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2024-07-26

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精选11篇)

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第1篇

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本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从世纪环境破坏中认识到,任何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它不受道德约束的条件下,非常容易被滥用,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属于这种情况.于是人们提出,由于人类拥有巨大力量,因而必须对大自然承担责任.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以生态道德为理论基础的生态伦理学.

作 者:顾悦 Gu Yue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社科部,陕西,西安,710061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2001“”(1)分类号:B82关键词:

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第2篇

摘要:道德信仰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是非判断,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驱动力。环境行为习惯和平等的价值观的培养,更多的属于生态道德培养范畴。而生态道德的培养是中学道德教育生态教学论文枪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生态道德;平等的价值观;道德行为习惯;可持续发展

现今,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濒危等一系列生态学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的世纪,解决摆在人们面前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需要有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环境道德概念,它可以作为指导人类新生活的行为模式。

一、环境道德的提出

传统的伦理学用于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涉及人与自然和其它生命的关系,它讲的善、恶、公正等伦理行为是从人的利益出发的,根源于传统的伦理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转变成“人是自然的主宰”。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已造成全球性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因而需要制定一种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调节人对自然的行为,这就是保护环境和保护生命的道德原则。1933年美国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一文中首次提出要把道德的对象从人扩大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要尊重所有生物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生存的权利,因而莱奥波尔德被认为是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1975年澳大利亚学者彼德辛格出版了《动物解放》一书,进一步认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体验痛苦和愉快的能力,因而具有道德权利,动物也应得到同样的关心。在这期间,西方其他生态伦理学家也认为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也必须从人扩大到自然界;对生命和自然界表示道德上的关心,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利。1991年lo月联合国发表了一个重要文件《保护地球一可持续生存的战略》,这是人类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道德标准一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原则。其要点有: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每种生命形式以它对人类的价值有理由得到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人类应该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此后,关注环境、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成为各国政府更加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在11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文规定“社会公德是全民在社会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中国保护环境第一次成为社会公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什么是生态环境道德?团中央概括为12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这使我国人民对生态环境道德的理解更加具体化。

二、环境伦理道德的目标

(一)树立平等的价值观

1.现代人与子孙之间的平等关系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我们没有权利提前支取,只有在既满足了当代人类生存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人类才能得以持续的发展。保护环境,不污染和破坏环境,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道德上必须履行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可举出许多实例,例如,由于人们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了森林滥伐、土地破坏、水土流失、水源和大气污染、土壤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危及我们及后代的生存。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生态观念将会给后人带来什么恶果,通过体验、反思形成初步的生态道德品质。

2.人与自然的平等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利;人类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家园里,共享地球的生态资源;生物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人类不能以主宰者的身份力图去控制和统治其他物种,而应当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化价值。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例子,如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现象;由于不合理的开垦草原、乱挖发菜造成我国北方出现罕见的“沙尘暴”;由于对森林的乱砍乱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道德出发,树立一种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

(二)形成生态环境行为习惯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行为。所谓环境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意识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倾向和实践能力。因此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团中央在近期把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概括为“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习惯落实或定位在两个具体的层次上:遵守环境规则,自觉采取保护环境的行为,甚至放弃一些个人的方便。如要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珍惜一草一木,购买绿色产品,回收和重复利用资源,乘坐环保的交通工具等;推动和影响他人采取保护环境的道德原则,还要教育家人和身边的人树立环境的美德,实行简朴生活。

三、生态道德的培养

(一)融入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并能使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如可以进行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宣传标语和环保专题的艺术作品,在其过程中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特别是学生通过对他人的教育,实现自我教育。此外,结合开展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把生态道德教育融人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美的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绿色校园对学生人格完善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潜在而有效的方式。如校园和班级净化、绿化和美化;使校园和教室里四季有绿色、有花香;在园里放置一些标志牌,上面写上富有人情味的宣传语;由学生自己采编环境保护的小报,设立校园回收站,号召学生回收废旧物品,并对其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抵制不良和过度消费行为;在校园里定期开展环保专题讲座;建设环保宣传窗;创办自己的环保社团;引导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评价或重新规划设计等。青少年是道德理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国家和民主的未来和希望。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一代代培养必然会使生态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环境道德教育所孜孜追求的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谆谆告诫的。

参考文献:

[1]周谷平,朱绍英.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l,(11).

[2]曲格平.全国环境教育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生态道德发展的地理空间 第3篇

地理学科是联系着自然环境又联系着社会与经济的独特学科, 中学地理教材中, 生态教育的内容既有丰富的显性材料, 又有寓德育于智育之中的隐性素材;既有较完整的地理环境知识, 又有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 具有很强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地理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形成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还可以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 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行为。中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甚至于定型、成熟的关键阶段。通过地理教学建立生态道德体系,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完善和发展, 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道德建设工程。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生态道德观念是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 经过由地理知识向生态道德知识的转化, 再由生态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观念的过程。

由地理知识向生态道德知识的转化, 就是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生态道德意义的过程。例如, 在讲自然资源的特征时, 地理知识中就包含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生态道德观念。要通过地理教学, 使学生相信、认同这一道德观点, 并将其纳入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道德规范体系中。上述转化、内化的进程, 都需要经过学生的道德思维活动,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表现为必要的讲解和启发, 以及学生在接受道德观点的过程中教师真诚地信奉这些观念的表率作用, 成为学生的榜样。中学地理教学中, 使学生形成的生态道德观念有: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来认识地理事象的生态观;自然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资源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相适应的人口观。

二、培养学生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影响生态环境事件的爱憎、好恶的态度。生态道德情感的形成, 一方面要以一定的生态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有不断自我体验的机会, 并逐步将这些自我体验积累、概括起来, 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情感。在此过程中, 教师强烈的生态道德情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是重要的“催化”条件。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生态道德意志

生态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生态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意志调节人们的行为, 生态道德意志薄弱的学生在行动上缺乏毅力, 在个人利益与生态利益冲突时, 往往会舍弃生态利益而谋求个人利益。如鸟蛋和青蛙都可以做成人们的美味佳肴, 对美食诱惑的态度能体现出生态道德意志的强弱, 意志坚强的学生能经受住考验, 坚持履行正确的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意志的培养, 除了提高学生生态道德认识, 加强其生态道德信念外,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与生态环境作用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如组织学生参观花园式工厂, 了解管理人员为改善厂区生态环境而长期不懈地进行着绿化美化和治理污染的工作。参观生态农业示范区, 了解农民如何精心设计, 严格管理, 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有条件的学校可到自然保护区学习, 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科研人员爱护生物资源的崇高品德, 特别要教育学生学习他们放弃舒适的生活环境, 到艰苦的地方从事环境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坚强的生态道德意志。

四、培养学生崇高的生态道德行为

生态道德行为是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的调节下, 对生态环境作出的反应行动, 是衡量人们生态道德意志高低的标志。它是以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为基础, 一定的生态道德情感为驱动力的社会实践。

要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就必须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义务感。但是, 只产生保护环境的道德动机还不足以形成正确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学生需要掌握从事环境保护的方法, 即生态道德行为方式。在地理教学中, 形成生态道德行为方式的途径是与地理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保护环境的行为方式, 就是由许多有关对环境状况、保护环境的地理技能的调查研究所组成的。在地理教学中, 揭示掌握各种地理技能的生态道德意义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

生态道德:品德课程的文明向度 第4篇

关键词:生态道德; 品德课程;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1-0037-03

“伦理需要立足在道德实践者生活的地方,立足在实践者的各种条件之内——即物理的、环境的、社会的、文化的条件之类。”(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语)言下之意,我们要拓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途径,将人类的道德视阈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至自然生态系统,使学生能以伦理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大自然,关注生态系统的大美。事实上,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早已引发我们进行哲学思考,并重新审视当下的道德教育。纵观品德课程,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正确认识已纳入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细察我们的教学实践,生态道德的培养却不容乐观。

现状透析:品德课程生态道德培养的困境

“今天,人们更容易在精神的(而非地理的)意义上迷失于自然界中。……在一直被确认为道德空白的地方迷失了哲学的方向。”[1]生态道德已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推至思考焦点,人们虽认识到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但由于观念比较模糊,道德养成往往陷入困境。

【现象1】惟人类中心论,生态道德被窄化

西方正宗的伦理思想,从培根的“命令自然”到笛卡尔的“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人拥有主宰自然的能量。时下品德课堂受此及传统道德观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往往是学生主体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能否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一切均以个体德性为主,忽略了自然的生命感受。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人征服自然,享乐自然的痕迹依然很重,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为中心,全然不顾大自然的感受及伴生后果。漠视自然客体,强调人类中心论,生态道德被窄化。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地球在“发低烧”》(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一课时,让学生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选择一个,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有的学生写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你自己。”还有的学生写道:“全球气温升2℃,人类生存直面挑战。”……

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意识到了地球继续变暖将会给自己及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认为气候变暖损坏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激起了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很少有学生去挖掘地球的内在价值,写出譬如“你污染地球,地球就会抛弃你。”“请爱护生命,地球的生命和你一样重要。”等诸如此类的文字。

【现象2】生态理论充斥课堂,生态道德片面化

生态道德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生态道德理论指导。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识,遂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生态学知识及生态道德理论,希望学生掌握并能化知识为动力,以此在道德实践中规范道德行为。可往往事与愿违,单调、深奥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对抽象的道德名词及现象并不感兴趣。生态道德行为方式在说教中很难掌握,生态道德片面化。

【现象3】盲目推崇工具理性,生态道德技术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凭借科学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自然界的难题,导致了人类对工具理性的盲目推崇。人的主体性不断膨胀,认为人拥有无限潜能,必将战胜自然、征服自然,遂利用技术对大自然豪取掠夺,致使道德理性无法引领方向。人性被物质化和异化,生态道德技术化。

例如:教学《天有不测风云》(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当教师的“警笛”响起时,学生们进行了演练,但有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娴熟。教师再次指导时,学生竟不耐烦地说:“老师,我们的科学家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些自然灾害的,学不学这些无所谓。”

【现象4】价值追求失落,生态道德肤浅化

品德课程中学生对人与自然这一关系维度的认识比较浅显,往往停留在用科学的理性去关爱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层面上。因而教学中很容易将这些变成华丽的口号而激情澎湃地呼喊。罗尔斯顿认为大自然同时具有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2]自然对人具有反作用,能重塑人的品格,甚至改变人的世界观。我们要将这些价值统一起来,站在道德层面上调整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免生态道德肤浅化。

策略建构:基于品德课程的

内容分析及儿童追求的文明向度

生态道德的生成并不局限于品德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我们要着眼未来,意识到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而笔者立足现实对社会环境、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策略研究。

【策略1】生态内容的拓展,要融入美育,与时俱进,聚焦热点

1. 夸大美、缩小丑,产生审美救赎

虽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大自然依然是美的,品德课程中呈现的自然世界也是美丽的。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它的美,新鲜的空气、绿绿的草地……大自然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远离喧嚣,净化心灵,重塑自我。这份美,让我们舍不得去破坏表面上的和谐,以至于当我们面对破坏自然的现象时会产生保护的冲动,责任感、义务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由此产生真挚的热爱自然的情感、保护自然的欲望。

2. 不陈腐、勇攀登,激起忧患意识

品德教师一定要树立“大生态观”,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道德教育观念。同时指导学生不要停留在原先理论的“象牙塔”里,要抛弃陈规,不惧困难,汲取新鲜的时代血液,适应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如,“可循环利用”、“低碳”等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及时吸收并运用。此外,时代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我们要强化全民的忧患意识,对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赋予生态道德新的内涵,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

3. 反应快、嗅觉敏 ,聚焦热点话题

人们喜欢新闻是因为它真实、新鲜、迅速及时、有价值。同样,学生也喜欢新鲜的话题。教学时,如能和活动内容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将远远高于教科书上的活动效果。

例如: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一位教师以汶川大地震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巨大冲破力,遇到灾害能自护与互助。另一位老师以今年发生的日本地震为例,引起学生对灾害的重视,分析日本人在地震时临危不惧的原因,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救,并引出核辐射破坏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供学生研究。

因为抓住了热点话题,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探究性学习很深入,既了解了自然灾害,掌握了灾害防护知识,又牵出了核辐射这一话题,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将道德情感引向深化,有助于形成坚定的生态道德信念。

【策略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再现生活,超越情感,挖掘深度

品德课程不仅让学生从文本中习得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读透文本背后隐藏的生态道德情感及价值取向等。

1.再现生活——“切肤之痛”——水到渠成

生活是学生体验的土壤,再现生活能引发学生真切的体验,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情感。由此,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在发展中明理,在明理中养成生态道德。

例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教师播放了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的照片。河边随处可见大量的废塑料制品,给周围的农作物、水中的鱼儿及周围居民的饮水带来了严重危害。

生活就是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当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学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强烈的生态道德情感喷涌而出,生态道德的养成水到渠成,易化为具体的行动。

2. 入情入境——情感刺激——引发共鸣

入情入境,方能心与心碰撞,情与情交融。曾浏览过这样一段文字:某著名景点的一位清洁工,为了够起一张飘落在深谷中的废纸而不幸摔成植物人。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试想,如果在课堂上,当课件展示美丽的旅途风光,突然出现一个悬绳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的清洁工,学生们定会入情入境,情感受到刺激,感受和领会到画面的深层意义,引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3. 冲突情境——超越自我——正确导向

冲突情境将矛盾外显,面对激烈的矛盾冲突,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强烈,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达成的共识在心中的烙印更深。

例如: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教师模拟了一个思想冲突情境:某市的一家重点企业偷偷地向附近的小河排放生产废水,致使水源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可如果关闭工厂的话,会造成数百名工人下岗,对城市的经济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该怎么办呢?

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从表面看舍弃哪一个都很为难。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将自己置身于冲突情境中进行自我解剖,得出:从长远利益看,工厂可以重建,工人可以再就业,但是环境一旦破坏了,显性的可以补救,但是隐形的破坏可能会祸及子孙后代,为了一时的利益损坏了生态环境,得不偿失。我们的品德课堂需要这样的冲突情境,使学生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唤醒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生态道德的能力。

4. 挖掘深度——自由“补白”——融情移情

品德教材有许多意蕴深邃的文本留白,由于没有羁绊,学生思维的闸门易被打开。自由“补白”时,学生的想象都很大胆,他们换位思考,站在自然的角度辨证分析,认清了自己也认同了自然。他们不再以人类自己的内在尺度来衡量其他,而是用生态道德的方式对待,把对自己和大自然的感情融为一体,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策略3】学习方式的创新,要走进生活,迁移运用,内隐学习

品德课程明确规定生态道德的培养要规范学生与自然交往的行为,生态道德建设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反思当前课堂教学生活现状,我们要重建课堂,创新学习方式。

1. 走进生活——冲破“樊篱”——关注价值

品德课堂要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冲破传统课堂的樊篱,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创设一种更符合人性的完满的可能生活。此外,生态道德的培养并不局限于课堂,应该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学生运用课堂上习得的生态道德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检验,在生活实践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迁移运用——生命“成长”——提高实效

品德课堂应充分应用迁移运用的理论和规律,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学设计应着眼于人的生命成长,丰富学生的知识,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模式,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正迁移,达到品德教学的最优化,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3. 内隐学习——加工“潜力”——自我提升

这是无意识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品德教学可以通过播放大量的图片,生动、发人深省的案例等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及心理刺激,让学生自己自动激活学习效果增强自律性,并对生成的这些潜力进行整合、运用,进而产生生态道德,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生态道德教育是全民教育,任重而道远,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品德教学中需要我们永远探索的问题。它迫切要求可塑性强的儿童和家长手拉手,与时俱进,关注自然的生命价值。我们才可能努力开发品德课程的生态道德,一直走向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2]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3

[3]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97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江苏连云港 222023)

新生态伦理道德观对环境法的影响 第5篇

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发起全面的挑战.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将对环境法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法应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应成为环境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 者:孙晓东 赵辉 Sun Xiaodong Zhao Hui 作者单位:孙晓东,Sun Xiaodo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阜新,123000)

赵辉,Zhao Hui(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论商业生态道德 第6篇

论商业生态道德

商业生态道德是在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绿色群众运动浪潮中,适应商业生态发展模式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已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体系.加强商业生态道德建设,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商业生态道德的新学科--商业生态伦理学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

作 者:梁宗常 卫荣凡  作者单位:梁宗常(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卫荣凡(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刊 名:桂海论丛 英文刊名:GUI HAI TRIBUNE 年,卷(期): 20(6)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商业   生态   道德  

生态文明 道德讲堂 第7篇

——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同事: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

过去的十年,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在推土机、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回忆。今天,当国人的钱包日益鼓起来以后,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丰盛并不是优质生活的全部,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备元素。因此,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美丽家园是人民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目标。

今天,按照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的安排,XXX承办XX第XX期道德讲堂总堂活动,本期讲堂的主题是“生态文明、美丽家园”(投影仪),倡导大家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参加今天道德讲堂的领导有:

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参加今天活动的还有XXX在家班子领导、机关站办全体工作人员和二级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下面开始今天的道德讲堂总堂活动。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看短片。请观看短片:《生态文明启示录》。……

在短片中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由于人类的大肆破坏已变得千疮百孔,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海或被污染或是干涸,陪伴人类走过千万年进化历程的动物植物或已消失或是濒临灭绝。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过去的发展路径,是否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该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呢?

下面,进入第二环节——讲故事

请观看故事片:《张志娟 从身边小事做起》 ……

小事见品行、小事情可以有大作为。环保达人张志娟所做的都是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每一件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贵在了坚持、贵在了积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保护一棵树、爱护一滴水做出,那么每个人都成为环保达人。环保无小事,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现在,进入第三环节——请欣赏由XXX、XXX同志带来的快板《说环保》

三句半——说环保

甲:我们二人锣鼓敲

乙:心里着急噪门高,甲:话题不知说嘛好

乙:说环保!

甲:地球看大其实小

乙:海洋多来陆地少,甲:气层破坏冰山化

乙:快点跑!

甲:冰山化了跑不了

乙:陆地再也见不着,甲:那时我们怎么办?

乙:没有招!

甲:说环保,谈环保

乙:环保知识不可少,甲:地球生物要多样化

乙:有头脑!

甲:野生动物禽兽鸟

乙:陆地树木和花草,甲:海河鱼类和藻类

乙:都是宝!

甲:地球生物都是宝

乙:人类生存离不了,甲:不让生态遭破坏

乙:要环保!

甲:保护环境要自觉

乙:生物共存要记牢,甲:爱护环境就是爱自己

乙:好!好!好!

甲:我是环保小标兵

乙:美化环境我先行 甲:改掉陋习树新风

乙:快行动

甲:废品垃圾不乱扔

乙:回收利民有大用 甲:变废为宝育花草

乙:花儿红

甲:随地吐痰坏毛病

乙:损人利己传疾病 甲: 管住自己手和嘴

乙: 准能成

甲:绿色打扮新黄冈

乙:掐花踏草太无情

甲:止住你的手和脚

乙:不许动

甲:环境卫生讲文明

乙:蛙鼓齐敲唱太平甲:身体健康不生病

乙:倍高兴

甲:义务植树筑绿屏

乙:不让雾霾肆横行 甲:空气清新精神爽

乙:好心情 甲:风景如画古黄州

乙:绿色家园生态情 甲:争做环保文明人

乙:共践行

快板清脆欢快,环保倡议口号嘹亮。弃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生态人,需要大家共同践行。当人人都养成了环保好习惯的时候,中国的生态文明将不再只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每个人的点滴努力,都会成造福后世的宝贵财富。

下面,进行第四环节——唱歌曲《绿色让中国更美丽》 鸟儿在森林中歌唱 鱼儿在碧波里游荡 大地披上了绿色的衣裳 荒漠种下了绿色的希望 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 生态文明屹立东方 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绿色生态 世代流芳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承担

我们拥有同样的责任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行动

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 森林在阳光下拥抱 花儿在生活里绽放

我们行动 为低碳生活做榜样 我们行动 让绿色拥抱阳光 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 生态文明屹立东方 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绿色生态 世代流芳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承担

我们拥有同样的责任 我们同呼吸 我们共行动

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 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 绿色让中国更美丽 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 绿色让中国更文明

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从古就有,下面,进行下一个环节——诵经典

有请XXX、XXX等5名同志上场。XXX:

《庄子.天运》曰:“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大意是说最美妙最高贵的乐曲,总是用人情来顺应,用天理来因循,用德行来推演,用自然来应合,然后方才调理于四季的序列,于天地万物之间和平共处。

XXX:

白居易的七言绝句《鸟》中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谁说这群小鸟的性命卑微,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君不要伤害他们,幼鸟正在巢中等候母亲归来。

XXX:

《论语〃述而》有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大意是说钓鱼不用网具断流,射鸟而不猎击归巢之鸟;钓而不纲是不伤吾仁,代表不尽取;弋不射宿是不损吾义,不因易求而多杀。在人与自然的矛盾远没有近代以来这样激烈时,能够提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也体现了生态伦理意识的萌芽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肇始。

XXX: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种资源,加工之后成了我们的财富。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它们,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要做竭泽而渔的傻事。

XXX:

美国未来学家甘哈曼说过: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人们常常把良好的自然环境随意糟蹋,不加以珍惜,认为自然环境是免费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可以随便的使用。正是因为我们在麻木中放纵,人类的命运才慢慢跟艰难的呼吸联系在一起。保护环境,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还大自然本来的纯净!

感谢五位同志对经典的解读。简短的话语道出了永恒的真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合理控制奔腾的欲望,有序、有度地利用生态资源,让子孙后代都能听得到鸟鸣,闻得到花香,喝到甘甜的泉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莫让这些变成后人只能从祖辈只言片语 8

中回味的片段,变为只能从博物馆的骨架标本中联想的场景!

最后,让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作承诺。请大家起立,翻到书签的背面,一起为美丽黄冈的生态建设作出承诺:

我承诺,要让地球生命繁荣灿烂,让子孙后代福泽延绵,让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以我的力量、才智和爱心,保护大自然,共享大自然!

承诺完毕,请各位就坐。

至此,本期道德讲堂的六个环节全部结束,下面,有请XXX讲话,大家欢迎!

……

感谢XXX的点评……

本期讲堂得到了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得到了XXX党组的高度重视,也要感谢大家的参与。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第8篇

山东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 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先生实地考察了寿光市营里镇德育教育开展情况后, 被吉孟国校长的“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所吸引, 对他在育人方面所做出的思考、实践所钦佩。陶先生与吉孟国校长通过网络进行对话交流, 对该校开展的“追寻做人第一的原生态德育”进行了细致扫描———

育人第一, 道德为本

【吉孟国】我一直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干过小学教师、初中教师、教导主任、初中校长, 到现在的中心校校长。回顾工作历程, 我自认为是特别注重思考、特别关注细节、特别追求完美, 也一直致力于教育的改革与探索。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 面对浮躁的教育, 我更增添了几分焦急、几分无奈。那就是教育如何走出功利, 何时才能回到本质, 真正做到以“道德为本”, 为孩子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陶继新】育人是教育之本, 孔子之学, 除了积极入仕的思想之外, 另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修身做人。他的教学总纲“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中, 前九个字都是谈的如何修身做人, 后三个字与修身做人也不是毫无关联。可是, 现在的教育, 很多已经变异成了纯粹的知识教育。没有了“道”“德”“仁”的教育, 会让人心浮躁起来, 急功近利起来。所以, 回到育人本质, 当是教育之本, 本立才能道生。

【吉孟国】的确!古代传统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可是当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育也逐步感染浮躁风, 功利主义渐盛。学校教育存在于上级评价之上, 而不是建立在为孩子成长的出发点上, 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应去掉浮躁, 抛弃功利, 回归到本质, 那就是一种影响, 一种良好习惯的影响, 一种良好人格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的终极是一种力量, 一种来自人的本性的力量。我认为教育特别需要“良心”。2009年我提出了“凭良心办教育”口号, 就是摒弃任何贪图名利或急功近利的思想, 将出发点与落脚点落在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上。

【陶继新】欣赏您“凭良心办教育”的口号。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令人很不满意的问题, 这些问题大都浸入到了教育之中。一个教育工作者, 如果没有一个内在的良心规则, 就有可能“无所忌惮也”。就说一个校长吧, 他需要听上级领导的指示, 同时, 他更应当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他的心中, 应当有一个“道德律”。这样, 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 就不会脱离教育的本质。相反, 如果没有一个良心在, 就有可能一味地唯上是举, 一味地为了个人的升迁与荣誉, 一味地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 结果是教育生态遭到了破坏, 师生发展受到了阻隔。所以, “君子必慎其独也”, 凭着良心, 干好工作。这样, 教育就会逐渐回归到它的本位上。

【吉孟国】陶行知先生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本领愈大, 就能为非作恶愈大。”2003年担任初中校长后, 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品行教育上, 重点开展“八个一”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可以说尝到了甜头。基于学校管理的基础, 2008年我到营里镇中心校工作, 开的第一个全体教师会就是“德育教育启动大会”。提出了“追求做人第一的原生态德育”工作主题和目标, 实际上道德教育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有效的育人策略, 那就是从道德走向知识。

【陶继新】“做人第一”说得好!做人的问题解决不了, 教育就是完全的失败。关于做人教育, 一些学校还是停留在口头上, 甚至有的口头上都很少说。您如此关注做人教育, 如此力推做人教育, 真是难能可贵。这个定位准了, 教育问题就会由复杂变得简易。现在教育上出现了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 追根溯源, 大都是在做人教育上出了问题。要想解决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 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本上入手。本的问题解决了, 枝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是老大难问题, 又是不太难的问题。看来, “从道德走向知识”, 当是一个教育上的大智慧。

【吉孟国】“从道德走向知识”是张志勇副厅长提出的观点, 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思考和实践, 可以说我们的做法与领导的观点不谋而合, 所以更加坚定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教会学生做人”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说, 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心智潜能, 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教育教学策略来说, 我们选择的是从侧面智取, 学生道德的发展会促进学生更有效、持久、积极地学习, 会保障学生知识的发展。我总认为一个品行不端、自由散漫的学生, 是很难在学习方面有所成就的。正如您所说的那样, 抓住了道德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就抓住了做人的根本。

【陶继新】前几年, 我提出了“道德高效”的论点, 与您的这个说法也是不谋而合。当下在研究高效课堂的时候, 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为根本的高效之源, 那就是道德。一个人如果人格高尚, 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习就一定是高效的。不但当下高效, 未来也高效;不但是高效率, 更是高效益。因为这样的人在教学与学习中, 不会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 也不会因一时成功而忘乎所以, 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积极态势, 高效也就有了必然之势。那些只抓智而不重德者, 也许一时取得一些表面的高效, 可是, 到头来, 大多都要走进低效甚至负效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看来, 抓根本, 才能有人的根本的成长与持续的发展。

【吉孟国】深有同感!我们一直在走务本主义的道路, 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老子曾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万物以自然为性”。也就是说, 万物所遵循的是其内在的自然本性。顺应自然, 就可以得到生存和发展;违反自然, 就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做人第一的原生态德育”就是顺发自然。几年来, 我坚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 以做人教育为主线, 抓德育氛围的营造、抓德育阵地的建设、抓德育活动的开展, 将德育的“知、情、意”与“真、善、美”巧妙结合,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初步尝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甜头。

【陶继新】人的成长, 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 这个规律是什么?就是要培育好根, 即做好人;人做好了, 知识以至智慧都会随之而来。这种生命成长的规则, 千古未变。这就是“道”, 所以,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 顺命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 非道也。”现在不少学校教育已经不再关注“道”了, 甚至是逆“道”而行, 这样, 就违背了生命成长的规律。所以, 当下教育的当务之急, 就是要好好地“修道”, 很好地育人。有了真善美, 加之知识与智慧, 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

细节决定成败, 坚持就是特色

【吉孟国】是啊!很多学校教育确实是丢了根, 走错了道, 急需固本求源。从教20多年来, 经历了教育上的多项改革, 诸如新课改等, 有的甚至轰轰烈烈, 但我觉得教育实质性的变化还不大, 还没有从根上去解决问题。比如德育喊得比什么都重要, 但做得比什么都少, “假、大、空”现象依然存在, 根本原因还是思想深处没有理解人的“生命成长的规则”, 导致没有有效做法。“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育人就要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 以小事正思想, 以细节促提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坚持把学生的发型、服装、佩饰物等作为要事、大事来抓, 我始终认为外表是内心的体现, 要想抓好学生的内心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外表, 一个连学生的外表都抓不好的学校很难会抓好学生的内心, 学生的做人教育更无从谈起。另外, 也特别关注一些校园小事, 从学生路队、关紧水龙头、捡起脚下的一片纸开始, 常抓不懈, 学生的品德修养在一件又一件小事得到提升。陶老师, 我说的这些小事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说, 但我觉得这是育人最基本的和最起码的, 这些小问题如解决不好, 就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也很难谈得上育人。

【陶继新】老子有言:“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表面看起来, 您抓的是小事, 是易事;可是, 恰恰是大事, 是难事。这些小事易事做好了, 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会积淀成优秀的品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不过, 有的学校也抓这些小事易事, 为什么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呢?而你们一抓就灵, 一抓就好呢?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你们领导与老师带头去做这些事情, 这样, 学生就会“学而时习之”。二是你们一抓到底, 持之以恒。毛主席说:“抓而不紧, 等于不抓。”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当然形不成习惯。如果只是为了迎接检查, 就更加可怕, 它会让学生感到做这些事情的目的不是自己生活的必须, 而是领导的需要。这样, 做起来不高兴, 做之后有反感, 非但形不成习惯, 还会生成一种抵触情绪。所以, 不能有功利色彩, 而要扎扎实实地为学生自身的成长去做。这样, 才能收到实效。

【吉孟国】陶老师的话真是一语中的啊!古人云“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孔子就是身教的典范, 做人第一有两层含义, 前提是教师要做好人, 以教师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

张瑞敏说过: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对学校管理来说, 坚持非常重要。认准的事就要坚持, 坚持就是特色。特色并不是特殊, 特色也并不是别人没做, 我们做了就是特色, 而是某一项工作或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 更加完美。特色就是工作的坚持, 特色就是常规的积淀, 真正的特色应反映教育的本质。教育需要创新, 但创新并不是改变其本质, 而应该是坚持其本质, 创新做法, 使其更加符合本质。因此, 不要挖空心思地去想特色, 而要静下心, 竭尽全力地去做实事, 做最根本的事, 更需“凭良心办教育”, 不能为特而特, 而是立本促特, 所以抓道德教育就是最有内涵的特色, 是最富有意义的特色, 是本质的特色, 是最有生命力的特色。比如写字是我们的特色之一, “字品如人品, 观其字可识其人”, 写字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是一种技能, 更在于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我们采取了“全员参与、全程练习、全部展评”的“三全”措施, 使写字育人活动落到了实处。“全员参与”是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参加, 而非特长学生;“全程练习”是学生每天到校先练习书写20个字, 从一至九年级持之以恒。“全部展评”是班级每周组织一次优秀作品展评、定期组织作业和试卷展评, 也就是将写字育人纳入了日常管理、日常教学中。

【陶继新】您在这里谈到了道与创新的关系。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又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那么, 这个道是不是可以变呢?我认为, 道是不能变的;但是, 却可以因道而生出人与物的万千变化。这个不变的是道, 这个变的是人与事的创新。比如魏书生, 他说自己搞教育几十年不变。其实, 他就守住了民主与科学这个道, 种好自己的心田这个本。这也就守住了教育的大道规则, 人的心灵优化之本。所以, 他说不变是这个道不变, 而他所教的学生, 他所管理的学校等, 却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看来, 教育是需要道的支撑的, 是不能随便变动的。同时, 还要依道而行, 让人与事发生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变化。那么, 您的道是什么呢?那就是教育的发展规律;您的心灵支撑是什么呢?就是“凭着良心办教育”。这些是不能变的, 越是牢固, 教育就越能发展, 人的心灵越能升华。如何变呢?那就是在这个基础上, 让师生“修道”而教而学, 于是, 就有了您所说的写字特色等一系列的创新之举。这些特色, 也因悟透了“字品如人品, 观其字可识其人”写字的意义, 也就是说与道有了内在的联系之后, 才有了良性的发展, 才有了人正与字美的结果。

以活动影响人, 以实践锤炼人

【吉孟国】是的!世界上的事物一切皆处在变化之中, 但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确立并始终坚持“求实但不守旧, 创新但不追风, 争优但不浮躁”的工作方针。除写字之外, 我们还坚持观看教育影片。爱因斯坦曾说过:“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 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曾遇到过, 当在电视或电影上看到感人的情节和故事时, 我们也会被感动, 眼睛湿润或泪流满面, 一部好的电影, 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数次先进人物报告和无数次的说教。很多学校一谈看电影就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 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我认为看影片一定要有针对性,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长需要, 为此我们精心搜集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会》、《汶川大地震》、《共同关注》、《天下父母》、《道德观察》等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材料。观看视频时, 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 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 感人至深, 好多学生边看边擦眼泪, 寂静的现场一片啜泣声;回到教室后, 往常喧闹的教室鸦雀无声, 人人坐在位子上低头沉思。通过每周观看一次, 让学生有情感、有怜悯之心、有善良之心、知耻知荣、知恩图报, 学生的心灵不断的得到洗礼, 久而久之就催生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陶继新】学生学习的内容, 不能只是教科书, 还应当有此外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等更为丰富的文本。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可是, 现在有的学校的教材却成了教学内容的全部, 除了教科书之外, 别无所学。甚至美其名曰:“减轻学生负担。”从形式上看, 是减轻了, 学习的内容少了嘛!可是, 学生的学习正如身体成长一样, 是需要多种营养的。如果没有更多丰富的精神大餐, 就很难更好的成长。而且, 有的时候, 学习内容少了学生未必负担轻, 学习内容多了学生未必负担重。何以言之?因为只学教科书上的内容, 教师再一讲到底, 学生听起来就会味同嚼蜡, 就会在心理形成一种负担, 就会很累。相反, 如果添加上观看电影的内容, 尽管占有了一些平时学习的时间, 可是, 却因影视内容入乎其中, 感乎其心, 动乎其情, 往往会成为平时学习的一种调节剂, 甚至是一种兴趣催化剂。况且, 您所选的影视片, 既有思想内涵, 又富艺术形式, 学生是乐在其中观看受到教育的。为什么说乐此不疲呢?快乐了是不累的。为什么说“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因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学生的心灵之中, 并悄悄地扎根、发芽、开花与结果的。诸如您所说的有情感、有怜悯之心、有善良之心、知耻知荣、知恩图报等, 恰恰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需要的营养。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难以现实的目标, 却通过这种载体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从这个意义上说, 尽管每周增加了一次观看影视片的时间, 但是, 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并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吉孟国】不光是影视, 我们还注重音乐熏陶。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凡长期经过音乐熏陶的学生, 其性情、精神、气质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感恩父母的歌曲、有教育意义的革命歌曲推荐给学生, 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我们精心搜集了《父亲》、《母亲》、《爱的奉献》等歌曲, 同时把学生行为习惯和一日常规改编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组织学生在大课间演唱。让学生在音乐旋律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祖国和社会的关爱之恩。除此之外, 我们还组织音乐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大赛, 课余闲暇时间, 我们还播放轻音乐, 给校园营造一种温馨、人性化的氛围, 进而熏陶学生心灵。

【陶继新】学校, 本来就应当是有歌声的地方;可是, 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 这种声音已经渐行渐远。古代教学, 特别是诗的教学, 都是配乐吟唱的。《诗经》305首, 都有乐曲相应, 孔子就说自己是“吾自卫反鲁, 《雅》《颂》各得其所”。如果再往远处说, 是先有乐曲才有文本性诗歌的。在《六艺》中, 就有“乐”啊。因为音乐之中内涵着丰富的思想, 正是在口之吟之, 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中, 才实现了其教育意义的。可是, 现在的音乐歌曲, 已经有了变异, 即有了不少不健康的靡靡之音。你们选取一些很有品位的乐曲, 让这些既有思想又有艺术的歌曲走进学生, 不但让他们领略到音乐之美, 也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吉孟国】是啊!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有很多不适宜于学校教育。学校育人急需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逼得我们到处搜索寻找。

刚才您谈了影片和音乐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还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 不能只是教科书”, 的确如此。另外, 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怎样说都不为过。我曾经在全镇教师会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的习惯很重要, 好习惯终生受益, 应注重习惯的养成, 但最最重要的习惯有两个, 一是读书, 二是写字, 只要养成了这两个好习惯, 就抓住了关键元素。”德行天下, 智赢人生, 德是人脉, 而读书就是文脉, 二者相辅相成。为让孩子更好的读书, 近两年投入40余万元为学校配备图书, 全镇图书全部超过配备标准, 我们学校最大的特殊用房是图书阅览室, 堪称全市一流。在创造读书条件的同时,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 如“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我写我读”等, 《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作为重点书目让全体师生诵读, 坚持始终, 从而使读书成为学校的主旋律、主风尚。读书成果在学生成绩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中心初中连续五年语文成绩均列全市前茅。

【陶继新】读书的好处简直太大了!读书有一个规则:“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取法乎中, 得乎其下。”也就是说, 读世界大师的上乘之作, 人们很难抵达大师的境界, 但却可走到中层;如果读中等的书呢, 就只能在下层徘徊复徘徊。因为经典作品中既内蕴着丰富的智慧, 也摇曳着思想的光华。读得多了, 读得久了, 以及背诵得多了, 其间的思想与智慧, 就会慢慢地走进读者的心里, 就会“化”成自己的东西。如果读一些三流四流作家的作品, 读那些思想情趣低下的作品, 非但提升不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反而会因“近墨者黑”而步入迷惘甚至更坏的境地里。你们在全镇为师生配备这么多有品位的图书, 开展这么多有意义的读书活动, 对于师生的生命成长, 一定会起到课堂之上难以起到的作用。而且, 当师生爱上读书的时候, 也就有了人生的新的起点, 不但可以考出好的成绩, 还可以驶进人生的更高境界。

【吉孟国】陶老师的认识太深刻了。陶行知曾经指出“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体悟, 更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育人不仅在学校, 社会、家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我们设计了主题化道德作业, 让学生学以致用。我们设置了以洗刷、被褥整理等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碗、扫地拖地、叠被等, 星期天帮家长做复杂的家务例如整理房间、洗衣服、买菜炒菜、干农活等。孩子们在父母干活回家身体劳累时给他们送上一杯水, 在父母生日、母亲节、父亲节、自己的生日这天为父母送上温暖的祝福。如此做, 并不是让学生干多少活, 也不在于干的好坏, 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好习惯和做人的优良品行, 让学生学会感恩。

【陶继新】孔子之所以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和“敏于事而慎于言”, 也孔子看来, 是言大于行还是言行一致?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下的重要标准。一些有道德人格的人之所以“言之不出”, 是“耻其躬之不逮也”。现在, 有的人夸夸其谈, 而行之不及, 所以, 当一个人说了某些话后, 让人还要“观其行”方能相信。有这种问题的人, 有的是形成了好说少做的习惯, 有的则是品质有问题。所以, 从小培养学生“敏于行”的习惯, 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是很有益处的。你们关注了学生的家中之行, 又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孝行。有无孝心与孝行, 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下的试金石。孔子的高足有若认为, 孝是人的立身之本, “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 更遑论爱集体爱祖国了。而爱父母的学生, 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爱国家。“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从小一直“行”者, 长大成人后, 也一定可以行之千里的。

【吉孟国】为了促进原生态德育的有效和长期开展, 我们还建立保障和评价机制, 实施德育工作专项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学生方面用多把尺子衡量, 开展了“文明之星”、“礼仪之星”、“感恩之星”等“十星”评选活动;开展了“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老师采取“一岗双责”、“德育一票否则制”, 除评选教学能手外, 还评选育人能手和道德模范。

生态道德教育的巨大潜力 第9篇

尽管在动物园的发展中,已从单纯收藏动物,转变为移地保护、人工繁育。地理再现。生态模拟,并开始致力于动物福利的改善以及动物环境时丰容,但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和道理,既维护动物的生命权利.又感化公众、提升全社会的生态道德观,便成为现代动物园亟待提倡的理念。

这就要求动物园要既从科学知识又从生态伦理角度去教育和引导游客。公众有这样的误解。觉得动物的家在动物园、鸟的家在鸟笼子里,这是不对的。它们并没有犯罪却被关起来,饲养员们也应该了解和明白这个道理。在动物园也应该设置几个大笼子,让游客进去尝试一下,他们马上就会知道,在里面不舒服。这样就能让公众知道,动物园里的动物实际上在为人类提供服务。在做出牺牲,人们甚至要有忏悔之心。

我原来在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饲养黑猩猩,由于很多笼会是空的,参观者总爱问:这里的动物哪去了?我便生出一个灵感,在这些空荡蔼的笼子上挂起一个个木牌,上边写着刚刚灭绝了的鸟兽的名字和年代,甚至灭绝原因。这样,既向观众做了一个交代,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种特殊的教育;反省入与动物之司的关系。这个创意逐渐演化成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做世界灭绝动物公墓,里面树墓碑或立木牌。再后来,随着我调到麇鹿苑工作,也将这些创意带到麋鹿苑并有所拓展,我把灭绝动物的名字按照年代排列成一个长长的多米诺骨牌,直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现存物种。当然,已灭绝物种的名字写在砰然倒下的石块上,象征濒危物种的是将倒未倒的石块,现存物种的名字则写在尚立的石块上,其中一块写有“人类”。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 第10篇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德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高校生态道德缺乏全局性、前瞻性和一致性等问题.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讨,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在教育方法的改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作 者:王世民 丰平 作者单位:王世民(南昌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

丰平(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第11篇

一、生态道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道德

道德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著名思想家老子的相关学说,其中“道”具体指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定的规律或者发展原则,而“德”则主要指社会中人所表现出的品质、思想和德行等[1]。生态道德观念是我国近代提出的一种学术观点,虽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加重,学术界加强了对生态道德研究的重视,但是由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到如今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生态道德理念的坚持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界中必须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也有学者提出生态道德观念重点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两种学术观点都认为生态道德这一思想是在道德思想的基础上生发的,并且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环保意识的当今社会,将生态道德思想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值得深入研究。

(二)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简单地说是在原有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生态教育思想而演化出来的一种相对新颖的德育教育基本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进而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进一步深化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道德素养,促使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环保教育,为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三)小学语文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1.语文教学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

语文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文字学习产生极其紧密的联系,文字教学中的多种素材都与生态道德教育息息相关,能够对学生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无需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设特定的专项教育课程,仅仅将生态道德思想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能够实现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基本目标[2]。此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一教学目标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吻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效率,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强化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语文教学基本形式和内容与生态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点

要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生态道德教育思想与合适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能够通过相应的文学教育引导深化学生对于生态道德思想的理解,还能够通过专项教育引发学生对于生态道德的认同,进而自觉在生活中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的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

识字教学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起点。在新课程体制的要求下,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仅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还应该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学习道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3]。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就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生字与生态道德思想之间构建一种便于学生理解的关系,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充分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生态认识和道德素养。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一课的课文内容就以冬天爷爷为小树做保暖,保护小树健康成长,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为主要内容,在让学生学习生字的基础上,也在学生的思想中初步烙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例子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如“春天,我给小花浇水,小花健康成长;夏天,小花为我开花,给我满屋芬芳”等,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进而在后期发展中形成个性化的环保思想,为环保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4]。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

受到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历来对环保问题相对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还存在了一部分以生态环保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课文,主体以动植物和自然风光的分析为主,对学生生态道德思想的养成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5]。例如《柳树醒了》、《春天的色彩》、《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等一系列课文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在此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渗透生态道德思想,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恐龙的灭绝》这一文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对恐龙灭绝这一知识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探究近几年生物灭绝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自然界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保护动植物观念,在生活中自觉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还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课外环保活动,通过环保实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当前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深化学生对于环保工作的认识,自觉在生活中践行环境保护思想[6]。这样,教师就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由直观的环境教育和思想教育引申为更直观的教育形式,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生态道德学习体会,提高学习成效。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的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战争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破坏、让学生认识到战争危害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在其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战争本身是人类生活矛盾激化的产物,也属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一种行为,学生应该正确看待战争的危害性,并产生相应的生态道德思想,激发学生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7]。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调查本地区战争中破坏自然环境的历史史实,在调查研究中深化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环保思想。又如在讲解《趵突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析现阶段济南泉眼逐渐消失的原因,分析水资源浪费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节水活动,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节水方法,简要说明参与节水活动的感受等,增强教育实效。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思想,十分有必要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为我国未来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崔玲,王余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上旬,(1):32-32.

[2]刘乙巧.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9):144-144.

[3]刘友杰.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9):78-78.

[4]李玉玫.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79-79.

[5]陈尧玉.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原则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11):2-2.

[6]陈尧玉.试论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J].新课程小学,2014(10):84-84,85.

上一篇:集团公司财务制度下一篇: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