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2024-08-15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精选9篇)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第1篇

书法沁园春雪楷书作品

沁园春·雪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民国政府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毛泽东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第2篇

我爱你智慧的头脑

是它领回了四大发明的金奖

我爱你勤劳的双手

是它为现代化祖国打扮梳妆

我爱你伟大的旗帜

是它代表了人民前进的方向

我爱你五色的风帆

是它让世纪之船鸣笛远航!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的草青木秀

我爱你的鸟鸣蛙唱

我爱你的山山水水

我爱你的城城乡乡

我爱你的风花雪月

你爱你的丽日艳阳

祖国,我爱你

是你给了我生命

是你给了我力量

是你给我的渴望插上了

一双飞翔的翅膀

爱国句子

1、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2、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3、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4、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5、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6、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7、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8、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9、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10、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11、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12、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13、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6、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17、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18、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19、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毛武书法作品 第3篇

毛武,1953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

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员,唐山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唐山市书画协会理事。

自幼酷爱书法,尤其对硬笔书法兴趣极浓,数十年苦于临贴,锲而不舍,并注重独创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擅长硬笔书法字画条幅,近年致力于研究双沟篆书。

双沟篆书曾获:黄山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西湖杯全国书画大赛特等奖。

隶书作品曾获:唐山市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第4篇

关键词:行楷书 连笔法 探究 对策

一、行楷书连笔法的概念界定

“字由笔画组成,练字应从笔画入手。行楷的笔画特点更多呈现在组合笔画的表现上,而其中的核心就是笔画连带,唯有连带,方能提高书写速度。”这段文字出自著名书法教育家田英章先生主编的《书法教师指导用书》(中学版),其义明了。硬笔行楷书写技法中的关键就是“笔画连带”,简称“连笔”。但是目前对于硬笔行楷书“连笔法”却并无官方的概念界定,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行楷书“连笔法”是由笔者进行总结并定义的,是指在硬笔行楷字笔画书写中用笔连写的方法,根据笔画间牵丝连带的形态,可以分为“实连法”及“虚连法”两类。

1.实连法:是指书写时将笔画完全相连接,包括笔画直接相连和以牵丝将笔画相连。

例如行楷书中,“牛”(图1)字中的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短横”就是笔画直接相连,而“二”(图2)字中的两横则是以牵丝将笔画相连。

2.虚连法:又称“笔断意连”法,是指笔画形态之间有明显的呼应承接关系,但不相连。

如行楷书中的“兰”(图3)字,上方的“右钩点”和“撇点”两个笔画之间有明显的呼应承接关系,但却并不直接相连。

实连法与虚连法在书写中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二者可在同一个字中交替运用。如“义”(图4)字中的“右钩点”和“撇”使用了虚连法,而“撇”和“反捺”则使用了实连法。

二、行楷书连笔法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及对策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硬笔行楷书,可行楷书笔画牵丝连带较多,学生在学习书写中经常会提出疑问:如笔画间如何连写?连写的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怎样连写才是既合理又美观的?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于没有接触过行楷书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书法教材中的很多例字就会产生“只知其字却不知如何下笔”的困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拿出对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扰,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硬笔行楷书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1.行楷书笔画间如何连写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般来说,行楷书笔画间的连写是依据楷体字的书写笔顺,在书写时,只要注意笔画间的连接关系,学习起来并不十分困难,只有少数行楷字是参照行书写法,改变笔顺或笔画形态的,当学生遇到这两类类字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笔连写,如“王”,“分”两字都是改变了楷书的原有笔顺,而“走”,“正”两字则是改变了楷书原有的笔画形态(示例一)。这就需要教师示范例字的写法,重点是将行笔路线交代清楚,再引导学生通过练写来掌握,这样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2.行楷书连笔的方法有哪些及如何运用的问题与对策。

行楷书笔画连写的方法有哪些?前文中已经介绍过了,根据笔画间牵丝连带的形态,可分为实连法与虚连法两种,可是汉字中的哪些笔画适合用实连法书写?哪些笔画又适合用虚连法书写?这是初学行楷的学生经常提出的一个疑问,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规律,帮助学生解决书写上的疑惑。

①实连法的运用

鉴于行楷书与楷书的笔顺基本相同,实连法多适用于汉字中同类笔画及临近笔画间(指前后两个笔画中,前一笔的收笔处与后一笔的起笔处的距离临近。)的连写(示例二)。

②虚连法的运用

虚连法除多适用于汉字中同类笔画及临近笔画间的连写,还常用于较远笔画间(指前后两个笔画中,前一笔的收笔处与后一笔的起笔处的距离较远。)的连写,以彰显书法中的“笔断意连”之势(示例三)。

3.行楷书连笔法运用合理性、美观性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学会了硬笔行楷技法中的实连法与虚连法,也知道了它们的应用范围,但怎样运用才是合理,美观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般来说,实连法和虚连法都可应用在汉字中的同类笔画和临近笔画的连写上,但在汉字中的较远笔画间连写时,则多用虚连法,而不用实连法。

例如“几”,“丰”二字(示例四),“几”字中的“撇”的末笔与“横折弯钩”的起笔处距离较远,若使用虚连法,“撇”画在写至末笔时带出“附钩”,意在与“横折弯钩”的起笔进行虚连,形成“笔断意连”之势,这样整个字的形态就清晰明了。若改用实连法书写,这个字就会给人感觉像“几”又像“九”,整个字的形态模棱两可,容易让人产生疑惑。

“丰”字中的三横是同类笔画,可用实连法书写,其中第三个横的收笔处与“悬针竖”的起笔处距离较远,适合用虚连法书写,将第三个横的收笔写出向左上方向的“附钩”,与最后一笔的“悬针竖”的起笔形成虚连之势,使得整个字的形态清晰明了。若非要追求速度,将“丰”字中的所有笔画进行实连,就会给人以杂乱缠绕之感,这样的连笔是显然不合理的。

因此,行楷书连笔法的运用能够做到使整字的笔画形态清晰易认,无杂乱缠绕之感,表意清晰而不令混淆,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合理。

行楷书连笔法的运用除了要注重笔画连写的合理性外,更要兼顾整字的美观性。所以要学会取舍,因字制宜。

举例说明:如“繁”、“友”二字(示例五),“繁”字本身笔画较多,多数笔画间的距离都较近,若按连笔法规则是可以使用实连法书写的,但如果用实连法书写,就会产生牵丝过多的问题,使整字的笔画形态显得杂乱缠绕,毫无章法,这显然是不美的。若以实连法和虚连法结合书写其笔画,避免整字出现杂乱缠绕的情况,就会使其呈现出匀净有致的美感。

“友”字笔画虽少,若在连笔法上不做推敲,为追求书写速度而全部采用实连法书写,笔画间的牵丝就会环绕两次,这样就显得重复,而在书法艺术中是忌讳重复,讲求变化的。所以这个字在书写时也应该做到虚连法与实连法结合运用,即以虚连法“破”掉左面第一个“撇”与“横撇”的实连环绕,而保留第二个“撇”与“捺”的实连环绕,这样的安排就显得富于变化,体现了书法艺术中的变化之美。

由此可见,在行楷书连笔法的实际运用中,要因字制宜,有所取舍,把握连笔的合理性及美观性,做到两者兼顾,切忌随心所欲,滥用连笔法。

虽然笔者在硬笔行楷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笔画连写方面的规律、技巧,形成了应对的策略,但这些都还是比较粗浅的,不全面的。随着硬笔书法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相信我们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关于笔画书写教学方面的问题,在此希望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归纳、总结,探究,并最终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为硬笔书法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EB/OL]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2013.02.07

[2]田英章 《书法教师指导用书》[中学版][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6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第5篇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 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物生平

柳公权作品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字诚悬。其祖柳正礼,唐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当年宏词登科。从此,柳公权开始了漫长的仕途生涯,竟然历仕七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在宪宗时,柳公权任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旧唐书》)。李听与柳有此交谊,故柳晚年还为其书过碑。

穆宗即位,柳公权入奏事。穆宗召见柳公权,说:“朕于佛寺见卿笔迹,思 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从此他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侍书禁中。皇帝的宠幸、生活的优裕,并不给柳公权带来欢乐。他内心却有无法排遣的苦闷与隐隐的羞愧。他酷爱书法艺术,但他不想以此作为自己全部的生活;建功立业的进取雄心,时时跃动在胸间。而随从皇帝的侍书,其地位仅与“工祝”一类相等。因此其兄柳公绰曾写信给宰相李宗阂,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于是改为右司郎中,累换司封、兵部二郎中,弘文馆学士。

唐文宗颇爱柳公权书法,又召为侍书,迁谏议大夫,后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开成三年又转工部侍郎,累迁学士承旨。

武宗朝,罢内职,授右散骑常侍。宰相崔珙用为集贤学士、判院事。

宣宗时,左授大子詹事,改宾客,累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复为左常侍,国子祭酒,历工部尚书。

柳公权书李晟碑

懿宗时,咸通初年,柳公权改为太子少傅,改少师;在咸通六年(865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柳公权仕途通达,只是在八十二岁那年,因年老力衰,反应稍迟钝,在上尊号时不慎讲错,御史弹劾他,结果被罚了一季的俸禄。各朝皇帝都爱他的书法,爱他的诗才,甚至他的谏议也乐意接受。柳氏的一生,除了少许时间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宫中,在皇帝身边。其一生,一直在不断地为皇家,为大臣,为亲朋书碑。柳公权颇像一只关在禁笼中的金丝雀。这样的生活使他缺少壮阔的气度、宽广的视野、浩瀚的生活源泉。颜体一碑一碑曾不断地变,柳体在其成熟以后变化较少;颜真卿像奔腾咆哮的洪流,柳公权却似流于深山老林的洞水。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情调。

高尚素养

柳公权从小接受《柳氏家训》关于“德行”的教导,因此终身以德行为根株,“博贯经术”。他于人生、书艺都具儒家风范,柳公权的“笔谏”,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一种“典范”: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旧唐书》)

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由此及彼,巧妙地进谏。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至后世。柳公权在“侍书中禁”时敢于直言或婉言进谏的行这,于此可见一斑。

柳公权当着皇帝、臣子的面表现书法,又是他“侍书”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其诗才、书才,使帝王“奇惜之”。

柳公权 蒙诏帖

尽管如此,柳公权的心灵并不偏溺于这一端。外部的荣耀,消不去内心的苦闷。他“博贯经术,于《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庄周》书尤邃,每解一义,必数十百言”(《新唐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研习儒学之时,又同时研习《庄子》,而且深得精微。柳公权同时从儒、佛、道中汲取心灵之滋养,求得互补与平衡,求得某种超脱。他对于佛、道方面接触颇多,并有多种书法创作。《金刚经》他多次挥写过,如今虽只见敦煌拓本,但前人著录柳书《金刚经》者颇多。另外公权还书有《阴符经序》以及《清静经》、《度人经》等。他对唐代僧人的碑志、塔铭多有挥写,其《大达法师玄秘塔铭》即此中最为著名者。柳于佛寺庙观也多书碑,有名者如《回元观钟楼铭》、《复东林寺碑》,即此中佼佼者。柳公权既有佛道慰藉心灵,故在滚滚红尘中颇能超脱。他甚至对于钱财不屑一顾。他给人写碑,每年有巨额收入,家奴海鸥与龙安常盗用其钱财器物,他都淡然处之。

此外柳公权还“性晓音律”,但“不好奏乐”,常云:“闻乐令人骄怠故也。”(《旧唐书》)柳公权有多方面的学识素养,因而由其心灵滋养而出的书艺也是摇曳多姿。其性刚毅正直和超尘脱俗的佛道风范,都熔铸于柳书的风骨之中。 柳体之路在柳公权面前,久已名家林立。如何超越前人,如何在新的历史时空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来,这是柳公权面临的严峻挑战。他并不畏缩,而是以积数十年的不倦磨炼之功,广泛熔铸,终于创造出自具新理异态的“柳体”,在唐中晚期一新面目,一展风采。

成长经历

柳公权书学上的成功,决非一蹴而就,可分四期将其历程粗略扫描(此仅述其楷书情况,行草见“柳书流观”部分)。

早期

柳公权作品

这一时期是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岁。宋赵明诚《金石录》载:贞元十七年(801),柳公权二十四岁时已书碑《河东节度李说碑》;此碑由郑儋撰文,原石在洛阳,已佚,但或可想象其为年少妍华之书。元和十五年,四十三岁时柳书《左常侍薛苹碑》;长庆四年(824),四十七岁时书《大觉禅师塔铭》等。虽然这些书迹都已不存,但可以看到他二十多岁时的书艺已为社会重视,否则是不会被这些权贵所青睐的。柳在五十岁以前的作品,今只有《洛神赋十三行跋》、《金刚经刻石》(敦煌本)可睹风采(见下文介绍)。从中可见其学锤繇、王羲之的书体,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的体态。

柳公权五十岁以后的作品,据《金石录》载,有:《涅盘和尚碑》(五十一岁),《李晟碑》(五十二岁),《王播碑》(五十三岁),《将作监韦文恪墓志》(五十四岁),太清宫钟铭》(五十四岁),《升玄刘先生碑》(五十六岁),《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五十九岁),《赠太尉王智兴碑》(五十九岁)等。柳五十岁以后,只有《李晟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以及墨迹《送梨帖跋语》,可见其楷书概貌,虽能看到又有进境,但尚未大成。康有为说:“柳诚悬《平西 王碑》学《伊阙石龛》而无其厚气,且体格未成,时柳公年已四十余,书乃如此,可知古之名家,亦不易就,后人或称此碑,则未解书道者也。”(《广艺舟双揖》) 如果柳公权不能享高寿,那末六十岁之前,虽有很好声名,但终未能成一书坛巨擘。

鼎盛期

六十岁以后的十年中,柳书进入鼎盛时期,如丽日当空。这一时期,文献载有《冯宿碑》、《检校金部郎中崔稹碑》、《淮南监军韦元素碑》、《义阳郡王苻磷碑》等等将近二十通碑,而以《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柳体的典型,声名最为卓著。

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柳体已大成。它一变中唐肥腴之风,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之线条,这便是“柳骨”(下文再作阐述)。在笔画之间已有自家面目,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竖画较之横画为粗,以为主笔,求其变化;其撇,长者轻,而短者重;其捺必重,显示矫健力度;其钩、踢、挑必顿后回锋迅出。柳体在结字上,也似颜真卿书正面示人,左右较匀衡,但纵长取势,且中密外疏。在整体书风上,柳体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岑宗旦书评):“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韦),不足喻其鸷急”(王士《池北偶谈》)。柳体法度森严,面目又变颜体之肥,而为清劲挺拔,瘦硬通神,在唐晚期以一种新的书体及其劲媚之美引起了人们对柳体的赞赏。

中期

柳公权

七十岁以后的十年中,柳公权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阶段书碑记载很多,即据《金石录》所载,便有七十岁时书写的《商于新驿记》、《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碑》等,七十一岁书有《牛僧孺碑》、《太子太傅刘沔碑》,七十三岁书《普光王寺碑》等近十通。仅见《太子太傅刘沔碑》与《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等。

从以上这些碑中,可以看到柳公权似乎想继《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淋漓尽致地表露柳体之后,再辟一新的境界。欲以淡拙渗透笔法,以平易渗透结体,以古雅渗透气韵。因此中期那种刀切钢铸般的用笔就有所收,抛筋露骨的结体有所隐,森严峻峭的风棱有所敛。清杨守敬对此悟识尤深,云:“《苻碑》、《魏公先庙碑》、《刘沔》、《冯宿》皆敛才就范,终归淡雅。”(《学书迩言》)他甚至认为,“《高元裕》一碑,尤为完美”。虽然《苻碑》(六十一岁)、《冯宿碑》(六十岁)都为七十岁前所书,但七十岁以后的变化,其思想之根早已潜伏于彼。不过“柳骨”已经过数十年千锤百炼而成,柳公权也终未能再化出全新的另一番面目来。只看到柳书在这一时期冉冉斜阳的一种魅力。

晚期

八十岁以后的八年中,柳公权进入人生和书艺创作的晚期。他依然让生命与书艺交互滋养:生命在书艺创作中前行,书艺又为生命润色辉映。他至八十七岁仍书有《太子太保魏谟碑》(《宝刻类编》著录)。从其代表作品《复东林碑》可以看到他以生命最后一段晚霞映染在碑的字里行间。那种风采已不是朝阳般的充满蓬勃生机的光辉,也不像灼灼当午的炎日,而是一片灿烂的晚霞;笔锋的利转入内部,气韵与自然贴近,通篇之旨趣与大化亲和,是宗匠晚年的心智所悟,老笔所致。柳公权就像一位得道之人向青山深处走去,攀上极顶,又终于消逝在山阿里,将书魂凝刻进书学的峰峦中。

成名背后

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

钟书王书

柳公权学锤繇书,《金刚经》中可见一斑,柳早已有所指。唐人多学“二王”书,但柳公权学王书能取其神而离其形。王世贞曾云:柳公权“所书《兰亭》帖,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书林藻鉴》)而董其昌最为知音,他从柳公权学王书中看到其形与王离,神与王合,悟用笔之古淡,由柳法而趋右军(《书林藻鉴》)。其实从柳公权的行草书札中,可以看到一些作品不仅得王的血脉、风神、韵趣,且字形结体也类王书面目。从王书中汲取书学营养,是柳书生命源泉之一。

欧褚

柳书从欧阳询、褚遂良书中化出,论者颇多。米芾认为,柳师欧。康有为说:“诚悬则欧之变格者。”康有为还认为,崔浩是瘦硬派,其后褚遂良、柳公权、沈传师均属此派(《广艺舟双揖》)。刘熙载认为柳与欧、褚密切,即如《沂州普照寺碑》系后人集柳书成之,然刚健含婀娜,乃与褚公神似焉(《艺概》)。欧书的筋骨显露,结体谨严,褚书用笔的蹲锋纤劲、流利秀美,给了柳公权有益的启示。

颜书

柳书从颜真卿书中所得最多。苏轼云:“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东坡题跋》)朱长文云:柳书,“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续书断》)从具体书作而言,有的说“《玄秘塔》出颜之郭家庙”(刘熙载《艺概》);有的说鲁公《臧怀恪碑》“最为开张”,“柳谏议学颜即是由此入手”(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有的说颜的《李元靖碑》“结体与《家庙》同,道劲郁勃,故是诚悬鼻祖”(王世贞《州山人稿》),如此等等。

柳学颜主要有四个方面:

《玄秘塔碑》

一是学颜之法度。颜真卿楷书在笔法、结字方面,法度甚备,柳在此基础上损益,使之更加完备。

二是学其雄媚之书风。变其雄中有媚为自己的秀中有雄。

三是学其人格与书品的结合。颜的高尚人格与颜书的风格二美并具,柳公权亦是书美、人美契合的典型。

四是学颜之变法精神。颜在王书的樊篱之外,另拓一恢宏境界,不仅比肩王羲之,而且为盛唐创立属于自己时代的书风,奏响了盛唐之音。柳则又变之,创元和以后的新书体,丰富了大唐之音。

当然柳公权所学极广,他不仅向其他书家学习,也向民间书艺(例如北碑)汲取养料。

特别要指出的是柳公权的成功还在于拥有一个群体,互相切磋砥砺,取长补短。如长于柳公权十岁的沈传师,以及小于公权十三岁的裴休,都被视为与柳公权同一类型的书家:尚“清劲”、“命新体”。柳公权的名碑《玄秘塔》即是裴休撰文,裴休的名碑《圭峰定慧禅师碑》即由柳公权篆额。而裴氏此碑,可见柳书的影响,“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悬昕合无间”(《语石》)。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也精书法,相互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柳公权能够化身为巨人,既需一颗慧心,取质、取量、取度,炼形、炼神、炼韵,加以冶铸,又需要不凡的身手,刻苦的磨炼,尤要以自己的性灵和人格去化入。柳公权之所以成为柳公权,也正在于此。

作品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为之动容。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第6篇

为丰富柯桥区少年儿童课余生活,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展示书法才艺的`平台,区文化发展中心、区博物馆将举办“童笔生趣——柯桥区少年儿童硬笔书法作品展”,现面向全区公开征稿。

一、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5月31日止。

二、活动组别

小学低段组(1—3年级)、小学高段组(4—6年级)、初中组。

三、征稿内容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打造“三个柯桥”宣传助力的内容;与柯桥有关的古今诗文等内容;其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内容;以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为内容。

四、活动要求

参赛作品须用硬笔书法专用纸书写,创作工具、形式和书体不限,不需装裱。参赛者请将作品邮寄或送至柯桥区博物馆,并提交完整的个人信息(详见网站通知附件一)。

五、注意事项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因人力有限,作品不退;获奖作品将在柯桥区博物馆展出;具体信息详见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网站www.sxxwh.com

六、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明珠路398号(明珠文化广场内)柯桥区博物馆103办公室。

联系人:何旷

联系电话:85282956

邮箱:ygwhbwg@126.com

收稿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6:30

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

小学书法硬笔楷书说课稿 第7篇

课程类型:技法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大少中走目叉米快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长点:要上轻下重,不可太弯也不能太直。

横折折撇(1)和(2)要强调中间的折。

写“走之旁”的字中间一定要圆转;

写带“建字底”的字时中间一定要打折。

横钩是一个长横和小撇点的组合。经常出现的错误写法是:

横太斜;横太弯;出钩角度不对等。

竖钩:重点强调出钩时底部略往左下顿,顿得大或不往左顿效果都不好。

弯钩,卧钩,斜钩,一般都容易写成太弯的钩或太直的钩,有时还容易打折,讲课时要多提醒。

竖弯钩分段讲,1.竖要斜;2.转折要圆转;3.底线总体是平弧,不能上翘或下落;4.要出钩时上翘;5.出钩要小,朝上,不可偏左偏右。

楷书儿童硬笔书法作品 第8篇

摘 要:湖南长沙是我国重要的汉简牍发现地之一,于2004年长沙东牌楼七号古井中挖掘出的一批东汉末简牍尤为引人注目。这批简牍墨迹五体皆全,其中早期楷书墨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大亮点,为追溯楷书的起源、形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当今楷书书法艺术的创作发展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东牌楼东汉简牍;楷书;价值;书法创作;影响

1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的概况

2004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五一广场东南侧的古井群进行了考古挖掘,在编号为J7的古井中发现了一批东汉简牍,这批简牍中有9枚写有年号,东汉汉灵帝(168~189年)时期的:建宁、熹平、光和、中平的年号都有出现,故将这批简牍的时代定为东汉后期灵帝时期,属于东汉后期少有的手书墨迹。

2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存在的历史背景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东牌楼简牍存在于东汉后期灵帝时期,这一时期东汉王朝内忧外患,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在社会无序、天下即将大乱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在东汉末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从而呈现出多种文化齐头并进的状态。长沙东牌楼汉简以书体的丰富多样和自由潇洒的面貌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人们追求多样化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们自由潇洒的思想促进了长沙东牌楼汉简中书体的多样化发生与蓬勃发展壮大。

3 东牌楼汉简中的早期楷书墨迹艺术分析

被后世尊称为楷书之祖的钟繇是汉魏时期的代表性楷书家。其实早在东汉中后期,早期楷书就已经出现在社会俗写中。处于这一时期的东牌楼汉简墨迹五体皆全,其中亮点之一就是早期楷书。刘涛先生在其《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的书体、书法与书写者》一文中也曾说过:“东牌楼汉简书迹中已经存在非常接近后世正书的形态,是比‘正书之祖钟繇正书书迹还要早的正书形态”,“联系传世的钟繇(一五二—二三〇年)正书来看,《荐季直表》结字平稳,《贺捷表》字势‘横斜,翻挑之笔显著。东牌楼汉简1105号木牍的书写年代早于钟繇两表,而书法状态居于两表之间。”

据统计,在东牌楼汉简中早期楷书简牍有14件,被运用于日常公、私文中,如简一二、三〇、三五等。此时正是早期楷书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早期楷书新秩序并未完全建立,因此字形、结构、态势、点化均尚未成熟,即结字散漫,字态欹斜,笔画部件尚未完全脱去隶意。虽然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但总的看来,东牌楼汉简早期楷书墨迹已新意盎然,与东汉前、中期墨迹相比,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东牌楼汉简早期楷书墨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3.1 从点画细部分析

(1)横画。早期楷书的横画可分为重顿型横画、轻按型短横和柳叶型短横等几种,在东牌楼早期楷书中以第一种重顿型横画为典型。重顿型横画又可以分为两种:左尖细、右粗顿和两端皆重顿,如简100正面“三”字,表现出明显的左细右粗并略呈向右上斜倾之势;简130正面“五”字两横两端双顿、用笔藏锋明显。

(2)点画。东牌楼早期楷书中有些点笔还尚未完全脱去隶意,点画偏向于短横,如简100正面“湘”字;一些点因书写时追求快捷而连成了讫端顿势明显的横画,如简12正面“无”字;一些点画从左上向右下的运笔方式与顿笔似成熟楷书,如简100正面“平”字。还有的点画似坠石般无动势,如简36背面“恃”字。

(3)竖画。较粗且末端出勾有连笔之势竖画很多,如简12正面“不”字;更似成熟楷书的悬针竖也不少,如简100正面“仲”字。

(4)撇画。东牌楼早期楷书撇画与隶书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呈现起笔重收笔轻末端露锋之态,如简130正面“人”字。

(5)捺画。捺画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隶书中的波势,有些不与其他笔画相连时略有“蚕头燕尾”之态,如简12正面“吏”字;有些还带有隶书中的“竖波挑”如简50正面“迫”字;有些捺画已简化为顿点,如简12正面“今”字;但更多的捺画已呈成熟楷书之态,如简12正面“道”字。

(6)折画。折画主要为横折,东牌楼早期楷书中含顿笔的方折增多,但体势宽平缺少右上拱起之态,如简100正面“桐”字。

(7)提画。东牌楼早期楷书中提笔样态丰富,有些未完全脱去隶意呈弧转横势,如简100正面“子”字;有些似提非提略见提笔端倪,如简39背面“时”字;有些已呈上挑近似成熟楷书之态,如简50正面“内”字;还有的因快写而呈现上提之笔,如简35正面“顿”字。

3.2 从整体笔势分析

东牌楼早期楷书墨迹中笔画间顾盼、牵连增多,单字末笔有下引之势,上下字呼应,纵向连贯性强。例如,长横画收笔处顿按并含下垂之势,有些略带勾连显然有助于和下一笔或下一个字顺接。隶书中长而厚重的波磔捺笔也简化为短点或反捺有助于与下面衔接。竖画收笔也常向左或右出锋,有牵引连带作用,进而提高书写效率。

3.3 从笔法上分析

东牌楼早期楷书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提、按、顿、驻的笔法,主要集中于横画与折部。长横画右端顿驻、下坠,左尖细、右粗顿的长横画成为楷书形成期的标志性笔画。折部含有明显换锋提按动作,折角有的呈方形棱角有的则内收显得更为尖锐,具有整体感与连贯性。可以说,早期楷书中的折部提按与之前均匀绞转或断为两笔搭接组成的隶书折部相比是一种简化、一种新创造。其次,捺笔是早期楷书中保留了隶书波磔笔法最多的笔画,顿驻更加明显、无势波磔更为减省。另外,东牌楼早期楷书中的笔画的形态是一端尖细、一端重粗,起笔重、收笔轻或者反之的“钉头笔画”也可算作顿驻笔法的產物。

4 东牌楼汉简中的早期楷书墨迹艺术意义及其对现代创作的启示

东牌楼早期楷书墨迹,虽然很多遗存了旧体痕迹,但它比旧体更加简化便于书写,在使用书写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东牌楼早期楷书墨迹与其他新体在汉简中大量出现,也说明了早期楷书在东汉末期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实用书体之一。东牌楼汉简出土前,东汉末早期楷书手书墨迹实物很少见到,导致东汉中期至东汉末三国间有一段手书墨迹空缺,也是导致当年“兰亭论辩”王羲之书《兰亭序》真伪辩驳的原因之一。东牌楼汉简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段手书墨迹的空缺,并反映了当时的民间实用书写状况,对研究考察早期楷书在汉末的发展与应用,对整个楷书书体发展演变成熟的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料。

真正的书法艺术应是手书墨迹,简牍就给当代书法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此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东牌楼早期楷书墨迹,对当代小楷创作及手卷的创作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东牌楼早期楷书书写随意,因势而发,烂漫自然为临习者提供了较多的取法空间。大半生都生活于东汉末期的“正书之祖”钟繇也无不受着东牌楼早期楷书的影响,后经自己的总结、修饰、规范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宣示表》《贺捷表》碑刻小楷文字。张邦彦、徐祖蕃等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均对简书墨迹进行了细致的摹写研究,运用于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今的小楷创作更提倡古拙、有神气,而东牌楼早期楷书墨迹则能更好地让我们揣摩其中的古质天真之美、气格充盈之态,不论从其用笔还是结体造型或整个章法布局我们都可以汲取营养,并且努力将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小楷创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涛,王素.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书法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2]华文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硬笔楷书教案 第9篇

硬笔楷书教案[日期:2011-04-07]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课硬笔楷书简介

1.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的关系。

2.学习硬笔书法的定义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3.部分笔画的写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一般了解

一、讲解

(一)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

就其艺术表现力来说,硬笔远不及毛笔,但其实用性来看,硬笔书法的快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大,普及面广是毛笔书法所不能相比的。从技法上来来说,想要学好硬笔书法,必须从毛笔书法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因为毕竟毛笔书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积累了不少的好的经验,像有用笔书法,结构规律,章法布局等,这些都是可供硬笔书法借鉴的。希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偏废。因为二者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互有裨益的。学好毛笔书法能带动硬笔书法的提高,学好硬笔书法能促进毛笔书法的提高。

永(大双钩)永

从例字看:用笔(主要指提按),二者都有共同点,但行笔路线,硬笔书法不可照搬毛笔,因为那样既不美观也不快捷。

(二)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硬笔书法是以使用为目的。对我们今后工作,学习,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来说意义极其重要。

书写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脸面”的事,它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自己的“私事”,既然书法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钢笔,粉笔要和我们打一辈子的交道。我们拿出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来潜心练字,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硬笔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是要有毅力和恒心 2.要改变不良的书写习惯

3.要多看多比较,提高鉴赏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4.要科学的选贴

5.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练习。

(三)笔画的写法,形状,及例字

长横的用笔要强调两头重,中间轻,略弯;左低右高。常见病:太弯;僵硬;过平;太斜;顿笔过重。

短横和长横凹凸方向相反。常见病:太弯;过平;太斜;顿笔过重。

垂露竖:所有的汉字左侧的竖都是垂露竖。

悬针竖:大多数汉字最后一笔的竖,收笔不可太细、过长。斜撇和斜捺对讲,一是上重下轻,后者是上轻下重。“捺”的收笔要强调捺角平出。

直横:介于短横和长横之间的横,左低右高;中间不弯。平撇:和短横相象,但书写方向相反,平撇收笔露锋。强调角度不能太斜。

竖撇:一定不能写成斜撇。它是上半段直,下半段微微撇出,中间不能打折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二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1)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全 木 斤 目 来 慢 走 少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竖长撇和斜长撇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但一般较容易混。

竖长撇 ——上半段直的,下半段弯得大。斜长撇

——上半段斜的,和斜撇像,比斜撇弯。横折撇:要强调横如果长,撇是斜长撇。例字:支、叉 横如果短就写成斜撇。例字:登、察

横折(1)是斜的,注意斜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例字:口、田

长捺:也是轻起笔,重行笔,斜度比斜捺略缓。

横折(2)强调折下来的竖一定是垂直的,不可偏斜。例字:目、国

侧点:是上轻下重

撇点:是上重下轻

垂点:是上轻下重,通常用在字的左侧。

垂点很多人总习惯写成撇点。如:宫,快,心等字,讲课时要强调。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三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2)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技法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大 少 中 走 目 叉 米 快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长点:要上轻下重,不可太弯也不能太直。横折折撇(1)和(2)要强调中间的折。写“走之旁”的字中间一定要圆转; 写带“建字底”的字时中间一定要打折。横钩是一个长横和小撇点的组合。经常出现的错误写法是: 横太斜;横太弯;出钩角度不对等。

竖钩:重点强调出钩时底部略往左下顿,顿得大或不往左顿效果都不好。

弯钩,卧钩,斜钩,一般都容易写成太弯的钩或太直的钩,有时还容易打折,讲课时要多提醒。

竖弯钩分段讲,1.竖要斜;2.转折要圆转;3.底线总体是平弧,不能上翘或下落;4.要出钩时上翘;5.出钩要小,朝上,不可偏左偏右。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四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3)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技法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代 进 建 实 水 子 光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一讲解:

横折弯钩(1)是短横和斜钩的组合 横折弯钩(2)是短横和竖弯钩的组合

这两个笔画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不要写混。横折弯钩(1)例字:凡、飞 横折弯钩(2)例字:

九、旭

横撇弯钩(1)要强调在左侧要小,要靠上; 横撇弯钩(2)在右侧要大,靠下。两个钩写法基本一样。

1.横不要弯;2.撇也不要弯;3.弯钩一定要弯、要斜;4.钩要大。

横撇弯钩(1)例字:队、阳 横撇弯钩(2)例字:都、部 横折钩(1),(2),(3)

(1)要强调折下来一定要斜;例字:刀、力(2)要强调折下来一定要直;例字:月、用(3)要强调折下来上半段要直,下半段自然稍弯。三个笔画写法不同,用法不一样,千万不能混写。横折折折钩(1),(2)名称一样,写法不一。前者强调折大一些,后者强调一定要折得小。

横折折折钩(1)例字:场、扬 横折折折钩(2)例字:扔、秀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五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4)

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技法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1.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秀 场 家 阴 都 勾 飞 力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同学讲评 4.老师总结 一讲解

竖折折钩要稍斜,太直太斜都不妥。

点挑,平挑写法一样,角度不同。注意顿笔不可太大或过弯。竖折(1)竖一定要写直。例字:区、医 竖折(2)竖一定要稍斜。例字:山、画 撇折的撇一定不能过弯。

写“台”“允”等字的折不能太斜或过直 写“红”“线”等字的折可以斜得大一点儿 斜折的是一个斜撇和长点的组合。例字:女、娘

竖弯的折一定不要写成直角;不要写得太圆;更不能写钩。例字:西、酒

横折弯除多个短横外,大致要求同上。例字:朵、没

竖提注意转折的时候不能太弯或折得过大。例字:衣、良

横折提 常出现的问题同上。例字:说、微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六课硬笔楷书的结构(1)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步骤:

一、讲解

1.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衣 微 地 医 女 酒 没 红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同学点评 4.老师总结

楷书结构为历代书家所重视。唐代欧阳询总结的《结体三十六法》明代李淳有《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等,这些对人们尽快地掌握汉字楷书的结构规律,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由于相隔年代久远,有好多的繁体字,异体字现在已经不用。有的结字规律套用现代的汉字已不现实,所以我们在总结前贤好的经验基础上,屏除一些现已不实用的规律,梳理一些能帮助我们写好现代简化字的一些规则和方法来指导我们书写规范的汉字。

这其中有的规律性非常强,有的结字规律则稍弱些。比如:偏左结构的字力,刀,母等不管是单独写还是在合体字里,百分百地都是这种形态,但上盖下结构;官,室,富,等字都是如此,如果帽盖儿底下有撇捺或竖弯钩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讲授过程中,一定细化这些规律,让学生写字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斜取正的字要强调角度,不要“太正”或“太偏”。上盖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的比例要合适。“帽盖”太大或过小都不妥。

上小下大结构,一般常规是笔画少,结构小要写得小点,但要因字而异,如:“口和曰”曰显然要比口大些,但和其他结构比,它也经常是小结构。

上下相同 要强调“上小下大,上收下放” 左右相同 要强调“左小右大,左偏右正” 品字结构 要强调“上居中,下对称” 左窄右宽 所函盖的汉字最多。左小右大 强调“左靠上”

上中下相等:是上中下各占1/3;但左右要参差。左中右相等:是左中右各占1/3;强调一定不写扁;上下参差。

二 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七课硬笔楷书的结构(2)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书写楷书。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解

1.找4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万 窗 晨 炎 森 绿 峰 谢 2.找3或5名学生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学生点评

二、教师总结

两肩结构是上宽下窄,左右角度相等,左短右长。下托上:凡带“心”“皿”字底的字大多是上窄下宽。上大下小的字和上小下大的字是相对的。道理是一样的。左右相等结构是指左右两个结构的宽大约各占1/2但要强调绝大多数这类结构的字上下不是齐平的,是参差的。左宽右窄的字通常都是左边结构笔画多,结构大,右边笔画少,大都有长竖或竖钩。

左大右小和左小右大是相对的,小结构在右侧都是靠下。上中下不等:一是要写出参差关系,二是比例要合适。左中右不等:结构最容易写得扁宽,而这个类型的字大多是方块字;二是一定要写出三个结构的上下参差关系。

第八次课硬笔楷书的结构(3)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楷书的书写 课程的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步骤:

一、讲解

1.先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雨 蓝 蜜 竹 鲜 都 爱 狮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 3.找1~2名同学点评

二、老师总结

包围结构的字分半包围和全包围两部分。总体要求是:被包围部分要大小适中。包围部分都不可过紧,过松或过偏。左上包右下,笔顺全都是先写包围部分,再写被包围部分。左下包右上,除“走之底”“建字底”外,其余的字都是先写包围部分。这一类字底下的捺大都应该比上面被包围结构长出个捺脚。

上包下结构,笔顺也都是先写包围部分。框里的结构千万不要靠下。

长框结构包括国字框的字要强调右侧的竖底下一定要长出一段

方框和扁框一定要上宽下窄,不可上下一样宽。左上包右下,笔顺能复杂些

左包右,要强调竖是直的;字型是长的。

下包上,要强调竖是斜的;上宽下窄,左短右长。

第九课硬笔楷书的结构(4)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知道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课前找几个学生到讲台上用粉笔写楷书,按照老师讲过的结字规律去写;然后再找学生去当评委,指出字的优劣;再找学生当场讲评,最后老师总结。

讲解:捺在字的左侧一定要变成侧点或长点(因笔画长短而异)。

有中线(竖,竖钩,弯钩)的对称撇捺一定要高于中线的最底端,并且要对称。有中线的对称点同样。左右都是纵线(垂露竖,悬针竖,竖撇等)底部都是左高右低。

弯钩(竖弯钩,横折弯钩)在左侧要变成竖提和横折提。在一个字的底部左侧是竖,右侧是横的字,通常都是左低右高。

横长撇短的字和横短撇长的字区别就在于横长撇短的字下面基本都是带“框”的字; 横短撇长的字下面则没有“框”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十课 章法布局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书法作品样式的章法布局,自己创作出比较完整的书法作品。课程类型:实践 板书设计:图解式

教学方法:讲解、练习、辅导 教学过程:

讲解:

章法,就是指整幅字的安排,是字行距、格式、提款和用印的一种综合。明代张绅说:“古人写字如作文有文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具体地讲,章法是由无数“格式”构成的,这些“格式”是历来书法家们实践的结晶。楷书章法,较之其他书体要简单一些。章法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先掌握一些常见的格式就可以了。通过多次实践,会对章法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随着水平的提高自己还可以创作很多赏心悦目的书法样式。具体讲解:

1.条幅(竖幅)《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2.对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十一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1)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的运用到实际书法中去。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讲课前找四名学生到讲台上用粉笔写楷书,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然后再找学生当评委指出字的优劣,再找同学当场讲评,最后教师总结。

讲解:横折弯钩,要强调两种写法,两种用法,如果“九”写成“飞”,“飞”写成“九”就不好看了。

“两点水”这样的小偏旁位置要靠上。“秃宝盖”前边垂点最容易写成小撇点。“言字旁”侧点和横折提之间距离要稍大一点;点儿和竖是在一条直线上,竖段不要斜和弯。

“厂字边”上横一定不能写弯,撇是斜撇并且和横的接触不能是“头碰头”区字框

“区字框”上横要短,不能弯;竖要直,不能斜。字型是长框而不是“方框字”。“立刀旁”短竖要靠上。

“人字头”人做字头时撇要稍出一点头,出的大或不出头都不对。

“单人旁”左竖是垂露,斜撇大致是45度左右。“卜字旁”竖是垂露,点要靠上。

“同字框”和“门字框”“国字框”横竖比例差不多,不可太窄或太宽或上宽下窄。

“单耳刀”在右侧时位置靠下,转折时一定要稍斜。“双耳刀”右耳刀要大,靠下,写法大致和左耳刀相似。

第十二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2)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地运用到使用书写中去。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一、讲解:

“横折钩”要强调几种横折钩写法上的差异

“又字旁”要强调横长时撇是斜长撇,横短时撇是斜长撇。“工字旁”在左侧和右侧及在字底的不同 “土字旁”在左侧和右侧及在字底的不同 “力字旁”倾斜要适度,撇不能弯

“竖心旁”第一笔不能写成撇,不能写得太低,第三笔侧点要高

“宝字盖”第二笔不能写成小撇

“广字旁”撇要在横下,是斜撇而不是竖撇 “弋字旁”斜钩不可太弯或太直

“门字框”横和竖的比例;不能写成上宽下窄 “走之旁”点和横折折撇距离要稍大

“寸字旁”点要靠上而不是在中间,更不是在底下 “提手旁”横上面的那段竖不呢功能写得太长或太短

二、学生练习,老师辅导

第十三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3)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讷能较好地运用到使用书写中去。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解:

“草字头”第三笔竖要写成撇,不要和第一笔挤在一起。“小字旁”在和其他结构组成合体字时,中竖不写钩 “口字旁”要强调右下角一定是横托竖 “国字框”横,竖比例要合适,右下角竖长 “巾字边”框要上宽下窄,左短右长

“山字旁”框要上宽下窄,左短右长但在左旁时可上下同宽。“双人旁”两撇起笔几乎在同一直线

“三撇儿”和“三”“川”同讲,相似,中短后长 “夕字旁”点不露头

“反文旁”第二笔和第三笔的起笔不要挤在一起 “反犬旁”弯钩要稍直 “尸字旁”撇是斜撇 “食字旁”小横钩不可写弯

“弓字旁”做左旁时第三笔横不可太宽

“日字旁”在合体字中,处在上方,绝大部分是上宽下窄,在左,右,下方写成上下同宽就可以了。

二、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十四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4)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地运用到实用书法中去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一、讲解

“绞丝旁”第一个撇折大,第二个撇折小

“马字旁”在左旁时,第二笔的横要短,最后一笔要靠上,横不碰右边笔画。

“水字旁”横撇和竖钩不碰,撇捺不要太低。“见字旁”框要上下同宽。“牛字旁”注意撇的角度。“手字旁”撇不能斜得太大。“毛字旁”底横要稍斜大些。“气字旁”最后一笔要弯的适度

“片字旁”撇是竖撇,最后一笔是横折,不能写成两笔 “斤字旁”第一笔不可太斜,第二笔不能写成斜撇,竖是垂露

“四点底”两边的点要稍大;四个点的排列,上边几近齐平,下边呈拱形

“己字旁”第二笔是横托竖,不能写成竖包横 “幺字旁”折不要太斜也不能太平“文字旁”横是直横;捺在左侧要变成点 “方字旁”横折钩要稍往右下斜 “火字旁”左点不要碰到撇

二、学生练习,老师辅导

第十五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5)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地运用到使用书写中去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解:

“心字底”三点的排列应是左低右高,单独写心在是中点高 “户字旁”上小框不可太宽或太扁 “王字旁”第二横要稍短。“韦字旁”第二横要稍短。

“木字旁”右边不管是点还是捺都要写得往下些 “犬字旁”撇是竖长撇,斜了不好看 “示字旁”点和竖是一条直线 “车字旁”上横不可写弯 “歹字旁”同上

“戈字旁”斜钩弯度要合适

“目字旁”横之间要匀称,右下角竖出头 “扁目旁”四竖之间距离要匀称 “比字旁”右边撇不要太斜 “瓦字旁”字形斜的要适度 “皿字底”四竖间距离要适度

二、学生练习,老师辅导 第十六次课 楷书的偏旁部首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并能较好地运用到使用书写中去。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具体辅导相结合。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一、讲解

“金字旁”撇的角度要合适 “矢字旁”撇是竖长撇 “禾字旁”上撇不要太斜

“白字旁”注意在合体字中有时上下同宽,有时上宽下窄 “鸟字旁”鸟,马,与等字都有相似之处 “矛字旁”竖钩不能写成弯钩 “瓜字旁”中竖要斜

“衣字旁”撇要高于竖提最低部

“病字旁”“厂字旁”“广字旁”等都有相似处 “羊字旁”上两点左低右高 “耳字旁”注意四横之间匀称 “臣字旁”注意笔顺

“页字旁”框是上下同宽,最后一笔是点 “虎字头”第五笔不要写成撇

“虫字旁”做左旁时“提”要斜的大一些

上一篇:教育安全知识下一篇: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定位及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