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2024-09-01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精选8篇)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1篇

改进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体会

药理学依托基础医学各学科,如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它不仅是理论性非常强,而且也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而药理学实验教学又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药理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加强实验教学,即所谓“厚基础、重能力”.

作 者:李萍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刊 名:华夏医学英文刊名:ACTA MEDICINAE SINICA年,卷(期):22(5)分类号:G642.423 R96关键词:药理学 实验 教学方法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2篇

关键词:高职;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原因、发生机制以及病变转归的基础医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讲,它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的开放式网络化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以往高校主要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即使用显微镜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但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将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与病理学教学结合起来的技术应用而生,它便是虚拟实验室。目前,已有学者探讨将虚拟实验室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大多数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认知及接受程度的报道并不多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

1.2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看法、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以及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等。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由学生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剔除不完整问卷5份,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1.3统计方法

由两人进行数据录入、检查和纠错,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学生对虚拟实验设备及教学方法的看法(见表1)

2.2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见表2)

2.3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见表3)

3结论

调查发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对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方面,74.8%的学生能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对虚拟实验设备配备是否满意方面,66.7%的学生表示满意;在虚拟实验操作方法是否简便方面,77.5%的学生认为此种操作方法简便;在观察病变特征时,50.3%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更方便;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依次为:方便查找病变特征、操作简便、不用担心切片损坏、节约时间、无毒无刺激。

4讨论

病理学是医学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长期以来,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实验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选用的病理切片虽然病变位置大体上类似,但是不同切片的形态不同,这就需要学生花费很多精力查找病变位置、特征,而目前许多学生显微镜操作技术不过关,这就增加了病理学实验教学难度。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是将数字化切片库安装到学生所使用的电脑上,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控制学生电脑,将病理切片图片上传到学生电脑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切片图片。同时,统一标记出明显病变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病变位置及特征,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对虚拟实验设备配备满意,而且认为这种实验操作方法简便,方便观察病变位置及特征,还具有不用担心切片损坏等优点。但调查也发现,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可见,在以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除使用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外,还应适当地使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只有将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满足高职学生需求。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3篇

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已要求护校学生毕业后应该具有“双证” (学历证书、护士执业证书) 才能进入医院工作[1]。为达到这一要求, 近年来我校妇产科护理学专职教师均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且坚持假期去“三甲”医院参与常规的临床工作。此外, 还长期聘请了南京市“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参与教学。这种安排和教师构成从根本上保证了我校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能够紧跟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与变化, 在护理方法和技术上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2 修改课程标准, 调整教学计划

2.1 修改和完善课程标准, 明确教学目标

2014 年我校修改了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明确其研究对象是非妊娠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妇女和胎儿及新生儿[2]。其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适应现代护理学的要求,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从事妇产科护理相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目的是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妇产科护理工作。

2.2 优化实验项目, 增加实验学时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明确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实现这门课程实验课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经过探讨, 我们将妇产科护理学的实验内容分为4 个部分, 即产科实验系列 (产前检查、正常接生、产褥期护理、异常妊娠的护理) 、妇科实验系列 (妇检方法、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计划生育实验系列 (人流及上环手术的护理) 和妇科治疗系列 (会阴擦洗) [3]。在学时安排上也强化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我校的妇产科护理学总学时数为88 学时, 其中实验课为20 学时, 占总学时数的23%。此外, 我们在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利用暑假的两周时间到当地三级医院进行临床见习, 以巩固所学知识, 这既是实验教学的延续, 客观上也强化了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掌握。

2.3 改进实践技能考评方法

我校和医院一线护理专家根据近年来临床实际工作的变化和需要重新制订了一系列的实践技能考评方法, 比如在制订会阴擦洗操作考核标准时, 我们进一步突出了对实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和考核, 增加了对学生护患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评。考核标准的改变与优化, 有利于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 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考评标准中轻操作前评估、护患沟通而仅重视操作步骤的情况。

3 加强妇产科实训室的建设

实训室是培养护生妇产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 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4]。我们的实训室设立了从产前检查、分娩至母婴休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模拟病房, 在布局上力求环境逼真, 电动分娩模拟人以及女性内外生殖器、胎盘胎儿和用于妇检的各种模型也都力求效果逼真。

4 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1 制订实验教学目标

每个实验项目必须有明确的实验教师职责和学生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流程上使师生能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和学, 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4.2 制订实验操作方法和流程

备课组长负责讲解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而带教教师的操作方法要严格规范,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强调无菌观念和人文关怀。

4.3 实验用品的准备

在实验用品准备方面, 我们强调学期初的提前准备和整个学期对实训室的质量控制。在开学初, 备课组长将本学期实验课的内容、上课时间及所需实验用品告知实训中心。实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设施, 根据条件配置教学模型及医疗设备, 使实验操作更接近临床实践。

5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5.1 角色扮演法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呆板,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并接受, 而非被动学习。如骨盆外测量的实验操作中, 在教师演示与讲解有关要点后, 让学生分别扮演孕妇和护士, 扮演护士的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要随时与“孕妇”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方法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5.2 示教练习法

示范教学形象直观, 在实验课教学中要增加示范教学形式。如在进行会阴擦洗操作教学时, 教师先讲解会阴擦洗的操作原则 (第一遍是从外到内, 第二、三遍是从内到外) , 然后分组进行示教, 接着将学生分成4 人一组进行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在全班抽两名学生进行现场操作, 操作结束后先由其余学生评议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然后教师总结。

5.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实验性教学效果

“枕前位分娩机制”是生理产科中最难掌握的知识, 在讲授这一节时先复习骨盆及胎头的解剖学结构, 然后用分娩机制模型进行模拟演示, 让学生理解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的概念, 模型的应用使这种高难度、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 而且学生可以反复多次动手练习。最后播放分娩机制动画视频, 从而圆满地完成相关的实验教学任务。

6 强化妇产科护理学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

6.1 课堂练习与课后训练相结合

实验课结束后, 要提供学生进行课后练习的条件并及时安排, 比如在上完“会阴擦洗”操作课后, 我们将学生分成4 人一组, 利用自习课及晚自习进行课外练习, 使课堂上学习的各项操作技术能得到及时强化。

6.2 严格执行妇产科护理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

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妇产科护理学技能考核标准[5], 对于骨盆外测量, 我们制订了如下的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1) 目的 (5 分) :了解骨产道情况, 以判断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 (2) 评估 (10 分) :评估孕妇情况, 并向其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 (3) 准备 (5 分) :环境要求温度适宜, 注意保护隐私, 用物准备主要是骨盆外测量器; (4) 流程 (60 分) :髂棘间径测量时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 (正常值23~26 cm) ;髂嵴间径测量时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25~28 cm) ;骶耻外径测量时孕妇取左侧卧位, 右腿伸直, 左腿屈曲, 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18~20 cm) ;坐骨结节间径测量时孕妇取仰卧位, 两腿屈曲, 双手抱膝, 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正常值8.5~9.5 cm) ;耻骨弓角度测量时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 放于耻骨联合下缘, 左右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的上面, 测量两拇指之间的角度 (正常90 度) ; (5) 注意事项 (5 分) :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轻柔、熟练、注意孕妇保暖; (6) 综合评价 (15 分) :主要包括检查过程中对孕妇安全与舒适的关注。

以上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的制订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 促使学生课堂认真学、课后认真练, 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上述的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能适应现代护理教育模式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 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戎艳鸣, 钱星, 屠庆, 等.护理临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19 (3) :26-31.

[2]张秀英, 欧阳云帆.高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9 (6) :213-214.

[3]冯雅楠, 张国琴, 姬春.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农垦医学, 2015, 37 (3) :212-213.

[4]武士敏, 张洁, 徐国华, 等.新型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建设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4) :107-108.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4篇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运动生理学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它还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型很强的课程。根据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总时数54学时,其中实验课程占6学时。运动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验与实践,实验是运动生理学教学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运动生理学知识,并在体育锻炼、业余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中加以科学应用,能有效提高锻炼者的健康水平、运动技术。

传统的运动生理实验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因此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一个合适的实验教学方法已是迫在眉睫。

1改革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1.1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数码产品

随着实验室配置了计算机、投影机等现代的教学设备,另外数码产品的降价和普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数码产品辅助教学。例如,利用数码相机、手机或数码摄像机在课前把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做成视频,通过电脑与投影机播放,代替教师临时做示范,学生围观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全班学生都能同时观看老师的实验示范,而不必一组一组地示范,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反复播放。

1.2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进行教学

利用数码产品拍摄的视频,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示范,还可以把视频文件上传到视频网站,例如,把视频文件上传到“优酷”,“我乐”、“土豆”等视频网站,再把视频的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随时可以上网学习实验教学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全天候主动地学习。

1.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

有了实验教学的视频,特别是通过视频网站提前学习,在实验课中,教师就可以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录实验数据与分析数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这种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精心选择实验项目

改革后的运动生理学总学时只有54学时,往往又被法定的节假日耽误了一些学时,因此,运动生理学的课时相对较少,只能挤出6学时进行实验教学。因此,要精心选择实验项目,做到既能重点突出,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与科学素养,让他们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精选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疲劳的的测定与评价等实验项目。

2加强计算机的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的时代,哪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技术,例如 MS Office 软件的使用。但是,如果要把Office 软件尤其是 Excel 熟练应用到体育统计中,还需要加强学习,特别需要把运动生理学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何应用统计分析,学生此前没有经验,也不知如何分析。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把记录到实验数据应用Excel 的T检验、方差分析等,如何得出统计分析结果,要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并让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操作演示,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同时,利用屏幕录像软件,把统计分析的所有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文件,上传到视频网站,让学生反复地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科研能力,也为后面撰写实验报告奠定了基础。

3改革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是一篇实验性的研究论文的微缩版,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实验报告不是实验教学过程的简单描述,而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实验探索科学、验证重要的科学原理,所以必须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经过严格的撰写实验报告的训练,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創新运动生理学实验考核办法

依据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大纲,实验教学的成绩占30%的比例。在以往考核评价中主要是以实验报告为依据,这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必备材料,但其存在不合理性。以实验报告为依据评价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为实验报告存在抄袭,一些学生平时并不重视实验教学,但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抄袭了其他同学的数据甚至分析与讨论部分,更有甚者,实验报告雷同。因此,改革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尤为重要。我们制定出以充分体现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对实验教学全过程跟踪评估,重点是学生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的撰写三方面评价体系,这样迫使学生脚踏实地认真地进行实验教学的学习。

5结语

通过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显著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小组的协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加深运动生理学理论知识,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的结合,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玉萍.团队合作学习在提高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3:129-131.

[2] 宋相川.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8:122-124.

[3] 张慧,蔡文丽.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11):59.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5篇

一、思想实验方法在伦理学中的应用—以“电车难题”为例

著名的伦理学思想实验“电车难题”最先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针对功利主义理论提出的。这个思想实验所设定的场景是:一个电车司机驾驶有轨电车疾驰在轨道上,忽然看到前面轨道上有5个工人在工作,想停下电车,可刹车意外失灵了,这时另一条轨道上有1个工人在工作,如果此时他转动方向盘让电车向另一条轨道驶去,那5个工人就会躲过一劫而那1个工人会被撞。作为电车司机是否应该转动方向盘?后来这个思想实验又被加工为不同的版本并引出更加复杂的问题,例如新设定一种情境:假设作为旁观者发现轨道上方的桥上站着一个胖子,是否应该把他推下去挡住电车以拯救5个人的生命?而如果桥上的胖子是旁观者的亲人,旁观者又是否愿意把他推下去?这些附加的版本也引起了更多关于功利主义理论的探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马克.豪瑟尔曾用电车难题作过社会调查,参与调查的人跨越了地区、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但他们却给出了相似度极高的选择:在第一种情形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转动方向盘,牺牲1个人的生命来换取5个人的生命,而只有少数人愿意将桥上的胖子推下去来拯救那5个人。

思想实验研究方法在这里所体现出的一个很好的功用,就是它能够通过程序设计和思维推理得出悖论,即“伦理困境”,从而通过“伦理困境”指出某一伦理理论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如电车难题就是针对功利主义的理论缺口而提出的。这些缺陷和弊端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不能够一一对应的地方,对这些偏差之处进行反思平衡,有利于理论的检验和修正。这种方法在批判性的维度上有一定意义,但却缺乏建设性维度上的指导,即对“伦理困境”问题本身并没有给出一种深刻的解读和建设性的分析思路,最后的结果只是将我们引入几种理论的矛盾争论之中,陷入非此即彼的理论抉择。以电车难题为例,这一思想实验通过合乎逻辑的思维推理最终得出了几种伦理理论的相互矛盾,也就是“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引导我们这样解释人们的选择:如果在最开始的情境下选择转动方向盘以1个人的生命换取5个人的生命,那么就是“功利主义”(大多数人都会这样选择),相反则是“义务论”;而在第二种新设定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却没有选择将桥上的胖子推下去以1个人的生命换取5个人的生命,这时大多数人又导向了“义务论”。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结果恰恰说明多数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并非完全出自于一个事先预设的“理论指导”,而是出自于一种基于实际情况并包含理智、情感和欲望综合考虑在内的整体性判断。如果我们出于电车难题思想实验的困惑而苦苦思考究竟应该选择“功利主义”还是“义务论”,我们的思维其实己经被这两种理论所限制。理论的分歧并没有真正深入探讨并解释一个行动者发出行动的原因和实质,我们难道是因为知道什么是功利主义、什么是义务论后再命令自己要遵循该理论而作出行为选择的吗?一个简单的伦理理论足以构成我们行为的全部理由吗?如果一个规范的伦理理论足以指导我们所有的行为,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前后两种情境下作出了理论不一致的选择?在这里,思想实验研究方法有效地指出了功利主义的理论缺陷,也把我们带入了更大的困惑之中。

二、思想实验方法在伦理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一)知识论话语的限制

“思想实验”这一研究方法通过假想的程序设计和合乎逻辑的思维推理引出问题并得出悖论,这种研究方法背后所展现的思维方式(假想实验、逻辑推理、归谬反证等)是以知识论话语为背景的,而伦理学具有实践性质,诉诸于价值领域的探讨,知识论的思维取向与伦理学的价值论视野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结合“电车难题”这一伦理学思想实验中设计者试图引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这两种伦理理论的矛盾冲突,从而使我们陷入到一种理论选择的困境中,这个困境实质上是一种知识论思维的限制,即认为我们必须在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规范化理论指导下才能够发出确切的行为,从而试图去引发构建一种没有漏洞的理论以确保知识的可靠性。然而,从一个更大的价值论和存在论的视角来看,我们发出一个行为首先是基于具体的实际情境,基于对生活世界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解来进行一个综合的判断,而不是出于某一固定理论规范的预先指导,如果想要把这一理论通过逻辑论证普遍化、必然化,就更加不符合价值探讨的思路了。

(二)实验与实际的差异

“思想实验”本质上是一种假想实验,理论上的设想与实际生活的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理论上所表达出的立场也并不能够蕴含生活实践的全部价值。思维假设中的场景和我们实践生活中的场景具有不同的性质: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言,我们常常是被动的,因为实际中的问题往往会随时随地发生而并不跟从于我们的主观设想,每一个具体的环境和情境都是随机的。然而,对于思想实验中的问题,我们的出发意图是主动的,即这种假想是特定的、尤其是针对某种理论来建构和设计的。由此多数思想实验针对某一理论观点进行批判和反驳,是一种从观点出发的思路,而不是从问题出发再到观点的思路,理论如果先入为主,这种特定的预先指向性并不利于整个问题的研究进程。伦理学问题的实践性质决定了研究方法需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而不是简单的理论内部之争。

(三)行为与行动者分离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现代哲学的深刻变革,在现代性的语境之下,伦理学话语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脱离“关怀伦理”而转向“操作伦理”,从以探讨“德性”为主的美德伦理学转向以探讨“行为正当性”为主的功利主义、义务论等主流伦理学说,从一种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德性诉求转向了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和论证,这也就导致了德性与规范、行动者与行为的分离,用斯托克的比喻来说就是现代道德哲学的“精神分裂症”。而大多数的思想实验研究方法也是在这样的话语转向下应运而生的,马赫作为第二代实证主义的代表,在其《认识与谬误》一书中第十一章以“论思想实验”为题展开论述,这一般被认为是思想实验最早作为一种正规的学术研究方法出现并被应用,可见这一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科学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色彩,是话语转向的一种表现。

在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时代,人们关注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德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要考察和评判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本身,而是包括发出这个行为的行动者,“对每个人来说,适合他的品质的那种实现活动最值得欲求。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优良的德性与他做出合乎德性的行为是一致的,成为好人与做好事可以是内在统一的,行动者作为一个本体概念蕴含着德性、规范和幸福本身。而现代伦理理论的代表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所关注的则是行为自身的合理性,无论行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只要他的行为选择符合规范,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即“人们只是为了确定何种行为是达到这种善的正当(正确)手段而追求关于目的的知识。” “行为中心”的理论追求“好的行为”,而“行为者中心”的思路则朝向“好人”、“好生活”这样更大的图景。如果我们把伦理学中“电车难题”这一思想实验所得出的悖论放置在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时代,也许并不会符合那样一种话语体系,是否转动方向盘和是否把桥上的胖子推下去这些行为选择并不意味着某人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或义务论者,而很可能是反映了某人拥有某种德性。并且,出于一种德性也许并不妨碍他在前后不同的情境下做出看似矛盾的行为选择。例如在第一种情境下他选择转动方向盘以一救五,这说明他具有衡量并珍爱生命的意识,在第二种情境下他没有选择将桥上的胖子推下去,则意味着他拥有怜悯之心,而前后这两种德性是不会相互矛盾的,即便他在行为上作出了看似矛盾的选择,却依然可以用他自身(行动者)的德性来合理解释。如果从这样一个伦理视角重新审视“电车难题”的话,那么这个困境的解答也就不单单是某种悖论或几种理论的内在纠纷了。

思想实验方法在伦理学中被应用时,多以行为本身是否合理的反问方式来针对某种理论进行质疑和反驳,在这一方面反映出这种研究方法的话语局限,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伦理话语的完整性,从伦理学整体的历史变迁上来看,并不能很好地涵盖所有的伦理学话语和评价方式。

三、结语

思想实验研究方法通过程序设计和思维推理揭示某种理论的理论漏洞,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意义,但如果思想实验试图通过制造理论矛盾去激发人们寻找一种毫无缺陷的伦理学理论或体系(这种研究方法的背后暗示着一种规范主义的倾向),那么这种尝试的意义并不大。再完美的伦理规范理论也不可能涵盖生活世界的全部价值,即便没有理论上的缺陷和漏洞,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依然面临种种选择,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的内在价值与经过抽象和规范化处理的伦理理论是两种不同质的东西。人的实践是一个可能的无限展开的过程,我们不应该在规范主义的影响下把一个理论固化为行为的全部解释系统,这样的伦理和道德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封闭的,不再具有任何开放性与可能性。规范化的理论要求只能帮助维护某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却不能够说明一种生活是好生活,也不能够决定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伦理学研究应基于实践,基于我们可能的生活世界。这意味着我们总是先基于对生活世界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而发出行为,继而抽象为理论,而不是由一个固定的规范理论指导后再发出行为。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6篇

【摘要】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优化对男护生的带教方式,使之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提高其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培养合格的男护生的目的。【关键词】

男护生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男性护士走上了工作岗位。很多医学院校也纷纷开始招收男护生,以解决目前国内临床中男护士供不应求的现象[1]。新乡医学院于2004年首次招收本科男护生[2],并逐年增加招生量,由最初的10名发展到2009年的40名,男护生所占的比例在护生中越来越大。《基础护理学》是护生入校后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实验教学是整个基础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有助于护生获得和提高直接的护理知识和操作经验, 学会关心和参与, 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 进而促进护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在实验教学中, 传统的以女生为主的带教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护理专业男女并存的特点,男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女护生没有遇到的问题和压力。为缓解男护生的心理压力,稳定其专业思想,保证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男护生进行实验教学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

1.1 发展批判性思维

利用男性思维灵活、逻辑性强、接受新信息快、创造性高, 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辅导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男护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启发式教学、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CBL(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等方法,激发男护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发展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到护理专业并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喂水喂饭、伺候患者,而是有着本专业的科学性、艺术性、严谨性。例如,在学习无菌和隔离技术时,可组织护生讨论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运用学得的知识来降低院内感染率。这样可促使男护生积极思考,认识到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在学习膀胱冲洗时,提出“冲洗液的温度范围为38℃-40℃,是固定的吗?病情不同,但均需要冲洗的患者都是同一个温度吗?如前列腺切除术后和尿路感染的患者”等问题,启发护生学习不局限于教材,不迷信权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展开力所能及的科学研究,形成科研思维。

1.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1.2.1 目前大多数男性报考护理专业,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该专业, 而是存在各方面原因被迫无奈选择护理专业[5]。因此巩固专业思想是保证男性护生认真踏实学习的根本[6]。《护理学基础》实验课首次课给全体护生介绍护理专业的历史、发展以及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等内容,以了解护理专业学习特点;为护生播放电影《南丁格尔》,让他们了解护理事业开创者的风采,以及护理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建立对于护理专业的信心和职业荣誉感。

1.2.2 教师在授课辅导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优势, 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以强化男护生正确的专业思想和职业信念。

可以介绍一些取得了卓越成绩的男护士,如2003年获得第39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的中国藏族男护士、雪域高原的“提灯使者”巴桑顿珠的光荣事迹[7],让男护生了解“稀有资源”的优势,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身价值,体会到护理事业的崇高性,激励其热爱护理事业。

1.3 及时介绍专业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动态了解临床及国内外对男护士的需求, 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男护生的教育,和男护生一起分析男性在护理专业的优势,指出目前护理人才紧缺,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男护士更是供不应求。全国各类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大医院都需要男护士。国外男护士注册情况形势也很乐观,而我国注册男护士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男护士的培养以及需求的快速增长将是大势所趋[8]。护士地位的提高是以高水平的护理技术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的,男护生可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改变周围人的偏见,以赢得患者的认可,社会的尊重,实现个人价值。

1.4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性别特点,合理调整教学重点。男护生大部分不喜欢过于琐碎的操作,如铺床、床上洗头、擦浴等,这些内容可以作为一般了解的知识,不过分强调细节的操作;而一些抢救技术、男性患者的护理则是是男护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根据男性动手能力强,爱钻研的特点,要求男护生掌握一些设备器械的使用和简单的故障维修。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的操作使用,提高他们的操作兴趣,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处理一些小的器械故障,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以适应临床的需要,最终坚定男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念。

1.5 合理分组

实验课采用分班分组练习,每班18-20人,每组4-5人,把男生分散在各个练习小组中(1-2人)。这样既可以避免男护生过于相对集中,导致负性情绪聚集和扩散;还利于帮助男护生克服不良心理反应,引导男女护生在练习时互相督促,学习对方优点,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1.6欣赏教育

1.6.1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保护男护生的自尊,善于发现他们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并给予鼓励、表扬和肯定,激发其自豪感。创造男护生积极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增加男护生回示各项操作的机会;引入竞争机制,男护生之间,男女护生之间进行操作技能竞赛等。经过男护生的刻苦练习,男护生每次都能在比赛中有出色表现。

1.6.2对于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任务的男护生,不要盲目的指责和批评,课后加强沟通交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进行相应的辅导咨询工作,并帮助其解决思想及学习上的疑惑,在了解其心理状况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和情绪对其加以正面引导。

1.7完善考核体系 基础护理学实验考试注重时间的连贯性和手段的多元化。考核成绩实现量化,由课堂练习态度(10%)、人文关怀(10%)、仪容仪表(10%)、课堂纪律(10%)、期中考核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30%)等多项指标最终组合而成。考核手段采取角色扮演、情景设计、单项操作等多种方式结合。指导男护生遵循护理程序,首先对预设的患者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经小组讨论后,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合理准确的实施操作,最后对操作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同时把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仪表态度、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等内容也作为考核项目,对护生从第一次课就开始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考核。这样有利于激发男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男护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效果

2008-2009学年中,男护生对教师满意度达到100%,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达到96%;《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考核中,男护生的优秀率(>80分)达到90%;学期结束时,未再发生男护生转至其他专业的现象。讨论

由于历史和社会观念的原因,护理领域一直是女性独占天下,护理院校无一不是针对女性设计教育模式和教学课程[9]。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男性进入护理领域,但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等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多以女生为基础进行设计的,缺乏男护士的培养体系。由于男性本身的生理特点、传统观念、学习及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加之没有带教教师合理的引导,往往导致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失去兴趣,甚至部分男护生决定放弃本专业而另谋他业[10]。

本研究结合男护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以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就业环境为导向,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男护生正确认识本专业,稳固其专业思想,调动操作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多思考,在操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改变以往练习中简单机械的模仿,强调“重原则、轻步骤”,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同一操作中的步骤顺序可以有所不同,有所创新,培养男护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安排上的调整,使男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并不是机械性的简单重复,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在护理技术方面可与女同学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比女同学更好,特别是一些设备器械的操作,增强了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

因性别问题,部分男护生在和女教师的沟通上不够坦诚;同时,女教师不能够十分精确地掌握男护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故建议实验室应引进男性护理带教教师,以减轻男护生心理负担,增进练习操作的信心。

解剖学与生理学实验总结 第7篇

解剖学与生理学实验总结

与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课程相对应的,在这学期我们也做了一些解剖生理学的相关实验。虽然我们不是专业学医的,但这个实验也是要自己动手真的去解剖蟾蜍和家兔。通过对每一个解剖实验的预习,操作,对结果的分析,很好的巩固了生理学繁琐的知识点,这一学期,主要是对蟾蜍的实验,通过对蟾蜍的解剖,学会了对于简单标本的制作,影响骨骼肌的因素,离体蛙心的灌流和对心动周期的观察。通过对蟾蜍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真的是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不仅是女生男生也如是。其实对于实际操作来讲,难度不是很大,我们组的操作一直都还算顺利,当然也有一些磕磕绊绊,其中比较让我们纠结就是结扎问题,尤其是在进行离体蛙心灌流时,线很容易扎不紧,插管就会容易脱落,然后插管部分又要重新做,每次实验扎线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庆幸的是,没有在蛙心离体之后插管才掉,那样的话整个实验都要重新做了,我们基本上每次实验都只用了一只青蛙。在解剖实验中,对于一些较困难的实验,我们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像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离体蛙心灌流,还有后面的家兔实验,我们在看相关录像的时候,觉得操作也不是很难,但是操作中也需要操作者之间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也因为配合的不是很好,在实验中也浪费了很多时间。有了之前对蟾蜍的解剖的基础,在对家兔实验时,对于实际操作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由于两个的身体结构有很大不同,在对于神经的分辨和血管的确定时还是花费了很多时间。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还记得在第一次实验时,面对蟾蜍,班上的每个人都是满心的惊恐,但在几次试验后,已经完全没有当时的胆小,都很认真的去做实验,去分析。在这个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了解了对于实验的分析,不是简单的罗列结果,而是需要根据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结果,并且通过这些分析,对生理和解剖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就我个人来讲,这样的课程设置针对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很深入起到了很大的巩固效果,此次生理学实验对于我来说,更加珍贵的事这个过程,除了学医的学生,应该很少有专业会安排学生进行解剖实验,解剖实验让我了解了更多医学的知识,我觉得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到的。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8篇

1 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

《药理学实验技术》课程, 是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旨在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药理学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同时, 能及时地融合当前国内国际药理学的新方法和技术, 为研究生课题的完成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潜能有机会得到开发和深化, 为国家培养出真正高水准的医学科研和创新人才。

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先讲授相关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 以及相关的实验技术, 学生再按照实验教材上的设计去做。药理学实验技术课程改革, 即让学生自行实验设计与实施, 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的窠臼。

2 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内容与方法

药理学实验技术课程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此三部分循序渐进: (1) 药理学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训练。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的常用手术方法, 药理学常用仪器 (如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二道生理记录仪, 心电图机, 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 微循环图象观察与分析系统, 血气测定分析系统) , 药理学常用观察指标等。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示教, 模拟实验室 (下设两个子模块, 一个为示教版, 可进行整个实验的演示, 并配音解说;另一个为自己操作版,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如果操作错误, 将无法进行后续的实验步骤) 等。 (2) 药理学前沿技术系列讲座及现有高级设备介绍。这一阶段主要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开展, 力图对学生的硕士课题的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教学方法上主要为学生举办"药理学前沿"系列讲座, 邀请本校活跃在医学科研前沿的专家教授, 海外归国博士, 新引进的博士等为学生讲述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使学生有机会开阔视野, 活跃思想, 拓展兴趣, 并开发其科研和创新潜能。对于本专业现有的高级仪器设备, 如:膜片钳, 多道生理记录仪, 水迷宫, 离体器官灌流装置等, 则请专职的仪器日常使用与维修实验技术人员, 进行讲解与操作指导。 (3) 教师选题, 学生自组实验团队, 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的讨论与确定, 实验室实验, 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总结。

3 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3.1 选题

这一阶段中, 教师选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学生既能全面把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能拓宽视野;既要考虑现有的仪器设备, 又要考虑课题的前沿性;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必须集体备课, 讨论实验选题, 并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3.1.1 选题的原则:

(1) 设计方案无固定单一的标准, 也不是课本上能找到的; (2) 要考虑学生的程度与兴趣; (3) 方式多变化; (4) 内容应配合学科的教材。

3.1.2 选题的过程:

(1) 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的目标与重点, 内容及要求; (2) 搜集资料:搜集有关的论文, 资料等, 以便选取所需的材料; (3) 拟定选题:根据教材分析, 拟订设计的题目; (4) 应用策略:应用启发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编拟自行实验设计的选题; (5) 实施及评估:设计实施以后, 应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加以评估, 以了解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

3.2 组建实验团队, 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现代科研创新往往不是某个个体能够独立实现的, 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以及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共享才是现在乃至将来创新能力发展所趋。在团队创造力和团队成员个人创造力的相互关系上, 团队创造力并不是所有团队成员的创造力的总和, 而是有创造力的团队成员通过群体互动形成的一种融含了个人创造力在内的, 其功效远远大于个体创造力的组织创造力。因此, 当确定选题后, 我们要求学生自组实验团队, 一般每个团队5~6人, 自选领导者, 分工协作与交流, 查阅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 了解和掌握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状况, 发展动态, 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实验课题要求和实验室条件, 提出具体的书面实验设计方案, 包括实验前期准备, 实验条件要求, 实验计划进度等等。

3.3 方案的讨论与确定

指导教师在对各团队实验方案审议的基础上, 与全体研究生开展讨论。由各团队介绍实验方案, 学生提问, 此过程和作用类似研究生开题报告。最后, 指导教师和全体成员根据学生提问, 可行性, 先进性, 实验室条件等因素对所有方案进行筛选, 从中选出最能体现科学性, 先进性, 可操作性的方案, 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求的前提下, 共同修正, 并确定此实验方案。

3.4 实验室实验

按确定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室由个团队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 设备等, 配制试剂, 药品, 开展具体的实验和测试工作。指导教师负责现场指导, 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难题,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创造必要的实验条件, 如分析条件, 设备材料等。在研究生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学生也熟悉和掌握了很多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

3.5 实验总结

由全体研究生针对各团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可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进行讨论, 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总结, 教师负责指导和答疑, 这一过程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最终按要求编写出实验研究报告。

4 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特点

《药理学实验技术》课程, 学生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 具有以下特点:

4.1 多样性 多样性指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多而充实, 实验设计方案多样, 不限于一种方案, 尤其重要的是自行实验设计的目标也是多方面的, 不限于认知, 记忆, 而更强调发散性思维及理解, 分析, 综合, 评鉴, 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4.2 启发性 自行实验设计与实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主动地去探讨及搜集更多的资料, 能够激发学生大而新奇的想象力, 综合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4.3 挑战性 自行实验设计与实施的线索, 能由已知导致未知, 由单样演变为多样, 对学生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作用, 可使学生乐于思考设计, 使学习的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

4.4 完整性 学生自行实验设计与实施是实验设计技术课程的一部分, 包括各种理论知识与技术应与原来的课程密切配合, 补充学科教学之不足。学生从实验自我设计与实施中, 可得到知识, 能力, 设计, 过程, 结论, 目标等完整的学习。

4.5 适应性 学生自行实验设计与实施的设计方案具有分歧性, 有多种答案, 多种不同的做法, 完全因个人的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 没有截然对与错的划分, 所以能适应个别差异, 学生能依自己的程度作适当的反应, 而没有挫折感。创造性设计方案的实施, 既有发展性, 又可适应差异性。

5 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效果与展望

从传统的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到学生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教学, 这种转变不仅对教与学的双方会产生巨大影响, 对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1 促进教师知识更新, 扩大获取信息量的渠道

从教师集体备课到任课教师选题, 教师必须最大限度的获取本学科的知识动向, 知识前沿课题, 热点研究等等, 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这些知识的获取, 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中获得。

5.2 教师之间, 师生之间的智力协作与碰撞, 提高教师申报课题的创新性

教师申报课题, 需要有创新性, 科学研究, 需要有创新性。教师之间, 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学术交流是创新能力的“粘合剂”, 通过“粘合”, 实现科学劳动者之间的智力协作;是“智力的弹性碰撞”, 通过“碰撞”, 激发出各种“思想火花”, 是“知识的播种机”, 通过交流, 使新的科学知识得以传播。

5.3 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以往的研究生实验教学, 有现成的完整方案, 只需照方抓药即可。阻碍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以及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而学生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 它的每一个实验步骤都需要学生自己去设计, 每一个实验条件都需要自己去尝试与探索, 每一个实验结果都需要自己去思考和总结,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5.4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为研究生后期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生教育, 是课题教育, 他们必须完成一个课题的完整研究。药理学实验课学生自我实验设计与实施, 提供了一个预"演习"的机会, 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协调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舞台上均可得到施展, 研究生后期的课题研究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和完成。

5.5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培养团队创造力

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 是国家未来科研人才, 现代科研创新往往不是某个个体能够独立实现的, 强调的是团队的总体业绩。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 以学生自组团队, 团队共同协作为基础,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5.6 加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由于自主实验设计与实施的课题方向较多, 内容较新, 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实验设备类型较多, 先进性要求也较高, 因此, 加强实验室的资金投入, 改善仪器设备, 创造较好的实验条件是提高课题质量, 保证师生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同时, 由于实验课题的多样性, 学生的思维差异性, 对实验室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保证实验的高效, 实验室的管理也必须高效。

关键词:自行设计,实施,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秋艳.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探索, 2006, (10) :19-20.

[2]谢纳泽.论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药学教育, 2006, (6) :37-38.

上一篇:明确岗位职责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下一篇:学校餐厅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