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 《樱桃花》评析

2024-07-09

元稹 - 《樱桃花》评析(精选6篇)

元稹 - 《樱桃花》评析 第1篇

樱桃花

朝代:唐代作者:元稹

原文: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评析:

元稹此诗描写樱桃花,就全诗来看,意境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明艳、清晰的视觉感官体会,描写静景,却能给人以动态的体验感。另外全诗不过寥寥几句,但简明凝练,描景抒情,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句“樱桃花”开门见山的推出所要描写的景物。第二句马上承接上一句并运用一系列的量词由一到二到千万,恰似人的视线般由远及近,由一处及整体。这样的描写手法立马使静默沉寂的樱桃花有了一种爆发般活泼、热闹的气氛,恰拟于宋子京“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却又比宋句写的更含蓄,若绵酒般可令人回味无穷。第三句笔锋一转却是睹物思人,“花砖曾立摘花人”便是物是人非,然而无论作者或读者却都能将摘花人的形象还原回樱桃花枝下的花砖上面。于是便有了最后一句:一袭罗裙,红艳似火,花衬人娇,人比花灿。素手若玉,皓腕凝霜,折花微扬,婷婷玉立,回眸嫣然一笑,热情似火,瞬间黯淡了周围。

然而片刻的恍惚过后呢?却是油然而至的失落。譬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喧闹开着的花儿,那一池的活泼美丽,终却只化作了一句叹息:“那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譬若六一居士的《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如火般的樱桃花渲染出来的热闹却愈发衬出一份斯人不再的惆怅与落寞来。写乐景,喻哀情,恰似我们读完这首诗后没由来的失落一样,我们不知何时,似也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之中。

元稹 - 《樱桃花》评析 第2篇

桃花,桃花元稹,桃花的意思,桃花赏析 -诗词大全

桃花

作者:元稹朝代:唐体裁:五绝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稹 - 《樱桃花》评析 第3篇

1 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在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由我国著名学者胡庚申研究提出, 它强调与译者相契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 在翻译过程中将译者作为核心。依照胡庚申教授的理论, 翻译是译者的选择活动, 旨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而整个翻译过程就是翻译者适应性和选择性的最终体现。可以用等式加以阐释, 翻译过程=翻译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下面从几个重要概念来阐释翻译适应选择论:

1.1 翻译生态环境

同以往人们熟知的语境不同, “翻译生态环境”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 涉及了翻译过程的方方面面, 是一个原文作者, 读者, 翻译者相互联系的整体, 是一个由精神和物质所构成的集合体。其构成主要包括了原文, 源语和译语, 即文化、社会、交际、语言等。

1.2“三维”转换

翻译适应选择论所提倡的翻译原则, 即“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此种翻译方法即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所概括的三维转换, 集中交际维, 文化维和语言维, 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之下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关注语言信息的转换, 还应高度重视传递双语文化的内涵, 注重双语交际意图的转换。总之, 一篇译文的多维转换程度越高, 它的质量就越高。

1.3 译者中心

“译者中心”指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接着要以翻译生态环境为依据来选择译文。概括来说, 译者的主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彰显。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总是通过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来完成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交流。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集中体现。

2《桃花源记》英译的“三维”转换

2.1 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 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原文: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1) 中无杂树

林译: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Davis译:among them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

成语“中无杂树”意思是说桃花源两岸没有别的树, 遍布桃树, 突出桃花源的美丽以及桃花源的神秘。Davis的译作即精准又简洁, 与原文意思更加切合, 相较之下, 林语堂的译作则显得略微繁琐。

2)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该句中, 林语堂将原文翻译为一个短句之中, 相较之下, 而Davis将其译为两个小短句, 使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更贴合, 力求保持译文与原文语言形式的一致性。原文短短八个字, 但每个字都蕴含独特的美感。“落英”显然别具神韵, 犹如空气中漂浮着桃花的花瓣。林语堂将“落英缤纷”译为“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而Davis译为“fallen blossom lay in profusion.”相较之下, 林语堂的译文形式上更贴近原文, 实现了语义对等。相较可见, Davis该句的译文是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更好的体现。

从整体而言, 对整个句子的翻译, 林译中多使用嵌套的从句, 相较之下, Davis的译文更好的完成了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文中运用简单的短句, 与原作简单质朴的写作风格相得益彰。

2.2 译者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适应源语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注重传递和阐释双语文化内涵, 同时关注源语和译语在内容和性质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一翻译过程即称为“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原文: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1) 避秦时乱

林译:escape from 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

Davis译:during the Qin period (221BC—208BC) ,

此句中出现了四个与中国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词语, 极具中国特色, 林语堂和Davis的译文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增译法。Davis对此类词语的翻译, 如“汉”翻译为Han (206 BC—220AD) , “魏”翻译为Wei (220—265AD) , 考虑到大多数英语国家的读者对中国朝代的顺序细节并不是很了解, Davis均是列出了具体的起止年代对文中涉及的朝代进行解释, 基本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和历史细节。

林语堂“避秦时乱”的译文, 巧妙的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运用增补法“builder of Great Wall”来解释“Tsin Shih-huang”, 更好得适应了汉语的文化系统, 注重传递汉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译文让西方读者在他们熟知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之间搭建桥梁, 一方面对西方读者来说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另一方面也更好得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从文化维方面来说, 足见林语堂的译文一举多得, 充分发扬了中国典籍翻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使命感。

2.3 译者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不但要关注文化内涵传递和语言信息转换, 还要将着力点放在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上, 以及译文是否体现出了原文的交际意图。这一过程称为“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原文: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1) 缘溪行

林译:...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Davis译:...ascended a stream

在本文翻译的生态环境的背景之下, 根据下文“便舍船, 从口入”一句很容易推断出渔人是划船前行, 而从林语堂“缘溪行”该句的译文不难看出译者将其理解为沿岸徒步前行, 因此存在一定偏差。相比之下, Davis的译文中“ascend”一词的使用精准到位, 因为“ascend”一词包含从地势低处向地势高处去的含义, 综观本文翻译的生态环境, 与后文的“林尽水源“, 即渔人来到溪流源头遥相呼应。

2) 忘路之远近

林译: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Davis译:forgetful of the distance he traveled

“忘路之远近”描述渔人在恍惚中误入了桃花源, 他沿溪而行, 逐渐迷失了方向, 从而到了世外桃源。一个“忘”字在此句中更是点睛一笔, 它既体现了渔人进入桃花源是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 又烘托出人间仙境般的桃花源的神秘, 更是为后面渔人寻找不到桃花源做了铺垫。笔者认为两位译者在翻译此句时在交际适应性选择转换上的都存在可再斟酌的余地, 林语堂的版本中没有将“忘”字译出来,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也只是直白普通地表述了渔人经过的一段路程, 但未能突出“忘”字所蕴含的神秘性和意外性。Davis用“forgetful of...”这一短语只是简单地传达了信息, 使译文失去了表现渔人偶然, 不知不觉发现桃花林的意味的同时不得不承认此句翻译的平淡无奇。

原文: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林译: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Davis译:The people of this place said to him...

由于桃花源人常年隐居世外, 林语堂翻译中对“beg”一词的使用很好地表现出了桃花源人在交际中少许渴望, 祈求的意味, 也更为传神。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经过对比可以看到在文化层面转换上, 林语堂的译文更多的适应原文, 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 更加在词汇、文化术语和修辞等方面贴近原文, 力求保留原文在的文化层面的精髓。Davis的译文在转换上表现出更多的是在语言和交际维上对原文的适应, 综合而言Davis译文的适应整合和多维转换程度更高。

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很好地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 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因此在双语转换过程中进行多维思考, 尤其要集中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上, 再关注语言形式的同时, 也应关注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 把三种维度贯通起来, 创造佳译, 发扬中国文化才会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 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给我们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可以使翻译评价不限制到理论研究层面, 相反会转化到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巍.从翻译伦理角度试析《桃花源记》两译本[J].海外英语, 2011 (12) .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胡庚申.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J].上海翻译, 2011 (4) .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 (2) .

[5]毛荣贵.《桃花源记》之英译[J].英语沙龙, 2009 (2) .

[6]蒲璞, 胡显耀, 从文本特征定量分析看《桃花源记》英译本的词语操作常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

[7]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 2011 (2) .

[8]汪榕榕.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及评析 第4篇

生:桃花心木。

(屏显音乐、图片)

师:请看。(配乐朗读)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这桃花心木啊,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美吧?那就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预备——起。

生:随乐朗读。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桃花心木。课文当中他仅仅是写了——

(板书树)树吗?除了这个树,文中还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的、大声的读。预备——起。

生:(朗读课文,师巡视)

师: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这真是一种享受。来,谁来说说,课文里还写的什么?你说。

生:种树的人。

【点评】上课伊始,教师运用朗读提示“有滋有味地读、美美地读、自由地大声地读”和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读得真好、真是一种享受”等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一开始,便与文本亲近起来

师:噢!写种桃花心木的种树人。谁再来说?你说。

(板书人)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还写了钟桃花心木的方式。

师:哦!怎么样种树。你真会读书。还有吗?(生举手)你说。

生:种树的人。

师:哦,跟这位同学说的一样。你说。

生:说了一个道理。

师:这位同学真会读书。还读出了道理。同学们,刚才很多同学都讲到了,这个课文当中讲到了种树的——人。同学们,你们觉得种树人种树的方法怎么样?

生:(回答)

师:很高明是不是?是。说实话,他一开始的一些做法让我感到非常的——

生:奇怪。

师:很好。非常的奇怪。(板书奇怪)同学们,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我感到奇怪呢?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文当中,去读一读、找一找、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书,勾画 师巡视)

【点评】虽然上课仅30分钟时间,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舍得给学生感悟文本的机会。

师:找到的请举手示意。

生:(举手)

师:这位女同学你说。

生:我画的句子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长句。大家有没有看到,这里当中有一个分号,把它分开来是不是,其实这就告诉我们他奇怪的几个原因?

(屏显句子)

生:两个原因。

师: 看来奇怪之一,你来读。

(屏显句子 前半句描红)

生: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师: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

生:隔三天。

师:有时——

生:隔五天。

师:有时——

生:十几天才来一次!

师:同学们像这样没有规律,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我们可以说是——

(屏幕标出天数不定)

生:天数不定。

师:再来看一看他奇怪之二。谁来读?

(屏显句子 后半句描红)

生: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浇水量不一定。有时——

生:浇得多!

师:有时——

生:浇得少!

师:也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什么不定?(环视课堂)你来。

生:水量不定。

师:真聪明!表扬一下。鼓掌表扬一下!一学就懂。

生:(鼓掌)

师:同学们,这是奇怪之二。那么,还有吗?

生: (举手)我还画了这一句:“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这位同学真厉害,他找到了这一句——(屏显句子)他有时——

生:早上来!

师:有时——

生:下午来!

师:什么不一定?

生:时间不一定!

师:还有吗?奇怪之四!你来!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的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屏显句子)

师:这一句,同学们,他的做法非常奇怪。他是什么不定?(略顿)有些难。什么不定?你看,他每天来干什么?

生:补种。

师:对!补种。什么不定?

生:棵数不定。

师:棵树不定。补种的棵数不定。是不是?同学们,种树人的一些做法让我感到怎么样?

生:奇怪。

师:非常的奇怪,感到莫名其妙。首先让作者感到奇怪的是——读——

(屏显段落)

生:(齐读)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我越来越感到奇怪的是——

生: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更奇怪的是——

生: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同学们,做法奇怪吗?

生:奇怪。

【点评】对学生找出的句子,采用学生自读、教师引读、最后再集中引读的方法,体会、归纳种树人的奇怪之处,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特点。

师:如果,你也亲眼看到了这番情景。我想你心中肯定有很多问题想问问这位种树人吧?你想问什么呢?

生:(举手)

师:你问。

生:我想问他为什么有的时候隔三天来,有的时候隔五天来,有的时候十几天才来。

师:嗯,你是这个问题。你来问。

生:我想问种树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师:目的是什么。你来问。

生:我想问种树人为什么他不在同一个时间浇一定量的水。

师:嗯,还有吗?

生:如果他每天都浇一定量的水,那不是树苗会长得更好吗?

生:为什么他会知道这些树苗枯萎了,而且他能及时的带树苗来补种。

师:嗯,他是怎么知道的?你问。

生:我和他想的是一样的。

师:想到一块去了。你呢?

生:我还想问,种树人如果这样种难道就不怕树苗全部枯萎吗?

师:是啊!你们有很多问题。你们刚才说的很多问题都跟作者想到一块去了。

(屏显段落)

师:“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男生读!

生:(男生齐读)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师:把“怎么”的语气可以再强调一些。但是——

生: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师:“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回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女生读!

生: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师:女生的气势可以更强一些,不如男生啊!来——

生: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师:比第一遍来得好。“最后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一起问!

生:(齐读)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

师:是啊!有这么多的问题。听到这么多的问题之后,种树人他笑了。然后他说了一番话。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种树人的这番话当中,读明白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呢?看看课文。

生:(看课文)

师:好吧。交流一下,谁来说说?来,这位同学。

生:种树人认为,种树不像种菜啊之类的,种个几个星期就能有收成,他浇水只是为了模仿自然规律,让树苗得到它们应有的水分而生长,如果没有生长好的树苗就会枯萎,而枯萎的树苗都是生命力不强的。剩下来的树苗都能经历住风雨的波折,成为最强的树苗。

(全班鼓掌)

师:说的太好了!我发现,你比种树人说得更好!谁再来说?

生:他想让树苗自己学会在土壤里找水源。如果无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汲取水生长的话,那树苗自然会枯萎。

师:这位同学点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什么因素?

生:(小声)找水源。

师:非常好!种树人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树木干什么?

生:自己寻找水源!

师:自找水源!很好,还有吗?你来。

生:我认为种树人他认为如果每天来浇水的话,树苗就会养成依赖性,就会想着每天都会有人来给我浇水,我就不用再把根往下扎了。那这样的话如果哪一天种树人不在了或者他有一天忘记了浇水,那么树苗就会死。而幸存的树苗也会因为刮风而被吹倒。

师:太厉害了。这位同学他发现了种树人从反面的角度来说明,种树需要让树干什么?

生:

师:哎!我们606班的同学真是太棒了。还有吗?你来。

生:他想让树苗不依赖老天不依赖雨水,然后自己找水源。

师:是啊!树,它最终靠的是谁?

生:自己。

师:对!所以要让自己去适应谁?

生:老天。

师:很好!适应环境,适应老天。老天什么时候下雨知道吧?

生:(摇头)不知道

师: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树更——

生:不知道。

师:所以他要培养让树自个——干什么?

生:适应。

师:自个去适应——

生:环境。

师:说的太好了。这一番话当中,他从两面来说明树要自己干什么?

生:找水源。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也正是种树人想要告诉我们的。读!

(屏显段落)

生:(齐读)树木要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

【点评】运用朗读、交流,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师:(读)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读!

生:(齐读)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师:最后一句再来一次。“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起!

生: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师:好一个“如果”!好一个“但是”。种树人看似那些不经意的行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看似懒懒散散,实则从从容容。同学们,就让我们学着种树人的样子,从从容容语重心长的来说说这段话吧。这样,先自己大声的、自由的练一练好吧?读!

生:(自由朗读)

师:你们也都胸有成竹的坐好了,接下来该展示你们的朗读了。好!谁学学种树人?

生:(举手)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来交易定量

师:这位女生读得非常简练。但是我想,如果把这段话里的词给强调一下,味道就更足了。比如说“如果”“就会”(加重语气)“就会”,再比如说“一旦”“会”“也会”(语气加重),那味道肯定会更足。谁再来试试?你来!

(屏显段落,“如果 就会 就会 一旦会 也会” 描红)

生: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到。

师:这位同学,我看你有些紧张了,长吁了一口气。同学们,先给他掌声让他放缓一下心里的着急。

生:(鼓掌)

师:我觉得啊,你读这段话的时候,你看前面有个词,语重心长。该这么急读吗?该怎么读?请一个同学给你示范一下,从容一点,缓一点。(生举手)来!

【点评】注意朗读技巧的点拨,让学生运用重音与语速再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

生: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到。

师:你就是那个种树人。说的太棒了。谁再来试试?来!

生: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到。

师:你有意识的在慢,但是毕竟你还是小孩子,不能装出种树人语重心长的样子是不是?来我们班平时谁朗读最好,推荐一下!(全班同学指向同一位男生)这位男同学是吧?来,请你展示一下!

生: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到。

师:鼓励!

生:(鼓掌)

师:同学们,一起做回“种树人”吧。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说——起!

生: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到。

师:种树人他从正反两个反面反复强调了树要干什么?

生:找水源。

师:很好!学会——要让树木自己学会找水源。要让树木自己学会——

(板书 自找水源)

生:生存。

师:我们非常经典的一句话:适者——生存

生:(齐答)生存!

师:同学们,这就是种树人告诉我们的非常简单却非常朴素的、深奥的道理。而作者林清玄,他看到种树人的奇怪表现之后,听到种树人这番语重心长的话之后,他想到了一番极富含义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他想到了什么呢?读课文,把它给找出来。

生:(默读课文)

师:找到了把它画出来。

师:找到了吗来,交流一下。这位女同学。

生:我画的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跟她找到一样的举举手看。

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跟她想到一块去了。谁来读一读。(屏显句子)

生: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这可是极富含义的人生哲理啊。谁再来试试?你来!

生: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有自信。以后可能会做主持人,啊!(拍男生肩膀鼓励)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边,预备——起!

生: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同学们,看这个句子,(屏显句子)

“在不确定中生活”,人生当中有哪些不确定?想一想。这个问题有些深奥,需要思考的时间。你来说。

生:不确定中生活,就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有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逆境和些困难。

师:你声音不仅好听,回答的问题也非常棒。同学们,这个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其实这节课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是不能充分地去感受,去体会的。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就等到下节课去品味,好吗?下课!

总评: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王老师的课堂把朗读贯穿始终,利用文本学习朗读,在朗读中学习文本。30分钟时间,不下30次的朗读,课堂上真可谓书声琅琅。王老师运用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不断听到他关于朗读的点拨和赞美,使得学生自始至终学习情绪高涨。王老师运用朗读让学生感悟文本。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特点,从而领略人物特征,进而体味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王老师在朗读中培养学生思维。在朗读中分清文本的条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后,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师如何巧妙地设计与运用朗读教学,王老师的课无疑给了大家很好的启示。

(王彧钊,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教师

元稹 - 《樱桃花》评析 第5篇

⒈学会本课9个生字, 积累有关语句。

⒉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 联系实际, 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 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悟到的育人道理。

教学设计 (一)

一、释题导入, 感知特别的“桃花心木”

⒈板书课题, 读课题。

⒉交流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感悟奇怪的“种树”

1. 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2. 快速浏览课文3~9自然段, 勾画出种树人种树时令“我”感到奇怪的句子。

课件出示: (1) 他来的并没有规律, 有时隔三天, 有时隔五天, 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2) 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有时浇得多, 有时浇得少。 (3) 他有时早上来, 有时下午来, 时间也不一定。 (4) 更奇怪的是, 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1) 从这几个“有时”中, 你能体会到什么?

(2) 如果此时种树人就站在你们面前, 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导读,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有时”, 让学生体会种树的无规律。)

三、精品细读, 感悟树木生长的“不确定”

⒈默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动笔勾画有关词句, 想想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种树人为什么要将种树和种菜、种稻子作比较?

课件出示[一]: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 种树是百年的基业, 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 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

(1) 什么是“百年”?

(2) 岁月悠悠, 变幻莫测。如果你就是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 想象一下, 在这漫长悠远的成长历程中, 你可能会遭遇些什么?而你又要面对些什么?

课件出示[二]:如果我每天不来浇水, 每天浇水不定时, 也不定量, 树苗就会。

(1) 发挥想象, 练习说话。

(2) 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 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抓“百年”一词, 在“种树”和“育人”之间建立联系, 在“形”与“理”之间搭建“情”的桥梁。)

四、悟情明理, 顿悟人生历程中的“不确定”

课件出示: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 一个人生活中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中我们见到的, 听到的, 实际经历的事情, 结合人的成长过程, 谈谈你对“不确定”的理解。

2. 面对这些“不确定”, 我们又应该怎样锻炼自己呢?

3. 朗读并尝试背诵本段文字。

(设计意图:此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当学生联系生活畅谈体会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回扣到课文的相关内容, 一方面避免学生天马行空, 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文字。)

(设计: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大众小学李晓燕)

教学设计 (二)

一、直接导入, 初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 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哪些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桃花心木》。 (板书课题)

2.请大家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围绕“桃花心木”, 讲了哪些内容?

3.相互交流。

4. 在学生默读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文章先后写了桃花心木苗, 种树人奇怪的做法, 种树人的话, “我”明白的道理, 长大后的桃花心木。

二、提出问题, 同桌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或写下自己的感受。

2.同桌互相交流阅读感受, 解答对方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 交流感受, 深化理解

1.读“桃花心木”树苗这一部分, 看着那些矮小的桃花心木树苗, 你有什么话想说?

2.面对种树人奇怪的种树行为,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我”奇怪什么?

(奇怪:时间不确定;浇水量不确定。越来越奇怪:一天中来的时间也不确定。更奇怪:总会带树苗补种, 好像他早知道会有几棵树苗会枯萎。)

3.奇怪之中“我”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大家读读课文的有关部分, 可能的话, 要读出疑问, 读出奇怪, 读出迫不及待。

4.面对“我”这么多的疑问, 种树人是怎么说的?

5. 听了种树人的话, 你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在这里“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联系上文理解, “不确定”指的是浇水时间不确定, 每次浇水的量不确定。)

6. 谈谈你对种树人的一番话的理解。

7. 全班交流。

8. 教师引导归纳:这是令“我”顿悟的一番话, 使“我”由“奇怪”而恍然大悟;这是语重心长的一番话, 使“我”体会到种树人的用心良苦;这是意味深长的一番话, 使“我”想到:这仅仅是在说树的生长吗?不!种树是这样, 做人也是这样。这是使“我”深受感动的一番话, “我”会这样说——— (生齐读第14自然段)

出示: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的,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 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 努力生长。

9. 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1) 在你的生活中, 有哪些“不确定”?你当时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

(2) 面对生活中的这些“不确定”, 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请大家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下来。

(3) 交流感受。

(4) 带着自己的理解,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1 0. 认真品读文章的结尾部分, 看看能读出什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什么?

1 1. 小结:树似人, 人如树, 作者是在写树, 也在写人。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 拼命扎根, 长成了百年大树, 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 经历风雨和磨难, 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揭示借物喻人的写法]。

1 2. 此时的桃花心木, 在你的心中是树?是人?

(设计: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解曙昱)

教学设计 (三)

一、谈印象, 感悟文本

1.静心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表达什么见解?

2.再读课文, 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作标记和批注。

二、抓“奇怪”, 揭示内涵

1.抓住文中三次描写“奇怪”的句子, 读出种树人令人感到奇怪的种树做法。

2.抓住“起先”“后来”“忍不住”等关键词语, 读出作者的思考, 体会作者矛盾的心理。

3.抓住有关对种树人两次说话的神态描写, 读出种树人说话时的情感与语言之意韵。 (第一次是“笑”着说, 第二次是“语重心长”地说。一个“笑”字, 写出了种树人的坦然与胸有成竹;一个“语重心长”, 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种树人的言外之意与意味深长。)

4.分角色问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及其相关语段, 体悟其中的内涵。

问:种桃花心木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

问: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问:如果你每天来浇水, 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问:我明白了, 原来你这样做, 原因是———

三、深探究, 懂得道理

1.读课文第14自然段, 看看你有没有新的感受?

(1)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2) “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指什么?

(2) 怎样才能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2.假如种树人此刻就在你的面前, 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请写下来。

(1) 同桌前后相互交流。

(2) 全班交流、评价。

四、求夯实, 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 感受本文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2.抄写或背诵对自己有启发的语段。

(设计: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泰山庙小学陈润桃)

晋云评析: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面对承载同样教学任务的同一篇课文, 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共性, 更有其个性。就这三篇同题教学设计而言, 其共性是:1.都注意围绕语言的学习, 抓住文本中内涵丰富的语言关键点, 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的原旨, 感受语言的魅力, 感悟语言的精妙;2.都注意从学生学的角度, 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 如让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培养其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又如问题设计的角度不同, 但都突出了对种树人行为与语言的关注;3.都注意从文本的特点出发, 让教学经历“语言———思想——语言”的来回, 在把握文本思想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感受其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4.都注意在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语言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的说或写的训练。但是, 建立在这种共性之上的是更为鲜明的个性, 是打有个人印记的“这一个”:

教学设计 (一) “导”的思路清晰, 从“树”到“种树”, 从“种树之理”到“做人之道”徐徐道来, 从容不迫。其中, 在第三、四两个环节中, 抓住关键句 (其一: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 种树是百年的基业, 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 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其二: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聚焦重点词 (“有时”“百年”“不确定”等) 的对话、研讨设计, 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种树人与“我”的语言, 感悟种树之理与做人之道之间的关系, 而且有利于学生结合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进行无设防的心灵对话, 使语言与精神获得同步发展。

教学设计 (二) “学”的特征明显, 突出地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顺应学生的表达愿望, 让学生交流对文本的整体感受;在学生细读文本之时, 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建构, 提示学生动笔勾画, 下笔批注。在其后的教学交流活动中, 对于浅近的内容, 则指点学生细读, 在读的实践中求得理解;对于内涵丰富的内容, 则引导学生质疑, 在问题的解决中达到深入;对于适宜联系生活体验, 能够反映多元理解, 利于实现读写结合的内容, 则要求学生动笔, 在写的过程中加深体悟……总之, 该设计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特别是教学最后的设问:“此时的桃花心木, 在你的心中是树?是人?”看似信手拈来, 实则精心设计, 既点明了文本借物喻人的特点, 又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学习思考空间, 值得仔细玩味。

教学设计 (三) “读”的个性鲜明, 很好地诠释了语文“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其第一个教学板块, 安排了两次读书活动:一是默读, 整体入手, 把握文本要旨;二是自读, 勾画批注, 体察作品细节。第二个教学板块, 安排了多次读书活动。其中“分角色问读”设计颇见创意, 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在四问四答的问读过程中, 确定的“问”, 得到的是多元的“答”;双向的互动, 获得的是立体的发展;简单的办法, 收获的是多样的精彩。第三、四个教学板块, 仍以读为主, 并把读的训练与说和写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突出了语言的积累。整个教学过程自自然然、清清爽爽, 没有穷追不舍的追问, 但有朴素有效的引导;没有华丽多姿的铺排, 但有简单恰当的训练;没有教师喧宾夺主的张扬, 但有学生如花个性的绽放。

《桃花心木》教学片段及评析 第6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讲乡下老家有一个种树人,他每次给桃花心木浇水隔的时间不同,浇的水量也不同。他天天散步,偶尔喝茶,更奇怪的是,有几株树苗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枯萎,需要补种。“我”问了他,才知道,他在模仿下雨,让树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在土地里扎根。这让“我”明白了人在生活中也要有一颗自主的心。

师:你说清了“人”,也点明了“理”,如果能把事情说得简洁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说说?(学生自主练说,指名说)

生:种桃花心木的人给树苗浇水没有规律,桃花心木却能长得跟屋顶等高。

师:你围绕着题目回答,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就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妙!

生:我还想说清楚课文所讲的道理:课文主要讲老家有一个奇怪的种树人,他不按常规给树苗浇水,桃花心木却能长得与屋顶一样高大,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才。

师:很好!你抓住文章的要点(人、事、理)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精彩!我们还可以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学生自由讨论、概括)

师:种树人种树的方式,让你感受到——

生:我感到非常奇怪,而且愈来愈奇怪。

师:(板书:奇怪)的确,他的种树方式非同一般,让人难以理解。

生:我忍不住问了种桃花心木的人。

师:(板书:询问)听了他的话后,你怎样?

生:我非常感动,觉得做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能独立自主地成长。

师:(板书:感动)谁能用上“奇怪、询问、感动”,再来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乡下老家一位高大的种树苗的人,没有规律地种植桃花心木。我奇怪地询问他,他说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让树木学会自己生长。他的回答使我非常感动,让我明白了做人也一样,要在不确定中独立自主地成长。

师:我们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故事的情节,提炼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教师坚持从整体入手,强化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落实了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张老师在学生充分初读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简洁的语言和不同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诱导,让学生豁然开朗;积极评价,促学生主动参与;扎实训练,使学生获得发展。特别是张老师巧妙地以提炼思路的方式,去枝强干,引领学生解读课文,纵向地、深度地、整体地把握了文本。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体会写法、练习表达,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片段二】

师:种树苗的人哪些做法让你觉得非常“奇怪”?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有关的词句,写写体会。(学生默读批注)

师:现在我们交流,“奇怪”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奇怪”?

生:“奇怪”有两点,一是他浇水相隔的天数没规律,二是他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师:你读得细心,讲述也很清楚。能用一句话说吗?

生:“奇怪”的是他浇水相隔的天数和浇水的量都没有规律。

生:“奇怪”的是高个子浇水相隔的天数、浇水的量都不一定。

师:你们真的读进去了!这样的浇水,为什么你觉得“奇怪”呢?

生:我家种了不少花草,我们每天都浇水,一般浇上一两壶。而他……

师:你联系了生活实际,在比较中阅读。请读出你们的“奇怪”来。

(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奇怪”的?为什么?我们分小组读读议议。(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

师:高个子浇水,散步、喝茶,补种都让你们觉得非常“奇怪”,这几处“奇怪”一样吗?

生:这三件事都很“奇怪”,但程度是不一样的,分别为:“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更奇怪”,由浅入深,“奇怪”感在渐渐强烈。

师:我们怎样读出“奇怪”渐强的感觉呢?(引读:教师读三个“奇怪”。学生读第4~7自然段)

【点评】“情者文之径”,文章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文章的内核。该教学环节,张老师紧扣“奇怪”这一语言情感的触点,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立足品词析句、入境动情,强化语言的内化,追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心”的参与,“情”的共鸣。如自主学习:画画有关的词句,写写自己的体会;合作学习:分组读读议议,交流学习体会;探究学习:为什么你会觉得很“奇怪”呢?这几处“奇怪”一样吗?学生通过“浇水”与“浇水”的横向比较,“奇怪”与“奇怪”的纵向比较,从内容到形式,形象到情感,具体到抽象,求取了对文本深度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读出的、感受到的已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生动的生活场景、真切的情感体验。

(本课教学实录由李林钟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殷光黎节选)

上一篇:我家乡的变化作文600字下一篇:教导处单元检测工作阶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