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的近义词范文

2024-06-20

性能的近义词范文(精选14篇)

性能的近义词 第1篇

性能词语的解释

指天然具有的能力与作用。 郭沫若 《旋乾转坤论》:“男女应该以同等的人格相对待,互相尊重,互相玉成,以发展各自所禀赋的性能。” 谢觉哉 《重庆的灭鼠战》:“人们利用猫能捕鼠的性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但鼠患仍然如故。” 指器物所具有的性质与效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给客人几次指点,加上药厂药房伙计的帮助,他开始熟习一些药名和它的主要性能。”

性能词语的近义词

机能 [ jī néng ]

本能 [ běn néng ]

功能 [ gōng néng ]

性能词语的造句

1、混合器的衬板和叶片由高质量耐磨合金铸铁制成,具有优异的耐磨和抗冲击性能。

2、他预计,在工程师们稍微提高了他们的性能后,这个系统会工作得更好。

3、胶体的弹性能随其寿命而变化。

4、该牌号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用于高速冲床,生产冲压模具专用牌号。

5、通过金相、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加热温度对含稀土低合金耐磨铸铁冲击韧性的影响。

6、工作时,高速平衡性能优越,加工精度高且耐用,具有九十年代的设计水平。

7、目的评价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开发冲击谱试验机测试分析系统。

8、优异的热封性能,适用于高速包装设备。

9、超细纤维织物具有防水防风性能。

10、今天的航海雷达是数字化的、多功能的、高性能的、多接口的和网络化的。

11、性能的任何质量变化都来自数量变化的积累。

12、顾客可以购买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钱,奢侈品或驾驶性能——如果他们能负担得起的话。

13、该升降机构调速性能好,升降平稳,无冲击。

14、解释并计算单时钟时序电路的性能特征。

15、本发明可以提高扩展短信的调度效率和系统性能。

16、我们将测试每架飞机以确保其飞行性能。

17、德国坦克只在性能和组织上优越。

18、与其他现有检测方法相比,激光诱导荧光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能。

19、该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洗脱性能。

20、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21、在气温下降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2、书房窗帘要透光性能好、明亮,采用淡雅的色彩会使人身临其中心情平稳,有利于工作学习。

23、火红的法拉利性能真不是盖得,每小时三百公里的时速在一瞬间就以极稳的姿态停住。

24、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高性能实习生提供,我们不会进行校园招聘在今年年底。

25、通过对胶黏剂贮存期、适用期的考察表明其贮存稳定、工艺性能好,适合流水线喷涂作业。

26、同时,我们对防火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之后发现,该系统是性能与功能的合理折中。

27、当程序员在给属性赋值时,属性能检查或初始化值。

28、在复杂度得到极大降低的同时,仍具有很好的编码性能。

29、本文给出了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并分析了系统的主要性能。

30、该阀启动压力低,关闭灵敏度高,密封性能好,进出口方向任意。

31、在本地计算机上注册包含指定计数器的自定义性能计数器类别。

32、为了获得良好的超声波探伤性能,也希望得到合适的细晶粒。

33、该复合材料体系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和优良的介电性能。

34、优秀的清净分散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使发动机内部更清洁。

35、每种印墨类型都不一样,有着自己的一系列独特性能。

36、例如,对完成情形的轮询就是一种高性能服务器技术。

37、冷冻干燥是制备超细磁粉的一种先进技术,它可使磁粉的分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性能的近义词 第2篇

装束 粉饰 梳妆 妆扮 妆点 化妆 妆饰 装点 盛装 扮装 装饰 化装 服装 装扮 修饰

打扮的反义词

卸妆 卸装

打扮的造句

这些大学生穿得都很朴实,不讲究打扮。

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真漂亮。

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花红柳绿。

天安门城楼经过精心打扮,显得更加壮丽。

春天到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那身浓妆的打扮,犹如出水芙蓉,显得十分娇柔艳丽。

年轻姑娘们打扮得花红柳绿的,都来参加晚会了。

公安机关抓获了一个乔装打扮的特务分子。

我们青少年应该用功学习,不要过分讲究穿着打扮。

一簇簇花丛,把广场打扮得更加漂亮。

我希望她别为了宴会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

改革开放的年代,无论你打扮得怎样奇特,人们也不再说你奇装异服了。

瞧你这样子,红头发,超短裙,打扮得不伦不类,哪像个学生。

美丽绚烂的晚霞把天空打扮得如风过耳。

学生打扮要朴素大方,不可调朱弄粉。

节日的广场被打扮得如花似锦,绚丽多彩。

她成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出来招摇撞骗。

她这一身打扮和行为举止,引起了不少邻居的风言风语。

为了抓住贩毒分子,他乔装打扮成“接货人”,摸清情况后,才将贩毒分子一网打尽。

性能的近义词 第3篇

关键词:语义韵律理论,汉语近义词,搭配,语义

一、关于语义韵律理论

语义韵律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界尤其是词汇语义学、词典学研究比较重视的一个新课题。语义韵律又叫语义协调,是英国学者Sinclair, Louw等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的语音学中借鉴来,运用到词汇语义学和词典编纂中的一个概念。语义韵律是一种特殊的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特征。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具有特定语义特征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形式和语义的结构式中。理解韵律结构的构成部分及其关系,对于把握语言词汇和结构的深层语义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弗斯的音位分析理论外,语义韵律的研究还得益于语境理论搭配研究的深入发展。语境研究和搭配研究是英国语言学家在语义研究方而取得的宝贵成果,与严格区分形式和语义的观点相对立。

英国语言学家重视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伦敦大学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对原始文化调查时认识到语言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需要重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他认为,词是工具,意义是工具的使用,语义与所指的物质特征没有关系,而与词的功能有关系。他还提出了“典型语言环境”的论说,提出在分析典型语言环境时要注意以下因素:篇章本身的内部关系、语言环境的内部关系与环境的特殊组成成分之间的分析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弗斯不像马林诺夫斯基那样只注重词语的功能和应用,他不仅分析了词的所指意义,而且说明了词语的搭配意义,词的一部分意义取决于搭配。将词语的搭配意义的分析提到研究视野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进步。

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描写语言的一种新方法。搭配研究语言单位与其左邻右舍的语言单位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类范围较小的语境,是语言系统范围内的语境,是一种对词语等语言单位的语用分析。

语义韵律是一种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色彩。这种语义色彩可能是积极的、令人愉快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让人否定的,但大多数的词语是中性的。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特定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结构模式中,合乎所说的“习语原则”或“熟语原则”(习语原则是语言中存在的处于近乎固定形式的组合,其中各构造成分具有单一选择性,但是它们又可以分析为不同的成分)。语义韵律研究通过语言单位间的组合关系来探讨语言单位之间语义的相互影响,从而可以为确定词汇语义和用法提供某种启发。语言单位是一个包括许多类别的概念,包括语素、构词词素、词、固定语甚至语句中的构造成分。共现并不仅仅指某一词语与其他某些词语或其他语言单位在文本中的习惯性出现,它还指该词语与具有某种语义特点的语言单位习惯性出现的情形。共现是一种搭配,搭配根于语义,搭配的双方是语言中已经组合在一起或能够组合在一起的不同的语言单位。

二、运用语义韵律理论辨析汉语近义词

语义韵律是一种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色彩。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特定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结构模式中,也就是我们说的固定搭配。下面我们看看在这种所谓的“固定搭配”的支配下的近义词是如何搭配的,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固定”的搭配。

1. 我希望老师每天不留作业。

离开故乡三十年了,爸爸渴望早点儿见到我的爷爷奶奶。

2. 大家都在教室里说话,很不安静。

老王退休在家,过着清静的生活。

3. 这次代表团的到来主要是为了考察工厂的生产条件。

对于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4. 她怕家里的人知道这次考试的结果。

酒后驾车必然后造成不良后果。

5. 对不起,我们不能采纳你的建议。

领导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这两个人分别对待。

上面五组十个句子,分别选取了五组近义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只可以选择甲词语而绝对不可以使用乙词语,除了词语本身的细微差别,我们从语义韵律学的角度分析下这些所谓的固定搭配。

“渴望”和“希望”都有“想要”的意思,但是意义的轻重有区别。“渴望”程度较高“十分迫切”语义较重,我们常用“渴望爱情”“渴望幸福”等,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三十年不见的父亲母亲,必然是一种十分迫切的态度,所以选择了“渴望”。“希望”则是一般的想法、意愿、要求,和渴望相比程度较低,我们常说“希望破灭”“充满希望”“饱含希望”等。可见,在连贯的语言环境中,语义的轻重对于近义词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

“清静”与“安静”都有形容词用法,但语义侧重不同。“清静”侧重于不嘈杂、无干扰,更多用于人为状况的描写,强调的是人整个身心的感受;“安静”侧重于没声音无吵闹,多用于自然环境的表述,如“考场、教室”等。前一句中“大家都在说话”已明确教室很吵闹,所以用“安静”,而后面一句退休以后的生活,是一种老王的追求,含有人为因素,所以选择“清静”。在这组固定搭配中,不同的语义侧重点在词语的选择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考察”与“调查”都表示“为了一定的目的,深入实地,仔细查看”。但“考察”适用于相对比较重大的事物,目的是探求事物的本质,带有科学研究的性质,使用范围较窄,像“科学考察”“资源考察”等均属“考察”之列;“调查”是以弄清事实,查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为目的,适用于各类事物和人,使用范围较大,比如“进展情况”“人口数量;“客观效果”等都要用“调查”。在连贯的语句中,由于近义词适用范围的不同造成了这两个近义词的不同搭配。

“结果”“后果”都有“事情发展的最终状况”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结果”泛指最终状况时,可以指好的结果,也可以指不好的结果,是中性词,“考试”“比赛”“化验”“检查”等都用“结果”来表述。而“后果”在指事物发展的最终情况时,则侧重指事物发展的不好结局,多用于消极方面,如“事故”“战争”“饮酒”“谎言”等。语义色彩的不同在词语的搭配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语义色彩的不同完全符合语义韵律学的概念。

“采取”与“采纳”都有“选取”的意思,但二者的语境搭配不同。“采取”强调的是“取用和实施”搭配的对象常是“措施”“行动”“态度”“方法”“手段”等;“采纳”强调的是“接受”,搭配的对象常是“意见”“主张”“建议”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王泽鹏.语义韵律理论[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8, VOL16, (4) .

[3]王泽鹏.语义韵律研究和汉语修辞[J].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7.7, VOL5, (4) .

小妖的近义词妖术 第4篇

有一次,小妖见小刺猬在树底下发呆,他就施展妖术,树上的果子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小妖本想吓吓小刺猬,可是小刺猬在树下一打滚,就浑身扎满果子跑开了。原来,小刺猬正发愁怎么摘下果子呢。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妈妈千年老妖看着小妖整天在森林里胡闹,很生气,命令小妖去山上的妖精学校修炼妖术。

小妖在妖精学校待了整整十年,终于学会了近义词妖术。可是,他捉弄动物的本性还是没有改掉。

小妖刚下山,就遇见了正要回家的胖胖猪。

“弯弯曲曲,曲曲折折:连绵不断,连绵起伏……”小妖迫切地施展刚学会的妖术。

突然,胖胖猪眼前一黑,等他再睁开眼睛,四面都是墙。胖胖猪紧张地咽咽口水,他明白自己遇到妖术了,还是很厉害的妖术。

胖胖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发现一面墙上若有若无地闪着一些词。他仔细地辨认,发现上面写着:

希望——盼望 节省—— 美丽——

仔细—— 消失—— 细小——

“希望、盼望……哦,原来是近义词妖术。”胖胖猪曾听奶奶说过这种妖术,他深吸一口气,快速地报出答案,“节约、漂亮、认真、消灭、微小。”

只听“啪”一声,四面的墙消失了。胖胖猪又看见了熟悉的森林,同时他也看见了被一个网兜罩住的小妖。小妖挣扎得越厉害,网兜就缩得越紧,网兜的绳子,都快勒进小妖的肉里了。

原来,胖胖猪破解妖术后,又反弹给了小妖。小妖必须填上反义词,才能解脱,可是他还没学过反义词。

胖胖猪看着疼痛的小妖,连忙喊出了这六个词的反义词。

小妖身上的绳索脱落了,他看着并没有生气的胖胖猪,暗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捉弄小动物了。

性能的近义词 第5篇

焦灼 仓促 焦虑 告急 吃紧 危险 重要 严重 仓猝 危机 慌张 危殆 紧急 危急 急急 垂危 仓皇 紧绷

紧张的反义词

松懈 轻松 充裕 松弛 安详 舒缓 懈弛 弛缓 宽裕 松快 和缓 放松 沉着 从容 镇静 随意 和睦 缓和

紧张的造句

在紧张的复习考试期间要注意适当的休息。

这位体操运动员太紧张了,一失手从双杠上掉了下来。

高考的日期一天天逼近,姐姐的复习越来越紧张了。

考试一结束,我就到校园里散散步,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

将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更紧张了。

第一次登上领奖台,我又紧张又兴奋。

这场球自始至终打得紧张精彩。

由于实施“菜篮子工程”,蔬菜供应紧张的情况已经缓解。

新老师第一次登台讲课,心里有点紧张。

小明第一次登台演讲,神情有点紧张。

同学们来到山旁,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植树劳动中。

一提到工作,妈妈总是那么紧张,那么一丝不苟。

每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应该有些娱乐。

他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不免有些紧张。

现在工作这样紧张,那些不急之务可以暂时不去管它。

他故意讲了个笑话,把紧张的气氛冲淡一下。

为了在指定时间内将消息传达各地,他紧张奔走,弄得汗流浃背。

当时灭火工作那样紧张,大家都是挥汗如雨,谁还能想那么多。

当我紧张的时候我说话就会有点语无伦次的。

性能的近义词 第6篇

钦佩 宾服 敬重 信服 折服 敬爱 拜服 服气 敬仰 敬佩

佩服的反义词

厌恶 轻视 蔑视

佩服的造句

陈景润叔叔的治学精神实在令人佩服。

厂长为人正派,办事果断,大家都很佩服他。

在当代青年中,我最佩服的是张海迪姐姐。

保尔那坚韧的性格真令人佩服。

同学们都很佩服小明的学习毅力。

她的人品和才干没有一个人不佩服的。

令人佩服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外星生活。

我们都佩服他耳听八方的本领。

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他坚强不屈勇于拼搏的精神让我很佩服。

妈妈的菜,炒的这么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男子汉志在四方,我佩服。

他的这番议论,的确高人一头,我非常佩服。

若有认为西方生活方式是一种“堕落”,我只佩服他的师心自用而已!"。

他这番话分析得鞭辟入里,令人佩服。

王老师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真令我们这些学生佩服之至。

你上次写的那篇文章真的让我拍案叫绝啊,我真的很佩服。

他学别人惊慌失措的表情学得惟妙惟肖,我们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我们很佩服他的临危不惧。

性能的近义词 第7篇

调和 谐和 相和 协和 祥和 融洽 和煦 和睦 协调

和谐的反义词

强横 杂乱 凶暴 动荡 不配 横蛮 凶横 ** 厉害 蛮横

和谐的造句

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生活中,妈妈和爸爸配合得很好,我们家总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氛。

聆听是人与人和谐间的通道;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是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的回头船。

我们要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和谐社会是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的社会。

北京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惊叹。

这对夫妻结婚三十多年,细水长流,感情始终和谐恩爱。

友谊能使人同舟共济,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社会。

她喜欢爸爸,她喜欢妈妈,她喜欢这个和谐温暖的家。

和谐美,顾名思义就是就是相互尊重包容和默契。

协调与和谐并非轻重不分,并非半斤八两。

卧室的家具和墙壁的颜色十分和谐。

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讲文明懂礼貌,共建和谐社会。

为了团体的和谐着想,他只好委曲求全地退出。

夫妻间的争吵,琴瑟和谐,我们还是不劝为妙。

政府给横行霸道欺压乡邻的恶人给以了严惩,乡亲们载歌载舞,庆祝乡里可以回到以往的和谐。

我们这个小团体从来是很和谐的,上和下睦,团结友爱,因此,每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好。

二语词汇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第8篇

汉语中存在大量近义词, 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人来说, 区分常见的近义词不是一件难事, 如“参观”和“访问”、“安静”和“宁静”、“经过”和“通过”等, 但要区分某些近义词程度较高的词并非易事, 如“赶紧”和“赶快”、“到底”和“究竟”等。对于以汉语为二语的学习者来说, 这种类型的近义词辨析则更显困难。尤其是在他们掌握了1500左右的词汇量之后, 近义词辨析所带来的困扰愈加频繁 (杨寄洲, 2004) 。因此, 如何准确辨析近义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近义词辨析方法的历史沿革

对外汉语教学中, 近义词辨析的方法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 单纯的词义辨析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郭志良 (1988) 在探讨词义辨析时, 分析论证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对象、单位和方法。他的结论主要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辨析对象范围大于同义词典和汉语教学的词义辨析对象范围;词义辨析主要以义项为单位, 兼顾以词为单位;辨析方法是义素分析法。这三个方面都是围绕近义词的意义辨析展开的, 为早期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参考。

(二) 词义辨析为主, 兼顾搭配。

刘缙 (1997) 注意到了近义词辨析是以汉语为二语的学习者的学习难点, 分析了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 即相同语素的误导、一词多义、词与词之间的复杂关系。他认为教学中要重点辨析相同或相近义项间的细微差别, 重视语素义的搭配特点及典型例句的运用。从此传统的词义辨析不再是唯一比较标准, 近义词辨析方法有了质的突破。

(三) 词义和用法辨析并驾齐驱, 后者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杨寄洲 (2004) 在考察了1700对近义词之后, 总结出从意义和用法两个层面进行近义词辨析的十一个对比方面, 并分别给出例证。在意义层面, 可对比基本义、感情意义和语体意义;在用法层面, 可对比几者的词性、搭配对象、造句能力、语体、音节长短、感情色彩、使用场合、构词能力和构形能力等。尽管“语体”对比和“感情色彩”对比出现了重复, 但总体而言, 他较全面地概括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且例句翔实恰当, 具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 近义词的辨析从单纯的词义辨析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词义、用法辨析同时进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用法辨析的具体对比方面因词、因人而异, 但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一致的。总之, 词义/用法辨析是现在的主流辨析法。

三、近义词辨析实例分析

近义词教学归根结底属于词汇教学, 因此要符合词汇教学的原则。刘珣 (2000:362-363) 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认真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

2.词的教学应与句子教学相结合, 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词汇。

3.利用词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在系统中学习词。

4.掌握汉语构词法, 重视语素教学, 词与字 (语素) 教学相结合。

5.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

6.加强词汇的重现与复习, 减少遗忘。

本文将结合以上原则, 以“过头”和“过分”为实例, 阐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从课前生词梳理、课堂讲解策略、课后练习设置三个方面, 介绍“过头”与“过分”二词的辨析教学。

(一) 课前生词梳理。

备课时, 首先要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梳理, 结合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将生词分为不需要讲解、简单讲解或重点讲解等几类。不同的教学对象, 生词的归类是不同的。方绪军 (2008) 给出了一般情况下要进行教学的词:高频词;学生需要使用的词;学生在理解或使用时经常感到困难的词;用来构成一定常用格式的词。近义词属于第三类, 因此梳理生词时要着重关注存在近义词的词。

(二) 课堂讲解策略。

1. 比较词义上的区别。

(1) 基本义。“过头”有两个义项: (1) 超过;出头; (2) 过分;超过限度。“过分”的意思是: (1) 超过本分或一定限度; (2) (说话、做事) 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由此看出, “过分”和“过头”有一部分义项是重合的, 而“过头”的内涵大于“过分”。这是两个基本义上的区别。

(2) 语体意义。“过头”和“过分”在语体上略有区别, “过头”用于口语, 不用于书面语。“过分”既可以用于口语, 又可以用于书面语。

(3) 感情意义。就两者的感情意义而言, “过头”是一个中性词, 侧重于客观描述。“过分”含有主观评价义, 有批评的意思。对比“我昨晚喝得过头了”和“我昨晚喝得过分了”, 我们可以发现:前者只是说明一个客观事实, 即“昨晚喝酒喝多了, 超过了平时的量”;而后者明显具有“喝酒喝多了, 本不应该这么喝”的意思。

2. 比较用法上的区别。

“过分”是形容词, 可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 句法功能比较全面。“过头”也是形容词, 可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或补语, 但不能作状语, 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下文使用的例句来自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1) 作谓语:“过分”作谓语通常用于口语, “过头”作谓语的情况较为少见。

a.你太过分了!

b.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 甚至过头了, 显然是不对的。

(2) 作定语:“过分”作定语时, 中心语常常是名词化的谓词, “过头”作定语比较少见。

a.父母过分的担心让子女觉得深受束缚。

b.不说过头话, 不说过头事。

(3) 作状语:“过分”作状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是其主要句法功能;而“过头”没有这种用法。因此, 能不能作状语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a.他过分依赖父母。

b.他过头依赖父母。

(4) 作补语:“过分”作补语时, 只能作程度补语, 用于“adj./v.+得+过分”中。“过头”作程度补语, 则是它的主要句法功能, 它补充说明谓词时, 加不加“得”均可。如第二个例子可改成“他自信得过头了”, 句子依然成立。

a.这个房间干净得过分。

b.他自信过头了。

补充说明, “过头”和“过分”都可以作“有”的宾语, 组合成述宾短语, 充当一个述补短语的补语。如“他这话说得有点儿过分/过头”, 这里两者的意义几乎没有差别, 唯一的差别要回到上文所说的“感情意义”上找。

(三) 课后练习设置。

李泉 (2006:251) 认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行为当属于讲解和指导学生操练……讲解和指导学生操练必须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在讲解“过头”和“过分”的区别时, 笔者基本遵循了精讲的原则, 接下来就是“多练”。笔者设计了三种不同题型供学生练习。

1. 选词填空。

题目设置意义:有效地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题目设置要求:必须体现二词的区别, 且例句的用词要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

例题如下:

(1) 他昨晚喝酒喝 (%%) 了, 到现在还没醒来。 (过头)

(2) 你太 (%%) 了, 怎么可以迟到那么久? (过分)

(3) 这次比赛小明 (%%) 自信了, 没有准备就去了。 (过分)

(4) 考试时, 麦克紧张 (%%) , 忘了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过头)

操练方法:每个句子请一位同学回答, 答对则公布答案, 答错则请下一位同学回答, 直至回答正确。所有句子回答完毕后, 再次强调二词的区别, 并请全体同学朗读句子进行巩固。

2. 造句。

题目设置意义:考查学生对生词意义和用法的掌握程度。

题目设置要求:尽量让学生多想几种用法。

例题如下:

(1) 用“过分”造句。

(2) 用“过头”造句。

操练方法: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思考, 然后请他们各自说出句子, 加以适当点评。每个词出现三种用法以上停止提问。

3. 根据所给的词完成对话。

题目设置意义:这类题目的难度又增加了一个等级, 不仅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这个词, 还要求学生完成的句子要符合语境。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目设置需考虑的因素:首先, 给出的语境要够清晰、易懂;其次, 预留答案应具有开放性, 不能框死在某个答案上。

例题如下:

(1) 甲:这件事情虽然他有错, 但是也不能全怪他。

乙:_____ (过分)

参考答案:对啊, 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他。

(2) 甲:你今天怎么那么晚过来?

乙:_____ (过头)

参考答案:不好意思, 我睡过头了。

操练方法: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进行思考, 然后请三位同学回答, 并加以适当点评。

四、结语

近义词的辨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 本文基于词义/用法辨析法, 通过层层递进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过分”和“过头”二词的辨析教学。调查显示, 87%的学生掌握了二者的区别, 80%的学生学会了使用这两个词, 53%的学生会了使用这两个词完成对话, 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绪军.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

[2]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 1988, 1:005.

[3]李泉.对外汉语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251.

[4]刘缙.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漫谈[J].语言文字应用, 1997, 1:18-22.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362-363.

论日语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第9篇

关键词:语义;对比研究;近义词;反义词

一、方法论

1.通过分析词汇的体系对单词的语义及用法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某一个词的语义及用法时,只对一个词进行分析效果极其有限,最好的方法是以词汇体系为划分点,将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的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找出来进行对比研究。例如:将对接触面发生不同作用的「ぬぐう、拭く、磨く、研ぐ、こする、さする、撫でる」这些近义词划为一组,将都和变形有关的「折る、曲げる、畳む、ひねる、ねじる」划为一组,将都表示“除掉、消掉”等意義的「取る、除く、抜く、刈る、摘む、もぐ、むしる、剃る、削ぐ、削る、切る、剥く、剥がす、えぐる」划为一组,或找出反义词如:「嬉しい、悲しい」「楽しい、退屈だ」「ひらく、とじる」「あける、しめる」等,对每个词进行语义及用法的对比研究,简单明了。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同一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也适用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研究。例如:“可是;但是”与「でも;しかし」

2.以语法范畴为划分点,如看助词或该词的词性是他动词还是自动词,例如:通过比较「まじる、まざる、まぜる、まじえる」和「好く、好む、愛する、憧れる」就可以判明哪些词表达的是自发的意愿或动作,哪些是人为的有意志的动作,从这个方面可以清晰辨明每个词的不同词义及用法。

3.找出和该词具有共同语意特征的词,设定一个可以通用的场景,举出大量例句,从中归纳总结出共通点和不同点。例如:「折る、曲げる、畳む、ひねる、ねじる」都表示线状物或平面体的东西以某轴为中心进行移动变形,这是它们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点是「力の加える箇所、加え方、軸に対する向き、結果の形」。还有,「ぬぐう、拭く、磨く、研ぐ、こする、さする、撫でる」对接触面发挥作用是它们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点是「働きかけの様相が違う」。「掬う、汲む、注ぐ、さす、浴びせる」的共同特征是都「水を対象とする」,不同点是它们还有各自呼应的语义范围。这样在找出它们的共通点之后再分析它们各自的不同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4.注意前后呼应、搭配的方法,每个词都有它的使用范围和呼应规则,例如:「掬う、汲む、注ぐ、さす、浴びせる」中的「掬う」除了和「水」呼应使用之外,使用「手、匙、柄杓」等工具把液体或固体(多数是粒状或粉状)的东西从下向上捧出这是它的独有呼应搭配方法,经常呼应的词是「泡、チリ、灰汁、米、粉、塩、砂糖、砂、豆粒、金魚」。上组词中的「浴びせる」也同样,除了和「水」呼应使用之外,还有「相手に対して物事を勢いよく、あるいは続けさまにしかける」这个语义,经常和「光、銃弾、矢、パンチ」这类词呼应使用,这时是指「これらは粒体やそれに擬される単体で、攻撃性を帯びて相手に降りかかる。」语义完全不同。这是它的另外一个语义特征。

5.设定同一语境,指出一组词中的某一个词可以用而另一个不适用,这样对比说明对分析词义很有效。例如:在对比「あける、ひらく」时,在找出它们的共同语义特征之后,即同时可以和「本、窓、包み」搭配使用,然后分别说明「傘、パラシュート、扇、蕾、魚」を「開く」,「コップ、蓋、引き出し、穴、行」を「あける」,它们分别表达的语义是「密着体が左右あるいは四方対称に広がる形態的特徴」と「塞いでいるものを取り除き、空間を確保する」。另外,还有一种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这个词在某种情况或语境下不能用。例如:用「ひらく」形容人体部位时,「目、口、両足、手、胸」可以用,但「爪、頭、背中、脇」不能用。

二、实例分析

下面就以「ぬぐう、拭く、磨く、研ぐ、こする、さする、撫でる」为例,运用上述的研究方法对比研究这一组近义词的词义。

1.共通的语义特征。「ぬぐう、拭く、磨く、研ぐ、こする、さする、撫でる」这七个词的共通语义特征是:都是以某种力量或方式作用于某个对象,并且不是静止地发挥作用,而是以“动”的方式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表示接触的场所的时候,像「~に触れる?触る」都是用助词「に」来表示,而上述这七个动词都要求和「を」搭配使用。也就是说这七个动词表示的意思,不单纯是“接触”,还要对对象发挥作用、只是它们在发挥作用时的方式、方法不同。那么它们是以什么不同的方式或力量发挥作用,本文拟从「目的、対象、方法、結果の状態」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目的。「拭う、拭く」的目的都是把什么东西“擦掉、擦去”「除去」,不同之处是:「ぬぐう」能和表示「離点」的「から」呼应使用,例如:「額から汗を拭う。」◆「目元から涙を拭う。」

这一点要注意,不但「拭く」不能和「から」呼应使用,其他几个动词都不能和「から」搭配使用。因此,「ぬぐう」「ふく」相比较,「ぬぐう」的“擦去”「除去」意识更强,目标更加明确。「汚れていないところもとりあえず拭いておく。」像这样没有明确“擦去”「除去」对象的场合只能用「ふく」而不能用「ぬぐう」「ふく」除了上述语义之外,还有“使……干净”「拭いてきれいにする」「美化」的意思,这一点和「磨く」「研ぐ」有相似的语义。但是,「磨く」强调的是「光や艶を出して見栄えをよくすること」,例如:

◆窓ガラスを磨く。◆靴を磨く。而「研ぐ」强调的是「表面の曇りや錆や凹凸を取り、角や縁を鋭くし、切れ味をよくすること。また、不純物が無くなるようにこすること。」刀を研ぐ。◆米を研ぐ。◆鋏を研ぐ。由此可见,「磨く」目的重在追求「見た目の美しさ」,而「研ぐ」目的追求「実用のための機能性など」。另外三个词的动作都含有“摩擦”的语义,但目的不同。「こする」的目的是「摩擦そのものである。物と物を接触させる場合にも言う」

◆タオルで背中をこする。◆手をこする。除此之外,「こする」还有无生物做主语的情况,不是人为有意的动作,如:「車体が塀をこすった。」这一点和其它六个均有意志性行为动词的用法不同。「さする」和「なでる」都是含有感情动作的动词,但「さする」的目的是「精神的、肉体的な苦痛を和らげるために行う」,而「なでる」的目的是「愛情表現や触感を確かめたり楽しんだりする目的で行う。ときには比喩的な表現にも使う」,这二个词即相似又有不同。胸をさする。◆病人の背中をさする。痛むところをさする。子供の頭をなでる。◆五月の風が気持ちよく頬をなでる。◆君主が民をなでる。

3.対象。「ぬぐう」的对象一般是「汗、涙、血、ほこり、泥水、墨汁、汚れ」,多为液状物,附着的场所一般是「まぶた、目元、額、唇、頬、手、髪の毛」,像「泥のかたまり」「石」这类固体物一般不能成为「ぬぐう」的対象。另外「ぬぐう」主要是文章用语,一般不和表示希望的「~たい」,表示指示与命令的「~なさい」呼应使用。「ふく」所呼应的对象范围要比「ぬぐう」大得多,它包含了所有的「ぬぐう」对象,除此之外,他的对象还包括「鼻汁、よだれ、便、湿気、かび、すす、こぼした水、泥のかたまり」,液体、固体都可以成为「ふく」的对象,附着或沾着、粘着的场所也扩大到「窓、食器、レンズ、鏡、ガラス、机、いす、家具、畳、廊下」等。要注意的是在所研究的七个动词中只有「ぬぐう」「ふく」这两个词的对象可以是液体物,其它五个都不能用。「みがく」的对象都是坚硬的物体,如「玉、宝石、金属、レンズ、鏡、ガラス、食器、板の間、柱、爪、歯」。「研ぐ」的对象是「包丁、刀、剃刀、鋏、鉋、斧などの刃物、牙、爪」等,如果是以「汚れを除く」为目的的话,上面这些词都可以成为「ふく」的对象。「こする」的对象更为广泛,只要是「ある程度の面と固さのあるもの」,都可以成为「こする」的对象。另外,像「手と手をこする」这样「同じものどうしも摩擦の対象となる」,这一用法其它六个词都不能用。「さする」的对象是精神或肉体出现问题的地方,例如:「疲労、痛み、しびれ、こり、腫れ」等,抚慰精神上的问题,比如「胸をさする」基本都是比喻的用法「なでる」的对象既可以是身体的全部,也可以是身体的某一部位。而且,这个词本身含有“爱、友爱、眷恋”等感情色彩,所以它的对象也可以是「墓石、遺品、人形、身の回り品」等,当陷入沉思或十分得意时也可以说「あごをなでながら思い込んでいる」「ひげをなでながら相手を見ている」。当陷入某种感慨时也可以表现为「頭髪をなでる」。

4.方法。「ぬぐう」的擦法是“轻轻地、悄悄地擦去”即「軽く、そっとぬぐう」。「拭く」的擦法除了和「ぬぐう」一样“轻轻地、悄悄地擦去”的擦法之外,还可以用力猛烈地「ごしごし、ぎゅっぎゅっ」擦或蹭。另外「拭く」还可以使用「黒板拭き、モップ、窓ガラス拭き器具」这类工具来擦。和「ぬぐう」不同,它还可以借助「水などの液体、ベンジンなどの薬品、ワックス、クリーム」这类液体除污。「磨く」的方法有几种情况:当用手“磨”或“擦”的时候,一般使用布、刷子等软质的东西;当“磨”或“擦”的对象是金属、石材等坚硬物的时候,抹上或涂上粉、药、沙子等用机器来“磨或蹭、擦”。在使用“布或药等”来“磨”或“擦”的情况和「拭く」的方法有共通点,只要对象一致可以互换使用。另外,「磨く」也可以和「拭く」一样用力猛烈地「ごしごし、ぎゅっぎゅっ」“磨”或“擦”。「磨く」的方法还有个特点就是“磨”或“擦”的方向是不受限制的,可以反复地“磨”或“擦”,直至“锃亮”「ぴかぴか」或“光滑”「つるつる」。「研ぐ」通常是对有平面的、硬的物体进行前后方向的“磨”或“锉”,有时会浇点水来“磨”或“锉”,很少使用药品等,偶尔也会在旋转的机器上装上刀片来“磨”或“锉”。「こする」是“蹭”,是直接对对象的接触,它的“力度、次数、方向”都不受限制。「磨く、研ぐ、こする」这三个词,有时由于它们的作用可能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这一点上「磨く、研ぐ、こする」和其它四个词不同。「さする」「なでる」一般是用“手、手指尖、软毛巾”等来“轻抚或抚摸、抚慰”,基本要求是“轻、柔”,动作方向是自由的,因为动作当中包含着“友情、关心、爱”,因此对象物不会发生形状改变之类的变化。这一组词几乎都用于褒义,结果都是积极的,只有「こする」例如「うっかり床をこすって傷がついた」会导致消极的结果。

5.语法方面的特征。「汗を/額を/額の汗を」「ぬぐう/拭く」,「垢を/背中を/背中の垢を」「こする」,「ぬぐう/拭く」「こする」这三个词“擦去、擦掉、搓掉”的对象物和附着的场所「除去の対象物、付着箇所」都可以用助词「を」格来表示,这是其它四个词没有的语法特征。另外,这一组词中只有「こする」有个词干相同的自动词「こすれる」,它的语义是和人的意志无关的一种相互摩擦和「擦れ合う」同义。

6.同一语境下的用法辨析。注意:·符号表示可以用; 符号表示不自然;?菖符号表示不能用。

7.不同的语义范围。这组词除了上面介绍的对接触面发挥作用的共通语义之外,还有各自不同的语义范围。

「ぬぐう」:还有将「恥、汚点、気持ち」を「消しとる」的意思。例如:「不安を拭いきれない」「汚名を拭う」等。「磨く」:还有「上達させようと勤める」、「練磨する」、「質の向上をめざす」等语义。例如:「技術、技、腕、文章、表現、言葉」を「磨く」「撫でる」:我们常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美的句子:「そよ風、すすきの穂、若葉、柔らかい布」などが「頬、うなじ、肌」を「撫でる」。这是「撫でる」的另一种语义,它表达的是自然与人的心情交融在一起的拟人化用法。

以上,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词义对比研究的方法,本方法简单有效,它不但可以运用到词义辨析上,这种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句型的意义和使用方法的研究上,掌握了此研究方法,在对日语的学习以及研究上都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類語例解辞典,1994,小学館.

[2]類語使い分け辞典,1998,研究社.

[3]日本語使い分け辞典,2001,講談社インタナショナル.

[4]国立国語研究所,1972,「動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秀英出版.

[5]中野智,1986,「ふく?ぬぐう」「日本語研究」第8號,東京都立大学.

[6]姫野昌子,2004「日本語表現活用辞典」,研究社.

[7]渡辺実,2002「国語意味論」,塙書房.

性能的近义词 第10篇

出名 闻名 知名 闻明 驰名 有名 盛名

著名的反义词

平凡 无名

著名的造句

颁奖会上,我荣幸地看到了几位著名数学家。

新疆的哈密瓜在国内外都很著名。

张叔叔热爱音乐,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爷爷是著名国画家,最擅长花鸟和山水。

他的这篇著作为他成为著名作家之一奠定了基础。

张教授是著名的脑外科专家,在本市有很高的名望。

刘江专程去北京拜见著名作家王蒙。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专家。

聂耳和冼星海都是著名的作曲家。

李先生是香港著名企业家,在工商界很有威信。

爷爷是著名作家,在国内有很高的声誉。

江汉平原土地肥沃,沟渠交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可我怎么能够错过你的一个著名聚会呢?

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学”字的意思就是夺胎换骨。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

著名画家徐悲鸿对于画马如何生趣盎然,雄健奔放,颇有独到之见。

你在著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去年,他考上了我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校。

这位著名女演员在公众面前总是佩戴得珠光宝气。

性能的近义词 第11篇

草率 随便 轻率 苟且 支吾 潦草 璷黫 将就 马虎 含糊 对付 搪塞

敷衍的反义词

认真 负责 悉心 竭力

敷衍的造句

他这个人从不实事求是,惯于风影敷衍,你不要相信他。

小红对待学习从不敷衍了事,总是认真对待。

我做作业从不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对待。

是班上的事,小明从来都是敷衍塞责。

如果我国政府在整治国家中敷衍了事,那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老师布置手抄报,有的同学随便做一张敷衍老师,老师做事可认真啦,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要指望一个敷衍塞责的人来帮你。

做事喜欢敷衍是个不好的习惯,我们要远离它,千万不要沾上它。

叫他做事,他总爱敷衍了事。

我们做事要仔细认真,不要敷衍了事。

他对这件事一点不负责任,只是敷衍了事罢了。

我家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面对住户的投诉总是敷衍了事,工作态度极为不认真。

他做事一贯认真负责,从不敷衍了事,这一点请你放心。

小明干事总是敷衍了事,所以常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严厉批评。

我虽不喜欢对方,但礼尚往来,只好勉强敷衍应付。

我们必须防止那种官僚主义的敷衍塞责的工作态度。

这是重大民生政策,大家要认真执行,不能敷衍塞责。

他这个人总是好吃懒做,在工作中也很敷衍,因此,他不久后就被老板开除了。

施工方在采购或施工过程中有敷衍行为,那绝对是“豆腐渣”工程。

对待抄作业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敷衍了事,一回到家又不知道做什么作业了。

性能的近义词 第12篇

亲切 亲呢 亲昵 亲密 亲近情切 亲热 紧密

密切的反义词

疏远 陌生

密切的造句

这堂语文课,师生密切配合,相互呼应,上得生动活泼。

他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密切监视着这伙犯罪分子的动向。

雨越下越大,防汛官兵正密切监视着水情。

我们的老师跟学生家长的关系很密切。

为了做好工作,应该进一步密切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全世界都在密切注意这一事态的发展。

他们在一块儿工作,一块儿学习,日久天长,关系就密切起来了。

厂长密切联系群众,很受工人的拥护。

台湾与内地革命运动的关系,打从明末以后就十分密切,其间相激相荡,桴鼓相应。

我军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静。

通过到群众家里进行访问,密切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他们两家,有一个时期拔来报往,相当密切,现在却成了冤家对头。

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恶补之风似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教育部正密切注意中。

世界人民都密切注视着中东和巴尔干半岛的情况。

要密切联系群众,孤军奋战地进行工作是很难收效的。

希望大家密切合作,把这件事办好。

最近气候反复无常,希望大家密切注意。

党的领导要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浅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第13篇

近义词辨析会伴随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

首先,对教师来说,那些准备好的或者已经掌握的近义词,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但是,如果学生突然问起一组自己不太常见或毫无准备的近义词时,有些教师往往就会感到紧张,解答时会觉得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过程中,近义词辨析的问题会伴随教学的始终。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它难而忽视它,而是应该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游刃有余地运用到教学中。

其次,对学习者来说,随着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增大,每学习一个新的词汇,都有可能因为与之前学过的某词相似而对其造成困扰,又因为近义词之间往往存在语义轻重、侧重点、适用范围等方面或多或少的不同,无法区分这些近义词将直接影响留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大量掌握近义词可以避免词语单调的重复,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可以更生动形象。此外,在HSK的考试中,涉及大量近义词辨析的题,掌握正确的辨析方法,可以帮助留学生在考试时解决这类难题。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近义词辨析方法的掌握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近义词辨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求其同”和“辨其异”,近义词的相同点比较容易,不再赘述。留学生误用近义词,往往是因为它们同中有异。我认为,近义词辨析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大方面入手。

(一)辨析词汇意义。

在讲解词的意义时,可以通过分析语素辨析,虽然此方法只适合于部分近义词,但对留学生掌握汉语词义还是有一定帮助的。通过语素义的辨析,近义词在词汇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表现在语义轻重程度、语义侧重点和范围大小三方面。

1. 语义轻重不同

有些互为近义词的一组词,它们共有义项的语义轻重不同。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异语素”的辨析区分。请看偏误用例:

我就是嗜好游泳,其他运动我都不感兴趣。

很明显这个句子没有区分“嗜好”和“爱好”。“爱好”侧重“爱”,是一种正常的“喜爱”;“嗜好”侧重“嗜”,是一种特殊的“喜好”,以致带有偏执的程度。因此,前者词义较轻,后者词义较重。正确的句子应该是:“我就是爱好游泳,其他运动我都不感兴趣。”要让学生明白这类近义词的突出区别是语意轻重不同。

2. 语义侧重点不同

有些近义词如果抓住它们的不同侧重点,在使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区分开,请看偏误用例:

他太不讲理,不能满意他的要求。

这个句子没有弄清“满意”和“满足”的区别。“满足”的往往是“需要”,而“满意”的是“表现”。因此,前者的宾语常常是“要求”“条件”之类,而后者的宾语常常是“表现”“态度”等词语。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他太不讲理,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学习者在使用这类近义词时,要斟酌它们的语义侧重点,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语义范围大小不同

有些近义词虽有相同的义项,但是有的近义词语义范围不同。例如:“边疆”和“边境”都是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地区,但两者所指范围不完全相同。“边疆”是指靠近边境的领土(包括国与国接壤的边界),范围比较大;“边境”是指靠边界(国界)的地方,范围比较小。又如“战争”和“战役”也有所指范围大小的不同。这类近义词,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字面意思区分,难度不大。

(二)辨析语法意义。

从语法意义上进行辨析时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和搭配特点。

1. 词性不同

有些近义词,虽然它们语义相近,但是它们的词性并不同,所以它们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比如:“合适”是形容词,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如“合适的人选”、“特别合适”,。“适合”是动词,只能作谓语,如“适合你”、“适合搞艺术”,明确“适合”和“合适”的词性,学生在使用时就可以减少误用情况。

2. 搭配对象不同

由于词义、词性不同,在搭配对象方面也不同。能够记住一些典型的搭配,对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请看偏误例句:

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

“忽视”重在“视”,强调的是不够重视或掉以轻心;“忽略”重在“略”,强调的是有所遗漏或没顾及。二者在搭配对象上是有差别的,有些词语只能和“忽略”结合,如“孩子”“学生”等,这是因为许多事情并不想轻视,只是可能顾及不了。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为“由于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

(三)辨析色彩意义。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有些近义词不同,主要表现在它们的色彩意义不同,色彩意义可以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三方面来考虑。

1. 感情色彩不同

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例如:“结果”泛指最终状况,可指好的方面,也可指不好的方面,主要作中性词。“成果”侧重指在工作事业上的收获,一般用于工作、科研等对象,是褒义词。“后果”侧重指事物发展的不好的结局,搭配对象多是不好的现象,多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学生可以抓住这类词使用的典型环境和常与之搭配的词语辨析。

2. 语体色彩不同

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恐惧”和“害怕”语体色彩不同。“恐惧”多用于书面语,如“万分恐惧”“恐惧不安”等相对固定的表达;“害怕”多用于口语,除了“不安和发慌”的意思外,还经常表示担心、顾虑,如“害怕老鼠”、“害怕考试”等。选择具体语体色彩的词,同使用的场合有关,也同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有关。

3. 形象色彩不同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鲸吞蚕食”和“狼吞虎咽”,它们都表示往肚子里吃东西的过程,但在形象上却达到不同的效果。“鲸吞蚕食”让人一看就想到了鲸鱼和蚕慢慢地、一口一口吃东西的样子,而“狼吞虎咽”让人仿佛看到狼虎吃东西时又急又快、迫不及待的模样,达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形象而生动。

三、近义词辨析的建议

(一)掌握方法,思路清晰,理性分析。

首先,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毫无头绪。而是应该做到思路清晰,从宏观上理清自己分析的步骤,并且要将近义词辨析的种种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灵活运用,不要被条条框框所困。其次,在辨析近义词时,要做到突出重点,适当放弃非重点,理性、客观、全面、真实地对互为近义词的一组词进行辨析。让学生可以清晰明了地记住这组近义词的突出区别,减轻他们记忆的负担。

(二)例子先行,典型突出,概括区分。

近义词辨析时,要把近义词放到语境中去考察,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说句子;其次,互相替换,并对例句进行归类;最后,是对种种替换情况分类并概括说明,指出同义词在哪些方面有差别。要记住例子先行,用具体的组合和例子说话,要有说服力,更容易记住,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些组合和例子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具有代表性,即例子要典型。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参与,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在辨析近义词时,学生很难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然而,这样效果并不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说例句,然后通过学生的例句辨析近义词。此外,还要注意精讲多练,随讲随练,讲练结合,这样才能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多次的“刺激-强化”后为学生所掌握。

四、结语

近义词辨析对外汉语教学很重要。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必须掌握近义词的辨析方法,遇到近义词时首先要镇定自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谨记例子先行,典型突出。在实践中,渐渐地将近义词辨析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运用到学习和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刘乃叔,敖桂华.近义词使用区别[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士红.近义词辨析方法的系统性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2):40-45.

[4]胡亮节.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23-27

例析文言近义词的精确翻译 第14篇

一、报、告

【比较】“报…告”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告诉的意思。“报”这个词表示听者在未听到信息之前对这件事情多多少少是有所了解或有所准备的,而“告”就不同了,甲告乙,乙对甲要告诉的情况事先是不知道的。翻译时不能都翻译成“告诉”。应该根据情况而定。

【例1】①庙成,(冯谖)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②粱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左传》)

【翻译】①宗庙成就,冯谖向孟尝君汇报:“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作乐(无后顾之忧)了。”

②粱丘据死了,齐荣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粱丘据对我既忠诚又热爱,我打算让他的丧事办的丰格些,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

【解析】句①中立宗庙的事情孟尝君事先是了解的,只是事成之后。冯谖又将这一情况向孟尝君作了汇报而已。而②中景公对晏子说的事情晏子事先是不知道的。所以根据情况,前者翻译成“汇报”,后者翻译成“告诉”。

二、步、行、趋、走

【比较】“步、行、趋、走、奔”这几个词都表示人的行走。但是,他们所表示的行走的速度是不同的。“步”指幔步走。“行”是一般的行走,速度居中。“趋”时快步走,速度比行快。“走”是指“跑”。

【例2】①老臣夸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曰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③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左传》)

④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粱惠王上》

【翻译】①我近来很不想吃什么,却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一些食欲,身体也舒畅了些。

②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一个人能成为我的老师。

③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④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解析】①的说话者是老人,“走”翻译成“散步”比较合适,②说的是一般情况,“行”变成双音节“行走”就可以了,③的背景是主语提弥明的主人赵盾有被伏兵攻杀的危险。“趋登”翻译成“快步登堂”,④中的“走”翻译成逃跑比较好。

三、盗、贼、偷

【比较】“盗”“贼”两词均可以作动词、名词用。“盗”作动词指“偷东西”。作名词指“盗窃财物的人”,也指“凭借武力干坏事的人或小人”。“贼”作动词用是“伤害、毁坏、破坏”的意思,作名词用指“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的人。”“偷”指做事苟且、怠惰、马马虎虎,根本没有“偷窃”的意思。

【例3】①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挞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胠箧)

②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论语》)

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竞,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左传》)

【翻译】①抛弃圣人和智者,大盗就会消失;砸毁珠玉,小盗就不会出现。

②子路派子羔去当费邑的邑宰。孔子说:“这会害了子羔啊!”

③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逃亡没有越过国境,返回又没有讨伐乱臣,主谋不是你是谁。(注:故事背景是晋是公昏庸残暴,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要杀害他。赵盾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此句是史官董狐斥责赵盾,在逃亡来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末尽到职责,因此“斌君”之名应由他承当。)

【解析】②中的“贼”是“损害”的意思,③中的“贼”是指刺杀国君的乱臣。这两句中的“贼”不能译为“偷窃”或者“偷窃者”。

四、服、从

【比较】这两个词都有在表示“服从”的这个意义。如:

【例4】①君若以德绥靖诸侯,谁敢不服?(《左传》)

②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

【翻译】①如果您用仁德采安抚诸侯,哪个敢不服从?

②十个人服从一个人,难道是力气不如、智力不如吗?

【比较】“服”“从”后面带宾语时,都表示使动,但两词意义不同。

【例5】①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翻译】①天下千里见方的地方有九块,齐国的土地占有其中的一块。靠这一块地方去征服其他八块地方,这同邹国跟楚圄打仗有什么两样呢?

②沛公明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

【解析】①中的“服”是“使……屈服”的意思。意译为“征服”,②中的“从”是“使……跟从”的意思,意译为“带领”。

五、祸、害

【比较】“祸、害”都有灾害的意思。如

【例6】①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②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

【翻译】①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

②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就能消灭祸害。

【解析】两者的区别是:“祸”主要作名词用,而“害”除了作名词外,还可以用作动词。

【例7】①志士任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论语》)

②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孟子》)

【翻译】①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

②君子不用他所养民的土地,(为这争夺的缘故)反伤害了百姓。

上一篇:沈从文家书全文阅读下一篇:中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