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2024-08-05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精选12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1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月清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充分体现了以书中基础知识为本,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呈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试题难易适中,题量不大,能全面考察学生一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试卷。

一、试卷结构和难度

1. 考试时间为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2. 考试内容: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1-2课的内容。

3. 题型比例:是非判断10分,单项选择15分,材料分析25分。

二、试卷具体特点

1、依“标”扣“本”,注重双基。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降低了难

度,符合新课改精神。

2、突出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知识、行为、情感目标的考察,进一

步减少了纯知识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3、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让考生运用所学知

识谈如何做,怎样做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础薄弱。有的学困生和中等生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2. 审题不认真。

3. 答题没有条理,不会主观发挥,答得不全面。

4. 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多。

四.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复习。课上领着大家一起复习,及时督促学困生及中等生还有学优生中不主动学习的学生,除此之外,加强能力训练。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让生重视在学习生活中总结经验,提炼学习方法。

3.注重主观题型练习。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2篇

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思想品德质量调研考试已圆满结束,此试卷能联系学生生活,坚持正确导向,并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认真分析这次考试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我结合我校这次期末考试的具体情况对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试题特点

试卷以课改为指导,以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现行教材为依据,体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注重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本质要求。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就是理论要联系实际,本试题结合课本知识,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如问题探究34、36就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对是否适应初中生活的调查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诱惑,远离网络游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重点、热点问题及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试题强调时代感的同时,也注重了继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及时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是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特定要求和特有形式,一方面,命题坚持从我国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增强时代感、责任感、突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命题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香港回归10周年大会、嫦娥一号、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青少年的网络问题等,把基本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运用,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初一思想政治课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能力,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基础和基本理论的要求,相反学生是否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这次考试命题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学生应较系统、完整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学透、用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本次试卷虽然设置一定的背景材料,但是无论是选择题、非选择题还是简答题,都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准确地再现和再认能对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当然,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时,并不是简单地将设问题为“是什么”或“为什么”而是通过设置一定的背景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理解运用。强调知识的综合性,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强调能力立意与教育价值立意并重,通过考核这一中介,把知识、能力觉悟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试题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教学把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不关联的,随意的,机械的知识的拼盘,考查学生对所有知识的掌握是否系统化,条理化、考查知识内容的综合性,试题强调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上认识、分析

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注重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认识,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和运用能力,如第3、13、17、29、33、36题等等。5 加大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力度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创新本次考试增加了开放性问题,如33、34、36题,只有在答案意义有理即可给分,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检测。

6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的考查,试题是紧紧围绕课程内容,针对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设疑,比如选择题第4、13、16、34、36小题,通过这些是选择题及典型材料的设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降低难度

整份试卷中,试题的设问指向明确不设弯子,保证基本得分,没有怪题、偏题,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平均分又有了提高,此次考试,我校共参加考试人数184人平均成绩为70.65分。及格人数为147人,及格率为78.62%,优秀率为37%。

二、主要错误分析

这次考试本校初一年级平均分为70.65分,其中优秀率为37%,及格率为78.62%,1选择题第2、4、9、21、28小题错误最多。此题是基础题,本应全部掌握,但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片面导致错误。

2非选择题第31题中的第3小题失分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事实新闻了解的不够全面,平时不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的得出结论而失分。332、33、34题得分率较高,此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们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的回答

435题得分率65.42%,很多同学对材料理解不全面,不能够很好的把材料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回答缺乏层次性,不全面,只能从一个方面分析,不能把握整体。于是出现了很多同学回答的不全面。

5第36题是探究实践题,具有开放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理解能力。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把握,但解题方法上有缺陷。有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口语化现象严重;有的只知搬下书本上的内容来解答,不知结合材料与实际进一步分析,造成失分。这说明平时训练和指导不够,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知如何作答。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说理不够透彻,缺少实质内容,脱离课本回答,有的甚至偏离了题目意思,还有的连语句都不通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低,发散思维还没有形成,答题不规范。另外,审题、分析、理解、表达以及联系实际能力不高,也体现了教师平时工作中的疏漏之处。

三、学生答卷简析

1、单项选择题,共40分,本大题涉及面广,考查了学生对每堂课基本知识和最新时事政治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其中:2、4、9、21、28小题失分较多。

2、简答题,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得分较高,有70%的同学由于没有认真审题而扣分,也有个别同学答题没有针对生,答非所问。

3、探究实践题:题型灵活,答案开放,有45%的同学扣分,个别同学书面表达能力差,语句不通顺,也有些同学审题不清,缺乏文字组织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也有些同学基础太差,因此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四、教学和复习的建议

针对这次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认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从强调识记转移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从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许多学生拘以开卷考试就是考试抄秒书就行了,平时看书无所谓,所以学生在答题时无从入手,乱抄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不要用一种要求对所有学生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基础入手。

2、强调联系社会实践原则,引导学生在平时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热点问题养成看报、看时事杂志看新闻的好习惯,学会解释一些社会问题,增强责任感,在教学中要贴近现实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课程理念改革

加强学生指导,重视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另外,要加强个别同学的补差工作,加强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加强有利于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树立自信心,争取进步。4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因此政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5继续转变观念。

继续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政治教学,师生应共同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应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乐学勤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与形式,真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感悟。教学中还要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并落实到实处。学生则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要感悟和理解,注重学习过程,真正学会学习。6加强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生刚进初一,还不是很习惯开卷考试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单一,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注意从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发散思维遗迹归纳能力。同时,由于平时训练不多,学生考试时缺乏准确把握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取信息,答题时不规范,不知道要将基础知识与材料、实际相联系,审题时不细心,马虎大意等。这都需要平时在作业与考试中加强训练,上好练习分析及试卷分析课,做到精讲精练。

7关注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注重时事材料。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3篇

一、“高雅情趣, 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见教材第71页)

旧人教版教材表述为“情趣, 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讲, 这句话是错误的。编者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辛勤努力, 再版时修订为现在的提法, 值得肯定和致敬!但是, 将这句话放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妥。理由如下:

1. 从教材本身前后逻辑来看, 这句话放在这里显得比较突兀

教材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第一目“情趣源于兴趣”正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 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 同时, 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 发现乐趣, 体验情趣。”

本段依次呈现出三个逻辑层次:从兴趣与情趣的关系中引出了“情趣”的概念, 到高雅情趣的实质, 再到生活处处有情趣, 即情趣→高雅情趣→情趣。事实上, 这一段就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趣, 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情趣, 编者并未有意让学生在此区分情趣的雅与俗。因为在下一目“情趣的雅与俗”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专门讲解。

再看下一段:“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疲劳得以解除, 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这段是要让学生明白情趣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很明显, 教材的第一目主要是讲情趣的概念和情趣的作用, 其逻辑顺序是:兴趣→情趣的概念→情趣的作用, 中间突然插入一句高雅情趣的表述, 的确显得突兀, 与前后知识逻辑不统一和协调。反观旧版教材, 虽然它的提法错误, 但逻辑是前后统一的。新版这么一改, 提法正确了, 但前后逻辑却不协调了。

2. 正由于此, 会造成教师讲解时的不便

每次讲解这部分内容时, 总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如果讲完“情趣”的概念后, 就讲“高雅情趣”的实质, 那么必须先告诉学生情趣有高雅与庸俗之分, 而这恰恰又是下一目才涉及的内容, 会造成所学知识重复或跳跃;在讲完高雅情趣之后, 又回到“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的作用”, 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讲完“情趣的概念”, 跳过高雅情趣不讲, 学生又将质疑教师的讲解。如此, 就会让教师教学陷入极难境地。

3. 对照其他版本, 人教版的这种安排有完善的必要

比如,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第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 (1) 生活中处处有情趣。 (2) 情趣是多种多样的, 情趣有高雅、庸俗之分;第二目再水到渠成地讲解高雅情趣的作用。这种编排很有借鉴作用。

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认为新人教版的这句表述应改为“情趣, 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追求。”这样, 提法既科学了, 第一目的前后逻辑又统一了。或者可以把这句放到第二目去, 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好奇与从众” (见教材第76~77页)

教材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培养高雅生活的不同途径,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 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当我提出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问题, 让学生阅读全框内容之后, 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第一条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第二条丰富的文化生活;第三条提升情趣, 陶冶情操”。无一例外地将第二条关于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漏掉。这让我感到奇怪, 仔细探究一番才发现, 这不能全怪学生。

1. 标题应观点鲜明

作为本框题下的第二子目, “好奇与从众”这个标题确实简洁, 却不明了, 未能像其他三目一样表达明确的观点, 而显得格格不入, 难怪学生往往因为不解而将它忽略。我认为, 面对七年级的学生, 目标题应该观点鲜明, 这也正好与其他三目的标题协调一致。

2. 从这一目的表述来看, 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讲“好奇”:教材先设计了一幅有趣的漫画, 充分展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幅漫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好奇心对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最后写道:“当然,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 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 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事实上, 好奇心是一种学习的动力, 但是应该注意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转化为正当有益 (而非仅仅是浓厚) 的兴趣, 才能培养高雅情趣。

3. 对于相同的内容, 其他版本的表述有值得学习之处

比如,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让生活充满情趣》同类的目标题是:培养高雅情趣, 从良好的兴趣爱好开始。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同类的目标题是:避免盲目从众, 杜绝不良嗜好。它们的目标题都是观点鲜明、形式统一。

因此, 我们觉得人教版的这一目标题应该改为:“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 这样既可以与其他三目形式统一, 又能体现鲜明的观点。

三、“丰富的文化生活” (见教材第77~78页)

教材以北京景山公园老年合唱团的故事为引子, 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展现其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教材随后的正文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学习”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阐明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但是, 教材只是提到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 却对文化缺乏辩证的分析。我们知道, 现实生活中, 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与迷信的、专制的落后文化。显然, 我们要学习的是前者, 摒弃后者。我们教材里说的“丰富的文化”当然是指先进的优秀文化, 不包括落后 (糟粕) 文化。喜欢动脑筋的学生在学习这里时, 曾经反问过:“难道黄、赌、毒文化也能陶冶高雅情趣吗?”于是我们就得给他们辩证地分析一番文化。所以, 我以为, 这个目标题应改为“丰富的优秀文化生活”, 同时教材应增加对文化的辩证分析。

摘要:对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实验教科书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的三处表述, 作为一线教学人员觉得有值得改进之处。“高雅情趣, 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这句表述应改为“情趣, 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追求。”“好奇与从众”这个目标题应改为“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丰富的文化生活”, 这个目标题应改为“丰富的优秀文化生活。”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4篇

关键词:七年级;实验教科书;表述;管见

对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实验教科书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的三处表述,作为一线教学人员的笔者觉得有值得改进之处,在此提出,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高雅情趣,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见教材第71页)

旧人教版教材表述为“情趣,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讲,这句话是错误的。编者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辛勤努力,再版时修订为现在的提法,值得肯定和致敬!但是,将这句话放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妥。理由如下:

1.从教材本身前后逻辑来看,这句话放在这里显得比较突兀

教材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第一目“情趣源于兴趣”正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本段依次呈现出三个逻辑层次:从兴趣与情趣的关系中引出了“情趣”的概念,到高雅情趣的实质,再到生活处处有情趣,即情趣→高雅情趣→情趣。事实上,这一段就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趣,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情趣,编者并未有意让学生在此区分情趣的雅与俗。因为在下一目“情趣的雅与俗”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专门讲解。

再看下一段:“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这段是要让学生明白情趣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很明显,教材的第一目主要是讲情趣的概念和情趣的作用,其逻辑顺序是:兴趣→情趣的概念→情趣的作用,中间突然插入一句高雅情趣的表述,的确显得突兀,与前后知识逻辑不统一和协调。反观旧版教材,虽然它的提法错误,但逻辑是前后统一的。新版这么一改,提法正确了,但前后逻辑却不协调了。

2.正由于此,会造成教师讲解时的不便

每次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总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如果讲完“情趣”的概念后,就讲“高雅情趣”的实质,那么必须先告诉学生情趣有高雅与庸俗之分,而这恰恰又是下一目才涉及的内容,会造成所学知识重复或跳跃;在讲完高雅情趣之后,又回到“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的作用”,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讲完“情趣的概念”,跳过高雅情趣不讲,学生又将质疑教师的讲解。如此,就会让教师教学陷入极难境地。

3.对照其他版本,人教版的这种安排有完善的必要

比如,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第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1)生活中处处有情趣。(2)情趣是多种多样的,情趣有高雅、庸俗之分;第二目再水到渠成地讲解高雅情趣的作用。这种编排很有借鉴作用。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新人教版的这句表述应改为“情趣,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追求。”这样,提法既科学了,第一目的前后逻辑又统一了。或者可以把这句放到第二目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好奇与从众”(见教材第76~77页)

教材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培养高雅生活的不同途径,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当我提出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问题,让学生阅读全框内容之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第一条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第二条丰富的文化生活;第三条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无一例外地将第二条关于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漏掉。这让我感到奇怪,仔细探究一番才发现,这不能全怪学生。

1.标题应观点鲜明

作为本框题下的第二子目,“好奇与从众”这个标题确实简洁,却不明了,未能像其他三目一样表达明确的观点,而显得格格不入,难怪学生往往因为不解而将它忽略。我认为,面对七年级的学生,目标题应该观点鲜明,这也正好与其他三目的标题协调一致。

2.从这一目的表述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讲“好奇”:教材先设计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充分展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幅漫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好奇心对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最后写道:“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事实上,好奇心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但是应该注意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转化为正当有益(而非仅仅是浓厚)的兴趣,才能培养高雅情趣。

3.对于相同的内容,其他版本的表述有值得学习之处

比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让生活充满情趣》同类的目标题是:培养高雅情趣,从良好的兴趣爱好开始。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同类的目标题是: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它们的目标题都是观点鲜明、形式统一。

因此,我们觉得人教版的这一目标题应该改为:“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这样既可以与其他三目形式统一,又能体现鲜明的观点。

三、“丰富的文化生活”(见教材第77~78页)

教材以北京景山公园老年合唱团的故事为引子,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展现其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教材随后的正文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学习”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阐明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但是,教材只是提到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却对文化缺乏辩证的分析。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与迷信的、专制的落后文化。显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前者,摒弃后者。我们教材里说的“丰富的文化”当然是指先进的优秀文化,不包括落后(糟粕)文化。喜欢动脑筋的学生在学习这里时,曾经反问过:“难道黄、赌、毒文化也能陶冶高雅情趣吗?”于是我们就得给他们辩证地分析一番文化。所以,我以为,这个目标题应改为“丰富的优秀文化生活”,同时教材应增加对文化的辩证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5篇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AABBBAAB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DDDCADAACAADBAB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DACBDDCBBCCCAD

三、分析说明题

1.(1)兔子:自负或自大乌龟:自信

(2)自信会让我们找到优势,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断获得成功。

自负则会让我们盲目自大,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略自己的缺点,最终导致失败。

2.(1)人格尊严权或荣誉权

(2)不对。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侮辱、诽谤等

(3)首先,我会指出经理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荣誉,如果不听,向法院提起诉讼

3.(1)要全面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方法。

(3)①和②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6篇

(三)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了,你的收获肯定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沉着动笔,祝你旗开得胜!

一、精挑细选,学会生活。(下列试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面的表格内。每小题4分,共60分。)

──相信自己,成功就在眼前!

1.爱默生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这说明我们在新同学面前

A.要表现宽容B.要同喜同悲C.要主动热情D.要相互尊重

2.但丁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颗大树。”这就告诉我们

①白松不是一种优良树种,不能适应各种环境 ②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 ③只有在良好的集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 ④土地与白松、集体与个人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困难时,会感到学习太苦了;当自己经过刻苦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时,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小彦的这段日记说明

A.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B.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C.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D.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4.“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B.金无足赤,人各有别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5.“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美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大学生为抢救落水少年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懂得

A.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B.要肯定、尊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善待他人的生命了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牺牲了自己就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 6.正确认识自己要求我们

A.只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B.必须认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C.只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D.必须重视集体对自己的评价。

7.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静静地接近你,慢慢地腐蚀你。面对不良诱惑,我们要

①增强猎奇心理 ②树立科学的态度③培养坚强的意志④保持清醒的头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下列属于高雅生活情趣的是A.经常上网玩“偷菜”游戏B.经常扮“酷”,走路学模特“猫步”C.追求时髦,在着装上与众不同D.利用节假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9.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

A.铃声通常会导致积极情绪B.铃声一般会引起消极情绪

C.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D.任何事物都会产生不同情绪

10.“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这句话告诉我们

A.情绪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B.情绪调节与外界环境无关

C.应努力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D.调节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1.一次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边讲边在黑板上写下要点。他在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时,便在黑板上写下“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黑板上写的是“胡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胡适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但具有庸俗的生活情趣B.有幽默感的人,能抓住生活中有情趣的一面,分寸恰当地以诙谐的语言和动作,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C.人们在相互交往、交流的社会生活中,难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情趣D.以上都对

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提示我们在面对自己的从众心理时

A.学会鉴别,不可盲目跟从B.只要跟从大家就一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C.能与他人打成一片,是个人魅力的体现D.友好相处会使我们参加没有意义的活动

13.15岁的晓杰独自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他被两个穷凶极恶的歹徒截住,他们持刀威胁晓杰,让他交出钱来。晓杰发现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没有其他人。于是他将钱交给了歹徒。歹徒扬长而去,晓杰很快报了案,向警察说明了事件的经过和歹徒的特征。对晓杰的表现你的看法是

A.晓杰贪生怕死,助长了歹徒的嚣张气焰B.晓杰面对不法侵害时采取的行为是有效的自我保护行为C.晓杰应该不顾一切地和歹徒搏斗,必要时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

D.晓杰的这种行为会使社会治安恶化

14.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下列未成年人的做法中符合自我保护要求的是

A.发现有人落水,不顾一切救人B.上下楼梯靠右,轻声慢步缓行

C.遇到坏人勒索,盲目与其硬拼D.看到没车通过,迅速闯过红灯

15.一天,中学生小莉发现学校教学楼的墙壁上出现了裂缝,下列选项中的想法和举动正确的是

①认为此事与己无关,不必多管闲事 ②将此事告诉学校领导,建议学校采取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③打电话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建议有关部门责令学校采取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④回家后将此事告诉父母,母亲让她别多管闲事,她再也没对别人提起此事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让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脸孔,答题时,请书写清楚、工整,养成良好习惯!

二、学知明理,快乐生活(16题8分,17题6分,18题14分,共28分)

──凭你的智慧,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16.进入中学以后,个人的心理变化很大,自我意识大大增强。有一次,七年级的小祥和小丽讨论“怎样认识自我”的话题时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小祥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自我评价最重要。

小丽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嘛!”他人的意见才可靠。(8分)

17.材料一:数学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小洁的成绩不好,她的心情很糟。回到家里,她便拿起平时最喜爱的集邮册,逐页欣赏,她的情绪逐渐愉悦起来。

材料二:当家长、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家长、老师,我会怎样做呢?

材料三:一对夫妇上街买菜,被小偷窃走200元钱。妻子回家后气恼不已,而丈夫却大笑道“花200元钱加强我们的防盗意识,值!”

以上三则材料,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调节情绪。(6分)

18.李杰是家里的独生子,奶奶疼孙子,对他百依百顺。父母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因此,李杰就放任自流。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缺少的关爱,对李杰的零花钱从不约束,使他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他特羡慕港台电影中黑社会老大的样子,认为那才叫“酷”。在学校里他被同学们前呼后拥,他也做起了老大;在社会上,他和那些无业小青年整天泡在一起,上网聊天、玩游戏,跟他们学会了抽烟、喝酒,还经常旷课、留宿在“哥们儿”家中。奶奶劝他,他不听;老师找他做工作,他当成耳旁风。有一次,他认为一位同学斜眼瞪了他一眼,就叫来他的“哥们儿”,对那位同学一顿毒打,把那位同学打得住进了医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在李杰身上,存在哪些不良行为?(4分)

(2)请你分析李杰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6分)

(3)李杰的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三、走进生活,探究实践。(12分)

──积极尝试,会有新收获!

冀州市某中学携手公安机关,开展了一场以“为了孩子的笑脸,我们共同守护”为主题的校园安全广场活动。警官和心理专家一致强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原则!同时,还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避险的建议(如下图所示)

(1)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原则?(4分)

(2)从珍爱自己生命与尊重他人生命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中相应的避险建议,分析这些建议的合理之处。(8分)

(3)恭喜你!试题全部答完了!是否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过别急,请再检查一遍你的文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2013学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试卷)

一、精挑细选,学会生活(每小题4分,共60分)

二、学知明理,快乐生活(16题8分,17题6分,18题14分,共28分)

16.(8分)小祥和小丽的观点都不对。因为,只有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小祥的观点只强调自我评价而忽视了他人评价,小丽的观点只强调他人评价而忽视了自我评价。

17.(6分)材料一中小洁运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调节情绪;材料二是指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采用了心理(角色)换位法;材料三中的丈夫运用了升华的方法,从不利因素中看到了有利的因素。(每个方法2分,共6分)

18.(14分)

(1)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旷课。(每方面1分,学生写出四个方面即可得4分)

(2)从李杰个人角度看: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受影视作品中哥们儿义气的影响,结交不良朋友,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染上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的坏习惯,甚至旷课,不思进取。从家庭角度看,父母对子女教育责任的缺失,奶奶的溺爱,使得李杰从小就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遵守行为规范的习惯。从学校角度看,老师对李杰缺乏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从社会角度看,网吧经营者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允许李杰进入网吧,使李杰受到不良影响。(学生只要能从两个角度回答即可得6分)

(3)①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慎重交友,要交益友,不交损友,不盲目从众; ②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例如,采取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法,同时学会专时

专用、改正不良习惯等。③在家庭中父母教育缺失的特殊环境下,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学习计划,照顾老人。学会自立自强。(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走进生活,探究实践。(12分)

(1)(4分)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但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不得让与或抛弃。(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8分)①从珍爱自己生命角度: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珍爱生命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因此,当危险降临时,不与歹徒正面冲突,快跑是正确的选择。运用扫把做武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等,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表现。

②从珍爱他人生命的角度: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肯定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因此,逃离时不拥挤,下楼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打报警和急救电话是关爱他人生命的要求。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7篇

15.(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2)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激励自己的斗志;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16.(1)盲目从众,不能把握自己的好奇心,自控能力差,不服从教育,追求庸俗的生活情趣等。

(2)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培养正当的兴趣和爱好,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学会拒绝诱惑。

17.(1)远离诱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请老师、家长或同学监督自己的行为。

(2)①国家要加强对公民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②有关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③学生遭遇敲诈勒索后,要及时报案,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等。

18.(1)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②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③黄福荣勇救他人,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自己有限的生命焕发了光彩,延伸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2)①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要珍爱生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②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我们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③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之中。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爱,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8篇

一、设计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 理平衡,使学生很 快进入学 习状态。为此,笔者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在新授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悦纳自我发展自我》时,为了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

上课时笔者捧着一个盒子走进教室,很多学生非常好奇这个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此时笔者向全班宣布: 盒子里放着老师最喜欢的学生的相片。然后请几个学生上前来查 看,最后笔者 公布答案:“盒子里是 一面镜子,每个同学打开盒子都会看见自己。其实老师喜欢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你们喜不喜欢你们自己呢?”这样通过活动来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新颖

为了让整个课堂 的教学思 路清晰,在本节公 开课中,笔者虚拟了一位学 生的同龄 人———小美,围绕小美 的初中生活以及她的所见所闻,分别以“心理辅导”“同龄密语”“社会百态”“新闻播报”四个场景呈现。

在场景一“心理辅导”中,展示小美的内心 活动:我成绩不好,在这高手如云的学校里总感觉不到自信、快乐……通过和心理老师的谈心,小美明白了:人的能力 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样通过展示同龄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及彼,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过 程,又让学生 认识到人 的能力是 多方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着缺点与不足,要全面认识自己,改进和发展自己,悦纳自己的普通。

在场景二“同龄密语”中,展示同龄人小美性格方面的材料:性格多变,在家里少言寡语,在学校活 泼开朗, 看到感人的故事会稀里哗啦地掉眼泪……让学生通过感受同龄人的性格特点,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明白这些都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并且通过一些良好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性格,学会悦纳自己的性格。

在场景三“社会百态”中,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资源,描述一位外表漂亮的姑娘在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和赣州“最美浮 桥歌手”刘海 的助人事 迹。通过两个故事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在场景四“新闻播报”中,以小美的视角看待目前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性别歧视的现象,以及通过“超市购物”这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打破男生、女生原有的相互认知模式,让学生明白男性、女性各有价值,各有千秋,要学会悦纳自己的性别。

三、立足教材,大胆处理教材,优化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意味着,一方面, 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实践者,另一方面,教师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为符合学 生的心理需求,四个场景的故事顺序设置与教材顺序不一样,先是从小美自身关于学习和性格方面的视角来学会悦纳自我,然后由己及人,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百态,来感受悦纳自我以及悦纳社会的美。

在大胆处理教材的同时,课堂也要 精雕细琢,让语言更优美,板书更漂亮,衔接过渡更自然。一节好课,每个知识点之间必定是有内在联系的,利用这种联系去实现教学环节过渡,会给听课者自然、流畅的感受。

四、重视课堂结尾,旨在画龙点睛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悦纳自我发展自 我》的课堂结尾中,笔者把板书设计成一个简单的笑脸, 巧妙地将本课的四个关键词:普通、性格、外貌、性别 以蝴蝶结的方式呈现出来,既简洁明了,也让人过目难忘。这样的板书设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我,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学会悦纳自我,发展自我。这样,既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对教学内 容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又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实,完美无缺的课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我们 每个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都在努力上着不让自己留下遗憾的课。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成长,让自己的课 堂越来越好,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摘要:通过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悦纳自我发展自我》的公开课实践,阐述如何上好一节意犹未尽的公开课。首先,设计精彩的导入;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再次,大胆处理教材;最后,重视课堂结尾。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9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与小学相比,中学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因此,我们必须()

A.慢慢来,反正有老师B.小学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

C.干好自己的事,别的都不重要D.积极适应新的中学生活

2.欣欣今年上初中了,她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如果你是她的新同学,怎样劝她?()

A.既然不喜欢这所学校,那就赶快转学

B.其实学校都是一样的,在哪儿都是读书,累死了

C.你慢慢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乐趣,你就会喜欢这个学校的D.三年马上就过去了,慢慢熬吧。

3.进入中学,我们内心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些体验与小学时有所不同

B.每个人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C.正确分析并积极应对这些新的体验,将有利于我们迅速适应新的生活

D.只需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其他的不必多想

4.以下选项不属于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是()

A.学习科目的增加B.学习的难度加大

C.语文、数学成为主要科目D.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5.中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与小学的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学学习科目比小学的少B.中学老师讲课比小学的慢

C.中学课程比小学的难度小D.中学每节课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了

6.与人交往时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的人()

А.很容易交到朋友 В.是对人的不尊重 С.是忌妒朋友的表现D.是个性的表现

7.在新的学校里,有那么多新的面孔,可慢慢地也就成了朋友,每个人都需要朋友,这是因为()

A.友情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更有助于我们快乐地成长

B.拥有朋友,可以显示自己的好人缘

С.友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有用

D.朋友是初中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8.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说明()

A.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B.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C.人与人之间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

D.人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不受集体的约束

9.小雨初上中学,认为对陌生同学热情会让自己“掉价”,小雨的错误主要在于()

A.他缺乏交友的真诚B.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C.他很有性格,很“酷”D.他没有交友的原则

10.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只靠个人埋头学习而没有朋友,就很难得到广博的知识。下列能反映这一知识内涵的是()

A.督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B.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C.道不同不相为谋也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11.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下面哪些方式可以使自己友爱合群()

①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

②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③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要心不在焉

④发生矛盾时互相不让,等对方先认错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要搞好学习,很重要的是()

A.发现学习的苦与乐B.善于发现和享受学习的乐趣

C.知道学习的重要性D.热爱学习

1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反映的道理是()

A、学习中有苦有乐B、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C、学习态度要端正D、要有远大的学习目标

14.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认为比较好的是()

A.照搬学习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就行

B.照老师所说的学习方法做

C.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并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

D.听从父母的指教

15.霞霞到了初中,发现科目增多了,学习内容加深了,要求也提高了,老师的教法也不同了,作业也增加了,整天忙得喘不过起来,很苦恼。对此,你认为霞霞应该()

①首先要明确初中学习的特点,调整好心态②要制订好学习计划

③选择重点学科突破,其它科目暂时放弃④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调整学习方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二、判断题

16.衡量我们在中学生活是否适应,只看学习成绩。()

17.在新的集体中,我要和原来认识的同学“抱成团”,防止别人欺负。()

18.面对中学生活出现的新变化,我们应积极地适应新生活。()

19.中学的规章制度比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那是因为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提高了。()

20.只要是朋友,就应该讲义气,就应该做使对方高兴的事。()

21.面对朋友的要求,绝对不能拒绝。()

22.我们都要有一种“苦学有乐,乐学不苦”的精神,这样我们就会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

23.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问,是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24.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将会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里,把成为大科学家作为自己惟一的追求。()

25.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三、简答题

26.列表说明,你在进入初中后最不适应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你最不适应的是什么?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27.小聪上初一,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内心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脸上却是一副高傲的表情,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觉得“先与别人打招呼,好像就低人一等”,只想等着别人跟他打招呼。

①请问小聪同学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能否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为什么?

②请你给小聪同学想想办法,使他能更快地融入到同学中去。

28.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名中学生意味着什么?你能说出多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少3个)

四、问答题:

29.材料二:小明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一到新学校就觉得什么都新奇,课余时间在校园里东瞧瞧、西逛逛,很快就熟悉了学校的环境;还很善于交朋友,对班上的同学,不管他是否认识,都主动上前打招呼:你叫什么名字?小学在哪儿读书?家是哪儿的?多大了?愿意与我交个朋友吗?……简直就是一个打开了的话匣子。他才大新学校不到一个星期,人缘很好,交了很多的朋友,大家也很喜欢他。

(1)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2)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更快地适应初中学校这一新的环境?

30.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班主任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以“学先贤事迹,做学习主人”为主题的座谈会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

(2)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同学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3)请你再收集一些劝学的格言名句或勤奋苦读的典型事例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五、拓展题

由小学到初中,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已经适应小学生活的你是否已经适应初中生活了吗?你对你新的学校的环境是否熟悉了吗?你对你的学校的历史、校训、传统是否知道了呢?如果是,那么请你利用下面的问题,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新学校吧。如果不是,那也请你利用下面的问题,赶快熟悉一下你新的学习环境吧!

①请你简要画出你的学校的平面图。

②你的学校的全名是:

你的学校的校训是:

你的学习的校长是:

你的学校的特点是:

你的学校的传统是: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D4.C5.D6.B7.A8.C9.A10.A11.D12.B13.A14.C15.A

二、判断题

16.×17.×18.√19√20.×21.×22√23.√24.×25.√

三、简答题:

26.问题与解决方法对应,符合自己实际。

27.①不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应该真诚、主动。

②依据材料,合理。

28.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学习习惯主要包含在听、读、写等过程中的各种习惯,以及在计划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是我们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对初中三年学习的顺利进行,意义深远。

举例:略

四、问答题:

29.①略

②1.主动了解学校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学校各个部门的位置和功能、各种实验室以及教室等;人文环境包括校风校纪、办学特色、学校历史、教师特色等。

2.尽快形成主人翁意识,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学校环境。

3.正确认识自我,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走进老师、同学,适应初中学习和生活的节奏。

30.①略

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屹立、有决心。

①略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10篇

(一)一、单选

1、《故乡的云》这样写道:“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呼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这体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A)

A 归属感B 责任感C 亲近感D 使命感

2、小董的爸爸初中毕业20多年了,可是他经常上网查看同学录,和以前的同学一起交流信息,回忆美好的初中生活。这主要是因为(D)

A 集体给了他知识和能力B 集体培养了他的兴趣和特长

C 集体教给他做人的道理D 集体给了他温暖与力量,使他有了归属感

3、我们在班级与学校里学习与成长,下列比喻最恰当的是(B)

A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游戏的场所B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

C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娱乐的天地D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交友的乐园

二、多选

4、下列能体现我们对班级和学校集体归属感的有(ABCD)

A 期盼校园生活B 想念老师同学

C 盼望得到班级重视D 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关心

5、下列能使人产生对班级和学校集体归属感的有(ACD)

A 小明参加校运会时,同学们为他呐喊助威

B 小刚犯错误时,几个同学嘲笑他

C 小华参加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受到学校表扬

D 小涛生病期间,同学主动为他补课

6、班级和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家。因为我们能在这个家中(ABCD)

A 感受温暖,获得归属感B 拓展视野,获得知识

C 发展特长,获得能力D 陶冶情操,获得品格

三、综合7、王菲刚到七(2)班时,性格内向,从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和同学交往。后来大家热情地接近她,拉她参加课外活动,“逼”她参加班上的文艺演出,还邀请她参加长跑队。有一次王菲在比赛中受伤,同学们积极地照顾她,给她买了补品,背她上下楼梯。经过一段时间后,她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乐于交往并培养了自己的文艺兴趣,参加了校舞蹈队。她深有体会地说:“没有七(2)班,就没有现在的我。”

(1)来到七(2)班后,王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交往变得开朗、活泼、兴趣广泛。

(2)王菲从这些变化中感受到了什么?

因为同学们对她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使她感受到在集体中的归属感。

(3)七(2)班在王菲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11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0分(每小题2分)A2A3A4 C5 D6C7B8C9D10B11A12 B13C14B15A

二、非选择题(70分)

16【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12分】

(1)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学会享受学习,不断摸索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的新节奏等。(任意3个角度,6分)

(2)小刚看到自己英语口语不准,又看到数学体育好,这是通过自我评价(反思)来正确认识自己。同学笑话他,使他难过,老师夸他,使他高兴。这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6分)

17【情境探究,学以致用】【15分】

情境一:正确做法是:拒绝上车;或劝阻超员,或向学校报告等。(2分)理由:增强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分)

情境二:正确做法:劝阻,或向老师报告。(2分)理由:吸烟属于不良行为;影响身体健康。(3分)

情境三: 正确做法:拒绝邀请;并劝说他不要参与赌博。(2分)理由: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是一种恶习,是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影响学习、休息、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诱发违法犯罪。(任意一个方面)(3分)

18【正视现实,完善自我】【15分】

⑴小明可以采取理智控制法,提醒自己:“别发火,沉住气。”(5分)

⑵小杰可以运用自我激励法,相信 “我能行”;或者用自我解嘲法,“有什么了不起,下次我肯定能回答好”;或用合理宣泄法等。(5分)

⑶小玲可以向老师、同学、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并请求他们的帮助等。(5分)

19【明辨是非,理性追星】【16分】(1)我们应该理性追星。学习明星们的优秀品质,完善自己(4分)

(2)微博内容要点:例如A理智追星,追星就会产生积极影响。(1分)这样做:有利于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激发个人学习潜能,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等。(任意3个角度)(6分)

B盲目追星、从众追星,就会产生消极影响。(1分)这样做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甚至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不良的道德品质,从而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任意2个角度)(4分)

20【防范侵害,保护自己】【12分】

(1)打“110”报警,或向邻居、或向相识的成人求助,或给父母亲友打电话求助。(4分)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月清(一)试卷分析 第12篇

(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1、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关爱。下列看法不对的是()A、某班同学给校园草坪放置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B、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

C、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使用科技手段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 D、我们要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2、地震时,映秀小学6年级女学生康洁勇敢地从6楼纵身跳下逃生。脱险后的康洁,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再次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抢救老师和同学。少年英雄康洁的这一行为表明()

①她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②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尽力伸出援助之手 ③她的人生价值因勇敢而闪烁光彩 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他对此举很不以为然:又没发生地震,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 B.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最具有智慧 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生命价值

4、你认为以下列行为中哪些做法与“关爱生命”相违背()

①周末到森林中打猎 ②到餐馆吃野生动物 ③放生从农民手中买来的蛇 ④保护珍稀动植物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也被处于死刑)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们从小就应该进行生命教育 ②生命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③他不懂得珍惜生命 ④每个人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有一天/让晨光拉着我/让夜晚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把生命珍惜》这首诗说明的道理是()

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比可贵 ②生命是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基础 ④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

7、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话启示我们,青春()

A.是快乐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 B.是美好的,我们要趁这个时光好好玩乐 C.是漫长的,我们要慢慢的渡过 D是短暂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好好把握

8、李素丽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是()

A.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B.做一个有地位的人

C.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 D、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9、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突然宿舍起火,而你又住在四楼,正确的做法是:()①大喊救命,惊慌失措 ②迅速喊醒同学

③有秩序地和同学一同撤离 ④有条件的,打报警电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仅仅在于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彩 B、生命很珍贵,好死不如赖活着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D、应当善待他人的生命

2007感动中国人物张丽,在多舛的命运里,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五年时间,她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用轮椅为爱心画出了最美的轨迹。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生命真好!”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生命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②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③只有残疾人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④人生命的可贵体现在身残志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学习李丽,我们就要做到()

①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放弃生存的希望 ②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③加倍地珍惜自己的生命 ④善待、尊重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8年5月3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揭晓,“水立方”设计者、国家游泳中心总工程师陈蕾获此殊荣。陈蕾带领建设者们努力奋斗了3年,终于使高技术含量的国家体育馆建成。

13、青少年要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要()

①树立奉献意识 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③勤奋学习,丰富充实自己 ④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8年6月8日,新华网报道:天津银座集团董事长王贵武,十年如一日照顾素昧平生的烈士父母,用超越血缘和亲情的孝心,温暖着10位抗洪烈士双亲的心。王贵武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在公司设立“拥军办”,派专人负责拥军工作。

14、王贵武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事情的积累 ②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③只有像王贵武那样照顾烈士父母,才能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 ④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奉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15.小林跟同学在公园中玩耍,随手折了一些鲜花,其他同学批评他不能这样做。他却说:“这有什么,植物又没有生命,不知道痛。”对此,你的看法是()A、植物虽然没有生命,但却是我们家园的朋友 B、人类的生命重要,动植物的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 C、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D、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大自然

16.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保护动植物。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在饭店就餐吃珍奇野味

B.积极参加义务植树 C.架网捕鸟

D.在树上晾晒衣物或锻炼身体 17.人类生命与其他生命最主要的区别是()

A、人类生命能适应自然

B、人类生命能说话 C、人类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D、人类能共同生活

18.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车票,一旦动身,决不返回。”这形象地说明()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②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 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8月8日是我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民健身日”。如今,全民健身已成为一种持续健康的社会健身风潮。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珍爱生命健康权的唯一方式 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④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做法能体现珍爱生命的是()

①看到歹徒行凶,就近到派出所或打110报警 ②遇到落水者,不管任何情况马上下水救人 ③外出游玩,遇到意外伤害及时自救 ④陌生人送给的饮料,尽情享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1.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他对此举很不以为为然:“又没发生地震,用的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 B、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最具有智慧 C、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能够实现生命价值

22.歌德说:“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名言主要说明()A、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每个人有所创造 B、实现个人生命价值,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C、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同 D、创造会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23.喜剧天王周星驰曾说过:“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付出努力和代价。”我们中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就要()

①珍惜时间,抓住今天,不荒废青春年华 ②努力学习,完善自我

③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④生命价值的实现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2009年10月12日,原潍坊市长助理、市政府党员、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崔学选被评为第二届“感动潍坊十大人物”。他在援建工作中,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他视灾区人民为亲兄弟,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身先士卒,无私奉献,为支援抗震救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崔学选的事迹表明

①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③人生价值因奉献而闪烁光彩 ④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来实现,以下行为有利于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有()①无偿资助白血病孤儿 ②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③努力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争取做“大官”,职位越高越能体现人生价值 ④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十佳歌手”比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26.北京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是()A. 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B. 做一个有地位的人 C. 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 D. 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27.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一股“野味”热,“野味”馆生意兴隆,野生动物买卖红火,捕杀珍稀动物现象屡禁不止。人们捕食野生动物,会()

①影响了人们再就业 ②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长江没有回头浪,人老不能转少年。”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A.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B.生命不可重复,要倍加珍惜 C.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要顺其自然 D.人生易老,生命短暂,不要过于认真

29.蝴蝶的成长必须经过在蛹中痛苦挣扎的过程,直到它的翅膀和身体逐渐强壮了,最后破蛹而出,才能在空中翩翩起舞,自由飞翔。蝴蝶的挣扎固然痛苦,但也正是这种痛苦的挣扎锻炼了它的翅膀,给予了它生命力。蝴蝶的成长经历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是()A.生命中只有痛苦,没有欢乐 B.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痛苦的生命体验

C.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生命的美好 D.人生始终充满痛苦

上一篇:浅谈玩忽职守罪的认定下一篇:教师党员学习心得体会7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