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2024-08-11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精选8篇)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第1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一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2007年起,XX县开始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年来,公开招录了190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这支“新兴力量”在农村工作积极,踏实肯干,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任职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课题组针对大学生村干部思想状况,在全县部分大学生村干部中进行了调研,希望在掌握其思想动态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的长效机制。

一、XX县大学生村干部思想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于2009年9月,针对全县18各乡镇和90名在职大学生村干部做了两次问卷调查,并走访了部分大学生村干部,从中清晰地看到大学生村干部队伍思想的整体情况:

针对90名在职大学生村干部的问卷中了解到:83%的大学生村干部对自己在农村发挥作用的整体评价“满意”,其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质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17%觉得“还有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88%认为安排自己应从事的工作类型要“根据需要可定”;95%感到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最大障碍是“缺乏政策扶持、扶持力度不够”;对于三年期满后的人生规划87%表示“报考公务员”,13%表示“到时候再说”;一致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和“实现自身价值、通过锻炼获取社会经验”是其成为大学生村干的共同原因,建议“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的交流应进一步加强”,要求“进一步整合大学生村干部队伍资源”、“培训创业致富技能”。

与此同时,我们还对18个乡镇党委进行了大学生村干部的问 1 县大学生村干部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卷调查。在问卷中了解到:88%的乡镇认为大学生当村官的好处是“传播新知识,带来新思想”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47%认为大学生村干部“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项目协调能力低”;94%表示对大学生村干部“能否长期扎根农村”感到担忧;72%明确指出“整合大学生村干部人才资源发挥作用,区县一级组织发挥作用最重要”;一致认为“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长期可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能有效发挥自身能力”,促使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是“各级组织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并建议在“农村实用技术”和“群众工作方式”两个方面加强培训。

二、XX县大学生村干部思想状况的主要特点

从调查中,我们看出大学生村干部思想动态的三个特点:

1、队伍的思想状况整体趋于稳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从开始抱着犹豫不定、试试看的心理,转向逐步适应、踏实工作,转变尤为明显,目前已实现了由“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均表示安心在农村工作,没有提出要求调动工作的。特别反映在家长对他们在农村工作的态度,从不理解到理解、支持转变,有的家长还主动与村党支部书记建立了联系。整体上看目前大学生村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工作安心。

2、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综合素质提高很快。一是熟悉村情快。通过岗前培训,大学生村干部们对农村政策、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当前重点工作等有了基本掌握,绝大多数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基本熟悉。二是工作任劳任怨。多数大学生都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工作上服从安排。三是主动走访群众。能主动与老百姓打交道,积极融入到农民中去,脚踏实地,虚心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当地群众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具备了基层干部干好工作、干出业绩的基本素质和良好品德。

3、工作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肯定,有一定成就感和自豪感。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能主动参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有关工作,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人大代表选举、农业普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及专业协会建设等具体任务,同时还积极协助治调委员参与村民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在工作中他们也不断积累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XX县大学生村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大学生村干部思想上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1、对农村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农村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这一切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是不具备的,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配合意识的增强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但大学生往往对农村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我们走访了一位来自重庆报考竹海镇村干部的女大学生,她在回答报考的原因是由于竹海镇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秀丽,工作也就有诗情画意。事实上他们到村任职往往会遇到以下困难:人生地不熟,容易与其他村干部产生隔阂,村里的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错综复杂,部分群众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等。大学生到村任职后,就会常常面临着资金不足、农村工作难以打开局面、活动难以开展的问题,一遇到这些困难和挫折,如果处理不当,便产生消极厌倦情绪。

2、思想认识上的落差与误区。一是大学生较高的创业热情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一方面,多数大学生对到村任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大多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且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他们初出校门,对农村的环境、现状了解不

深,对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如农业种植、养殖)、农业政策、农业经营管理、乡情村情及农村生活常识了解不够。加之个别乡镇及村领导对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认识不明晰,极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未能很好履行培养帮扶责任人的职责,使得大学生们工作中常常出现“劲难使”的困惑。二是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工作易受局限。一些村干部及村民把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主要思路局限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从而给农民致富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其他事情则既不关心也不支持。而大学生在农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也愿意做。比如,帮助组织体育文化活动等,他们的想法往往被认为不切实际,无法实施。大学生在村内大多从事文书一类工作,更多的却是被留在乡镇为乡镇所用,村里的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着,琐事可管可不管,平时可去可不去。他们名义上是村主任助理,实际上是最勤快、最听话、最得力的“短工”、“杂工”,随叫随到。他们现在很大的困惑是自己到底是一个“村官”,还是一个专职秘书,还是乡镇的“临时工”。

3、“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困扰着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对大学生是一种实践锻炼,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然而,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较城镇差,三年以后怎么办?是继续签还是不签?也可自愿继续留在村里工作,待遇不变。途中,也有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公务员队伍或机关事业单位,目前已有8人考入公务员队伍或机关事业单位。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都选择在未来通过各种考试回城市工作,这给农村大学生干部培养的连续性带来了挑战。

四、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队伍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是要树立典型,加强宣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既需要大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态度,发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也需要对农村和农村工作有一个

全面的正确的理解,还需要社会支持和财政保障。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宣传有关的政策,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新农村建设成效,为保障大学生“选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要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培训要包括基本的工作技能、业务知识,尤其是大学生的心态转换,以便和农村基层工作对接。可举办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等基本知识讲座,邀请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望较高的新农村建设和的村党支部书记为大学生们“现身说法”,面对面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和基层工作经验,以消除到村任职带来的过高期望值,以及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工作造成的焦虑症。

三是要规范管理,跟踪培养。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下发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在村任职期间的工作生活作出明确规定。各乡镇要逐人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每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生活、考核、奖惩等情况。村党支部、村委会每年要根据大学生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和所任职务,提出年度工作目标,给予具体分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与村干部一同考核。乡镇党委要指定党委成员、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至少要听取一次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汇报,帮助研究分析问题,安排部署工作,做好传、帮、带。

四是要优化环境,促其成长。为让大学生村干部能够安心基层、健康成长、脱颖而出,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要尽量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要坚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大学生到村任职可实行“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其工资、编制、人事关系落实乡镇,身份为事业管理人员。二要坚持用事业留人。一方面,要引导“村官”在农村做出出色的成绩,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中拥有成就感,体现大学生村官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村官”,要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进行锻炼,为他们积极创造“想干事、干成事”的平台。三要坚持用感情留人。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享受到各级党组织的温暖。乡镇、村要积极为“村官”解决吃、住、行上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要大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上对他们的关心、关注。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第2篇

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同时,农村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地方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根据中央的相关要求,云南省决定从起用5年时间,选聘约1.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实现全省1.3万个行政村每个村级组织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20,云南省确定选聘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全县共有16个名额,分配给××乡2名。

年1月,安排到××乡的张石芬、王文龙两位同志按时到××乡报到。两位同志的基本情况是:张石芬,女,汉族,师宗葵山人,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选聘到××乡纳厦村委会任党 书记助理;王文龙,男,汉族,师宗丹凤人,1984年10月出生,2009年7月毕业于西南林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选聘到××乡团村委会任主任助理。现将以上两位同志到位以来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名“村官”来到××后,乡党委在征求“村官”本人及相应村委会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决定先让他们在乡党政办培养锻炼一段时间再派到相应的村委会任职。所以,自1月份至今,两名“村官”都一直在党政办跟班锻炼。下面将他们近三个月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个简要总结。

(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较为稳定

两位“村官”来到××后,思想方面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安心基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问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这份眼目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还是比较珍惜,在座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均表示暂时能够安心在农村工作,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为当地农村的发展作出应的贡献。二是谦虚好学。在党政办跟班锻炼期间,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等各种理论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同时谦虚的向同事们学习,并经常与各位班子成员深入村寨、深入农户了解农村工作情况、学习农村工作方法、总结农村工作经验,为将来到村上任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三是乐观向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舞台上,大学生“村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情民情、了解了社会,砥砺了品格、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树立了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进一步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交谈中他们纷纷表示,在农村基层学到了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将使自己终生受益。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主动

在党政办跟班学习期间,工作热情饱满、作风踏实。一是熟悉情况较快。通过办文、办会等工作的参与,他们对全乡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都已基本了解,对各村委会的发展重点都有所掌握,对自己任职村的村情概况、地理环境、民族结构已基本熟悉。二是工作任劳任怨。2名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都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脚踏实地,能够独立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受到同事们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

(三)大学生“村官”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第3篇

一、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大部分西藏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没信心,生活没有目标。调查数据显示,46.9%的教师阶层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28.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差。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40.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34.4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弱。40.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由此可见,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理想信念意识还须加强。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在回答我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这个问题时有20.2%的学生回答不确定,有11.4%的学生回答比较符合,有18.9%的学生回答完全符合,有49.4%的学生回答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学生们都有到艰苦地方创业的心理准备,但也存在少数的畏难心理,还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意识的培养。

(三)道德品质仍待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在回答我不喜欢我的班组,更不可能为它付出这个问题时有60.5%的学生回答完全不符合,有7.5%的学生回答完全符合。在回答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这个问题时有46.4%的学生回答完全符合,有7.4%的学生回答完全不符合。这说明学生有正面的积极的道德取向,在回答中所占的比重较高,但也有相对的不足之处,例如少数中职学生爱国热情不高,价值观念急需转变,在西藏这种现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部分学生集体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还有部分学生只顾个人利益不愿承担责任。还有极少数学生不知破坏公物是可耻的事情。

(四)法纪意识仍需强化。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遵纪守法问题的回答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找准主流,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也有学生与社会主流道德标准背道而驰,也有学生心存疑惑,还分辨不清哪些是应该吸收,哪些需要摒弃。46.9%的教师认为学生法律观念一般,37.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纪律观念一般。

(五)心理状况急需改善。

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学生会有心理孤独感,遇到问题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这说明教师、家长的作用在降低,常此下去,学生会出现情感荒漠化现象,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此外,56.7%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信心一般,38.7%的教师认为学生进取心一般,40.6%的教师认为学生责任心一般。这些一般的描述都是各项中的最高纪录。

二、造成西藏中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源自身素质的下滑使得学校的德育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之后,学校的德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德育针对性差、实效性低的弊端愈加彰显出来。

(一)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德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任务不断加重,但学校德育工作的队伍并没有改变,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缺乏德育意识,缺乏与学生的对话、沟通与交流,缺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西藏的中专院校里大部分德育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师资力量极度困乏。二是在德育目标上,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德育目标在实质上远离了学校,疏远了学生,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也难以让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三是从德育内容上看,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实际”。许多德育内容缺少与生活的融合,脱离学生实际,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此许多教育活动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学生感觉不到身边这些教育的存在,也就很难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四是大部分学校在道德内容的传授上多以灌输方式为主,忽视德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品质存在偏差。

一是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上存在较大偏差,对人生的选择与判断更趋于现实。虽然多数学生具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也具有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但在行为方式上又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存在走上极端的可能和倾向。二是在道德认知与实践方面存在偏差,应当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在道德意识方面批判地继承了某些传统文化思想,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好,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总体看来,学生的道德规范仍然不够健全,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往往是说的一套,做起来又是另一套。三是在道德行为方面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校教育的偏差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西藏的有些地方,人生病了不去医院,不相信科学却到寺庙里求仙拜佛的习惯,这些陋习孩子们看到了都会记在心里,对他们的思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社会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的存在。这就使得学生们被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包围,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严重地腐蚀着学生健康纯洁的心灵。精神偶像的缺失,英雄形象的淡薄,又使得能直接浇铸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英雄榜样力量削弱了。对于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而言,这些英雄榜样的缺失使得他们处于精神空虚、思想迷茫状态。

三、改进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对策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应将学校的德育工作作为重点来抓。

(一)开设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

西藏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德育课程。第一,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开设“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课,重点是有针对性地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的教育;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艰苦创业的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第二,在德育课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空洞说教”的做法,彻底改变从书本到书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授方法,要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职业学校的广泛应用,是贯彻落实新德育课课程设置方案的重要条件。要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周围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到有说服力、有吸引力。此外,根据西藏实际情况应将反分裂斗争的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加大开展揭批达赖活动的力度,举办“揭批达赖罪行”和歌颂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在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内容的各种活动,把爱国主义和反分裂斗争纳入课堂教学。

(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根据年度普法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应充分发挥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学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生演讲比赛、师生文艺汇演,利用法制宣传日等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

(三)开展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西藏的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晚、经验不足,相当多的人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不足。为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应为每个班级配备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老师们采取直接向学生讲解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的目的、动机或者让学生自己讨论,写书面认识等方式,激发、引导学生,使学生由不愿咨询变为乐而为之。

(四)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为提高整体德育水平,西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多吸收优秀的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参与到学校德育研究工作中来。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学校应注重提高全体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位教师懂得做好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提高教师把握德育方向的能力;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力;组织和鼓励教师认真研究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

总之,学校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把西藏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摘要: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道德状况、学习情况、法纪意识情况,还是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合力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青年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维西县中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第4篇

1?郾学生家庭经济的落后性相对于教育投入回报低(毕业后就业难),导致厌学思想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不断滋生。截至2007年,迪庆州农民人均年收入1 900元,其中维西县农民人均年收入1 690元,位居全省最低水平行列。然而,就教育成本而言,抛开小学、中学不算,一个中专生从入学到毕业要投入2~3万元,一个大学生则要投入3~6万元,教育成本的高昂与农民收入的反差实在太大。学生在校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是跟他们的学习动机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往往跟他们对毕业后出路的看法结合在一起。过去,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单纯,就是为了升级、升学,而现在,由于“出路难”而导致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的减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苗头,那就是无心学习,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现象从州级中学到县级中学再到乡村中学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

2?郾各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地域、经济生活、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差异呈现多样的民族心理特征。例如傈僳族学生普遍性格内向,善饮酒;藏族学生讲义气,守信用,十分尊重老师;纳西族学生比较聪明也比较调皮,管理难度较大;彝族学生相当团结,能言善辩等等。

3?郾学习压力较大,竞争意识强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中考、高考指挥棒的重要性,尽管有的学校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面对中、高考学生又不得不“应付”。“减负”对中学生来说,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学生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但也造就了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

4?郾重智轻德。与思想道德素质相比,学生更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德育过程是在社会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和教育的过程,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能让学生进入校门后,只知道啃书本,游题海,而无暇顾及其他活动,尤其是道德情操的培养。调查表明,望子成龙的父母热衷于电脑、绘画、弹琴、书法、唱歌等。有兴趣的是分数,选校选班、追求重点,而很少过问学生的思想状况。目前中学生绝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繁重的作业与五花八门的特长培训。有些学校的领导、老师也承认:学校很少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具体情况开展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即使迫不得已开展一些德育活动,也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

5?郾知识见闻增多,眼界有所开阔,辨别是非能力尚弱,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抵消着学校的正面教育。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大众传播工具发展很快,尤其是电视的普及率提高,上网已成平常事。中学生获取信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到拓展和延伸,获取知识信息已不仅仅限于课堂、书本,他们更多地从社会中得到与其年龄相去甚远的社会问题,如金钱问题、权力问题、婚姻问题、就业问题、党风问题等。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较少,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往往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去模仿或追求,很容易陷入迷惘和彷徨,难以分辨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中学生信息量的扩大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的知识见闻增多,眼界有所开阔;忧的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抵消着学校的正面教育。

6?郾农村孩子与城镇孩子在劳动观念、习惯上有较大差异。在劳动方面,农村孩子比城镇孩子的表现要好得多,他们喜欢社会公益劳动和校内劳动,但最不喜欢家务劳动。原因是他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对社会劳动感到新奇、热心,认为社会公益劳动、校内劳动比家务劳动意义重大。

7?郾在心理健康方面,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问题。来自于高寒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县城或乡镇读书后,面对县城或乡镇与山区在生活条件、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极大反差,他们与其他同学相比较,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都不如人,越比越自卑,越比越焦虑。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思想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郾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找出德育目标要求与身心发展之间的交汇点。《南京市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细则》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标是结合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制定的,并将各年级德育目标分为两级:一级指标为政治思想品质、道德和心理品质3个部分;二级指标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12项,每项二级指标又以认知、态度及行为和能力3个方面为评价内容,计36条,使目标体系具有完整性、可测性。因此,笔者认为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应结合从初一至高三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逐层对学生品德提出评价要求,分年级实施。

2?郾遵循德育工作自身的规律。德育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德育工作本身也有层次性。具体可分为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理想层次着眼于从较高的理想状态对中学德育定位,它代表中学德育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对中学德育实施行为的最高要求;原则层次着眼于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学德育进行定位,它既表达了现实社会对中学德育实施行为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考虑到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现实水平以及如何向更高层次迈进;规则层次则体现了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底线要求。这3个层次反映了德育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德育工作要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教育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要把握不同教育过程发展的“度”:低了,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做不到,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郾加强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反对民族歧视、搞分裂,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能忽视危害民族团结的潜在因素和国内极少数分裂分子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活动,不能有违背党的民族政策和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发生。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寓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如唱民族团结的歌曲,跳民族团结的舞蹈,讲民族团结的故事,做民族团结的好事。

4?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课建设,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渗透于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之中。

5?郾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优化德育工作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每个月可以确立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各种纪念日,一年之中确定8个主题教育活动。如3月,以“学雷锋做好事,讲礼貌、创新风”为主题;4月,以“悼念先烈,珍惜时光,报效祖国”为主题。此外,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有益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聘请司法局等单位领导担任法制副校长,举行法制讲座;建立团校,开展党团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活动中汲取有益知识。

6?郾处理好社会环境与德育的关系,教育学生分辨善恶美丑,提高自身“免疫力”。常有德育工作者抱怨:现在的社会环境太差,德育工作辛辛苦苦,却抵挡不住社会的消极影响,过去是“6+1=0”,即学校教育6天,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抵消了,现在是“5+2=负数”。那么,应怎样看待社会环境,德育工作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我们认为,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香港社会的消极因素比内地多,是不是香港的青少年就学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给予我们启示:一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教育学生分辨善恶美丑,学会选择、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二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理品质,用自尊自爱约束自己的行为。

作者单位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第二中学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第5篇

一、女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已有的大学生村干部实践活动中,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村干部与村民的欢迎与配合态度,女大学生待遇的落实程度,专业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与村发展实际的对接状况,村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给女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提供的空间,凡此种种,这些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影响和决定女大学生村官取得成功与否的多种因素。

二、女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具有一种不平衡的特征

在某一个现实的实践场中,常常会由于某一制胜规律的突出作用,引起工作中某个节点或某一环节的变化,山重水复而后柳暗花明,从而锁定成功的路径。比如,一个好的人缘和处事态度,一种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农用技术,一次用努力和韧性把握住了的政策机会,一个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一次有理有据、依纪依法排解的邻间纠纷,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埋下成功的种子。

三、女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为主观能动性发挥预留了较大空间

自身基础与各种困难间的比例关系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影响事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使女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顺利推进成为主客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可能存在于人们将可能变为现实性的自觉努力之中。

在调查和接触中,女村官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也非常值得深思。(一)女村官们的生活与工作现状

近年,各地区着眼于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构建城乡人才帮扶新机制,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实施多种形式,选派大学生到相对后进的农村任职,注意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从最受农民欢迎、最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和最易于落实的事情做起,虚心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较好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使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因为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有限、方式简单、积极性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一直伴随着这支队伍。女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为广大农村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尽管女大学生村官在经验等方面有不利的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有利于农村干部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等方面的整体进步。

三是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女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较高,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保障缺失,她们往往能敏锐地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

四是发挥了到村任职女大学生村官的优势。思想观念新、文化水平高、文艺表演能力强等优势,在农村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中,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起到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创建文明家庭、争做文明村民,促进农村和谐建设的作用。

五是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她们在农村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了她们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在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强的带动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等社会事业水平较低等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

女大学生村官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富有同情心,更善于和人沟通等优势,便于与农民沟通,能更有效的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她们能歌善舞,有文化,有文艺专长,也有利于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

但调查中,也不难发现当前女“村官”们刚进村都会面临一些困惑:如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情况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三难”:异地环境融入难、岗位作用发挥难、农村工作安心难。很多当地部门不给予充分重视和及时帮助,也就形成了一种“轰轰烈烈招进来,无声无息流出去”的局面。(二)产生现状的原因

首先是部分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关心、支持不够,村官截留现象很严重。女大学生村官变“乡镇临时工”,有违国家招聘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初衷,不利于农村一线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农村工作的推进。对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过来还造成人才浪费。其次是后期政策不定性,造成女村官们工作不安心、不稳定。第一,性别的差别,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村书记也大多是中年男性,为了自身名誉、讲究作风,他们大多不会让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村官在身旁,性别的歧视仍然存在。第二,待遇的差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各地村官的待遇也不一样。贫富不均的现象,使得很多村官在农村工作很难安下心来。第三,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后期管理的问题、挂职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大学生村官都对自己期满后的出路表示担心和迷茫,这就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同时也使村干部、村民,觉得村官到农村工作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拉开了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距离,使双方不能更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

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造成村官工作水平难以提高。这里所讲的传统观念及世俗的眼光主要是指:第一,广大农村在渴望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人才到来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部分地方负责人目光短浅,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害怕或拒绝新型人才的进入甚至可能通过一些理由来裁撤大学生村官;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多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村民在选举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理性是不能战胜感性的,从而带着感性的思维来选择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发展的人选,所以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真正去竞选村干部时,会被当作“外姓人”而受到排斥,就连在村委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孤立。

四是女村官们自身思想上的不到位。部分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三)针对原因采取的解决途径

鉴于目前女村官们的现状,为了使这一政策能够有效的得以实行,能够使大学生短期的服务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有良性循环。建议应做出以下的努力:

1、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一项好的政策出台后,必须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政策的落实。否则,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通过与村民的接触,许多村民还不知道村子里来了大学生村官,许多镇没有将村官真正放到农村去,这说明村官政策还有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正是该项政策最棘手的问题,理论体系、政策法规逐步完善的同时,缺少行之有效的基层实施监督机制来监督具体政策的落实。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战略工程,而不是权宜之计。所以,第一,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得配套实施,诸如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大学生村官过于频繁的流动;第二,要通过制定更多的政策和待遇,比如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增长工资、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后,对于优秀分子,可以选拔进入镇公务员系列,或者是选拔进入镇领导班子等,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这样可以保证这些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工作后,能感觉有所收获,而不是虚度光阴,对于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到任的大学生村官,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当是进行定期的培训,以达到在弥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基础上提高其服务的能力。

2、加强镇、村的领导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解,打破传统的旧思想。在与大学生村官的交流中,发现许多村官都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村子的管理事务中去,尤其是女性,村干部大部分认为女孩子在村里没有什么能干的,只能做些端茶倒水的活,所以镇里把她们借用上来,她们还有点工作上的满足感。还有一些领导者看来,当村官,主要是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不必指望他们做什么事情。大学生村官到了工作岗位上,只能服从他们的上级领导、听从领导的安排,至于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到村里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缺乏实质性考虑和安排。因此,这种观念必须加以改变,作为领导,应当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应当明确或制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一方面能让他们明确工作的方向,同时也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基层工作中,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摆设。这样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和村子的长期发展。

3、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担当好村官这一职务,必须要做到认识和素质上的提升。第一,转变就业观念。要激发自己服务农村的热情与责任感,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形成一种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要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不能把“村官”作为“跳板”。第二,做好到农村工作的知识储备,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多关注“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与农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重视实践环节,培养自己与村干部、村民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学习的心态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要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接物。运用女性独有的特性,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应当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第四,做好到农村工作的思想准备。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就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学生气,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为农民办好每一件实事,要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否则不仅得不到村民的和村干部的信任,更严重的是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和热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女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摆正好心态,做好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综上所述,镇妇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明确了具体分管领导、具体责任部室,形成了各级妇女组织关心服务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体系。近日,镇看望女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调研,征求女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建议,结合镇实际,创建三大工作机制,真诚服务女大学生”村官”。

(一)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服务的关爱机制

镇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是建立一个日常联系制度。给每个女大学生“村官”建立移动电话、网络,做到随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及时找到关爱、服务的具体办法;二是建立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镇妇联每月召开一次女大学生“村官”交流座谈会,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三是建立一个生日关爱活动制度。我镇妇联以电话、短信、贺卡、聚会等方式给每个女大学生“村官”以生日的祝福,让她们在村工作期间也一样感到有娘家的温馨;四是建立一个关爱帮扶的对子。我镇妇联在全镇各村妇代会中建立联系女大学生“村官”帮扶结对制度,让女大学生尽快熟悉和了解工作。

(二)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服务的培养机制

镇注重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锻炼。一是在工作中培养。镇妇联的各项活动和会议积极邀请女大学生到村女大学生“村官”参与,让她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具体的工作方法;二是在实践中锻炼。请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到镇妇联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女性素质的培训中,聘请女大学生为女性素质学校的义务老师,负责各村对农村妇女的远程教育工作;三是在工作中宣传。积极引导女大学生”村官”为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办实事、好事。大力宣传女大学生到村女大学生“村官”在村上工作的成功经验、工作体会,积极营造女大学生“村官”“树典型、学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建立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妇女工作的管理机制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第6篇

能力提升升级上线以来, 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与支持!为了进一步研究农技人员个人能力提升的方向, 便于我们改进和优化产品,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公司特邀请各县/区书屋管理员参与调研, 本次调研以填写调查问卷表的形式开展。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1 调研对象

县农业局 (含基层推广机构)

2 调研目的

收集不少于100份问卷表, 分析结果, 研究农技员能力提升的方向, 改进网络书屋产品, 提升农技人员的个人能力。

3 调研时间

2015年6月5日~2015年6月30日

4 参与人员

县/区书屋管理员

5 参与方式

5.1 邮箱参与

1) 登陆活动网站:http://jifen.cnki.net/Notice NView.aspx?id=2277, 下载附件问卷调查表;2) 打印、填写;3) 盖县/区农业局单位的章 (每个区县只需填写一份问卷) ;4) 将填完并盖完章的调查问卷表, 扫描成电子档 (7页) 或者拍照;5) 建立文件夹, 命名为XX县/区管理员姓名-个人书屋账号 (如:海淀区管理员小明-bjmy001) ;6) 将文件夹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wyn6547@cnki.net;7) 邮件正文请写上:XX省XX市XX区/县XX工作单位XX姓名参与问卷调查 (个人书屋账号:XXX) 。收件地址:XXXXXXXXXXX, 邮编:XXXXXX, 邮箱:XXXXXX, 联系方式 (手机号) :XXXXX。

5.2 微信参与

1) 登陆活动网站:http://jifen.cnki.net/Notice NView.aspx?id=2277, 下载附件问卷调查表;2) 打印、填写;3) 盖县/区农业局单位的章 (每个区县只需填写一份问卷) ;4) 将填完并盖完章的调查问卷表, 拍照发送至微信号:18201113728 (7张)

注意:2种参与方式, 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不要微信、邮箱同时都发送。

6 奖励办法

针对参与调研、认真填写问卷、提交有效问卷的县级书屋管理员给予物质奖励。填写问卷, 发送到邮箱:wyn6547@cnki.net或者微信发送至:18201113728, 赠送参与者精美礼品一份, 另外赠送20分积分。

7 活动联系人

1) 赵灵, 电话:010-62969002-8407, 手机:18201113728, 微信号:18201113728。

2) 吴亚男, 电话:010-62969002-8396, 手机:18001059087, 邮箱:wyn6547@cnki.net。

特别说明:本公司开展的农技人员能力提升调研, 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面向农业机构 (县/区书屋管理员参与) , 另外一个是面向农技人员个人 (个人书屋用户参与) 。6月份先行开展机构调研, 采取填写调查问卷表的形式;7月份将开展个人调研, 采取在线提交问卷的形式, 期待您的参与!

党员思想状况调研分析与对策 第7篇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四部分内容, 共计35道题。第一部分为党员的思想动态:包括党员的政治素质、价值观、学习态度及宗旨意识和先锋意识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第三部分是党支部建设。第四部分是征求对我所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问卷采取了无记名方式, 共发放问卷508份, 收回465份, 收回率92%。

二、党员思想状况分析

1、政治素质、价值观及宗旨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党员队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要求等方面都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我所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 重视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 也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党员能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正确处理组织和个人的关系。然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呈务实和多样化趋势。

⑴注重学习, 具有较高政治素质, 人生观和价值理念呈积极向上并趋于务实

从对党员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宗旨意识及学习态度的调查看, 对学习政治理论的态度, 85%的党员选择“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理论修养”。15%的党员选择“略知一些就行, 不必多学”和“有机会看一看, 没时间就不学”。说明绝大多数党员重视政治学习并积极参加党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当问及“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 您的主观态度”87%的党员选择“以国家利益和大局为重, 可以牺牲个人利益”;10%的党员选择三者放在同一高度、3%的党员选择公私兼顾, 不损个人利益为前提。说明绝大多数党员能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但注重实现自身的知识价值, 成为部分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的重要指向。

⑵党员意识较强, 模范作用发挥较好

我所大多数党员, 具有党员意识, 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评价自己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方面, 75%的党员认为自己“较好”。25%的党员认为自己“一般”。当问到“作为党员您的感觉是”28%的党员选择“有荣誉感, 与人交往时愿意让人知道”。78%的党员选择“作为一名党员, 感到责任大了, 工作中经常提醒自己要比一般群众做的更好一些”只有3%的党员选择“无所谓”。说明我所绝大多数党员的思想稳定, 富有责任感和党员意识。

⑶具有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

我所绝大多数党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当问及“你入党后思想上是否动摇过, 其原因是”87%的党员选择“没有动摇过”, 13%的党员选择了“党内腐败现象严重, 令人失望”。当问及“当前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时, 63%的党员选择了“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和“追逐个人名利, 注重个人发展”。由此看出, 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 对我所党员的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需加强正面引导, 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宗旨观念。

⑷注重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我所作为高知群体的党员队伍, 整体综合素质较高, 注重学习, 求知欲强。当问及“个人能力素质方面最欠缺的是什么?”, 37%的党员认为是“理论水平”;25%的党员认为是“业务知识”, 42%的党员认为是“创新精神’。由此看出, 多数党员对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业务水平, 增强创新能力有较高愿望。

2、党建及党员教育工作

我所党员非常关注党建工作, 参与的热情较高, 并且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从对党建工作的调研看, 绝大多数党员认为, 所党委重视并认真开展党建工作, 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 并积极采取措施, 使党的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⑴以党建促科研

所党委近年来, 紧紧围绕我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开展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 使党的工作融入中心, 促进科研, 基层党支部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调研中, 当问及“党组织的活动对科研生产的作用和影响有哪些?”85%的党员选择“促进了科研生产”或“不影响科研”。调研中, 还对加强支部书记培训, 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提出希望。

⑵采取有效方式, 增强党员荣誉感

从党员教育及管理情况的调查看, 多数党员具有积极向上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对我所党员管理工作较满意, 但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 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党员意识。当问及“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时, 80%的党员选择了通过“发展党员张红榜”、“表彰优秀党员”、“挂牌上岗”和“组织入党宣誓仪式”等方式。

⑶创新教育方法, 丰富党内生活

调研中, 多数党员期待党内生活多样化, 认为适合我所进行党员教育工作的方式除“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外, 80%的党员选择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交流参观”等。由此可见,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方式, 才能适应当前党员的需求, 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党员意识, 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三、当前党员思想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所党员队伍素质整体较高, 党员的模范作用也发挥较好, 但调研中也发现一些新的思想倾向和问题。

一是有些党员政治意识有所钝化。有的党支部不能正常组织生活, 一些从事科研生产的党员只顾埋头钻研业务, 政治理论学习过问较少, 造成了他们拥护党的方针政策, 但理解不深;能够观察社会现象, 但不敏锐。价值观、利益观凸现多元化趋势, 尤其是年轻党员趋于事业和个人发展并重的价值理念或只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是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党员意识有所弱化。个别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对党的信心不足。有的党员不能发挥作用, 与“三个代表”的要求尚有差距。调查中, 90%的党员认为应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 强化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

三是有些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化。有的党员以工作忙为由, 不愿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只要权利, 不要义务, 有的甚至不能按时交纳党费。

四是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教育方式缺乏新意。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因素, 也有党组织的原因, 还有党员自身的原因, 这些都是党员队伍思想状况的直接折射和反映。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应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做好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想法

近几年我所科研任务十分繁重。针对目前党员思想状况及教育中所面临的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刻不容缓。

1、加强思想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党员政治素质。

思想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同时一定要植根于科研生产, 要以促进我所经济发展和党员的个人发展为目标。工作中着力于政策引导、释疑解惑、营造积极和谐环境, 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我所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各项任务上来。所党委在党员的思想教育中, 把强化党员的“三个意识”即:宗旨意识、党员意识、先锋意识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列为了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

(1) 增强宗旨意识, 树立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深刻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加深广大党员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掌握党的建设的总体任务、目标要求, 加深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党的纪律作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 进一步强化党员宗旨意识。引导党员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 确保在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 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 严格“三会一课”制度, 坚持每季度上一次党课, 过一次组织生活会。同时党支部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党委监督检查。

⑵增强党员意识和党员先锋意识。经常开展党的任务和党员义务教育, 活跃组织生活, 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以正在全所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大力宣扬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 培养党员的敬业精神, 把国防任务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融入敬业精神中, 使党员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 增强党员的先锋意识。积极探索颁发党员证、党员挂牌上岗, 对发展的新党员张贴红榜 (调研中得到多数党员的认同) 等方式, 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如:我所有的党支部, 采取党员照片上墙、职责上墙的方式, 接受群众监督。有的支部组织党员到西柏坡参观学习, 接受革命历史教育。还可结合“七一”和党员入党纪念日, 通过回顾党的历史, 重温入党誓词, 增强党员意识, 永葆党员先进性。

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中要做到三个相结合:一是与国防形势教育相结合。要让党员意识到, 作为国家军工研究所的一名职工, 对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要有清醒的认识, 切实增强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与我所科研生产相结合。让党员对我所承担的艰巨任务有全面了解, 增强党员的紧迫感、责任感。可充分利用所报、内网、宣传栏等宣传载体, 让党员人人知所情、人人识所忧, 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奋力拼搏, 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三是与解决党员思想疑难问题和实际困难相结合。要转变观念, 将解决党员实际困难, 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党员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质量, 主动帮助党员减缓压力, 化解矛盾, 搞好心理调适, 使党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实解决好与党员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住房、食堂、医疗、文化娱乐设施等热点问题, 使党员卸掉思想包袱, 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工作。

2、加强岗位培训和岗位锻炼, 帮助党员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为党员实现岗位成才提供服务。

本次调研中, 大多数党员都对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高的愿望。党支部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党员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制度。满足党员求知、学习的愿望, 帮助党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业务培训机制, 激励党员刻苦钻研业务, 敢于创新, 创一流业绩。科研一线党支部, 要在科研攻关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发动好、组织好、发挥好党员的团队作用, 协作攻关, 加强岗位锻炼。教育、激励党员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攻克难关, 使每个党员思想觉悟高于群众, 业务操作技能强于群众, 工作业绩好于群众, 努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 实现岗位成才。鼓励他们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 勇挑重担, 为我所发展多做贡献, 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双丰收。

3、创新教育方式, 增强教育实效

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所在, 要使党员教育取得实效, 党的工作必须要结合科研生产实际, 从战略的高度将两者在同一聚集点上加以运转, 找准结合点。

一是在活动载体上以增强实效为目的。党员教育同样遵循效率第一的原则。首先, 坚持学习形式的灵活性。根据我所的特点, 宜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生产一线的支部可分组学习, 利用班前班后间隙, 组织开展党员讨论。还可为党员发放学习资料自学。其次, 选准内容和题材。可选择为党员订阅《共产党员》、《支部生活》杂志、选择国防形势教育讲座、科技战线英模事迹及优秀党员事迹等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书籍及影像资料,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所曾把组织党员收看“当代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的事迹”作为党课教育的一项内容, 收到了良好效果。作为科技战线老前辈, 他那种奋不顾身的爱国热情和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所党员中引起共鸣。

二是创新手段, 提高教育针对性。充分发挥所内党建信息网平台的作用, 使党员更及时、便捷地获取教育信息。还可组织收看党员电教片, 从中受到教育, 陶冶情操。尝试举办专题培训、请领导和专家授课等形式, 以及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活动, 增加学习教育的时代感、新鲜感。通过开展摄影活动、到先进单位参观, 让优秀党员外出考察, 多渠道地提供学习教育的立体平台, 满足党员受教育、开眼界、得信息、求新知的要求, 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可利用所报、宣传栏等刊登学习内容,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县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 第8篇

关键词:青年技干,思想调研,亮点

1 人员情况

长寿分厂2008年以后招入大学毕业生22人, 辞职2人, 借调4人, 现有16名青年技干。下表是对16名青年技干调研情况的统计。

从统计结果来看, 我厂招收的历届大学生以男性为主, 这也是由于我厂属于化工生产类企业,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性质所决定的。在近几年的招聘中, 大学生党员的比例在逐渐加大, 研究生的比例也在增加, 这也说明分公司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来看, 工作5年及以上 (2010年及以前入职) 的大学生相对比较成熟, 能够独立并熟练的完成各自的岗位工作, 甚至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中坚力量, 部分大学生还被提拔为副股级干部, 可以独当一面, 并且发挥管理、模范、骨干作用。

2 调查结果分析

我厂青年技干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 在当今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中, 追求物质至上、享乐主义以及频繁的腐败现象直接影响着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其中不乏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的不良现象。

2.1 好的做法

2.1.1 每月一考一总结

大学生在见习期间实行月考和月总结制度, 这样厂领导既可以督促、监督见习生的成长, 又可以从见习生手写的总结中掌握本人的学习工作态度、思想状况、生活状态等等。久而久之, 青年技干们不仅写作、总结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且学习积累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加强, 同时厂领导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了大学生们的性格、爱好、特长、优缺点等基本情况。

2.1.2 师带徒

我厂还搭建了一个辅导师的平台, 每个青年技干既有一个班组操作技术精湛的技术型师傅又有一个专业技术渊博、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型师傅, 如此更有助于青年技干们的培养和成长。青年技干们纷纷表示, 有了师傅这个依托, 自己便不再碍于面子问题而更加愿意向师傅请教问题, 更加愿意与师傅探讨生产、管理中的难题、更加愿意与师傅和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2.1.3 才艺展示

我厂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行文体活动, 这给有特长的年青人一次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的良机, 他们在展示个人才华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机关工会组织的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球类活动以及机关团委组织的青年素质培训班、团员素质拓展培训班等各项活动都很有助于年青人们找到组织, 找到归属感, 找到兄弟单位中的志同道合者。

2.1.4 参加会议

处于见习期的大学生需要参加我厂每周的生产协调会, 每月的安全例会, 每季度的生产技术座谈会、培训总结会, 每年度的大修动员会、大修总结会、班组经验交流会等等会议。他们或者在认真作笔记、总结, 了解单位的管理程序、现状;或者在会议期间发言, 分享感受心得;或者在撰写会议纪要, 掌握所有动态。

2.1.5 轮岗见习

大学生在见习期时, 分别要在生产班组和专业行政班各见习半年, 转正之后再回生产班组担任为期三个月的副班长职务, 学习了中控室操作、班组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等内容, 同时参与了交接班管理、工艺纪律巡检、督促班前班后会的召开等工作;经分厂考核合格后再到HSE办公室担任为期三个月的HSE监督员, 在此岗位上每天要查找出两个HSE问题, 并联系相关责任人进行跟踪整改, 在每周一的生产协调会上进行汇报, 此期间进行了HSE履职能力考核和HSE知识理论考试, 分别编写了《长寿分厂HSE监督检查报告》汇总存档。见习生纷纷表示在每一个岗位是一种历练和挑战, 尤其是在HSE办公室见习最能得到锻炼和能力提升, 在对我厂每个角落进行巡检之后, 发现厂里的一些生产上的问题和管理上的缺陷, 然后再分析判断原因, 联系、协调相关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潜移默化之中在提高着自身的HSE履职能力。、

2.1.6 相关科室历练

各个基层单位的青年技干都有机会到总厂相关科室进行深造、历练。例如:工艺、机电仪专业的青年技干都要到总厂QHSE监督站轮岗三个月, 随同QHSE监督站的其他人员到各个基层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工作。青年技干们既熟练掌握了QHSE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 又增长了见识, 拓宽了视野, 最重要的是, 回到基层单位干本职工作时更有安全意识和大局观。又如会计专业的青年技干到年底结算时都有机会到总厂财务科锻炼一个月, 如此一来, 他们既通过这次机会与前辈们讨论难题, 又可以发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不足。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工作学习方面

大学生入厂培训不系统, 认识不到位, 了解不全面;之后在倒班见习的半年里, 学习目的性不强, 学习效率不高;而后又在行政班的见习只是协助上级干一些协调、辅助工作或者文字工作, 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很少;在后期的转正考试答辩中专业问题普遍回答的不完整。转正为技术员之后再回班组担任副班长履职时表现出组织、掌控能力不够强, 不敢去管理班组, 当班组员工存在不符合厂规厂纪的行为时更不敢当面去沟通制止, 更不能顺利地组织班组员工学习总厂的监督月报等其他班组活动;而后又在HSE办公室见习时, 发现了一些厂里生产、管理方面的缺陷, 但是仅停留在“低老坏”、“三违”等一些表面层次的问题, 同时不能妥善的协调解决、整改问题。定岗之后, 大多数技术员对中控室的操作都不是很熟练, 对现场装置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风险把控能力偏低, 仅仅了解掌握自己所管辖区域的生产状况, 但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的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 对装置其他区域的生产状况更是漠不关心, 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思维方式都很局限, 没有较强的大局观和统筹力。

2.2.2 HSE履职能力方面

在工作生活中对安全的认识不够深刻, 安全的履职能力欠缺, 对HSE工具方法的应用更不熟练甚至不清楚。个别技术员对HSE理念和HSE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 但是空有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也是徒劳无益的, 当然在HSE技能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按照“谁管工作、谁管安全”的原则, 我厂明确了各部门和个人的HSE职责和管理流程, 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得到落实的力度不是很到位。另外, 并不是每个技术员都在自觉履行属地职责, 定期开展安全经验分享、讲授HSE管理知识, 对风险识别评价与实际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当然这些都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加强和改善,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阅历的增加, 相信青年技干们的HSE履职能力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2.3 时间利用方面

每天早上来到办公室时, 一部分青年技干首先是打开电脑, 泡茶休息, 并不是第一时间去生产装置、中控室巡检。而坐在电脑前的青年技干, 有的在做培训资料、汇报总结等文字工作, 有的在浏览网页, 观看兄弟单位生产状态信息报道;但也有些人的在逛淘宝、聊QQ、玩微信, 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即便是感觉到身体疲惫了, 视觉疲劳了也很少有人主动去生产装置巡检。如此低的工作效率、时间利用率, 促使一些人在工作中的养成事情都不分轻重缓急的习惯, 经常出现上班无事做, 下班事做不完的混乱状态, 久而久之养成“庸懒散浮拖”的习惯。

2.2.4 个人婚恋方面

既迫于化工生产企业女职工少的因素, 又鉴于个人交际圈小导致业余活动的缺乏, 一成不变的二点一线枯燥生活让他们产生了想换个工作环境的念头。另外, 一方面是处于家长、亲朋好友催促解决婚恋问题而毫无头绪, 另一方面对重庆的高物价、高消费束手无策的进退两难困境而苦恼。还有一部分青年技干与其他兄弟单位的年青人有着交往, 但是处于距离远和一起相处时间少的现状, 大多情侣都败在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2.2.5 生活方面

下班后的业余生活都是蜗居于寝室, 玩电脑、打游戏, 生活过于枯燥乏味而单调。很少外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社交活动, 交际圈很局限而且狭窄。部分青年技干远离父母, 又没有在重庆安家, 显得有些孤寂, 性格内向的话就更是雪上加霜了。由于大多数青年技干们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独立性, 不愿意依靠、依赖父母, 所以在重庆买不起住房, 即便是已经结婚成家的也是背负着沉重的债务, 幸福指数普遍偏低。

3 对策思考

以上分析所反映出的客观问题, 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予以关注。如何维护好我厂大学生的稳定, 更好的发挥工作积极性,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3.1 注重自身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都有着很高的智商、学习力, 但在工作中拥有较强执行力的却寥寥无几。因此, 青年技干在掌握好生产技术, 专业知识等硬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情商、灵商、领导力等软实力, 在努力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塑造完美的人格和个人魅力, 在研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宽自己的视野。

3.2 注重文化引领, 增强岗位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也是企业战胜困难, 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 机关要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 从增强大学生的岗位意识入手,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加强大学生的“形势、目标、责任、任务”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活动阵地和有效载体, 积极帮助他们认清分公司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充分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3.3 完善培训系统, 优化培养方式

培训是一种投资, 而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刚入厂大学生可以到培训基地和仿真模拟装置去学习、感受第一印象, 形象、全面而又高效的了解我们的生产装置、各个设备的结构、原理。在轮岗见习期可以考虑在相关辅助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机关的培训中心要发挥基层各单位组织育才、聚才、荐才的作用, 大力推进“推优入党, 推干荐才工作, 建立大学生人才库, 对大学生人才分类建档、推荐和培养, 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分类别的优秀人才管理系统, 促进大学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在使用大学生方面, 要通过轮岗的形式不断给大学生新的挑战, 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选拔大学生方面, 要实现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 给广大大学生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4 坚持建功育人,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坚持建功育人, 尤其是具有高学历的, 综合素质高的青年技干, 为他们成长搭建舞台, 为总厂机关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是总厂机关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增强学习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总厂生产运行科积极组织青年技干以常驻的方式去其他分厂参加大修, 开拓视野和思路, 强化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习, 提高判断力, 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推进理论引导,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上一篇:高中我成长故事日记500字下一篇:采购诚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