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有关论文

2024-05-23

初中历史教学有关论文(精选9篇)

初中历史教学有关论文 第1篇

浅析初中数学教育

黄登科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关键词:情感教育;创新;兴趣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中学数学具有内容上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应按数

学思维(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直觉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旨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

三、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四、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人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活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初中历史教学有关论文 第2篇

一、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和讨论

新课程理念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建立都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不存在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与否都将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教师就要当好组织者,形成“巧问质疑、以疑促思、讨论点拨以及教学互动”的教学特色。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一些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和交流,然后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只要条件具备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也会高涨起来,参与度也就会大大的提高了。其中,小组讨论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的最佳途径。小组合作一般可以安排为4~6人,采取同桌或者前后同学组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的热情,让学生在合作中各抒己见。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梦幻超级大国》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补充和说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又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间合作探究的精神,而且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渲染气氛,激起共鸣

学生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用饱含情感的言语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情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组织学生探究“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安排课堂的结尾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当武昌起义的枪声已去,也深刻地表明,辛亥革命所依赖的资产阶级是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最终还是被袁世凯等人窃取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但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斗士们愈挫愈勇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新中国的`新纪元。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已经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致,奋发向上,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够早日得以实现。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有关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3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

当前的历史课堂中, 大量的时间被教师所占用。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而这个过程中, 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 使得课堂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有的历史教材中提出可实践过程, 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另外,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也以考试作为前提, 讲某些知识作为考点进行重点讲解, 而另外的知识则一笔带过,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也使考试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 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进入到历史的学习中。

2.教学手段滞后

在课堂中, 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 教师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 想要面面俱到, 则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将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的过于详细, 学生根本没有消化和思考的时间。同时,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中要么采用极端的强化训练, 要么采用全套的问题教学法, 使学生始终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 只会热衷于教师将要提出什么问题, 自己又将如何回答得满意, 这样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地学习到知识, 只会造成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3.初中学生思想特点的影响

由于初中学生在心理上还处于发育阶段, 因此他们的思维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单一性。针对书本上的知识, 往往是教师怎么教, 他们就怎么记,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过分地依赖教师, 生硬地模仿教师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 使得学生的思维无法拓宽, 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历史知识具有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其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我们不能将历史课堂看成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而应当看成是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历史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不能因为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或者是应付考试, 而使历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也能避免历史在学生眼中变得越来越枯燥和乏味。通过历史的学习, 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更加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才能够是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不断地提高学习质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导入阶段的学习, 通过历史故事或者诗词等导入本节课的知识点, 使学生由浅入深, 逐渐地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另外, 在课堂中, 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提问的方法, 在知识的衔接处、教材的难点处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自主地讨论, 使他们逐渐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往往不会被别人的结论所束缚, 他们会对于已有的结论提出自己的质疑。因此,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 适当地进行引导, 对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行培养。当学生对于一个固有的结论存在质疑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索, 这个结论是根据什么原理所推断出来的, 这个结论中是否存在着不合理、不严谨的地方, 是否还需要完善等。而讨论的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逐渐养成质疑的意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有着重要意义。

4.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记忆, 这是新时期教学活动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的含义不是体现在教师如何教, 而是体现在学生怎么学。可以说,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 才能够不断运用学习的方法, 来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学习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感性到理性, 由模糊到清晰, 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从“教会”, 到“学会”, 再到“会学”的过程。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 并且不断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使历史创新教育全面得到落实,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俊利, 徐艳.创新教育下的初中历史学法教学研究[J].历史教学, 2001, (08) .

[2]沈苏苏.浅析当前初中历史创新教育[J].成才之路, 2011, (07) .

[3]付建亮.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育[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 (03) .

有关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目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待德育渗透真正能做到实施,并且有所成效的可能并不为多。主要的成因表现有:其一,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的事,是班主任,最多扩大到政治教师的事;其二,认为编写教材的已考虑到德育因素,我只要按教材进行教学,就是渗透了德育,何须还要再去挖掘思想教育的内容,考虑用何种方法把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勤劳勇敢智慧,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过程,了解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育学生了解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三、教育学生了解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决心担负起“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四、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本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了解两次大战,第三世界的兴起,以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等。

五、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目标。现今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学生由小学转入中学,接触到历史学科,可以在第一节课时,针对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讲解,告诉他们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有的流芳百世,名传千史,例如班超、霍去病、邓世昌等等,他们世世代代受到人民的崇敬;而有的却遗臭万年,例如奸臣秦桧、大汉奸汪精卫之流,被人们用白铁铸成像,长跪于地向人民请罪,世代受到人们的唾骂。学习历史,首先就要懂得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

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人们对所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养成好的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优秀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例如,陈胜、吴广不畏强权暴力统治揭竿而起;于谦忠心卫国“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喋血闹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

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对于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很有抵触感,根本不能指望他们会将其内化为实际行动,但是一些生动、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仍然可以感动、感染他们。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重点选择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进行描述,挖掘出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情感素材,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目的,科学地渗透德育教育。初中历史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德育目标,就不同的章节合理地安排德育计划。虽然教师参考书上有一些意见,但是这些理论性的建议还是要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计划。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一味枯燥的讲解德育教育,只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现代社会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精神变得生动、直观,使传统的乏味的背书式学习富有生机。另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抽出小部分时间组织学生用短剧表演、演讲、演唱红色歌曲等多种形式,来讲解历史知识,适时进行相关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上述的内容可以说在每节历史课上都是可以涉及到,而且不只一个方面。然而还是有老师在抱怨着不知如何操作,或感觉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这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德育过程,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过程,也就是我们是有目的的促进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至于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得意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那就不是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马上实现目标,也是一个长期而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历史老师应该承担我们应有的责任,坚持不懈地利用我们的教学进行德育的渗透。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5篇

比曲高和寡的雅史学多了些艺术的底蕴和文学表现力,比天马行空的文艺作品多了层厚重的历史感,这也许正是俗史学通俗而不媚俗的魅力所在。然而对于中学历史教育,俗史学应当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中学历史教育肩负的双重责任——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角度谈俗史学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担负的重要使命。

俗史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白寿彝先生说,“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教育,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①,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可是,应当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薄薄的历史教科书,已经很难让21世纪享受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大餐的中学生从中体会历史的丰富底蕴。而单纯地凭借教材进行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空洞而缺乏要基的,正如前苏联作家兼社会活动家哈科夫所说的,“一个人,只有热爱、珍惜并尊重自己祖先积累下来的一切东西,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②。因此,必须进行宽泛的历史陶冶,必须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生动、活泼地再现于中学历史教育。而要做到这些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或是多媒体教学中几幅挂图、几段录像;而对于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言,也不采用相对艰深的雅史学作为辅助教材。就史学的性质和特点而言,它作为中学历史教育的辅助教材,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必须先界定俗史学的概念。当前,青少年对俗史学的概念还十分淡薄。这一点仅从“香港70%以上的青少年对电视连续剧情节深信不疑”这一消息就可见一斑了,而大陆的情况同样不可乐观,课堂上课后学生的关于历史人物的讨论往往以电视电影或是小说上描写的为主。这种概念的淡薄,必定会造成视听的混淆。因此,必须指出,狭义俗史学是指融合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的历史学,其所承诺的“真”等同于雅史学,其“俗”体现为行文上的深入浅出,能够雅俗共赏,例如,著名史学大师颉刚先生的《泰汉的方士与儒士》、就是完美的结合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俗史学的典范;而广义的俗史学,则包括历史文艺作品、历史小说、历史影视剧、历史传说、历史评书等在内,其所承诺的“真”以基本符合事实为限度,其“俗”则更多地体现为能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例如,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唐明皇》等。因此,就俗史学的性质而言,狭义俗史学是科学的,而广义俗史学则有非科学的成份。至于《还珠格格》这一类仅仅创作灵感来自历史资料,情节完全脱离历史的作品,则只能叫佬文艺作品,而不能冠以“历史文艺作品”

俗史学有哪些特点呢?较之教科书,俗史学的生动、活泼,语言描写空间辽阔;俗史学的内容丰富,包括详细的人民的战斗功勋、劳动业绩,祖国的荣誉和耻辱;俗史学表现形式多样,富有感染力。俗史学的这些特点正符合了孩子们的心理要求。“一个读物孩子们是不是爱看,还在于内容是不是有吸引力。定的长一点,写的详细一点,写的情节变化些,我看比写的简单,结论式的写法力量更大一些。”③可见,俗史学更加深入中学生的生活、情感、心灵世界,更容易为中学生接受。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尽管俗史学受到自身非科学成分的限制,却的确是十分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

俗史学与历史教育

经过了“高考洗礼”的中学生对学好历史的体会往往是理解加记忆。理解和记忆有广阔的道径,学习俗史学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一点可以从心理学人研究中得到证明。

根据识记规律,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记忆。“心理学家沙拉-巴德谢曾对历史系的学生做过实验,他发现在上课时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学生比理解力低、仅仅能够记住课本条文的学生更能保持长久而准确的记忆。现代认识心理学关于信息加工水平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研究证明,对信息的加工水平不同,记忆效果也不同。加工水平越深则记忆效果越好。”④因此,通过俗史学,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并加深记忆。

同时,“心理研究还证明:多种感觉通道参与识记比单种感觉通道识记效果更好。多感觉通道参与识记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交多通道联系,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较为深刻和牢固,从而增强识记效果。⑤”因此,有着影视、传说、评话、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俗史学,充分调动了人各个感官,有助于历史知识的记忆。

可见,俗史学在中学历史知识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俗史学与中学生的美育教育

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而往往人们认为的是中学的历史教育和美育是扯不上边的,美育是什么?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6篇

一、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由封闭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化模式转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过程、结果和评价等内容,很少走出教科书,在教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内涵,思考历史跟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打破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得新时代最流行的历史元素,通过对比来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学校采用素质教育教学,但很多学校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是针对考试而言,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注重素质教育,例如,在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容时,要加深对顾炎武先生语句的理解,不要只知道这句的意思,要真正理解其内涵。通过分析古人的思想和观点,明确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儿女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作贡献的。

3.设置课堂情境,加强互动和交流传统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对此丧失了兴趣。所以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用多媒体或者小组表演的方式来模仿课程中的内容,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二、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7篇

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影《辛亥革命》的片段,其中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伟大壮举和当时革命斗争的艰苦以及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除此以外,我还时常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放一些与讲课内容有关的音频,展示一些图片,搜集一些网络资源等等。同时在历史课上运用竞赛形式进行练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初中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比着劲儿的学习才有动力,老师不妨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竞赛融入课堂,增加课堂的多样性和学生的新鲜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我在讲课前就告诉学生,本次课上的所有问题以抢答的形式出现,抢到问题并答对的学生能够获得小奖状。这样一来,有了奖励的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总之,对初中历史的学习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授课质量,巧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历史教学,不断探索历史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为其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有关论文 第8篇

(一) 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原理和方法构建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 探索模式操作的规律和方法, 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 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 以课题研究促进教研活动, 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研究型教师,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的结论

(一) 基本构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

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教师总结评价。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 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 不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经过研究, 我们构建了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程序: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组织程序是:

1.创设情境。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才能在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经过研究, 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来创设问题情境:

(1) 提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 再现历史情境。多媒体技术手段具有直接、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特点, 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是目前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手段。

(3) 探讨时政热点问题。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一课时, 师生先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这样学生很快就想深入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

2.发现问题。

布鲁纳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 “发现”在学生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发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学生如何才能发现问题呢?

(1) 利用有助于发现问题的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多种, 主要有:①历史教材;②教师提供的历史材料;③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④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⑤网络资源;⑥大众传媒。各种课程资源各有特点, 教学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2)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发现问题的方法。研究实施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以下几方面去发现问题:①在对比中发现问题;②在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③在实际观察中发现问题;④在归纳、演绎中发现问题。

(3)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人都有其长处所在, 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同, 智能是可以培养和加强的, 这就肯定了人的发展潜能。学生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团队中工作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比单个学习要好得多。合作探究的分组方式, 采取教师指定、学生自愿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小组就学习内容任务分工, 互相之间紧密合作, 探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心得。

4.评价总结。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自评、互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点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及探究成果,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 升华认识, 提高能力。

(二) 构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三种变式

发现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程序并非一成不变,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分成三种变式, 它们的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如下:

1.问题探究型。其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是:

undefined

例如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课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著名的近代实业家张謇企业的兴衰情况, 由此提出一组问题:①张謇创办实业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他创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当时创办实业有何有利条件? ②张謇企业的辉煌时期是什么时候?是哪些有利因素推动张謇企业走向辉煌? ③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 这一主张实施情况如何?为什么? ④ 张謇企业的没落开始于什么时候?是哪些因素阻碍张謇企业的发展? 然后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探究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心得体会, 展示研究成果。最后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衰的历史进程及其原因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

2.观点辩论型。其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是:

undefined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一课时, 课前教师先提出问题:“我们究竟是要感谢鸦片战争, 还是要谴责鸦片战争?”学生就此问题分组作辩论准备 (查资料、思考、讨论) ;上课时学生分组辩论 (正方:感谢鸦片战争;反方:谴责鸦片战争) ;在辩论的基础上, 由教师或学生代表作总结, 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很大提高。

3.史料考证型。其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是:

undefined

例如在学习《义和团运动》一课, 上课之初, 教师先呈现一段材料:秋瑾《精卫石》弹词:“义和拳闯成大祸难收拾, 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引出问题:“你认为这种看法符合历史事实吗?义和团运动究竟是爱国还是祸国?”在探究这一问题时, 学生首先要考证材料的真伪: “这是不是秋瑾《精卫石》弹词?”然后提出假设:“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义和团运动是爱国的。” 本课学完后学生肯定了自己的结论。

(三) 提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 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以往基本上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 即定时闭卷考试的方式, 而且是一次考试一张卷子定成绩。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和局限人所共知。用它来评价传统历史教学就存在诸多问题, 而如果用它来评价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发现式教学就更不适宜了。因而, 发现式教学需要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如何构建与发现式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评价评价体系呢 2003年国家教育部最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为构建发现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 是为了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研究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总结, 在新课程所规定的评价原则、评价方式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学生学习成绩用这四个部分按不同的比例综合而成。见下表:

说明: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占10%;知识能力测试 (书面考试) 占70%;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占10%;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占10%。

2.课堂表现、课外活动、作业情况, 实行等级制, 可以加分奖励;考核等级为优、良、合格三等, 分别加5分、4分、3分。

3.知识能力检测中, 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分别占10%、30%、30%。

4.“其它”包括, 乡土史调查、历史小故事、历史剧场、历史辩论会以及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

(四) 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1.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增强

过去上历史课时, 学生不敢提问, 也不会提问;实行发现式教学模式后, 学生不但敢于提问, 而且善于提问, 甚至敢于质疑教材的权威结论。

2.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补充大量的具体生动的材料, 创设历史情境;课堂引入时事论坛、历史话剧、精彩谜语、IQ擂台、分组辩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各年级都成立历史兴趣小组, 组织了时政讲座、历史故事会、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评比、仿制文物、进行乡土史调查, 到革命纪念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参观。四年来, 学生有980多人次参加历史兴趣小组, 仿制了50多件历史文物, 编写了《刘胡兰宁死不屈》《昭君出塞》《大泽乡起义》等历史小剧本6个。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实行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教学以后, 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四年来, 学生共撰写了《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如何看待建国以来的成绩和错误》等历史小论文200多篇;撰写了历史调查报告200多篇;开展《中国古代酷刑史研究》《端午节传入日本成为男儿节的历史》《康熙的死因》等历史学习研究性课题 85个。

4.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由于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强调合作探究, 并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了许多机会, 因此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如:这四年来学生的85个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绝大部分就是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的,

(五) 促进了研究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1.促进了研究者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课题研究中, 课题组成员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教育观念实现了“四个转变”:①教学目标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向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塑造学生良好人格为中心转变。②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发展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最终目的。③ 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学活动的主宰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示范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灌输的对象、教学活动的从属变为学习过程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④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唯一教学场所向课堂内外相结合转变,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2.提升了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

课题组成员形成了定期研讨的制度。组织教学理论学习, 坚持进行集体备课, 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把理论上的认识付诸实践, 因而理论素养获得很大提高。撰写的论文有3篇在教学杂志上公开发表, 另有51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3.提高了研究者的教学能力

课题组教师把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对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同时, 又把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的理论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李平军、龙梦娜、江艳红、吴晖等老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省一等奖2次, 省二等奖1次, 市级奖5 次, 校级奖5次;2002年, 刚调入深圳市某中学的前课题组成员吴晖老师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执教的《丝绸之路的开辟》一课, 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展示获得了好评, 并在中央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向全国播出。与此同时, 课题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了一批研究型骨干教师

课题组主要成员因教学业绩和科研成就突出多次受到表彰与奖励, 成为株洲市教育教学的骨干。其中张建军老师被评为“株洲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龚华老师被评为“株洲市骨干教师”、“全国心理教育研究会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李平军老师被评为“株洲市第三、四届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傅战来老师被评为“株洲市第一、二届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

有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 教学 衔接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在任教过程中发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研究很有必要,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1、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1基本理念的表述过于笼统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功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不同之處在于,高中历史课程在理念上“不仅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而且还应该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倾向、不同特长的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和长远发展目标。”为此,高中课标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另外,高中课标第一次提出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历史对于现实生活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2感知能力不断发展

感知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初中生在感受性、概括性方面有所提高,在感知中能够抓住主要特征,同时也不忽略一定的细节。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在感知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等方面又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根据目的主动进行感知,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突出,能够把感知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使感知问题的精确性有了很大提高。初中生在感知活动中能够区分出事物不甚显著的特征,但有时表现出稳定性较差的特点,不能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重要内容上,因此初中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分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高中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结合学科特点,交给观察方法[2]。

1.3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过渡

记忆是过去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和做过的动作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初中学生的有意识记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能够逐渐学会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给自己提出相应的识记任务,并且意义识记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到了高中阶段,高中生记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有意识记已占主导地位,能够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长远的识记任务,选择相应的识记方法,提高记忆水平;理解识记是高中生主要的识记方法,高中生的理解识记达到中学阶段的最高水平,机械识记呈下降趋势;抽象记忆占优势,抽象识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本质上也是一种理解识记,它使高中生的记忆效率大大提高。

2、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途径与方法

2.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做好教师衔接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彻底转变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由历史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2)教师应该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有效的教学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要使教学变得有效,教师必须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充分了解,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合理组织教学。

(3)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2上好高中历史第一课,转变学生的认识

(1)“历史学是什么?”

上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实质上是混淆了“历史”和“历史学”两个概念。关于“历史”与“历史学”,葛剑雄先生曾做出精炼的描述: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2)怎样学习历史

历史学习具有独特的方法和策略,新课程提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是历史学习最具学科特色的方法。在开学伊始,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意义和方法意义。历史结论必须紧密联系史实,从分析史料中得出。同时要向学生介绍“史料”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

2.3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

3、结论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范模.初中与高中衔接的必要性及方法[J].教育评论,2007年第1期

上一篇: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参考资料下一篇:读教师第一课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