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的民间神话传说

2024-09-17

金华的民间神话传说(精选14篇)

金华的民间神话传说 第1篇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当时有位抗金名将叫宗泽,他是婺州义乌县人,在家乡招了一支军队,人人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又称“八字军”。八字军开到前方,三日攻一城,七日打一府,仗仗都打赢。金兵听到八字军便都怕得发抖。谁知,奸臣老贼张邦昌等人从中捣鬼,私下截扣八字军士兵的家书,把信上宗泽打败金兵的消息改作宗泽投降了金兵,天天酒肉,夜夜美女。这些信寄到金华、义乌,八字军士兵爷娘读了以后,心里乱糟糟。

宗泽有个表哥是金华县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对乡亲们说:“我家宗泽素来正直仗义,现在说他投敌变节,我可不信。大家备好冬衣、粮食,我亲自走一趟。要是他真的那样子,我就同他拼掉这六斤四两的头!”大家听了都说好。按照当地的风俗,杀猪宰鹅,由他带着探亲的人马,挑着全鹅和一只只猪腿上路了。

三日雨,九日风,过了三州六县。大家看看猪腿日晒雨淋,怕坏了,就擦上一层盐,像腌咸菜萝卜一样。这样走了九九八十一日,被盐腌过的猪肉发出阵阵奇异的香气,熏得人人流口水,又舍不得吃。他们一路上听到许多八字军英勇善战的传说和称赞宗元帅的话,心里甜滋滋的。

过了朱仙镇,刚好是新春元宵佳节,汴梁城放灯五日。八字军士兵看见家乡来了亲人,高高兴兴陪到宗泽元帅的帐下。宗泽的表哥一把拉住宗泽,讲了家信的情由。八字军吃着乡亲送来的“色、香、味、形”四绝的猪肉腿,个个乐得流下喜泪。

以后,金华百姓照着这个样子把猪腿腌起来,过一段时间再吃,果然味道蛮好。再后来,猪腿越腌越讲究,色、香、味、形俱佳,金华火腿就这样传下来了。

金华的民间神话传说 第2篇

早年有个叫卢高明的人(或称卢植),他替金华南山特别是白沙溪两岸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些地方都称他为:“白沙老爷”,百姓划算造一座庙来报答他的恩德。这件事被白沙老爷晓得了,他就寻来根扁担,回到祖处幽州范阳去挑石灰给金华百姓用。

白沙老爷来到幽州,那些窑上的人看见亲人归祖处挑石灰,就客客气气地招待。白沙老爷问窑上人有多少石灰,窑上人料他挑不了多少,说:“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挑得动。喏,这一窑正烧好,都让你挑去!”白沙老爷开心啦,一双铁篓“噔”地落在窑门口,窑上人把石灰搬到铁篓里。讲来也稀奇,十担廿担,一百担两百担,那双铁篓总储不满,一窑石灰统统都储到铁篓里。窑上人看得呆起来,肚肠悔乌青,都悔起初不该轻口薄皮。白沙老爷呢,捋起扁担,把两只铁篓一套,“噔噔噔”挑走了。

一窑石灰,至少有几百担,到底勿大好挑。白沙老爷连夜赶路,挑过金华北山,正想一步迈过金华江,“砰”,铁扁担断了,一担石灰倒落山上,铁篓里只剩一点点。白沙老爷想:“少点就少点,不够用再到北山来挑。”从这时节起,北山就出产石灰,南山人只好到北山买石灰了。

略谈中国的民间传说 第3篇

这21项民间传说故事中, 按其内容和艺术样式上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传说 (其中有些来自古神话) , 如女娲造人补天传说, 炎帝神农发明农耕和医药传说, 伟大诗人屈原的传说, 伯牙和子期鼓琴成知音的传说, 董永和七仙女成婚的传说, 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传说,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说,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说,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湖北遇难的传说, 以及几位著名清官的传说。

二是著名历史事件的传说, 如关于汉末魏蜀吴三国群雄争斗的传说, 佛教禅宗五祖收徒传法的传说;

三是有关地方风物的传说, 如黄鹤楼的传说, 武当山的传说, 汤池温泉的传说。

这些传说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呢?

第一, 它是湖北辉煌历史人文的生动展现。湖北是三千年前南方大国楚国的故地, 荆楚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 影响深远。“惟楚有才”, 历史上涌现出一系列光耀千古的杰出人物, 所以人物传说特别丰富。这里又是英雄征战的地方, 如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共120多回, 其中就有70多回的故事同湖北相关, 由此便生发出许多关于三国英雄人物的传说故事, 从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到借荆州建立根据地, 从赤壁大战到关公败走麦城等, 这些故事一直都在民众口头流传不息。

总体来看, 这些传说故事并不完全是历史真实记录, 而是有实有虚, 虚实交融。日本学者柳田国男说“传说是架通历史与文学的桥梁”, 它一端通向历史, 具有历史可信性;一端通向文学, 具有文学传奇性, 在想象、虚构中融会着民众的丰富情感。湖北三国传说中, 赞美和同情刘备、诸葛亮、关公, 贬抑或丑化曹操, 和历史记载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人们还特意颠倒历史, 如在“反三国故事”中将刘备三请诸葛亮改变为曹操三请诸葛亮, 以显示自己编造故事的艺术才能。这些民间传说的根深深扎在湖北地区的历史土壤中, 又经过民众情感和智慧的加工制作, 成为语言艺术的花朵使人们欣赏。

第二, 这些民间传说大都具有传奇性, 主人公有着杰出的才智, 或者有着奇妙的经历。《木兰传说》讲花木兰女扮男装, 在远方异域代父从军, 十二年中, 她不但使同伴不辨雌雄, 还建功立业, 由一个士兵成长为将领, 凯旋还朝之后, 她拒绝高官厚禄, 毅然返乡侍养父母, 回归平常女儿身。她的传奇经历, 在中国传为忠孝两全的千古佳话。木兰传说历经一千多年仍然在民众口头中流传。在湖北黄陂, 木兰的传说一方面既保持了自古以来的基本情节,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发展和变化。按照传说, 木兰生活在隋末唐初, 姓朱而不姓花, 出生在木兰山北面十多里地的大城潭的一户人家。她死后埋葬在山脚下的将军庙, 至今仍有坟墓和庙宇。而木兰山更是因她得名, 山上有纪念她的木兰殿和牌坊, 香火旺盛。有关她的传说, 广泛流传于黄陂, 现在, 木兰山的佛教徒、道教徒, 当地的普通民众都能讲述几则木兰的传说。现在黄陂人做足了木兰文化, 除了木兰山, 还有木兰天池、木兰湖、木兰草原等。

《黄鹤楼的传说》讲古代一位学道修仙者曾经乘坐一只黄鹤凌云飞翔, 在江边的石矶上停留, 后人便修建了一座黄鹤楼作为纪念。后来有一位道士来此饮酒, 为报答店主的盛情款待, 他用桔子皮在粉白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鹤, 只要击掌三下, 黄鹤便从墙上下来翩翩起舞;他又把自己杯中的酒倒在店内的水井中, 井水一下子都变成了美酒。于是这小酒店的生意十分兴旺。原来这道士是中国道教八仙中的吕洞宾, 画鹤起舞, 井水化酒, 都是他作为仙人可以随意创造的奇迹。十年后他又来到这酒店, 店主十分感谢他, 可是老板娘贪心不足, 还嫌仙人将井水化酒时没有留下酒糟喂猪, 于是仙人在墙上写道:“天高不为高, 人心为最高, 井水当酒卖, 还嫌没酒糟。”为惩罚贪得无厌者, 他便让酒店的奇迹消失, 又回复平常的样子。这个传说一方面表现了道教仙人创造的奇迹, 同时也将道教劝诫世人要“少私寡欲”的宗教理念留给民众。中国民间传说中常常有道教信仰中神仙角色、宝物和法术出现, 来创造人间奇迹, 增强感染力。我们的黄鹤楼就是据此而建, 虽然后来在战乱中几建几毁, 但历代文人墨客在黄鹤楼留下大量不朽诗篇。如崔颢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登上黄鹤楼, 放眼楚天, 胸襟开阔, 诗兴大发, 正要提笔写诗时, 却见崔颢的诗, 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 李白搁笔, 从此名气大盛。

民间传说依附“传说核”而传承演变。民间传说在叙事时总有一个中心点, 这个中心点来自历史上实有的人物, 或者是自然与人造景物等等, 通称为“传说核”。只要这个传说核留存于人世, 相关的传说就活在民众口头持久不变。如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诗人, 因中国每年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民俗活动来自纪念屈原, 这些关于屈原的传说故事便世世代代相传至今。至于有关黄鹤楼的传说, 长江三峡景物的传说, 那些景物和口头传说更是表里交织在一起, 互相依存, 密不可分。中国历史悠久, 许多几百乃至几千年前的人和事还在民众口头津津乐道, 这一文化事象同相关纪念物之长期存在, 与传说核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民间传说具有怎样的价值呢?

皇帝饮食的民间传说 第4篇

这几年流行清宫剧,从1644年顺治入关到1912年宣统退位为止,十个皇帝大该都演全了。大清灭亡迄今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久远,世人对皇室又一向好奇,许多传闻不胫而走,但大多荒诞不经,有的还真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1987年,意大利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拍《末代皇帝》,讲述紫禁城中各种事务时,全用西方想象,诸多穿凿。本来,这种东西不值识者一哂,但对不知情的大众,却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影响历史认识。清宫大戏中有许多满汉全席,御膳等名目,似乎认定大清朝都是“钟鸣鼎食”,穷极奢侈之能,也都属于这种情况,积非成是,影响非浅。

晚清遗老徐珂仿《宋稗类钞》体例,汇集许多清朝相关传闻、野史,加上一些私人笔记及报刊数据,按着性质、年代,编撰成《清稗类钞》,其中也包括许多有关于清代宫廷饮食的记事。例如书中记载:“皇帝三膳,掌于御膳房,聚山珍海错,书于牌,除远方珍异之品以时进御外,常品如鸡鱼羊豚等,每膳皆具,必双,御膳房主之。”这种说法,与事实相去甚远。

大清朝继承中国历代衙门管理制度的传统,事无巨细,都要记载。皇帝吃喝,由御膳房管着;生病吃药,有太医院照料,无论食单、脉案,都记录存盘,一有问题,一定可以找到该负责的人。这些清宫档案保存的仍多,所以20年前,许多专家前往故宫博物院,希望找到清宫美容养颜的秘方,闹腾好一阵子,也没啥发现。

管理人员不胜其扰,干脆将档案整理、提供学者研究。其中较有趣的是200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整理并影印出版的《清宫御档》。2003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又与承德市文物局合作,编辑《清宫热河档案》出版,都有宫廷膳食的纪录。只要仔细比对,就可以知道大清朝皇帝们一直保持游牧民族的饮馔风格。

大清皇帝经常行围打猎,也爱吃鹿肉。乾隆44年,皇帝率领大队人马,在关外哨鹿,一旦有所收获,通通交御膳房处理。光是6月3日起到6月18日的半个月中,御膳房使用的食材中,包括了8只狍、2只鹿,还有晾鹿肉40块、鹿尾5个、肥鹿肉条40对、细鹿肉条1盘、肉条150把、鹿舌7个。这么多的鹿肉,雖不是皇帝一个人吃完,但也够瞧。

这一年7月间,乾隆驻跸于承德,每天饮食也都有纪录,早膳包括燕窝八鲜鸭子、燕窝锅烧肥鸡、炒鸡白鸭子炖杂脍、羊肉片、清蒸鸭子糊猪肉攒盘,晚膳计有红白鸭子、肉丁莲子酒炖鸭、燕窝肥鸡、鸡丝、托汤鸡、鲜蘑菇炖收汤鸡、挂炉鸭子、烧鹿肉、燕窝鸭子八仙汤,另外还有鹿筋、猪肚羊肉等,几乎天天如此。得顺便一提的是乾隆通常一天两顿热饭,加上一顿点心,吃的不比咱们多,可是菜色变化不大,他老人家未必吃腻,读者可能都要看得腻味。现代人讲究的饮食均衡原则,乾隆皇帝一点也没有遵守,天天吃鸡、鸭炖菜之外,根本见不到几样青菜,不过照样也活到88岁。可见一个人长寿与否,全靠基因,后天努力效果可能有限。

乾隆在位期间,多次南巡,期间偶尔会吃一点南方盛产的河虾,至于鱼蟹等,则根本未见。“聚山珍海错,书于牌,除远方珍异之品以时进御外,常品如鸡鱼羊豚等,每膳皆具,必双”的说法,真不知从何而来?

《清稗类钞》也记载:“高宗南巡,至常州,尝幸天宁寺,进午膳,主僧以素肴进,食而甘之,乃笑语主僧曰,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这条目中,只有一件事情正确,乾隆下江南时,确曾住在天宁寺。但是所有膳食仍是归御膳房备制,不可能由寺中方丈准备,也未曾吃素。

乾隆30年2月16日,乾隆途次常州,以天宁寺为行宫。当日晚膳,菜单包括肉片熏炖白菜、燕窝春笋脍五香鸡、燕窝爆炒鸡、挂炉鸭子、挂炉肉攒盘、象眼棋饼小馒首、鸡肉馅包子,其规模与件数与在宫中时并无差异。

民间的神话传说 第5篇

有一天,陆阿木回家见饭还没有烧好,随手拿起锅铲,把锅捣了个洞。饭烧不成了,老母亲哭了起来。

这一哭,又惹怒了陆阿木。他一把抓住母亲的头发,伸手就打,打得老人止住了哭声才罢休。

对孽子虐待母亲的事,乡亲们敢怒不敢言,但都看不过去,就联名用黄纸写了张状子,在村口烧了,告了天状。

人世间竟还有这种不孝之子,玉帝大怒,命雷神劈打陆阿木。顿时,富春江畔昏天黑地。

陆母知道乡亲们告天状的事,觉得儿子虽然不孝,但总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儿子要遭天谴,她于心不忍,看到老天变了脸,连忙呼喊:“儿,快回家躲一躲。”

天空中电闪雷鸣,陆阿木晓得,今日是罪责难逃了,听到老母的召唤,他也没有什么顾忌了,连忙跑回了家。

轰隆一声,一串夹杂着火球的霹雳在房子上方爆响。陆阿木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雷雨过后,陆母抱起昏迷的儿子,叫唤了好一会儿,陆阿木才醒过来。

陆阿木知道这是母亲救了他,但是,他发现自己的脚被雷劈烂了。

他从早到晚钻心地痛,四处求医也无济于事。一天,村里来了位老郎中,陆母又去把他请到了家。老郎中诊疗后,开了张方子,其中还有一味特殊的药引子,竟是人肉。

陆阿木清楚,这位郎中也看不好自己的病,因顾及名声,才故意弄出这采不到的人肉作药引。可他想不到老母竟拿来了一块血淋淋的人肉,又看到母亲手臂上包着一块布,上面渗着血迹。陆阿木什么都明白了……

陆阿木的脚慢慢地好了。他深知,不孝敬母亲是要受到老天惩罚的,而老母为了救自己而不顾一切甚至身上割肉……陆阿木变了,对母亲孝顺了,人也勤快了。

陆阿木家的房子低矮闷热。三伏天,母亲一个人在屋里既热又闷得慌,陆阿木到离村子不远的地里干农活,就把母亲也带去,让她坐在地边的树阴下乘凉,不时地和她说说话儿。稻谷收割了,在晒场上晒谷,他也让母亲坐在阴凉的树底下。

陆母是个闲不住的人,拿了根细竹竿,看到鸡鸭麻雀过来吃谷子,就摇动竹竿把它们赶走。

得知陆阿木没有被雷劈死,玉帝很生气,想责怪雷神办事不力,忽然听到陆阿木变好了,也就不去责罚雷神了。

陆阿木对娘孝顺了,到底是否真心呢?玉皇大帝有意去试一试。

这天下午,烈日高照,玉帝令雨神下暴雨。正在晒场里抢收谷子的陆阿木看到老母因脚小跑不快,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儿,把她背起送到屋里后才去收谷。 玉帝不想把陆阿木正晒着的稻谷冲走,于是忙命雨神停止了下雨。

陆阿木变得这么孝顺懂事,玉帝总怀疑是否能够长久,忍不住还要去观察。一段时间的阴雨后,天开始放晴,陆阿木又在翻晒稻谷了。玉帝远远看到陆母坐在晒场边的树阴下,就再让雨神下一场阵雨。可不知为什么,这次,陆阿木并没有先背走娘,而是顾自己收稻谷。玉帝非常气愤,派了个小神下凡一查才真相大白。

这天,陆母去邻居家串门了,并不在晒谷场,树阴下是披着她那件破衣服的稻草人。这以后,玉帝才放心了,再也不去管陆阿木家的事情了。

可是,玉帝几次平白无故地让雨神在下午太阳正烈时下阵雨,雨神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又不便打听,不知就里的他,还以为玉帝又制定了一种在有太阳时下雨的新天气。

民间真实的神话传说 第6篇

上世纪70年代,江南某地来了个游方郎中。这个时候还看游方郎中的已不太有人了,他走了几天都没能做成几回生意。

这天,游方郎中正坐在桥上吃干粮,迎面走来一个男人,眼睛发直,竟是个疯子,后面有个妇人和孩子在追他,一边哭一边喊。游方郎中拦住了男人,那妇人上前抓住男人,千恩万谢一番。郎中说:“大嫂,这位大哥是得了心疾啊。”所谓心疾,就是精神病,当时被看成很丢脸的病。那妇人一听,又哭了起来。

原来这男人名叫冯炳安,在煤机厂做事。前几天,天气特别热,他在厂里上了一天班回家,路过一个河湾时想洗把脸,却见河面上泛起一个大水花。冯炳安是在河边长大的,水性很好,下去一摸,竟摸到一只脸盆大的甲鱼。

那时江南一带的河流尚未污染,河里鱼虾极多,也不值钱,现在卖得奇贵的大闸蟹、野生甲鱼,那时也只是寻常人家餐桌上的常见之物。不过虽说便宜,一般人收入低,也不是想吃就吃。冯炳安见摸到这么大的甲鱼,自己吃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见天色还早,就拿到镇上去卖。

这么大的甲鱼很多人也没见过,围观的人不少,只是一问价,冯炳安说这甲鱼足有十多斤,寻常甲鱼一斤八毛,这么大的总得翻个倍,谁想要,二十块钱拿走。那个年代,在厂里做工的青工,一个月也就是十六块,一听价钱,大家全都咋舌,没人买得起。

冯炳安见没人买,正待把价钱往下落,一旁有个人急忙答道:“我要我要!”却是个穿着粗布衣服,挑着副磨刀挑子的老者。

看他样子也不像是有钱人,没想到这么痛快,冯炳安大为兴奋,就说:“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老头儿从怀里摸出了一堆钞票,连钢儿算一块儿,却也只有十五块七毛三。老者见钱不够,咬了咬牙,说:“你等等,我去找钱,你别卖给别人。”冯炳安心想,今天运气真不错,等等也无妨。他是有心等,可这时,镇上的民兵巡逻走了过来,那时不允许小商小贩,抓住了全要没收,冯炳安见势不妙,赶紧滑脚回家。

一回家,他儿子还在上小学,见爸爸拎了只大甲鱼回家,大为兴奋,问是不是赶紧杀了。眼看快要到手的二十块钱飞了,冯炳安憋了一肚子气,说:“当然杀,马上就蒸。儿子,去买二两黄酒去。”说完,拿起剪刀,将那甲鱼杀了开膛。

这甲鱼很大,剪开肚子还真不容易,一拉出内脏,却感觉里面硬硬的,细细一看,是一个红红的小石头人。他正看着,儿子买了酒回家,见有这么个石头人,觉得好玩,就拿了带出去玩。冯炳安在家收拾甲鱼,弄好了让老婆上锅蒸着,没多久,儿子回来了,神神秘秘地说:“爸,我在外面看到地底下有个坛子,里面好像是银洋。”

冯炳安只道他是胡扯,儿子很委屈地说真的有,吃甲鱼时还在嘀咕个不停。冯炳安被他说得心烦意乱,银洋他也有两个,还是父亲临死前给他的,倒是给儿子看过。他也听说过乡间有人翻地翻出一坛元宝之类的事,都是过去有钱人家逃难时埋下的,但这种事哪儿会轮到自己?

半夜,冯炳安在床上听得有声音,忙起床去看,一看门竟开着,儿子床上却没人。他赶紧出去一看,夜色中只见街角树下有个人影,正是自己儿子,拿着把锄头在掘地,只听“咔”的一声响,是陶器碎裂的声音,他儿子伸手一摸,从泥里摸出了几个银洋。

冯炳安大吃一惊,忙走过去。儿子见爸爸也出来了,越发委屈,说:“我说有,你还不信,你看,这不就是。”冯炳安一掂,沉甸甸的,果然是七八个袁大头,不由喜出望外,问道:“还有吗?”儿子说:“就这些。”

冯炳安不敢声张,将土埋好了,和儿子一道回家,到家后,他问道:“你真能看到地底下?”儿子说:“是。”冯炳安大喜过望,心想儿子原来生了一双通灵眼,这回要发财了。

这一晚他也没睡好,第二天正是他厂休,一大早便带了儿子出去,要他再看看有什么地下的宝物。可是走了一圈,儿子却十分茫然,说哪儿也没有。冯炳安心想地下的藏宝当然不会到处都是,肯定也难得,将来总有机会。

黄昏时刚回家,还没进门,忽地蹿出个老者,拉住他道:“总算找到你了。”说着从身边拿出一堆钱说,“二十块钱我拿来了,叫我好找,你那甲鱼还养着吧?”冯炳安说吃得只剩半只了。

老者傻了眼,半晌才问:“你昨晚杀的吗?那肚子里有个石头人,你扔哪儿了?”一听这老者说起石头人,冯炳安长了个心眼,问道:“是有个石头人,我丢河里了。”

老者一听更急,问他丢到哪边,冯炳安胡乱一指,那老者竟连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进河里。摸了半天,当然摸不出来,老者却不死心,还要再摸。冯炳安有点儿不忍心,问道:“这石头人到底有什么用?”

老者泪流满面,说:“这石人带在身上能看到地下的宝物,你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冯炳安大喜过望,脸上却装出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回家赶紧把石头人拿出来藏在床底下。

两天后,老者见真的摸不到,死了心走了,冯炳安拿出石头人,见藏了两天,本来殷红的石头人现在成了灰色。他带在身边到处走,小城走遍了,也没找到地下财宝。他妻子说他要疯了,居然相信这些事,可冯炳安一门心思说有石头人,肯定能发财,厂里也不去了,每天都出去乱走,结果成了这样子。

游方郎中一听,跺了跺脚说:“怪不得!那石头人还在吗?”冯炳安妻子找出石头人,递了过去,游方郎中拿着石头人便往石桥栏上一磕,“啪”的一声,石头人的脑袋掉了下来,里面竟流出鲜红的液体。郎中舒了口气道:“还有救。”说着将红色液体倒进冯炳安嘴里。

说来也怪,一喝下去,冯炳安人马上安静了。郎中帮着母子两人将冯炳安送回家,说:“这石头人叫鳖宝,确实带在身上能看到地下的藏宝,但鳖宝要吸生人血,所以得到后要马上割开皮肤塞进去,不然一天工夫,鳖宝就会死掉。而且身上有了东西,人顶多也就活个两年。好在这鳖宝死了还没几天,里面的精血尚未全干,所以还能把冯炳安救回来。”

大同恒山的民间神话传说历史典故 第7篇

于是,在洪武五年,令大将军徐达于辽金“云中土城”旧址增筑大同城;景泰年间,令巡抚都御史年富于城北筑“北小城”;天顺年间,令都御史巡抚韩雍于城东筑“东小城”,于城南筑“南小城”。综观大同古城,城楼环列,号角相闻;阁楼对称,遥相呼应;牌坊林立,争奇斗艳;宫府衙署,威武森严;代王府第,堂皇富贵;寺观庙宇,古朴庄严;亭台楼阁,接连不断;商肆柿栉比,车马如烟。

正所谓是城高池深,雄伟壮观,固若金汤,壁垒森严,不仅堪称“北方锁钥”,而且“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主城高大雄壮,东、南、北三座小城倚角相连,俗称东关、南关、北关,惟独没有西关。整个布局,高低错落有秩,疏密规整大方,犹如一只金色凤凰舒展单翅,昂首朝阳,养精蓄锐,造福一方。

浅析三国时期的桐城民间传说故事 第8篇

安徽桐城地处皖中, 接江趋淮, 素有“七省通衢”之称, 战略位置十分突出,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 (公元220—265年) , 在桐城境域吴魏交锋争斗, 刀光剑影闪耀, 烽火狼烟弥漫, 不仅留有众多有据可查的历史遗存胜迹, 还留下了许多美妙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三国鼎立之初, 吴魏两国在皖中争斗十分激烈, 吴国欲北上逐鹿中原, 魏国图南下称雄江东, 桐城大地遂成为两军对峙拉锯的战场。民间传说《曹休入瓮北峡关》讲述了这样一段传奇。

据说魏太和二年 (228) 五月, 魏国为了达到占领皖城 (今潜山县) 以便南下江东的目的, 由大司马曹休率十万精兵自北方南下, 围攻吴国皖城。吴主孙权获悉后, 誓死保卫皖城。一方面命辅国大将军陆逊为大都督, 大将朱桓、全琮为左右, 形成犄角之势迎战来犯之敌;一方面派鄱阳太守周鲂前往皖城郊外的曹营伪降, 诱使曹休进入吴军设防之地而击溃之, 同时, 考虑曹休战败后将会北逃回其老窠, 预设伏兵至必经之路, 再击曹休溃兵。一番精心部署后, 吴军按部就班。周鲂诈降, 以割断自己的头发来表示诚意, 曹休信以为真, 这个自恃兵强马壮, 不可一世而有勇无谋的骄将, 不自觉地被周鲂诱入了吴军设伏之地, 顿时战鼓齐鸣, 喊声震天, 陆逊、朱桓、全琮率领的吴军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杀向了毫无准备的曹军。曹军陷入包围圈中, 军心大乱, 伤亡惨重, 曹休欲攻占皖城的企图彻底失败, 不得不带着残部向北逃窜, 陆逊率部乘胜追击, 把曹休的溃兵驱赶到桐城境内。自皖城至魏国的庐州, 必经桐城西北山道。曹休溃兵逃至桐城西境的三道河下, 山道狭窄, 当陆逊追兵紧逼之时, 曹军的战车被山崖挂住, 只得弃车逃命, 山崖处处留下被曹军遗弃的战车, 此处之后就被世人称为挂车山, 山下的大河则称之为挂车河。陆逊一路追赶逃窜的曹军, 当曹军行至桐城北境时, 进入了吴军的伏击圈。北峡关与其南的大关, 合称“两峡雄关”, 此处地势险峻, 关隘两侧群峰耸立, 峭壁陡崖, 吴军埋伏在关隘的两侧, 溃败的曹军如同惊弓之鸟进入瓮中, 吴军“自天而降”歼灭曹军万余, 曹休险些丢了老命, 吴军大获全胜。现存清康熙年间桐城诗人方中发咏叹峡石关的诗句:“天险分吴魏, 严关峡石通。屏藩阻淮水, 得失系江东。草木腾兵气, 桑麻划土风。低头怜末路, 炉炭拥曹公。”高度概括了峡石天险和曹休入瓮而败北的历史事实。北峡雄关, 饱受着历代战争的锤炼与洗礼, 但同时也遭受着血战的蹂躏, 人民也遭受了多少磨难和创伤。光阴荏苒, 斗转星移, 历史烟云虽已飞逝, 但这些传说故事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鲜活地流传着。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国时期桐城民间传说故事, 在叙述人物、刻画景物、解释风俗上质朴纯真, 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讲述运用方言土语, 极富韵味, 将沉寂的历史山水描绘得灵光四射, 使民众在传说的字里行间自然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民间关于《鲁谼山》《鲁王河》的故事讲述了鲁肃不负主望, 大义凛然、忠直不渝守疆土的历史传奇。

桐城城北重镇吕亭西行, 地势渐高, 沿河而上七、八里, 奇峰错列、层林叠翠、深潭碧水, 前阔后深连绵数十里, 因当年鲁肃屯兵之地, 其无名山峦便被称之为鲁谼山。鲁肃屯兵设防时, 在其主峰荒草尖上构筑了瞭望台, 派兵日夜守望, 自己也经常来此巡察, 严密监视东北庐江、舒城方向的曹魏水陆大军动静, 以防来犯。荒草尖遂之称为望曹尖。源于荒草尖下的长河, 经吕亭、孔城等地而注入菜子湖, 鲁肃在屯兵之时, 不忘百姓, 曾率军大力治理疏浚, 抗御洪涝和干旱, 化水患为水利, 大得民心, 百姓感其德政, 称此河为鲁王河。

民间传说采用艺术手法, 将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评价编织成具有传奇性的作品, 因此我们看待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时, 可以不拘泥于细节记录的真实, 而应重视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所反映民众的历史情感, 把它看作是民众精神史和心灵史的真实记录。

《鲁肃亭》《试剑石》的传说是将鲁肃描绘成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将军。据说每当军务闲暇时鲁肃便手不释卷, 部将准备为他建一座玲珑剔透、雕梁画栋的八角凉亭让他读书休憩。鲁肃得知后婉言拒绝说:“旷寂山野, 筑一陋亭, 安于研读是矣!”于是, 亲率士卒, 就地取材, 用粗石、松木和土瓦造了一座仅可容一人、一桌、一椅的四根柱子落地的小亭。自此, 边督兵习武边读书研史。后人据此撰联“治世以文, 勘乱以武”铭于亭柱, 以表示对这位儒将的敬慕之情。据说在一次带兵操练中, 鲁肃手执利剑教练阵法, 突然飞身跃上一块巨石, 朗声激励众官兵道:“拒曹伐魏, 必操胜券, 此心志日月可鉴也!”刹时手起剑落, 巨石被劈成两半, 接着又因势利导训诫官兵:“骄兵必败, 如此石不堪一击!”众官兵睹石励志, 练武日勤, 警钟长鸣, 防务日严, 疆土稳固。日后, 这块从中剖开的巨石被后人称为试剑石, 今尚存, 石上有阴刻行书三行:“此石, 三国吴鲁子敬试剑古迹, 士人汪天孝叙。”试剑石所在的山岗地顺理成章的称为试剑岭, 位于今吕亭镇龙井村。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 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 而且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 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传说一般以地方性的人文景观、名人遗迹、山川胜景等作为传说的核心, 这些本来就是地方旅游的主要资源。围绕传说核心的故事, 使静态的客观实在物更具有了飞动的灵性, 使逝去的历史人物依然徜徉在地方风物之间, 使民众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 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羌绣的民间三国传说 第9篇

比如羌绣的创始人,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亮。诸葛亮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忙碌的人,生前为北伐操劳,死后还要被各种传说召唤。吃的喝的,用的骑的,一提来历,开头永远都是“孔明先生”。

传说是这么讲的。三国时期,汶川羌族非常强悍,他们不服王化,桀骜不驯,是蜀汉的心腹大患。诸葛亮要专心北伐,非要收服这个地区不可。他先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学生姜维。没料一群羌族女将他打得灰头土脸,狼狈逃回。

诸葛亮一听,就回屋绣了一条围腰。上头绣着各色漂亮的花纹,五彩斑斓。姜维将信将疑,把围腰送过去。羌族女将看到如此精致漂亮的东西,爱不释手,于是暂且罢兵,回去研究挑花技法了。姜维趁机进兵,彻底平定汶川一代的羌族势力。而当地女子一代代沉迷于刺绣无法自拔,最终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羌绣文化。

这故事当然不是真的。但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羌绣至少有一部分来源是中原文化。

关于羌绣起源的民间故事,还有许多版本。从来没有一个版本里,讲姜维爱上羌女的。这在热衷男女八卦的民间故事里,简直不可思议。显然,羌女们非常有个性,就沉迷于羌绣,对臭男人才没兴趣呢。

我一直觉得,羌绣也罢、彝绣也罢,这些奇葩且有趣的民俗故事,都值得深入挖掘研究。传说未必严谨真实,但能从中看到技艺的变迁传承、习俗渊源以及历代传承者的精神面貌。

若是没有互联网,恐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羌绣的存在,想不到它和三国之间的关系,更遑论关注和保护了。这些故事只会随着羌绣手艺慢慢湮灭吧!

不独羌绣,很多传统文化都是如此。太多的好东西被遗忘在角落里,太多的故事和传奇慢慢被淡忘。它们并不缺少让当代人喜欢的魅力,只是缺少好的渠道来引起关注而已。在这个信息过载的社会,没了关注度,很快就会被冲刷到连渣都不剩。

大同恒山的民间神话传说历史典故 第10篇

相传古代浑源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年夏天,她年迈的母亲得病,少女就和嫂子一道上恒山为母亲采药。不料刚走进幽深树林,便撞见了一只恶狼。只见恶狼张开血盆大口,朝她们扑过来。就在这危急时刻,有一个年轻人听见姑嫂二人的呼叫声,就从后面赶来,挥舞木棒,赶跑了恶狼。姑嫂二人非常感激,连连向青年道谢。言谈之中得知这个青年是在恒修庙的画匠。少女见他容貌英俊,言谈举止又十分稳重干练,不由产生了爱慕之情。好心的嫂嫂看出了小姑的心思,就在一旁穿针引线,帮助小姑与画匠定了终身。

谁知好事多磨,祸从天降。浑源县的少爷久闻少女美貌出众,便要娶她为妾。而少女的父亲也嫌贫爱富,贪图县太爷家的钱财,又是打,又是骂,逼着女儿进火坑。少女无法忍受,连夜逃离家门,上恒山去寻找画匠。贤惠的嫂嫂怕小姑发生意外,也急忙跟随上山,暗中保护小姑。 然而,不幸的是,少女跑遍了恒山山岭,也不见画匠的身影。这时,知县的少爷又率领家丁追来。眼看着如狼似虎的家丁们步步逼近,少女心一横,就从这万刃峰顶跳了下去。嫂嫂赶到崖顶,不见小姑踪影,四处寻找,不料一失足也跌入崖下。姑嫂二人的事迹感动了北岳山神。北岳山神施展神法,使少女化为百灵鸟,嫂嫂化为找姑鸟,日夜形影不离,飞绕此山,凄凉的叫声不绝于耳。“舍身崖”便由此得名。

大同恒山的民间神话传说历史典故 第11篇

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中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在恒山风景名胜区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遗迹和神话传说。

《太平广记》中记载张果老“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玄宗召见,演示仙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赐号“通玄先生”,后归,终老恒山。果老岭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酷似驴的蹄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在果老岭的东侧,有一座万仞险峰面西而立,直插云端,这就是恒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处胜景——“舍身崖”。每当日落之时,瑰丽的晚霞辉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

民间神话传说 第12篇

华佗到了老先生门下,虚心而勤奋地学习,一学就是三年。一天,老先生外出治病,留下华佗在屋中拣药。这时,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华佗诊断他得的是臌胀病,给他开了二两砒霜,让他分两次吃。病人拿了药后,大吃一惊:“啊!砒霜!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他走出门,刚好碰到老先生回来了,就赶快向老先生询问。老先生哈哈一笑,说道:“就是这个药方,放心吃吧,包你吃了病就好了。”

病人走后,老先生却越想越疑惑:我的这个徒弟怎么会开出这个方子来治这种疑难病症呢?我没教过他呀!除了我之外,这世上能开得出这个方子的人还有......莫非他就是华佗!。

金华的民间神话传说 第13篇

在韩国蔚山彦阳邑发现的史前时期岩画, 狐和豹、狼等动物被刻在一起, 证实了狐在朝鲜半岛可谓历史悠久。尽管在口头文学中狐狸的形象千变万化、神通广大, 但韩国学界对狐的关注尚不够充分, 对于狐的研究也仅局限于狐的变身, 特别对于韩国狐文化的来源, 以及与中国狐的关系更是很少涉及。关于中韩狐文化的关联, 目前中国学界提出中国狐文化东渡, 影响了韩国狐的观点 (2) , 然而遗憾的是, 仅仅提出此观点, 并无具体实证支撑。本文通过对韩国家喻户晓的“狐珠”故事进行整理, 并将其与中国明代三部小说《西樵野纪》《祝子志怪录》《狐媚丛谈》和清代小说《耳食录》中的《狐丹》故事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耳食录》中的“狐丹”故事——《胡夫人墓》正是韩国“狐珠”故事的文献来源, 从而首次证实《耳食录》早期便传入韩国, 并为中国狐文化影响韩国狐文化提供了一例实证。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了同一故事类型在中韩两国有着不同群众基础的深层次原因。

韩国的“狐珠”故事

韩国“狐珠 (여우구슬) ”故事未见古典文献记载, 仅在民间口口相传, 分散于韩国各地。笔者对韩国精神文化院整理出版的《韩国口碑文学大系》 (3) 进行整理统计, 发现狐珠故事韩国境内共有39 篇, 内容都非常相似, 仅在男主人公的名字、吞珠后的结果、指点吞珠的人等方面存在一些细微差别。故事内容如下:

有位私塾少年在人迹罕至的路上遇到一位美丽少女, 彼此相慕之间少女亲吻了少年, 并从嘴里吐出一颗珠子至少年口中, 少年复又吐至少女嘴中, 如此你吞我吐, 日复一日, 少年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私塾先生觉察后将其叫至跟前询问缘由, 少年如实道出。先生听闻告知:再遇少女直接把珠子吞下。当路上再遇少女后, 少年按先生指点将珠子吞下。少女发觉不妙上来争夺, 少年在匆忙中摔倒, 变成了神异之人 (摔倒时看地, 就变成地师, 会看风水;摔倒时看人, 就变成名医, 能治百病;摔倒时看天, 则通天文) , 少女则现身狐狸原形逃跑。

“狐珠”故事在韩国虽未见诸文献记载, 但在韩国的九个道内都采集到了该民间故事 (4) 。这充分说明, 该故事迎合了韩国民众的心理, 因而能够广泛传播。与助人为乐的善良狐狸相比, 在韩国文学中恶狐形象相对占绝大多数: 恶狐为了最终修炼成人, 到处寻找适合的对象施以迷惑, 得手后挖心吃掉, 可见狐在韩国的邪恶形象更加根深蒂固。

值得注意的是, 《狐珠》故事里狐所扮演的角色的特殊性:开始是作为诱惑人的恶魔形象出现的, 为了采补人之元气, 化作美丽女子勾引诱惑他们。人狐交往一段时间后, 人的身体会日渐虚弱, 证明此类狐狸对人体是根本有害的。但故事发展到最后, 却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狐用来吸取男子精气的狐珠被人吞下后, 人获得了超凡神力, 从此人生状态得到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而失去狐珠的狐狸不但无法继续害人, 还要变回原形, 逃离人类世界。因此从故事的结局来分析, 为何这个故事在韩国如此深入人心, 其原因正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期待:平凡之人无需依靠自身努力借助外界、外部的力量也能获得成功。

中国的“狐丹”故事

笔者在整理中国狐该类故事的过程中, 发现了与韩国“狐珠”故事非常相似的几篇故事, 本文为了叙述方便, 将其统称为“狐丹”故事。这类故事有《西樵野纪》卷九的《狐丹》, 《祝子志怪录》卷五《狐丹》, 《狐媚丛谈》卷五《狐丹》, 《耳食录》卷十一《胡夫人墓》 (5) 。几篇故事的人物构成、情节发展方面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荒野郊外人迹罕至之处, 男主人公遇到一女子, 女子嘴里含灯 (或珠子) , 缠住男主人公与其同寝。第三人知晓此事后, 指点男主人公吞下女子口中之物。一旦失去口中之物, 女子即变回狐死去, 男主人公或者“亦无他异”, 或者“独得高寿令终”。

四篇故事在男主人公的条件设置、第三人、泄密方式、狐口中之物、口中之物的下落以及男主人公吞下狐口中之物后的结果方面, 仅有细微差别, 详见下表:

《狐》在明代是一部鲜为人知的有关“狐精”“狐妖”“狐媚”的专题小说汇编。据笔者了解, 目前中国学界对其专文研究极少 (6) 。如上表所示, 《狐》与《祝》所录的故事情节、人物设置、狐口之物以及口中之物的下落和结果完全相同, 仅在文字表述上有细微的出入。《西》与两者不同之处相对大一点。

根据《西》《祝》《狐》三部作品笔者的年代, 以及笔者在序文中的交代, 刘爱丽认为《狐丹》最先记载于明侯甸的《西》, 《祝》是以《西》为蓝本经过修改而编成。《狐》则是抄袭《祝》而来的 (7) 。这样就解释了三篇“狐丹”故事为何如此相似的原因。

韩国“狐珠”故事与中国“狐丹”故事比较

《西》《祝》《狐》三部作品中收录的《狐丹》故事虽与清代乐钧《耳》卷十一《胡夫人墓》在故事情节方面有很多类似点, 但《胡夫人墓》与韩国的“狐珠”故事更加近似, 如出一辙, 具体表现在:

(1) 人物设置。《胡夫人墓》的人物是由男主人公、狐、第三人构成。并且《胡夫人墓》男主人公的身份是“门人某生”, 即在私塾里学习的学生。在韩国的39 篇“狐珠”故事里, 仅有两篇故事的男主人公身份不是私塾学生 (8) 。第三人的身份也表现一致, 都是私塾里的先生。而《西》《祝》《胡》里的男主人公身份没有提及, 第三人也不是私塾先生。

(2) 男主人公与狐女野合的方式。在韩国“狐珠”故事中, 男主人公与狐女亲吻的过程中, 狐女将口中珠子吐至男主人公嘴里, 然后再吸入自己口中。《胡夫人墓》的狐女则将口中明珠放至男主人公口中, “将晓则仍取之去”, 此处已经暗示韩国“狐珠”故事和中国《胡夫人墓》中狐口中的珠子, 均是吸取人之精气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而《西》《祝》《胡》三篇《狐丹》故事中, 狐女口中的灯并非吸取精气的工具, 因为每次狐女与男主人公兄弟野合之前, 都先将灯取出“, 阁在于地, 事罢乃复入口”。

(3) 狐珠的下落。第三人得知事情真相后, 指点男主人公吞下狐之物时, 韩国的“狐珠”故事与《胡夫人墓》的男主人公都将珠子咽下。《西》中的男主人公虽然也咽下狐之物, 但该故事中狐口之物是盏灯, 并非珠子。《祝》《西》则表述为在匆忙中将灯跌落水里, 并未吞下。

(4) 吞珠结果。在韩国“狐珠”故事的结局部分, 失去珠子的狐的去向不被世人所关注。而39 篇故事中除1 篇外, 都记叙了男主人公吞珠之后的变化, 强调人的境遇的大逆转当是故事精华所在, 这点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韩国“狐珠”故事重在传达一个思想:偶遇害人之狐, 如果抓住机会及时决断, 就能逆转情势, 拥有神异能力, 进而改变自身命运。

《胡夫人墓》故事的结局, 男主人公“精神智慧尽倍于前, 居显秩, 登上寿”, 身体和智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而且官运亨通, 益寿延年, 事业和身体皆收益。《西》的结果仅简单提及“独得高寿令终”。《祝》《西》由于失手将灯坠入水中, 没有吞咽, 日后男主人公的命运倒没像狐女临死前提醒的“更有祸矣”, 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亦无他异”。

综上分析, 韩国的“狐珠”故事和中国《耳》卷十一《胡夫人墓》在人物设置、男主人公与狐女野合方式、狐珠下落及男主人公吞珠结果方面, 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据此分析, 韩国“狐珠”故事正是来源于中国的《胡夫人墓》。那么《耳》的《胡夫人墓》故事是如何传入韩国, 并且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的呢?

《耳食录 》的东传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文学深受韩、日等周边国家青睐。中国古典小说很早便传入韩国, 其传入方式大致有五种类型。第一, 中国馈赠。第二, 韩国使臣从中国带回。第三, 中国使臣带来韩国并赠与。第四, 韩国商人从中国购买。第五, 中国商人带至韩国 (9) 。根据韩国2007 年学术杂志上的论文统计, 传入韩国的古典小说达330 多种。而笔者查阅最新资料发现, 该数量猛增至460 种 (10) 。

《耳》是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乐钧创作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在现代学术史上, 对《耳》的研究仅停留在书目的收录, 辞典、文学史、小说史的一般介绍状态,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乐钧生平的考证、《耳食录》的版本考证以及对其艺术成就的分析方面, 而对《耳》是否流传、影响其他国家则鲜有涉猎。

关于《耳》是否传入韩国的问题, 大部分关注中国书籍传入韩国的研究资料都没有提到, 只有一位韩国学者在流传到韩国的文言小说目录中列出了这本书 (11) 。该书书名为《耳食录二编》, 目前收藏于韩国东亚大学图书馆, 为道光元年版本, 共八卷四册。乐钧的《耳食录》共两编, 即初编和续编。初编十二卷一百一十二篇;二编八卷八十七篇。《胡夫人墓》正是收录在初编。关于版本问题, 初编、二编合刻的, 有道光元年青芝山馆刊本、同治七年藏修堂刊本和同治十年味经堂刊本 (12) 。据此, 韩国东亚大学收藏的正是初编、二编合刻的版本, 虽然目前只有二编的八卷留存, 但说明《耳》初编已随之流入韩国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相同的故事, 不同的群众基础

韩国“狐珠”故事与中国“狐丹”故事情节相似, 尤其是《耳》中《胡夫人墓》和韩国的故事最为接近。《耳》编纂、出版于19 世纪初, 流入韩国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韩国“狐珠”故事尽管各地都有版本, 却从未见于文献。据此可以确定, 韩国的“狐珠”故事正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胡夫人墓》。然而作为中国本土的狐类小说, 《耳》却远远不如收录鬼狐故事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名篇里的狐故事那样广为人知, 学术界对《耳食录》的研究也非常冷门。

韩国为何对一个来源于中国的故事如此情有独钟, 津津乐道?如前所述, 笔者认为“狐珠”故事迎合了韩国的民众心理:即相对于中国人而言, 韩国民众更倾向于将自己命运的改变, 寄希望于借助外界、外部的力量。故事中, 男主人公偶遇狐。狐原本代表了诱惑、危险, 男主人公和狐女野合之后“体渐羸瘦, 神色尫然”。如果不是私塾先生的慧眼, 识破狐女真实身份, 男主人公很可能因之丧命。事情发展到此处, 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 狐狸用来害人 (吸取元气) 的狐珠被男子吞下后, 则给人的命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能在机体上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又能在事业上登峰造极、光宗耀祖。正是基于这一内心“期待”, 故事流入韩国后深得人心, 人们争相传诵。

朝鲜半岛历史上曾饱受战乱之苦, 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因其本身文弱, 常常遭受周边外来侵略, 很少因自身强盛而去侵略他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缘关系形成了韩国民众独特的心理:接受现实, 便意味着永远贫穷、地位低下;不接受现实, 自身力量又太渺小, 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困境。于是他们期待能够借助某种外部力量, 朝夕之间改变自身命运。狐珠原本是狐诱惑人间男子, 实现快速修炼目的的工具, 而人类一旦拥有了它, 便拥有了超凡能力, 命运得到极大改变。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 韩国自古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中国狐文化作为中国独创, 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说提出由来已久, 然而却没有实证作为支撑。本文通过整理分析韩国“狐珠”故事, 并与中国明代三部小说《西》《祝》《狐》和清代《耳》逐一作了比较分析, 得出了以下推论:《耳》之《胡夫人墓》正是韩国“狐珠”故事的文献来源。由此首次证明了《耳》东传韩国的事实。同一个故事在中韩两国却有着不同的群众基础, 这与两国不同的民众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韩国由于历史和地缘关系, 百姓生活困苦并且缺乏安全保障, 不得不将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寄托于外界事物。“狐珠”故事便很好地迎合了民众的这种心理, 一经传入便广泛传播, 妇孺皆知。

注释

1李建国:《中国狐文化》, 1999, 第1页。

2李建国:《中国狐文化》, 1999, 第20页。

3这套堪称口碑文学之宝库的丛书共82册, 另外附录3册。《韩国口碑文学大系》, 韩国精神文化院, 1980~1992。

4其中, 京畿道2篇, 江原道4篇, 忠清南道5篇, 忠清北道1篇, 全罗北道1篇, 全罗南道7篇, 庆尚北道10篇, 庆尚南道3篇, 济州岛6篇。

5为了叙述方便, 《西樵野纪》《祝子志怪录》《狐媚丛谈》《耳食录》以下分别简称为《西》《祝》《狐》《耳》。

6关于《狐媚丛谈》的研究论文只有两篇, 陈国军, 龚敏 (2011) , 《<狐媚丛谈>的编者、版本与成书时间考略》, 世界文学评论, 2011年第1期;刘爱丽 (2012) 《<狐媚丛谈>研究》, 云南大学硕士论文。

7刘爱丽:《<狐媚丛谈>研究》, 云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2, 第4页。

8#12

9■■■:韩国所藏的中国文言小说版本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 第21辑, 第219页。

10#12

1111■■■:《韩国所藏的中国文言小说版本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 第21辑, 第216页。

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 第14篇

大家都知道,现实中有很多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怎么办?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实现不了的理想只有靠想象来完成。因为封建统治者禁锢不了人们的思想,阻止不了人们的想象,所以文中虚拟了一个通人性、对人友善、宁愿为朋友牺牲自己生命的老牛形象。

老牛是牛郎唯一的“亲人”。课文写道:“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人和动物的美好相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感情,也为后文老牛为牛郎做出的牺牲埋下了感情的伏笔。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老牛的这一举动将故事推向了高潮,这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对命运的极力反抗。即便是牛郎这样的孤儿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社会本来就应是人人平等的。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封建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眼中的幸福生活便是如此。这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爱情观:粗茶淡饭,夫妻恩爱。它让我们认识到,爱情应该是高尚的、忠诚的,是能够超越时空和物质生活的一种美好情感。

但是这些在当时也达不到。因为有王母娘娘这类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讲究门当户对,完全剥夺了牛郎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幸福和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这是课文的重点情节,也是故事的高潮。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激起我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和对王母娘娘的怨恨。

最动人心魄的情节是王母娘娘强行带走织女后,牛郎披着牛皮挑着儿女追赶织女的那段。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就在他要追上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一条天河。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王母娘娘的霸道,让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团聚。劳动人民连起码的亲情都得不到保障,怎能不让人气愤呢?

美好的事物人们总想将它永远留住!“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由此而来的七夕节,更被人们称为“东方情人节”。

拓展阅读

上一篇:慈善工作联络员会议工作职责下一篇:三供一业改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