(3) 乐武村去年种玉米400公倾, 是小麦的倍, 水稻面积是小麦的, 种水稻多少公倾?

(4) 乐武村去年种玉米400公倾, 比小麦多倍, 水稻面积比小麦少, 种水稻多少公倾?

分析:

第一步提问:第 (3) 题与第 (1) (2) 题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明确第 (3) 题是由第 (1) (2) 题合成的。

第二步提问:要解第 (3) 题的所求问题需要几个条件?小麦公倾数 (未知) 、水稻是小麦的几分之几 (已知) 。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第 (4) 题是在第 (3) 题的基础上变型出来的。

解题关键:求出小麦是玉米的几分之几;求出小麦的公倾数;求出水稻是小麦的几分之几。

小结:求出与比较量直接有关的未知条件, 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找出关键,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建议 第4篇

一、知分率,懂结构

用分率表示数量关系,是学生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因此,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条件说出各种相关量的对应分率和数量关系式。如采用边问边答的形式进行复习,同时用电脑逐步显示。(如下表)

通过这样的复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率的意义,深化认知结构。

二、抓对比,明异同

在解题时,学生常因审题不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对比,引导学生区别异同,使他们对错例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以提高分析解题的能力。

1.“具体量”与“分率”的对比。

(1)一根铁丝长120米,用去3/5,还剩多少米?

(2)一根铁丝长120米,用去3/5米,还剩多少米?

引导学生分析:上面(1)、(2)两题只有一字之差,(1)题中的“3/5”是分率,它表示量与分率的关系;(2)题中的“3/5米”是具体量,它表示与120米之间的相差关系。显然,这两题的解法截然不同:(1)120×(1-3/5);(2)120-3/5。

2.“简单”与“复杂”的对比。

(1)一种半导体收音机,现在售价60元.是原价的75%,这种收音机

(2)一种半导体收音机,现在售价60元,比原价降低了25%,这种收音机的原价是多少元?

列式后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现价都是原价的75%,用现价除以75%求得原价,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不同之处:第(1)题直接告诉“现价是原价的75%”,而第(2)题“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5%”,是间接告诉,所以解答第(2)题时应先算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再求原价。

三、多形式,促巩固

复习时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他们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多形式补充。

例如:工地上有水泥150吨,(),黄沙有多少吨?

可补充为:(1)水泥是黄沙的2/3;(2)黄沙比水泥多2/3;(3)黄沙是水泥的2/3;(4)水泥比黄沙多2/3;(5)黄沙比水泥少2/3;(6)水泥比黄沙少2/3……

2.多形式变问。

例如:根据条件“有一根钢材长10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5%”,改变问句。

(1)第一次用去多少米?

10×20%=2(米)

(2)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10×25%=2.5(米)

(3)还剩多少米?

10×(1-20%-25%)=5.5(米)

(4)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10×(20%+25%)=4.5(米)

(5)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去多少米?

10×(25%-20%)=O.5(米)

接着,把条件改为“有一根钢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5%,还剩5.5米”,改变问句。

(1)这根钢材全长多少米?

5.5÷(1-20%-25%)=10(米)

(2)第一次用去多少米?

5.5÷(1-20%-25%)×20%=2(米)

(3)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5.5÷(1-20%-25%)×25%=2.5(米)

再把条件改为“有一根钢材长10米,第一次用去2米,第二次用去2.5米”,改变问句。

(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百分之几?

2÷10=20%

(2)第二次用去全长的百分之几?

2.5÷10=25%

(3)两次共用去全长的百分之几?

(2+2-5)÷10=45%

(4)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去百分之几?

(2.5-2)÷10=5%

(5)还剩百分之几?

(10-2-2.5)÷10=55%

3.多形式串通。

(1)两人同时从相距6600米的两地相向出发。一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850米,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可以相遇?(相遇问题)

(2)一项工程,由甲队做,需10天,由乙队做,需15天,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工程问题)

(3)有一水池,单开甲管需10分钟可以注满,单开乙管需15分钟可以注满。甲乙两管同时开,需几小时才能注满水池?(水池问题)

四、寻多解,促发展

复习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做题和做对题,更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合理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光明玻璃厂十月份生产玻璃550箱,比九月份多生产25%,比九月份多生产多少箱?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以九月份的产量为单位“1”。

解1:550-550÷(1+25%)

解2:550÷(1+25%)×25%

以十月份的产量为单位“1”。

解3:550-550×[1÷(1+25%)]

解4:550×[1÷(1+25%)]×25%

用方程解。

解5:设十月份比九月份多生产x箱。

x÷25%=550-x

解6:设九月份生产玻璃x箱。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 第5篇

教学内容:53?54页内容和练习13?1?10题。

教材分析:

本课程基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的学习。分数教学有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分数的意义,一个是分数单位。学生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之后,学习分数可以通过类比来学习,因此教学的真实分数和假分数,帮助学生从分数意义上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真实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点,并区分真实分数和假分数。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一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对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真假分数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困难:了解真实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和特点。

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检查导入

什么是得分?

2.写小数单位以及包括的分数 分数的单位数。

3.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填写。

二,新班教学

教学实例1:

(1)根据颜色要求,并谈论什么作为一个单位1。

(2)观察分子和分母的每个分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想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小于1?为什么?(小于1)

(4)清楚分数的真实意义:数字小于分母分数真实分数,真实分数小于1。2.教学实例2:

(1)显示每个图的涂色部分的分数。

(2)观察分子和分母的每个分数的大小。

(3)想想:这些分数比1大,或小于1(4)明确的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或分子和分母等分称为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三,巩固实践

1.做一个做第一个问题:根据真实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来区分什么是真实分数,这是假分数?在一条直线上。

2.练习13?1?3题:独立完成,集体校正。

3.家庭作业:同步练习十三个1-2个问题,选择3个问题。

四课 教会的摘要

你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教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排版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小于分母的分子称为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案 第6篇

学生___________班级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发展观察推理能力。   3、善于交流合作,对学习有兴趣。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并说出方法     × =        ×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P10例题3主题图,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此关系列式解决“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再涂出 小时粉刷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涂色结果得出 × = ,由此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4、自主完成P10“想一想”和P13练习二第5题。看谁做得即对又快。组长检查核对。

5、归纳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书本P11例题4

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立计算,交流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3、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约分?分数乘整数怎样约分?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1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二第3、6、9题。

2、拓展提高:练习二第7、8、10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上一篇:夏天活动策划方案案例下一篇:常见课堂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