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课文

2024-06-09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精选10篇)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 第1篇

一、导语设计

《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

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六、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 第2篇

1.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迷”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边读边想: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写“爸爸”打电脑的?哪几句话是写我和“爸爸”的对话?

(3)读后回答。

(4)理解一、二句话。

a.指名读。

b.看实物,认识“键盘”、“屏幕”。

c.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爸爸”迷上了电脑?

d.“爸爸”是怎么打电脑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

“嗒嗒嗒嗒”是什么声音?“随即”可以换成什么词?

“嗒嗒嗒嗒”、“随即”说明了什么?

e.指导读一、二句话。

(3)理解三、四句话。

a.指名读。

b.理解“爸爸”的话。

出示“爸爸”的话。提问:“爸爸”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讨论:电脑还有哪些用途?为什么说“今后我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它”呢?我听了爸爸的话是怎么想的?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3.讲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又”、“敲打”说明了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 第3篇

一、去语言华丽处, 学习经典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形式为纲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关注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而生动形象的语言及其表达形式是古典名著永恒的魅力所在, 更值得我们关注。在古典名著节选或改编文本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细心揣摩其语言及特点, 一方面可以落实语言训练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古典名著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猴王出世》一文中有很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禽有禽言, 兽有兽语”等。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感受到“简洁的句式、整齐的节奏, 突出了环境的优美”, 体会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了, 由无意识阅读转变成有意识的欣赏, 从语言表达的形式读出了作者的行文意图。这样的训练,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 在古典名著节选或改编文本的教学中, 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语言形式的探究和推敲, 赋予无声的语言形式以情感, 充分联系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 最大限度地挖掘语言的内涵。

二、从人物个性处, 走近经典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古典名著的永恒魅力。但是由于节选或改编文本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 学生往往很难全面认识人物的个性特点。为此, 在古典名著节选或改编文本的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文本呈现出的人物形象的同时, 要进行文本拓展, 弥补节选或改编文本存在的不足,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人物形象。如, 《景阳冈》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通过单一的文本阅读后, 很容易认为武松是个多疑的人物——他对店主的一片好心不但不领情, 反而怀疑店家是拿老虎吓唬他的, 想要谋财害命。要认识武松的个性特点, 还需要从武松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出发。为此, 我挖掘原著这一资源,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到:武松身处乱世, 盗贼啸聚山林, 有关蒙汗药、人肉包子的事件时有耳闻, 这使他不得不小心谨慎。所以对于店老板的好意, 武松留了个心眼, 这与其理解为他生性多疑, 还不如认为他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在这样的拓展阅读中, 武松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 不仅是个打老虎的武夫, 还是个小心谨慎的细心人。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就更能体会到古典名著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

三、赏细节描写处, 感受经典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文本内容、故事情节、形象感悟、语言表达等上面, 对于文本的细节描写经常会不经意地一带而过。但实际上,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性格合盘托出, 让读者欣赏、评价, 它也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可以作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 《景阳冈》一文中, “武松打虎”这一情景主要分两个部分描写——“老虎进攻, 武松躲避”和“武松反守为攻”。前半部分作者抓住老虎的“一扑”、“一剪”、“一掀”三个动作, 让读者感受到老虎的凶猛残暴, 令人生畏, 而武松此时的“三闪”让人感受到情况的危急和武松的机敏。后半部分中, 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掀”、“按”、“踢”、“捉”等一系列动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这两个部分的细节描写, 体味古典名著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之处和精彩传神的语言表现力。

四、在探究结局中, 阅读经典

从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本尽管能独立成篇, 但对于整部古典名著来说又是不完整的。通过文本的学习, 还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有关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 在古典名著节选或改编文本的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文本教学结束后抛出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事件结局的兴趣,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古典名著。如, 《景阳冈》一文最后写到:“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 转过乱树林边, 一步步挨下冈来。”于是, 在教学结束时, 我向学生抛出了问题:“武松下冈并没有扛着老虎下冈, 人们怎么知道老虎是他打死的?他下冈后又遇到哪些事, 做了哪些事?”我在无疑处生疑, 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武松性格的感知——他不仅是个小心谨慎的草莽英雄, 更是个不计名利、不好钱财、忠厚仁德的绿林好汉。

经典名著值得推敲的地方很多,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触摸经典、感受经典的脉动, 去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 学生定会被经典的魅力吸引, 语文素养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摘要:阅读古典名著对于认识古代社会, 提升文学修养, 提高语文能力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其华丽的语言、鲜明人物个性的塑造、精彩的细节, 探究充满想象空间的结局。让学生真正触摸经典、感受经典的脉动, 在阅读经典中, 真正地“享受”经典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语言,人物个性,细节,结局,享受

参考文献

[1]黄月芳.给学生一个名著阅读的支点[J].教育界, 2012, (17) .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92-01

一、“经典诵读”的涵义及形式

所谓“经典”,搜索百度解释为典范性或权威性的作品(著作),它们都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本身具有价值的文化精髓。适宜小学生诵读的经典至少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二是要有可读性。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所作的唐诗宋词。

所谓“诵读”,它是一种读书方法,读书时要出声音。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反复地朗读作品,尽可能地达到背诵的效果。

经典诵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一是自读。在语文教师讲解完作品后,学生可以自由诵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二是领读。领读者可以是语文老师或是读得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是录音带。比如跟随主持人赵忠祥或是播音员夏青来诵读经典作品,让学生学习诵读技巧。三是齐读。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们集体朗读经典作品。齐读,可以令学生们精神倍感振奋,注意力更易集中,便于快速掌握内容。四是配乐诵读或是配画诵读。教师可以借助与经典内容相关的音乐或是图画作为背景,比如利用沙画、MV等帮助学生们理解经典、感受传统文学的魅力。五是诵读比赛。小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喜欢别人夸奖,可以组织他们开展比赛活动,活动中老师要多表扬和鼓励,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采取哪种形式,或是组合哪些形式,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兴致勃勃地诵读经典。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及作用

小学生年龄多为6,7岁―12,13岁,这个阶段是人的记忆力与智慧潜力挖掘的“黄金时期”。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注重少年时期的经典诵读。比如我国文学家矛盾,他在少年时期就热衷学习传统文学,他能够把《红楼梦》倒背如流。

(一)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

以《三字经》为例,据统计,它有1248个汉字。学完《三字经》就意味着小学生们认识了一千多个字,其中有不少在语文课堂上没有接触到的,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还以《三字经》为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它是由3个字构成1句话,隔句有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再以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鹤楼》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它讲究韵脚平仄。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声音朗朗,抑扬顿挫,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感。

(三)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如果大量地诵读经典作品,一篇、两篇、三篇……,久而久之,就能够积少成多。而且读得遍数多了,也会自然而然会地把作品中的每个字、每句话熟记在心。有的即使不能字字不漏,但也有个大概轮廓。就像俗话说得那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四)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

比如《弟子规》“晨必盥,兼漱口”,就告诉大家早晨要养成洗脸和刷牙的好习惯;“便溺回,辄净手”提醒大家上厕所后要讲卫生,及时洗手。再如传统故事“孔融让梨”教育大家要学会礼让,“卧冰求鲤”的故事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勇敢,临危不惧。诵读经典,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长大后成材。

三、经典诵读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一)发音要正确、清晰。

比如《论语》的“论”,正确的发音是二声(阳平),而不是四声(去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有4个“乐”字。但是它们的发音却不相同。其中,第1个和第3个“乐”读“yue”,第2个和第4个“乐”读“le”。老师只有精心地备课,才能传授给学生们正确的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感情要饱满、丰富。

在诵读经典作品时,老师一定要熟悉作品的内容,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熟练驾驭作品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经典。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描述的是诗人在月下思念家乡的场景。在诵读时一定要表达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无限思念。再如骆宾王的《鹅》,诗里没有阐释过多的思想内涵以及人生哲理,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只白鹅戏水的图画,诵读时应该突出清新、自然与欢快。

(三)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可以在教室、楼道、或是校园醒目的地方张贴“有志者,事竟成”等,鼓励学生们立志求学;也可以张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教育学生们要勤俭节约。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或是邀请家长与孩子们开展亲子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策略浅析[J]. 考试周刊,2014,74

[2]杨海燕.指导小学生经典诵读之我见[J]. 学周刊,2015,21

[3]王海迪. 小学语文古代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第5篇

一、填一填

课文二、三自然段重点写了蓝鲸的形体很大,为了把这个特点说清楚,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来说明。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先读书,圈出描写鲸很大的数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练习:

(1)蓝鲸的体长可达( )多米,体重有( )多吨,相当于( )头黄牛的重量。鲸须有 ( )米多长。它每天要吃( )吨饭,每顿竞能吃下( )吨鱼虾。(列举数据)

这些数据说明蓝鲸很___________。

(2)蓝鲸的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 )千米。蓝鲸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 )米左右的水柱。(列举数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蓝鲸很_________。

通过读、圈、填,让学生体会初步认识举数据这种说明方法,更通过这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蓝鲸确实很大。

二、比一比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不仅介绍了蓝鲸大,还介绍了蓝鲸行动、呼吸等生活习性。在列举数据的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书并找出这些语句,再读一读,比一比,切实体会蓝鲸行动、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点。

具体的句子有:

1、蓝鲸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觉。(作比较)

2、一头蓝鲸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作比较)

3、一头蓝鲸的拉力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作比较)

4、3米长的鲸须,就像一把大型的软扫帚。(打比方)

5、远远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喷泉。(打比方)

怎么体会呢?就是抓住比较的事物,将两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设计如下比法:

a、这句话拿( )和( )作比较。

b、估算一下十几个成年人睡觉得要多大的地方?

c、闭起眼睛,想像一下蓝鲸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这一句话说明蓝鲸__________。

e、再读一读句子,要读出这种感觉,这种特点。

剩下几句可在上述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比较体会。在比一比中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获得感性的体验。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

三、演一演

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了蓝鲸吃食的特点,即鲸吞。这一段内容较长,鲸的吃食有一连串的动作: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等,如何理解这段话,体会这些词?我让学生仔细读书,然后把自己当作是蓝鲸,并用自己的嘴巴演示鲸吞的过程: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我还让同桌两人一个

演示,一个解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四、拓一拓

学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再回到课题上。让学生看着课题说一说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关于蓝鲸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把刚才学得的知识,进行内化整理成块,并通过学生自主发言练习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第6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自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语: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更以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受到人们喜爱,你们喜欢古诗吗?

哪位同学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请学生背背)

看到同学们背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背一背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欢迎我吗?(老师背诵《泊船瓜洲》)

2、揭题:刚才老师背的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首诗《泊船瓜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结合文中的“预习”,读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引出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释词语,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三、运用方法,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你们知道王安石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

过渡: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跟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学前两句,也可以学后两句,还可以整首学,看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换意见。

2、汇报学习情况。

3、引导学生了解京口、瓜洲、钟山三地的位置关系。

4、指导朗读一、二句。

隔着一条江、又隔着几重山,作者的家乡近在咫尺,可见思乡之情切,看谁能读出诗人思乡之情切。(比较读、自己读、齐读等)

5、重点理解:又绿、何时

6、指导朗读三、四句。

江南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两岸,这时候的家乡春暖花开、满眼新绿、生机勃勃,家乡是如此之美,但作者却发出了无奈的长叹: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故乡呢?请同学们试读出诗人的无奈之情。(找小伙伴互相评价读,个别读,齐读)

7、试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8、交流所知道的资料:作者的家乡近在咫尺,思想之情切,为什么不能回家乡?

(三)入诗境,悟诗情

1、配乐(古筝乐)朗诵全诗。

2、体会“绿”字的妙用。

(1)你认为哪一句诗写得最美?哪个字用得最好?

(2)据说诗人开始时不是用“绿”字,同学们想想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3)讨论:诗人为什么选择了“绿”字?

(4)师归纳:这个“绿”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风景写活了,其他字只写了春天的到来,而“绿”字用在这里仿佛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家乡美景的思念。

3、配乐(古筝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让我们再读读这首名诗吧。

4、背诵。

四、总结延伸

1、思乡是人类恒古不变的情怀,许多诗人的诗中都表达了这种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乡名诗。

2、你还知道哪首思乡诗,背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

2、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游子吟》。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又绿 思念故乡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 第7篇

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提到“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即提出纲要,探索精微。我们在细读课文时,应用此法探索文章的主旨妙义,进而把握课文的重点。一节课中,重点不宜过多,否则就失去了确定重点的意义。

例如: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时,我用红笔勾勒出课文的要点,“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烛之武说服秦伯与郑人盟--晋侯去之”,进而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第三部分“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军”。

我们备课时,不应计较过多,因为文学作品是过滤选择的结果。教师确定了课文的重(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就如同找到了一把钥匙,就如同聆听到了文章的最强音,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二、抓准课文的切入点

提到上课,同事经常说“好课可遇而不可求”这句话。“好客难求”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虽任务相同,教学情境却千变万化,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不同。

可以说,每个教学的情境都是特殊而具体的,教学策略就应该从问题的特定情境中产生,又应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创设。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关键在找准课文的切入点,方可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活课堂气氛的目的。

例如: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备课时,我发现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分别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水草、星辉等一些清新的物象,诗的第二节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句诗深深打动了我,这个比喻太美、太妙了。

于是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时,首先提出“诗人为什么要把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活跃地各抒己见,很快地感受到徐志摩对康桥深深的爱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深入解读课文,挖掘课文的情感价值,去点击、触摸到文章最核心的词、句,经由此词、句出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打通整篇文章的脉络。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有趣、有效的课堂。

三、抓住课文的矛盾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感受的基础上,应培养学生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其意义的能力。

朱熹有句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质疑,抓住课文中的矛盾、裂缝,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有阅读困惑,再花时间去消除。

例如:对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标题是“没有什么新闻”,而注释中却说选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研讨与练习”中说它是“新闻史上的名作”,这就是浮现在文本表层的矛盾,我们上课就应抓住它。

再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我在搜集备课资料时,发现在同一时间有三个作者为“三?一八”惨案写了纪念性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周作人写的《三月十八日的死》,我就为学生打印了这篇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发现不同。这就是通过比较,制造出矛盾,有助于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把握作品思想内容,获得审美享受。

四、填充课文的空白

教材分析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理解教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过程。从创造的角度来看,钻研教材也是一个深入探究、捕捉灵感、开拓突破的创新过程。我们所教授的课文内容是有限的,它需要读者具备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展开想象,对文章的空白进行填充。南宋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出”和“入”就是对课文进行品读和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上《雨巷》一文中,我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诗歌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就设置了“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如果要给《雨巷》配上插图,你会画上什么?用上哪些色彩?”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在想象中拉近了与作者的时空及心理距离,消除了时代隔阂,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迷惘和凄凉,体验到诗人那份伤感与无奈的意味。

再如:对于《边城》一文,我们从选文中能感受到边城的优美,翠翠的纯真、善良,那么翠翠的爱情会以什么形式结束呢?我课后布置了为翠翠续写结局的小作文。总之,教师应让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深度和广度,去解读课文无限的内涵。

小学语文经典课文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二次开发,教学资源,教育意蕴,教学设计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批判性的解读,由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材是专家、学者编制的,预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而现实中的教学情境却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充当的是教材和教育情境的中间桥梁,使教材对具体的教育情境更具有适应性。新的教学形式给予了教师极大的空间发挥个人才能。但是部分一线教师习惯于“教教材”,按照教参资料走,“带着枷锁跳舞”,因而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开阔空间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以上教材二次开发的具体涵义看出,二次开发要求教师从课程标准出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解读。对教师而言,二次开发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风格、个人阅历及人格魅力。在进行教材二次开发时,教师可以考虑从经典文本的教材资源、教育意蕴、教学设计的思路三方面着手。

一、经典文本教材资源的开发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无论是语言的积累还是语感的培养都需要广泛的阅读,教材所含的阅读资源有限,教师需要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的开发可以涵盖教材并延伸到教材之外。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专家们在编写教材时已对课文划分了单元,每个单元有单独的主题。如果对这些已有的课文教学次序进行调整,就是对教学资源的重组,即涵盖于教材之上的教材资源的二次开发,并可以扩展到教材之外。教材资源重组可以从话题、情感、作家等多个角度进行。

初一语文教材第一单元针对刚升入初中的孩子设计了体会人生的一系列课文,目的在于引起他们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第二单元则收纳了阐述信念、理想等文章。稍加观察会发现,第一、二单元中,《在山的那边》、《理想》、《我的信念》等都是有关理想、信念的文章,对这一话题进行重组就可以带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理想与信念的价值,对刚入中学的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坚持信念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以爱国之情为文章中心情感的《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等,教师可以将这些文章前后联系起来教学,使学生产生更深的爱国情感。在教授初二语文教材中的《背影》时,可以联系琦君的《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体会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这是从情感角度重组,并且将阅读资源延伸到了课外。在对作家进行重组时,需要更多地往课外延伸,例如鲁迅、朱自清等名家,我们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其写作风格、思想境界等,需要引用更多的课外材料,更有说服力地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的重组及延伸还可以由一篇文章到另一篇主题相关的文章,或由长篇选文的片段扩展到整本书,例如学习《<论语>十则》时,可以引导学生试着阅读《论语》全卷。

二、经典文本教育意蕴的开发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内涵,注重价值取向的选择,结合文章联系实际产生自己的情感体会,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教参走。这不是说教师可以任意引导学生,也不是完全没有导向。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是主体性的,他应当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结合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做出适当的导向。

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章中深刻的教育意蕴及思想内涵。传统教学强调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回忆童年愉快的学习及游戏时光,这个主题显然是不错的,但是一篇文章认定一个思想内涵就过于单薄,文章的教育意蕴应该是极为丰富的。部分教师提出,文章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是批判了封建书塾教育的腐朽,就是个不错的方向。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中具体的描写进行讨论,而后得出见解。只有由学生自己体会文章的教育意蕴,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让学生真正地对文章的教育意蕴产生认同,印象才会深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的背景是鲁迅在厦门辗转流徙期间,是他心情最苦闷的时期。结合写作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是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不能仅仅停留于文章的浅层。

三、经典文本教学设计的思路创新

教师只有知识而无法教授给学生就不是合格的教师。而要更好地传递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师就需要创新教学设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有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对文章可以由单纯的阅读训练扩展为口语交际、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写作教学等多方面的整合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文章都是围绕战争主题的文章,让学生在和平时代感受战争的惨烈,对比自身的幸福无疑是教学主题之一。教师不能忽略文本除了阅读以外的多方面的作用,需要通过教学设计的创新利用文本多方面的作用。泰勒提出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因而教学设计的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这一单元中,《新闻两则》是明显的新闻体裁。就教育目标而言,可以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评价教育经验可以体现为课堂及课后的任务,可以设计为尝试对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一次生动的新闻报道,或小组合作,搜集并写作新闻,由代表现场播报新闻,不仅锻炼写作能力,还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在教育目标上可以设定为对书信体裁的了解,在评价方面可以自然地让学生给作者雨果写一封回信,既可以巩固学生对书信体的掌握,又是结合文章内容有所感悟的一种表现。课文教学设计的创新主要从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入手,做到新颖有深度,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更有效率。

四、结合学生学情的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不是教师闭门造车,结合学生的学情相当重要。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和教育内容的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这是对现有学情的分析。还要考虑学生的成长空间,即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实现问题解决时所表现出的可能的发展水平,也是学生进步的空间,这是教师二次开发该努力的部分。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涉及对插叙这一叙述方法的教学,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就不适合直接教授定义,而是应当联系课文,让学生明白在正常的叙述中插入描述其他情节或故事便是插叙。这样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便于学生接受,而不至于觉得困难。出于提高学生现有水平的考虑,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学生了解,而需要让他们在日常写作中运用这一知识,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综上不难看出,恰当的教材二次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最根本的就是依据学生学情和课堂教学实况,以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为辅助,并紧扣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朝确定方向依据教学实际不断创新尝试。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课程教材教法.

[2]陈鸿英.中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刍议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第9篇

一、正确认识略读课文的性质

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在精读课文教学时渗透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教学时迁移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自己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与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要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的作用小,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容轻视。

二、略读课教学,读是基础,读中悟情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朗读。

第一,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理解文章的大意。这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基础,学生只有自己熟读了课文,才会被课文中的内容所吸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们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把自己初读的收获写出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二,同桌互读课文在略读课文教学中也可常用。同学之间可以利用互读的机会纠正读音,更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朗读的技巧,改善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学生通过再一次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学生读后谈收获,这是初读的最终目的。读完课文,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是集体交流。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信息,对于学生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给予补充。

三、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

略读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不能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更为集中,不是没有重点,而是重点会更少更突出,更多要求学生自主解决。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细节,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教学略读课文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文本中来。让学生体验文本带给他们的快乐。

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略读课文不是忽略地教,而是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教是为了不教”,要实现不教的目的,就要做好略读教学,让学生在略读教学的实践中学会阅读。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方法 第10篇

背景即文章写作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很多文章由于年代久远,文中社会生活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差异,学生对文中人物思想行为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感到不可思议。因此,教学这类文章的最佳切入方法是讲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快速进入课文。

笔者教《祝福》一文时,学生不明白:祥林嫂为什么拼死不改嫁?改嫁后为什么还叫祥林嫂?改嫁后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让祥林嫂参与祝福?祥林嫂怎么会拿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工钱去庙里捐门槛?于是,我想学生深入细致地讲了当时的背景。

如封建社会的贞节,“君的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秩序,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封建社会对祖先的崇拜等,使学生对祥林嫂、鲁四及周围的人的思想行为的根源有了清楚地了解,水到渠成的进入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读懂了人物形象,读懂了文章的反封建主题。

二、分析标题

一篇文章首先和读者见面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形象鲜明,引人入胜,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阅读欲望。有的标题直接点明中心,或暗示文章主旨,有的标题显示文章所写内容范围,,有的标题提示文章结构层次。讲读这些课文,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从标题切入。

例如教读《荷花淀》就可以通过分析标题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点明故事的发生地。荷花淀是故事展开的主要场景,也是人物活动的中心环境,使小说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2、富含多层寓意:荷花淀是白洋淀军民保家卫国、驱逐侵略者的福地;是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场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荷花淀是美丽的,战争却是残酷的,为捍卫美而进行的斗争同样是壮烈的、可歌可泣的。

3、体现诗意柔美的艺术境界。

荷花淀是小说中诗化的战争空间,祥和安宁冲淡了血腥厮杀,物我(荷花与妇女)相映成趣,显示出作者细腻柔婉的创作风格。4.引申思考:(1)试用与小说内容相关的词句替换标题,进一步体会作者命题的妙处;(2)以小说标题命名一个小说流派,足见其内涵的丰厚。结合标题,想一想你眼中的“荷花淀派”小说应有哪些特质?标题中显示出来的诗境美 主题美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各项学习活动。

再如教读《故都的秋》,也可以从标题入手组织学生研究课文:标题是个什么短语?他告诉我们文章主要写什么?从那些方面写的?这样单刀直入,从标题入手,抓住关键快速进入课文,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理清课文结构

结构即文章内部组织构造,是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作者独特构思的直接体现。同样的写作对象、写作材料,不同作者写会有各具特色的结构。从课文结构切入阅读教学,可以迅速整体把握全文,有利于学生宏观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由整体到局部快速理解课文。

例如教读《纪念刘和珍君》可以从结构上突破。课文先写了写作缘起,即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然后,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最后,再叙事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总结三仪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把握结构可以用列提纲的方式进行。从结构进入可以学生较快的了解文章内容,了解社会现实,了解写作目的。

不同文体往往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如议论文章常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的顺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议论文教学可以依据此特点指导学生分层次,列纲要。

四、寻找线索

线索是把文章材料联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线索有多种,有的以时间为线索,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的以地点为线索,如《归去来兮辞》;有的以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为线索,《泪珠与珍珠》。教读这类文章可以抓住线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入理。

如学习《剃光头发微》,可以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贯穿文章的线索—— “剃光头”现象然后顺此线索细心阅读,品味,从而迅速理解作者的讽刺社会上滥用权利现象的写作意图。

五、概括情节

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又尾声,这几部分组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一些叙事性文章情节完整、曲折、生动,教学时可以从情节入手。

例如教《孔雀东南飞》就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写出纲要,快速把握课文。

六、讨论形象

形象指写入文章中作为抒情议理载体的事物。形象可以是人,如小说、传记中的形象;可以是物,如写景抒情及托物言志的诗歌、散文。这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可以以分析形象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教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以从小说中心人物别里科夫入手。学生读完课文就可以涉及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他在生活、思想方面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理?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最后还可以以“别里科夫死了社会现状会不会改变”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现实。用此法学习这类文效率高效果好。

七、抓关键性词句

每篇文章都有关键性词句,如总领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抓住了这些关键局就抓住了文章的纲,找到了解读文章的法门。从关键词句入手教读文章,提纲挈领,开门见山。

上一篇:经营管理部部长一职竞聘演讲稿下一篇:专利技术转让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