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自己整理

2024-07-25

中考复习自己整理(精选7篇)

中考复习自己整理 第1篇

2014年中考命题思路与复习策略研究

------2014中考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教研室

王玉红

2014年2月27日-3月1日,在太原市晋西宾馆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考化学命题研讨会,会上听了我省化学教研员范宏俐老师所做的《山西省2014 年化学中考命题思路解读》,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三位优秀教师的复习录像课。通过学习,明确了2014年我省中考化学的命题方向,以便有效指导我市中考化学复习。

一、明确中考命题思路

中考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深化课改,稳中求变的原则

中考命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和促进化学教学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既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化学学业水平,也要很好地为高中招生服务。试题着眼知识和技能,关注过程和方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视基础,关注学生基本素养形成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以学生生存和发展,必需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为主。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在运用中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知识性试题,避免知识点的简单记忆。

3.坚持贴近生活,能力立意的原则

命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考查学生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判断与推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简单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初步能力;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

重视科学探究的考查,内容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学生后续学习基础的知识上,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水平的考查上。

试题应充分反应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避免将科学探究生搬硬套。

4.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加强创新意识的考查

命题立意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坚持教育性,注重积极的价值取向,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引导化学教学落实创新意识的培

养。

5.促教导学,关注学习过程的考查

注重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过程、重体验,体现生成性,努力将课堂教学改革与中考试题融为一体。

6.试题素材要体现公平性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地域、不同认知特点、不同化学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校、学生。

试题题型结构与2013年保持一致

2014年中考与2013年尽可能一致,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要求达到总题量的50%。2013年大约达16%。2014年的开放性试题还会加大力度。

二、命题思路对教学的影响

(一)夯实基础知识,关注学生发展

考虑到山西中考两考并一考的情况,基础知识在中考题中达到50%,选择题前7-8个,21题,22题、23题的前几空,实验题的前几空,属于送分题,学生必须拿到分。

溶液题考查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溶液配制(包括操作和误差分析),比较难的是动点分析(一般考虑改变温度以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不饱和的判断,),学生应该知道曲线中三种点(曲线上方、曲线上、曲线下方)表示的意义。思考溶解度题中如何设计开放性试题,(可以考虑: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饱和、不饱和的转化方法,改变温度后(升高或降低)发生改变的是什么等)。

计算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基础考点,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主,体现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会考到溶液配制、溶液稀释、化学式的计算,可以考虑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结合起来考查。表格题、图像题都要求,给出陌生化学方程式计算也要求。

(二)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实验实践能力

中考实验探究题主要在26、27两小题中,涉及到课标中的内容有: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新增)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可溶性杂质只考虑除去一种杂质,多种杂质不要求考虑加入杂质的先后顺序。如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钠不要求,但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要求)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不要求学生做实验,但要求知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制取氧气这一化学事实,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材:实验、探究、课外实验、实验活动 目标:不做实验就要丢分

要求:八个学生实验不折不扣的随进度安排学生进实验室。实验前做好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卡片”和“注意”规范学生操作,安全使用药品,特别是由腐蚀性的药品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学生确实能获取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发挥实验的功能,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发现并能提出问题。

建议:尝试着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再引导学生归纳知识,强化落实,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发挥学科特点,建立正确世界观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即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按照课标要求准确把握。

强调:要求学生能从微观的视角分析解释宏观现象

1、理解物质结构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如:碳原子排列方式(如金刚石与石墨物质性质不同);

最外层电子数(如不同种元素性质不同;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性质不同;同族元素的性质相似);

分子构成(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化学性质不同);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相同或不同)。

2、从微观角度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粒子生成。)

3、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如用石墨制金刚石);

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得分子(如电解水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的反应。);

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如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

离子结合成分子(如中和反应、酸和碳酸盐的反应。离子结合成沉淀的反应不要求。)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

认识化学元素:读懂简单的元素周期表;明确单元格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物质组成的表示: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要求。

(四)引导化学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课标》 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考题中推断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

建议:在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每一部分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通过推断题强化落实。

在完成推断题的基础上,总结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训练各种题型:框图型;语言叙述型;实验型等,以框图型为主。推断题以框图形为主。

(五)设置开放性试题,落实多元评价目标 2013年考到的开放性试题有:

21.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氧气充足和氧气不充足两种情况)反应物的量不确定

2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3)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1、溶或不溶:如氯化钠和碳酸钙;

2、溶解后形成不同颜色的溶液: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钠;

3、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如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

4、化学反应时的热量变化:氧化钙、氢氧化钙;

5、气体的溶解性:如氧气、二氧化碳。)水有多种性质

性质与结构、用途之间的关系

2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合理即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概括与具体表述不确定

推断题中:

25.B→D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_。(合理即可)(B为铁,D为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考虑铁与盐酸反应或铁与氯化铜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或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需要结合C答案,因为题目要求C与D含有相同的元素。)C、D中所含元素不确定

实验题中

26.制取氧气。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合理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A,便于添加液体药品(或便于制得较多气体)【或B,装置简单(或节约药品)】 A、B选择不确定

27.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_________(合理即可)。(碳酸钙或铁粉,本题中污水显酸性)结合题目要求考虑选择酸的哪些性质。

开放性试题还可从下列角度考查:

1、设计实验方案,如:设计方案证明某溶液为酸(或碱)性溶液(考虑酸碱的性质,现象明显。);设计实验证明某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等。

2、化学与生活角度设计,如防止空气污染、预防水体污染、酸雨等的措施; 产生“温室效应”、PM2.5等的原因是。

3、溶解度题,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物质提纯的方法;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改变温度后课影响的因素等。

4、物质检验题,如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浓食盐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请你简要写出尽可能多的你认为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三种):可

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和溶液的导电性等多个角度思考:(1)蒸发或减少溶剂时食盐能结晶;(2)通电或食盐水能导电;(3)测密度或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4)加AgNO3溶液或食盐水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等,只要意思正确,就可给分。

三、中考复习策略

1、问题引领,总结提升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择学生需求的复习内容,以专题形式,由易到难,设计好复习课问题,引导学生在完成复习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归纳整理相关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

1、先学后讲,注重效果

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呈现出学生的平均学习保持率 “听讲”为5%; “阅读” 为10%。“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为20%。

“示范” 的学习方式为30%。“小组讨论”,为50%。“做中学”或“实际演练”,为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为90%。在复习中根据实际情况(学生需求)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复习效果最大化。

3、核心知识,重点复习

近年中考试题100% 覆盖《课标》中的 一、二级主题,主干知识重点考查,核心能力全面考查。整理初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与核心能力,根据学情,逐一落实。

特别强调:

1、关注课标中改变的内容。中考必考。

2、理清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关系。

3、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4、八个学生实验复习到位。

5、关注QQ群动态。

中考复习自己整理 第2篇

十六.愚公移山

一.文学常识:文章出处:《列子·汤问》(战国 列御寇)

成语"愚公移山"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内容结构

§1.交待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

①为何要写二山之高?

用夸张手法写山之高大,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2.写愚公不畏艰难,毅然带领子孙移山,这是故事的开端

①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 家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支持("杂然相许")可见全家目标一致,团结一心 ③ 移山过程中面临了哪些艰难的情况? 山体高大,装备简陋,路途遥远,人力稀少 ④ 妻子提出哪两个问题

疑问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且焉置土石?"

针对疑问⑴:"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针对疑问⑵:§2中无解答,设悬,在§3中愚公驳智叟的话可见人力无穷

⑤ 写众多疑难作用何在?

⑴突出移山的困难,烘托愚公的决心之大,毅力之大(从众人的帮助可看出:说明愚公的移山之举受到众人的帮助与支持)⑵与下文智叟的形象形成对比,加强讽刺效果

⑥ 分层:提出移山主张→解决移山问题→移山的艰难情景及众人的支持 §3.写愚公驳斥智叟,这是故事的发展与高潮

① 智叟的态度从何可见?

反对,嘲笑

神态:"笑"(轻蔑,嘲笑)

语言:"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加强语气,表严厉责备)

"以残年余力"(轻视)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挖苦)

"其如土石何?"(讥讽,嘲笑)

② 比较智叟和愚公妻子的态度,说说他们的态度有何异同.

愚公妻子不反对,是对丈夫的关心与是否能完成移山工作地担心,语气委婉 智叟极力反对,是对愚公的嘲笑,蔑视,语气强烈 ③ 比较愚公和智叟的观点和性格

愚公:持发展观念,相信人定胜天

有恒心,有毅力,有决心,有信心,有远大抱负 智叟:持静止观念,认为人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改变

目光短浅,自作聪明

④ 愚公和智叟的名称互换,名字互写,这样写加强了讽刺力量 ⑤ 愚公如何驳斥智叟?

驳:"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不如)斥:人定胜天

§4.写愚公的移山事迹感动天帝,移山的愿望得以实现,这是故事的结局

① 如何理解本文末尾?

结尾富有神话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和自然的矛盾无法克服,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要移山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② 这样安排结局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

不会影响.这样写表明这两座山是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才派二神搬走这两座山,更衬托出愚公的形象丰满而高大

中考复习自己整理 第3篇

那么, 在平时的“整理与复习”课上, 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构意识和能力, 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呢?

一、加强数学习惯培养, 注重渗透学生的建构意识

教师要改变就题练题的整理复习教学方式, 自己在思想观念上要具有帮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系统的意识,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的水平上。如果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那么又从何谈起培养学生的建构意识呢?

因此, 在平时的整理复习教学中,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意识。

二、重视学生自主梳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

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 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不断梳理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 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显得很重要。建构能力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三、重视知识间的联系, 引导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的每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很容易忘记, 因为装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是零碎的、分散的。在整理知识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 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成一片, 学一片, 懂一面, 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 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学有所获。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往往在新授时注重情境的创设, 注重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却把“整理与复习”课上成了千篇一律的练习课。因此, 不妨对原有教材中的整理与复习的练习内容进行灵活大胆的改造, 让“整理与复习”课成为学生爱上的课, 让学过的知识成为学生脑海中永久的储存。

1. 设计“综合性”练习, 沟通知识间联系与区别。

只有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 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且通过综合应用, 做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学生才算从深层次上掌握了知识。特别是在整理与复习课上, 练习的安排更要凸显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这种类型的练习, 往往只能了解学生一些支离破碎的数学知识, 学生知道的很多数学观念, 以及观念之间的联系却不能有效地检测出来。因此, 整理与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应增加主观性题目, 尤其需要增加让学生给出实例、推理这类题目的比例,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对数学理解的情况。

2. 设计“人文性”练习, 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 在平时的教学和整理、复习中, 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缺乏人文性, 易使学生滋生厌倦感, 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 设计“开放性”练习,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存在这样一个误区, 那就是任何数学题都具有完整的结构, 包括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总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数学。而现实生活中, 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针对这种情况, 在整理和复习课上, 教师应当适当改造封闭性练习, 用具有开放结构、富有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取代教材中的部分封闭性练习, 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设计“动态性”练习, 在活动中感知、感悟、体验。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学生对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要把教材上抽象的、静态的和前人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经验设计成有趣的、形象的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发现、探索、体验挫折与成功, 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形成过程。以往的整理与复习课上, 往往只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认为在练习设计时, 应根据教学材料特点, 适时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

如:我们可以将“一个长方形花坛, 长20米, 宽15米, 绿化面积占75%, 求绿化面积是多少?”这样虽然能检测知识点, 但相对来说显得枯燥、乏味、静态的练习设计为动态的具有操作性的数学活动。如: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空地, 长20米, 宽15米, 学校准备对这块空地进行绿化, 要求使绿化面积占花坛总面积的75%, 正在征集花坛设计方案, 如果你的方案被采用, 你的名字将被刻在小花坛的石碑上。请你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和自己所学的知识, 先写出一个设计方案, 再画出一个设计图, 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自己整理衣物,不难! 第4篇

叠裤子

1.将里朝外的裤子翻回来

爸爸妈妈手把手地教

如果孩子脱下来的裤子里朝外了,就要提醒孩子:“裤子里朝外了,我们把它翻过来吧!”(配P84左上图)

爸爸(或妈妈)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将翻过来的裤子放到前面,再握住孩子的手,一起伸进裤子中,让孩子抓住裤脚。(配P84左中图)

另一只手抓住裤口,将裤脚拉出来。(配P84左下图)

宝贝自己动手做

让孩子把裤子放在地板上,将裤子的两只裤管笔直地摊开。(配P84右上图)

让孩子把手伸进裤管,抓住裤脚。另一只手紧紧抓住裤口,将裤脚拉出来。另一只裤脚也同样操作。(配P84右中图)

当孩子掌握了翻裤子的技巧时,可以让孩子试着站着做。这样更容易把裤子翻过来哦!(配P84右下图)

2.把裤子叠起来

将裤子横向展开,然后将两只裤管对折叠在一起,再将裤管和裤口折叠在一起。可以编些儿歌,在孩子叠裤子的时候唱:裤管和裤管“啪嗒”合一起,裤管和裤口“啪嗒”再来合一起……(配P85左上图)

叠上衣

如果衣服里朝外了,用翻裤子的方法翻过来。然后将两只袖子展开,将袖口放在自己面前,接着将两只袖子向内侧折叠,拎住下摆朝衣领的方向对折。让孩子有节奏地再唱唱儿歌:袖子“啪嗒”合一起,再来一只“啪嗒”合一起,下摆也来“啪嗒”合一起……(配P85左下图)

收拾衣物

确定一个收纳脏衣物的地方,可以是洗衣机边的洗衣筐,也可以是桌子的一角,总之,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将脏衣服叠好放在固定地方的习惯。(配P85右上图)

孩子不愿意收拾时,爸爸妈妈可以把收拾衣物这件事变成游戏,和孩子一起收拾,边收拾边告诉孩子收拾的方法。(配P85右中图)

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哦!(配P89左下图)

给爸爸妈妈的话:

让孩子自己整理衣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孩子每天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过程中,渐渐掌握技巧。因此,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而不让孩子叠衣服、整理衣物,而是要肯定“小帮手”积极的态度,再教他正确的方法。等孩子顺利完成任务了,会非常有成就感,再加上你的表扬,自然就不会排斥整理衣物这件事了。

政治建设 中考复习资料整理 第5篇

摘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批评、建议权);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⑥我国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公民享有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知情权等广泛的政治权利。

(2)听证会、两会博客、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尊重网络民意、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等上述做法说明了什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编制“十二五”规划流程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行使政治权利;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④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府决策日益民主科学;

(3)两会博客、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等做法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③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密切党群关系;④有利于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人民民主来之不易,青少年应怎样珍惜和享受民主成果?请从权利和义务关系来予以说明。(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公民要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权利意识,依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5)为什么要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依法行政?

①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②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6)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注意:上述分析材料的答案,用“有利于”的格式表达,就变成“意义”)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④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⑤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⑧根据材料补充其他的答案,如:“政府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Ⅰ、与中考相关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1)公民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③合法财产所有权。④消费者权益,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⑤受教育权。⑥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等。

初试复习自己总结材料整理(全) 第6篇

[]2010金融复试笔试全力回忆版

管理员注:本试题已经收录到考研资料下载中心(download.kaoyan.com),感谢本贴作者的分享。下载地址:http://download.kaoyan.com/download-1018372p

1一、专业课复习

经济学建议的参考书目:1,西经:《微观、宏观》高鸿业 人大出版社3.4版都可以。2《微观》西财出版社

3,政经:西财出版社的有一本合订本,买分开两本的也可以。

注:高鸿业的是基础(没说不重要),西财的是考点。看完高鸿业的书后立马看真题,会觉得考的不靠谱,但看完西财的微观,你就会觉得考的都是重点。西财的宏观应该是没有出版,在淘宝没有搜到,等待下一步确认。政经合订本前半部分是资本主义,后半部分是社经,政经就用这本复习。参考材料:

1,真题。必须的,需要看N编,主要作用:可以看考试重点、题型、出题分布规律,还有一点挺好西财考研真题又重复的题自己认真研究。

2,辅导班笔记,等暑假时候才开课,是财大老师讲的,讲打题方法,重点热点。建议购买(投资有风险,买书须谨慎)。3,西经理解金版,政经背诵金版。我用过,政经背诵金版很旧了,跟新版教材有些脱节。理解金版基本涵盖所有西经知识点全面但杂乱(以上所有材料的共同缺点,望同学们克服困难,例如:同一问题不同材料答案有时很不一致。建议:自己整理)注:这两本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红宝书系列(本人不甚了解)。

经济学一 是理论经济学专业的考试,其中政经占0.6,西经占0.4。

经济学二 是应用经济学专业的考试,其中,西经、政经各占一半。具体自己考经济学几,自己看西财2010招生简章,初试复习不要分经济学一经济学二,具体是指真题,每年两套经济学一二都要好好看。

根据考西财两年来的经验,考试题型为:基本十个大题,西经5个,政经5个,第一个题是政经的辨析,记得好像一般都是资本主义内容。紧着着就是简答,一般微观宏观都是3:2分,还有2个论述题,其中一个是社经的,基本是热点,另一个是西经的。这只是大体题型,实际可能有变动。具体自己看历年真题,不过自己可以统计(哪个题是哪本书哪章的)下,做到心中有数。

个人觉得以下是财大的重点(方法:要找重点看真题):

微观,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四个市场模型及其中的N多图,特别是完全竞争那块的几个图、利润最大化条件、帕累托、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博弈论相关知识、博特兰模型(去年考的)、重中之重:市场失灵(内容包括很多,类型、效率分析、解决途径。。),很重要啊,几乎每年都会涉及一到两个。

宏观:GDP(我都不知道会怎么考,但每年辅导班笔记上都有)、二三部门均衡决定、几个老头的消费理论(去年考的是杜森贝利的示范效应)、IS—LM那块内容不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关内容、AD—AS、通货膨胀、奥肯定率、菲利普斯曲线、索罗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参照公共课政治复习,社经:收入非配、公有制、国企改革、/(以上都是个人回忆,由于没有书本参照肯定会造成严重欠缺,等回济南看书后再补充)。

注:以前听说西财西经有考计算题的倾向,去年自己准备了却没考,目的:透露考计算题可能性的消息。感觉政经越考越散背书基本用不上(没说不用背啊),目的:热点需要自己总结理论回答,有现成答案的越来越少。

专业课复习建议:跨专业的也不用害怕,即使以前没学过,不难。西经:我是学过高的两本的,如果这样,在九月份以后开始复习就不晚,先看课本保证速度别墨迹,然后看真题,找重点,找差距,再结合理解金版再看课本(这个过程可以多重复几遍),通过真题+理解金版+教材=常考题的答案总结+对西财西经考试重点的把握。

注:我给同学们提供的材料(个人觉得是辅导班笔记和红宝书系列的取舍,完全可以都使用)可能挺多,自己慎重选择,别造成都买了看不完的悲剧。政经:直接真题=重点章节+命题规律(重复率不高),我的方法:背,管他考到考不到,但不是全背,找重点总结,答要点。总体感觉:只要好好准备+别乱编+书写认真条理+答满试卷(12页)=110分左右

二、2010西财复试情况介绍 金融复试情况:

金融学贴出来的有332个(招生简章说的是160),应该没有误差。金工和信管没看,反正不多。研一消息:今年报财大共8000人,5000报金融。外校保送不多也就20个左,本校本科保送一个班平均4—6个人。国际商学院复试情况:

国贸说要25个,报送7个,本校4个,外校3个,来了33个。国商要10个,来了6个,其中有报送的,还一个少数名族骨干。金融中心: 保送20个左右,貌似竞争很激烈,简章说总共要40,听说复试人数70.也还是那些老话:除热门专业(这个应该知道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西财历年分数线统计,长期稳定比国家线高的那些专业),西财基本不刷人,总体来说西财不难考。

注:保送的推免的都参加复试,由于他们没参加初试没有准考证号,所以公布的他们的准考证号跟普考得不一样,很容易辨别。其他专业可以具体询问参加复试的同学。

第二年心得: 第二年我觉得少走了不少弯路,数学英语的准备目的比较明确,英语打好基础后必须深入研读考研真题阅读,可以听一听宫东风老师讲解真题的录音,不可全信,就是跟自己的方法磨合一下,有些方法确实很实用。数学打好基础后,一定要多做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度,做好错题总结,多思考才有突破。专业课复习的时间不多,也是那句话复习两年让我觉得哪些是重点了,有些我就直接没看。第一年复习的好乱,第二年整体有计划了,重点题重点整理。专业课复习两年有优势,你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西财相对其他水平相当的财经类学校还算好考,好好努力,没有那么吓人的。西财的微观课本讲的都是他们考试的重点,如果你不看他们的微观,你就要把真题和理解金版看熟才行。专业课第一年我是从九月份开始的,第二年差不多十月份,从十月份每天都安排时间看,以西经为主,政经后期背了一个月。答题时字迹 答满这是真理。条理清楚,这就要求有些题的答案要自己整理。

公共课复习材料选用及复习安排:

数学:课本就不说了,复习材料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有一个基础知识660、经典400题、真题随便选一本、大量模拟题这些都是基本的,学有余力可以看一下其他复习用书。数学是研究生考试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科,它的作用在于提高总分,数学的辣分作用是很大的,要想总分高必须保证数学的分数。所以,数学的复习的重要性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体现出来,时间安排要最多,初期就是在九月份之前,务必要在这段时间完成课本的复习,全书的复习(一两遍吧),660做做巩固下基础。之后做真题,数学真题教英语真题的价值小些,但他的作用是查漏补缺,看你那块掌握的不好,做完一套之后要注意总结,看看是为什么没做出来,是基本知识掌握的不牢还是方法技巧的问题,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中期(考前9月份到考前11月左右)数学的重点在总结,查漏补缺,把知识点全部搞懂,要全面。这时会有这种感觉,前边看的很快就忘了,这是很正常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做成套的题。这样一套题做下来就可以把整个体系都梳理一遍,能起到很好查漏补缺作用。后期(考前个月)把400题做做,打击下自己浮躁的心。做题+总结,再做题,基础知识不牢就快看复习全书,方法技巧问题就多思考别不会就看答案,自己多思考下。这时市面会有大量模拟题,质量有好有次,但如时间允许多做点。数学考前注意:注意时间,数学时间很紧,填空选择保证基本50分钟左右搞定,看完全书再做数学真题后会觉得很简单,这是假象,因为大部分题都在全书上。做题时先易后难,不会的要冷静思考别着急,着急没用的。把会做的做好别丢分,实在不会做得写点公式啥的混个1.2分。

英语:它的分量是决定是否受限,看看每年多少人死在英语上就知道他多重要了。用书:单词选一本、那个长短句我没用过个人觉得可以通过自己对真题阅读的研读来弥补,真题用张剑老师的好那个黄宝书不错,阅读训练自己选,作文书一本。阅读数的选用主要是培养一下阅读能力,不必深究,要好好研读真题。初期主要是单词的记忆和阅读的训练,这个没的说,想方设法记熟单词,早晨要晨读,背单词读阅读,培养语感,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中期就要开始研究那套黄宝书了,记得真题上别做上答案,自己做的写在后边答案那,做一次用一次不同的笔,看看进步和失误。真题的关键在于阅读,一天做两篇阅读,反复研究,记清楚里边不会的单词,选几个长句子自己试着分析下,有些读不懂的句子标出来,等晨读的时候重点读读,晨读尽量背熟真题。真题阅读做完一遍后,对照那本解析看一下,其中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性掌握。看完后再做一遍真题,真题做最近十年的就行,真的是最好的复习材料,一定要重视起来。想要考得好些后期的工作就要安排的合理些了,专项突破,完型,老大难问题给分还不高,建议可以不做重点复习。翻译在啃阅读的过程中就要锻炼,找出几个自己感觉比较好的句子翻译下。新题型是要特别准备的,一些阅读都附带几套新题型可以专门练习下,而且最近几年真题也有考。再就是作文,作文提分很快的,找本书找些话题练练手,考前一个月再看就行,到最后要有自己的模板,考试时好往里套。考试时注意:时间也是很紧张,自己掌握时间,有些人建议先做阅读,最后做完型,也有道理。我是这样安排的,阅读,新题型,涂卡。作文,翻译,完型。政治:考得不好不说了。

复习时间、进度安排:

九月份之前以英语数学为主,天天早起,以自习时不困为基础,晨读,上午前半段英语,看单词,后半部分看数学。下午休息后做阅读,之后再看数学。晚上时间比较长,可以用来钻研数学。后期四门课程一起复习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别顾此失彼自己制定个计划。政治可以安排在刚到教室时,快吃饭时,环境吵闹时,意思就是有效时间时间看英语数学,垃圾时间看政治。专业课要集中几个月重点看,有些东东需要理解的。

1.西财专业课之西经(1):

我用的书是,高鸿业第三版,与第四版差别不大,都可以的。说一下,专业课复习两年来的心得。高鸿业的《微观》 第一章引论:没考过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概念,没考过,但需注意三点:一是弹性的计算;二是蛛网模型,材料上有提的。再就是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中,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03),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还有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两个案例分析(材料中有)。

第三章效用论,是前几章的重点,考过四次,主要内容有,效用概念,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及推导,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及假定、性质、特点、基本特征,效用函数看看材料(主要分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可拟线性),边际替代率,预算线及其变动,消费者的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很重要要掌握好,正常品的、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图形。这一章主要是基础,为的是以后的分析。

第四章生产论知道这些:厂商的目标、生产函数特别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03.06)、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厂商的均衡、规模报酬(03.06)第五章成本论:机会成本(很牛的概念,跟别人聊天经常用到,一看就是学经济的)、正常利润经济利润、还有好多图,但大部分都不重要就主要看看AC/MC及其关系。第四章也是为以后打基础得多。

第六章以后重点多了啊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三线合一)、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0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好多图好好看,重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03.05)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03)、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02)重点分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各个市场的分类条件、自然垄断形成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第四章的基础,是厂商都是SMC=MR)、长期均衡看看、价格歧视好好看主要分类都要会的、自然垄断和政府管理(要结合市场失灵那块分析,即垄断的效率分析及解决办法)垄断竞争看看、寡头这节有重点即古诺模型(涉及计算),斯威齐模型(03),博弈论(辅导班笔记年年有06)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不用看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就看一点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这节,主要看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原因(06分析很多方法的,建议自己整理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标准、改进,交换的、生产的、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07.09)好多好好看。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重点啊 虽然高鸿业这书里写得少但是考的可不少,说说哪个不用看吧,反托拉斯法,公共资源公共选择理论,其实这书说得太少好好看,等在西财微观里重点说明。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每年辅导笔记都在讲,但我实在不知道她会考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可以出题,唯有一点可能就是这章是基础,同学们基础看。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有一个y=E有一个投资等于储蓄看看、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好好看10年就考了个杜森贝利的示范效应,这一部分重点看。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03)自己看、乘数论是基础看看各种乘数的推导尤其重点看平衡预算乘数。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投资的决定看、is曲线好好看、利率的决定好好看、LM曲线好好看、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就是说整章好好看,特别提醒:有一个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率推导式,第四版貌似没有。

第十六章 宏观政策实践 货币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手段 其他的粗略看看。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02.04)比较重要的一章都看看吧。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都要看 只说重点奥肯定律(08)、自然失业率、失业的分类通货膨胀及其引发的不同原因、菲利普斯曲线分短期长期,这章比较重要好好看。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不用看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净出口函数、净资本流出函数、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IS-LM-BP模型、这一部分很难所以只要要求掌握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重点看。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增长核算(05)、经济增长因素分析(03)、新古典增长理论(05.09)、乘数加速数模型每年都提还没考过,这章也是重点,其他的内容粗略看。以后的几章不用看。

中考复习自己整理 第7篇

记叙文-----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线索、线索:地点线 人线 时间线 事线(明暗两线,人物情感、行踪)、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地点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题型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记叙: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一、理清记叙顺序:顺 倒 插 补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层次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二、记叙的人称:1 2 3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便于直抒胸臆,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抒情: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间接抒情--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方式。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人物描写: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景物、场景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事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 揭示社会现实。

描写法又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文章的结构

1、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方法:A.从内容方面,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中间: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在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B、从结构方面,起承上启下的句子: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C、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分析词语

1、词语选用

方法: 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方法:A、一般是往前找;

B、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解词 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 “ X X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4、修辞赏析 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 XX 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 ”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5、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

谈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概括段意、层意、中心

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首段或尾段句、议论抒情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②用概括法,概括出各段的意思。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层意)。

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给文段拟标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 XX ”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附 1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上一篇:空虚的心情语句下一篇:组织聚餐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