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电影范文

2024-09-12

小学教育电影范文(精选6篇)

小学教育电影 第1篇

小学1-6年级电影教育片收集(备用)

一年级电影:《红气球》《青蛙的预言》《国王和小鸟》《小世界》《幻想曲》

二年级电影:《海底总动员》《南海变成熊》《虎兄虎弟》

《狮子王三步曲》《微观世界》《怪兽大学》《疯狂原始人》

三年级电影:《极地特快》《龙猫》《迁徙的鸟》《蝴蝶》《音乐之声》

四年级电影:《夏洛的网》《仙境之桥》《天堂的颜色》

《小鞋子》《鲁冰花》 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五年级电影:雅克.贝汉著名的:天地人三步曲之《微观世界》、《迁徙的鸟》,纽伯瑞轨迹大奖小说金奖电影《仙境之桥》,台湾杨立国导演的《鲁冰花》。《侏罗纪公园》《人工智能》《ET》

《机器人WALL-E》《彼得.潘》

六年级电影:《家园》《海洋》《海豚湾》《荒岛余生》

《最后的猎人》

小学教育电影 第2篇

第一次看电影那是在放暑假的一天,妈妈给我约了我的好朋友张雅慧和她的妈妈一起去看电影。我从来没有到电影院看过电影,真兴奋!到了电影院门口,妈妈到售票口买了票,过来说:“在门口等会儿她们。”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冲进电影院去看看电影。正当我要冲进去的时候,她们来了。来到电影院内我看到一个好大的屏幕和一排排整齐的座椅,我心想:这个大屏幕有什么用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坐在了第三排的椅子上。不一会儿影厅里的灯全部熄灭,电影开始了,我们看的片名叫《海底世界》,而且是一部3D的立体电影,随着音乐的响起,妈妈递给了我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眼镜,说:“戴上它看电影,才会有立体的效果。”开始了,我戴上眼镜看到一群群五颜六色的小鱼向我游来,我的手不自觉的拿起来,想抓一条回来。突然一条大鲨鱼向我游来,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我害怕的摘下了眼镜,奇怪的是,鲨鱼还离我那么远,还在屏幕上呢。在兴奋、紧张、激动的心情中电影结束了,我感觉今天可真快乐!

浅析影视院校微电影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微电影,本科教育,影视,教学发展

本文将先从电影史的角度简单梳理电影教学发展的脉络。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多样化的电影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中辨析微电影教学的产生原因与发展特点。

一、从影视教学的历史沿革剖析影视教育规律

在电影发端的早期,电影学尚未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可以说,电影作为一个学科概念还并不存在。因此,在早期的人才培养中,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技术工人的训练。而电影人真正的电影能力,则是由他们从其他戏剧形式结合自身学习而创造出的。这种电影初创期的人才培养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自我教学”。

中国早期的电影观念“影戏”,即强调“电影即戏剧”。郑君里在树立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历程时,着重揭示了它与戏剧的深刻联系———“新剧家参加了土著电影的启蒙工作,他们的演技曾经成为初期电影表演的主要的内容。”[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电影的早期创作中,电影人自觉向其他戏剧形式学习,对电影的表现手法进行扩充。

在国外电影界,处于萌芽期的电影艺术同样借鉴于戏剧、文学,却以一种更为个人化的方式“野蛮生长”。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早年担任了多部戏剧的导演,转至电影界后,以极具个人风格的内容与形式对人性中的幻象、死亡等进行探讨。他曾公开谈到家庭对自己创作的影响:宗教家庭带来的深刻烙印,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导致对人性的矛盾思索,以及严格的价值观招致的反叛。“这个眼里的中产阶级家庭为我塑造了一面墙来反击,使我愈磨愈锐利。同时他们也提供了我一些价值,像效率、准时、对金钱的责任感等等,这些虽然是中产阶级的作风,其实正是生活上的一种纪律,对艺术家而言相当重要。”[2]

随着电影艺术的进步,一大批电影人开始发展电影理论与教学实践,以流派为划分,逐渐出现了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即由该流派的领军人物或理论建立者为先导,带领一批拥有相同创作意识的电影人共同发展该流派的电影理念并付诸于作品。这种自觉的学徒制最终发展为现在各国都广泛存在的电影剧组“传帮带”学徒制。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手册派是早期学徒制的典型代表,他们以理论的建立与完善者,《电影手册》杂志的创始人安德烈·巴赞为导师,遵循其提出的包括电影眼睛理论在内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创作了一系列在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巴赞是新浪潮的精神创始人之一,培养了特吕弗、夏布罗尔等一批青年影评家[3]。到了20世纪60年代,特吕弗成为了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大导演,夏布罗尔也成为“电影手册派”最赚钱的导演。

所谓学院派,就是指通过学院学习掌握基本拍摄手法,并延续此法创作[4]的一种倾向。在中国,自第一个影视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创办至今,学院制的教学方法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新鲜血液,从“学院派”到“新学院派”,大学,包括专业艺术院校与综合类大学,成为了中国培养电影人才的主要基地。“学院派”的四大特点:开放融合中西文化,现实主义的关怀,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以及电影的美学自觉性[5]成为主导中国电影发展的导向。

而在当下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已经极大改变了学院的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老师传授、学生拍摄,向与新媒体世界互相学习,互相传播转化。学生们学习的已经不单是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也包含了互联网中的影视资源、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更有像“叫兽易小星”等一批完全接受互联网电影教育出身的导演走向大银幕。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拍摄微电影起家。我们可以发现,在如今的高等院校,微电影的创作已经成为学生们创作的首选,它不同于过去的短片创作,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实现作品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其中形成的互动效果,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创作,使学生及时得到来自市场和观众的反馈,还可以直接产生社会价值,完成学院与市场的对接。可以这样说,微电影成为影视教学的主流形式,是学生与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一种倾向,是当下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微电影的教学优势

微电影是指主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6]具有时长短,制作周期短,费用廉价和播放渠道灵活的优势。这些优势无疑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

(一)微电影的时长普遍不超过30分钟,适合刚开始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把握各种创作技巧。

时长短也使得创作特点显得尤为重要,突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个人风格的形成,教师还可以针对各类教学任务进行单项练习。

(二)和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制作周期短,一部学生作品往往可以在一个星期以内完成。

这一特点和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进行创作的情况相适应。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消化课堂知识,仔细研究拍摄,避免了为争取拍摄时间盲目开机导致的准备不足。也使得在较短的时间内,允许学生创作多部作品。学习的过程是曲折复杂的,往往有许多问题在创作中会暴露出来。在多次的创作实践中,学生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对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微电影已经成为主流。

现在,学生花费上万甚至上千元就可以制作一部技术完整的微电影,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试错成本,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学生能够将更多的资金运用于道具、置景、收音等在过去的教学中容易忽视的方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技术素质。

(四)播放渠道灵活是微电影的最大优势。

微电影因其体量小,制作周期快,制作成本低,可以迅速便捷地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并且,现代人面对这紧张、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和信息模式,微电影某种程度上比电影更能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微电影不再成为一种拍摄电影前简单的联系工具,它为学生的创作打开了另一扇窗,一些擅长微电影创作的学生甚至可以由此在校园中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与拍摄院线长片同等的艺术价值。这在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和艺术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极大地活跃了影视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

三、微电影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曾对微电影提出区分:“它包含两层,一个是市场支撑意义上的微电影,还有一个具有技术、艺术上的那种超品质的微电影,我觉得可能从文化意义上看,后者会承担更多的责任。”[7]后者可以被看作高校影视教育中对微电影的发展目标。我们应当认识到,利用微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不能因其“微”而丧失了本质上对于影视本身的质量、品格等追求,又要有效的利用这种崭新的媒介手段。

(一)风格性

大学本科时期是一个影视工作者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创作者个人风格建立的时期。在影视创作上,个人风格是衡量一个作品创意性与深度的重要标准。可以说,个人风格的培养是影视专业的学生向一个优秀影视人成长的必须要素。而个人风格的形成最终将渗透于影视语言中,使得学生具备自主完善影像表现力的学习能力。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对个人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的背景差异,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从自身的成长历程出发,首先针对自己所熟悉的、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事物进行刻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学生在拍摄乡村题材影片上具有城市学生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及敏锐性,而这又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微电影的便捷性使得学生们能在课后带着摄影设备走进乡村,以较短的制作周期和低廉的成本,利用寒暑假,拍摄他们擅长的题材,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创作成果。

(二)轻量性

上文中我们提到,微电影具有时长短,制作周期短,费用廉价的特点,这无疑为教学活动增加了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共同拍摄一部微电影对影视制作的流程进行详细教学,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在课后立即进行创作反馈,形成快速良性的循环模式。

(三)自反性

微电影作为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的媒介,具有广义的自反性。即不仅是创作内部形成自反,更在创作外部与接受者沟通之后形成自我盘问。在校师生是中国电影、微电影的最主要的一部分观众群体,也是最集中的网络偏好群体,学院微电影创作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广大观影人群的诉求,从而对创作本身进行自我引导和调整,体现了创作和审美接受之间的互动———学院微电影的创作是以受众的期待视野为依托的,把握学院微电影的创作动向和规律对于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诉求等具有重要意义。[8]高校学生群体既是微电影的传播者,也是微电影的消费者,他们在创作表达自我思想的作品的同时,也在通过观摩作品进行自我构建。这种“传播”与“接收”合一的模式使得高校影视作品在新媒体市场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如今的高校影视教学,已经不可避免地和市场接轨,如何利用市场反馈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将是接下来一个时期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

四、微电影与互联网结合的教学发展

高校学生是最为了解互联网文化的一代人,在互联网逐渐成为影视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应当渗透到新媒体环境中去。我们所处的新媒体环境让中国电影工作者随时可以同国际接轨,随时可以同大众保持联系和互动。[9]电影已然从80年代带有精英性质的文化形式转变为一种完全的大众文化。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里,微电影的创作已经突破了专业和时空的界限,从一种艺术形式发展成一种社会行为。点击率成为依然成为微电影成败的唯一衡量标准,高校影视教学想要在这种新形势下华丽转身,恐怕唯有主动参与并融入改造。

(一)高校与新媒体平台联动

学校通过与相应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合作,为学生拓宽作品传播的渠道与方式。北京电影学院曾与土豆网合作网络展映毕业生微电影作品,获得数以万计的网友关注。[10]其中有好评也有差评,这为学生作品走出象牙塔,获得大众关注,与社会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比起学生单独上传微电影,这种方式的接触频率无疑是崭新而高效的。这就要求高校依托自有资源,主动和新媒体平台达成资源联合与项目合作,高校要放下姿态,不仅要考虑新媒体平台能为自身提供何种帮助,更应考虑如何通过教育产业和人才资源为新媒体平台实现应有的价值,达成共赢。

(二)高校与新媒体企业开展市场合作

如果说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是资源互补,那么与新媒体企业的合作则是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学生作品尤其是毕业作品往往都面临着资金压力和发行渠道阻碍,而学生在这方面与拥有相应资源的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对接。学校作为社会组织,应当肩负起引导学生走向市场化这一重任。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如何与市场对接是高校影视教育中应当补上的一环。一部作品可以获得市场支持,可以说在一部作品的成功衡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学生去获得市场支持的能力,则是高校应当去支撑引导的。

(三)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提升

新时期的微电影教育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已经不能再坚守闭门造车的学术研究,更不能从纯粹的理论知识解释现今纷繁复杂的微电影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高校进行影视教学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微电影的发展大潮中,从自身的学科要求出发,进行对相应方向的实践总结。只有我们走得更远,才能为学生在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探求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的方式更多是侧重于引导式的教学,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种方法与借鉴。毕竟,这是他们的时代。

注释

1[1]胡文谦.“影戏”:“影”、“戏”与电影艺术——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0-105.

2[2]英格玛·伯格曼.电影馆系列魔灯——伯格曼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3]燕海洋.试论法国“新浪潮”对电影美学的贡献[EB/OL].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976050.aspx.2011.

4[4]薄涛.浅析学院派电影[J].戏剧之家,2014(8):214.

5[5]尹鸿.从“学院派”到“新学院派”:学院不存,派将焉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3):73-74.

6[6]陈晓萌.微电影:一种新的电影形态[J].艺术评论,2012(11):33-36.

7[7]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11):26-32.

8[8]王宇洁.当前中国学院微电影创作研究[J].电影新作,2014(5):102-109.

9[9]史天翔,吕旻.互联网环境下微电影营销人才培养[J].电影评介,2015(3):84-86.

美国电影教育与好莱坞电影繁荣 第4篇

电影《大白鲨》海报

当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影像通过娱乐业商人的吆喝而被全球观众所消费时,没有人会想到电影这一奇技淫巧能有朝一日成为学科谱系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知识传授与学习链中重要的一环,进入大学的讲堂。

在西方,电影学科进入大学较早,无论是英国还是任何一个国家,学习如何拍片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相继开办了许多从事电影专业教育的学院。美国的电影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依托好莱坞庞大的电影产业,大批院校培养的电影人才脱颖而出,使得美国电影狂飙突进,迅速发展为世界电影的霸主。

一、好莱坞电影的起伏兴衰

美国的好莱坞,是迄今为止世界电影业中最大的拍摄基地。这个大量生产有关人类情感、欲望、惊险、恐怖、格斗与战争等多维幻想的梦工场,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电影中心。

今天,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甚至是世界主流电影的代名词。可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的美国电影发轫期,美利坚的电影版图上流行的是大量欧洲电影的复制品或抄袭模仿之作。直到1908年司徒亚特·勃拉克顿主持拍摄一系列描写现实生活的影片开始,美国电影作为独创性艺术才正式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一般认为,早期好莱坞的电影大致分为开拓与建立时期(1903-1929)、鼎盛商业片时期(1929-1939)和古典好莱坞终结时期(1940-1960)。

在第一时期内,好莱坞电影确立了艺术工业化的制片厂制度,并逐步发展集成为垄断性的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等8家超级电影公司。这些公司几乎垄断了北美乃至全世界许多地区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市场。广告宣传的强势炒作,一批影星的成功推出,喜剧片、西部片、科幻片、战争片等类型电影的系列生产,使得以卓别林为杰出代表的喜剧艺术家声震寰宇。除了以卓别林为代表制作的喜剧片外,20世纪20年代有许多次要电影类型电影在好莱坞得到初步确立,这其中包括西部片、恐怖片,以及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片都风靡一时。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进入到一个黄金时期,影片产量稳步上升,美国及其它地方以至世界各地的许多电影艺术家纷纷来到好莱坞寻求发展。战争期间来到好莱坞的英国导演希区柯克不久就在这里占据了显赫地位,他摄制的一系列悬疑影片成为好莱坞电影的经典。1939年,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影片《飘》(《乱世佳人》)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随后,年轻的奥逊·威尔斯于1941年)导演了《公民凯恩》,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对以后的电影影响十分深远。这一时期好莱坞一共摄制了约七千部有声片,拥有科普拉、福特、惠勒等著名导演,以制片人制、明星制、类型片为核心的制片厂制度进入成熟阶段,并以较高的影片质量和大量的利润称霸于全世界。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世纪40至50年代,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电影大国,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程度不一,恢复和发展的起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出现了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新局面。“战争的严重破坏虽然给西欧的电影事业造成了重创,但却促成了西欧写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发展。而本该在战争中坐享其利的好莱坞,却烽烟四起,在战后的年代里几乎断送了自己的生机。”(《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53页)这期间虽然有电视的冲击、商业政策的失误、欧洲电影崛起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坛推行“麦卡锡主义”,掀起一股政治逆流,对好莱坞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政治迫害,使好端端的美国电影业急速衰败下来,致使好莱坞付出了20年徘徊于低谷的沉重代价。而这一时期被称作古典好莱坞的终结时期。

60年底末,旧的好莱坞体系结束了,好莱坞进入了新旧更替的过渡时期,“看电视长大的一代”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随之而来的是7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由电影院校培养出来的一批富有才干的、有进取精神的电影主力军进入到电影界,逐步壮大了电影制作队伍,激发了电影企业的活力,并称雄这一领域,从而为美国电影工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正如电影学者约翰·米勒斯所言:“所有这些年轻的电影作者们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脑海里充满了伟大的设想,这些想法会改变世界。带给我们和世界的将是伟大的艺术。”(《理论与批评:电影观念的演变》,王志敏、陈晓云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195页)电影史学家通常将60年代发生转变以后的好莱坞称为“新好莱坞时代”。

二、美国电影教育的蓬勃发展

美国电影教育发端于1929年,但发展速度缓慢。1960年,在美国还没有一所院校有权授予电影学专业方面的学位证书。但是到了1967年,全美就有近200所院校开设了近1500门有关电影及电视专业的课程。

美国影视教育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电视媒介的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新兴媒体的电视发展迅速,对电影业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较之于去影院观赏电影,很多人更愿意坐在家里享受收看电视的快乐。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电视经历了互相对抗、互相介入、走向合流三个阶段,最终开始向电视台出售影片。这一变化,使得观摩电影的人数迅速增加,“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美国大众最喜欢的娱乐方式。

起初阶段,美国许多院校一些目光敏锐,富有才干的老师开始开设“电影欣赏课”,于是,那些电影史上的经典默片和20-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的优秀影片成为师生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到了60年代中期,在纽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洛杉矶(南加大、加州洛杉矶分校)的电影院校里,电影(电视)已成为一门主修课程,而这些课程的设置,是直接针对那些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随后由于许多大专院校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电影学术的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学生们也突然将兴趣转向媒介。对于在视像文化影响下长大的新一代大学生来说,已不满足于大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开始向权威挑战,向所有他们看来过时的课程挑战。由于学生们力图摆脱旧的体制的束缚,教师们发现,电影课程倒是一张可以描绘的蓝图,于是许多其它专业的教师相继转成了教电影的教师。电影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个不同的大学的各个不同的系涌现出来:艺术系、英语系、戏剧系等。

电影《阿甘正传》海报

在以后的11年当中,也就是到1978年,全美共有1000多所院校开设了有关电影、电视的课程。在整个70年代中,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迅速发展,课程设置也更加规范科学。到1980年,全美已经有16所院校可以授予博士学位;76所院校可以授予硕士学位;227所院校可以颁发学士学位,还有44000多名学生在与电影电视等相关的专业院校里攻读学位。根据美国电影研究学院(AFI)颁布的影视院校课程指南提供的信息,估计有20万人在学习与电影、电视有关的课程。在这20年当中,电影学科成为美国各高等院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同时,与电影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如今各种类型的电影课程——电影史、制片、电影理论以及与这三门课程相关的综合课程,相继开设。据1990年(AFI)颁布的影视院校课程指南统计,全美有556所院校开设了电影课程,学生人数达到了67131名,分别由3910名大学教师执教。授课方式分为全日制和业余制。毫无疑问,迅速崛起的电影院校以及相关课程的设立,不仅对好莱坞电影的生产产生了影响,而且也对当时上映的各类影片产生了影响。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特别明显,当时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怀揣电影院校的毕业证书涌向了好莱坞。电影院校很注重各种研究方式。举例来说,技术远不如电影本身那么重要,或者说只有影片中个人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电影院校送出了一代导演,他们拍摄的影片风格优美、个性突出,可圈可点。在这些学业有成、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中,大获成功备受尊重的人物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乔治·卢卡斯(《美国风情画》、《星球大战》);马丁·斯科赛斯(《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白鲨》、《侏罗纪公园》)。他们四人在电影界都独树一帜,他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影片成为以后电影院校学生学习、观摩的经典。另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电影导演如布莱恩·德·帕尔玛、彼得波丹诺维奇、卡朋特等。

电影评论人包尔斯·克雷德说:“我们这一代从电影院校走出的电影人是看电视长大的,这一点非常的与众不同。回首我们的前辈,要么是听歌剧长大的一代,要么就是读新闻报道的一代,而敢于探索,走自己路的电影工作者正是我们这些70年代电影院校的毕业生。这代电影人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对电影历史广泛的理解以及政治上的某种意识。”(《理论与批评:电影观念的演变》,前揭,196页)

三、新好莱坞电影的狂飙突进

和早期好莱坞那些大名鼎鼎的电影人一样,这些来自电影院校的毕业生热情满腔,精力充沛、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这些人是看电影长大的,他们对电影史有深刻的研究,熟悉各种电影流派,研究过电影特技、剪接、运动摄影,探讨过电影技术的发展对电影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他们充分地了解电影的审查制度,熟悉并掌握电影的运作机制。这些人及其导演渐渐以“电影小子”为人所知,他们大多数是从各种电影学院毕业的,例如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而不是在片场体系的阶级中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这些毕业于电影院校的青年导演们,激情满怀,孜孜不倦,每个人都梦想着拍美国大片。他们不断关注和分析大师们的作品,比如约翰福特、希区柯克、弗莱克·凯普拉等。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带到了好莱坞,他们拍出的电影是用纯电影语言叙述的意识流影片。

学院派们对好莱坞曾有过的辉煌充满敬意,但更确切的说法是:正是在好莱坞,他们与旧的传统彻底决裂,打破了僵化的管理模式,使电影摄制趋于宽松。他们巧妙的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纪录片的传统风格融为一体。对各种流派的电影进行充分地研究,了如指掌,他们的研究方式是独树一帜的。他们摈弃了陈规陋习,重新演绎了不同体裁的影片。为讲述哪些以前在好莱坞影片中不曾讲过的故事,他们发明了新的体裁,创立了新的风格。

这批“电影小子”在传统类型中运作,同时他们也试图赋予传统自传式的色彩。于是《美国风情画》不仅是部青少年歌舞片,也是卢卡斯在省思他20世纪60年代在加州的成长过程;马丁·斯科塞斯在《残酷大街》中,回忆了在纽约“小意大利区”的青春岁月;科波拉让两部《教父》电影洋溢着意大利血统家族中强烈感情联系的活泼却忧郁的感觉。

由于电影是年轻导演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很多新好莱坞的电影都是以旧好莱坞为基础的。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电影就大量的引用了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精神病患者》。同时,也有很多导演欣赏欧洲传统,梦想以欧洲模式拍摄复杂的艺术电影。最为人所知的尝试,就是科波拉的《对话》,改编自安东·尼奥尼在现实与幻觉之间暧昧游走的《放大》。

第一批电影院校的毕业生制作的影片直接面对他们同龄人,这些人都是70年代的影迷,而导演这一职业使他们成为那个年代的佼佼者。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成为势力强大的制片,他们合作拍摄了《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并成为好莱坞新世代的化身。科波拉无法维持个人的片场,但依然是一位重要的导演。斯科塞斯的声誉稳定成长,成为最受影评赞赏的当代美国导演。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院校毕业的新秀们源源不断的进入美国电影界,创造出“新新好莱坞”。那十年当中,很多最卖座的电影还是出自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之手。其他成功的导演则要年轻一些,如詹姆斯·卡梅隆(《终结者》、《终结者2》)、蒂姆·波顿(《蝙蝠侠》)、以及罗伯特·泽梅基斯(《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20世纪90年代,很多成功的电影都出自于好莱坞那些受过良好电影教育的“电影小子”之手。斯皮尔贝格的《侏罗纪公园》、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碟中谍》、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以及罗伯特·泽米吉斯的《阿甘正传》、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波顿的《断头谷》。“在20世纪末,很多最刺激的好莱坞影片是由出生于20世纪60和70年代,看录像带、打电玩、以及在因特网之下成长起来的新世代所创造的。”(《电影艺术》,大卫·波德维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561页)而这些人是美国电影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好莱坞电影的改造者。正如其前辈一样,这些导演正在重塑经典电影的形式及风格,同时也让广大的观众接受他们的创新。

电影院校的毕业生在好莱坞大显身手,成绩斐然。他们执导低成本影片、个性化影片(Personal filmis)创造高票房纪录的大片、音乐电视、电视广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创新者,受过良好的电影专业教育,以追求艺术为目标,但又不乏对市场的敏锐性,他们摆脱了旧的好莱坞体系的束缚,给好莱坞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使得美国电影重振雄风,重新成为世界影坛的霸主。

如今这批当年的“电影小子”仍然活跃在美国影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好莱坞神话。而新一代从电影院校走出的“电影小子”们,已经踏着前辈踩出的道路,续写着属于新一代人自己的电影篇章。

结语

跟教育的电影 第5篇

10.摇滚校园

杜威·费恩(Jack Black 杰克·布莱克 饰)是一名已过而立之年,却仍在为理想打拼的摇滚音乐人。他不屑于那种粗制滥造、充满向商业谄媚味道的虚伪乐曲,一心追逐真情实感的纯粹摇滚乐。为此,他和无数支乐队分道扬镳,至今事业无成,还面临被房东赶出去的窘境。

杜威的男房东兼老友内德·斯尼勃利(Mike White 麦克·怀特 饰)此前曾是狂热躁动的死亡摇滚乐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居家好男人以及代课老师。杜威闲赋家中时,偶然接到一通来自某中学的招聘电话,对方邀请内德迅速来学校代课。穷极无聊兼为生计所迫的杜威偷梁换柱,以内德的身份进入这所校风极为严谨的名门中学教学。学生们的死气沉沉一度让他倍感无聊,某天,杜威无意 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瞒天过海,带领这群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

9.死亡诗社

这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罗宾·威廉姆斯饰)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亮点:台词经典,很多大诗人的诗歌被恰如其分地引用到了电影中。如——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

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

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学,法律,商业,工程

这些都是高贵的追求和我们赖以为生的基础

但是,诗歌——唯美、浪漫、爱情

这是我们生存的意义

we don’t read and write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medicine, law,business,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beauty, romance,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再如——

Show me the heart unfettered by foolish dreams, and I’ll show you a happy man .

你展现的是一颗被愚妄梦想解放的心灵,而我可以给你一个快乐的人。

等等,不一而足。

8.心灵捕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 威尔(马特·戴蒙 饰)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莱特 饰)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 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 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7.浪潮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 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 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6.闻香识女人

查理(克里斯·奥唐纳 Chris O’Donnell 饰)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他因为见证着一件恶作剧但又不想出卖朋友,于是面临着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要么坦白,要么被学校勒退。而史法兰(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是一个退伍军官,因为意外失明,人生从顶点的辉煌滑落谷底。

自从两人的人生有了交集,命运的转折慢慢清晰。史法兰打算结束失去了意义的生活,于是在查理的陪伴下,尽情享受着人生最后一趟出行。他吃最美味的佳 肴,买光鲜的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飚车,住在豪华的套房里,跟随陌生女子的袅袅香水味,跳一段优雅性感的探戈……极乐的疯狂后,他拿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 然而,查理声嘶力竭的劝阻改变了一切,曙光亦渐渐在这个老人心中重新升起,二人情深如父子。

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5.蒙娜丽莎的微笑

1950年代,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表面看来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如威斯理般著名的女子大学里,教师们教授学生,仍是一切围绕将来的好姻缘打转,并不鼓励她们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不注重培养她们的心里素质。美丽成熟的凯瑟琳(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大学毕业,怀揣理想和热情来到该学校担任艺术史教师时,便因想散播自由的种子碰壁连连。

然而因为风趣、率直、热情、渊博,凯瑟琳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她的几个学生,想同男孩一样干出一番事业的琼(朱丽娅·斯蒂尔斯 Julia Stiles 饰)、活泼好动的丽薇(玛吉·吉伦哈尔 Maggie Gyllenhaal 饰)等,也慢慢地展露出真性情。然而,另一名学生贝蒂(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要结婚的`消息,又将自由浪漫的氛围打破。

4.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电影。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印象就很好。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杰勒德·尊诺 饰)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饰)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 渐微妙起来。

整体来说,电影中的音乐十分优美,结尾从窗口飞出的纸飞机以及孩子们摆动的小手令人动容。男主角的演绎也堪称完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真实感。

3.三傻大闹宝莱坞

估计是最为国人所熟知的一部印度片。

本片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 (Chetan Bhagat)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编而成。法兰(马德哈万 R Madhavan 饰)、拉杜(沙曼·乔希 Sharman Joshi 饰)与兰乔(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波 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饰),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饰)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乔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奥米·维嘉 Omi Vaidya 饰)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乔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本片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

2.弦动我心

丈夫的突然离去让罗贝塔(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和大多数的主妇一样,罗贝塔的整个世界就是丈夫和家庭,如今这两样东西都已经崩塌碎裂,这让年纪已经不小的罗贝塔该如何自处?

悲伤归悲伤,可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带着两个孩子,罗贝塔将家搬到了纽约东哈林区,在那里,罗贝塔重新振作开始了小提琴教师的全新生活。罗贝塔深信, 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即使是从未经受过艺术熏陶的孩子,也一定会对优美的小提琴声产生共鸣。可是罗贝塔所任教的学校的领导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不断缩减着 罗贝塔的教育经费,但这并没能动摇罗贝塔的决心。

1.音乐之声

玛利亚(朱丽·安德鲁斯 饰)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教育电影赏析作业 第6篇

我觉得童年时能遇到这样的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很荣幸,这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初中,我变得贪玩,因为是在镇里上的中学,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多吸引。学会了上网,那时候网络是那么的令我痴迷,因为住得是外宿,所以自习后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所以对自己有一些放纵,促使我迷恋网络学习成绩下降。但因为我的一次生病她的到来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许多。

她是一个教了我半个学期的数学老师——陈老师。陈老师中等身材,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能够看出我们同学的内心世界。但是,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那爱生如子的好品质。记得有一次,我发了高烧,烧到了三十九度。恰好家里没有人,所以我没有去学校请假。陈老师知道后,立马来到我家看望我。她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发烧了,高烧三十九度呢!你想吃点什么,老师去给你买„„”当时,我虽然高烧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陈老师,您来了。”我对陈老师说。“是的,孩子,老师来了。孩子,你感觉怎么样?”这时,我的眼睛湿乎乎的„„第二天,我还是没有去学校上课,陈老师又来看望我了。她见我捧着语文书,便对我说:“孩子,你别太累了,等你病好后,我们都会帮你补课的,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汹涌澎湃:陈老师,您每天那么忙,现在我病了,您又来看望我„„想到这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陈老师的关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回到学校,我就参加了期中考试,由于那几天没有上课,我才考了70 多分。这时候,陈老师又忙来安慰我:“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不怪 你来我帮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吧!这道题„„”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期末考试,我终于取得了 98 分的好成绩。陈老师在“寄语表”上写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贺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够代表未来,愿你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看完这张“寄语表”后,我多想对陈老师说“陈老师,:在 我这 98 分里,有一半分是您的,谢谢您!”现在,虽然离开了陈老师,可我还是想对她说:“陈老师,您永远是我最尊敬、最爱戴的人。”

由于家庭的原因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读师范专业,也顺利的考入了辽阳师专,虽然这一切不是我的初衷,但我还是听了家里的建议选择就读师专。现在想起来师专虽丰富了我的技能,但并没有积淀很多的知识。记得导师说过欠的帐总是要还的,早晚都会暴露出来,现在来说欠缺的只能恶补。有那么一句话,年轻的时候要学毛驴,努力向前,这样等到步入社会才能很好的应对。刚来到师专,感觉那里和大学差不多,无论是生活方式学习环境,在那三年里我拥有一位真正的老师。老师,尊称传授文化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也。”。治学严谨的老师,民主开放的老师,循规蹈矩的老师„„大学就是拥有各种各样的大师的地方。而我的师专也不例外,他们能各有所长,能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给予学生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人生的真谛,能以不同的激情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她的热情是我无法预料的。他从各方面影响着我,教会了我认真、负责、严谨,教会了我踏实、勤奋、坚持,教教会了我开放、批判、激情。

师专的生活不同于高中,因为老师不再给我直接精神上的压力:以前上课吃东西、喝水、看小说什么在高中还得偷偷搞动作,上课都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害怕被老师抓住,可是在这里就要靠自己的自制力了。这里才能体现出良师益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师专三年我可以自豪的说: 我的光阴没有虚度!因为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的课外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有幸结识了给我上英语课的颜老师!说是实话,我从没有如此从内心深处这么钦佩和喜欢一个老师,所以,遇见她是一种缘分吧!跟随颜老师上课时最有成就感的。每堂课下来,课本上的知识点被我密密麻麻的“记录在案”即使尚未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知识单纯的看一下也让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时间过的有多么充实,“不虚此课”。在初中的时候英语课就是我们的睡觉课,每到英语课的时候教室的最后一排就倒成一片,因为每天作业繁多,更觉得英语难学,也很乏味。然而颜老师教学方法不同,她会给我们讲述自己大学经历,讲笑话等以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对英语的喜爱,“魅力” 似乎可以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使每个人都游刃有余,即使是对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以至于一直对英语学习怀有畏惧之心的同学而言。她似乎可以调动起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始终活跃,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全身的 “精、气、神”,练到抵抗睡眠的最有效的“神功”她的课使我们处于基本放松状态,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感受其他人的真实体验,咀嚼自然暗藏的底蕴。而不是记着先人的名言,背着复杂的公式,将自己的头脑塞满,而无法发现层层束缚下的自我。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他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一切。英语学习中的“平时分”是很多同学充分关注的一个方向,而颜老师的课堂练习是最容易的了。只要肯认真听课,词汇熟练掌握,即使要拿个满分也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全班同学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轮流上阵争先恐后回答提问,每个人都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拿到。她总是将知道的信息第一传达给每一位同学,什么等级考试啊!国家有什么政策啊!凡是对我们以后有帮助的考试以及证书,因此她课很少有人会缺席,她仿佛是我们班的通讯员一样。她不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颜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如同春蝉吐丝,到死方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不管有多么的辛苦,多么的累,她都会一个人承受只因为了我们。颜老师 “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文采,但是它能把我心里的心声表达出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因为自己太内向不知道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关怀,这次有这个机会让我对你们表示感谢,这求学的12年使我不断成长、成熟的12年,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领悟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开始在记忆中搜索,生活中的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我的眼前闪现。一直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向前奔的我,第一次停住脚步,第一次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 最后也祝“愿全天下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教育电影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一个叫方枪枪的男孩被父亲送进幼儿园,从天真活泼变得狡黠孤僻,最终,“逃”出幼儿园,在锣鼓喧天里呆呆地望着戴着大红花兴高采烈的从身边走过的人群。幼儿园对他或许已成为回忆,而对于他的教育生涯这仅仅是个开端„„

中国教育美吗?电影之后看到这个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教育“一刀切”不讲个性、扼杀儿童天性„„.但我更愿意先从社会视角去看中国教育。

首先就说个性,影片的背景应该是改革初期,此前社会过于突出集体,强调一致已是不争的事实,讲求个性恰恰是当时社会所难以接受的,放在这个大框架下,“一刀切”与“个性”不是首要问题。就当时乃至今天在大多数学校,教师管理着庞大的班级,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准一刀切,必须因材施教,那么教师的工作与负担何时是个尽头。如果真一刀切也就算了,可美其名“一碗水端平”促进教育公平。可影片中一位很有派头的家长到校看望孩子时,像领导视察般指指点点,老师们则一个个唯唯诺诺,当问及“这孩子咋没小红花”时,马上就“明天大家都有一朵小红花”。这种现象荼毒至今,远甚于“一刀切”,孩子最终会有自主意识,“一刀切”切不断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另类的“区别对待”给孩子们贴上了无形的标签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公平。

刚说到小红花,则不得不提所谓的“评比”,人们私下里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它确有“奖掖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可我们把这些东西强加给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其激励作用或许会大打折扣,至少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事实上,我们社会上评比之风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评比,即便是梁山兄弟还排座次呢,后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近些是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于是就有了标准,条条框框的规矩,别说是教育,社会自身也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影片中就四合院改造的幼儿园,近百名学生却只有一名园长两名老师,除了床与桌椅,教学娱乐设备寥寥。其条件相对于当时也算不错。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可当我们经济上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百分之四的许诺却始终是一张空头支票。老百姓自己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当他们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学校是时,孩子们受的教育,是不是让那些“高度重视”的听起来很美的人心里很美?你百般无奈,可大势如此。

中国教育美吗?实在不好说,也没资格说,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中国教育更美,尤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浪潮》:百余分钟的时间,却用犀利的镜头揭开了人性的弱点,我们不如想象中的坚强,相反,我们比想象中更易于受到影响。如果不是事先看了简介,知道电影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我一定难以相信影片所发生的一切:一群自由、散漫、叛逆的高中学生,五天、仅仅五天,就可以完成向独裁统治顺民的转变。无怪乎有人惊呼“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电影在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始,德国的一所高中,老师赖纳•文格尔由于自己喜爱的“无政府主义”课已经被另一位老师预定讲授,只好无奈地在“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上讲授“独裁政治”。在星期一的第一堂课上,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个个懒洋洋地在做自己的事,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老师的提问,甚至冒出了“独裁就是单干的裁缝”这样的玩笑话。而学生们认为专制不可能在德国重演的言论更是让赖纳陷入了沉思,于是,赖纳决定进行一个教学体验活动„„

为什么学生们会如此轻易地发生转变?这个疑问,或许正是整部最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整个转变的过程或许可以从一个认同性的假设说起。“好歹这一周要打发过去”,在刚上课时,赖纳面对松散的学生曾无奈说出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原委,赖纳的教学实验能够开始,实际上首先取得了所有学生(不合作学生在后面选择了退课和转班)的授权同意,大部分散漫的学生们开始时目的很简单,轻松上课、拿到学分足矣,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出学生们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进行缔约,缔约的目的就是轻松有趣地把课程完成,交出的权力就是在课堂上对赖纳的不服从。但这时,赖纳还只是负责引导课程的角色,并不必然地成为团体的领导。“每一个专制体制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角色”,赖纳接着在全体学生的投票中被选为课堂上的“元首”。

当然,也不必然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依然保留独立思考并审慎地看待自己身处的群体的个体也有。虽然“浪潮”拥有众多的拥趸,极端者蒂姆更如《死亡诗社》中的尼尔一样选择结束自己生命,但在电影中还是塑造出了“用脚投票”,决定退出“浪潮”的莫娜和坚定的“浪潮”反对者卡罗这些个体形象,她们充满隐喻。

“因为集体的一切是无意识的,所以无意识的一切是集体的。”这句话虽须商榷,却发人深省。

以上是我最深刻的两部电影,所以只写了这两个影评,还望老师见谅。

大连大学

师范学院

113班

上一篇:四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质量分析下一篇:计生办办理项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