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2024-08-03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精选10篇)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第1篇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人往往都会对某一样东西产生依赖。我的双排键张老师对咖啡十分依赖,这挺奇葩的.。

周日晚上,我去学双排键。上课时,张老师照样喝着一大杯星巴克的咖啡,一手在写文件。我问她,“张老师啊,你为什么总是要喝咖啡啊?”她回头看了我一眼,回答:“我太喜欢咖啡的味道了,每天喝一大杯,已经上瘾了,不喝不行啊!”

她告诉我,她最爱去的咖啡店就是星巴克,她每天都会去那里喝上一大杯咖啡,她已经成为星巴克的常客了。

上回晓雯音乐部分学员去美国游学,张老师也跟着去了。一下飞机,她就迫不及待地问导游,“星巴克在哪里?星巴克在哪里?”那个导游是个美国人,会讲中文,也听得懂中文。导游一开始不理她,张老师就一直叫,最终搞得那个导游不耐烦了,回头大吼一句:“叫什么叫,星巴克在美国多得是!你每走一条街都会看到一家啊!”但是,张老师还是念叨着咖啡,那个导游烦起来了,直接把她拉到一家星巴克里,给她点了一大杯咖啡,周围的学员已经彻底无语了。张老师对咖啡的热爱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人了。

但是,据说咖啡始终是对人体有危害的,咖啡因如果摄入量过多,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我劝过张老师,叫她不要喝咖啡了,对人身体不好。她试着一周有一天不喝咖啡。

又到了周日晚上,我去上课,一进门,就看到她在泡红茶喝,我就留心去观察她。她泡好后,喝了一口,没说什么,我认定她一天坚持到了。但是,我很快发现,她不喝咖啡后,工作效率低了很多,手看起来也力不从心了。她喝掉半杯红茶后,皱着眉头,咂巴咂巴嘴说道:“真难喝!比咖啡难喝多了!啊,不行不行,我要去喝咖啡!”随后,她叫一个同学把剩下的红茶倒掉,自己又去忙活泡咖啡去了。还是没坚持到!

我很好奇咖啡的味道,回到家后自己泡了一杯喝,喝了一口,好苦啊!真不好喝。好奇怪的人啊,为什么会依赖上咖啡?看来奇怪的人有奇怪的癖好。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第2篇

妈妈又在喝令我别玩手机,可我一直找借口想玩下去。

我对玩手机的依赖是从妈妈给我买手机时开始的。那时候,是三年级,我满怀欢喜地接过手机,先把微信和游戏下载下来,之后便开始大玩特玩,觉得太好玩了,根本停不下来。

买手机是因为班上许多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每次看他们炫耀的时候,我便产生了对他们的羡慕,而我只能眼睁睁看他们打游戏。我一回家就跟妈妈说我要手机、别人手机上看过来的功能以及我的渴望。可妈妈严肃的地说,我现在控制不住我自己,以后等我表现好的时候再给我买。我听后,拼命地学习,期末成绩出来了——我竟是全班第一。妈妈知道后,思考了一会儿,真的给我买了手机!

暑假里,我基本上没作业,这60天里,我天天在玩,已经产生了依赖,妈妈经常让我停下别玩,可手机仿佛在召唤我,“赶紧过来,部落战开了,他们都叫你去玩啊!”我控制不住了,拿起手机,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打开手机,赶紧开始玩。

开学了,我一定会把手机带在身边,如果不带手机,我整个人都不舒服,非常想玩,妈妈经常让我戒掉玩手机,可我做不到。父母出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就会偷偷地拿出手机,兴奋地玩起来。出去旅行时没有带手机简直就是最大的折磨,如果没有玩手机,我就会觉得自己吃不开心,玩什么也心不在焉,干啥都没兴趣,我真是手机依赖症患者了。

高中生短信依赖的调查研究 第3篇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苏州市3所四星级高中学生, 方式为整群抽样调查, 在三所学校中整体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各若干班级。调查时间为2009年9月, 共发放问卷610份, 回收有效问卷576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3%。

一、高中生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

1.拥有手机的比例

在576份有效问卷中, 拥有手机的学生达474人, 占82.29%。其中有一部的为439人, 占手机拥有者的92.62%, 占全部学生的76.22%, 有2部手机的32人, 3部手机的1人, 4部手机的2人, 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占7.38%。说明目前高中生拥有手机的同学已经很普遍, 手机已经成为高中生日常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 甚至可能比文曲星和计算器等学习用具更加普遍。另外男生手机拥有人数为266位, 占有手机学生的56.12%, 占全部男生的78%;女生手机拥有的人数为208位, 占有手机学生的43.88%, 占全部女生的88.51%, 男女生手机拥有数有明显差异 (χ2=10.51, P<0.01) 。住校生有手机人数为369位, 占全部手机拥有者的77.85%, 占住校生的83.48%;不住校生有手机人数为105位, 占全部手机拥有者的22.15%, 占不住校学生的78.36%。经检验, 拥有手机与是否住校没有关系 (χ2=1.88, P>0.05,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高一有手机学生为144人, 占全部手机拥有者的30.38%, 占高一学生的77.42%;高二有手机学生为162人, 占全部手机拥有者的34.18%, 占高二学生的82.65%;高三有手机学生为168人, 占全部手机拥有者的35.44%, 占高三学生的86.6%。经检验, 尽管手机拥有量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 但高中生手机拥有数与年级关系不明显 (χ2=5.57, P>0.05,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2.一个月的手机话费

20元以下的占23.84%, 20~50元的占48.31%, 50~80元的占17.09%, 80元以上的占9.92%。说明七成多的同学每月话费在50元以内, 也有两成多的同学每月话费超过50元。

3.使用手机的最大用途

打电话占58.44%, 收发短信占50.21%, 玩游戏占6.75%, 拍摄照片占5.06%, 上网占4.01%, 下载图片铃声占1.27%。可见高中生普遍使用手机打电话和收发短信, 也有少部分高中生用手机休闲娱乐 (如看小说等) 。

二、高中生短信依赖状况

1.高中生短信发送量大

调查表明, 高中生短信发送量非常大, 其中每日发送量在10条以内的占68.57%, 10~20条的占18.99%, 20~50条的占7.17%, 50条以上的占3.16%。这样算来, 高中生短信的月发送量均达百条以上, 甚至可能有1500条以上。

2.短信消费成为高中生手机话费中的重要支出

调查也表明, 短信费用在高中生的手机话费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短信费用占手机消费开支20%以下的为32.49%, 20~50%的为31.43%, 50~80%的为24.9%, 80%以上的为9.7%。这尽管是学生的估计, 并不是电信部门的确切数据, 但足以说明短信消费是高中生手机的一项重要支出。当然, 也有学生的手机消费完全花在通话或上网的, 不过这属于个别现象。

3.短信成为高中生与朋友交往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调查显示, 高中生与朋友、同学联系的主要方式是:电话为54.01%, 短信为50%, 网络为21.94%, 书信为3.16%。传统的书信交往已濒临绝迹。

但高中生与家人的联系还主要是电话, 占91.56%, 其他依次是:短信为9.92%, 网络为0.42%, 书信联系为零, 说明传统的书信沟通已经淡出了中学生的联系视线, 但短信和网络因显得较为疏远, 而未被亲子沟通所接受。

4.短信是高中生节日表达祝福的最主要方式

在节日表达祝福时, 87.76%高中生选择了短信, 电话和网络都为11.39%。可见短信是高中生最喜爱的节日祝福方式, 而且其他方式都比较有限。

5.有过深夜短信聊天的人超过半数

调查显示, 有过深夜短信聊天的人达到66.24% (其中, 经常深夜聊天的为7.4%, 偶尔深夜聊天的为58.86%) , 从未有过的33.3%, 其他未做选择。聊天最晚到22:00的人占14.56%, 最晚到23:00的人占32.07%, 最晚到24:00的学生有18.14%, 聊天到24:00以后的人也有14.98%。

6.有两成以上的手机学生上课也会收发短信

调查显示, 有两成以上的手机学生上课也会收发短信。其中上课经常短信聊天的手机学生占1.69%, 偶尔聊天的手机学生占21.73%, 课上从来不收发短信的手机学生为75.32%。可见, 绝大多数学生上课能控制自己不收发短信, 但也有部分学生控制不住自己。

以上情况说明高中生的短信依赖程度比较高。尤其是第五、第六项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三、高中生短信使用状况

1.高中生短信交往的主要对象

调查表明, 高中生短信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同学、朋友, 为81.86%;其他依次是:亲人为33.54%, 恋人为5.7%, 陌生人为0.84%。

除了短信交往, 与短信对象在生活中经常见面沟通的为54.43%, 偶尔见面沟通的为35.23%, 不见面沟通的为8.23%, 2.11%的人未做选择。说明短信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们现实交往不足的困扰, 同时也说明了部分高中生短信交往比现实交往更如鱼得水。

2.高中生短信使用的主要目的

高中生喜欢手机的短信功能。调查表明, 高中生短信使用的主要目的依次是:联系沟通为88.19%, 节日问候与祝福为60.13%, 交流感情为46.2%, 纯属闲聊为36.5%, 放松一下为31.65%, 获取信息为25.32%, 调侃为17.93%, 宣泄为15.61%, 恋爱为6.54%, 学生会班级做事务性工作为5.27%, 赶时髦、追求时尚好玩为2.95%, 寻找刺激与新奇为1.9%。可见当代高中生发挥的短信最大功能是交流功能, 其次是情感功能、娱乐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当然用短信谈恋爱比网络更现实更时髦, 所以也在逐渐增多。

3.高中生短信内容的主要来源

高中生的短信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同学朋友互传为56.75%, 自创为55.27%, 网上下载2.53%, 其他为16.03%。

4.高中生节日短信祝福的主要方式

高中生节日短信祝福的主要方式是发个别人、转发和群发等, 其中发给个别人为39.24%, 转发短信为29.75%, 群发短信为34.6%。

5.高中生遭遇色情短信情况及处理

调查显示, 有24.68%高中生收到过色情短信 (其中偶然收到的占收到学生的92.3%, 占有手机学生的22.8%, 经常收到占收到过学生的7.7%, 占有手机学生的1.9%) , 74.89%的高中生没有收到过色情短信, 0.43%的学生未做选择。对待色情短信, 73.21%的高中生表示厌恶, 会立即删除;18.78%的高中生觉得无所谓;5.49%的高中生会转发给其他朋友。说明黄色不良短信受到高中生的普遍反感和抵制。

6.高中生遭遇短信陷阱情况及反应

调查显示, 27%的高中生曾经被手机短信陷阱骚扰或伤害过 (其中偶尔被骚扰的人占被骚扰总数的85.16%, 占有手机学生总数的23%, 经常被骚扰的占被骚扰总数的14.84%, 占有手机学生总数的4%) , 72.36%的高中生没有被骚扰过, 0.64%的人未做选择。

被手机短信陷阱骚扰或伤害的感觉, 29.75%的高中生会愤怒, 27.22%的人会郁闷, 20.04%的人无所谓, 1.69%的人会悲伤, 13.08%的人选择其他。

7.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利用手机短信作弊

调查表明, 有37.55%的学生有过或见过同学考试中用手机短信传递答案 (其中4.64%的学生经常有或见过考试中的手机作弊, 32.91%的学生有但较少) , 60.76%的学生从未用手机短信传递答案 (如果这个数据可以肯定, 那么近四成的学生可能利用手机作弊, 这值得我们关注) 。其他1.69%的学生未做选择。

四、高中生使用手机及短信的态度

1.学校对手机的态度

当前大多数学校是否明令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的, 对此有85.44%学生是清楚的, 6.96%的学生不清楚, 7.17%的学生还认为学校没有禁止。

2.父母对短信的态度

调查发现, 有14.3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支持自己常发短信的 (其中1.27%的家长非常支持, 13.1%的家长比较支持) , 27.22%的家长反对学生常发短信 (其中24.1%的家长不太支持, 3.16%的家长强烈反对) , 57.17%的家长对孩子是否可发短信无所谓。

3.高中生自己对上课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的态度

调查显示, 上课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有30.6%的学生对此非常反感, 38.82%的学生比较反感, 18.14%的学生无所谓, 10.13%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

可见, 手机及短信已经被广大家长、学生认同, 这也正是短信在高中生中流行的原因之一。毕竟有了手机和短信后, 家长能够更好地监管孩子, 而孩子也利用手机和短信这一现代化通讯工具与家长能更好地沟通。手机维系着友情、亲情和爱情, 是增加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手机中的短信, 短信沟通的效率远远要高于书信、通话等方式, 这也是手机短信更为流行的原因。而且这种沟通脱离了限定的场域, 对双方而言都更为轻松、随意、自由、自在。

五、短信对高中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短信文化对高中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但短信文化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

1.影响高中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高中生常用手机对身体发育有影响, 因为高中生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 在使用手机时, 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更高。同时, 高中生的免疫系统也比成人脆弱, 手机辐射会对高中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 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频繁地使用手机, 对其身体的伤害更大。

高中生用短信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杭州某眼科医疗机构和杭州团市委联合对杭州老城区3.8万高中生进行的近视调查显示:高中生喜欢发短信也是近视的原因之一, 因为现在很多学生热衷于发短信, 长时间盯着小屏幕, 也很费眼[4] 。另外高中生长时间因为收发短信熬夜, 就会影响其睡眠, 影响其生长发育, 降低其免疫能力。

2.影响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 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炫耀、攀比的心理。

一些学生羡慕其他同学有手机, 不管其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缠着家长要求买一部手机。还有些学生看见别的同学用的手机比自己的更先进、更漂亮, 心里不平衡, 要求家长换新的。家长一味满足他的要求,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 心理上会产生不健康的阅读依赖。

我们的调查发现许多同学都表示曾接收或发送过黄色短信, 其中有些黄段子相当露骨。可见, 不良信息对高中生身心的影响毋庸置疑。有心理专家指出, 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 不易被察觉, 高中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 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 产生巨大副作用。

3.影响高中生的学习生活

高中生在课堂上听见手机铃声势必会分散听课注意力, 影响学习, 电话和短信的铃声也会干扰正常的学习环境, 影响教师讲课和其他同学学习。更加令人忧虑的是, 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 发短信、玩手机游戏、下载铃声、上网等已成为高中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不少学生热衷于聊天、发短信、玩游戏, 使用起来也往往缺乏节制, 这就难免分散其学习精力, 也在高中生中间产生攀比的不良现象。

4.影响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手机消费成为高中生消费的重要支出。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07年手机短信息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手机用户全年的短信总量已经达到3538亿条[5] , 且14~25岁的高中生已成为我国手机短信的主要使用群体, 是手机短信最忠实的消费者。高中生“拇指一族”虽为中国的通讯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部分高中生养成大手花钱的习惯, 这并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5.影响高中生的现实交往

虚拟化的短信交往可能导致高中生现实交往能力退化。短信交往中可以自主选择交往对象, 可以避开不想交往的人, 而只与兴趣、价值观相同的同辈之间进行交往, 结果可能导致不同的高中生群体之间的交往隔绝, 同时这种虚拟的交往情境往往比较简单, 较少产生挫折感。但当他们必须面对真实社会的复杂人际交往时, 往往就会显得吃力和无所适从, 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受阻和失败。因而, 过分依赖短信交往易造成现实交往情感体验的缺失。对于高中生来说, 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现实交往能力。

短信情感的泛滥也会导致高中生现实情感的淡漠。短信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容易和轻松, 情感和祝福传送得更远更快更多, 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欲望, 高中生因此对短信产生强烈依赖感。然而, 过多地沉迷于虚拟的情感交流易使人忽视现实情感的表达, 从而导致高中生现实情感的淡漠。尤其是短信的群发功能使我们可以大量转发或者群发各种非原创的精品短信, 短信发送量与情感浓度并不成正比, 反而加剧了情感危机。

六、高中生短信依赖的干预策略

手机在高中生中的迅速流行对高中生工作者、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如何倡导先进思想, 趋利避害, 正确教育和引导高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手机及其短信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1.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手机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 加强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

手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我们不能阻止高科技给高中生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对手机短信这一新生事物, 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 辩证地对待手机短信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要在高中生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 强化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思想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不让他们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迷失方向。

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 提高其自我抉择能力和控制能力。高中生由于青春期的一些特点, 对短信文化中不健康信息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足, 可能被不良短信所误导, 进而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高中生作为短信文化的接受者, 有必要加强健康人格的塑造, 从内部抵御不良短信的侵害。促进高中生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尤其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 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自觉抵制不良短信的侵蚀和诱惑;在短信的运用上也要掌握适度原则, 加强自我控制, 防止垃圾短信泛滥。

2.发挥手机短信在学校管理和高中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有条件的学校可投入建设相关基础设施, 如建立专门的校园短信网络, 可以更好地发挥手机短信在学校管理和高中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1) 发挥短信的互动性, 一方面通过专门的校园短信网, 为学生开通免费的手机通知类短信服务, 及时有效地发送各类学习通知, 特别是名师讲座、学校管理政策和教学、升学信息等学生感兴趣或有强烈需求愿望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反馈高中生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更加真实地反映存在的问题, 也能让师生员工的好建议、好点子能及时地送达学校, 改善学校工作, 真正发挥短信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 以短信为载体,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延伸“第二课堂”工作手臂。比如可以开展有关国情或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健康向上的短信编写比赛, 参赛内容均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指定接收器, 既能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又在保证时间性和效率性的基础上, 全面、准确把握高中生的思想动态, 并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形成积极的短信主流文化, 从而正确引导高中生学生。

3.政府要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程和监控技术的完善, 规范对短信的管理

首先是完善立法, 充分运用法律, 规范短信管理。手机短信内容鱼龙混杂, 有笑话, 有节日祝福, 甚至还有一些格调低下的黄色信息, 这对喜欢收发短信的高中生难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对短信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涤荡阴霾和污染, 还短信一个洁净的环境。由于现有法律对短信传播内容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 目前仅能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对发送淫秽黄色短信的行为进行处罚, 但这样的打击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立法, 促使相关行业如手机网络运营商、手机网络服务商等制定经营标准, 规范经营行为。除此之外, 正本还需清源, 网站也要扫黄打非。由于手机短信间流传的“黄段子”大多来源于网站, 因此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站扫黄打非, 以此来保护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4.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动的监管机制

学校和家庭要进行正确的监督和引导, 培养高中生的自律意识。推行“手机短信文明规约”, 提倡高中生文明使用手机短信。事实表明, 仅仅采用禁止使用手机来达到彻底消除手机短信对高中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行的, 这样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现在的高中生个性张扬, 懂得怎样去争取权利, 学校和家庭就要对高中生进行正确引导, 规定他们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 什么时候不该使用。要他们懂得在行使权利的同时, 学会顾及别人的权利。经常了解他们的短信使用情况, 控制好花费的时间, 帮助高中生培养自律意识。学校和家庭要从理解、体谅学生的角度出发, 理性对待, 教会高中生具有辨别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 引导他们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

在高中生中推行“手机短信文明规约”, 提倡文明使用手机短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发短信。上课或自习期间发短信, 考场上利用短信作弊, 深夜还频发短信等影响学习和影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文明的; (2) 发短信要掌握“度”, 不要过度沉溺于短信以免影响学习和健康, 建议每天收发短信控制在15分钟之内; (3) 短信内容的选择要健康和对象的选择要适当。不要随便和不认识的人发短信, 也不要发有害短信, 更不要传播有害短信, 发现有害短信要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

摘要:随着手机的普及, 短信逐渐成为公众普遍接纳的一种沟通方式。作为引领短信文化发展的主力, 高中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进程深受短信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中生对手机短信的依赖情况, 认为高中生对手机短信依赖程度较高, 并对其人际交往、情感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必要的干预策略: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手机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手机短信在学校管理和高中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行和监控技术的完善, 规范管理;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动的监管机制等。

关键词:高中生,短信依赖,短信文化,科学干预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正在改变传播格局[N].中华新闻报, 2008-07-25.

[2]时统宇.手机短信火爆的文化基因[J].青年记者, 2006-13-81.

[3]艾瑞市场咨询.美国青少年手机用户短信使用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艾瑞网http://news.iresearch.cn/charts/82323.sht ml.

[4]傅苓.高中生喜欢发短信也是近视原因之一[N].都市快报, 2007-1-8.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第4篇

一、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分析

(一)内容繁杂,易失去重点

多媒体教学背后依托的是宏大的背景资源,互联网上面有着大量的教学资料,包括影像视频资料、文字音频、图像画面等等。学生在上课时,对课件中的新鲜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地投入到对课件的了解中去。虽然课堂氛围不错,但是课件拓展内容太多,使得其重心偏离了教材教学的重点主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反而因为内容太多而不好。

如,在进行《蜀道难》一课的学习中,在课件中可以拓展关于蜀道的知识、关于李白的生平事迹、关于乐府诗的相关知识等等,太多知识的堆砌,学生难于全面消化,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追求创新,失去了传统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创新的产物,我国也在推广这种教学方式。但是时下有不少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是为了追赶潮流,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不顾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效果而进行选择。比如说,明明教师亲自讲解就比较方便易懂,却一定要用视频来代替真人讲解;明明几个字几个标题板书即可,却一定要用课件图文并茂地表现出来,大费周章;而且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也不尽一致,有时并不能应付课堂中的突发状况。没有理性地对待多媒体教学,致使费时费力却得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古诗词《醉花阴》的教学中,着重要理解的是作者其中的感情,注重于感受。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足矣,如果用课件反而不易表示其感情内涵。

(三)难度低幼,失去品味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教师用课件告诉学生文章的意义,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自主地阅读、思考、想象、品味,真正从文章中品味出自己的东西。在图文并茂的课件中,色彩丰富的图像与文字,反而会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刻板的印象,不利于学生的想象。另外,太过丰富的课件内容扰乱了学生的思绪,让其无法沉下心来自己进行文章的解读,限制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几幅图片并不能够表现其荷塘在月下的美丽,更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悠远意境。长此以往,语文教学内容低幼化,教师只教授知识,不引导学生发掘能力,只能让学生的个性泯灭,创造能力消失。

(四)评教垄断,导致传统教学无法施展

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评教时过于重视多媒体教学。甚至在评课时,会把多媒体的应用水平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如果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被武断地认为不成功。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过于看重原本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使主次颠倒,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重心

(一)改变观念,认清教学目的

文学是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存在。也就是说,对于语文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个人的体验和感悟。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多媒体不能很直观地表达,所以在教学中更要注意教师与学生感情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观念的更新,重新认清教学目的,把握好教学目标,认清多媒体教学的定位,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的设计,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放在主要位置。

(二)丰富教学手段,把教学效果作为标准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同为教学手段的还有其他各种教学手段。不能于多媒体教学而止步。教师要对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与研究,把其教学效果作为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要利用教学手段,而不是被教学手段所局限。

(三)了解多媒体教学利弊,合理利用

关于多媒体教学方面,许多教师认为其是一种极其实用的能利用到各个领域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多媒体教学有其好处,同样也有其弊端。教师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对其客观地总结评价,从而取长补短,使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绽放光彩。

(四)返璞归真,给学生更多细品语文的机会

语文终归是一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更注意感情的体验与感受、文字的运用与灵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注重引导学生的语文体验,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通过教师对文章感情的迸发,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真谛,理解语文的美与灵魂。

多媒体的广泛利用有其优点,也必有其缺点。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取长补短,合理利用。我相信,教师可以呈现出更能引发学生感受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邰雨春.如何走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J].教学与管理,2010(13).

[2]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

咖啡的味道高中作文1000字 第5篇

突然,脑海里出现一个画面。一个无边的空间,空荡荡,地面是略有起伏望不到边际的枯黄野草。在远处,一颗有点倾斜的无叶枯树孤单远望,倾斜那边的下面,一个瘦小的孩子静静地伫立,留有一个背影。然后夕阳温暖的余晖为这一切洒上一层光亮的暖色彩,大大的夕阳由于超重而坠落在地,被泥土掩埋了一部分。最后,镜头慢慢拉远,直到这一切化为一个闪亮的点完全消失不见。才发现,摄像机已穿越时空隧道跋涉来到我现所在的小小县城。外面的雨下得噼哩啪啦,偶尔一声滴落水洼时迸溅的叮咚,感觉如此美妙。风,还是那样桀骜不驯!罢了罢了,不去理会它那幼稚的思维:成长为龙卷风去破坏世界。呵,狂妄的理想,不可实现!心想: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不成才?不过,那将是很遥远的事情,大概几千年后,也许会在20xx年实现。20xx年的某天早间新闻上报告:现在世界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一场罕见的龙卷风几乎保卫整个地球,严重威胁人类的安全。据推测这一灾祸早在20xx年就开始酿筹,可以说这场龙卷风有50的修道,可谓内涵之大……然后,我微微笑,因为自己的愚昧无知。对于我来说,听着雨写作时一种奢侈的享受。我望着窗外,漆黑一片,隐约能看见阳台上挂着的那件粉红线衣。

隔壁的钟敲了11下,我猛然意识到已经很晚了。家里其他房间的灯都随着爸妈而入睡了,只有我房间里燃着一个温馨的小台灯。我感觉很幸福。其实我骨子里是个很安静的人,只是有时会莫名地狂野。我很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一个很舒服的地方,一个人,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微笑,也许还会安静地睡着。很多时候我都希望能在一个美丽的田野小路上独自地走,小路幽幽长没有尽头,我就那么走下去,一直到老,然后再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安静地睡去,不再醒来。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快乐的蝴蝶悠闲地翩舞在我脸旁。当我把这自认为很有意境的思想告诉其他人时,他们共同丢来一个我很失望的答案。你这人太不思进取,在一条没有目标的路上茫然四顾,浪费光阴。我感觉很委屈,于是哭了。我在心里大喊:人各有志,我就是喜欢这种风格的放荡。

突然,我放下笔就不想写了。心底涌出一丝的愤怒,但我不想说明原因。他就在那里慢慢燃烧,越来越旺,妖艳的火红在跳动。我不担心家里的窗帘盒被子也会燃着,最多,只有我整个儿燃烧。之前没有预兆,谁也明白不了。我承诺,在南决不会涉及他人,你们尽可安祥睡觉。现在我就想啊,要不要退还各自的自由,这样被捆绑着很不舒服。

我不敢轻易开口。

世间很多事无法预料案发之前没有预兆水晶球有沦落谁手巫婆还是皇后

谁的右眼在跳谁迷信地认为将有坏事出道你问我我问谁大家一起开心肆笑

当美人鱼变成了泡沫在海面上飘红色的舞鞋还在不停地跳跳跳

时间在流逝,故事的情节在继续发展,结局我们都是自由的人。里面也夹杂了苦涩的眼泪和心灵的萦回。

最美丽的是回忆。

一天,你我在公园的长椅旁相见。这已是50年后的某天黄昏。你我都已白发苍苍皱纹满面。坐下,笑谈各自的经历……回到家正播天气预报,里面说明天阳光灿烂温暖。我笑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老伴递来一杯咖啡,冒着腾腾热气。品一口,苦苦的,但不用放糖。咖啡的味道:先苦后甜,香气慢慢扩散。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第6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馆闲坐。一位先生走进咖啡店,点了两咖啡,然后指一指店内的一面墙,对侍者说:“一杯贴墙上。”侍者恭敬地为他上一杯咖啡。客人结了两杯咖啡的账走后,侍者在墙上贴了一张写着“一杯咖啡”的纸条。墙上有很多这样的纸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这让我们感到惊奇和不解。

后来有天我们又在这个咖啡店里享受咖啡时,一位拾荒者从容地走进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侍者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为他上了一杯咖啡,拾荒者用完后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只见侍者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条,扔进了纸篓。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角度】

(1)买咖啡的先生角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心存悲悯,关怀天下

施舍与尊重

(2)侍者角度: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平等的眼光

(3)拾荒者角度:

有尊严地接受

(4)咖啡馆

提供奉献爱心的平台(5)社会角度

举手之劳让世界更美

让社会传递正能量

关注弱势群体

公民素养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学生主要问题】

1.审读材料能力不足,导致立意浅层甚至偏颇。

立意偏颇:

爱的传递需要放下尊严

帮助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世界不公的本质在于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

分享爱心离不开个人的全部付出

生活中的便利设施

严重偏题:

同甘共苦

种族平等

社会之间需要讲信修睦,举贤任能

从咖啡里品出中国梦——人与社会之间需要远见和回报

墙上咖啡的经营策略足以引起一般经营者居安思危的思考 2.谋篇布局能力不足,导致结构混乱。

不少学生暴露出思维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缺乏起承转合,过度照应,总体布局。

附:《实现“超我”》

3.文体意识不足,导致不伦不类。

如写议论文:对论证材料的叙述过于繁琐冗长;或者以议论入题,然后就以叙述各种故事为主。

4.思维能力不足,导致淡而无味和缺乏逻辑。

缺乏深度和理性;材料运用的不当实际也反映出学生思维的能力不足。如:把“刘备在托孤过程中对诸葛亮的信任”当作“人人互助”的范例;把“张良给老人捡鞋”的典故当作“爱的传递”的一种形式;把“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感恩当作“善意的分享”;将“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科学精神当作“丈夫的爱在她身上取得的成功”;将“鲁迅弃医从文的选择”当成了“成就他人的慈善”„„

附:优秀作文《温柔的酷刑》

优秀作文《奉上一杯咖啡》

5.材料储备不足,导致“捉襟见肘”。

【学生作文】

咖啡的甜味

咖啡是温暖而又温馨的,咖啡虽苦,甜在人心。如那位无名之人与那位拾荒者,虽未有一面之缘,一杯温热的咖啡却连通了两人的心。流淌在心里的这股暖流,润泽人心,而此股暖流的源头,名叫善心,就好似干渴时的醴泉,饥苦时的甜食,善心总是失意之人最佳的良药。因为,善人常有善举。与此同时,给与他人一个小小的帮助,亦能带给你自己丰厚的收获。

助人之人,亦为他人所助。

曾记否,三国桃园,花香美酒,三豪结义。而由此为开端,刘玄德开启了他的仁主之路,三顾茅庐,只为与名士结友,共济天下;怒摔己子,唯恐同良将战友,生离死别。扶贫济弱,得百姓之心,何不谓之为仁君?反之,奸圣曹孟德,挑拨离间,弄虚作假,当年徐庶之母,玄德能竭力护之以助徐庶,而孟德却将其夺去,以伪召徐庶。前者,徐庶誓以身相报,后者,虽在曹营,心却在汉。他人之帮助,只会在你对其无私奉献之时,才会如此明丽透亮,给你机遇,温暖。在你困难之时,他人会为你送来一杯咖啡,其中甘甜的寓意为——助人,亦为助己。

助人之人,亦得私己欢欣。

西汉时期,名将韩信,谁知其少时却险些饿死街头,饥寒交迫之际,一位老妇人的羹粥却使其得以保全,其悉心的照料,更是让韩信发愤图强,忍辱负重,终成刘邦的一员猛将。后来韩信也试图寻找老妇人,谁料未得。不过以其名气与

彼时的身份,想必老妇人固然会意会其实心意,并为之欣慰,骄傲。因为助人而带给自己的欢乐,就如同疲乏时家人泡与你的咖啡,其中甘甜的寓意为——助人为乐。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名士豪杰,纵横古今之外,谁不是命途多舛之人?而为何千古留名?三变忍忘浮名,玩词人间,而引领婉约词派之宗;五柳弃权弃利,寄情田园,而搏得最富禅心之名;太白弄清山水而书浪漫主义之巅,东坡江海游心而咏天地万物之本,孙膑断足而成《兵法》,屈原投江而著《离骚》„失路之人之所以成名,不过是因为他们愿为自助之人,天亦悲哉,乃得苍天之助。敢于自助之人,仿佛为自己每日磨泡的咖啡之中,添了另一种甘甜,其寓意为——天定不负。

每一次的帮助都存有诸多收获,没一刻的善心都给予你丰厚的感悟,多做一些善事未尝不好,铭记,助人之人,助己,得欢,感天。

实现“超我”

弗洛伊德的“三我”论是这样说的:人有本我和自我,但最高境界是超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对社会与他人的贡献。咖啡馆里一个小善举,为陌生的拾荒者送上了一杯热气四溢的咖啡,看似微不足道一件事,却反映了乐于利他的社会风气,对个人来说,也是“超我”的实现。

超我之风,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悠久历史中的。

从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可看出,传统儒家宣扬的一种“时刻为别人着想“的思想,这种利他主义也正是超我的体现。无都有偶。“孟母三迁”体现了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劳累,全心全意,这是一种“超我”;“卧冰求鱼”体现了儿子为了母亲不顾肉体的痛苦,赤身伏于冰上,这是一种“超我”;《陈情表》体现了孙子为了祖母放弃达官显宦、车尘马足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超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留存的不仅有书籍与文字,更有一种“超我”思想:时刻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主义。

超我的思想,也包含于当今社会的荣辱观之中。

有“最美妈妈”赤手接住坠楼女童;有“最美司机”舍弃生命救出乘客。在最近的雅安地震中,更有“最美新娘”赵艳红在灾难发生时,身为记者的她立刻赶往灾区,报告灾情,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而她,却连婚纱都来不及脱下。作为一个女孩子,她舍弃私利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而这种舍己为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也正是“超我”的体现吗?

但是,面对社会上种种自私自利,伤害别人的行为,我们也不住扼腕叹息。

有“毒奶粉”危害着千万婴儿的健康,使他们还未体味到世界的美好,就遭受了无情商家的魔爪;有“地沟油”让大家对桌上光鲜亮丽的食物连连摇头;有人面兽心的校长侵犯小学女童;更有无情家长将一双骨肉饿死家中。面对社会上种种无情行为,谁能不愤怒!希望这些人好好学学“超我”,暂不说舍己为人了,做到不伤害他人总可以吧。

有不同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超我”,就像把人生投入一个循环往复的方程式,而得出的结果却是日日常新。让我们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利他,实现“超我”。

一座城的温度

假使我是文中那位流浪者,赤着双脚在冷冰冰的水泥地上迷惘的走着,会不会有人送我一双旧鞋,或是请我喝杯咖啡?一座城市的发展指标,不是那日益增长争相较量的GDP,而是一颗颗人心汇聚的温度。正是那一颗颗人心的温度,捂热了一座城冰冷的石墙。

大爱等于小爱的点滴聚集。这让我不禁想起2008年那场特大地震。那一瞬间,一座城没了,无数人无家可归。家园被毁,妻离子散,这是一件怎样的让人悲痛欲绝的灾难?当我打开电视,看见全国各地的人涌进那座小城,为那些受伤的人修筑临时房屋。于是,另一座城起了,虽然这座城没有之前的美丽繁华,可这座城是一滴滴小爱的聚集,任凭它地动山摇,用爱心筑起的城墙也不会坍塌,破碎。那一句“众志成城”响遍大江南北。而那座城,也便是有了温度的了。如今的汶川,好温暖。

想起三毛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看着他的笑容,夕阳中的加那利也是温暖人心的了。

丽江是我最爱的古镇。小时候去时,那里山清水秀,清秀的姑娘穿着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河边漂洗衣裳,笑靥如花。各色的鲜花垂落在河面上,微风一阵,河水一荡,那景也似乎灵动了。那时还是春天,气温还很低,可是我走在整齐的青灰砖的街道上,却有一种温暖的气息绕上心头。去年夏天在和朋友去,我却只看见浓妆艳抹的姑娘别扭地站在游客之中,僵硬地笑着。之后还不忘要点小费。那特色的对唱酒吧也变得色彩斑斓,青砖冷冷的,一场雨后,便觉得寒气直逼心头。一座城,充斥着金钱的臭味,人心硬化,变成一颗颗冷冰冰的冰石。在金钱的掩盖下,腐烂发臭,城市没有了真心,也就没了温度,让人不寒而栗。

成都是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也许别人不信,可作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我是深有体会的。曾在宽窄巷子和朋友漫步,有一家很特别的茶馆,门口摆着一张小木桌,上面摆满了纸杯,每一杯都倒满香气诱人的花茶。桌上一角贴着一张小纸条“累了的您,就请尝尝吧”。我被他吸引,拉着朋友走进茶馆里,里面稀稀落落几个人,聊着天,极为融洽的气氛。我在柜台上与老板闲聊起来。我好奇的问他为什么在门口免费送花茶,难道不怕亏本吗?他笑呵呵地说道:“有时候,越善心,赚的越多。”虽然老板的话太直白,不过仔细一想,不也是这样吗?他人待我之心亦如我待他人之心。我怎么对别人,想必将来他人也会这样对我。也只有那些城市中以真心相待的商人,才能在竞争的激流中逆流而上,而那些利益至上,生产着像地沟油,毒胶囊的黑心商家最终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出来时,已是旁晚。夕阳倾城,此时我想,成都的温度,也就是那杯热乎乎的花茶,温润着每一个路人的心。

一座城的温度,也是人们用感恩之心捂热的。格雷特在他的书作《如果我没有明天》中写道“我想到今天和明天,发现我还欠昨天一个感激”。

是的,一座城,只有人们的心是善良的,才是温热的。也只有当人们心怀感激时,才能看到一座城的善良之处。

奉献一杯咖啡

威尼斯海滩上的一家咖啡馆,顾客常在享用咖啡时,多点一杯,让贴在墙上。这些贴在墙上的咖啡,便成了拾荒者得以在休息时品尝的饮料。这样的一种习惯与风俗,仔细品味,就会觉察其中深意。

如果你是光临小馆的一位先生,那当你选择将咖啡贴在墙上时,你知:奉献一杯咖啡,为了体现你的价值。

早在数千年前,巴尔干半岛上的一条街道上,就有一个叫普罗塔哥拉的人大喊“人才是衡量世间万物的尺度。”他发现了人的价值。而我们问:“当今世界,我们的价值在于何处?”这家咖啡馆的先生们只用行动便告诉了我们,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点的多少杯咖啡,就在于他贴在墙上的那一杯。如果世界是这样的一个咖啡馆,那在光临的人群中,我们一定能看到雷锋、白求恩这样喜欢贴咖啡的人。若无他们这般行为,不但顾客的作用无以体现,咖啡馆也无法拥有盛名。

如果你是从容入馆的一位拾荒者,那当侍者给你端上墙上的“咖啡”时,他知:奉献一杯咖啡,为了维护你的尊严。

什么样的国家叫做发达国家?也许答案在人民那里。那谁是发达国家人民的代表?绝不是那些富人,哪个国家都有他们。关键就在于,富人生活之下,那些拾荒者是怎样生活的。我想,咖啡馆里的拾荒者,便是发达国家的代表。而证明,便是他手中那一杯被富人贴在墙上,又为侍者以恭敬姿态为他上的这杯咖啡。用不那么严肃的话说就是:“哥拿的不是咖啡,是尊严!”的确,不论是侍者还是富人都予他尊严,那么这人便是发达国家的人了。而如果说拾荒者们只被当作蝼蚁踩踏,那样的例子史书典籍中实在太多,翻翻就是,在此不再多言。

而如果,世界是这海滩,咖啡馆们是国家,那么前面讲的咖啡馆一定知:奉献一杯咖啡,为了体现国的力量。

在世界这片大海滩上有着众多的咖啡馆,总有一些成为了这海滩的代表,沐浴着海边明媚的阳光。有了之前的赘述,相信你也明白它们都是谁。回过头,看我们的这家咖啡馆。曾经它也辉煌过,但如今稍显破旧,还在重建。我和你,现在是修建它的工人,明天我们就是馆里的顾客,抑或侍者。我不羡慕,我西边那阳光中的咖啡馆们。我只知,我们如果能够作为富人和侍者奉献出自己的一杯咖啡,让这里的拾荒者和他们的一样从容,而不是只打个“中华老字号”“咖啡馆重开”之类的横幅,那么我们可以和他们一样,甚至走到海滩的最前面去。

此时此刻,威尼斯海滩上的那家咖啡馆应该正在营业。我问侍者:“可以来一杯最香的咖啡么?”他笑笑:“先生,如果您贴一杯在墙上,它就是最好的了。”

寻找慈悲

我终于来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小镇。

小镇一没有书中那种荒僻的性格,但仍古朴着,静默着。我走过潺潺的溪水,走过行色并不匆忙的人们独自走入一条无人小巷。“珍重芳姿自掩门”,只有点这才能足以表现着微掩的木门吧。我轻轻在手心写下“静默,羞涩”。这就是他将满腹期待寄予此的原因吗?

我坐在那家鱼馆门前,试图寻找令他心驰神往的那个秘密。搽着脂粉的老板娘递上红红的漆筷,我看见每个古拙的木桌上漆筷的颜色相异,便问道:“为什么我的是红色,她们的却是黑的蓝的?”老板娘笑笑说:“下次你再来就拿黑的蓝的啊!”我迷惑,本想一番细问,老板娘已到别桌招呼了。我看着那些桌上亮亮的漆筷,却发现不同色的漆筷桌上的食物相似:黑筷桌上有烧酒,盐煮花生和像老板娘细眉的椒丝蘸的鲤鱼;蓝筷桌上有各色糯米团子,酸酸甜甜的鱼豆腐,而红筷子上并无食物,只有一杯冒着气的热茶。我起初想,可能是新老顾客的差别,常来的定是更实惠的,我又写下“鲜美,融洽”,想她可能是因与镇中亲人邻里关系和睦,家乡菜新鲜可口而怀余此地吧?

我上了一叶小舟在镇边漂流,小镇果真是乡野美人,着桨滑动中不禁就染了满地的风姿,他婀娜美丽,甘甜润泽,让人安心在她怀中漂泊,可未觉孤苦无依。我看见小船尾有个竹楼,里面堆着糍粑或者馍馍一样的干粮,我问船夫:“您出船吃这些吧?”他回头看我,笑了笑,让我想起老板娘的笑脸,他说:“这可以是给我吃的!过河的人有粮食时就存在这里,一是给过河的人填填肚子打个尖,二是给自己的慈悲。”“给自己的慈悲?”我不解。他说:“前多少年我们都这么过,以前总有外乡人逃难的,迷路的,要没有这篓子,他们也不知道饿死几个。也有在那面干活的本地人,有次一个小伙子上船时脸就紫青,给他吃个糍粑方回转神来,听说他家还有三个老辈子嘞!都是这等篓子救的命!”漆筷子的事,船夫说,那老板娘,只做那几样菜,非要看你的脸色啦,她说那才治得了病,养得了生!

我在溪水上沉默了。我好像懂得了他小醉于此的理由。我轻轻写下:“慈悲,为他人多想一步。”我的心情顿时明朗起来,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也是在帮助下一个你。

慈悲,你是否曾经为乞丐扔下一枚硬币而夸赞自己?而你是否想过为他人多想一步也是对自己的慈悲?

我们正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路上,希望你为他人慈悲对自己慈悲,让我们活得更加朴素,更加缤纷和美好。

温柔的酷刑

一杯齿颊留香的咖啡,那袅袅的烟气,犹如温柔的手抚过心田,你什么也不必付出,便可接收来自于陌生人的善意的馈赠,殊不知,这样不求回报的善意,是世上最温柔的酷刑!

这样的给予,会使人生出错觉,那便是我什么也不做也能有所收获,在温柔的善意中,渐渐被磨平了斗志,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中,变得不知感恩,丢失了人应有得宝贵品质。

大学生给资助自己多年的女士的一封信,心中不但没有感激于温情,反而充斥着不满,嫉妒甚至于恶毒的诅咒过一新闻一经报道顿时激起千层浪,而他这样做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他品行不端,那位女士不愿维持资助了而已。他已然习惯了接受,并对别人的善意习以为常,仿佛别人对他得好时天经地义,一旦终止,那么别人就是十恶不赦的罪人。这样的善意是一把裹满蜜糖的刀,在不知不觉间便把人割得体无完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问,狰狞的善意。很多时候,一些貌似善良的举动,反而给人带来莫大的伤害。

非洲,一块黑色的土地,常年挣扎在贫困饥饿于疾病的沼泽里。于是一份份的募捐资金,衣物乃至玩具,就这样一打一打地网非洲送去了,给予的人面带微笑,用自己多年不穿的衣服换来一份心灵上得愉悦,是多么划算的选择,实际上,这样的举动对于非洲本就摇摇欲坠的经济犹如当头棒喝!本土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而外来的资源却接二连三,于是在这样温柔的善意之下,非洲的经济反而是每况愈下,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越穷越捐,越捐越穷。

这温柔的酷刑,隐藏在善良的表象之下,发出讥讽的笑声。

不求回报的善,永远不是真的善,真的善要再给予的时候教会他付出,真的善事要教会他前进的方式,而绝非单纯地帮他扫除前路的阻碍。否则,在哪温柔的酷刑之下,原本的善意亦将变得狰狞。

当拾荒者已然习惯于免费享用咖啡,若有一日咖啡厅易主,搬迁,再无这等没事之时,他又该怎么办呢?

高中生作文:对咖啡的依赖 第7篇

一开始,我是为了梳理自己的头发而做起了这个动作——一抓一梳,小时候头发软似乎效果还行,多抓几次头发也会顺服下来。可是随着我长大,头发也越来越桀骜不驯,这个动作就失去了作用。

不过“习惯成自然”,这“抓头发”的动作时不时就会上演:做奥数题时,望着那深奥的题目,原本思路清晰的脑袋一下子不够用,觉得头大。我就会不自觉地“抓头发”,那些外出逃遁的想法思路一下子回转,就像我的头发一样,被我紧紧地抓在手中。

写作业头昏脑涨想睡觉时,心中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睡吧,睡吧,先休息一会儿。正当我趴在桌上准备闭上眼睛时,我一“抓头发”,神经一疼,整个人瞬间就清醒过来,那些睡意就像我的头发一样被我紧紧抓在手中。

即将考试精神紧张时,有时会多虑地想:试题会不会难?考不好了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再复习一下……此时,无意识地抓抓头发,那些多虑,害怕,紧张,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一种轻松感就像我的头发一样,被我紧紧的抓在手中。

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行为” 第8篇

正常情况下,婴儿首先与母亲在情感上发生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对建立儿童早期的安全感十分重要,是其情绪正常分化的前提条件,也是逐步适应社会环境所必需的过程。国内资料表明,过度依赖的状况在儿童群体中占到21%左右,女孩多见,甚至可持续到成年期。

教育不当及不良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的主要原因。过度依赖的产生主要是父母的过度照料、过度关注、过多的关爱、保护,无条件地满足一切要求所致。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儿童生活起居给与过度的关注与照料,所有活动和生活均由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过度关照和照料的父母本身可能存在养育焦虑,生怕孩子生病或出什么事情,往往忐忑不宁地关注着孩子,一有风吹草动便显得紧张不安。父母的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投射到孩子身上,最终孩子逐渐受其影响变得敏感和依赖。另外,情感或心理忽略也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当婴幼儿正常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恰当地满足,或父母养育情感投入不足(如无时间关照或母亲情感抑郁),或简单粗暴地拒绝儿童等,使儿童心理由依赖到独立的发展受到影响,结果是儿童产生过度寻求依赖的行为,或表现过分纠缠父母。

1~3岁是儿童产生过度依赖的高发年龄段,这个时期的父母若对儿童的依赖过于冷漠、苛刻或忽略,则易形成所谓早期情感剥夺,继而使儿童产生过度依赖行为。儿童受到挫折和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就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而依赖成人帮助,如此恶性循环也会产生过分依赖。

儿童的依赖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过分寻求与关系亲密的成人身体接触,儿童常表现为喜欢与父母身体接触,经常让父母抱着,或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一刻也不愿意分离,不肯自己去玩或找小朋友一起玩。短暂的分离也会哭闹不止。要求父母经常看着他,照料他,去幼儿园或学校时纠缠父母而不愿离开。平时凡事必须由父母代替包办,做事一定要大人陪伴,同他交谈,关注他的活动,睡觉时需要父母陪伴。年龄稍大也不能独立完成该做或能做的事情。这类儿童长到青春期后可能性格内向怯懦,行为拘谨而缺乏自信,做事不计后果。

因此,对儿童的依赖行为从幼儿时期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从很小就要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吃的、穿的、玩的东西,培养独立意识。及时、积极地对儿童的过度依赖行为进行纠正。父母除了满足儿童必要的情感需求外,还应给予他们充分独立探究周边事物的机会。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受、赞同和支持,要用语言、表情和爱抚传达给孩子这方面的信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对过度依赖的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有些事情要放手让他自己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先让孩子从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一旦完成则及时给予言语、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与强化,逐渐消除其过度依赖的行为。

书如咖啡初中生优秀作文500字 第9篇

“书像一杯咖啡,开始是苦的,接着就越品越甜了。”这句话,是我读书中的最大体会。

一年级时,我很不喜欢看书,特别是有关文字与科技的书籍。以为一翻开书,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如同蚂蚁一般,钻进我的脑袋,多看一会儿就觉得头晕。实在受不了,就抛下书本,去楼下和小朋友玩一会儿,心情就轻松多了!

二年级时,我已经粗识文字,再也不想只玩无聊的堆沙子,看无趣的电视了。空闲的时间就接触了一些儿童书籍。因为这些儿童书籍内容简单,通学易懂,还有可爱的图片。这些书籍就像一块磁石,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开始喜欢上了书籍。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三年级,我也不能满足于儿童书籍了。这时,老师做出一个让我终身受益的决定:每个星期写三篇摘抄。所谓摘抄就是指抄写好词佳句。于是,我在学校和报刊定了文学一类的书籍,读书时就拿着一支笔和一个本子,边抄边读。开始,我还读不懂,比如: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我就翻成语词典查一查。或者多读几遍,理解其中的意思。就这么下去,居然越读越懂,于是,就买了更多书籍供自己阅读。

读书时,我和书中的人一起哭,一起笑。有一次,当我读到一篇好文章,一段感人的`故事情节时,一下子泪流满面,轻轻的抽泣着。这时,我发现,书中的故事原来这么好玩!我已经把家里书柜里的水吸干,又来到一个大水塘:新华书店。一有机会,我就往书店里“钻”,一“钻”就是大半天。书就像一根绳子,把我牢牢的栓住了。

对于作文来说,书当然是功不可没。由于长期积累好词佳句,又学着了作者写作的手法运用到作文上,作文基本没有“良”。三年级时,就在《德阳日报》上刊登了我的一首优秀小诗,乐得我晚上都睡不着。从此,我更痴迷于书了。

培育顾客依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第10篇

2013年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这一年随着余额宝的推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百度推出百发在线理财产品,新浪推出微博钱包,腾讯推出微支付基金超市,京东推出京保贝等,一时之间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便逐渐升温,愈来愈热。受互联网金融的挤压,从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来看,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56.43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4.93%,增速放缓4.53个百分点,其中占银行结算账户99.37%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56.07亿户,增速放缓4.56个百分点。此外,银行业绩增速持续放缓,2011年全行业利润增速为36.34%,2012年为18.9%,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83%,较2012年上半年增速下降9.4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在互联网金融这种大趋势下,商业银行如何能留住自己的顾客,让顾客不被利益和外在环境所驱动依然选择自己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总结前人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受长尾效应启发,本文认为可以从商业银行较为薄弱的营销管理方面出发,用培育顾客依赖作为商业银行留住顾客的一种策略。然而,我们并不知道究竟培育顾客依赖是否有意义,是否真正能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本文将从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角度探讨培育顾客依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研究现状理论研究现状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强烈冲击,因而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这个问题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宫晓林(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是从长远看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

邱勋(2013)从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重视互联网“长尾效应”,挖掘互联网渠道的潜力和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

梁璋、沈凡(2013)从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的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以线上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控制机制,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加快银行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研究建立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邱峰(2013)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相互合作融合是其发展之路,具体方法是探索研究与互联网业态相匹配的风险处置和监管机制,注重数据积累,挖掘和保护,以客户为中心,变革创新产品设计等。

冯娟娟(2013)从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角度指出商业银行应在合作中寻求共赢,重视客户体验,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谢昆谕、许海霞(2014)从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及策略的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采取学习仿效策略,特色经营型策略,借船出海型策略。

马文萱(2014)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的创新对策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按照网络世界的规划,打造网络银行2.0,抓住金融业务的核心,提升风控水平,注重互联网平台建设,营造自身的金融生态圈。

张蓉(2015)从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角度提出商业银行要想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市场竞争,必须加快经营理念的转变,加强经营风险的控制,加速技术创新的推进,加大经营管理和银企合作的力度。

林海涛(2015)认为商业银行应及时改变传统经营理念,对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对互联网金融加强重视的同时,加速技术创新的推进,加大经营管理和银企合作的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支行课题组(2015)从关于传统金融模式应对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影响探讨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客户资源,完善客户信用体系,完善电子货币支付,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存管其备付金,实现合作共赢。

胡一华(2015)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应构建精准营销机制,建立客户终身价值评价体系,创建矩阵形式的管理结构。

陈京(2015)提出传统金融应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经营模式,挖掘自身的优势,寻求突破与创新,推出更好的金融产品,与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机结合。

伍万裕(2015)认为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进了商业银行加剧技术性脱媒,促进商业银行多方融合,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大众员工客户服务意识职业化向综合理财服务转型,加强大数据专业分析人才队伍建设来创新商业服务营销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周清清,赵恒(2015)从浅析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应寻求突破创新,跨业同业合作,挖掘自身优势。

陆岷峰,陆顺,汪祖刚(2015)认为商业银行以客户为发展基础,而互联网的出现,以互联网金融的“用户思维”替代传统意义的“客户中心”的战略已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必须实现客户目标的转型升级,同时在实现目标客户手段也要转型升级,从而以“用户思维”打造新型的服务型银行。

实际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冲击。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和社交网络信贷直接对商业银行的收入优势造成了威胁。余额宝推出后,凭借着高收益的优势,使顾客在高收益VS安全性的思想战斗中最终选择了高收益,从而使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一下子跳到了余额宝的钱包里。据北京商报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余额宝用户数已经增加到1.85亿人,人均持有3133元。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冲击不容小觑。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冲击。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升温,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P2P平台也愈演愈烈。P2P作为一个互联网上建立的融资平台,贷款者可以在平台上列出提供资金的金额、利率和计划出借时间,借款者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自由寻找自己需要的金融和合适的利率,该融资模式具有成本低、流程便利、信息相对对称等优势,深受草根阶层的拥护,对传统商业银行一手揽储,一手放贷的传统融资业务经营模式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预计到2014年底行业月成交额会超过300亿元,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热潮下,在线支付模式加速了金融脱媒,颠覆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银行是主要支付中介的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发展,更是对商业支付中介地位带来了强烈冲击。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由2010的10858亿元升至2012年的38412亿元,其中第三方支付所占份额达近八成。根据互联网金融报告,2013年互联网支付占比迅速扩大至31.2%,市场结构呈现天下三分局面,其中以银联商务为主的银联派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为39.8%,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主的互联网巨头派占28.9%,其它第三方支付公司占比为17%。另外移动支付进入高增长时期,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率高达707%,相比之下其他细分领域增速均未超过50%,其中银行卡收单增速为23%,互联网支付为46.8%,预付卡增速为44.5%。我国手机支付、网络银行、金融证券管理相关的各类手机应用软件的累计下载量超过4亿次。其中,支付宝钱包下载量占比高达58%。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是较为强烈的,那么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如何留住顾客将成为一大难题。在梳理前人对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在从CNNIC和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的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受长尾效应启发,本文认为可以从商业银行较为薄弱的营销管理方面出发,用培育顾客依赖作为商业银行留住顾客的一种策略。然而要想把培育顾客依赖作为商业银行留住顾客的一种策略,首先需要探讨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培育顾客依赖对商业银行是否有意义,培育顾客依赖能不能有效的为商业银行减轻压力,能不能作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一个策略,能不能作为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一种方式?本文将沿着以上问题对培育顾客依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进行探讨。

概念界定

根据文献归纳出顾客依赖主要指参考依赖、权力依赖、资源依赖、情境依赖这四个方面。

参考依赖是指顾客面对选择时,其判断的根据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情景。也就是说,顾客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有意识或无意识间会依赖一个参考情景或参考对象。

权力依赖是Emerson于1962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提出权力暗藏于另一方的依赖之中。即在一种交易关系中双方的相对依赖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权力,而权力来自于另一方所需资源的拥有和对替代资源的控制程度。

资源依赖是Pfeffer等于1978年提出的,他们寻找权力与依赖的来源开始,发现其来源于资源的限制。顾客会依赖于控制他们所需要资源的企业,因而谁控制了资源,谁就掌握主动权。

情景依赖是指现在的选择行为依赖于过去的行为。

由上不难看出,参考依赖与情景依赖是针对消费品顾客单个个体行为的心理研究,权力依赖与资源依赖主要是研究的是组织市场中的顾客。因而本文研究的顾客依赖主要是指资源依赖与权力依赖。

培育顾客依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实现长尾效应。由于互联网金融主要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与传统商业银行相较花费在租金员工方面的成本低,因而可以为顾客提供高利率,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低、交易便捷,因而在这些方面商业银行若想硬碰硬是极为不明智。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观念薄弱,营销管理方面的发展潜力还很大,若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培育顾客依赖,让商业银行在与顾客的交易关系中处于权力的优势地位,使自身成为控制顾客所需资源的企业,从而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实现长尾效应。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都知道资源是有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他最大的潜能是我们共同的期望,退而求其次,即使不能让有限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它的利用率。我国商业银行不论大小多多少少在其营销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投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观念薄弱,往往投入没有得到有效地回报。培育顾客依赖可以提高这部分投入的资源利用率,很多调查也都证明:留住老客户比只注重市场占有率和发展规模经济对企业效益的贡献要大得多。据称,1个满意的客户会引发8笔潜在的生意,其中至少有1笔成交;1个不满意的客户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意向;争取1位新客户的成本是保住1位老客户的5倍。也有学者说留住一个老顾客比吸引五个新顾客更重要,培育顾客依赖实质就是在做留住一个个老顾客这个工作。因而,培育顾客依赖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更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持久发展。

有助于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的冲击下,创新事物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汪涛等人的研究可知,顾客依赖对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具有正向影响,信任对顾客依赖与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由于商业银行相较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具有信誉度高,更能给顾客一种信任感,它在培育顾客依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开发新产品是必然的趋势,培育顾客依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风险,有利于让其在交易关系中处于权力的优势方,成为资源的掌控者,同时有利于让其行业竞争或与顾客交易关系过程中避免处于被动的地位。

上一篇:五中学校信息化建设文字汇报材料下一篇:年度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