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感

2024-07-25

读《实践论》感(精选8篇)

读《实践论》感 第1篇

“眉头一皱计上心

来”

《实践论》里写到:“《三国演义》上经常写到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认识的的二阶段。”

摘要: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 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读完毛泽东的《实践论》,从中我再次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教科书中都写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辨证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实践。因此,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感性认识中获得的丰富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将符合实际的部分上升为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活动和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阅读《实践论》和其它对其的解释书籍,认识到《》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一、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二、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当地。避免犯“刻舟求剑”类似的错误。

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避免犯“守株待兔”类似错误。

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还要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三、实践要注意总结

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要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在大学中我们要把学习和做人 做事结合;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进步,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实践中检验自己 完善自己。

总的来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对此,我有点理解: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从高中的课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批判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从中我们也可以举一反三:例如,一、《实践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学了中国近代史及现代史的都能了解经验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好的经验可以给我们的实践带来益处,但经验主义是却会在不经意中令你万劫不复。

二、《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从字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是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同时还要做实验的原因,即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当然理解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再积累一定资料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这也就是我们从书本上所了解到的,马克思主 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在阅读《实践论》和一些对《实践论》的观点及看法的同时,了解到,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有于两点,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比如说我们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1958年的人民公社及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当时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使中国倒退五十年。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对土地的要求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到19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

为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提供前提,更确切的说为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都无不证明:实践与真理不是凭空捏造的,实践是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践需要真理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

《实践论》让我懂得对待事情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在大学里学到很多知识,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但实际却不是,也许一但毕业了,出去找工作才发现学校的知识大多数不适用,所以我现阶段在大学不单单只是学知识,还会尽可能找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实践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最好手段。

加居客套话。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读《实践论》感 第2篇

近日看过一篇《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感受颇多,文章从七个方面讲述“落实”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要性。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作用。文章讲述多个案例生动阐述:落实是一种观念、落实是一种责任、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是一种文化,落实出竞争力、落实出生产力、落实出创造力等理念。

每个案例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看的见、摸的着,使我们深有同感。交通公路行业是国家基础支柱行业,每一座桥、每一条路都是实实干出来的,是不折不扣落实的结果。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科学决策变成实践,才能把任务变成行动,才能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抓好落实必须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如果布置工作不明确、不细化、不能到岗到人,在实际工作中将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其结果使落实成了一句空话。

另外,落实的奖惩追究制度也是保证落实的有效手段,使任务落实好的人受到表彰和奖励,使落实任务不好的人受到惩处追究。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要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落实的榜 1

读《实践论》感 第3篇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琐碎的日常生活, 抑或是复杂的思想认识,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被牵扯进改革的洪流之中。面对各种新奇事物的冲击, 琳琅满目的繁华, 似乎更需要有一批人时刻保持着冷静理智的思考, 不断侧击着人们已然迷失的心灵。“在社会转型时期, 这种‘转换’的冲击往往更加强烈, 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更严重、更明显。对此, 当然不能随波逐流, 作为知识分子, 更应抱有一份警觉。”【1】

于是出于知识分子的责任与道义, 很多学者义不容辞地拿起“杂文”这一“短枪”和“匕首”开始与现实社会问题做斗争。而雷颐便是其中一位。

当雷颐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世界时, 他说:“只有一步之遥, 便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灯红酒绿的世界。只要往外走二三十米, 便是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可就是这仅仅一步之远, 却把喧嚣与繁华摒除, 使我能够‘闹中取静’, 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 专心地读书, 认真地思考……但同时, 又使我能走出书斋, 时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脉动。”【2】雷颐的杂文集《取静集》便是他在“闹”中静心思考的产物。

《取静集》收录了雷颐1997年前创作的50篇杂文。题材涉及相对广泛, 包括:历史, 文化, 思想, 文学批评等。

如若要给雷颐的杂文创作归类的话, 那他的杂文必然要归入“学者杂文”一类。所谓“学者杂文”, 简单地说就是指由以学术研究为职业、以维护人类基本精神价值 (理性、自由、公平等) 为职守的那部分职业性学者撰写的具有题材的现实和思想的批判性的杂感文字。【3】

尽管雷颐的创作属于“学者杂文”一类, 但是他对现实所怀有的激情批判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专业的杂文作家。《取静集》中的杂文, 大多数都是雷颐从他擅长的专业——历史入手, 通过历史的解剖和揭秘以及重新解读, 发掘出仍然具有时代气息和价值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

除了利用杂文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外, 雷颐还在2005年开通了新浪博客。在博客中雷颐除了将自己曾经在纸媒上发表过的部分文章重新发表在博文中, 还就当下即时的许多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雷颐杂文创作特色

(一) 题材涉猎广泛

尽管雷颐是一位历史学家, 但他的杂文题材涉猎范围相对广泛。不仅囊括了他擅长的历史领域, 还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 他的杂文还就社会当下问题做出了积极的个人思考, 这就使得他的杂文涉及了诸如社会制度, 教育体制, 学术道德, 经济秩序, 军事国防等诸多层面。

(二) 大量史实的运用, “古今一线牵”的思考模式

作为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 雷颐的杂文创作也始终体现着他专业的思考。杂文集《取静集》和新浪博客的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 深度发掘来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以古为镜, 借古说今, “古今一线牵”是雷颐的思考模式, 正是由于这种思考是建立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之上, 所以显得格外的深沉。

尽管历史已经过去, 但是历史留给人们心灵的沉重却永远无法抹去。面对日本高层领导人频繁的参拜靖国神社, 许多中国人无法接受, 甚至做出了过激行为。面对这一社会现象, 雷颐在《取静集》“拒绝遗忘”这篇杂文中却通过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鲜明对比的运用, 达到了清醒理智无可辩驳的批判日本高官行为的目的。

他在开篇说:“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了自己的光荣传统;但如果过去曾经罪孽深重, 忘记过去就是拒不悔罪。要记住光荣传统并不困难, 而要面对历史的罪过,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民族、国家来说, 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接下来, 雷颐在文章中分别列举了在二战中同为法西斯国家、同样带给世界人们偌大灾难的德国在二战后面对自己罪行的忏悔。“62年,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 柏林市政府在当年焚书的剧院广场、现在改名为倍倍尔广场 (Bebelplatz) 上建立起一座寓意深刻的、无书的‘图书馆纪念碑’以警醒后人千万不要忘记这象征着专制、愚昧和自己民族耻辱的历史一幕。”雷颐评价说:“当然, 有过与人类文明为敌的焚书‘壮举’的民族并不仅仅只有日耳曼民族, 因为专制者也大都意识到‘书本’对自己的威胁力量, 对其恐惧万分, 要用国家暴力来‘消灭之’。但是有勇气修建‘纪念碑’记述自己这种罪过的民族, 现在还只有日耳曼民族。”雷颐称赞说:“这不愧是一个产生过歌德、席勒、贝多芬、康德、黑格尔……这些文化思想巨人的民族所应有的气概。”雷颐还列举了1970年,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代表德意志民族和国家在波兰华沙的死难者纪念碑前长跪赎罪的事实。写到此处, 雷颐笔锋一转, 写到“与德国深切忏悔形成鲜明对照的, 是东方那个至今仍拒不谢罪的日本。”雷颐列举了日本文部省一次次篡改历史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 参拜“靖国神社”等诸多令人发指的行为, 雷颐还从日本的“国体思想”入手分析日本拒不谢罪的心理。在文章的最后, 雷颐总结说:“国家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国家掩盖一种罪行的时候, 无论多么深重的罪恶, 都极易被‘集体遗忘’, 因为‘遗忘’是人类最无可救药的天性之一。……摆脱历史记忆, 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而千千万万无辜的死难者, 将被历史迅速遗忘, 最多化为‘历史教科书’上一小段无足轻重的文字或几个干瘪枯燥的数字”。

雷颐对现实始终保持着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 因而他的杂文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进行拷问的层面, 相反, 他的杂文正是充分利用史实来说明问题, 无论这史实是正面的抑或是反面的。

正如雷颐在2010年9月20日的新浪博客中写下的“当年校长”这篇杂文。雷颐在这篇杂文中阐述了自己对当下大学教育体制的看法, 并影射了当下大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文章列举了1946年底“沈崇事件”引发的大规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 各名校领导人的反映:“北京大学秘书长郑天挺和教务长郑华炽都支持同学们的罢课、游行, 他们共同表示:北京大学四五十年一贯作风, 一向无干涉学生运动之成例, 今天亦不能例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务长吴泽霖、教导长诸士荃都表示不能强迫学生上课, 不能阻止学生游行, 并要求国民党当局保障学生游行的安全。燕京大学为美国人所办, 但校长陆志韦表示同情学生运动, 对学生罢课游行不干涉, 并说:‘驻华美军一天不走, 类似之事必有其继续发生之可能性, 我们应当呼吁政府, 驻华美军立即退出中国。’”。【4】文章中还分别列举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面对无礼冲撞过自己的学生戴逸被全国通缉时, 不辞辛劳, 营救戴逸的史实。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虽不赞同、甚至反对左派学生的“闹事”, 然而却坚决反对国民党抓捕学生, 保护了不少他并不赞同其政治观点的学生。而且一旦有学生被捕, 他总是极力营救, 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受审, 他一定要到庭旁听。在1949年夏国共斗争最激烈的时刻, 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反对了国民党特务在逃跑前对左派学生下毒手。“爱生如子”, 是所有学生对他的评价。最后, 雷颐总结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立名牌大学, 校长都是政府任命, 本应完全听命于政府, 却也并不遵从政府指令, 而是想方设法保护“反政府”的学生, 可见当时的大学校长具有共同的办学理念与操守。他们共同的理念就是大学的独立性和对学生的爱。”并发表自己对当下教育体制的看法:“办好大学当然是由许多条件决定的, 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操守, 确是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试想, 如果当年这些大学校长不是尽力保护学生, 而是积极配合当局抓捕那些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潮的学生或以各种名目, 如‘赤化分子’、‘左派’等‘整’那些有独立思想的学生、将其打入另册, 这样的大学能办得好吗?”

雷颐的思考是穿越古今的。他总是能在现实出现问题时, 追根溯源回到自己擅长的历史领域, 这种历史的厚重思考正是雷颐杂文创作的一大特色。

(三) 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的激情批判

雷颐是一位激情学者, 尽管长期从事厚重的历史研究, 但是他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对现实的时刻警觉与激情的批判。雷颐以他锐利的眼光, 冷峻的观察, 理性的分析使得人们可以从他的杂文创作中感受到一位学者真挚的人间情怀。

2010年8月5日, 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一处名为圣何塞的铜金矿发生塌方事故, 导致在井下作业的32明智利籍矿工和一名玻利维亚籍矿工陷于700米深地下。事故发生后, 随着多方援助, 终于在2010年10月13日, 深陷井下的33名矿工全部获救。2010年10月14日晚, 雷颐的新浪博客在夜间23点发表题为“既感骄傲, 更感脸红、痛心:‘中国制造’参加营救智利矿工”的博文。文章篇幅很短, 可以看出是雷颐难抑心头感慨写下的文字。雷颐在这篇杂文中针对中国三一重工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在营救智利矿难工人时的突出表现为例, 深刻反省了国内矿难发生后救援工作中的失误。雷颐并没有像当时国内媒体那样大肆宣扬我国起重机在这次矿难中的突出表现, 而是从另一个侧面, 一针见血地指出:“此前, 我们总以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认为只有‘发达国家’才可能有那样安全、优越的井下条件。但智利也是发展中国家, 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且远不能与发送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近月卫星的中国相比, 却也有如此安全优越的井下条件, 则不能不使我们脸红、甚至痛心。一些事情我们以为做不到, 以为脱离中国国情, 看来其实未必。关键是想不想得到, 愿不愿意做。”

脱离“一边倒”的媒体报道, 而做独立的个人思考是雷颐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在。正是因为这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 和对现实问题的激情批判使得作为学者的雷颐让我们觉得可敬而又“可爱”。

(四) “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尽管“五四”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五四”先哲们留给我们的精神依然被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 维护人类基本的精神价值依然是当今知识分子义不容辞而又艰巨的任务。雷颐, 在他的杂文创作中, 依然保留了甚至更多的时候主动自觉的扮演了“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在他的杂文集《取静集》中, “奥姆真理教的‘真理’”就是一篇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的代表作。雷颐在文章中分析了奥姆真理教的组成人员, 剖析了宗教与专制的关系, 最后得出了结论:“任何人都不能以真理的独占者自居, 必须容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存在。一个容许个性差异存在的社会才会是真正稳定却又生机勃勃、充满创造性;一个高度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水晶般纯洁透明的社会不仅毫无个人自由和创造性可言, 而且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无论他们的理想多么高尚, 都应受到怀疑, 没有任何思想享有不被怀疑的特权。……怀疑与宽容, 却是一个平常但健康的社会所应有的基本准则, 也是各类‘终极’理论的消解剂”。

雷颐的一篇题为“外交重视公众意见的制度保障”则把现代社会中“民主”面临的巨大困境揭示无疑。这篇杂文是针对中新网2010年9月3日的电文中关于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的一段讲话展开的。雷颐在肯定外交部在外交决策、政策规划时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的意见时, 同时尖锐指出:“公众意见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表现出来的。对同样的事情, 公众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意见。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观点表达表现, 而不同意见、观点则被种种方式‘屏蔽’, 决策者得到的‘公众意见’其实也是扭曲的, 并不是完整全面的‘公众意见’。如果以此作为决策参考, 决策者其实是被误导。所以外交决策、政策规划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意见确是美好愿望, 但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外, 还要, 或者说更重要的是要有制度保障。即公众能顺利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 同时, 各种不同的公众意见均有充分表达的渠道。如无这种制度保障, 愿望再好, 也很难落到实处。进一步说, ‘民主’是要有整体性制度配套的, 没有整体性制度配套, 尽管掌权者有‘实行民主’的良好愿望, 但结果可能并不‘民主’。”。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建立人类基本的普适价值是“五四”先哲们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随经岁月淘洗, 却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雷颐便如当今许多知识分子一样, 执著而坚定的践行着这一目标。

摘要:雷颐是一位历史学家, 但是正如他自己曾经在新浪视频中说过的那样:他一直有个作家梦。雷颐的杂文创作或多或少弥补了他无法成为一位作家的遗憾。作为一位从事研究历史专业的学者, 雷颐以他专业的知识, 锐利的眼光, 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他对杂文创作的读到见解。

关键词:学者型杂文,《取静集》,博客

参考文献

[1]、雷颐.取静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2]、王岩森.《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1978——20000中国杂文专题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

[3]、http://blog.sina.com.cn/u/1045529987

[1]雷颐.取静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页3.

[2]雷颐.取静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页1.

[3]王岩森.《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1978——20000中国杂文专题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页154.

“读”是基础“感”为重 第4篇

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感受。这次写读后感,既是为了提高我们的阅读和作文的能力,又是为了提高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要学会从文中感悟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亮点捕捉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读不进去,没有深刻的感受,“写”就无从下手。最容易出彩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用实际事例去打动人、感染人。

精雕细琢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湖北省荆门市五里中心小学童心文学社 刘 锋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使(删去“使”,句子才正确)我感到无比惋惜和愤怒。(点出作品,表白心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聚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建成简直是一个奇迹!(介绍圆明园,突出珍贵。)

可是,这座花了150年时间建造成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下化为灰烬(与本段末的“化为灰烬”在语言上有重复现象,可改为“被烧毁”)。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的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来侵略的敌人(改为“侵略者”,语言更精练。)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的神情,疯狂地将贵重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得满满的……(联想自然,反映了对侵略者的愤恨。)而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铁骨铮铮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本段针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表达愤怒之情。)

这是怎样令人屈辱的一段历史啊!圆明园的毁灭给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人当头一棒,一百四十多年后它仍然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分析有理,点中要害。)这些可恨的强盗,我告诉你们,中国并不弱小!瞧好了,中国的火箭、卫星、导弹哪一项不走在世界前列?神舟号顺利往返宇宙;不远的将来,飘着五星红旗的航空母舰也会出航!(用事实证明中国的强大。)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你们禽兽不如的侵略行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本段用事实给侵略者以警告。)

读了这篇文章让(将“让”改为逗号,使句子更通顺)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得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与上段中“落后就要挨打”在语言上有重复现象,可改为“国家富强的重要”。)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结尾干脆利落,画龙点睛。)

《小兵张嘎》观后感

张宇迪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影片时,被(“被”前加“我”,句子才正确)主人公嘎子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交代作品及总感受。)

影片中最吸引我的是嘎子帮助八路军火烧敌人炮楼的情节。嘎子不幸被俘,关在西村鬼子炮楼的底层。听鬼子说岗楼外面失火了,嘎子想一定是八路军来了。于是便(“于是”和“便”重复,任意删去一个)趁伪军不注意时,将其打晕,利用油灯里的煤油,点燃了自己的衣服,丢在梯子上。为了使火更旺,嘎子把稻草不断的(应为“地”)抱进岗楼。为八路军拿下炮楼立下大功!(简述故事,突出嘎子机智勇敢。)

嘎子机智、勇敢,在危急之中也能想出办法,去夺取最后的(当时还不能说是“最后的”胜利。删去“最后的”,表达更准确)胜利。我们和他年龄相仿,可是和嘎子相比,我们显得多么渺小!(这一句过渡得好!)记得那次学校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我一听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报了名。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动手制作“动力小船”时,却发现(根据下文可见,是“遇到”,不只是“发现”)了一个个问题。如接上了电线,电池(是“线路”不通电吧)却不通电;等我解决了电池(改为“线路”)问题,却发现螺旋桨不转动;解决了螺旋桨问题后,竟发现船速不快……这一个个问题缠得我心烦意乱,我一气之下,把“动力小船”摔了个稀巴烂。(事例具体,真实可信,很有说服力。)现在和嘎子对比起来,我真是觉得无地自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嘎子那样面对困难,去争取胜利呢?(反问有力。)况且我们是在和平环境中遇到的一些小困难啊!(联系实际,层层深入,体会谈得实实在在。)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要以嘎子为榜样,努力培养自己勇敢、顽强的意志,以及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夺取工作和学习上的胜利。(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总评

读后感和观后感都是同一体裁,写法相同。两篇文章都抓住了重点(《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抓住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重点;《<小兵张嘎>观后感》抓住了面对困难去争取胜利这一个重点),联系了实际(国家富强和科技制作的失败),谈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读来确能感受到小作者那颗滚烫的心。

读>后感作文 第5篇

读《最后一只麻雀》后感这是一片寓言,它让我懂得了一个十分可贵的.道理。寓言说了:世界上原来有许多麻雀,但是人们不把它当成一种生命,所以乱杀它们。但是有一天世界上只有一只麻雀了人们便开始爱惜它们了,那时已经晚了麻雀已经死了。这语言告诉我们,要保护世上每一只动物,不要伤害他们不然他们会灭亡的。寓言原先是应为麻雀很多随处可见于是谁也没把它们放在眼里;后来应为麻雀越拉越少了,人们拆开是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生活的地方,由于人拉的自私自利、盲目开发,很多动植物已经灭绝了。如果人类还这样的话,那人们将会市下一个被灭绝的对象。 最后我想然人们和我一起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吧。读>后感作文2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读 后 感作文 第6篇

读 后 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有一篇文章名叫《田鼠和家鼠》,文章中说田鼠和家鼠是一对好朋友。一天,家鼠应田鼠之邀到乡下赴宴,田鼠拿出家里仅有的大麦请家鼠吃,家鼠一边吃着大麦,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过的是蚂蚁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不如和我去城里生活吧”。田鼠到家鼠家里去了,家鼠家里有干酪、果子、蜂蜜。田鼠看了两眼都发直了。当它们享用美食时一个人走了进来,家鼠和田鼠立刻钻进了洞里,等人走了它们才出来,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进来了,家鼠和田鼠一起又钻入洞里。田鼠说:“再见了朋友,我还是吃我的大麦和谷子吧!”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与其担惊受怕的过别人的生活,还不如平平安安的过自己的生活。

妥协——读《莲花》感 第7篇

《莲花》,闲书。安妮宝贝的书。小说写的是边缘人的生活。他们是世间身份孤立的某个人,内心暗涌,闷声不响。又或许是个独行的上路者,不占有世俗的资源和权力,如同被流放的角色。惟独只忠实于自己的心,一生只与自己的心较量。

苏内河。她仅存活在一个男人内心之中,或者是他的幻想之中。无从得知。那个男人,善生。与另一个女人,庆昭一边跋涉在峡谷森林之中,一边检索他的回忆。目的地-墨脱。善生惟一的目的就是去看望内河,因为他答应过她。

苏内河。一个一直寂寂无名的边缘摄影师、设计师、写作者......她有太多的身份,生活复杂。有一个身份与我相同——老师。她是墨脱中学的老师。她教语文、英语和生物。给学校带来许多新的改进。让孩子们成立兴趣小组。组织运动会、联欢会。与外界出版社联络,让他们捐助图书,建立小型图书馆。她不仅仅授予孩子们知识,她更愿意与他们一起相处。在一个雨天送几个孩子回家后独自返回的途中遭遇了泥石流,从此失踪。

苏内河。一名志愿教师。在善生的记忆里,她有过太多的曲折是非。她一直执著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不愿意与世间妥协。因为执著,她伤人,也内伤。最终慢慢与自己的命运妥协。在物质资源匮乏的墨脱做一名最简单的老师。或许她在学校所做的种种,我们许多老师都在努力着。但内河却还原了教学的本真——让孩子学会学习,并快乐着!

妥协。似乎有着不甘。那就学着妥协吧!学会热爱和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存在。一种感恩。既然身为老师,就热爱孩子,珍惜与孩子的相处。教孩子们认字、阅读、绘画、玩耍......教孩子知识,感恩与孩子相处时获得的种种快乐。

迷惑。我迷惑着。无论社会,学校,老师,家长都好像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试卷上的分数也在不断上升。可孩子真的学到了以后生活需要的知识了吗?他们快乐吗?这样的分数对孩子以后的人生真的具有意义吗?

读《实践论》感 第8篇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鉴于此,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 关键的一点就是“读”。教师应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文本, 以读促悟, 以求与作者的思维碰撞, 心灵沟通, 从而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化、升华。

但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 不少教师仍是以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零乱肢解, 架空分析, 剥夺了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的机会, 使充满人文情趣的散文教学索然无味。新《课标》强调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 教师对散文阅读教学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 针对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还要注意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渔。

以下是本人散文阅读教学初探征途上尝试的四个步骤: 读—感—品—悟。

一、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认识文本的过程; 朗读也是品味感受的过程。语文新《课标》要求“反复朗读”, 就是因为朗读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能力。

首先, 要读得正确、流畅。这是朗读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训练学生面对生疏文本就能准确把握语音、语流, 并顺畅阅读的能力。

其次, 要读出韵味。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内在的神韵上、意境上, 以及外在的结构组织上、语言形式上都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朗读, 就要掌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巧。

再次, 要读出情感。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 描绘的是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面对这一体裁, 学生就应带着感情去读, 用声音传达出文本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比如朱自清的《春》, 恬美而有生气, 感情极其细腻、丰富,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能以轻松、欢快、轻柔的语调进行朗读, 以此营造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平淡无味无情趣, “新闻播音员式”的朗读不是真正的散文朗读, 不是艺术性的朗读, 更不是创造性的朗读。

二、感

这是对文本的深入, 是对文本的总体认识。能“感”的人, 视文本为一个整体; 会“感”的人, 能及时筛选出有关信息, 捕捉到重要信息点。

首先, 感知文本内容。这是整体阅读的一个方面, 即首先要知道文本“写了什么”。在此基础上, 能流利地复述出内容, 能简练地概括出内容, 同时, 能准确定位文本内容的重点所在。

其次, 感受作者思路。思路是作者结构文章的思维程序。感受思维、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前提。其实, 感受思路的过程, 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 是解读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教会学生探寻作者的思维方向, 达到与作者思维的契合。

三、品

这是揣摩、品味, 是对重点内容的琢磨、感受、体验。

首先, 品味文本语言。散文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作者在行文时, 往往会采用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 采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颇具特色的句式, 而这些语言一般除具有表层的意义外, 常常还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内在的意蕴。比如《春》这一课, 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田野里……踢几脚球……”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 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 春草那绿绿的情态, 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学生在阅读中就要抓住重要的语段和关键的词句, 把握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 品析其妙处, 体会其妙处, 从而达到“悟意审美”的目的。

其次, 品悟作者感情。散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就要侧重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视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品悟、感受文本的情感美。同时, 这反过来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达到“以情解文”的目的。以《背影》来谈吧, 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是在文中, 我们却一再发现, 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 那一种强烈的情感, 一次次撞击着读者的心, 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

四、悟

悟即领悟、觉悟。这是在对文本内容理解之上的阅读联系、阅读发现, 更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形式。

一是悟道理。“文以载道”, 学生在阅读中要认真学“文”, 把握“文”的意义、内涵; 同时, 还要从字里行间发掘出更深的东西, 悟道明理, 并运用这些道理去思考人生。

二是悟社会。文本在反映作者思维、情感的同时, 自然会折射出社会。学生要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 缩短与社会的距离, 间接认知古今中外的社会, 贴近广阔的世界, 挖掘出文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是悟自我。即学生通过文本读出自我。具体来说, 就是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 观点得以改变, 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方法技术得以迁移, 实现自我在价值上的提高, 在能力上的练达。同时, 还要学会将自我放进文本, 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进行心灵沟通, 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思维能力。

总之, 上述散文阅读教学的“四部曲”, 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了人文精神的弘扬, 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当然, 其成效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才能验证。

上一篇:寒假安全工作倡议书下一篇:没有炮竹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