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初一作文范文

2024-07-09

根初一作文范文(精选14篇)

根初一作文 第1篇

那半根粉笔初一作文

在我心里,有个花朵绽放的季节:小学。它让我捉摸不透,可它却又离我那么近,就像那老师手里的半根粉笔,永远让我记住了那次教训。

还记得那是我五年级时,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是一位十分啰嗦的老师。我为了抽出更多的时间看书,趁老师正讲的投入,我便在上课时津津有味的看起来。突然,老师叫了我的名字。可我还在看我那本老舍的《骆驼祥子》。老师便拿着粉笔朝我扔来,正中我头部,我便若无其事的站起来,数学老师大发雷霆,立刻把我的书撕了两半。我很是恼火,决定永远不理数学老师。可我渐渐地,渐渐地明白是我错了,就在那次放学。

我忘记拿我的字典,便跑进教室去找。可就在我的.桌洞里,放着一本《骆驼祥子》,我很是惊奇,马上打开了书页。可就在看第一页时,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那书上写道:老师知道你热爱学习,可老师希望你能正确学习,老师不该撕你的书,这是老师送你的,希望你能知道老师的这份心。你的数学老师。我看完这段话后,只是呆呆的看着那跟老师丢的粉笔,虽然已经成了两半,但我知道,老师对我的那份心是永远不会碎的。

那半根粉笔,从此打开了我的心,也打开了数学老师那扇窗。

根初一作文 第2篇

每当家里停电,用到蜡烛时,我就会想起我七岁那年的事……

那是上二年级,又一次,妈妈对我说:“你都这么大了,也该自己睡了,明天你就睡小房去。”我勉强答应了。

第二天晚上,我把作业写完,就拉开被子睡觉。刚开始,灯亮着,我倒不害怕,妈妈过来把灯关了,虽然天还不黑,但我还是有些害怕,我大声对妈妈说:“妈,我过去了!”“不行,说好你要到那边睡的。”我继续问:“那我能开灯吗?”“开灯你还怎么睡觉?”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就想:灯的光线强,妈妈看得到,就算把门关上,也能从门上的窗户看到,那我就点根蜡烛,把门关上,看你怎么看得到!我轻声慢步走到客厅,找了半天,才找到一根蜡烛,突然想起打火机在妈妈的房间,我小心走进房里,见妈妈已睡着了,爸爸的呼噜声比我走路声都大,我拿到打火机,不小心把钥匙碰到地上,我赶紧藏在桌底下,妈妈已经醒来,见什么都没有,继续睡了,我赶快走进小房,把蜡烛点着,可不知放哪才好,想起妈妈点蜡烛时,总会滴几滴蜡,我就在桌上滴了几滴,把蜡烛放上去,还真有效,粘上去了,就这样我睡了一夜,早上起来,发现桌上蜡烛没了,只留下一个黑印,我一看,哇哇大哭,口里还说:“蜡烛离家出走了,还留了一封遗书。”妈妈闻声过来,看到眼前的情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她还是帮我把那个黑印擦掉了童年,是一朵芬芳四溢的花一个装着小秘密的宝盒一个色彩斑斓荡漾着欢笑的梦。这些绚丽多彩的故事,是会永远让你回味无穷的!

从“根”上说作文 第3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常读,多写

●为师者,为什么要教孩子作文?

倾听童音,

萦绕耳际的

是纯真与无邪的乐曲;

静观童心,

感悟心灵的

是快乐与求知的意境。

冥眸所悟,

其实在每个孩子的心底

都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古语曰:

“诗以言志。”

我之新解:

“文以表心。”

作为师者,

犹如导航,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

快乐地用文字来表达他们

心所想,

心所愿……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什么要教学生作文的理由。

时下教学生作文,大体有两种偏激的目的:一是为“考”而教; 二是为了培养大批的未来作家、诗人而教。前者是在教学生对付考试,背范文,背“八股文”,结果是孩子考场作文怪怪的优美,离开了考试就写不成了。后者是受一些过“右”思潮的影响,把我们作文教学课堂的功能给无限地扩大化,所以让语文老师背上了无形的枷锁,注定如泥潭中的老黄牛,累死累活也找不到出路……

●作文教学的“病”

两个作文教学案例: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习作《我的妈妈》,教师说,本文要反映出伟大的母爱。学生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大半天后,一个学生问:“老师,我从小失去了妈妈,怎么写?”另一个学生说:“老师, 我的妈妈很小气,能写吗?”还有的学生问:“老师,可不可以写爱唠叨的妈妈,爱打麻将的妈妈呢?”老师说:“不行!”顿时,学生都傻了眼,只得埋头“编造”。

案例二:另一位教师同样教学习作《我的妈妈》,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拟题,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许多好题目,如《爱管“闲事”的妈妈》《能干的妈妈》《爱打扮的妈妈》《妈妈的小秘密》《我是妈妈的“粉丝”》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真实的妈妈,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妈妈,选择适合的题目,几十分钟后,50多位真实的、活生生的、各具特性的妈妈出现在学生和老师面前。

以上两个作文教学案例,很显然,后者是我们推崇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学生内在知识经验外化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所见所闻、所为所感的个体活动过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心声。读书,对铸就写的能力太重要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这是不能撼动的真理! 叶圣陶也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王崧舟在与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访谈时指出“:‘言语秘妙’乃是语文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言语秘妙’是实现读写互动的一个支点。作为阅读,要理解‘言语秘妙’;作为写作,要运用‘言语秘妙’。”什么是“秘妙”?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文章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是指语言运用中最富创造性的地方,是作者巧妙地表现出他人难以言喻的特征、思想或趣味。 我们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上乘的功夫,必须靠博览群书、深切体会才能悟出来。梁启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所能教人的是规矩,不能使人巧。”秘妙就是“巧”,如何写出秘妙,这是无法直接传授的。只有靠读靠领悟。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属于我们要去反复品读、揣摩,才能领悟的“言语秘妙”。

读书,该怎样读?该读到什么样的境界?

林海音在《窃读记》里的描述:“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 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中对少年时候读书的描述:“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的欢快音符……”能找到这种感觉吗?能让我们的学生进入这样痴迷的读书状态吗?如果能,作文教学何难之有?

●书浸灵魂,笔启心智———常读还得多写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说的就是读必须靠写来促进。其实道理很简单,写能使读时不明晰的变得明晰,能使思维精密化、感受深层化、思想条理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读书时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写出来又觉得幽昧不明,还需要认真想很久才能写出来。这表明写能提高读的质量。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写话训练。“王崧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总结出了很多具体的方式,比如,扩展文章内涵的“添枝加叶”;源于原文线索的“顺藤摸瓜”;加工现成文本的“推陈出新”;模仿言语表达的“移花接木”……这些都是对教材资源很好的开发与再利用。

总之,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写话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文的“根” 第4篇

作文的根就在生活中。写作文不是从读开始,也不是从写开始,应从观察和认识生活开始。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后来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仔细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仅仅是观察而不动手写,当然不能提高写作水平。不仅仅是写,还要多写!同学们应多写身边的人和事,多写我们身边的景和物。写人的先学写亲人、身边的人,写事情的先学写烧饭、烧菜、洗碗、洗衣服等,写景的可先学写日出日落、家乡景色、旅游记,状物的可先学会介绍房子、家电、猫狗、花草、街道等。一定要从我们常见的事物开始学习写作。

根小学作文 第5篇

我高兴万分,念了一声:“魔杖,我们飞出地球吧!”话音刚落,我就在宇宙之间穿梭了。我看见地球妈妈面色苍白,浑身无力,连头发也没几根了。我于心不忍,便对魔杖说:“好魔杖,快治好地球妈妈的病吧!”魔杖顿时发射出一束光辉,地球妈妈立刻精神焕发,面色红润了。

我漫步在宇宙,发现了一个黑漩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去了。里面一团漆黑,我用魔杖点亮了这个地方。好不容易走了出来,外面也是乌烟瘅气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问了一位老大爷,弄清了这个地方为什么乌烟瘅气的原因,原来这个地方犯罪的频率非常高,常常发生打架、抢劫事件。于是,我动用魔杖的魔力,给邪恶的人换上了善良的心,给贪污的人换上了清廉的心,给虚伪的人换上一颗真诚的心,给野蛮的人换上一颗文明的心。不要再让他们用三寸不烂之舌去招摇过市,诈取骗钱。他们经过我的点化后,都变成正义的人了,整个世界都变得光明了!我走出旋涡,只见黑旋涡变成了白色的,并且,它还朝我微笑呢!我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我回到地球,看见地球妈妈愁眉苦脸,我问道:“地球妈妈,您怎么了?”“好孩子,我告诉你,现在生活在我身上的高级动物――人类,都得了重病,医生也救不活他们了,你说怎么办?我本来无能为力,因为一天我只能用三次法力,如果再多用一次,我就必须牺牲。于是,我牺牲了自己,救活了人民,救活了老百姓......。

一惊醒,原来是个梦。

根小学作文 第6篇

不知过了多久,花瓶中那束不知名的叶开始换装了,由原先的绿变成了现在的黄。我心中暗自发笑:这束不知名的叶看来要与死神握手了,嘿嘿。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我已经迎来了国庆长假。现在我要来看看这花瓶中的“病人”了。走进书房,定神一看:几个星期不见,这不知名的叶又脱胎换骨了?从奄奄一息的老头子转眼变成了强壮有力的小伙子?我瞪大了眼睛:没错呀,这叶确实是变了,变得那么绿,那么可爱,像翡翠,哦不,是比翡翠还绿。头再往里凑些,这叶的枝杆变得好直,那嫩芽就像一只只冲天的鹰,好不神气。正看得入迷,一个大大的问号遍布我整个思维:究是什么使这束奄奄一息的叶重新恢复了生机?我的脑袋凑得更近了,定睛一看:我的天,这叶的底部究竟是什么,白白的,像胡须,那是根吗?不不不,这叶原来是没有根的,那它到底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似潮水般涌来。我想将这叶拿起,手却猛地停住了,它太可爱了,我不想成为不速之客硬闯进它努力建成的家园。尽管我知道

那是根,但是我却怎么也不相信。因为它是植物,而我是人,人都不可能完成的,植物又怎么可能完成呢?我的视线久久没有离开过它------那束不知名的叶子,它好似一张笑脸,一株向日葵,一只雄鹰。冥冥中,它好像对我说:这根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我是靠自已的努力争取来的,在花瓶里,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我一直奋斗着,为我的目标努力着。我的这种“愚公移山”精神也许是感动了上天,我长出了根,长出了属于我自已的根。那时的我是多么快乐,多么自豪!在那一瞬间,我释然了。

根小学作文 第7篇

食指“哎呀哎呀”地呻吟着。食指有气无力地说:“咳!小主人可真是的,遇到危险都是我在“试毒”。”接着,他又对其他四个指头说:“瞧瞧,我的功劳最大。开枪、写字、那乒乓球都得用到我!”

大拇指不服气地说:“小子,不爽啊,敢跟老大抢功劳。看看我,按东西还不是靠我,表扬别人还不是靠我。”

中指粗声粗气地说:“LOOK AT ME,我是手指里最高的,那像你们两,一个是矮胖子,另一个是刀吧脸,满脸都伤横累累。弹珠子我很重要的。”

小拇指大声叫道:“我最小,你们大人要让我小孩子。”

无名指说:“你们强的要让弱的。”

食指又说:“我……

五跟指头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来了一只小花猫拿着一个毛线球玩着玩着进了房间。她见五跟指头在吵架,便问明原因。原来,五跟指头在争谁的功劳大。

小花猫对五跟指头说:“恩,你们谁能把我手里的毛线球拿起来,谁的功劳就最大。”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心里都想着小事一桩。可不是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他们没有一个“人”把毛线球拿起来。

小花猫微微一笑,又说:“你们一起来试一试!”

五跟指头犹豫了一阵,一起配合,终于把毛线球拿起来了。

小花猫轻轻地说:“现在知道了吧。”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年龄16~63岁,平均35岁。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检查和X线片而确诊,需做根管治疗术,其中包括急性牙髓炎47例,慢性根尖周炎25例,窦道型根尖周炎17例,根尖周囊肿6例。患牙143个,其中前牙57个,后牙86个。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因为精神因素能够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以及反应阈值,而且过度的精神紧张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更加容易患病[3]。所以对于精神高度紧张、忧虑、恐惧的患者,应充分与患者交流,认真倾听其诉说病情。适时给予加倍的耐心和关怀,使患者对治疗计划和操作步骤给予充分的解释,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术后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手术史及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血友病、结核病、风湿性热、恶性贫血、高血压、白血病、梅毒等)等。对患者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于减轻心理负担。需要注意的是传递器械时应在患者下颌与胸前之间,切忌在头面部上方以免损伤患者,同时频繁传递器械也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1.2.2 术前准备:

首先在根管预备之前应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术前评估、髓腔预备以及工作长度的测定。其次才是根管预备的阶段:彻底清除牙齿根管内消毒和感染物质的清除主要依靠化学冲洗和机械切割作用,明确根管的数量及长度,并将根管扩大到一定的粗度,为严密地充填根管做好准备,而根管内封药则起辅助作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根管操作步骤是很复杂的,任何器械和任何方法的预备都不能到达整个根管系统,所以机械预备和化学预备的结合非常重要。一次性根管治疗是在根管预备后立即进行根管充填,不但减少了治疗期间的细菌感染机会,而且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就诊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最后应认真做好术前器械、药物及材料的准备,仔细检查器械有无磨损、变形、扭曲,一旦发现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根管治疗的顺利进行。根管器械的准备包括:拔髓针、光滑髓针、根管扩大针、长度测量尺、扩孔钻、清洁座、根管锉、超声根管预备仪等;根充器械有:根管充填器、侧压器等。术前还应调配好充填材料,避免因现用现配而耽误时间。药品和材料包括有:冲洗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根管消毒剂、根充糊剂、牙胶尖。调校灯光、椅位,并指导患者取正确、舒适的体位入座。

1.2.3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的要点在于熟悉手术步骤,明确处理原则,精于随机应变[5]。包括:(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备齐局部麻醉药及消毒药物,还可选择性地并用电解消毒、超声消毒、微波消毒、激光消毒等。局麻后,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的改变;(3)一次性完成彻底的机械预备并仔细检查,及时传递给医师拔髓针、G钻、扩大锉、长度测定仪,并给予X线摄片,以便于检查器械是否达到根尖;(4)选择将感染物质推出根尖孔量较少的器械,尽量避免开放时间,以免二次感染;(5)准确测定工作长度,协助医师做好术区隔湿和消毒工作,妥当放置吸唾管,及时吸去口内唾液、冲洗液与坏死组织碎片,杜绝感染机会。(6)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应保证冲洗液的用量及频率。根管冲洗部位不能超过根尖,以免刺激根尖周组织,应做到边扩大边冲洗,及时将大部分碎屑通过冲洗作用带出根管。(7)避免患者反复起座,吸唾时应注意位置和力量,位置不能太靠后以免患者恶心,手法要轻柔;(8)感染根管内推荐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复合糊剂,应尽可能地充满根管不给残余菌留增殖空间。(9)留意医师手术进程,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使患者时刻保持安静合作。

1.2.4 术后护理:

(1)将术中用过的光滑针、根管扩大针等器械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后与手机一同送高压消毒备用。(2)根管治疗术并非都是一次完成,须根据患者临床检查情况,分步分次进行治疗。通常根管治疗应分2~4次就诊才能完成。(3)结束根管术后,向患者交待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且及时告知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根尖部胀痛、咬(牙合)痛等术后反应。(4)根管治疗期间或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可按医嘱服用消炎药或止痛药缓解,若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师处理。(5)充填修复后2 h再进食,当天避免用患侧咀嚼食物。主动为患者预约7~10 d后复诊,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若延期复诊,药物消毒根管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6)术后随访有助于缓解患者因紧张而造成的疼痛加剧。另外,适当使用安慰剂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原性的疼痛,并促进内啡肽产生,从而减轻疼痛。

1.3 康复标准:

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打分,在记录卡上记录疼痛程度情况。采用疼痛标尺法,分为以下4级:无疼痛为0分,能正常咀嚼,临床检查无松动、叩痛、牙龈无红肿;轻度疼痛为1~3分,牙齿有轻微咀嚼疼痛;中度疼痛为4~7分,牙齿疼痛较重但可耐受,临床检查轻度松动、叩痛;重度疼痛为8~10分,疼痛不能忍受,根尖区胀痛并逐渐加重,有浮起松动感,咬痛明显,根尖区牙龈充血,甚者伴有局部蜂窝组织炎及全身症状,需接受急诊处理。统计分析时,凡结果位于2个分值之间的,均按较高的分值记录。

2 结果

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后,96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以及根管X线片显示为恰充,包括急性牙髓炎康复45例,慢性根尖周炎康复24例,窦道型根尖周炎康复15例,根尖周囊肿康复6例,总计康复率为93.8%,96例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根管治疗术,俗称抽神经,又称牙髓治疗,粤语称杜牙根,是牙医学中治疗牙髓坏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种手术[6]。根管治疗是利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清除根管里的炎症牙髓以及坏死物质,再经严密充填根管将根管内极少量的残存细菌有效封闭,防止根管再感染[7]。根管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消灭根管内的病菌、分解物和毒素,保存齿髓或牙根尖周围组织,促使牙根周围组织的修补及愈合,缩短病程并防止疾病的感染,避免拔除或继续恶化至崩毁的命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齿疾病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过程复杂且用时较长,涉及的治疗内容繁多,步骤过程要求很详细、很精密,对护理配合要求较高。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专科器械的使用和性能,对每一步操作程序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准确并迅速地配合医师完成治疗工作,更好的确保牙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显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护理过程中,操作轻柔规范将不会造成严重的术后疼痛,96例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达到临床治愈。在清除根管内大部分感染和坏死组织后,剩余感染物质则可以依靠根管药物来控制,使根管内呈现无菌状态,消除炎症,以促进病变愈合[8]。总之,感染根管的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咏春,曹立群.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9(21):14-15.

[2]李红梅,李颖超.显微超声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J].现代临床护理2011,8(2):234-235.

[3]杨明,刘河娣,李晓娜,等.Pro Taper机用锉行干髓治疗失败患牙根管治疗的护理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2011,10(7):148-149.

[4]林金伏,孙书昱,叶敏,等.格兰根管凝胶行根管治疗术的护理配合[J].实用医学杂志,2009,19(7):109-110.

[5]庞巍,温喆.超声波在感染根管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23-24.

[6]王群芳.根管治疗和根尖倒充填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炎的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6(4):109-110.

[7]吴正惠,胡胜男,何群育.四手操作法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19(4):23-24.

作文教学“根”在生活 第9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作十分头痛,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套话、假话、空话。缺乏写作素材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让作文走向生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一再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些极具教育前瞻性和先进性的教育箴言,对我们今天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生活作文”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也感觉到: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让作文走向生活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原因

作文训练“生活化”,是开放性作文教学的一种方式。所谓“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写作的生活化。

1生活——作文的源泉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应缘于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充实性,离开了生活,即使勉强成文,也只能是“假大空”的无病呻吟。生活作文倡导作文与生活的统一性,没有生活,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如叶老所言:“生活犹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让学生的笔触回到生活,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情感体验,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他们纯真的眼睛里必定可以透露出一个个多彩感人的世界。

2生活——鲜活的教材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可以给学生很多的思考和启迪。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和自然生活实际中去,不断充实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丰富他们的知识。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这种知识经验往往比任何教学中的经验要深刻得多。学生作文若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或他们思想认识上的种种微妙的变化,他们的创新能力必能得到发展。

3生活——作文改革的需要

我们知道,在传统教学中,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拷贝出来的没有什么特色和新意的东西,这种现象亟待我们用新标准、新理念去彻底扭转和改造。叶老谆谆告诫我们:“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陶行知先生也强调:“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生活化,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作文课中,我们大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生活,主动留心观察他们认为有必要的事情,在观察中收集和体验生活。只有细致观察,对观察的对象有比较深切的了解,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才能写好作文。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生活又多姿多彩、日新月异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都是一个大世界;同学老师、住行衣食、街巷田野处处皆可文章;虫鱼鸟兽、花草树木、过去未来,下笔可成文。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对此,首先必须将作文教学的重心必须移至“积累”上,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感情的积累。

积累生活的做法很多,如笔记、阅读、剪报贴报、参观访问、野游、社会实践等。

第一,做好社会调查。

教师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调查,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回家乡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具体进行安排。

例如,在写作《家乡的变化》一文时,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长辈、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调查家乡的变化。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后把调查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第一、家乡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第二、家乡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吃、穿、住、行、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来说明;第三、家乡人民休闲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听广播、听收音机,到现在看电视、旅游、蹦极、攀岩等。对于这些成果,我又组织学生将其写成调查报告和小论文。

实践证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开展课外活动。

如果对课外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可使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并使开展过程更有活力。

例如,日出是很美的,但学生平时未必会留意观察。如果教师组织观赏日出,学生肯定会欢呼雀跃、群情振奋。

在活动过程中,只要教师适当适时地进行点拨,学生的“无意注意”就会变成“有意注意”,其感知能力就会更进一层,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血更加肉丰满、各具情态。

第三,组织环境考察

环保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对于这个问题,与其在教室里和学生大谈道理,不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眼去观察、亲身去体验、亲自去发现当前的环境问题。

例如,笔者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考察了长江、香山、双山岛、大寨河、青龙古街等地方的环境。回校后,我举办了环境征文竞赛。好作文出现如期而至。如《让长江水更清》、《最美暨阳湖》、《双山岛-家乡的明珠》、《保护东渡古遗址之我见》等。在文章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保护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借助生活,指导作文

第一,课堂即景式。

课堂即景式不仅可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有自然生成性和生活原创性,还能使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得到激发。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突发事件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能对其巧加利用,就会获得思想教育的好机会。

例如,有一次上课时,因学校基建还在施工中,一根钢管从高空掉落,“咣当”一声,先是吓得学生们大声惊叫,然后大家的心都飞到教室外去了。此时,课是没办法上了,但笔者灵机一动,决定让他们写作文。于是,让大家欣赏外面的施工场面,聆听施工中的声音,之后写一篇作文,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写下来。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热情很高涨,有学生写道:“只见一位工人拆除了一根钢管,他便斜斜的栽了下来,整个世界好像被放缓了节拍似的,我似乎可以听见钢管划破空气‘咻咻的声音,最后“咣”的一声呻吟般的巨响声后,钢管落地了”。还有学生写道:“紧接着一阵阵铜管掉落地上,回声回荡,工人们又开始了协奏曲,机器轰鸣声,铜管敲击声,不绝于耳,又有锤子敲地声,电钻钻墙声,百千齐作”。

第二,家庭生活剪辑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学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有着美丽清澈的小河,有着井水里浸凉的西瓜;那里有着一家人共享的天伦之乐和亲情关爱,有着居家环境的变化和变迁。儿时的回忆时时萦绕心头,现时生活的温馨感人历历在目。对此,笔者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写成作文。学生的文章都十分精彩,《童年时光》拴住了过去的时光,《妈妈的手》总是呵护着我,《门口等候的奶奶》那么可敬可爱,《又搬新家了》记录着岁月留痕。

第三,集体生活掠影式。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宿的,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很喜欢过集体生活的。集体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格外珍惜。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巧设创作的平台,相信学生的笔下会有汩汩流泻的真性情、真感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集体生活,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培养责任感、荣誉感,在集体中学会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用心灵的感应器去感应,再用作文的形式记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如《上铺的她》、《302的疯丫头》、《我的铁哥们》等。

3融入生活,评价作文

传统作文教学在评价上也存有弊端,其表现为教师思想上对文章追求完美,评分上留有余地。这种做法会加深作文的神秘感,损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学生作文的评改权,培养学生积极作文与做人的态度。

第一,作文评语生活化。

教师应该多从纵向的角度去多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上的些微进步,哪怕是一篇无甚特色的作文,只要字迹尚端正,依然可以得到“文面整洁”的肯定评价。教师的评语应“不揭疮疤”,而且应富于引导性和激励性。

第二,批阅方式生活化。

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尽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尝试着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一经发现佳作或某一方面有特色的文章,就应作为推荐文章供师生共同品赏。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对象的多极化,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使学生在多方评改和相互交流中点燃了创新的火花,使写作成为一个不断互补和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

第三,批阅方法生活化。

教师可将批改时间由按时批改转为缓批,有时可让学生将作文收起来,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自改,让学生随着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而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作文教学“根”在生活,我们应将作文教学还原于生活,让作文跟着现实走,因为写作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中的一种冲动。总而言之,面对作文教学,我们必须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让作文教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逐步实现作文教学的目标。

根小学作文 第10篇

一天,短的那根对另一根说:“这里太黑了,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另一根沉默了一会儿,对它说:“你的想法是不错,可就算有人打开箱子,我们不会动弹也是不行的呀!”

“可跟我们相似的灯泡呀、手电呀……不都在外面为人们照亮,同时还每天看着千姿百态的世界吗?”短的那根蜡烛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早晨,两根蜡烛被脚步声吵醒了,它们彷佛感觉箱子在剧烈地震动,紧接着,它们又感到箱子山崩地裂般上下起伏。又过了一会儿,震动停止了,突然,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外面射了进来,刺得两根蜡烛都睁不开眼睛了!

一个小男孩把它们拿出来,放在两个支架上,又过了一会儿,两根蜡烛突然感到自己身上非常烫,像是有一团熊熊大火在头上燃烧着,“完了,我们被点燃了。”两支蜡烛想。

夜晚,短的那根蜡烛没有睡觉,因为小男孩正坐在他身旁做功课。这是它第一次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心里感到很幸福。

之后两天,小男孩一做功课它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亮一些,好让小男孩更好地写字。

第二天早上,它突然发现另一根蜡烛已经烧完了。“唉,”它想,“看来我的生命也很短暂了,可是能帮小男孩那么多,我也心满意足了。”

根小学作文 第11篇

我虽然身材修长,但是从头到脚都是黑乎乎的,没有其它物件的华丽外衣,为此,我经常遭人白眼。

一天中午,我被一位漂亮的小姑娘买走了,小姑娘真是个爱美的孩子,她给我穿上了美丽的外衣,我兴奋不已。每天我都用自己的身体写出一个个漂亮的汉字。虽然我一天比一天矮,但是当我看到白纸绿格上的方块汉字时,我高兴极了,因为能为小主人服务是我莫大的荣幸。

一天,我漂亮的“外衣”竟然找茬了,它轻蔑地对我说:“哼!我长得这么漂亮,五颜六色的,你这个丑八怪,整天呆在我的身体里边,简直是我的耻辱。”我很生气,心想:神气什么,如果不是我,小主人要你有什么用,说不定小主人会扔掉你的。但我还是克制住自己,谦虚地对它说:“我们只有合作才会为小主人服务,否则我们的命运都会很残忍。”自动铅笔外套听了,不服气的哼了一声,再也不理睬我了。

根小学作文 第12篇

就在这时,一只小蜜蜂飞了过来,“嗡嗡嗡”小蜜蜂在它们俩身边飞来飞去,鸭心想:这只死虫子,我真想把它吃了!可它不能动,因为它想做冠军!

过了一会儿,蜜蜂飞走了,但是兔子又跑过来,它们有的在鸭的身边蹦过来蹦过去,有的把鹅的长脖子当滑滑梯;还有的兔子好奇地望着它们俩在干什么……

鹅想:这些可恶的小兔子,我真想用嘴巴把它们赶走!可它不能动,因为它想做冠军!

兔子走了,又吹来一阵大风,满天飞沙,鹅和鸭被风吹出了农场,只听“咚”地一声,它们落在了农场外面,它们还是不动弹,因为它们都想得冠军。

突然,一只狐狸经过,它看见了它们,口水都流出来了,狐狸赶紧拿来袋子把它们装进去,牢牢地绑紧,拎起袋子跑回了家。

狐狸把水煮上,它又去给汤加佐料,当热气腾腾的汤煮好了,它拿着勺子喝了喝汤,满意地笑了起来。它把鹅高高举起,准备煮了,鸭突然跳了起来,一口咬住了它的鼻子,狐狸疼得放开鹅,狼狈地跑走了。

根初一作文 第13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68例女性乳腺增生患者的病史、查体结果均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4例, 年龄30~46岁, 平均38岁;对照组34例, 年龄36~44岁, 平均40岁, 两组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盐麸子根和苍耳根 (经刮去表层薄皮晒干处理) 150~250g, 加水800ml, 煎至400ml, 调酒分3次服, 并用纱布包药渣热敷患乳, 每日3次, 每次5~10min。对照组口服中药逍遥散3~9g, 每日3次[1]。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消失;有效:乳房胀痛减轻, 肿块减小;无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 好转时间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34例, 有效3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34例中, 有效3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ρ>0.05) , 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5.9%。

2.2 两组患者好转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1。

注:好转时间t=3.33, ※※ρ<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有1例服药后出现呕吐、腹痛;对照组有1例出现恶心头昏。上述症状停药后均缓解。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 WHO命名为乳腺良性结构不良, 由于病理成分不同, 分为单纯乳腺上皮增生症 (乳痛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及乳腺腺病。主要是由雌激素分泌过多, 孕激素不足, 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分敏感所致[2]。中医称之为“乳癖”, 认为系因忧思郁虑, 肝郁气滞, 肝脾不和, 气滞痰凝所致。好发30~50岁育龄妇女。盐麸子根、苍耳根均为苦辛微温之物, 均具调中益气, 疏肝解郁, 止痛消肿之功效[3]。盐麸子根苍耳根汤是民间常用药方, 药源丰富, 易采挖, 笔者3年多来追踪采集其疗效信息, 并经34例患者临床验证, 确有良效, 不失为价廉效优之汤药。故在此加以总结, 以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裘法祖, 孟承伟, 叶舜宾, 等.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321.

[2]刘影, 许常芳, 刘波.博兴县妇女乳腺疾病调查.中国乡村医药, 2002, 4:50.

话题作文“根”佳作展评 第14篇

土壤下的秘密

寇仕基

土壤下还能有什么?不过是那错综复杂的根,就像植物的信号探测仪,只会不断向四周摸索。这简单的道理,小孩子都懂,而奶奶偏说土地下的不是根,唉,为什么她偏偏不懂呢?

我所说的,就是老家门前的那棵无名的树。这棵树,已经很老了,老到什么程度呢?连背都抬不直了。它就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婆婆,驼着那背,整日整夜地倚在老家门口。其实我小的时候,这棵树一点儿也不像现在的样子,它的腰板可是笔直笔直的,参天的树干上一条条狭长的嫩枝,绿意葱茏,燕子在其中穿梭自如,尖嘴的啄木鸟,把小巧的脑袋探进木洞里,“嘟嘟嘟”地啄个不停。那时,奶奶就喜欢坐在树下,正巧,那突出的树根就像一把自然形成的椅子,不大不小刚好容下一人,太阳在头顶卖力地燃烧,奶奶和我也卖力地把扇儿摇。

后来,一场连夜的大雨击倒了大树。那天晚上窗外一直淅淅沥沥,雨水敲击着窗户,也冲刷着泥土。半夜里,只听见“哗”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倒塌了。家里人趁着雨夜跑了出去,发现是门口的老树被冲歪了,不偏不倚正好歪在了大门上方。奶奶是第一个冲出去抱住了老树的,家里人奋力地拉她,说这时大树下很危险,劝奶奶离开,奶奶都不放手。雨水顺着那粗糙的树干流到了奶奶的衣服上。家里人商量说刨开树根,把树卖了,奶奶却一个劲说:“根没了,念想就没了。”家里人无奈才放缓了此事。

可是,这树是保住了,却显得越来越碍事,大伯把车开进院子里都要提防,看看树干会不会蹭到车顶;有时举个东西或是搬个大物件都会冷不丁被树枝挂一下,很是烦人。于是家里人决定背着奶奶刨开树根,却被奶奶赶走了,就像上次一样,她抱住树干,不肯放开。

终于,一段浮沉往事就此被展开。几十年前,奶奶离开她的家乡嫁到这里时,在家门前亲手种下了这棵树,那时树才仅仅一人高。几十年后,就在奶奶的母亲去世之后,她又回到了老家捎回了母亲的遗物,其中有一件小衬衫,奶奶记得那是她母亲亲手为她缝的,只是再也穿不上了。奶奶就把衬衫埋到了树根底下。奶奶如此珍视这棵树,不仅仅是老树几十年的陪伴,还有树下一份思念的心。

有时候,我会看到奶奶坐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树斑驳的树干。就像两位驼背的婆婆,一位埋下了几十年的秘密,一位却用一生觅云揽雾,牢牢地守护着那个秘密。谁也不曾失去过那个“根”。

土壤下还能有什么?只有那漫无边际的根么?其实,还有一份深深思念母亲的灵魂之根。奶奶是不明白么?怎么会呢!那是因为奶奶明白得太深!

[点 评]文章以“土壤下的秘密”为题,新颖别致,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以探寻土壤下的秘密为线索,串起了奶奶对“根”的守护,很有生活气息,更为突出的是文章在创设情境方面做的很好!

有根的人不会流浪

程 楠

因为有根,那种名为雨树的植物,即使叶子相隔十里开外也会同开同合;因为有根,在摩登的美国城市里,华人华侨也会相聚在古色古香的唐人街共诉思乡衷情。因为有根,我们才不会迷失,才不会流浪。

我记得唐末有一座茅屋,那里住着一位颠沛流离的诗人。叛军横行,战火频仍,背井离乡的他,漂泊不定。哪怕见到一朵故土的花,他也要洒下忧国的泪;哪怕听到一声鸟鸣,也要为流离的祖国而惊心。不知道漂泊了多少地方,即使身居简陋的茅屋受尽潇潇冷雨,他从未忘记过自己将要归根何处。当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他喜极而泣,涕泪满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因为有根,回乡的路就总是细细绘就在心中,就能摸清回乡的路,就能不在外漂泊流浪。

我的外公九十高龄,目不识丁。战争年代失去了双亲,为了躲避饥荒,扛着几件简陋的行囊,远赴外省去逃难。他说,他不认得路,只想离饥饿越远越好,最后在哪里落脚都不知道。但奇怪得很,他回乡的时候,从没向别人问过路。就靠着一双脚,就像被绳子牵回来的一样,一点不差地摸回了已经物是人非的村子里。为什么呢?因为有根,即使家乡再落魄不堪,总能在无形中为游子引路,不忍让游子们在外流浪。

善于经商,聪慧过人的犹太民族,在很久很久被灭国驱逐,之后就是在几个世纪的全世界迁徙流离,受尽其他国家的排挤和冷眼,其间,惨遭希特勒的疯狂屠杀。在全民族奄奄一息的时候,又开始在上个世纪陆续回归孕育了犹太民族的土壤。为什么?因为他们惦记着植根的地方,所以即使在战火中也能建立起发达国家以色列,让世界刮目相看。

因为有根,我相信蒲公英的种子总有一天会飘回植根的土壤,迁徙的雁群总有一天会找回失落的巢穴。因为有根,可爱的家乡就不会让她的子民迷失,不忍让她的游子流浪。

[点 评]作者慧眼识珠,在众多的线索中选择了“有根的人不会流浪”这一线索,并以此串起全文,多角度选材,突出了“有根即有魂,根就是魂”这一主题。

因为有根

郭 楠

又是一年春来到,田野上的蒲公英随着微风轻轻地吹,飞向了田野的每一个角落。蒲公英的种子们啊,也带着满心的好奇和惊喜,去往另一片天空。我是蒲公英种子中的一员,飘落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第一年,我带着懵懂和无知,飘落在这片土地上,离开母亲的我孤身一人,呆在这黑暗的泥土里。大概是冬天过去了,暖暖的阳光照在大地上,温暖着我。我伸了伸懒腰,拼了命地向上钻,想看看阳光下的世界。可我坚持了没多久,就想放弃了。这太难了,在这样一片黑暗而生疏的田野里,我仿佛看不到生的希望。我颓然地躺在泥土中,心中却想起了老蒲公英对我的忠告:孩子们啊,没有我在身边,要坚强!我暗自点了点头,定下了心,努力生长。

第二年,我终于摆脱了那漫不见天日的黑暗,从泥土中钻了出来。看着那明亮而又久违的阳光,心中的激动逐渐取代了对往日的怀念。经过一个冬天的成长,我变得强壮起来。我不停地从土壤中汲取养分,不停地伸展我的脉络、根系,艰难地生长。

第三年,慢慢的两年已经度过,我懒洋洋躺在地上晒太阳,我的伙伴们也成熟起来。这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年了,这一年的我们不同于以往一起嬉笑打闹,仿佛一切的一切都被即将的离别笼罩。所有蒲公英都在奋力地生长,都希望能在剩下的时间里更好地武装自己,不给未来留遗憾。

如今,剩下只有不到四十天的时间了,蒲公英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凝重,每一个蒲公英都不得不面临即将到来的离别考验。但因为三年的风吹雨打,蒲公英们好像都突然长大了,变得坚强起来。因为所有的蒲公英都知道,我们有根,有信念,有一个曾经属于我们六十个蒲公英的家。三十多天的离别后,蒲公英的根仍在,信仰仍在!

所有人都知道,再见只是一种道别,而不是后会无期,天涯两忘。如今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和相聚。蒲公英们知道,再见不是分离,而是一句承诺!因为有根,初心不改。因为有根,九班不散!

[点 评]文章有很丰富的想象力,用童话的形式,借助蒲公英的成长来暗示自己三年来的初中生活,并在篇末点题:因为有根,初心不改。因为有根,九班不散!

老屋·老树

王一平

前些天,妈妈突然告诉我:老屋没了,老树也没了。那一瞬间,好像心最柔软的部分被狠狠撞痛,泪水汇聚在眼底,我愣在那儿。妈妈叹了一口气,说:“我小时就有的老屋老树啊,怪可惜的。”

是啊,怪可惜的。我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老屋和老树,就是故乡的象征。那些关于它们的独家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不但没有消逝,反而越来越清晰,就在脑海的最底层,时不时地动一下,让我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小时候,和我玩的一帮孩子们,野得很。翻墙头,爬屋顶都是家常便饭,可我却不敢。每当他们玩得起兴,我都是在一旁看得羡慕。仅仅是看看而己,因为胆子小,所以很多事。都不敢做。可我敢爬到老树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爬老树时,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让我安心,它好像在告诉我:不要怕!也许是因为老树在妈妈小时就已经是老树;也许是因为老树的守护;也许是因为那一年冬天的老树让我明白的道理……

记得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老树的枝丫上被厚厚的积雪压着。老树光秃秃的样子,看着比夏天的时候瘦了一圈。我用衣服把老树围起来,却没有起什么作用。我以为老树可能熬不过冬天了,执拗地不听妈妈的话,搬到老屋里,陪着老树过冬。老屋里很冷清,连简单的摆设都没有几个,像是和老树一样,被人们遗忘了。所以那个冬天,我以为是老树的最后一个冬天。

可当春天来了,老树又开始长出新叶。经过一个冬天的洗礼,仿佛又强壮了。我惊奇地看着老树,满脸的不可思议。想起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不要砍冬天里的树。”

原来,如果你是一棵战栗在冬天的树,就请不要让脆弱战胜自己的坚强,不要轻言失败,且不说冬日亦有暖阳相照,只要能以顽强的毅力延过严冬,明媚的春天定会将你拥抱,而在寒冬中磨炼出来的那身刚强,定会引领你在春天里写下最美的篇章。

思绪还在脑海里翻滚,可老屋和老树却已不在,想到老树那股让我安心的力量,心里便是一阵失落;可想起那战栗在冬日里的老树,又是莫名的温暖——那棵老树,是陪我长大的老树!

人活一辈子,须如老树一样扎根大地,伸展枝丫。未必能成为栋梁之材,但至少是自己努力过后的样子。

[点 评]文章开头由对老屋、老树被砍伐的叙述引起我的情感变化,继之引出我对老屋、老树的回忆,叙述具体,有生活气息,最后点明本文的主旨:人活一辈子,须如老树一样扎根大地,伸展枝丫。未必能成为栋梁之材,但至少是自己努力过后的样子。人的一生,不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根初一作文】相关文章:

初一初一作文05-26

初一作文写景作文09-15

作文大年初一作文06-15

初一作文热点05-18

中华初一作文06-04

随想初一作文06-09

聚会初一作文06-12

初一作文牵挂06-17

倾诉初一作文06-24

童年作文初一06-29

上一篇:国培实践研修总结下一篇:我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