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六保工作措施

2024-09-12

落实六保工作措施(精选6篇)

落实六保工作措施 第1篇

为贯彻落实全区“六稳”“六保”工作,区人社局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提出方案,实施系列措施,帮扶企业促进就业,做好民生答卷,勤做梅列“六稳”“六保”的先行者。

一是积极搭建用工平台,各显神通解招工难。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疫情期间成立“助复工”青年突击队,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辖区230余家规上和限上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积极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为2家企业接回员工45人。举办线上招聘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等渠道,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模式。发布梅列区线上招聘信息3期,其中依托三明鱼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梅列企业专场直播招聘会,涉及辖区企业48家,提供就业岗位604个,达成求职意向107人。

二是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及时兑现各项补贴。疫情防控期间,为稳定就业岗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变企业自主申请为人社主动服务,提升稳岗政策落地速度。为百特等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助2万元;为鹭燕医药等5家企业发放春节期间为防控疫情保障民生即一次性稳就业奖补89.7万元;为辖区628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88.47万元,惠及企业员工6342人;为大润发等3家企业发放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2.95万元;发放度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649.78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技能培训,精准就业扶贫两不误。全面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摸排了解贫困户生活需求、求职意向等;实地走访辖区小清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鼓励针对适合贫困户的岗位开展线上精准技能培训,共开展了美容美发、育婴员、茶艺等线上培训11场,同时结合辖区企业岗位需求情况,通过线上推送系统向辖区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27人推送就业岗位信息12次,实现更加精准的就业帮扶。20开发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3个。

四是积极执行社保减免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用。采取电话、微信等“不见面”办件方式,与相关企业经办人员密切沟通,及时宣传退费政策。截止年5月11日,梅列区已为1128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金额366.27万元;为1047家企业减免工伤保险金额25.56万元;为1023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10.42万元。

五是积极服务高校毕业生,千方百计促就业创业。挖掘企业、政府投资项目见习岗位,2020年申报就业见习单位21家,见习岗位473个,申报2020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4个,今年机关、事业单位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30名,招聘市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0名,现进入报名阶段。同时建立三明市人才需求信息动态管理机制,梅列区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人才需求(2020年第一季度)26家企业,需求人数199人。

落实六保工作措施 第2篇

一、充分认识做好今年稳就业“六稳”“六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千方百计稳企业保就业

关键是要把各项政策落实好,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稳住市场主体,夯实稳就业保就业的基础。

一要全力以赴援企稳岗。开展千企万户减负稳岗行动,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免、减、缓、返、补”等就业扶持政策,继续顶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执行中小微企业免征、大型企业减征、困难企业缓交社会保险费的阶段性政策,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受益面,用好吸纳就业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培训补贴等,尽最大努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积极……

四要全面加强就业促进服务。一方面,要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年内完成各类培训50万人次以上。用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发挥好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作用,扩大以工代训范围,支持企业以训稳岗、以训待岗,对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线上线下培训,组织新招用农民工……

三、全力守住“六保”底线

“保”是前提、是底线,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扎实做好“六保”工作,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坚实基础。

一要全力保居民就业。前面讲的都是这个内容,这里不再重复。

二要全力保基本民生。当务之急是完成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要加快补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以产业就业为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这次疫情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增多,要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

六要全力保基层运转。今年省级已经两次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65亿元、达50%以上,下一步要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市县政府也要厉行节约办事业,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实惠交给群众和企业。要建立健全县级保工资库款预警监测日报制度,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并做好……

五、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狠抓工作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时再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六保”“六稳”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扛起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

一要知重负重。今年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深情厚爱,回报党中央对陕西的关心支持。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积极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

落实六保工作措施 第3篇

1 严把招标关, 择优营业主

1.1 建立完善招标制度

1.1.1 笔试初选

学校应根据食品安全管理者应当具备的食品卫生安全基础知识、质量控制与管理、应急处理事件能力等, 对招标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笔试, 达到初步筛选的目的。

1.1.2 面试择优

对笔试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面试, 以更全面、公正地评价招标单位。面试采用答辩演讲、模拟演习、小组讨论等形式, 以了解招标单位资金能力、资质信誉、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理念、职业素质素养、应急处理能力等情况, 从而达到择优引进资质过硬、经验丰富、管理规范、信誉良好、愿意为教育做贡献的餐饮单位, 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和良好的服务。

1.2 签订重在落实的合同

根据笔试、面试和考察确定中标单位后, 校方与中标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操作性强的合同, 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尤其要明确餐饮卫生安全奖惩办法, 为日常餐饮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供合法依据。

2 实施五常法 (5S) 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2.1 5S 5S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基础科学管理方法, 能有效改变环境卫生面貌, 提高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遏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以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2.2 HACCP HACCP是通过对可能发生食品加工环节的危害进行评估, 进而予以控制的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推行HACCP管理体系,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食堂卫生安全隐患, 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这也正是国家卫生部在2003年8月制定《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并明确规定, 到2006年所有学生集中就餐企业必须实施HACCP管理的原由所在。

2.3 5S与HACCP协同作用 实施5S与HACCP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发挥5S和HACCP的协同作用, 既能改善食品加工环境, 提高加工效率, 又能较好解决学校食品存在的种种卫生安全隐患, 防止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

3 坚持预防为先, 确保食品安全

3.1 坚决执行法律法规

要求食堂和食品经营网点坚决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3.2 严把食品采购进货关

采购食品应到指定市场, 并向供货方索取卫生许可证、卫生检验报告书等复印件;采购肉类食品必须索取卫生检验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定型包装食品, 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 (保质期) 、QS认证标志等内容;采购酒类、罐头、饮料、乳制品、调味品等食品, 向供应方索取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严把食品原料关, 禁止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3.3 坚持预防在先

明确食品加工环节的关键控制点, 设专人负责管理, 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严格执行, 层层把关, 绝不允许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或流通到下一环节, 保证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4 着力安全教育, 提升安全意识

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食品的卫生安全。高校食品安全监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工作的始终, 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1 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通过培训和体检, 取得健康和卫生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的现象发生, 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4.2 继续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

每年至少2次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学习食品卫生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基本操作技能和关键控制点控制等, 未参加培训或培训测评不合格的不准上岗, 以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同时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食堂中毒演习、座谈访谈等形式, 引导从业人员真正了解“安全第一, 防患未然”的深刻内涵, 从而形成“人人懂安全, 时时有警觉”的餐饮加工氛围。

4.3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网络

根据岗位职责需要, 进行分类培训和指导, 切实提高安全管理业务能力和水平, 以保证上级领导部门的相关精神能够及时传达和落实到每一位从业人员, 切实提高校园食品安全。

5 师生参与管理, 加大监督力度

师生是学校食堂和食品经营网点的最大消费群体, 让广大师生参与管理, 有助于加大学校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从而生产出安全放心的食品。

5.1 组建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

要求每一位委员都是自愿并热心服务的健康师生, 经过卫生监督部门的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理论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上岗后, 边工作、边学习、边培训,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参与能力, 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5.2 师生与从业人员结对帮教

先进的设施需要人去操作, 先进的制度也要人去实施, 食品的卫生安全最终将落实到从业人员身上。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缺乏, 与师生结对, 实行帮教, 不失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5.3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全方位健康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进课堂, 设立食品安全宣传专栏, 举办“养成良好饮食行为, 自我保护身体健康”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主题讲座, 定期广播食品安全知识和案例分析等, 以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保卫工作 落实防范措施 第4篇

【关键词】加强;保卫;落实;措施

近年来,因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造成外力破坏、盗窃案件,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的现象,给社会、企业造成一定损失。为此,加强保卫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减少事故案件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企业的需要。下面就以“加强保卫工作落实防范措施”为主题进行论述。

1.加强保卫工作、落实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保卫工作的管理范围,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做好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对整个社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作用。各企业、各单位内部保卫工作的成效如何,牵涉到整个社会发案率高低和安保情况的好坏。

2.保卫工作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不安全因素)

2.1护电工作

公司根据县、区行政区域划分,分别承担着电力设施保护、打击窃电及电力行政执法工作任务。我公司肩负着“西电东送”大动脉的重要护电工作使命,承担着负责维护500千伏重要线路的工作任务,是“西电东送”的枢纽。所以,只有加强和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才能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才能向北京—首都安全供电。责任大,任务重。而电力设施点多、线长、面广、多数长期暴露于露天野外(不安全因素),不利于电力设施运行维护,极易遭受外力侵害,电力设施被侵害,不仅造成电力设施本身和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危害人身安全,并间接造成社会巨额经济损失或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甚至给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由于电力设施的分布极其广泛这一客观原因,给电力设施正常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

2.2治安工作

内部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的一部分,努力做好内部治安管理工作,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治安秩序,减少整个社会刑事案件和其它治安案件的发生;可以加强社会应急机制建设、加强反恐防暴,构筑社会安全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同时,也是职工群众安心生产、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治安秩序,职工就没有安全感,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就不会集中精力去很好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治安工作也是保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内部治安管理工作是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随着近年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建立,单位内保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当今供电企业面对着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电力设施盗窃破坏及窃电案件的逐年上升;外力损坏电力设施事故的频繁发生;追缴电力设施外力损坏事故赔偿费难度的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植、违建、违章作业、野蛮施工越加严重,这些社会现状表明,客观上已经存在不安全因素。

再看我公司内部,属特大型供电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涉及面广,负责公司所有变电站、仓库、办公场所、宿舍区等要害部位的安全;它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提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它的性质、职责、任务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具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现在的工作性质既有对内性,又有对外性,治安工作绝不仅仅是过去那种关起大门完成看家护院的差事,而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已经直接渗透到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活动中,公司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一个治安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做保障。

2.3消防工作

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的无情”使消防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问题之一,也使消防工作被公认为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消防安全同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密切相关。如:美国从1977至 1984年,平均每年在火灾事故中死亡6633人。其中平均5634 人死于建筑火灾。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火灾事故也较频繁,所以火灾预防不能轻视,更不能采取不谨慎的态度,否则,会造成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等各方面的威胁。

我公司消防安全情况基本稳定,重特大火灾事故为零。

3.落实防范措施,注重隐患(不安全因素)整改

“责任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一句名言深刻说明防范工作的重要。防范工作有“人防、物防、技防”。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与保卫工作成效有很大关系。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把好企业安全防范关,便可创造两种经济效益:一是隐形经济效益,就是保卫工作自身安全防范工作做得好,没有造成企业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比如:火灾事故、盗窃案件、电力设施被破坏案件,只要不发生以上事故和案件,就意味着保卫安全防范工作做的深入,扎实,预防了事故案件的发生,避免了损失,节约了资金。又如:电力设施保护安全防范工作做的好,能免遭电力设施的各种破坏,既可达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可保证电力供应,多售电的目的,同时还可达到节约事故抢修的各种费用等等,这就是保卫工作创造的隐形经济效益。因为这种效益无法用确切的数字表明,大家往往意识不到保卫工作为供电企业创造的隐形经济效益,做出的贡献,发挥的作用。二是直观经济效益,就是在打击破坏盗窃电力设施,惩处窃电,外力损坏事故时追缴各种赔偿费的工作中,保卫部门参与和介入,依法为企业挽回的各种经济损失,这就是保卫工作创造的直观经济效益。所以,保卫安全防范工作开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了保卫安全防范工作,始终贯彻“以防为主,超前防范”的原则,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措施。公司职工未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未发生政治案件、生产破坏案件;未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职工刑事犯罪率为零,加强了电力设施保护安全防范法律法规和消防法的宣传,取得奥运政治保电阶段性胜利。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以上实践证明: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重在预防”。预防能夺取奥运会的胜利。 预防能提高经济效益。

针对本论文第二点存在的护电、治安、消防不安全因素,特制定和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3.1护电工作

一是护电人员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巡视次数、缩短巡视周期。二是保证巡视质量。三是落实对线路保护区施工作业等危险地段的监控。采取技防措施,安装巡检系统等,以保障电力设施免受侵害。

3.2治安工作

一是要制定加强要害部位门卫管理制度;为要害部位安装必要的监控防盗等技防设备。对要害部位安全不定期检查。安排专职保安人员巡视等。二是对重点人员不定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开展帮教活动。

3.3消防工作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消防工作,深刻理解“预防胜于救灾”这一科学道理,及时处理解决消防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消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二是按周期及时检修更换到期的消防设施。三是及时落实电缆防火封堵工作。实行谁破拆、谁封堵的原则。工作到人,责任到人。

由此可见,落实防范措施,注重隐患(不安全因素)整改,需要各级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也是实现隐患整改所必备的客观条件。

4.对以后保卫工作提出的建议和采取的步骤

4.1注重基础管理,狠抓制度的落实

思路:健全组织、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理顺关系、加强协调、重视投入、狠抓落实。

重点:对内加强规章制度、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解决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的问题。对外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积极探索政企、警企合作机制,力促电力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依法维护供电企业的权益,为企业在当地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方法: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力度。

(2)重视制度建设,做到管理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3)明确今后的方向、谋划未来的工作。

(4)组织完善信息网络,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

4.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俗话说的好:“巧媳难为无米之炊”。确保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就需资金投入落实到位,才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才能促进安全生产,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落实六保工作措施 第5篇

今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全县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回升幅度好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就业、保就业

1.引导群众到园区企业和扶贫车间就业。一是通过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帮助园区重点企业新增招工2500余人,园区企业吸纳本地就业12491人;二是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点对点”包车集中输送的方式,为县园区企业输送员工3600余人,2月6日合力泰率先复工复产,至2月底,园区165家企业项目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园区73家规上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复工率100%;三是积极引导群众到扶贫车间就近就业,全县42家扶贫车间吸纳就业86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62人。

2.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我县因地制宜,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科学开发了保洁、河道管理、生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3091个,全部用于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3.发放创业贷款扶持创业。全县已发放创业贷款6000余万元(其中为城乡贫困群众发放251万元),小微企业700万元,共计6700余万元。

4.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已开展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创业、企业以工代训等技能培训班38期,培训人数1224人,其中城乡贫困人员187人。

1-6月全县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56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01%,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20人。

(二)稳金融

疫情期间,人行XX县支行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申请贷款,支持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春耕生产,督促辖内金融机构及时对接疫情防控重点名单内企业。给两个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支小再贷款金额11620万元。累计发放再贷款48000万元,再贷款余额31500万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共为43户企业和13户个人信贷投放14878万元,其中最大单笔1100万元。截止5月30日,县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58539万元,比年初增加85076万元,与去年同期增加156888万元;

各项贷款余额1066712万元,比年初增加135252万元,增幅14.52%;比去年同期增加230512万元,增幅27.58%;其中:企业贷款余额463582万元,比年初增加93686万元,增幅27.32%,比去年同期增加151567万元,增幅48.58%;个人贷款余额616785万元,比年初增加21692万元,增幅3.65%,比去年同期增加102953万元,增幅,20.03%。比全市贷款平均增速9.39%高5.1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一,已完成全年新增贷款18亿元指导任务的78.17%。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8.447%;与全市5个国定贫困县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为7.7%,高出贷款平均增速6.75个百分点。

(三)稳投资

1.抢抓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全县安排了87个重点项目(其中:市重点项目36个、省大中型项目17个),涉及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交通等八个板块,总投资约281.45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约101.77亿元。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调度督导帮助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截止5月底,全县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36亿元,占年计划的24.1

%;1-5月计划新开工项目16个,实际开工12个(提前开工项目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75%。87个项目中除3个项目暂缓实施外,达到计划进度要求的项目有61个,达标率70.1%。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99亿元,占年计划的40.1%。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43.4%。

2.狠抓争资争项工作。一是结合中央、省投资方向,制定下发《XX县2020年立项争资工作指南》。指南对2020年拟争取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方向以及2020年重点争取上级支持的79个重大事项进行了明确。二是做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储备。紧扣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储备并申报专项债项目37个,总投资159.74亿元。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通过的项目13个,总投资52.68亿元,拟申报政府专项债资金28.04亿元。目前,已分两批共下达政府专项债资金

5.14亿元。三是做好新增中央预算投资项目储备。分投向储备新增中央预算投资项目45个,总投资36.92亿元,申请中央投资18.78亿元。

3.帮助企业开展融资。抢抓机遇,结合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及7家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补短板促升级稳投资专项贷款的通知》,积极为企业及重点项目开展融资,共上报对接项目7个,总投资30.61亿元,申请融资20.62亿元。

(四)稳外贸、外资

1.大力开展线上招商。积极推广不见面招商,对成熟且有签约意向的项目,全力进行网上对接、加大洽谈力度,推动尽快签约。今年2月26日,在疫情形势较为严峻时,通过面对面、戴口罩方式,成功签约了投资21.8亿元的松展高端线路板项目,招大引强取得开门红。

2.大力开展企业精准帮扶。制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安排专人靠前对接企业,协助企业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短缺问题,全县外资、外贸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

3.推动外贸出口。推动我县出口企业与中信保XX分公司有效对接,当前8家有出口业绩的企业已有7家在中信保投保,享受免保费优惠;主动深入园区摸排企业,上门为有出口意向的xxx等项目办理外贸出口备案,协助相关企业加快办理海关登记,取得出口资质。

(五)稳预期

县委、县政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精准把握经济运行走势,精准分析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精准采取应对之策,持续跟踪重点工作进展,推动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加快恢复,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好于预期。1-5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财政总收入完成61158万元,同比增长15.5%,全市排第1,二类县排第1;税收收入完成50000万元,同比增长3.6%,全市排第2,二类县排第1,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完成8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97万元,同比增长15.9%,全市排第1,二类县排第1;工业用电量完成1397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69%;1-4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全市排第6,二类县排第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6,全市排第4,二类县排第1;贷款余额完成1132034,28.6,全市排第1,二类县排第1;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完成10.46亿元,同比增长6.7%,全市排第1,二类县排第5;生产企业出口完成231万美元,同比下降44.6%,全市排第13,二类县排第6。

(六)保基本民生

1、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一是及时办理已缴社保费退费。对今年2月已缴纳了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的所有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等符合减免政策单位的单位缴费部分,进行了批量全额退费。对减半征收的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此次先行全额退费,待后再按减半征收政策进行调整补缴。全县累计先行退费264.8万元,其中养老保险177户、258.2万元;失业保险9户、0.2万元,工伤保险

44户、6.4万元。

二是认真开展企业划型。

据统计,全县参保企业分类划型786户,其中企业775户(大型企业21户,中小微企业754户),个体工商户6户,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等其它经济组织5户。对划型结果,于3月23日进行了公示,并对实施减半征收的企业再次进行了走访宣传,告知企业如有异议,及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按程序予以确认企业划型。根据企业初步划型测算,2-6月养老保险缴费减免1130.3万元,工伤保险缴费减免72.6万元,失业保险缴费减免27.5万元。

2.全面落实各项医保政策。一是因疫情期间对城乡居民采取了未缴纳医保费用的群众可继续享受医保待遇的办法,并延长了参保缴费期限。截止目前我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71514人,完成参保任务的97.32%。二是对企业参加医保实施减半征收。

3月至5月,对全县企业缴纳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为3个月,目前为企业减征费用x元,并免收缓缴期间的滞纳金三是确保新冠肺炎救治费用顺利结算。为确保新冠肺炎费用及时结算,县医保基金预拨100万元给XX县人民医院用于新冠肺炎的救治。目前县人民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人2人次,基本医保支付23909元。

四是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组织业务人员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做好建档立卡参保和享受免缴参保费及各项优惠待遇等信息提取比对工作,确保了全县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建档立卡户等51088名贫困人员各项医疗保障保险费用代缴和待遇全部落实到位。

五是落实住院报销90%适度要求。

全面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道保障线”,调整完善医保制度,规范医疗报销费用,严格落实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报销补偿比例达到90%的适度要求。六是简化特殊慢性病种办理手续。贫困人口确诊患有符合规定的慢性病可凭相关材料申报特殊慢性病种,不受时间限制。

3.强化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一是摸清底数。对辖区内重点贫困家庭开展全面摸排。共排查“五类”重点困难户2221户,其中分散特困人员529户,精神病患者888户,政府代建房户262户,独居老人199户,其它人员343户。排查的困难户都建立了台账,全部落实了巡防责任人。对摸排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登记和解决,确保不发生因疫致贫、返贫等问题。

二是开辟临时救助、城乡低保发放资金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等方式,简化程序、优化服务,提高资金下拨效率,确保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疫情期间将低保、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收集申请人基本资料后,通过村(居)、乡镇(街道)两级审核审批,直接报县民政局发放低保金,共上报农村低保578户694人。

放宽了临时救助户籍地申请限制,对困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我县感染疫情或隔离的流动人口或滞留人员,其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由急难发生地乡镇或民政局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疫情期间各乡镇积极开展救助工作,对困疫情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采取先救助,后补办资料的形式,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对因封路、隔离等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由乡镇(村)统一采购粮油、蔬菜、方便面和饮用水等生活和防疫必需品,及时发放到救助对象家中。全县共使用临时救助备用金16.3万元,统一采购物质或发放现金,对330户926人实施了救助。

三是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20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20年1月起,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5元,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325元。1-6月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0980415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从3月份起提高了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标准,3月份农村每人每月62元城市每人每月94元、4月份农村每人每月46元城市每人每月70元全部发放到位。1-4月发放临时补贴资金x元;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915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标准是615元。

4.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一是提升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能力。失能特困人员护理费每人每月1200元,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费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自理特困人员护理费参照重度失能护理补贴每人每月70元,失能半失能供养标准参照城市特困标准执行。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在县级养老机构恒祥源养老院照护,落实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措施。二是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提升改造,提升养老服务兜底保障能力。五丰镇桂江敬老院建设项目已复工,xx乡敬老院新建院民楼、xx镇新建院民楼已立项,xx等敬老院实施提升改造。三是提升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开展“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建设并运营具有助餐等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之家。落实农村留守和分散特困定期巡访制度。

5.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1-6月,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x人,护理补贴x人,资金x元。

6.积极开展城镇脱贫解困工作。一是加大基本生活保障力度。1-6月发放城市低保金x万元、特困供养金18.3915万元、孤儿基本生活金3.13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6.72万元、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0.72万元,对因疫情影响或因灾因病的14位贫困群众开展临时救助共计2.5万元。二是加大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目前已有121名贫困群众在园区实现稳定就业;为10位贫困群众发放创业贷款155万,为24位贫困群众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8万元。

三是加大医疗帮扶工作力度。

1-5月以280元/人的标准为2347位贫困群众代缴基本医疗保险;为1897位贫困群众购买了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共计56.91万元;5个月内为贫困群众开展医疗救助256人次共计29.43万元;所有贫困群众住院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四是加大社会保险扶贫力度。全面摸清掌握城镇贫困群众应参保和未参保人员底数,对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1378人,由县政府出资100元资助缴纳最低标准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共计13.78万元。

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已实物配租廉住房538户、公租房103户,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面积不足的问题。六是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全县贫困群众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上门入户走访5000余次,为贫困群众解决各类生活困难。帮扶单位为社区解决脱贫解困工作经费11.6万元,县总工会对432名贫困群众发放各类帮扶资金44.646万元,妇联对1名贫困妇女发放帮扶资金1万元。七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截止目前为1008户贫困家庭、免电费3.024万元、918户贫困家庭1.9507万元、1074户减半收取收取21.94万元、32户免天然气费用0.06万元。八是为贫困人员发放助保贷款。给69人、发放贷款金额270万元。

7.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新建多所幼儿园、小学和职业学校。园区学校(含幼儿园)项目、芙蓉中心幼儿园,8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可满足当地村民及周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缓解城区幼儿园入园难和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职校整体搬迁入园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用地面积100亩,计划2021年7月实现竣工并验收,9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可每年为园区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工人500人左右,以校企合作形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促进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七)保市场主体

1.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年上半年,新设立企业共310户,均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提交办结,企业变更登记共534户,企业注销登记共74户,企业备案登记共27户,企业名称核准共490户,咨询查询服务共18000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完善信用监管,共推送企业登记信息844条,发放《告知承诺书》844份。

2.全面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拓宽办事途径。企业和群众群众通过实体服务大厅、网上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银行代理网点、微信等途径办理营业执照渠道。企业登记注册实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受理、线上审批”一链式服务。今年上半年,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共办结1420件,占总业务量的99%。

3.积极为园区企业减负。将企业上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的50—100%,返还给不裁员的企业;减免疫情期间园区企业应交付的政府租金2个月,总共减免9家企业154万元;组织企业积极注册登录“汇就业”求职平台,注册企业112家,注册率近80%。

4.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园区融资平台的扶持功能,对在“财园信贷通”和园区担保融资平台上的贷款,无条件支持延贷、续贷,不抽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拨付产业引导资金,保证工业企业资金需求。今年以来,为江西xx电子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提供续贷转贷周转金1830万元,为科霖环保等18家企业拨付产业引导资金2.73亿元,为首普实业等35家企业在“财园信贷通”融资1.587亿元。

园区经济在连续4个月的同比下降之后,各项措施初见成效。5月份,企业扭转负增长态势,园区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利润1.65亿元,扭亏增盈,并有望在6月份实现正增长。

(八)保粮食能源安全

1.创新举措,落实责任。圆满完成省下达我县的早稻生产任务28.87万亩,比任务数28.3万亩超0.57万亩,预计早稻产量可达11.81万吨。一是县领导高度重视早稻生产和耕地抛荒整治工作,县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早稻生产工作。二是创新生产方式。我县对当前粮食生产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创新生产方式。扶助种粮大户,出台措施对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种植早稻进行资金奖补和化肥农药等农资补助;推行集中育秧。高科技手段应用,聘请测绘公司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发现边边角角未种植早稻的田块立即补种。

2.加大财政投入。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早稻生产的若干举措》(x府办字[2020]55号)等文件,做到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全县安排资金2800万元(其中县财政600万元,乡镇财政2200万元)用于早稻生产。同时购买了90万元种子,80万元化肥,60万元农药,重点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及村委会兜底种植,确保完成早稻种植面积。

(九)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稳定。落实已经出台针对商贸行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用工、房租等各项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商贸企业稳定生产、渡过难关。目前我县有14家商贸企业在“财园信贷通”“应对疫情20条”等相关银行申请助力复工复产贷款,银企正在对接中;发展“互联网+商贸服务业”,持续推进传统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发展“线上交易+线下服务”模式;发展“电商+基地”、“电商+农产品”“电商+餐饮”,支持“无接触服务”配送。在疫情应急响应期间,我县xxx等商场联合e了么、美团等外卖企业全力开展“线上下单无缝对接”配送服务,交易金额达到600万元。

2.全力保障市场流通。交通运输局主动对接财政与银行,对疫情期间经营困难的道路运输企业,落实续贷增贷2800多万元。落实财政决策道路运输,企业资金664万元。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积极开展,道路客货运输网上办理简化办理程序,确保办理事项快速办结,允许年审周期自动延续至疫情结束之后45天,积极对接与协调相关业务服务商,免收疫情期间道路客货运输企业,卫星定位系统,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等运维服务费用15万元。

3.结合我产业发展实际,明确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商贸物流、房地产建筑、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大健康、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八大产业。由分管县领导担任“链长”,牵头推动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牵头部门主抓,其他部门协调,加强工作联动确保工作落实。目前,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7家,复产率达100%。

(十)保基层运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本就财力拮据的XX财政运行增添了更多困难。防疫工作开支增加,而税收减少,收支矛盾加剧。面对如此诸多困难,我县通过开源节流、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等办法,保障了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了基本民生资金需求,保障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行。

1.开源节流,统筹盘活各类资金。统筹各类资金优先用于保基层运转。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共收缴结余结转资金11539万元,。严格预算约束,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三公”、会议、培训、差旅等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压减力度,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一般性支出按10%压减,腾出资金统筹用于保基层运转等重点领域投入。

2.加大基层转移支付力度。财力向基层倾斜,逐步提高基层运转经费保障转移支付补助标准。未对乡镇下达收入任务,乡镇所有支出均按县本级预算标准全部给予保障,每乡镇保运转转移支付就达150-160万元,每个村村级转移支付达19-25.7万元不等,已落实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绩效奖励资金1274万元。在落实省、市现有转移支付的基础上,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确保到2022年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转移支付分别达到22万元、21万元、20万元,一类社区、二类社区、三类社区转移支付分别达到30万元、28万元、26万元。已累计拨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1799万元。

3.防范债务风险,通过合法合规途径满足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保证全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截至5月底,已累计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71%。其中,一般债券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0%;专项债券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主要用于教育、卫生健康、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抵冲了疫情对我县经济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我县还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2019年我县隐性债务化解任务1.83亿元,实际化解隐性债务3.8亿元,完成率达208%。2020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2.62亿元,1-6月预计化解1.58亿元,完成当年化解任务60%。

1-5月份财政收支完成情况良好。1-5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11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2.8%,同比增收8216万元,增长15.5%(全市排第1,二类县排第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000万元,税收比重81.8%(全市排第2,二类县排第1),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97万元,同比增长15.9%(全市排第1,二类县第1);上划中央/省级收入完成23161万元,增长15%;1-5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8721万元,同比增支27314万元,增长19.3%。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完成145358万元,同比增支27081万元,增长22.9%。

二、存在困难

1.受疫情影响,我县一季度的招商引资工作转为线上招商,部分意向客商的考察和洽谈行程推迟,项目落地速度放慢;外贸出口企业订单大幅减少,今年实现出口的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3家大幅下降到8家,且这8家出口业绩也同比下降30%,外贸出口形势较为严峻。

2.要素保障不充分,工业用地不足,产业引导资金筹措难度大,严重制约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3.出口企业规模小,市场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今年未实现出口的5家企业有3家由于国外订单取消迄今没有复工复产。

4.出口转回有困难。我县已投产的较大项目比如xxx等公司均在其它地方有较大出口,我局多次与其沟通,希望能够将出口转回我县,但由于出口奖励力度有差距、以及人才缺乏及市场便利化等原因,工作进展不大。

5.商贸企业负重经营。因疫情下降的消费难以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加上银行的贷款速度较慢,部分商贸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6.医保基金风险。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同时各项医保待遇的落实,如门诊特殊慢性病种、重大疾病救治、门诊统筹、健康扶贫等等,造成医保基金存在一定的风险。

7.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的困难:基于目前持证残疾人日益增加、对象类别复杂、享受时间复杂、残疾人员因户口婚嫁等原因流动、两项补贴系统未与中残联、低保、特困、殡葬、工伤、儿童系统共享数据等原因,导致比对结果滞后。

8.少数偏远乡镇城镇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力度不足。有少数居住在偏远乡镇的城镇贫困群众仍住在疑似危旧房中,因缺少相关政策支持,缺乏资金对其住房条件进行改善,仅仅只能以租赁补贴的形式对其进行帮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住房保障问题。

9.城镇贫困群众就业帮扶力度还不足。因疫情影响,部分原定在外务工的城镇贫困群众无法正常外出务工,严重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对这部分贫困群众就业帮扶力度还不足,没能有效地解决逐步复工复产过度期的收入问题。

10.网络服务平台服务不稳定。网络服务平台服务上线以来,信息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化政务服务,让企业和办事群众享受到十分便捷的办事体验,但由于服务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大量的访问人数,造成服务系统不稳定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和群众对办事便利的获得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审批效率。

11.企业订单减少。因客户受国际疫情影响导致出口大幅下降,占园区比重超过六成的电子信息企业因此普遍订单减少,产能恢复不足,目前只有裕维一家企业因5G

订单暴涨而实现满负荷生产,企业正在抓紧进行技术改造,但受限于自身产品和规模,很难享受到省里关于5G发展的优惠政策。

12.农民种早稻的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虽然今年大力抓了早稻生产,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的奖力度,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提高,但后劲不足。其原因,一是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种粮成本上升。三是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四是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五是去年上半年我县连天阴雨天气致使早稻品质差,粮食收购价格低,影响农民早稻种植积极性。六是因缺水、野猪吃食、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经济效益不高等不利粮食生产客观条件仍然存在,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绝大部分这些抛荒地目前是由村组兜底播种,如长此以往不仅增加村级工作压力而且将造成负面社会影响。七是部分山区乡镇气温偏低,农户习惯于种植中稻。

三、下步工作建议

1.扩大对外开放,拓宽外资投资领域。以我省被列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重大契机,借助赣深高铁明年开通这个利好,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突出抓好工业领域外资招商的同时,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聚焦项目推进,促进项目早日见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对有出口业务的xx等一批投产项目促达产,推动企业尽快实现出口;适时推动松展项目启动,力争金贝士科技项目6月份实现资本金现汇进资,推动企业尽快开工。

3.聚焦要素保障,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对重大项目,实行要素供给差别化政策,预留重大项目工业用地,加快投融资改革创新,做大做强产业引导资金规模,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需求,推动在谈的外资重大项目杨洋国际项目尽快落地。

4.出台政策套餐,推动出口止跌回升。加大出口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奖励力度,从以往的单纯补贴展位费转为补贴参展全部费用,并提高补贴上限,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外贸出口奖励幅度,优化完善市场环境,推动出口转回工作取得实效。从紧张的县财政挤出1200万元作为企业出口周转金,加紧出台并施行XX县企业出口周转金管理办法,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降低企业成本。

5.打造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引导万xx村力创“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展会”,扎实做旺应季消费。积极促进夜间经济,着力培育万xxx、园区一条街等夜市集聚区,满足多元化夜间消费需求,激发夜间消费潜力;实施“千亿行业、百亿市场”培育工程,推进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建材交易市场建设,推动二手车、家电、家具交易等市场转型升级。

6.提升医保保障水平。一是继续推进门诊统筹。对有条件的非公有产权村级卫生室开展门诊统筹业务;二是规范医保基金管理。在全面落实医保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医保基金风险预警机制,持之以恒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保持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三是做好医保扶贫工作。实现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有倾斜、基本保障有边界、管理服务更高效、就医结算更便捷。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医保扶贫目标。

7.加大特殊人群的保障力度。及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人员,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增贫困人口、返贫人口、建档立卡边缘人口纳入低保范围;落实“单人保”政策,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城镇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一、二级重度残疾和三级智力、精神残疾)、重病(获得大病医疗救助)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按照单人户形式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8.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鼓励恒祥源养老院(县福利院公建民营)签订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协议,督促恒祥源养老院加快医养康养结合项目建设;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力争达到90%以上。

9.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对暂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帮扶干部和社区要积极上门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其自主创业或到园区务工。同时针对无法在园区正常务工等情况特殊的贫困群众,要积极开设公益性岗位帮助其落实就业问题。

10.稳定粮食生产。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观念,切实增强抓好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任。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各乡镇场要担负起抓好粮食生产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县农业农村局要切实做好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实现粮食增产丰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加大奖惩力度,要尽快完善奖补机制,充分调动粮农种植积极性;

落实村级兜底责任制。对难以落实耕种主体的抛荒耕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奖补扶持措施,鼓励水稻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代耕代种,允许村组干部代耕代种,剩余抛荒耕地由村委会组织农机统一翻耕,集中育秧,实现兜底代耕代种。

同时严格执行“谁耕种补贴谁”的原则。四是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下大力气抓好农田机耕道、灌溉沟渠及山塘水库等建设,提高农田旱涝保收及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能力。五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大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打造一批效益良好的示范性社会化服务组织。

扶贫办“六保六稳”工作落实情况 第6篇

2020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之年,为扎实做好

“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们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结合工作实际,做到“稳就业,保就业,稳增收,保贫困户基本民生”。

一是开发公益岗位、扶贫特岗,稳就业。

制定下发了《双辽市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健全公益岗位实名制管理台账,按照“谁开发、谁管理”原则,合理确定数量,签订用工协议,强化公益岗位人员责任意识、职责意识,做到人岗相适、履职尽责。开发临时性岗位34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4人,分别安置在劳动力信息采集、疫情防控、村屯保洁和护林岗位;开发扶贫特岗597名,签订3个月用工协议,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已全部上岗。

二是科学设置就业岗位,保就业。

针对贫困人口年龄偏大、劳动力偏弱的实际,有针对性设置保洁员、护林员、防疫巡察员、护青员、护路员、护理员、光伏管理员和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等岗位,已安置贫困劳动力2127名,月工资200至800元不等。形成长期和临时性公益岗位结合设

置的助力脱贫方式,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

三是建立防贫保障体系,保基本民生。

坚持摘帽不摘政策。制定脱贫退出巩固提升方案,凿实教育、医疗、保险、民政、住房、饮水等保障兜底措施,确保贫困户吃穿不愁,生活有保障。紧盯“三个一万人”,落实措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措。针对剩余未脱贫人口多数为无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强化包保帮扶措施。在原包保人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市级领导和乡科级干部包保,逐户落实帮扶措施,“一户一策”,“滴灌式”帮扶。将未脱贫人口人均5000元投入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春天米业。同时,市本级财政和慈善捐赠每人追加1980元,总入股资金44万元,签订协议,每年每人分红1100元。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督战作战指挥部,下设“四个不摘”主要责任落实工作、住房安全工作、饮水安全工作、“三个一万人”脱贫、减贫、防贫工作、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和医疗健康扶贫工作6个作战室。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贫困群众基本民生有保障。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继续由省市县乡村五级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等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确保包保帮扶工作全覆盖。坚持摘帽不摘监管。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等特殊情况,在确保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防贫保”保险政策,确保农民群众在遭遇

重大疾病或突发事故后依然有保障。

上一篇:美丽的校园的小学一年级作文450字下一篇:烹饪学生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