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实质范文

2024-08-09

人本管理实质范文(精选3篇)

人本管理实质 第1篇

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

2009年12月05日 15:53 来源:《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 作者:崔秋锁

近年来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阐释和讨论,不仅将人们的视野扩及到中外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而且也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或“人本思想”。显而易见,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问题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阐释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事实上,正是后者构成前者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而前者则不过是对后者的历史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因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合理阐释。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这却是一个在国内外学者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的理论难题。

这里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不同理解和多种解释,进而重新引发了学界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多种阐释和不同评价。其核心间题在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仅仅代表着一种道德观或价值观,还是说它同时意味着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正确理解问题,而且实质上涉及到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的重新理解与合理解读问题。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就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问题做一简要考察和理论探讨。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前提性理解

深入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首先面临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对“人本思想”本身内涵要有一个正确理解。一般来讲,人本思想主要涉及“人是什么”和“人的地位如何”等间题。然而,严格说来,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并非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而主要是关于“人的地位”的学说。进而言之,在人本思想中,“人的本质”问题只是把握“人的地位”问题的必要前提,而“人的地位”问题才是人本思想所关注的实质问题与核心内涵。在此意义上说,所谓人本思想,主要是一种关于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思想,它本身意味着一种对于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明确观点和基本看法。而这种观点和看法的核心理念,则是“以人为根本”,或者用当下说法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本思想来说都是如此。不言而喻,对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来讲同样也不例外。

无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来说,还是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而言,其实质内涵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对其中的“本”存在不同理解;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则在于对这里的“本”要有一个合理解释。其实,所谓“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根本”,亦即人们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和结果都只能以人自身为根本。实质问题是对“根本”二字的正确理解问题。从词源来看,所谓“根”,原指“草木的根”、“物体的下基”和“事物的本源、依据”等;所谓“本”,具有“草木的根干”、“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原始、本原”和“根据”等涵义;而将两者合二为一的所谓“根本”一词,则原本指草木的“根干”,即所谓“本下曰根,木下曰本”。[1]由此,“根本”二字合用,常比喻事物的“根基”、“根源”、“根据”、“本源”和“主体”等等。在哲学上,它曾被升华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本体”、“主体”和“实体”等;在历史观上,它也曾被视为历史的“主体”、“本质”、“前提”和“基础”等;而在价值观上,它则被引申为价值及其追求的“主体”和“中心”、“出发点”和“目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等。由此而言,如果说“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根本”,那么,从“根本”二字的原初意义和演变内涵来看,“以人为本”或 “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就不仅具有价值观意义,而且具有存在论或本体论意义,亦即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据此可以说,“以人为本”或“人本思想”,在价值观意义上,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以人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而在存在论意义上,它则主要是指以人为根基和本源,以人为本体和根据,以人为前提和基础等。不同时代的不同人本思想,虽然在思想内涵、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上会有所差异,但是,在坚持“以人为根本”这一核心理念上,它们却是共同的。这一点,无论是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来说,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来讲,或者是对以往的人道主义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而言,都同样适用。这意味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仅代表着一种价值观而且意味着一种存在观念。

不言而喻,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是以哲学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与转变为前提。同样,我们今天对它的理解和解读也要以这种变革与转变为基础。

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本质上都是某种本体论化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它们总是在主客二分、思存分立、心物对峙的二元对立结构中来思考和认识问题,试图以此建立所谓世界的“终极存在根据”、“绝对真理体系”和“永恒价值观念”。旧唯物主义哲学(如18世纪法国唯物论)坚持一种“自然物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虽然看到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及其意识的先在地位和决定作用,但其缺点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结果是陷人自然主义的片面性之中;唯心主义哲学(如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试图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弊端,但它却奉行一种“精神观念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片面夸大了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忽视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及其精神的本源地位和制约作用,其结果又陷人了理性主义的案臼而不能自拔。在马克思看来,二者的共同缺陷,都在于忽视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由于它们都把现实的人抽象化(自然的人或精神的人),因而也都将现实世界抽象化(物质世界或理念世界)。

因此,对马克思而言,哲学变革的合理选择,不再是建立某种传统的本体论化的哲学,而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以时代课题及其时代精神为基础和根据,并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它要以“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念取代“终极本体发现”的哲学观念;以“实践人本思想”的思想前提取代“抽象人道主义”的思想前提;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取代“本体观念”的思维方式;以“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取代“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念。事实上,正是这种新的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使马克思的哲学成为一种“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3]成为一种根本不同于“理论的人道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4]成为一种“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5]成为一种“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画.新中国人学理路之“改变世界”的哲学。[6]而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表达”、“实践的人道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为正确理解和深人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提供了观念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价值观意义

如果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本身具有价值观意义,那么,这种意义并非存在于某种抽象的价值关系之中,而是表现在人和世界的多重现实价值关系之上。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地位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这意味着: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的劳动实践把人从动物界提升了出来,从而使人成为主体和中心,而使自然界变为客体和对象,由此才有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价值关系。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但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上,人作为主体和中心的地位却是无法否认的。实际上,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的近代主体哲学,就已经在先验论基础上确立了人是主体和中心的观念,它本身只不过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人的依赖关系”转向“人的独立性”这一现实存在和历史趋势的抽象表达。只有在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实践人本思想中,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价值关系才得到了合理解决。

其次,在人与对象的价值目的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这意味着:对马克思而言,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既不是某些客体的“对象”,也不是某种超自然的“神灵”,而是“现实的人”及其“人的发展”本身。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7];而其根本目的亦即其终极关怀价值,则是人的发展,即“人的解放”[8]和“自由个性”[9]的实现,亦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0]

再次,在人与世界的价值评价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马克思主张:人应当“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11];恩格斯也强调:“人只须认识自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的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这样,他就会解开现代的谜语了。不应当到彼岸的太虚幻境,不是超越时间和空间,不是到存在于世界之中或与世界对立的什么‘神’那里去寻找真理,而应当到最近处到人的心胸中去寻找真理。”[12]这意味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既不是人之外的自然界或某种物,也不是所谓神和上帝,而是人本身及其发展正是人本身及其发展,成为其衡量和评价一切事物价值和意义的最高价值标准和最终评价尺度。

总之,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观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不仅具有价值观意义,而且其本身更具有存在论意义。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存在论意义

正像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价值观上具有多重涵义一样,它本身的存在论意义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和多种关系之中。

第一,在人与对象世界的生成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根基和本源。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由此,“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己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它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它自身”。[13]这些论述表明:在马克思看来,人通过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实际上都是以人为根基和本源的。没有人及其对象化活动,也就没有人的对象世界。不言而喻,这里所谓“对象世界”,不仅包括人化的“自然世界”,而且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有精神产物。例如,谈到宗教,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4]恩格斯也曾强调:“宗教的内容起源于人”,因而,“‘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15]宗教与人的关系是如此,其他对象与人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实际上,没有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没有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没有人的精神、价值和理想,新中国人学理路没有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没有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正是人本身及其生命活动,构成了所有这一切对象的形成根基和生成本源。以人为根基和本源,表明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首要存在论意义。

第二,在人与现实生活的本质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本体和根据。这里所谓本体和根据,并不代表着某种终极存在和绝对真理,它只不过意味着人们的现实存在及其生活世界的深层本质和内在实质。既然人及其生命活动是其一切对象的形成根基和生成本源,那么,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成为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实质。谈到宗教和人、国家和人民、社会和人、历史和人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等等这些社会存在形式,“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的本质的客体化”。因此,“人始终是这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而“现实的人—而且是人们组成国家—到处都重复表现为国家的本质”。[16]不仅如此,“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7]这意味着:以往的各种旧哲学,总是以某种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永恒的实体为存在根据和历史本体;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则把现实存在及其生活世界的本体和根据归结为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把人类历史看作人的历史生成过程。在此意义上说,没有人及其实践活动,也就没有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以人为本体和根据,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更深刻的存在论内涵,同时也彰显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社会历史观意义。

第三,在人与现实世界的实践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前提和基础。所谓现实世界,亦即人们生活于其中并与其发生关系的现存世界,它既是由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构成的实践活动世界,同时又是人通过其生命活动不断解决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等矛盾的现实生命展开过程。正因为人及其生命活动是其所有对象、存在与生活的根基、本源、本体和根据,因而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成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前提和实践基础。这一点在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直观世界观时得到了明确表达: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这意味着,不仅人及其实践活动是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创造者、生成前提和实践基础,而且现实世界本身也是人们通过其生命活动不断改造和变革旧世界、创造和构建新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这一点,可以视为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论意义的最深刻内涵,而它本身也表明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世界观意义。

综上所述,就其实质内涵而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既具有价值观意义,又具有存在论意义,而这后者同时也就意味着它本身具有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换句话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以人为根本的价值观念,而且意味着一种以人为根本的存在观念(世界观念和历史观念)。二者之间并非某种外在的并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实际上,它作为一种存在观念构成其本身价值观念的哲学前提和理论基础,而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则不过是其存在观念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价值观念和存在观念原本不可分割。存在观念脱离价值观念,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而价值观念离开存在观念,则会使其本身成为一种缺乏根基和根据的虚幻价值。哲学观念本身应是价值观念和存在观念的统一,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作为二者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而正是这种哲学理念,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变革之思想前提和存在论基础的理论性质。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0812, 0845页。

[2][3][7][8][9][10][11][12][31][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I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第220页、61页、第73页、第67页、第71页、第76、7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13][14][18][19][20][21][22][23]25][26][27][28][29][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第189页、第189页、第521页、第268, 274、第199页、第520-

521、304页、第40、29、52、35页、第310、30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从人本主义流派看心理咨询的实质 第2篇

一、心理咨询

(一)定义

“心理咨询”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也不是单纯地解释求助者的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示一门学科,即“心理咨询学”,也可以表示一种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

至今心理学界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其中,以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的说法最具有影响力。他指出:“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做出统合。”

(二)实质

从人本主义流派心理学家罗杰斯对心理咨询作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实质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自助”是心理咨询最关键的一步,求助者在咨询者的引导、暗示中,开启智慧之门,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主动积极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获取全新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改变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并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即在咨询者的帮助下,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他人和周围环境,从自知到自信、自控,进而到自我指导、改变行为。

(三)目标

从上述心理咨询的实质可以看出,助人自助、自我实现是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并不是为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也不是为寻求道德上的教诲,更不是为取得咨询者的安慰与同情;咨询者给予求助者的是一种特殊的帮助,即通过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尊重、关心、理解和共感、共鸣,逐步使求助者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思考问题,以新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适应环境,并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心理咨询的目标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咨询实质。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使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别人,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现实生活,能积极乐观地向着正确的生活目标奋进。如何通过心理咨询来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各派学说对人的心理实质理解不同,对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症结理解各异,因而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各不相同。

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影响较大的有四个派别,即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现仅从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治疗模式等方面分析心理咨询的实质。

二、从人本主义流派看心理咨询实质

(一)人性观

人本主义的人性观是性善论。人本主义学者认为,人类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实现等积极方面。

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眼中,人是高尚的人,他对人性的认识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人的本质是好的,有“善根”。人的本性在自由运行时,能使建设性和值得信任的每个人都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面发展的潜力。他承认人可以为恶,但那不是人的本性的反映,而是别有原因。他认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应以是否合乎人性为尺度,人性规定了价值,人性指导价值,应当让个人自己发现价值。来访者中心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恢复和提高人的价值、尊严作贡献。人具有潜能,能够自我依赖、自主自立。

罗杰斯认为人本身是具有能力去有效地解决个人的问题的,咨询者根本不必考虑如何控制人的行为,只要给当事人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就能“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质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因而心理咨询的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这种潜能的发挥,促进其成熟,而不是包办代替进行解释和指导。

这种人性观体现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求助者在咨询者的引导下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且有积极地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获取全新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这是“自助”过程能顺利实现的基础。

(二)咨询理论的基本假设及价值取向

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有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并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人们对咨询师的需要是理解、真诚、支持、接受、关心和积极的评价。因此,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的价值取向使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把重点放在来访者自身的感觉上,使来访者通过观察自身而不是受外部影响来求得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强调自我导向,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并觉察个人经验,特别注意来访者是怎样看待自我,力求使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具体化。

(三)咨询理论的咨访关系

所谓咨访关系,具体可解释为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理改善的效果。它是一个独特、动态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一个个体引领另一个个体运用其内部资源获得积极的成长,并为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实现个体潜力与价值的过程。

基于上述人性观,该流派反对心理咨询者以权威角色出现在咨询过程中,相反,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应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肩上,即来访者是主动的。它把咨访关系看得非常重要,因此来访者中心派的咨询者们在咨询过程中“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来访者有什么问题,这种问题因何而发生,应该运用什么特殊技术帮助他克服心理困难这样一些问题上,而是放在设法建立一种理想的咨访关系,营造一种特殊的交流气氛上”。其中,以咨访关系作为导向,充分利用和重视咨访关系体现了心理咨询本质中“互助”过程的重要性。它是“他助”和“自助”过程的桥梁。

(四)心理治疗模式

持有这种人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需要和能力的性善论观的人本主义者认为,心理问题是在人的自我结构受到威胁,即自我与经验发生分歧时产生的。人具有引导、调控自己,发现自己问题并消除自己问题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帮助患者自己认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与这种理论相一致,人本主义者发展了非指导性疗法、患者中心疗法和通情法等治疗方法和模式,注重治疗过程中患者与治疗者的感情交流、分享、融洽与角色统一。后来,罗杰斯把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和方法加以推广,形成了“个人中心”疗法,用以改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推广不仅使人本主义治疗理论有广泛的应用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人,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上述的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模式正是实现“互助”过程的重要体现。人本主义从性善论出发重视来访者的作用,把患者看作是具有实现趋向的完整的人,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治疗者应理解、相信患者,通过与患者的感情、言语等交流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心理咨询理论的评估方式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咨询理论认为,评估是为了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评估只会使咨询者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忽视当前的态度和行为,出现指导和裁决方式的态度过分理智化。因此,该理论主张放弃评估,咨询者应注重倾听来访者的自述,让来访者自己找出所要探究的主题。来访者要在咨询者帮助下研究、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问题。这正是心理咨询实质中最关键的一步———求助者在咨询者的引导下,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主动地积极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六)心理咨询理论操作过程

它是以改善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的,其目标是使来访者变得开朗、自信,主动参与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很少强调技术,而是把咨询的诊断、解释、询问、探索信息、干预等环节变成积极倾听、思索并明确思想的过程,创造一种信任、支持、鼓励的环境。咨询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来访者自我重新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即帮助来访者学会怎样学习,拥有自我。

从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过程看出,它以改善咨访关系作为出发点,帮助来访者稳定情绪,认识自身的内部冲突并引导来访者积极主动地应对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他助”的过程,是心理咨询的最初阶段。在所创造一种信任、支持、鼓励的氛围下建立新的建设性的关系,深化来访者的认识,即“互助”的过程。促进来访者成长,重新考察自我,接受现实自我,纠正错误观念,达到进一步的心理整合,即“自助”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咨询过程是一个由“他助”经过“互助”,最后达到来访者“自助”的完整过程,即“助人自助”。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助人自助”,咨询者给予求助者的是一种特殊的帮助,即通过“他助—互助—自助”的动态过程,咨询双方通过感情的作用,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形成共识。它使求助者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新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适应环境。

摘要: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助人自助”, 咨询者给予求助者的是一种特殊的帮助, 即通过“他助—互助—自助”的动态过程, 使求助者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用新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 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适应环境。本文从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治疗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咨询的实质。

关键词:人本主义流派,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实质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2]傅安洲等.心理咨询方法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3]郑希付.心理咨询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5]李炳全, 王新民.人性观与心理治疗理论模式, 医学与哲学, 1999, 10.

[6]谭贤政.五大心理咨询理论的操作过程比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6.

[7]阳红.试论心理咨询的内涵及其存在的认识误区.贵阳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8]胡江霞.几种主要治疗流派对咨访关系的处理的比较.教育科学, 2001, 5.

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第3篇

关键词:管理 实质 创新

所谓管理,是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可得到的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本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整合活动包括了目标组织、制度、市场诸方面的内容。

一、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传统关于管理的理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诸种职能的发挥,保证社会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没有把管理的真正本质——创新——突显出来。所谓创新,其涵义包括了几方面的内容: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采用新事物的过程、新事物的本身。

我们先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两大类:程序性问题与非程序性问题。任何社会系统(社会组织)都是由若干子系统(或要素)构成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再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管理。当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管理者已经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于有效地整合稀缺的资源,而更应当关注 “可持续发展 ”问题。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生产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 —— 知识产业。知识资本的价值已经高于传统资本的价值的时候,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根本的变化,管理的创新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世纪,我国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知识创新系统,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和效率。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都要重视创新,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

组织的管理创新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展开而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强化的过程。管理创新受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的驱使。 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包括以下各方面:第一,人的心理活动特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而获得适应第一层次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欲望是无限多的。所以,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分别产生的具体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这成为人们不断追求创造新的满足物,以满足这些无止境的欲望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第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有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强化的过程,当生理、安全、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次第获得基本满足之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会突显出来,成为追求创新的动力。人们希望从创新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显示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伴生的是对社会、对组织的强烈的责任感,这会在创新主体的思想上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使创新主体为了这崇高的对社会、对组织的使命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去从事创新活动。

三、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创新

是指创造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的范式,它既可以是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所以,管理创新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第二,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第三,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第四,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第五,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所以,管理创新包括了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方面的创新。这些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

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组织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态问题;技术创新主要是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流程、新的技术;市场创新主要是寻找、强化新的需求和采用新的营销组合;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把组织的各种资源条件、各种生产要素进行“ 整合”,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运行范式,以追求效率更高的组织运行结果。这些实际属于前面已阐明的管理深层含义。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又包括了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

(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组织的结构与运行规范)安排,大的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小的如具体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实质上也归结为管理问题。

(三)组织创新

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都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创新。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往往把企业视为生产函数,从而把组织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其实,这种认识是在说明技术创新对组织活动所作的要求,而不是组织创新本身。我们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到组织本身则可以这样来看待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改变原有规则结构的性质前提下的组织度量式创新;再一类是根本改变规制结构的彻底性创新。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学习心得下一篇:廉洁自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