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数和倍数教案

2024-07-28

约数和倍数教案(精选6篇)

约数和倍数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理解和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会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类、总结、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约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课件出示)

A组 B组

(1)35张新年贺卡(8)共用去6.6元

(2)每本练习本2.2元(9)平均分给11个同学(3)有5个同学给灾区捐款(10)共捐了15.5元

(4)小芹每天读2页课外书(11)已经读了24页

(5)买了4只同样的钢笔(12)共用布15米(6)小李参加三门考试(13)共考了273分

(7)做7套同样的校服(14)小明带32元钱买钢笔 师:请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选择两条相关的信息组成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学生伴随轻音乐读题思考)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看,你选择的是哪两条,求的是什么?怎么列式? 生1:我选(2)和(8)求的是可买多少本?列式为6.6÷2.2=3 生2:我选的是(1)和(9)求的是平均每人得到几张贺卡,列式为35÷11=3……2(怎么除不尽???)生3:……

共得到7道算式,分别是:6.6÷2.2=3 35÷11=3……2 15.5÷5=3.1 24÷2=12 32÷4=8 273÷3=91 15÷7=2……1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上这些算式,并根据算式的特点分类,分好后小组交流。(学生自己分好类后小组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师:为了方便,老师给它们加上序号。(分别给7道算式加上序号)①6.6÷2.2=3 ②35÷11=3……2 ③15.5÷5=3.1 ④24÷2=12 ⑤32÷4=8 ⑥273÷3=91 ⑦15÷7=2……1

生1:我将②和⑦分为一类,①为一类,③④⑤⑥分为一类,第一类是有余数的,第二类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第三类的除数都是整数。生2:我也将②和⑦分为一类,①③④⑤⑥分为一类。第一类是有余数的,第二类是没有余数的。生3……

师:从同学们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那我们先选择其中的一种分类来研究。(课件出示)

师:(选择②和⑦分为一类,①③④⑤⑥分为一类)这位同学他按是不是除尽来分类的,那什么叫除尽?什么又叫除不尽呢?

生:商是有限小数的就是除尽,商是无限小数的就是除不尽。

三、归纳特征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些除尽的算式(①6.6÷2.2=3 ③15.5÷5=3.1④24÷2=12 ⑤32÷4=8 ⑥273÷3=91),看看这些算式还能不能再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生:①6.6÷2.2=3和 ③15.5÷5=3.1分为一类,因为这里面有小数,④24÷2=

12、⑤32÷4=8和 ⑥273÷3=91这三个算式分为一类,因为这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师:我们可以将(指着整除的一组算式)这样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的称它为“整除”(板书“整除”)(课件出示)

师:那我们仔细地观察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呢? 生:除尽的范围比整除的大。

师:如果我们用一个大圈来表示除尽,那整除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圈。(课件出示集合图)师:你还能再举出一些整除的算式吗? 生1:4÷2=2。生2:30÷5=6 生3:280÷70=4。……

师:整除的算式实在是太多了(在整除的小圈后加……)那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概括整除算式呢? 生:用a÷b=c(板书)

师:是不是要加个什么条件呢?

生:b≠0(板书),因为b=0,除法就无意义了。

师:如果a、b、c都是整数(板书),且b≠0,那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师:如15÷3=5,我们就说15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15。谁来说说这几道的(指着黑板上的几道整除算式)? 生1:24÷2=12我们就说24能被2整除,或2能整除24。生2:32÷4=8我们就说32能被4整除,或4能整除32。生3:273÷3=91我们就说273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273。师:我们一起看看书P49的练一练1。(课件出示)生答…

四、感悟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数b能整除数a。如果满足了这个条件,a和b就有了一种新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9页倒数第二节,看看谁能很快记住它们的关系。生:它们是约数和倍数的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师:在这些整除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生1:24÷2=12我们就说24是2的倍数,2是24的约数。生2:32÷4=8我们就说32是4的倍数,4是32的约数。

生3:273÷3=91我们就说273是3的倍数,3是273的约数。师:那我们能单独说24是倍数数,2是约数吗?

生:不能,因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师:在1.5÷3=0.5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为什么? 生:只有在整除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约数和倍数,而1.5÷3=0.5不是整除,所以谈不上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五、巩固练习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约数? 56和7 180和20 64和16 35和105 师:当两个数是整除关系时,就可以说成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我们一起来做练习七第3题。(课件出示)生练习……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8能整除4。…………………………………………()②因为36÷6=6,所以36是倍数,6是约数。………()③5是5的倍数,5又是5的约数。…………………()④63÷3=21,3和21都是63的约数。………………()⑤3.5÷0.5=7,所以3.5是0.5的倍数。………………()3.0和1的特殊性

师:老师这儿有一首咏雪的诗,大家想看吗? 生齐说:想。

师:在看诗的时候要考虑这首诗里一共出现了几个数字。生:好。

师放课件: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看不见。

师:这里共有多少个数? 生:11个。师:哪11个?

生:1、2、3、……11。

师:这11个数字,你们是从哪几句诗中得到的。

一生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还有一个0,因为“飞入草丛看不见。”表示什么也没有。

师课件出示0~11这个12个数字中你能说出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小组内的几个同学说说看。生互相说。

生1:12能被6整除,6能整除12,12是6的倍数,6是12的约数。生2:12也能被4…… 生3:12还能被3…… 生4:还有2…… 生5:还有1……

生6:12还能被12……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数字跟12有关,那你们能说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生7:12能被1、2、3、4、6、12整除,1、2、3、4、6、12能整除12……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那谁还能说得比这个更多。

生8:我来,这里的12个数都能被1整除,1能整除这里的12个数,1是这12个数的约数,这12个数都是1的倍数。

师:就这里的12个数能与1有这里的关系吗? 生9:任何数。

生10:我觉得不能是任何数,如果是小数就不能构成整除关系了,我觉得应该是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

师:说得多好啊。(课件出示: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

生11:老师,我发觉0也很特殊,这里的12个数都是0的约数,也可以说成0是任何整数的倍数。

生12:0就不能是0的倍数,因为0÷0就无意义了,所以我觉得就这句话应该将0除外。生11:我同意他的说法。

师:补充得好。(课件出示:0是任何不是0的整数的倍数)

师: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师:想不到一首咏雪的诗里还蕴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让我们非常有感情地再把这首诗朗读一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背上了。)

六、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约数和倍数”,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2006.8

约数和倍数教案 第2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求法。使学生知道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个,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个。

2、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的序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倍数和约数的意义。

2、下面每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

12和415和51.2和4

3、下面的`数,哪些是12的约数,哪些是2的倍数?

123456812

二、新课

1、求一个数的约数

①教学例二,出示例2:12的约数有哪几个?

教师:要求12的约数有哪几个也就是求什么?(哪些数能整除12)

a、12里面有几个12?12÷12=1

b、这个算式说明什么?(12能整除12)

所以12是12的约数。

c、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想到什么?(12里有12个1)

12÷1=12,说明1能整除12,所以1是12的约数,用同样的方法找12的约数。

②12有没有比12小的约数?有没有比12大的约数?

12的约数一共有多少个?

12的约数

③做一做

④: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

①教学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师:要求2的倍数有哪些就是求什么?

1个2算式2×1=2

2个2算式2×2=4

2的倍数有多少个?(无限个)

最小的倍数是多少?最大的倍数是多少?

2的倍数

省略号表示什么?

②做一做

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无限个)

最小的倍数是多少?(本身)

三、巩固练习做练习十一5、6题

注意:40以内7的倍数是有限的,所以不必用省略号,12的倍数是无限的,所以要用身略号。

四:

约数和倍数教案 第3篇

师:在研究约数和倍数前,我们首先来研究整除的概念。教师板书:整除

师:你觉得整除与什么运算有关?

生:整除与除法有关。

师:你能举几个除法算式吗?

生:28÷4=7 (教师板书)

生:30÷5=6 (教师板书)

生:1.2÷4=3 (教师有意识分类板书)

生:10÷3=3……1(教师分类板书)

生:35÷7=5(教师没有马上板书)

师: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写在哪个算式的下面?

生:写在30÷5=6的下面。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算式中的数都是整数。

……

(学生还说了很多算式,我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让学生说说写在什么位置,再说说为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组算式(整除),与其他两组算式比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教师板书)

生:而且没有余数。(教师板书)

师:像这样的算式就叫做整除。(教师在整除两字下面加着重号)

师:例如,28÷4=7,可以说“28能被4整除”,也可以说“4能整除28”。

(教师板书这两句话,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30÷5=6该怎样说呢?

生:30能被5整除,5能整除30。

师:35÷7=5 呢?

生:35能被5整除,5能整除35。

师:同桌的每人想好一个数,这两个具有整除关系,然后说一句话。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

师:请一对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选的数是60。

生:我选的数是6。

生:60能被6整除。

生:6能整除60

……

(学生交流了很多,还有许多学生想交流。)

师:像这样有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能否想个办法,把所有具有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表达出来。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的同桌在商量。)

生:可以用字母a代替被除数,除数用字母b表示,商用字母c表示。

(教师板书a÷b=c)

生:b不等于0。

师:真了不起!用字母来表示数就能把所有具有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表达出来了。谁也来说一说a和b的关系呢?

生: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中指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于设计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把握学习的方向。

一、问题的设计,注意把握学习的方向

有效的教师提问应把握学习的方向,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例如“,你能举几个除法算式吗?”这个问题既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又有一定的开放性。明确的学习方向体现在举例“除法算式”,学生的回答不会游离于数学;一定的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可以说“整除”的算式,也可以说“除尽”的算式,还可以说“除不尽”的算式。“你认为写在哪个算式下面?”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算式的特点,然后进行分类,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又如“,能否想个办法把所有具有整除关系的两个数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既开放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思考后想出了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方法,这是学生在充分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

二、学习的材料,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是认识兴趣。而小学生对来自于自己或伙伴提供的学习材料更感兴趣。为了揭示“整除”的概念,需要许多不同的算式供学生观察、分类、归纳,我在教学中没有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算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想算式、说算式,课堂的气氛是活跃的,学生认识的兴趣是浓厚的。在反馈中,同桌学生分别想一个数,使两个数具有整除关系,并进行交流评价。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是非常乐于参与的,因为他们在享受着“主人”的快乐感。学生在提供学习材料的同时,实质上是一个“同化”的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到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客体才获得真正的意义,而不是像镜子一样只是对客体的“复印”。

三、矛盾的揭示,关注来自学生的需求

有意义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的,当新知识输入后,要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交互作用,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扩充或改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充满着矛盾,矛盾揭示解决的过程,即思辨的过程。例如,在反馈中学生举例许多具有整除关系的两个数后,教师追问“:说得完吗?”学生认为说不完,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想一个办法把说不完得算式说完。“明明是说不完得算式,却要求说完。”这一矛盾的揭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来,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交流的碰撞,学生终于在思辨的过程中找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我想,如果学习缺乏思辨,那么所学知识只能浮光掠影,不能生根。而这思辨的内驱力是来自于学生强烈的内心需求:怎样把说不完的算式说完呢?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要使知识结构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建构的过程。如何给学生一个建构的过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只要我们的教学设计在问题设计、矛盾揭示、激发学习动机等方面做好了,那我可以说:“精彩是可以预约的。”

摘要:课堂教学要扎实高效,前提是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方向、学习材料的有趣、矛盾揭示的时机,这样的预约可以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倍数和因数 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探求并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桌准备1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生:什么是倍数和因数?

怎么找倍数和因数?

学习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用?

(师相应标记板书)

师:接下来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起探究发现。

二、操作感悟,形成概念

1.操作感知,初步理解概念

(1)师:请看大屏幕,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并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完成作业纸上的活动一。

(2)学生操作并用乘法算式记录摆法。

(3)资源收集并交流。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摆的,乘法算式是什么?

生说摆法、算式。预设:4×3=126×2=1212×1=12

师: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

请一学生说,同时课件出示: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师:你真会学习。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了吗?

2.问题推进,进一步理解概念。

试一试:出示6×2=1212×1=125×3=1521÷7=33+4=7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你能不能也来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呢?

自己先轻轻地说,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自己练习说。

师:谁先来试试?

指名说。

①6×2=12

师追问:能不能这样说:6和2是因数,12是倍数?

强调: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②12×1=12

师:12是12的倍数,12是12的因数,这里说到的4个12,到底指乘法算式里的哪一个12呢?谁来边指边说?

师:看来一个数本身——既是自己的倍数,也是自己的因数。

③21÷7=3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生:可以想到乘法算式7×3=21

师:乘法和除法可以相互转化,原来我们不仅能在乘法算式中找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也能在除法算式中找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④3+4=7

师:这道算式表示的是加法关系,不存在我们所说的倍数因数关系。

三、探索方法,发现特征

1.探索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交流: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的作业,仔细观察,18的因数都找全了吗?

师:先来比一比第一份和第二份作业,谁来说一说?

生:第一位同学没有找全。

师:第二位同学是不是找全了?那我们请第二位同学说说看,我们怎样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你是怎么找的?

生1:我是一对一对地找的。想乘法算式,先想(1)×(18)=18,再想(2)×(9)=18……

生2:我是想的除法算式。先用18÷(1)=(18),然后用18÷(2)=(9)……

师:无论是乘法还是除法算式,从1乘起(除起),找的时候都是一对一对找的,都是不错的方法。

(3)师:请试着用这样的方法也来找找15、16的因数。完成作业纸上活动二的第2题。(板书:试一试)

学生独立找15、16的因数。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哪些?

学生回答。

2.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1)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几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方法指导。

师:这只是我们观察了几个两位数的因数发现的因数特征,最多只能算是猜想。要想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不同范围的自然数(如一位数、三位数),也来找一找它们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是否也有同样的特征。

(3)学生扩大范围举例验证。

(4)交流验证情况,尤其关注有没有反例。

指名几位同学说说自己验证的情况。

(5)归纳得出结论。

师:谁来试着小结一个数的因数具有什么特征?

生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方法回顾。

师:刚才我们经历了“找一找”“试一试”“想一想”这几个过程对因数进行了研究,想一想接下来我们会研究什么?

4.迁移方法,研究倍数。

(1)师:接下来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倍数。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3、2、5的倍数,完成作业纸上活动三。

(2)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呈现资源,组织交流。(预设:缺本身,缺省略号,比较完整的。)

师:比一比这三位同学的作业,你更喜欢谁的?为什么?

(3)师:有的同学写得又对又快,还有序,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交流并小结:要找一个数的倍数,只要把这个数和非0自然数依次相乘。

(4)组织交流:

师:与因数的特征比一比,一个数的倍数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指名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小结:我们发现了: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举一些其他范围的自然数去验证一下。

师:大家很了不起,根据研究因数的内容和过程,自己尝试着研究了倍数,这是大家爱动脑、不断思考的结果。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现在你能回答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了吗?相互说一说。

学生交流反馈。

约数和倍数教案 第5篇

弄清为什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用具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教学用的奎逊耐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12的约数,哪些是2的倍数?1、2、3、4、5、6、7、8、9、10、11、12、13、......

12的约数有:。

2的倍数有:。

师:上面我们找出了12的约数和2的倍数,如果不给你这些数你能求出12的约数和2的倍数吗?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求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研究例2。

(1)思考并回答:求“12的约数有哪几个”就是求什么。

(2)从摆彩条的规律中找方法。

①从小往大找,看哪些相同的彩条正好摆出12。

②一对一对找,看这些相同的彩条是否正好摆出12。

③得出12的约数有:1、2、3、4、6、12。

并用图表示:12的约数

1、2、3、4、6、

12

④比较:哪几种方法好?

(3)尝试练习。

做教材51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后点几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观察并回答:(观察例子和练习)

一个数的约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多少?

2.小组合作,学习例3。

(1)思考:求2的倍数有哪些,该怎样想?

(2)从摆彩条的规律中找方法。

①从最小的倍数摆起,边摆边列算式。

②你发现规律了吗?

③2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

④得出2的倍数有:2、4、6、8、10......

用图表示为:

2的倍数

2、4、6、

8、10......

(3)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圈、写,集体订正。

(4)观察并回答: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最小的是多少?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写,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要使学生明确:40以内7的倍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求一个数的约数=求能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这个数能被哪些数整除)

求一个数的倍数=求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哪些数能被这个数整除)

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的,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最小的约数是1。

约数和倍数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自然数,整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正确的判别整除和除尽,约数和倍数可含义,为学生求最带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大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回答

(1)什么叫做自然数?

(2)哪些是整数?

(3)整数和自然数有什么关系?

二、引入新课

1、观察除法算式

15÷3=31.5÷3=0.5

24÷4=63.6÷09=4

80÷20=416÷3=5……1

2、找出左边三题和右边三题有什么不同?

3、回答提问

左边: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

右边:被除数、除数、商是小数且有些还有余数

4、揭示整除的意义

5、讲解约数也倍数两个概念。

6、例题讲解

15除以5,商是3,没有余数----15能被5整除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7、整除与除尽的概念区别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布置作业

反思:数的整除应强调以下几点:

1、数的整除里的数指自然数。

2、只有当被除数和除数、商都是自然数的时候,且没有余数才能说整除,

3、应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知道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因为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临江村创建旅游特色村总结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