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2024-07-03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精选14篇)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1篇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2004年8月13日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因为第28届夏季运动会在稀腊首督雅典开幕了。

这二天我在二姑家作客,听说今日CCTV1、CCTV5要直播开幕式,为了看凌晨1时30分的开幕式,我晚上8点早早地躺下睡觉了,可是兴奋得不得了,直到10点多我才睡了。凌晨一点钟我起来,二姑家客厅的灯亮着,我还以为开幕式开始,赶紧走出来一看,原来是表姐已经在等开幕式了。

凌晨1时45分,雅典奥运会正式开始了,第一幕“欢迎奥运”,在有节奏的鼓点中,50名英俊的希腊男子演奏希腊传统的民族乐器步入场内。突然,一束慧星状的光穿过体育场射向蔚蓝的水面,点燃了奥林匹克五环组成的火环,这夺目的火环从爱琴海中缓缓升起,表示奥林匹克的降临。

升希腊国旗是开幕式演出的第二幕。一艘纸船上在水中慢慢行驶,船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手中挥动着希腊国旗,纸船载着小男孩驶到岸边,上岸后,他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希腊奥委会主席、希腊总统一起走向升国旗的地方。希腊国歌响起来了,希腊国旗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升起,接下来是运动员入场,姚明高举五星红旗,领着中国体育代表团走进会场,他们一边走一边向中国观众挥手致意,现场的中国观众都站起来为祖国的健儿加油喝彩。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2篇

今天晚上,我终于盼来了我期待已久的20××年的奥运会开幕式。

我打开电视机,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拿着闹钟,等待着时针指向8,闹钟发出 “滴答,滴答”,的声音清脆悦耳,在我们家安静的客厅里不停地回旋,此时,闹钟已成为我们家的关注点,也成为我们家的`风景线。

耶!时间终于进入倒计时“10、9、……1、0”来了,北京的鸟巢上方里突然一道亮光,由上而下点亮了鸟巢会场边角, 由一千多人组成的敲缶队顿时敲击出的亮光,,那一声一声的声音,此起彼伏,鼓板便一闪一闪,白色的灯亮光忽明忽暗,就像一个个跳跃着的方块,更像音乐中那一个个有灵性的音符,随着有节奏的响声,交相辉映,变化万千,最后这些灯组成了巨大的数字阵。开始倒计时10,9,8鼓板的灯一闪一闪,亮出的灯随着数字变动,3,2,1!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一声巨响穿刺过天空。

随后出现的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最值得去观赏的是纸,在地面上缓缓展开出现了一幅中国画卷,在画卷上六个舞蹈家翩翩起舞,就像一只只轻盈的燕子,并用衣服上的墨水,在画卷上描绘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面。

随着音乐的变化和天空焰火升空,又出现了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最精彩的非印刷术莫属,在地面上升起了一个个方块汉字,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着最优美的舞姿。显示出不同字体的“和”字,代表着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也在这时一簇簇桃花从“砖块”里探出头来,千奇斗艳,芬芳扑鼻,如春暖大地。一阵阵掌声像巨风般刮来,就如雷声轰鸣,响彻云霄。

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看英国文化 第3篇

如同开幕式一开始由演员朗诵的的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经典台词“Be not afeard.The isle is full of noises, sounds and sweet airs that give deligh and hurt not.” (“不要害怕, 这岛上众声喧哗, 使你愉悦, 毫无害处。”) 伦敦碗、伦敦市、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座岛屿, 每代人都在岛上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展现着不同的文化, 并向着更美好的梦想奋斗。伦敦这座岛屿向我们展示出多元文化,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平等与创新的精神。

1 中英开幕式文化比较

记得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整台盛会只能用八个字形容:“场面宏大, 气势磅礴。”所有节目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排演, 所有演员服装统一, 动作整齐, 击缶而歌, 论语、文房四宝、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太极、戏曲……丰富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此相比,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没有宏大叙事, 没有太多震撼的大场面, 没有整齐划一的团体操表演, 也没有太多神秘的符号。伦敦奥运会看着更像是平民们的聚会, 随意、随性、自由、酣畅。开幕式演员多数是业余的, 没有经过太多的排练, 表演都相当本色。两届奥运会开幕式演出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的差异,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1 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如果说中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那么英国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上, 有孔子及其弟子编撰的《论语》;有活字印刷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誉为“国粹”的各类戏剧;还有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全世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和”。

18世纪60年代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项以改进技术为本质的产业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 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有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不久, 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随后在更广大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 讲整个世界的现代文明进程推向一个新高, “民主”得以发展。

1.2 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

在中国思想史上, “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 就是大自然;人, 就是人类;天人合一, 就是互相理解, 结成友谊。”“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因此开幕式上, 又众人整齐划一地展现出来的一幕幕场景比比皆是。导演将人标准化, 以整齐划一的画面和“缩小”来制造视觉震撼。

而英国社会自工业革命和政治文明的进程开展以后, 愈来愈重视以人为本, 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可以将自己戏剧化, 在人生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 成为舞台的主宰。这也体现出英国重视的不仅仅是现代文明的价值, 更是人的价值。

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英国文化

2.1 平等

从开幕式那休闲的田园农场式的场景, 到公路似的小径, 到拔地而起的私人住宅建筑模型, 到模拟医院内医生护士照料儿童, 到青少年所熟悉的J.K.罗琳为孩子们讲述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故事, 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奢华、不是整齐划一地秩序, 而是一份随性、自由平等的平民化的派对。在舞台上表演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普通人, 且大部分演绎的正是自己的真实职业与生活。

1712年, 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在《约翰·布尔的历史》一书中, 把英吉利民族人格化为一个性情急躁、个子矮胖、举止笨拙的绅士, 他喜欢虚张声势, 也很执拗, 但是心地善良。后来漫画家把书中的这位绅士画成一个头戴小沿帽, 身穿骑士衣, 脚上蹬着一双长筒靴的矮胖绅士。当然英国人的性格要比这位绅士的复杂得多, 但是“绅士风度”已普遍被人用来概括英国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他们十分注重平等竞争, 几乎所有带有竞争性质的行业或场合, 英国人都坚持公平原则。

然而, 不是自古以来, 平等就在英国备受推崇。20世纪以前, 由于性别歧视和阶层差异, 男女之间、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之间一直存在不平等现象。虽然女士优先是一项重要的社交礼仪, 但是英国妇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社会底层, 例如妇女怀孕就将被剥夺其就业机会;基础教育几乎不对女性开放。20世纪以来, 随着英国民主政治和文明的发展, 阶级差异和性别差异所导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逐渐淡化和减少, 虽然难以消除, 但国家和政府一直做着相关的努力。如, 2007年4月6日, 英国的《性别平等责任法案》正式实施, 法案宗旨是要求政府机关必须制定计划、采取积极行为消除性别歧视, 提升性别平等。 (中国妇女报, 2009, 11, 12) 这一法案将可能改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的不平等问题。

让我们回顾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 在女王出场、升国旗之际, 有1200位医生和护士走上运动场, 场地上摆满了病床, 小朋友们在床上跳跃、歌唱, 巨大的“NHS” (国家医疗服务) 和“GOSH” (医院名称) 字样显现出来, 全场欢呼。在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场合, 把医疗问题加进来, 是国家自信的象征。在英国, “人人享有免费医疗”, 已成为不可动摇的社会理念。最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的高潮部分, 奥运主火炬进入主会场, 在建造奥运场馆的500多名工人代表的迎接下, 最终交到了7位普通青年的手上, 正是他们缓缓点燃了204片铜花瓣, 点燃了伦敦奥运会的圣火。也许这样的情形很少有人预想到, 但它鲜明地诠释了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 并再次体现了他们不断追求的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与文化。

2.2 创意

每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 是因为主办方运用新的元素, 即创新。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在交流中传播, 在继承中发展, 离不开创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现出的与北京奥运会截然不同的氛围和场景, 正是其创新文化的体现。《新快报》则称“伦敦奥运会温暖开幕, 不深奥、不壮观、不严谨、不神秘、不华丽, 它是平民的, 很多人都喜欢。”《长江商报》就表示:“田园牧歌、英式幽默、奇幻文学,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尽显英国特色, 在这些令人难忘的环节背后, 无不显示出英国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那么,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呢?

英国是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1997年, 英国政府提出创意产业理念, 其内容涵盖了艺术、建筑、广告、影视、计算机、音乐等多个文化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由此可见, 奥运会这场极大型的文化活动, 正是展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极好平台。开幕式上, 随着“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历史车轮缓缓离去, 作为文化创业产业的电影、舞蹈、歌曲、书籍、电脑软件的发明等随着时代变迁一一得以展现。虽然没有气势恢宏和美轮美奂, 但每场表演都极具英伦风情和人文气息, 且得到来自世界各地人民的共鸣。“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故事”几乎为每一个孩子所熟知;塑造了荧幕上经典诙谐形象的“憨豆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成为全球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1968年由英国乐队披头士创作演唱的《Hey Jude》如今再次被年过七旬的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演唱, 瞬间勾起了几代人共同的回忆。虽然有媒体批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太多, 而奥运精神太少, 但不可否认的是, 英国将其文化创意展露无遗, 且深深印在了英国人以及世界人民的脑海里。

3 结语

本文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着眼于英国文化, 对中英文化做了比较, 总结出两点区别, 一是中国突显古代文明, 英国突显现代文明;二是中国崇尚天人合一, 而英国更注重以人为本。接着从平等和创意两个方面介绍了开幕式所展现的英国文化理念, 并加以论证。可见, 这场伦敦碗里的盛会是成功的, 它是人们又一次更为深刻地了解了英国历史文化和西方文化, 同时明白了伦敦奥运会的涵义。

参考文献

[1]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以及启示.科技与管理, 2005 (1) :30-32.

[2]吴新颖, 龙献忠.英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江淮论坛, 2004 (5) :141-144.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4篇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元素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已于2008年8月8日晚圆满结束了。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晚上8点之前观众对开幕式的一切具体情况,除了总导演的名字是张艺谋之外几乎一无所知。高度保密吊起了观众们的胃口,加之张艺谋在以往电影作品中体现出的个人能力,使所有观众在热切期待着他给予我们的这场视听盛宴。

一、张艺谋电影风格的“中田基调”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一系列电影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留下来深刻印象。他的电影风格常被影评家们归纳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情结”、“色彩的运用美学”等等。究其根本,张艺谋电影中弥漫着的那股浓烈的“中国味道”,是他所有风格的基调。从《红高粱》到《英雄》。从兵马俑到中国侠义精神,张艺谋不仅将中国元素作为视觉符号无处不见的使用着,而且将中国风格的真正内涵和传统文化内化于他的作品中。“不论张艺谋是有意还是无意,作为世界级的导演,张艺谋对审美有种特殊的感悟,同时。他通过电影艺术手段对境界观、气感应论、自由观的审美感受和展开,都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很高艺术享受,同时也会展示中国文化的审美特色。”

在当代中国,张艺谋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中国味道”的导演,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不二人选。在开幕式结束的那一时刻,纵观整个开幕式的编排和表演。虽然有少许环节略嫌堆砌,但总体来说,体现了张艺谋导演的一贯风格,场面宏大,“中国味道”十足。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在听觉上,都给了全世界四十亿观众一次美好的带有中国韵味的震撼。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蕴含其中

1天人合一

季羡林先生说过:“东方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中国哲学史上解释很多。我个人认为,‘天’就是大自然。而‘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从奥运场馆的建设,到开幕式的表演,“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始终。受到万众瞩目的奥运圣火由名将李宁在开幕式最后用“夸父追日”或者说是“嫦娥奔月”的方式点燃,他沿着鸟巢建筑的开口边缘在空中飞奔一圈,点燃与鸟巢开口边缘融为一体的主火炬,建筑的特点与表演被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不仅是点火方式,在开幕式文艺表演中的“自然”章节,太极的表演也同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开幕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艺谋也说道:“从创意的角度看,我十分喜欢‘太极’一段。这段内容把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价值观。用很好的形式进行了诠释。”

2和

在“文字”章节的表演中,三千孔子弟子朗朗吟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历史悠久、传统优良。三次从字模中浮现的“和”字。则又一次为“和谐”点题。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范畴之一。“儒家学说认为:和谐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天地事物发展的规律,涵盖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等多个领域:和谐是异质综合统一的动态性与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的静态性的统一:和谐兼具原则性与制度性特点,等等。”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被张艺谋融入整台表演之中。

三、中国元素在开幕式中的体现形式

张艺谋在本届奥运开幕式上使用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展现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从而将中国的精神和内涵很好的外化和整合为精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幕式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使用的各种艺术与技术手段让我们目不暇接。

1写意画

从文房四宝的序幕短片开始,一幅中国传统的卷轴画徐徐在观众面前展开,从文艺表演,到运动员入场,这副巨大的长卷始终在被演员乃至运动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绘制着。从开始的舞蹈演员在展示曼妙舞姿的同时绘出水墨山水雏形,继而纯真的儿童用彩笔描绘出鲜艳而稚嫩的色彩。最后,204个国家一万多名世界顶尖的运动员用足迹在画卷下方绘出一道绚烂的彩虹。按张艺谋的话说,这简直就是一次超大规模的行为艺术。这副写意画表现的内容单纯而浪漫,充满着对美好世界的梦想:表现的形式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写意画。唯美而富有中国情调。

2击缶而歌

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带着中国原始而古朴的节奏感,伴随着震天的呐喊,运用了现代先进的光电技术,为全世界的观众做了一次从视觉到听觉的洗礼。击缶而歌,倒数计时。随着巨人脚步的临近,击缶的节奏越来越快,光电组成的倒计时字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闪烁,到8点整到来的那一刻,这古老的方式点燃了所有观众的激情。

3四大发明

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先后以焰火、画卷、活字印刷表演和郑和下西洋的方式被表现出来。焰火组成的二十九个巨人的脚印,让人想到夸父逐日那不屈不挠的坚毅,更让人想到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前进的中国人民:画卷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造纸的高超技术,而且成为了贯穿整个开幕式的主要道具之一:活字印刷表演中融合了。和为贵”的人文理念:指南针则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演出中出现。与丝绸、茶、瓷器等元素一起描绘了中国与世界交流古已有之的历程。

看奥运开幕式随笔 第5篇

在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主持人用英文、法文、中文宣布点火仪式开始后,许海峰手举祥云火炬跑入了开幕式现场。他右手举着燃烧着的火炬,脚步轻盈地向体育场内跑去。他的前方一个身穿运动服的人等在那里。他跑到了那个人的跟前,现场的解说告诉我们,那个人是高敏。许海峰和高敏相互击了一下手掌,然后他俩高高举起火炬,两个火炬的顶端往起一对,高敏的火炬被点燃了。他们俩一个左手一个右手,两只手拉在了一起,然后他们的另外一只手把火炬高高举起,他俩微笑着向观众示意。之后,高敏高举起火炬向前方跑了出去。

高敏把火炬传给了李小双,李小双把火炬传给了占旭刚。又经过张军、陈中的传递,火炬到了孙晋芳的手里。孙晋芳向前跑了一段,登着台阶上了高台,一个人在高台上等着。解说告诉我们他是李宁。孙晋芳到了李宁跟前,他俩对视了一下,孙晋芳点燃了李宁手里的火炬。

李宁看了看燃烧着的火炬,把火炬紧紧地握在手中。忽然,李宁从地面徐徐上升。渐渐地他升到了鸟巢的边缘,开始了在鸟巢上端的“飞天”。“体操王子”迈着比“嫦娥奔月”更有力的矫健步伐,向前飞奔着。他手中的火炬缓缓地照亮了他身边的“祥云画卷”。这时“祥云画卷”上奥运圣火在世界各个角落传递的感人瞬间一一重现。而人类的奥运之梦也随之展开。

李宁经过鸟巢一圈的“飞天”,到了主火炬塔下面的“灯芯”旁边,他看着“灯芯”,似乎是沉思了片刻,然后举起火炬点燃了圣火的.“灯芯”。这时,奥运圣火沿着灯芯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向主火炬燃烧过去,主火炬砰然燃起。

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李宁和我们一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看精彩的奥运开幕式 第6篇

时间过得可真慢啊,我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开幕式终于开幕了,我等这一刻等了好久。看了电视直播我才知道,这个开幕式是多么的好看,多么的浪漫,多么的让人震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击缶、“历史的足迹”、绿衣使者和点燃主火炬等场面。

“鸟巢”内,最先放了烟花和鞭炮,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画的制作过程,又呈现了古代的用来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日晷,日晷上的日影转了两圈后马上一下子把光聚集在了名击缶者身上,他们一击缶,缶就亮,他们排成方阵击出了奥运会一分钟的倒记时,让观众惊叹,正式开幕后,他们受拿荧光棒边击鼓边一起齐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击鼓的每一个动作都一模一样,,一丝不苟。这让我想起我们以前每天训练太极拳时,要求肯定没有他们那样高,可练完后感觉骨头都快四分五裂了,可这些击缶的大哥哥们不顾严寒酷暑每天训练,而且2008人的动作必须一致,该付出多少啊!

让我震撼的一个环节就是“历史足迹”的29个巨大的、由烟花组成的足迹,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走”到了“鸟巢”,这代表了中国从“东亚病夫”走向“东方巨龙”的.成功之路。这成功之路是由所有的中国人历尽风雨建造的,是由所有的奥运健儿努力打造的。当走向鸟巢的那成功的一步一瞬间化作了繁星撒落在地上,汇成了银光闪闪的奥运五环,这时飘来了许多“飞天”将五环“提”起,慢慢地把它立了起来,全场都沸腾了,我也惊呆了,跳了起来,这正是科技奥运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从来都热爱和平,厌恶战争,所以还有一个环节是一群代表和平的绿衣使者,组成了一个通体发光的绿色人体“鸟巢”,而世界著名钢琴家朗朗和一个小妹妹在其中弹奏美妙乐曲,绿衣人随后又演变成了一只和平鸽,这鸽子和乐曲寄托了让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最后一幕让我终生难忘,昔日的体操王子李宁飞上天,走着太空步举着火炬点燃了引线,“唰”的一声奥运主火炬点燃了,奥运开幕式也圆满结束了。

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 第7篇

笔尖上的英国

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坐标系上的相对位置,微妙地作用于文学家的心态,进而渗入作品的肌理,演变为英国文学“傲慢与偏见”的组成部分。

我不愿将这种位置描述为“中心”——地球是圆的,球体表面本无中心可言;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占尽风光和实惠,得以充分彰显其整体面貌的位置,你没办法轻描淡写地绕开它。

能站上这个位置,究竟有多少因素是拜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所赐,如今已很难衡量。反过来,英语的强势地位又有多少是因为其文学作品水准高超而起到良好的、推波助澜的传播作用,也同样不易厘清。总而言之,当我们清点“英国文学队”的发展历史和整体实力时,先得默认一些“潜规则”:举个例子,莎士比亚成为全球公认度最高的经典文学品牌之一,其实或多或少是受到了命运的眷顾,是值得向天时地利发个致谢声明的。

被命运眷顾的孩子往往营养均衡、全面发展而且后劲十足,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英国文学。从《贝奥武夫》到《尤利西斯》(在乔伊斯时代,爱尔兰尚未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再到《蝇王》,纵向上时间线足够长,横向上门类品种亦足够齐全,且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的各个时期都能轻易细分出各种层次,每个层次也都数得出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至少,就布局的均衡和全面而言,在世界范围内真正能跟英国文学叫板的“种子选手”委实不多。难怪美国左翼文学评论家安妮特·T·鲁宾斯坦要为她的三大卷论著起一个满怀敬畏的书名:《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

“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鲁宾斯坦行文总是那么摧枯拉朽:“也就是说,代表这一传统的作家,能透过生活表面的无数漩涡和逆流,看到永不止息的时代主流,并密切加以关注。”一如当时许多激进的学者,鲁宾斯坦在她的书稿里将整个英国文学史的结构整饬成一条单向行驶的通衢,笔直地通往未来——为了佐证这样的结论,她不惜大刀阔斧地在狄更斯、奥斯丁或者萧伯纳的著作中“扶正祛邪”,将其中“现实主义”的“主流”施以浓墨重彩,而略过其余的“漩涡和逆流”。至于像奥斯卡·王尔德这样用放大镜也看不出什么宏大主旨的“唯美荒诞派”,鲁宾斯坦不仅吝于篇幅,而且下笔时几乎从头到尾都别别扭扭,愠怒丛生:“……这种美学成了奇怪的、完全非历史的„纯艺术‟理论的基础,当今反动评论家们正寻求用这种理论来剥夺一切当代进步文学的权利。”

时至今日,抛开当时的语境看,鲁宾斯坦倒是从反面触到了一点英国文学的实质——丰富,矛盾,循环往复。不管她有多么不情愿,王尔德及其“陷得更深的20世纪的继承人”确实客观存在,且并非总是“逆流”。

文学中的国民本能

按照戴维·洛奇的总结,20世纪的英国文学在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之间交替更迭,轮流坐庄,就像钟摆运动一样有规律地在两极间摆动,摆动周期大约是10年,最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驱动钟摆运动的张力消失,外部的两极摆动转化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本身内部的两极波动。

让我们把话说得不那么学术。试想一个精力旺盛地活了十几个世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大场子都见过的巨人,一个心细如发,素来以understatement(低调叙述)和sophistication(老于世故)为荣的巨人,所谓钟摆式的波动难道不是早就融入他的自觉意识和条件反射?他的“摆动”,与其说是保守与先锋之间的拉锯,毋宁说是出于国民性的某种本能——本能地对任何事物保有怀疑和嘲讽的能力,这正是我对英国作家和作品的总体印象。某种程度上,他们骨子里所信奉的复杂与世故,用格雷厄姆·格林在《文静的美国人》里的说法,就是:“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这也是全球范围内表彰小说作品的奖项中口碑最好、公认度最高的;而与之相映成趣的诺贝尔奖,则是对作家终身成就的褒扬)会在评审取向上也呈现钟摆式运动,忽而看重实验先锋,忽而回归现实主义,忽而倾向边缘群体和少数族裔,忽而又青睐文字里原汁原味的盎格鲁萨克森血统。

同样不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国民作家”这样的帽子,英国人只会授予伊恩·麦克尤恩这样的文人。出道时他也曾语不惊人死不休,整天琢磨怎样才能让“恐怖伊恩”的诨号名副其实;但没过多久,他就知道跟拉美人斗魔幻或者跟法国人玩实验,都是以己之短克人之长,于是沉寂数年后再亮相,下笔便迂回克制了许多。其实只要看一看麦克尤恩成熟期的代表作《赎罪》就能明白我的意思——那几乎是一块记录着英国文学变迁的活化石,充满了对奥斯汀、伍尔夫、詹姆斯、福斯特甚至克里斯蒂感伤的戏仿和反讽;前半段明明是扎扎实实的新古典写实风,后面偏偏要镶上一个颠覆性十足的后现代结尾,于是前面的情节全都成了“不可靠叙事”……微妙的均衡之道在《赎罪》中走向极致,刚好达到让读者轻度晕眩的效果——晕眩时分,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老麦狡黠的微笑,以及他不动声色地、轻轻地在纸上转动出“近景魔术”的笔尖。

莎翁经典重温

毋庸置疑,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在大多数西方家庭里,《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是必备的两本书。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代表着最高戏剧艺术水准,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经典的作品。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皆大欢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麦克白》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威尼斯商人》

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罗密欧与朱丽叶》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想象的产儿。——《仲夏夜之梦》 TIPS 伦敦奥运开幕式中的文学回放

《暴风雨》(The Tempest)

该剧完成于1611年,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完整的杰作,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法书流亡到一座荒岛。一次,普洛斯彼罗唤来风暴,将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乘的船刮上荒岛,凭借魔法,让恶人受到教育。待安东尼奥痛改前非后,普洛斯彼罗饶恕了他,兄弟俩一同回到意大利。本是略显俗套的桥段,在莎士比亚手中却散发出别样的魅力,使一个简单的故事有了更宏大的体量。

《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在倒计时MV中出现的鼹鼠和老鼠,是 《柳林风声》 中的主人公。

肯尼思·格雷厄姆写的这本童话著作当初仅是为自己的儿子,却不曾想,由于其赋予整个童话故事深厚的内涵,饱含对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成为一部传世名作,唯美的语言紧扣心弦,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作家J.K.罗琳等人爱不释手的读物。明白事理的鼹鼠、聪明机灵的河鼠、睿智持重的獾,还有一个放荡不羁的癞蛤蟆……这些作者塑造的一群快乐的小动物,个性鲜明,深入人心,是现实世界中孩子们的缩影,让读者仿佛找到了童年的印记。

《失乐园》(Paradise Lost)

开幕式第二章的标题,取自英国诗人、政治家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失乐园》以史诗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顽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彼得·潘》(Peter Pan)

开幕式第四章取名“右转第二间,然后一直走到天亮”,这句话出自英国童话《彼得·潘》。童话是英国人对全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幕中,出现很多童话故事,包括一些反派形象,比如虎克船长、伏地魔等等。当然,他们最终都被击败。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8篇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三十而立,三度举办。伦敦当地时间7月27日晚21时,举世瞩目的伦敦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举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

今天的伦敦,小雨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在开幕式开始前,天公作美,雨早已经烟消云散。可容纳8万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和演员们静候着奥运开幕式的大幕拉起。

晚上21时,在播放了三分钟英国宣传短片后,体育场内孩子们手持气球爆破,完成最后10秒钟的倒计时。随后,今年刚刚夺得环法总冠军的英国车手维金斯敲响了重达27吨的奥林匹克钟,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文艺表演拉开整个开幕式的序幕,主题为“奇妙岛屿”,共分七个章节--“绿色而愉悦的土地”、“喧嚣”、“快乐和繁荣”、“童话与国家健康体系”、“火的战车”、“弗兰克和琼恩说,感谢蒂姆”和“记忆墙”,分别展现农耕社会、工业革命和奔向未来。

整个伦敦碗先是化身成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大舞台,重现英国旧时淳朴的田园风光;接着在乡村场景的草坪之下,展现工业革命和各类生产机器诞生,地面升起象征工业革命的大烟囱,重现铸钢工厂的生产现场;随后包括大本钟在内的伦敦地标性建筑,都被搬到舞台上,标志现代英国过来,而七八十年代英式摇滚的精华、耳熟能详的音乐先后出现,就像是一场露天摇滚音乐节,展现了英国战后几十年的变化与发展。

在文艺表演之后,运动员入场,按照惯例,希腊代表团永远第一个入场,东道主代表团最后一个压轴入场。其他奥运代表团的出场顺序是按照国家(地区)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从A到A依次向后排。中国队第42个出场,旗手是男篮运动员易建联;日本代表团第95个出场,俄罗斯代表团第153个出场,美国代表团在全部205个代表团中第195个出场,列倒数第十。

运动员入场仪式结束之后,来自谢菲尔德的北极猴乐队带来一首他们2005年的成名曲《我打赌你在舞池里很不错》和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创作的歌曲《一起来吧》,随后75位装扮成和平鸽的演员骑着自行车进入体育场,并放飞和平鸽。

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后致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随后宣布伦敦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她也成为第一位两次宣布夏季奥运会开幕的国家元首。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9篇

浪漫情怀传世界,海洋文化飨嘉宾。

简单诚恳添欢乐,典雅柔和壮气氛。

体育精神长赞颂,美洲歌舞最倾心。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里约奥运会观后感大全

2.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3篇

3.2016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3篇

4.经典励志电影影评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10篇

陈林凡

(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创意产业中心 北京 100025)

【摘 要】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英国创意产业的一次集中展示,全球十亿观众由此将英国从老牌世界工厂重新定义为引领世界的创意先锋。英国政府从1997年起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目前创意产业不仅和金融业一起成为英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还在发展理念等方面影响了全世界,使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创意中心”。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揭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可以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伦敦 奥运会 开幕式 英国 创意产业

伦敦时间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主体育场“伦敦碗”举行的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功会开幕式给全世界十亿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幕式大胆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向人们讲述了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走向繁荣和美好的故事。开幕式获得了全球观众的好评。以中国为例,有研究表明,开幕式中的高创意环节(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火焰五环、007与女王、憨豆幽默穿越剧、点燃火炬等)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肯定1。许多观众表示,开幕式改变了他们对英国固有的印象——“原来英国人不是板着脸的绅士,英国人这么潮”。这说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成功地向中国传递了关于英国的多层面肯定信息,尤其是显著地强化了“创意英国”的国家身份。

一、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新之处

(一)颠覆了诸多传统做法,开创了奥运会开幕式的全新时代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以往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大的不同点体现在对本国文化的诉说方式上,这其中又包括诉说方向和诉说手段两方面。

钟新、黄超、徐赟、张钟凯,《创新与国家身份竞争力:“创意英国”的公共外交效应——中国主流媒体百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报道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0期 在诉说方向上,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开幕式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单向的。张艺谋展现出高高在上的主观姿态,整场演出雍容华美、大气磅礴,但是选取的文化元素,无论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还是长城、京剧,都距离观众日常生活很远。很多观众,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的外国观众其实是在被动地接受开幕式传递的信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诉说方式则是双向的。导演秉承了欧美电影叙事大于艺术的原则,将电影、摇滚乐、童话小说等充满现代英伦气息和代表性的流行元素融为一体。整场演出轻松自在,年轻人好似演出的一部分,参与度高,这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所没有的。

诉说手段上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以往多届奥运会开幕式均以大型文艺演出的形式展现,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演员众多、铺陈宏大。这种做法常见的问题是演出节目之间相互割裂,难以衔接,外国观众往往会不知所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则大胆地将整个开幕式变成了一部叫做《奇迹之岛》的电影。他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进行中的奥运会画面与平时画面进行组接,大胆打破时空惯性,从而使得007去白金汉宫迎接女王、丘吉尔铜像向飞机挥手致意等富有创意的画面得以展示。他还把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历史编成一个个相互衔接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得令历届开幕式头疼的上下场变得浑然一体,更使得观众理解起来顺畅自然。

(二)融入了英国文化元素,昭示了英国“世界创意中心”的地位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持续的三个多小时里,英国人将引以为豪的英国文化和视觉元素一一呈现,观众无不为英国人创意之丰富和精彩拍案叫绝。

首先,呈现内容包罗万象。文学方面包括莎士比亚和《暴风雨》、JK·罗琳和《哈利波特》、《彼得潘》、《水孩子》、《杨柳风》、《指环王》等;体育方面包括英国板球、贝克汉姆和英国足球等;电影方面包括《007》、《憨豆先生》、《烈火战车》、《猜火车》、《跳出我天地》等;音乐方面包括唱诗班和圣歌、伦敦交响乐团、披头士、大卫·鲍伊、阿黛尔等;此外还有,英国女王、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Mini Cooper、BBC、万维网等元素。

其次,呈现方式惊喜不断。女王是国家的象征,但是英国人居然敢恶搞女王——请女王和007一起坐直升飞机抵达“伦敦碗”上空并跳伞空降下去,女王本人居然也欣然同意。虽然观众知道跳伞用的是替身,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此设计的喜爱。据统计,007和女王这一环节在最受中国观众关注的环节中排名第一,在最受中国观众认可的环节中排名第二。憨豆先生的情节设计也值得一提。在如此庄重的演出中,他满脸不耐烦,不仅腾出手取东西用伞弹琴,还做起了白日梦,梦中恶搞了影片《烈火战车》,梦醒了还有一段和指挥的互动。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把英式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点火仪式也深具韵味。火炬由上一辈人交到7名年轻人手中,再传向全世界。铜花瓣一圈圈燃起,再慢慢闭合,形成巨大的火炬,BBC的机位剪接出的镜头美丽至极。

二、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之所以能如此创意无穷,令人印象深刻,绝非一日之功。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英国的社会创新环境并不佳,传统的优势产业,如制造业、电影业正在逐步走向衰落,英国的整体经济状况也在走向衰退。1997年布莱尔政府上台后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十多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增长约为93%,而英国整体经济增长约70%,英国创意产业对本国经济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成功推动英国经济由加工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变,英国经济得以进入快速发展期,也使得许多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英国的国际品牌竞争力也得以提升。

(一)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就业规模庞大,企业众多

英国是全球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定义与范畴并开创了创意产业的国家。自1997年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以来,创意产业在英国发展迅猛。据2011年12月8日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公布的《创意产业经济评估报告2011》显示,2009年,英国创意产业的国民增加值(GVA)2为363亿英镑。其中,出版、广告、广播电视三个产业的贡献最大,分比为116亿英镑、59亿英镑和53亿英镑。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英国国民增加值比2008年减少1%,创意产业却一枝独秀,占国民总增加值的比重从2.82%上升至2.89%。

出口方面,2009年英国创意产业出口(不含货物出口)总额为89亿英镑,占当年所有出口总额的10.4%。其中,出版对出口的贡献最大,达26亿英镑,2 GVA,Gross Valued Added的简称,即GDP减去税收再加上政府补贴,一般比GDP低11%。占2009年英国总出口额的3.1%。紧随其后的是广播电视、电影影视和摄像以及广告,分别为21亿英镑、16亿英镑以及14亿英镑。

2010年,英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为150万,占整个英国就业人数的5.1%。而这两个数值在2008年分别为144万以及5.0%。这说明金融危机虽然使英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遭受重创,但是创意产业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反而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2011年,英国估计有106700家企业在跨部门商业注册机构登记。这一数字相当于英国所有企业数量的5.1%。相比于2009年,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字都在增加。在这些企业中,音乐与视觉及表演艺术业集中的企业最多,为30460家,占所有创意产业企业总数的28.5%。紧随其后的是广告业(15.0%)、设计业(13.8%)和建筑业(11.0%)。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创造了诸多强势细分产业和优势区域 一直以来,英国的创意设计都享有世界级的声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又为“英国创造”增添了更多的内涵。

从产业上看,英国的传统优势创意产业全球领先地位更加明显。

电视产业是英国第三大创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英国偶像》、《英国达人秀》等电视节目模式被出口到世界各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电视节目模式出口第一大国,其2006至2008年的电视节目模式出口额超过了其后三国(美国、荷兰和阿根廷)的总和。风格独特、制作精良、类型丰富的英剧在这几年也开始向全球散播。《唐顿庄园》、《黑镜》、《神探夏洛克》、《梅林传奇》等火遍世界。

音乐产业也是英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种类丰富、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贯穿始终、大放异彩,美联社甚至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像英国这样伟大的流行音乐。英国音乐质量俱佳。2008年世界最畅销专辑唱片排行榜上就有四张来自英国的唱片打入前十名。很多来自英国的音乐和表演在海外电台和电视台频频播出,使过去十年来英国在海外的专利收入翻了一倍,达1.4亿英镑。每年,英国各城市举办的大大小小的音乐节超过500场。许多年轻人在工作前,甚至在工作后几乎都有自己的乐队。英国的电影产业也值得一提。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英国电影产业呈现一片颓势。布莱尔政府上台后将电影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加以扶持。在十多年的发展后,英国电影产业起死回生,重现辉煌。2009年,英国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国际电影娱乐市场。同时英国电影每年实现出超,相对2000年出口总额,2008年出口增长比较显著,增长幅度达到4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电影的创作和加工水平得以重现辉煌。2000--2009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前200部影片中,有30部影片的故事和角色由英国作家创作出来。从2001年开始,票房收入在前200名的影片中,超过一半的电影由英国演员出演主演或配角,英国导演执导了19部电影。英国还拥有全球领先的后期制作设施,许多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均将电影的后期制作交给英国人3。

从地域上看,英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密集和繁荣的创意城市聚集区。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苹果公司风靡全球的ipod、iphone的创意灵感都来自英国设计师。作为曾经的全球工业中心,在最近十几年间,伦敦已经悄然间成为了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

一、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和享誉全球的国际设计中心。目前,在伦敦有超过50万人从事创意产业,是20多个全球设计、汽车制造和电脑游戏产业的中心。在伦敦的带动下,英国已经形成了包含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在内的创意城市群,成为全球五大城市聚集区之一,其中曼彻斯特更是已经成为英国和欧洲第二大创意产业中心。

三、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政府的大力扶持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英国的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的介入。1997年布莱尔担任英国首相后,为发展创意产业,英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

首先,对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创意产业发展扫清障碍。1997年布莱尔政府上台后,首先给文化正名,将原有的国家遗产部更名为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并任命该部首长为内阁成员,使其成为主管文化、媒体、体

3娄孝钦,《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9卷第3期 育事务的大臣。同时,在布莱尔的直接推动下,由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牵头联合外交部、财政部、贸工部、教育和就业部、科学和技术部、苏格兰事务部、威尔士事务部、北爱尔兰事务部等部门以及与创意产业有关的重要商业公司等组成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布莱尔亲任小组组长。这样的制度安排解决了职能分散、各自为政的现象,可以集思广益,统一调动各部门掌握的有限资金和资源,形成合力办大事。

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在2012伦敦奥运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奥运会执行委员会的组成基础,负责与英国奥林匹克协会、伦敦奥林匹克组委会、伦敦市长办公室、英国残奥会协会等有关组织紧密合作,保障奥运会顺利举行。在实际运行中,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不直接管理文化经费,通常在完成编制文化预算后,按照文化服务合同拨给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再由这些公共服务机构根据各个文化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拨款。

其次,颁布和修改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土壤。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对英国的创意产业进行摸底调查。英国在1998年颁布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就是以此调查为基础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在全球首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包括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大放异彩的电影、电视广播、音乐等产业在内的13个产业确定为创意产业范畴。除此以外,1998年和1999年英国还出版了《出口:我们隐藏的潜力》以及《地区角度》报告,分别探讨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和地区发展状况。2004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等年英国还连续出版了《创意产业经济评估报告》,公布了创意产业的产出、出口以及就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现状。持续的创意产业基础研究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联贯性。

许多人对英国人在开幕式上恶搞女王的举动感到不解,其实英国人为了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甚至顶住舆论的压力,修改了法律。2000年,11岁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成为《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男主角,但是英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拍摄电影的严格限制导致华纳公司考虑更换演员,甚至不在英国拍摄。英国政府为此特意适度修改了法律,保证了英国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市场的拍摄,否则全球数十亿观众就无缘在开幕式中看到那一巨大的伏地魔形象了。

(二)全新的发展理念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英国对创意产业的认识已经从1997年的“创意产业”发展到2006年的“创意经济”,即从发展创意产业下的13个细分产业到希望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对科技和制造业、对整体经济的推动,从而将创意的概念拓展到整体经济层面,并拓展到全体公民。这表明英国已经将创意产业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这是英国国家精神的全面更新。

直接促成这一转变的是2005年的《考克斯评估》报告。报告认为发达国家期望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换取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的企望并不完全现实,因为它所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成长,同时也必然带动发展中国家创意产业的同步成熟,英国必须找到退出“螺旋式下降”式的成本竞争,确立一种“向上的竞争”的方法,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来支持英国经济形成持久的领先优势。因此英国在2006首次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2008年英国还颁布了《超越创意产业:英国创意经济发展报告》。这些都表明英国开始转而关注那些试图独立思考并善于运用想象力的个体和组织,无论是创意产业之内还是之外。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平民化风格就是对此的最好诠释。开幕式的主角是普通人,演出内容也是这些人自己的生活场景。贝克汉姆只是圣火的保镖,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只是一名护旗手。这些都说明,英国人已经深深地意识到创意不是某些特殊阶层和行业的专利,人人皆可有创意,行行都可出状元,只有将创意融入生活才能把快乐带给世界。

(三)创意阶层的崛起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那些试图独立思考并善于运用想象力的个体和组织有另外一个称呼:创意阶层。他们是一个国家最具有价值的资源。布莱尔政府上台以来,英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创意阶层。2001年,英国的创意阶层就已占劳动力人口的37.3%,高于同期美国的30%。在创意产业发达地区,创意阶层所占劳动力比例高达64.9%。即使在创意产业落后地区,创意阶层也占当地劳动力人口的1/4。如何刺激创意阶层的产生,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难题。2002年美国社会学家理查·佛罗里达对此大胆地提出创意产业发展的3T原则,即Technology(技术)、Talents(人才)、Tolerance(宽容)。他认为为吸引创意阶层,产生创新并刺激经济发展,一个地方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3T原则为分析英国创意阶层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技术方面,英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和互动内容将在英国获得更大的发展。2009年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发布了《创意产业技术战略(2009—2012)》报告。报告指出,包括数字和网络技术,可视化、建模和模拟技术,个性化、交互和共同创造技术等在内的新技术手段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创意产业中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大,英国想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世界创意中心,就必须在清晰公平的法律框架下,扩大数字内容的传播范围。

人才方面,英国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意人才匮乏、创意人才培养与需求的错位困扰着英国。为此,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多次发布人才培养规划与报告,用心良苦。这一点在伦敦奥运会也得到了体现。奥运会的口号就是“激励下一代”,可以说孩子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DNA。开幕式上,既有举着数字气球的孩子,也有睡前体验奇幻文学的孩子,还有点燃火炬的孩子,青少年占据了足够多的空间。此外,和历届开幕式不同,英国人还出人意料地选择让7名不到20岁的年轻人共同承担主火炬手任务。

宽容方面,英国一直都以其开放、自由、多元的社会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人士。这一点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多个环节得到体现。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是电影《猜火车》的导演,而《猜火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在为瘾君子张目;英国人在开幕式开始不久就自揭丑陋,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羊吃人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剧情的第三幕,将基督徒、天主教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们聚集在一起,探讨着如何拯救人类的灵魂;开幕式后半段大胆采用由于其叛逆精神曾一度遭到英国政府的强力压制的朋克音乐„„,等等。

四、结语

21世纪是创意的时代,创意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构成部分。英国是全球创意产业发展最繁盛的国家之一,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其创意产业的一次难得的集中展示机会。透过伦敦奥运会了解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对于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娄孝钦,《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9卷第3期

钟新、黄超、徐赟、张钟凯,《创新与国家身份竞争力:“创意英国”的公共外交效应——中国主流媒体百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报道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0期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11篇

涯要克服先天的视力、听力障碍,曾经遇到极端天气差点命丧大海、项目被移出奥运被迫改项,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挡她成为一名顶级选手。本届奥运会上,徐莉佳遭遇了成绩被取消,然而却不抱怨不气馁,成功逆袭,从末位回到首位。

随后,伤病困扰加上又一次的成绩取消,徐莉佳的本届奥运征程还是在奖牌轮前止步了。然而,没有得到奖牌的徐莉佳,在本届奥运会上赢得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她在伦敦奥运会上拿到金牌的时刻。为什么,因为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色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水平、遭遇挫折而不言败的竞技状态,同时,也让帆船这项中国人还不是特别熟悉的运动走入大众视野。

同样结束奥运征程,但留下了无数感动的还有一个人,她叫丘索维金娜。丘索维金娜是奥运会的七朝元老,上世纪90年代,这位乌兹别克斯坦的体操名将就在国际舞台声名鹊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她第一次参加奥运就夺得了女团冠军。是丘索维金娜人生的分水岭,儿子身患白血病。为了治病,丘索维金娜花光了所有积蓄。为了给儿子治病,也为了筹集足够的治疗费用,她前往德国并参加参赛。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12篇

乒乓球是我国重点夺金项目,一直以来在世界大赛中都有出色的发挥。不过本次奥运会却出台新规则,不允许运动员用手触碰球台和吹球。我们有很多运动员都有这个习惯,这次突然出现新规,看来日本想在乒乓球项目中有所收获。看似是因为疫情,其实没必要,不然很多比赛都应该终止,篮球、足球、游泳、跳水等!

此次东京奥运会整个奥运村的.床具,像床头、床板、床架等主要材料都是纸板制成。经过验证,床的质量问题不大,承重也没问题。我国一位运动员表示,这个床其实睡着挺舒服,挺适合运动员睡觉。此外屋内有不少用具都是由再生材料制成!据央视报道,奖牌都是由二手电器中的材料制成。

跟以往不同,以前获奖者都是由专人来颁发,并且为运动员佩戴。而本次由于疫情原因,避免密切接触,没有握手、拥抱环节,奖牌也是由运动员自己佩戴。现在整个日本包括东京都的疫情情况很严峻,奥运村都不是绝对安全的。整个奥运会主题还是以安全为主。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第13篇

能够参加这次测试赛,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已算是幸运。由于日本及其他海外国家的疫情得不到控制,测试赛日本方面只邀请了中国队参加,中国女排也因此得到了提前适应东京奥运会场馆的机会。

当时,听说比赛馆能坐15000名观众后,郎平表示,“能有这么多观众进场会是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但如果因为疫情不能够呈现,中国女排也会尽全力,在场上互相鼓励,给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呈现最精彩的比赛。”在参加完日本测试赛后,中国女排继续返回北仑集训,部分队员又参加了5月25日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排球联赛。

本月5日,排协公布了中国女排的东京奥运会12人名单,朱婷、张常宁、李盈莹、袁心玥等主力核心球员悉数入选。主攻线上,朱婷,大家都不陌生,MVP收割机,通过在土耳其的海外历练,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主攻;助力中国女排连夺

女排世界杯冠军和里约奥运冠军之后,张常宁迅速成长为队中主力,她也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女排联赛上大放异彩;刘晓彤被称为女排“福将”,李盈莹曾凭借在女排联赛总决赛上的高光表现,被郎平招入麾下。

副攻线上,徐云丽退役之后,袁心玥接替了她的位置成为队内的主力副攻之一,朱婷、张常宁、袁心玥三人还被球迷称为“朱袁张”。颜妮曾在世锦赛和20世界杯两度被评选为最佳副攻,凭借身高臂长的先天优势和快如闪电的拦网实力,她被誉为球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接应位置上,除了有主力接应龚翔宇坐阵之外,刘晏含也出现在了名单之列。而在自由人一环,中国队则拥有年女排世界杯的“最佳自由人”王梦洁。

看奥运火炬六年级作文 第14篇

5月8号我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大姨10点就到南海大道等着看奥运火炬。一直等到下午2点半火炬还没有传来。太阳像火球一样都快把我烤晕了。四周人山人海,“中国加油”的叫喊声不断。当我们坚持到3点的`时候,才知道,火炬传递路线改道了。我心里特别失望。这个时候,爸爸说:“我们去追吧!”然后,爸爸急忙开车载着我们上路。路上塞车很厉害。当从收音机听到火炬传到福田体育公园时,我们还在南山。大姨觉得没有希望,下车回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也没信心下车啦。这时,我也快要放弃了。此时此刻,爸爸说:“梁宇,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一定有希望看到火炬。”

车终于到了华强北,因为那里堵车厉害,爸爸就说:“开车不行了,我们跑过去好不好?”我说:“好。”下车后,爸爸拉着我像箭一样的向上步路跑去。当我们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上步路时,那里也是人山人海。但是,当听别人说火炬还没有传到这里时,我们高兴极了!因为我们成功了。由于人太多,我根本看不到,爸爸就让我骑到他脖子上。不到两分钟,爸爸说:“快看,火炬来了。”这时,“中国加油”的喊声更大了。我和爸爸也一起激动的大喊“中国加油!奥运加油!”我看到了,我终于看到奥运火炬了,我心里兴奋极了。

上一篇: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下一篇:土木施工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