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24-06-13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8篇)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1篇

学习邓小东、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在学习了邓小东、张磊同志的先进事迹后,这句话又重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猜想,是什么样的动力,能够驱使这样一位优秀工作者数次深入基层,肩担重任;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支撑这样一位优秀干部无负病痛,仍坚持在工作第一线;是什么样的精神,能够引导着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心披白衣前去工作,无望身后。或许正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四个意识”、“三严三实”前进目标的指引下,我党才会涌现这样一批以邓小东、张磊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开拓实录、改革进取,成为我们普通党员和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前进的榜样。正是这样的榜样,印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无论是在思想上、组织上还是作风纪律上,中国共产党都用自己的姿态印证着它是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邓小东、张磊同志的前进路程,不会作为一个生命随着逝去而被人淡忘,而会作为一种精神因发扬而被众人光大。这种大局观念,这种奉献精神在和个人工作能力的加成下,成为一种更大的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他们并不索取什么,群众的赞扬自然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是他们心中清醒地认识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才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最终,他们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愿望,并且始终坚信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这样一种信念,能够驱动着他们一次又一次深入基层完成扶贫结帮工作,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实践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伟大中国的复兴梦,他们坚信着自己的努力将成为这一个梦中的一块砖、一颗钉、一段波。这个复兴梦就像一颗滚滚前行的巨石一样势如破竹,而邓小东、张磊同志就像是巨石后面推着的一双双手一样。没有哪一只手能够伴随巨石走完所有的路程,而所有的手都成为巨石前进的每一份动力,而这种瞬间将成为永恒。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河中,像邓小东、张磊同志这样的榜样为数众多,正式他们的不断付出,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生活。而基于此,我们更要坚信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样一个信念。像邓小东、张磊同志这样的榜样学习,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而我们更要努力去成为别人的榜样,不能让他们这样的榜样成为最后的榜样。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像邓小东、张磊同志这样的榜样成为我们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指明灯、向导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这样我们在动荡的世界大环境下才不会迷失防线,走错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样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2篇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走在向郑德荣同

志学习的前列

J.om 8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走在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前列

郑德荣同志出生于吉林,成长于吉林,奉献于吉林。他所奉献一生的事业也正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当下进行的事业。中央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省委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德荣同志学习。吉林的党史工作者应该首先把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活动开展好。决不能把向郑德荣同志学习仅仅局限于一次活动,而是要往深里学,从心里学。学习他的理想信念、学术精神和忠诚情怀,结合我们正在从事的党史研究工作,使我们这支队伍中能够涌现出更多郑德荣式的党史人才。

一是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信仰追求。郑德荣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1952年至今,在近70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无论是政治风浪的考验、还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击,他从未因现实的复杂而放弃梦想,从未因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名副其实的“红色理论家”。从郑德荣一生的追求中我们看到,党史工作不仅是一项研究工作,更是一项政治工作,其政治性、政策性和理论性特别强,有着特殊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做好新时代的党史工作,必须要坚持科学精准定位、始终坚定正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党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党史姓党”,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切实担负起以史资政、以史育人的责任。要围绕全面落实习近平同志“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持续地开展好“红色吉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刊载、出版书籍、走进新时代传习所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平台,对全省党史系统研究成果进行集中展示,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党史知识水平、党史辨别能力、党史学习热情、党史文化氛围,有力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坚守理想信念高地和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学习他务实笃行的治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学术品格。郑德荣同志始终致力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郑德荣同志治学严谨、求真务实,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作为党史工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作者,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融汇百家之长,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拿出新成果,做到追求卓越,勇于创新。随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史部门将被赋予更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这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党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下我们党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新使命。做好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宽广的视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按照“大党史”思维研究党史、宣传党史、共享党史成果,也要注意运用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提高党史工作的质量水平。同时,还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集史料收集、考证、编纂、研究、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资源平台,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尤其要重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信息平台,拓展党史传播渠道,牢牢掌握党史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发挥好党史的资政价值和育人作用。

三是学习他终生追求的意志,永不止步的领航精神。郑德荣同志经历了民族的苦难,见证了奋斗的历程,期盼着伟大的复兴,是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值得一提的是,郑德荣同志退休后直至逝世时,依然奋斗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拼搏在学术的征程上,他的著述不仅没有放缓,反而新见迭出,新作频现,真正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我受党的教育多年,毕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为国家多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作贡献。”“要尽职尽责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自身就必须孜孜不倦,不断上进。”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一生驰而不息始终奋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一线的动力源泉。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负时代,不负梦想,做到立言立德,成己达人。要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重点在成果,关键靠人才。只有不断培养造就党史大家、名家,才能实现精品力作荟萃。只有党史学科带头人大量涌现,才能多出成果,提升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水平。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史人才队伍,才能更好传承党史事业,实现党史工作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要重点实施好“全省中青年党史专家培养计划”,通过以老带新、课题带动、引入竞争意识等方式方法,促进全省党史工作者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达到锻炼队伍、多出成果的目的,力争培养一大批中青年党史事业的传承者。

当前,省委作出《关于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向郑德荣同志学习活动。在全省学习郑德荣同志活动中,党史工作者要首先向郑德荣同志学习,要走在全省向郑德荣同志学习活动的前列。要将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教育全省党史工作者的生动教材,与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开展的“红色吉林”党史主题宣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党史资政育人结合起来,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舞斗志、激发干劲、担当作为,为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增添无穷的精神力量!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3篇

突出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是习近平的讲话的基本特色。讲话的许多内容都是围绕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功能这个问题展开。对此加以梳理和澄清, 对于我们理解文艺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所肩负的新的使命是有意义的。概括起来讲话主要谈到文艺的以下几种功能。

反映心声、记录实践的功能。文艺工作者应“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 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 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 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讴歌奋斗人生, 刻画最美人物, 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满足需求、丰富精神生活的功能。“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 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 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 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观照现实、惩恶扬善的功能。“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用光明驱散黑暗, 用美善战胜丑恶, 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 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 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 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鞭笞假恶丑, 弘扬真善美。这是文艺在处理社会问题上的基本原则。文艺有揭露、批判社会上的丑恶、不公、不合理、不文明现象的重要使命, 但是文艺也应该在此过程中向人们指明希望, 激发人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铸造灵魂的功能。“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 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 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上述几点都不同程度涉及到文艺对人的灵魂的铸造和洗礼的作用, 但是这里更加强调了文艺通过内含的价值观对人的灵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引领时代精神的功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讲话在这里一连使用了两次“最能”, 以此强调文艺在引领时代精神方面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艺之所以最能引领时代精神,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艺能够将思想与情感, 高深与通俗很好地结合, 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更多的人, 进而丰富精神塑造灵魂, 将时代精神更深更广地渗入社会。这是其他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说,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讲话中所谈到的文艺的这几种功能、作用。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文艺与时代精神联系起来, 用引领时代精神来规定文艺的社会功能。这可以说是从更高层面, 即时代精神层面对文艺的作用乃至文艺的特点的规定。它对文艺的其他方面的作用的发挥具有巨大的影响。

文艺的反映和记录, 并非简单的无选择的单纯反映和记录, 而是内含着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作的剪裁和取舍。满足需求也非无原则地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更不是迎合一些人的低俗的趣味和欲望。心中没有理想信念, 不可能深刻敏锐发现社会问题, 心中没有真理、爱和光, 就不可能听到人民的心声、指出前进的方向。文艺工作者只有通过反思敏锐洞察和深刻领悟时代精神, 具有反映时代精神或时代的进步要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才能真正反映、记录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 才能通过文艺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要, 推进人民的精神生活迈上新台阶, 才能真正在深刻揭露社会问题的同时向人民指出光明的前景, 才能铸造出新的灵魂、新的人格、新的主体。

因此, 作为文艺作品的创作者, 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到时代精神之中, 真正把握时代精神, 才能在其作品中灌注时代精神, 从而发挥文艺的引领时代精神的社会作用。对于当代中国先进的文艺工作者而言, 最重要的是更加深刻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用这种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文艺创作。因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 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如果我们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来看待我们所处的时代, 即将它理解为后中古时代或现代的话, 那么我们的时代无疑是作为主体的人、人民的觉醒的时代。现代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发现, 是人民的觉醒。作为现代根本精神的主体精神也就是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精神, 它意味着一种新的反映人民的意愿、要求、利益的价值体系的兴起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价值观, 其本质和灵魂同样是主体精神, 从根本上说反映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习近平的讲话虽然以强调为人民服务为主体内容, 最后仍然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所以, 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 而且要表现出人民的主体性、主体地位, 用文艺的形式表现他们主体意识的觉醒, 揭示他们确立自身的主体性所面临的困境。文艺创作只有把人民的主体性要求、地位和存在的问题深刻表现出来, 把这一最根本的时代精神反映出来, 才能赢得持久的生命力。这就是说, 作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文艺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像古代的民本主义者那样仅仅在文艺作品中反映民生疾苦, 吁求统治者仁民爱物, 而是要引领人民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启发人民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 引领他们独立地、理性地、坚决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幸福。当今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使命就是要表现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内在要求, 对丰裕、安全、公正和有尊严的生活的向往, 对种种不合理、不公正、不人道、不文明的现象的愤慨, 表现出人民自身在主体意识与压抑主体意识的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必须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文艺工作者应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快乐着人民的快乐, 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4篇

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今年5月8日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为抢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张丽莉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逐渐恢复。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人,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推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5篇

学习周智夫事迹心得体会原创12篇

篇一

周智夫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纯正家风,以赤胆忠心践行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近日,周智夫的先进事迹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习主席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进行宣传。笔者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了解了周智夫的主要事迹后,深受感染、倍受震憾,决心向周智夫同志学习。

学习他坚守信仰。周智夫是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从穷苦孩子到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到领导干部,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充分说明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新时代需要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先锋意识,坚定实现新时代伟大梦想的理想追求,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学习他对党忠诚。对党忠诚不仅是每个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更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周智夫从事革命工作39年,始终践行着‚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党叫咱干啥就干啥‛的人生信条,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底色。‚对组织要有一说一,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周智夫不仅是这么写的,更是这么做的,体现了他知行合一,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他身患重病还坚持听课,卧病在床还聆听十九大报告,周智夫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了对党忠诚的誓言。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党员干部以周智夫为榜样,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以更高的境界、更优的作风、更强的本领、更好的精神面貌,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作为。学习他艰苦朴素。周智夫无论职务晋升还是待遇提高,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活干是件很充实的事,不干工作党要咱干什么。‛‚自己苦点没有啥,少给组织添麻烦。‛‚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省着用。‛这些充分体现了他工作为先,组织在前,朴素朴实,勤俭节约的精神境界。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了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责任担当、什么样的品行操守。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我们应以周智夫为镜,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决心,励志笃行,以抓落实的成效回应组织要求和群众期待。

学习他向上向善。‚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朴素的话语折射了他大公无私。虽然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的物质和金钱,但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这正是对习总书记指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以身践行。他把‚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作为家训教育子女,充满着他念党情报党恩,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广大党员干部应以他重家庭、家教、家风为示范,用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习总书记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做一名合格党员。篇二

信仰,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更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处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被裹杂着生活故事、政治新闻、健康科学、社会热点、科普教育、体育文化等有趣视频、信息洪流冲击着,就在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主体多元化、生活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努力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而这种种的奋勇向前都源自我们内心那份执着而坚定的信仰。

今天,在了解到周智夫这位前辈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深确信,信仰的力量能让一个平凡的人活出‚不平凡‛的模样;我也久久沉思,如何才能像这位榜样人物一样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有一番新作为。

那就是信仰,坚定的信仰,无论严寒酷暑、艰难险阻都要把这份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坚持到底的伟大信仰。周智夫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纯正家风,以赤胆忠心践行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这就是所谓的信仰。反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因工作上的一点点小事而推三阻

四、抱怨纷纷;会因生活中遇到的小小困难而垂头丧气、止步不前;会因人际交往中的一丝丝误会而愤恨交加、大打出手;会因一件莫名其妙的社会矛盾就质疑政府、怀疑社会...上述这些表现折射出的就是一种‚付出‛精神的缺失,在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同时一部分人却忽略了奉献、遗失了宽容、丢掉了礼节、忘记了历史、忘掉了初心。虽然我们每个人不是生而伟大,但也不能把这些做的‚差劲儿‛的地方看作社会发展的代价,因为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所以今天,我们急需把这些忽略的、遗失的‚美好‛找回来,而像周智夫这样的榜样人物的精神,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向我们指引着前进的道路。他用革命信仰、他用思想信念、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对党和人民的誓言,感召着青年一代要有信仰,并且是能指引着你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信仰;告诉社会中的每个人多一点微笑、理解、宽容、付出,你的人生也终将收获不平凡的成绩。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让这种榜样的精神在社会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篇三

‚生来不为己,只求把身献‛。享年94岁、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老军人周智夫,一生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奉献出了一切。他说,我不仅这辈子是党的人,我下辈子还是党的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向周智夫学习,学习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用始终如一的标准践行了对党对人民的铮铮誓言。

学习他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1943年,19岁的周智夫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的70多年,国家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智夫个人也经历了10多次部队整编、4次跨省搬家、20多次变换岗位。但无论怎样变化,周智夫没有一刻忘记自己当初入党的誓言,没有丝毫动摇对党忠诚、为党奉献一切的信念,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学习他公私分明的优良作风。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尽力,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周智夫给自己定下的‚三多三少‛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周智夫一直坚持着对自己近乎严苛的标准,从来没有因为子女就业、住房、就医、用车这些问题打破公私界限,甚至连自己和老伴吃的药都是严格分开的,他说,不应该用组织上的待遇对家属进行额外照顾。正是这些一丝不苟的细节,彰显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勤于学习的求知精神。周智夫一辈子醉心于钻研党的科学理论,他常说,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即便年逾九旬,周智夫也一如既往坚持听广播看新闻,学习总书记讲话,读党报党刊,时时给自己的思想‚补钙‛,保证自己不落伍、不掉队,与党的思想理论政策路线保持一致。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周智夫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标杆,我们要向他看齐,以榜样的力量振奋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和模范党员。篇四

周智夫,出生在苏北革命老区,19岁入党并参加革命,翌年入伍。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周智夫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诠释了做一名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

他讲政治、有信念。面对生死考验,他对党忠贞不渝;面对各种诱惑,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周智夫文化底子薄,为了思想能跟上革命队伍,一直把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真经来信奉、作为心经来钻研。放大镜、助听器、笔记本是他学习的‚三件宝‛。周智夫说:‚不学习咋进步?人越老越不能糊涂,越要通过学习保持头脑清醒。‛他明白,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他讲规矩、有纪律。周智夫自觉把党内政治生活当成锤炼党性、坚定信念、提高觉悟的大熔炉。2018年5月,上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辅导后周智夫没有走。原来周智夫感觉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坚持上完最后一堂党课,特地留下来当面向干休所政委姜东军请假。他始终保持党员意识、党性观念,严格执行并维护党的纪律,身患重病还坚持听课,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请假。

他讲道德、有品行、立德齐家。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周智夫四世同堂,一大家子共34人,人人都不敢碰周老定下的规矩:‚公家的便宜,一点也不能占!‛执行起家规,周智夫近乎苛刻。周智夫和大女儿周雪文都患有心脏病,随身常备速效救心丸。一次大女儿从重庆来到北京,看望周智夫。为了防止药品混用,他让女儿在带来的药瓶上贴上名签。干休所医生很不理解,周智夫说,我的药是公费保障的,可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家人也免费吃药。周智夫无论职务晋升、为官一任,还是待遇提高、离职休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他讲奉献、有作为。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纯粹,就会向党敞开心扉,就愿为党奉献一切,就能给党增光添彩。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很早之前,他就立下家规: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党的恩。前几年,周智夫的曾外孙潘怡霖要到美国西雅图读书,临行前来道别。周智夫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你的根在中国,学成后要报效国家。‛言者谆谆,听者动容。

学智夫精神,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为党分忧,艰苦奋斗、朴素朴实,自觉自律、立德齐家,践行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篇五

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周智夫,在生命垂危时,最先想到的会是要交纳一次特别党费。自从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那一刻,周智夫就把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心田:一片丹心跟党走,一生一世报党恩。(4月26日《人民日报》)一个离休老干部,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老党员,出生于穷苦家庭,成长与战火硝烟,为啥在他离世近一个月之后,引发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党员干部的热议?在他身上究竟释放出了怎样的吸引力,而他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其实,周智夫最打动人心的并不是他有啥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或曲折婉转的人生故事,而是他身上闪耀着一种可贵品质。

忠心为党。一个耄耋老人,在生命垂危之际,首先想到不是的家人后事,而是要交一次特别党费。或许有人会质疑,共产党员交党费,这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啥值得奇怪,但这位老人却与众不同。他一生节俭,甚至有些抠门,而他省吃俭用节约起来的积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党的忠心,他把这一次特别党费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夙愿,这是了不起的,也是可贵的。

其实周智夫老人一生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工作中,他把自己比作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听党的话,为党干事。‚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周智夫老人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对党忠心忠诚的满意答卷,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榜样。自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起,就要立党为公,就要初心不改,就要实在笃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并用自己的毕生来践行,来落实。

无私为国。家是最小,国是千万家。为了大家舍小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国家事业,自己可以牺牲和抛弃一切。周智夫的一生走南闯北,漂浮不定,而他的家人和家庭也随之而动,从东北到华东、从华东到西南、从西南到华北,周智夫4次跨省调动,经历10余次部队整编、20多次岗位变换,每一次他都始终立身为旗、率先垂范。无论是面对职务升降,还是利益的得失,他每到一个岗位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助理员、干部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务干起,而且每个岗位都干得非常出色。在工作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并给自己定下了为组织多着想、多分忧、多添彩,对组织少提要求、少讲条件、少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周智夫为啥会做到无私奉献,为啥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奋斗精神,关键就在于他有一种为国献身的可贵品质。

清正为民。周智夫曾特批调一名家属不幸患上癌症的广东籍职工到广东工作,这位职工心存感激,拎着一小袋花生和10斤全国粮票敲开周智夫的家门,放下东西就跑了。周智夫得知此事,一反常态地批评了妻子,直接把东西退了回去。‚公家的便宜,丁点不能占!‛周智夫自己清正廉洁,也经常提醒家人。

对于职工,他能够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主动为其分忧解难,但公私分明,绝不滥用一丝一毫权力。一件小事看出了周智夫的为民情怀和公正之心。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是平凡岗位上,还是在领导位置上,都要始终做到为民公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为党,为国,为民,周智夫都能做到表里如一,一贯始终。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宝贵品质,这也是我们学习和追忆周智夫老人的意义所在。篇六

近日,有关老党员周智夫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他实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读来令人感动不已、肃然起敬。他跟党走,信念坚定。周智夫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走上革命道路,亲身经历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苦难走向繁荣强盛的全过程。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死考验,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各种诱惑,他始终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将自己一生的献给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当年龄越来越大,还常回忆峥嵘岁月,念念不忘党的恩情,总惦记着为党再尽绵薄之力,他一生充分汲取信仰力量,锤炼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品格,他是党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他听党话,率先垂范。周智夫参加革命以来,经历10余次部队整编、20多次岗位变换,始终率先垂范。并给自己定下了为组织多着想、多分忧、多添彩,对组织少提要求、少讲条件、少添麻烦的‚三多三少‛原则,用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知行合一,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子女和身边人,做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的共产党员先锋模范。

他上党课,不断学习。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辗转南北的工作生涯,以及离休至今的30多年,每次组织学习文件、政治教育、党课辅导,他从没落过一次。始终把握住思想上的关口是最重要的闸门,让自己的思想始终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让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向老党员典范学习周智夫,用精神引领行动,成为他那样的共产党人。篇七

周智夫同志走了。生前,他是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他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4月25日,光明网)

我国有8800多万的党员,在这样的一个数据之下,党员应该拿着怎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怎样的准则来评判自己,这些都是党员对自己的思考,也是对党员队伍发展的考量。近日周智夫同志的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还带了大众的思考。

作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周智夫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亲身经历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苦难走向崛起强盛,心中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一生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在2018年1月18日,他在病重之际委托家人一次交纳党费12万元,当组织派人把大额党费收据交给周智夫时,戴着氧气面罩的他顿时热泪盈眶,双手捧着凝视良久,激动地说:‚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都在践行一生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对于周智夫这样的党员,应该就是其他党员的学习典范,铮铮誓言可以看出他70多年的党龄中,对自己的标准是始终如一的。他因多处骨折卧病在床,就让家人把他抬到客厅,从头到尾聆听了习主席所作的报告。那些天,他拿着放大镜反复学习十九大报告,由衷写道:‚热烈祝贺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祝贺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

虽然不能够保障每一名党员都有同样高度的认识,但是不断的从身边的党员干部中吸取正能量,用同样的一个标准来约束自己,这也是对自己身为党员应该去不断提升的过程。党员要有信仰,而且这个信仰将会一直带领党员走向成功的道路,成为更多人的榜样。篇八

周智夫,江苏睢宁人,1924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1982年3月离休,离休前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医院副政委,现为北京卫戍区海淀第27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职离休干部。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55年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8年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周智夫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革命军人,一个入党75周年的党员,一个始终遵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章程,牢记党员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他是一个拥有崇高理想为建设新中国事业努力奋斗终生、奉献终生的革命意志军人,是我们后辈向往的鲜红的旗帜,更是一座醒目的丰碑。周老用平凡的生命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从革命初期到今天,经历了太多磨难与艰险,他不忘党的教诲,他为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奉献了青春年华,在革命的路上负过伤,受过苦,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忘党的恩德,把全部积蓄用来交付党费。感谢有这样的革命先辈,感谢他为了顾大家舍小家的革命情怀,让我们共产党员的精神永葆青春一往直前。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老一直在传承。周老离休后,虽然待遇提高了,但生活作风依然十分简朴。家里至今仍沿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饭盒,七十年代的沙发、钢管床,最像样的一件衣物就是是一条马裤呢军裤,其次没有任何贵重物品。周老身上流传着当代年轻人应该学习的基本本质,他的事迹虽没有名垂千古,但也感人肺腑。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可以很平淡,但是一定要有信仰,一定要有为国为民做贡献的精神本质,才不枉人世间走一遭。感谢我党为我国培养出周老这样的革命先辈,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才让我们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笔者认为,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学习周智夫前辈的这种党性精神,要不遗余力,不折不扣的为党奉献,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一定是我们走向大同,走向光明的正确道路。篇九

周智夫同志走了。生前,他是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2018年1月18日,他在病重之际委托家人一次交纳党费12万元,当组织派人把大额党费收据交给周智夫时,戴着氧气面罩的他顿时热泪盈眶,双手捧着凝视良久,激动地说:‚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都在践行一生跟党走的铮铮誓言。(4月25日《光明日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周智夫作为离休老干部,不忘初心,以身许党,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如何永远跟党走,成为永远跟党走的光辉典范。

永远跟党走,时时刻刻感党恩。周智夫出生在苏北革命老区,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悲惨景象,目睹国民党拉差抓夫的粗暴行径,同时也见证了八路军浴血奋战打鬼子的英勇壮举、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切身感受到共产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好,逐渐萌生了加入革命队伍的念头,心中播下了向党靠拢的种子。周智夫在一次战斗中受伤,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道道封锁线,先后7次辗转治疗,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这一生去报答。‛周智夫一生中认真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永远跟党走,服从安排听党话。‚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党叫咱干啥就干啥。‛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经历10余次部队整编,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尽管家越搬越远,环境越换越艰苦,任务越来越重,但周智夫的工作越干越出色。

永远跟党走,注重补足精神‚钙‛。周智夫文化底子薄,为了思想能跟上革命队伍,一直把党的科学理论作为真经来信奉、作为心经来钻研。他常说,不看书不读报,脑子就会空荡荡,思想就会落伍掉队。年逾九旬,他一如既往听广播看新闻,最爱学的文章是习主席讲话,最爱读的报纸是党报党刊,最爱看的电视是‚新闻联播‛和革命战争片。周智夫常说,人老了身体容易流失钙,但精神上的‚钙‛决不能丢。永远跟党走,自觉锤炼强党性。周智夫自觉把党内政治生活当成锤炼党性、坚定信念、提高觉悟的大熔炉,把参加组织生活看得比啥都重,每次都认真准备、踊跃发言,始终保持了很强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他平时很少出远门,就连干休所里组织的踏青、秋游他都很少参加,但上党课却一次不落,每次都提前到、坐前排,是出了名的积极分子。2018年5月的一天,90多岁高龄的他坚持上完最后一堂党课,感觉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专门向干休所政委请假。永远跟党走,永固朴实高境界。艰苦奋斗易在一时,难在一世。周智夫一辈子艰苦奋斗,永固老同志朴素朴实的精神境界。无论职务晋升、为官一任,还是待遇提高、离职休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头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好样子。永远跟党走,传承清廉好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一辈子立德齐家,永续老干部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时代的榜样作引领。我们要以周智夫等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追求理想信念与人生意义的升华,坚定一生跟党走的远大信念。篇十

近日,习主席和军委首长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周智夫同志先进事迹进行宣传,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对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作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周智夫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亲身经历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苦难走向崛起强盛,心中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一生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周智夫是名普通党员,在平凡的一生中,始终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让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底色。周智夫无论职务晋升、为官一任,还是待遇提高、离职休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头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好样子。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

周智夫投身革命以来,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纯正家风,以赤胆忠心践行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周智夫同志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期间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是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

周智夫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老党员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生动展现了老同志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集中回答了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责任担当、品行操守投身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等重大现实问题,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引领党员干部不忘入党初心、以身许党报国,激励广大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以扎实的行动和奋斗的姿态投身强国兴军伟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很强的启迪作用。篇十一

历史年轮里,广阔天地间,有一种忠诚,叫‚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有一种奉献,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种情怀,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纵然青丝变白发,一片丹心报党恩,年近百岁入党75年的老党员周智夫说,‚这一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

笃定笃行——一心向党的铁血丹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左肩窝里的弹孔,深深凹陷的右肋,长约10厘米的伤疤,三等甲级伤残,是战争留在老人身上的永久印记,也是他戎马半生的勋章。电视上正在播放的周边某个国家因为岛屿问题不断挑起事端的新闻,这位90多岁的抗战老兵热血沸腾。‚我们的领土绝对不能被别人占了!如果再打起仗来,只要祖国需要,我还要上战场,你们年轻人也要主动请战!‛‚我的战友为了祖国解放牺牲了,他们都很年轻。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守护好!‛ ‚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用一生去报答。‛在战场,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7次辗转治疗,最终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句上世纪50年代周智夫写在《自传》中的话,是他发自肺腑的炽热心声,也是他爱党许国的铮铮誓言。‚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这是作为革命战士的周智夫,坚守一生的信条。慎独慎初——自觉自律的纯正家风

‚公家的便宜,一丁点都不能占!‛周老严苛地执行家规,始终公私分明。在日常生活中,在住房、用药、用车上,他对自己和家人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作为抗战时期的老干部,国家给予了周智夫很好的生活保障,可他却常讲,待遇好是党对老干部的关心,但我们不能可着劲儿用。周智夫日常开支很节省,花每一笔钱都要记下来,翻看他的记账本,平均每月开支仅几百元。他说:‚勤俭节约是传家宝,我们要为年轻人带好头。‛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周老一辈子没给儿孙挣留下金银财富,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真至纯——永不生锈的忠诚品质

‚我要交党费。‛2018年7月的一天,百病缠身,患有胃下垂、冠心病、双耳听力下降、严重骨质疏松的周智夫把一直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二女儿周卫平拉到病床边,郑重地说。女儿很诧异:‚爸,你不是一直在交吗?‛ ‚我想交一次特别的党费。‛

2018年1月20日,病榻之上的周智夫戴着氧气面罩,颤抖着双手,接过组织派人送来的党费交纳收据,捧着印着党徽标志的大红证书凝视良久,周智夫热泪盈眶地说:‚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什么挂念也没有了。‛

‚对党知恩报恩,就涌泉相报‛,周老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一声克勤克俭,却在病危之际主动交纳大额党费,这是对党特殊情感的自然流露,彰显着对党至真至纯的忠诚本色。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投身革命以来,青丝生华发,他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始终自觉自律、至真至纯,一片丹心献给党,践行了‚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铮铮誓言。

篇十二

周智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1924年出生,1943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他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因战负伤被认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他亲身参与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见证了大历史的沧海桑田之变。他的一生,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历经千锤百炼。

‚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这是斯大林在《悼列宁》中的一段话,廖廖数语,为我们形象地刻画出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的先进性,令人过目难忘,刻骨铭心,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党员干部要像周老一样,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虽然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不再是为革命一定要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但是我们依然要信念坚如磐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周智夫同志始终牢记入党初心,信仰坚定的价值追求,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心跟党走。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深学细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周智夫同志始终把对党忠诚、替党分忧、为党尽职作为根本政治担当。要像周智夫那样,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决定,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忠诚核心、维护核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周智夫同志工作兢兢业业,生活朴素朴实,敬业奉献、克勤克俭。要像周智夫那样,树立不忘初心、以身许党的价值追求,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确保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丢、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不变、新时代的价值追求不减。

学习张帆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6篇

(大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口泉收费站 李慧)中国古代有“卧冰求鲤”的故事,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之一,这个故事还被列入“二十四孝”。如今这个美德故事有了新版本,为救落入冰水中的陌生女孩,太原高速公路公司职工张帆,在黄河的冰面上,翻转拖拽20分钟,几历险境,终于救出了女孩。

时间回到2月4日,农历正月初二,年味正浓。因为有前来越冬的白天鹅,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张帆和父母也在其中。突然,有游客大喊:“有人落水了!”张帆随即看到,冰水交融的湖水中,一个女孩挣扎着哭喊:“叔叔大爷,快救救我!”来不及犹豫!张帆奔向湖面,蹚过刺骨的冰水,踏上冰面,脚下发出“咔嚓”的声音,冰块放射裂开,张帆意识到危险,迅速趴在了满是天鹅粪的冰面上,呈“大”字形,继续向前爬,“冰水很快浸透衣服,寒风像刀刮一样令人生疼。”张帆将在冰面上捡到的绳子向女孩抛去,女孩一次次地抓,一次次地落空,急得大哭起来。张帆只得冒险靠近,再把绳子抛出去,女孩终于抓住了绳子,一番拖拽,非但她没被拉上来,张帆差点被拖入水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帆身下的冰面被暖化,发出了“咔嚓”的碎裂声,危急关头,他往旁边打了个滚,横过身体,不停地向岸边翻滚,借助翻滚之力把女孩拖到冰面上,可因冰层太薄,女孩一次次被拖上冰面,又一次次压碎薄冰,掉入水中……几经反复,女孩绝望了:“哥哥,我冻僵了,实在爬不上去!”体力消耗殆尽的张帆安慰她:“别怕,有我在,你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景区管理人员赶来增援,落水女孩终于被拖出湖面,游人们一阵欢呼。

社会风气、文明风尚是一个社会导向的反映,社会风气、文明风尚需要强力引领。中华民族从来就有重视道德建设的光荣传统和文明传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也。提倡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提倡诚信,处处以诚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残扶弱救困济危;提倡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以及提倡敬老奉亲感恩孝敬,从来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们大声疾呼的事情,也从来都是全社会人心向往的目标。现在政府正强力建设和谐社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做个好人”即具备起码的做人道德,从来就和丰衣足食的物质追求相辅相成的。国人世代尊崇的汉唐社会,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指国力强盛,还十分垂青“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本分„„一句话,道行与德行,是一个人一个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文明道德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精神力量。“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果每位市民都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文明道德力量,对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

学习刘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7篇

我区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8月26日晚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代楷模”节目。刘芳成为继好支书文朝荣之后我省第二位,也是我市第一位“时代楷模”。我被刘老师一身的光环与荣誉:贵阳市“五·一”先进劳动者;贵阳市十佳师德标兵;“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十佳教师;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白云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贵阳市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2013年又被提名“中国好人榜”等荣誉激起了好奇心。

通过观看节目,我了解到了,刘芳老师是白云三中(麦架中学)一名语文老师。在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面对不治之症她选择了和命运做一次英勇的搏击。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有两个人生感悟,一是她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职业,必须要选择坚持;二是周围许多人的扶持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励,让她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回报社会。所以她至今仍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着,残缺和健全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白云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多年来,她克服了眼病带来的不便,以独特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教学成绩,深受家长、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她十四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用一个“爱”字作为当好班主任的不二法门。她的接手班级大多是学校的“问题班”,不过,她认为这些班里的学生只是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只要给他们爱的疏导和爱的力量,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就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了解,我知道,刘老师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2010年到2011年她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十所学校的校长,写下了十二篇报道,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心灵的洗涤,也得到了自己今后工作的新方向。她用倾听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份对农村教育的反思和梳理。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16万字的小说《石榴青青》,真实地记录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化和一群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大量笔墨触及到师生之间最质朴的感情,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希望和困惑,她想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孩子,希望更多的师范生能来农村教书。

作为一名农村普通教师,她被称为一朵美丽的山菊花;她多次站在道德讲堂上让听众潸然泪下,称她为中国的海伦。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心灵家园,使许多孩子走出青春的迷惘。

刘芳老师不单是教书育人,还具有伟大的社会担当。自 从她的电话被公示以后,现在找她解决问题的家长和校外人员也多了起来,这让她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了,但是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她认为这才是她的价值所在。

【原创】学习张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8篇

刘义权同志生于1950年7月, 四川德阳人, 1968年3月入伍, 1970年7月入党, 2006年4月在解放军档案馆退休后被返聘, 2008年7月至今, 担任该馆中美军事档案合作办公室专家成员。刘义权同志勤勉耕耘、扎实肯干, 从事档案工作30多年, 走遍全国25个省市、300多个市县, 亲手把83万件档案征集进馆, 为丰富军队档案资源和发挥档案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刘义权同志执着事业、不鹜虚声, 拥有档案征集、接收、整理和鉴定工作丰富经验和卓著成绩的他却仅为馆员职称、高中学历,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选择荣耀、选择名利、选择富贵的时候, 刘义权同志却甘愿选择坚守、选择清苦、选择奉献;刘义权同志直面生死、敢于拼搏, 以绝症之身, 忘我奋战在中美军事档案合作一线, 为推动中美两军务实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得到了参加中美军事档案交流的美国国防部代表团的尊敬和赞扬……他用生命诠释着档案工作的不平凡, 把生命的价值体现到服务大局、奉献社会中去, 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熔铸到了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巍峨大厦之中,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 展现了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是怎样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 这是怎样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是怎样一种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 这是怎样一种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我们无法不为其精神所感动, 无法不为其风骨所感染, 无法不为其成就所钦佩。

他, 值得我们每一位兰台人学习。

上一篇:初中开学典礼演讲稿下一篇:治愈系晚安心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