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2024-06-29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精选15篇)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1篇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经过这段的国培课程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让我学习了很多的教学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尤为深刻的是《微型师德案例》的观看,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他(她)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而更重要的是要育人!

《微型师德案例》主要有四个案例,从这四个案例中我学到了很多。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难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却留给了自己。这是师爱的完美体现。当面对灾难时,人的本能就是求生,但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最主要的师德灵魂就是师爱,正是这种美丽的师爱让张老师在危急时刻却本能地牺牲自己救助自己的学生。正是她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诠释了高尚的师德!

《美丽的圈套》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我欣赏这位老师的聪明才智,她用智慧的眼光发掘出了学生们身上的个人潜能,并得到学生们的尊重、信任。这个案例让我明白了想要爱学生,首先就要尊重信任和鼓励学生们,使学生们都能朝向我期望的方向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爱让我们成就彼此》这个案例中,泰迪多年后说出感谢汤普森老师,而汤普森老师则说她要谢谢泰迪,因为汤普森老师用尊重和爱成就了泰迪精彩的人生。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泰迪教会了汤普森老师作为教师的真谛!这个故事很感人!让我很羡慕这位老师能得到学生如此的尊重与爱,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爱的教育如此伟大!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我看到留守儿童的不易,更让我钦佩这位女教师用自己的爱无私地去关爱她的这些学生。作为一名小镇教师,我们的身边也会有这样一些留守儿童,但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了解到原来这些孩子是如此孤独,如此缺少爱,如此的不易。现在我才明白这孩子缺少父母的爱,没有人教育人沟通交流,更没有家长在身边细心地教育她正确的行为礼貌!这需要我们这些教师来关注,并给予关爱。观看这个案例后,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像那位陈校长学习,尽我所能去关心、关爱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这四个案例明确了我今后工作方向,并给了我动力,让我学会用尊重和爱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能与我的学生成就彼此!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2篇

海南省屯昌县红旗中学王茀旺

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3篇

一、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 教师职业自不例外。

敬业表示一个教师爱岗的精神。在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的前提下, 根据职业认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的不同,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在认识、态度、价值观上有四个不同层次的理解, 即畏业、爱业、乐业、创业。畏业是指敬畏自己的职业, 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仅当作一种“干活挣钱的行业”, 而又很怕失去它, 那他对教师职业就具有一种敬畏感, 其敬业的精神是始于畏业。畏业者对职业能尽职尽责, 爱业者能自立自强, 乐业者能无怨无悔, 而创业者同表现出一心一意。这四种不同的职业感, 虽然层次不同, 但都是教师敬业的内在动力。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

育人表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 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教书育人的业绩如何, 除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外, 还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一门专业的技术, 需要教师勤奋训练, 对其中的规律刻苦钻研。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可以有四个不同的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每个层次虽然渐次递进,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高级的境界。不过, “勤奋+方法=成功”适合每一个人。故博览古今中外典籍, 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勤练教书育人技艺, 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教育教学规律, 使自己成为教育行家, 应成为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师表表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肩负培养“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 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 是学生学习的模范, 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范, 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 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不同层次:规范、垂范、模范、世范。我们平时常说的“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一个人民教师敬业精神高尚令同行感动, 育人水平高超令学生佩服, 而师表品行高洁则令世人敬仰。

二、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 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 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 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 “同在一片蓝天下, 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呵护, 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对学生一定要以诚相待, 热情鼓励, 耐心帮助, 用师爱的温情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一种崇高的大爱, 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 就会很自然地“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增长学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学生特别喜欢模仿他们崇拜的老师, 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政治思想认识上, 道德品质、情操上, 学识学风上,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断完善充实自己, 才能有更好的精神储备教好学生, 如果我们自身都很散漫、懒惰, 不思进取, 如何要求学生睿智进取呢?教师的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 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终生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21世纪被称为知识信息的世纪, 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道德。一个受学生敬重的教师, 应该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带头人。教师只有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 真正塑造好“师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 确立“边学边干, 边干边学, 终身学习”的观念, 紧跟当代知识和科技的发展步伐。

摘要:本文将从新形势下对师德的基本要求、师德核心、师德人格的影响、及终身学习是师德升华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微型师德案例观后感 第4篇

通过学习微型案例,我看到了四个很好的教师,她们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就来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最美丽教师张丽莉事迹

黑龙江佳木斯的张丽莉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全,自己永远失去了双腿,她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当时还是编外教师,心系学生,时刻以教师的身份鞭策自己,努力上好课,带好学生,当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想着学生,她的事迹真令人感动。她是我们全体教师的榜样,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用心去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学会用心去理解灵魂,用爱去呵护灵魂,用情去感动灵魂。

二、美丽的圈套

一位五年级的教师,面对一群顽皮的学生,给他们下了一个美丽的圈套,把学生引到了正途上。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不守纪律、顽皮捣蛋的学生,如果一味的批评,只能是起到反作用,还会激化师生间的矛盾,那么这样的学生就会走想另一端,以后就很难管了,学生不听老师的,老师自己也下不了台,有悖教育的初衷了。这位教师做得很好,她并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行为做约束,而是通过让学生帮助传递小纸条给家长的形式,在纸条上写学生的优点,很好的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像戴了一个“紧箍咒”,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的。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多利用类似的“紧箍咒”,将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主观能动地自觉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

三、泰迪的故事

泰迪的故事中,泰迪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因为家庭的变故,母亲的去世,父亲的不管,让这个孩子在生活、学习中迷失了方向,泰迪的老师通过泰迪的礼物,让泰迪找回了母爱,重新回到正途上,并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人物。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爱是相互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学生其实本质都并不坏,只是我们把他们放错了地方,他们从迷茫、无助、失落,一直到最后的叛逆、反抗,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教育也是缺乏平等的,好学生固然每个老师都喜欢,在他们身上也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栽培,其实坏学生才是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培育去爱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像泰迪那样的学生比比皆是,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他们的叛逆,我们作为教师应当认真地去发现问题的所在,解决 他们身上的问题,将他们都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最美乡村教师

一位乡村教师,她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学生也同样喜欢把她当妈妈。一个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关心自己,想认老师当妈妈。老师知道后,没有答应她,原因是怕她疏远了父母,通过对学生做思想工作,让学生与其父母视频,化解了孩子与父母的隔阂,拉近了他们的距离,让孩子重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那位教师是在用真心爱学生,学生也同样真诚地喜欢着老师,同时那位老师也是大无畏的,她并没有将师生情凌驾于亲情之上,而是很好的疏导和教育学生,回归亲情。

微型师德案例之观后感 第5篇

今天,我含着眼泪将几个微型师德案例看完后,感触颇深。首先,我要向震撼心灵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希望她能早日康复,一切顺利。我还要向《爱让我们成就彼此》中的汤普森老师、最美丽的乡村女教师——陈万霞校长学习。她们的无私大爱让我明白:老师的责任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而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用爱去关怀每一个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啊,现在的孩子怎么没以前的孩子聪明呢?我们也总是在寻找别人的原因,什么“留守儿童太多啦,家长管理的太少了,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啊”等等客观原因。但是,看了《爱让我们成就彼此》后,我认为自身有很大的问题。爱的教育虽然一直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但我似乎把对学生爱的教育进行的较多,我常常教育他们要用爱去对待周围的一切,爱能包容一切。可我对学生倾注的爱太少了,所以爱的教育收效甚微。

看了这几个案例之后,我明白: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因为老师所面对的是渴望认同、渴望呵护与关爱的稚嫩的心灵,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滋润,行为上的激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爱的情感犹如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又如涓涓细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它像一场春雨,能滋润干枯的荒漠,萌发一片绿洲。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6篇

陈建平

教育本身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活动,只不过当它变成一项任务去完成时,就变得枯燥了,观看了《微型师德案例》,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被最美的女教师的事迹感动着,为《美丽的圈套》和《爱让我们成就彼此》所折射出的教育智慧而折服,《寻找最美的乡村女教师》更让我领悟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只有注入了爱与希望,才能赋予智慧的光芒,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推崇和向往的。

(1)用生命诠释对学生的爱

“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最美教师,美在责任。张丽莉老师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美丽的圈套”彰显育人智慧

《美丽的圈套》中老师接这个班的第一天,老师在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学生身上的优点,因此她不动声色地先观察分析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根据观察、摸底,掌握了治理班级的资料和方法,才想出应用“美丽的全套”这一方法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配合老师去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在老师与父

母共同鼓励下,不断的取得进步,老师的苦心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其实,老师采取的行为依据的理念与原则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信任。

(3)爱让我们成就彼此

“爱让我们成就彼此”的微型师德案例。看着看着,我的心随着忧伤的音乐波动起伏,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和做法可以改变学生和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老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变化,并且找出使之变化的原因;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且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7篇

关键词:微型学习,数字故事,微内容,移动智能终端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数据时代, 移动学习已经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移动学习是指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 通过无线移动通信设备 (如: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 的网络服务, 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方式[1]。正如Flurry公司的总裁Khalaf所说:“你可以带着移动设备到任何一个机场和国家, 好像PC的时代已经终结了。”[2]伴随移动学习的发展, 微型学习这种非正式的实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并以其内容微量、获取便捷、个性化和自主性等诸多特点迎合了当今社会高效、快捷的生活节奏, 为人们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从海量数据资源中获取碎片化知识提供了便捷服务。在此背景下, 重新构思并编创适合移动学习发展需要的微型数字故事资源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

一、数字故事及其微型化的相关理论

(一) 数字故事概述

数字故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阿奇利提出, 他尝试用多媒体技术将个人的故事制作成媒体作品来讲述, 受到了观众的欢迎。Leslie Rule认为, 数字故事是说故事的古老艺术的现代表达, 它把图像、音乐、叙事与声音编织在一起, 从而对人物、情况、经验和见解赋予深刻的特点和生动的色彩[3]。Jennifer Carrier Dorman认为, 数字故事是写一个故事的过程, 并加入声音、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一个视觉故事[4]。受数字故事的影响与启发, 黎加厚及其团队将数字故事创新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认为数字故事是在教学活动中编写故事, 并加入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元素, 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5]。可见, 数字故事注重的是将故事 (事迹、现象或案例等) 以图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相结合的新形式讲述, 形成具有一定主题和情节的可视化数字媒体作品。它具有故事性、教育性、可视性、共享性等诸多特点。目前, 已被人们创新应用于教育、培训、会议、广告等诸多领域。

(二) 微型学习理论

如今,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持续增长与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 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产品 (如社交、搜索、娱乐、教育等) 相继涌现, 这为微型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微型学习被看作是新学习环境下一种非正式学习的实用学习模式, 它的出现与学习媒介终端化、知识内容微型化有着密切联系[6]。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将微型学习 (Microlearning) 表述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 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7]。Peter A. Bruck把微型学习解释为把知识分解为短小的、松散的, 但相互关联的学习单元, 并且是在人们日常交流和工作中可以随时进行学习的活动[8]。综上所述, 微型学习是一种以移动终端为载体而开展的非正式的实用学习模式, 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可持续性处理碎片化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9]。它具有内容碎片化、媒介形式多样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等诸多特点, 为我们在移动学习环境下随时获取信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适应了新世纪学习方式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并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与认可。

二、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内涵与意义

进入“移动互联网+智能机”的“微时代”, 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微生活”所包围, 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阅读、微课程, 微内容的相继涌现受到了众多学习者的关注与偏爱。因此, 对数字故事资源进行微型化编创从而拓展其应用价值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创新。基于数字故事与微型学习的相关理论, 我们可以将数字故事的微型化编创理解为:“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表达艺术, 将数字故事进行微型化、碎片化处理, 并重新整合故事的情节和节奏, 从而生成以便携式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微型数字故事资源。”微型数字故事以便携式智能终端为载体, 方便学习者在“移动”状态中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微型可视化的故事内容, 在媒体形式、持续时间、真实性、教育性、感知性等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微内容所不可相比的优势 (如表1) 。

可见, 微型数字故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真实性, 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现象、案例等方面。 (2) 媒体形式多样性, 以视频、动画、PPT等多种媒体形式存在。 (3) 教育性, 以可视化的形式讲述事迹、现象或案例, 进而促进学习, 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4) 内容多样、感知性强, 结合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元素, 使学习者在视觉、听觉和情感等方面同时获得数字化、可视化的故事内容。同时, 还具有短小精炼、针对性强, 便于借助移动网络进行分享、转播及下载等特点。

在这种“微时代”的移动学习环境下对数字故事进行微型化编创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 顺应微时代数字资源微型化的趋势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智能机”的“微时代”移动学习环境下, 微内容已成为推动微型学习开展的核心资源。微博、微课、微视频、微阅读等新媒介的相继出现满足了人们利用智能机“随时、随身、随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 教育资源的微型化研发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数字故事的微型化编创既顺应了这种微型化的趋势又迎合了微型学习的开展对微资源的需求。

(二) 充分利用移动终端与移动应用的优势

开源的代码、智能的系统促使多样的移动智能终端集成了高性能的娱乐、数据、商务等功能, 为图形、动画、视频、音频及办公文件的播放与阅览提供了可操作平台与环境。与此同时, 针对智能终端的移动应用 (如社交、搜索、娱乐、教育等) 正在迅猛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的网络信息资源, 便于知识的在线获取、观看、转播及下载等。这些独特的优势与特点为微型数字故事跨平台共享、在线观看与一键转播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

(三) 拓展了数字故事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作为数字化学习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 数字故事已被广泛运用到学校的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10]。随着微时代与未来云时代的相继到来, 将数字故事的应用从PC平台转移到移动终端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趋势, 从校园教育 (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教学情境创设) 拓展到社会教育 (生活常识讲解、科学知识普及、公益事业宣传等方面) , 既丰富了其内涵, 又拓展了其应用价值。

三、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理念

如同微电影、微视频及微课程等, 数字故事的微型化编创同样注重“微”字。微容量但含蓄隽永;微制作但精致细腻。文章在借鉴数字故事与微内容的设计与创作理念基础上, 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理念, 旨为其研发过程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

(一) 故事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多媒体元素, 无论是数字故事还是微型数字故事, 它们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以“故事”育人, 借助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故事”来讲述事迹、传递知识、解释现象、分享感悟, 等等, 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进而促进学习。因此, 创作者在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以故事传播知识, 以故事讲述事迹, 以故事促进学习的理念来指导作品的设计与编创。

(二) 主题突出、情节连贯

数字故事的微型化编创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情节连贯的方式呈现短小、精炼的知识内容, 鲜明的故事主题、连贯的故事情节, 既能促进学习者的思考, 又能引起情感共鸣。因此, 创作者既要勤于思考、善于概括和总结, 又要乐于走近生活、观察生活、发现亮点, 做到故事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 使故事的情节围绕主题展开, 并具有适当的情感节奏。例如:数字故事网的优秀作品《泰迪的故事》和《梦让她坚强》都是突出主题的代表。

(三) 画面简洁、排版合理

简洁即是美, 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过程就是巧妙地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与搭配的过程, 注重利用有限的画面空间向观众传达必要的内容和信息。通过精美的文图设计, 合理的元素搭配, 巧妙的排版构图以及空白艺术的恰当运用等方式来增强版面的信息呈现效果和视觉活力, [11]力求画面简洁但又不失主体。

(四) 全局构思、整体和谐统一

每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成功作品都离不开完善精细的构思与策划, 如影视片、广告片的创作过程一样, 数字故事的微型化编创同样需要注重内容编排、突出主题、技术运用、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整体构思与设计, 既要依据故事情节确定基调 (包括画面版式、色彩搭配、背景音乐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等) , 又要提炼关键词句、设计文本效果、选用恰当图像和制作精美图形等, 使作品从内容到情感, 从画面到结构, 从技术到艺术等方面整体和谐统一。

(五) 跨平台性与高度共享性

随着3G通信技术和Wifi网络技术的实现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并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优势与特点, 在对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过程中创作者应充分考虑移动终端的兼容性和网络共享性, 使PPT格式、视频格式及动画格式的微型数字故事能够在不同系统, 如:IOS、Android、Windows等移动设备上进行流畅的播放与观看, 并适宜借助微博、优酷、搜狐、腾讯等移动应用进行分享与转播。

四、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策略

鉴于数字故事微型化的编创理念, 本段落主要从创作工具选取、媒体设计以及不同题材的编创三个方面对其微型化编创的策略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与探讨, 旨在为编创过程提供具体的、可行的方法与计策。

(一) 创作工具选取策略

当前, 移动数字资源 (微视频、微阅读、微课程) 的开发已成为“微时代”的焦点问题, 数字故事的微型化编创主要涉及两大类创作工具:一类是多媒体创作工具;一类是素材处理工具 (如图1创作工具分类所示) 。新一代多媒体创作工具, 如:Flash lite 4.0、绘声绘影X6、Powerpoint 2010、PowerDirector 11以及Premier CS6等, 均集成了高性能的媒 体创作功 能 , 可生成适 宜不同移 动终端 (iphone、ipad、android) 应用的微数字产品。而素材处理软件, 如:PS、AI、Audition等又可为微资源开发提供丰富、适宜的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体素材。简单、易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与素材处理软件的相互配合为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与环境。创作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取一款或几款创作工具来完成作品的编创。

(二) 媒体设计策略

1.媒体的艺术设计与运用

优秀的作品源于艺术与主题的完美融合, 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应注重选择恰当的画面结构与版式呈现内容 (如:三角形布局、井字布局、色块对比布局、黄金分割布局等) , 画面力求简洁, 色彩搭配合理, 充分利用空白的艺术与视觉传达艺术。在文本设计方面, 结合故事主题与内容, 提炼中心字、词、句, 力求内容简明扼要, 突出重点;段落排版合理, 通过设置不同的字号大小、字型效果、字体色彩等以增强文本的美感。在图像选择方面, 选用和主题内容紧密相连又具有典型性的图像, 图像的画面构图具有美学性, 能够符合人的视觉规律, 影调和色调富有层次感, 使观众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主题, 融入故事情境。在音乐选取方面, 选取与故事主题和内容情节相符合的声音或音乐, 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感与画面播放的同步性,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2.媒体的技术处理与调试

在数字故事微型化编创的过程中创作者要充分考虑移动智能终端的各自性能、标准参数以及3G、Wifi移动网络带宽等因素, 要注重对创作中所使用的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做适当的技术处理, 比如:图片像素和分辨率的设置, 视频码流和帧率的设置, 音频格式与采样率的设置等。通过对作品进行反复的测试与调试使其符合移动设备的CPU运算能力, 能够在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不同系统的智能终端上以清晰的画面和高品质的声音进行流畅地播放与观看, 同时, 适应移动互联网络的传输能力, 便于在线观看、下载与分享。

(三) 不同题材的编创策略

1.人物事迹类——提炼精华, 升华主题

人物事迹类的微型数字故事主要取材于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与真实事迹等, 用于公民的德育教育、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等, 是弘扬具有真善美的正能量事迹。因此, 编创过程中应注重提炼与总结人物事迹的精华和主题, 选取恰当的角度展开情节叙述, 准确把握故事蕴含的情感色彩, 正所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画面整体布局合理, 借助动画特技与视觉传达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故事既传达真实情感又升华主题, 进而引起观者的思考与情感共鸣。例如:数字故事网作品《蜕变自己改变世界》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案例。它通过讲述苹果手机的设计、研发、推广以及风靡全球的事实来赞扬乔布斯的智慧和伟大。

2.社会现象类——分析归纳, 倡导主旨

社会现象类微型数字故事主要源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现象, 涉及民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在编创过程中要注重对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 浓缩关键信息、核心观点, 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对问题或现象的解读, 在此基础上巧妙运用多媒体创作技术与设计艺术使作品更具启发性、呼唤性和教育性, 进而表达作品所倡导的主旨。央视及其他知名媒体的公益广告短片在创作手法与理念方面都是值得借鉴的实例。

3.教学案例类——精心设计, 解读案例

教学案例类微型数字故事的编创借鉴于演示型多媒体课件, 利用三维动画、Flash动画、PPT自定义动画等方式展示数、理、化等学科教学中涉及的典型案例, 独特之处在于融入了情感色彩, 使单调的案例具有情节性, 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同时, 又适合移动式的在线学习、下载与分享。在编创过程中, 首先, 要研究教学案例, 读懂案例蕴含的知识内容与结构, 通过精心设计动画的展示方式和技巧来解读案例。其次, 结合案例的知识点, 在适当的环节编排问题, 引发思考, 借助提示性词语串联整体情节, 注重案例知识、动画技巧以及情感的融合。如数字故事网《分数的学习》就是很好的案例, 值得参考和借鉴。

4.科普知识类——巧妙切入, 解读科学

科普知识类微型数字故事主要以一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解读身边的科学现象、认知误区、科学理论等科学知识, 如今移动学习的兴趣与发展为科普知识走近校园、走近百姓、走近生活等开创了新的途径。笔者参与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建设项目——数字科普资源“地球科学”、“生命演化”、“恐龙百科”等研发工作, 正在编创适应移动学习发展需要的微型数字故事资源 (如图2小盗龙作品截图) 。编创此类作品要把握好构思立意的切入点, 在“巧”找切入, 在“妙”寻创新, 一片一理、一理一知识, 每集2-3分钟时长, 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等方式连贯故事情节, 将科学知识的探索性、教育性和动画的观赏性巧妙融合, 将科学知识与解读生活紧密联系, 既拓展了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 又丰富了科普类知识的微资源。

五、结束语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8篇

师德一词早已不再陌生,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仍然感受颇深,下面谈一些我的看法。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因此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是教师必须练就的本领。

当张玫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分析以下几个案例:[案例一]课桌上的水、[案例二]你确定是他的问题吗、[案例三]他为什么没有站起来等等,这些案例中都与我们师德修养中“爱”字有关。这时,我想起了这么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美好的人间。有一种爱叫忍让,忍让也是一种爱,以爱的方式善待对方的缺陷,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爱的学生,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平平淡淡中演绎经典,在无声无语中融洽爱心,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感觉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教师,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始终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已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陶冶作用。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才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从教师这方面来说,他除了从学生那里有各种所得外,他自身的许多良好言行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情陶冶、人格陶冶等,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就能对学生为人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热爱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与合作的价值,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说明了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于育人多么重要。

热爱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现代教育极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动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可能,就不会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也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它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热爱学生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

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社会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9篇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数学教师:韦会兴

自从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师德这个词让人听起来挺俗气的,但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想法,使我感受颇深,下面谈一些我的看法。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因此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培训老师在课堂上与我们分析的几个案例:[案例一]课桌上的水、[案例二]你确定是他的问题吗、[案例三]他为什么没有站起来等等包括书里的其他案例中都与我们师德修养中“爱”字有关。我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美好的人间。是的,有一种爱叫做忘记。有一种爱注定成传奇,却想寻找一个答案,真的好累。有一种爱叫忍让 忍让也是一种爱,以爱的方式善待对方的缺陷,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爱的学生,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平平淡淡中演绎经典,在无声无语中融洽爱心,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回答: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不是吗?除了学校我们要到哪里去看人多的场面呢?文娱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玩耍的欢乐声我们又能在哪看到呢?除了与学生们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开怀大笑呢?......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始终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已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陶冶作用。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才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从教师这方面来说,他除了从学生那里有各种所得外,他自身的许多良好言行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情陶冶、人格陶冶等,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就能对学生为人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热爱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与合作的价值,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

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说明了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于育人多么重要。

热爱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现代教育极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动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可能,就不会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也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它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热爱学生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社会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微型课堂学习心得 第10篇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听了几位老师上的英语微型课。对我启发很大。

执教老师生动的讲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

首先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回忆曾经学过的动作短语。让学生很快融入到英语语境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复习已学的内容,创设情境,为新授做准备。由此引出新手单词,充分发挥听、说能力。

其次,教师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融洽,表现在师生之间的问答和生生之间的问答。语境贴近生活,更好的帮助学生走进课堂,似乎课堂就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按教材,死板的教学。练习题设计的有层次性,也很贴近生活。最后以《人说山西好风光》结束这节课。也体现出焦老师很关注人文教学。

通过听几位老师的课,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教学观念,因材施教,多用情景教学;

2、融入文化教学,在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适当的加入语言文化背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探究异国文化奥秘的愿望;

3、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口语的发展;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 第11篇

泛在学习环境指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等各种设备和资源联成一体而构成广泛存在的网络,即泛在网,基于这个网络系统和数字化资源,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持电子终端PDA和智能手机等与网络进行连接,进行个性化学习,符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因此,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简称U-learning)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1]。泛在网络的存在和随时随地的分散性、碎片化学习,使学习者学习兼具微型学习特征:时间相对较短、内容小而精、注重小模块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微型的移动通信工具往往是进行微型学习的典型载体,非常有利于学生课外的非正式学习等[2]。但事实是,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自控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好奇心强喜欢上网获取信息,面对开放共享却浩如烟海、过于分散的网络学习资源,学生感到难于选择,无从下手,并不能很好地“共享”学习资源。因此,要形成有效的学习,开展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利用的学生学习模式及成效研究十分必要。

二、泛在学习环境下利用微型学习资源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

1.微型学习资源设计。主要形成两类微型学习资源:课程学习微型资源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

课程学习微型资源是课程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与课程相关的立体化教材资源,是按照教师要求必须完成的学习资源,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完成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网络自主学习资源是借助于泛在网络以微型学习资源为主的课程外的网络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试题库练习模块、链接性自主学习模块。自主学习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线下+网络+信息化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线下学习模式:是学生利用纸质材料进行课外学习的传统模式。是学生长期采用的习惯学习方式,有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学习要素为:学生+纸质材料+学习地点(受限于教室、图书馆、宿舍等)。纸质材料往往是集结在一起的整本系统知识,不适于整日带在身边或外出携带,学习地点因而受到制约,学习活动往往限于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刚开始有的学生没有形成网上学习的习惯,或不适合网上学习的内容如现在的很多与教材内容配套的练习题,这时可采用线下学习。

线上或网络学习模式:是借助于泛在学习网络通过终端设备(PC、智能手机等)上网获取学习资源的现代新型学习模式。学习要素为:学生(主体)+教师(导学促学、服务)+泛在网络(提供资源)+终端设备(PC、智能手机等,利用资源)+学习地点(网络覆盖下的任何地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按照教师的指导要求通过终端设备访问指定的不同的网络资源平台,获取资源学习。由此形成多个终端网络学习空间即网络学习社区(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此外,教师还可建立班级微信群,通过发送短信、彩信等促学导学信息,指导监督学生学习和利用指定的网站资源,或者是发送短、小、精的微型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

信息化课堂学习模式:网络和电子产品介入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学习要素为:学生(主体)+教师(身份虚实结合,有时是影子教师,即课上提供的是教师的授课录像,但角色更加复杂:知识传授者、研发者、指导者、组织者、咨询者、服务者等)+泛在网络(提供立体化教材资源和其他网络学习资源)+终端设备(PC、智能手机等,利用资源)+教室或虚拟网络课堂。教师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等网络资源,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除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还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方便快捷地接触到网站上提供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使学习的信息来源变得更加丰富,使课外网络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同时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将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创新驱动力。同时引导学生采用信息化新型学习模式,如泛在学习、微型学习、移动学习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践成效检验

实施方式为:以笔者所教授班级(媒体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2015级入学新生)为实践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利用的学生学习模式和成效研究。学期末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需要的参照数据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经过一学期的初步实施,对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络资源利用、微型学习的认知度、认可度等维度检测,验证其成效。

对于网络学习行为,77%的学生有固定的英语学习网站,86%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学习,91%的学生手机上安装或下载了英语学习软件,利用手机APP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人数比学期初分别提高了27%、38%、35%。数据表明,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网络环境和软件环境已形成,并积极尝试网络学习。

对于网络自主学习,学期末数据表明,73%的学生能够适应,86%的学生喜欢。数据表明,网络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已被学生广为接受,自主学习习惯正在形成。对于网络学习资源,73%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82%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表明,网络资源和自主学习之间已形成良好互动,网络资源成为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和良好载体。

对于微型学习资源,82%的学生表示喜欢,一学期人数提升了50%;72%的学生使用了微型学习资源,人数提升了42%;73%的学生经常使用微型学习资源,人数提升了47%。75%的学生认为微型学习资源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数据表明,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微型学习资源已成为学生的常备资源,是受欢迎的学习内容,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也得到了完善。会根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占68%,人数提升了21%;会合理分配自主学习时间的学生占55%,人数提升了26%;能够融通所学知识的学生占73%,人数提升了44%。数据虽有了提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综合以上数据,大部分学生进行了信息化时代下混合学习模式的尝试和体验,逐步接受了网络自主学习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改进学习。过程中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养成网络自主学习习惯,懂得利用学习策略指导学习,开始具备一定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够顺应数字化学习的需要。然而,真正意义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学习者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中进行意义建构、问题解决与社会化交互的整合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能积极有效地对自己的意义建构和问题解决活动进行监视、控制、调节、反思和评价”[3]。学生要达到这种学习水平,尚需时日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学习模式,顺应和赶上数字化学习的需要。

摘要:泛在学习、微型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学习模式。本文分析了进行此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微型学习资源的设计方法,开创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利用的新型学习模式:线下+网络+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实践和成效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泛在学习环境,微型学习,网络资源,混合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秀霞.远程开放教育英语课程的泛在学习实践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

[2]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

微型课题学习心得 第12篇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乡宁县职业中学公共课组——沈彩云

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已有一段时间,11月份的国考已经结束,虽然成绩揭晓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学习过程可以做阶段总结了。上个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购买了《心理咨询师》(二级)全套共四本书,原本在暑假之前就学完全部内容,但事与愿违,上学期自己带一年级14个班的心理课,还任122班的班主任工作,备课、上课,处理班级事务等,总感觉力不从心,到放暑假的时候也只学完了基础心理学部分。

暑假里是最好的休息时间,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时间,今年暑假我几乎没有怎么休息,利用白天、晚上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由于整个课程三本书,共计(基础知识)755千字+(三级技能)462千字+二级技能385千字,外加一本习题集690千字。这么多字的内容我没能在暑假学完,完成了两本书的学习我已经很满足了。年迈的父母,辛苦上班的老公,还在上学的孩子谁不盼望能在暑假看到我轻松度假,利用闲暇时间给他们多做几顿好吃的,但是2013年的暑假他们都知道我在学习,都没有奢望我能满足他们早前的愿望,就是因为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我才顺利完成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的学习。暑假里因为学习我放弃了看电视,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因为学习我减少了看望年迈父母的次数;因为学习老公和孩子主动承担了不少的家务。看到他们都没有怨言,我心里反倒有些不安,似乎我欠了他们不少,不过我也

从中体验到亲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对学习的支持,我们共同体验着快乐和幸福。

8月25号我到一中参加了一中老师们关于课改的学习交流,感受到的依然是学习的气氛。8月28号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开学前的学习,开学后我们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这本书,要求老师们抽时间学习,我只能按照自己的计划,首先在11月16号国考之前完成《心理咨询师》的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巩固,并且在国庆节前后完成一篇5000字的“咨询案例报告”和一篇5000字的“个人成长分析报告,”提交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委员会,参加国考结束后的综合评审。国庆放假期间我以“一例因父亲再婚引起的情绪问题咨询案例报告”为题,完成了一篇自己亲自做过的学生咨询案例报告,还以“今天的成长孕育着明天的幸福”为题完成了一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这些写作文稿的完成得益于半年多来学习的收获。通过学习我对自己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虽然自己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但面对心理课,面对心理咨询室的门牌,知识的不足、能力的欠缺促使我无法减慢学习的脚步。我深知学校是根据需要才开设心理课程的,心理老师的岗位绝不是为了休闲而设置的岗位,这个岗位赋予心理老师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不断加强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好地帮助全校师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说实话《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这本书我只学习了一部分,只知道标准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标准更加规范。

更注重贯彻落实“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理念管理的社会,教师专业发展高无止境,但是,低却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

1、尊重学生: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

2、绝不伤害:不管学生的底色是什么,老师给他增添的一定是一抹“粉红”。

3、多种能力:老师最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情绪;幽默风趣。

4、不断反思:是不是站在人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

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的角色都是主角,不要把自己当做配角来塑造。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学习和付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非常精彩。

微型课题学习心得体会 第13篇

2014年3月 31 日,我和杨蓉老师来到吉首市乾城小学参加了吉首市十二五微型课题的培训。此活动主要由湘西州民中的修哲智老师来主讲。本次活动对于我来说,具有深刻的学习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做微型课题首先要先从收集问题,到选出课题,再到研究课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下面我将学到的知识与在座的姐妹做一个分享: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小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短时间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问题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育中加以行动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其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一定实效。一般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作。“微型课题的研究特点”

1、真实 问题来自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

2、微小 切入口小,论述范围小。

3、成型 由点及面,归类分析。

4、实际 问题的“灵活性”,方法的“可行性”。

5、短期

研究周期短,见效快。(半年、一年

之内时间)

6、深度 以小见大,深入分析。基本流程:

1、每年4月20号上交微型课题研究表。

2、每年4月30号以前市教育局下发微型课题立项开题通知书。

3、各微型课题组撰写研究计划及方案进行课题研究。

4、每年12月20号前各微型课题组根据各自研究进度提出结题鉴定申请。

5、每年12月底前市教科所对提出结题申请的微型课题进行结题鉴定并做出成果评价。下载申请表的流程:

1、登陆“”湘西教育E网

2、点击“湘西县市教育”

3、从“县市站点”进入吉首市教研网。

4、从“下载频道”进入“表格下载”

5、以“附件”形式下载相关表格 课题结题时要准备的资料:

立项审批表、研究方案和计划、立项批复、研究活动记录、照片、音像材料、问卷调查、调查分析、测试记录、教学案例、反思、学生个人案例分析、阶段成果报告、研究者的学习笔记、发表的成果等„„ 微型课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价值。

2、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3、课题研究的实践性。

4、课题研究的实验性:目标明确、步骤清晰。

5、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明确。

6、选题要结合教学的实际,以新课标作为理论依据。

7、题目不要过大。

撰写基本流程: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状分析

三、课题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理论依据

六、研究目标

七、研究内容

八、研究方法

九、实验步骤

十、成员分工

十一、目前的成果、总结、结题 现阶段需要做的事情:

1、教师自由三人一组,下载微型课题研究表选定课题、填好后4月16号前交。(以前幼儿园的课题《运用民族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实践研究》中的参与者不用分组,应为我们这个课题将要在6月份要结题有很多资料要准备的,具体准备的资料到时候再通知相关人员。)

2、每月每人在15号前发一篇论文或教育随笔或案例分析或教案或通讯给楼层组长,再由楼层组长统一上传到教育E网。用户名:吉首市谷韵名幼儿园 密码:YYBB8888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我们的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到站在这里将我学到的一点点知识与各位姐妹们一块分享。

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认真”二字,作为老师、作为幼儿园课题的参与者,我们的课题资料还需要完善,如:我们的教研课是否围绕课题、我们开展的活动、在社会上做的推广及成效等„„作为教学副组长,则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让各位姐妹也来一次心灵的洗涤,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此次活动,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推进,我将充满热情,充满信心,认真的研究课题。我坚信我们茗雅的老师都能带着激情,认真研究,踏实工作。

师德典型案例心得体会 第14篇

通过观看视频,我知道了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那就是“爱心”。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爱的蕴涵与奉献。教师的心、教师的情,应该似雨露沐浴着嫩叶花朵,只有在爱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灵才能是纯洁的、美好的,其长大后才能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观看视频,我知道了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这种幸福是我们和孩子们再一起所收获的快乐,我们作为教师注定要奉献,而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责任更重与泰山,即使再累我也决不后悔,因为我爱我的孩子们!我是幸福的!就这样,青春的光亮在孩子们的金色童年中褪色,然而,我的童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作为战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能天天接触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是一种幸福。

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微型学习研究 第15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微型学习,移动通讯

我们正在走向这样一个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赋予教学更大的自由空间, 为解决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而形成教育地域性差异问题提供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 适应新技术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 冲击着当前的培训方式的同时也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需要进一步阐释当前培训的主要矛盾以及技术革新带来的变革对培训机构的影响, 从而打造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学习服务的新型培训策略。

一、农村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

继续教育必须面对工学矛盾, 该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相对匮乏, 一线教师抽出时间来参加培训就会影响教学工作, 特别是对于需要培训的优秀教师, 其担负着较多的教学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培训成为一种在岗研修的重要形式, 但是同时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学校投入资金建设和更新网络设备, 这对于教育经费紧张的农村而言不太现实;另一个问题是远程培训的地域分散、学员众多、管理困难, 因此培训质量欠佳;再有现存培训最大的问题是自上而下的理念推广式培训, 这种培训容易产生水土不服而流于形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国培计划中实施了置换项目, 即师范生顶岗实习与一线教师置换培训相结合, 实现了师范生顶替接受培训的教师代行教学工作来解决工学矛盾。但是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 很难较快地适应教师的岗位,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对于教师匮乏的农村地区这种置换培训不是最好的选择。工学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快速成长的移动化微型学习

微型学习是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技术实现形式, 教育技术学专家祝智庭教授将微型学习视为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1]因此界定微型学习必须要首先正确把握非正式学习。人们把在工作和生活中诸如旅途、社交、业余锻炼、游戏等非正式的时间和地点普遍出现的做中学、玩中学以及游中学等形式的学习称之为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区别于正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有规划的正式学习。[2]因此非正式学习是将学习整合于其他活动之中, 依据个人的兴趣和活动的需要自然生成的学习。它使得学习回归了人类学习的自然状态, 因此能够更符合认知规律。由于学习被整合于自然活动之中, 需要时学习才发生, 因此与系统的知识传授式学习相比具有伴随性和碎片化特点。这就对学习资源的获取提出了要求, 需要学习资源能够嵌入到活动之中, 并且为了满足活动的需要而能够随时出现。

为了达到这种需要, 一方面要求承载学习资源的媒体微型化, 另一方面学习资源中蕴含的学习内容也需要微型化。微型媒体和微型内容构成了微型学习的两个必要条件。学习媒体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这种微型化需要硬件部分尽可能的移动化、便携化;而软件部分尽可能的小型化、智能化。因此移动化的微型学习意指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实现的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 它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

微型媒体的技术支持———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微型媒体终端的一个典型代表。智能手机成为认知工具, 从而与计算机匹敌, 需要具备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而在这两项功能上智能手机甚至有超越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趋势。

首先, 智能手机具备多媒体功能。2011年-2013年我国的手机跨入智能机普及时代, 智能手机发展速度非常快, 智能手机已经在2013年降到千元以内, 这进一步加速了其普及的速度。智能手机的特点是除了通话和短信等基本的通讯功能外, 还将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多媒体功能集于一身。

其次, 智能手机具备上网功能。第三代通讯技术实现了无线通讯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讯手段的结合, 使得无线通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 也为手机成为网络学习工具奠定了基础。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三大移动通讯厂商发放了4G牌照, 标志着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已经走向应用。4G的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s, 它是上一代3G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50倍。

还有就是智能手机支持学习的前景。与其他形式的电脑相比智能手机将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整合得更加完美, 并促使其更加利于教师的学习。媒体集成与便携性是微型学习的第一要件。台式电脑是固定的, 笔记本虽然具有移动性但是体积较大也不能随时随地携带, 平板电脑尺寸也相对较大, 而手机的便携特性可以随时放入口袋方便地携带, 并且一般情况下不用关机, 因此彻底克服了时空的限制。现在利用手机即使不能上网我们也能够将学习资料存储在大容量的TF内存卡中, 手机的多功能集成和大容量存储使得我们不必要再携带PAD/MP4/MP3等多种额外设备进行视听学习。因此, 智能手机为微型学习扫清了最大的技术障碍。

智能手机的现场记录与远程互动进一步挖掘了微型学习的潜能。智能手机的拍摄录像功能比电脑更胜一筹, 可以及时获取多媒体信息并且即时向网络传输或者发布多媒体信息。这有利于学习者实现现场实时异地交流或远程互动, 有利于解决情境性较强的复杂问题。智能手机的影像记录功能的另一种作用是记录学习过程, 利于评价反思, 并且利于学习策略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微型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但是自主学习需要学习者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有两种类型:外部客观世界的问题和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前一种问题容易发现, 而后一种问题较难发现但它却是培训的主要目的。录像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记录学习过程, 将内部自身问题转变为外部客观问题的方式来解决, 即通过事后认真研究录像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解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很显然, 时间能够解决技术问题, 然而技术只能提供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实现的可能性。我们还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为了满足微型媒体的微型内容的特点, 我们必须对课程进行微型化, 即小主题化。这种微型化不是对课程的简单切割, 而是要考虑内容是否能够实现个性化组合。即微型化后的单元能够相互组合成不同的课程。所以课程微型化不能只是对某门课程, 而是对某个专业的课程群实施的课程微型化。即先由专业课程群建立综合课程, 然后再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微型化。微型化后的单元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新课程以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微型化以符合实践需要为宗旨而不刻意追求学科系统性。系统性由学习者通过学习去自己完成, 而不要强加给学习者。

微型学习传递的是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微型内容;承载微型学习内容的载体 (媒体软件) 是微博、微信等简短的文本以及微型音视频等微型媒体;使用的工具 (媒体硬件) 是便携的移动通讯工具。微型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人们业余的碎片时间从而解决了培训难以克服的工学矛盾;而微型学习能够随时启动, 由学习者自主掌握, 因此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实现学习, 从而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形式。但是这种学习的可行性依赖于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

三、技术支持的教师培训方式变革

微型学习的建设既包括课程资源的建设, 还包括课程管理的革新,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促进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提供课程的教师培训机构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 改变集中管理模式为个性化服务模式。传统培训的管理模式是集中管理, 后来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延续了这种管理模式。对所有学员进行一致性的统一管理, 没有考虑到他们的个性化差异与需求。集中管理在非正式学习中是没有效果的。因为非正式学习是自组织的自我管理方式的运行机制, 外部的集中管理对它不能施加有效的影响。培训机构能够做的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即学习者提出学习的需求时, 培训者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并给予学习指导, 学习者按照建议与资源互动, 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习者认为不需要再继续学习时或有其他事情处理时可以随时中断学习。当学习者再次提出学习请求时, 可以继续进行上次的学习或者开始新的学习。因此它与培训最大的区别是课程实施的主动权在学习者而非培训者。

第二, 提供更多的内容组合便于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学习介入的最佳时机。此时学习者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原始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情境性, 因此此时学习效果最佳。集中面授培训最大的缺陷就是丧失了这种难得的学习时机, 而不得不采用灌输方式传播共性的规律性的内容。而教师在缺乏情境的支撑下获取的知识很难适应特定的情境, 因此培训很难也很少关注受训者的学习对工作的实质影响和改进。教师在实践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 一种问题也可能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因此提供给学习者的内容不一定是唯一性的固定知识。灵活的知识组合, 并由学习者来选择成为这种学习的一个特色。

第三, 提供多样化课程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多样化课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同一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 可以是单纯的图、文、声、像也可以是它们的某种组合。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涵盖学科的多样性。课程多样化可以打破学科的限制综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培训课程为了便于传播, 是分门别类的, 但是在实践中某种既定的分类可能无形中会对思维产生限制, 因此客观上也需要课程多样化。例如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培训教师的学科知识与能力以及教育学的知识与能力, 二者最好结合起来培训, 特别是培训教育学时不要用单纯讲授, 而要给受训者提供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育学知识,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现场记录和录像的分析反思是促进二者有效结合的方法。

第四, 促进跨地域的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微型学习中的专家和培训者的任务已经不是讲授式教学, 而是提供咨询性服务。因此, 他们不是走向讲台向大家推送课程而是退到幕后为学习者答疑解惑。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便于遇到相似的情境或问题时, 提供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农村中小学教师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尤其需要这种双向交流的技术支持, 这也是微型学习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第五, 提供订单式课程为教师设计发展途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情况制定其发展途径。订单式课程允许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一套解决教师发展问题的方案———即我们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营养套餐。通过教师每次提出的学习需求, 我们可以诊断出教师在根本上缺少什么, 以便为教师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先诊断再开方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和培训质量, 并且最终服务的是教师在工作中的专业发展。

微型学习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 同时它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技术的新特点, 才能充分挖掘出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潜力, 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条解决当前困境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 张浩, 顾晓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中国电化教育, 2008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型师德案例】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微型教学案例07-06

初中化学微型课题案例06-05

微型学习09-19

听微型课心得体会08-28

师德行风学习心得09-17

师德学习心得范文06-05

师德规范学习心得07-28

师德培训学习心得07-28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07-28

师德学习培训心得07-29

上一篇:二年级家访心得下一篇:校长推普周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