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课堂教学常规

2024-06-01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精选9篇)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 第1篇

开学第一节课,向学生介绍了本学期课堂争章办法,对学生体育课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三块内容,一是服饰守纪;二是运动态度;三是运动能力。具体考评办法见附件。

几周考评下来,我感触颇多:

第一,在小组长的人选问题上,刚开始由各自然小组选拔一名活动小组长,与学习组长共同对组员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估。由于种种原因,三个星期下来,出现一些调皮的学生对扣分麻木不仁,上课出现消极现象,严重得与组长吵架,后来仔细一问,这些学生普遍埋怨分扣得太多,反正无章所以上课无所谓。我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一种记录加分太多,还有一种没有确定理由的扣分,导致这些学生的反感。后来我采用组长轮流制度,让每位学生尝试来管理组员,促使一些调皮学生提高上课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又朝着良性的方法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在评分标准的问题上,每位学生在一个学月中基础分为100。在进行评估时要求加扣分尽量合理。但学生一开始做不到,对学生的一些小问题也进行扣分,导致一节课扣50分,使被扣同学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后来我规定最多一节课只能扣20分,以教师批评的为准;加分也如此。这样使每位学生在偶尔一次违纪的情况下,通过表现积极得到加分,保持个人的基础分,给学生伸缩的余地。人无完人,何况是十岁的小孩子。但是对学生的过分行为绝不纵容。

第三,最后的学月评章,在分数的基础上小组互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出组员间最后教师评章。在最后评章时,对学生提出下月目标,既善意地指出不足之处,也提出改正的办法,让每位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因素。

第二本记录本又该下发,不知学生又会出现何种反应,我将全力以赴对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一个一个的解决,我期待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 第2篇

一、常规约定

(一)服装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不把坚硬的东西(铅笔、小刀、钥匙等)放在口袋里。

(二)器材要求:本学期跳绳依然是教学重点,每天都把跳绳放书包里。

(三)课堂规则

1、牢记自己位置,安安静静站队;

(不露牙齿不说话,眼睛快看移身体)

2、保持“半臂加一拳”距离,前后左右对齐;

3、听从组长管理(每横排确定一个组长)

评价:每节课结束后选出最齐横排(4人)给予奖励,每人平时表现加一分。

二、站队训练

从本学期开始,教师将不再到班级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上课,由体育委员整队带下来,本节课下半部分针对站队进行分层次训练。

第一遍:做到“静”。从静静地把凳子放在桌子下面开始,安安静静地走到走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人拥挤,还有人说话。在此,再进行强调:保持安静,做到“不露牙齿不说话”(如有说话的,将留在教室,不再进行排位置)。个别说话的学生看到别人都不说话了,自己也就慢慢地控制自己,不再发出声音了。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地调整、排队,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接下来明确组长的任务,本学期进行组长轮流制,每个人都尝试学会管理自己,本节课先从每排最右边的同学做组长开始,任务为:

1、查看自己的组员,记住他们的名字,2、提示本组其他3人站一排,这样就能保证每个人位置的固定性。要求完后对部分组长进行抽查,特别是队伍后面的同学,这样为第二遍“齐”做准备。

第二遍:做到“齐”。安安静静回到教室以后,针对静进行评价,然后在静的基础上要求“齐”,进行第二遍练习。练习过程中强调前后距离“半臂加一拳”,同时强调组长控制好前后距离,其他组员都向右边的组长看齐,每个人都站好以后,教师进行检查,这样保证横排面整齐。接下来是纵队,体育委员负责纵队,站在前面观察,谁没有站直,点名字,直到都齐为止,并且进行评比,看哪组最整齐。第二遍结束后,所有班级都能做到“静”、“齐”,然后进行第三遍练习。

第三遍:做到“快”。这一遍主要为后面上课打基础,当教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做到“快”、“静”、“齐”,在组长的带领下安安静静到操场上上课。但强调快不是跑,不能拥挤,而是走出教室后迅速走向自己的位置,教师则站在教室里面,直到学生全部站好。站好后,教师进行评价,对最齐的横排四人进行奖励。最后强调站立姿势,为下节课“队列队形”做好准备。练习以后发现,学生站队的效果明显提高。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 第3篇

近几天, 有几位学生对我说要调换座位, 我问为什么要换, 他们的理由都差不多:“与同桌合不来”“与他很难相处”“关系比较紧张”, 平时没有特别原因我对学生的座位不作个别调整, 不调整的原因是:一人调整座位往往要牵涉到另外三个甚至更多同学, 也不利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 团结友爱, 所以, 我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

有一天, 一位女同学来告状说王同学把她的课桌翻倒, 书都撒落在地上, 他是故意的, 就是想达到换座位的目的。当时我并没在意此事。几天后的一个中午, 打扫卫生的同学正在忙碌着, 上次告状的同学又来说:“王同学这几天老是抓我的头发, 还威胁说他换不成座位, 我就没有好日子过。”这时, 旁边的几位同学闻风而动地说他们也想换座位。看来事情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怎么办呢?就这样换座位?如果别人效仿呢?况且这行为对班集体建设极为不利, 不换, 弄不好演变出打架或意想不到的大事?我焦虑地思索着, 忽然眼前一亮, 左前方有一位文静的女同学正拿着面巾纸在擦拭同桌的椅子, 我弯腰询问她在做什么, 她说刚才拖地的同学甩了一下拖把, 把许多脏水溅到了她同桌的椅子上了。凝视着被擦得干干净净的椅子, 蓦然间, 一个主意跳入我的脑海中, “请同学们安静一下, 扫地的同学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近段时间有不少同学向老师提出要换座位, 个别同学为了达到换座位的目的, 正在采用不正常的手段, 破坏同学之间的友情。大家认为究竟有没有调整座位的必要?”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我继续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 途中遇到一只鸽子, 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 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 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走, 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 他们看到我就撵我, 有些还用石子打我, 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 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 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有些问题不是换个地方就能解决的, 它会跟着你, 直到你正面面对它, 反省自己, 改变自己, 才能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那么怎样改变自己?刚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小事, 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什么事?”同学们迫切地问, “刚才, 值日生在拖地时, 不小心把拖把的污水溅到肖同学的椅子上, 大家说这个污迹应该由谁擦?”“应该由值日生擦。”“可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溅起了污水。”我说, “万一肖同学回来时没看椅子, 一屁股坐下去了呢?”同学们疑惑着, 我接着往下说:“她的同桌张同学就想到这种情况, 是她刚才用面巾纸把椅子擦干净了。”

“同学们, ”我语重心长地说:“张同学这种细小的举动, 如果老师忽视了, 别的同学可能谁也不会知道。这种雪落无声般的默默奉献, 真诚和友爱的行动, 不正是我们搞好同桌关系的楷模吗?那些想方设法想换同桌的同学难道不感到惭愧吗?我们培养大家团结友爱,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我们要求大家学会生存, 适应各种环境, 要从适应最小环境——同桌关系做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同桌关系将更美好, 班级将更和谐。”

这件事情过后, 其他同学就再也不提更换同桌的事了, 班级凝聚力也更强了。

我们往往认为学生犯错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但是, 如能正确地解读学生的心理, 并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那么错误又何尝不是一个教育机会呢?

上周一天下午上课前, 班长突然发现中午有人翻窗户, 洁白的墙面上留着几个大脚印。我当时很生气, 本来想好好追查一下是谁干的“好事”, 可转念一想, 这样气势汹汹有谁会承认是自己做的呢?于是我果断改变方法, 叫来了中午不回家的两个男生和两个女生了解情况。经过我的细心观察, 虽然这几位同学都说不知道, 但是其中两个男生表现得很紧张, 我的直觉告诉我们他很有问题, 但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而是亲切地对两个男生说:“你们看, 墙面上这几个大脚印多影响美观啊, 明天中午你们不回家, 能为班级服务把墙面清洁干净吗?”两个孩子虽然一脸诧异, 但还是赶紧点点头。第二天我惊喜地发现, 脏墙面被打扫得洁白如初了。我重新把他们召集到我的身边, 注视着他们, 柔和地问:“你们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他们互相看看, 眼中都流露出了愧疚的神情, 对我承认了翻墙的事情。“犯了错误就应该勇敢地承认, 对吗?”“对!”这次他们重重地点点头。我感到他们的认错态度很诚恳, 于是语气一转, 说:“你们刚才又做了一件好事。这件好事正好弥补了你们犯的错误。我很欣赏你们, 还要表扬你们!”话音刚落, 两位同学眼睛一亮, 愣了片刻, 然后害羞地笑了。我知道, 在这笑容的背后, 一定包含着他们对自己错误举动的检讨以及改正错误后得到表扬的欣喜, 也一定包含着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做个好孩子的决心。犯错误是难免的, 学生犯错误就更正常了。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犯错误其实是一种经历, 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在犯错、认错、改错的真实情境中, 学生才能学会正视错误——勇于承担而不是狡辩, 更不是逃之夭夭;学会改正错误——真心思过而不是表面敷衍;学会挽回过失——积极补救而不是消极退缩。如果能把错误当作一种资源, 我们对待学生可能就会温柔许多, 教育的方式也会温和许多了。

浅议中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常规途径 第4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反思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代的教育标准下,对于中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顺应新的需求,所以,它相对的需要改革。改革来自于数学教学者的反思。反思是进步的过程。中学数学教学想要有所突破,教学反思就是必要经历的过程。反思对教学工作者来说,是自身职业素养的过程,它是教学工作者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教学反思不只局限于总结自身教学,它是穿插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的数学教学反思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过程的中反思。备课,是每个教师上课前都要做的工作。每节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教学经验。备课的好坏,影响整个教学环节。但这又不是全部,教学不是剧本,学生也不是木偶,教学最终是要面对的学生的。在每节课后,学生的表现,自身表现等,教师都是要教学反思的。备课中的要点是否完成,学生对教学的兴趣表现,突发事件的解决,有些教学思维定势太明显如何改进,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些需要教师写下来作为自己的教学经历。记录是必要的,教师应积极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堂课也有它的精彩之处,教师应该是享受这个过程的,用心感受这个过程的。教师通过长期积累和总结经验,教师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总结到要想很好地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效果。

教学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我们的教学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没有完美的教学,教学也是不断发展,只要教学依然发展着,我们的反思就不会停止。我们通过仔细思考,找出缺点,不断总结,在教学困难面前游刃有余,也使得教学方式越来越吸引学生。无论我们的教学计划用多么完美,如果不能很好的被学生接受,那么一切都是枉然。课堂教学也不是一场独角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主导作用,一切为了学生,而一切必然要适合学生。留意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注意学生的困难,与学生进行交流,放下姿态,合理听取学生的意见,将想法落实到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师生相互学习,可以教学互补。不要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特言论,不要轻易否定,因为学生的想法绝不会是空穴来风,无论对错,耐心的倾听也是必要的。师生相互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也会花更多时间投入。

其次,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教学理论铺天盖地,可谓是层出不穷。可是它们真正的价值却是参差不齐的。当下学习是时代主流,每天都有知识在出现和发展,教师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着先进的教学理论。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我们每天也在增长知识,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反思,都说一切事物的产生于生活,它的发展必然作用于生活。数学概念教学也来不开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提取记忆数学概念的方法。随着学习内容的复杂度提高,数学概念的记忆也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教师自己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有效地教授给学生。通过总结,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使我们自身的教学风格更加完善。在茫茫的教学理论中,要求教育者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寻找适合自己的给养,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是来自其教学理念。没有正确的教学理念的支持,就没有正确的教学风格。而教学理念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过去的教学理念,到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而一旦教学理念与现实不符,再新的教材和课程都只是徒然。教学理念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反思,比如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真正将这一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就必须具备以学生为中心的坚定目标。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欢迎,它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真实。我经常录一些自己上课的视频,然后在课后不断地研究,逐渐改善自身不足,并且深刻反思自己仍然存在的缺点,想方设法的改进,将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都有过第一次教学的经历,那种伴随着紧张和欣喜的经历。我们的表现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中成熟。教学中没有定律,只有自己摸索,如果只是按照别人的脚印走下去,这样的教学是没有前景的。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我还留有一个习惯,每天坚持写反思日志,将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历与收获记录下来, 通过写教学日志可以不断更新教育方式,为自身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个不是所谓的任务式的,我们可以记录教学中的不足,教学中新的思考与突破点、或者是与学生交流得出的结论。我以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记录着教学活动中的酸甜苦辣,这也算是一种丰富的生活阅历。中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常规途径还有很多,我只是说了自身受益匪浅的几方面。反思教学是一种活跃的教学方式,它会让数学教学更加的完善。

时代在进步,要想不被淘汰,数学教学者应当有危机意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反思,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把握好方向,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小学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第5篇

我设计本课的思路:

一、创设情境,初步理解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必要性。以我和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帮助学生认识偏大的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从中自然引入中位数和众数,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索、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与求法。情境中的例题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各有所侧重,最后在比较中形成知识网络,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解释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统计量,我让学生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反映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统计量来反映一组数据,我让学生先计算出两组人的平均年龄,再找出他们的中位数和众数,并恰当地选择统计量来说明他们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有效地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在经历了从“问题情境—建立横型—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教学常规工作反思 第6篇

教学常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对常规工作,我有较强的责任感。能把常规工作落到实处这是责任心的体现,没有责任心,就等于纸上谈兵。对常规的落实,我能高标准严要求。能够一件件事地干,一项项工作地做,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工作成效明显。自教学常规月活动开展以来,我不但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教学效率有了大幅提高。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乐学易学。对于有关教学工作的任何事情,我能做到不等不靠马上办,不拖泥带水,保证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各种工作都能按时到位,使常规工作的落实具有自觉性。抓落实,细节决定成功。在常规自查上都查得比较细,从备教批辅考析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都有明确的记载,比如作业批改记录,听课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学生辅导记录,课后教学反思记录都有详细记录等。我的作业批改做得比较细。从批改上,可以看到,我的批改又多又细,对课外作业都作了认真的批改,远远超出了规定。常规工作是一个诸多工作的组合、运作和延续,由无数个细节连缀而成,相互影响制约。一个细节有问题,对整体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古人说:“天下事,必作于细”,重视细节,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只有抓好了细节,就会有好的结果。对常规的落实,我既注重强化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很重视细节。责任决定质量,速度决定效率,细节决定整体。我感到自己能为常规的落实进行创造性工作。

检阅常规的最好方式是课堂教学。根据我自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问题是:学生厌学,上课根本不听;教师上课缺少诱惑力。针对这一实际,本学期我上课特别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从而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与课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意,目的是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的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这不但是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也是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认识结构的需要。一个好的课堂情境的创设往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敲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扫除学生心中之疑,使学生在心求通而不得时开其意,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平时我们组老师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或推门听课等途径,彼此了解学习创设课堂情境的落实情况。一段时间来,我看到,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的模板越来越精美了、教案内容丰富了;课中讲授:能努力为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建立对话平台,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听写展示,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注意能力的逐步提高。课后检测:小测试增多了,批改仔细了。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得知识,学生自己能讲的知识我尽量不去讲,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做到心领神会,完成知识内化、迁移的同时,体验到了从亲历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成绩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逐步建立起了学习的信心。

当然,我在工作中仍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常规工作抓落实方面不能以快制胜,只有抓落实的时效性增强了,常规工作的开展就不会变得被动。在常规落实的实施上,创造性不够,走不出原来的老一套。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涉猎甚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都与学生所处的年级所要达到的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 第7篇

英语教学反思:“常规”作业的反思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不仅仅要花心思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课外作业的布置也是必不可少。课外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所以作业的布置得有趣的话,就会对课堂产生正能量。相反,如果课外作业布置得过于常规,没有一点趣味性的话,反而会抹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课外作业应该是是多样性的,有效率的。本学期经过观察,我发现了很多传统的课外作业都存在着以下弊端:

1.单词的机械式抄写。

2.盲目地背诵课本。

3.传统的中英互译。

4.缺乏课堂的检测与评价。

鉴于常规作业的弊端,我一直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改变一些传统的机械抄抄写写背背,我逐渐摸索了一条比较有趣,能够让学生接受的作业形式。以下是我本学期所尝试的作业方式:

第一:单词抄写,主要是以音节抄写。eg.hamburger(ham-bur-ger)这样学生记单词会形成一种习惯,根据音节来记,就不会死记硬背。等学生形成了这个记单词的习惯后,我的抄写作业就可以慢慢不做了,因为学生记单词已经很容易的一件事了,就不必要再机械地抄写。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我也明确只有不认真做作业的学生才需要抄写。所以现在我们班抄写作业基本没有。只有听写作业。而且听写的书写得比较工整,正确。一旦有学生不认真听写,那他的听写作业就改为一个两行的抄写作业。所以学生一般为了不比别人多做作业呢,都会乖乖地认真听写一篇。保证书写工整。

第二:单词的翻译一般采用图片表示。看见学生生动有灵气的图片,我不禁惊讶。真有才!所以经常会拿起那些作业去全班展览。本来只有一两个这样子做的,结果班上大部分人都采取这种形式。学生的简笔画和想象力,有时候真的是自叹不如。由此对他们产生了“仰慕之情”啊!现在慢慢发现这样的好处:学生做作业乐在其中,然后逐渐脱离了中英互译这种中式思维。一个单词在他们脑袋里出现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副生动的实物图片。学生的这种想象力比我真的拿一个实物还要有效。

第三:课文的重点句子与单词一般是以句子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pronuciation部分,里面的单词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简单,而且直接让他们背下来也比较无趣。所以我会让他们把单词放在自己组编一些句子或短文,就是一个句子可以含有那里的几个单词。有时候学生组成的句子都很有创意,我都会当众表扬。我一直所坚持的是:不要让一个单词独立地教,独立地学。要把单词放在句子,对话,情景中,单词才会有意义的。

第四:课文的对话,我的作业一般有背诵部分。但是我比较坚持流利地背下来之后,作为一个小品来表演出来。几乎课文的每篇对话,学生都能会表演出来。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就能够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上的句子。虽然很多老师会觉得,有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给他们表演吗?因为不是每个组的同学表演都很出色的。但是我觉得这是互相促成的。首先,需要学生表演的话,那学生肯定得背下来吧。那他们背诵就一定得过关,而且表演的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很快速地把文章背下来,这是相互相承的。而且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并且提供了学生使用语言的环境。虽然每次都花很长的时间。但是在平日教学中,我都比较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觉得只有学生乐于学习,学到的东西有用武之地,而且形成了一个说英语的语境,对学生长远来说是有利的。也许考试不考表演,不考口语,但是这个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我反而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发展。

第五:一个单元学习完毕,可以用这个单元所学的单词,句子自编一个对话,编对话要以书写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图文结合,谁编的生动有趣就可以做导演,负责找演员与排练节目,老师并且会录下来,变成一个微电影。最后颁发最佳导演奖。这个活动,大大加大了小孩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小孩在编对话的过程中,在复习,复习此单元所学的所有句子。在思考,思考这些句子都是如何使用呢,在兴奋,兴奋我的剧本一旦被用上多好啊。所以此作业,让孩子乐在其中,就算写几页纸也没觉得累,反而越写越起劲。所以那次的作业真是赏心悦目。但这个一定要强调学生写句子时一定要用到书本上的句型。而不能自己生成一些中式英语的句子。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 第8篇

目前整个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历史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 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 人文精神是历史课程的本质追求。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格的教育,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历史教学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历史教学内容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基于以上认识范畴, 我展开了关于历史人物教学常规和非常规的探讨。历史人物教学的一些实践, 有时很值得我们反思。

有一次讲康熙皇帝这个人物, 我参插了电视剧《康熙王朝》后, 请学生归纳康熙帝巩固统一的主要举措。一男生提到康熙派施琅收复台湾。我问他:“施琅这么做, 有什么影响?”生答:“使台湾重新归于中央政权管辖下, 维护了国家统一。”本来就这么过去了, 毕竟康熙帝是人物重点。但是, 另一个坐着的男生比较大声地说:“施琅应该是一个叛徒。”师:“你这么说, 有没有依据?”生:“书中说他是郑芝龙的原部将, 但他带清军打台湾, 然后郑克塽投降了。” (有几个学生笑了) 到这里,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观点。看来得对施琅这个人作一个交代。我补充:“施琅原来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将, 后来投降了清朝, 再后来, 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 但因为一些矛盾, 他的父亲、弟弟都被郑成功给杀了, 就再次投降了清朝。当时有人说他帮助满人打汉人, 是叛徒。那么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呢?” (学生有一些声音, 但大部分沉默) 师:“单从施琅收复台湾这件事来看, 要不要肯定他?”学生:“要肯定。”师:“为什么呢?收复台湾符合谁的利益?”学生:“当时清朝的利益, 还有中华民族的利益。”师补充:“在台湾收复后, 朝廷中出现了放弃台湾和留守台湾两种主张, 康熙听从了施琅等人主张, 才有后来的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从施琅的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人物是复杂的, 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但要从人的一生去看, 抓主流。”

教学常常有出乎意料的时候, 教师是按原教学计划讲, 还是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然后再转回来?有时教师用常规的手段来解决, 但一些“非常规”措施可能更有效果。就像医学, 除了常规疗法外, 还会有一些非常规疗法, 甚至单方、偏方。面对多种类型的学生, 我们需要将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结合起来,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把握历史人物教学的常规, 为教学实效性奠基

教学常规是传统经验的积淀, 是相对稳定的基本准则与行为规范, 一般包括课前备课和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与实践、课后作业测评与辅导三大块。针对人物教学, 我们对以下几点加以探讨。

(一) 教材内容的处理

1. 明确课堂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

教师不仅要明确目标, 更要努力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因为目标任务在学生心目中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

2. 对内容展现的次序进行安排。

如:首先, 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我们可以对他的一生作一个简单概括, 是个什么样的人, 做过什么事, 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其次, 引导学生明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重大历史人物必定做过一些对当时或后来影响重大的事, 也正因此这个人物受到关注, 这些事或活动也是我们学习借鉴或吸取教训的对象。再次, 结合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 展开相应的历史分析评价。历史人物都生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只有了解人物生存的环境, 根据当时的情况评价人物,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 才能更充分体会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和深入解释人物的行为。最后, 帮助学生明确课后学习任务。如开展书本阅读、练习训练, 进行重点复习等。

3. 及时反馈和解答学生疑问并督促学生。

对教学进程中不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现象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或改善。

(二) 教学方法的选择

1. 分类法。

古今中外, 历史人物众多, 通过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加以掌握。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就曾把人物分成三类:治世盛世的人物与衰世乱世的人物;得志成功的人物与不得志失败的人物;有表现的人物与无表现的人物。北师大龚育佳的《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现状研究》显示, 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政治人物讲授最多, 军事人物次之。从分类角度看, 历史人物教学除兼顾重点单元外, 还需要加以平衡。

2. 叙述法。

以教师生动的讲述为主, 择时展开描述或展开分析。切入角度应当多样化:历史事件入手谈人物, 历史人物入手谈事件, 以现实的困惑看历史, 以历史的发展看现实。

3. 问答法。

问题设计为关键, 变陈述句式为疑问句式, 推进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对已学内容发问和对未知内容发问, 一问一答, 一问群答, 自问自答, 问而不答等。

4. 讨论法。

教师努力营造日常教学氛围, 鼓励和培养学生围绕少量的问题发表看法。结合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在课堂互相交流看法, 促进学生在积极思考中, 获得新的体会和认识。

此外, 教师还可以选择其他多种方法。自学法,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 自己寻找答案。制表法, 归纳同类历史人物, 不同类历史人物进行列表, 抓住相似点, 学生能在比较中更进一步分析其差异, 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图文示意法, 以较直观的方式展示历史, 对学生了解历史起辅助作用。

(三) 人物评价的尺度

历史人物教学中人物评价占有重要地位, 应当多角度、多方位展开。总体评价, 从大的角度, 整体上给历史人物一个基本的定性。依据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标准, 作出肯定、否定或基本肯定、基本否定的结论。分阶段评价, 结合历史人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分别加以评定。分方面评价, 结合历史人物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外交关系等方面的活动展开评价。全面评价, 全面地具体地看问题, 结合两点论和重点论, 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评价历史人物采用一分为二的办法, 既看到这一面, 又看到另一面, 并且抓住主要的一面进行评价。在功过问题上, 依据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来判断。既看到功, 又看到过, 得出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的结论。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 两种评价经常发生背离。历史人物评价指的是历史评价, 是把人和事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衡量, 与道德评价是两回事。

历史人物是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人。归纳教学实践, 我们可以发现, 历史人物总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事件几个要素相联系的。历史人物的教学又存在很大的共性, 都需要涉及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主要事迹或主要主张、历史影响或历史评价三个方面。三个方面联系十分密切:评价建立在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上, 而主要活动或思想又与当时的时代紧密相连。

二、重视历史人物教学的非常规, 增强教学实效性

历史人物教学的“非常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被动的“非常规”, 即面对教学中的“意外”采取的教育机智, 具有不可预测性。二是主动的“非常规”, 即主动制造“意外”,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教学,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主动的“非常规”举措应当避免对学生的伤害, 控制在历史教育范畴内。

(一) 内容的处理需思量

1. 善于设问, 发现和制造人物冲突点, 帮助学生深化历史认识。

历史人物的教学, 在平铺直叙中需要制造起伏, 甚至制造矛盾冲突,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修了留下骂名, 视为暴政表现, 不修何以抵御北方匈奴, 保证中原安定局面?比如讲唐太宗, 可以先用李渊故事引入, 李渊有二十多个儿子, 嫡出的是四个儿子, 长子李建成是太子, 次子李世民, 三子李玄霸 (16岁就意外落马而亡, 后为避康熙玄烨名号, 改为李元霸) , 四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杀了他的哥哥和弟弟。再看唐太宗后来开创贞观之治局面。两件事放一起来评唐太宗, 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从中让学生体会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不同, 道德评价侧重于善和恶的角度, 而历史评价是从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的角度来考察是否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趋势。

2. 改变一般思维逻辑顺序。

思维逻辑按原因、经过、特点、结果来发展。按倒溯法则变成结果、经过、特点、原因。按教学逻辑则变成事件经过、特点、原因、结果。

(二) 选方法以重塑历史人物形象

1. 使用多媒体工具。

历史人物是过去时,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时很难体会某些历史情景, 但一些影视作品却帮助学生克服了这个困难, 因为历史人物演活了, 变生动、变具体了。有统计表明相当部分学生了解历史人物除教材外, 就是通过电视和电影。

2. 引用适当的史料作辅助。

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尉缭说嬴政是: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 为人少恩而虎狼心, 居约易出人下, 得志亦轻食人。意思是说, 秦王这个人, 高鼻梁, 长眼睛, 老鹰般的鼓胸脯, 说话声音像豺狼, 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 不得志的时候对人谦和, 得志时会轻易地杀人。在对秦始皇的面貌、性格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后, 秦的暴政与嬴政的个性就容易联系起来了。秦始皇的手下, 武有蒙恬、王翦、王贲、尉缭, 文有李斯、王绾等, 他们大都不是秦国人, 但却都尽心地为秦效力。史书上说, 秦始皇为得到军事谋略家、鬼谷子弟子缭, 想尽一切办法, 最后终于说服缭入秦。缭出了一个计谋, 由秦国出巨资贿赂六国的大臣, 从内部瓦解敌人, 嬴政立即实施了这一建议。后来又执意挽留, 任命他为秦国太尉, 始终听从他的建议, 从而作出了很多正确决策。从中可以得出, 秦始皇善于用人, 并能重用人才。

又如关于孔子的长相。《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生而首上圩顶, 故因名曰丘云。”“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战国荀况《荀子·劝学》中说:“仲尼之状, 面如蒙亻其。”孔庙圣迹殿《圣迹图》中的孔子, 头凹脸阔, 豁牙露鼻。《史记·孔子世家》又说, “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 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的头顶骨是中间低而四边高。身高相当于今天的1.91米还要多一点, 典型的山东大汉。样子狰狞可怖。长着龅牙, 鼻孔有点外翻。额头很高, 比较凸出, 皮肤泛着青色, 上身长、下身短。据此引导, 学生就知道, 要弄清历史上人物的真实面貌, 就需要做一些事:查找史料并找出证据来。

(三) 需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在传统教学形式稳定的基础上, 教师可变换组织形式, 给学生以新鲜感, 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师对生交流仅有面向个体与面向集体两类,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可以增加多层面的交流与对话。

1. 组织课堂辩论赛。

每个学期1-2次为宜。可预先设置问题, 例如当代该不该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事先教师加以指导。适当设置奖励。

2. 平时展开小组讨论。

改变集体听讲模式, 围绕一定目标, 展开小组讨论。促进生与生交流与思考。

此外, 也可以师生角色位置互换, 由学生来讲, 还可以采用人物扮演法, 体会历史人物当时环境下的所思所想, 增强历史感。

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教学相长, 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教有常规, 教无定法, 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 目的都指向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一般看来, 所谓有效, 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师作为引导者, 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在增强教学预见性的同时, 需要发挥引领作用, 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历史教育作为发展人文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 需要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 需要在思考中不断对话和交流, 而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历史人物教学, 需要教师凭借课程资源, 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 最终促进学生在历史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

浅议中学英语教学反思的常规途径 第9篇

所以笔者认为,进行课堂教学自我反思,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行简单的反思日记记载

教师在每日教学结束后,应该进行简单的反思日记记载:

教学日记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真实的书面记录和描写,通过书写教学日记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教学日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师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记录,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写风格和特色。比较常见的教学日记形式有:点评式、提纲式、专项式、随笔式等。教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教学中的改革创新等。通过实践,本人在写教学日记后收益颇多,尤其是记载学生的创新成果。每次上课时,学生如果造出了好的句子或者一些记忆诀窍,我一下课便记录在反思日记中,学生的思维空间是很大的,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记得在讲授have been to 与have gone to 的区别时,我告诉学生gone 里有一个o,就像飞机,所以have gone to 就是坐飞机走了,还没回来,have been to就是去了回来了。一个学生马上说根据读音,gone to 就是刚刚去,不可能回来,剩下been to 就是回来了。这个理解办法更容易掌握,我赶快记在反思日记中。就这样,我记载了许多学生的灵感创作,并用于后来的教学,真实受益匪浅。

二、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作为教师,大家都能精心备课,但课堂总是面向实际的学生,而不是严格按教师的精心准备的。所以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上册unit7时,为了练习数字,活跃课堂气氛而教了Seven Little Indian Boys 这首歌,学生学唱得非常好,积极性很高,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学生自己编唱呢?我立即让学生用本单元的Grammar Foucs 作为歌词,用他们喜欢、熟知的歌曲调来编歌曲。学生们热情高涨地用“北京欢迎你” “童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和你”等熟悉的曲调编出了自己的英文歌。效果出人意料。所以反思本节课后,笔者在其后的教学中每个单元都要求学生用重点句型编歌,而且要不看课本唱出来。这不失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知识的好方法。(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下册Unit 7时,参照一堂公开课,即让同桌相互用道具装扮对方,然后进行相互描述。操作时,由于学生的过分奇异装扮,使课堂失控,无奈笔者只有把照片拍下来,又一节课才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在学习教学经验时,总是先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然后才进行借鉴。而不是一味的“拿来主义”。(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总是将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一些令人意外的好句子记录下来,以备后用,也会把学生常犯的一些错误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提前让学生注意。这方法帮助笔者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现代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知识的更新与学生的不同,教师必须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最重要的也是最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步是,教师要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我们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行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

四、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

五、利用教学录像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教学录像)来进行教学反思。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不会轻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而同行们有时碍于情面也不会把你的问题全部提出来,但教师如果浏览自己的教学录像带,在播放中找出一些自己觉得很特别的画面,将其静止,思考反省为何当时会如此地教,是否妥当,下次应如何改进等内容。还可以在观看了全部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后,思考“如果让自己重新设计这一课(或假如让自己上这节课将如何设计教学)”等问题,对教学现象或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本人在2008年上了一节市级录像课,但是这节课是在试讲了3遍后才录制的,本以为很完美,但当自己看了一遍后才发现还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在上课期间总是用手去捋头发,这个习惯在公开课上是不合适的,但同行不好说,只有自己去发现。所以笔者认为为了精益求精,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反思课堂教学常规】相关文章:

教学常规培训反思07-20

小班常规教学反思08-04

音乐教学常规反思08-10

中学教学常规工作反思06-12

物理课堂反思07-21

地理课堂反思05-23

猫课堂反思06-30

三下课堂反思07-29

春晓课堂反思09-04

反思课堂教学有益08-02

上一篇: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下一篇:公司员工的培训计划