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2024-07-31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精选6篇)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第1篇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建设资金紧缺,长期以来欠账太多、投入不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以前,水利建设资金捉襟见肘,每年用于农田水利的资金投入只能够应付应急性的简单的维修,更新改造缺乏资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实际投入的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2)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自筹投入不稳定。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认为农业税都不用缴了,因此农业水费也不用交了,农业水费征收的难度增大,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就更缺经费;特别是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受到“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总额的限制,筹资筹劳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难度明显增大,筹资投劳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绝对量减少。

3)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主体地位,农民的分散经营与农田水利设施集体受益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不可能包起来,而农民习惯了用“大锅水”,只用不管,一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效益衰减。

加快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措施

1)筹措落实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证。a.认真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和广西的更多投资。要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农田水利规划计划思路,以全面提高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农田水利灌排、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为重点,储备更多的优质对路项目,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b.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各级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的政策。2011年中央1号文件、广西22号文件、梧州市34号文件对这一政策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下一步工作应在强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制定管用有效的具体办法,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效力。c.确保足额征收水利规费,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水利规费包括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河道采砂管理费等,这是水利投入的一项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中央和广西的规定调整征收标准、确保足额征收、增加收入规模。

2)进一步用足用好农村“一事一议”政策,加大筹资筹劳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力度。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后,运用“一事一议”政策筹资筹劳是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主要投入来源。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决策权交给农民群众,做到民主议事、民主决策;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形式,调动农民群众投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要规范“一事一议”的操作程序,力求应筹尽筹,并将筹资筹劳所得尽量满足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需要。

3)发展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健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农民用水者协会作为农村民间组织,可以有效地让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维修,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形成自己投入、自己管理、自己使用、自己受益的良性机制。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指导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章立制、搞好管理,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动受益农民群众集资或投劳建设和维修农村小型农田水利,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效能。在健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方面,可借鉴梧州市蒙山县的做法,一是恢复健全乡镇水利站,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二是聘用小型水库和灌区、主干渠管护人员,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三是聘用村小组长为水管员,负责支干毛渠管护、农业水费征收和水事纠纷处理等,每人每月给予适当补助,经费由县财政安排。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尚存在组织领导不到位、协调推进不到位、建设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加强管理强化督查。一要优化施工组织,保障施工条件,确保建设进度;二要严管工程质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质量不出问题;三要加强安全监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四要强化督促检查,健全完善督查考核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以严格的督查、考评、奖惩机制来推动各项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总结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成绩是主要的,但还没有根本改变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建设管理,使水利这个农业的命脉更加健康、强而有力。(本文作者:林盛 单位:梧州市水利工程管理与质量安全监督站)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第2篇

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工程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该对质量评定标准有明确地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监理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当施工合同签订之后,由项目部将工程下派到包工队,将质量控制主动权全权交给包工头,“以包代管”,当工程师进行查询验收的时候,共同应付,而有的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关注结果的控制,在质量监理过程中会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

2.质量意识淡薄

在中小型工程施工中,质量意识淡薄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重视质量只是做足表面功夫,并不能在实际中认真落实,一旦质量和进度之间出现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费用也不充裕的情况下,质量控制中心和主导地位就不能有所保持。

3.设计方案变更过多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随意性更强,有些设计方案实现了优化的目的,可是也有些设计方案在优化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偏门。设计方案的变更会使施工方案有所调整,以及设备配置也出现变化,只要

有一点出现变化,就会触动整体的变动,这样的话,浪费的现象和质量问题就可能会出现。

4.单项工程量小

在农业灌溉中,水利工程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尽管进行灌溉渠道工程不是很大,但是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却与大型渠道工程的建设没有什么区别。其中唯一不同的就是它们的标准和规模,并且单项工程的工程量也不是很多。

从建设管理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其中还会出现另一个难题。例如,基础处理、边坡这类型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虽然有比较大的规模,在技术含量的要求上也比较高,但是在这类工程中并不是完全运用先进的大型设备,也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队伍具有一定专业性,工程量也不能达标,而在此基础上,很多工程便只是利用专业施工队伍,但是这样的话,质量控制却不能得到保障。反之,获得的结果也会是不同的。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对策

1.规范建设单位市场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职责

在项目建设的责任中,项目法人占着重要的地位,落实项目法人职责可以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一,将基本建设程序作为依据,合理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杜绝“三边”工程出现。第二,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招投标,并最终签订合同。第三,针对施工队伍的选择上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对施工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杜绝出现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现象。第四,严格执行相关的验收规程,使其在验收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五,与工程进度相结合,保证工程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供应。第六,要时刻对工程质量引起重视,与此同时,在相应的价格也应该实现一定的优化,只有这样,盲目压价的现象就不会出现。第七,施工工期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杜绝抢进度、赶工期的现象出现。第八,落实责任制,督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第九,单位责、权、利能够实现统一性,从而使建设单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重视勘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在工程建设中,勘察设计是提升设计质量主要条件。而勘察设计质量是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得以提升的,勘察设计依据这样的条例标准,并且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充分地结合进行开展;加大设计招标制度的推广力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设计资质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市场范围中推广设计单位,在其发展过程中,竞争、信誉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设计监理工作的不断推行前提下,那些由于设计质量的不到位所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不会再出现;审批制度需要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设计一定要通过严格地审查,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一个完善的施工图审查制度,可以有效地限制和约束工程设计质量的第三方,在此基础上,如果设计图纸不能达标,那么就不能进场投入施工。

3.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工程实体是需要在施工的前提下得以实现的,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和控制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第一,健全和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在“三检制”的前提下检查工作,同时,这个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准确性要得到一定的保障。第二,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多角度着手,找出与施工项目相互符合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第三,在控制施工环节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这样的话,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第四,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是尤为重要的,需要在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执行。第五,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持证上岗原则上岗作业。

4.完善监理制,提高监理工作水平

承包企业在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工程监理可以使其提升的速度加快,在控制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目标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有效遏制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出现。监理制度的推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监理资质管理的规范,坚持持证上岗的管理模式;针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应该加大力度,使监理队伍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不能因为监理人员素质差而不能完成监理任务;通过招标,将最合适的监理单位选择出来,以避免“同体监理”的现象发生;巡视、测量、试验、指令文件、工作程序规定、计量支付签证控制等手段和方法是做好质量监控的基本条件;监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要在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实施监理,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的质量、投资以及监理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结语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第3篇

1. 国际背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走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先的同时, 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新加坡1992年就制订了绿色计划, 2002年又提出了到2012年的新绿色计划;美国1996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欧盟1998年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日本1999年提出“环境立国”的新国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 发达国家普遍在20%-60%之间, 如日本为66.8%, 美国为23%-29%, 德国为30.7%, 法国为27.3%, 芬兰为65.8%, 均远远高于我国水平, 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二十一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2. 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以GDP增长为导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使得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经济成本。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把“生态更文明”列入全省奋斗的重要内容,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志, 提出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999年, 泰州市提出创建生态市的设想并迅速实践于建设层面。2012年, 泰州市生态文明大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 (即2015年创成国家生态市;2017年建成生态名城;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的战略目标, 回应了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 将“生态更文明”列入全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制约难题

总体来说, 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的现实市情,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现实阶段, 发展在省内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现实态势, 决定了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

1. 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的制约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总体看, 泰州虽已进入后工业阶段, 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产业结构偏重, 2013年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6.8:52.4:40.8, 对环境污染小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产值比重接近75%;二是能源结构偏重, 全市能耗中煤炭和石油分别占一次能源比重的49.6%和46.5%;三是危险废物排放量偏重, 化工企业还有450多家, 危险废物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88.5%, 成为主要环境风险行业。

资源能源不足及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一方面, 泰州人均耕地只有0.88亩,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除水资源外, 几乎无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另一方面, 泰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强度还将不断增加。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能源循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不但加重了资金缺乏、要素紧张等方面的困难, 也加大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化转型的难度。

2. 生态规划与制度设计的滞后

生态规划未成体系。如果说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建设用地当作“图”, 环境当作“底”来设计, 那么“生态规划”就是对“建设用地与生存环境”的“图底”关系进行了彻底颠覆。其要义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 更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泰州在生态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一些规划, 但尚未形成体系, 距离生态总体规划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

建设特色尚未显现。当今世界生态名城建设的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 而非全面铺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育公众、彰显特色, 并逐渐扩展到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比如, 日本一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 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泰州的生态建设, 也不宜面面俱到、大而全, 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投入中探索一条有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法律规制有待完善。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着眼于末端治理, 在一些特定领域, 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要求。此外, 在社会综合决策中, 环境保护部门尚未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决策和管理的重要部门, 在宏观经济决策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作用地位仍待提高。

3. 环保质量和诉求矛盾的增多

目前, 泰州正处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期和社会环境诉求的高涨期。过去未得到及时或得当处理的环境问题积累下来, 各种导致“邻避效应”的设施较易引起居民的排斥, 环境资源禀赋相对缺乏、环境承载力弱、环保压力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集中表现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等问题。截止2014年上半年, 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有56%, 接近一半的河道是劣五类水质,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2级以上天数比率仅为58%。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公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近期发生的引江河备用水源异味、靖江市突发饮用水供水中断事件、新通扬运河水质异常等事件都充分表明, 环境保护的历史欠账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亟需解决。

4. 建设投入与设施配套的不足

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农村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是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一项硬性指标,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也明确要求公共财政每年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必须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增幅。而我市部分市 (区) 生态建设投入不足2%, 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欠账比较多。目前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实际只有61%, 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配套管网建设不同步, 长期没有废水接入处理, 成为“晒太阳工程”。由于配套管网铺设不到位, 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目前只有70%左右。乡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转运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比较缓慢,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此外, 随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部分地区的环境负荷越来越重, 污染排放越来越集中, 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和工业园区未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 部分已经建立环保机构的地区存在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面对面广量大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基层专业环保队伍亟待建立完善。

5. 责任义务与主体意识的淡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合作。没有全民的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空中楼阁”。调研发现, 当前我市生态建设更多涉及的只是政府和企业,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资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不够强烈, 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参与人数少, 参与领域不广泛;另一方面, 居民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 对短期的、小范围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环境卫生问题关注度高, 对长远的、广泛意义的生态保护问题关注度低, 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些状况, 设法使每一位社会成员形成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 养成深厚的生态文化教养, 就很难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每一位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自觉行为, 从而影响我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三、有效路径

如何解决应对好泰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度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补上工业文明课”的同时又“走好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 成为今后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1. 确定一个“脱钩”战略

2013年泰州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目标, 提出2020年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一个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或单纯的环境保护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 实现所谓“减物质化”的经济增长, 也就是要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一般来说, 衡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是否“脱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质使用效率意义上的脱钩或所谓相对的减物质化, 另一种是物质消耗规模意义上的脱钩或所谓绝对的减物质化。严格意义上的生态示范区, 不仅要求实现经济增长与单位物质消耗或单位污染排放的“脱钩”, 还要求进一步实现从相对性脱钩向绝对性脱钩的提升, 也就是物质消耗强度减少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要同步。这是一个极具艰巨性的目标, 因为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总量以及污染排放总量的脱钩, 需要单位物质消耗强度以及单位污染排放的减少速率在大小上应该相当于经济增长的速率。如果说, 在传统经济增长时代, 我们的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不必去计算这些问题, 那么在推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 就需要精细地把握这些目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2. 提升两个“指标”质量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不仅事关“康泰之州、富泰之州、祥泰之州”的城市形象和品位, 也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幸福。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环境监督监测信息公开, 通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来有效提升空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 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泰州水资源丰富, 要打造生态名城本就离不开做水的文章, 要尽快让城市的水“环起来、绿起来、游起来, 充分彰显水城水乡的特色风采”。要全面加强水域、农田、湿地、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 高标准建成中心城市北部生态区、原生态长江绿带和里下河湿地风光带。要突出污染减排, 强化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突出环评审批, 严格环境准入;突出环境监管, 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 更大力度实施“清水工程”和“蓝天工程”, 不断提高水体和大气质量。

3. 实现三个“要素”转变

(1) 生态文明理念的转变。一般来说, 一个区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取决于人均消费活动的多少、与此有关的人口规模、单位产出的物耗和排放即技术效率的高低这三个变量。技术效率改进只是“浅绿色”的进步, 真正的“深绿色变革”应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总量得到控制。应当看到, 当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存在不少歧见。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现有的解决方案还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资源环境问题, 急需我们解放思想、转变理念, 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

与此同时, 还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尤其要侧重培育三个群体生态文明理念。一是决策者和规划师。要自上而下地将生态文明的意识和内涵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各级领导层和规划者, 培育决策者和规划师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素养;二是企业家与工程师。如果企业家和工程师没有生态文明意识, 那么工业化就将从源头上输给传统发展模式;三是设计师与策划者。设计师和策划者在产品设计、营销策划的时候有生态文明的意识, 可以更加本原地通过广告、服务等促进生态文明的生活化。

(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 由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方式替代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的方式, 加强产业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项目发展, 淘汰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 积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带动农业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 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离开经济建设抓生态建设犹如“缘木求鱼”, 而脱离生态建设搞经济建设则似“竭泽而渔”。生态建设要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运用资源、环境、生态等红线进行调控和倒逼, 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增长方式替代由更多地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持的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力量增强能源资源节约能力。

在资源利用上, 要激励社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加强环保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 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利用循环再生资源,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获得新的经济效益。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式过程替代“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式直线过程, 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3) 监督参与形式的转变。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 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 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 听取公众意见, 接受舆论监督。2014年2月, 全市第一个市级环保民间组织---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正式成立, 在宣传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众的沟通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是少数社会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要解决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种方式, 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 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 才能产生合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意愿;公众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 才能切实对绿化用地、公园改建、环境治理等的建设和维护提出关键意见;公众更必须培育自主创建生态文明的能力, 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兼顾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发展。

4. 坚持四个“领域”注重

(1) 注重规划引领。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对生态建设极其重要。美国克里夫兰市的精明增长策略、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影子规划”以及我国杭州市的生态规划, 都是以生态文明为目标进行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只有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真正考量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为发展划出“留白空间”与“负面清单”, 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共同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划并落到一张“图”上, 才能实现建设型、引导型、管制型等规划的“多规合一”。

生态规划还要求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相衔接。短期应集中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 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 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中期要全面实施生态工程, 以拓展绿色产业为重点, 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绿色经济目标, 初步形成优质资源、良好环境和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基本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长期来看, 则要全面完成生态示范区的各项任务目标, 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注重制度创新。从制度直接规范的领域看, 要发挥市场机制。一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二是着重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仅要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纵向转移支付, 更要逐步推动市 (区) 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形成“污染者付费、使用者补偿、保护者得益”的良好导向;三是创新办法, 进一步拓宽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

从生态文明制度的表现形式看, 要健全法规条例。一是必须强化生态立法和生态规划的引导功能, 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生态保护, 把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发展纳入核心职能范围;二是依法行政, 从严执法。加大对违法超标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不断健全执行机制、加大执行力度, 切实做到法规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没有特权、执行法规没有例外;三是完善生态监管体制。对于那些对生态环境存在重大影响和破坏的行为主体进行严格的市场追偿制和法律问责制。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环节看, 要完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将企业的生产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加入生态环境考察指标, 加强企业生态目标责任考核, 并制定有关惩罚和激励措施, 加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 注重治理优化。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加快生态型政府建设。生态型政府建设首先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治理理念与目标必须从“非生态”的导向向生态维护和促进导向转变, 把资源有限性和生态保护作为政府政策选择、执行和评估时抉择的核心标准;其次意味着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政府要发挥管理和调控作用, 努力拓展公共资源的供给, 如不断完善城市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 优先发展快速公交等;最后更意味着政府部门要率先垂范, 做生态环保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创新生态治理的协调机制, 形成生态治理的整合效应。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在市县 (区) 层面上, 建立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来加强政策指导, 及时解决基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如不久前泰兴市的非法倾倒危废案, 肇事者被判令民事赔偿1.6亿余元, 就与江苏省高院、泰州市检察院的支持以及其他部门的协作密不可分。二是加强区域合作。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公共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 建立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 才能建设统一、协调的生态文明格局。

(4) 注重发展融合。融入新型城市化。一方面, 新型城市化强调城市发展要从空间蔓延、物质浪费转向空间紧凑、物质集约;另一方面, 要将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统筹发展作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要求真正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 将治理农村污染、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

融入新型工业化。泰州处于东部生态盈余城市区,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的区域。因此, 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有创新意识的中小型企业率先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行列, 占领价值链高端环节, 率先实现发展转型。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市场培育措施, 鼓励规模工业、鼓励产业发展从高碳经济、线性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鼓励一部分企业从事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生产, 率先实现泰州地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融入新型现代化生活。融入现代化生活倡导可持续消费, 鼓励生活模式从拥有转向共享, 本质是在不增大环境负荷的条件下提高人民生活的福利水平, 而非简单回到原始的生活状态。如果说高物质消耗--高生活享受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状态, 而低物质消耗--低生活享受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态的话, 那么我们要打破的就是传统发展模式中以上两个状态的循环, 我们要融入低物质消耗--高生活享受的现代化生活。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 这是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分析, 剖析泰州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厘定泰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提出确立一个战略、提升两个质量、实现三个转变、坚持四个注重的建设路径, 旨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主要成效,矛盾问题,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景源, 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戴星翼, 董骁.“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3]诸大建.中国发展3.0——诸大建学术日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4][美]威廉·麦克唐纳.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第4篇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路径;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17-04

当前,学校变革的重要价值路径已从片面追求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变到关注内涵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生态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最直观、生动的名片,也是确保自身办学方向、凝聚师生发展愿景、激活学校内在潜力的最有效、最持久的深层动力。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品质。

已有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为我们从上位层面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其中,理论性、一般性研究较多,而关于学校文化建设路径,则更多是原则性或方向性思考。基于已有理论研究,针对学校实际,尝试探索适合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能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实践视角。为此,本文试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以某中学学校文化建设为样本进行解剖式研究,希望能对丰富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具体问题的思考有所裨益。

一、案例剖析

某中学(以下称A校)提出以“履仁崇智、明德卓行”为办学理念,并由此提出了办学目标(仁慧双馨,德行并举)、育人目标(亲仁、强智、懿德、卓行)、育人理念(润育、厚养、融化)、管理理念(以“仁”固本,以“智”强势)、校训(养仁爱之心,塑智慧人生)等,围绕这些核心理念展开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注重物质层面,如楼道、绿化、标语等的整体设计,高中部教学楼的不同楼层都有各自的文化主题,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诸多平台和机会。

问卷调查显示,50.9%的学生认为“学校为个人才华的发挥提供了展现的舞台”,但有近五成学生表示没有注意过学校张贴的名言警句,近四成学生认为“楼道张贴的格言对我没有启发”,37.4%的学生不了解校训的意义。同时,教师的文化生活相对缺乏,近七成教师认为在校文化生活贫乏。

显然,A校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全国同类学校中,也是常见的。

1.文化内涵的赋予传统有余而现代不足

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精神内涵的培育。当前,许多学校都注重提炼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强调文化的根性,即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与学校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A校也是如此,学校倡导“履仁崇智、明德卓行”的办学理念,强调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要体现“仁”的价值观念。A校在教学楼中利用走廊宣传栏等位置,引用《论语》以及其他传统典故,向师生解释“仁”的含义。这些努力都值得肯定,但是,《论语》以及传统典故更多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结构和人伦关系特点,与当前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学校文化自当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又不能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还需要对这些文化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现代解释。

对传统文化的简单挪用,反映了学校文化精神与现代学校育人目标之间更多是形式上的结合,而非深层次的、实质性的有机融合。

2.文化呈现形式缺乏一致性和系统性

学校文化虽然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不同层面,但是,这些不同层面都应围绕学校文化的精神而具体展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并非不同的文化类型,而是同一文化精神在物质、制度、观念等不同层面的体现。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注意不同文化层面之间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从A校学校文化的呈现形式来看,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之间,以及这些不同文化层面所蕴含文化精神缺乏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文化有形物质载体层面,大量呈现了有关传统“仁”和“智”的内容,但在学校制度文化层面,却很少看到“仁”和“智”的影子。学校的规章制度文本并未融入学校倡导的办学理念等精神内涵,更多是基于现代管理理念的科层结构的制度精神,注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性。显然,这与物质文化所要彰显的“仁”“智”等精神缺乏内在联系。

3.文化表达完整性有余而准确性不足

学校文化的专业性首先体现为具体表达的准确性,这也是人们判断学校文化专业性程度的最直观依据。A校建构了较为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但从专业角度审视,其准确性尚需改进。

例如,学校提出了办学思想(履仁崇智、明德卓行)、办学目标(仁慧双馨,德行并举)、育人目标(亲仁、强智、懿德、卓行)、育人理念(润育、厚养、融化)、管理理念(以“仁”固本,以“智”强势)、校训(养仁爱之心,塑智慧人生)等。这些内容固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学校文化的基本精神,但是,这些内容多处重合,表达欠准确。如办学目标应该回答的是建设一所怎样的学校这一核心问题。但是,“仁慧双馨,德行并举”这一办学目标,与办学目标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在学校高中部教学楼道的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文题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某层楼道的文化主题是“自强”,但其呈现的却是老子的言论。这实际上是对老子思想的断章取义。

同时,这些文化表达之间也存在不一致性。如育人目标这一核心问题,在初中德育处办公室的墙上,被定义为“为学生成为‘仁者、智者、强者’奠基,把学生培养为‘有实学、能实用、做实事、做真人’的优秀人才”。这一表述与学校关于育人目标的表述显然不尽一致。此外,学校文化内容太多,以至于几乎没有哪一个老师和学生能够完整说出这些文化的具体表达。

4.文化落实缺乏主体参与

学校文化绝不只是在写在墙上的口号,而应是全校师生员工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观念和具体的行为。因此,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促进主体参与,落实学校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最终的落脚点。

A校学校文化的落实情况总体良好,但与理想状态仍有较大差距。案例中,学校近七成教师认为在校文化生活贫乏。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并未真正广泛参与学校文化的构建。学校文化的呈现形式由德育副校长负责,并一手完成,并未邀请教师参与其中。而学生尽管拥有丰富的校园活动,但这些活动与学校文化缺乏有机联系和有效融合。“近五成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注意过学校张贴的名言警句”“37.4%的学生不了解校训的意义”等调查数据,说明学校文化的落实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

二、原因分析

A校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当前许多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困惑。

1.对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外延把握不够准确

当前,A校在学校文化的理解上,存在内涵把握不准确,外延过于狭窄的不足。正是这一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诸多问题。

首先,对学校文化的历史积淀重视不足。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学校文化内涵的表述上可以看出,A校更多是将学校文化理解为一种外在的精神赋予,作为一所有着较为悠久历史的学校,A校忽视了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诉求。在其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中,我们没有看到学校基于自身历史传统所提炼出来的有关学校核心精神的系统论述,对于自身的文化历史,A校仅仅停留在文本描述性介绍上。这就使得学校所倡导的“履仁崇智、明德卓行”的办学理念缺乏深厚的历史根基。须知,在很大程度上,学校文化是积淀出来的,而不是人为后天附加上去的。

其次,对学校文化的实质和功能认识不足。A校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局限于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强调作为空间场域的学校在外在呈现形式上的美化和育人功能,而忽视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精神,对师生员工日常行为的陶冶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使其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未能上升到学校的教育哲学高度,统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对学校文化的主体认识过于狭窄。显然,A校将学校文化仅仅理解为学生文化,忽视了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人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固然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丰富的文化平台,但是,这并不等于教师仅仅就是一种单向度的牺牲与奉献。现代学校应该是师生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彼此成就的载体,因此,学校必须自觉地将教师发展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良性文化生态,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学校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

A校学校文化呈现形式丰富,但丰富的形式之间似乎缺乏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的顶层设计,突出表现为学校尚未形成有关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

由于对学校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学校未能准确提炼和概括学校核心精神和价值,无法用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起丰富的学校文化呈现形式。换言之,其学校文化缺乏“主心骨”。缺乏“主心骨”,自然无法实现学校文化的物质、制度和观念层面之间的匹配。学校文化的物质、制度和观念等层面的建设,需要文化在灵魂的统领下,从各自的角度具体观照和表达,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只能造成一盘散沙。

3.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

学校不是校长或中层干部的学校,而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学校,学校文化属于生活在学校这一空间中的每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每一名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总和。如果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一方面会削弱学校文化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会削弱学校文化的教育效益。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此外,由于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缺位,学校所呈现的楼道文化等就只是一种外在的符号,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度较低。

三、改进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该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1.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内涵,作好顶层设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对学校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到位,缺乏专业、系统的顶层设计。因此,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品质,首要一点就是要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内涵,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要深入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须突破物质文化、学生文化等局限,从学校教育哲学这一高度全面认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学校的一种外在的直观识别系统,更因为它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所在。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其历史发展过程的精神积淀,也是学校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重要载体,其核心要彰显学校的办学品质和育人目标。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为此,学校必须深入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努力挖掘和整理学校的精神内涵。其中,特别要思考几个原则性问题:

一要体现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文化建设须根植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土壤,依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二要立足学校所在区域的文化。将自身的文化建设与学校所在城市、社区的文化特色有机结合。三要反映学校自身特色。要将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到已有的学校文化体系中。四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

为此,学校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框架系统思考。从实际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来看,学校文化弥散于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就文化谈文化,必须在学校的整体发展框架中定位学校文化的特色。

其次,用专业化思路作好顶层设计。所谓专业化的顶层设计,主要指学校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必须走专业化道路。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其一,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层次性。每一所学校必须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就A校而言,学校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差异,现有的学校文化建设并未“区别对待”,缺乏层次性的顶层设计,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二,学校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性。即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所有层面的文化形式都应围绕学校的核心精神而展开。为此,文化建设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统一:一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在学校精神上的统一;二是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校园文化之间内在精神的一致性。

2.澄清学校文化建设主体,拓宽参与渠道

学校是所有学校成员的学校,每一个师生员工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优秀的学校文化来自于师生员工的学校生活,好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

首先,充分认识师生员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感,增强学校文化自身的合法性。学校应该把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视为凝聚师生员工人心,形成共识的重要教育过程,而非学校文化的被动学习者。当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时,他们才会对学校的历史、定位、目标有更准确的理解和认同,学校文化才会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观念和行为。二是有利于发挥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学校文化的专业性。作为学校成员,师生员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诉求。这种文化诉求当中往往蕴含着有价值的文化建设思路,对于提高学校文化专业性十分有益。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第5篇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动力,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把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坚持引蓄节流并重、建设管理配套、开源调控相结合,把节水灌溉、人饮安全、咸淡混浇、农建改造和建设抗旱水源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二、任务目标

今冬明春全市计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铺设防渗管道5万米,打修配套农用机井各10眼,发展咸淡混浇井组60组,解决1.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修重建农用生产桥5座,修建扬水站点30处,引蓄上游客水2500万立米,扩清渠道30余条。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程: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设社会主

2义新农村的要求,着眼于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构建新农村供水保障体系,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构建新农村供水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本市饮水安全实际,今冬明春要优先解决农村饮水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质不达标问题。重点推广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按照全市饮水情况调查,要优先对列入不安全区井点的改造,并科学实施联村集中供水项目,与此同时积极探索联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严格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明晰管理产权,保障效益发挥。今冬明春要解决1.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我市水资源供需不足,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今冬明春要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为目标,具体实施好“一铺两清三引四建”活动。“一铺”即继续以铺设地下防渗管道为主,灌溉输水全程管道化,建设高标准地下防渗管道5万米,其中完成加密技改0.5万米,出水口安装小白龙;“两清”即对石津灌渠斗渠以上渠道由官道李渠管所协调官道李镇与门庄乡进行清理;各乡镇、村对所有使用灌排渠道进行清理,清理重点放在灌排渠道的畅通与衔接上,坚决禁止以邻为壑,尽力做到渠渠相通、沟沟相通、用时节制、闲时疏通。“三引”即一是利用“三河相通”水利枢纽,适时引进西路河水;二是利用卫千工程和盐河故道,按时引进东路黄河入湖水;三是利用石津渠按季引进春灌、夏灌、秋灌水,今冬明春引水2500万立方米,为“一抗双保”和湖区生态提供可靠水

资源。“四建”即一是建立健全供水工程管护体制,做到井有人管,渠有人清,水利设施有人修;二是建立健全项目效益追踪体制,对于实施的膜下滴灌项目、小型农田基本建设配套项目要注重效益的追踪;三是建立健全计划用水、准确记水、以量计征、合理征费的农民协会为主的协商体制;四是建立健全以工程节水为基础,以农艺节水、结构节水、制度节水为导向的综合节水、高效用水的推广机制。

(三)咸淡混浇和浅层微咸水利用工程。经过20多年的示范推广,我市在咸淡混浇一体化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套成功的经验,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今冬明春要把咸淡混浇与管道输水、智能水表控制三位一体工程作为推广模式,对于可实施咸淡混浇分布区要提前划定,对适宜井点要精确测定。为加大实施力度,市政府将拿出专项资金作为补助,以促进咸淡井组工程建设的大面积推广。今年计划完成咸淡混浇井组60组。

(四)农桥维修改造工程。农桥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甚至坍塌报废,影响农业生产、交通出行,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我市目前有农用桥126座,其中能正常运行的35座,带病运行的86座,坍塌报废的5座。为解决这一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的问题,市政府自2006年起每年把修建农村危桥作为大事实事,并安排水务、交通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跑办专项资金,现已修缮骨干河渠桥梁23座。今冬明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把农桥改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乡镇重点放在田间灌排渠道的危桥建设上,部门重点放在县管灌排河渠道的建设上。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把工程质量,确保建设一个、验收一个、消号一个、发挥效益一个。

(五)规范田间路与引蓄排灌工程。近年来,随着土地承包和农民种地积极性提高,种满种严、拓荒造田、见缝插针、多方增效,确实给一些靠渠靠边的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管理不善,规划不合理,各种矛盾也日渐突出,有的平毁排水沟渠,有的毁道种植,有的乱挖乱占,收获季节车道堵,排水季节沟渠堵。因此,要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严格按生态村建设标准予以规范。另外,要对可蓄水的坑塘进行整修,对扬水站点和灌溉设备进行修复。今冬明春的重点放在沿河渠水源较充裕区域,提高引蓄雨水、客水的容量,提升应急抗旱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广泛发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发动。各乡镇主要领导要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及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搞好调查研究,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每个乡镇要抓好1-2个典型村,用典型引路。水务部门要集中技术力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和服务,把好工程质量和验收关。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新典型、新

经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多方筹资,增加投入。按照国家、集体、社会、个人相结合的原则,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一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努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二是要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拓宽投入渠道。田间的水利基础设施,农户是受益主体,也应是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因此,要鼓励社会各界自办或联办水利工程。三是要集中使用各种资金,对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凡是能用于水利建设的要集中使用,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是要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坚持农民自愿、注重实效、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动员群众自愿投资水利建设。

(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现阶段水利工作的重点,要按照放开建设权、转让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的思路,逐步实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和经营企业化,要以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盘活水利资产,大力发展民营水利,促进和保障水利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四)加强监管,确保质量。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指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施工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为前提,妥善解决,确保建成优质工程。

主题词:农田水利建设意见通知冀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11月21日印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 梧州市建成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2011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 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破解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1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滞后。一是有效灌溉覆盖面不广保证率不高, 至2011年底,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05.95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154.38万亩的68.63%, 节水灌溉面积51.4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105.95万亩的48.56%, 灌溉用水浪费大;二是农田水利设施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薄弱, 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灌溉效益下降, 遇上较大的暴雨、洪水就有堤防、陂坝、渠道被毁坏。

2) 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严重。至2011年底, 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未达标人口61.15万人, 占农村人口的23.5%。其中因水质原因不达标人口58.68万人, 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不达标人口2.47万人。

3) 水库病险问题仍然突出。至2011年底, 全市仍有3座中型水库、4座小 (1) 型水库、194座小 (2) 型水库经鉴定为三类 (病险) 水库正在进行或需要进行除险加固, 占水库总数238座的84.45%。

4) 防洪保安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一是县以下防洪能力薄弱、防洪标准低, 达标堤防只有57.18公里、占堤防总长227.63公里的25.12%;二是中小河流治理刚起步, 近年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严重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 暴露了防洪保安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2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建设资金紧缺, 长期以来欠账太多、投入不足,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以前, 水利建设资金捉襟见肘, 每年用于农田水利的资金投入只能够应付应急性的简单的维修, 更新改造缺乏资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而实际投入的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2)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自筹投入不稳定。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民认为农业税都不用缴了, 因此农业水费也不用交了, 农业水费征收的难度增大, 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就更缺经费;特别是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 受到“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总额的限制, 筹资筹劳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难度明显增大, 筹资投劳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绝对量减少。

3)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主体地位, 农民的分散经营与农田水利设施集体受益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不可能包起来, 而农民习惯了用“大锅水”, 只用不管,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灌溉效益衰减。

3 加快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措施

1) 筹措落实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证。a.认真做好前期工作, 积极争取中央和广西的更多投资。要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农田水利规划计划思路, 以全面提高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为目标, 以农田水利灌排、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为重点, 储备更多的优质对路项目, 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b.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各级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的政策。2011年中央1号文件、广西22号文件、梧州市34号文件对这一政策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下一步工作应在强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实上下功夫, 制定管用有效的具体办法, 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效力。c.确保足额征收水利规费, 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水利规费包括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河道采砂管理费等, 这是水利投入的一项稳定的资金来源, 要按照中央和广西的规定调整征收标准、确保足额征收、增加收入规模。

2) 进一步用足用好农村“一事一议”政策, 加大筹资筹劳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力度。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后, 运用“一事一议”政策筹资筹劳是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主要投入来源。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 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决策权交给农民群众, 做到民主议事、民主决策;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通过“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形式, 调动农民群众投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要规范“一事一议”的操作程序, 力求应筹尽筹, 并将筹资筹劳所得尽量满足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需要。

3) 发展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 健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农民用水者协会作为农村民间组织, 可以有效地让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维修, 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形成自己投入、自己管理、自己使用、自己受益的良性机制。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 指导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章立制、搞好管理, 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在技术上给予指导, 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动受益农民群众集资或投劳建设和维修农村小型农田水利, 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效能。在健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方面, 可借鉴梧州市蒙山县的做法, 一是恢复健全乡镇水利站, 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二是聘用小型水库和灌区、主干渠管护人员, 每人每月补助600元, 统一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三是聘用村小组长为水管员, 负责支干毛渠管护、农业水费征收和水事纠纷处理等, 每人每月给予适当补助, 经费由县财政安排。

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尚存在组织领导不到位、协调推进不到位、建设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必须加强管理强化督查。一要优化施工组织, 保障施工条件, 确保建设进度;二要严管工程质量,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质量检测工作, 确保质量不出问题;三要加强安全监管, 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四要强化督促检查, 健全完善督查考核制度, 严格责任追究, 以严格的督查、考评、奖惩机制来推动各项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4 总结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成绩是主要的, 但还没有根本改变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加快农田水利建设, 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建设管理, 使水利这个农业的命脉更加健康、强而有力。

参考文献

[1]张淑霞, 赵文胜, 刘龙.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上一篇:禅理管理故事下一篇:浅谈四有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