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美

2024-06-23

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美(精选6篇)

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美 第1篇

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美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的目的.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他们情感丰富、内心生活趋于复杂,审美心理逐步完善,这种心理使他们对音乐欣赏的需求显得尤为强烈.

作 者:朱慧玲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关键词:

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美 第2篇

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张莹悦

语文是美丽的,教材中的语文则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她汇聚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精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她肩负着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母语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重任。然而这些蕴涵种种审美因素的文字,并不都能为学生所理解识别,就像煤一样,需要教师悉心引导,促使学生去用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煤和学生的心火相遇时,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本中的语文美?朗读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这里的朗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声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的高峰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显然,这样的朗读过程是一个“美读”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朗读进行审美感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感受音韵美

中国古来即为一个诗的国度。自先秦以后,代代都有诗歌杰作,其中唐代杰作最多,名家也最多,而构成唐诗的重要部分就是格律诗。最能代表唐诗的是绝句与律诗,可以说,没有五律就没有王维,没有七律就没有杜甫,没有绝句也不会有李白。

格律诗自唐朝逐渐定型之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传承不衰,受人青睐,这是因为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平仄交错、起伏有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几乎是感受诗歌音韵,走进诗歌意境的唯一途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学了半天,找不到门径。那林黛玉就教导她了:“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成了”,“不愁不是诗翁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间的音韵

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语文的美丽,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首先我们可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平仄。在格律诗中,平仄的交错出现体现了诗词的音韵美。如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格律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观其格律,平仄交错结合。吟之诗文,音韵抑扬顿挫,高低跌宕起伏,产生了一种音韵回环美。如此,产生音韵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产生了音韵的旋律美,而这种旋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现,不足以感受。

除诗歌外,其他的体裁的优秀作品同样也有优美的音节、音律潜在其中,我们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以《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为例,这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道,其语言朗朗有声,如深山潺潺流水,似长空阵阵行云,抑扬顿挫有序,轻重缓急合节。文中长句平稳舒缓如千里月下之碧野,短句急促有力似西楚霸王舞刀枪。长短句交错,则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真是倾海为墨难详其妙!请看:“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又如:“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情不自禁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这样,我们便在朗读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吮吸知识的甘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

二、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和增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

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下面就以《国殇》为例说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⑴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体验

“战争”一词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如此,他们从电视影像、语言文字或者他人的讲述中,自己的思考想象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认识和积累,借助这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

教师:透过这些描写战争的文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战鼓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的冲杀声、射箭的嗖嗖声、你死我活的拼杀声、受伤时的惨叫声„„

教师:你们嗅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尘土味、血腥味、烧焦味、浓烟味„„

教师:看到了什么颜色?

学生:敌军黑鸦鸦的、兵器白刃刃的、满面尘灰色、受伤的鲜血色„„

教师:这样的战斗场面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悲壮、惨烈。

教师:生活中或者书本中、影视里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场景?

学生1:有。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日军舰艇冲击而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沉没的情景。

学生2: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3:还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时,志愿军战士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场面。

教师: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好,让我们怀着对所有爱国烈士的崇敬把课文齐读一遍。

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了对战争的认识,战争成了具体的、立体的富有情感的形象,惊心动魄、惨烈无比,这时候,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内心形象,对这一形象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朗读时语言自然会生动活泼,丰富有趣。

⑵注意呈现丰富的景别变化

《国殇》描述了一场战斗的全过程,用语凝练,总共才十句话,但其中景别 的变化却十分丰富。这里有近景的描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有远景的展示“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有中景的刻画“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有全景的统揽:“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生动地展现出战士由威武出征到英勇杀敌再到壮烈牺牲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诗人情感转换的脉络,对战士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操自然会有形象的感受、深刻的认识。

学生原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面对文字,教师不妨将学生的一切感官调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去看,让他们的耳朵去听,让他们的鼻子去嗅,把他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让他们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了,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了,这时,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想无动于衷也很难了。

三、感受逻辑美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文字能否成为学生感受的对象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看看王尚文在《语感论》中的一段话:

人们一般总是怀着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去读这类文章的,而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叩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逻辑美?

感受文章的逻辑美,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紧密地布满全身。朗读这类文章时,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

顺序,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都应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感受,而不应仅仅是清楚明白。

由此可见,优秀的议论文字的语言,往往富有气势情韵,这同样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发强烈的审美体验。

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美 第3篇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 用音乐愉悦生活, 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 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 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 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 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 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 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但是, 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采取正确的方法, 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 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 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兴趣是尝试的先导。幼儿对音乐活动有兴趣, 因为音乐活动能满足幼儿充分运用感官的需要和特点。但这种兴趣是无目标的, 不持久的。只有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情趣, 才能使他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 使音乐活动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 高低起伏的音节, 快慢有序的节奏, 丰富、形象、动人的音乐语言, 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音乐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健康的情趣, 诱发审美情感, 而且还能促进感知觉、形象思维、创造性想象、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但幼儿对于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的, 只有把音乐融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 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直接体验, 感知音乐, 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进行节奏训练, 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 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 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 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 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 布置音乐角, 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 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 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 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 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 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要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 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

二、分析教材的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

幼儿音乐教材, 无论是歌曲、音乐欣赏, 还是律动、舞蹈、音乐游戏, 都蕴含着一定的教育因素。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 在设计活动时充分发挥教材自身的教育作用。

1. 引导幼儿产生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绪、情感共鸣, 从情感教育入手, 达到音乐教育目标。

音乐艺术有抒发、表达、激励人的情感的特点。一首作品不仅能表达一定的内容、情感, 还能表达其发展变化。利用这一特点, 我在设计组织音乐教育活动时, 注重从情感教育入手, 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情感共鸣, 培养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2. 利用教材中鲜明、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 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 就要选择能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的教材, 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 以达到教育目的。

3. 利用教材自身的音乐特点, 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要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发展, 就要让幼儿有能力参与音乐活动, 即发展幼儿的多种音乐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音乐活动中, 同样如此。

1. 增进师生感情,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是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 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音乐氛围, 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当我们努力营造出一份平等、宽松、偷快、自主、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时, 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

2. 创设隐性教育氛围, 设计美的音乐意境。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情绪更易受环境的影响, 一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 往往都能让幼儿身临其境, 共同欢喜和悲伤。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 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幼儿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 用周围的环境去感染、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此过程中, 幼儿不仅是靠耳朵听, 靠大脑想, 而是在用“心”学习, 这样主客观一致,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谐统一,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诱惑的磁场。幼儿置身于这个特定的环境中, 对音乐情景的体验、领悟比表述的语言更加深入, 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协同发展, 从而确保音乐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

在音乐欣赏中感受美、创造美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感受;创造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感受到的美无处不在。思想品德课上,一个个闪光的人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塑造着学生心灵之美;语文课上,一篇篇精美的佳作,给人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之美;数学课上,小小的阿拉伯数字,点、线、面构成的几何图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之美;体育课上,跑跳投拍,让学生享受着健体之美;美术课上,勾画描涂,使学生享受着五彩缤纷的画图之美……学生在美中求知,在美中探索,在美中创新,在美中快乐。美,让学生走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艺术的美,被音乐作品所表达的艺术之美所吸引、所陶醉,使音乐艺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音乐艺术不仅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学的中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以培养学生听懂节奏、力度、速度、情绪、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及其在主题内容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之美。通过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倾听、去体验、去感悟、去想象,力求从音乐欣赏中获得美。

一、让学生了解乐曲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欣赏欲望

音乐欣赏主要是一种要求很高的认知活动。听音乐不能单纯地停留于情绪或情感的领略,因为这种片面的追求音乐情感的变化是很不够的。由于音乐的音响运动对学生生理上给予刺激,唤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进入一种与自己经历的生活相似的感受,产生某种满足。但这种理解与体会是有局限性的,难以扩大深化。我们若能让学生认识到一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这部音乐作品在社会上的反响、声誉等,在听赏音乐时就可以理解作曲家为什么会这样表现音乐作品,作曲家主观所想表现的情绪是什么?感情的理解就会深入,就能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让学生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春江花月夜》多次易名演变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首乐曲是经几代音乐家千锤百炼的艺术精品;向学生介绍这部作品是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洵阳江头夜送客”而命名。然后,向学生介绍外国报刊曾评论中国广播乐团在德国演奏此曲时的景况:“台下的听众静极了,大厅里仿佛空无一人,瞬间的寂静,随之而起的是暴风雨般的掌声。”最后,我再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春江花月夜》的美术作品,出示精心设计的富有诗意的十个小标题,在播放乐曲的同时展示主题音乐的曲谱,通过形象具体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乐曲的内容,让学生在美的画面里、美的语言中倾听着美的音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欣赏欲望和学习热情,感受着这部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进入到艺术的情境之中。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整体的音乐文化素质。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无论是用素材对比法、悬念设疑法,还是名曲逸闻法、律动参与法,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融入艺术美的情境之中。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有感情地视唱《春江花月夜》中的主题音乐,从中感知旋律美,进而逐段欣赏、逐段分析。在寓有诗情画意的小标题显示下,学生通过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的联系,从乐曲中感受并辨别出各种乐器所演奏出的不同音响效果,加深理解各段主要内容,真正感受到优美抒情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和精致细腻的配器。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美,进而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展现音乐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在音乐欣赏审美过程中,每个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参与了音乐的再创造活动。这种“再创造”更为灵活、丰富。在审美教育中,学生对美的事物的体验、审美的过程,也是联想、移情,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联想是智慧的桥梁,想象是智慧的翅膀,美的欣赏和创造都离不开想象。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调动学生创造性想象,使学生能对原有形象的意蕴加以新的发挥和开掘。因此,在学生理解了音乐语言之后,我注重启发学生广泛的联想与想象。

如,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时,那震撼人心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刚毅自信的感情,大气磅礴的多部轮唱,使学生联想到:一泻千里的黄河在咆哮,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犹如黄河之浪怒滔滔;我们仿佛看到不论是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内,游击健儿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挥动刀戈而战斗的英雄形象!激昂的情绪,高亢的歌声,引起了学生内心的共鸣,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又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由“悦耳”到“赏心”唤起学生对美的歌颂与创造。学生把听到的音乐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音乐开始了,很低沉,很小;再听,还是低沉,声音大了;聆听,不再低沉,声音很高亢,好像可以摧毁一切;用心去听,黑暗的社会,暗无天日的沙皇统治,看看那些纤夫,衣衫褴褛,精疲力竭,面无光彩,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有的低头拉纤,有的遥望远方,莫不是在遥望一种希望!是在向往一种平等!拉的哪里是纤!分明是在把黑暗和不平等拉向悬崖!就像歌中唱的那样‘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进世界的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哎哟嗬,哎哟嗬,拉完一把又一把!’他们的黎明就要到来了,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曙光!此刻我已明白,夏里亚宾是在蔑视那肮脏的统治,是在蔑视一切罪恶!静听,声音再次变小,但已不再低沉,那一声声对解放的祈祷,那一句句对苦难的呐喊早已响彻心底……”一首好的乐曲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想象,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唤起学生感情上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恬静之美,感受到祖国的美,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操更趋高尚,使学生从艺术美升华到心灵美。

总之,音乐艺术作为艺术形态的一种反映,是采取独特的形式来表现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进一步发挥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音乐欣赏教育就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的兴趣不断强化,水平不断提高,真正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愉悦,真正喜欢上音乐欣赏课,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美、创造美。

让幼儿在自然中感受美 第5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让他们去感受生活美和大自然美,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现将我们如何实施美术教育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从感受美入手,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幼儿美的意识,充分利用幼儿的第感官眼、耳、鼻、手让他们从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摆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对象,特别是大自然就可以实现这些要求,因此大自然是无处不美,无美不有,百花争艳,百鸟争鸣,小溪流水,高山怪石都能激发幼儿对美的意识,但从感觉美到意识美都要靠教师及时引导。例如:我们利用孩子饭后散步时他们常常被一群小蚂蚁吸引,这时我们抓住这一瞬间去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排队、走路时抬食物。有趣的情境让幼儿感受对活动美和排列美,在这无形而兴奋感知活动中使幼儿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幼儿的美感意识。

二、在大自然中让幼儿感受丰富的色彩美,在小班时我们就教幼儿认识了十种颜色红、黄、蓝、绿、紫、橙等到中大班又教幼儿认识了色的深浅,但个别幼儿对色彩的理解,运用还是不够好,特别是女孩子常常偏爱红色,常为一朵美丽的小花兴奋,当你问她为什么喜欢 这朵花时,她回答:“这花是红色很美丽”。为了让她们理解色彩的美,我们引导并深入细微的让他们观察,从中了解对一朵花之所以美要不仅有一种好看的颜色,它还有不同颜色的花蕊,还有绿色的花托和绿色叶子衬托,由于这么多颜色的组合才使这朵花更美,缺一就会逊色不美,这样幼儿对一种颜色的感受扩大到多种颜色的感受,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就更深了,并在绘画中能大胆表现,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三、在大自然中让幼儿感受物体的形态美,自然中的物体是千姿百态的美,幼儿从自然中去感受物体形态美是很容易接受,例如在春天我们带孩子到郊外去春游,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特征,去感受春的气息,让自然美去净化他们的心灵,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会被草丛中的小昆虫吸引,有的会蹲下来仔细地观察池塘,水中的动物、小鱼、小虾,由于我们随机让他们去捞鱼虾,引导他们将捞到的鱼虾放在地面上观察它们的形态,再放入水中看它们的形态,经过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知道虾放地上有时会爬,有时会弓着背跳,有时会向后退,有时向前。放在水里开始很快地游,有时弓着背不动,两条长长的触须划动优美极了,从而使幼儿感受到了动物形态的美,同时也为绘画动物提供了素材,提高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四、借助自然帮助幼儿理解,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因为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例如在画风景画时,幼儿对远近不同的山水美难于理解,我们教师光凭嘴说幼儿是不能理解的,于是我们带他们到滨江公园,引导观察江边山水风景,帮助他们理解远近的关系,通过观察引导,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及欣赏美的能力。

五、《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所以我们在自然中让幼儿感知各种形态的美,因为美在自然中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我们要开拓幼儿视野,让幼儿学会欣赏多种形式的美,例如培养幼儿整齐的美,我将幼儿带到公园参观花展,那一排排整齐美丽的鲜花就会在幼儿面前展现出一种和谐整齐的美,我们将幼儿带到硕果累累的桔园时,就会让幼儿感受到丰硕美。

在文学语言中感受美(罗合英) 第6篇

巫溪县大同中心小学校 罗合英

内容摘要:文学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音乐美,结构美、画面美得完美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优秀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更给读者一个心灵和谐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音乐美 结构美 画面美

马克思曾指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方式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以形象为手段,对社会生活进行整体的审美把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对象.艺术作为一种物态化了的审美意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创造出来,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形式.同时,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比现实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有普遍意义,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以语言作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传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文学即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①韦勒克也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墙铁壁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是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从这一个层面上,语言是文学的形式。语言的最外层是语音,文学语言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产生音乐美感。文学语言作为艺术,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文学语言由字、词、句、段到篇,文章的样式和内部结构一起,往往和和谐统一,构成了可惜读者直接感知的感性形式,引起记者欣赏其形式美。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用来传达感情和交流思想,文学语言是作者创作理想的形象化,其具有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广泛的可能性,文学语言的形象十分生动,逼真、传神。同时,塑造形象时,还管住了作家的情感。并打上了性特征的洛印,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审美主体通过形式领悟到内容,感受到生动、感人的形象和深邃的情思美。

文学语言以其音、形、义三位一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欣赏文学作品时,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同时,还使主体向着美生成,提高人的感受力,影响人的思想。

一、音乐美

文学语言的最外层是语音,这里显露出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音乐美。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其音乐性指的 是它的音响、韵律以及节奏的和谐,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和感受力。

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夭伦认为,对文学来说:“声音表面„„构成了作品审美效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光潜描绘自己在读文学欣赏中感受时说:“我读音调坚偕、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的筋骨仿佛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④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回忆说,他少年时代读《源氏物语》和《枕草子》时,“仅仅是念念读句的声调。”“读读文章的韵律,这样的朗读使少年的我沉浸于淡淡的多愁感之中。”“意思是读不懂的”。“我是在唱一支不大懂意思的歌曲„„不过现在看来它对我的文章产生的影响极大。少年时代唱的歌的韵律,直到今天,每当我提笔写作时,便心中摇荡。” ⑤这就是语音引起的感应。

文学与音乐有着密切关联。诗歌的节奏性、韵律性与音乐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譬如臧克家写的《有的人》。第一诗节﹝第一自然段﹞每一行两拍,四行共八拍,重音在各句末。每二诗节至第四诗节单行各一拍,双行基本各三拍,共25个节拍,重音多在各句句末。最后三个诗节,每节的前两行各八拍,后两行共六拍左右,重音在各句句末。全诗节奏(用斜线表示)和重音(用着重号表示)如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付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大多数人/更好的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以上各诗节分行均等,节拍匀称,轻重有致与回环、往复、对比、排比、重叠等手段一起,把全诗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体系。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刚劲中见婉转,节奏十分鲜明。同时,全诗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诗节为第一乐段,每二至四节为第二乐段,末三节为一段。第一段节奏划一,朗读要求深沉缓慢,第二段各节先仰后他杨,第三段各节前一句语调快有力,后一句要求读得深情缓慢,而最末一行要求力度饱满,音调高坑。朗读全诗时语速由缓到快,语调由深沉到高亢。读来撼人心魄,并满足其感官要求。此外,这首诗的音乐美还表现在押韵上,第一诗节用韵低沉,第二诗节开始,韵脚多用开口乎,音响键邹洪亮,又与反复、排比套用,情感并发,有一唱三叹之妙,至诗篇末句复用高平调叠音结束全诗。又如戴望舒的《雨巷》,则便是一曲回旋,悠扬,略显忧伤歌。它以舒畅柔顺,变化流畅的节奏,应和着低回婉转的诗绪,构成错综仰扬的音乐美。另外,它吸取了我国古典词中进究的双声叠韵的特点。如“丁香”,“仿徨芬芳”,“一样”,等词语,建立在轻快的语调上,也增加了雨巷的韵味悠长,自然悦耳的乐感。

汉语言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大部分与音乐有关。便于歌咏,便于流传,它特别讲究诗歌的音乐性,唐诗中的格律,要求押韵,对仗,要求平相间。宋词句式的长短参差,韵律的和谐,是诗歌语言的完美体现。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在其他体裁的文学式样中,文学语言也具有音乐性美感。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在流畅的行文中形成了意义的对仗,声韵有规律起伏变化与重复,从而产生了不同于诗歌的另一种自然的音乐性,使作者的感受与情趣为有韵味的语言形式露出水。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采用了大量的叠词和一系列巧妙的乐音组合。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的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回肠荡气,出咽难宣的词境。

在小说中也表现语言的音乐性。如巴金的《家》的结尾:“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如行云流水,天然混成,包含了着强烈的感情。

总之,好的文学作品,读起来总是流畅、顺口,使人觉得和谐动听,产生愉悦感。

二、结构美

诗不是一个建筑,可以是一个亭子或高台。四面来风,八方招摇,自由进入小说,则犹如有体块,有容积,也有线条。我想文学作品正如建筑一样具有建筑结构美。俄国18世纪美学家席勒把艺术的美分为两种,即“选择或素材的美”和“表现或形式的美。”他指出“形式或美表现的美仅是艺术所有的。” ⑥

和其他事物一样,文学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但凡是没有美的形式表达的内容,就不能成其为美的内容。形式也具有美,形式一旦形式,就有其独特的审美因素。

作家在创造过程中,运用语言塑造形象,传达艺术情思时,对语言进行选择、组合、提炼后形式的由字、词、句、段到篇,其结构的安排、体裁的选用、表现手法的使用都经过作家的精心组织,对语言材料的高度、驾驭,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它既要求外貌风貌和特定内容的适宜 和谐,又要求其内部结构成各个部分之间平衡统一。其具有整体性和持续性,这样的形式就可以产生几分愉悦和快感。

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完整统一,像刘勰所说的那样,“首位周密,表现一体。”才能给人以美。作家运用语言为文时,不仅善于剪裁,还善于“缝纫”,“勿令一人无着落,勿令一折不照应”。⑦如《水浒传》在记写人物事件时,各部分自成体系,但又前后联系紧密,整个情节在安排上环环相扣,有张有弛,有冷有热,疏密相间,引起读者兴趣,紧紧被故事吸引住了,对于予情性文学则注重“意境”创造。“借景于情”、“情景交融‘就成为主要表现方式。在结构上,主要做到虚实结合即将有形的景同无形的心理情感结合起来,通过情感将景物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构成色彩、声音和动态画面,给人以联想、回味,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如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将十一个意象无不关联的联合在一起,使普遍的字、句染上了悲凉的情调。此曲被原为“秋思之祖”。

又如《西游记》是神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曲文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曲文的最高品位。神美往往只能会不能言传古往今来的词家甚少得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伟大的文学家都是“语言的巨匠”。其使用的文学语言是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具有主观性和私有性,实际上也就成了“一次性”使用的语言。美具有新音形。优美的文学语言总是不断的、地换规,字词的选择和置换,句段的拼接和组合的灵活性、生动性使得文学语言具有新奇和独特性,使之达到审美创造的境界。如杜铺诗中的“香稻啄余鹦鹉料,碧梧栖凤凰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诗的”红线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马雅克夫写下了”穿裤子的云“。这些都被称为运用语言的典范。”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⑨”谁都能懂,谁又都感到惊奇,拍案叫绝“。⑩这里的关键在于,平常的语言以不平常的方式组合往往获得异常新奇的效果。

文章的体裁作为文学的外形式,往往与内容密切相关,或诗歌、或散文、或小说、或戏剧。我国古典诗词历来读者所喜爱,就与其外形式,美的直感作用分不开的。其形象高度凝炼,在结构上的跳跃大,所遵循的是情感与想象与想象的逻辑,常常省略语言中的过渡、转折和联系交待,甚至打破语法规则,以满足情感和想象的的需要。由于诗的感情强烈,依次难以挥发净尽,往往采用重章、反复、叠韵的表现手法。

语言的选用和组合,形成的结构、体裁、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等等,构建一个有机体之时,它们就成了作品的形式。这些形式,一方面发挥着为内容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成为相对独立的成分存在着。《大卫•科波菲尔》的语言平实、谐趣、洋溢着童雅的天真和娓娓晤谈的亲切温厚的气氛。《穷人的专利权》,则适应着老工人约翰讲述的特定需要,通篇语言显得质朴、浅显,遭词造句,语气腔调充分口语化。这两篇作品语言的某些共同特征,即体现了狄更新的语言,更显示着成功的语言形式的巨大艺术表现力,这就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席勒说过:“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⑪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形式的感性魅力,具有美的感性形式的文学,使得读者展卷急读,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完后仍然手不释卷,浮想联翩,充满遐想„„

三、画面美

前面说过,文学具有音乐美,结构美。此外,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其特质在于形象性----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的的深广性和画面的广阔性。其形象要求具有生动、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同时,其形象蕴含着作家深厚的艺术情思,文学形象以形示人,以情喊人,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思想。

美具有形象性。美的形象,是一个因为表征和肯定了人的本质而显得生气灌注的感性世界,一个“以去性传神,形神兼备”的世界。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是一切东西的媒介,可以与世界上的一切发生广阔的联系,一切人物、事件、事物,一切色彩、声音,一切知觉、感觉,一切情绪、心态„„无一不可以用语言表示出来。“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⑫文学语言的形象可以天生人间、地府仙境,现实历史都可以得到生动的体现。文学语言还可以绘声绘影、普彩设色。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典性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⑬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就是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来源于生活的形象,但又不是生活的翻版,是对现实生活的积累,经过概括,具有代表性。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的形象。即人们常说的“如历其境、方面,”车琌炩,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铺《兵车行》﹞使人仿佛看到了兵车隆隆、战马嘶鸣的出征场面。”大炫遭遭如急雨,小炫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新奇的比喻和语言的韵律把琵琶女的琴声写得可视可触。在表现色彩方面,”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则表现了一条飞动的彩虹的颜色,绚丽而又多姿,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把现实生活的平凡事、物描绘的有神有色。

文学形象必须是生动感人,情状生动的,才可能是审美的。才能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审美意象。《祝福》里惨死之前的祥林嫂的形象就很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出她是一个活物。„„她分明已经纯料是一个乞丐了。

在这里,鲁迅抓住祥林嫂的面部精神情和眼睛来写,短短几句勾勒出了祥林嫂生活的艰辛,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其笔墨之经济、勾勒之形象,让人为之叹服!

“诗中有画”。有时文学形象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星垂平野阔,月圆大江流”。“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解药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色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为之痴心,为之着迷,甚而归隐山林,与清风、日月为伴。

文学语言的形象还在于传神,能化无形为有形。运用“比兴”手法,把各愁绪描摹得万般韵致可视可触,同是写愁的:

“忧端如上来,硕洞不可攒“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低闲愁一半多”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学形象时社会生活形象的概括。写“一个人”,即可以在这一个人身上找到影子,又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痕迹,但又不全属于某一个人。文学形象是典型的,是特殊的个别,但又表现一般。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其塑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必须通过思维、想象、联想等中介,文学语言的形象有时具有主体的色彩,文学语言的有些东西属于“心领神会”的。⑭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奈,“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失望。“七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等等,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白,无法用色彩线条表示出来。读者可以进行再创造。

文学语言的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具有形象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可使读者“窥一般而见全貌”。读书而晓天下“。用刘禹锡的话说就是”平言明白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也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果实”。⒂

语言是人人伞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和其他艺术相比,文学形象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就更为强烈。文学形象是充满着作家情感和思想力度的形象。这些形象充满着作家的同情或反感,赞美或鞭挞,充满着艺术情思。能动人之情,曾人感。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在《艺术论》中强调了文学的这种美感作用,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语词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⑯

文学形象充满艺术情思,成为了审美客体。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同人物命运一道在人生道路上跋涉,体味着生活的甘苦,共同认识理性人生。产生“感情共鸣”、“理性共鸣”。作家的情思作用于读者,相应的引起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

如读杜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秋风怒号、秋雨林莉、屋漏床湿、辗转难眠的情景,诗人苦楚焦虑,忧思渴盼的心情,都通过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在想象中去感受,去体味。对诗人那“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超越个人苦难的博大胸襟,也有了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了敬仰之情。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其之所以流传千古,会就人口,就在于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写出了清寒的月光中默默思乡的情怀。这种情景,触动了无数读者思乡的情怀。因而杜诗的“月是故乡明”就不能难理解了。

有些作品概括了一些人生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它以艺术方式式展现出来,引起不同读者的欣赏和思考。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运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广泛传俑的哲理诗,借观庐山的感受,深刻而生动的掸示了人生哲学上的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凭着自己特定的“观点”观察世界特别是当自己置身其中时,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好、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一人生哲理,历来都深深地打动着各式各样的读者。

屈原作品中那竭智尽忠、付清白以死直虽九死尤未悔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的铮铮铁骨、鲁迅作品中“狂人”形象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号„„五步一起真善美的统一,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总结语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作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是借助于语言而定形,清晰化并最终通过语言的物理形式﹝字音与字形﹞完成传达的。文学语言塑造的形象具有情思美。文学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学语言是美的。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可以使主体引起相应的情感,使人逸兴飞扬,兴味无穷。同时,欣赏主体可以发展感受力,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道德。即文学可“兴感愉悦”,又可以“涵人之神思”。伟大的作家正是通过对语言的高度驾驭,使得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感人至深,化人也速,完成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①、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294页 ②、韦勒克等《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③、韦勒克•夭伦《文学理论》第221页

④、朱光潜《朱光潜美学论文集》⑵第303页 ⑤、见《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谈创作》第366页 ⑥、《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77页 ⑦、转自《文学原理》,电子科技大学1993年8月出版,第87页 ⑧、范温《潜溪诗眼》

上一篇:《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大学生观后感800字下一篇:“传承文化,感受端午”经典诵读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