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发展历程

2024-07-26

经济管理发展历程(精选8篇)

经济管理发展历程 第1篇

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已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其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管理专业学习的教材,管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从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进步的。追寻西方管理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管理的进步历史,吸纳先进的管理文化和思想。

依据不同的追寻轨迹,对管理历程的划分和评价就会不同。管理是一门学科,所以管理历程通常是以各时期有影响力的管理学术派别作为划分依据。到现阶段,西方管理历程大致经历了雏形时期-古典管理理论时期-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一、西方管理历程

1、雏形时期

有了劳动分工,就有了管理。原始部落简单的生产关系构成了管理雏形,当时的管理是原始的、自发的管理,没有思想和理论体系指导,分工简单,主要依据的个性化、管理,不属于真正定义上的管理。

2、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在大工业兴起的年代,社会分工日益复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制造商发现,靠个性化、监工式的管理难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于是,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人们开始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并由此诞生了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有弗雷克里德・泰勒、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

19世纪末(1881年开始),蒸汽机发明了,机器代替了手工作坊,制造业开始重视生产效率。美国以泰勒为首的普通从业者开始研究人机效率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作业标准、激励机制、作业环境及工人熟练程度等条件,对劳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于是泰勒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管理主张:推行劳动定额管理。实行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把工人的报酬与工作绩效联系起来,提高劳动效率近三倍。

推行标准化作业。着重分析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各个动作,注重工人作业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并设计了工艺流程,强调标准的作业方法;按作业要求挑选和培养工人。同时强调体质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重视作业条件与环境对劳动效率的影响。通过改善工人作业条件和环境,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改革管理体制。将直线制改成计划职能制,实现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泰勒原是米德威尔钢铁厂的车工,后来被提升为领班,后升为工程师,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继泰勒的理论学说为基础,法国的法约尔提出一般管理理论,大大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6项不同的职能,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这6项职能是:技术职能,商业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等。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5种职能活动。法约尔十分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他努力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根据自己长期的管理经验,提炼出14项原则,即: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与法约尔同期的德国著名学者韦伯以泰勒的理论学说为基础,提出了行政组织理论,引入了管理体系概念,著作有《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行政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使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3、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行为科学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古典管理理论太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作业的规范性,注重对工人行为的控制,不注重人情感的协调,将工人当成机器的附属品,缺乏人性化,这就引起工人的强烈不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于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的补充和提升。梅奥受过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系统训练,这使他有可能在管理的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领域做出贡献。

20世纪20-30年代,梅奥和他的同事广泛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把管理理论从生产过程管理领域和行政管理范畴拓展到人性方面,促进了管理行为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学派把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结合起来研究,建立起在管理中关于人的行为的一般理论。他的研究范围主要可概括为四类行为和三个方面。四类行为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三个方面是:

(1) 有关“人性问题”.现代管理既然实质上是人管理人,所以管理与人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科学地研究“人性”,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

(2)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这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部分,

激励动机实质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也是现代管理的首要问题。因为动机由需要引起,又支配着人的行为。(3)有关群体,组织与领导的行为和方式问题。这也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群体,组织与领导的行为和方式正确,才能实现管理优化。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职工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为科学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个体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的个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行为科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由许多学说组合成的一个理论群。其中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双向决定论,X――Y理论,超Y理论,Z理论,团体力学理论,群体冲突理论,情境理论等等。

4、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信息技术(IT)的发展推动着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学,系统论,信息论,博弈论和网络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从而诞生了众多学派并存的现代管理理论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主要包括: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及权变理论学派和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

决策理论学派。这是研究决策行为的理论,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西蒙和马哥等人发展了巴氏提出的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发展成为现代决策理论。

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组织扩展,同时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形成一种现代的组织管理科学。它的特点是利用有关的科学工具,为管理决策寻找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

社会系统理论学派。由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创立,以协作系统为核心论述组织内部平衡与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协作的系统,是由人组成,这些人的活动是互相协调的构成的系统。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是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的建立同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是分不开的。这种理论的要点是:(1)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企业是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目的在于达到组织和成员的目标。这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可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2)企业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基本职能必须用系统观点来考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链条,同时又构成自己的子系统,又发挥着系统的整合作用。

权变理论学派。 又称情境理论。在管理中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制定特定条件组织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理论经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和概括,把企业归纳为几种类型:(1)企业的结构模式。权变理论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权变理论在管理方式上认为,在人事方面必须按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3)在领导方式上权变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一切以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二、西方管理发展趋势

管理具有前瞻性,在飞速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管理只有不断适应发展中的经济环境才能充分体现其含量的科学性。推测西方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未来一段时期内西方管理的特点进行剖析。

1、未来西方管理的主要特点:

管理财团将加大向发展中国家的扩张力度,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固化管理将局部去适应地域消费文化。

力争突显高科技术在管理中的优势地位。

注重以品牌、资金、科技等优势吸纳地域资本、人才、公共关系。

通过跨行业之间的强强合作,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盟体。

借助国际关贸组织,促进地方保护政策的开放及不健全经济法制的逐步规范。

商贸活动将形成双向交易(地域消费差异性缩小、双向交易活动兴旺)。

创新与规模化扩张仍然是西方管理主动的竞争方式。

2、西方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地域间的消费习惯在逐步同化的同时,个性化的消费亦日益突出,西方管理唯一的先进性地位将被削弱,西方固化的管理思维与方式将不得不局部去适应地域消费习惯。对此,西方企业需要针对客观环境去调整管理思路和方法,强调管理的适应性、实效性,从而形成了管理的辩证性。辩证是科学的基础、系统是辩证的基础,未来西方管理学派必将向辩证系统的理论方向不断深化。(赵东)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 找工作历程

★ 爱情历程的范文

★ 历程的近义词

★ 美的历程读后感

★ 公司发展历程范文

★ 诗歌与药材

经济管理发展历程 第2篇

张昭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物业管理行业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若干对策,以期引起业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共同促进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繁荣。

关键字:发展历程 物业管理 我国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与现状

物业管理的发展实际上是与我们国家的房改和住房商品化密切相关的,在其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3月深圳市国内第一家物业公司成至1994年3月,以房管所向物业公司转型为主题的发展,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起步、探索阶段,其特点是房管所式的管理。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1999年,这是我国物业管理开始进入规范化大发展阶段。其特点:一是物业管理立法明显加快;二是物业管理队伍迅速壮大,到1998年底全国物业管理企业1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万。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是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化和市场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重要标志是《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截止目前,按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从业人员有300多万,城镇物业管理覆盖率可以达到50%左右,在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都能达到70%甚至80%、90%。而其 物业管理类型也增多,涉及各个领域,约11大类。所以说物业管理所创造的增加值在一些大城市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新兴行业[1]。2 我国物业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业管理虽然在短短的30年来发展较快,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2.1物业管理立法滞后,理论体系不健全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新兴行业,国家与地方各级的法律和法规都欠完善,开发商、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权力、义务、责任的界定还不够明确。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缺乏约束,服务层次不到位;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单位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障,管理难收成效。因此,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成为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2.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物业管理兴起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大城市开展早、发展快,在北方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减少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2.3物业管理收费不规范

目前,物业管理表现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一是收费的难度上。少数业主宁可住在较差的环境中,出了问题自己解决,也不愿交管理费。另外,部分企业服务不到位,引起业主不满,也使得收费困难。二是收费行为不规范。国家早就颁发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将收费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各地物价主管部门没有严格实施,当地的收费标准又不见出台,服务收费没有做到有章可循,由此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

2.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综合优势

现在物业管理企业数量急剧增多,但管理规模小、物业分散,相对管理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等问题。同时,物业管理的业务范围窄,经费来源匮乏,加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服务不规范,专业性不强,企业运作透明度不够。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自我发 1

展。

2.5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并缺乏专业人才

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并缺乏专业人才。虽然从2006年对其专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但部分企业没具体实施。从业人员来源于各行各业,加上部分物管企业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降低了行业的公信力,损害了行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已经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当务之急。

2.6业主的素质有待提高

作为物业的主人———业主,其应该是积极参与物业管理的,但是目前很多业主放弃物业管理自主权,对成立业主大会参与物业管理的事情漠不关心。业主委员会行为也不规范,违反招投标的行为比比皆是。业主拒交物业管理费现象突出。这些都不利于物业管理的正常顺利发展。3 采取的对策

3.1政府积极管理和引导,行业协会完全发挥协调作用

政府作为重要的职能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和引导。尤其是在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之后,主要是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业主对条例有更多的了解;二是尽快建立相关的制度,完善物业管理的法制体系。另外,行业协会也应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协调作用,多办一些宣传活动和一些咨询活动,提高业主的自我管理意识,保障行业的迅速健康有序发展。

3.2提高业主的物管意识

许多业主物业知识缺乏,因此,行业主管部门、物管企业、新闻媒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相互配合,提高业主的物管意识,使物业管理的发展得到社会的支持。这样才能增强业主和物管企业之间的沟通、信任,才能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3.3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竞争机制还未真正形成。由于传统管理机制和观念的存在,使业主得不到对物管企业的选择权,物管企业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压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要想取得高水准的优质的物业管理,需建立和完善招投标的竞争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迫使各企业不断提高自己,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3.4专业化管理

物业管理的发展,有赖于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而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又依赖于物业管理的市场化。通过市场化,企业会由原来的小而全、大而全,变成有特色的专业公司。通过专业公司专业人员的专业化服务,企业生产效率会提高,服务水平会提高,人员会随之精简,工资支出会节省、管理成本会下降,随之服务价格也会下降。从根本上解决收费难的问题,并且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5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一个核心竞争力量。在沿海城市、大城市一些实力较强、有远见的物业公司已成熟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先进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实现了规模化、节约化经营模式,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到后面,抢占了市场先机。因此其已成为当前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筹码。

3.6物业管理企业或公司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物业管理的规模化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深入发展,逐步形成的物业管理市场则要求物业管理企业既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又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来讲,其有效途径主要是扩大管理面积,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对于整个物业管理行业讲,仅有数量上的发展也已经不能说明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要适应现代化物业的管理要求,转变管理经营观念,由简单维护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维护型、知识

密集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业管理的水平与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科技进

步同步。可以预见,面对现代化的物业,一个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的物业,不可能适应现代化物业的管理要求,物业管理行业必须面对挑战,提高物业管理的技术含量。近年来,大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着眼于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实现由多种途径,可以依靠增 加市场竞争力来扩大业务规模,也可以依靠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达到扩大规模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市场、采购、人才、协作等方面的规模效益。在物业管理这种管理密集型行业中,鱼吃小鱼或饿死小鱼的市场竞争规律不会失效。只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中走在前面。

3.7培养适应现代化物业管理发展的新型综合性人才

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对员工道德素质的要求要高于专业素质。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个人素质方面的培训。物业管理要求从业人员在电脑操作应用、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各种关系、处理突发情况及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物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有一半甚至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人才团队的竞争上。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化管理思想观念的人才,还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独立学习、创新精神等方面综合提高物业管理人才的总体素质,树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观念。

3.8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任何一个物业公司都要树立“以人为本,业主至上”的服务宗旨。物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就是以人(主要是指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和广大业主)为中心的管理,在物业管理中把管理物业、住区的日常事务与管理人结合起来,以管人为主。通过“抓人心、促人和、共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开发人的精神资源,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物业管理经营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凝聚起人们的主人翁力量,从而在整个物业管理工作中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物业区的安全、文明、升值的最终目的。

物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业主、用户服务。对物业是管理,对业主和使用者则是服务。管理好物业,其目的就是为物业所有者或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以人为本,进一步增强物业管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物业管理的终极管理目的是调动住区内的居民及管理者工作者的生活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物业管理的关系来看,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不同的角色却以对方的活动作为自己活动的前提,所以首要的管理是处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管理。

物业管理要立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以人的需求和生活舒适作为环境规划的首要因素,强调人性、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处于向成熟迈进的关键阶段。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物业和环境建设中来。面对现代化的物业,一个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的物业管理企业,不可能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化物业的管理服务要求。作为物业管理行业来说,关注这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应用态势,对于及时提高管理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度以及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都十分重要。

挑战和机遇时刻并存。虽然我们仅有不足30年的发展历程,新世纪国内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止是这几个方面,但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我们都应坦然面对,积极应战[2]。4 结语

虽然物业管理存在着上述问题,但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现在的物业管理充满了更新的更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国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们相信物业管理行业必将进入满意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序世界[1]。

参考文献

[1] 张瑞敏 吕晓娟 参考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F62.9].市场论坛,2008,05

浅析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 第3篇

1.1 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背景

原始农业经济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考古学研究表明, 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距今10 000 a左右。当时社会生产水平极低, 人类的生存能力也十分脆弱, 自然界的变化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

1.2 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其一, 在原始社会, 人们主要采用极其简单的石器、木棍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生产工具;其二, 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最为显著的技术成就是驯养了野生动植物为自己所用;其三, 原始农业的耕种方式为粗放型, 采取最为原始的刀耕火种方法;其四, 农业活动的形式为简单的集体劳动, 以保证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原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最大的挑战即是环境灾害问题[1]。大禹治水等诸多故事表明, 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的危害之大。

2 传统农业经济

2.1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传统农业经济即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 采用人类劳动、畜力、铁器、手工工具等为主的劳动方式, 倚靠世代相传的传统耕种技术来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 以封建租佃和小农生产为经营方式的相对稳定静态的经济。传统农业经济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2]。

2.2 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特征与不足

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 土地流转频繁, 且土地经营方式长期不变。土地流转即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我国传统农业土地产权私有化出现比较早, 但是对于土地的管理却依旧不够发达。人们根据利益要求更换地权, 加之以农户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非常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第二, 工商贸易交往与农业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部分人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 来从事非农行业,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工商业的发展为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技术提供了条件[3]。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而耕地面积小,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完善, 使得农业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化配置。农业与工商业相互联系发展时, 风险大成本高, 且缺乏技术创新.

3 现代农业经济

目前, 全世界的发展处于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知识经济阶段。对我国来说,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 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已不再适用, 于是我国顺应新的环境, 提出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知本农业。

“知本农业”概念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 它是建立在知识农业, 资本农业基础之上, 不断总结不断发展而来的。这里先探讨一下知识农业, 资本农业的相关理论, 并对其进行简单评价, 再介绍“知本农业”的概念。

3.1 知识农业

自人类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后, “知识农业”概念被提出。

3.1.1 主要内涵

从狭义上讲, 知识农业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农业, 是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上的极大提高。知识农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 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运用科学技术对农业进行优化。创新发展是其重点, 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从广义上讲, 知识农业是对生产力的又一次极大发展和解放, 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革新, 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改变农业经营思路。

3.1.2 发展知识农业的途径

快速提升农业质量, 发展知识农业的途径主要有:第一, 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第二, 加大对农业经济科研的投资;第三, 建立农业经济发展实验园区、示范区;第四, 促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进程;第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3.1.3 发展知识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知识农业是先进的农业,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仍旧有待改良和完善。其中的主要问题有:第一, 过于重视知识农业发展的目标而忽略了中国农业现状;第二, 知识农业的规划是好的, 但是细节处仍旧有许多地方没有得到落实, 如如何加强农民教育;第三, 在落实农业政策方面, 地方政府工作不到位,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市场的敏感性, 一些地方政府表现出明显滞后性, 无法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灵活发展。

3.2 资本农业

3.2.1 主要内涵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 传统农业增加农业产量主要倚靠粗放型加大对劳动力的投入, 而产出的农产品又被大量劳动力所消耗。这样剩余农产品量就非常低, 从而导致了低效农业。单单倚靠土地和劳动力这量大生产要素, 无法摆脱低效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来, 从而有效提高农业产量,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3.2.2 知识农业与资本农业的关系

知识农业与资本农业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农业更加侧重于理论性的指导和目标的科学确立, 而资本农业则更倾向对农业具体发展的实践性的战略思路。知识农业是资本农业应用和发展的目标, 资本农业是实现知识农业的基础, 二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战略思路。

3.3 知本农业

知本农业是基于在新时期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认识策略, 是农业发展的新道路, 是我国跻身于世界农业经济强国的必要战略思路。现今中国知本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 在国内外大量的农业研究文献中以知本农业 (含知识农业和资本农业) 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还很少[4]。知本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课题, 需要加强研究, 应进一步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界与农业企业界关于知本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韩方明.知本农业 (第一辑) [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

[2]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虚拟经济及其发展历程诠释 第4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诠释虚拟资本

1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

对于虚拟经济的确切内涵,国内学者的界定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一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系统的构成为:产品——即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工厂——即各种金融机构;交换场所——即各种金融市场。第二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第三种观点虽然也基本认同第一种观点,但又提出,狭义地讲虚拟经济就是金融。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更为合理一些。该概念反映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活动的共同之处-追求价值增值,又揭示了虚拟经济价值增值的特点:钱生钱。第二种观点以价格系统来定义经济系统不恰当,而且也没有体现出虚拟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钱生钱”的特点。第三种观点虽然反映了虚拟经济运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将虚拟经济等同于金融也有失偏颇。金融中的许多活动的价值增值过程直接参与了实体经济的运作,其增值过程并不是“虚拟”的,例如金融中介提供的支付、结算以及其它服务功能就属于实体经济运作的范畴,这些活动的价值增值是源于各种服务的提供,对物质财富(商品和劳务)的增长起到了直接的贡献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对虚拟经济作如下定义: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虚拟资本独立化运动和价格决定的经济形态。其本质内涵是虚拟资本以增殖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动的权益交易。

2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是与虚拟资本密不可分的,因此,科学认识虚拟经济必须从认识虚拟资本开始。

虚拟资本的形成与货币的产生密不可分。早期商品经济阶段,货币只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货币经历了信用化和资本化的过程,使其功能和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形式上从金属货币转变为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而且功能上具有了资本的性质。资金需求者愿意向资金供给者支付利息,货币本身产生了“收益”,货币也就转化成了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银行信用,于是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应运而生,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

继股票、债券之后,又出现了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就是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就等于是在本身就是虚拟资本的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虚拟资本。新发行的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它们与原有的证券一起代表同一笔货币资金,使一笔资产就有了三重存在:一是实际资产:二是被捆成一组的证券;三是以这组证券为抵押发行的新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初级衍生品,如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期货、期权合同,它们还保持着个别金融资产交易的形式;另一种是高级衍生品,如各类指数期货、期权合同,它们割断了与任何个别实际资产的联系,其买卖并不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数额的证券或货币,也不必在清算交割,实际上是就指数的涨落打赌,交易本身已无关紧要。这种金融衍生品不仅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而且是“无中生有”的虚拟资本,是虚拟化程度最高的虚拟资本形式。

3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

与虚拟资本的发展相适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3.1闲置货币资本化。这是虚拟经济的最初阶段。例如,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个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以将其闲置的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的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在这种货币的直接借贷行为中,由于贷方并未从事现实的生产经营,而是仅仅凭借代表借贷行为成立的借据或者凭证获取利息收益,因此,这种借据或者凭证便成为虚拟资本的雏形,贷方据以获取利息收益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

3.2借贷行为中介化。这一阶段的标志是银行的产生。此时,货币资金借贷的主要方式不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而是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借贷。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转贷给需要资本且有盈利能力的资本家。对广大存款人而言,其持有的能够获得利息的存款凭证就是虚拟资本。借贷行为的中介化实际上意味着虚拟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由于能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而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证券交易市场化。企业通过银行借款进行间接融资,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如果直接融资,不仅融资成本较银行的贷款利率低,而且投资者也可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的收益。同样,企业可以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而个体则可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股票、债券等证券生息。随着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便于有价证券流动的机制或场所,于是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应运而生。虚拟资本交易的市场化可以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3.4虚拟经济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推动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从而使虚拟资本交易日益呈现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

3.5金融工具创新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而诞生的各种网上金融产品,使金融创新浪潮方兴未艾,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资本的流动有了新的载体。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亦庄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 第5篇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于1991年,1992年开始建设并对外招商。

 1994年8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七平方公里被确定为中关

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

 2002年8月,国务院批准扩区2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 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开发区规划为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规划面积

约200平方公里。

 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亦庄新城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以北

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

 201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形成的新区总面积达到1052

平方公里。两区的融合发展后的南部新区,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1+1>2的良好效果。新区在发展规划上,对全区范围进行合理化布局,形成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发展主体平台,带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新媒体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军民结合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新空港产业园等六个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一区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 2011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740亿元。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的目标,坚持产业集群化、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6篇

2)区别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作组织的第一资源,更注重对其开发,因而更具有主动性。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早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早期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只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可开发的特征,忽略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忽略能动性的开发。现在,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越来越重视。其投资在不断增大,从一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到人力资源规划。组织中参加培训与教育的人员越来越多,从高层到基层员工从新员工到即将退休的员工,每一个层次与年龄段的员工均参加培训与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也有较大的改变,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岗位轮换、更多机会的提供,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均成为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传统的院校培训、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自己培养、自己使用的方式,也转变更注重对员工的有效使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组织的生产效益。人力资源的功能的根本任务就是用最少投入来实现组织上的目标,既通过职务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组织所需要最少的人力数量和最低的人员标准,通过招聘与录用规划,控制招聘成本,为组织创造效益。

人力资源开发功能则更加能够为组织创造经济效益。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为组织带来远大于投入的产出。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可在成本上为组织节约更多的投入。人力资源的整合与调控的目的在于员工的满足感,提高其劳动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为组织创造效益。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互相作用与影响的投入――产出系统,因此我们既要注重人力资源的自然性,注重员工能力的识别、发掘、提高与发挥,更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注重员工的社会心理。注重组织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员工与组织的协调发展。既要着眼于生产力与效益的提高,又着眼于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组织是一个“整体增长”的系统。组织中,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员工个体的作用,更要注重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强调团队的整体优势与组织的整体优势,既要注重员工在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注重员工在组织中最适合其潜能发挥的岗位上为组织效力。人力资源的补偿功能同样也能够为组织带来效益。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合理的奖酬与福利作为激励最直接的手段,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作用,为组织效力。合理的奖酬与福利也可以为组织节约成本,因为合理的奖酬与福利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报酬与福利。二是应该能够反映出本地区同行业相应的报酬与福利水平。

3)区别三: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实行人本化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证实员工为“社会人”,它不同于人事管理视员工为“经济人”,它认为,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人本化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管理时,更多地实行“人格化”管理,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控制和约束。更多地为员工提供帮助与咨询,帮助个人在组织中成长与发展。业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事管理模式,但是这一传统的、被动的、事务化的、缺乏前沿性的劳动力管理。随着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下,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逐渐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已成为中外企业管理者共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归结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企业亟待变革人力资源模式,实现由传统、落后的人力资源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模式的转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一词是当代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提出的。在这部学术著作里,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三大广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和管理员工及他们的工作。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德鲁克引人“人力资源”这个概念。他指出:和其他资源相比,惟一的区别它就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的能力、判断能力”。经理可以利用其他资源,但是人力资源只能自我利用。“人对自己是否工作绝对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技的发展运用于管理,人的作用曾经被忽略,但是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中,企业必须依赖其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来赢得竞争优势,这样就不可能低估人的作用,于是人本主义管理上升为管理的主流管理价值观,即把人当作企业的主体,确立人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把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主要围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和展开。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传统企业的经济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现代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

1、如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1)、确立“人本管理”的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能经济,谁的效率高,能力强,谁就会在竞争中占优势,赢得高附加价值、低成本的回报。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也必须由权本位、亲情本位向效率本位、能力本位转变。

企业领导必须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效能优先”的管理观念,把人用好、用活、用到最适宜发挥作用的地方。制定与之适应的制度。尤其是公平、公正的员工评价、激励和约束制度,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

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当作最重要的资源配置,盘活人力资源,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发挥团队、群体、组织的效能。

2)、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资源。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7篇

一、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30年

1979年2月,水利电力部撤销,电力工业部成立。

1982年3月,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再度合并为水利电力部。

1984年12月,中央、国务院领导就组建“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利用外资办电、加快电力建设作出批示。1985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等部门《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集资办电政策正式推出。

1987年9月,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改革与发展“二十字方针”。

1988年4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水利电力部撤销,组建能源部。1988年10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立。

1991年,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组建。1999年11月,该公司实行厂网分开,其电网部分资产重组后,改制为国家电力公司的分公司--国电南方公司。

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同月,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五大跨省电网组建电力企业集团。

1993年3月,能源部等7个部委撤销,组建电力工业部等6个部委。

1994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华能发电、华能国际电力、山东国际电源和北京大唐4家电力企业作为首批到海外上市的预选企业。8月起,4家公司陆续在纽约和香港上市。1995年12月,八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并自1996年4月1日正式施行。

1996年6月,国家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月16日,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

1998年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关于停止执行买用电权等有关规定的意见》,这标志长达20年的电力短缺局面基本结束。

199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请示”的通知,“两改一同价”正式启动。

1998年12月,浙江、山东、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6省(直辖市)成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试点。

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做好电力工业政企分开改革工作的意见》,就改革省级电力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提出具体要求。

2001年6月,广东省电力体制政企分开厂网分开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有关电力体制改革的大方案确定,其主要内容包括:重组发电资产,建立若干个独立发电公司;重组电网资产,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下辖几个区域性电网公司;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电力监管。

2002年3月1日,国务院下发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主持召开的研究电力、电信、民航体制改革实施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成立,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并随后成立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任组长。

2002年3月15日,工作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2002年6月,工作小组通过了《重组划分电网发电和辅业、三产企业的初步方案框架》,并上报国务院。

2002年10月15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电监会、电网公司和发电公

司筹备组主要负责人人选落定。柴松岳任国家电监会主席和党组书记。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5家发电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等4家辅业集团公司同时挂牌。

二、中国电力工业分分合合50年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1949-1978年)

在这30年中,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1950年燃料工业部为管理电力工业,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负责火电厂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的全部生产运营;为发展水电,成立了水力发电工程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1955年7月,第一届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为加强专业管理,相续成立了电力设计局、基建工程管理局,并将水电发电工程局改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分别管理火电和输变电工程设计、火电和输变电工程施工和水电勘测设计和施工。水活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工业均由电力工业部直接领导和管理,这是由部直接领导省(市、自治区)电力工业惟一的一个时期。从1956年开始逐步调整和充实了省(市、自治区)电业工作的管理机构,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领导相结合、以中央领导为主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

3、水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1958年初党中央召开南宁会议,决定在电力工业建设中实行“水主火辅”的长期建设方针,为加快水电建设,决定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合并。1958年2月第二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合并成立水利电力部。1958年3月水利电力部正式成立后,将电力工业企业全部下放给各省(市、自治区)独立的工业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仍然实行垂直垄断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由集中走向分向,又回到集中管理,这时已经形成京津唐、东北、华东、中原和西北五大电网的管理体系。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7月水利电力部实行军管,所有管理工作由军管会的生产、后勤、政工三大组管理,又一次把电力工业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当时将中原电业管理局下放河南省革委会管理:东北电网归渖阳军区领导;徐州电网归江苏省革委会领导;华东电网归上海市革委会领导;北京电力公司停止“托拉斯”试点,恢复北京电业管理局建制1970年4月水利电力部结束军管,由水利电力部革委会领导,革委会决定撤销西北电业管理局,将西北各省(区)的电力工业下放各省(区)领导,同时将广东省电业管理局和四川

省电业管理局下放给广东省和四川省革委会管理。1975年撤消水利电力部革委会,恢复了水利电力部的建制。

“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下放远比水利电力部建部初期下放更为严重,不仅将电管局、电业局下放地方,连设计院和科研机构都全部下放地方,使电力工业勘测设计和科研机构遭受巨大破坏。结果使电力工业的设备遭受了巨大破坏,事故频发,出现了严重的缺电局面。1975年恢复水利电力部建制后,1975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电力工业的通知”,事实已经证明,大区电网的管理是不能肢解的,从此以后,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又走上了中央管理为主,大区电业管理局分片管理的体制。

(二)、改革探索时期的电力管理体制(1979-1997年)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电力工业体制进入了改革探索时期。在此期间中央电力管理部门又经过四次变更,即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成立能源部,最后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在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曾研究过全面包干经济责任制,简政放权、自负盈亏、以电养电等方案,最后成立了华能集团公司及各大区的电力集团公司,这一时期的电力改革朝著国务院提出的“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体制改革原则进行。

1、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79-1982年)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撤消水利电力部,成立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这是我国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

2、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1982-1988年)

1982年3月,五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将水利、电力两部合并成立水利电力部。这次合并之后,接受以往的经验教训,继续沿著电力工业集中统一的方向发展。

在水利电力部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1986年5月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电力工业体制改革问题,6月电力体制改革小组提出了《加快电力工业发展的改革方案(草案)》的报告,提出了五项改革措施和五项政策。1987年9月14日,李鹏副总理提出了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原则是:“ 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制宜的方针。在此之前,水利电力部曾提出全面包干的经济责任制,简政放权以及自负盈亏、以电养电的建议。1988年7月1日起进行华东电网体制改革试点,分别成立华东电力联合公司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电力公司,同时保留华东电业管理局和省(市)电力工业局名称,实行双轨制运行,以创造条件实现政企分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相配套,在这段时间里,电力建设投资体制最大的变化是由拨款改为贷款;由于电价严重偏低,为了解决电力投资不足,主要采取了建立电力建设基金、卖用电权和集资办电等办法。为节约投资,在电力建设中普通开展了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和招投标制度。为弥补投资不足,电力工业还率先利用外资,成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发行电力建设债券和适当提高电力折旧。这些措施打破了独家办电的局面,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办电的局面,加快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3、能源部时期(1988-1993年)

1988年5月,七届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撤消水利电力部,把电力工业管理工作并入新成立的能源部,能源部承担电力行政和企业管理职能。1988年5月22日,能源部正式成立,同年12月成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网省电力管理局、电力工业局的基础上成立电力集团公司和省电力公司。由此,实现了电力工业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性管理职能的初步分开,在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早组建的集团公司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全民所有制的实业、金融、贸易、科技和服务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企业集团。是由华能国际电

力开发公司、华能发电公司、华能精煤公司、华能原材料公司、中国(华能)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华能科技发展公司、华能金融公司、华能综合利用公司、华能实业开发服务公司等九个公司以及原水电部归口管理的华电技术开发公司、华电综合利用开发公司、华电工程建设公司、华电南方(集团)等四个公司的基础上联合组建的。这个公司由能源部与国家计委共同管理,以能源部为主,是我国电力工业1988年组建的第一个集团公司。

大区和省电力工业的公司化改组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从1988年开始到1990年止,将大区电业管理局改组为联合电力公司,将省电力工业局改组为省电力公司。国务院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省电力公司和联合电力公司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具有法人地位。电网内各发供电单位的资产关系不变。联合电力公司由能源部归口管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非跨省电网的省电力局,要逐步改建为省电力公司,独立经营,由能源部和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并接受委托行使所在地区电力工业行业管理职能。改革方案要求各公司要落实,健全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步实行股份制,采用售电量和物质消耗工资含量包干办法。独立电厂均可独立核算,与电网订立经济合同,接受电网统一调度,非独立电厂按现行规定执行。这项改革到1990年6月基本完成。

第二步是1991年底到1993年初,组建大型电力企业集团。1991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试点的55个大型企业集团中,能源部有7个,其中电力占6个,即华能集团、华北电力集团、东北电力集团、华东电力集团、华中电力集团和西北电力集团,全部都是跨地区的电力企业集团公司。1992年10月10日,能源部向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经贸办上报关于同意组建中国东北、华东、华北、华中电力集团的函,随后又报送了同意组建西北电力集团的函,经批准后,于1993 年1月11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电力集团宣告成立。

4、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93-1997年)

1993年3月,八届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消能源部,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国务院批准的组建电力部的指导思想是:“政企职责分开,大力简政放权,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加强规划、协调、监督、服务职能;精简内设机构和编制,合理配置职能,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实事求是,平稳过渡,合理分流富裕人员。”要求在坚持“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方针指引下,下放和转移对企业人、财、物及经营管理的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职能,由于国务院批准的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办好五大电力集团,各电管局和省电力局仍维持现行体制,所以在电力工业部时期,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没有显著的变化。

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继续保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作为全国电力企业、事业电位的联合组织,其性质不变,由电力部归口管理。华能集团实行以电力部为主与国家计委双重领导的体制。另外,在葛洲坝工程局的基础上,成立了葛洲坝集团公司。

为确保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993年1月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同时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和经营。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电力工业部成立后,根据国家体改委等部门有关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的规定,于1993年9月印发了《电力行业股份制企业试点暂行规定》,规定明确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都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具备条件的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到国(境)外发行股票,债券;但电网公司(指发、供电一体的电力企业)实行股份制应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电力集团公司、省(区、市)电力公司在企业中的控股地位。1994年8月4日,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直接去美国纽约上市的大型电力企业,随后中国有一大批发电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预算管理发展历程与预算功能演进 第8篇

纵观现有研究, 关于预算功能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预算功能类别的研究;另一类是关于预算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预算有哪些功能是很多研究关注的问题。Zimmer⁃man (2000) 将预算功能概括为决策与控制。决策功能包括沟通、协调、计划及资源配置等具体功能;控制功能包括业绩评价、经营控制和激励等具体功能 (佟成生等, 2011) 。崔学刚 (2011) 认为预算管理功能包括业务规划、业绩评价、目标沟通与战略制定功能。在研究预算功能构成的基础上, 学者们又进一步研究了预算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 并且普遍认为预算功能是冲突的。Zimmerman (2000) 认为, 如果过于强调预算的业绩评价职能, 则管理人员由于更具信息优势, 将保守报告预算数据从而更容易实现目标。基于预算目标的业绩评价体系和奖惩体系会削弱预算的决策制定能力 (佟成生等, 2011) 。

预算功能的冲突使得大家开始关注预算功能的影响因素。环境的变化决定了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如能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对于预算管理作用的需求, 并彰显与环境适应的功能, 使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样的预算功能才是最有效的。只有当企业根据所处的经营环境, 恰当地发挥预算的相应功能, 才能使企业的业绩更好 (佟成生等, 2011) 。将预算资源配置功能和考核评价功能彻底分开是超越预算与传统预算的重要差异 (王斌, 2006) 。预算管理系统与权变因素的匹配越好, 则企业业绩越好。

二、预算管理历史演进分析框架

无论是政府预算还是企业预算, 其预算思想及实务的发展均源于解决各类冲突的需要。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产生亦是源于企业存在原有制度不能协调解决的冲突。如图1所示, 对于企业而言, 冲突类型可以概括为三类:人和人之间的冲类 (上级与下级的冲突) ;单位 (部门) 之间的冲突 (集团与下属单位及部门之间的冲突) ;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企业冲突类型不同, 协调管理的机制需求就会有所不同, 从而推进了预算功能的演进。

但要注意的是, 对于企业而言, 这三类冲突是同时存在的, 只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当企业规模较小时, 人和人之间的冲突 (上级与下级的冲突) 是企业内部的重要冲突。随着企业经营规模逐渐扩大, 部门之间的冲突, 集团公司与下属单位之间的冲突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冲突。在该阶段, 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 在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下, 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成为此时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预算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预算作为冲突的管理协调机制, 在企业各方面关系冲突的推动下, 其功能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业务规划阶段;目标沟通及业绩评价阶段;资源配置阶段。

1. 业务规划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此时资本家 (或资本家委派的生产管理者) 与工人的冲突是企业中的主要矛盾, 从企业一般意义而言, 则是上级与下级的冲突。此时企业规模较大, 资本家很难对工人实行现场监督, 导致工人生产效率低下, 从而加剧了工厂成本管理的困难。标准成本管理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制度背景而产生的。1911年, 泰勒创建了科学管理学说。当时的“泰勒制”研究的标准成本制度相当于现在的成本预算制度。这一阶段的预算管理的产生主要是源于资本家及资本家委派的生产管理者与工人的冲突, 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对工人的业务工作进行规划, 即实现成本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在此阶段主要实现的功能是业务规划, 规划工人的生产时间、材料消耗量和工时用量。工人在整个标准成本管理过程中只是基于上级事先确定的标准被动接受, 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小。

在该阶段, 企业也会基于工人实际工作完成情况与标准成本的对比确定工人的工资报酬, 但此时的工资报酬仅针对工人个人而言, 而未上升到部门或工厂的高度, 因而此时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价功能并未得以彰显。

2. 目标沟通及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20年代后, 公司形式逐渐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 并且出现了一系列集团公司。相比于工厂, 公司部门更多、层级更多, 业务更加多样化, 因而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公司必须改变以往工厂传统的管理方式, 采用统一管理或集中管理的模式实现对集团的管理, 必须确定统一的目标, 协调公司下属单位及各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在这一阶段, 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 但是公司与下属单位之间, 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是管理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 由于公司下属单位相比于业务规划阶段的工人而言有更多的话语权, 从而不会完全被动地接受公司的安排, 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利益的博弈过程, 因而预算管理在此阶段除了具备业务规划功能外, 尚需具备目标沟通功能。

在该阶段, 杜邦公司的管理模式对于预算管理的演进起了关键作用。杜邦模式把业务中心分类为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 以投资报酬率 (ROI) 为公司整体目标, 同时基于杜邦分析法将该目标按照会计科目的内在关系分解至各个下属单位, 并以预算指标协调处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这样, 杜邦公司的预算管理体系完全体现了预算管理的目标沟通功能, 通过ROI协调沟通了各分部的经营管理与运营行为。在确定公司目标后, 为了保障目标的实现, 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成为关键环节。

在杜邦公司中, ROI除了作为公司目标外, 还用于比较与评估各部门的绩效及公司整体绩效指标完成的情况, 在这一阶段, 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估功能被充分挖掘出来, 并作为预算管理的控制手段而为公司所接受。目标管理成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功能, 业绩评估实质上是预算目标管理的配套功能或辅助功能。

20世纪中期, 行为理论等管理思想被引入到对预算管理的实务与理论分析中, 预算参与在目标沟通功能的引导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

3. 资源配置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企业经营环境再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而言变得十分重要。同时, 各国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消费品市场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冲突是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重要威胁。传统预算管理的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例如:不能很好地关注客户需求;传统的预算目标使得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短视倾向;预算松弛现象日益严重等。曾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杜邦模式陷入困境。企业如何选择战略应对其他企业的竞争, 如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提高盈利水平, 均是企业在该阶段预算管理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达成的共识是, 将企业战略引入预算管理。将战略引入企业预算管理后, 企业可以基于发展战略来确定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 以引导企业按照有利于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进行资源投入。例如,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 按照传统预算管理的视角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当期利益, 杜邦模式的传统预算考评也会使得企业压缩研发费用开支, 而将战略引入企业预算管理中, 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短期倾向, 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部门 (单位) 或项目。

摘要:本文在追溯预算历史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建立了预算功能分析框架。预算管理的产生源于协调管理企业冲突的内生需求, 预算管理的功能演进经历了业务规划、目标沟通与业绩评价、资源配置三个阶段。

关键词:预算,业务规划,目标沟通,业绩评价,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 .佟成生, 潘飞, 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 抑或控制?.会计研究, 2011;5

[2] .崔学刚, 谢志华, 刘辉.预算功能彰显及其绩效研究——基于我国企业预算管理调查问卷的实证检验.中国会计评论, 2011;6

上一篇:水坝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简报下一篇:再别康桥徐志摩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